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5996A -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 Google Patents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5996A
TW202035996A TW108109187A TW108109187A TW202035996A TW 202035996 A TW202035996 A TW 202035996A TW 108109187 A TW108109187 A TW 108109187A TW 108109187 A TW108109187 A TW 108109187A TW 202035996 A TW202035996 A TW 2020359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ignal
substrate
electrical connectors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9731B (zh
Inventor
李文聰
謝開傑
刁盈銘
鄭孟杰
陳彥辰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9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9731B/zh
Priority to JP2019004370U priority patent/JP3224967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9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97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5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99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訊號轉接模組包含基板、多個測試模塊、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基板具有頂面及底面。多個測試模塊設置於頂面且位於晶圓測試區域。每個測試模塊包含中心區域及環繞於中心區域的多個測試金屬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位於訊號轉接區域、且電性耦接於多個測試模塊。每個第一電連接器包含多個電性接點,多個電性接點設置於頂面,並且多個電性接點的至少部分電性接點通過多條訊號扇出線路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的多個測試金屬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第二電連接器。

Description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本發明涉及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於周邊型晶片測試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由於周邊型晶片(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液晶顯示器驅動晶片、或記憶體…等)一般是採用懸臂式探針卡(Cantilever Probe Card)來進行測試,然而,此種探針卡需要以人工拉線焊針的方式來連接信號,植線作業的時間較長,並且在多晶粒測試的情況下,植線作業及維護作業之困難度將大幅提升。另一種測試方式則是採用微機電探針卡(MEMS Probe Card)來進行測試,然而,此種探針卡的限制為必須採用陶瓷基板,並且此種探針卡的結構也不容易維修,例如:當探針有毀損時,在維護上,除須卸下該探針外,還必須將新的探針焊接上去,其必須仰賴設備,人工作業不易完成。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其定義有一晶圓測試區域及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周邊的一訊號轉接區域,並且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包括:一訊號轉接模組,包含有:一基板,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頂面及一底面;多個測試模塊,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其中,每個所述測試模塊包含有一中心區域及沿著所述中心區域周緣設置的多個測試金屬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並且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含多個電性接點;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設置於所述基板;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的多個所述電性接點的至少部分所述電性接點分別通過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一探針頭模組,位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頂面的一側,並且所述探針頭模組包含有:一定位座體;及多個探針組件,穿設定位於所述定位座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且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探針組件包含呈環形排列的多個導電探針,多個所述導電探針的一端穿出所述定位座體而分別抵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定位座體而用來抵頂於一待測物;以及一測試電路板,位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底面的一側、且設置有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的多個第二電連接器,並且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的訊號轉接模組,其定義有一晶圓測試區域及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周邊的一訊號轉接區域,並且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的訊號轉接模組包括:一基板;多個測試模塊,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其中,每個所述測試模塊包含有一中心區域及沿著所述中心區域周緣設置的多個測試金屬墊;以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並且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含多個電性接點;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設置於所述基板;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的多個所述電性接點的至少部分所述電性接點分別通過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經配置分別電性耦接於設置於一測試電路板上的多個第二電連接器。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能通過訊號轉接模組 的多個測試模塊與多個第一電連接器、探針頭模組的定位座體與多個探針組件、及測試電路板的測試電路板等元件的結構設置及彼此的連接關係,取代傳統的周邊型晶片測試的探針卡需以人工拉線焊針的方式來連接信號,從而可以讓多個導電探針以直上直下的方式進行植針作業,進而大幅縮減導電探針的植針作業時間,並且可以大幅降低探針卡測試裝置的維護困難度。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訊號,但這些元件或者訊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訊號與另一訊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再者,本文中所使用的述語“電性耦接”指的是“間接電性連接”及“直接電性連接”的其中之一。
