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1183A -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1183A
TW202021183A TW107141639A TW107141639A TW202021183A TW 202021183 A TW202021183 A TW 202021183A TW 107141639 A TW107141639 A TW 107141639A TW 107141639 A TW107141639 A TW 107141639A TW 202021183 A TW202021183 A TW 2020211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temperature
cell stack
average temperature
stac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1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7150B (zh
Inventor
楊証皓
張勳承
林恆如
李嘉欣
洪劍長
張文昇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7141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7150B/zh
Priority to US16/202,335 priority patent/US11088376B2/en
Priority to CN201811457050.7A priority patent/CN1112113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1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1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15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14Heat exchange using gaseous fluids; Heat exchange by combustion of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395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cathode reactants at the inlet or inside the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858Electric variables
    • H01M8/04895Current
    • H01M8/0491Current of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9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e.g. modular assembl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控制裝置包含溫度感測裝置、控制器以及脈衝寬度調變電路,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多個燃料電池電堆,控制方法包括:以溫度感測裝置量測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以處理器依據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平均溫度;以處理器判斷每一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內;當至少有一燃料電池電堆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以處理器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去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Description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發電系統之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尤指一種可適用於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為一種可提供高瓦數電力的供電系統,而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複數個燃料電池電堆,而每一燃料電池電堆由多個相互電性連接的燃料電池所組成。當需要供應的電力越高時,可增加燃料電池電堆的數量。
然而即便是同一型號的燃料電池,彼此的穩定性也會有所差異,所以當多個燃料電池組成燃料電池電堆之後,各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穩定性的差異更大。所以當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進行電化學反應時,經常會發生該些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過大的情形,而這些的情形在燃料電池電堆數量越多時更為嚴重,由於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過大,導致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整體供電效率不佳。
有鑑於此,目前的確有需要一種改良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及方法,至少可改善以上缺點。
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及方法,透過調整陰極的空氣流率以及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以便提升溫度均勻性以及發電效率。
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有多個燃料電池電堆以及連接於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空氣供應管路,而控制裝置包括溫度感測裝置、空氣流率感測器、處理器以及脈衝寬度調變電路。溫度感測裝置用於連接該些燃料電池電堆以量測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空氣流率感測器用於連接空氣供應管路以及量測空氣供應管路的空氣流率。處理器電性連接於空氣流率感測器以及溫度感測裝置且依據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平均溫度,且依據平均溫度與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選擇地調整空氣流率。脈衝寬度調變電路電性連接於處理器以及該些燃料電池電堆,處理器依據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以及平均溫度選擇地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調整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多個燃料電池電堆,控制方法包括:量測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以處理器依據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平均溫度;以處理器判斷每一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內;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則以處理器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去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所述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更包括在調整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之前,判斷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內,當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時,調整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空氣流率。
本揭露內容所提供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優點:當處理器判斷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平均溫度與預設溫度之溫差超出平均溫差預設區間時,可先調整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空氣流率,以使得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之間的溫差縮小,藉此降低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在調整空氣流率之後,還可進一步調整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分別將溫度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降低以及將溫度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升高,以進一步縮小所有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由於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均勻性提高,相對地使得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供電效率提高。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控制裝置1可用於控制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操作溫度、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可包含多個相互電性連接的燃料電池電堆21,而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由多個電性連接的燃料電池所組成,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更包含空氣供應管路22以及燃料供應管路23。空氣供應管路22與燃料供應管路23透過多個岐道與各燃料電池的陰極與陽極相連接,使得燃料與空氣可分別經由空氣供應管路22以及燃料供應管路23傳送至各燃料電池的陰極與陽極。空氣供應管路22以及燃料供應管路23上分別設有兩個控制閥221、231,而兩個控制閥221、231負責調節空氣供應管路22以及燃料供應管路23內的燃料流率與空氣流率。當燃料與空氣分別進入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之後,便可進行電化學反應以產生電能。
控制裝置1可包含溫度感測裝置11、空氣流率感測器12、處理器13以及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溫度感測裝置11包含複數個溫度感測器111,而該些溫度感測器111分別連接於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且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3,該些溫度感測器111分別用於量測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且分別將各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資料傳送至處理器13,以供處理器13計算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空氣流率感測器12組接於空氣供應管路22,以便量測空氣供應管路22的空氣流率,且空氣流率感測器12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3,以供處理器13判讀空氣供應管路22的空氣流率。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可依據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與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選擇地控制組接於空氣供應管路22上的控制閥221,以便調整空氣供應管路22的空氣流率,以及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
