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502A - 留置針組裝體 - Google Patents
留置針組裝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10502A TW202110502A TW109121583A TW109121583A TW202110502A TW 202110502 A TW202110502 A TW 202110502A TW 109121583 A TW109121583 A TW 109121583A TW 109121583 A TW109121583 A TW 109121583A TW 202110502 A TW202110502 A TW 20211050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inner needle
- outer needle
- hub
- diameter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操作性優的留置針組裝體。
[解決手段]留置針組裝體(1)具備有:管狀的外針(10)、固定有外針(10)的基端部的外針座(20)、被插入外針(10)及外針座(20)內的內針(30)、以及框體(50),其是保持內針(30)的同時,在本身的一端將外針座(20)裝卸自如地作保持,框體(50)具有:被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51)、以及延伸出部(53),其是從把持部(51)朝內針(30)的軸向延伸出地被設置,在前端部保持外針座(20),延伸出部(53)在外周面具有在內針(30)的軸向定位外針座(20)的止動件(53d),止動件(53d),是構成在內針(30)的周向部分突出、或是構成在內針(30)的周向突出量改變。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具備有穿刺到血管等用於與輸液管線等作連接的留置針之留置針組裝體。
以往已知有預先將內針插入外針(導管),被該內針導引而將外針插入到生物體的血管內等之後拔去內針,將輸液管線等連接到被滯留的外針的置留針。近年來尤其為了防止接觸拔去後的內針所致的病菌感染等,而使拔去後可藉由線圈彈簧等將內針收容在框體內的留置針組裝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普及。
這類的置留針,是形成將從外針的前端突出的內針的尖銳的前端穿刺到生物體內,讓其到達血管等的內部之後,沿著內針僅將外針進一步推進,而將外針的前端深深地插入到血管等的內部。在外針的基端部固定具備連接輸液管線等用的魯爾連接器之外針座(導管基座),將外針沿著內針作推進的操作一般藉由手指按壓該外針座來進行。
更具體而言,因為外針座通常嵌合在收容拔去後的內針的框體的一端而被保持,所以,使用者例如用拇指與中指把持著框體,用食指按壓外針座而解除與框體的嵌合,僅將外針推進血管等的內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9602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會有不易用食指按壓外針座的問題。具體而言,外針座因為一般構成朝向外針測縮徑的形狀,所以,解除外針座與框體的嵌合,將外針朝血管等的內部推進必須按壓外針的相反側的開口側端面。然而,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框體的一端構成具段差圓筒狀,將具段差圓筒的小徑部插入外針座的開口內將其嵌合的同時,將外針座的開口側端面抵接在段差部,進行外針座的軸向的定位,所以,開口側端面的大部分被具段差圓筒的大徑部所隱藏,使得可用指尖按壓的面積變窄。
因此,藉由醫師、護理師的使用者的熟練度僅單手的操作不易,例如會有所謂用右手把持著框體,用左手的拇指與食指抓著外針座作推進的操作成為必要的情況。
本發明是有鑑於這樣的實情而欲提供操作性優的留置針組裝體。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其特徵為具備有:管狀的外針、固定前述外針的基端部的外針座、插入到前述外針及前述外針座內的內針、以及框體,其是保持前述內針的同時,在本身的一端將前述外針座裝卸自如地作保持,前述框體具有:被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以及延伸出部,其是從前述把持部朝前述內針的軸向延伸出地被設置,在前端部保持外針座,前述延伸出部在外周面具有在前述內針的軸向定位前述外針座的止動件,前述止動件,是構成在前述內針的周向部分突出、或是構成在前述內針的周向突出量改變。
根據本發明,因為在止動件以外的部分可增大外針座與延伸出部的外徑差,所以,可容易按壓外針座。因此,使用者用拇指與中指把持著把持部的狀態下,可用食指容易將外針座沿著內針推進,可讓留置針組裝體的操作性提升。
又,在本發明,前述止動件構成繞前述內針的軸向連續的肋狀為理想。
據此,因為可將止動件作為補強構件確保延伸出部的強度及剛性,所以可將延伸出部作成更小徑。因此,在止動件以外的部分更增大外針座與延伸出部的外徑差,可更容易按壓外針座。
又,在本發明,前述止動件,是構成僅在成為前述內針及前述外針的穿刺對象側的部分突出、或是構成成為前述穿刺對象側的部分之突出量比其他的部分更大為理想。
據此,因為僅在通常沒有配置按壓外針座的部分設置止動件、或是可縮小通常配置有按壓外針座的手指的部分中的止動件的突出量,所以,可藉由止動件形成不會阻礙按壓操作外針座。
又,即便在本發明,愈用食指按壓外針座時,按壓外針座直到結束時,必須邊注意到不能用食指推收容內針用的開關邊作推進。
於此,在本發明,內針座,其固定有前述內針的基端部,可朝前述內針的軸向移動地被配置在前述框體;彈推構件,其是將前述內針座朝向前述框體的另一端彈推;以及開關構件,其是在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配置在限制前述內針座的移動的限制位置、與解除前述內針座的移動的限制的解除位置之間,前述開關構件被配置在前述把持部的前述延伸出部側的同時,具有從前述把持部露出的露出部,前述露出部,是構成具有前述延伸出部側的頂面朝向前述延伸出部側逐漸接近前述把持部的傾斜面之形狀為理想。
據此,即便具備在框體內收容藉由開關構件的按壓操作而容易拔去後的內針的機構,因為也可不碰觸開關構件推進外針座,所以可讓操作性提升。
又,在本發明,前述把持部或前述延伸出部,是在前述露出部與前述外針座之間具有與前述傾斜面朝相同的傾斜方向傾斜的輔助傾斜面為理想。
據此,因為可不被把持部或延伸出部妨礙而將手指略呈筆直地伸長的狀態下推進外針座,所以,更容易按壓外針座的同時,不論把持部或延伸出部的形狀可讓傾斜面的效果確實達到。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能達到所謂可讓操作性提升的優異的效果。
