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0818A -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0818A
TW202020818A TW107142802A TW107142802A TW202020818A TW 202020818 A TW202020818 A TW 202020818A TW 107142802 A TW107142802 A TW 107142802A TW 107142802 A TW107142802 A TW 107142802A TW 202020818 A TW202020818 A TW 2020208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quality
information
plat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韓永隆
黃啟峰
蔡長諺
李偉銘
陳宣愷
郭俊毅
Original Assignee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20818A/zh
Priority to US16/696,703 priority patent/US1153101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20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081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6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 G01N33/0063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using a threshold to release an alarm or display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273Atmospheric samp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4Su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2001/021Correlating sampling sites with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e.g. G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1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environment, e.g. temperature; relating to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a2.提供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a3.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告知推播資訊。

Description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本案關於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尤指一種利用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目前人類在生活上對環境空氣品質的監測愈來愈重視,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PM2.5等等環境空氣品質的監測,環境中這些氣體暴露會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健康影響,嚴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紛紛引起各國重視,要如何去實施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是目前急需要去重視的課題。
利用傳感器來監測周圍環境氣體是可行的做法,若又能即時提供監測資訊,警示處在危險環境中的人,能夠即時預防或逃離,避免遭受環境中的氣體暴露造成人體健康影響及傷害,則透過傳感器來監測周圍環境可說是非常好的應用。
另外,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雖有大型環境監測基地台作監測,但監測結果只能針對大區域性的環境空氣品質作監測,對於人類處於之近身環境空氣品質無法有效精確作監測,例如,室內空氣品質、身旁周圍的空氣品質就無法有效快速作監測,因此,若能將傳感器結合到可攜式的電子裝置上應用,就可達到隨時隨地的即時監測,並能即時傳送監測資料到一雲端資料庫進行資料建構及統整,提供更精準及時的空氣品質監測資訊,以即時顯示告知通報資訊,提供即時空氣品質地圖,以提醒使用者是否應進行迴避遠離之措施,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利用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並提供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以供需求利用。
本案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每8秒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通報資訊向外傳輸透過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通報資訊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給通報接收裝置,如此通報接收裝置得以接收在8小時內,以3600次在定位點所在位置之門牌地址資訊的空氣品質,推播給使用者獲得到即時資訊,以作警示告知處在環境中的人,能夠即時預防或逃離,避免遭受環境中的氣體暴露造成人體健康影響及傷害。
本案之一廣義實施態樣為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a2.提供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a3.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推播資訊。
本案之另一廣義實施態樣為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b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b2.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通報資訊;b3.通報接收裝置傳輸通報資訊至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b4.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b5.通報接收裝置接收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推播資訊。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A圖所示,本案提供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a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該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該監測資訊及該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
步驟a2,提供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該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
