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5274A -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 Google Patents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5274A
TW202045274A TW109114455A TW109114455A TW202045274A TW 202045274 A TW202045274 A TW 202045274A TW 109114455 A TW109114455 A TW 109114455A TW 109114455 A TW109114455 A TW 109114455A TW 202045274 A TW202045274 A TW 2020452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anel
acute
shaped
link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泉澤宏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濃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濃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濃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27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2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by folding, e.g. connecting edges of a sheet to form a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7/00Making rigid structural elements or units, e.g. honeycomb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1),透過彎折部(4)將形成於面板(2)的凸緣狀緣部(3)的一部分彎曲與面板(2)的內面成為銳角的部分彎曲,沿著凸緣狀緣部(3)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藉此對凸緣狀緣部(3)施以銳角彎曲,具備:第1模具部(5),具有從面板(2)的內面跨彎折部(4)支撐的支撐部(8),及驅動手段(7),將第2模具部(6)相對於第1模具部(5)朝著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驅動。第2模具部具備在朝前進方向F驅動時,推壓第1模具部(5)所支撐的面板(2)之凸緣狀緣部(3)的部分的外側,進行部分彎曲的推壓面。

Description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本發明是有關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在面板施以包邊加工時,對於突緣狀設置在面板的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
以往,作為在車輛的內面板接合外面板的方法有利用包邊加工的接合方法已為人知。此接合方法適合於車輛的輕量化,所以近年來廣為使用。
在更換使用如以上包邊加工所接合的外面板進行修理時,有再度進行包邊加工接合內面板與外面板的必要。作為使用於上述修理時之包邊加工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的包邊加工用的推壓裝置。
在使用如上述推壓裝置進行包邊加工時,預先,以使得呈突緣狀彎折面板的端緣所形成的凸緣狀緣部與面板的內面成為銳角的方式,進一步施以彎折銳角彎曲。之後,使用上述的推壓裝置推壓施以銳角彎曲後的面板的凸緣狀緣部的一部分,迴折至大約180°。將此推壓加工沿著凸緣狀緣部的長方向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藉此跨凸緣狀緣部的整體施以包邊加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06198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的推壓裝置,如上述,在推壓加工開始前有預先施以上述的銳角彎曲的必要。此銳角彎曲在以往,如上述在更換外面板修理的場合進行包邊加工時,藉塑膠錘等輕敲進行。
因此,根據施工者的熟練度,銳角彎曲的精度或品質變得不均一,會有使包邊加工的修整維持一定的水準變得困難之虞。