圖2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控制方法由控制裝置1來執行。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可具有多種電壓輸出模式,例如單一燃料電池電堆具有單一輸出電壓或者多個燃料電池電堆共同具有單一輸出電壓,以下的實施例以控制每一燃料電池電堆具有單一輸出電壓的模式為例,但不以此為限,本發明的電池控制方法亦可適用於其他電壓輸出模式。
圖3為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特性曲線圖,共同參閱圖2與圖3,圖3以具有四個燃料電池電堆的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為例,詳述本揭露內容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對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影響。首先參見圖3的區域R1,由於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要提升至有效的操作溫度範圍,才能進行電化學反應,所以先提升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至有效的操作溫度範圍。然而在區域R1中,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差距並不相等。
當進入圖3的區域R2後,開始執行圖2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在步驟S201中,以溫度感測裝置11的該些溫度感測器111分別量測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在步驟S202中,以該些溫度感測器111將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資料傳送至處理器13,且以處理器13依據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平均溫度,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平均溫度即燃料電池發電系統2的平均溫度。在步驟S203中,以處理器13判斷燃料電池發電系統2的平均溫度與設定於處理器13的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其中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可涵蓋或不涵蓋操作溫差預設區間的上限值與下限值。當處理器13判斷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則接續執行步驟S204;當處理器13判斷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接續執行步驟S205。
在步驟S204中,以處理器13調整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空氣流率,直到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詳言之,當燃料電池發電系統2的平均溫度高於預設操作溫度時,以處理器13提高空氣流率來帶走更多熱量,進而降低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直到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入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反之,當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低於預設溫度時,以處理器13降低空氣流率來提高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直到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入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當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接續步驟S205。
對應圖3的R2區域,在執行步驟S201~S203後,處理器13判斷平均溫度與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接續執行步驟S204,使得所有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均降低,且經過空氣流率的調整後,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
對應圖3的R3區域,在步驟S205中,以處理器13判斷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是否均落於一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其中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可涵蓋或不涵蓋平均溫差預設區間的上限值與下限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可相等或相異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在本實施例中,平均溫差預設區間小於操作溫差預設區間。當處理器13判斷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時,則執行步驟S206;當處理器13判斷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均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執行步驟S207。
在步驟S206中,以處理器13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直到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為止。詳言之,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高於平均溫度時,則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降低溫度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以達到降低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的目的,直到溫度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反之,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低於平均溫度時,則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提高溫度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以達到提高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的目的,直到溫度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當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透過輸出電流之調整而均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接續步驟S207。
對應圖3的R3區域,執行步驟S205之後,處理器13判斷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接續執行步驟S206。在執行步驟S206時,由於第二燃料電池電堆與第三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高於平均溫度,所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藉由降低脈衝寬度調變訊號之佔空比來降低第二燃料電池電堆與第三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反之由於第一燃料電池電堆與第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低於平均溫度,所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藉由提高脈衝寬度調變訊號之佔空比來提高第一燃料電池電堆與第四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經過輸出電流的調整後,每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對應圖3的R4區域,在執行完步驟S206後,燃料電池電堆21之間的溫差縮小,因此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特性曲線十分近似,接續執行步驟S207~209。在步驟S207中,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至少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之後,以處理器14降低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空氣流率,以便提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且使得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均提高,直到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都提升至有效的操作溫度範圍,接著執行步驟S208。
在步驟S208中,以處理器13判斷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中任二個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是否小於一預設門檻值,當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均小於預設門檻值時,表示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升溫速率已收斂。當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中任二個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預設門檻值時,則執行步驟S209;當任二個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均小於預設門檻值時,則結束控制方法。
在步驟S209中,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直到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均小於預設門檻值為止。詳言之,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升溫速率較高,且升溫速率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21與其他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預設門檻值,則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降低升溫速率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反之,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升溫速率較低,且升溫速率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21與其他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預設門檻值,則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提高升溫速率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
