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8941A -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8941A
TW202108941A TW109122585A TW109122585A TW202108941A TW 202108941 A TW202108941 A TW 202108941A TW 109122585 A TW109122585 A TW 109122585A TW 109122585 A TW109122585 A TW 109122585A TW 202108941 A TW202108941 A TW 2021089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eam
pipe
superheater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木瞭
伊藤一芳
渡邊建聖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8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94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GSUPERHEATING OF STEAM
    • F22G5/00Controlling superheat temperature
    • F22G5/12Controlling superheat temperature by attemperating the superheated steam, e.g. by injected water sp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38Determin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steam boilers, e.g. monitoring direction or rate of water flow through water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課題] 藉由效率良好地降低構成鍋爐系統之管的表面溫度,抑制管的高溫腐蝕。 [解決手段] 一種鍋爐系統(1),具備:管(第一連接管(14)、第二連接管(15)、再熱器管(40a)),其係使蒸汽流通;及蒸汽溫度控制部(泵(7)、配管(7a、7b、7c)、第一調節閥(18)、第二調節閥(19)、第三調節閥(60)、控制部(30)),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管的內部,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T1 、T3 、T5 )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T12 、T34 、T56 )。

Description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有關一種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以往,提出了各種藉由使燃料在燃燒爐中燃燒而得到之高溫的排氣的熱產生蒸汽之鍋爐系統。在該鍋爐系統中設置有使在蒸汽滾筒中產生之蒸汽進一步過熱至高溫/高壓之過熱器。在過熱器中過熱之蒸汽供給至蒸汽渦輪機而用於發電機的驅動等。
目前,為了使從火力發電廠的熱循環(朗肯循環)中取出之能量最大化,採用了使鍋爐出口的蒸汽的溫度(從最下游的過熱器排出之蒸汽的溫度:以下稱為「主蒸汽溫度」)上升之方法。然而,若使主蒸汽溫度上升,則高溫的蒸汽在構成過熱器之過熱器管內流通,其結果,過熱器管的表面溫度亦成為高溫。這樣一來,排氣中所含有之由氯化物或硫化物等構成之灰熔融而附著於過熱器管的表面,有可能促進過熱器管的高溫腐蝕。
因此,近年來,提出了在過熱器附近設置腐蝕檢測器,在腐蝕訊號超過規定閾值的情況下,控制燃燒爐的運轉,降低排氣的溫度之技術(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若採用該技術,則能夠抑制熔融灰附著於過熱器管的表面,能夠減少腐蝕環境。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106822號專利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習知之技術係藉由降低排氣的溫度來降低過熱器管的表面溫度之技術,但是在構成過熱器(尤其是配置於最下游之過熱器)之過熱器管的內部流通極高溫(例如541℃)的蒸汽,因此僅藉由降低排氣的溫度無法效率良好地降低過熱器管的表面溫度。
本發明係鑑於該情況完成的,其目的為藉由效率良好地降低構成鍋爐系統之管的表面溫度,抑制管的高溫腐蝕。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之鍋爐系統具備:管,其係使蒸汽流通;及蒸汽溫度控制部,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管的內部,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又,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係控制具備使蒸汽流通之管之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其特徵為包括:蒸汽溫度控制步驟,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管的內部,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又,本發明之程式,係使電腦執行控制具備使蒸汽流通之管之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之方法;其特徵為包括:蒸汽溫度控制步驟,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管的內部,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若採用該構成及方法,則藉由將流體供給至管的內部,能夠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因此能夠比降低排氣的溫度之習知之方法更效率良好地降低管的表面溫度。因此,能夠抑制熔融灰附著於管的表面,並能夠抑制管的高溫腐蝕。
在本發明之鍋爐系統中,能夠具備檢測蒸汽溫度之溫度檢測部。在該情況下,蒸汽溫度控制部能夠具有:供給部,其係將流體供給至管內;調節閥,其係調節由供給部供給之流體的供給量;及控制部,其係藉由依據由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調節閥來控制供給至管內之流體的流量。
若採用該構成,則能夠藉由依據由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調節閥,由控制部控制供給至管內之流體的流量。因此,能夠依據蒸汽溫度進行適當的控制。
在本發明之鍋爐系統中,控制部係在由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超過規定閾值的情況下,能夠控制調節閥以使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該閾值。在此,閾值能夠依據灰對管的附著狀態或灰的燃料性狀進行設定。
若採用該構成,則在由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超過規定閾值的情況下,能夠由控制部控制調節閥以使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該閾值。
