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9952A -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 Google Patents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9952A
TW202139952A TW110107055A TW110107055A TW202139952A TW 202139952 A TW202139952 A TW 202139952A TW 110107055 A TW110107055 A TW 110107055A TW 110107055 A TW110107055 A TW 110107055A TW 202139952 A TW202139952 A TW 2021399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d
inclined portion
consumer
turn
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豊島直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95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5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翻身輔助用具及床墊,對於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能使得翻身的一系列動作容易,能支援自力翻身的實現。翻身輔助墊載置於床墊、褥子或鋪的東西上使用,翻身輔助墊至少包括:第一墊,配設於身高方向,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以及第二墊,至少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腰臀部。第一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為支援仰臥姿勢消費者的後背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在第二墊的寬度方向中央部,設有以比消費者的骨盆寬度窄的寬度形成的第二支撐面,在第二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設有一對第二傾斜部,其從第二支撐面的端部向著外方,以斜面狀或台階狀向下傾斜,設置於第二支撐面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支持面構成為支援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腰臀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傾斜部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的大腿骨的大轉子。

Description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本發明關於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特別關於用於促進需護理者的自力,用於使得需護理者等消費者能藉由自身的力量翻身的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近年來進入超老齡社會,促進需護理者自力的自力支援護理受到重視。作為需護理者的自力支援程式,大致分為從仰臥的狀態翻身、經過坐起直到站起的起床動作(起居動作),及離床后的動作(康復訓練、日常動作),進行實施。
其中,因為起床動作是最重要的基本動作,是自力的開始,因此,關於用於順暢進行起床動作的支援方法及支援用具,有各種提案及研究。例如,從仰臥狀態到站起的起床動作中,首先,從仰臥體姿(仰臥位)改變姿勢為側臥體姿(側臥位),即翻身,成為必要。
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具備易於翻身的結構之床墊,該床墊基於以下知識:藉由選擇性地使得翻身方向的肩部或上臂部沉入床墊,沉入床墊的肩部成為翻身的旋轉軸,從而促進翻身。該床墊包括:配置於床墊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的背部及腰部的中央區塊,以及配置於床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的肩部的端部區塊,中央區塊形成為比端部區塊的外緣部柔軟,在端部區塊, 面向與中央區塊相接觸的方向,設置有硬度調整手段,調整其表觀硬度形成為逐漸變低的硬度梯度,同時,調整使得與仰臥姿勢的消費者肩部接觸位置的表觀硬度比中央區塊的表觀硬度低。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57712號公報
作為從仰臥位改變姿勢為側臥位時的翻身動作,大致分為:由頭部旋轉→上半身旋轉→骨盆旋轉→下肢部旋轉的動作形成的彎曲旋轉型,以及由下肢部旋轉→下肢部旋轉同時或其後的骨盆旋轉→上半身旋轉→頭部旋轉的動作形成的伸展旋轉型。其中,在上半身旋轉中,特別是肩部的旋轉動作是翻身動作中負荷最重的動作。因此,藉由設為不妨礙肩部的旋轉動作、易於旋轉的狀態,在任意旋轉型中,都能易於翻身。這一點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床墊中,藉由設置於端部區塊的硬度調整手段,消費者的肩部、上腕部易於選擇性地沉入端部區塊的調整為低硬度的部分,沉入該部分的肩部成為翻身的旋轉軸,促進翻身。
但是,本申請發明者們發現:一般來說下半身及腹部缺乏肌肉力量的需護理者的情況,大多進行以上半身為動作起點的彎曲旋轉型的翻身動作,即使能實現上半身的旋轉動作,也存在骨盆的旋轉動作困難的傾向。具體來說,發現:嘗試翻身的時候,用手抓床邊的柵欄等能使得上半身側向,但是其後下半身無法側向,從而放棄,成為使得上半身回到開始的仰臥的動作,因此,翻身無法完成。如此可知,用於旋轉下半身的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自力嘗試翻身時,骨盆的旋轉動作成為大跨欄動作。這一點,上述專利文獻1的床墊僅著眼於肩部的旋轉動作,沒有進行著眼於 骨盆的旋轉動作使得翻身完成的研究。
另一方面,一般來說為了健康必須藉由睡眠恢復時,近年來關注提高"睡眠品質",睡眠中的自然翻身作為提高睡眠品質的要素之一受到關注。該場合,即在睡眠中,不僅以上半身為動作起點的彎曲旋轉型的翻身,以下半身為動作起點的伸展旋轉型的翻身,以及未分類於此的各種類型的翻身動作,在無意識下進行,這為人們所公知。因此,需要能促進各種類型的翻身動作,能實現更順暢的翻身的用具或床墊。
因此,本發明鑒於上述狀況而研究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翻身輔助用具及床墊,使得對於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來說困難的骨盆旋轉動作容易進行,能支援靠自身力量實現翻身。
又,本發明進一步的目的在於:提供翻身輔助用具及床墊,使得對於肌肉力量低下的使用者來說,翻身的一系列動作容易,能支援自力翻身的實現。
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翻身輔助用具及床墊,用於提高睡眠品質,能促進各種類型的翻身動作,能更順暢進行自然地翻身。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翻身輔助墊是放置於床墊、褥子或鋪的東西上使用的翻身輔助墊,翻身輔助墊至少包括:配設於身高方向、載置消費者上半身側的第一墊,以及至少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腰臀部的第二墊,第一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為支撐仰臥姿勢消費者的後背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為在第二墊的寬度方向中央部,設有以比消費者的骨盆寬度窄的寬度形成的第二支撐面,在第二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設有一對第二傾斜部,其從第二 支撐面的端部朝外方,以斜面狀或台階狀向下傾斜,設置於第二支撐面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支撐面支撐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腰臀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傾斜部支撐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的大腿骨的大轉子。
在仰臥睡覺的姿勢中,以第一墊支撐消費者的上半身側,以第二墊支撐下半身側。其中,第一墊穩定地支持以頭部與脊柱為中心的背部部分,第二墊的第二支撐面穩定地支撐下半身的以骶骨為中心的腰臀部部分。並且,在進行以上半身為動作起點的彎曲旋轉型翻身的場合,旋轉上半身後,進行骨盆的旋轉,在旋轉該骨盆時,以第二傾斜部支撐在翻身方向旋轉動作中最需要力量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的骨盆周邊部。第二傾斜部從第二支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與第二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能使得從骨盆的旋轉到下肢部的旋轉聯動的下半身側的旋轉容易。由此,降低下半身旋轉的負荷,因此,即使是與下半身旋轉相關的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也能容易地自力翻身。
又,在進行以下半身為動作起點的伸展旋轉型翻身的場合,從下半身側開始旋轉時,旋轉骨盆時,以第二傾斜部支持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的骨盆周邊部。第二傾斜部從第二支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與第二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使得下半身側的旋轉變容易。
又,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也可優選構成為:在第一墊的寬度 方向中央部,設置以消費者的肩寬以下的寬度形成的第一支撐面,在第一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設置有一對第一傾斜部,其從第一支撐面的端部朝外方,以斜面狀或台階狀向下傾斜,設置於第一支撐面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支撐面支撐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傾斜部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的肩部。
在仰臥姿勢中,以第一墊支撐消費者的上半身側,以第二墊支撐下半身側。其中,第一支撐面穩定地支撐以頭部和脊柱為中心的背部部分,第二支撐面穩定地支撐下半身的以骶骨為中心的臀部部分。並且,在進行以上半身為動作起點的彎曲旋轉型翻身的場合,旋轉上半身時,第一傾斜部支撐在翻身方向旋轉動作中最需要力量的肩部。第一傾斜部從第一支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肩部與第一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上半身側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能使得上半身側的旋轉容易。又,上半身側的旋轉后,接著旋轉骨盆時,第二傾斜部支撐在翻身方向旋轉動作中最需要力量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骨盆周邊部。第二傾斜部也從第二支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與第二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能使得從骨盆的旋轉到下肢部的旋轉聯動的下半身側的旋轉容易。由此,不僅上半身,也降低下半身旋轉的負荷,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在進行以下半身為動作起點的伸展旋轉型翻身的場合,從下半身側開始旋轉時,旋轉骨盆時,第二傾斜部支持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的骨盆周邊部。第二傾斜部從第二支 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與第二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使得下半身側的旋轉變容易。並且,若與下半身側的旋轉聯動,轉移為上半身的旋轉,則第一支撐部支撐旋轉動作中最需要力量的位於翻身方向的肩部。第一傾斜部從第一支撐面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肩部與第一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上半身側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變小,能使得上半身側的旋轉容易。由此,在伸展旋轉型翻身中,也不僅上半身,還降低下半身旋轉的負荷,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本發明之翻身輔助墊,優選第一傾斜部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不同。藉由使得上半身側的第一墊的傾斜部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的傾斜部的傾斜角度θ不同,能在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適當調整與翻身相關的旋轉時刻、負荷的降低作用。因此,能得到一種與消費者的肌肉力量或所期望的翻身類型等相應的翻身輔助墊。
在此,在本發明中,第一傾斜部不由平面形成,形成為台階狀的場合,所謂該場合的傾斜角度θ 1是指這樣的角度:將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的端部作為傾斜起點,以最短直線連接該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一傾斜部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該傾斜面的相對面水準的角度。同樣地,在本發明中,所謂第二傾斜部形成為台階狀場合的傾斜角度θ 2是指這樣的角度:將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的端部作為傾斜起點,以最短直線連接該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二傾斜部的最下 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該傾斜面的相對水平面的角度。又,在本發明中,第一傾斜部不由平面形成,形成為曲面狀的場合,所謂該場合的傾斜角度θ 1是指這樣的角度: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第一墊的底面端部(第一傾斜部的底面端部)的傾斜終點,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同樣地,所謂第二傾斜部形成為曲面狀場合的傾斜角度θ 2是指這樣的角度: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第二墊的底面端部(第二傾斜部的底面端部)的傾斜終點,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該傾斜面的相對水平面的角度。