步驟a3,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該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
又如第2圖、第3A圖至第3D圖所示,上述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主要包含一本體11、一氣體監測模組12、一微粒監測模組13、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4及一控制模組15。氣體監測模組12、微粒監測模組13及控制模組15設置於本體11中形成一薄型可攜式裝置,本體11內部具有一腔室11a,以及設有一第一進氣口11b、一第二進氣口11c及一出氣口11d,分別與一腔室11a連通。
再請參閱第2圖、第3C圖以及第4A至第4E圖所示,上述之氣體監測模組12包含一隔腔本體121、一載板122、一氣體傳感器123及一氣體致動器124。其中隔腔本體121設置於本體11之第一進氣口11b下方位置,並由一隔片121a區分內部形成一第一隔室121b及一第二隔室121c。隔片121a具有一段缺口121d,供第一隔室121b及第二隔室121c相互連通,且第一隔室121b具有一開口121e,第二隔室121c具有一出氣孔121f,以及隔腔本體121底部設有一容置槽121g,容置槽121g供載板122穿伸置入於其中定位,以封閉隔腔本體121的底部。載板122組設於隔腔本體121下方並封裝及電性連接氣體傳感器123,且氣體傳感器123穿伸入開口121e而置位於第一隔室121b內,以檢測第一隔室121b內之氣體。載板122上設有一通氣口122a,如此當載板122組設於隔腔本體121之下方時,通氣口122a將對應位於第二隔室121c之出氣孔121f。氣體致動器124設置於第二隔室121c中,與設置於第一隔室121b內之氣體傳感器123隔絕,使得氣體致動器124於作動時所產生之熱能夠受隔片121a阻隔,不至於影響氣體傳感器123之偵測結果。氣體致動器124封閉第二隔室121c的底部並受控致動產生一導送氣流,使氣體由本體11之第一進氣口11b導入,並在氣體傳感器123予以進行監測後,由缺口121d進入第二隔室121c,穿過氣體致動器124而通過出氣孔121f,並經過載板122之通氣口122a排出於氣體監測模組12外,再由本體11之出氣口11d排出。
又請參閱第5A圖至第5B圖所示,上述之氣體致動器124為一微型泵20,微型泵20由一進流板201、一共振片202、一壓電致動器203、一第一絕緣片204、一導電片205及一第二絕緣片206依序堆疊組成。其中進流板201具有至少一進流孔201a、至少一匯流排槽201b及一匯流腔室201c。進流孔201a供以導入氣體,並對應貫通匯流排槽201b,且匯流排槽201b匯流到匯流腔室201c,使進流孔201a所導入氣體得以匯流至匯流腔室201c中。於本實施例中,進流孔201a與匯流排槽201b之數量相同,進流孔201a與匯流排槽201b之數量分別為4個,但並不以此為限。4個進流孔201a分別貫通4個匯流排槽201b,且4個匯流排槽201b匯流到匯流腔室201c。
請參閱第5A圖、第5B圖及第6A圖所示,上述之共振片202透過貼合方式組接於進流板201上,且共振片202上具有一中空孔202a、一可動部202b及一固定部202c,中空孔202a位於共振片202的中心處,並與進流板201的匯流腔室201c對應,而可動部202b設置於中空孔202a的周圍且與匯流腔室201c 相對的區域,而固定部202c設置於共振片202的外周緣部分而貼固於進流板201上。
請繼續參閱第5A圖、第5B圖及第6A圖所示,上述之壓電致動器203包含有一懸浮板203a、一外框203b、至少一支架203c、一壓電元件203d、至少一間隙203e及一凸部203f。其中,懸浮板203a為一正方形型態,懸浮板203a之所以採用正方形,乃相較於圓形懸浮板之設計,正方形懸浮板203a之結構明顯具有省電之優勢,因在共振頻率下操作之電容性負載,其消耗功率會隨頻率之上升而增加,又因邊長正方形懸浮板203a之共振頻率明顯較圓形懸浮板低,故其相對的消耗功率亦明顯較低,亦即本案所採用正方形設計之懸浮板203a,具有省電優勢之效益;外框203b環繞設置於懸浮板203a之外側;至少一支架203c連接於懸浮板203a與外框203b之間,以提供彈性支撐懸浮板203a的支撐力;以及一壓電元件203d,具有一邊長,該邊長小於或等於懸浮板203a之一邊長,且壓電元件203d貼附於懸浮板203a之一表面上,用以被施加電壓以驅動懸浮板203a彎曲振動;懸浮板203a、外框203b與支架203c之間構成至少一間隙203e,用以供氣體通過;凸部203f為設置於懸浮板203a貼附壓電元件203d之表面的相對之另一表面,於本實施例中,凸部203f也可以是透過於懸浮板203a實施一蝕刻製程,所製出之一體成形突出於貼附壓電元件203d之表面的相對之另一表面上之一凸狀結構。
請繼續參閱第5A圖、第5B圖及第6A圖所示,上述之進流板201、共振片202、壓電致動器203、第一絕緣片204、導電片205及第二絕緣片206依序堆疊組合,其中懸浮板203a與共振片202之間更形成一腔室空間207。腔室空間207可利用於共振片202及壓電致動器203之外框203b之間的間隙填充一材質形成,例如:導電膠,但不以此為限,以使共振片202與懸浮板203a 之間可維持一定深度形成腔室空間207,進而可導引氣體更迅速地流動,且因懸浮板203a與共振片202保持適當距離使彼此接觸干涉減少,促使噪音產生可被降低。當然於一些實施例中,亦可藉由加高壓電致動器203之外框203b高度來減少共振片202與壓電致動器203之外框203b之間的間隙所填充之導電膠厚度,如此微型泵20整體組裝結構不因導電膠之填充材質會因熱壓溫度及冷卻溫度而被間接影響,可避免導電膠之填充材質因熱脹冷縮因素而影響到成型後腔室空間207之實際間距,但不以此為限。另外,腔室空間207的大小將會影響微型泵20的傳輸效果,故維持一固定的腔室空間207對於使微型泵20得以提供穩定的傳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如第6B圖所示,於另一些壓電致動器203的實施例中,懸浮板203a可以採以沖壓成形的方式,使其向外延伸一距離。其向外延伸的距離可由成形於懸浮板203a與外框203b之間之至少一支架203c所調整,使在懸浮板203a上的凸部203f的表面與外框203b的表面兩者形成非共平面,亦即凸部203f的表面將低於外框203b的表面,藉由於外框203b的組配表面上塗佈少量填充材質,例如:導電膠,並以熱壓方式使壓電致動器203貼合於共振片202的固定部202c,進而使得壓電致動器203得以與共振片202組配結合,如此直接透過將上述壓電致動器203之懸浮板203a採以沖壓成形構成一腔室空間207的結構改良,所需的腔室空間207得以透過調整壓電致動器203之懸浮板203a沖壓成形距離來完成,有效地簡化了調整腔室空間207的結構設計,同時也達成簡化製程,縮短製程時間等優點。此外,第一絕緣片204、導電片205及第二絕緣片206皆為框型的薄型片體,依序堆疊於壓電致動器203上即組構成微型泵20之整體結構。
為了瞭解上述微型泵20提供氣體傳輸之輸出作動方式,請繼續參閱第6C圖至第6E圖,請先參閱第6C圖,壓電致動器203的壓電元件203d被施加驅動電壓後產生形變帶動懸浮板203a向下位移,此時腔室空間207的容積提升,於腔室空間207內形成了負壓,便汲取匯流腔室201c內的氣體進入腔室空間207內,同時共振片202受到共振原理的影響而同步向下位移,連帶增加了匯流腔室201c的容積,且因匯流腔室201c內的氣體進入腔室空間207的關係,造成匯流腔室201c內同樣為負壓狀態,進而透過進流孔201a、匯流排槽201b來吸取氣體進入匯流腔室201c內;請再參閱第6D圖,壓電元件203d帶動懸浮板203a向上位移,壓縮腔室空間207,同樣的,共振片202因與懸浮板203a共振而向上位移,迫使同步推擠腔室空間207內的氣體往下通過間隙203e並向下傳輸,以達到傳輸氣體的效果;最後請參閱第6E圖,當懸浮板203a被向下帶動時,共振片202也同時被帶動而向下位移,此時的共振片202將使壓縮腔室空間207內的氣體向間隙203e移動,並且提升匯流腔室201c內的容積,讓氣體能夠持續地通過進流孔201a、匯流排槽201b匯聚於匯流腔室201c內。透過不斷地重複上述第6C圖至第6E圖所示之氣體傳輸步驟,微型泵20能夠連續地將氣體自進流孔201a導入並傳輸至進流板201及共振片202所構成之流道中,產生壓力梯度,再由間隙203e向下傳輸,使氣體高速流動,達到微型泵20之氣體傳輸及輸出的作動操作。
請繼續參閱第6A圖,微型泵20之進流板201、共振片202、壓電致動器203、第一絕緣片204、導電片205及第二絕緣片206皆可透過微機電的面型微加工技術製程,使微型泵20的體積縮小,以構成一微機電系統之泵浦。
