TW202139964A -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9964A
TW202139964A TW110101797A TW110101797A TW202139964A TW 202139964 A TW202139964 A TW 202139964A TW 110101797 A TW110101797 A TW 110101797A TW 110101797 A TW110101797 A TW 110101797A TW 202139964 A TW202139964 A TW 2021399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composition
particulate composition
manufactured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1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勝家睦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96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6Alumin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不僅紫外線防禦能力優異,且與既有的紫外線防禦劑併用,可改善其使用感並且增強紫外線防禦能力之化妝用粉體。 本發明提供於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狀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該粒子狀組成物柔和、使用感優異,且紫外線防禦能力優異,同時調配於尤其是包含既有紫外線防禦劑之化妝品時之紫外線防禦能力之增強效果優異,故而作為化妝品有用。

Description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於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其製造方法及包含該組成物之化妝品。
於到達地表之太陽光線中,波長280~400nm之紫外線之光量約占6%,尤其短波長側之280~320nm(以下記為UVB)為約0.5%,長波長側之320~400nm(以下記為UVA)為約5.5%。已知UVA可到達至皮下真皮,成為皺紋、鬆弛、彈力降低等之光老化之原因,被說是對細胞膜及基因造成不良影響,UVB於表皮被散射‧吸收並引起皮膚曬傷等之發炎。
如此使肌膚防禦此等紫外線之防曬化妝品中,使用二氧化鈦、氧化鋅等之無機粉體作為紫外線散射劑,使用對胺基苯甲酸(PABA)衍生物等之有機化合物作為紫外線吸收劑。
然而,有機系之紫外線吸收劑雖然對紫外線之吸收效果優異,但因為係有機化合物故缺乏安定性,無法期待效果之持續。又,作為有機系之紫外線吸收劑之化妝品添加劑之使用,基於安全性之觀點設有調配限制。 無機性之紫外線散射劑,遮蓋力較強,但塗佈於皮膚時浮現白色,無法獲得自然修飾效果,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對皮膚之附著力,於調配於化妝品時有不好抹開等,有無法獲得較佳觸感之課題。 基於上述課題,以儘可能減少化妝品中之紫外線吸收劑及紫外線散射劑(以下總稱為「紫外線防禦劑」記述)之調配量之同時,維持紫外線防禦效果之目的,已有各種報導。
其中,已報導有關於藉由使用對可見光散射效果優異之聚醯胺多孔質粒子,而同樣可使紫外線散射,可增強紫外線防禦劑之紫外線遮蔽‧吸收效果之SPF增進劑(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然而,因為該聚醯胺多孔質微粒子係塑膠製之微珠,故直接透過下水道處理流出至河川及海洋,有被生物吞食而對生態系造成不良影響之顧慮。由於微珠一旦流出至環境幾乎不可能回收,故近年來特別要求以天然素材等之對環境友善之素材(例如,纖維素等)取代塑膠製之微珠。
本發明人等迄今發現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由於使用感優異,且具有光散射性,故調配於化妝品時之散焦效果優異(例如參考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公開公報第2012/161084號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願2018-170746號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在此之前,尚未明瞭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是否具有紫外光之散射效果。又,雖紫外線防禦劑存在有機系及無機系,有機系具有安全性及安定性之課題,無機系具有使用感及修飾效果之課題。 [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等積極檢討之結果,發現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顯示有效的紫外線防禦能力,且,藉由與既有的紫外線防禦劑併用可增強其防禦效果,亦改善使用感及修飾效果,因而完成本發明。本發明係如下。
