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6921A -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6921A
TW202126921A TW109129793A TW109129793A TW202126921A TW 202126921 A TW202126921 A TW 202126921A TW 109129793 A TW109129793 A TW 109129793A TW 109129793 A TW109129793 A TW 109129793A TW 202126921 A TW202126921 A TW 2021269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afety device
gate
connec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後藤貴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伊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伊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伊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6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9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7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position-locking means for the clos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7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position-locking means for the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8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position-locking means for the closing member the position-locking means being pivotally connec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43Lifelines, lanyards, and anchors therefore
    • A62B35/0075Details of ropes or similar equipment, e.g. between the secured person and the lifeline or anch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3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the closing member pivoting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hoo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4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means biasing the closing member about the pivot
    • F16B45/026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means biasing the closing member about the pivot and including a coil type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防止由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所引起的無意圖的連結狀態的解除。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包括: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以及閘,以堵塞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框架在與開口相反側具有脊,與脊的各端部連續的各框架部分之中,與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一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可懸掛帶狀體。各框架部分之中,位於第一部分的相反側,與脊中的開口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形成得大,以抑制軸構件的移動。

Description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是如鉤環(carabiner)般,以使一部分變成可開閉,藉此可懸掛其他構件的方式構成的連結構件。作為一例,可列舉鉤環等。於一例中,該些連接器用作高空作業中所使用的救生索的連結部。作為其他例,有時亦用作吊掛登山用品(登山繩等)、或碼頭裝卸作業的繩的對象。
如上所述,於各種用途中使用連接器。連接器對應於使用用途來構成。
例如,連接器一般包括具有如C狀般的開口的框架。另外,於連接器的框架的開口的一端連結有閘(開閉構件)基端。閘將所述基端作為中心,前端進行轉動。所述閘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進行轉動來切換成開口已被堵塞的狀態與已被打開的狀態。但是,根據與連接器連結的物品,存在要求可容易地卸除的情況與要求無法容易地卸除的情況。如此,於以往藉由改變閘前端相對於框架的位置來改變連接器的開閉狀態的結構中,於閘設置有彈性體。彈性體朝框架的內側對閘施力。於用戶打開閘時,用戶必須抗拒彈性體施加的力來使閘轉動。於此種連接器中,提出有一種形成有引導部的連接器(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所謂引導部,是指使閘朝框架的內側方向彎折來延長的部分。即,所述閘與以往相比,閘延長設置規定的長度。用戶可將被連結的物品的一部分掛在閘的前端的延長部分來打開閘。即,用戶可藉由一個動作來打開閘。所述連接器使打開的簡便性優先於閘的關閉狀態的維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22045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中,必須不使連結狀態被無意圖地解除。存在僅設置閘的轉動的鎖定機構並不足夠的情況。例如,存在連接器將救生索與身體束縛器具連結的情況。具體例為將繫索(lanyard)與全身背帶(full harness)、或救生繩與救生背帶、登山繩與登山背帶等連結的情況。該些的連結被突然解除亦存在導致事故的產生之虞。
不論是救生索側的連結部,還是身體束縛器具側的連結部,均因安裝者的移動或其他各種原因而相互移動。連接器有時於一方被救生索側拉伸,於另一方被身體束縛器具側拉伸,因此為了不破損而需要拉伸強度。另外,於連接器的結構上,拉伸強度、耐久性根據拉伸方向而不同。因此,若於難以確保連接器的強度的方向上承受拉伸負荷,則存在連接器自身破損之虞。另外,亦存在救生索側的連結部、或身體束縛器具側的連結部為扁平形的纖維構件或帶狀體的情況。於此情況下,亦存在所述連結部的寬度方向的各端部因摩擦等而產生綻開或破裂之虞。即,亦存在由即便連接器自身不破損,連接器的連結對象側亦破損所引起的連結狀態的解除之虞。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課題而形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防止利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連結狀態被無意圖地解除的狀況。