本發明的目的是鑒於相關習知技術的問題點,提供一種無關於施工者的熟練度即可適當進行銳角彎曲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特徵為,具備: 第1模具部; 第2模具部,與上述第1模具部協同作用;及 驅動手段,將上述第2模具部朝著與上述第1模具部接近的前進方向及遠離的後退方向驅動, 上述第1模具部具備有預定寬度往上述後退方向延伸的板狀部, 上述板狀部,具備: 沿著上述前進方向及後退方向的第1面; 與上述第1面相反側的第2面;及 連接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朝著上述後退方向的第3面, 上述第2模具部具備該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突出上述第2面上的突出部, 上述突出部,具備: 具有與上述預定寬度的方向對應的寬度朝著上述前進方向的第4面,及 與上述第4面鄰接,上述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與上述第2面具有預定的間隔相對的第5面。
根據本發明,針對將面板的端緣往該面板的內面側呈突緣狀彎折,藉此透過彎折部形成凸緣狀緣部的該面板,可對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亦即,藉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進行銳角彎曲時,首先,將面板的內面及凸緣狀緣部分別抵接於第1模具部的第1面及第3面,藉驅動手段使第2模具部往前方向驅動。
藉此,第2模具部的突出部突出於第1模具部的第2面上,因此與凸緣狀緣部的第3面抵接的部分,進一步對第2模具部的第4面進行藉第5面所推壓而彎折的部分彎曲。此時,彎折的部分在與面板的內面之間,形成對應突出部之突出量(第2模具部的驅動量)的銳角。
沿著凸緣狀緣部一邊變更位置並跨凸緣狀緣部整體進行如上述的部分彎曲,可對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此時,藉各部分彎曲的彎曲量是由驅動手段的第2模具部的驅動量來決定,因此不論施工者的熟練度,皆可進行彎曲量均一的銳角彎曲。
其他的側面相關之本發明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係將面板的端緣朝著該面板的內面側呈突緣狀彎折藉此透過彎折部將形成在該面板的凸緣狀緣部的一部分進一步彎折成使該一部分與該面板的內面成為銳角的部分彎曲,在沿著該凸緣狀緣部的加工方向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藉此對該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用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特徵為,具備: 第1模具部,具有將進行上述面板的上述部分彎曲的部分,從該面板的內面跨上述彎折部抵接並支撐的支撐部; 第2模具部,與上述第1模具部協同作用進行上述部分彎曲;及 驅動手段,將上述第2模具部朝著與上述第1模具部接近的前進方向及遠離的後退方向驅動, 上述第2模具部具備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推壓上述第1模具部所支撐的上述面板的上述凸緣狀緣部的部分的外側,進行上述部分彎曲的推壓面。
本發明中,在對透過彎折部設置於面板的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時,藉第1模具部支撐進行面板之部分彎曲的部分。並且,以驅動手段將第2模具部往前進方向驅動,藉此第2模具部的推壓面推壓凸緣狀緣部的該部分進行上述的部分彎曲。往沿著凸緣狀緣部的加工方向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此部分彎曲,藉此對該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
根據如上述,對應第2模具部往前進方向的驅動量,決定各部分彎曲之凸緣狀緣部的彎曲量(與面板的內面形成的銳角),因此無關於施工者的熟練度可適當進行銳角彎曲。
更為理想的樣態為上述第1模具部具備使得與上述加工方向垂直的剖面往上述後退方向開啟並延伸的U字型的U字型部分, 上述U字型部分,具備:往上述後退方向延伸之一方的部分的第1部分,及往該後退方向延伸之另一方的部分的第2部分, 上述第1部分構成上述支撐部, 上述第2部分與上述第1部分相對的面是構成將上述第1模具部及上述第2模具部彼此往上述前進方向及上述後退方向引導的該第1模具部側的引導面, 上述第2模具部係與上述加工方向垂直的剖面具有該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可侵入上述U字型部分的內側的形狀, 該第2模具部侵入上述U字型部分的內側時與上述第1模具部側的引導面相對的面是構成在該進入時與該引導面滑動提供上述彼此的引導的該第2模具部側的引導面。
根據此樣態,藉第1模具部側的引導面與第2模具部側的引導面,在第1模具部及第2模具部彼此的引導方向,不偏離地引導,因此可更確實地使各部分彎曲之凸緣狀緣部的彎曲量一定化。