(1)一種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 (2)如上述(1)之組成物,其中於表面具有皺狀或褶狀的凹凸構造。 (3)如上述(1)或(2)之組成物,其中空隙率於5~60%之範圍。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粒徑於0.5~500μm之範圍。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硬度於0.1~50MPa之範圍。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紫外線透過率於50%以下之範圍。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含有0.1~20質量份之黏土礦物。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纖維素為結晶纖維素。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黏土礦物係由滑石、高嶺土及雲母所成之群中選擇之至少1種。 (10)一種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該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於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以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該製造方法包含:獲得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分散液之步驟,及使所得分散液噴霧乾燥之步驟。 (11)如上述(10)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係藉由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物理粉碎而獲得。 (12)如上述(10)或(11)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中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固形分濃度為0.5~40質量%。 (13)如上述(10)至(12)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係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含有0.1~20質量份之黏土礦物。 (14)一種化妝品,其包含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組成物或藉由如上述(10)至(13)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得之組成物。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由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亦即因適度存在孔洞或空隙)故而柔和,適合添加於與皮膚直接接觸之化妝品。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除了顯示有效的紫外線防禦能力以外,由於藉由與既有之紫外線防禦劑併用可增強其防禦效果,故亦可期待減低既有紫外線防禦劑之使用量。
<粒子狀組成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狀組成物。較佳本發明係有關於表面具有皺狀或褶狀之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之粒子狀組成物。「具有皺狀或褶狀之凹凸構造」意指於觀察粒子之放大圖像時,其表面並非平滑,而有具有皺狀或褶狀外觀之溝狀條紋。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作為主成分。於本發明使用之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舉例為源自羊毛、棉、絹、麻、紙漿等之天然纖維、人造絲、多元腦纖維(Polynosic)、銅銨纖維(BEMBERG(註冊商標)、人造纖維(TENCEL(註冊商標))等之再生纖維者,或細菌生產之纖維素。又亦可為源自纖維素纖維與合成纖維(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之聚烯烴系纖維)之纖維素複合纖維者。
作為本發明使用之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源自天然纖維者,舉例為例如源自木材、竹、麻、黃麻、洋麻、棉、甜菜、農產物廢棄物等之植物者,尤其舉例源自闊葉樹、針葉樹或竹者。又,較佳為藉由酸使自此等纖維性植物所得之α-纖維素部分解聚合並純化者,例如較佳使用結晶纖維素。
又本發明中,作為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較佳使用纖維素奈米纖維。「纖維素奈米纖維(CNF)」係藉由將纖維素纖維進行解纖處理至奈米等級而獲得之纖維,一般為纖維寬度約4~200nm,纖維長約5μm以上之纖維。此等纖維素奈米纖維可藉由習知方法調製,或可以市售品取得。例如從大王製紙(股)及中越紙漿(股)等之供給業者取得。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又包含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於本發明使用之黏土礦物,意指天然或合成之層狀矽酸鹽礦物,若為可以水膨潤且可離子交換者則無特別限定。作為例舉例為滑石、高嶺土、蒙脫土、高嶺石、絹雲母(sericite)、白雲母、金雲母、合成雲母、紅雲母及黑雲母等之雲母(mica)、蛭石、沸石、膨潤土、綠土、綠泥石、白雲母石、海綠石等。其中基於與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組合及粒子狀組成物適合於化妝品之觀點,較佳為自滑石、高嶺土及雲母所成之群中選擇至少1種。該等黏土礦物可作為醫藥用品或化妝用品添加劑從供給業者取得。
上述層狀矽酸鹽礦物係作為黏土礦物之主成分被包含,通常其含量為60%以上,較佳為75%以上,最佳為80%以上。
本發明中「包含以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意指粒子狀組成物中所佔之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比率(質量基準)超過50質量%。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比率(質量基準),較佳為6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又更佳為80質量%以上,特佳為90質量%以上。最適合之態樣係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僅由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所成。