[解決課題之手段] 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包括: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該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以及閘,以堵塞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 框架在與開口相反側具有脊(spine),與脊的各端部連續的各框架部分之中,與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一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可懸掛帶狀體。 各框架部分之中,位於第一部分的相反側,與脊中的開口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形成得大,以抑制包含軸構件的環狀構件的移動。 另外,亦可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開口側及與該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當將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脊的下方側,與框架一體地形成。 另外,閘亦能夠以如下方式構成:於框架的一端部中可轉動地得到支持,若將該一端部作為中心自閉狀態進行轉動,則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而變成開狀態。 另外,突出部亦能夠以不僅朝框架的內側突出,亦朝側面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將突出部中的內側方向的突出端與基端連結的傾斜面之中,下方側的傾斜角度亦可為50°以上。 另外,將突出部中的內側方向的突出端與基端連結的傾斜面之中,上方側的傾斜角度亦可為40°以下。 另外,亦能夠以如下方式構成:當閘轉動而最遠離框架的一端部時,相對於與框架的脊的方向對應的第一方向、及將一端部與另一端部連結的第二方向,閘的延伸方向傾斜10°以上。 其他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包括: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該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閘,以堵塞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 框架在與開口相反側具有脊,並具有與所述脊的各端部連續的各框架部分之中,與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一部分,進而具有將所述脊中的與第一部分側的相反側、與作為閘前端部抵接的部分的凸部(nose)連結的第二部分,當閘轉動,其前端最遠離所述框架的所述一端部時,於同一平面上觀察自脊朝向閘側的第一方向、及將一端部與另一端部連結的第二方向,相對於所述平面,所述閘的延伸方向傾斜10°以上。 另外,第一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可懸掛帶狀體,各框架部分之中,第二部分位於第一部分的相反側,曲率亦可形成得大,以抑制包含軸構件的環狀構件的移動。 另外,亦可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開口側及與該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當將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脊的下方側或一端部附近,與框架一體地形成。
[發明的效果] 根據實施方式,於位於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下方側,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可懸掛帶狀體,於其相反側,曲率形成得大,以抑制包含軸構件的環狀構件的移動。因此,於下方側防止帶狀體因摩擦等而劣化,並抑制掛在上方側的環狀構件的移動,因此可防止於連接器容易破損的方向上承受拉伸負荷。結果,可防止利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連結狀態被無意圖地解除的狀況。
參照圖1~圖45,對第一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10,對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整體結構進行說明。於圖1~圖7中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正面、背面、右側面、左側面、上表面、底面及立體的概略。
再者,於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框架(本體部),形成用於使扁索(扁繩(帶狀構件))等插入的間隙,但將其作為「開口」來說明。另外,將框架中的與該開口相反側作為「脊」來說明。另外,將框架中的與該開口相反側作為「脊」來說明。另外,框架中的開口側與脊側朝框架的內部相向,為了方便說明,將其相向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另外,效仿該定義,將與所述左右方向正交,穿過脊與開口之間的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進而,將與所述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兩者正交的方向定義為前後方向。
另外,有時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前側的面作為「正面」來說明,將正面的相反側的面作為「背面」來說明。但是,所述各方向是為了方便說明實施方式而設定者,並非想要特別規定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使用狀態等者,上下、前後、左右及正面、背面可根據使用時的狀態而適宜變更。
另外,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實施物品,可列舉鉤環作為一例。再者,所謂閘,是指用於切換其前端側已與框架的開口的一端抵接的閉狀態、及其前端側已自該一端分離(開狀態)的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一構成部分。
(整體結構的概要) 如圖1~圖7所示,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包含框架110及閘120來構成。框架110是以端部彼此不接觸的方式(呈開曲線狀)、及以面對開口的方式形成有軸狀構件(或棒狀構件、柱狀構件等)者。若換種說法,則框架110的各端部以包夾所述開口的方式形成。若將「面對開口」狀態換種說法,則為C字等。由框架110的一端側與另一端側包夾的開口空開規定間隔(參照圖8、圖9的開口114),於所述間隔設置閘120。閘120堵塞框架110中的間隔,藉此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劃分(區分)整體的內側與外側。再者,圖1中所示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整體為凸圖形,但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包含凹部分。
(框架110) 作為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形狀的具體例,列舉圖1~圖9。但是,脊彎曲的形狀亦包含於本實施方式中。另外,於框架上方(後述的第二部分118)包含直線狀部分者亦包含於本實施方式中。圖1~圖9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例,但其形狀是本實施方式中特有的形狀。所述形狀是包括包含脊112的一邊、包含第一部分116的一邊、以及將框架110的各端部及閘120組合而成的一邊,使角部變成曲線狀的類似於三角形的形狀。再者,於各圖中,所述各邊為直線狀,但若曲率低,則亦可為曲線狀。
於圖1中的框架110中,支持閘120的端部側,即下方側的寬度若與上方側進行比較,則更寬(左右方向的長度更長)。即,所謂下方側,是指將對於鉤環而言的主軸(major axis)大概看作上下方向的情況下的閘支持部側。但是,理想的是將掛在下方側部分的可能性高的帶狀體的寬度作為基準,帶狀體相對於下方側部分不於左右方向上過度移動的寬度。另外,下方側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小的曲線狀。
另外,於框架110中,存在具有藉由與閘120接觸而變成關閉狀態的端部側(凸部側)的上方側部分。上方側部分以寬度限制D環等環狀構件的移動的方式形成得窄。所謂「窄」,是指與掛在下方側的可能性高的帶狀體的帶寬或上方側部分相比,長度更短。另外,橫跨框架110中的下方側(符號116)與上方側(118)之間設置脊112,於各圖的例子中,脊112形成為直線狀。
另外,於圖1的框架110中,大概沿著上下方向的脊112的下端側朝右下方向彎曲。已朝右下彎曲的脊112下端進而朝右上方向彎曲。脊112的已朝右上方向彎曲的頂端成為框架110的下部(後述的第一部分116)。圖1的框架下部於右上方向上形成為直線狀。再者,關於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如下所述。
即,不論脊112為直線狀,還是包含曲線部分,均可定義將脊112的一端與另一端連結的第一方向(例如主軸)。圖1的上下方向沿著所述第一方向來表示,以下的說明亦對其進行效仿(圖1~圖3、圖7等)。另外,圖1是大概於同一平面上觀察將閘120(或框架110)的以包夾開口的方式設置的一端與另一端連結的第二方向、及所述「上下方向」的視點(圖1、圖2的視線方向)。再者,關於開口,例示為圖8、圖9的開口114。關於一端,例示為圖8、圖9的凸部114a。將沿著所述平面上、且與該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左右方向。