又,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也可以優選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比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θ 1>θ 2)。由此,能得到提高促進上半身側旋轉作用的同時,能使得下半身側緩慢旋轉翻身的翻身輔助墊。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由此,比起上半身側的第一墊,下半身側的第二墊,其傾斜部位於翻身輔助墊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因此,若要旋轉骨盆時,翻身方向的骨盆周邊部迅速與該第二傾斜部接觸而得到支撐,提前設定以低扭矩開始旋轉骨盆的時刻。因此,在使用者進行彎曲旋轉型翻身時,促進上半身側旋轉後的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又,在進行伸展旋轉型的翻身時,順暢地開始骨盆的旋轉,易於與上半身側的旋轉聯動。如此,骨盆的旋轉動作及下肢部的旋轉動作的組合形成的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以下亦稱為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與上半身的旋轉動作以更低 的扭矩聯動,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更容易。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第二支撐面的高度H2高(H1>H2)。由此,上半身側的第一墊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該高低差沿著從消費者的臀部至腰椎部的身體曲線並予以支持,從而能得到自然的睡姿,同時,消費者進行翻身時,藉由該高低差促進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因此,不論在彎曲旋轉型及伸展旋轉型的任意的翻身動作中,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更自然地聯動,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更容易。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θ 2)。由此,比起上半身側的第一墊,下半身側的第二墊的傾斜部位於翻身輔助墊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因此,若要旋轉骨盆時,翻身方向的骨盆周邊部迅速與該第二傾斜部接觸並得到支撐,因此,在使用者進行彎曲旋轉型翻身時,促進上半身側旋轉後的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另一方面,在進行伸展旋轉型的翻身時,順暢地開始下半身側的旋轉,易於與上半身側的旋轉聯動。又,藉由使得兩傾斜部的傾斜角度大致相等(θ 1=θ 2),能將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力設定得接近。由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的同時,能使得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旋轉扭矩保持良好平衡,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 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θ 2),同時,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第二支持面的高度H2高(H1>H2)。由此,上半身側的第一墊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該高低差沿著從消費者的臀部至腰椎部的身體曲線並予以支持,從而能得到自然的睡姿,同時,消費者進行翻身時,藉由該高低差促進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又,藉由使得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在使用者進行彎曲旋轉型的翻身時,促進上半身側旋轉後的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在進行伸展旋轉型的翻身時,順暢地開始骨盆的旋轉,使得從下半身側向上半身側的旋轉的聯動易於進行。又,藉由使得兩傾斜部的傾斜角度大致相等(θ 1=θ 2),能統一設定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力。由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的同時,能使得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旋轉扭矩保持良好平衡,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與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大致相等(W1=W2),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θ 2),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第二支持面的高度H2高(H1>H2)。由此,上半身側的第一墊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該高低差沿著從消費者的臀部至腰椎部的身體曲線並予以支持,同時,使用者進行翻身時,藉由該高低差促進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因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因此能以簡單的構造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在第一墊與第二墊之間,至少配置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的第三墊。由此,能與消費者的 體格、身體活動難易度等一致進行調整,形成翻身輔助墊。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在第二墊的腳側,配置具有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的第三墊,該第三墊與第一墊構造相同。由此,相對於翻身輔助墊的長度方向,能得到在第二墊的兩側配置第一墊的形態的翻身輔助墊,因此,消費者在使用時,無論朝哪個方向睡,都能得到本發明的作用效果。
又,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是具備上述翻身輔助墊的床墊,該翻身輔助墊配置於由緩衝材料形成的基體層的上面。由此,能得到組裝有翻身輔助墊的床墊。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的第一墊與第二墊間隔配置在基體層上。由此,在基體層上,可以選擇合適的位置配置翻身輔助墊。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的基體層的寬度比第一墊及第二墊的寬度寬,在基體層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基體層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向高度方向突出的端部區塊。藉由設置端部區塊,能防止消費者在翻身時從基體層掉落,能在床墊上更安全地進行翻身動作。
又,也可以優選,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在翻身輔助墊上,至少層疊一層以上由緩衝材料形成的上層,構成上層的緩衝材料的硬度比構成第一墊的緩衝材料的硬度低。藉由選擇比第一墊的緩衝材料硬度低的緩衝材料作為上層的緩衝材料,維持翻身輔助墊功能的同時,因為消費者的身體與柔軟的上層接觸,因此能提高床墊的睡眠舒適度。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具有以下優異效果的翻身輔助墊及包括該翻身輔助墊的床墊。
(1)下半身的旋轉關於的負荷,特別是骨盆的旋轉關於的負荷降低,因此,即使對於下半身旋轉相關的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也能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2)採取使得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骨盆的旋轉動作聯動的構成,因此,對於肌肉力量低下的消費者,能使得自力翻身更容易。
(3)能促進各種類型的翻身動作,因此,能促進睡眠中自然的翻身,提高睡眠品質。
(4)在仰臥姿勢(仰臥位)中,起到打開胸椎的作用,因此,能使得睡眠時呼吸順暢,提高睡眠品質。
【00120】
1、10:翻身輔助床墊
2、20、21、22、23:翻身輔助墊
3、30、301、302、303:第一墊
31、310、311、312、313:第一支撐面
32、320、321、322:第一傾斜部
4、40、401、402、403、4:第二墊
41、410、411、412、413:第二支撐面
42、420、421、422、423:第二傾斜部
5:上層
6、60:基體層
60a:第一基體部
60b:第二基體部
60c:高低差
7:端部區塊
W1、W10、W11、W12、W13:第一支撐面的寬度
W2、W20、W21、W22、W23:第二支撐面的寬度
H1、H10、H11、H12、H13:第一支撐面的高度
H2、H20、H21、H22、H23:第二支撐面的高度
θ 1、θ 10、θ 11、θ 12:第一傾斜部的傾斜角度
θ 2、θ 20、θ 21、θ 22、θ 23:第二傾斜部的傾斜角度
B:消費者
S:消費者的肩
SW:肩寬
SA:肩周邊部
P:消費者的骨盆的髂前上棘
PW:骨盆的寬度
PA:骨盆周邊部
F:在旋轉圓的切線方向作用的力
L:接觸點與旋轉中心的距離
G:接觸點
X:旋轉中心(體軸)
圖1表示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a)是立體圖,(b)是圖1(a)的A-A'線截面圖,(c)是圖1(a)的B-B'線截面圖。
圖2是表示圖1的翻身輔助墊中與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肩部及骨盆接觸的位置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仰臥姿勢的上半身旋轉時的扭矩(T=F×L)的說明圖,(a)表示使用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時的扭矩的說明圖,(b)作為比較例,表示使用普通床墊時的扭矩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其他翻身輔助墊例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其他翻身輔助墊例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圖1所示翻身輔助墊的使用狀態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關於的其他翻身輔助墊例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第三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的立體圖。
圖10表示第四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a)是立體圖,(b)是圖10(a)的C-C'線截面圖,(c)是圖10(a)的D-D線截面圖。
圖11表示第四實施形態關於的其他翻身輔助墊例,(a)是立體圖,(b)是圖11(a)的E-E'線截面圖,(c)是圖11(a)的F-F'線截面圖。
圖12表示第五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a)是立體圖,(b)是圖12(a)的G-G'線截面圖。
圖13表示組裝有翻身輔助墊的翻身輔助床墊的一實施形態,(a)是分解立體圖,(b)是圖13(a)的從第一墊的頭側看到的側視圖,(c)是圖13(a)的從第二墊的腳側看到的側視圖。
圖14是表示其他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床墊的立體圖。
圖15表示用於將翻身動作的負荷定量,(a)是模擬器,(b)是說明使用該模擬器的關於翻身動作的扭矩的測定方法的圖。
圖16是表示實施例1關於的翻身輔助墊的傾斜面的傾斜角度與扭矩的關係的圖線。
圖17是表示實施例2關於的翻身輔助墊的傾斜結構與扭矩的關係的圖線。
圖18是表示在實施例3中試驗的5個翻身輔助墊的立體圖。
圖19是表示在比較例1~4中試驗的4個翻身輔助墊的立體圖。
圖20是表示在實施例4中試驗的3個翻身輔助床墊的結構的分解圖。
下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是由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以及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組成,構成為第一墊3與第二墊4在身高方向成一列配置。在本說明書中,上下是指將翻身輔助墊2設置於床墊或褥子等使用狀態下的上下方向,即,圖1中所說的上下方向。又,本說明書中的寬度方向是指,使用翻身輔助墊2的狀態下的寬度方向,即,圖2中所說的左右方向;所謂長度方向是指使用翻身輔助墊2的狀態下的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即,圖2中所說的上下方向。
首先,對關於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第一墊3包括:第一支撐面31,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一傾斜部32,從該第一支撐面3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形成一對傾斜面。