本發明中,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調配比,只要可發揮本發明效果則未特別限定,典型上,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包含黏土礦物0.1~20質量份,較佳0.2~20質量份,更佳0.5~15質量份,特佳為1~10質量份。
作為粒子狀組成物所含之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以外之成分,舉例為例如碳酸鎂、碳酸鈣、矽酸鋁、矽酸鋇、矽酸鈣、矽酸鎂、矽酸鍶、鎢酸金屬鹽、硫酸鋇、燒成硫酸鈣、磷酸鈣、氟磷灰石、羥磷灰石、陶瓷粉、金屬皂(例如,肉豆蔻酸鋅、棕櫚酸鈣、硬脂酸鋁)、鐵丹、黃氧化鐵、黑氧化鐵、群青、鐵藍、碳黑、氧化鈦、微粒子及超微粒子氧化鈦、氧化鋅、微粒子及超微粒子氧化鋅、氧化鋁、氧化矽、煙霧狀氧化矽(超微粒子矽酸酐)、雲母鈦、魚鱗箔、氮化硼、光致變色顏料、合成氟金雲母、微粒子複合粉體、金、鋁等各種之大小‧形狀之無機粉體,及該等經氫矽氧、環狀氫矽氧等之矽氧或其他矽烷或鈦偶合劑等之各種表面處理劑進行處理而疏水化或親水化之粉體等。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粒徑,可根據粒子狀組成物之期望用途適宜設定,但例如為分布於0.5~500 μm之範圍,較佳為1~200μm之範圍,更佳為2~100μm,特佳為5~80μm之範圍,且平均粒徑為例如5~40μm之範圍,較佳為5~30μm之範圍。又,本發明中所謂粒徑意指藉由散射式粒徑分布測定裝置測定之値,所謂平均粒徑意指由所得之粒度分布算出之算術平均徑。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空隙率,可根據粒子狀組成物之期望用途適宜設定,但例如為5~60%之範圍,較佳為10~50%之範圍,更佳為15~45%之範圍。且,本發明中所謂空隙率意指使用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等獲得之粒子剖面像,將剖面積(粒子剖面像中剖面全體面積)設為100時以百分率表示空隙面積(粒子剖面像中空隙部分之面積總和)之比率之値,所謂平均空隙率意指所得之空隙率之算術平均值。亦可使用X射線CT等之手法同樣算出空隙率。藉由使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空隙率於該等之範圍,而可保持粒子之柔和同時於粉底配方中亦可顯示優異的光學特性。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硬度,可根據粒子狀組成物之期望用途適宜設定,但例如可為0.1~50MPa之範圍,較佳為0.1~40MPa之範圍,更佳為0.5~30MPa之範圍。且,本發明中所謂硬度意指以微小壓縮試驗機測定之値,作為粒徑變形10%時之強度C(x)由下述式算出。
Figure 02_image001
(式中,P表示粒徑變形10%時之試驗力(N),π表示圓周率,d表示粒徑(mm),C(x)表示10%強度(MPa)) 藉由使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硬度於該等範圍內,可保持粒子之柔和同時顯示優異的光學特性。
<粒子狀組成物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可藉由包含下述步驟之方法製造:獲得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分散液之步驟,及使所得分散液噴霧乾燥之步驟。
本發明製造方法之分散液中,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之例與較佳態樣係如上述。分散液可藉任意方法調製,例如藉由混合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黏土礦物及分散介質,並將該等進行粉碎處理而獲得。或者,可先混合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或黏土礦物)與分散介質,並將其進行粉碎處理,獲得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或黏土礦物)分散液後,混合黏土礦物(或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分散介質,進而進行粉碎處理而獲得。分散介質較佳為水性介質,更佳為水、水混合性有機溶劑或其混合物。作為水混合性有機溶劑之例,舉例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之碳數1~4之醇類、丙酮等之酮類、乙腈等之腈類、N-甲基吡咯啶酮、N-環己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等之醯胺類、γ-丁內酯等之內酯、四氫呋喃等之醚類。於最適宜態樣中,分散介質為水,或水與碳數1~4之醇類之混合物。
分散液中,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包含黏土礦物0.1~20質量份,較佳為0.2~20質量份,更佳為0.5~15質量份,特佳為1~10質量份。又,分散液中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之固形分濃度,若為可繼續使用於噴霧乾燥步驟之範圍內則無特別限定,例如為0.5~40質量%,較佳為1~35質量%,更佳為2~30質量%。
