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5721A -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5721A
TW202105721A TW109105266A TW109105266A TW202105721A TW 202105721 A TW202105721 A TW 202105721A TW 109105266 A TW109105266 A TW 109105266A TW 109105266 A TW109105266 A TW 109105266A TW 202105721 A TW202105721 A TW 2021057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drain
integrated circuit
arsenic
g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拿 莫希
瑞安 基奇
尼可拉斯 米尼迪洛
舒瑞許 維許瓦內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5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57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1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H01L29/167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88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including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8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0843Source or drain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 H01L29/0847Source or drain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1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17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1725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1791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e.g. FinFET, Mu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5Ohmic electrodes
    • H01L29/456Ohmic electrodes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78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gate at the side of the channel
    • H01L29/66795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gate at the side of the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5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having a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10/00Nanotechnology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e.g. quantum computing or single electron log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5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having a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H01L2029/785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having a channel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having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FinFET geometry, e.g. wrap-aroun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657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body
    • H01L29/0665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body the shape of the body defining a nanostructure
    • H01L29/0669Nanowires or nanotubes
    • H01L29/0673Nanowires or nanotubes oriented parallel to a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3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 one- or zero-dimensional channel, e.g. quantum wire FET, in-plane gate transistor [IPG], 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 [SET], striped channel transistor, Coulomb blockade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545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using a dummy, i.e. replacement gate in a process wherein at least a part of the final gate is self aligned to the dummy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5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one 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quantum wire FET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具有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在示例中,積體電路結構包括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的鰭片。閘極堆疊在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閘極堆疊的第一側處嵌入在鰭片中的磊晶結構。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閘極堆疊的第二側處嵌入在鰭片中的磊晶結構。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磷的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

Description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本揭示的實施例屬高等積體電路結構製造的領域,尤其是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積體電路中特徵的縮放一直是不斷發展的半導體工業背後的驅動力。縮放到越來越小的特徵可以在有限的半導體晶片空間上增加功能單元的密度。例如,縮小的電晶體尺寸允許在晶片上併入更多數量的記憶體或邏輯裝置,從而有助於製造具有增加的容量的產品。但是,追求更大容量的動力並非沒有問題。最佳化每個裝置性能的必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習知的和目前已知的製程中的可變性可能會限制將其進一步擴展到10奈米節點或10奈米以下節點範圍的可能性。因此,未來技術節點所需的功能組件的製造可能需要在目前的製程中引入新的方法或將新技術整合或取代目前的製程。
描述了具有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製造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方法。在以下描述中,闡述許多具體細節,例如具體的整合和材料方案,以便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透徹理解。對於熟於此技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未詳細描述諸如積體電路設計佈局的眾所周知特徵,以免不必要地使本發明實施例晦澀難懂。此外,應當理解,圖式中顯示的各種實施例是說明性表示,並且不一定按比例繪製。
以下詳細說明本質上僅屬說明性,並不旨在限制標的的實施例或此類實施例的應用和使用。如本文所用,詞語「示例性」是指「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施例不一定被解釋為比其他實施例較佳或有利。此外,無意受在前述技術領域、先前技術、發明內容或以下詳細說明中提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論約束。
本說明書包括對「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的引用。詞組「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的出現不一定指相同的實施例。可以以與本發明一致的任何合適方式來組合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
術語。以下段落為在本揭露(包括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找到的術語提供了定義或上下文:
「包含」。這個術語是開放式的。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該術語不排除附加的結構或操作。
「配置為」。可以將各種單元或組件描述或所請為「配置為」執行一或多個任務。在這樣的上下文中,「配置為」用於藉由指示單元或組件包括在運行期間執行那些任務或多個任務的結構來表示結構。這樣,可以說單元或組件被配置為即使指定的單元或組件目前不工作(例如,未開啟或未活化)也可以執行任務。明確指出將某個單元或電路或組件「配置為」執行一或多個任務顯然不是要針對該單元或組件引用35U.S.C的§112,第六段。
「第一」、「第二」等。如本文中所使用,這些術語用作它們之前的名詞的標籤,並不暗示任何類型的排序(例如,空間、時間、邏輯等)。
「耦合」。以下說明論及「耦合」在一起的元件或節點或特徵。如本文中所使用者,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耦合」是指一個元件或節點或特徵直接或間接地結合到另一元件或節點或特徵(或直接或間接地與之通訊),而不一定是以機械的方式。
另外,某些術語也可以在以下說明中僅出於參考的目的而使用,並且因此不旨在進行限制。例如,諸如「上」、「下」、「上方」和「下方」的術語是指圖式中所參考的方向。諸如「前」、「後」、「背面」、「側」、「外側」和「內側」之類的術語描述在一致但任意的參照系內的組件各部分的方向或位置或兩者藉由參考描述所討論的組件的文本和相關圖式進行清楚的描述。這樣的術語可以包括以上具體提到的詞、其衍生詞以及類似含義的詞。
「抑制」。如本文所用者,抑制用於描述減少或最小化作用。當組件或特徵被描述為抑制動作、運動或條件時,它可能會完全阻止結果或後果或未來的狀態。另外,「抑制」還可以指減少或減輕否則可能發生的結果、表現或效果。因此,當組件、元件或特徵被稱為抑制結果或狀態時,它不必完全防止或消除結果或狀態。
本文說明的實施例可以針對前段製程(front-end-of-line,FEOL)半導體處理和結構。FEOL是積體電路(IC)製造的第一部分,其中在半導體基板或層中將各個裝置(例如,電晶體、電容器、電阻器等)圖案化。FEOL通常覆蓋直至(但不包括)金屬互連層沉積的所有內容。在最後的FEOL操作之後,結果通常是具有隔離電晶體(例如,沒有任何導線)的晶圓。
本文說明的實施例可以針對後段製程(back end of line,BEOL)半導體處理和結構。BEOL是IC製造的第二部分,其中的各個裝置(例如,電晶體、電容器、電阻器等)與晶圓上的佈線(例如,一或多個金屬化層)互連。BEOL包括接觸、絕緣層(介電質)、金屬層和晶片至封裝連接的鍵合部位。在製造階段的BEOL部分中,形成接觸(焊墊)、互連線、穿孔和介電質結構。對於現代IC製程,BEOL中可以添加10個以上的金屬層。
以下描述的實施例可以適用於FEOL處理和結構、BEOL處理和結構、或FEOL和BEOL處理和結構兩者。特別地,儘管可以使用FEOL處理場景來顯示示例性處理方案,但是這樣的方法也可以適用於BEOL處理。同樣地,儘管可以使用BEOL處理場景來說明示例性處理方案,但是這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FEOL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描述用於高規模電晶體的原位磷(P)砷(As)共摻雜的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
為了提供背景,現代電晶體的外部電阻和短通道效應是裝置性能和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降低體積和接觸電阻可以改善驅動特性,但是做到的前提是同時在源極或汲極尖端處維持突然的磊晶界面,才會有適當的洩漏和短通道特性。
解決上述問題的先前解決方案包括(1)使用高摻雜的Si:P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或者(2)使用砷植入或摻雜的源極或汲極尖端。這種方法的缺點包括觀察到,儘管由於高濃度的施主原子和自由電子,nMOS裝置中的高磷(P)摻雜可實現低電阻率,但是這種方法通常與短通道控制的喪失相關聯,演變為現代裝置擴展愈發引人關切。此外,活化P摻雜物通常需要的高退火溫度,會導致摻雜物(P)大量擴散到通道中,從而導致汲極引起的能障(barrier)下降和高漏電流。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方法是犧牲界面處的摻雜物濃度和活性載子,然而,這通常會增加外部電阻(Rext),而現代裝置存在大量電阻。另一種方法是摻入不會擴散到磷(P)會擴散的程度的摻雜物。例如,砷(As)尖端已被證明是控制磷(P)溢出到通道中的一種有用方法,然而,與Si:P相比,選擇性和磊晶Si:As膜通常表現出降低的電阻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短通道效應和低源極/汲極(S/D)電阻率之間權衡。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使用選擇性磊晶磷砷共摻雜的矽(Si)源極或汲極層的使用。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所述實施例的實施可提供降低的缺陷濃度,以限制摻雜物擴散的驅動力,同時達到高導電性的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
