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3783A - 畫素電路 - Google Patents

畫素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3783A
TW202113783A TW108133278A TW108133278A TW202113783A TW 202113783 A TW202113783 A TW 202113783A TW 108133278 A TW108133278 A TW 108133278A TW 108133278 A TW108133278 A TW 108133278A TW 202113783 A TW202113783 A TW 2021137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element
node
turned
driv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1561B (zh
Inventor
林志隆
林祐陞
鄭貿薰
施立偉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3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1561B/zh
Priority to CN202010279122.4A priority patent/CN11144583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1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15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78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關於一種畫素電路,包含驅動電路、資料寫入電路及漏電補償電路。驅動電路用以響應於第一節點的電壓導通,以輸出驅動電流來驅動發光元件。資料寫入電路包含一第一儲能元件及一第二儲能元件。第一儲能元件用以接收資料電壓,且電性連接於第二節點。第二儲能元件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漏電補償電路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以在驅動電路輸出驅動電流時,第二節點的電壓對第一節點的電壓進行補償。

Description

畫素電路
本揭示內容關於一種畫素電路,特別是能提供電流以驅動發光元件之技術。
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以下簡稱LTPS)具有高載子遷移率與尺寸小的特點,適合應用於高解析度、窄邊框以及低耗電的顯示面板。然而,當LTPS被關斷時,其電晶體內部仍會存在有明顯的漏電路徑,尤其是處於低操作頻率時,漏電現象更為明顯。漏電現象會導致驅動顯示面板內的發光元件的電流不穩定,致使發光元件產生閃爍、影響顯示畫面的品質。
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為一種畫素電路,包含驅動電路、資料寫入電路及漏電補償電路。驅動電路用以響應於第一節點的電壓導通,以輸出驅動電流來驅動發光元件。資料寫入電路包含第一儲能元件及第二儲能元件。第一儲能元件用以接收資料電壓,且電性連接於第二節點。第二 儲能元件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漏電補償電路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以在驅動電路輸出驅動電流時,第二節點的電壓對第一節點的電壓進行補償。
據此,在驅動電路驅動發光元件發光時,即使第一節點的電壓因畫素電路中的漏電路徑而下降,第二節點的電壓將能即時對第一節點的電壓進行補償,以確保發光元件的發光穩定性。
100‧‧‧畫素電路
200‧‧‧畫素電路
110‧‧‧驅動電路
120‧‧‧資料寫入電路
130‧‧‧漏電補償電路
T1‧‧‧第一開關元件
T2‧‧‧第二開關元件
T3‧‧‧第三開關元件
T4‧‧‧第四開關元件
T5‧‧‧第五開關元件
T6‧‧‧第六開關元件
Td‧‧‧驅動電晶體
Tc‧‧‧漏電補償電晶體
C1‧‧‧第一儲能元件
C2‧‧‧第二儲能元件
L‧‧‧發光元件
Vdd‧‧‧驅動電壓
Vref1‧‧‧第一參考電壓
Vref2‧‧‧第二參考電壓
Vdata‧‧‧資料電壓
Vc‧‧‧控制電壓
S1‧‧‧第一開關訊號
S2‧‧‧第二開關訊號
S3‧‧‧第三開關訊號
Sc‧‧‧補償控制訊號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Id‧‧‧驅動電流
Rc‧‧‧漏電補償路徑
第1A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第1B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訊號波形圖。
第2A~2F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運作狀態示意圖。
第3A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第3B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訊號波形圖。
第4A~4D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電路的運作狀態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第1A圖所示,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份實施例所繪示之一種畫素電路100。畫素電路100設置於顯示面板內,包含驅動電路110、資料寫入電路120及漏電補償電路130。畫素電路100用以從顯示面板之控制器中接收多個控制訊號(如第1A圖所標示之訊號S1~S3及Sc,細節將於後續段落說明),以控制驅動電路110、資料寫入電路120及漏電補償電路130。驅動電路110用以響應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導通,以輸出驅動電流Id來驅動發光元件L。在部份實施例中,驅動電路110包含驅動電晶體Td。驅動電晶體Td用以連接至驅動電源,以接收驅動電壓Vdd。當驅動電晶體Td響應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而導通時,驅動電路110將根據驅動電 壓Vdd產生驅動電流Id。發光元件L耦接至驅動電晶體Td,並根據驅動電流Id發光。