對於獲得分散液之操作,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本技藝者習知之獲得分散液之操作並實施。典型上,分散液係藉由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黏土礦物之粉碎處理而獲得,較佳藉由物理性粉碎獲得。所謂物理性粉碎意指藉由對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或黏土礦物與分散介質之混合物使用電磁攪拌器、攪拌翼等之攪拌裝置、POLYTRON等之均質機、超音破粉碎機等之超音波產生裝置、濕式微粒化裝置(例如,Star-Burst;Sugino Machine (股))等之粉碎機施以物理外力而實施。但是,若市售之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及/或黏土礦物係已充分粉碎者,則亦可不進行粉碎處理而獲得分散液。且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亦可使用市售之纖維素分散液例如市售之纖維素奈米纖維之分散液替代獲得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分散液之步驟。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係藉由使所得分散液噴霧乾燥而獲得。噴物乾燥係使用霧化器、噴霧乾燥機、微霧噴霧乾燥機等之習知噴霧乾燥裝置實施。噴霧乾燥條件係根據分散液中之分散介質種類、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種類或濃度等適宜設定,但可於例如入口溫度150~300℃,出口溫度0~150℃實施。
<化妝品>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由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具有適當硬度及空隙率故而柔和,又因具有有效的紫外線防禦能力,故可適於添加至與皮膚直接接觸且要求紫外線防禦效果之化妝品中。作為此等化妝品之例,舉例為洗髮精、潤絲精等之護髮產品、底妝、粉底、粉底液、BB霜、遮瑕膏、口紅、防曬霜等之彩妝化妝品等,該等中,可使用作為用以增強按摩效果及洗淨效果之去角質劑,或用以產生散焦效果之光散射劑。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可藉由與既有紫外線防禦劑併用而增強其防禦效果。因此,亦可期待降低既有紫外線防禦劑之使用量。一般,紫外線防禦劑大致分為紫外線吸收劑及紫外線散射劑,但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可與任意類型併用。該等紫外線防禦劑例如若於日本,只要適合於化妝品標準者則未特別限制,但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之例,可舉例對胺基苯甲酸及其酯、對二甲胺基苯甲酸戊酯等之對胺基苯甲酸衍生物,二羥基二甲氧二苯甲酮、二羥基二苯基酮等之二苯甲酮衍生物、對甲氧基桂皮酸2-乙基己酯、二對甲氧基桂皮酸單-2-乙基己酸甘油酯等之桂皮酸衍生物、水楊酸辛酯、水楊酸單薄荷酯等之水楊酸衍生物、4-第三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醯甲烷等之二苯甲醯甲烷衍生物、及二甲氧基亞苄基二氧代咪唑啶丙酸2-乙基己酯等之乙內醯脲衍生物,作為紫外線散射劑之例,可舉例二氧化鈦(TiO2 )、氧化鋅(ZnO)及氧化鋁(Al2 O3 )等。 [實施例]
[參考合成例1: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合成雲母分散液] 將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 7.2kg、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28.8kg分散於離子交換水144kg後,以濕式微粒化裝置StarBurst (SuginoMachine(股)製)以150MPa進行2次粉碎處理,獲得標題之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合成雲母分散液。
[參考合成例2: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滑石分散液] 將滑石(MMR,淺田製粉(股)製)4.0kg分散於離子交換水20kg後,以濕式微粒化裝置StarBurst (SuginoMachine (股)製)以150MPa進行2次粉碎處理。於其中,添加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1.0kg,進而進行2次粉碎處理,獲得標題之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滑石分散液。
[參考合成例3: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雲母分散液] 將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4.0kg分散至離子交換水20kg後,以濕式微粒化裝置StarBurst (SuginoMachine(股)製)以150MPa進行4次粉碎處理。於其中,添加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1.0kg,進而進行2次粉碎處理,獲得標題之20質量%微晶纖維素及雲母分散液。
[實施例1:纖維素:合成雲母=1:4w/w之粒子狀組成物] 於裝設RJ-10噴嘴(大川原化工機(股)製)之RL-5型(大川原化工機(股)製)噴霧乾燥機,以原液處理量9.6kg/h、噴霧壓力0.4MPa、入口溫度250℃、出口溫度98℃、循環壓差1.7kPa噴霧乾燥參考合成例1所得之分散液5.14kg,獲得標題粒子狀組成物之粉末358g。
[實施例2:纖維素:滑石=1:4w/w之粒子狀組成物] 以裝設RJ-10噴嘴(大川原化工機(股)製)之RL-5型(大川原化工機(股)製)噴霧乾燥機,以原液處理量8.5kg/h、噴霧壓力0.3MPa、入口溫度250℃、出口溫度97℃、循環壓差1.7kPa噴霧乾燥參考合成例2所得之分散液7.95kg,獲得標題粒子狀組成物之粉末1.32kg。
[實施例3:纖維素:雲母=1:4w/w之粒子狀組成物] 以裝設RJ-10噴嘴(大川原化工機(股)製)之RL-5型(大川原化工機(股)製)噴霧乾燥機,以原液處理量9.2kg/h、噴霧壓力0.3MPa、入口溫度250℃、出口溫度94℃、循環壓差1.7kPa噴霧乾燥參考合成例3所得之分散液15.80kg,獲得標題粒子狀組成物之粉末2.71kg。