實施本文說明的實施例的優點可以包括能使在高深寬比結構中選擇性地使用多於一個等價摻雜原子來生長重n摻雜的矽結構。在一實施例中,同時使用大於Si的摻雜物原子(例如砷(As))和較小的摻雜物原子(例如磷(P))能夠實現摻雜物原子(尤其是進入晶格位置(lattice sites))更大程度地摻入,從而降低所形成的膜的缺陷密度。結果可能是與僅摻雜磷的矽膜相比,材料電阻率降低2倍之多。在一實施例中,在活化摻有共摻雜物的磊晶矽源極或汲極(S/D)結構時,使用磷砷共摻雜導致摻雜物擴散可忽略。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結果是由於增加的短通道控制而使突然的高導電性的尖端和S/D區具有提升的裝置性能。
為提供進一步的背景,在現代電晶體技術中,隨著閘極長度(LG )的減小,歸因於通道的總裝置電阻的比例變小。因此,外部電阻Rext已成為裝置電阻的主要來源,並且在限制裝置性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為最小化Rext,在源極或汲極(S/D)中使用P摻雜濃度在1-5×1021 原子/cm3 範圍內的磊晶n型Si,以使活性摻雜物濃度最高達到2-4×1020 原子/cm3 。在用於活化摻雜磷(P)原子的高溫退火過程中,P可以擴散到裝置的通道深處。因此,為對摻雜物進入通道的過量維持某種控制或抑制,常常犧牲摻雜物的活化並因此犧牲S/D電阻率,否則會導致差的Ion/Ioff行為。理想地,可以在沒有P擴散的情況下生長磊晶S/D,同時嘗試保持低電阻率。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在本文說明的實施例中,可以針對及/或可以受益於選擇性磊晶S/D膜的P和As共摻雜的效果,用於限制空位介導的P遷移並降低電阻率並可能將電阻率降低到甚至低於高摻雜P情況下的值。與僅P摻雜的結構相反,所觀察到的電阻率降低可能是由於P、As共摻雜結構中缺陷密度的降低。
作為示例性比較處理流程,圖1A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具有在半導體鰭片中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的各種示例的成角度的截面圖。特別地,圖1A是描繪在P摻雜和P、As摻雜的Si源極汲極區中在活化及/或退火過程中摻雜物擴散差異的示意圖。
參照圖1A,結構100包括鰭片102、閘極結構104以及初生長之具有尚未被活化的原位摻雜物的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106。
結構110包括鰭片112、閘極結構114以及活化及/或退火的源極或汲極結構116。結構110是結構100的活化形式,其中摻雜物僅是磷並且已經被活化及/或退火。活化及/或退火導致P擴散到通道區中,如以下所述的圖1B的相關圖130所示。
結構120包括鰭片122、閘極結構124以及活化及/或退火的源極或汲極結構126。結構120是結構100的活化形式,其中摻雜物是磷砷共摻雜物並且已經被活化及/或退火。活化及/或退火導致P擴散到通道區的擴散可忽略,如以下所述的圖1C的相關圖140所示。
本文說明的實施例可以被檢測為積體電路結構中的最終結構特徵。例如,閘極切割(多切割)TEM圖像可以揭示共摻雜的S/D的磊晶生長,該共摻雜的S/D是共形的並且在鰭片區域內以完美或實質上完美的磊晶生長。而且,標準的磊晶源極/汲極製程流程可用於磷/砷共摻雜膜的生長,其中原位共摻雜操作取代只有磷製程。例如本文所述的共摻雜矽膜或層可以在對基線製程流程進行最小程度的修改的情況下在平面、三閘極、FinFET、奈米線或奈米帶結構上或內部生長。在一實施例中,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整個磊晶結構以P和As共摻雜,以下結合圖2G’描述其示例。然而,應了解,取決於所得源極或汲極結構中之所需摻雜物分佈,共摻雜材料取而代之地可僅在尖端中或僅在下結構部分使用Si:P填充及/或在其上形成的蓋,以下結合圖2G和2G’’描述其示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對於[P]和[As]範圍中的每一者,本文說明的共摻雜實施例的摻雜程度為1×1020 至1.5×1021 原子/cm3 。應當理解,已經存在觀察到上述行為的廣範圍。可以以跨越在100-700托攝氏600至800度的廣泛製程條件使用多種前體(例如,三級丁基砷、1-3%砷、磷、二氯矽烷、四氯矽烷、鹽酸)生長薄膜。
作為示例,圖1B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濃度(原子/cm3 )作為深度(奈米)的函數的曲線圖130。圖1C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濃度(原子/cm3 )作為深度(奈米)的函數的曲線圖140。特別地,圖1B和1C分別顯示用於P和P/As共摻雜的Si膜的SIMS擴散摻雜物深度分佈。具體地,圖1C描繪在此種共摻雜膜中[P]和[As]的SIMS曲線,其中兩種摻雜物濃度近似相等。相較於Si:P膜(圖1B,圖130),在攝氏1200度快速退火後,P以1×1020 原子/cm3 擴散約10奈米,而共摻雜的Si:P,As膜(圖1C,圖140))對於相同的退火處理表現出可忽略的擴散(例如1nm或更小)。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圖1D包括作為退火溫度(攝氏度數)的函數的電阻率(mOhm·cm)的曲線圖150。參照曲線圖150,顯示Si:P(左,試驗X)和Si:P,As(右,試驗Y)的電阻率隨快速退火溫度的變化。陰影刻度表示測量的深度,在該深度處摻雜物濃度等於1E20原子/cm3 。特別是,圖1D總結了快速退火後,Si:P,As結構的競爭電阻率與測得的摻雜物擴散深度。隨著獲得更高的退火溫度,對於匹配的摻雜物擴散深度,共摻雜膜的電阻率提高了20%以上。在一實施例中,提升的短通道控制能使在源極或汲極(S/D)生長之前使用橫向底切蝕刻,從而有效縮小關鍵裝置的尺寸。
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包括其上生長有磷摻雜的矽蓋的磷砷共摻雜的矽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製造製程和結構,結合圖2至2G來描述其示例。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包括無蓋層的磷砷共摻雜的矽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製造製程和結構,結合圖1A、2A至2D和2G’來描述其示例。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包括其上生長有磷摻雜的矽蓋的磷砷共摻雜的矽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製程和結構,該蓋在接觸開口期間製造,結合圖式2A至2D和2G’’來描述其示例。
作為示例性製程流程,圖2A至2G顯示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製造具有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方法中的各種操作的截面圖。圖2G’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另一種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磷砷共摻雜物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圖2G’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磷砷共摻雜物的另一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參照圖2A,可選地,在基板202(例如,矽基板)上生長通道材料204。在一實施例中,通道材料204包括矽。在一實施例中,通道材料204包括矽和鍺。在一實施例中,通道材料204包括鍺。在一實施例中,通道材料204是III-V族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不形成獨特的通道材料204,並且在基板202的表面上執行以下說明的處理操作。
參考圖2B,將通道材料204圖案化為鰭片206。如圖所示,圖案化可以在基板202中形成凹部208。
參照圖2C,在鰭片206之間的溝槽中填充淺溝槽隔離材料,然後對該溝槽隔離材料進行拋光和形成凹部(recess)以形成隔離結構210。該製程還可以包括介電質隔離阻擋層的沉積、圖案化和凹入。該製程繼續進行閘極氧化物材料和閘極電極材料(可以是虛擬閘極氧化物材料和虛擬閘極電極材料)的沉積和圖案化,以及形成閘極間隔物(gate spacer)以形成閘極堆疊212和閘極間隔物214。
參照圖2D,在閘極堆疊(gate stack)212的相鄰側面上的位置218上蝕刻鰭片206。該蝕刻在閘極堆疊212下方留下通道區216。
參照圖2E,源極或汲極結構的形成牽涉下源極或汲極材料220和覆蓋半導體層222(可以原位生長)的生長。可替代地,不生長覆蓋半導體層222,其結合圖2G’說明示例性的所得結構。在任一情況下,在一實施例中,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在一實施例中,源極或汲極結構由在沉積期間(例如,原位)或在沉積之後(例如,藉由植入)或兩者的共摻雜有磷和砷原子的矽組成。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將磷化氫和砷化氫用作前體,以在原位共摻雜的矽磊晶沉積製程中提供磷砷摻雜物。
參照圖2F,在圖2E的源極或汲極結構上形成隔離材料。然後,對隔離材料圖案化並使其凹入,以暴露出源極或汲極結構,並形成第二間隔物226和溝槽228。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蝕刻製程來執行隔離材料的凹入,該蝕刻製程停止於覆蓋半導體層222上或部分進入覆蓋半導體層222,在後者的情況下,形成圖案化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222’。在另一實施例中,在不實施覆蓋半導體層222的情況下,蝕刻製程停止在源極或汲極材料220上或部分進入源極或汲極材料220。
參照圖2G,執行源極或汲極接觸材料的沉積和圖案化以形成導電接觸230。在一實施例中,導電接觸230在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222或222’上。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導電接觸230在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222’中的部分凹部中。應當理解,儘管未顯示,但是接著可以在圖2G的結構上執行後端處理。
再次參考圖2G,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具有鰭片(216和基板202的圖案化部分)。鰭片具有下鰭片部分(216的部分和202的圖案化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下方)和上鰭片部分(216的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閘極堆疊212在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之上,閘極堆疊212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閘極堆疊的第一側(例如,閘極堆疊212的左側)中嵌入在鰭片中的磊晶結構。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閘極堆疊的第二側(例如,閘極堆疊212的右手側)的鰭片中嵌入的磊晶結構。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磊晶結構包括下半導體層220和覆蓋半導體層222’(或在沒有凹部的情況下為圖2E的222)。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其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的下半導體層220具有的磷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222’或222實質上由矽和磷組成。
關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結構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中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約1奈米內。在另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與砷的深度之間的差小於砷的深度的5%。
關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大約0.35 mOhm·cm的電阻率。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砷和磷作為共摻雜物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上鰭片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的216部分),即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擴散到積體電路結構的通道區中。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通道區中的程度小於1奈米,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0與0.5奈米之間。
與圖2G相反,在圖2G’中,顯示不使用覆蓋半導體層的實施例。特別地,源極或汲極結構僅包括單一源極或汲極材料220’。導電接觸230在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單一源極或汲極材料220’上。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儘管未顯示,但是第一和第二導電接觸在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單一源極或汲極材料220’中的部分凹部中。應當理解,儘管未顯示,但是可以接著在圖2G’的結構上執行後端處理。
再次參考圖2G’,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鰭片(216和基板202的圖案化部分),該鰭片具有下鰭片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下方的202的216的一部分和圖案化部分)和上鰭片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的216一部分)。閘極堆疊212在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之上,閘極堆疊212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閘極堆疊212的第一側的鰭片中的磊晶結構(左手220’)。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閘極堆疊212的第二側的鰭片中的磊晶結構(右手220’)。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磷的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