更為理想的樣態為上述驅動手段,具備: 固定部,固定上述第1模具部,並支撐上述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及上述後退方向自由進退; 第1連桿構件,相對於上述固定部,一端可在第1轉動軸的周圍自由轉動地連接;及 第2連桿構件,一端自由轉動地連接於上述第1連桿構件,另一端自由轉動地連接於上述固定部。
根據此樣態,固定部、第1連桿構件、第2連桿構件及第2模具部是構成類似於4連桿.1自由度的曲柄.滑塊機構的連桿機構,可容易設計進行適當部分彎曲的驅動手段。
此時, 上述驅動手段,以具備: 可與上述第1連桿構件一起在上述第1轉動軸的周圍轉動,並使上述第1連桿構件轉動用的操作桿部,及 調整上述第1連桿構件與上述操作桿部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用的調整手段為佳。
根據如上述,以調整手段調整第1連桿構件與操作桿部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藉此可適當設定對應操作桿部之轉動量的第2模具部的驅動量。
此時,上述第1連桿構件與上述操作桿部是以在上述第1轉動軸以外之處,具有彼此以該第1轉動軸為中心之轉動方向的餘隙連結為佳。
根據如上述,吸收各部的製造誤差,可相對於第1模具部無阻礙地往前進方向及後退方向驅動第2模具部。又,此時,在具有上述引導面的場合,也可維持高的部分彎曲或銳角彎曲的精度。
以下,使用圖示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如圖1及圖2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之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1是使設置在面板2的突緣狀的凸緣狀緣部3的一部分彎曲的部分彎曲,朝著沿凸緣狀緣部3的加工方向M一邊改變加工位置一邊進行,藉此對凸緣狀緣部3施以銳角彎曲。部分彎曲是使該凸緣狀緣部3的一部分與面板2的內面成銳角地以彎折部4進一步彎曲來進行。
凸緣狀緣部3是將面板2的端緣往面板2的內面側彎曲成突緣狀,藉此透過彎折部4預先形成在面板2的部分。彎折部4為此時實際彎曲的部分。
如圖1~圖3表示,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1,具備:第1模具部5;與第1模具部5協同作用進行上述部分彎曲用的第2模具部6;及朝著相對於第1模具部5接近的前進方向F及遠離的後退方向B驅動第2模具部6的驅動手段7。
第1模具部5具有將進行面板2的上述部分彎曲的部分,從面板2的內面跨彎折部4抵接並支撐的支撐部8。第2模具部6具備在往前進方向F驅動時,推壓第1模具部5所支撐的面板2的凸緣狀緣部3的部分的外側,進行上述部分彎曲的推壓面9。
從推壓面9的加工方向M的兩側的部分跨與第1模具部5之支撐部8對峙的部分,使得對進行部分彎曲的凸緣狀緣部3的部分不損傷地平滑地在該部分形成部分彎曲地進行倒角。
第1模具部5具備與加工方向M垂直的剖面是往後退方向B開啟並延伸之U字型的U字型部分10。U字型部分10具備:往後退方向B延伸之一方的部分的第1部分11,及往後退方向B延伸之另一方的部分的第2部分12。第1部分11構成上述的支撐部8。第2部分12的與第1部分11相對的面是構成將第1模具部5及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彼此引導的第1模具部5側的引導面13。
第2模具部6具有與加工方向M垂直的剖面,在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時可侵入U字型部分10的內側的形狀。在第2模具部6侵入U字型部分10的內側時與第1模具部5側的引導面13相對的面是構成在該進入時與引導面13滑動可提供上述彼此之引導的第2模具部6側的引導面14。
驅動手段7,具備:固定第1模具部5的固定部15;相對於固定部15,一端可在第1轉動軸16的周圍自由轉動連接的第1連桿構件17;及一端自由轉動連接於第1連桿構件17,另一端自由轉動連接於固定部15的第2連桿構件18。固定部15支撐第2模具部6可在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自由進退。
固定部15,具備:柄部19;固定於柄部19的前端的缸體部20;藉缸體部20支撐往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自由進退的的活塞部21。在缸體部20與活塞部21之間,間隔有相對於缸體部20將活塞部21往柄部19側彈推的壓縮螺旋彈簧22。
活塞部21具有圓筒狀的內部空間。在此內部空間與該內部空間的內壁之間具有某程度的餘隙可插入第2模具部6的安裝部23,藉著構成第1轉動軸16的螺栓24,安裝可在該餘隙的容許範圍內進行微轉動。