另外,對框架110中的圓周方向,即相對於軸方向(長邊方向及各圖中的前後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狀(輪廓形狀)進行說明。如圖3~圖7所示,框架110中的外側的輪廓於框架110的剖面的寬度方向上,自中央側朝各端側下降傾斜。此種結構例如可藉由朝寬度方向的中央側分別壓縮框架110的寬度方向的各端側而獲得。藉此,使金屬組織變得緊密,可提高對於拉伸負荷的耐受性、耐衝擊性、疲勞強度。
<第一部分116> 另外,於所述平面中,假設於將自脊112的一端至另一端為止設為上下方向,將連結脊112與閘120的方向設為左右方向的情況下,於所述方向上對第一部分116進行說明。第一部分116是自橫跨上下方向的脊112的下端起彎曲的頂端的部分。第一部分116以自脊112的下端橫跨左右方向的方式設置。
於基於圖1的例子的框架110的結構中,第一部分116自脊112的下端朝向右上。再者,於圖1、圖2中,第一部分116相對於脊112的傾斜角度大概為74°~76°。但是,傾斜角度亦可為50°~130°的範圍的任一角度。進而,就框架110的小型化與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物品的進出容易性的平衡的觀點而言,該傾斜角度較佳為60°~110°的範圍。
另外,第一部分116的長度只要根據設想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物品、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接觸部分的長度來決定即可。所謂接觸部分,是指此種預定使用的物品與第一部分116的可接觸的部分的長度(寬度)。於圖1中,作為一例,第一部分116具有與作為墜落制止用器具的繫索的帶狀體(通稱:扁繩)的寬度對應的長度。此處所謂「對應的長度」,例如是指與帶狀體的帶寬相比而比例為-20%~+30%的範圍的長度範圍的長度。
<第二部分118> 於將脊112看作左側,將閘120看作右側的圖1的框架110的結構中,位於脊112的上方側的第二部分118形成為朝外側凸出的曲線狀(例如大致圓弧狀)。即,如圖1所示,第二部分118自脊112的上端朝右上方向彎曲後,朝右下方向彎曲。再者,若該圓弧狀的第二部分118的曲面的曲率小,則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上方的如D環般的軸狀構件晃動(D環滑動)。另外,導致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整體大型化。另外,第二部分118亦可並非大致圓弧狀。另外,只要不明顯長於如D環般的連結對象的軸部分的直徑,則亦可包含直線部分。
於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中,以於脊112的軸方向或自第二部分118朝第一部分116下降的垂線方向(所謂的主軸)上,斷裂強度變成最高的方式形成。即,一般而言,基本上於所述方向上確保鉤環等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耐久性。
於一例中,列舉用於登山的鉤環。作為本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鉤環的縱向的拉伸強度或斷裂強度比橫向高10倍以上。於某一鉤環中,亦存在橫向的拉伸強度為2 KN,相對於此,縱向的拉伸強度為25 KN的情況。於轉動的閘的結構上,橫向的拉伸負荷對於拉伸負荷的耐久性低,相對於此,脊對於拉伸負荷的耐久性高,藉此產生所述差。
但是,如扁索般的帶狀體等根據使用狀態等,未必留在連接器的內側的一部分。即,於以往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中,亦存在根據其使用狀態而帶狀體等朝脊側移動的情況。另外,若於用於繫索的鉤環的例子中進行說明,則以金屬環(例如全身背帶的D環)位於鉤環的上側、帶狀構件位於下側的前提來使用(參照圖10)。
於此狀態下,於D環側穿上了全身背帶的用戶於帶狀構件側具有救生索(上下變成與圖1相反)。而且,當用戶已於此種狀況下墜落時,藉由全身背帶側的金屬環與繫索側的帶狀構件來分別朝相反的方向相互拉伸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此時,如圖10所示,若相互拉伸的方向沿著連接器的上下方向,則連接器沿著最能夠確保強度的方向被拉伸。因此,只要連接器是具有規定的斷裂強度的結構,則連接器不會斷裂(破損)。相對於此,如所述般力作用於連接器進行旋轉的方向,藉此帶狀構件想要朝閘或脊的方向移動。若帶狀構件實際上偏移,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斷裂的危險變高。其原因在於:連接器的左右方向的強度一般與上下方向相比大幅度地下降。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第一部分116的寬度對應於掛在第一部分116的可能性高的帶狀構件的寬度來設定。另外,第一部分116的形狀為直線狀或曲率小。因此,即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進行旋轉,第一部分116與帶狀構件的密接度亦高,難以因摩擦等而於左右方向上移動。另外,即便帶狀構件想要朝脊112移動,亦可抵接於脊112來阻止其移動。另外,第二部分118側形成為圓弧狀,因此全身背帶的金屬環亦留在第二部分118的內側。因此,以如下方式發揮作用:即便產生藉由全身背帶側的金屬環、及繫索側的帶狀構件來分別朝相反的方向相互拉伸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狀況,亦防止產生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變得容易斷裂的狀況。
<閘支持部123> 於以橫跨左右的方式形成於框架110的下端側的第一部分116中,與脊112相反側的端部朝第二部分118的方向彎曲。所述朝第二部分118彎曲的頂端朝向第二部分118側的同時中斷。所述中斷的部分的前端為框架110的一端部,將其設為閘支持部123。閘支持部123相對於脊112傾斜的角度為15°~60°左右。關於所述角度的一例,示於圖1的該部分。於圖1的例子中,所述閘支持部123相對於脊112的傾斜決定閘120相對於脊112的傾斜。
於閘支持部123中的彎曲的頂端的直線狀的部分中,存在與後述的閘120的邊界。另外,藉由所述閘支持部123的直線狀的部分來支持閘120。如後述般,閘120包含朝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內側(脊112側)轉動的結構,除此以外,亦可採用任意的結構。但是,於任一種結構中,第一實施方式的閘支持部123均於比與第一部分116的邊界更前端側支持閘120。
作為一例,對閘120朝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內側(脊112側)轉動的結構中的閘支持部123進行說明。如圖4及圖7所示,閘支持部123中的所述直線狀的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116,大概於前後方向上寬度形成得窄。如此,於閘支持部123中壓縮寬度來使其變窄,藉此使構成框架110的金屬變得緊密來提昇強度。
<凸部114a> 將形成為圓弧狀的第二部分118中的與脊112相反側的端部,即朝向閘支持部123形成為直線狀的前端側(框架110的另一端部)設為凸部114a。凸部114a是閘120與框架110的接觸點之一。另外,於凸部114a已與閘120的端部接觸的狀態下,變成連接器的關閉狀態。相對於此,於非接觸的狀態下,變成連接器的打開狀態。
另外,凸部114a以與設置於閘120的凹部卡合的方式形成。其形狀例如為如與該凹部吻合的凸型。另外,凸部114a形成為沿著閘120的轉動方向的凸型。
於圖4、圖5、圖7~圖9中所示的連接器的一例中,閘120是由閘支持部123可轉動地支持,朝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內側轉動的結構。於該結構中,閘120朝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內側方向轉動,藉此凸部114a與閘120的接觸被解除。另外,若自兩者的非接觸狀態,閘120朝外側轉動,則凸部114a與閘120接觸。閘120由閘支持部123可轉動地支持,但藉由與凸部114a接觸並卡合,而阻止閘120朝比該位置更外側轉動。即,凸部114a規定閘120的轉動範圍。
<閘120> 閘120是用於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中切換所述打開狀態與關閉狀態的部分。如圖8、圖9所示,閘120以如下方式構成:於基端已由閘支持部123支持的狀態下,前端可在對凸部114a進行接觸的方向與變成非接觸的方向之間往返移動。閘120由未圖示的施力構件朝外側施力。即,閘120的前端的凹部被朝凸部114a側施力,以與凸部114a接觸。
於此種結構中,作為一例,於閘120內部設置板彈簧或螺旋彈簧(未圖示)。該彈簧構件由閘支持部123的轉動軸P(圖8)側保持。另外,彈簧構件以大概沿著閘120的軸方向的方式,朝向閘120的前端來配置。若抗拒彈簧構件施加的力來按壓閘120而使其朝脊112側轉動,則閘120朝按壓的方向彎曲。相對於此,若按壓閘120的力被解除、或按壓力比彈簧構件施加的力更弱,則閘120的前端因彈簧構件施加的力而朝凸部114a側轉動。