以下,參照添附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圖1,是分解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留置針組裝體1的一部分表示的外觀立體圖。又,圖2A為圖1中的I-I線剖視圖,圖2B是放大圖2A的一部分表示的剖視圖。
如該等的圖所示,留置針組裝體1具備:被插入生物體的血管等而被留置的外針(導管)10及被固定在外針10的基端部的外針座(導管基座)20;被插入到外針10及外針座20內的內針30;被固定在內針30的基端部的內針座40;框體50,是將外針座20保持在一端的同時,將內針座40收容成可在內針30的軸向上移動;被配置在框體50內的彈推構件60,其覆蓋內針座40的外周;以及開關構件70,是可在內針30的軸向朝垂直的方向移動地被配置在框體50。
留置針組裝體1又以覆蓋外針10、外針座20、內針30、框體50的一部分及開關構件70的方式被安裝在框體50,且具備有使用時被取下的保護器80。此外,圖1及圖2B表示取下保護器80的狀態,圖2A表示將保護器80安裝在框體50的狀態。
留置針組裝體1,是以內針30的軸向為基準被構成,留置針組裝體1整體及外針10、外針座20、內針30、內針座40、框體50及保護器80的軸向與內針30的軸向略微一致,且關於周向也同樣。因此,在以下的說明,是以圖2A及B中的左右方向為軸向,以左側為前端側,以右側為基端側。又,留置針組裝體1通常以圖1及圖2A及B中的下側作為生物體側,亦即以作為內針30及外針10的穿刺對象側的姿勢被使用。
外針10為前端形成錐狀的管狀的構件,由具有柔軟性的適當的樹脂所構成。外針座20為具有將輸液管線、注射器等連接在外針10用的具略有段差的圓錐梯形狀的外形狀的筒狀的構件,且具備有預定的規格的魯爾連接器。在外針座20的前端部設有縮小內外徑的外針固定部21,外針10的基端部在該外針固定部21藉由接著劑等被固定。
外針10及外針座20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所構成,醫師、護理師等的使用者可在外針10及外針座20確認所謂逆流血(flashback)的情況。此外,在外針座20設置適當的止血閥,從框體50取下外針座20之後,使貯留在內部的血液不會漏出亦可。
內針30是在前端形成有刃面的管狀的構件,由較外針10更剛性高的適宜的金屬或樹脂等所構成。內針30的前端形狀不是特別被限定者,例如藉由施予頂部切槽(back cut)、刺血針(Lancet)加工等減低穿刺抵抗亦可。在內針30的前端附近設有使逆流血在內針30與外針10的間隙流動而可視化用的側孔(邊孔)31。
亦即,形成從血管內流入內針30內的逆流血的一部分通過側孔31流入內針30與外針10的間隙,而透過透明或半透明的外針10被看見。此外,通過該內針30與外針10之間的血液成為被貯留在外針座20的內部。被貯留在該外針座20內的血液也可透過透明或半透明的外針座20看見。
內針座40為支撐內針30用的略具段差圓筒狀的構件,由前端側的小徑部41及基端側的大徑部42所構成。在小徑部41的基端側的外周面在2處設有防止內針座40與框體50相對的旋轉的阻轉突起41a。又,在小徑部41的前端側設有將內徑縮小後的內針固定部41b。
被插入小徑部41內的內針30的基端部在該內針固定部41b藉由接著劑等被固定。內針30的內部與內針座40的內部連通,而形成通過內針30的內部的血液成為流入內針座40的內部。內針座40與框體50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所構成,而形成使用者在內針座40也可確認逆流血的情況。
內針座40的大徑部42中的基端側的開口,是藉由雖具有通氣性而不具通液性的濾器43被閉塞。藉此,內針座40的內部空間構成貯留通過內針30的血液的閃流腔室(flush chamber)。濾器43由多孔質體所構成,藉由適當排出內針座40內的空氣促進血液往內針座40內的流入的同時,防止被貯留在內針座40內的血液漏出到外部的情況。濾器43從基端側被插入大徑部42內,藉由抵接在被設在大徑部42的內側的定位凸部42a被定位在從基端些許進入的位置。
較大徑部42的濾器43更靠基端側的內周面為了容易進行濾器43朝內針座40的安裝(朝內針座40內的插入),而朝向基端側被擴徑呈錐狀。又,較該濾器43更靠基端側的內周面,是構成收容框體50的一部分的收容部44。關於收容部44的詳細容後敘述。又,在大徑部42的基端側端部的外周面設有承受彈推構件60的彈推力的鍔狀的受力部45。
框體50保持留置針組裝體1的各部的同時是被使用者把持者。框體50,是藉由將基底構件50a及內針收容構件50b予以組合而構成僅前端側開口的有底筒狀。又,框體50的軸向長度,是形成能與內針座40一起收容從外針10拔去後的內針30整體的長度。
基底構件50a是由:中空的略呈四角柱狀的把持部51、從把持部51的基端側延伸出的略呈圓筒狀的連接部52、從把持部51的前端側延伸出的略呈漏斗狀的延伸出部53所構成,且具有貫穿軸向的圓形剖面的貫穿孔54之筒狀的構件。基底構件50a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所構成,如上述形成可從外部看見內針座40內的逆流血。
把持部51,是使用者把持用的部分。把持部51,是構成假設用右手把持時,將拇指配置在左側面51a,將中指配置在右側面51b的握著的方式(所謂橫握)的外形狀。具體而言,左側面51a及右側面51b為了在內針30的穿刺時容易施力而分別構成有朝向前端側互相逐漸分離的凹面狀。又,在左側面51a及右側面51b設有複數個止滑件突起51c。
在把持部51的上面51d的前端側設有在略呈四角柱狀的凹部51e及凹部51e的底面51f與把持部51的下面51g之間貫穿的縫隙51h。後述的開關構件70被插入該凹部51e及縫隙51h內。又,較上面51d的凹部51e更靠基端側的區域,是構成朝向前端側逐漸從下面51g分離的凹面狀。藉此,留置針組裝體1成為也容許將拇指配置在上面51d,將食指配置在下面51g的握著的方式(所謂縱握)者。
又,由於將把持部51構成所謂橫握及縱握的任一皆可對應的略呈四角柱狀,可防止框體50放置在桌上等的時候的滾動。藉此,因為在框體50不需要另外設置滾動防止用的突起等,所以,更容易拿著框體50,可構成使用方便性的良好的形狀。在本實施形態,尤其構成讓把持部51的左右側面51a、51b的前端側朝外側凸出,所以,如上述不僅讓穿刺時的操作性提升,也讓滾動防止功能提升。
在把持部51的前端側的角部設有圓度51i。又,把持部51的基端側端部,是構成邊朝向基端側逐漸外形狀圓滑地突出邊從四角形變化成圓形,與內針收容構件50b組合後,形成把持部51與內針收容構件50b的端面彼此緊貼。又,把持部51的基端側端部的外徑形成與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前端側端部的外徑大致相同。亦即,把持部51的基端側端部,是構成與內針收容構件50b之間不會產生段差,藉此成為框體50在使用時容易拿的形狀。