請繼續參閱第4D圖及第4E圖所示,為方便說明氣體監測模組12之氣體流動方向,特此將本體11在圖例中予以透明化處理,以便說明。當氣體監測模組12嵌設於本體11之腔室11a內時,本體11的第一進氣口11b對應於隔腔本體121的第一隔室121b。於本實施例中,本體11之第一進氣口11b與位於第一隔室121b內的氣體傳感器123兩者不直接對應,亦即第一進氣口11b不直接位於氣體傳感器123之上方,兩者相互錯位。如此透過氣體致動器124的控制作動,讓第二隔室121c內開始形成負壓,開始汲取本體11外的外部氣體,使其被導入第一隔室121b內,使得第一隔室121b內的氣體傳感器123得以對流過於其表面的氣體進行監測,以偵測本體11外的氣體品質,而當氣體致動器124持續地作動時,監測完之氣體將通過隔片121a上的缺口121d而被導入第二隔室121c,最後由出氣孔121f、載板122之通氣口122a排出於隔腔本體121之外,以構成一單向氣體導送監測(如第4D圖標示所指氣流路徑A方向)。
上述之氣體傳感器123包含一氧氣傳感器、一一氧化碳傳感器、一二氧化碳傳感器之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或者,上述之氣體傳感器123包含一溫度傳感器、一濕度感測器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或者,上述之氣體傳感器123包含一揮發性有機物傳感器;或者,上述之氣體傳感器123包含一細菌傳感器、一病毒傳感器、一微生物傳感器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案所提供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利用氣體監測模組12可隨時監測使用者周圍環境空氣品質,且利用氣體致動器124得以快速、穩定地將氣體導入氣體監測模組12內,不僅提升氣體傳感器123效率,又透過隔腔本體121之第一隔室121b與第二隔室121c之設計,將氣體致動器124與氣體傳感器123相互隔開,使氣體傳感器123於監測時能夠避免受氣體致動器124的熱源或裝置內的其他元件影響,而不至於影響氣體傳感器123之監測之準確性,達到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可隨時、隨地偵測的目的,又能具備快速準確的監測效果。
再請參閱第3C圖、第3D圖及第7圖所示,本案所提供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更具有一用以監測氣體中微粒之微粒監測模組13。微粒監測模組13設置於本體11之腔室11a內,且包含一通氣入口131、一通氣出口132、一微粒監測基座133、一承載隔板134、一雷射發射器135、一微粒致動器136及一微粒傳感器137,其中通氣入口131對應本體11之第二進氣口11c,通氣出口132對應本體11之出氣口11d,使氣體得由通氣入口131進入微粒監測模組13內部,而由通氣出口132排出。又微粒監測基座133及承載隔板134設置於微粒監測模組13內部,使得微粒監測模組13內部空間藉由承載隔板134定義出一微粒第一隔室138與一微粒第二隔室139,且承載隔板134具有一連通口134a,以連通微粒第一隔室138與微粒第二隔室139,以及微粒第二隔室139與通氣出口132連通。又微粒監測基座133鄰設於承載隔板134,並容置於微粒第一隔室138中,且微粒監測基座133具有一承置槽133a、一監測通道133b、一光束通道133c及一容置室133d,其中承置槽133a直接垂直對應到通氣入口131,監測通道133b 連通於承置槽133a與承載隔板134之連通口134a之間,又容置室133d設置於監測通道133b一側,而光束通道133c連通於容置室133d與監測通道133b之間,且光束通道133c直接垂直橫跨監測通道133b。如此微粒監測模組13之內部係由通氣入口131、承置槽133a、監測通道133b、連通口134a、微粒第二隔室139及通氣出口132構成一單向導送氣體之氣體通道,即如第7圖箭頭所指方向之路徑。
上述之雷射發射器135設置於容置室133d內,微粒致動器136架構於承置槽133a中,以及微粒傳感器137電性連接於承載隔板134,並連通監測通道133b,如此當雷射發射器135所發射之雷射光束照射入光束通道133c中時,光束通道133c可導引雷射光束照射至監測通道133b中,以對監測通道133b內的氣體中所含有之懸浮微粒進行照射。而懸浮微粒受光束照射後將產生多個光點,投射於微粒傳感器137表面並被其接收,使微粒傳感器137得以感測出懸浮微粒的粒徑及濃度。本實施例之微粒傳感器為PM2.5傳感器。
由上述可知,微粒監測模組13之監測通道133b直接垂直對應到通氣入口131,使監測通道133b得以直接導氣,不影響氣流導入,且微粒致動器136架構於承置槽133a上,對通氣入口131外氣體導送吸入,如此得以加快氣體導入監測通道133b內並透過微粒傳感器137對其進行檢測,提升微粒傳感器137的效率。
上述為微粒監測模組13之特點說明,其中,微粒致動器136也可為一微型泵20,微型泵20之結構及作動方式如同上述之說明,在此就不予贅述。
當然,本案氣體致動器124及微粒致動器136除了可為上述之微型泵20結構外,也可以一鼓風箱微型泵30之結構及作動方式來實施。請參閱第8圖、第9A圖至第9C圖,鼓風箱微型泵30包含有依序堆疊之噴氣孔片301、腔體框架302、致動體303、絕緣框架304及導電框架305;噴氣孔片301包含了複數個連接件301a、一懸浮片301b及一中空孔洞301c,懸浮片301b可彎曲振動,複數個連接件301a鄰接於懸浮片301b的周緣,提供懸浮片301b彈性支撐,本實施例中,連接件301a之數量為4個,分別鄰接於懸浮片301b的4個角落,但不此以為限,而中空孔洞301c形成於懸浮片301b的中心位置;腔體框架302承載疊置於懸浮片301b上,致動體303承載疊置於腔體框架302上,並包含了一壓電載板303a、一調整共振板303b、一壓電板303c,其中,壓電載板303a承載疊置於腔體框架302上,調整共振板303b承載疊置於壓電載板303a上,壓電板303c承載疊置於調整共振板303b上,供以施加電壓後發生形變以帶動壓電載板303a及調整共振板303b進行往復式彎曲振動;絕緣框架304則是承載疊置於致動體303之壓電載板303a上,導電框架305承載疊置於絕緣框架304上,其中,致動體303、腔體框架302及懸浮片301b 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306。
再請參閱第9A圖至第9C圖為本案之鼓風箱微型泵30作動示意圖。請先參閱第8圖及第9A圖,鼓風箱微型泵30透過複數個連接件301a固定設置,使噴氣孔片301底部形成一氣流腔室307;請再參閱第9B圖, 當施加電壓於致動體303之壓電板303c時,壓電板303c因壓電效應開始產生形變並同步帶動調整共振板303b與壓電載板303a,此時,噴氣孔片301會因亥姆霍茲共振(Helmholtz resonance)原理一起被帶動,使得致動體303向上移動,由於致動體303向上位移,使得噴氣孔片301底面的氣流腔室307的容積增加,其內部氣壓形成負壓,於鼓風箱微型泵30外的氣體將因為壓力梯度,由噴氣孔片301的懸浮片301b與連接件301a之間的空隙進入氣流腔室307並進行集壓;最後請參閱第9C圖,氣體不斷地進入氣流腔室307內,使氣流腔室307內的氣壓形成正壓,此時,致動體303受電壓驅動向下移動,將壓縮氣流腔室307的容積,並且推擠氣流腔室307內之氣體,使氣體進入鼓風箱微型泵30後被推擠排出,實現氣體之傳輸流動。
當然本案之鼓風箱微型泵30也可為透過微機電製程的方式製出微機電系統之泵浦,其中,噴氣孔片301、腔體框架302、致動體303、絕緣框架304及導電框架305皆可透過面型微加工技術製成,以縮小鼓風箱微型泵30的體積,以構成一微機電系統之泵浦。
又請參閱第2圖、第3C圖及第3D所示,本案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還包含一供電模組16,提供儲存電能及輸出電能,供電模組16可為一電池模組,提供電能輸出給氣體監測模組12、微粒監測模組13及控制模組15之電性運作,且供電模組16得以有線傳輸介面接收一外部供電裝置3所供輸之電能,並予以儲存,亦即可以利用為一USB、一mini-USB、一micro-USB之至少其中之一有線傳輸介面,連結於外部供電裝置3與供電模組16之間以儲存電能及輸出電能,或者,供電模組16以無線傳輸介面接收一外部供電裝置3所供輸之電能,並予以儲存,亦即可以利用為一無線充電元件之無線傳輸介面,連結於外部供電裝置3與供電模組16之間以儲存電能及輸出電能,而外部供電裝置3可為一充電器及行動電源之至少其中之一。