第1連桿構件17具有在加工方向M垂直,並與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平行的對稱面25成對稱的形狀。隔著第1連桿構件17的對稱面25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是透過設置在與第1連桿構件17的第1轉動軸16相反側的端部的連結部26連結。又,該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是從兩側夾著活塞部21,藉著螺栓24在第1轉動軸16的周圍自由轉動地連結於活塞部21及第2模具部6。
因此,固定部15、第1連桿構件17、第2連桿構件18及第2模具部6是構成類似於4連桿.1自由度的曲柄.滑塊機構的連桿機構。
又,驅動手段7,具備:可與第1連桿構件17一起在第1轉動軸16的周圍轉動,並使第1連桿構件17轉動用的操作桿部27,及調整第1連桿構件17與操作桿部27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用的調整手段28。操作桿部27是在對稱面25具有對稱的形狀。
隔著操作桿部27的對稱面25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是為使操作桿部27轉動所把持而在與第1轉動軸16側相反側的部分透過操作桿連結部27a連結。並且,該等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是從兩側夾著第1連桿構件17,藉螺栓24在第1轉動軸16的周圍自由轉動地連結於活塞部21及第2模具部6,並安裝於第1連桿構件17。
此安裝是將第1連桿構件17與操作桿部27在第1轉動軸16以外之處,彼此藉著具有以第1轉動軸16為中心的轉動方向的餘隙拘束於轉動方向進行。
伴隨此餘隙的拘束是藉著跨間隔第1連桿構件17的對稱面25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之間的銷狀構件29,及設置在隔著操作桿部27的對稱面25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銷狀構件29貫穿的長孔30來保證。亦即,長孔30在以第1轉動軸16為中心的轉動方向具有對應該餘隙的長度。
又,固定部15具備將第1模具部5固定於固定部15的拱狀構件31。拱狀構件31隔著對稱面25具有對稱的形狀,沿著對稱面25從基端部側往前端部側延伸。拱狀構件31的基端部固定於缸體部20的外面。在拱狀構件31的前端部固定第1模具部5。
第2連桿構件18是以2片的板狀構件所構成。第2連桿構件18相對於第1連桿構件17及固定部15的連接是藉分別貫穿第1連桿構件17的中間部及拱狀構件31的基端部的螺栓32a及32b,以該等為旋轉軸將2片板狀構件連結於該中間部及該基端部來進行。在進行此連結時,該等2片板狀構件是夾著該中間部及該基端部,設置在該中間部及該基端部的兩側。
調整手段28具備:設置在第1連桿構件17的連結部26的螺孔33,及通過設置在操作桿連結部27a的貫穿孔34螺合於螺孔33的調整螺絲35。在與調整螺絲35的螺孔33相反側的端部,設有調整用的旋鈕36。在調整螺絲35的旋鈕36與連結部26之間,設有壓縮螺旋彈簧37。在操作桿連結部27a與第1連桿構件17的連結部26之間,設有壓縮螺旋彈簧38。
在轉動操作桿部27將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時,如圖4,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至調整螺絲35抵接於拱狀構件31的基端部。
此時的驅動量是在調整手段28,轉動旋鈕36減少從螺孔33之調整螺絲35的突出量,可藉此調整第1連桿構件17與操作桿部27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驅動第2模具部6到最接近第1模具部5的位置。並且,加大從螺孔33之調整螺絲35的突出量,可藉此調整驅動第2模具部6到從第1模具部5最為遠離的位置。
並且,另外的方式,如圖9及圖10表示,也可考慮第1模具部5具備有預定寬度W往後退方向B延伸的板狀部41。板狀部41具備:沿著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的第1面42;與第1面42相反側的第2面43;及連接第1面42與第2面43朝著後退方向B的第3面44。板狀部41相當於上述第1部分11。
又,也可考慮第2模具部6具備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時突出於板狀構件41的第2面43上的突出部45。突出部45具備:具有在上述預定寬度W的方向對應的寬度並朝著前進方向F的第4面46,及與第4面46鄰接,在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時與第2面43具有預定的間隔相對的第5面47。第4面46及第5面47構成上述的推壓面9。
在此構成中,對面板2的凸緣狀緣部3施以銳角彎曲時,首先,藉第1模具部5支撐在面板2的最初進行部分彎曲的部分。並且,以單手緊握操作桿部27及柄部19,藉此透過驅動手段7將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驅動。藉此,以第2模具部6的推壓面9推壓凸緣狀緣部3的該部分,進一步以彎折部4彎曲該部分使該部分與面板2的內面成為銳角,藉此進行部分彎曲。此時的樣子表示於圖4及圖5。此部分彎曲的彎曲量是可操作調整螺絲35的旋鈕36進行調整。
