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7007A -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7007A
TW202127007A TW109100267A TW109100267A TW202127007A TW 202127007 A TW202127007 A TW 202127007A TW 109100267 A TW109100267 A TW 109100267A TW 109100267 A TW109100267 A TW 109100267A TW 202127007 A TW202127007 A TW 2021270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sensing
control device
sensing signals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5695B (zh
Inventor
王振發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569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064464.4A priority patent/CN113075393B/zh
Priority to US16/853,873 priority patent/US1165014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6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00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51Colorimeters; Construction thereof
    • G01N21/253Colorimeters; Construction thereof for batch operation, i.e. multisampl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01N2021/8854Grading and classifying of flaws
    • G01N2021/8867Grading and classifying of flaws using sequentially two or more inspection runs, e.g. coarse and fine, or detecting then analy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63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for analysing solids; Preparation of sampl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檢體檢驗機台,包括殼體、承載裝置、檢驗裝置、感測裝置與控制裝置。承載裝置設置於殼體內。檢驗裝置設置於承載裝置上,且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用於放置檢驗樣本,其中檢驗樣本至少包括檢體。感測裝置設置於殼體內,且位於相對承載裝置之殼體的一側上,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及多個第二感測信號。控制裝置設置於殼體內,並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以及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如此一來,有效地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關於一種檢驗機台,特別是關於一種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一般來說,當使用者使用檢體檢驗機台對檢體進行檢驗時,使用者透過操作檢體檢驗機台所提供的人機介面選擇檢驗裝置上需要進行檢測的容置槽,使得檢體檢驗機台對所選之容置槽的檢體進行檢驗。然而,由於選擇檢驗裝置上需要進行檢測的容置槽是人為操作,若使用者選擇錯誤,可能會導致檢體喪失及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
另外,在使用者將檢驗裝置放入檢體檢驗機台後,檢體檢驗機台僅能偵測檢驗裝置是否放入,但無法確認檢驗裝置是否放置妥當。然而,若是檢驗裝置未放置妥當,於檢體檢驗機台進行排水操作時,容置槽內的檢驗磁珠(beads)會被吸走而導致檢體喪失及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此外,檢體檢驗機台沒有對緩衝液注液管進行檢測的機制,亦即緩衝液注液管阻塞時也會造成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
因此,如何有效地避免檢體檢驗機台之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將成為一重要議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藉以有效地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檢體檢驗機台,包括殼體、承載裝置、檢驗裝置、感測裝置與控制裝置。承載裝置設置於殼體內。檢驗裝置設置於承載裝置上,且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用於放置檢驗樣本,其中檢驗樣本至少包括檢體。感測裝置設置於殼體內,且位於相對承載裝置之殼體的一側上,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及多個第二感測信號。控制裝置設置於殼體內並耦接感測裝置,控制裝置接收第一感測信號與第二感測信號,並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以及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
本發明實施例另提供一種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檢驗裝置放置於承載裝置上,其中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用於放置檢驗樣本,其中檢驗樣本至少包括一檢體。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其中感測裝置設置相對於承載裝置。透過控制裝置,接收第一感測信號,並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二感測信號。透過控制裝置,接收第二感測信號,且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
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之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透過感測裝置對放置於承載裝置上之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且控制裝置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二感測信號,且控制裝置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在以下所列舉的各實施例中,將以相同的標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組件。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檢體檢驗機台100例如是磁珠清洗機台(Beads washing machine),以對檢體進行檢驗。例如,對檢體進行於檢驗脱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的複製、萃取或清洗處理。請參考第1圖,檢體檢驗機台100包括殼體110、承載裝置120、檢驗裝置130、感測裝置140與控制裝置150。
承載裝置120設置於殼體110內。檢驗裝置130設置於承載裝置120上。在本實施例中,檢驗裝置130具有多個容置槽131,如第2圖所示。另外,每一容置槽131用於放置檢驗樣本,其中檢驗樣本可以包括檢體、緩衝液與多個檢驗磁珠(bead)。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檢體例如為包含DNA的血液、唾液或身體組織等。緩衝液例如為包含鹽類的溶液。檢驗磁珠可以設置有檢驗條碼。使用者可以根據檢驗磁珠上之檢驗條碼呈現的態樣,而得知檢體的檢驗狀態。