在本發明之鍋爐系統中,能夠具備過熱器,其係具有第一過熱部、位於比第一過熱部更靠下游側之第二過熱部、及位於比第二過熱部更靠下游側之第三過熱部。在該情況下,管能夠包括:第一連接管,其係連接第一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和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及第二連接管,其係連接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和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又,溫度檢測部能夠包括:第一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三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及第四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供給部能夠包括:泵,其係供給流體;第一供水配管,其係連接泵和第一連接管;及第二供水配管,其係連接泵和第二連接管,調節閥能夠包括:第一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第一連接管之流體的供給量;及第二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第二連接管之流體的供給量。而且,控制部能夠藉由依據由第一溫度感測器及第二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第一調節閥,使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並且能夠藉由依據由第三溫度感測器及第四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第二調節閥,使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二閾值。此時,能夠將第二閾值設定為大於第一閾值的值。
若採用該構成,則能夠藉由依據由第一溫度感測器及第二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及出口的蒸汽溫度)控制第一調節閥,使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並且能夠藉由依據由第三溫度感測器及第四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控制第二調節閥,使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二閾值。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過熱部及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高溫腐蝕。此時,將第二閾值設定為大於第一閾值的值,因此能夠進行控制以使蒸汽溫度逐步上升。
在本發明之鍋爐系統中,能夠具備再熱器,其係對從渦輪機排出之蒸汽進行再加熱。在該情況下,管能夠包括渦輪機抽氣配管,其係連接渦輪機和再熱器的再熱器管。又,溫度檢測部能夠包括:入口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及出口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供給部能夠包括:泵,其係供給流體;及第三供水配管,其係連接泵和渦輪機抽氣配管,調節閥能夠包括第三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之流體的供給量。而且,控制部能夠藉由依據由入口溫度感測器及出口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第三調節閥,使再熱器的再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
若採用該構成,則能夠藉由依據由入口溫度感測器及出口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控制第三調節閥,使再熱器的再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因此,能夠抑制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高溫腐蝕。 [發明效果]
依本發明,藉由效率良好地降低構成鍋爐系統之管的表面溫度,能夠抑制管的高溫腐蝕。
以下,參閱圖式,對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以下各實施方式僅是適合的適用例,本發明的適用範圍並不限定於此。
<第一實施方式> 首先,使用圖1~圖4,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係循環流動層鍋爐(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型)系統,係一邊在高溫下使流動之循環材料(矽砂等)循環一邊燃燒燃料來產生蒸汽之系統。作為鍋爐系統1的燃料,例如能夠使用非化石燃料(木質生物質、廢輪胎、廢塑料、污泥等)。在鍋爐系統1中產生之蒸汽用於後述之渦輪機100、101的驅動。
鍋爐系統1構成為,使燃料在爐膛2內燃燒,藉由作為固體氣體分離裝置發揮作用之旋風器3從排氣中分離循環材料,使分離出之循環材料返回爐膛2內而進行循環。分離出之循環材料經由與旋風器3的下方連接之循環材料回收管4返回到爐膛2的下部。另外,如圖1所示,循環材料回收管4的下部和爐膛2的下部經由流路縮小之環形密封部4a連接。藉此,在循環材料回收管4的下部成為儲存有規定量的循環材料之狀態。藉由旋風器3除去循環材料之排氣經由排氣流路3a供給至後部煙道5。
爐膛2係使燃料燃燒之燃燒爐。在爐膛2的中間部設置有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口2a,在爐膛2的上部設置有排出燃料氣體之氣體出口2b。從未圖示之燃料供給裝置供給至爐膛2之燃料經由燃料供給口2a供給至爐膛2的內部。又,在爐膛2的爐壁上設置有用於加熱鍋爐供水之爐壁管6。流過爐壁管6之鍋爐供水藉由在爐膛2的燃燒而被加熱。
在爐膛2內,藉由從下部的供氣管線2c導入之燃燒/流動用的空氣,包含從燃料供給口2a供給之燃料之固態物流動,燃料一邊流動一邊例如在約800~900℃下燃燒。在爐膛2中產生之燃料氣體伴隨循環材料被導入至旋風器3。旋風器3藉由離心分離作用將循環材料和氣體分離,經由循環材料回收管4將分離出之循環材料返回到爐膛2,並且將除去循環材料之燃料氣體從排氣流路3a送向後述之後部煙道5。
在爐膛2中,產生被稱為爐內底材料之固態物並積存在底部,但需要抑制在該爐內底材料中雜質(低熔點物質等)濃縮而引起之底材料的燒結及熔融固化、或者由不燃夾雜物引起之動作不良。因此,在爐膛2中,爐內底材料從底部的排出口2d連續或斷續地排出到外部。排出之底材料在未圖示之循環管線上除去金屬或粗大粒徑等不合適的物質之後,再次供給至爐膛2,或者直接廢棄。爐膛2的循環材料在由爐膛2、旋風器3及循環材料回收管4構成之循環系統內循環。
後部煙道5具有使從旋風器3排出之氣體向後段流動之流路。後部煙道5作為回收排氣的熱之排熱回收部,具有產生過熱蒸汽之過熱器10和預熱鍋爐供水之省煤器20。流過後部煙道5之排氣與在過熱器10及省煤器20中流通之蒸汽或鍋爐供水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又,後部煙道5具有:泵7,將鍋爐供水供給至省煤器20;及蒸汽滾筒8,儲存通過省煤器20之鍋爐供水,並且與爐膛2的爐壁管6連接。關於過熱器10的構成,在後面詳細敘述。
省煤器20將排氣的熱傳遞至鍋爐供水,對鍋爐供水進行預熱。省煤器20藉由配管21與泵7連接,另一方面,藉由配管22與蒸汽滾筒8連接。從泵7經由配管21供給至省煤器20並藉由省煤器20預熱之鍋爐供水經由配管22供給至蒸汽滾筒8。
在蒸汽滾筒8上連接有降水管8a及爐壁管6。蒸汽滾筒8內的鍋爐供水沿降水管8a下降,在爐膛2的下部側被導入至爐壁管6,朝向蒸汽滾筒8流通。爐壁管6內的鍋爐供水被在爐膛2內產生之燃燒熱加熱,在蒸汽滾筒8內蒸發而成為蒸汽。
在蒸汽滾筒8上連接有排出內部的蒸汽之排氣管8b。排氣管8b連接蒸汽滾筒8和過熱器10。蒸汽滾筒8內的蒸汽經由排氣管8b供給至過熱器10。過熱器10使用排氣的熱使蒸汽過熱而產生過熱蒸汽。過熱蒸汽通過配管10a供給至鍋爐系統1外的渦輪機100、101,用於發電。
在此,使用圖2對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的過熱器10周邊的構成具體地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過熱器10具有:第一過熱部11,使從排氣管8b導入之蒸汽過熱;第二過熱部12,使從第一過熱部11導入之蒸汽進一步過熱;及第三過熱部13,使從第二過熱部12導入之蒸汽進一步過熱。第一過熱部11、第二過熱部12及第三過熱部13分別具有使蒸汽流通之過熱器管11a、12a、13a。又,第一過熱部11和第二過熱部12藉由第一連接管14連接,第二過熱部12和第三過熱部13藉由第二連接管15連接。