[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至圖4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公開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100。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特別適用於周邊型晶片(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液晶顯示器驅動晶片、或記憶體…等)的測試,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進一步地說,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包含有一訊號轉接模組1、設置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一側的探針頭模組2、設置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另一側的一測試電路板3、設置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與所述探針頭模組2之間的一壓制結構5、及設置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與所述測試電路板3之間的一支撐板體4。其中,上述測試電路板3、支撐板體4、訊號轉接模組1、壓制結構5、及探針頭模組2於本實施例中是沿一厚度方向T依序地堆疊,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需先說明的是,為了便於理解本實施例,所以圖式僅呈現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局部構造,以便於清楚地呈現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各個元件構造與連接關係。以下將分別說明本實施例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各個元件構造及其連接關係。
如圖1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定義有一晶圓測試區域R1及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R1周邊的一訊號轉接區域R2。
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包含有一基板11、多個測試模塊12、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訊號轉接模組1雖然是以搭配於所述探針頭模組2、測試電路板3、支撐板體4、及壓制結構5作一說明,但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實際應用並不受限於此。也就是說,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也可以是單獨販售的產品、或者也可以搭配於其它構件做使用。
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1大致呈圓形板狀,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所述基板11也可以呈矩形板狀、多邊形板狀、或依據產品的設計需求設計成其它的形狀。再者,所述基板11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頂面111及一底面112。其中,所述基板11的頂面111為具有絕緣性質的一平整的表面、且能提供如下所述的測試金屬墊122及訊號扇出線路123設置於其上。再者,所述基板11的底面112也為具有絕緣性質的一平整的表面、且能貼靠於支撐板體4。較佳地,所述所述基板11的底面112與支撐板體4貼靠的部分未設置有任何的金屬墊或線路。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基板11僅有頂面111設置有金屬墊或線路,但是底面112並未設置有金屬墊或線路。
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設置於基板11的頂面111,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位於晶圓測試區域R1,並且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是呈矩陣狀排列(如圖3),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也可以例如是彼此呈交錯排列或者以其它的方式排列。如圖4,每個所述測試模塊12包含有一中心區域121及多個測試金屬墊122,並且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是彼此間隔、且沿著所述中心區域121的周緣設置。
需說明的是,所述測試金屬墊122於本實施例是以方形來說明,但於實際應用時,所述測試金屬墊122的外形可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如:圓形、矩形、或不規則形狀)。
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4,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於基板11的頂面111進一步設置有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並且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123是彼此間隔、且呈發散狀排列。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123皆經過晶圓測試區域R1及訊號轉接區域R2。也就是說,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123皆跨設於晶圓測試區域R1及訊號轉接區域R2。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所述測試模塊12(包含中心區域121及多個測試金屬墊122)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是通過微影製程直接地形成於基板11的頂面111,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更詳細地說,配合於周邊型晶片的結構,每個所述測試模塊12的中心區域121不具有任何的金屬墊及線路、且能曝露出基板11的頂面111。每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能提供下述導電探針221抵頂於其上。再者,每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123能將導電探針221所測試的訊號從晶圓測試區域R1傳遞至訊號轉接區域R2、接著傳遞至第一電連接器13。