也就是說,使用者可以將需要檢驗的檢體、檢驗磁珠放置於對應的容置槽131中,並於容置槽131注入緩衝液。接著,將檢驗裝置130放入檢體檢驗機台100內的承載裝置120上,以便對容置槽131的檢驗樣本進行檢驗。
感測裝置140設置於殼體110內,且位於相對承載裝置120之殼體110的一側111上。感測裝置140對檢驗裝置130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及多個第二感測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感測裝置140例如為紅外光影像感測器或數位光源影像感測器,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另外,感測裝置140具有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的功能。舉例來說,感測裝置140可以發出紅外光或數位光至檢驗裝置130,並接收檢驗裝置130反射紅外光或數位光所產生的反射光。
接著,感測裝置140可以依據發出紅外光或數位光的發出時間以及接收反射光的接收時間,計算出感測裝置140與檢驗裝置130之間的距離,並產生對應的感測信號。也就是說,當發出時間與接收時間之間的差較小時,表示感測裝置140與檢驗裝置130之間的距離較短。當發出時間與接收時間之間的差較大時,表示感測裝置140與檢驗裝置130之間的距離較長。
進一步來說,感測裝置140感測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如第2圖所示),以產生第一感測信號。另外,感測裝置140感測檢驗裝置130之容置槽131,以產生第二感測信號。
控制裝置150設置於殼體110內並耦接感測裝置140。在第1圖中,控制裝置150的位置僅為示意性,不用以限制控制裝置150的設置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50可設置於承載裝置120上或承載裝置120內,都可達到相同的效果。控制裝置150可以接收感測裝置140所產生的第一感測信號與第二感測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50可以有線方式或無線方式,接收感測裝置140所產生的第一感測信號與第二感測信號。
接著,控制裝置150可以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130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進一步來說,控制裝置150可以依據第一感測信號,判斷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對應的影像深度是否等於預設深度。也就是說,控制裝置150可判斷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與感測裝置140之間的距離是否相同。
當控制裝置150判斷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對應的影像深度等於預設深度時,控制裝置150確定檢驗裝置130是放置於正確位置,表示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與感測裝置140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檢驗裝置130是平穩地放置於承載裝置120上。
當控制裝置150判斷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對應的影像深度不等於預設深度時,控制裝置150確定檢驗裝置130未放置於正確位置,表示檢驗裝置130的四個角落132、133、134、135與感測裝置140之間的距離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檢驗裝置130不是平穩地放置於承載裝置120上。接著,控制裝置150例如產生警示信號。
之後,警示信號可傳送至聲音裝置(例如蜂鳴器或揚聲器),使聲音裝置產生聲音,或是警示信號可傳送至顯示裝置(例如顯示器),使顯示裝置顯示警示信號。據此,使用者可透過警示信號,調整檢驗裝置130的放置位置,以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之後,控制裝置150可以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131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131進行檢驗。進一步來說,控制裝置150依據第二感測信號,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在本實施例中,預設液面高度例如為感測裝置140與設定之液面之間的距離。
當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表示容置槽131有放置檢驗樣本,則控制裝置150會確認容置槽131有放置有檢驗樣本。接著,控制裝置150會對有放置檢驗樣本之容置槽131進行檢驗。
當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表示容置槽131未放置有檢驗樣本,控制裝置150會確認容置槽131未放置有檢驗樣本,而控制裝置150不會對未放置有檢驗樣本的容置槽131進行檢驗操作。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避免人為誤動作而造成檢體檢驗失效的狀況,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另外,檢體檢驗機台100更包括多個磁性元件310,且磁性元件310可移動地設置鄰近於容置槽131的底部,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磁性元件310例如為磁鐵。另外,上述磁性元件310例如可設置於檢驗裝置130內或承載裝置120內。
在檢體檢驗機台100的檢驗過程中,檢體檢驗機台100會對有檢體樣本之容置槽131進行排水操作,亦即將容置槽131中的液體排出。接著,檢體檢驗機台100的緩衝液注入裝置(圖未示)於上述容置槽131內注入緩衝液。之後,重複上述排水及注入操作數次後,以完成對檢體樣本的檢驗。
在對容置槽131進行排水操作之前,可以將磁性元件310移動至靠近容置槽131的底部,如第3A圖所示。如此,磁性元件310可以吸附容置槽131中的檢驗磁珠311,以避免在排水操作時檢驗磁珠311被排水裝置吸走而導致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另外,在排水操作之後,可以將磁性元件310移動至遠離容置槽131的底部,如第3B圖所示。如此,磁性元件310不會吸附容置槽131中的檢驗磁珠311。
另外,在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131進行檢驗之後,當有放置檢驗樣本之容置槽131注入緩衝液時,感測裝置140可以感測容置槽131,以產生多個第三感測信號。接著,控制裝置150也可以有線方式或無線方式接收第三感測信號。之後,控制裝置150可以依據第三感測信號,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
當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表示緩衝液有成功注入容置槽131中,控制裝置150會確認檢體檢驗裝置130之緩衝液注入裝置為正常。接著,可以重複上述排水及注入操作數次後,以完成對檢體樣本的檢驗。
當判斷容置槽131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表示緩衝液未成功注入容置槽131中,控制裝置150會確認緩衝液注入裝置為異常,亦即緩衝液注入裝置的管路有阻塞的情況。接著,控制裝置150可以產生異常信號。
之後,異常信號可傳送至聲音裝置(例如蜂鳴器或揚聲器),使聲音裝置產生聲音,或是異常信號可傳送至顯示裝置(例如顯示器),使顯示裝置顯示異常信號。據此,使用者可透過異常信號,調整緩衝液注入裝置進行維護或修理,以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藉由上述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另提出一種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第4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S402中,將檢驗裝置放置於承載裝置上,其中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用於放置檢驗樣本,其中檢驗樣本至少包括檢體。