在第二過熱部12的上游側設置有檢測過熱器管12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1 之第一溫度感測器16a,在第二過熱部12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2 之第二溫度感測器16b。又,在第三過熱部13的上游側設置有檢測過熱器管13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3 之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在第三過熱部13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過熱器管13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4 之第四溫度感測器16d。由第一溫度感測器16a、第二溫度感測器16b、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檢測出之與蒸汽溫度有關之資訊被發送至後述之控制部30,用於各種調節閥的控制。第一溫度感測器16a、第二溫度感測器16b、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對應於本發明中的溫度檢測部。
連接第一過熱部11和第二過熱部12之第一連接管14藉由第一供水配管7a與泵7連接,連接第二過熱部12和第三過熱部13之第二連接管15藉由第二供水配管7b連接。而且,蒸汽冷卻用的水從泵7經由第一供水配管7a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從泵7經由第二供水配管7b供給至第二連接管15。另外,第一供水配管7a及第二供水配管7b的上游側(泵7側)的配管部分7ab共用。泵7及第一/第二供水配管7a、7b對應於本發明中的供給部。
在連接泵7和第一連接管14之第一供水配管7a設置有調節在第一供水配管7a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一調節閥18,在連接泵7和第二連接管15之第二供水配管7b上設置有調節在第二供水配管7b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二調節閥19。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藉由從後述之控制部30發送之控制訊號進行控制,藉此發揮調節向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的水的供給量之作用。
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具備對設置於系統中之各種構成進行綜合控制之控制部30。控制部30由存儲各種控制程式和各種控制用資料等之記憶體或執行各種控制程式之處理器等構成。
控制部30藉由依據由第一溫度感測器16a、第二溫度感測器16b、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 、T2 、T3 、T4 控制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控制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內之水的流量。進一步具體而言,控制部30在由第一溫度感測器16a及第二溫度感測器16b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 、T2 (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的平均值和由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3 、T4 (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的平均值分別超過第一及第二閾值T12 、T34 的情況下,控制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以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及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一連接管14內的蒸汽溫度)T1 及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T3 分別降低至低於第一及第二閾值T12 、T34
在此,第一及第二閾值T12 、T34 係依據灰的附著狀況、燃料或燃燒灰的成分分析值、定期檢查時的灰對管的附著狀況、管的腐蝕狀況等適當確定之值,例如,能夠採用排氣中所含有之灰的熔點、依據與鍋爐系統1連接之渦輪機100、101側的要求而設定之特定的溫度等作為規定閾值。燃料中除了氯以外,有時還含有鹼金屬類(鈉或鉀等),由氯、鈉、鉀等生成之氯化物或硫化物有時具有低於爐膛2內的燃燒場溫度(約870℃)的熔點。作為低熔點物質,例如可舉出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鉀、焦硫酸鉀、鈉或鉀的三硫化物(Na3 Fe(SO4 )3 、K3 Fe(SO4 )3 )等。考慮這些物質的低熔點而適當確定第一及第二閾值T12 、T34 為較佳。後述之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閾值亦同樣地適當確定。
由本實施方式中的泵7及第一/第二供水配管7a、7b(供給部)、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以及控制部30構成「蒸汽溫度控制部」,該「蒸汽溫度控制部」藉由將水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的內部,使在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上連接有渦輪機(在同軸上配置之渦輪機100及渦輪機101)。蒸汽從過熱器10通過配管10a供給至渦輪機100,來自後述之再熱器40的蒸汽(再熱蒸汽)供給至渦輪機101,藉此渦輪機100、101旋轉而進行發電。從渦輪機100排出之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低於從過熱器10排出之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供給至渦輪機100之蒸汽的壓力為約10~17MPa左右,溫度為約530~570℃左右。從渦輪機100排出之蒸汽的壓力為約3~5MPa左右,溫度為約350~400℃左右。另外,在渦輪機101的下游設置有冷凝器102。從渦輪機101排出之蒸汽供給至冷凝器102,在冷凝器102中冷凝而還原成飽和水,然後供給至泵7。
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具備對從渦輪機100排出之蒸汽進行再加熱之再熱器40。再熱器40具有使蒸汽流通之再熱器管40a。渦輪機100和再熱器40藉由用於將從渦輪機100排出之蒸汽供給至再熱器40的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連接。又,再熱器40和渦輪機101藉由用於將由再熱器40進行再加熱之蒸汽向渦輪機101供給的渦輪機供氣配管101a連接。因此,經由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供給至再熱器40之蒸汽在再熱器40中藉由熱交換被再加熱之後,經由渦輪機供氣配管101a供給至下游側的渦輪機101。
在再熱器40的上游側設置有檢測再熱器管40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5 之入口溫度感測器51,在再熱器40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再熱器管40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6 之出口溫度感測器52。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亦對應於本發明中的溫度檢測部。由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出之與蒸汽溫度有關之資訊被發送至控制部30,用於後述之第三調節閥60的控制。又,連接渦輪機100和再熱器40之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藉由從第二供水配管7b分支之第三供水配管7c與泵7連接,蒸汽冷卻用的水從泵7經由第三供水配管7c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進而再熱器管40a)。泵7及第三供水配管7c對應於本發明中的供給部。