請繼續參閱圖4,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包含多個電性接點131,並且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設置於基板11的頂面111。也就是說,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與上述多個測試金屬墊122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是設置在共同的平面(如:頂面111)上,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若待測晶圓的測試點的數量過多或分布密度過於密集,所述基板11也可以例如是具有內層的多層結構,而上述多個電性接點131、多個測試金屬墊122、或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也可以例如是依據設計需求而分散地設置於所述基板11的多層結構中,藉以避免短路的情況發生。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在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與其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中,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的數量等於多個測試金屬墊122的數量,並且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分別通過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的至少部分訊號扇出線路123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的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的數量也可以例如是大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的數量,並且多個所述電性接點131的至少部分電性接點131分別通過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3的至少部分訊號扇出線路123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圖未繪示)。
根據上述配置,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所接收的訊號能分別通過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及多個電性接點131傳遞至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內部的多根柱狀導體(圖未標號)。
進一步地說,在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與其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中,每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與其相鄰的測試金屬墊122的間距定義為一第一間距P1,每個所述電性接點131與其相鄰的電性接點131的間距定義為一第二間距P2,並且所述第二間距P2大於第一間距P1。也就是說,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於本實施例中是包含有一訊號扇出(signal fan-out)結構,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123上較佳地是可以覆蓋有一隔焊層(如:綠漆),藉以避免訊號扇出線路123損壞或氧化的情況發生。
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探針頭模組2位於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的頂面111的一側(如圖1,訊號轉接模組1的上側)。也就是說,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的頂面111沿著所述厚度方向T面向所述探針頭模組2。
更具體地說,所述探針頭模組2包含有一定位座體21及多個探針組件22。其中,所述定位座體21包含有一上導板(圖未標號)、與上導板呈間隔設置的一下導板(圖未標號)、及設置於上導板及下導板之間的一間隔板(圖未標號),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多個所述探針組件22穿設定位於定位座體21,並且多個所述探針組件22位於晶圓測試區域R1。再者,多個所述探針組件22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訊號轉接模組1的多個測試模塊12。更具體地說,每個所述探針組件22包含多個導電探針221,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呈環形排列,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其中,在每個所述探針組件22中,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的一端穿出定位座體21而分別抵接於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的另一端穿出定位座體21而用來抵頂於一待測物O。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每個所述導電探針221的一長度方向較佳地是大致垂直於基板11的頂面111。
需說明的是,所述導電探針221於本實施例中為可導電且具有可撓性的長條狀構造,但本發明的導電探針221並不限制於矩形導電探針、圓形導電探針、或其他構造的導電探針。
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測試電路板3位於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的底面112的一側。也就是說,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的底面112沿著所述厚度方向T面向所述測試電路板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電路板3大致呈圓形板狀,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所述測試電路板3也可以呈矩形板狀、多邊形板狀、或依據產品的設計需求設計成其它的形狀。
再者,所述測試電路板3設置有多個第二電連接器31,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位於訊號轉接區域R2,並且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
進一步地說,所述測試電路板3經配置電性耦接於一測試機台(圖未繪示)。也就是說,上述多個第二電連接器31是電性耦接於測試機台,以通過測試機台來分析測試電路板3所接收到的訊號。其中,所述測試電路板3與測試機台之間的電性耦接方式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測試電路板3也可以是直接整合於測試機台內。
根據上述配置,在每個所述探針組件22中,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能用來接收來自待測物O的測試訊號,並且將所述測試訊號依序通過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相對應的第一電連接器13的多個電性接點131、及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而傳送至測試電路板3,最後傳送至所述測試機台,以通過測試機台來分析測試電路板3所接收到的訊號。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1,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貫穿於基板11的頂面111及底面112,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為公連接插頭及母連接插座的其中之一者。每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設置於測試電路板3的面對訊號轉接模組1的一側表面上,並且每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為公連接插頭及母連接插座的其中之另一者。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在位置上對應於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可分離地插接於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以構成一公母座連接器架構。根據上述配置,多個測試金屬墊122所接收的訊號能分別通過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及多個電性接點131傳遞至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內部的多根柱狀導體(圖未標號),接者,所述訊號能分別被傳遞至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內部的多根柱狀導體(圖未標號),進而被傳遞至測試電路板3的內部。