將此部分彎曲在沿著凸緣狀緣部3的加工方向M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可藉此對凸緣狀緣部3施以銳角彎曲。此時,以一邊藉旋鈕36分成數階段地增大部分彎曲的彎曲量,一邊重複進行銳角彎曲為佳。
亦即,首先,藉著形成凸緣狀緣部3與面板2的內面所成之銳角大的角度的部分彎曲進行銳角彎曲。之後,階段性地重複數階段量進行較小彎曲量之部分彎曲的銳角彎曲,藉此可以高品質達成作為目的之角度的銳角彎曲。藉此,可容易進行隨後的將凸緣狀緣部3接合於面板2的內面用的推壓加工。
並且,將接合於面板2的其他的面板40夾入面板2與第1模具部5的第1部分11之間進行上述的銳角彎曲,藉此可將彎折部4的曲率設定為適合該接合的值。藉此,可容易進行隨後的將面板2接合於其他的面板40用的推壓加工。
並且,藉上述的銳角彎曲,如圖6,針對設定成面板2的內面與凸緣狀緣部3所成的銳角θ為面板2,使用如圖7表示的推壓裝置39施以上述的推壓加工,可藉此完成包邊加工(參閱日本特開2018-061981號公報)。此時,在面板2接合其他的面板40的場合,在面板2的內面及凸緣狀緣部3與其他的面板40之間配置有接著劑。
並且,第1模具部5的第3面44(參閱圖9)的前端成為R形狀,在預先彎曲(銳角彎曲)後使用推壓裝置39施以推壓加工,藉此如圖8表示可將包邊加工後的面板2的前端形狀精加工成球形(R形狀)。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對應藉調整手段28所設定之第2模具部6往前進方向F的驅動量,決定各部分彎曲之凸緣狀緣部3的彎曲量,因此無關於施工者的熟練度可適當進行銳角彎曲。
又,藉第1模具部5側的引導面13與第2模具部6側的引導面14,引導第1模具部5及第2模具部6彼此不致往引導方向偏離,可以使各部分彎曲之凸緣狀緣部3的彎曲量更確實地一定化。
又,固定部15、第1連桿構件17、第2連桿構件18及第2模具部6是構成類似於4連桿.1自由度的曲柄.滑塊機構的連桿機構,可容易設計進行適當部分彎曲的驅動手段7。
並且,以調整手段28調整第1連桿構件17與操作桿部27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藉此可適當設定對應操作桿部27之轉動量的第2模具部6的驅動量。
又,第1連桿構件17與操作桿部27是具轉動方向的餘隙所連結,因此吸收各部的製造誤差,可相對於第1模具部5無阻礙地往前進方向F及後退方向B驅動第2模具部6。並且,此時也具有上述的引導面13、14,可維持部分彎曲與銳角彎曲之高的精度。
以上,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雖已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適當變形加以實施。例如,操作桿部27及柄部19也可朝著與對稱面25垂直的方向,藉著作業以適當的姿勢進行該等的握持操作。或者,也可進一步採用適合於如以上之操作桿部27及柄部19的方向的驅動手段。
1: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2:面板 3:凸緣狀緣部 4:彎折部 5:第1模具部 6:第2模具部 7:驅動手段 8:支撐部 9:推壓面 10:U字型部分 11:第1部分 12:第2部分 13:引導面 14:引導面 15:固定部 16:第1轉動軸 17:第1連桿構件 18:第2連桿構件 19:柄部 20:缸體部 21:活塞部 22:壓縮螺旋彈簧 23:安裝部 24:螺栓 25:對稱面 26:連結部 27:操作桿部 27a:操作桿連結部 28:調整手段 29:銷狀構件 30:長孔 31:拱狀構件 32a,32b:螺栓 33:螺孔 34:貫穿孔 35:調整螺絲 36:旋鈕 37,38:壓縮螺旋彈簧 39:推壓裝置 40:其他的面板 41:板狀部 42:第1面 43:第2面 44:第3面 45:突出部 46:第4面 47:第5面
[圖1]是以剖面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之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的一部分的側剖面圖。 [圖2]為該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的第1模具部及第2模具部的下面圖。 [圖3]為圖1之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的透視圖。 [圖4]為第2模具部往前進方向驅動時與圖1對應的側剖面圖。 [圖5]為第2模具部往前進方向驅動時與圖2對應的下面圖。 [圖6]是表示藉圖1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施以銳角彎曲後之面板的透視圖。 [圖7]是表示對圖6的面板施以推壓加工的樣子的透視圖。 [圖8]為包邊加工完成後之面板的剖面圖。 [圖9]為圖2之第1模具部及第2模具部的透視圖。 [圖10]是從另外的角度看圖9的第1模具部及第2模具部的透視圖。