[評價例1:粒子之形態觀察] 將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貼附於碳膠帶,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Miniscope(註冊商標)TM3000(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製)實施形態觀察。粒子狀組成物之形態觀察結果示於圖1(a)至(c)。又將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分別貼附於碳膠帶,使用場發型掃描電子顯微鏡JSM-7400F(日本電子(股)製),以加速電壓0.7kV或1.0kV,電流量10μV實施形態觀察。粒子之形態觀察結果分別示於圖2(a)至(c)。
[評價例2:紫外線防禦能力之評價] 秤量矽氧橡膠KE-1300T(信越化學工業(股)製)8.55g、硬化劑CAT-1300(信越化學工業(股)製)0.95g至20mL小玻璃瓶後,添加評價粒子0.5g。隨後,藉由自轉‧公轉混合除泡練太郎ARE-310型(THINKY (股)製),以2000rpm攪拌混合10分鐘,以2200rpm脫泡2分鐘。所調製樣本使用敷料器以50μm厚製膜於遮蔽率試驗紙縱黑白B型(TP技研(股)製)上,並使乾燥一夜製作薄膜樣本。該等薄膜樣本以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V-36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進行透光評價。作為評價粒子係使用實施例1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與實施例1同樣調製薄膜樣本。使用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之薄膜樣本之紫外線透過率為50%以下,具體而言約35%。另一方面,使用微晶纖維素及合成雲母之薄膜樣本之紫外線透過率約70%。結果示於圖3。
[評價例3:紫外線防禦能力增強效果之評價] 秤量矽氧橡膠KE-1300T(信越化學工業(股)製)8.55g、硬化劑CAT-1300(信越化學工業(股)製)0.95g(w/w)至20mL小玻璃瓶後,於其中添加超微粒子氧化鈦ST-455WS(鈦工業(股)製)0.05g、評價粒子0.5g。隨後,藉由自轉‧公轉混合除泡練太郎ARE-310型(THINKY(股)製),以2000rpm攪拌混合10分鐘,以2200rpm脫泡2分鐘。使用敷料器將所調製之樣本以50μm厚於遮蔽率試驗紙縱黑白B型(TP技研(株)製)上製膜,並藉由乾燥一夜製作薄膜樣本。該等薄膜樣本以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V-36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進行透光評價。作為評價粒子,使用實施例1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與實施例1同樣調製薄膜樣本。結果示於圖4。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增強了氧化鈦之紫外線防禦能力。
[評價例4:平均摩擦係數與平均摩擦係數之變動評價] 秤量超微粒子氧化鈦(ST-455WS、鈦工業(股)製)0.05 g、評價粒子0.2g至10mL小玻璃瓶,以VORTEX3(IKA公司製)攪拌混合1分鐘。作為評價粒子,使用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作為比較例3使用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作為比較例4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與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以質量比1:4混合之樣本,作為比較例5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與滑石(MMR,淺田製粉(股)製) 以質量比1:4混合之樣本,作為比較例6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與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以質量比1:4混合之樣本。秤量所調製之各樣本15mg,於人工皮革Supular (註冊商標)(出光Techno Fine (股)製)上均勻塗布樣本粉末後,以摩擦感測試機KES-SE (KatoTech(股)製)評價平均摩擦係數(MIU)及平均摩擦係數變化(MMD)。且,感應器係使用10mm見方矽線,設定為測定距離20mm、靜荷重25gf、測定速度1.0mm/sec、接觸面寬10mm。各樣本之結果示於表1。MIU係表示由人之手指接觸物體表面時感覺滑動難易之指標,值愈小愈容易滑動。MMD係表示藉由人之手指接觸物體表面時感覺粗澀感之指標。MMD之數值愈大,愈感覺粗澀。
Figure 02_image003
[評價例5:紫外線防禦能力之評價] 用於評價之O/W粉底樣本配方組成如下述表2。分別將A、B欄之原料加熱至約80℃,利用均質機以7000rpm攪拌3分鐘。隨後,以螺旋槳攪拌器以300rpm攪拌冷卻至成為室溫。回到室溫時添加C欄之原料,再繼續10分鐘之攪拌。對該配方9.5g,添加評價粒子0.5g,並藉由自轉‧公轉混合除泡練太郎ARE-310型(THINKY(股)製),以2000 rpm攪拌混合2分鐘,以2200rpm脫泡2分鐘獲得O/W粉底樣本。使用敷料器將調製之樣品以100μm厚製膜於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厚度100μm)(東麗(股)製),並使之於室溫乾燥而製作薄膜樣本。對於所製作之薄膜樣本,使用紫外可見光紅外分光光度計UV-36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進行透光評價(空白組: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結果示於圖5a至圖5c。