如圖1及圖3所示,所述支撐板體4是夾持於測試電路板3與基板11之間,其中,所述支撐板體4具有多個穿孔41,並且多個所述穿孔41位於訊號轉接區域R2。
進一步地說,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分別突出於測試電路板3的面對訊號轉接模組1的一側表面,並且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分別設置於多個穿孔41中。其中,當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插接於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以產生電性連接時,所述基板11的底面112貼靠於所述支撐板體4。藉此,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與第二電連接器31在相互插接時,所述基板11的底面112與支撐板體4之間不會產生任何間隙,從而使得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與第二電連接器31的電性連接的可靠性可以被有效地提升。
請繼續參閱圖1及圖3,所述壓制結構5設置於訊號轉接模組1與探針頭模組2之間。所述壓制結構5經配置用來壓制訊號轉接模組1(的第一電連接器13),並且所述壓制結構5經配置用來設置探針頭模組2。更詳細地說,所述壓制結構5包含有一壓制板51及多個螺絲釘52。所述壓制板51設置於基板11的頂面111。所述壓制板51包含有位於訊號轉接區域R2的多個螺絲孔(圖未標號)。多個所述螺絲釘52分別貫穿所述壓制板51的多個螺絲孔,以將所述壓制板51固定於基板11上。其中,多個所述螺絲釘52是沿所述厚度方向T進一步貫穿訊號轉接模組1、支撐板體4、及測試電路板3,以使得所述壓制板51能壓制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支撐板體4、及測試電路板3,並且使得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分別緊接於多個第二電連接器31,藉以提升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與測試電路板3之間的電連接特性,並且可以讓測試電路板3及訊號轉接模組1之間的電傳輸路徑不需要以任何的焊接材料來達成。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當多個所述螺絲釘52貫穿訊號轉接模組1、支撐板體4、及測試電路板3時,多個所述螺絲釘52僅會碰觸到絕緣基板材料、而不會碰觸到任何的導電墊體或導電線路。再者,所述探針頭探針頭模組2的多個探針組件22能進一步穿設所述壓制板51,以分別電性連接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多個測試模塊12。
[第二實施例]
如圖5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設置有能測試高頻訊號的結構。
更具體地說,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包括一高頻訊號傳輸纜線6。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6位於晶圓測試區域R1,並且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6貫穿基板11的頂面111及底面112、也貫穿支撐板體4。其中,多個所述測試模塊12的至少其中一個測試模塊12進一步包含有一高頻訊號金屬墊124,並且所述高頻訊號金屬墊124與測試金屬墊122共同環繞於測試模塊12的中心區域121。
再者,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6的一端電性連接於高頻訊號金屬墊124,並且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6的另一端電性連接於測試電路板3的位於晶圓測試區域R1的一訊號接收金屬墊32,以形成一高頻訊號傳輸路徑。
[第三實施例]
如圖6A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設置有能讓光線L穿透的透光結構,以適用於其它需要透光的周邊型晶片(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的測試,藉以增加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泛用性。
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電路板3的板面本身為不透光的絕緣材質,所述測試電路板3於晶圓測試區域R1形成有多個貫孔33,以分別提供多條光線L穿透。其中,上述多個貫孔33中分別塞設有多個光學透鏡(圖未標號),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所述支撐板體4於晶圓測試區域R1形成有一透光孔42。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的材質較佳是採用能透光的玻璃基板,並且所述探針頭模組2的定位座體21的上導板及下導板的材質較佳也皆是採用能透光的玻璃基板,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其中,上述多個貫孔33、透光孔42、能透光的基板11、及能透光的定位座體21,能共同構成多個光線傳輸路徑。
根據上述配置,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能用來接受多條光線L,並且讓多條所述光線L依序地穿透多個所述光線傳輸路徑(圖未標號),而後照射至所述待測物O,以產生多個光電測試訊號。
接者,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能用來接收光電測試訊號,並且將所述光電測試訊號依序通過相對應的測試模塊12的多個測試金屬墊122、相對應的第一電連接器13的多個電性接點131、及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而傳送至測試電路板3,最後傳送至所述測試機台,以通過測試機台來分析測試電路板3所接收到的訊號。
[第四實施例]
如圖6B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三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多個所述貫孔33中未塞設有任何的光學透鏡,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於晶圓測試區域R1形成有多個開孔113,並且所述定位座體21的上導板及下導板於晶圓測試區域R1也分別形成有多個開孔211、212。其中,上述多個貫孔33、透光孔42、基板11的多個開孔113、及定位座體21的多個開孔211、212,能共同構成多個光線傳輸路徑(圖未標號)。
根據上述配置,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能用來接受多條光線L,並且讓多條所述光線L依序地穿透多個所述光線傳輸路徑,而後照射至所述待測物O,以產生多個光電測試訊號。
[第五實施例]