再請參閱第2圖、第3C圖及第3D圖所示,本案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控制模組15包含一微處理器15a、一通信器15b,其中通信器15b包括一物聯網通訊元件151b及一資料通訊元件152b,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可藉由氣體監測模組12及微粒監測模組13,以每8秒運作一次監測並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4為用以偵測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此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由微處理器15a接收並形成一通報資訊,以傳輸至通信器15b,並向外傳輸。監測資訊包含一揮發性汙染物資訊及一PM2.5微粒資訊。定位資訊為包含定位點所在位置之門牌地址資訊,門牌地址資訊為門牌城市、門牌路、門牌段、門牌號碼之顯示資訊。物聯網通訊元件151b為以窄頻無線電通訊技術傳輸發送訊號之窄帶物聯網裝置。
由上說明可知,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在具體實施上,如第1A圖及第2圖所示,如步驟a1,本案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可藉由氣體監測模組12及微粒監測模組13以一監測時間運作一次,監測並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其中監測時間為每5秒至2分鐘之間隔時間,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4偵測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此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由微處理器15a接收並形成一通報資訊,以傳輸至通信器15b之物聯網通訊元件151b,而物聯網通訊元件151b接收通報資訊,並將該通報資訊向外傳輸發送。接著,如步驟a2,物聯網通訊元件151b接收該通報資訊後,將其傳輸發送至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而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接收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該通報資訊,將其儲存、紀錄並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其中推播時間為以每5秒~10分鐘之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推播時間可以為以每5分鐘間隔之推播傳輸,或者推播時間最佳時間為以每8秒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最後,如步驟a3,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5,接收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所傳輸之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通報資訊為一新聞報導或一網路新聞報導,網路新聞報導為由一播放串流平台(youtube、iTunes…等)或社群網站平台(facebook、instagram…等)所傳播之報導,可提供即時空氣品質地圖,以提醒使用者是否應進行迴避遠離之措施。
又,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在具體實施上,也可以如第1B圖所示另一較佳實施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如步驟b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以監測空氣品質。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4,以定位出該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將該監測資訊及該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如步驟b2,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5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該通報資訊;如步驟b3,該通報接收裝置5傳輸該通報資訊至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如步驟b4,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接收該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如步驟b5,該通報接收裝置5接收該雲端資料處理4裝置所傳輸之該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提供即時空氣品質地圖,以提醒使用者是否應進行迴避遠離之措施。
如第1B圖及第2圖所示,如步驟b1,本案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可藉由氣體監測模組12及微粒監測模組13,以監測時間運作一次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其中監測時間為每5秒至2分鐘之間隔時間,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之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4偵測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此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由微處理器15a接收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傳輸至通信器15b,其中通信器15b是一資料通訊元件152b,用以接收該通報資訊,並將該通報資訊向外傳輸發送;接著,如步驟b2,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5接收該通報資訊;再如步驟b3,通報接收裝置5傳輸該通報資訊至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再如步驟b4,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接收該通報資訊,將其儲存、紀錄並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其中推播時間為以每5秒~10分鐘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推播時間可以為以每5分鐘間隔之推播傳輸,或者推播時間最佳時間為以每8秒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最後如步驟b5,通報接收裝置5接收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所傳輸之該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其中通報資訊為一新聞報導或一網路新聞報導,網路新聞報導為由一播放串流平台(youtube、iTunes…等)或社群網站平台(facebook、instagram…等)所傳播之報導,可提供即時空氣品質地圖,以提醒使用者是否應進行迴避遠離之措施。其中資料通訊元件152b可以透過有線通訊介面傳輸發送通報資訊,而此有線通訊傳輸介面為一USB、一mini-USB、一micro-USB之至少其中之一,或者,資料通訊元件152b可以透過無線通訊介面傳輸發送該資訊,而此無線通訊傳輸介面為一Wi-Fi模組、一藍芽模組、一無線射頻辨識模組及一近場通訊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
上述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通報接收裝置5為一行動通訊連結裝置,而行動通訊連結裝置可為行動電話裝置、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至少其中之一。