且基於所得之光譜數據之305nm~400nm之圖表算出透過率之積分值,亦進行紫外光透過率之定量比較。各樣本之結果示於表3。 作為評價粒子使用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滑石(MMR,淺田製粉(股))、作為比較例3使用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評價例6:紫外線防禦能力增強效果之評價] 用於評價之O/W粉底樣本配方組成如上述表2。分別將A、B欄之原料加熱至約80℃,以均質機以7000rpm攪拌3分鐘。隨後,以螺旋槳攪拌器以300rpm攪拌冷卻至成為室溫。回到室溫時添加C欄之原料,再繼續10分鐘攪拌。對該配方9.45g,添加評價粒子0.5g、超微粒子氧化鈦MT-500SA(TYCA(股)製)0.05g,並藉由自轉‧公轉混合除泡練太郎ARE-310型(THINKY(股)製),以2000rpm攪拌混合2分鐘,以2200 rpm脫泡2分鐘,獲得O/W粉底樣本。使用敷料器以100μm厚將所調製之樣品於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厚度100μm)(東麗(株)製)上製膜,使之於室溫乾燥而製作薄膜樣本。對製作之薄膜樣本,使用紫外可見光紅外分光光度計UV-36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進行透光評價(空白組: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結果示於圖6a至圖6c。又基於所得光譜數據之305nm~400nm之圖表算出透過率之積分值,亦進行紫外光透過率之定量比較。各樣本之結果示於表4。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增強了無機系之紫外線散射劑的氧化鈦之紫外線防禦能力。 作為評價粒子使用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作為比較例3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與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以質量比1:4混合之樣本、作為比較例4使用滑石(MMR,淺田製粉(股)製)、作為比較例5使用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
Figure 02_image009
[評價例7:紫外線防禦能力增強效果之評價] 用於評價之O/W粉底樣本配方組成如前述表2。分別將A、B欄之原料加熱至約80℃,以均質機以7000rpm攪拌3分鐘。隨後,以螺旋槳攪拌器以300rpm攪拌冷卻至成為室溫。回到室溫時添加C欄之原料,再繼續10分鐘攪拌。對該配方9.45g,添加評價粒子0.5g、甲氧基桂皮酸乙基己酯(東京化成工業(股)製)0.05g,藉由自轉‧公轉混合除泡練太郎ARE-310型(THINKY(股)製),以2000rpm攪拌混合2分鐘,以2200 rpm脫泡2分鐘,獲得O/W粉底樣本。使用敷料器以100μm厚將調製之樣品於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厚度100μm)(東麗(株)製)上製膜,使之於室溫乾燥而製作薄膜樣本。對所製作之薄膜樣本,使用紫外可見光紅外分光光度計UV-3600(島津製作所(股)製)進行透光評價(空白組:聚酯薄膜Lumirror(註冊商標)T-60)。結果示於圖7a至圖7c。又基於所得光譜數據之305nm~400nm之圖表算出透過率之積分值,亦進行紫外光透過率之定量比較。各樣本結果示於表5。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增強了有機系之紫外線吸收劑的甲氧基桂皮酸乙基己酯之紫外線防禦能力。 作為評價粒子使用實施例1至3所得之粒子狀組成物。又作為比較例1使用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作為比較例2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作為比較例3使用微晶纖維素(Comprecel M101,伏見製藥所(股)製)與合成雲母(NK-8G,日本光研工業(股)製)以質量比1:4混合之樣本、作為比較例4使用滑石(MMR,淺田製粉(股)製)、作為比較例5使用雲母(絹雲母FSE,三信鑛工(股)製)。
Figure 02_image011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係以天然素材作為主成分,且因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亦即,因適度存在孔或空隙)故而柔和,適合添加於與皮膚直接接觸之化妝品。又本發明之粒子狀組成物除了顯示有效的紫外線防禦能力以外,藉由與既有紫外線防禦劑而可增強其防禦效果,故亦可期待降低既有紫外線防禦劑之使用量。
[圖1(a)至(c)]分別為評價例1所得之實施例1至3之粒子狀組成物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照片。 [圖2(a)至(c)]分別為評價例1所得之實施例1至3之粒子狀組成物之場發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照片。 [圖3]係顯示評價例2中進行之使用實施例1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1)、及合成雲母(比較例2)作為評價粒子所調製之各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4]係顯示評價例3中進行之除了既有紫外線散射劑的氧化鈦之外,亦使用實施例1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1)、及合成雲母(比較例2)作為評價粒子而調製之各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5a]係顯示評價例5中,分別使用實施例1之粒子狀組成物及合成雲母(比較例1)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5b]係顯示評價例5中,分別使用實施例2之粒子狀組成物及滑石(比較例2)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5c]係顯示評價例5中,分別使用實施例3之粒子狀組成物及絹雲母(比較例3)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6a]係顯示評價例6中,除了既有紫外線散射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1之粒子狀組成物、合成雲母(比較例1)、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合成雲母與微晶纖維素之混合樣本(比較例3)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6b]係顯示評價例6中,除了既有紫外線散射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2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滑石(比較例4)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6c]係顯示評價例6中,除了既有紫外線散射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3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絹雲母(比較例5)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7a]係顯示評價例7中,除了既有紫外線吸收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1之粒子狀組成物、合成雲母(比較例1)、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合成雲母與微晶纖維素之混合樣本(比較例3)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7b]係顯示評價例7中,除了既有紫外線吸收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2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滑石(比較例4)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圖7c]係顯示評價例7中,除了既有紫外線吸收劑以外,分別使用實施例3之粒子狀組成物、微晶纖維素(比較例2)及絹雲母(比較例5)作為評價粒子調製之O/W粉底樣本製膜之薄膜樣本之透光評價結果之圖表。

Claims (14)

  1. 一種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
  2. 如請求項1之組成物,其中於表面具有皺狀或褶狀的凹凸構造。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中空隙率於5~60%之範圍。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粒徑於0.5~500μm之範圍。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硬度於0.1~50MPa之範圍。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紫外線透過率於50%以下之範圍。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含有0.1~20質量份之黏土礦物。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纖維素為結晶纖維素。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黏土礦物係由滑石、高嶺土及雲母所成之群中選擇之至少1種。
  10. 一種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該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於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以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作為主成分,該製造方法包含:獲得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分散液之步驟,及使所得分散液噴霧乾燥之步驟。
  11. 如請求項10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係藉由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物理粉碎而獲得。
  12. 如請求項10或11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中包含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與黏土礦物之固形分濃度為0.5~40質量%。
  13.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分散液係相對於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1質量份,含有0.1~20質量份之黏土礦物。
  14. 一種化妝品,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組成物或藉由如請求項10至13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得之組成物。