關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約1奈米內。在另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與砷的深度之間的差小於砷的深度的5%。
相對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大約0.35 mOhm·cm的電阻率。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砷和磷作為共摻雜物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上鰭片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的216部分),即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擴散到積體電路結構的通道區中。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通道區中的程度小於1奈米,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0與0.5奈米之間。
與圖2G和2G’相反,在圖2G’’中,顯示在形成第二間隔物226之後形成覆蓋半導體層的實施例。特別地,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磊晶結構各自包括在下半導體層220’’上的覆蓋半導體層225。導電接觸230在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225上。應當理解,儘管未顯示,但是接著可以在圖2G’的結構上執行後端處理。
再次參考圖2G’’,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鰭片(216和基板202的圖案化部分),該鰭片具有下鰭片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下方的202的216的一部分和圖案化部分)和上鰭片部分(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的216一部分)。閘極堆疊212在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之上,閘極堆疊212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閘極堆疊的第一側的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左手220’’)和覆蓋半導體層(左手225)。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閘極堆疊的第二側的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右側220’’)和覆蓋半導體層(右側225)。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閘極堆疊212的第二側的鰭片中的下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右手220’’)。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覆蓋半導體層225限制在導電接觸230的介電質間隔物226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
在一實施例中,再次參考圖2G’’,第一導電接觸(左手230)在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左手225)上。第二導電接觸(右側230)在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右側225)上。第一介電質間隔物(左手226)沿著第一導電接觸(左手230)的側壁,並且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左手225)被限制在第一介電質間隔物之間(左側226)。第二介電質間隔物(右手226)沿著第二導電接觸(右手230)的側壁,並且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覆蓋半導體層(右手225)被限制在第二介電質間隔物之間(右側226)。在未顯示的一實施例中,覆蓋半導體層225位於第一下半導體層220’’和第二下半導體層220’’中的部分凹部中。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所示,第一和第二下半導體層220’’不凹入。
關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個磊晶結構中砷的原子濃度為均大於1E20原子/cm3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約1奈米內。在另一此種實施例中,磷的深度與砷的深度之間的差小於砷的深度的5%。
關於圖2G’’,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大約0.35mOhm·cm的電阻率。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砷和磷作為共摻雜物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上鰭片部(隔離結構210的頂表面上方的216部分),即實質上限制或完全防止磷擴散到積體電路結構的通道區中。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磷從源極或汲極結構擴散到通道區中的程度小於1奈米,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0與0.5奈米之間。
在另一態樣中,圖3A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在一對半導體鰭片上方的多條閘極線的平面圖。
參照圖3A,在多個半導體鰭片300上形成多個有源閘極線304。虛擬閘極線306在多個半導體鰭片300的端部。閘極線304/306之間的間隔308在一些實施例中是溝槽接觸可以被定位以提供與源極或汲極區(例如,源極或汲極區351、352、353和354)的導電接觸的位置。在一實施例中,多條閘極線304/306的圖案或多個半導體鰭片300的圖案被描述為光柵結構。在一實施例中,類似光柵的圖案包括多條閘極線304/306及/或多個半導體鰭片300的圖案,它們以固定的間距間隔開並且具有固定的寬度,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圖3B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沿圖3A的a-a’軸截取的截面圖。
參照圖3B,在形成於基板360上方的半導體鰭片362上方形成多條有源閘極線364。虛擬閘極線366位於半導體鰭片362的端部。介電質層370位於虛擬閘極線366的外部。溝槽接觸材料397位於有源閘極線364之間以及虛擬閘極線366與有源閘極線364之間。埋入式下源極或汲極結構368和對應的覆蓋半導體層369位於有源閘極線364之間以及虛擬閘極線366與有源閘極線364之間的半導體鰭片362中。嵌入的下源極或汲極結構368以及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369可以如與圖2G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相關聯地描述。或者,可以使用諸如結合圖2G’和2G’’所描述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有源閘極線364包括閘極介電質結構398/399、功函數閘極電極部分374和填充閘極電極部分376以及介電質覆蓋層378。介電質間隔物380襯在有源閘極線364以及虛擬閘極線366的側壁上。
在另一態樣中,說明例如用於源極或汲極區的溝槽接觸結構。在一個示例中,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具有用於NMOS裝置的溝槽接觸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參照圖4,積體電路結構450包括鰭片452,例如矽鍺鰭片。閘極介電質層454在鰭片452之上。閘極電極456在閘極介電質層454之上。在一實施例中,閘極電極456包括保形導電層458和導電填充物460。在一實施例中,介電質蓋462在閘極電極456之上以及在閘極介電質層454之上。閘極電極具有第一側456A和與第一側456A相對的第二側456B。介電質間隔物沿著閘極電極456的側壁。在一實施例中,閘極介電質層454還位於介電質間隔物463中的第一者與閘極電極456的第一側456A之間,以及介電質間隔物463中的第二者與閘極電極456的第二側456B之間,如所描繪者。在一實施例中,儘管未顯示,但是薄的氧化物層,例如熱或化學氧化矽或二氧化矽層,位於鰭片452與閘極介電質層454之間。
第一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4和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6分別與閘極電極456的第一側456A和第二側456B相鄰。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4、466包括嵌入式磊晶下區域和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495或497,並分別形成在鰭片452的凹部465和467中,如所描述者。嵌入式下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對應的覆蓋半導體層495或497可以如結合圖2G的源極或汲極結構所描述者。或者,可以使用諸如結合圖2G’和2G’’所描述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第一和第二溝槽接觸結構468、470分別在與閘極電極456的第一側456A和第二側456B相鄰的第一和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4、466上。第一溝槽接觸結構468和第二溝槽接觸結構470皆包括U形金屬層472和在整個U形金屬層472上和上方的T形金屬層474。在一實施例中,U形金屬層472和T形金屬層474的成分不同。在一此種實施例中,U形金屬層472包括鈦,並且T形金屬層474包括鈷。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溝槽接觸結構468和第二溝槽接觸結構470皆還包括在T形金屬層474上的第三金屬層476。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第三金屬層476和U形金屬層472具有相同的組成。在特定實施例中,第三金屬層476和U形金屬層472包括鈦,並且T形金屬層474包括鈷。
第一溝槽接觸穿孔478電連接到第一溝槽接觸468。在特定實施例中,第一溝槽接觸穿孔478在第一溝槽接觸468的第三金屬層476上並耦合到該第三金屬層476。第一溝槽接觸穿孔478進一步位於介電質間隔物463之一的一部分之上並與之接觸,並且位於介電質蓋462的一部分之上並與之接觸。第二溝槽接觸穿孔480電連接至第二溝槽接觸470。在特定實施例中,第二溝槽接觸穿孔480在第二溝槽接觸470的第三金屬層476上並耦合到第二溝槽接觸470的第三金屬層476。第二溝槽接觸穿孔480進一步在介電質間隔物463中的另一個的一部分之上並與之接觸,並在介電質蓋462的另一部分上方並與之接觸。
在一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482分別直接在第一和第二溝槽接觸結構468、470與第一和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4、466之間。在一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482包括鈦和矽。在特定的此種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464、466是第一和第二N型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在一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482還包括磷或砷,或磷和砷兩者。
本文所述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金屬化學氣相沉積用於環繞式半導體接觸的使用。實施例可適用於或包括化學氣相沉積(CVD)、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原子層沉積(ALD)、導電接觸製造或薄膜中的一或多者。特定實施例可包括使用接觸金屬的低溫(例如,小於攝氏500度,或在攝氏400-500度的範圍內)化學氣相沉積製造鈦或類似金屬層以提供保形源極或汲極接觸。此種保形源極或汲極接觸的實施可以改善三維(3D)電晶體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性能。
為提供背景,可以使用濺射來沉積金屬與半導體的接觸層。濺射是一種視線過程,可能不太適合3D電晶體製造。已知的濺射溶液在裝置接觸表面上具有較差或不完整的金屬半導體接面,具沈積入射角。根據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實施低溫化學汽相沉積製程以製造接觸金屬以提供三個維度上的保形性並且使金屬半導體接面接觸面積最大化。所得到的更大的接觸面積可以減小接面的電阻。實施例可包括在具有非平坦拓撲學的半導體表面上進行沉積,其中區域的拓撲學指的是表面形狀和特徵本身,並且非平坦拓撲學包括非平坦的表面形狀和特徵或表面形狀和特徵的一部分,即不完全平坦的表面形狀和特徵。在一實施例中,沉積是在具有相對高的鍺含量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半導體表面上。
本文所述的實施例可包括環繞接觸結構的製造。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說明藉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的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或電漿增強的原子層沉積共形沉積在電晶體源極汲極接觸上之純金屬的使用。這種保形沉積可用於增加金屬半導體接觸的可用面積並減小電阻,從而改善電晶體裝置的性能。在一實施例中,沉積的相對較低的溫度導致每單位面積之接面的電阻最小。
應當理解,可以使用牽涉本文所述之金屬層沉積製程的整合方案來製造各種積體電路結構。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種製造積體電路結構的方法包括在具有RF源的化學氣相沉積(CVD)室中提供基板,該基板在其上具有特徵。該方法還包括使四氯化鈦(TiCl4 )和氫氣(H2 )反應,以在基板特徵上形成鈦(Ti)層。在一實施例中,鈦層具有包括98%或更多的鈦和0.5-2%的氯的總原子組成。在替代實施例中,使用類似的製程來製造鋯(Zr)、鉿(Hf)、鉭(Ta)、鈮(Nb)或釩(V)的高純度金屬層。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基板的特徵是暴露半導體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源極或汲極接觸溝槽。鈦層(或其他高純度金屬層)是用於半導體源極或汲極結構的導電接觸層。下面結合圖5描述這種實現的示例性實施例。