能設定第一墊3中的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與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使得對第一墊3帶來所期望的作用。藉由適當設定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能調整上半身側的旋轉開始時刻或旋轉開始扭矩、仰臥位中的背部支撐穩定性,藉由與第一傾斜部31的傾斜角度θ 1協同,調整旋轉動作中的扭矩,能適當設定作為目的之上半身側的低負荷的旋轉動作。具體而言,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在能確保消費者上半身側的支撐穩定性範圍內,在該範圍內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設定得越小,上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越小,旋 轉動作越早開始。又,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設定得越大,上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扭矩越小。因此,藉由組合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與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的各種設定值,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調整上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下面,對關於第一支撐面31及第一傾斜部32,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構成為,至少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背部的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支撐面31的大小為:寬度方向的長度W1為25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90cm,高度H1(第一支撐面31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3cm,設計為能支撐以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頭部及脊柱為中心的背部。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需配置為,如下所述,使得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肩部S與第一支撐面31的外方的第一傾斜部32對向,因此,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形成為消費者B的肩寬SW以下的寬度,最好是從消費者B一側的肩峰到另一側的肩峰的長度(肩峰寬度)以下。所謂消費者B的肩部S是指肩峰附近,至少包括從肩峰到上臂骨的大結節的區域。又,所謂消費者B的肩寬SW是指從一側的肩到另一側肩的長度,更具體而言,在三角肌部的輪廓最向外側突出的位置,與矢狀面垂直測量的身體的最大橫徑。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設為消費者的肩寬以下的寬度,最好設為肩峰寬度以下,同時,從能穩定支撐消費者B的上半身的觀點來看,最好設為消費者B的左右肩胛骨下角間的長度以上,更具體而言,優選15cm~40cm,更優選15cm~35cm,特別優選20cm~30cm。如下所述,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與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構成相等(W1=W2)的場合, 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設定為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的最大設定值,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以下。又,第一支撐面31的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適當設定為能從消費者B的頭部開始支撐背部。再有,為能降低上半身旋轉所需力量,進行適度翻身,與下述的傾斜角度θ 1一致,適當設定第一支撐面31的高度H1。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支撐面31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但只要能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為任意形狀,其形狀並不限定於平坦的面。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墊3的一對第一傾斜部32設為橫跨第一支撐面31的長度方向整體,形成為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B的肩及上臂整體。藉由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支撐消費者B的背部時,第一支撐面31未支撐的、肩部S及與該肩部S連接的背側部分形成的區域(下面稱為肩周邊部SA),位於從第一支撐面31的端部向下方傾斜的第一傾斜部32對向的位置。因此,消費者B旋轉上半身時,由第一傾斜部32支持位於翻身方向的肩周邊部SA。如圖3(a)所示,消費者B進行翻身動作時,包括位於翻身方向的消費者的肩部S的肩周邊部SA與第一傾斜部32的接觸點G,和消費者體軸X之間的距離變近,上半身旋轉需要的力量變小,因此促進上半身側的旋轉。在此,所謂肩周邊部SA是指至少包括消費者B的肩部S(從肩峰到上臂骨的大結節的區域)的部分,是第一支撐面31未支撐的部分,因此,藉由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的設定,包括從消費者B的上臂骨大結節至背部側的肩胛骨下角的區域。又,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傾斜部32由平面形成,但也可以是曲面結構或下述實施形態所示的台階狀結構。在此,台階狀結構的場合,傾斜部也可以包括大致垂直的傾斜面, 例如台階狀結構,或者從第一支撐面31的端部連續的最初的傾斜面形成為垂直,之後變化為銳角的傾斜面的結構等。如此,藉由使得第一傾斜部32為台階狀的傾斜面,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更細微地調整上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又,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也包含朝向第一墊3的長度方向,逐漸(連續或非連續的)變化的那樣的結構。第一傾斜部32可形成為,至少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的肩周邊部SA,因此,也可不設為橫跨第一支撐面31的長度方向,也可以構成為僅在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設置第一傾斜部。
關於該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作用,參照圖3,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圖3是表示仰臥姿勢的消費者上半身旋轉時的扭矩(T=F×L)的圖,在圖3(a)中,表示使用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時的扭矩,在圖3(b)中,表示使用普通平坦的床墊時的扭矩。在該圖中,翻身動作需要的力表示為旋轉中心(體軸)X的扭矩(扭轉強度)。扭矩T表示為在旋轉圓的切線方向作用的力F與接觸點G和旋轉中心X的距離L的積(T=F×L)。因此,藉由縮短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降低扭矩T的值。在圖3(b)中,表示的是普通的(未設置傾斜部)床墊的範例,根據該範例,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與床墊接觸的位置G為肩部S的較外側。另一方面,如圖3(a)所示,藉由在第一墊3設置第一傾斜部32,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與第一墊3接觸的位置G比圖3(b)向內側移動,因此,接觸點G接近旋轉中心X,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扭矩T降低。因此,上半身側的旋轉的負荷變小,因此,能以小的力進行上半身側的旋轉。
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若角 度θ 1變大,則肩周邊部SA的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因此,上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降低,但是另一方面,若旋轉動作過於容易則仰臥位的消費者B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最好設定傾斜角度θ 1,能兼得有助於睡眠舒適度的仰臥位穩定性與翻身(旋轉)容易性。具體而言,傾斜角度θ 1如本實施形態,第一傾斜部32由平面狀的傾斜面形成的場合,優選不足40度,更優選不足30度,進一步優選5~20度,特別優選10~15度。第一傾斜部32不由本實施形態那樣的平面形成,由台階狀結構形成的場合,傾斜角度θ 1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將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31的端部作為傾斜起點,以最短直線連接該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一傾斜部32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1。又,第一傾斜部32由曲面結構形成的場合,傾斜角度θ 1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將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31的端部作為傾斜起點,以最短直線連接該傾斜起點和第一墊3的底面端部(第一傾斜部32的底面端部)的傾斜終點,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1。又,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形成為向著第一墊3的長度方向,逐漸(連續或非連續的)變化的結構的場合,傾斜角度θ 1是支撐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的部分的傾斜面的角度。
下面,關於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第二墊4包括:第二支撐面41,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二傾斜部42,形成為一對從該第二支撐面4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的傾斜面。
能設定第二墊4中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和 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使得對第二墊4帶來所期望的作用。藉由適當設定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能調整下半身側(骨盆)的旋轉開始時刻或旋轉開始扭矩、仰臥位中的骨盆部支撐穩定性,藉由與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協同,能調整旋轉動作中的扭矩,能適當設定作為目的的下半身側的低負荷的旋轉動作。具體而言,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設為確保消費者下半身側的支撐穩定性的範圍時,在該範圍內,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設定得越小,下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扭矩)越小,旋轉動作也越早開始。又,傾斜角度θ 2設定得越大,下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扭矩越小。因此,藉由組合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與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的各種設定值,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調整下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下面,對關於第二支撐面41及第二傾斜部42,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構成為,至少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腰臀部的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支撐面41的大小為:寬度方向的長度W2為13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90cm,高度H2(第二支撐面41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3cm,設計為能支撐以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骶骨為中心的腰臀部。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如後所述需配置為使得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與第二支撐面41的外方的第二傾斜部42對向,因此,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形成為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以下的寬度,在此,所謂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是指從一側的髂前上棘P至另一側的髂前上棘P的長度。所謂髂前上棘P是指位於構成骨盆的髂骨的髂骨棱前緣的突起部。具體而言,第二 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設為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以下的寬度,同時,從能穩定支撐消費者B的下半身的觀點來看,最好設為消費者B的身體的至少髂後上棘(位於骨盆的髂骨棱後緣的突起部)間的寬度以上,更具體而言,優選5cm~30cm,更優選10cm~25cm,進一步優選10cm~20cm。又,第二支撐面41的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適當設定為能支撐消費者B的下半身。再者,為能降低下半身旋轉所需力量,適當設定第二支撐面41的高度H2與後述的傾斜角度θ 2一致。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二支撐面41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但只要能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為任意形狀,其形狀並不限定於平坦的面。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墊4的一對第二傾斜部42設為橫跨第二支撐面41的長度方向整體,形成為至少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以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支撐消費者B的以髂後上棘間為中心的腰臀部時,第二支撐面41未支撐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骨盆的髂前上棘P及與該髂前上棘P連續的臀部側部分形成的區域(以下稱為骨盆周邊部PA),位於從第二支撐面41的端部向下方傾斜的第二傾斜部42對向的位置。因此,當消費者B旋轉下半身時,由第二傾斜部42支持位於翻身方向的骨盆周邊部PA。如此,消費者B進行翻身動作時,包括位於翻身方向的消費者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的骨盆周邊部PA與第二傾斜部42的接觸點G,和使用者體軸X之間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變小,因此,促進下半身側的旋轉。關於促進該下半身側旋轉的作用,與在圖3的圖3(a)所示的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作用相同。在此,所謂骨盆周邊部PA是至少包括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骨盆的髂前上棘P的部分,是第二支 撐面41未支撐的部分,因此,藉由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的設定,包括從消費者B的骨盆的髂前上棘P至臀部側的髂後上棘的區域。又,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傾斜部42由平面形成,但也可以是曲面結構或下述實施形態所示的台階狀結構。在此,台階狀結構的場合,傾斜面也可以包含大致垂直的傾斜面,例如台階狀結構,或者從第二支撐面41的端部連續的最初的傾斜面形成為垂直,之後變化為銳角的傾斜面的結構等。如此,藉由使得第二傾斜部42為台階狀的傾斜面,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更細微地調整下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又,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也包含向著第二墊4的長度方向,逐漸(連續或非連續的)變化的結構。第二傾斜部42可形成為,至少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的骨盆周邊部PA,因此,也可不設為橫跨第二支撐面41的長度方向,也可以構成為僅在消費者B的骨盆周邊部PA設置第二傾斜部。