TW110101797A 2020-01-17 2021-01-18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TW2021399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6019 2020-01-17
JP2020-006019 2020-0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964A true TW202139964A (zh) 2021-11-01

Family

ID=7686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1797A TW202139964A (zh) 2020-01-17 2021-01-18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39964A (zh)
WO (1) WO2021145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5087A1 (ja) * 2022-10-18 2024-04-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粒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5914B2 (ja) * 1997-03-07 2008-03-05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誘導体とその製法
JP2005053807A (ja) * 2003-08-01 2005-03-03 Daito Kasei Kogyo Kk 化粧料用顔料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化粧料用顔料粉体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5626828B2 (ja) * 2009-09-07 2014-11-19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化粧品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乾燥物
WO2014088072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カルボキシメチル化セルロースの繊維
JP6095355B2 (ja) * 2012-12-18 2017-03-15 花王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ナノファイバー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6817715B2 (ja) * 2016-03-31 2021-01-20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易崩壊性造粒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KR20200116478A (ko) * 2018-02-01 2020-10-12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능성 다당 입자
CN112672726A (zh) * 2018-09-12 2021-04-16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功能性复合多糖粒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5450A1 (ja)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6881B2 (en)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powder
WO2020138144A1 (ja) 化粧料
US20220119343A1 (en) Nepsilon-long chain acyl lysine crystal productio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crystals
JPS6121201B2 (zh)
TW202139964A (zh) 紫外線防禦用粒子狀組成物
JP2009046643A (ja) セルロース被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2021075562A5 (zh)
JP2021075562A (ja) 化粧料
WO2020054810A1 (ja) 機能性複合多糖粒子
JP2007056086A (ja) 顔料内包セルロースパウダー並びにそ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樹脂および塗料
JP5727783B2 (ja) 粉末化粧料
JP4880078B1 (ja) 粉体化粧料
JP3920380B2 (ja) 紫外線遮断機能を有する保湿剤分散体及びこれを配合してなる化粧料
KR101264530B1 (ko) 일라이트 복합 기능성 분체를 함유한 고 보습 파우더 타입 색조 화장료 조성물
JPH07258026A (ja) メーキャップ化粧料
JP3492937B2 (ja) 化粧料
JP2021155361A (ja) 繊維含有化粧料
JPH07258027A (ja) メーキャップ化粧料
JP2013177328A (ja) ヒアルロン酸被覆処理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化粧料
WO2021182498A1 (ja) 多糖複合粒子
JP2022176884A (ja) 素肌を美しく見せる方法
JP2001114623A (ja) 化粧料
WO2022131358A1 (ja) セルロースを含む顔料
JP2009263249A (ja) 化粧用粉体
JP3500421B2 (ja) 化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