綜上所述,本案所提供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監測資訊及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通報資訊向外傳輸透過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4接收通報資訊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給通報接收裝置,如此通報接收裝置得以接收8小時內3600次在定位點所在位置之門牌地址資訊的空氣品質,並推播給使用者,使其獲得到即時資訊,以作警示告知處在環境中的人,使其能夠即時預防或逃離,以避免遭受環境中的氣體暴露造成人體健康影響及傷害。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隨身空氣監測裝置11:本體11a:腔室11b:第一進氣口11c:第二進氣口11d:出氣口12:氣體監測模組121:隔腔本體121a:隔片121b:第一隔室121c:第二隔室121d:缺口121e:開口121f:出氣孔121g:容置槽122:載板122a:通氣口123:氣體傳感器124:氣體致動器13:微粒監測模組131:通氣入口132:通氣出口133:微粒監測基座133a:承置槽133b:監測通道133c:光束通道133d:容置室134:承載隔板134a:連通口135:雷射發射器136:微粒致動器137:微粒傳感器138:微粒第一隔室139:微粒第二隔室14:全球定位系統元件15:控制模組15a:微處理器15b:通信器151b:物聯網通訊元件152b:資料通訊元件16:供電模組20:微型泵201:進流板201a:進流孔201b:匯流排槽201c:匯流腔室202:共振片202a:中空孔202b:可動部202c:固定部203:壓電致動器203a:懸浮板203b:外框203c:支架203d:壓電元件203e:間隙203f:凸部204:第一絕緣片205:導電片206:第二絕緣片207:腔室空間30:鼓風箱微型泵301:噴氣孔片301a:連接件301b:懸浮片301c:中空孔洞302:腔體框架303:致動體303a:壓電載板303b:調整共振板303c:壓電板304:絕緣框架305:導電框架306:共振腔室307:氣流腔室3:外部供電裝置4:雲端資料處理裝置5:通報接收裝置A:氣流路徑
第1A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示意圖。 第1B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示意圖。 第2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通報處理示意圖。 第3A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3B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背面外觀示意圖。 第3C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3D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相關構件之組配位置示意圖。 第4A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正面外觀示意圖。 第4B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背面外觀示意圖。 第4C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4D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氣體流動方向示意圖。 第4E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氣體流動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第5A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微型泵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5B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氣體監測模組之微型泵於另一角度視得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6A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微型泵之剖面示意圖。 第6B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微型泵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6C圖至第6E圖為第6A圖所示微型泵之致動器之作動示意圖。 第7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微粒監測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本案空氣品質通報方法之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鼓風箱微型泵之相關構件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9A圖至第9C圖為第8圖所示之鼓風箱微型泵之作動示意圖。
1:隨身空氣監測裝置
12:氣體監測模組
13:微粒監測模組
14:全球定位系統元件
15:控制模組
15a:微處理器
15b:通信器
151b:物聯網通訊元件
152b:資料通訊元件
16:供電模組
3:外部供電裝置
4:雲端資料處理裝置
5:通報接收裝置

Claims (49)

  1. 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一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該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該監測資訊及該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 a2.提供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該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 a3.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該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監測時間為每5秒至2分鐘之間隔時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定位資訊為包含該定位點所在位置之一門牌地址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門牌地址資訊為該門牌城市、該門牌路、該門牌段、該門牌號碼之顯示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5秒~10分鐘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8秒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5分鐘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包含一氣體監測模組及一微粒監測模組,以監測提供空氣品質之該監測資訊,該監測資訊包含一揮發性汙染物資訊及一PM2.5微粒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監測模組包含一氣體傳感器及一氣體致動器,該氣體致動器控制氣體導入該氣體監測模組內部,並經過該氣體傳感器監測該揮發性汙染物資訊,而該微粒監測模組包含一微粒致動器及一微粒傳感器,該微粒致動器控制氣體導入該微粒監測模組內部,受該微粒傳感器檢測氣體中所含該PM2.5微粒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微型泵,該微型泵包含: 