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若角度θ 2變大,則骨盆周邊部PA的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因此,骨盆旋轉扭矩降低,其結果,下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降低,但是另一方面,若骨盆旋轉動作過於容易,則仰臥位的消費者B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最好設定傾斜角度θ 2,能兼得仰臥位穩定性與翻身(旋轉)容易性。具體而言,傾斜角度θ 2如本實施形態那樣,第二傾斜部42由平面狀的傾斜面形成的場合,優選不足35度,更優選5~20度,特別優選10~15度。第二傾斜部42不由本實施形態這樣的平面形成,由台階狀結構形成的場合,傾斜角度θ 2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將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41的端部作為傾斜起點,以最短直線連接該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二傾斜部42的最下段台階部 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2。又,第二傾斜部42由曲面結構形成的場合,傾斜角度θ 2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41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第二墊4的底面端部(第二傾斜部42的底面端部)的傾斜終點,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2。又,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形成為向著第二墊4的長度方向逐漸(連續或非連續的)變化的結構的場合,傾斜角度θ 2是支撐消費者B的骨盆周邊部PA的部分的傾斜面的角度。
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藉由組合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及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以及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及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的各設定值,設計為使得根據作為目的之翻身類型的翻身變得容易。因此,下面,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對關於第一墊3與第二墊4的各構成之關係,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中,構成為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不同。藉由使得各墊的傾斜部的傾斜角度θ不同,能在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適當調整翻身負荷的降低作用,能得到根據消費者B的肌肉力量或體型、翻身類型等的翻身輔助墊2。再者,主要從促進彎曲旋轉型翻身的觀點看,優選構成為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比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大(θ 1>θ 2)。由此,提高促進作為翻身動作起點的上半身旋轉的作用,同時,提高仰臥姿勢的下半身的穩定性,能 促進使得骨盆旋轉緩慢地聯動的翻身動作。具體而言,並不特別限定,關於如圖1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形成為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為15度,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為10度。
在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中,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與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可能形成為如圖4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大致相同的長度,但優選形成為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由此,比起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的傾斜部位於翻身輔助墊2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位置,骨盆的旋轉開始時刻變早,因此,以更低的扭矩聯動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自力翻身變得更加容易。具體而言,並不特別限定,關於圖1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形成為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W1為25cm,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W2為13cm。根據應促進的翻身的類型等,也可能構成為使得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窄(W1<W2)。
又,在圖4中表示的是,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不同(θ 1≠θ 2)的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的其他形態的範例。在如圖4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中,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W1與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W2形成為大致相同的長度(W1=W2)時,使得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不同,因此,形成為第一支撐面31的高度H1比第二支撐面41的高度H2高(H1>H2)。其結果,構成為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比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大(θ 1>θ 2)。由此, 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沿著該高低差支撐從消費者B的臀部至腰椎部的部分,從而易於得到自然的睡姿,同時,消費者B進行翻身時,藉由該高低差,骨盆的旋轉變容易,促進下半身側旋轉動作的開始。因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易於聯動,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變容易。在圖4中,顯示了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W1與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W2為大致相同長度的場合(W1=W2)的範例,但並不限於此,可以形成為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當然也可能反過來形成為窄(W1<W2)。
構成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墊3及第二墊4,各自由上述的規定厚度(高度)的緩衝材料形成。作為形成第一墊3的第一緩衝材料,適當選擇具有以下程度硬度者:消費者在仰臥位睡眠的狀態下顯著向厚度方向變形,而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沒有大幅度變形。又,也可以使得構成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與第一傾斜部32分別以不同硬度的緩衝材料形成,將它們組合得到第一墊3。在該場合,作為形成第一支撐面31的緩衝材料,最好選擇比形成第一傾斜部32的緩衝材料柔軟的緩衝材料,由此,第一支撐面31的體壓分散性好,能柔軟地支撐與第一支撐面31接觸的消費者B的身體,同時,第一傾斜部32不會使得消費者的肩S過分沉入,將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間的距離L保持為較短,促進上半身的旋轉動作。再者,關於第一支撐面31及第一傾斜部32的任意一方,也可能組合多個不同的緩衝材料,得到各自相當的部分,例如,也可能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與第一支撐面31相當的部分,或者與第一傾斜部32相當的部分中,也可以得到在肩 周邊部SA與其他部分組合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用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與第一傾斜部32的場合,也可能對第一支撐面31實施狹縫加工等,降低表觀硬度,使其柔軟化。
作為形成第二墊4的第二緩衝材料,適當選擇具有以下程度硬度者:使用者仰臥位睡眠的狀態下顯著向厚度方向變形,而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沒有大幅度變形。又,也可以使得構成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與第二傾斜部42分別以不同硬度的緩衝材料形成,能藉由組合它們得到第二墊4。該場合,作為形成第二支撐面41的緩衝材料,最好選擇比形成第二傾斜部42的緩衝材料柔軟的緩衝材料,由此,第二支撐面41的體壓分散性好,能柔軟支撐與第二支撐面41接觸的消費者B的身體,同時,骨盆旋轉動作時,第二傾斜部42不會使得與消費者的骨盆周邊部PA接觸的部分過分沉入,將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間的距離L保持在較短,促進下半身的旋轉動作。再者,關於第二支撐面41及第二傾斜部42的任意一方,也可能組合多個不同的緩衝材料,得到各自相當的部分。例如,也可能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與第二支撐面41相當的部分,或者與第二傾斜部42相當的部分中,在骨盆周邊部PA與其他部分組合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再者,用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與第二傾斜部42的場合,也可能對第二支撐面41實施狹縫加工等,降低表觀硬度,使其柔軟化。
作為上述第一及第二緩衝材料,只要有上述硬度,具有緩衝性,並不特別限定,可以合適地使用樹脂泡沫體、三維網狀結構體及棉成形體,從處理及加工的難易度的觀點出發,更優選樹脂泡沫體。作為樹脂泡沫體,具體而言,可列舉泡沫聚氨酯、泡沫聚烯烴或泡沫有機矽等。又, 第一及第二緩衝材料可以是相同的素材,也可以是不同的素材。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一墊3與第二墊4由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因此,第一墊3與第二墊4,為使兩者的配置無偏移,在兩者的鄰接面,可以用面接合件等的卡合手段裝卸自如地固定,也可以用粘合劑等固定。又,載置翻身輔助墊2的床墊或褥子也可以用卡合手段或粘合劑使得第一墊3和第二墊4分別固定於下述的基體層6,此時,第一墊3與第二墊4也可以間隔配置為有規定的空隙。再者,第一墊3與第二墊4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的場合,第一墊3與第二墊4也可以形成為一體。
又,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墊2由第一墊3與第二墊4構成,也可以在第一墊3與第二墊4之間,或第一墊3的頭側、第二墊4的腳側至少設置1個由具有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的第三墊。主要藉由設置另外支撐消費者B的頭部、腰部或腳部的第三墊,能根據消費者B的睡眠舒適度的喜好或體型等,另外選定支持頭部、腰部或腳部的緩衝材料,因此,能得到提高睡眠舒適度的翻身輔助墊2。
上述第三墊設置於第二墊4的腳側的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的其他形態的範例在圖5中表示。該翻身輔助墊2設置於第二墊4的腳側的第三墊支撐下肢部時,第三墊形成為與第一墊3相同的結構。即,第三墊具備第一墊3所具備的第一支撐面31與第一傾斜部32。如此,藉由使得第一墊3與第三墊的結構相同,相對於翻身輔助墊2的長度方向,消費者在使用時,無論朝哪個方向睡,都能得到本發明的作用效果。
下面,參照圖6,說明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的使用方法。首先,如圖6(a)所示,消費者B在翻身輔助墊2上採取仰臥睡覺姿 勢。此時,用第一墊3支撐消費者B的上半身側,用第二墊4支撐下半身側,使得消費者B的包括肩S的肩周邊部SA位於與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對向的位置,使得消費者B的包括大腿骨的大轉子的骨盆周邊部PA位於與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對向的位置,調整消費者B的躺下的位置。在該狀態下,第一支撐面31穩定支持以頭部和脊柱為中心的背部部分,第一支撐面32穩定支撐下半身的以骶骨為中心的臀部部分。
下面,進行彎曲旋轉型翻身之場合,如圖6(b)至圖6(d)所示,消費者B嘗試向翻身方向旋轉上半身時,肩周邊部SA由第一傾斜部32支撐。如此,消費者B在進行翻身動作時,位於翻身方向的消費者的肩周邊部SA與第一傾斜部32的接觸點G離消費者的體軸X的距離變近,因此,上半身旋轉需要的力變小,使得上半身的旋轉變得容易。接著繼續,如圖6(c)至圖6(e)所示,與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聯動,進行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詳細而言,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構成為,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W2比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W1窄,因此,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位於翻身輔助墊2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的位置,在較早的時刻,骨盆的旋轉以低扭矩開始。因此,如圖6(c)所示,進行消費者B的上半身側的旋轉動作時,使得與該翻身輔助墊2的第二傾斜部42的接觸的骨盆的旋轉動作開始,進行在第二傾斜部42上的旋轉動作。由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因此自力翻身變得容易。並且,如圖6(d)所示,消費者B向翻身方向旋轉骨盆時,朝向在旋轉中最需要力量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骨盆周邊部PA由第二傾斜部42支撐,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消費者的骨盆周邊部PA與第二傾斜部42的接觸點G離消費者的體軸X的 距離變近。由此,骨盆旋轉需要的力變小,下半身側的旋轉也變得容易,如圖6(e)所示,完成翻身。在伸展旋轉型翻身的場合,下半身與上半身的聯動順序相反,但第一墊3對上半身旋轉的作用與第二墊4對下半身旋轉的作用,與上述彎曲旋轉型的場合相同。