1: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2:面板
3:凸緣狀緣部
4:彎折部
5:第1模具部
6:第2模具部
7:驅動手段
8:支撐部
9:推壓面
10:U字型部分
11:第1部分
12:第2部分
13:引導面
14:引導面
15:固定部
16:第1轉動軸
17:第1連桿構件
18:第2連桿構件
19:柄部
20:缸體部
21:活塞部
22:壓縮螺旋彈簧
23:安裝部
24:螺栓
26:連結部
27:操作桿部
27a:操作桿連結部
28:調整手段
29:銷狀構件
30:長孔
31:拱狀構件
32a,32b:螺栓
33:螺孔
34:貫穿孔
35:調整螺絲
36:旋鈕
37,38:壓縮螺旋彈簧
40:其他的面板

Claims (6)

  1. 一種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特徵為,具備: 第1模具部; 第2模具部,與上述第1模具部協同作用;及 驅動手段,將上述第2模具部朝著與上述第1模具部接近的前進方向及遠離的後退方向驅動, 上述第1模具部具備有預定寬度往上述後退方向延伸的板狀部, 上述板狀部,具備: 沿著上述前進方向及後退方向的第1面; 與上述第1面相反側的第2面;及 連接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朝著上述後退方向的第3面, 上述第2模具部具備該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突出上述第2面上的突出部, 上述突出部,具備: 具有與上述預定寬度的方向對應的寬度朝著上述前進方向的第4面,及 與上述第4面鄰接,上述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與上述第2面具有預定的間隔相對的第5面。
  2. 一種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係將面板的端緣朝著該面板的內面側呈突緣狀彎折藉此透過彎折部將形成在該面板的凸緣狀緣部的一部分進一步彎折成使該一部分與該面板的內面成為銳角的部分彎曲,在沿著該凸緣狀緣部的加工方向一邊變更加工位置一邊進行藉此對該凸緣狀緣部施以銳角彎曲,其特徵為,具備: 第1模具部,具有將進行上述面板的上述部分彎曲的部分,從該面板的內面跨上述彎折部抵接並支撐的支撐部; 第2模具部,與上述第1模具部協同作用進行上述部分彎曲;及 驅動手段,將上述第2模具部朝著與上述第1模具部接近的前進方向及遠離的後退方向驅動, 上述第2模具部具備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推壓上述第1模具部所支撐的上述面板的上述凸緣狀緣部的部分的外側,進行上述部分彎曲的推壓面。
  3. 如請求項2記載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中, 上述第1模具部具備使得與上述加工方向垂直的剖面往上述後退方向開啟並延伸的U字型的U字型部分, 上述U字型部分,具備:往上述後退方向延伸之一方的部分的第1部分,及往該後退方向延伸之另一方的部分的第2部分, 上述第1部分構成上述支撐部, 上述第2部分與上述第1部分相對的面是構成將上述第1模具部及上述第2模具部彼此往上述前進方向及上述後退方向引導的該第1模具部側的引導面, 上述第2模具部係與上述加工方向垂直的剖面具有該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驅動時可侵入上述U字型部分的內側的形狀, 該第2模具部侵入上述U字型部分的內側時與上述第1模具部側的引導面相對的面是構成在該進入時與該引導面滑動提供上述彼此的引導的該第2模具部側的引導面。
  4. 如請求項2記載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中, 上述驅動手段,具備: 固定部,固定上述第1模具部,並支撐上述第2模具部往上述前進方向及上述後退方向自由進退; 第1連桿構件,相對於上述固定部,一端可在第1轉動軸的周圍自由轉動地連接;及 第2連桿構件,一端自由轉動地連接於上述第1連桿構件,另一端自由轉動地連接於上述固定部。
  5. 如請求項4記載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中, 上述驅動手段,具備: 可與上述第1連桿構件一起在上述第1轉動軸的周圍轉動,並使上述第1連桿構件轉動用的操作桿部,及 調整上述第1連桿構件與上述操作桿部的轉動方向的位置關係用的調整手段。
  6. 如請求項5記載的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其中, 上述第1連桿構件與上述操作桿部是在上述第1轉動軸以外之處,具有彼此以該第1轉動軸為中心之轉動方向的餘隙連結。
TW109114455A 2019-05-14 2020-04-30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TW2020452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1112A JP2020185587A (ja) 2019-05-14 2019-05-14 ヘミング加工用鋭角曲げ具