圖5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在升高的源極或汲極區上具有導電接觸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參考圖5,半導體結構550包括在基板554上方的閘極結構552。閘極結構552包括閘極介電質層552A、功函數層552B和閘極填充物552C。源極區558和汲極區560在閘極結構552的相對側。源極或汲極接觸562電連接到源極區558和汲極區560,並且以層間介電質層564或閘極介電質間隔物566的一或二者與閘極結構552間隔開來。源極區558和汲極區560包括形成在基板554的蝕刻區域中的磊晶或嵌入的下材料區域,以及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502。嵌入式下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對應的覆蓋半導體層502可以如結合圖2G的源極或汲極結構所描述的。或者,可以使用諸如結合圖2G’和2G’’所描述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源極或汲極接觸562包括如上所述的高純度金屬層562A和導電溝槽填充材料562B。在一實施例中,高純度金屬層562A具有包括98%或更多的鈦的總原子組成。在一此種實施例中,高純度金屬層562A的總原子組成還包括0.5-2%的氯。在一實施例中,高純度金屬層562A的厚度變化為30%或更小。在一實施例中,導電溝槽填充材料562B由諸如但不限於Cu、Al、W、Co或其合金的導電材料組成。
在另一態樣中,說明有源閘極上的接觸 (contact over active gate,COAG)結構和製程。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一種半導體結構或裝置,該半導體結構或裝置具有配置在半導體結構或裝置的閘極電極的有源部分上方的一或多個閘極接觸結構(例如,作為閘極接觸穿孔)。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製造具有在半導體結構或裝置的閘極電極的有源部分上方形成的一或多個閘極接觸結構的半導體結構或裝置的方法。藉由在有源閘極區上形成閘極接觸,本文說明的方法可用於減小標準單元面積。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被製造用於接觸閘極電極的閘極接觸結構是自對準的穿孔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積體電路結構、半導體結構或裝置是非平面裝置,例如但不限於鰭片式FET或三閘極裝置。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對應的半導體通道區由三維本體組成或形成在三維本體中。在一此種實施例中,閘極線的閘極電極堆疊至少圍繞三維體的頂表面和一對側壁。在另一實施例中,至少在諸如環繞閘極裝置中,將通道區製成為離散的三維體。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多條閘極線的每個閘極電極堆疊完全圍繞通道區。
更一般而言,一或多個實施例針對用於經由直接在有源電晶體閘極上降落閘極接觸的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結構。這樣的方法可以消除出於接觸目的在隔離上延伸閘極線的需要。這樣的方法還可以消除對用於從閘極線或結構傳導信號的單獨的閘極接觸(separate gate contact,GCN)層的需要。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在溝槽接觸(trench contact,TCN)中使接觸金屬凹入並在製程流程中引入附加的介電質材料(例如TILA)來實現消除上述特徵。包括附加的介電質材料作為溝槽接觸介電質蓋層,其蝕刻特性不同於已經在閘極對準的接觸製程(gate aligned contact process,GAP)處理方案(例如,GILA)中用於溝槽接觸對準的閘極介電質材料蓋層。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形成接觸圖案,該接觸圖案基本上完美地對準現有的閘極圖案,同時消除光刻操作的使用,該光刻操作具有非常嚴格的對位預算。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該方法使得能夠使用本質上高度選擇性的溼蝕刻(例如,相對於乾蝕刻或電漿蝕刻)來產生接觸開口。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利用現有的閘極圖案結合接觸插塞光刻操作來形成接觸圖案。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該方法使得能夠消除對其他方法中所用的其他關鍵光刻操作以產生接觸圖案的需要。在一實施例中,溝槽接觸柵格沒有單獨地圖案化,而是形成在多條(閘極)線之間。例如,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在閘極光柵構圖之後但在閘極光柵切割之前形成溝槽接觸柵格。
此外,可以藉由替換閘極製程來製造閘極堆疊結構。在這樣的方案中,可以去除例如多晶矽或氮化矽柱材料的虛擬閘極材料,並用永久閘極電極材料代替。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與從較早的進行的處理相反,在此過程中還形成永久閘極介電質層。在一實施例中,藉由乾蝕刻或溼蝕刻製程去除虛擬閘極。在一實施例中,虛擬閘極由多晶矽或非晶矽組成,並藉由包括SF6 的乾蝕刻製程去除。在另一實施例中,虛擬閘極由多晶矽或非晶矽組成,並藉由溼蝕刻製程去除,該溼蝕刻製程包括NH4 OH水溶液或氫氧化四甲基銨。在一實施例中,虛擬閘極由氮化矽組成,並用包括含水磷酸的溼蝕刻去除。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說明的一或多種方法基本上設想了虛擬和替換閘極製程與虛擬和替換接觸製程的結合以達到積體電路結構。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在替換閘極製程之後執行替換接觸製程,以允許永久閘極堆疊的至少一部分的高溫退火。例如,在特定的此種實施例中,例如在形成閘極介電質層之後,在大於約攝氏600度的溫度下對永久閘極結構的至少一部分進行退火。退火在形成永久性接觸之前進行。
應當理解,可以製造絕緣閘極蓋層和絕緣溝槽接觸蓋層之間的不同結構關係。作為示例,圖6A和6B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每個積體電路結構具有包括上覆絕緣蓋層的溝槽接觸並且具有包括上覆絕緣蓋層的閘極堆疊。
參照圖6A和6B,積體電路結構600A和600B分別包括鰭片602,例如矽鍺鰭片。儘管以截面圖顯示,但是應當理解,鰭片602具有頂部602A和側壁(進入和離開所示透視圖的頁面)。第一閘極介電質層604和第二閘極介電質層606在鰭片602的頂部602A上方,並且在橫向上鄰近鰭片602的側壁。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分別在第一閘極介電質層604和第二閘極介電質層606上方,鰭片602的頂部602A上方並且在橫向上鄰近鰭片602的側壁。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各自包括諸如功函數設定層的保形導電層609A,以及在保形導電層609A上方的導電填充材料609B。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均具有第一側612和與第一側612相對的第二側614。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也皆具有具有頂表面618的絕緣蓋616。
第一介電質間隔物620與第一閘極電極608的第一側612相鄰。第二介電質間隔物622與第二閘極電極610的第二側614相鄰。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624與第一介電質間隔物620和第二介電質間隔物622相鄰。溝槽接觸結構626在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624上方,與第一介電質間隔物620和第二介電質間隔物622相鄰。在一實施例中,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624具有諸如以上結合圖2G、2G’、2G’’以及本文所述的其他實施例所描述的結構。
溝槽接觸結構626包括在導電結構630上的絕緣蓋628。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具有與第一和第二閘極電極608、610的絕緣蓋616的頂表面618實質共面的頂表面629。在一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橫向延伸到第一介電質間隔物620和第二介電質間隔物622中的凹部632中。在此種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懸於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之上。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沒有橫向延伸到在第一介電質間隔物620和第二介電質間隔物622中的凹部632中,因此不懸於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之上。
應當理解,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可以不是如圖6A和6B所示的矩形。例如,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可具有與圖6A的投影中顯示的導電結構630A所示的幾何形狀相似或相同的橫截面幾何形狀。
在一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具有與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的絕緣蓋616的成分不同的成分。在一此種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包括碳化物材料,例如碳化矽材料。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的絕緣蓋616包括氮化物材料,例如氮化矽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的絕緣蓋616皆具有在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的底表面628A下方的底表面617A,如圖6A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閘極電極608和第二閘極電極610的絕緣蓋616均具有與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的底表面628B實質共面的底表面617B,如圖6B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儘管未顯示,但是第一閘極608和第二閘極610的的絕緣蓋616皆具有在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的底表面上方的底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包括U形金屬層634,在整個U形金屬層634上和之上的T形金屬層636以及在T形金屬層636上的第三金屬層638。溝槽接觸結構626的絕緣蓋628在第三金屬層638上。在一此種實施例中,第三金屬層638和U形金屬層634包括鈦,T形金屬層636包括鈷。在特定的此種實施例中,T形金屬層636還包括碳。
在一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640直接在溝槽接觸結構626的導電結構630與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624之間。在一此種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640包括鈦和矽。在特定的此種實施例中,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624是N型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
如本申請案全文通篇所描述者,基板可以由半導體材料組成,該半導體材料可以經受製造過程並且電荷可以在其中遷移。在一實施例中,本文說明的基板是由摻雜有電荷載子(例如但不限於磷、砷、硼或它們的組合)的晶體矽、矽/鍺或鍺層組成的塊狀基板,以形成活動區域。在一實施例中,在這種塊狀基板中矽原子的濃度大於97%。在另一實施例中,塊狀基板由生長在不同的晶體基板上的磊晶層組成,例如在摻硼體矽單晶基板上生長的矽磊晶層。塊狀基板可以替代地由III-V族材料組成。在一實施例中,塊狀基板由III-V族材料構成,例如但不限於氮化鎵、磷化鎵、砷化鎵、磷化銦、銻化銦、砷化銦鎵、砷化鋁鎵、磷化銦鎵、或其組合。在一實施例中,塊狀基板由III-V族材料組成,並且電荷-載子摻雜物雜質原子是例如但不限於碳、矽、鍺、氧、硫、硒或碲的原子。
如本申請案全文通篇所描述者,諸如淺溝槽隔離區域或子鰭片隔離區域的隔離區域可以由適於最終將永久閘極結構的部分與下層的塊狀基板電隔離或有助於將永久閘極結構的部分與下層的塊狀基板隔離或用於隔離在下層的塊狀基板內形成的有源區的材料組成,例如隔離鰭片有源區。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隔離區域由一層或多層介電質材料構成,例如但不限於二氧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碳摻雜的氮化矽或其組合。