在第三供水配管7c上設置有調節在第三供水配管7c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三調節閥60。第三調節閥60藉由從控制部30發送之控制訊號進行控制,藉此發揮調節向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的水的供給量之作用。控制部30藉由依據由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5 、T6 控制第三調節閥60來控制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之水的流量。進一步具體而言,控制部30在由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5 、T6 的平均值超過第三閾值T56 的情況下,控制第三調節閥60以降低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5 (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T56 。與第一及第二閾值T12 、T34 相同,第三閾值T56 係依據灰的附著狀況等適當確定之值。
由本實施方式中的泵7及第三供水配管7c(供給部)、第三調節閥60以及控制部30構成「蒸汽溫度控制部」,該「蒸汽溫度控制部」藉由將水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的內部,使在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接下來,使用圖3的流程圖,對本實施方式之控制鍋爐系統1的蒸汽溫度之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鍋爐系統1的控制部30使用第一溫度感測器16a及第二溫度感測器16b檢測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 、T2 (第一第二溫度檢測步驟:S1),並且使用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檢測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 、T4 (第三第四溫度檢測步驟:S2)。進而,控制部30使用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5 、T6 (入口出口溫度檢測步驟:S3)。
接下來,鍋爐系統1的控制部30在第一第二溫度檢測步驟S1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 、T2 的平均值超過第一閾值T12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一調節閥18來控制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1 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T12 (第一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4)。又,控制部30在第三第四溫度檢測步驟S2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3 、T4 的平均值超過第二閾值T34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二調節閥19來控制供給至第二連接管15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3 降低至低於第二閾值T34 (第二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5)。進而,控制部30在入口出口溫度檢測步驟S3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5 、T6 的平均值超過第三閾值T56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三調節閥60來控制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之水的流量,降低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5 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T56 (第三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6)。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依據第二過熱部12(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2a(13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 、T2 (T3 、T4 )的平均值控制第一調節閥18(第二調節閥19)之例子,但第一調節閥18(第二調節閥19)的控制樣態並不限於此。例如,能夠依據第二過熱部12(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2a(13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 、T2 (T3 、T4 )之差控制第一調節閥18(第二調節閥19)。
圖4為表示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的蒸汽溫度的變化的一例之圖。
在鍋爐系統1的省煤器20中,藉由排氣的熱對鍋爐供水進行預熱,使其上升至規定溫度而供給至蒸汽滾筒8。供給至蒸汽滾筒8之鍋爐供水的蒸汽藉由爐膛2的燃燒被加熱,在上升至飽和蒸汽溫度之狀態下供給至過熱器10的第一過熱部11。供給至第一過熱部11之蒸汽被排氣的熱而過熱至例如蒸汽溫度約450℃之狀態下,經由第一連接管14供給至第二過熱部12。
控制部30藉由控制第一調節閥18將水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內,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的蒸汽溫度。此時,如已敘述那樣,控制部30藉由依據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 、T2 控制第一調節閥18來控制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1 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T12 。用於第一調節閥18的控制之第一閾值T12 能夠依據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應供給至渦輪機100之蒸汽的溫度)適當設定。
例如,在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係比較高的值(例如約550℃)的情況下,用於第一調節閥18的控制之第一閾值T12 亦設定為比較高的值(例如約450℃)。於是,如圖4的上方的曲線圖G1 所示,第二過熱部12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1 被調節為低於第一閾值T12 的溫度。另一方面,在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係比較低的值(例如約500℃)的情況下,用於第一調節閥18的控制之第一閾值T12 亦設定為比較低的值(例如約400℃)。於是,如圖4的下方的曲線圖G2 所示,第二過熱部12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1 被調節為低於第一閾值T12 的溫度。如此,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降低在第一連接管14內流通之蒸汽的溫度,亦能夠降低在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內流通之蒸汽的溫度。
又,控制部30藉由控制第二調節閥19將水供給至第二連接管15內,降低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此時,如已敘述那樣,控制部30藉由依據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 、T4 控制第二調節閥19來控制供給至第二連接管15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3 降低至低於第二閾值T34 。用於第二調節閥19的控制之第二閾值T34 能夠依據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應供給至渦輪機100之蒸汽的溫度)適當設定。