圖8、圖9中所示的閘120是所謂的扭轉鎖定(自動鎖定)機構。閘120具有如所述般進行轉動的閘本體122、及鎖定蓋121。鎖定蓋121以沿著堵塞框架110的開口114(參照圖8、圖9)的閘本體122的軸方向,覆蓋閘本體122的周圍的方式設置。另外,鎖定蓋121以可環繞閘本體122的軸旋轉的方式設置。
進而,於鎖定蓋121,在與閘本體122中的收容凸部114a的凹部對應的位置設置前端側狹縫S1(參照圖7、圖8)。前端側狹縫S1於閘本體122的軸方向上具有至少與凸部114a的一部分接觸的長度。另外,前端側狹縫S1的寬度至少比凸部114a的最寬的寬度更寬。
進而,於鎖定蓋121,在閘本體122與閘支持部123重疊的位置設置基端側狹縫S2(參照圖7、圖8)。即,所述位置是自前端側狹縫S1沿著軸方向朝閘支持部123側下降的閘120的基端側的位置。基端側狹縫S2具有於閘本體122的軸方向上至少與閘支持部123的外側的面的一部分接觸的長度。另外,基端側狹縫S2的寬度至少比閘支持部123的最寬的寬度更寬。
另外,於鎖定蓋121,於相對於基端側狹縫S2,在鎖定蓋121的旋轉方向上僅隔開規定間隔的位置上具有凹型的切口部。於圖8的例子中,所述切口部是於基端側狹縫S2的左側接觸轉動軸P的部分。所述切口部於該旋轉方向上的長度(寬度)以比前端側狹縫S1略微變寬的方式形成。如此,鎖定蓋121的切口部的寬度方向的各端部抵接於自閘支持部123突出的轉動軸P的一側面或另一側面的任一者,藉此限定鎖定蓋121的旋轉範圍。
若鎖定蓋121進行旋轉,如圖4所示,來到凸部114a與前端側狹縫S1重疊的位置,則凸部114a藉由前端側狹縫S1而露出,同時閘支持部123藉由基端側狹縫S2而露出,閘本體122可進行轉動。此時,如圖8所示,鎖定蓋121的切口部的一端與轉動軸P抵接,藉此如圖7所示,可使鎖定蓋121不超出所述露出狀態而過度旋轉,並容易地維持解除狀態。
另外,於鎖定蓋121覆蓋凸部114a及閘支持部123的狀態下,即便閘本體122想要進行轉動,鎖定蓋121亦抵接於凸部114a與閘支持部123。即,鎖定蓋121是限制閘120的轉動者。為了方便說明,將其設為「鎖定狀態」。鎖定蓋121的所述切口部的寬度形成得比前端側狹縫S1的寬度略寬。藉此,為了自鎖定狀態解除鎖定狀態(以下,適宜設為「解除狀態」),可儘可能減少使鎖定蓋121旋轉的量。所謂解除狀態,是指鎖定蓋121的所述各狹縫(S1、S2)已分別使凸部114a與閘支持部123露出的狀態。
相對於此,可自解除狀態,使鎖定蓋121進行旋轉,而切換成藉由鎖定蓋121來覆蓋凸部114a、閘支持部123的狀態,即鎖定狀態。此時,若朝所述旋轉方向(前方)過度轉動,則當接下來用戶切換成解除狀態時,必須使鎖定蓋121大幅度轉動。但是,鎖定蓋121的切口部的另一端(相對於所述一端的另一端)與轉動軸P抵接,藉此可使鎖定蓋121不過度旋轉,且為了接下來切換成解除狀態,而將旋轉量控制得儘可能少。即,鎖定狀態的解除變得容易,有助於作業效率的提昇。
另外,於鎖定蓋121的內周面側,設置朝變成鎖定狀態的旋轉方向對鎖定蓋121施力的施力構件(未圖示)。具體而言,如下所述。首先,通常藉由施力構件來形成鎖定狀態。相對於此,若鎖定蓋121抗拒施力構件施加的力而朝變成解除狀態的方向旋轉,則切換成解除狀態。若使鎖定蓋121旋轉的力被解除、或所述力比施力構件施加的力更弱,則鎖定蓋121被朝分別覆蓋凸部114a、閘支持部123的方向施力並旋轉。如此,再次變成鎖定狀態。
再者,圖8、圖9等中的扭轉鎖定機構是閘120的一例,亦可採用其他結構。即,閘120只要是可切換成已將框架110的開口114關閉的狀態、及已將框架110的開口114打開的狀態的結構,則可為任何結構。例如,亦能夠以如下方式構成:閘120的前端相對於位於凸部114a的框架110的一端在軸方向上進行滑動移動,藉此該前端可相對於框架110的一端接觸/分離。於該變形例的閘120的前端進行滑動的結構中,亦能夠以滑動構件在與滑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即與閘120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轉並可鎖定滑動的方式構成。
(作用與效果) 對以上所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參照圖10。
根據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將脊112與閘支持部123之間連結的第一部分116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掛在第一部分116的可能性高的帶狀體難以於左右方向上移動。藉此,可防止由帶狀體於左右方向上移動所引起的帶狀體端部的綻開、破裂等劣化。第一部分116側的面相對於脊112,傾斜角度大,並以留下掛在第一部分116側的物品的方式構成。另外,第二部分118形成為圓弧狀、或曲率形成得比第一部分116更大。這樣的話,可防止掛在第二部分118的可能性高的軸狀構件於左右方向上移動(所謂的晃動)。
根據此種結構,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破損的位置移動。
另外,藉由第一部分116的形狀,掛在第一部分116的帶狀體與第一部分116的密接度變高。另外,第一部分116的寬度對照掛在第一部分116的帶狀體的寬度來設定。藉由該些來抑制帶狀構件朝左右方向的移動。結果,可防止帶狀構件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的綻開、破裂等。 另外,第二部分118的寬度對照掛在第二部分118的軸狀構件的寬度來設定。例如,相對於被認為直徑最大的軸狀構件(例如直徑為13 mm的D環),將第二部分118的寬度形成得僅比其寬0.5 mm~幾mm,藉此藉由該些抑制帶狀構件朝左右方向的移動。藉此,抑制掛在第二部分118的軸狀構件朝左右方向的移動。結果,可防止如於短軸(minor axis)上承受拉伸強度般的軸狀構件的移動,且當用戶瞬間大幅度移動時(落下時等)軸狀構件瞬間密接於框架110,可謀求對於用戶的恐懼感的減少。
(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以下,參照圖11~圖15對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再者,於圖11~圖15B中,為了容易識別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的框架110的外形與突起112P,利用實線來表示兩者,利用虛線來表示其他部分。 <突起112P> 於本變形例中,如圖11~圖15等所示,於框架110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略微下方側、且脊112的內側設置突起112P。若對所述位置換種說法,則為脊112的圓周面中的閘120側、且與上下方向上的閘120的轉動軸P側或閘支持部123側對應的位置。
所述突起112P與框架110一體地設置。另外,突起112P具有基端部112a、突端部112b、以及自所述突端部112b朝向上側朝脊112的圓周面傾斜的上側傾斜面112c。基端部112a位於與脊112的邊界部分。
另外,如圖13等所示,突端部112b是於突起112P中突出的端面,形成為曲面狀,即以使角部變圓的方式形成。另外,如圖11、圖12等所示,突端部112b的突出方向以如下方式形成:上側傾斜面112c相對於基端部112a的坡度緩,相對於此,自突端部112b朝下側(第一部分116側)的坡度為相對陡的坡度。藉由該突起112P而將例如扁索(帶狀構件)等留在第一部分116側。
為了謀求此種效果,理想的是確保自突端部112b朝下側的傾斜面的高度與坡度。另外,藉由儘可能抑制上側傾斜面112c的坡度,而容易將帶狀構件朝第一部分116側引導。作為為了該目的的結構,低坡度的上側傾斜面112c確保規定的長度。該長度相對於下側的傾斜面,例如為2倍~7倍。其原因在於:若為低坡度且該長度短,則無法確保突端部112b的高度。
另外,留在第一部分116側的物品可存在各種形態。例如,存在所述物品是具有厚度的帶狀構件的情況,亦存在所述物品是通常的厚度的帶狀構件的情況。因此,為了廣泛地應對該些物品,理想的是突起112P的下側的傾斜面的基端位置位於自脊112的下端至8 mm以下的高度為止的位置。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於脊112中的第一部分116側具有突起112P。而且,所述突起112P中的第一部分116側的坡度為相對陡的坡度。因此,即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想要旋轉且帶狀構件想要朝脊112移動,亦可抵接於突起112P的下側的面來阻止其移動。
另外,第二部分118側形成為圓弧狀,因此全身背帶的金屬環亦留在第二部分118的內側。因此,以如下方式發揮作用:即便產生藉由全身背帶側的金屬環、及繫索側的帶狀構件來分別朝相反的方向相互拉伸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狀況,亦防止於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100中產生變得容易斷裂的狀況。再者,以下的實施方式於包括突起112P的前提下記載,但亦可為於脊112中不包括突起的結構。
另外,為了謀求連結環100的小型化,突起112P的高度對照扁索的寬度與第一部分116的寬度的比來決定突出高度。