如圖7A及圖8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電連接器13與第二電連接器31為一公母座連接器架構,而本實施例的第一電連接器13與第二電連接器31為一軟排線連接器架構。
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設置於基板11的頂面111,並且每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設置於測試電路板3的面對訊號轉接模組1的一側表面。其中,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進一步包含有多個軟排線14,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能通過其中一個軟排線14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以構成上述軟排線連接器架構(如:FPC或FFC)。
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與其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彼此呈錯位設置(如圖7)。再者,每個所述軟排線14較佳地是跨越基板11的頂面111邊緣、且朝第二電連接器31的方向延伸,以電性連接於設置於測試電路板3上的第二電連接器31。也就是說,每個所述軟排線14並不需要貫穿基板11的頂面111及底面112,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也不需要貫穿基板11的頂面111及底面11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基板11與測試電路板3之間設置有所述支撐板體4,並且所述支撐板體4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剛性鐵件,用以支撐基板11及設置於支撐基板11上的測試模塊12。由於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及軟排線14皆不需要貫穿基板11,因此所述支撐板體4在本實施例可以不需要具有穿孔41。
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包含有一保護蓋體7。所述保護蓋體7蓋設於測試電路板3,以與測試電路板3包圍形成有一容置空間71。其中,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基板11、測試模塊12、第一電連接器13、軟排線14、及第二電連接器31,皆是設置於上述容置空間71中,以使得所述保護蓋體7能避免上述各個元件受到外界破壞。所述保護蓋體7可以為透明的或非透明的材質,並且所述保護蓋體7可以通過螺合或黏接的方式設置於測試電路板3,本發明並不予以限制。另,所述保護蓋體7於晶圓測試區域R1形成有一貫孔72,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221的一端能穿設保護蓋體7的貫孔72而用來抵頂於待測物O。
如圖8所示,從另一個角度說,在本實施例的軟排線連接器架構中,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是呈環狀排列地設置在基板11上,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是呈環狀排列地設置在測試電路板3上,並且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31環繞地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的周圍、且分別通過多個所述軟排線14電性藕接於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
[第六實施例]
如圖7B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五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包含有一探針頭固定座8。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與保護蓋體7為彼此獨立的構件,並且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位於保護蓋體7的內側。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經配置用來設置探針頭模組2,並且所述探針頭模組2的多個探針組件22能進一步穿設探針頭固定座8,以分別電性連接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多個測試模塊12。
[第七實施例]
如圖9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測試模塊12是直接形成於基板11的頂面111,而本實施例的測試模塊12並非直接形成於基板11的頂面111。
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進一步包含有一軟性承載板15。所述軟性承載板15位於多個測試模塊12與基板11之間,並且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是通過微影製程形成於軟性承載板15的相反於基板11的一側表面上,以與軟性承載板15共同構成可分離於所述基板11的一軟性電路板。
[第八實施例]
如圖10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皆是設置在基板11的頂面111上,以形成一單層的訊號扇出結構。
不同於上述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基板11為具有內層的多層結構。本實施例的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的一部分訊號扇出線路123定義為外層訊號扇出線路1231(如圖10中呈連續狀的線條),並且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的另一部分訊號扇出線路123定義為內層訊號扇出線路1232(如圖10中呈非連續狀的線條)。多條所述外層訊號扇出線路1231設置在基板11的頂面111上,並且多條所述內層訊號扇出線路1232是穿過基板11的內層以分別電性連接於測試模塊12及第一電連接器13,以形成一多層訊號扇出結構。藉此,當訊號轉接模組1的線路設計過於密集時,訊號轉接模組1可以通過上述多層訊號扇出結構的設計,而避免多條線路彼此之間容易短路的情況發生。
[第九實施例]
如圖11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為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壓制結構5為一體成型的構件,其能同時用來壓制訊號轉接模組1(以提升第一電連接器13與第二電連接器31的電連接特性)、及用來設置探針頭模組2。
不同於上述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包含有一探針頭固定座8。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與壓制結構5為彼此獨立的構件,並且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位於壓制結構5的內側。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探針頭固定座8經配置用來設置探針頭模組2,並且所述探針頭模組2的多個探針組件22能進一步穿設探針頭固定座8,以分別電性連接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的多個測試模塊12。所述壓制結構5經配置用來壓制訊號轉接模組1(的第一電連接器13),以使得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3分別緊接於多個第二電連接器31,藉以提升所述訊號轉接模組1與測試電路板3之間的電連接特性。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壓制結構5不同於上述第一實施例,其僅能用來壓制訊號轉接模組1,其並不能用來設置探針頭模組2。