例如,在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係比較高的值(例如約550℃)的情況下,用於第二調節閥19的控制之第二閾值T34 亦設定為比較高的值(例如約500℃)。於是,如圖4的上方的曲線圖G1 所示,第三過熱部12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3 被調節為低於第二閾值T34 的溫度。另一方面,在作為目標之主蒸汽溫度係比較低的值(例如約500℃)的情況下,用於第二調節閥19的控制之第二閾值T34 亦設定為比較低的值(例如約450℃)。於是,如圖4的下方的曲線圖G2 所示,第三過熱部13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T3 被調節為低於第二閾值T34 的溫度。如此,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降低在第二連接管15內流通之蒸汽的溫度,亦能夠降低在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內流通之蒸汽的溫度。
在以上說明之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中,藉由將水供給至管(第一連接管14、第二連接管15、再熱器管40a)的內部,能夠使在管中流通之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因此能夠比降低排氣的溫度之習知之方法更效率良好地降低管的表面溫度。因此,能夠抑制熔融灰附著於管的表面,並能夠抑制管的高溫腐蝕。
又,在以上說明之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中,藉由依據由溫度檢測部(第一溫度感測器16a、第二溫度感測器16b、第三溫度感測器16c、第四溫度感測器16d、入口溫度感測器51、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 、T2 、T3 、T4 、T5 、T6 )控制調節閥(第一調節閥18、第二調節閥19、第三調節閥60),能夠由控制部30控制供給至管(第一連接管14、第二連接管15、再熱器管40a)內之水的流量。因此,能夠依據蒸汽溫度進行適當的控制。尤其,在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中,在由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超過規定閾值(T12 、T34 、T56 )的情況下,能夠由控制部30控制調節閥以使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該閾值。
又,在以上說明之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中,藉由依據由第一溫度感測器16a及第二溫度感測器16b檢測出之蒸汽溫度(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入口及出口的蒸汽溫度)T1 、T2 控制第一調節閥18,能夠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內的蒸汽溫度T1 、T2 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T12 ,並且藉由依據由第三溫度感測器16c及第四溫度感測器16d檢測出之蒸汽溫度(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入口及出口的蒸汽溫度)T3 、T4 控制第二調節閥19,能夠使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內的蒸汽溫度T3 、T4 降低至低於第二閾值T34 。因此,能夠抑制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及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高溫腐蝕。又,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第二閾值T34 設定為大於第一閾值T12 的值,因此能夠進行控制以使蒸汽溫度逐步上升。
又,在以上說明之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中,藉由依據由入口溫度感測器51及出口溫度感測器52檢測出之蒸汽溫度(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5 、T6 控制第三調節閥60,能夠使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內(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T56 。因此,能夠抑制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高溫腐蝕。
<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5及圖6,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係將第一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1的溫度感測器及控制部的構成變更之系統,關於其他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實質上相同。因此,主要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構成進行說明,對共用之構成標註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過熱器10具有第一過熱部11、第二過熱部12及第三過熱部13,第一過熱部11、第二過熱部12及第三過熱部13分別具有使蒸汽流通之過熱器管11a、12a、13a,第一過熱部11和第二過熱部12藉由第一連接管14連接,第二過熱部12和第三過熱部13藉由第二連接管15連接。關於這些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第二過熱部12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A 之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又,在第三過熱部13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過熱器管13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2A 之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由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及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檢測出之與蒸汽溫度有關之資訊被發送至後述之控制部30A,用於各種調節閥的控制。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及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對應於本發明中的溫度檢測部。
連接第一過熱部11和第二過熱部12之第一連接管14藉由第一供水配管7a與泵7連接,連接第二過熱部12和第三過熱部13之第二連接管15藉由第二供水配管7b連接,在連接泵7和第一連接管14之第一供水配管7a上設置有調節在第一供水配管7a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一調節閥18,在連接泵7和第二連接管15之第二供水配管7b上設置有調節在第二供水配管7b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二調節閥19。泵7、第一/第二供水配管7a、7b、第一及第二連接管14,15及第一及第二調節閥18,19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方式中的控制部30A藉由依據由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及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A 、T2A 控制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控制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內之水的流量。進一步具體而言,控制部30A在由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及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A 、T2A 分別超過第一及第二閾值TT1 、TT2 的情況下,控制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以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及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A 及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2A 分別降低至低於第一及第二閾值TT1 、TT2 。在此,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第一及第二閾值TT1 、TT2 係依據灰的附著狀況等適當確定之值。