[第二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16~圖29對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第一實施方式通用的部分,適宜省略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包含框架210、閘220來構成。框架21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於脊212的下部設置第一部分216,於上部設置第二部分218。另外,於第一部分216的前端設置閘支持部223,於第二部分218的前端設置開口214。該些部分的形狀、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閘支持部223、凸部214a> 但是,如圖23~圖29所示,為了使後述的閘220的轉動方向傾斜,閘支持部223相對於脊212,大概與閘220的傾斜角度相應地傾斜。同樣地,凸部214a亦同樣地傾斜來構成。
<閘220> 閘220包含由閘支持部223的轉動軸P可轉動地支持的閘本體222、及設置於閘本體222的周圍的鎖定蓋221來構成。關於所圖示的閘220的扭轉鎖定機構等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但是,轉動軸P不同,因此以下說明概要。
《轉動軸P'》 第一實施方式的轉動軸P以相對於將凸部114a(參照圖22~圖23等)與閘支持部123的前端連接的第二方向、及將脊112的一端與另一端連接的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式設置。當假定於同一平面上觀察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時,由轉動軸P樞動支撐的閘120與所述平面平行地轉動。但是,於第二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閘220相對於所述假定的平面傾斜地轉動。因此,相對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轉動軸P,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轉動軸P'為了使閘220朝規定的傾斜角度轉動而傾斜地設置。關於該傾斜角度,於以下的閘220轉動方向的說明中進行詳述。
《轉動方向》 如上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閘220(例如圖16~圖22)以相對於所述假定的平面僅傾斜規定角度的角度進行轉動。參照圖26、圖29對所述規定角度進行說明。如圖26、圖29中的上圖所示,轉動方向相對於所述平面傾斜的角度是閘220的前端的前部(圖26的視點中的左側)接近脊212的後方側的角度。於該些圖中,已朝最遠離凸部214a的位置轉動的閘220前端緣中的左前部接近脊212的突起212P的後方。所述規定角度為此種角度。
以往,必須與自閘的基端至前端為止的長度相應地確保框架的內側區域的廣度。因此,第二部分(118、218)於左右方向上擴展,無法謀求防止位於第二部分(118、218)的軸構件(D環等)的晃動。另外,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與廣度相應地大型化,重量變重。相對於此,於本實施方式中,使轉動方向傾斜來使閘220的前端朝框架210外錯開,藉此無需與自閘的基端至前端為止的長度相應地確保框架的內側區域的廣度。藉此,可謀求晃動的防止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小型化,結果,亦可謀求輕量化。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不僅使閘220的前端朝框架210外錯開,而且閘220變成如下的轉動方向:於最倒向脊212側的狀態下,閘220前端緣中的左前部接近突起212P的後方。其原因在於:理想的是閘220傾斜並朝脊212側轉動。例如,經常進行使扭轉鎖定機構變成解除狀態而由用戶使閘220轉動。其原因在於:若設想該情況,則將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物品擠壓於閘220來朝框架210的內側方向轉動的方法容易懸掛。
但是,傾斜角度亦可為-90°~-15°或15°+90°的範圍的任一角度。進而,就閘220的操作性的觀點而言,該傾斜角度較佳為-60°~-15°或15°~+60°的範圍。若換種說法,則若閘220前端緣中的左前部或右後部來到中央側,則撞上脊212。因此,不得不擴大第二部分218。結果,整體大型化且變重。另外,若超過-60°或60°來傾斜,則無法用單手握住來打開閘,操作性下降。因此,較佳為所述角度。
(作用與效果) 對以上所說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
根據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於脊212的內側的面、且其軸方向上的閘220的轉動軸P側(下側)設置突起212P。另外,將脊212與閘支持部223之間連結的第一部分216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突起212P中的所述第一部分216側的面的傾斜角度大,並以留下掛在第一部分116側的物品的方式構成。另外,第二部分218形成為圓弧狀、或曲率形成得比第一部分216更大。
根據此種結構,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200破損的位置移動。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以使閘220的前端朝框架210外錯開,且閘220前端緣中的左前部不過度遠離脊212的方式構成。根據此種結構,當用戶使扭轉鎖定機構變成解除狀態來使閘220轉動時,可將物品擠壓於閘220來轉動,而變得容易懸掛。另外,可防止因此種結構而對耐久性產生影響。另外,使轉動方向傾斜來使閘220的前端朝框架210外錯開,藉此無需與自閘的基端至前端為止的長度相應地確保框架的內側區域的廣度。藉此,可謀求晃動的防止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小型化,結果,亦可謀求輕量化。
[第三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30對第三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第二實施方式通用的部分,適宜省略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與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地包含框架310、閘320來構成。框架31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於脊312的下部設置第一部分316,於上部設置第二部分318。另外,於第一部分316的前端設置閘支持部323,於第二部分318的前端設置凸部314a。該些部分的形狀、結構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
<突起312P> 於第三實施方式中,突起312P以自脊312的前方經由右方(框架310的內側方向)而至後方為止,覆蓋脊312內側的面的方式設置。再者,關於突起312P的基端部312a、突端部312b為曲面狀,上側傾斜面312c的傾斜角度,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說明相同。
再者,於第三實施方式中,以自脊312的前方經由右方(框架310的內側方向)而至後方為止,覆蓋脊312內側的面的方式設置。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能夠以為了覆蓋脊312的軸周圍而旋轉一圈的方式,將突起312P設置成圓錐台形狀、或錐台形狀。
(作用與效果)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亦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破損的位置移動。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與第二實施方式的組合中,與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地,當用戶使扭轉鎖定機構變成解除狀態來使閘320轉動時,可將物品擠壓於閘320來轉動,而變得容易懸掛。另外,可防止因此種結構而對耐久性產生影響。
[第四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31~圖36對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300進行說明。再者,僅框架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與第一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不同,因此關於其他部分,省略說明。
第四實施方式中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與所述各實施方式同樣地包含框架及閘來構成。框架的脊的結構與所述各實施方式相同,但與脊312的下部連接的第一部分的形狀、及與上部連接的第二部分的形狀不同。再者,於第一部分的前端設置閘支持部,於第二部分的前端設置凸部與所述各實施方式相同。