下面,說明第二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0。如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0由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以及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0組成,構成為第一墊30與第二墊40在身高方向成一列配置。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包括:第一支撐面310,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一傾斜部320,從該第一支撐面310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形成一對傾斜面。又,第二墊40包括:第二支撐面410,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二傾斜部420,從該第二支撐面410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形成一對傾斜面。
下面,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0,關於第一墊30與第二墊40關於的各構成之關係,參照圖7進行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0中,第一墊30的第一傾斜部320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0與第二墊40的第二傾斜部420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0,構成為大致相等的角度。再者,第一墊30的第一支撐面310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0與第二墊40的第二支撐面410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0構成為使得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由此,比起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0的傾斜部位於翻身輔助墊20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想要旋 轉骨盆時,翻身方向的骨盆周邊部迅速與該第二傾斜部420接觸並得到支撐,提前設定下半身以低扭矩開始旋轉的時刻。因此,在消費者B進行彎曲旋轉型的翻身動作時,促進上半身側旋轉後的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又,在進行伸展旋轉型的翻身動作時,順暢地開始骨盆的旋轉,易於與上半身側的旋轉聯動。由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順暢聯動的同時,能使得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的扭矩保持良好平衡,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又,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0的其他形態的範例如圖8所示。在圖7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0中,第一墊30的第一支撐面310的高度H10與第二墊40的第二支撐面410的高度H20形成為大致相同的高度(H10=H20)時,在如圖8所示的其他範例中,形成為第一支撐面310的高度H10比第二支持面410的高度H20高(H1>H2)。由此,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的第一支撐面310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0的第二支撐面410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沿著該高低差支撐從消費者B的臀部至腰椎部的部分,從而能易於得到自然的睡姿,同時,消費者B進行翻身動作時,上半身側旋轉后,藉由該高低差和在第一墊30的第一傾斜部320與第二墊40的第二傾斜部420間形成的高低差的協同,進一步促進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因此,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構成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墊20的第一墊30及第二墊40相關的其他說明及關於第三墊等的其他構成的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及第二墊4等相同,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下面,對關於第三實施形態所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1進行說 明。如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1由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1以及載置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01組成,構成為第一墊301與第二墊401在身高方向成一列配置。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1包括:第一支撐面311,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一傾斜部321,從該第一支撐面31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形成一對傾斜面。又,第二墊401包括:第二支撐面411,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二傾斜部421,從該第二支撐面41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朝下傾斜,形成一對傾斜面。
下面,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1,對關於第一墊301與第二墊401關於的各構成之關係,參照圖9進行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之翻身輔助墊21中,第一墊301的第一傾斜部321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1與第二墊401的第二傾斜部421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1,構成為大致相等的角度。第一墊301的第一支撐面311的寬度W11與第二墊401的第二支撐面411的寬度W21構成為大致相同的寬度。並且,關於第一墊301的第一支撐面311的高度H11與第二墊401的第二支撐面411的高度H21,構成為第一支撐面311的高度H11比第二支撐面411的高度H21高(H1>H2)。由此,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1的第一支撐面311與下半身側的第二墊401的第二支撐面411之間產生高低差,因此,沿著該高低差支撐從消費者B的臀部至腰椎部的部分,從而能易於得到自然的睡姿,同時,消費者B進行翻身動作時,上半身側旋轉后,藉由該高低差和在第一墊301的第一傾斜部321與第二墊401的第二傾斜部421間形成的高低差的協同,促進骨盆旋轉動作的開始。因此,上半身的 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聯動,因此能使得自力翻身容易。
構成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墊21的第一墊301及第二墊401相關的其他說明及關於其他構成的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及第二墊4等相同,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下面,對關於第四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2進行說明。如圖10所示,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2由二個第一墊302及一個第二墊402組成,構成為以第一墊302、第二墊402、第一墊302的順序,在身高方向成一列配置。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或腳部的第一墊302包括:第一支撐面312,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一傾斜部322,從該第一支撐面312的長度方向的端部朝外方以台階狀向下傾斜,形成一對台階部。又,載置消費者的腰臀部的第二墊402包括:第二支撐面412,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二傾斜部422,從該第二支撐面412的長度方向的端部朝外方以台階狀向下傾斜,形成一對台階部。
本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02的第一支撐面312構成為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支撐面312的大小形成為:寬度方向長度W12為39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65cm,高度H12(第一支撐面312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4cm,設計為能支撐以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頭部及脊柱為中心的背部。第一支撐面31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2如上所述需配置為使得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肩部S與第一支撐面312的外側的第一傾斜部322對向,因此,第一支撐面31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12形成為消費者B的肩寬SW以下的寬度,最好是形成為 肩峰寬度以下。本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02配置於第二墊402的長度方向端部的兩側,因此消費者無論朝向哪邊也能使用翻身輔助墊22,第一墊302的第一支撐面312支撐消費者B的身體的頭、以脊柱為中心的背部、以及消費者B的腳部。
如圖10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墊302的一對第一傾斜部322設計為橫跨第一支撐面312的長度方向整體,形成為支撐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B的肩及上臂整體。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傾斜部322由一個台階部形成,但也可以是由二個以上台階部形成的多台階構造,也可能是各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分別變化的構造。藉由調整這些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台階部的數量等,能將下述第一傾斜部322的傾斜角度θ 12調整為適當的角度,同時,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更細微地調整上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
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墊302的第一傾斜部322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2是指以下這樣的角度:如圖10(b)所示,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312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一傾斜部322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12。若傾斜角度θ 12變大,則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的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因此,上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降低,但是另一方面,若旋轉動作過於容易,則仰臥位的消費者B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最好設定傾斜角度θ 12能兼得有助於睡眠舒適度的仰臥位穩定性與翻身(旋轉)容易性。具體而言,傾斜角度θ 12如本實施形態那樣,第一傾斜部322由台階狀傾斜面形成的場合,優選不足40 度,更優選5~30度,特別優選10~20度。即使構成第一傾斜部322的各台階部的高度、寬度不一定的場合,傾斜角度θ 12也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一支撐面312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一傾斜部322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所述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12。
本實施形態的第二墊402的第二支撐面412構成為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腰臀部的至少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支撐面412的大小為:寬度方向的長度W22為27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55cm,高度H22(第二支撐面412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4cm,設計為能支撐以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骶骨為中心的腰臀部。第二支撐面41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2如上所述需配置為使得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與第二支撐面412的外側的第二傾斜部422對向,因此,第二支撐面41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2形成為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以下的寬度。