由本實施方式中的泵7及第一/第二供水配管7a、7b(供給部)、第一調節閥18及第二調節閥19以及控制部30A構成「蒸汽溫度控制部」,該「蒸汽溫度控制部」藉由將水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的內部,使在第一連接管14及第二連接管15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在本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再熱器40的下游側設置有檢測再熱器管40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A 之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亦對應於本發明中的溫度檢測部。由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檢測出之與蒸汽溫度有關之資訊被發送至控制部30A,用於後述之第三調節閥60的控制。泵7及第三供水配管7c對應於本發明中的供給部。
在第三供水配管7c上設置有調節在第三供水配管7c內流通之水的流量之第三調節閥60,第三調節閥60藉由從控制部30A發送之控制訊號進行控制,藉此發揮調節向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的水的供給量之作用。控制部30A藉由依據由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3A 控制第三調節閥60,控制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之水的流量。進一步具體而言,控制部30在由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3A 超過第三閾值TT3 的情況下,控制第三調節閥60以降低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A 降低至低於第三閾值TT3 。與第一及第二閾值TT1 、TT2 相同,第三閾值TT3 係依據灰的附著狀況等適當確定之值。
由本實施方式中的泵7及第三供水配管7c(供給部)、第三調節閥60以及控制部30A構成「蒸汽溫度控制部」,該「蒸汽溫度控制部」藉由將水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的內部,使在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接下來,使用圖6的流程圖,對本實施方式之控制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之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鍋爐系統的控制部30A使用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16檢測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A (第一溫度檢測步驟:S1A),並且使用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17檢測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2A (第二溫度檢測步驟:S2A)。進而,控制部30A使用第三下游溫度感測器50檢測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A (第三溫度檢測步驟:S3A)。
接下來,鍋爐系統的控制部30A在第一溫度檢測步驟S1A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1A 超過第一閾值TT1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一調節閥18來控制供給至第一連接管14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一連接管14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二過熱部12的過熱器管12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1A 降低至低於第一閾值TT1 (第一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4A)。又,控制部30A在第二溫度檢測步驟S2A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2A 超過第二閾值TT2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二調節閥19來控制供給至第二連接管15內之水的流量,降低第二連接管15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第三過熱部13的過熱器管13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2A 降低至低於閾值TT2 (第二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5A)。進而,控制部30A在第三溫度檢測步驟S3A中檢測出之蒸汽溫度T3A 超過第三閾值TT3 的情況下,藉由控制第三調節閥60來控制供給至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之水的流量,降低渦輪機抽氣配管100a(再熱器管40a)內的蒸汽溫度,其結果,使再熱器40的再熱器管40a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T3A 降低至低於閾值TT3 (第三蒸汽溫度控制步驟:S6A)。
在以上說明之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中,亦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以上的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採用具有三個過熱部之過熱器之例子,但過熱部的個數並不限於此,例如亦能夠採用僅具有一個過熱部之過熱器,或採用具有二個過熱部之過熱器,或採用具有四個以上的過熱部之過熱器。
又,在以上的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採用「水」作為蒸汽冷卻用的流體之例子,但亦能夠採用「水」以外的流體(例如低溫的蒸汽等)作為蒸汽冷卻用的流體。
又,在以上的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用於控制配置於下游側之第二調節閥19的第二閾值設定為大於用於控制配置於上游側之第一調節閥18的第一閾值的值的例子,但亦能夠將第二閾值設定為與第一閾值相同的值。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的各實施方式,只要具備本發明的特徵,則本領域技術人員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了適當設計變更之內容亦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即,前述各實施方式所具備之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條件、形狀、尺寸等並不限定於例示之內容,能夠適當變更。又,只要技術上能夠實現,則前述各實施方式所具備之各要素能夠進行組合,並在只要包含本發明的特徵,則組合這些之內容亦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藉由效率良好地降低構成鍋爐系統之管的表面溫度,在抑制管的高溫腐蝕時有用。