如圖31~圖36所示,於第四實施方式中,將所述各實施方式中的第一部分的形狀與第二部分的形狀調換。即,第一部分為圓弧狀,第二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小的直線式的曲線狀。
再者,於第四實施方式中,作為框架整體,亦為藉由將框架的各端側分別朝中央側壓縮來使金屬組織變得緊密的結構。藉此,可提高對於拉伸負荷的耐受性、耐衝擊性、疲勞強度。
(作用與效果)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亦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破損的位置移動。
另外,本實施方式例如與第一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不同,設想將如救生用繩、登山繩般的直徑亦達到16 mm、18 mm的物品掛在第二部分側,必須應對與如第一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般的大小且直徑至13 mm為止的D環相比,不得不確保第二部分的寬度的狀況。另外,於救生的情況下,必須極其迅速地進行救生繩的安裝/卸除,因此寬度需要富餘。
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第四實施方式及該些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破損的位置移動。其結果,當用於登山或高空作業、救生中所使用的安全帶與救生索的連結等時,可防止由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破損所引起的事故,且可對用戶給予安心感。當用於容器、作業工具等時,亦可防止由該些容器、工具等的落下所引起的事故,由該些的破損所引起的經濟損失。
再者,所述各實施方式或變形例可適宜組合而獲得各實施方式的效果、及獲得組合時的相乘效應。 包括:框架,具有以自線狀部分的一端折回的方式彎曲來形成的鉤部,將自該彎曲的前端至該彎曲部分的內側的區域設為懸掛區域;閘,由框架的所述直線狀部分的另一端側支持,在相對於鉤部的前端抵接的方向與分離的方向之間轉動;閘的轉動軸;孔部,相對於框架,在與轉動軸的軸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被貫穿;以及鎖定部,可沿著孔部往返移動,被朝框架的一側施力,具有於該一側自孔部突出的抵接部。
[第五實施方式] 繼而,參照圖37~圖45對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500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第二實施方式通用的部分,適宜省略說明。第五實施方式中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500與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地包含框架510、閘520來構成。框架510的結構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於脊512的下部設置第一部分516,於上部設置第二部分518。另外,於第一部分516的前端設置閘支持部523,於第二部分518的前端設置突部514a。該些部分的形狀、結構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
<脊512> 於第五實施方式中,與第二實施方式不同,不設置突起212P。
(作用與效果)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亦可防止掛在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500的物品因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500的使用狀態等,而朝容易使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500破損的位置移動。
另外,與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地,當用戶使扭轉鎖定機構變成解除狀態來使閘520轉動時,可將物品擠壓於閘520來轉動,而變得容易懸掛。另外,可防止因此種結構而對耐久性產生影響。另外,使轉動方向傾斜來使閘520的前端朝框架510外錯開,藉此無需與自閘的基端至前端為止的長度相應地確保框架的內側區域的廣度。藉此,可謀求晃動的防止與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小型化,結果,亦可謀求輕量化。
(附記) [請求項A] 一種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包括: 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該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以及 閘,以堵塞所述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所述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 所述框架在與所述開口相反側具有脊, 具有與所述脊的各端部連續的各框架部分之中,與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一部分, 進而具有將所述脊中的相對於所述第一部分側的相反側、與作為所述閘前端部抵接的部分的凸部連結的第二部分, 於所述閘轉動,其前端最遠離所述框架的所述一端部的情況下,當於同一平面上觀察自所述脊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第一方向、及將所述一端部與所述另一端部連結的第二方向時,相對於所述平面,所述閘的延伸方向傾斜10°以上。 [請求項B] 如請求項A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可懸掛帶狀體, 各框架部分之中,所述第二部分位於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側,曲率形成得大,以抑制包含軸構件的環狀構件的移動。 [請求項C] 如請求項A或請求項B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所述開口側及與該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 當將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所述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所述脊的該下方側或所述一端部附近,與所述框架一體地形成, 所述閘由所述框架的一端部轉動自如地支持,若將該一端部作為中心自所述閉狀態進行轉動,則與所述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而變成所述開狀態。 [請求項D] 如請求項A至請求項C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突出部設置於所述脊。 [請求項E] 如請求項A至請求項D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以不僅朝所述框架的內側突出,亦朝側面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 [請求項F] 如請求項A至請求項E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閘的傾斜角度為-90°~-15°或15°+90°的範圍的任一角度。 [請求項G] 包括: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該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以及閘,以堵塞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 亦可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開口側及與該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當將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脊的下方側,與框架一體地形成。
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所述實施方式是作為例子來提示者,並不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些新的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各種形態來實施,可於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該些實施方式或其變形包含於發明的範圍或主旨中,並且包含於專利申請的範圍中記載的發明與其均等的範圍內。