資料寫入電路120包含第一儲能元件C1及第二儲能元件C2。第一儲能元件C1用以接收資料電壓Vdata,且電性連接於第二節點N2。第二儲能元件C2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之間。漏電補償電路130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之間,以在驅動電路110輸出驅動電流Id時,第二節點N2的電壓對第一節點N1的電壓進行補償。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儲能元件C1及第二儲能元件C2可為電容。
當驅動電路110驅動發光元件L產生光亮時,若第一節點N1上的電壓由畫素電路100中其他路徑漏電(如:第三開關元件T3,其運作將於後文詳述),則驅動電晶體Td的閘極電壓下降,從而影響發光元件L的亮度。本揭示內容透過漏電補償電路130,使驅動電路110驅動發光元件L時,第二節點N2上的電壓透過漏電補償電路130導通至第一節點N1。由於第二節點N2的電壓高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因此,第二節點N2的電壓能對第一節點N1的電壓進行補償。據此,即可解決驅動電晶體Td的閘極(第一節點N1)的電壓因畫素電路100中具有漏電路徑而下降的間題。
在部份實施例中,漏電補償電路130包含漏電補償開關Tc。漏電補償開關Tc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C1及第二節點C2之間。即,漏電補償開關Tc與第二儲能元件C2相並聯,且響應於補償控制訊號Sc而導通。在發光期間(即,驅 動電路110驅動發光元件L),第二節點N2將被導通至驅動電源。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源提供之驅動電壓Vdd為高電壓訊號,使第二節點N2的電壓大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
請參閱第1A圖所示,在部份實施例中,驅動電路110還包含第一開關元件T1及第二開關元件T2,且畫素電路100還包含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第五開關元件T5、第六開關元件T6。第一開關元件T1電性連接於第二節點N2及驅動電晶體Td。第二開關元件T2電性連接於第一開關元件T1及驅動電源Vdd。第三開關元件T3電性連接於第一節點N1及第一參考電源,以在導通時接收第一參考電壓Vtef1。第四開關元件T4電性連接於第一儲能元件C1。第五開關元件T5電性連接於驅動電晶體Td及第二參考電源,以在導通時接收第二參考電壓Vref2。
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第五開關元件T5係響應於第一開關訊號S1導通或關斷。第一開關元件T1則響應於第二開關訊號S2導通或關斷。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響應於補償控制訊號Sc導通或關斷。第二開關元件T2則響應於第三開關訊號S3導通或關斷。
請搭配參閱第1B圖,第1B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份實施例的畫素電路100的操作時序圖。以下將詳細說明畫素電路100在不同操作期間下的運作方式。在部份實施例中,畫素電路100的運作過程包含第一重置期間P1、第二重置期間P2、驅動補償期間P3、資料寫入期間P4及發光期間P5。
在本實施例中,該些開關元件T1~T5及漏電 補償電晶體皆為P型TFT(薄膜電晶體)。對於P型TFT而言,當其閘極接收到的訊號為高電壓準位時將禁能、接收到的訊號為低電壓準位時將致能。但本揭示內容並不以此為限。亦可使用N型電晶體作為開關使用(即,低電壓準位時禁能、高電壓準位準位時致能)。
請參閱第2A圖所示,在第一重置期間P1,第一開關訊號S1為禁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致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致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導通,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關斷。此時,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透過第二開關元件T2導通至驅動電源,且驅動電源提供的驅動電壓Vdd將會施加至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上。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壓Vdd為高電壓訊號,用以重置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的電壓。
請參閱第2B圖所示,在第二重置期間P2,第一開關訊號S1為致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致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此時,第一節點N1導通至第一參考電源,以被控制於第一參考電壓Vref1。第二節點N2則維持在驅動電壓Vdd。發光元件L將透過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至第二參考電源,以接收第二參考電壓Vref2(低電壓),使 發光元件L上的電壓能被重置。
請參閱第2C圖所示,在驅動補償期間P3,第一開關訊號S1為致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禁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及第二開關元件T2關斷。此時,第一節點N1仍被控制於第一參考電壓Vref1。第二節點N2會透過驅動電路110中的第一開關元件T1、驅動電晶體Td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至第二參考電壓Vref2。資料寫入電路120中第三節點N3的電壓則透過第四開關元件T4,被控制於一個控制電壓Vc中。在開關元件T1~T3為理想(即,導通時視為短路)的情況下,第二節點N2上將會形成補償電壓。在本實施例中,補償電壓等於「第一參考電壓Vref+驅動電晶體Td的臨界電壓Vth」。
請參閱第2D圖所示,在資料寫入期間P4,第一開關訊號S1為致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禁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禁能準位。因此,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此時,資料寫入電路110透過導通之第四開關元件T4,接收資料電壓Vdata,使得第一儲能元件C1(第三節點N3)上形成(被寫入)資料電壓Vdata。由於在資料寫入期間P4,第三節點N3的電壓變化為「資料電壓Vdata-控制電壓Vc」,因此,根據電容耦合效應,第二節 點N2上會產生相同的電壓變化。意即,第二節點的電壓V2將為下列方程式所示:V2=Vref+Vth+C1×(Vdata-Vc)/(C1+C2)。