1:鍋爐系統 7:泵(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a:第一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b:第二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c:第三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11:第一過熱部 11a:過熱器管 12:第二過熱部 12a:過熱器管 13:第三過熱部 13a:過熱器管 14:第一連接管 15:第二連接管 16:第一下游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a:第一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b:第二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c:第三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d:第四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7:第二下游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8:第一調節閥(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19:第二調節閥(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30,30A:控制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40:再熱器 40a:再熱器管 51:入口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52:出口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60:第三調節閥(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100a:渦輪機抽氣配管 S4,S4A:第一蒸汽溫度控制步驟 S5,S5A:第二蒸汽溫度控制步驟 S6,S6A:第三蒸汽溫度控制步驟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整體構成之概略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過熱器周邊的構成之圖。 [圖3]為用於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之控制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的變化的一例之曲線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之鍋爐系統的過熱器周邊的構成之圖。 [圖6]為用於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之控制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之方法的流程圖。
7:泵(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a:第一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b:第二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c:第三供水配管(供給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7ab:配管部分
8:蒸汽滾筒
8b:排氣管
10:過熱器
10a:配管
11:第一過熱部
11a:過熱器管
12:第二過熱部
12a:過熱器管
13:第三過熱部
13a:過熱器管
14:第一連接管
15:第二連接管
16a:第一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b:第二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c:第三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6d:第四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18:第一調節閥(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19:第二調節閥(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30:控制部(蒸汽溫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40:再熱器
40a:再熱器管
51:入口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52:出口溫度感測器(溫度檢測部)
60:第三調節閥
100,101:渦輪機
100a,101a:渦輪機抽氣配管
102:冷凝器

Claims (9)

  1. 一種鍋爐系統,具備: 管,其係使蒸汽流通;及 蒸汽溫度控制部,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前述管的內部,使在前述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2. 如請求項1之鍋爐系統,其中具備: 溫度檢測部,其係檢測蒸汽溫度; 前述蒸汽溫度控制部具有: 供給部,其係將前述流體供給至前述管內; 調節閥,其係調節由前述供給部供給之前述流體的供給量;及 控制部,其係藉由依據由前述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前述調節閥來控制供給至前述管內之前述流體的流量。
  3. 如請求項2之鍋爐系統,其中, 前述控制部係在由前述溫度檢測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超過規定閾值的情況下,控制前述調節閥以使前述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該閾值。
  4. 如請求項3之鍋爐系統,其中, 前述閾值係依據灰對前述管的附著狀態及/或前述灰的燃料性狀來設定。
  5. 如請求項3或請求項4之鍋爐系統,其中具備: 過熱器,其係具有:第一過熱部、位於比前述第一過熱部更靠下游側之第二過熱部、及位於比前述第二過熱部更靠下游側之第三過熱部; 前述管包括:第一連接管,其係連接前述第一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和前述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及第二連接管,其係連接前述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和前述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 前述溫度檢測部包括:第一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前述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前述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第三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前述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及第四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 前述供給部包括:泵,其係供給前述流體;第一供水配管,其係連接前述泵和前述第一連接管;及第二供水配管,其係連接前述泵和前述第二連接管; 前述調節閥包括:第一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前述第一連接管之前述流體的供給量;及第二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前述第二連接管之前述流體的供給量; 前述控制部係藉由依據由前述第一溫度感測器及前述第二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前述第一調節閥,使前述第二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前述第一閾值,並且藉由依據由前述第三溫度感測器及前述第四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前述第二調節閥,使前述第三過熱部的過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前述第二閾值。