一進流板,具有至少一進流孔、至少一匯流排槽及一匯流腔室,其中該進流孔供以導入氣體,該進流孔對應貫通該匯流排槽,且該匯流排槽連通到該匯流腔室,使該進流孔所導入氣體得以匯流至該匯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於該進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動部及一固定部,該中空孔位於該共振片中心處,並與該進流板的該匯流腔室對應,而該可動部設置於該中空孔周圍且與該匯流腔室相對的區域,而該固定部設置於該共振片的外周緣部分而貼固於該進流板上;以及 一壓電致動器,接合於該共振片上相對應設置; 其中,該共振片與該壓電致動器之間具有一腔室空間,以在當該壓電致動器受驅動時,使氣體由該進流板之該進流孔導入,經該匯流排槽匯集至該匯流腔室中,再流經該共振片之該中空孔,由該壓電致動器與該共振片之該可動部產生共振以傳輸氣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壓電致動器包含: 一懸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態,可彎曲振動; 一外框,環繞設置於該懸浮板之外側; 至少一支架,連接於該懸浮板與該外框之間,以提供該懸浮板彈性支撐;以及 一壓電元件,具有一邊長,該邊長小於或等於該懸浮板之一邊長,且該壓電元件貼附於該懸浮板之一表面上,用以施加電壓以驅動該懸浮板彎曲振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微型泵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絕緣片、一導電片及一第二絕緣片,其中該進流板、該共振片、該壓電致動器、該第一絕緣片、該導電片及該第二絕緣片依序堆疊組合設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壓電致動器包含: 一懸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態,可彎曲振動; 一外框,環繞設置於該懸浮板之外側; 至少一支架,連接成形於該懸浮板與該外框之間,以提供該懸浮板彈性支撐,並使該懸浮板之一表面與該外框之一表面形成為非共平面結構,且使該懸浮板之一表面與該共振板保持一腔室空間;以及 一壓電元件,具有一邊長,該邊長小於或等於該懸浮板之一邊長,且該壓電元件貼附於該懸浮板之一表面上,用以施加電壓以驅動該懸浮板彎曲振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鼓風箱微型泵,該鼓風箱微型泵包含: 一噴氣孔片,包含複數個連接件、一懸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該懸浮片可彎曲振動,該複數個連接件鄰接於該懸浮片周緣,並提供該懸浮片彈性支撐,而該中空孔洞形成於懸浮片的中心位置,該鼓風箱微型泵透過複數個連接件固定設置,且該噴氣孔片底部間形成一氣流腔室,且該複數個連接件及該懸浮片之間形成至少一空隙; 一腔體框架,承載疊置於該懸浮片上; 一致動體,承載疊置於該腔體框架上,以接受電壓而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 一絕緣框架,承載疊置於該致動體上; 一導電框架,承載疊置於該絕緣框架上; 其中,該致動體、該腔體框架及該懸浮片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透過驅動該致動體以帶動該噴氣孔片產生共振,使該噴氣孔片之該懸浮片產生往復式地振動位移,以造成氣體通過該至少一空隙進入該氣流腔室再排出,實現氣體之傳輸流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致動體包含:一壓電載板,承載疊置於該腔體框架上; 一調整共振板,承載疊置於該壓電載板上;以及 一壓電板,承載疊置於該調整共振板上,以接受電壓而驅動該壓電載板及該調整共振板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微機電系統之泵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包含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包含一微處理器及一通信器,其中該通信器包括一物聯網通訊元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物聯網通訊元件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該通報資訊,並傳輸發送該通報資訊至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以接收、儲存、紀錄並運算形成該推播資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物聯網通訊元件為以窄頻無線電通訊技術所傳輸發送訊號之窄帶物聯網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接收裝置為一行動通訊連結裝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行動通訊連結裝置包含行動電話裝置、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至少其中之一。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資訊為一新聞報導。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資訊為一網路新聞報導。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網路新聞報導為由一播放串流平台或社群網站平台所傳播報導。
  25. 一種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b1.提供一隨身空氣監測裝置監測空氣品質,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以監測時間監測處理一定位點之空氣品質,以獲得一監測資訊,而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元件,以定位出該定位點之一定位資訊,且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將該監測資訊及該定位資訊形成一通報資訊,並向外傳輸; b2.提供一通報接收裝置,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該通報資訊; b3.該通報接收裝置傳輸該通報資訊至一雲端資料處理裝置; b4.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接收該通報資訊,以處理運算形成一推播資訊,並以一推播時間進行推播傳輸;以及 b5.該通報接收裝置接收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所傳輸之該推播資訊,以即時顯示並告知該推播資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監測時間為每5秒至2分鐘之間隔時間。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定位資訊為包含該定位點所在位置之門牌地址資訊。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門牌地址資訊為該門牌城市、該門牌路、該門牌段、該門牌號碼之顯示資訊。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5秒~10分鐘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8秒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推播時間為以每5分鐘間隔推播之推播傳輸。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包含一氣體監測模組及一微粒監測模組,以監測並提供空氣品質之該監測資訊,該監測資訊包含一揮發性汙染物資訊及一PM2.5微粒資訊。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監測模組包含一氣體傳感器及一氣體致動器,該氣體致動器控制氣體導入該氣體監測模組內部,並經過該氣體傳感器監測該揮發性汙染物資訊,而該微粒監測模組包含一微粒致動器及一微粒傳感器,該微粒致動器控制氣體導入該微粒監測模組內部,受該微粒傳感器檢測氣體中所含該PM2.5微粒資訊。