連接部52,是被插入內針收容構件50b內進行嵌合的部分。連接部52的外徑被設定的比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內徑更稍微小。又,在連接部52的中間部的稍微靠前端的位置設有繞周向連續的防脫落突起52a。
延伸出部53,是在內部收容內針座40的一部分並予以保持的同時是將嵌合在前端部的外針座20裝脫自如予以保持的部分。關於延伸出部53的詳細容後敘述。
貫穿孔54,是由較內針座40的小徑部41的外徑稍微大的內徑的第1內徑部54a、以及較內針座40的受力部45的外徑稍微大的內徑的第2內徑部54b所構成。第1內徑部54a被設在延伸出部53的前端部,貫穿孔54的這以外的部分成為第2內徑部54b。又,在第1內徑部54a的基端側,是在2處設有收容內針座40的阻轉突起41a的阻轉溝54c。
內針座40在貫穿孔54的前端側,以小徑部41的前端從延伸出部53突出的狀態被配置。因此,內針座40,是小徑部41被第1內徑部54a所支撐的同時,受力部45被第2內徑部54b所支撐,而在晃動少的態下被收容在基底構件50a的內部。又,在此狀態,因為在阻轉溝54c內收容有阻轉突起41a,因而形成內針座40對於基底構件50a不會進行相對性的旋轉。
內針收容構件50b朝向基端側稍微外徑縮徑的同時,在基端側具有底部55的有底圓筒狀的構件。在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內周面,是在對應基底構件50a的連接部52的防脫落突起52a的位置設有繞周向連續的防脫落溝56。藉由該防脫落溝56與防脫落突起52a卡合,形成基底構件50a與內針收容構件50b不會輕易分離。
又,內針收容構件50b由適當的樹脂所構成,樹脂成形時的金屬膜構造上,底部55成為朝內側突出(凹陷)的形狀。亦即,底部55,是配置有射出成形的澆口(流入金屬膜的腔內的樹脂的入口)的部位,而以厚度成為大致一定地使其凹陷,邊防止縮痕、空隙等的發生,邊形成成為銳利的切斷痕跡時的澆口痕跡不會朝外側突出。在底部55配置澆口,藉此使腔內中的樹脂的流動順暢,而可讓成形性提升。又,因為在碰觸到留置針組裝體1的使用者、穿刺對象的生物體的可能性高的外周面沒有必要設置澆口痕跡的突出防止用的凹口等,所以可構成容易拿著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形狀。
彈推構件60,是將拔去後的內針30朝向基端側彈推而引誘到框體內者,且由線圈彈簧所構成。彈推構件60,是在貫穿孔54的第2內徑部54b內插穿了內針座40的大徑部42的狀態下被配置。因此,彈推構件60,是在第2內徑部54b的前端側的端面(與第1內徑部54a的段差部)與內針座40的受力部45之間被壓縮的狀態下產生彈推力,而將內針座40朝向基端側彈推。
此外,第2內徑部54b的前端側構成朝向前端側逐漸縮徑。藉由如此安裝,在安裝時因為將彈推構件60嵌合在第2內徑部54b,而成為可將其保持在基底構件50a,可讓組裝性提升。
開關構件70通常限制彈推構件60的彈推力所致的內針30及內針座40的移動,並藉由使用者的按壓操作進行移動而解除該限制者。圖3為開關構件70的外觀立體圖。如該圖所示,開關構件70,是由略呈四角錐梯狀的露出部71、從露出部71向下方延伸的2個略呈平板狀的導引部72、以及以連結2個導件部72的方式而設的略呈U字狀的限制部73所構成。
露出部71,是從框體50的把持部51露出被使用者按壓的部分。露出部71的頂面71a被配置在把持部51時,成為前端側的部分以朝向前端側逐漸變低(亦即,逐漸接近把持部51)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71b。又,被配置在露出部71的把持部51時,在成為兩側面的部分分別設有與保護器80的一部分卡合的卡合溝71c。
導件部72被配置在把持部51的時候為被收容在凹部51e內的部分,被設成相對於凹部51e的內側面進行滑動。導件部72又作為對使用者的按壓力的補強構件發揮功能。亦即,因為藉由設置導件部72而提高限制部73的彎曲強度,所以即便在露出部71施加過大的力的時候,也可使開關構件70不容易破損。
限制部73,是被配置在把持部51時被插入隙縫51h內而與內針座40的基端側端面抵接的部分。被配置在限制部73的把持部51時,在成為兩側面的部分分別設有略呈V字狀剖面的第1卡止溝73a及第2卡止溝73b。在限制部73的各角部設有比較大的倒角,而成為組裝時縫隙51h內的角部的卡住、作動時的內針座40的角部的卡住等不會發生。
開關構件70,是可在限制內針30及內針座40的移動的限制位置、以及解除內針30及內針座40的移動的限制的解除位置之間移動地被配置在把持部51。圖1及圖2A及B表示開關構件70位在限制位置的情況。如該等的圖所示,在限制位置形成露出部71的大致整體從把持部51露出,傾斜面71b位在前端側,卡合溝71c在軸向連續的狀態。又,限制部73的下側部分成為與內針座40的基端側端面抵接的狀態。
圖4A及B為圖2A的II-II線剖視圖。圖4A表示安裝了保護器80的狀態下,開關構件70位在限制位置的情況。又,圖4B表示取下保護器80的狀態下,將開關構件70移動到解除位置的情況。
如圖4A所示,保護器80在內側具備第1卡合突起82,將保護器80安裝在框體50,形成該第1卡合突起82與開關構件70的卡合溝71c卡合。亦即,安裝了保護器80的狀態下,開關構件70成為不能朝解除位置的移動,而形成確實防止開關構件70的動作。
又,在隙縫51h的內側面設有略呈V字狀剖面的卡止突起51j,開關構件70位在限制位置時,該卡止突起51j被收容在第1卡止溝73a內而形成卡止。因此,開關構件70形成取下保護器80後也不容易移動。
如圖4B所示,開關構件70是使用者按壓露出部71而朝向下方的解除位置移動。此時,卡止突起51j藉由限定部73或把持部51彈性變形而從第1卡止溝73a脫出,當開關構件70到達解除位置時,藉由彈性變形的復原力被收容在第2卡止溝73b內,而形成卡止於此。
如此與卡止突起51j一起設置第1卡止溝73a及第2卡止溝73b,即便取下保護器80之後不僅開關構件70不易動作,且按壓操作開關構件70時可讓使用者感覺到卡達感。亦即,使用者可用指尖的觸感知道開關構件70已移動到解除位置,而使留置針組裝體1的操作性提升。
如圖4B所示,在解除位置形成限定部73與內針座40的基端側端面而成為不抵接的狀態。因此,內針座40與內針30一起通過限定部73的內側朝向框體50內的基端側移動,最終形成內針30被收容在框體50內的狀態。
圖5表示內針30被收容在框體50內的狀態的剖視圖。如該圖所示,形成內針座40藉由彈推構件60朝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底部55被推壓的狀態,內針30整體被收容在框體50內。又,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底部55成為一部分被收容在內針座40的收容部44內的狀態。如此將底部55收容在收容部44內,為了防止澆口痕跡的突出而活用凹陷的底部55,在框體50內穩定地保持內針30,可提高安全性。又,因為可縮短框體50的軸向的全長,所以,將留置針組裝體1緊緻化,可讓操作性提升。