  6. 如請求項5之鍋爐系統,其中, 前述第二閾值乃是大於前述第一閾值的值。
  7. 如請求項3或請求項4之鍋爐系統,其中具備: 再熱器,其係對從渦輪機排出之蒸汽進行再加熱; 前述管包括:渦輪機抽氣配管,其係連接前述渦輪機和前述再熱器的再熱器管; 前述溫度檢測部包括:入口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前述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入口中的蒸汽溫度,及出口溫度感測器,其係檢測前述再熱器的再熱器管的出口中的蒸汽溫度; 前述供給部包括:泵,其係供給前述流體;及第三供水配管,其係連接前述泵和前述渦輪機抽氣配管; 前述調節閥包括:第三調節閥,其係調節供給至前述渦輪機抽氣配管之前述流體的供給量; 前述控制部係藉由依據由前述入口溫度感測器及前述出口溫度感測器檢測出之蒸汽溫度控制前述第三調節閥,使前述再熱器的再熱器管內的蒸汽溫度降低至低於前述第三閾值。
  8. 一種控制方法,係控制具備使蒸汽流通之管之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其特徵為包括: 蒸汽溫度控制步驟,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前述管的內部,使在前述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9. 一種程式,係使電腦執行控制具備使蒸汽流通之管之鍋爐系統的蒸汽溫度之方法;其特徵為: 前述方法包括:蒸汽溫度控制步驟,其係藉由將流體供給至前述管的內部,使在前述管中流通之蒸汽的溫度降低至低於規定溫度。
TW109122585A 2019-08-30 2020-07-03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TW202108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7913 2019-08-30
JP2019-157913 2019-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941A true TW202108941A (zh) 2021-03-01

Family

ID=7468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585A TW202108941A (zh) 2019-08-30 2020-07-03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039311A1 (zh)
KR (1) KR20220053585A (zh)
TW (1) TW202108941A (zh)
WO (1) WO20210393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106U (ja) * 1982-06-24 1984-01-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温度制御装置
JPH0236849B2 (ja) * 1983-03-16 1990-08-21 Fuji Electric Co Ltd Boiradeguchijokiondoseigyosochi
JPS61262508A (ja) * 1985-05-15 1986-11-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ボイラ給水装置
JPS62233609A (ja) * 1986-04-01 1987-10-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方法
JP2872378B2 (ja) * 1990-09-25 1999-03-17 北海道電力株式会社 ボイラの火炉出口温度制御装置
JP2002106822A (ja) 2000-06-22 2002-04-10 Nkk Corp ごみ焼却炉及びその操業方法
WO2008152205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Åf-Consult Oy Combustion plant and method for the combustion
JP6504525B2 (ja) * 2015-10-07 2019-04-24 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過熱装置
JP6847711B2 (ja) * 2017-03-02 2021-03-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防食方法および防食制御装置
JP6891090B2 (ja) * 2017-10-04 2021-06-18 三菱パワー株式会社 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9595538B (zh) * 2018-12-27 2024-03-19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39311A1 (zh) 2021-03-04
WO2021039311A1 (ja) 2021-03-04
KR20220053585A (ko)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63739B1 (ko) 바닥재에서 열을 회수하는 방법과 장치
JP6034154B2 (ja) 廃熱回収設備、廃熱回収方法及び廃棄物処理炉
CN103712197B (zh) 一种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型快速启动方法
JP2010038537A (ja) スタック温度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745233A (zh) 气化炉水循环与余热锅炉一体化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
JP5818307B2 (ja) ボイラ設備及びその出口ガス温度の制御方法
TW202108941A (zh) 鍋爐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US10808191B2 (en) Gasif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device,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and control method
JP6080567B2 (ja) 石炭ガス化複合発電プラントの運転制御方法及び石炭ガス化複合発電プラント
CN206281365U (zh) 一种高温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KR20200145132A (ko) 절탄기 연속급수가 가능한 밀폐회로형 진공순환식 응축수 회수 및 보일러 급수장치
JP5766527B2 (ja) 貫流ボイラ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14159914A (ja) 補給水系統制御装置、及び補給水系統制御方法
JP2020046138A (ja)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発電設備と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発電設備の運転方法
JP6450957B2 (ja) 循環流動層ボイラ、及び循環流動層ボイラの起動方法
JP6707058B2 (ja) 廃熱ボイラ、廃熱回収システム、及び廃熱回収方法
JP6952108B2 (ja) 空気予熱器
CN211526399U (zh) 一种导热油锅炉
JP4077974B2 (ja) 流動層熱交換器
KR102337478B1 (ko) 보일러시스템
JPH0694207A (ja) ボイラの給水制御装置
JP2902625B1 (ja) 流動床炉の熱回収方法及び装置
JPH0552307A (ja) 流動層ボイラの腐蝕防止方法
SE438526B (sv) Sett for drift av ett angkraftverk och anleggning for utforande av settet
JP4052467B2 (ja) 流動層熱交換器及びボイ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