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微型泵,該微型泵包含: 一進流板,具有至少一進流孔、至少一匯流排槽及一匯流腔室,其中該進流孔供以導入氣體,該進流孔對應貫通該匯流排槽,且該匯流排槽連通到該匯流腔室,使該進流孔所導入氣體得以匯流至該匯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於該進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動部及一固定部,該中空孔位於該共振片中心處,並與該進流板的該匯流腔室對應,而該可動部設置於該中空孔周圍且與該匯流腔室相對的區域,而該固定部設置於該共振片的外周緣部分而貼固於該進流板上;以及 一壓電致動器,接合於該共振片上相對應設置; 其中,該共振片與該壓電致動器之間具有一腔室空間,以在當該壓電致動器受驅動時,使氣體由該進流板之該進流孔導入,經該匯流排槽匯集至該匯流腔室中,再流經該共振片之該中空孔,由該壓電致動器與該共振片之該可動部產生共振以傳輸氣體。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壓電致動器包含: 一懸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態,可彎曲振動; 一外框,環繞設置於該懸浮板之外側; 至少一支架,連接於該懸浮板與該外框之間,以提供該懸浮板彈性支撐;以及 一壓電元件,具有一邊長,該邊長小於或等於該懸浮板之一邊長,且該壓電元件貼附於該懸浮板之一表面上,用以施加電壓以驅動該懸浮板彎曲振動。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微型泵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絕緣片、一導電片及一第二絕緣片,其中該進流板、該共振片、該壓電致動器、該第一絕緣片、該導電片及該第二絕緣片依序堆疊組合設置。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壓電致動器包含: 一懸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態,可彎曲振動; 一外框,環繞設置於該懸浮板之外側; 至少一支架,連接成形於該懸浮板與該外框之間,以提供該懸浮板彈性支撐,並使該懸浮板之一表面與該外框之一表面形成為非共平面結構,且使該懸浮板之一表面與該共振板保持一腔室空間;以及 一壓電元件,具有一邊長,該邊長小於或等於該懸浮板之一邊長,且該壓電元件貼附於該懸浮板之一表面上,用以施加電壓以驅動該懸浮板彎曲振動。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鼓風箱微型泵,該鼓風箱微型泵包含: 一噴氣孔片,包含複數個連接件、一懸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該懸浮片可彎曲振動,該複數個連接件鄰接於該懸浮片周緣,並提供該懸浮片彈性支撐,而該中空孔洞形成於懸浮片的中心位置,該鼓風箱微型泵透過複數個連接件固定設置,且該噴氣孔片底部間形成一氣流腔室,且該複數個連接件及該懸浮片之間形成至少一空隙; 一腔體框架,承載疊置於該懸浮片上; 一致動體,承載疊置於該腔體框架上,以接受電壓而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 一絕緣框架,承載疊置於該致動體上; 一導電框架,承載疊置於該絕緣框架上; 其中,該致動體、該腔體框架及該懸浮片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透過驅動該致動體以帶動該噴氣孔片產生共振,使該噴氣孔片之該懸浮片產生往復式地振動位移,以造成氣體通過該至少一空隙進入該氣流腔室再排出,實現氣體之傳輸流動。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致動體包含:一壓電載板,承載疊置於該腔體框架上; 一調整共振板,承載疊置於該壓電載板上;以及 一壓電板,承載疊置於該調整共振板上,以接受電壓而驅動該壓電載板及該調整共振板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氣體致動器及該微粒致動器分別為一微機電系統之泵浦。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包含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包含一微處理器及一通信器,其中該通信器包括一資料通訊元件。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資料通訊元件接收該隨身空氣監測裝置之該通報資訊,並傳輸發送該通報資訊至該通報接收裝置,該通報接收裝置接收並發送該通報資訊至該雲端資料處理裝置,以接收、儲存、紀錄並運算形成該推播資訊。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資料通訊元件透過一有線通訊傳輸介面以發送該通報資訊,該有線通訊傳輸介面為一USB、一mini-USB、一micro-USB之至少其中之一。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資料通訊元件透過無線通訊傳輸介面以發送該通報資訊,該無線通訊傳輸介面為一Wi-Fi模組、一藍芽模組、一無線射頻辨識模組及一近場通訊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接收裝置為一行動通訊連結裝置。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行動通訊連結裝置包含行動電話裝置、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至少其中之一。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資訊為一新聞報導。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通報資訊為一網路新聞報導。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空氣品質通報方法,其中該網路新聞報導為由一播放串流平台或社群網站平台所傳播報導。
TW107142802A 2018-11-29 2018-11-29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TW202020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802A TW202020818A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US16/696,703 US11531015B2 (en) 2018-11-29 2019-11-26 Method of air quality notif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802A TW202020818A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818A true TW202020818A (zh) 2020-06-01

Family

ID=7084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802A TW202020818A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1015B2 (zh)
TW (1) TW20202081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4386B (zh) * 2019-03-15 2021-04-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7803B2 (en) 2012-01-09 2014-12-09 Intwine Energy Networked air quality monitoring
US9044171B2 (en) * 2012-06-22 2015-06-02 Fitbit, Inc. GPS power conservation using environmental data
US9978238B2 (en) * 2012-09-21 2018-05-22 Google Llc Visitor options at an entryway to a smart-home