此外,讓底部55與收容部44互相嵌合,亦可更確實防止內針30的再突出。又,由較內針座40更軟質的材料構成濾器43,讓底部55碰撞濾器43也可吸收衝擊。又,也可以開關構件70位在解除位置時,限制部73從基底構件50a不會突出地構成基底構件50a及開關構件70。此時,即便將手指配置在把持部51的下面51g時,可不會被該手指阻礙開關構件70的動作。
圖6A及B表示開關構件70的變形例的圖,且表示取下保護器80的狀態下,開關構件70位在限制位置的情況。
圖6A表示在開關構件70追加板簧狀的彈性構件74的例子。在此例,彈性構件74為平板狀的構件,被設成從導件部72向內側突出。而且,彈性構件74,是形成隨著從開關構件70的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的移動抵接在把持部51的一部分(在此例,是凹部51e的底面51f的前端側圓弧狀的部分)而變形。
如此設置彈性構件74,對於開關構件70的移動賦予適度的阻力的同時,若在卡止突起51j與第2卡止溝73b卡止之前,可將開關構件70推回限制位置。藉此,保護器80的取下後,也使開關構件70不容易動作,可讓留置針組裝體1的操作性提升。又,可對開關構件70賦予良好的操作感。
圖6B表示讓開關構件70的防脫的功能提升的例子。在此例,讓卡止突起51j的突出量(高度)、以及第1卡止溝73a及第2卡止溝73b的凹陷量(深度)增加的同時,在成為第1卡止溝73a與第2卡止溝73b之間的V字狀剖面的突起狀的部分的頂上部呈切口。
卡止突起51j及第1卡止溝73a,是形成不只是抑制開關構件70從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的移動,也抑制開關構件70從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的相反側(圖的上方)的移動。亦即,卡止突起51j及第1卡止溝73a也達到開關構件70來自把持部51的防脫功能。該防脫功能雖是藉由增加卡止突起51j的突出量及第1卡止溝73a的凹陷量提高卡止力而可提升,可是,只是提高卡止力,因為讓開關構件70從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移動所需要的推壓力也增加,所以,會衍生所謂開關構件70的操作性惡化的問題。
於此,在此例,藉由將第1卡止溝73a與第2卡止溝73b之間的突起狀部分的頂上部作成切口,減低開關構件70從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移動,卡止突起51j從第1卡止溝73a脫出時的跨過的高度,讓將開關70移動所需要的按壓力減少。
如此作成,邊讓開關構件70的防脫功能提高,也可使操作需要的按壓力不會過度變大。換言之,根據圖6B所示的例子,可讓適度的卡達感與適度的按壓力所致的開關構件70的良好的操作性、與開關構件70的確實的防脫兼顧。
回到圖1以及圖2A及B,保護器80,是構成讓前端側具有底部81的有底圓筒的開口側配合框體50的把持部51及開關構件70的露出部71的形狀鼓出的形狀。底部81與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底部55同樣構成朝內側突出(凹陷)的形狀,且配置有射出成形的澆口。藉此,讓保護器80的成形性提升的同時,可提高保護器80的形狀的自由度。在保護器80的開口側中的外周面的下側設有滾動防止用的平面部80a。
圖7A是從開口側觀看保護器80的外觀立體圖,圖7B是從開口側觀看保護器80的內部的圖,圖7C是圖7A的III-III線剖視圖。如上述,在保護器80的內側面設有與開關構件70的卡合溝71c卡合的第1卡合突起82。第1卡合突起82,是如上述不只有防止開關構件70的動作,也達到防止保護器80朝軸向垂直的方向晃動的功能。
又,因為第1卡合突起82在軸向連續地被設置,所以,成為將保護器80從框體50取下時將保護器80的移動方向限制在軸向的導件也發揮功能。
如此,藉由讓保護器80與開關構件70卡合,因為框體50的形狀的自由度增加,所以,可將把持部51及延伸出部53等的各部作為操作性優的形狀。此外,開關構件70因為在前端側具有傾斜面71b,而形成取下保護器80時,即便第1卡合突起82從卡合溝71c脫落後也不易藉由保護器80的緣部被按壓的形狀。
在保護器80的內側面進一步在2處設有在軸向朝垂直的方向連續的第2卡合突起83。該第2卡合突起83與框體50的把持部51的左右側面51a、51b的前端側的突出的部分卡合(參照圖4A),防止保護器80晃動的同時,作為防脫落的功能。具體而言,第2卡合突起83,是形成將保護器80裝設到框體50時,藉由保護器80或把持部51的彈性變形越過把持部51的左右側面51a、51b的前端側的突出部分之後,壓抵在左右側面51a、51b。
此外,保護器80朝向基端側的移動形成藉由被設在第1卡合突起82的深側的垂直面85被限制。亦即,保護器80裝設到框體50時,藉由讓垂直面85抵接在把持部51而形成可定位在軸向。
在保護器80的內側面又必須防止前端側的晃動,而在對應外針座20的位置將與外針座20抵接的肋84設在周向的8處。如此,不是設在框體50,而藉由設置與外針座20抵接防止晃動的肋84,也可增加框體50的形狀的自由度。
接著,針對框體50的延伸出部53的詳細進行說明。
如圖1以及圖2A及B所示,延伸出部53,是由:和把持部51連繫的略呈圓筒狀的第1外徑部53a、從第1外徑部53a朝向前端側逐漸縮徑的略呈中空圓錐梯形狀的縮徑部53b、以及從縮徑部53b朝前端側延伸的略呈圓筒狀的第2外徑部53c所構成。又,延伸出部53,是在圖的下側,亦即,在使用時成為內針30及外針10的穿刺對象側的外周面設有止動件53d。
第1外徑部53a形成較第2外徑部53c更大徑,在內部收容有內針座40的大徑部42及彈推構件60的一部分。藉由設置這樣的第1外徑部53a,可將內針座40配置在更前端側。藉此,不會被把持把持部51的手、手指妨礙,可確認內針座40內的逆流血。
縮徑部53b,是讓第1外徑部53a的外周面與第2外徑部53c的外周面平順地連續的部分。藉由設置這樣的縮徑部53b,容易配置按壓外針座20的手指的同時,可消除移動該手指時卡住的情況。
第2外徑部53c被設定成被插入外針座20的開口(例如魯爾接頭)內而可嵌合的外徑。又,藉由另外設置止動件53d,第2外徑部53c不能被插入外針座20的開口內的部分(非插入部分)也被構成大致相同的外徑。因此,第2外徑部53c的非插入部分和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的外徑差D與利用以往的具段差圓筒的情況比變大。亦即,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成為容易用指尖按壓的狀態。
在本實施形態進一步將內針座40配置在較開關構件70的限制部73更靠前端側,而將第2外徑部53c的軸向長度設定成配置指腹的適當的長度。藉此,可更容易按壓外針座20。