參見圖3的區域R5,經過本揭露內容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之調整,除了使所有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都能提升至有效的操作溫度範圍,甚至提高至容許上限而使得燃料電池發電系統2的發電效率提高5%~10%。另一方面,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之間的溫差相較於區域R1時已明顯降低許多,當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溫度均勻性提高時,也有助於發電效率的提升。至於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如何調整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的細節內容,詳細可參見以下的圖4A-圖4B、圖5A-圖5B以及圖6A-圖6B。
圖4A-圖4B、圖5A-圖5B以及圖6A-圖6B分別為三個不同佔空比的脈衝寬度調變訊號所形成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之關係示意圖。舉例來說,各燃料電池電堆21開路時的輸出電壓為30V,各燃料電池電堆21連接負載後的輸出電壓以及輸出電流分別為20V與20A,由於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可調整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的佔空比,因此各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壓的公式為20V*佔空比+30V*(1-佔空比),而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的公式為20A*佔空比。
如圖4A-圖4B所示,佔空比為10%,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以及輸出功率分別為29V、2A以及58W。如圖5A-圖5C所示,佔空比為50%,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以及輸出功率分別為25V、10A以及250W。如圖6A-圖6C所示,佔空比為90%,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以及輸出功率分別為21V、18A以及378W。由此可知,透過佔空比之調整,確實可改變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以及輸出功率。
圖7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7所示,在步驟S701中,以溫度感測裝置11量測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在步驟S702中,以處理器13依據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計算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在步驟S703中,以處理器13判斷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之中是否至少有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當處理器13判斷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時,則執行步驟S704;當處理器13判斷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平均溫度的溫差均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執行步驟S705。
在步驟S704中,以處理器13命令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5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直到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溫差均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為止。當每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溫度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的均溫差落於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內,則接續步驟S705。
在步驟S705中,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之後,以處理器13降低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空氣流率,以便提升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的平均溫度,接著執行步驟S706。
在步驟S706中,以處理器13判斷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 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是否小於一預設門檻值。當該些燃料電池電堆21之中任二者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預設門檻值,則執行步驟S707;當所有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均小於預設門檻值,則結束控制方法。
在步驟S707中,以脈衝寬度調變電路14調整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21的輸出電流,直到所有燃料電池電堆21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均小於預設門檻值為止。
本揭露內容所提供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優點:當處理器判斷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平均溫度與預設溫度之溫差超出平均溫差預設區間時,首先透過調整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空氣流率,以使得平均溫度與預設溫度之溫差縮小,藉此也降低所有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在調整空氣流率之後,還可進一步調整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分別將溫度較高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降低以及溫度較低的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升高,以進一步縮小所有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如此一來,除了所有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都能提升至有效的操作溫度範圍,甚至提高至容許上限而使得發電效率提高5%~10%。由於所有燃料電池電堆之間的溫差縮小,使得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溫度均勻性提高,相對地使得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供電效率提高。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控制裝置11:溫度感測裝置111:溫度感測器12:空氣流率感測器13:處理器14:脈衝寬度調變電路2: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21:燃料電池電堆22:空氣供應管路23:燃料供應管路221:控制閥231:控制閥
圖1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各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特性曲線圖。 圖4A-圖4B為本揭露內容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佔空比、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之關係示意圖。 圖5A-圖5B為本揭露內容的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佔空比、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之關係示意圖。 圖6A-圖6B為本揭露內容的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佔空比、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之關係圖。 圖7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流程圖無標號

Claims (13)

  1. 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方法,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多個燃料電池電堆,該控制方法包括:取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依據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平均溫度;判斷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每一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與該平均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一平均溫差預設區間內;以及當至少有一個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與該平均溫度的溫差落於該平均溫差預設區間之外,調整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高於該平均溫度時,降低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低於該平均溫度時,提高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方法,更包括在調整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電流之前,判斷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平均溫度與一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是否落於一操作溫差預設區間內,當該平均溫度與該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該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調整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空氣流率。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平均溫度與該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該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且當該平均溫度高於該預設操作溫度時,提高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該空氣流率。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平均溫度與該預設操作溫度的溫差落於該操作溫差預設區間之外,且當該平均溫度低於該預設操作溫度時,降低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該空氣流率。