如圖10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墊402的一對第二傾斜部422設計為橫跨第二支撐面412的長度方向整體,形成為至少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傾斜部422由一個台階部形成,但也可以是由二個以上台階部形成的多台階構造,也可能是各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分別變化的構造。藉由調整這些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台階部的數量等,能將下述第二傾斜部422的傾斜角度θ 22調整為適當的角度,同時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更細微地調整下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
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墊402的第二傾斜部422的相對水準面 的傾斜角度θ 22是指以下這樣的角度:如圖10(c)所示,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412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二傾斜部422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22。若傾斜角度θ 22變大,則骨盆周邊部PA的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因此,骨盆的旋轉扭矩降低,其結果,下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降低,但是另一方面,若骨盆的旋轉動作過於容易,則仰臥位的消費者B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最好設定傾斜角度θ 22能兼得仰臥位穩定性與翻身(旋轉)容易性。具體而言,傾斜角度θ 22如本實施形態,第二傾斜部422由台階狀傾斜面形成的場合,優選不足30度,更優選4~20度,特別優選4~10度。即使構成第二傾斜部422的各台階部的高度、寬度不一定的場合,傾斜角度θ 22也設為以下這樣的角度: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412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二傾斜部422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22。
又,在圖11中,其作為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2的其他形態的範例,表示使得第二傾斜部422的構成變化的範例。在該圖11所示翻身輔助墊22中,藉由將第二傾斜部42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縮短,設計為使得第二傾斜部422的傾斜角度θ 22比圖10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2的實施形態大。藉由進行如此調整,能得到進一步提高下半身側的翻身難易度的翻身輔助墊22。
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2,主要從促進彎曲旋轉型翻身的觀點出發,形成為第一墊302的第一傾斜部322的傾斜角度θ 12比第二墊402 的第二傾斜部422的傾斜角度θ 22大(θ 12>θ 22)。由此,提高促進作為翻身動作起點的上半身旋轉的作用,同時,提高仰臥姿勢的下半身的穩定性,能促進使得骨盆旋轉緩慢地聯動的翻身動作。具體而言,並不特別限定,關於如圖10、圖11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2,形成為第一傾斜部322的傾斜角度θ 12為10~20度,第二傾斜部422的傾斜角度θ 22為5~15度。
又,本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2如圖10所示,形成為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2比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2寬(W1>W2)。由此,與上半身側的第一墊302相比,腰臀部側的第二墊402的傾斜部位於翻身輔助墊22的寬度方向靠近中央位置,骨盆的旋轉開始時刻變早,因此,以更低的扭矩聯動上半身的旋轉動作與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自力翻身變得更加容易。具體而言,並不特別限定,關於圖10、圖11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2,形成為第一支撐面312的寬度W12為39cm,第二支撐面412的寬度W22為27cm。
構成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2的第一墊302及第二墊402由具有規定厚度(高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第一墊302的第一支撐面312與第一傾斜部322可以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但優選分別由不同硬度的緩衝材料形成,藉由組合得到第一墊302。在圖10中,表示構成第一墊302的第一支撐面312與第一傾斜部322由相同的緩衝材料一體形成的範例,在圖11中,表示構成第一墊302的第一支撐面312與第一傾斜部322由不同緩衝材料形成的範例。再者,即使關於第一支撐面312及第一傾斜部322的任意一方,也可能組合多個不同的緩衝材料,得到各自相當的部分,例如,也可能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與第一支撐面312相當的部分,或者也可能階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形成第一傾斜部322。在圖11中,表示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形成 第一支撐面312的範例。
關於第二墊402,與第一墊302同樣,第二支撐面412與第二傾斜部422可以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也可以分別由不同硬度的緩衝材料形成,藉由組合得到第二墊402。在圖10中,表示構成第二墊402的第二支撐面412與第二傾斜部422由相同的緩衝材料一體形成的範例,在圖11中,表示構成第二墊402的第二支撐面412與第二傾斜部422由不同緩衝材料形成的範例。再者,關於第二支撐面412及第二傾斜部422的任意一方,也可能組合多個不同的緩衝材料,得到各自相當的部分。例如,也可能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與第二支撐面412相當的部分,或者也可能台階狀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形成第二傾斜部422。在圖11中,表示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第二支撐面412的範例。
第一墊302與第二墊402根據旋轉動作的操作難易度或體壓分散性等要求的物性,可以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在圖10中,表示第一墊302與第二墊402作為異體,由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的範例。又,在圖11中,表示使用相同的多個緩衝材料一體形成第一墊302與第二墊402的範例,具體而言,藉由上下層疊形成為規定形狀的二種緩衝材料,一體形成翻身輔助墊22。
構成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墊22的第一墊302及第二墊402相關的其他說明,及關於第三墊等的其他構成的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及第二墊4等相同,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下面,對關於第五實施形態所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3進行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3由二個第一墊303及一個 第二墊403組成,構成為以第一墊303、第二墊403、第一墊303的順序,在身高方向成一列配置。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及腳部的第一墊303包括第一支撐面313,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又,載置消費者的腰臀部的第二墊403包括:第二支撐面413,在其寬度方向中央部向長度方向(身高方向)延伸,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以及第二傾斜部423,從該第二支撐面413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向著外方以台階狀向下傾斜,形成一對台階部。在本實施形態中,具備二個第一墊303,但也可能使其由上半身用的一個第一墊303與下半身用的一個第二墊403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03的第一支撐面313構成為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一支撐面313的大小形成為:寬度方向的長度W13為39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65cm,高度H13(第一支撐面313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3cm,設計為能支撐以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頭及以脊柱為中心的背部。第一支撐面313在本實施形態中形成為大致平坦的面,但只要能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為任意形狀,其形狀並不限定於平坦的面。
本實施形態的第二墊403的第二支撐面413構成為支撐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身體中的腰臀部的至少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支撐面413的大小形成為:寬度方向的長度W23為27cm,長度方向(身高方向)的長度為55cm,高度H23(第二支撐面413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為3cm,設計為能支撐仰臥姿勢消費者B的以骶骨為中心的腰臀部。第二支撐面413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3需配置為使得仰臥姿勢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 子與第二支撐面413的外側的第二傾斜部423對向,因此,第二支撐面413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3形成為消費者B的骨盆寬度PW以下的寬度。
如圖12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墊403的一對第二傾斜部423設計為橫跨第二支撐面413的長度方向整體,形成為至少支持進行翻身動作時的消費者B的大腿骨的大轉子。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傾斜部423由一個台階部形成,但也可以是由二個以上台階部形成的多台階構造,也可能是各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分別變化的構造。藉由調整這些台階部的寬度或梯度、台階部的數量等,能將下述第二傾斜部423的傾斜角度θ 23調整為適當的角度,同時能根據翻身模式或消費者的體型等,更細微地調整下半身側的旋轉難易度。再者,第二傾斜部423不限定於台階狀結構,也可以是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的平面或曲面等斜面狀結構。
本實施形態中的第二墊403的第二傾斜部423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3是指以下這樣的角度:如圖12(b)所示,以最短直線連接截面視圖中的第二支撐面413的端部的傾斜起點和構成第二傾斜部423的最下段台階部的頂端,將包含該最短直線的平面作為傾斜面,將該傾斜面的相對水準面的角度設為傾斜角度θ 23。若傾斜角度θ 23變大,則骨盆周邊部PA的接觸點G與旋轉中心X的距離L變短,因此,骨盆的旋轉扭矩降低,其結果,下半身側的旋轉需要的力降低,但是另一方面,若骨盆的旋轉動作過於容易,則仰臥位的消費者B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最好設定能兼得仰臥位穩定性與翻身(旋轉)容易性的傾斜角度θ 23。具體而言,傾斜角度θ 23如本實施形態,第二傾斜部423由台階狀傾斜面形成的場合,優選不足30度,更優選5~25度,特別優選10~20度。
說明與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3的使用相關的作用,消費者B在仰臥睡覺的姿勢中,第一墊303穩定支撐消費者B的頭部和以脊柱為中心的背部部分,第二墊的第二支撐面413穩定支撐下半身的以骶骨為中心的腰臀部部分。並且,在進行以上半身為動作起點的彎曲旋轉型翻身的場合,旋轉上半身後,進行骨盆的旋轉,在旋轉該骨盆時,第二傾斜部423支撐在翻身方向旋轉動作中最需要力量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骨盆周邊部PA。第二傾斜部423從第二支撐面413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PA與第二傾斜部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量變小,能使得從骨盆的旋轉到下肢部的旋轉聯動的下半身側的旋轉容易。由此,降低下半身旋轉的負荷,因此使得翻身容易。又,在進行以下半身為動作起點的伸展旋轉型翻身的場合,從下半身側開始旋轉時,旋轉骨盆時,第二傾斜部423支持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及位於其附近的髂骨等的骨盆周邊部PA。第二傾斜部423從第二支撐面413的端部向下傾斜,因此,位於翻身方向的大腿骨的大轉子等的骨盆周邊部與第二傾斜部423接觸的點,和消費者的體軸的距離變近,骨盆旋轉需要的力量變小,使得下半身側的旋轉變容易。
構成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3的第一墊303及第二墊403由具有規定厚度(高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第二墊403的第二支撐面413與第二傾斜部423可以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也可以分別由不同硬度的緩衝材料形成,藉由組合得到第二墊403。再者,關於第二支撐面413及第二傾斜部423的任意一方,也可能組合多個不同的緩衝材料,得到各自相當的部 分。例如,也可能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得到與第二支撐面413相當的部分,或者也可能台階狀層疊多個緩衝材料,形成第二傾斜部423。又,第一墊303與第二墊403根據旋轉動作的操作難易度或體壓分散性等要求的物性,可以由相同的緩衝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在圖12中,表示第一墊303與第二墊403由不同的緩衝材料形成的範例,第一墊303與第二墊403也可以由相同的多個緩衝材料一體形成,作為一範例,也可以藉由上下層疊形成為規定形狀的二種片狀緩衝材料,形成翻身輔助墊23。