US9014790B2 (en) * 2013-06-03 2015-04-21 Fitbit, Inc. Heart rate data collection
CN103412086A (zh) 2013-06-19 2013-11-27 成都佳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技术空气质量远程监测与净化系统
WO2015021428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Cnry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 environment
US10393394B2 (en) * 2013-09-25 2019-08-27 Vaidyanathan Anandhakrishna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to record personal environment, enable preferred personal indoor environment envelope and raise alerts for deviation thereof
CN103607490B (zh) 2013-10-19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空气质量的系统及方法
US9194955B1 (en) * 2014-01-16 2015-11-24 WI-MM Corporation Cloud based activity monitor for bicycles with fleet management and rider analytics system
JP2015152175A (ja) 2014-02-10 2015-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質評価装置及び空気質評価システム
US9410979B2 (en) * 2014-09-23 2016-08-09 Fitbit, Inc. Hybrid angular motion sensors
US9576466B2 (en) * 2014-11-04 2017-02-21 Canary Connect, Inc. Backup contact for security/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CN104459830A (zh) 2014-12-20 2015-03-25 林子健 分布式室外环境监测系统
US11927965B2 (en) * 2016-02-29 2024-03-12 AI Incorporated Obstacl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autonomous robots
US10877010B2 (en) * 2016-03-31 2020-12-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lydesdale gas detector with improved screen orientation based on input from attachment sensor
WO2017214930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621175B2 (en) * 2016-12-21 2020-04-14 Sap Se Rule execution based on context data
TWM552632U (zh) 2017-07-27 2017-12-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提供空氣品質資訊的系統
TWI640963B (zh) 2017-07-27 2018-11-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空氣品質資訊的方法
US10404840B1 (en) * 2018-04-27 2019-09-03 Banjo, Inc. Ingesting streaming signals
US10828959B2 (en) * 2017-09-15 2020-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in-vehicle air quality
US10947945B2 (en) * 2017-10-20 2021-03-16 Lee J. Santoro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WM567365U (zh) 2018-01-08 2018-09-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氣體檢測裝置
TWM562968U (zh) 2018-03-30 2018-07-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動傳感模組
TWM567862U (zh) 2018-06-15 2018-10-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s detection device
CN108593512B (zh) 2018-07-02 2020-12-08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大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CA3191655A1 (en) * 2020-09-10 2022-03-17 Anna Ailene Scot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73971A1 (en) 2020-06-04
US11531015B2 (en)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0106B2 (en) Particulate matter measuring device
TWI642929B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驅動系統
TWI646432B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資訊傳輸系統
TWI722793B (zh) 移動式氣體偵測清淨裝置
CN208188080U (zh) 气体检测装置
TWM576492U (zh) 淨化氣體裝置
TW202020423A (zh) 淨化氣體裝置
TWM552166U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資訊傳輸系統
CN208780671U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209878546U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110609116A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111246377A (zh) 空气品质通报方法
TW202020818A (zh) 空氣品質通報方法
TWI709740B (zh) 空氣通報處理方法
TWI692630B (zh) 氣體偵測裝置
TWI663365B (zh) 空氣品質通報處理系統
TWM574684U (zh) 微粒偵測模組
TWM552164U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驅動及資訊傳輸系統
TWI686147B (zh) 安全帽
TWI678524B (zh) 微粒偵測模組
TWM577254U (zh) 安全帽
TWI696815B (zh) 氣體偵測裝置
TWI678521B (zh) 氣體偵測裝置
US20210063368A1 (en) Monitor and gas detection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TWM552165U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驅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