[第十實施例]
如圖12,其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九實施例類似,兩個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九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可以不需要設置壓制結構5。也就是說,每個第一電連接器13與相對應的第二電連接器31之間可以僅通過插接的方式或軟排線的方式彼此電性連接,而不需要設置壓制結構5。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能通過訊號轉接模組1的多個測試模塊12與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探針頭模組2的定位座體21與多個探針組件22、及測試電路板3的測試電路板3等元件的結構設置及彼此的連接關係,取代傳統的周邊型晶片測試的探針卡需以人工拉線焊針的方式來連接信號,從而可以讓多個導電探針221以直上直下的方式進行植針作業,進而大幅縮減導電探針221的植針作業時間,並且可以大幅降低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維護困難度。
另,本實施例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122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123,與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的電性接點131,是設置在共同的平面(如:基板11的頂面111)上,以形成一單層的訊號扇出(signal fan-out)結構。其中,上述單層的訊號扇出結構能搭配於多個第一電連接器13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第二電連接器31的結構設計,以將測試訊號從訊號轉接模組1轉接至測試電路板3,從而使得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使用及維護更加便利。
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訊號轉接模組1、探針頭模組2、測試電路板3、支撐板體4、及壓制結構5為可彼此分離的構造。因此,當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任何一個元件出現異常狀況時,即可直接針對該元件進行換修;其不同於現有的採用懸臂式探針卡,需要解焊探針座,再重新焊接再電路板上;若探針座有問題,則需先移除一區域的探針,再重新焊針及調整針位水平,流程較為繁瑣。
再者,本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100進一步設置有能讓光線L穿透的透光結構,以適用於其它需要透光的周邊型晶片(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的測試,藉以增加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100的泛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
100:探針卡測試裝置1:訊號轉接模組11:基板111:頂面112:底面113:開孔12:測試模塊121:中心區域122:測試金屬墊123:訊號扇出線路1231:外層訊號扇出線路1232:內層訊號扇出線路124:高頻訊號金屬墊13:第一電連接器131:電性接點14:軟排線15:軟性承載板2:探針頭模組21:定位座體211:開孔212:開孔22:探針組件221:導電探針3:測試電路板31:第二電連接器32:訊號接收金屬墊33:光學透鏡4:支撐板體41:穿孔42:透光孔5:壓制結構51:壓制板52:螺絲釘6:高頻訊號傳輸纜線7:保護蓋體71:容置空間72:貫孔8:探針頭固定座T:厚度方向R1:晶圓測試區域R2:訊號轉接區域O:待測物P1:第一間距P2:第二間距L:光線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平面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俯視示意圖(省略探針頭模組)。
圖4為圖3的區域IV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7A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7B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五及第六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俯視示意圖(省略探針頭模組)。
圖9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0為圖8的區域X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平面分解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探針卡測試裝置的平面分解示意圖。
100:探針卡測試裝置
1:訊號轉接模組
11:基板
111:頂面
112:底面
12:測試模塊
121:中心區域
122:測試金屬墊
123:訊號扇出線路
13:第一電連接器
131:電性接點
2:探針頭模組
21:定位座體
22:探針組件
221:導電探針
3:測試電路板
31:第二電連接器
4:支撐板體
41:穿孔
5:壓制結構
51:壓制板
52:螺絲釘
T:厚度方向
R1:晶圓測試區域
R2:訊號轉接區域
O:待測物

Claims (14)

  1. 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定義有一晶圓測試區域及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周邊的一訊號轉接區域,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包括: 一訊號轉接模組,包含有: 一基板,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頂面及一底面;多個測試模塊,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其中,每個所述測試模塊包含有一中心區域及沿著所述中心區域周緣設置的多個測試金屬墊;多個第一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並且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含多個電性接點;及多條訊號扇出線路,設置於所述基板;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的多個所述電性接點的至少部分所述電性接點分別通過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 一探針頭模組,位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頂面的一側,並且所述探針頭模組包含有: 一定位座體;及多個探針組件,穿設定位於所述定位座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且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探針組件包含呈環形排列的多個導電探針,多個所述導電探針的一端穿出所述定位座體而分別抵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定位座體而用來抵頂於一待測物;以及 一測試電路板,位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底面的一側、且設置有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的多個第二電連接器,並且多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在每個所述探針組件中,多個所述導電探針能用來接收來自所述待測物的測試訊號,並且將所述測試訊號依序地通過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及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電連接器,而傳送至所述測試電路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在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與其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中,多個所述電性接點的數量大於或等於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的數量。