在步驟S404中,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其中感測裝置設置相對於承載裝置。在步驟S406中,透過控制裝置,接收第一感測信號,並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
在步驟S408中,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二感測信號。在步驟S410中,透過控制裝置,接收第二感測信號,且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在本實施例中,感測裝置例如為紅外光影像感測器、數位光源影像感測器。
第5圖為第4圖之步驟S404及S406的詳細流程圖。在步驟S502中,透過感測裝置,感測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以產生第一感測信號。在步驟S504中,依據第一感測信號,判斷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的影像深度是否等於預設深度。當判斷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的影像深度等於預設深度時,進入步驟S506,控制裝置確定檢驗裝置放置於正確位置。當判斷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對應的影像深度不等於預設深度時,進入步驟S508,控制裝置確定檢驗裝置未放置於正確位置,並產生警示信號。
第6圖為第4圖之步驟S408及S410的詳細流程圖。在步驟S602,透過感測裝置,感測檢驗裝置之容置槽,以產生第二感測信號。在步驟S604中,依據第二感測信號,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
當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進入步驟S606,控制裝置確認容置槽有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之容置槽進行檢驗。當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進入步驟S608,控制裝置確認容置槽未放置有檢驗樣本。
第7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第7圖為接續第4圖之步驟S410。在步驟S702中,當有放置檢驗樣本之容置槽注入緩衝液時,透過感測裝置感測容置槽,以產生多個第三感測信號。在步驟S704中,透過控制裝置,接收第三感測信號。
在步驟S706中,透過控制裝置,依據第三感測信號,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當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進入步驟S708,控制裝置確認緩衝液注入裝置為正常。當判斷容置槽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預設液面高度時,進入步驟S710,控制裝置確認緩衝液注入裝置為異常,並產生異常信號。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之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透過感測裝置對放置於承載裝置上之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且控制裝置依據第一感測信號,確定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正確位置,透過感測裝置對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二感測信號,且控制裝置依據第二感測信號,確定容置槽是否放置有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檢驗樣本的容置槽進行檢驗。另外,當有放置檢驗樣本之容置槽注入緩衝液時,感測裝置可進一步感測容置槽,以產生多個第三感測信號,且控制裝置依據第三感測信號,確認檢體檢驗裝置之緩衝液注入裝置是否正常。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避免檢體檢驗失效的情況發生,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發明雖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檢體檢驗機台 110:殼體 111:側 120:承載裝置 130:檢驗裝置 131:容置槽 132、133、134、135:角落 140:感測裝置 150:控制裝置 310:磁性元件 311:檢驗磁珠 S402~S410、S502~S508、S602~S608、S702~S710:步驟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示意圖。 第2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檢體裝置的示意圖。 第3A圖與第3B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容置槽與磁性元件的對應關係示意圖。 第4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第5圖為第4圖之步驟S404及S406的詳細流程圖。 第6圖為第4圖之步驟S408及S410的詳細流程圖。 第7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100:檢體檢驗機台
110:殼體
111:側
120:承載裝置
130:檢驗裝置
140:感測裝置
150:控制裝置

Claims (13)

  1. 一種檢體檢驗機台,包括: 一殼體; 一承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 一檢驗裝置,設置於該承載裝置上,且該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該些容置槽用於放置一檢驗樣本,其中該檢驗樣本至少包括一檢體; 一感測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相對該承載裝置之該殼體的一側上,該感測裝置對該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及多個第二感測信號;以及 一控制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並耦接該感測裝置,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一感測信號與該些第二感測信號,並依據該些第一感測信號,確定該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一正確位置,以及依據該些第二感測信號,確定該些容置槽是否放置有該些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的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其中該感測裝置為一紅外光影像感測器、一數位光源影像感測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其中該感測裝置感測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以產生該些第一感測信號,且該控制裝置依據該些第一感測信號,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對應的影像深度是否等於一預設深度,當該控制裝置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對應的影像深度等於該預設深度時,該控制裝置確定該檢驗裝置放置於該正確位置,當該控制裝置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的影像深度不等於該預設深度時,該控制裝置確定該檢驗裝置未放置於該正確位置,並產生一警示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其中該感測裝置感測該檢驗裝置之該些容置槽,以產生該些第二感測信號,且該控制裝置依據該些第二感測信號,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液面高度,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該些容置槽有放置有該些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之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其中該檢驗樣本更包括多個檢驗磁珠,且該檢體檢驗機台更包括: 