如本申請案全文通篇所描述者,閘極線或閘極結構可以由包括閘極介電質層和閘極電極層的閘極電極堆疊組成。在一實施例中,閘極電極堆疊的閘極電極由金屬閘極組成,閘極介電質層由高K材料組成。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閘極介電質層由諸如但不限於氧化鉿、氮氧化鉿、矽酸鉿、氧化鑭、氧化鋯、矽酸鋯、氧化鉭、鈦酸鍶鋇、鈦酸鋇、鈦酸鍶、氧化釔、氧化鋁、氧化鉛鈧鉭、鈮酸鉛鋅或其組合的材料組成。此外,一部分閘極介電質層可以包括由半導體基板的最頂層幾層形成的天然氧化物層。在一實施例中,閘極介電質層由頂部的高k部分和下部的部分構成,該下部的k部分由半導體材料的氧化物構成。在一實施例中,閘極介電質層由氧化鉿的頂部和二氧化矽或氮氧化矽的底部組成。在一些實作中,閘極介電質的一部分是「 U」形結構,其包括實質平行於基板的表面的底部和實質垂直於基板的頂表面的兩個側壁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閘極電極由金屬層組成,例如但不限於金屬氮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矽化物、金屬鋁化物、鉿、鋯、鈦、鉭、鋁、釕、鈀、鉑、鈷、鎳或導電金屬氧化物。在特定實施例中,閘極電極由在金屬功函數設定層上方形成的非功函數設定填充材料組成。取決於電晶體是PMOS電晶體還是NMOS電晶體,閘極電極層可以由P型功函數金屬或N型功函數金屬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電極層可以由二或更多金屬層的堆疊組成,其中一或更多金屬層是功函數金屬層,並且至少一金屬層是導電填充層。對於PMOS電晶體而言,可以用於閘極電極的金屬包括但不限於釕、鈀、鉑、鈷、鎳和導電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釕。P型金屬層將使得能夠形成功函數在約4.9eV至約5.2eV之間的PMOS閘極電極。對於NMOS電晶體而言,可以用於閘極電極的金屬包括但不限於鉿、鋯、鈦、鉭、鋁、此等金屬的合金以及此等金屬的碳化物,例如碳化鉿、碳化鋯、碳化鈦、碳化鉭和碳化鋁。N型金屬層將使得能夠形成功函數在大約3.9eV與大約4.2eV之間的NMOS閘極電極。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電極可以包括「U」形結構,該「U」形結構包括實質平行於基板的表面的底部和實質垂直於基板的頂表面的兩個側壁部分。在另一實作中,形成閘極電極的金屬層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單純是實質上平行於基板的頂表面並且不包括實質上垂直於基板的頂表面的側壁部分的平面層。在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作中,閘極電極可以由U形結構和平面的非U形結構的組合組成。例如,閘極電極可以由形成在一或多個平面的非U形層之上的一或多個U形金屬層組成。
如本申請案全文通篇所述者,與閘極線或電極堆疊相關的間隔物可以由適於最終使永久閘極結構與相鄰導電接觸(例如自對齊的接觸)電氣隔離或有助於將永久閘極結構與相鄰導電接觸隔離的材料組成。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間隔物由介電質材料組成,例如但不限於二氧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或碳摻雜的氮化矽。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說明的方法可以包括形成與現有閘極圖案非常良好對準的接觸圖案,同時消除使用具有極其嚴格的對位預算的光刻操作。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該方法使得能夠使用本質上高度選擇性的溼蝕刻(例如,相對於乾蝕刻或電漿蝕刻)來產生接觸開口。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利用現有的閘極圖案結合接觸插塞光刻操作來形成接觸圖案。在一此種實施例中,該方法使得能夠消除對其他方法中所用的其他關鍵光刻操作以產生接觸圖案的需要。在一實施例中,溝槽接觸柵格沒有單獨地圖案化,而是形成在多條(閘極)線之間。例如,在一此種實施例中,在閘極光柵構圖之後但在閘極光柵切割之前形成溝槽接觸柵格。
間距劃分(pitch division)處理和圖案化方案可以被實作以實現本文說明的實施例,或者可以被包括為本文說明之實施例的一部分。間距劃分圖案化通常是指間距減半、間距四等分。間距劃分方案可適用於FEOL處理、BEOL處理或FEOL(裝置)和BEOL(金屬化)處理。根據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光學光刻首先被實現為以預定的間距印刷單向線(例如,嚴格地單向或主要地單向)。然後將間距分割處理實現為增加線密度的技術。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鰭片、閘極線、金屬線、ILD線或硬掩模線的術語「光柵結構」在本文中用於指緊密間距光柵結構。在一此種實施例中,不能直接藉由選擇的光刻來實現緊密間距。例如,如此技藝中已知者,可以首先形成基於選擇的光刻的圖案,但是可以藉由使用間隔物掩模圖案化來將間距減小一半。甚至更進一步,原始間距可以被第二輪間隔物掩模圖案化四分之一。因此,本文說明的光柵狀圖案可以具有以實質一致的間距間隔開並且具有實質一致的寬度的金屬線、ILD線或硬掩模線。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間距變化將在百分之十以內,而寬度變化將在百分之十以內,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間距變化將在百分之五以內,而寬度變化將在百分之五以內。該圖案可以藉由間距減半或間距四分之一或其他間距分割方法來製造。在一實施例中,光柵不一定是單一間距。
在一實施例中,如本說明書全文通篇所使用者,層間介電質(ILD)材料由介電質或絕緣材料層組成或包括介電質或絕緣材料層。合適的介電質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矽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矽(SiO2 ))、矽的摻雜氧化物、矽的氟化氧化物、矽的碳摻雜氧化物、各種此技藝已知的低k介電質材料及其組合。可以藉由諸如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之類的技術或藉由其他沉積方法來形成層間介電質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如在本說明書全文通篇也使用者,金屬線或互連線材料(和穿孔材料)由一種或多種金屬或其他導電結構組成。一個常見的示例是使用銅線和銅結構,這些銅線和結構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銅和周圍的ILD材料之間的能障層。如本文所用者,術語金屬包括合金、堆疊以及多種金屬的其他組合。例如,金屬互連線可以包括能障層(例如,包括Ta、TaN、Ti或TiN中的一或多個的層)、不同金屬或合金的堆疊等。因此,互連線可以是單一材料層,或者可以由幾層形成,包括導電襯裡(liner)層和填充層。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沉積製程,例如電鍍、化學氣相沉積或物理氣相沉積來形成互連線。在一實施例中,互連線由導電材料組成,例如但不限於Cu、Al、Ti、Zr、Hf、V、Ru、Co、Ni、Pd、Pt、W、Ag、Au或其合金。互連線在此技藝中有時也稱為跡線、導線、線、金屬或僅僅互連。
在一實施例中,如在本說明書通篇也使用者,硬掩模材料由不同於層間介電質材料的介電質材料組成。在一實施例中,可在不同區域中使用不同的硬掩模材料,以便彼此之間以及對下層的介電質和金屬層提供不同的生長或蝕刻選擇性。在一些實施例中,硬掩模層包括矽的氮化物層(例如,氮化矽)或矽的氧化物層、或兩者、或它們的組合。其他合適的材料可以包括碳基材料。在另一實施例中,硬掩模材料包括一種金屬物種。例如,硬掩模或其他覆蓋材料可以包括鈦或另一種金屬的氮化物層(例如,氮化鈦)。這些層中的一層或多層中可能包含潛在數量較少的其他材料,例如氧氣。可替代地,取決於特定的實施例,可以使用此技藝中已知的其他硬掩模層。可以藉由CVD、PVD或藉由其他沉積方法來形成硬掩模層。
在一實施例中,如在本說明書通篇也使用者,使用193nm浸沒式光刻(i193)、極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或電子束直接寫入(electron beam direct write,EBDW)光刻等執行光刻操作。可以使用正性或負性抗蝕劑。在一實施例中,光刻掩模是三層掩模,其由拓撲學掩模部分、抗反射塗層(anti-reflective coating,ARC)層和光致抗蝕劑層組成。在一個特定的此種實施例中,拓撲學掩模部分是碳硬掩模(carbon hardmask,CHM)層,而抗反射塗層是矽ARC層。
應了解,並非必須實踐上述過程的所有態樣才落入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範圍內。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在閘極堆疊的有源部分上方製造閘極接觸之前,不需要形成虛擬閘極。上述閘極堆疊實際上可以是最初形成的永久閘極堆疊。而且,本文說明的製程可以用於製造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裝置可以是電晶體或類似裝置。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是用於邏輯或記憶體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電晶體,或者是雙極電晶體。而且,在一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具有三維結構,例如三閘極裝置、獨立存取的雙閘極裝置、FIN-FET、奈米線裝置或奈米帶裝置。一或多個實施例對於在10奈米(10 nm)技術節點到10奈米(10 nm)以下的技術節點處製造半導體裝置可能特別有用。
用於FEOL層或結構製造的附加或中間操作可以包括標準的微電子製程,例如光刻、蝕刻、薄膜沉積、平坦化(例如化學機械拋光(CMP))、擴散、計量、犧牲層的使用、蝕刻停止層的使用、平坦化停止層的使用或任何其他與微電子組件製造相關的動作。同樣地,應當理解,可以以替換的順序來實踐針對在先的處理流程所說明的處理操作,而不是需要執行每個操作或者可以執行附加的處理操作、或者兩者兼具。
應當理解,在以上示例性FEOL實施例中,在一實施例中,將10奈米或10奈米以下的節點處理直接實施到製造方案和所得結構中,作為技術驅動力。在其他實施例中,FEOL考慮因素可以由BEOL 10奈米或10奈米以下的處理要求驅動。例如,FEOL層和裝置的材料選擇和佈局可能需要適應BEOL處理。在一此種實施例中,選擇材料選擇和閘極堆疊結構以適應BEOL層的高密度金屬化,例如,以減少在FEOL層中形成但藉由BEOL層的高密度金屬化耦合在一起的電晶體結構中的邊緣電容。
本文揭示的實施例可以用於製造各種不同類型的積體電路或微電子裝置。此類積體電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於處理器、晶片組組件、圖形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微控制器等。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製造半導體記憶體。而且,積體電路或其他微電子裝置可以用在此技藝中已知的各種電子裝置中。例如,在電腦系統(例如,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伺服器)、蜂巢式電話、個人電子裝置等中。積體電路可以與匯流排和系統中的其他組件耦合。例如,處理器可以藉由一或多個匯流排耦合到記憶體、晶片組等。處理器、記憶體和晶片組中的每一者都可以潛在地使用本文揭示的方法來製造。
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的運算裝置700。運算裝置700容納主機板702。板702可以包括多個組件,包括但不限於處理器704和至少一個通訊晶片706。處理器704物理及電氣耦合到板702。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通訊晶片706也物理及電氣耦合到板702。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通訊晶片706是處理器704的一部分。
取決於其應用,運算裝置700可以包括可以或可以不物理和電氣耦合到主機板702的其他組件。這些其他組件包括但不限於揮發性記憶體(例如D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ROM)、快閃記憶體、圖形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加密處理器、晶片組、天線、顯示器、觸控螢幕顯示器、觸控螢幕控制器、電池、音頻編解碼器、視頻編解碼器、功率放大器、全球定位系統(GPS)裝置、羅盤、加速器、陀螺儀、揚聲器、照相機和大容量儲存裝置(例如硬碟驅動器、光碟(CD)、數位多功能光碟(DVD)等)。
通訊晶片706使得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以用於與運算裝置700之間的資料傳輸。術語「無線」及其衍生詞可以用於描述電路、裝置、系統、方法、技術、通訊通道等,可以藉由非固態媒體藉由使用調變的電磁輻射來傳遞資料。該術語並不意指關聯的裝置不包含任何電線,儘管在某些實施例中它們可能沒有。通訊晶片706可以實現多種無線標準或協定中的任何一種,包括但不限於Wi-Fi(IEEE 802.11系列)、WiMAX(IEEE 802.16系列)、IEEE 802.20、長期演進(LTE)、Ev-DO、HSPA+、HSDPA+、HSUPA+、EDGE、GSM、GPRS、CDMA、TDMA、DECT、藍牙,其衍生詞以及指定為3G、4G、5G及更高版本的任何其他無線協定。運算裝置700可以包括多個通訊晶片706。例如,第一通訊晶片706可以專用於較短範圍的無線通訊,例如Wi-Fi和藍牙,而第二通訊晶片706可以專用於較長範圍的無線通訊。例如GPS、EDGE、GPRS、CDMA、WiMAX、LTE、Ev-DO等。
運算裝置700的處理器704包括封裝在處理器704內的積體電路晶粒。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些實現中,處理器的積體電路晶粒包括一或多個結構,例如根據本發明的實作所構建的積體電路結構。術語「處理器」可以指處理來自暫存器或記憶體的電子資料以將該電子資料或兩者轉換成可以儲存在暫存器或記憶體或兩者中的其他電子資料的任何裝置或裝置的一部分。
通訊晶片706還包括封裝在通訊晶片706內的積體電路晶粒。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構建通訊晶片的積體電路晶粒。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容納在運算裝置700內的另一組件可以包含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例建構的積體電路晶粒。
在各個實施例中,運算裝置700可以是膝上型電腦、輕省筆電、筆記型電腦、超極致筆電、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超級行動電腦、行動電話、桌上型電腦、伺服器、印表機、掃描器、監視器、機上盒、娛樂控制單元、數位相機、攜帶式音樂播放器或數位錄影機。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運算裝置700可以是處理資料的任何其他電子裝置。
圖8顯示包括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的中介層800。中介層800是用於將第一基板802橋接到第二基板804的中間基板。第一基板802可以是例如積體電路晶粒。第二基板804可以是例如記憶體模組、電腦主機板或另一積體電路晶粒。通常,中介層800的目的是將連接擴展到更寬的間距或將連接重新路由到不同的連接。例如,中介層800可以將積體電路晶粒耦合到球閘極陣列(BGA)806,該球閘極陣列可以隨後耦合到第二基板80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基板802/804被附著到中介層800的相對側。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基板802/804附接到中介層800的同一側。並且,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三個或更多基板透過中介層800互連。
中介層800可以由環氧樹脂、玻璃纖維增強的環氧樹脂、陶瓷材料或諸如聚酰亞胺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中介層800可以由替代的剛性或柔性材料形成,其可以包括上述用於半導體基板的相同材料,諸如矽、鍺以及其他III-V族和IV族材料。