100: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連結環) 200、300、500: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110、210、310、510:框架 112、212、312、410:脊 112a、212a、312a:基端部 112b、212b、312b:突端部 112c、212c、312c:上側傾斜面 112P、212P:突起 114、214、314:開口 114a、214a、314a、514a:凸部 116、216、316、516:第一開口 118、218、318、518:第二開口 120、220、320、520:閘 121、221、321:鎖定蓋 122、222、322:閘本體 123、223、323、523:閘支持部 S1:前端側狹縫 S2:基端側狹縫 P、P':轉動軸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右側面圖。 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左側面圖。 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俯視圖。 圖6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仰視圖。 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一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8是分別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9是分別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10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使用狀態的概略圖。 圖1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1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1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一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14是分別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15A是分別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15B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使用狀態的概略圖。 圖1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右側面圖。 圖19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左側面圖。 圖20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俯視圖。 圖21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仰視圖。 圖2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卡合狀態的概略立體圖。 圖23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24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25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右側面圖。 圖26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左側面圖。 圖27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俯視圖。 圖28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仰視圖。 圖29是分別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立體圖。 圖30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一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31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32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33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右側面圖。 圖34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左側面圖。 圖35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俯視圖。 圖36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仰視圖。 圖37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立體圖。 圖38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39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背面圖。 圖40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右側面圖。 圖41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左側面圖。 圖42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俯視圖。 圖43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仰視圖。 圖44是分別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正面圖。 圖45是分別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開狀態與閉狀態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的概略立體圖。
100: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110:框架
112:脊
114:開口
116:第一開口
118:第二開口
120:閘
121:鎖定蓋
123:閘支持部

Claims (9)

  1. 一種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所述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以及 閘,以堵塞所述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所述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 所述框架在與所述開口相反側具有脊, 與所述脊的各端部連續的各框架部分之中,與框架的閘支持部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一部分形成為直線狀或曲率形成得小,以能夠懸掛帶狀體, 各框架部分之中,位於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側,與所述脊中的所述開口側的端部連續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形成得大,以抑制包含軸構件的環狀構件的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所述開口側及與所述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 當將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所述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所述脊的所述下方側或所述一端部附近,與所述框架一體地形成, 所述閘於所述框架的一端部中能夠轉動地得到支持,若將所述一端部作為中心自所述閉狀態進行轉動,則與所述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而變成所述開狀態。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突出部設置於所述脊。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突出部以不僅朝所述框架的內側突出,亦朝側面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將所述突出部中的內側方向的突出端與基端連結的傾斜面中的所述下方側的面、與所述框架形成的角度為50°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將所述突出部中的內側方向的突出端與基端連結的傾斜面中的所述上方側的面、與所述框架形成的角度為40°以下。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於所述閘轉動,其前端最遠離所述框架的所述一端部的情況下,當於同一平面上觀察所述第一方向、及將所述一端部與所述另一端部連結的第二方向時,相對於所述平面,所述閘的延伸方向傾斜10°以上。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中所述框架於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下方側形成得比所述上方側更長。