圖8A表示基底構件50a的前端側的一部分的外觀立體圖,且表示從下側觀看的情況。如該圖所示,止動件53d,是構成在第2外徑部53c及縮徑部53b的外周面至周向部分朝離心方向突出而在軸向連續的肋狀。又,止動件53d被設在第2外徑部53c及縮徑部53b的下側,亦即,被設在使用時成為內針30及外針10的穿刺對象側的部分的最下部附近的2處。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止動件53d構成頂面與第1外徑部53a的外周面在相同面連續。亦即,延伸出部53的縮徑部53b、第2外徑部53c及止動件53d也可說是藉由除了與第1外徑部53a同一外徑的圓筒的一部分以外被構成。
外針座20如圖2B所示,讓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抵接在止動件53d的前端側端面53e,而被配置在軸向中的預定的位置。此時,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形成露出有藉由止動件53d隱藏下側的一部分者的大部分。
如此,藉由讓止動件53d在延伸出部53的周向部分突出,可將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中的可按壓的區域比以往更擴大。尤其,因為將止動件53d構成在軸向連續的肋狀,而可將止動件53d作為補強構件予以活用,所以,沒有擴大第1外徑部53a的非插入部分中的外徑,就可確保延伸出部53必要的強度及剛性。又,只在通常的使用狀態沒有配置指尖的下側部分讓止動件53d突出,邊確保延伸出部53必要的強度及剛性,可使指尖所為的按壓操作不會因止動件53d而被阻礙。
又,在延伸出部53的周向將肋狀的止動件53d分開設置在適當分離的複數個地方(在本實施形態為2處),而可讓基底構件50a的成形性與外針座20的穩定的定位兼顧。亦即,將止動件53d構成比較狹幅,既防止縮痕、空隙等的成形不良,也讓其在周向的複數個地方與外針座20抵接,抑制外針座20的傾斜,可穩定地保持外針座20。
圖9表示留置針組裝體1的使用狀態的概略圖。如同圖所示,使用者,是在取下保護器80之後,用裝戴手套的例如右手的拇指與中指把持留置針組裝體1的框體50的把持部51,將內針30及外針10例如穿刺到生物體100的血管110。然後,在外針10與內針30之間確認外針座20內及內針座40內的逆流血,若判斷到內針30及外針10的前端被插入到血管110內,就用食指的指尖按壓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僅將外針10進一步插入到血管110內的深處。
使用者僅將食指朝右側(圖的深側)或左側(圖的正前方側)些許移動,就可容易看見內針座40內的逆流血。使用者又將食指腹放在第2外徑部53c的非插入部分,只要讓指尖沿著第2外徑部53c向前端側移動,確實按壓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可容易解除外針座20與第2外徑部53c的嵌合。此外,此時使用者也可按壓被設在外針座20的凸緣部(魯爾連接器用的突起)。使用者進一步將食指的指尖朝向前端側移動可將外針座20進一步推進,可容易僅將外針10插入到血管110內的深處。
將食指的指尖朝向前端側移動的話,雖然食指及手掌愈接近把持部51,可是因為在開關構件70的露出部71設有傾斜面71b,所以,使用者不用在意食指、手掌碰觸到開關構件70,可用自然的動作推進外針座20。
尤其在本實施形態,因為在把持部51的前端側的角部設置圓度51i,並且在延伸出部53設置縮徑部53b,所以,使用者不會被把持部51、延伸出部53妨礙而將食指稍微伸直的狀態下,僅大致活動第三關節便可將外針座20作推進。亦即,圓度51i及縮徑部53b在配置有露出部71的上側朝與傾斜面71b同樣的方向傾斜,而分別構成本發明的輔助傾斜面。
此外,因為止動件53d只設在延伸出部53的最下部附近,所以,使用者將食指朝右側或左側挪開就可將外針座20作推進。使用者又也可根據情況將左手的拇指配置在第2外徑部53c的左側面將外針座20作推進。亦即,留置針組裝體1不只操作性優,也形成操作的自由度高者。
圖8B~D表示止動件53d的變形例的外觀立體圖,圖8B及C表示從下側觀看的情況,圖8D表示從上側觀看的情況。
止動件53d不備限定為使用時被設在成為內針30及外針10的穿刺對象側的下側的最下部附近的2處者,也可被設在其他的部分,也可僅被設在1處、被設在3處以上者。例如如圖8B所示,除了在延伸出部53的下側的最下部附近之外,在上側也可設置止動件53d。亦即,止動件53d只要被設在不會阻礙使用者的按壓操作的位置即可,如此除了延伸出部53的下側之外,藉由在上側也設置止動件53d,防止外針座20的晃動,可更穩定地作保持。
再者,此時也可將上側的擋止器53d的突出量作的比下側的止動件53d的突出量更小。亦即,止動件53d也可根據延伸出部53的周向的位置而使突出量不同者,例如減少接近使用者的指尖的配置位置的止動件53d的突出量,可提高操作性、操作的自由度。
又,止動件53不是在延伸出部53的周向部分突出,也可構成在周向突出量有變化者。例如如圖8C所示,組合突出量大的肋狀的止動件53d與突出量小的環狀的止動件53d,以下側的最下部附近以外的部分的突出量作為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露出的突出量,也可將下側的最下部附近的部分的突出量設的比這以外的部分的突出量更大。亦即,在周向將止動件53d的突出量部分作小,藉此,也可增加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的可按壓的區域。
又,擋止器53d如圖8D所示,也可將具段差圓筒的段差部的一部分作成凹口而被構成者。在同圖所示的例子,是將延伸出部53構成由第1外徑部53a及第2外徑部53c形成具段差圓筒狀,讓第1外徑部53a作為止動件發揮功能,並且將第1外徑部53a的上側切出切口來設置凹口53f。即便此時,將指尖配置在該凹口53f,可容易按壓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又,凹口53f的傾斜的部分也可構成輔助傾斜面。
其他,圖示雖省略,可是止動件53d的形狀不是被特別限定者,例如也可由角柱狀、圓柱狀等地突起所構成者。又,也可讓具段差圓筒的小徑部分與大徑部分偏心來構成止動件53d。又,止動件53d不被限定為在外針座20的開口側端面22讓與此大致平行的面抵接者,而可讓相對於開口側端面22具角度的面抵接在外針座20者。具體而言,止動件53d也可例如由金字塔狀或半球狀等的突起所構成者,也可讓第2外徑部53c在周向部分擴徑呈錐狀,或讓傾斜角度在周向變化而擴徑呈錐狀來構成止動件53d。
接著,針對內針座40及框體50的變形例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變形例,針對與上述的例子相同的部分標示同一符號的同時,省略其說明。