中介層800可以包括金屬互連808和穿孔810,包括但不限於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812。中介層800可以進一步包括嵌入式裝置814,包括無源和有源裝置。此類裝置包括但不限於電容器、去耦電容器、電阻器、電感器、保險絲、二極體、變壓器、感測器和靜電放電(ESD)裝置。諸如射頻(RF)裝置、功率放大器、功率管理裝置、天線、陣列、感測器和MEMS裝置之類的更複雜的裝置也可以形成在內插器800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此揭示的裝置或過程可用於製造中介層800或中介層800中包括的組件。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採用根據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過程製造或包括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特徵的積體電路(IC)的行動運算平台900的等距視圖。
行動運算平台900可以是被配置用於電子資料顯示、電子資料處理以及無線電子資料傳輸中的每一者的任何攜帶式裝置。例如,行動運算平台900可以是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等中的任何一者,並且包括顯示螢幕905,其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是觸控螢幕(電容式、電感式、電阻式等),晶片級(SoC)或封裝級整合系統910、以及電池913。如圖所示,更高的電晶體封裝密度使系統910中的整合程度越高,則行動運算平台900的比例就越大,電池913或非易失性記憶體(例如固態驅動器)會佔用更多的電晶體,或者電晶體閘極數會增加,以改善平台功能。類似地,系統910中每個電晶體的載子遷移率越大,功能就越大。如此,本文說明的技術可以實現行動運算平台900中的性能和形狀因數的改進。
在展開圖920中進一步顯示整合系統910。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封裝的裝置977包括根據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製程製造或包括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特徵的至少一個記憶體晶片(例如,RAM)或至少一個處理器晶片(例如,多核心微處理器及/或圖形處理器)。封裝的裝置977還與包括寬帶RF(無線)發射器及/或接收器的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915、RF(無線)積體電路(RFIC)925中的一或多個耦合到板960(例如,包括數位基帶和模擬前端模組,該模組還包括在發送路徑上的功率放大器和在接收路徑上的低雜訊放大器)及其控制器911。在功能上,PMIC 915執行電池功率調節,DC對DC轉換等,因此具有耦合到電池913的輸入並且具有對所有其他功能模組提供電流供應的輸出。如進一步顯示者,在示例性實施例中,RFIC 925具有耦合到天線的輸出,以提供以實現多種無線標準或協定中的任何一種,包括但不限於Wi-Fi(IEEE 802.11系列)、WiMAX(IEEE 802.16系列)、IEEE 802.20、長期演進(LTE)、Ev-DO、HSPA+、HSDPA+、HSUPA+、EDGE、GSM、GPRS、CDMA、TDMA、DECT、藍牙,其衍生產品以及指定為3G、4G、5G及更高版本之任何其他無線協定。在替代實施例中,這些板層次模組中的每一者都可以整合到耦合到封裝裝置977的封裝基板的獨立的IC上,或者整合到耦合到封裝裝置977的封裝基板的單一IC(SoC)內。
在另一態樣中,半導體封裝用於保護積體電路(IC)晶片或晶粒,並且還為晶粒提供與外部電路的電介面。隨著對更小電子裝置的需求的增加,半導體封裝被設計為更加緊湊並且必須支援更大的電路密度。此外,對高性能裝置的需求導致對改進的半導體封裝的需求,該半導體封裝能夠實現薄的封裝輪廓以及與後續的組裝製程兼容的低總翹曲。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線結合(wire boding)到陶瓷或有機封裝件基板。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C4製程將晶粒安裝到陶瓷或有機封裝基板上。特別地,可以實現C4焊球連接以在半導體裝置和基板之間提供覆晶互連(flip chip interconnection)。覆晶或控制塌陷高度晶片連接(Controlled Collapse Chip Connection,C4)是一種用於半導體裝置的安裝方式,例如積體電路(IC)晶片、MEMS或組件,它們利用焊料凸塊代替線接合。焊料凸塊沉積在位於基板封裝的頂側上的C4焊墊上。為了將半導體裝置安裝到基板上,將其翻轉,在安裝區域上使有源側之面朝下。焊料凸塊用於將半導體裝置直接連接到基板。
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覆晶安裝的晶粒的截面圖。
參照圖10,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設備1000包括根據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製程製造的或包括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特徵的晶粒1002,例如積體電路(IC)。晶粒1002在其上包括金屬化的焊墊1004。封裝基板1006,例如陶瓷或有機基板,在其上包括連接1008。晶粒1002和封裝基板1006透過耦合到金屬化焊墊1004和連接件1008的焊球1010電連接。底部填充材料1012圍繞焊球1010。
處理覆晶可以類似於習知的IC製造,利用一些附加的操作。在製程快要結束時,將附著墊金屬化以使其更易於接受焊料。這通常包括幾種處理方法。然後在每個金屬化的焊墊上沉積一小滴焊料。然後像往常一樣從晶圓上切下晶片。要將覆晶連接到電路中,要倒置晶片以將焊點壓到下層電子裝置或電路板上的連接器上。然後將焊料重新熔化以產生電連接,通常使用超音波或可替代的回流焊料法。這也使晶片電路與下層安裝之間留下很小的空間。在大多數情況下,接著對電絕緣黏合劑進行「底部填充」,以提供更牢固的機械連接,提供熱橋,並確使晶片和系統其餘部分不會因不同熱而使焊點受力。
在其他實施例中,諸如矽穿孔(TSV)和矽中介層的較新的封裝和晶粒到晶粒的互連方法被實施以製造高性能多晶片模組(MCM)及系統級封裝(SiP),其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結合了根據本文說明的一種或多種製程製造的積體電路或包括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特徵的積體電路(IC)。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包括具有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並且描述了具有帶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的製造方法。
儘管以上已經描述了特定實施例,但是即使在關於特定特徵僅描述單一實施例的情況下,這些實施例也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範圍。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發明中提供的特徵的示例旨在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以上的描述旨在包含受益於本發明之熟於此技者將顯而易見的此種替代、修改和等同物。
本發明的範圍包括本文揭示的任何特徵或特徵的組合(明確地或隱含地)或其任何概括,無論其是否減輕本文所解決的任何或所有問題。因此,可以在本申請案(或主張其優先權的申請案)對特徵的任何種組合的過程中提出新的申請專利範圍。特別地,參考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可以將附屬請求項中的特徵與獨立請求項中的特徵進行組合,並且可以以任何適當的方式而不是僅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列舉的特定組合來將各個獨立請求項中的特徵進行組合。
以下示例有關進一步的實施例。可以將不同實施例的各種特徵與包括的一些特徵和排除的其他特徵進行各種組合,以適合各種不同的應用。
示例實施例1: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的鰭片。閘極堆疊在該鰭片的該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處嵌入在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處嵌入在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磷的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
示例實施例2:示例實施例1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示例實施例3:示例實施例1或2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
示例實施例4:示例實施例3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大約1奈米內。
示例實施例5:根據示例實施例1、2、3或4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大約0.35 mOhm·cm的電阻率。
示例實施例6:示例實施例1、2、3、4或5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示例實施例7:示例實施例1、2、3、4、5或6的積體電路結構,還包括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的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
示例實施例8:示例實施例1、2、3、4、5、6或7的積體電路結構,還包括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磊晶結構上的第一導電接觸和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磊晶結構上的第二導電接觸。
示例實施例9:示例實施例8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導電接觸分別在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磊晶結構中的部分凹部中。
示例實施例10: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的鰭片。閘極堆疊在該鰭片的該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處嵌入在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的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的該下半導體層的磷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且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實質上由矽和磷組成。
示例實施例11:根據示例實施例10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在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原子濃度為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中的砷大於1E20原子/cm3
示例實施例12:示例實施例10或11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
示例實施例13:示例實施例12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大約1奈米內。
示例實施例14:示例實施例10、11、12或13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電阻率小於大約0.35 mOhm·cm。
示例實施例15:示例實施例10、11、12、13或14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示例實施例16:示例實施例10、11、12、13、14或15的積體電路結構,還包括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的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
示例實施例17:示例實施例10、11、12、13、14、15或16的積體電路結構,還包括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的第一導電接觸;以及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的第二導電接觸。
示例實施例18:示例實施例17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導電接觸分別在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中的部分凹部中。
示例實施例19: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的鰭片。閘極堆疊在該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在該閘極堆疊的第一側處嵌入在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嵌入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的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具有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第一導電接觸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第二導電接觸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第一介電質間隔物沿著該第一導電接觸的側壁,並且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被限制在該第一介電質間隔物之間。第二介電質間隔物沿著該第二導電接觸的側壁,並且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被限制在第二介電質間隔物之間。
示例實施例20:示例實施例19的積體電路結構,還包括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的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
示例實施例21:根據示例實施例19或20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的該下半導體層的磷的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以及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基本上由矽和磷組成。