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在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與其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中,每個所述測試金屬墊與其相鄰的測試金屬墊的間距定義為一第一間距,每個所述電性接點與其相鄰的電性接點的間距定義為一第二間距,並且所述第二間距大於所述第一間距。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進一步包括設置於所述訊號轉接模組與所述測試電路板之間的一支撐板體;其中,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具有絕緣性質、且能貼靠於所述支撐板體,並且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未設置有任何的金屬墊或線路。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且貫穿所述基板的所述頂面及所述底面的一高頻訊號傳輸纜線;其中,多個所述測試模塊的至少其中一個所述測試模塊進一步包含有一高頻訊號金屬墊,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的一端電性連接於所述高頻訊號金屬墊,並且所述高頻訊號傳輸纜線的另一端電性連接於所述測試電路板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的一訊號接收金屬墊,以形成一高頻訊號傳輸路徑。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能用來接受多條光線,並且讓多條所述光線依序地穿透所述測試電路板、所述訊號轉接模組、及所述探針頭模組,而後照射至所述待測物,以產生多個光電測試訊號。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貫穿於所述基板的所述頂面及所述底面,並且每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測試電路板的面對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一側表面;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在位置上對應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電連接器,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可分離地插接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電連接器,以構成一公母座連接器架構。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基板的所述頂面,並且每個所述第二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測試電路板的面對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一側表面;其中,所述訊號轉接模組進一步包含有多個軟排線,並且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能通過其中一個所述軟排線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電連接器,以構成一軟排線連接器架構。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保護蓋體,所述保護蓋體蓋設於所述測試電路板,以與所述測試電路板包圍形成有一容置空間;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基板、所述測試模塊、所述第一電連接器、所述軟排線、及所述第二電連接器,皆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保護蓋體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形成有一貫孔,並且多個所述導電探針的一端能穿設所述保護蓋體的所述貫孔而用來抵頂於所述待測物。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保護蓋體及一探針頭固定座,所述探針頭固定座位於所述保護蓋體的內側,所述探針頭固定座用來設置所述探針頭模組,所述保護蓋體蓋設於所述測試電路板,以與所述測試電路板包圍形成有一容置空間;所述訊號轉接模組的所述基板、所述測試模塊、所述第一電連接器、所述軟排線、及所述第二電連接器,皆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中。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所述訊號轉接模組進一步包含有一軟性承載板,所述軟性承載板位於多個所述測試模塊與所述基板之間,並且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及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是形成於所述軟性承載板的相反於所述基板的一側表面上,以與所述軟性承載板共同構成可分離於所述基板的一軟性電路板。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探針卡測試裝置,其中,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一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定義為外層訊號扇出線路,並且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另一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定義為內層訊號扇出線路;其中,多條所述外層訊號扇出線路設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頂面上,並且多條所述內層訊號扇出線路穿過所述基板的內層以分別電性連接於所述測試模塊及所述第一電連接器。
  14. 一種探針卡測試裝置的訊號轉接模組,其定義有一晶圓測試區域及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周邊的一訊號轉接區域,並且所述探針卡測試裝置的訊號轉接模組包括: 一基板; 多個測試模塊,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晶圓測試區域;其中,每個所述測試模塊包含有一中心區域及沿著所述中心區域周緣設置的多個測試金屬墊;以及 多個第一電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基板、且位於所述訊號轉接區域,並且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電性耦接於多個所述測試模塊;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含多個電性接點;及 多條訊號扇出線路,設置於所述基板;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的多個所述電性接點的至少部分所述電性接點分別通過多條所述訊號扇出線路的部分所述訊號扇出線路電性耦接於相對應的所述測試模塊的多個所述測試金屬墊; 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電連接器經配置分別電性耦接於設置於一測試電路板上的多個第二電連接器。