多個磁性元件,可移動地設置鄰近於該些容置槽的底部; 其中,當該些磁性元件靠近該些容置槽的底部時,該些磁性元件吸附該些容置槽中之該些檢驗磁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其中在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的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之後,當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之該些容置槽注入該些緩衝液時,該感測裝置感測該些容置槽,以產生多個第三感測信號,且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三感測信號,並依據該些第三感測信號,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液面高度,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一緩衝液注入裝置為正常,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該緩衝液注入裝置為異常,並產生一異常信號。
  7. 一種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包括: 將一檢驗裝置放置於一承載裝置上,其中該檢驗裝置具有多個容置槽,每一該些容置槽用於放置一檢驗樣本,其中該檢驗樣本至少包括一檢體; 透過一感測裝置,對該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一感測信號,其中該感測裝置設置相對於該承載裝置; 透過一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一感測信號,並依據該些第一感測信號,確定該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一正確位置; 透過該感測裝置,對該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多個第二感測信號;以及 透過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二感測信號,且依據該些第二感測信號,確定該些容置槽是否放置有該些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的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感測裝置為一紅外光影像感測器、一數位光源影像感測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其中透過該感測裝置,對該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該些第一感測信號的步驟包括: 透過該感測裝置,感測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以產生該些第一感測信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其中透過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一感測信號,並依據該些第一感測信號,確定該檢驗裝置是否放置於該正確位置的步驟包括: 依據該些第一感測信號,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的影像深度是否等於一預設深度; 當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對應的影像深度等於該預設深度時,該控制裝置確定該檢驗裝置放置於該正確位置;以及 當判斷該檢驗裝置的四個角落對應的影像深度不等於該預設深度時,該控制裝置確定該檢驗裝置未放置於該正確位置,並產生一警示信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其中透過該感測裝置,對該檢驗裝置進行感測,以產生該些第二感測信號的步驟包括: 透過該感測裝置,感測該檢驗裝置之該些容置槽,以產生該些第二感測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其中透過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二感測信號,且依據該些第二感測信號,確定該些容置槽是否放置有該些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的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的步驟包括: 依據該些第二感測信號,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液面高度;以及 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該些容置槽有放置有該些檢驗樣本,並對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之該些容置槽進行檢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體檢驗機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 當有放置該些檢驗樣本之該些容置槽注入該些緩衝液時,透過該感測裝置更感測該些容置槽,以產生多個第三感測信號; 透過該控制裝置,接收該些第三感測信號; 透過該控制裝置,依據該些第三感測信號,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液面高度; 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一緩衝液注入裝置為正常;以及 當判斷該些容置槽的液面高度不小於或不等於該預設液面高度時,該控制裝置確認該緩衝液注入裝置為異常,並產生一異常信號。
TW109100267A 2020-01-06 2020-01-06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TWI725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267A TWI7256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CN202010064464.4A CN113075393B (zh) 2020-01-06 2020-01-20 检体检验机台与其操作方法
US16/853,873 US11650146B2 (en) 2020-01-06 2020-04-21 Specimen inspection machin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267A TWI7256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5695B TWI725695B (zh) 2021-04-21
TW202127007A true TW202127007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60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267A TWI7256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0146B2 (zh)
CN (1) CN113075393B (zh)
TW (1) TWI7256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0505A (ja) * 1996-03-29 1997-12-12 Hitachi Ltd 電子線式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半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ライン