示例實施例22:根據示例實施例21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在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磊晶結構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原子濃度為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每一個磊晶結構中的砷大於1E20原子/cm3
示例實施例23:示例實施例19、20、21或22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磷深度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
示例實施例24:示例實施例19、20、21、22或23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電阻率小於大約0.35 mOhm·cm。
示例實施例25:示例實施例19、20、21、22、23或24的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面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100:結構 102:鰭片 104:閘極結構 106:磊晶源極或汲極結構 110:結構 112:鰭片 114:閘極結構 116:活化及/或退火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120:結構 122:鰭片 124:閘極結構 126:活化及/或退火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130:圖 140:圖 150:圖 202:基板 204:通道材料 206:鰭片 208:凹部 210:隔離結構 212:閘極堆疊 214:閘極間隔物 216:通道區 218:位置 220:下源極或汲極材料 220’:單一源極或汲極材料層 220’’:下半導體層 222:覆蓋半導體層 222’:圖案化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 225:覆蓋半導體層 226:介電質間隔物 228:溝槽 230:導電接觸 300:半導體鰭片 304:閘極線 306:閘極線 308:間隔 351:源極或汲極區 352:源極或汲極區 353:源極或汲極區 354:源極或汲極區 360:基板 362:半導體鰭片 364:有源閘極線 366:虛擬閘極線 368:嵌入的下源極或汲極結構 369:對應的覆蓋半導體層 370:介電質層 374:功函數閘極電極部分 376:填充閘極電極部分 378:介電質覆蓋層 397:溝槽接觸材料 398:閘極介電質結構 399:閘極介電質結構 450:積體電路結構 452:鰭片 454:閘極介電質層 456:閘極電極 456A:第一側 456B:第二側 458:保形導電層 460:導電填充物 462:介電質蓋 463:介電質間隔物 464:第一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 465:凹部 466:第二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 467:凹部 468:第一溝槽接觸/第一溝槽接觸結構 470:第二溝槽接觸/第二溝槽接觸結構 472:U形金屬層 474:T形金屬層 476:第三金屬層 478:第一溝槽接觸穿孔 480:第二溝槽接觸穿孔 482:金屬矽化物層 495: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 497: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 502:對應的源極或汲極覆蓋半導體層 550:半導體結構 552:閘極結構 552A:閘極介電質層 552B:功函數層 552C:閘極填充物 554:基板 558:源極區 560:汲極區 562:源極或汲極接觸 562A:高純度金屬層 562B:導電溝槽填充材料 564:層間介電質層 566:閘極介電質間隔物 600A:積體電路結構 600B:積體電路結構 602:鰭片 602A:頂部 604:第一閘極介電質層 606:第二閘極介電質層 608:第一閘極電極 609A:保形導電層 609B:導電填充材料 610:第二閘極電極 612:第一側 614:第二側 616:絕緣蓋 617A:底表面 617B:底表面 618:頂表面 620:第一介電質間隔物 622:第二介電質間隔物 624:半導體源極或汲極區 626:溝槽接觸結構 628:絕緣蓋 628A:底表面 629:頂表面 630:導電結構 630A:導電結構 632:凹部 634:U形金屬層 636:T形金屬層 638:第三金屬層 640:金屬矽化物層 700:運算裝置 702:主機板/板 704:處理器 706:通訊晶片 800:中介層 802:第一基板 804:第二基板 806:閘極陣列(BGA) 808:金屬互連 810:穿孔 812:矽穿孔 814:嵌入式裝置 900:行動運算平台 905:顯示螢幕 910:系統 911:控制器 913:電池 915: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 920:展開圖 925:RF積體電路(RFIC) 960:板 977:封裝裝置/記憶體/處理器/具穿透閘極隔離 1000:設備 1002:晶粒 1004:金屬化的焊墊 1006:封裝基板 1008:連接 1010:焊球 1012:底部填充材料
[圖1A]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表示具有在半導體鰭片中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的各種示例的成角度的截面圖。
[圖1B]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作為深度的函數的濃度(原子/cm3 )的圖(奈米)。
[圖1C]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濃度(原子/cm3 )作為深度(奈米)的函數的圖。
[圖1D]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阻率(mOhm·cm)與退火溫度(攝氏度數)的關係圖。
[圖2A-2G]顯示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製造具有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方法中的各種操作的截面圖。
[圖2G’]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磷砷共摻雜物的另一種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圖2G’’]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之另一種具有源極或汲極結構以及磷砷共摻雜物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圖3A]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在一對半導體鰭片上方的多條閘極線的平面圖。
[圖3B]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沿圖3A的a-a’軸截取的截面圖。
[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具有用於NMOS裝置的溝槽接觸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圖5]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在升高的源極或汲極區上具有導電接觸的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
[圖6A]和[圖6B]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積體電路結構的截面圖,每個積體電路結構具有包括上覆絕緣蓋層的溝槽接觸並且具有包括上覆絕緣蓋層的閘極堆疊。
[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的運算裝置。
[圖8]顯示包括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的中介層(interposer)。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採用根據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製程製造的IC或包括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特徵的IC的行動運算平台的立體圖。
[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覆晶安裝(flip-chip mounted)的晶粒的截面圖。
202:基板
210:隔離結構
212:閘極堆疊
214:閘極間隔物
216:通道區
218:位置
220:下源極或汲極材料
222:覆蓋半導體層

Claims (25)

  1. 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含: 鰭片,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 閘極堆疊,在該鰭片的該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 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以及 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矽、磷和砷,磷的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
  2.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砷的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3.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的磷深度。
  4. 如請求項3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深度在砷的深度的大約1奈米內。
  5.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約0.35mOhm·cm的電阻率。
  6.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7.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還包含: 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面和該第二側面。
  8. 如請求項1之積體電路結構,還包含: 第一導電接觸,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磊晶結構上;以及 第二導電接觸,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磊晶結構上。
  9. 如請求項8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接觸和第二導電接觸分別在該第一源極結構或第二源極結構或第二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中的部分凹部中。
  10. 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含: 鰭片,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 閘極堆疊,在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 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以及 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以及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矽、磷和砷,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的該下半導體層具有的磷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並且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的該覆蓋半導體層實質上由矽和磷組成。
  11.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中的磷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中的砷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12.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或汲極結構的磷深度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
  13. 如請求項12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磷的深度在砷深度的大約1奈米以內。
  14.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約0.35 mOhm·cm的電阻率。
  15.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16.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還包含: 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
  17. 如請求項10之積體電路結構,還包含: 第一導電接觸,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以及 第二導電接觸,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
  18. 如請求項17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接觸和該第二導電接觸分別在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覆蓋半導體層中的部分凹部中。
  19. 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 鰭片,具有下鰭片部分和上鰭片部分; 閘極堆疊,在該鰭片的上鰭片部分上方,該閘極堆疊具有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一側; 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以及 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含在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二側嵌入該鰭片中的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下半導體層和覆蓋半導體層,以及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包括矽、磷和砷; 第一導電接觸,在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 第二導電接觸,在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上; 第一介電質間隔物,沿著該第一導電接觸的側壁,其中,該第一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被限制在該第一介電質間隔物之間;以及 第二介電質間隔物,沿著第二導電接觸的側壁,其中,該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覆蓋半導體層被限制在該第二介電質間隔物之間。