TW108109187A 2019-03-18 2019-03-18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TWI689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9187A TWI689731B (zh) 2019-03-18 2019-03-18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JP2019004370U JP3224967U (ja) 2019-03-18 2019-11-19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その信号転送モジュー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9187A TWI689731B (zh) 2019-03-18 2019-03-18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9731B TWI689731B (zh) 2020-04-01
TW202035996A true TW202035996A (zh) 2020-10-01

Family

ID=6923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187A TWI689731B (zh) 2019-03-18 2019-03-18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24967U (zh)
TW (1) TWI6897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4925B (zh) * 2020-11-05 2023-03-01 韓商Sda有限公司 探針卡
TWI811005B (zh) * 2022-07-05 2023-08-0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測試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7693B (zh) * 2020-12-31 2021-11-2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連接器裝置
CN113030699B (zh) * 2021-03-03 2022-07-15 珠海市精实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型板卡功能测试夹具及装置
TWI776476B (zh) * 2021-04-20 2022-09-01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針卡及其檢測裝置
CN113471103B (zh) * 2021-06-09 2023-10-20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模组
TWI815381B (zh) * 2022-03-30 2023-09-11 范劉文玲 探針卡裝置
CN115128418B (zh) * 2022-06-17 2023-10-24 上海泽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级高速信号测试装置
TWI793040B (zh) * 2022-07-05 2023-02-1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測試裝置及其固持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2640B2 (ja) * 2005-12-28 2011-12-2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プローブカードおよび検査方法
US7629804B2 (en) * 2006-08-04 2009-12-08 Vertical Test Inc. Probe head assembly for use in testing multiple wafer die
KR100882512B1 (ko) * 2007-04-25 2009-02-10 윌테크놀러지(주) 프로브 카드
TWM547673U (zh) * 2016-09-08 2017-08-21 Ultra Prec Tech Company 晶圓測試針座結構改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4925B (zh) * 2020-11-05 2023-03-01 韓商Sda有限公司 探針卡
TWI811005B (zh) * 2022-07-05 2023-08-0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測試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4967U (ja) 2020-02-06
TWI689731B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35996A (zh) 探針卡測試裝置及其訊號轉接模組
TWI221197B (en) High density planar electrical interface
CN111721979B (zh) 探针卡测试装置及其信号转接模块
TW200305024A (en) Flexible test head internal interface
WO2011004956A1 (en) Probe card
TW201831908A (zh) 積體電路之測試探針卡
TWI404938B (zh) 探針卡
KR101566173B1 (ko) 반도체 테스트 소켓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00442B (zh) A detection method for a detection device and a panel
JPWO2009031394A1 (ja) 電気接続構造、端子装置、ソケット、電子部品試験装置及びソ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13417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2018132515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KR20180092027A (ko) 프로브 카드 어셈블리
JP2019219368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TWI702404B (zh) 探針卡測試裝置
JP2004235591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KR100720122B1 (ko) 반도체 웨이퍼 검사기의 프로브 장치
KR20080103784A (ko) 프로브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가지는 프로브 카드
TWI325499B (en)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89510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dap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he PCB
JP2011112421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KR101923143B1 (ko) 테스트 소켓
CN111722093A (zh) 探针卡测试装置
TWI391673B (zh) Alternative probe devices and probe cards for their applications
JP2004138576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