US6184526B1 (en) * 1997-01-08 2001-02-06 Nik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predetermined region on surface of specimen using electron beam
US6107637A (en) * 1997-08-11 2000-08-22 Hitachi, Ltd. Electron beam exposure or system inspection or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its method and height detection apparatus
JP3751841B2 (ja) * 2001-02-26 2006-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線を用いた検査装置及び電子線を用いた検査方法
US7138629B2 (en) * 2003-04-22 2006-11-21 Ebara Corporation Testing apparatus using charged particle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the testing apparatus
TWI390201B (zh) * 2008-07-18 2013-03-21 Univ Fooyin Fluid manipulation gene array analysis wafers
JP2010071693A (ja) * 2008-09-16 2010-04-02 Fujifilm Corp センシング方法、センシング装置、検査チップおよび検査キット
CN201697924U (zh) * 2010-06-28 2011-01-05 台湾圆点奈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磁珠操作平台
TWM445583U (zh) * 2012-08-07 2013-01-21 Rbc Bioscience Corp 磁珠式核酸萃取設備
KR102160034B1 (ko) * 2013-07-24 2020-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검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TWI495894B (zh) * 2013-08-07 2015-08-11 Wistron Corp 用來檢測工件是否正確置放之檢測裝置及其方法
JP6155137B2 (ja) * 2013-08-09 2017-06-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型電子顕微鏡を用いた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EP2995580A1 (en) * 2014-09-09 2016-03-16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US10119964B2 (en) * 2014-12-22 2018-11-06 Digital Biotech, LLC Multiplex assay strip, beads, device and method
WO2016168076A1 (en) 2015-04-13 2016-10-20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detector systems based on low-density liquid scintillators and precise time-resolving photodetectors
TWM516700U (zh) * 2015-06-23 2016-02-01 Univ Chien Hsin Sci & Tech 智慧型開飲機
US11378583B2 (en) * 2016-07-21 2022-07-05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Automated clinical analyzer system and method
TW201939452A (zh) * 2018-03-15 2019-10-01 艾沙技術有限公司 移動載具、安全警示裝置及安全警示方法
WO2020014902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飞时测距系统及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50146B2 (en) 2023-05-16
CN113075393B (zh) 2022-08-23
US20210208061A1 (en) 2021-07-08
CN113075393A (zh) 2021-07-06
TWI725695B (zh) 202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90253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lfunction thereof
US991567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spiration and/or dispensing volume and/or pipette positioning
JP2006284409A (ja) 分析ディスク、並びに分析ディスクおよび分析装置の検査方法
JP2007298445A (ja) 液面検知装置
JP600987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719714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06353519A (zh)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用于移液液体的方法
JP2605816Y2 (ja) 残液量検知機能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US11788971B2 (en) Test kit, test method, dispensing device
CN109557027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工作过程中容器状态的检测方法
TWI725695B (zh) 檢體檢驗機台與其操作方法
US11796553B2 (en)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US9885628B2 (en) Radiograph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cracks, defects, or leak pathways in materials and assemblies
CN104713614B (zh) 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2010286324A (ja) 分注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方法
US9016131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wavelength with sound pressure sensors inserted in a liquid
JP559167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容器保管装置
JP599365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4028673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22441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3120180U (ja) 自動分析装置
KR20150090747A (ko) 분석장치 및 분석장치의 카트리지 장착상태를 판단하는 방법
JP2007322317A (ja) 分析装置
TW202030465A (zh) 輝度均勻檢測系統及輝度均勻檢測方法
JP7382560B2 (ja) ウェーハ検出装置、ウェーハ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ー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