請參閱第2E圖所示,在發光期間P5,在資料寫入期間P4,第一開關訊號S1為禁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致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導通。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第五開關元件T5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由於在驅動補償期間P3時,第二節點N2上已針對臨界電壓Vth完成補償,因此,根據驅動電晶體Td的電氣特性,發光期間P5中驅動電流Id將為「K×[C1×(Vdata-Vc)/(C1+C2)]2」。
承上,請參閱第2F圖所示,雖然在發光期間P5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及第三開關元件T5關斷,但電流仍可能會通過電晶體本身(即,漏電現象)。在產生漏電的情況下,第一節點N1的電壓將會透過第三開關元件朝第一參考電源放電。由於第二節點N2此時導通於驅動電源Vdd、第二節點N2上的電壓大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因此第二節點N2能透過漏電補償電晶體Tc上形成的漏電補償路徑Rc,對第一節點N1進行電壓補償,解決第一節點N1上電壓不穩定的問題。
在本揭示內容中,由於漏電補償電路130形成的漏電補償路徑Rc與臨界電壓有關,因此能更精確地對第一節點N1的電壓進行補償。如第2C及2F圖所示,第二節點 N2的電壓在驅動補償期間P3會被寫入補償電壓,補償電壓與臨界電壓Vth有關。在發光期間P5,第二節點N2將根據補償電壓對第一節點N1進行補償,使得第一節點N1上的電壓亦與臨界電壓Vth相關,進而確保驅動電流Id不會被驅動電晶體Td之臨界電壓Vth所影響。
第3A及3B圖為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實施例之畫素電路200示意圖。於第3A及3B圖中,與第1A及1B圖之實施例有關的相似元件係以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以便於理解,且相似元件之具體原理已於先前段落中詳細說明,若非與第3A及3B圖之元件間具有協同運作關係而必要介紹者,於此不再贅述。
在該實施例中,畫素電路200還包含第六開關元件T6。第六開關元件T6電性連接於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一儲能元件C1之間。第六開關元件T6響應於第三開關訊號S3導通或關斷。第六開關元件T6用以在發光期間P5時導通,以使第一儲能元件C1透過第六開關元件T6導通至第二參考電源Vref2,使第三節點N3的電壓不會因為浮動變化而干擾第二節點N2的電壓。
請參閱第4A圖所示,在重置期間Pa,第一開關訊號S1為禁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致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致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六開關元件T6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導通,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關斷。此時,第一節點N1 及第二節點N2透過第二開關元件T2導通至驅動電源Vdd,且驅動電源Vdd提供的高電壓將會施加至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上(即,重置第一節點N1及第二節點N2的電壓)。第三節點N3則透過第六開關元件T6被控制於第二參考電壓Vref2。
請參閱第4B圖所示,在驅動補償期間P3,第一開關訊號S1為致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禁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第二開關元件T2、第六開關元件T6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此時,第一節點N1仍被控制於第一參考電壓Vref1。第二節點N2會透過驅動電路110中的第一開關元件T1、驅動電晶體Td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至第二參考電壓Vref2。資料寫入電路120中第三節點N3的電壓則透過第四開關元件T4,被控制於一個控制電壓Vc中。在開關元件T1~T3為理想(即,導通時視為短路)的情況下,第二節點N2上將會形成補償電壓。在本實施例中,補償電壓等於「第一參考電壓Vref+驅動電晶體Td的臨界電壓Vth」。
請參閱第4C圖所示,在資料寫入期間P4,第一開關訊號S1為致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禁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禁能準位。因此,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及第五開關元件T5導通。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六開關元件T6及 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此時,資料寫入電路110透過導通之第四開關元件T4,接收資料電壓Vdata,使得第一儲能元件C1(第三節點N3)能被寫入資料電壓Vdata。由於在資料寫入期間P4,第三節點N3的電壓變化為「資料電壓Vdata-控制電壓Vc」,因此,根據電容耦合效應,第二節點N2上會產生相同的電壓變化。意即,第二節點的電壓V2將為下列方程式所示:V2=Vref+Vth+C1×(Vdata-Vc)/(C1+C2)。
請參閱第4D圖所示,在發光期間P5,第一開關訊號S1為禁能準位、第二開關訊號S2為致能準位、補償控制訊號Sc為禁能準位、第三開關訊號S3為致能準位。因此,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及第六開關元件T6導通。第三開關元件T3、第四開關元件T4、第五開關元件T5及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關斷。由於在驅動補償期間P3時,第二節點N2上已針對臨界電壓Vth完成補償,因此,根據驅動電晶體Td的電氣特性,發光期間P5中驅動電流Id將為「K×[C1×(Vdata-Vc)/(C1+C2)]2」。