圖10A為內針座40的變形例的俯視圖(上面圖),圖10B為內針座40的變形例的側視圖,圖10C為圖10A的IV-IV線剖視圖。在此例,首先在小徑部41的內針固定部41b中的外周面的4個地方設有凹口41c。內針固定部41b雖比其他的部分形成厚壁,可是如此將適當的凹口41c設在複數個地方,既保持內針固定部41b的強度,又防止射出成型時的縮痕、空隙等的發生,可讓成形性提升。此外,在此例,雖表示設置具有平坦的矩形狀的底面的凹口41c的情況,可是凹口41c的形狀為其他的形狀亦可。又,凹口41c的個數不是被限定者。
在此例,又在小徑部41與大徑部42之間設有錐狀的錐形部46。而且,在大徑部42彼此相反的2處設有平面狀的平面部42b。該平面部42b,是與軸心大致平行地削掉大徑部42b的一部分的方式被設置。又,2個平面部42b之間的距離與小徑部41的外徑略微一致。
如此,因為藉由在略具段差的圓筒狀的內針座40設置平面部42b,可具有周向中的方向性,所以,使自動機所為的留置針組裝體1的組裝容易化,讓生產性提升成為可能。具體而言,因為例如藉由把持平面部42b,可制定內針座40的周向的方向,所以,可使將內針座40插入基底構件50a時的阻轉突起41a的定位容易化。
又,在此例,在受力部45的基端側的角部設有圓度45a。如此,藉由設置圓度45a,可防止卡到開關構件70,可讓組裝性及操作性提升。
在此例的內針固定部41b的內側,是在前端側設有略呈漏斗狀的接著劑收容部41d,並且在基端側設有較內針30的外徑更稍微大的內徑的流出防止部41e。藉由如此構成內針固定部41b的內側,防止接著劑往基端側流出(往後述的閃流腔室部47的流出),使內針30的確實的固定成為可能。此外,流出防止部41e,是構成除了基端側的一部分以外朝向前端側稍微擴徑的錐狀,而形成在流出防止部41e內也流入少量的接著劑。
又,在此例的內針座40的內側中的內針固定部41b與收容部44之間,貯留通過內針30內的血液的閃流腔室部47被設在前端側,將配置有濾器43的濾器配置部48設在基端側。濾器配置部48的內徑形成的比閃流腔室部47的內徑更大,藉由濾器43抵接在兩者之間的段差部49而被定位在軸向。又,收容部44的內周面與濾器配置部48的內周面平順地連續,將濾器43從基端側順暢地插入而可配置在濾器配置部48。
圖11A為圖10A的IV-IV線剖視圖,表示在圖10A~C所示的內針座40,在流出防止部41e與閃流腔室部47之間設置比流出防止部41e更小徑的流通路41f的情況。該流通路41f具有與內針30的內徑大致相同的內徑,被設成與被固定在內針固定部41b的內針30內連通。因此,形成通過內針30內的血液經由流通路41f流入閃流腔室部47內。
如此,藉由設置比流出防止部41e更小徑的流通路41f,可更確實防止接著劑往閃流腔室部47的流出。又,藉由設成讓內針30的基端面抵接在流出防止部41e與流通路41f之間的段差部41g,可使內針30的軸向的定位容易化。
圖11B表示在圖10A~C所示的內針座40設置摩擦部90的情況的側視圖。該摩擦部90,是由在相對於受力部45和軸向相鄰的位置,被嵌合在大徑部42的外周面的環狀(圓環狀)的構件所構成。該環狀的構件是例如由合成橡膠等較構成內針座40的樹脂更柔軟的彈性體(彈性材料)所構成。然後,摩擦部90的外徑與受力部45的外徑(亦即內針座的最大外徑)的大致相同、或是被設定的比受力部45的外徑更稍微大。亦即,摩擦部90,是當內針座40藉由彈推構件60的彈推力而移動時,與框體50(基底構件50a或內針收容構件50b)的內周面接觸而作為降低內針座40的移動速度的煞車發揮功能。
在以往的留置針組裝體,藉由線圈彈簧等的彈推力將內針收容在框體內時,會有因內針及內針座的移動速度使附著或滯留在內針的血液飛散到周圍的情況的問題。因此,即便特意具備有將內針收容在框體內的機構,也會有因飛散的血液附著在使用者等的情況而發生病菌感染等的危險性。
圖11B所示的變形例,是有鑑於這樣的實情而欲提供更安全性高的留置針組裝體1。亦即,藉由將構成在與框體50之間讓更比內針座40的其他的部分更大的摩擦力產生的摩擦部90設置在與內針座40中的框體50可接觸的位置,減低內針座40的移動速度,可防止來自內針30的血液的飛散。
摩擦部90的材質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採用已知的各種材質。又,摩擦部90的形狀不是被特別限定者,例如從軸向觀看時,也可以外周面呈現橢圓形狀、多角形狀等的方式構成摩擦部90。又,摩擦部90與框體50接觸的面(外周面)也可為平面,也可為曲面。又,在摩擦部90與框體50接觸的面設置突起、凹凸形狀等,藉由摩擦部90陷入框體50的內周面等也可讓摩擦力增加。
又,摩擦部90也可與內針座40藉由嵌合、卡合、接著等其他的構件固定在內針座40而被構成者,也可藉由鑲嵌成形將內針座40與不同構件一體形成而被構成者。又,不是讓材質不同,也可藉由將內針座40的形狀作部分改變而被構成者。
此外,在圖11B所示的例子,如上述藉由將由柔軟的彈性體形成的環狀的構件嵌合在內針座40的外周面,不會導致大幅的成本的大增、生產性的惡化等,使設置摩擦部90成為可能。又,藉由將構成摩擦部90的環狀的構件配置在彈推構件60與受力部45之間,即便為精簡且便宜的構成,也可防止摩擦部90的位置偏移,讓減速功能確實發揮。
圖12A為框體50的變形例的俯視圖(上面圖),圖12B為框體50的變形例的側視圖。又,圖13A為框體50的變形例的仰視圖(下面圖),圖13B為圖12A的V-V線剖視圖。此外,在圖13B,是將基底構件50與內針收容構件50b分解來表示。
在此例,首先將較延伸出部53的第2外徑部53c中的止動件53d更靠前端側的部分構成對應外針座20的魯爾接頭的錐狀。藉此,可更穩定地保持外針座20。又,在隙縫51h的上緣的角部設有圓度51k、51l。藉此,防止組裝時將開關構件70插入隙縫51h時的卡到,可讓組裝性提升。
在此例,又在基底構件50a的下面51g側設有與上面51d側的凹部51e同樣的下側凹部51m,而減低了較基底構件50a的縫隙51h更靠前端側的下側部分的厚度。如此,防止基底構件50a的射出成型時的縮痕、空隙的發生,可讓成形性提升。
又,在此例,在基底構件50a的貫穿孔54的第1內徑部54a,阻轉溝54c被設在左右側方的2處。通常,因為使用者所致的往內針座40內逆流血的確認,是藉由自上方的識別來進行,如此將阻轉溝54c配置在側方,可讓逆流血的看見性提升。
又,在第1內徑部54a及阻轉溝54c的基端側的角部分別設有倒角54d、54e。藉由設置這樣的倒角54d、54e,防止將內針座40的小徑部41插入第1內徑部54a時的卡到,可讓組裝性提升。
再者在此例,藉由廢止貫穿孔54的第2內徑部54b的前端側的縮徑部分,讓彈推構件60的前端側的端部確實抵接在第1內徑部54a與第2內徑部54b之間的段差部54f,讓彈推構件60的作動的穩定性優先。