構成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墊23的第一墊303及第二墊403相關的其他說明,及關於第三墊等的其他構成的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及第二墊4等,以及第五實施形態的第一墊302及第二墊402等相同,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下面,參照圖13,說明組裝有上述翻身輔助墊2的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1。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床墊1大致構成為按照從下側到上側的順序,層疊基體層6、翻身輔助墊2及端部區塊7、上層5。翻身輔助墊2載置於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端部區塊7在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與翻身輔助墊2空開規定的間隔,橫跨載置於基體層6的長度方向。為使得各個配置無偏移,基體層6、翻身輔助墊2及端部區塊7、上層5這些構成翻身輔助床墊1的部件,也可以在各構成部件相接的面用卡合手段或粘合劑等固定。
首先,對關於基體層6進行說明。翻身輔助床墊1的基體層6由比較硬質的能穩定支撐消費者身體的緩衝材料形成。本實施形態中的基體層6,作為一範例,其大小形成為:寬度方向的長度91cm,長度方向的長 度195cm,高度2cm。作為基體層6的緩衝材料,其硬度優選與構成第一墊31及第二墊41的緩衝材料同等以上。作為基體層6的緩衝材料,只要具有上述硬度,具有緩衝性即可,並不特別限定,可以合適地使用樹脂泡沫體、三維網狀結構體及棉成形體,從處理及加工的難易度的觀點出發,更優選樹脂泡沫體。作為樹脂泡沫體,具體而言,可列舉泡沫聚氨酯、泡沫聚烯烴或泡沫有機矽等。
下面,對關於翻身輔助墊2進行說明。關於組裝在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床墊1的翻身輔助墊2,並不限定於上述第一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2,當然也包括第二~第五實施形態,另外能使用上述所有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墊。
下面,對關於端部區塊7進行說明。藉由設置端部區塊7,能防止消費者B在翻身時從翻身輔助墊2翻滾過頭,從基體層6掉落,能安全地在床墊上進行翻身動作。本實施形態中的端部區塊7,作為一例,其大小形成為:寬度方向的長度10cm,長度方向的長度195cm,高度3cm。又,藉由使得端部區塊7的材料由比較硬質的緩衝材料形成,消費者手抓端部區塊7的部分時,能有效地使勁抓住,坐在端部區塊7的部分時,由各墊的傾斜部32、42與端部區塊7形成的凹部支撐臀部,同時,端部區塊7支撐大腿內側附近,因此,易於保持座位的平衡,具有端坐位穩定性及起立穩定性。具體而言,作為端部區塊7的緩衝材料,優選根據JIS K6401“耐負荷用軟質聚氨酯泡沫塑膠”測定的硬度為180~440N的材料,更優選200~300N的材料,特別優選210~250N的材料。作為端部區塊7的緩衝材料,只要具有上述硬度,具有緩衝性即可,並不特別限定,可以合適地使用樹脂泡沫體、三維網狀 結構體及棉成形體,從處理及加工的難易度的觀點出發,更優選樹脂泡沫體。作為樹脂泡沫體,具體而言,可列舉泡沫聚氨酯、泡沫聚烯烴或泡沫有機矽等。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端部區塊7以載置於基體層6上的狀態配置,但端部區塊7也可以不配置於基體層6,以與基體層6的長度方向的端部相接的狀態配置。在該場合,端部區塊7的上面需要比基體層6的上面突出,因此,端部區塊7的高度(厚度)形成為至少比基體層6的高度高。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端部區塊7設置於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但也可以只設置於任意一側的端部。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端部區塊7橫跨基體層6的長度方向設置,但是也可以設置於基體層6的長度方向的一部分,例如,只設置於長度方向的中央周邊。再者,以提高翻身輔助床墊1的保形性為目的,也可以將端部區塊7設置於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端部。
下面,對關於上層5進行說明。如圖13所示,上層5是覆蓋上述翻身輔助墊2、端部區塊7及基體層6的上面的層,由比翻身輔助墊2、端部區塊7及基體層6柔軟的緩衝材料形成。本實施形態中的上層5形成為:寬度方向的長度91cm,長度方向的長度195cm,從翻身輔助墊2的上面起算的高度6cm。作為上層5的緩衝材料,從維持翻身輔助墊2的作用效果的同時,且提高消費者B的睡眠舒適度、體壓分散性的觀點出發,優選根據JIS K6401“耐負荷用軟質聚氨酯泡沫塑膠”測定的硬度為50~160N的材料,更優選70~150N的材料,特別優選90~140N的材料。作為上層5的緩衝材料,只要具有上述硬度,具有緩衝性即可,並不特別限定,可以合適地使用樹脂泡沫 體、三維網狀結構體及棉成形體,從處理及加工的難易度的觀點出發,更優選樹脂泡沫體。作為樹脂泡沫體,具體而言,可列舉泡沫聚氨酯、泡沫聚烯烴或泡沫有機矽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3(b)及圖13(c)所示,上層5形成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坦的片材形狀,在上層5與基體層6之間,形成由端部區塊7與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圍成的空間。藉由形成該空間,能調整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的上半身側與下半身側的各自的旋轉力。該場合的上層5優選由能拉伸變形的材料形成,以便不顯著阻礙消費者B的肩周邊部SA或骨盆周邊部PA的旋轉動作。上層5的形狀之中,關於其下面側,也可以形成與上述空間,即由基體層6、端部區塊7、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圍成的空間大致嵌合的形狀。再者,由基體層6、端部區塊7、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圍成的空間之中,也可以形成為僅留一部分空間的形狀。又,也可以在該空間(由基體層6、端部區塊7、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圍成的空間)配置與上層5不同的緩衝材料,在該場合,優選與上層5的緩衝材料相同程度或比其柔軟的緩衝材料。藉由上層5的層疊、或配置於上述空間的緩衝材料,覆蓋翻身輔助墊2的各傾斜部32、42,在各傾斜部32、42所起作用效果低下的場合,也可以大幅度設計調整第一墊3的第一傾斜部32或第二墊4的第二傾斜部42的各傾斜角度。
又,在如圖13所示的本實施形態中,上層5覆蓋翻身輔助墊2、端部區塊7及基體層6的上面,但也可以構成為不覆蓋翻身輔助墊2的第一支撐面31及第二支撐面41,這些支撐面露出,覆蓋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 部42。該場合,上層5配置為至少分割為二個。又,作為其他的形態,也可以構成為上層5只覆蓋第一支撐面31及/或第二支撐面41。
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床墊1構成為在基體層6上層疊翻身輔助墊2、端部區塊7,再層疊上層5,但也可以構成為省去端部區塊7或上層5。又,也可以構成為省去端部區塊7及上層5,只在基體層6上層疊翻身輔助墊2。
又,在圖14中表示其他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床墊10。本實施形態關於的翻身輔助床墊10大致構成為在基體層60上層疊翻身輔助墊2。如圖14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基體層60由配置第一墊3的第一基體部60a和配置第二墊4的第二基體部60b構成,形成為各自厚度(高度)不同。具體而言,形成為第一基體部60a厚(高),第二基體部60b薄(低),因此,在第一墊3與第二墊4的邊界生成高低差60c。配置於該高低差的低的部分的第二墊4,僅由該高低差,到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上面的高度增加,因此,第二傾斜部42的下降長度變長,能使得消費者B的下半身側的旋轉容易。但是,若高低差60c過高,則使得翻身勢頭過大,不合適,因此,優選根據第二墊4的傾斜角度θ 2等的條件,設定高低差60c的大小。在圖14中,基體層60構成為使得配置第二墊4的第二基體部60b比第一基體部60a低,但也可以構成為配置第一墊3的第一基體部60a比第二基體部60b低,可以設為根據傾斜角度θ 1等的條件的大的高低差。又,在改變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及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或高度的場合,也能適用本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中的翻身輔助床墊10僅構成為在基體層60上面層疊翻身輔助墊2,當然也可以構成為進一步層疊上述端部區塊7及/或上層5。
下面,藉由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些實施例。
【00100】實施例1
1.翻身輔助墊的傾斜部的傾斜角度和扭矩值的研究
發明人如圖3所示,將翻身動作視為旋轉運動,嘗試用扭矩T定量翻身動作需要的力。扭矩T用在旋轉圓的切線方向作用的力F與接觸點G和旋轉中心X的距離L的積(T=F×L)表示。於是,製作圖15(a)所示的類比人體的模擬器。該模擬器由具備旋轉軸的腰部連接類比肩部及胸部的上半身部分和類比臀部的下半身部分。腰部的旋轉軸相對於靜置的下半身部分,只旋轉上半身部分直至旋轉角度40度,若旋轉角度超過40度,則構成為下半身部的旋轉與上半身部的旋轉聯動。在肩部與臀部分別搭載11kg及16kg的重物,在旋轉中心X的前端,安裝扭矩計(WISRETEC公司制,型號:WRG3-135)。首先,為確認該模擬器的有效性,將該模擬器放置於平坦的面上,在扭矩計的一端插入棘輪手柄,使其轉動測定扭矩時,由模擬器的扭矩生成的翻身完成為止的圖線與由作為生物數據的肌電位生成的翻身完成為止的圖線,表示類似的形狀。從該結果能確認該模擬器的有效性,於是,使得該模擬器如圖15(b)所示,類比消費者的仰臥狀態,放置於測定物件的翻身輔助墊的規定位置,在扭矩計的一端插入棘輪手柄,使其轉動測定扭矩。測定模擬器的上半身部分及下半身部分成為側臥為止、即翻身完成為止的扭矩,同時,調查模擬器的動作。測定物件的翻身輔助墊的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的寬度W1與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寬度W2分別設定為25cm,第一墊3的第一支撐面31的高度H1(第一支撐面 31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與第二墊4的第二支撐面41的高度H2(第二支撐面41部分的緩衝材料的厚度)分別設定為3cm,僅僅改變第一傾斜部32與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第一傾斜部32的傾斜角度θ 1與第二傾斜部42的傾斜角度θ 2設為相同的角度(θ 1=θ 2)。第一傾斜部32與第二傾斜部42形成為由平面構成的斜面。第一墊3及第二墊4的各傾斜部的斜面的傾斜角度設為0°(平坦面)、5°、10°、及15°。結果如圖16的圖線所示。
【00101】在圖16中,縱軸是扭矩計測定的扭矩(Nm)的值,橫軸是經過時間。空心圓形標記表示傾斜角度0°,三角形標記表示傾斜角度5°,空心四角形標記表示傾斜角度10°及圓形標記表示傾斜角度15°。又,該圖橫軸下側所示的插圖是模式地表示與各時間中的模擬器的動作對應的消費者B的翻身狀態。根據該圖線,藉由在使得模擬器旋轉的方向設定傾斜角度,表示類比器旋轉時(翻身時)的扭矩值降低,藉由將傾斜角度設為10°以上,明確具有顯著的降低扭矩的效果。
【00102】實施例2
2.翻身輔助墊的傾斜結構與扭矩值的研究
使用上述實施例1中使用的模擬器,測定由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形態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複合傾斜結構)、以及由第一墊和第二墊形成、各支撐面的寬度及各傾斜部的傾斜角度分別一致形成的翻身輔助墊(單純傾斜結構)的翻身動作相關的扭矩。第一傾斜部32與第二傾斜部42的任意一方,各傾斜部形成為由平面構成的斜面。第一實施形態所示的翻身輔助墊2由第一墊3和第二墊4構成,形成為各支撐面的寬度及各傾斜部的傾斜角度 θ分別不同(複合傾斜結構)。為了比較,也測定不具備第一傾斜部32及第二傾斜部42的平坦的翻身輔助墊(無傾斜)的翻身動作相關的扭矩。構成各翻身輔助墊的緩衝材料全部相同,使用東洋佳嘉(寧波)海綿製品有限公司的聚氨酯泡沫塑膠(產品編號M3200)。結果如圖17的圖線所示。
【00103】表1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46-1
【00104】在圖17中,縱軸是用扭矩計測定的扭矩(Nm)的值,橫軸是經過時間。圓形標記表示複合傾斜結構,空心圓形標記表示單純傾斜結構,空心四角形標記表示比較例(無傾斜)。又,該圖橫軸下側所示的插圖是模式地表示與各時間中的模擬器的動作對應的消費者B的翻身狀態。根據該圖線,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與無傾斜面的比較例的平坦的翻身輔助墊相比,表示翻身動作中的扭矩的最大值大幅度降低。再者,藉由將翻身輔助墊設為個別調整上半身的旋轉動作和下半身的旋轉動作使其聯動的結構(複合傾斜結構),即,藉由設為使得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第二支撐面的 寬度W2,第一傾斜部的傾斜角度θ 1>第二傾斜部的傾斜角度θ 2,不僅上半身側的旋轉,而且直至下半身側的旋轉,翻身動作中的扭矩值進一步大幅度整體降低,翻身變得容易。
【00105】實施例3
3.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墊的評價
用以下表2及圖18(a)~(e)所示規格,分別製作五種類的翻身輔助墊3a~3e,進行作為翻身輔助墊使用時的翻身容易性及睡眠舒適度相關的感官試驗。在此,如圖18(a)所示的實施例3a的翻身輔助墊是上述實施例2中試驗的複合傾斜結構(第一實施形態)的翻身輔助墊2,如圖18(b)所示的實施例3b的翻身輔助墊與上述實施例2中試驗的單純傾斜結構的翻身輔助墊相同。又,如圖18(c)所示的實施例3c的翻身輔助墊與作為第三實施形態詳述的翻身輔助墊21對應,如圖18(d)所示的實施例3d的翻身輔助墊與作為第四實施形態詳述的翻身輔助墊22對應,如圖18(e)所示的實施例3e的翻身輔助墊與作為第五實施形態詳述的翻身輔助墊23對應。構成實施例3a~3e的各翻身輔助墊的緩衝材料全部相同,使用東洋佳嘉(寧波)海綿製品有限公司的聚氨酯泡沫塑膠(產品編號M3200)。
【00106】將製作的墊放置於地面,以下表3所示的40~50歲的5名男性為受試者,進行與以下項目相關的試驗。試驗方法及評價方法如下所述。
(1)翻身性
使得翻身輔助墊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對齊脊柱位置,從受試者的上半身側由第一墊支撐、下半身側由第二墊支撐的仰臥位(仰面)的狀態,以彎曲旋轉動作(頭部旋轉→上半身旋轉→骨盆旋轉→下肢部旋轉的動作)進 行翻身,評價翻身的難易度。在上述實施例2中,將作為比較例使用的無傾斜部的平坦的墊(與下述的比較例1相同)的翻身難易度為基準,與該平坦的墊相比較,對每個受試者進行評價,翻身非常容易的場合評價為“◎”,翻身容易的場合評價為“○”,翻身稍容易的場合評價為“△”,相同程度的場合評價為“×”。5名受試者的評價中,將最多數的評價作為翻身性的評價結果。最多數的評價有多個的場合,將優秀方的評價作為評價結果。同樣地,也進行伸展旋轉動作(下肢部旋轉→下肢部旋轉同時或其後的骨盆旋轉→上半身旋轉→頭部旋轉的動作)進行翻身,同樣進行翻身難易度的評價。
【00107】(2)睡眠舒適度
使得翻身輔助墊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對齊脊柱位置,關於受試者的上半身側由第一墊支撐、下半身側由第二墊支撐的仰臥位(仰面)睡眠狀態的睡眠姿勢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對每個受試者進行評價,睡眠姿勢穩定的場合評價為“○”,稍不穩定的場合評價為“△”,不穩定的場合評價為“×”。5名受試者的評價中,將最多數的評價作為睡眠舒適度的評價結果。最多數的評價有多個的場合,將優秀方的評價作為評價結果。
【00108】本實施例的翻身墊3a~3e的評價結果如圖2所示。