  9. 一種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框架,形成為使端部彼此相向的開曲線狀,具有自所述端部之間裝入安全裝置的連結部的開口; 閘,以堵塞所述開口的方式設置,且由框架的一端部支持,當與另一端部抵接時使所述開口變成閉狀態,若與另一端部的抵接被解除,則使所述開口變成開狀態;以及 突出部,至少朝框架的內側突出,藉此將所述開口側及與所述開口相反側的脊側之間的區域縮小一部分; 當將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側設為下方,將所述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設為上方時,所述突出部設置於所述脊的所述下方側或所述一端部附近,與所述框架一體地形成。
TW109129793A 2019-08-30 2020-08-31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TW202126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9159 2019-08-30
JP2019-159159 2019-08-30
JP2019192333 2019-10-21
JP2019-192333 2019-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921A true TW202126921A (zh) 2021-07-16

Family

ID=7468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793A TW202126921A (zh) 2019-08-30 2020-08-31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035742A4 (zh)
JP (1) JPWO2021040051A1 (zh)
CN (1) CN114630968A (zh)
TW (1) TW202126921A (zh)
WO (1) WO20210400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931817Y1 (zh) * 1963-04-30 1964-11-28
JPS49106200U (zh) * 1972-12-28 1974-09-11
DE3610669A1 (de) * 1986-03-29 1987-10-01 Stefan Engers Karabinerhaken, insbesondere fuer bergsteiger
JPH0336734Y2 (zh) * 1987-05-26 1991-08-05
NO175083C (no) * 1992-05-26 1994-08-31 Per H Hystad Anordning ved snurpering
US5505013A (en) * 1995-02-16 1996-04-09 Gois; John F. Purse ring
JPH10220456A (ja) 1997-02-06 1998-08-21 Toei Kanamono Kk 連結環
DE69905374T2 (de) * 1999-11-18 2003-12-18 Sherman Johnson Co C Karabinerhaken-Vorrichtung, besonders für Boote
US6606769B1 (en) * 2002-04-19 2003-08-19 Harris James A Carabiner for use with strap
JP2004204961A (ja) * 2002-12-25 2004-07-22 Ito Seisakusho:Kk 連結環
JP4402627B2 (ja) * 2005-08-11 2010-01-20 株式会社伊藤製作所 平バンド付連結具
US20090144950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Archer Jr James Blaine Carabiner
TWM396889U (en) * 2010-06-07 2011-01-21 Aerohook Technology Co Ltd Lock hook ring reinforced structure
JP5557047B2 (ja) * 2010-07-14 2014-07-23 耕司 市川 被介護者と介護者とを補助する補助介護用具、および介護用具を取り付け容易にする浴室
AT510436B1 (de) * 2010-12-07 2012-04-15 Wurzer Franz Karabinerhaken
JP2016006342A (ja) * 2014-06-20 2016-01-14 モリト株式会社 カラビナ
JP6400135B2 (ja) * 2017-01-26 2018-10-03 由樹 山崎 カラビナ
GB2566282B (en) * 2017-09-07 2019-12-11 Dmm Int Ltd Carabin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0051A1 (ja) 2021-03-04
EP4035742A1 (en) 2022-08-03
JPWO2021040051A1 (zh) 2021-03-04
EP4035742A4 (en) 2023-12-20
CN114630968A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300650B9 (en) Shuttle for a climbing protection system
US20080022497A1 (en) Carabiner having dual gat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60356050A1 (en) Releasable i-beam anchor
US20120186051A1 (en) Carabiner with anti-cross loading feature
AU2009207446B2 (en) Hook
US1956786A (en) Safety hook
US201800384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ope
US20190166957A1 (en) Protective helmet
US10035028B1 (en) Emergency descender device
US20140311834A1 (en) Fall arrest device
CN108368917A (zh) 具有组合吊钩和钩环安装件的索具连接器
US20230302310A1 (en) Articulated Harness Connection Arrangement with Integrated Attachment Element
EP2809959A1 (en) Safety carabiner comprising a double gate
TW202126921A (zh) 安全裝置連結用連接器
US20060091369A1 (en) Snatch block, snatch blo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JPS5874486A (ja) スリング用フック
EP2644231A1 (en) Ventral locking device
GB2441140A (en) Rope grab
JP2009100828A (ja) 転落防止装置
JP2014532818A (ja) ベルトファス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保護ヘルメットのあご紐
US20150367148A1 (en) Belaying and rappel device having blocking recess
JP6350732B1 (ja) フック
JP4522223B2 (ja) 安全帯のランヤード接続用フック
JP2021065372A (ja) 安全装置連結用コネクタ
TWI804312B (zh) 繩索安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