JP2019-091112 2019-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274A true TW202045274A (zh) 2020-12-16

Family

ID=7322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455A TW202045274A (zh) 2019-05-14 2020-04-30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85587A (zh)
TW (1) TW202045274A (zh)
WO (1) WO20202305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77938U (zh) * 1979-05-31 1980-12-20
JPS574323A (en) * 1980-06-06 1982-01-09 Kaneyoshi Kotan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metallic plate
JP2569858B2 (ja) * 1990-02-02 1997-0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ヘミング用プレス型
JP3595447B2 (ja) * 1998-04-23 2004-12-0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ヘミ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0538A1 (ja) 2020-11-19
JP2020185587A (ja)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3899B2 (en) Vehicle body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100154503A1 (en) Roller hemming apparatus and roller hemming method
US20080256779A1 (en) Hemming working method and hemming working device
JP5915816B2 (ja) ローラヘミング加工装置およびローラヘミング加工方法
KR101767345B1 (ko) 다양한 반지름을 갖는 곡선 금속판 제작용 용접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용접 방법
KR102360164B1 (ko) 롤러 헤밍장치
EP1219363B1 (en) Bending apparatus for a long material
JP5975061B2 (ja) カシメ装置及びカシメ方法
KR20070092946A (ko) 성형 공구 및 방법
KR101342793B1 (ko) 휴대폰 테두리에 부가 장착되는 금속성 휴대폰 케이스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US2020007884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ring from a metal sheet
US20050217339A1 (en) Roller type hemming apparatus
TW202045274A (zh) 包邊加工用銳角彎曲具
US20080083258A1 (en) Tilting System for a Flanging Device
JP6198981B1 (ja) ワーク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2016120505A (ja) ロールヘミング加工装置
JP2016068094A (ja) 電気溶接装置
JP5966849B2 (ja) 車両用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9663846B (zh) 滚边加工方法及滚边加工装置
JP2013248646A (ja) ローラへミング加工装置
KR101282385B1 (ko) 플랜징 머신 및 그 플랜징 머신을 이용한 파이프의 플랜지 형성방법
WO2004009385A2 (en) Tool and method for reorienting a flange
JP2020078820A (ja) ロール成形方法及びロール成形装置
JP2006088217A (ja) ロールヘム加工装置
JP2019025529A (ja) ローラヘミング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