【00109】表2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49-2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0-3
【00110】表3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0-4
【00111】根據實施例3的評價結果可知,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維持穩定的睡眠舒適度的同時,提高翻身性。又,根據實施例3a與實施例3d的評價結果可知,無論傾斜部的形態是斜面狀或台階狀的任意場合,都能提高翻身性,睡眠舒適度的穩定性也沒有差異。又,從實施例3b與實施例3a、3c 及3d的比較顯示,藉由第一墊的傾斜角度θ 1>第二墊的傾斜角度θ 2,或第一墊的支撐面高度H1>第二墊的支撐面高度H2,提高翻身性。
【00112】比較例
4.其他翻身輔助墊的評價
用以下表4及圖19(a)~(d)所示規格,分別製作4種類的比較例1~4的墊,進行與作為翻身輔助墊使用時的翻身容易性及睡眠舒適度相關的感官試驗。5名受試者及試驗方法及評價方法與上述實施例3相同。在此,如圖19(a)所示比較例1的墊與上述實施例2中作為比較例使用的無傾斜部的平坦的墊相同,是現有產品的平坦的床墊。如圖19(b)所示的比較例2的墊是第一墊3具有傾斜部、第二墊沒有傾斜部的平坦的墊,第二墊的寬度長超過骨盆的寬度。又,圖19(c)及圖19(d)所示的比較例3、4的墊任意一個都完全沒有傾斜部。構成比較例1~4各墊的緩衝材料全部相同,使用東洋佳嘉(寧波)海綿製品有限公司的聚氨酯泡沫(產品編號M3200)。比較例1~4的評價結果如圖4所示。
【00113】表4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1-5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2-6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3-7
【00114】看實施例3及比較例1~4的評價結果,表示藉由具備本發明的構成,維持穩定的睡眠舒適度的同時,提高翻身性。又,比較實施例3和比較例2的結果可知,即使在對上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起作用的第一墊具有傾斜部,若在對下半身側的旋轉動作起作用的第二墊沒有傾斜部,則翻身性降低。又,如比較例3或比較例4可知,沒有傾斜部的墊,從各墊的支撐面的端部附近及端部對外方的身體的保持穩定性降低,睡眠舒適度變差。
【00115】實施例4
5.本發明關於的翻身輔助床墊的評價
用以下表5及圖20(a)~(c)所示規格,分別製作3種類的翻身輔助床墊4a~4c,將製作的床墊置於地面,進行與作為翻身輔助床墊使用時的翻身容易性及睡眠舒適度相關的感官試驗。5名受試者及試驗方法及評價方法與上述實施例3相同。
【00116】圖20(a)所示的實施例4a的翻身輔助床墊使用作為上述實施例3a製作的翻身輔助墊,圖20(b)所示的實施例4b的翻身輔助床墊使用作為上述實施例3d製作的翻身輔助墊,圖20(c)所示的實施例4c的翻身輔助床墊使用作為上述實施例3e製作的翻身輔助墊。任意一個翻身輔助床墊都按照從下側到上側的順序,藉由層疊基體層6、各翻身輔助墊及端部區塊7、上層5製作,翻身輔助墊2載置於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端部區塊7在基體層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與翻身輔助墊2空開規定的間隔,橫跨 基體層6的長度方向載置製作。作為構成上層5的緩衝材料,使用大小為寬度91cm、身高方向長度185cm、厚度7cm的聚氨酯泡沫(產品編號MF-20,INOAC公司製品),作為構成基體層6的緩衝材料,使用大小為寬度91cm、身高方向長度185cm、厚度2cm的聚氨酯泡沫(產品編號MF-50,INOAC公司製品)。又,作為構成端部區塊7的緩衝材料,關於實施例4a,使用大小為寬度10cm、身高方向長度185cm、厚度3cm的聚氨酯泡沫(產品編號MF-55,INO AC公司製品),關於實施例4b及4c,使用大小為寬度10cm、身高方向長度185cm、厚度4cm的聚氨酯泡沫(產品編號MF-55,INOAC公司製品)。實施例4a~4c的評價結果如表5所示。
【00117】表5
Figure 110107055-A0202-12-0054-8
【00118】看實施例4a~4c的評價結果可知,適用本發明的翻身輔助墊的床墊具備穩定的睡眠舒適度,同時,翻身性也優異。這樣,即使在翻身輔助墊的上面層疊比較有厚度的上層5的場合,也不會失去提高翻身性相關的效果。
【00119】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發明主旨的範圍內的各種、設計變更的形態也包含在技術範圍內。
2:翻身輔助墊
3:第一墊
31:第一支撐面
32:第一傾斜部
4:第二墊
41:第二支撐面
42:第二傾斜部
W1:第一支撐面的寬度
W2:第二支撐面的寬度
H1:第一支撐面的高度
H2:第二支撐面的高度
θ 1:第一傾斜部的傾斜角度
θ 2:第二傾斜部的傾斜角度
B:消費者

Claims (15)

  1. 一種翻身輔助墊,載置於床墊、褥子或鋪的物體上使用,該翻身輔助墊至少包括:
    第一墊,配設於身高方向,載置消費者的上半身側;以及
    第二墊,至少載置該消費者的下半身側的腰臀部,
    該第一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構成支撐仰臥姿勢消費者的後背的至少一部分,
    該第二墊由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形成,
    在該第二墊的寬度方向中央部,設有以比該消費者的骨盆寬度窄的寬度形成的第二支撐面,
    在該第二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設有一對第二傾斜部,其從該第二支撐面的端部向著外方,以斜面狀或台階狀向下傾斜,設置於該第二支撐面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
    該第二支撐面構成為支撐該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腰臀部的至少一部分,該第二傾斜部支撐進行翻身動作時的該消費者的大腿骨的大轉子。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
    在該第一墊的寬度方向中央部,設有以該消費者的肩寬以下的寬度形成的第一支撐面;
    在該第一墊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設有一對第一傾斜部,其從該第一支撐面的端部向著外方,以斜面狀或台階狀 向下傾斜,設置於該第一支撐面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
    該第一支撐面支撐該仰臥姿勢消費者的背部的至少一部分,該第一傾斜部支撐進行翻身動作時的該消費者的肩部。。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該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該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不同。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該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比該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θ 1>θ 2)。
  5. 根據請求項3或4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該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該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
  6. 根據請求項3或4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該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該第二支撐面的高度H2高(H1>H2)。
  7. 根據請求項2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
    該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比該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寬(W1>W2);
    該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該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θ 2)。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該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該第二支撐面的高度H2高(H1>H2)。
  9. 根據請求項2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
    該第一支撐面的寬度W1與該第二支撐面的寬度W2大致相等(W1=W2);
    該第一傾斜部的相對水準面的傾斜角度θ 1與該第二傾斜部的相對水平面的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θ 2);
    該第一支撐面的高度H1比該第二支撐面的高度H2高(H1>H2)。
  10. 根據請求項1~4、7~9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在該第一墊與該第二墊之間,至少配置由具有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構成的第三墊。
  11. 根據請求項1~4、7~9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翻身輔助墊,其中:
    在該第二墊的腳側,配置由具有規定厚度的緩衝材料構成的第三墊,
    該第三墊與該第一墊具有相同的構成。
  12. 一種翻身輔助床墊,其中:
    該翻身輔助床墊設有如請求項1~4、7~9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翻身輔助墊;
    該翻身輔助墊配置於由該緩衝材料形成的基體層的上面。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之翻身輔助床墊,其中,該第一墊與該第二墊在該基體層上間隔配置。
  14. 根據請求項12所述之翻身輔助床墊,其中:
    該基體層的寬度比該第一墊及該第二墊的寬度寬;
    在該基體層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朝高度方向突出的端部區塊配置該基體層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
  15. 根據請求項12所述之翻身輔助床墊,其中:
    在該翻身輔助墊上,至少層疊一層以上由該緩衝材料形成的上層;
    構成該上層的緩衝材料的硬度比構成該第一墊的緩衝材料的硬度低。
TW110107055A 2020-03-02 2021-02-26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TW2021399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4582 2020-03-02
JP2020034582 2020-03-02
JP2020149249 2020-09-04
JP2020-149249 2020-09-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952A true TW202139952A (zh) 2021-11-01

Family

ID=7761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055A TW202139952A (zh) 2020-03-02 2021-02-26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76956A1 (zh)
KR (1) KR20220146309A (zh)
CN (1) CN115666329A (zh)
TW (1) TW202139952A (zh)
WO (1) WO2021176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0823B (zh) * 2021-11-24 2023-02-28 韦波 一种重症患者的辅助翻身装置
CN115337154B (zh) * 2022-09-07 2023-09-22 衡阳市中心医院 一种防压疮让位式侧翻身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2847B2 (ja) * 1995-11-30 1999-09-27 和彦 中川 健康クッション
JP2003024185A (ja) * 2001-07-17 2003-01-28 Masazumi Ishida 寝返り補助手段を有する床擦れ予防マットレス
JP2003325591A (ja) * 2002-05-08 2003-11-18 Paramount Bed Co Ltd 褥瘡予防用オーバーレイマットレス
JP6383771B2 (ja) 2016-10-07 2018-08-29 株式会社タイカ マットレ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6956A1 (ja) 2021-09-10
CN115666329A (zh) 2023-01-31
JPWO2021176956A1 (zh) 2021-09-10
KR20220146309A (ko)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5816B2 (en) Mattress
JP7248672B2 (ja) 首の痛みのためのヘッドレストクッションアセンブリ
AU2011259775A1 (en) Postural system
TW202139952A (zh) 翻身輔助墊及翻身輔助床墊
US9326906B2 (en) Therapeutic pillow
KR100685801B1 (ko) 종합 베개
US11369532B2 (en) Adjustable anatomical support and seat cushion apparatus for wheelchairs
US10542821B2 (en) Device to restore pelvic integrity and to strengthen the pelvic floor and antevert the pelvic region in seated posture and prevent crossed legs
JP2022500176A (ja) 多層式睡眠システム
JP2006095262A (ja) クッション
JPH08252152A (ja) 敷布団用芯材
JP2007151642A (ja) 仰側臥対応三層構造マットレス
US10306989B2 (en) Cantilever seat
CN111602991B (zh) 床体结构
AU2012201548A1 (en) Support cushion
DK2015656T3 (en) Foam mattress with seat
JP2022067342A (ja) 寝返り補助パッド及び寝返り補助マットレス
KR200387395Y1 (ko) 종합 베개
CN220571868U (zh) 床垫
JP7440901B2 (ja) トレーニング器具、トレーニング方法、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椅子
JPH11155696A (ja) 座布団
US20220226174A1 (en) Adjustable anatomical support and seat cusion apparatus for wheeling chairs
JP2023044663A (ja) マットレス
KR20160076067A (ko) 베개를 활용한 등 베개
EP3723559A1 (en) Customizable therapeutic pill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