  20. 如請求項19之積體電路結構,還包含: 第一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和第二介電質閘極側壁間隔物,分別沿著該閘極堆疊的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
  21. 如請求項19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的該下半導體層具有的磷原子濃度與砷的原子濃度實質相同,並且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的該覆蓋半導體層實質上由矽和磷組成。
  22. 如請求項21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中的磷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並且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的該等磊晶結構的每一者中的砷原子濃度大於1E20原子/cm3
  23. 如請求項19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或汲極結構的磷深度與砷的深度實質相同。
  24. 如請求項19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源極或汲極結構具有小於約0.35 mOhm·cm的電阻率。
  25. 如請求項19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下鰭片部分包括下層塊狀單晶矽基板的一部分。
TW109105266A 2019-03-27 2020-02-19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TW202105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367,134 US11552169B2 (en) 2019-03-27 2019-03-27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phosphorous and arsenic co-dopants
US16/367,134 2019-03-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5721A true TW202105721A (zh) 2021-02-01

Family

ID=7260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266A TW202105721A (zh) 2019-03-27 2020-02-19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2169B2 (zh)
CN (1) CN111755440A (zh)
DE (1) DE102020107045A1 (zh)
TW (1) TW2021057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2169B2 (en) * 2019-03-27 2023-01-10 Intel Corporatio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phosphorous and arsenic co-dopan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5119B2 (en) * 2017-03-30 2021-07-27 Intel Corporation Vertically stacked transistors in a pin
USD940090S1 (en) * 2019-05-29 2022-01-04 Diodes Incorporated Leadframe
USD939458S1 (en) * 2019-05-29 2021-12-28 Diodes Incorporated Leadframe
US11532750B2 (en) * 2020-02-27 2022-12-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955482B2 (en) * 2020-05-18 2024-04-09 Intel Corporatio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high phosphorous dopant concent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9897A (en) * 1975-12-31 1980-06-25 Ibm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US4851360A (en) * 1986-09-29 1989-07-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MOS source/drain doping with both P and As
US5021851A (en) * 1988-05-03 1991-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MOS source/drain doping with both P and As
JP3168676B2 (ja) * 1992-02-17 2001-05-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相補型misトランジスタ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06452A (ja) * 1993-10-04 1995-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76521B1 (en) * 1998-04-07 2003-06-10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LDD structure
JP2000208756A (ja) * 1999-01-14 2000-07-28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977195B1 (en) * 2004-08-16 2005-12-20 Fasl, Llc Test structure for characterizing junction leakage current
US9859424B2 (en) * 2014-03-21 2018-01-0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integration of Ge-rich p-MOS source/drain contacts
US9773554B2 (en) * 2014-04-01 2017-09-26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Composite impurity scheme for memory technologies
US9831346B1 (en) * 2016-07-27 2017-11-28 GlobalFoundries, Inc. FinFETs with air-gap space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8122973B (zh) * 2016-11-28 2020-06-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以及sram
DE102018126911A1 (de) * 2017-11-30 2019-06-06 Intel Corporation Gate-Schnitt und Finnentrimmisolation für fortschrittliche Integrierter-Schaltkreis-Struktur-Fertigung
KR20200083981A (ko) * 2017-11-30 2020-07-09 인텔 코포레이션 진보된 집적 회로 구조체 제조를 위한 핀 패터닝
KR102451417B1 (ko) * 2018-04-26 2022-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US10840355B2 (en) * 2018-05-01 2020-11-1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ncreasing source/drain dopant concentration to reduced resistance
US10658510B2 (en) * 2018-06-27 2020-05-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ource/drain structure
US11374100B2 (en) * 2018-06-28 2022-06-28 Intel Corporatio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contact etch stop layer
US10720530B2 (en) * 2018-09-27 2020-07-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ame
US10937876B2 (en) * 2018-10-26 2021-03-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ource/drain feature to contact interfaces
US11257908B2 (en) * 2018-10-26 2022-02-2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ransistors with stacked semiconductor layers as channels
US11164944B2 (en) * 2018-11-30 2021-11-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075269B2 (en) * 2018-11-30 2021-07-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552169B2 (en) * 2019-03-27 2023-01-10 Intel Corporatio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phosphorous and arsenic co-dopan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2169B2 (en) * 2019-03-27 2023-01-10 Intel Corporatio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phosphorous and arsenic co-dopa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07045A1 (de) 2020-10-01
US11552169B2 (en) 2023-01-10
CN111755440A (zh) 2020-10-09
US20200312958A1 (en)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05721A (zh) 具有磷砷共摻雜物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TW202101733A (zh) 具有閘極或接點插塞之自對準閘極端蓋(sage)架構
TW202101722A (zh) 具有局部互連體的自對準閘極端帽(sage)架構
US11935887B2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vertical trenches
US11973143B2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for germanium N-channel devices
US20240014268A1 (en) High aspect ratio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abrupt dopant profile
CN110660796A (zh) 具有接触蚀刻停止层的源极或漏极结构
US11521968B2 (en) Channel structures with sub-fin dopant diffusion blocking layers
EP3913685A1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high phosphorous dopant concentration
US20230197785A1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low resistivity
US20210408275A1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high surface germanium concentration
US1173563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structures with source or drain dopant diffusion blocking layers
US20210167210A1 (en) Fin smoothing and integrated circuit structures resulting therefrom
TWI839470B (zh) 具有垂直溝槽之源極或汲極結構
US20240063274A1 (en)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phosphorous and arsenic dopants
TWI833887B (zh) 具有閘極接點之自對準閘極端蓋(sage)架構
TWI839469B (zh) 具有低電阻率的源極或汲極結構
US11984449B2 (en) Channel structures with sub-fin dopant diffusion blocking layers
US20230420456A1 (en) Sige:gab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with low resistivity
TW202101768A (zh) 具有閘極接點之自對準閘極端蓋(sage)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