又、此例的內針收容構件50b,是由連接基底構件50a的連接部52的前端側的被連接部57與基端側的本體部58所構成,本體部58,是外徑及內徑皆形成比被連接部57更小徑。藉由將內針收容構件50b構成這樣的具段差的有底圓筒狀,按壓被連接部57與本體部58之間的段差部59,讓內針收容構件50b朝向基底構件50a移動,而使嵌合在基底構件50a成為可能,所以可讓組裝性提升。又,因為不用讓厚度增加,將本體部58b的內周面58a構成與基底構件50a的貫穿孔54的第2內徑部54b大致相同的內徑成為可能,所以,在內針收容構件50b內也適度約束內針座40及彈推構件60可讓其穩定地移動。
又,在此例的基底構件50a的連接部52的外周面設有:前端側(把持部51側)的第1支撐外徑部52b、基端側的第2支撐外徑部52c、以及第1支撐外徑部52b與第2支撐外徑部52c之間的嵌合外徑部52d。第1支撐外徑部52b的外徑成比第2支撐外徑部52c更大徑,嵌合外徑部52d的外徑形成比第1支撐外徑部52b更大徑。又,在第1支撐外徑部52b與嵌合外徑部52d之間、以及第2支撐外徑部52c與嵌合大徑部52d之間分別設有中間錐狀外徑部52e、52f。
而且,在內針收容構件50b的被連接部57的內周面設有:前端側的第1支撐內徑部57b、基端側的第2支撐內徑部57c、以及第1支撐內徑部57b與第2支撐內徑部57c之間的嵌合內徑部57d。第1支撐內徑部57b的內徑與第1支撐外徑部52b大致相同地被設定,第2支撐內徑部57c的內徑與第2支撐外徑部52c大致相同地被設定。又,嵌合內徑部57d的內徑被設定成較嵌合外徑部52c的外徑更小徑,且較第1支撐內徑部57b更大徑。又,在第1支撐內徑部57b與嵌合內徑部57d之間、及第2支撐內徑部57c與嵌合內徑部57d之間分別設有中間錐狀內徑部57e、57f。
藉由如此構成連接部52及被連接部57,可讓基底構件50a與內針收容構件50b的確實的連接和組裝性兼具。具體而言,因為第2支撐外徑部52的外徑比第1支撐內徑部57b更小徑,所以,可使將連接部52往被連接部57內的插入容易化的同時,可使第1支撐內徑部57b越過嵌合外徑部52b時的彈性變形容易化。然後,在嵌合外徑部52d及中間錐狀外徑部52e、52f、與嵌合內徑部57d及中間錐狀內徑部57e、57f互相嵌合的狀態下,第1支撐外徑部52b及第1支撐內徑部57b被配置在互相對應的位置,第2支撐外徑部52c及第2支撐內徑部57c被配置在互相對應的位置,所以可獲得晃動少的確實的連接。
此外,在此例,是在第2支持外徑部52c的基端側設置朝向基端側逐漸外徑縮小的基端側錐狀外徑部52g的同時,在第1支撐內徑部57b的前端側設置朝向前端側逐漸內徑放大的前端側錐狀內徑部57a,而使連接部52往被連接部57內的插入變更容易。
以上,雖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可是本發明的留置針組裝體不是被上述的實施形態所限定者,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內當然可加入各種的變更。
例如,留置針組裝體1的各部的形狀及配置不是被限定在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形狀及配置者,可採用已知的各種的形狀及配置。又,留置針組裝體1也可內針30被固定在框體50,而不具內針座40、彈推構件60及開關構件70者。又,留置針組裝體1不限於對人類、動物等的生物體所使用者,也可對生物體以外使用者。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作用及效果只不過是列舉從本發明衍生的最適合的作用及效果者,本發明所致的作用及效果不是被該等所限定者。
1:留置針組裝體
10:外針
20:外針座
30:內針
40:內針座
50:框體
51:把持部
51i:圓度
53:延伸出部
53b:縮徑部
53d:止動件
60:彈推構件
70:開關構件
71:露出部
71a:頂面
71b:傾斜面
[圖1]分解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留置針組裝體的一部分表示的外觀立體圖。
[圖2]為圖1中的I-I線剖視圖。
[圖3]為開關構件的外觀立體圖。
[圖4]為圖2的II-II線剖視圖。
[圖5]表示內針被收容在框體內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6]表示開關構件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7]為保護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8]表示基底構件的前端側的一部分的外觀立體圖。
[圖9]表示留置針組裝體的使用狀態的概略圖。
[圖10]表示內針座的變形例的圖。
[圖11]表示內針座的變形例的圖。
[圖12]表示框體的變形例的圖。
[圖13]表示框體的變形例的圖。
1:留置針組裝體
10:外針
20:外針座
21:外針固定部
30:內針
40:內針座
50:框體
50a:基底構件
50b:內針收容構件
51:把持部
51a:左側面
51b:右側面
51c:止滑件突起
51d:上面
51e:凹部
51g:下面
51h:縫隙
51i:圓度
52:連接部
53:延伸出部
53a:第1外徑部
53b:縮徑部
53c:第2外徑部
53d:止動件
55:底部
60:彈推構件
70:開關構件
71:露出部
71a:頂面
71b:傾斜面
80:保護器
81:底部
Claims (5)
- 一種留置針組裝體,其特徵為具備有:管狀的外針、 固定前述外針的基端部的外針座、 插入到前述外針及前述外針座內的內針、以及 框體,其是保持前述內針的同時,在本身的一端將前述外針座裝卸自如地作保持, 前述框體具有:被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以及延伸出部,其是從前述把持部朝前述內針的軸向延伸出地被設置,在前端部保持外針座, 前述延伸出部在外周面具有在前述內針的軸向定位前述外針座的止動件, 前述止動件,是構成在前述內針的周向部分突出、或是構成在前述內針的周向突出量改變。
- 如請求項1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止動件構成繞前述內針的軸向連續的肋狀。
- 如請求項1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止動件,是構成僅在成為前述內針及前述外針的穿刺對象側的部分突出、或是構成成為前述穿刺對象側的部分之突出量比其他的部分更大。
- 如請求項1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其中具備有: 內針座,其固定有前述內針的基端部,可朝前述內針的軸向移動地被配置在前述框體; 彈推構件,其是將前述內針座朝向前述框體的另一端彈推; 開關構件,其是在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配置在限制前述內針座的移動的限制位置、與解除前述內針座的移動的限制的解除位置之間, 前述開關構件被配置在前述把持部的前述延伸出部側的同時,具有從前述把持部露出的露出部, 前述露出部被構成具有前述延伸出部側的頂面朝向前述延伸出部側逐漸接近前述把持部的傾斜面之形狀。