與第2A~2F圖相同,雖然在發光期間P5漏電補償電路130(漏電補償電晶體Tc)及第三開關元件T5關斷,但由於第二節點N2的電壓大於第一節點N1的電壓,因此第二節點N2能透過漏電補償電晶體Tc內的漏電補償路徑Rc,對第一節點N1進行電壓補償,解決漏電的問題。此外,在發光期間P5,由於第六開關元件T6導通至第二參考電源,故第三節點N3的電壓將透過第六開關元件T6,被控制於第二 參考電壓Vref2。據此,在第三節點N3的電壓被控制的情況下,第二節點N2的電壓亦能維持穩定,且對第一節點N1的電壓進行補償。
前述各實施例中的各項元件、方法步驟或技術特徵,係可相互結合,而不以本揭示內容中的文字描述順序或圖式呈現順序為限。
雖然本發明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畫素電路
110‧‧‧驅動電路
120‧‧‧資料寫入電路
130‧‧‧漏電補償電路
T1‧‧‧第一開關元件
T2‧‧‧第二開關元件
T3‧‧‧第三開關元件
T4‧‧‧第四開關元件
T5‧‧‧第五開關元件
Td‧‧‧驅動電晶體
Tc‧‧‧漏電補償電晶體
C1‧‧‧第一儲能元件
C2‧‧‧第二儲能元件
L‧‧‧發光元件
Vdd‧‧‧驅動電壓
Vref1‧‧‧第一參考電壓
Vref2‧‧‧第二參考電壓
Vdata‧‧‧資料電壓
S1‧‧‧第一開關訊號
S2‧‧‧第二開關訊號
S3‧‧‧第三開關訊號
Sc‧‧‧補償控制訊號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Id‧‧‧驅動電流

Claims (15)

  1. 一種畫素電路,包含:一驅動電路,用以響應於一第一節點的電壓導通,以輸出一驅動電流來驅動一發光元件;一資料寫入電路,包含一第一儲能元件及一第二儲能元件,其中該第一儲能元件用以接收一資料電壓,且電性連接於一第二節點,該第二儲能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以及一漏電補償電路,電性連接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以在該驅動電路輸出該驅動電流時,該第二節點的電壓對該第一節點的電壓進行補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該漏電補償電路包含一漏電補償開關,該漏電補償開關並聯於該第二儲能元件,且響應於一補償控制訊號導通。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發光期間,該第二節點導通至一驅動電源,使該第二節點的電壓大於該第一節點的電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該驅動電路包含:一驅動電晶體,用以接收一驅動電壓,並響應於該第一節點的電壓導通,以產生該驅動電流;以及 一發光元件,耦接至該驅動電晶體,並根據該驅動電流發光。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該驅動電路包含:一第一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二節點及該驅動電晶體,其中在一驅動補償期間,該第一開關元件及該驅動電晶體皆被導通,以在該第二節點上形成一補償電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該驅動電路還包含:一第二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開關元件及一驅動電源,在該驅動補償期間,該第二開關元件被關斷。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畫素電路,還包含:一第三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節點及一第一參考電源,其中在該驅動補償期間,該第三開關元件被導通;以及一第四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儲能元件;其中在該驅動補償期間,該第四開關元件被導通。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畫素電路,還包含:一第五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一驅動電晶體及一第二參考電源,其中在該驅動補償期間,該第五開關元件被導通。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資料寫入期間,該第五開關元件被導通。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資料寫入期間,該第一開關元件、該第二開關元件及該漏電補償電路被關斷,該第三開關元件及該第四開關元件被導通,以對該第一儲能元件施加一資料電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發光期間,該第一開關元件及該第二開關元件被導通,該第三開關元件及該第四開關元件被關斷,使該第二節點透過該第二開關元件導通至該驅動電源。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第一重置期間,該第一開關元件、該第二開關元件及該漏電補償電路被導通,該第三開關元件及該第四開關元件被關斷,使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皆透過該第二開關元件導通至該驅動電源。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第二重置期間,該第一開關元件、該第二開關元件、該第三開關元件及該第四開關元件被導通,該漏電補償電路被關斷。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畫素電路,還包含:一第六開關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四開關元件及該第一儲能元件,其中在一發光期間,該第六開關元件被導通,使該第一儲能元件被導通至一第二參考電源。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在一重置期間,該第六開關元件被導通,使該第一儲能元件被導通至該第二參考電源。
TW108133278A 2019-09-16 2019-09-16 畫素電路 TWI721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278A TWI721561B (zh) 2019-09-16 2019-09-16 畫素電路