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方法,更包括在調整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之後,降低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的空氣流率。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控制方法,更包括在降低該空氣流率之後,判斷該些燃料電池電堆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是否均小於一預設門檻值,當該些燃料電池電堆中任二者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該預設門檻值時,調整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升溫速率高於其他燃料電池電堆的升溫速率,且具有較高升溫速率的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與其他燃料電池電堆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該預設門檻值時,降低具有較高升溫速率的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升溫速率低於其他燃料電池電堆的升溫速率且具有較低升溫速率的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與其他燃料電池電堆彼此間的升溫速率差異未小於該預設門檻值時,提高具有較低升溫速率的該至少一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11. 一種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該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包含有多個燃料電池電堆以及連接於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一空氣供應管路,該控制裝置包括:一溫度感測裝置,用於電性連接該些燃料電池電堆以量測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一空氣流率感測器,用於連接該空氣供應管路以及量測該空氣供應管路的空氣流率;一處理器,電性連接於該空氣流率感測器以及該溫度感測裝置,該處理器依據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計算該些燃料電池電堆的一平均溫度,且依據該平均溫度與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選擇地調整該空氣流率;以及一脈衝寬度調變電路,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以及該些燃料電池電堆,該處理器依據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溫度以及該平均溫度選擇地命令該脈衝寬度調變電路調整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該溫度感測裝置包含複數個溫度感測器,該些溫度感測器分別連接於該些燃料電池電堆。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該脈衝寬度調變電路輸出一脈衝寬度調變訊號,當該脈衝寬度調變訊號的佔空比增加時,接收該脈衝寬度調變訊號的該燃料電池電堆的輸出電流增加。
TW107141639A 2018-11-22 2018-11-22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TWI697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639A TWI697150B (zh) 2018-11-22 2018-11-22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US16/202,335 US11088376B2 (en) 2018-11-22 2018-11-28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fuel cell system with multiple stack towers
CN201811457050.7A CN111211343B (zh) 2018-11-22 2018-11-30 阵列式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639A TWI697150B (zh) 2018-11-22 2018-11-22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183A true TW202021183A (zh) 2020-06-01
TWI697150B TWI697150B (zh) 2020-06-21

Family

ID=7077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1639A TWI697150B (zh) 2018-11-22 2018-11-22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8376B2 (zh)
CN (1) CN111211343B (zh)
TW (1) TWI6971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9922B (zh) 2020-10-23 2022-04-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具燃燒重組功能之燃燒噴嘴
TWI793489B (zh) 2020-12-31 2023-0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燃料電池電堆的控制系統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0844B2 (en) 2002-03-27 2004-12-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Reversing air flow across a cathode for a fuel cell
TW558852B (en) 2002-07-12 2003-10-21 Asia Pacific Fuel Cell Tech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uel cell set
US7258936B2 (en) 2003-10-21 2007-08-21 Alberta Research Council, Inc. Controll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 operation
US20060194082A1 (en) * 2005-02-02 2006-08-31 Ultracel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a fuel cell
CN1877953A (zh) 2005-06-10 2006-12-13 北京机电研究所 燃料电池大功率dc/dc变换器专用pwm脉宽调制电路
US20070184315A1 (en) * 2006-02-09 2007-08-09 Kelly Sean M Control of fuel cell stack electr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JP2007220559A (ja) 2006-02-17 2007-08-30 Canon Inc 燃料電池装置
GB2453127A (en) * 2007-09-26 2009-04-01 Intelligent Energy Ltd Fuel Cell System
JP4743455B2 (ja) 2009-05-26 2011-08-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1175963A (ja) 2010-01-29 2011-09-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FI20105883A (fi) 2010-08-25 2012-02-26 Waertsilae Finland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polttokennolaitteen toimintaolosuhteiden ohjaamiseksi
CN102569938B (zh) 2012-02-17 2014-04-30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US20140106247A1 (en) 2012-10-16 2014-04-17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Energy Load Management System
GB201501491D0 (en) * 2015-01-29 2015-03-18 Lg Fuel Cell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control in a fuel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8921A1 (en) 2020-05-28
CN111211343A (zh) 2020-05-29
US11088376B2 (en) 2021-08-10
TWI697150B (zh) 2020-06-21
CN111211343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8916B (zh) 燃料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515525B (zh) 溫度控制電路、溫度控制方法以及充電系統
EP2993255B1 (en)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ydrogen
TWI697150B (zh) 陣列式燃料電池系統之控制裝置與方法
CA2740221A1 (en) Fuel cell with low-efficiency operation
CN107293821A (zh) 动力电池热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JP6611662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137126B2 (ja) バルブ制御装置およびバルブ制御方法
WO2016111106A1 (ja) 電池システム
JP4715340B2 (ja) 熱電発電装置
WO2018176428A1 (zh) 电池放电控制方法、电池放电控制系统及智能电池
JP2003086211A (ja) 燃料電池電源装置
TWI678049B (zh) 充電電流調節方法、裝置與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JP2012252887A (ja) 外部環境からの熱量を考慮した温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9858100B (zh) 一种获取直流电缆载流量临界环境温度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JP6806257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冷媒流量推定方法
US102908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ump speed of redox flow battery
KR101628123B1 (ko)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및 그 함수량 판단 방법
CN107332509B (zh) 一种太阳能系统的电池加热装置及方法
US105052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 cooling
CN112290061B (zh) 燃料电池模拟装置、方法和存储介质
Chen et al. Photovoltaic energy harvesting in indoor environments
KR101846674B1 (ko) 연료전지 공기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135082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fuel cell system
JPH0766827B2 (ja) 空冷式燃料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