- 如請求項4記載的留置針組裝體,其中, 前述把持部或前述延伸出部,是在前述露出部與前述外針座之間具有與前述傾斜面朝相同的傾斜方向傾斜的輔助傾斜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6396 | 2019-06-24 | ||
JP2019116396 | 2019-06-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10502A true TW202110502A (zh) | 2021-03-16 |
TWI836104B TWI836104B (zh) | 2024-03-21 |
Family
ID=7406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1583A TWI836104B (zh) | 2019-06-24 | 2020-06-24 | 留置針組裝體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0262410A1 (zh) |
TW (1) | TWI836104B (zh) |
WO (1) | WO2020262410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136462D1 (de) * | 2000-07-12 | 2008-12-18 | Nipro Corp | Geschützte nadel |
JP2002058746A (ja) * | 2000-08-17 | 2002-02-26 | Terumo Corp | 留置針組立体 |
JP4925716B2 (ja) * | 2006-04-28 | 2012-05-09 | メディキット株式会社 | 留置針組立体 |
JP5854271B2 (ja) * | 2012-02-17 | 2016-02-09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留置針装置 |
WO2013171851A1 (ja) * | 2012-05-16 | 2013-11-21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
US11331454B2 (en) * | 2016-06-03 | 2022-05-17 | Nipro Corporation | Needle tip protector for indwelling needle an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
JP6919798B2 (ja) * | 2017-01-24 | 2021-08-18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留置針組立体 |
-
2020
- 2020-06-23 WO PCT/JP2020/024678 patent/WO20202624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6-23 JP JP2021527663A patent/JPWO2020262410A1/ja active Pending
- 2020-06-24 TW TW109121583A patent/TWI836104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262410A1 (ja) | 2020-12-30 |
JPWO2020262410A1 (zh) | 2020-12-30 |
TWI836104B (zh) | 2024-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96322B2 (ja) | プロテクタ | |
JP4252799B2 (ja) |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 |
EP1142603B1 (en) |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 |
US7955310B2 (en) | Medical needle | |
US11318285B2 (en) | Catheter assembly | |
JP7352203B2 (ja) | 針組立体 | |
JP6718604B2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2002085558A (ja) | 穿刺具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 |
JP2024036601A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WO2017033449A1 (ja) | 留置針 | |
JP2004073403A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TW202110502A (zh) | 留置針組裝體 | |
US7207975B2 (en) | Needle stick protection device | |
JP4116770B2 (ja) | プロテクタ | |
TWI838553B (zh) | 留置針組裝體 | |
JP7564506B2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2018117807A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2002058746A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6805619B2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2001321439A (ja) | 穿刺具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 |
JPH1157002A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JP6760472B2 (ja) | 留置針 | |
JP6867101B2 (ja) | 留置針 | |
WO2018101482A1 (ja) | 針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針装置 | |
WO2020256071A1 (ja) | 留置針組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