CN202010279122.4A CN111445836B (zh) 2019-09-16 2020-04-10 像素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278A TWI721561B (zh) 2019-09-16 2019-09-16 畫素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1561B TWI721561B (zh) 2021-03-11
TW202113783A true TW202113783A (zh) 2021-04-01

Family

ID=7165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278A TWI721561B (zh) 2019-09-16 2019-09-16 畫素電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5836B (zh)
TW (1) TWI7215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0533B2 (en) 2020-10-12 2023-03-2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riving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8257B1 (ko) * 2004-06-07 2006-12-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장치
WO2013021418A1 (ja) * 2011-08-09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3247262B (zh) * 2013-04-28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2109191B1 (ko) * 2013-11-14 2020-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575662B1 (ko) * 2017-02-06 2023-09-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7170410B (zh) * 2017-06-28 2018-10-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补偿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727571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KR102432347B1 (ko) * 2018-02-28 2022-08-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회로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0164376B (zh) * 2018-08-22 2020-11-03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48637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0533B2 (en) 2020-10-12 2023-03-2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riving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5836A (zh) 2020-07-24
TWI721561B (zh) 2021-03-11
CN111445836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246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9237735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11825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188390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7464526B (zh)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8937489B2 (en) Inverter and scan driver using the same
TWI699742B (zh) 畫素電路
CN109166528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16161896A1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WO2018157443A1 (zh) 像素补偿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00448A1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4050918A (zh) 像素单元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064975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TWI685831B (zh) 畫素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CN112634833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TWI669697B (zh) 畫素電路
WO2021179406A1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WO2023115533A1 (zh) 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WO2023103038A1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326104B (zh) 像素电路
TWI721561B (zh) 畫素電路
WO2024045830A1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US11107401B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TWI780635B (zh) 顯示面板以及畫素電路
WO2020215430A1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