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7816A -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 Google Patents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7816A
TW202017816A TW108140167A TW108140167A TW202017816A TW 202017816 A TW202017816 A TW 202017816A TW 108140167 A TW108140167 A TW 108140167A TW 108140167 A TW108140167 A TW 108140167A TW 202017816 A TW202017816 A TW 2020178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beverage containe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tem
l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8276B (zh
Inventor
住吉正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27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57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made separately from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22Devices for holding in closed position, e.g. cl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7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edible or potable liquids, semiliquids, or plastic or pasty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飲料容器及蓋組件,飲料容器包含容器主體及飲口接合器,具有通過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且安裝於容器主體。飲口部包含在成為容器主體一側的面具有線狀肋的平板狀部,在平板狀部,在線狀肋上設置有通過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

Description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本發明涉及飲料容器和用於飲料容器的蓋組件。
以往,作為面向嬰幼兒的飲料容器,已知用於進行從杯等有大開口的容器喝飲料的訓練的飲料容器。這樣的飲料容器用具有小的孔的蓋體來封閉收容飲料的容器主體的開口。並且,通過將該孔作為飲口,能夠減少從容器主體向嬰幼兒口中流入的飲料的流量,能夠使嬰幼兒合理攝取飲料。
如果這樣的飲料容器傾倒,則飲料無意地從飲口漏出。
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考慮到以上情況而作出的,目的在於在飲料容器傾倒時或在攜帶飲料容器的過程中其內壓上升時等防止飲料無意地從飲口漏出的情況。
本發明的飲料容器具備:
容器主體;以及
飲口接合器,具有通過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且安裝於上述容器主體,上述飲口部包含在成為上述容器主體一側的面具有線狀肋的平板狀部,在上述平板狀部,在上述線狀肋上設置有通過上述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
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在與上述線狀肋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平板狀部的中央可以設置有上述線狀肋。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平板狀部可以相對於上述容器主體劃分出的開口面而傾斜。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飲口部還可以具有與成為上述線狀肋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上述平板狀部的邊緣部連接,且不與上述平板狀部平行的直立上壁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在成為上述線狀肋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上述平板狀部的邊緣部可以設置有線狀突出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飲料容器可以還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上述飲口部且能夠開閉的蓋,上述蓋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與上述平板狀部接觸而將平板狀部向不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按壓的按壓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按壓部在上述蓋閉合的狀態下可以位於在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上與上述狹縫重合的區域。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在成為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上述平板狀部的邊緣部可以設置有沿該邊緣部延伸的線狀突出部,上述線狀突出部在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與上述狹縫重合的位置設置有凹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蓋還可以具有限制部,該限制部在上述蓋閉合的狀態下與成為上述平板狀部中的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平板狀部的邊緣部與上述狹縫之間的部分接觸而限制該部分鼓出。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限制部可以在上述蓋閉合的狀態下位於在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上與上述狹縫重合的區域。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限制部可以包括在上述蓋閉合的狀態下沿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線狀的限制突出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按壓部可以包含一對按壓突出部,上述一對按壓突出部與上述限制突出部的兩側分別連接且上述一對按壓突出部從上述蓋突出的長度比上述限制突出部從上述蓋突出的長度長。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各按壓突出部的從上述蓋突出的長度可以隨著沿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從上述限制突出部分別而逐漸變大。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限制部可以包含沿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分離配置的多個限制突出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蓋可以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與上述平板狀部中的沿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從上述狹縫偏離的部分接觸的接觸部。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飲料容器還可以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上述飲口部且能夠開閉的蓋,上述蓋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上述飲口接合器連接,上述蓋的擺動軸線與上述狹縫的長度方向垂直。
另外,在本發明的飲料容器中,上述飲口接合器可以具有安裝於上述容器主體的接合器主體和被上述接合器主體保持的彈性部件,上述彈性部件具有上述飲口部、與上述飲口部連接且向上述接合器主體安裝的安裝部以及基部,所述基部與上述安裝部連接且在所述基部與上述容器主體之間形成密封,上述飲口部、上述安裝部和上述基部一體地形成。
本發明的蓋組件安裝於容器主體,上述蓋組件具備飲口接合器,所述飲口接合器具有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且安裝於上述容器主體,上述飲口部包含在成為上述容器主體一側的面具有線狀肋的平板狀部,在上述平板狀部,在上述線狀肋上設置有通過上述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
根據本發明,能夠防止在飲料容器傾倒時或在攜帶飲料容器的過程中其內壓上升時等飲料無意從飲口漏出的情況。
圖1~圖9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飲料容器的圖。其中,圖1和圖2是分別表示飲料容器的整體構成的立體圖和側視圖。本實施方式的飲料容器主要面向嬰幼兒,用於促進嬰幼兒進行從杯等具有大開口的容器喝茶、果汁等飲料的訓練,進而用於促進進行吸允飲料的訓練。另外,對飲料容器研究了在飲料容器傾倒時或在攜帶飲料容器的過程中飲料容器的內壓上升時,用於防止飲料從飲口漏出的情況。此外,研究了例如在向飲料容器倒入熱飲,或者在將冰箱內保存的飲料容器拿到冰箱外而引起飲料容器的內壓上升時,用於防止飲料容器內的飲料從飲口漏出的情況。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和圖2所示的飲料容器1具備:容器主體2;以及形成飲口,且以能夠拆下的方式安裝於容器主體2的飲口接合器3。在飲口接合器3安裝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飲口的蓋6。由飲口接合器3和蓋6構成蓋組件。以下,參照圖1~圖9進一步對飲料容器1的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圖3是從連接容器主體2的一側示出飲料容器1的飲口接合器3和蓋6的立體圖,圖4是沿著飲口接合器3和蓋6的狹縫7的截面圖。圖5和圖6分別是沿著圖4的I-I線和II-II線的飲口接合器3和蓋6的截面圖。圖7是與圖4對應的圖,是表示蓋6閉合的狀態下的飲口接合器3和蓋6的截面圖。圖8和圖9分別是沿著圖7的III-III線和IV-IV線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截面圖。
容器主體2用於在內部收容飲料,形成為一端(上端)開口且另一端(下端)被封閉的筒狀。在容器主體2的上端部外周形成有用於安裝飲口接合器3的外螺紋2s。
飲口接合器3具有安裝於容器主體2的接合器主體4和被接合器主體4保持的彈性部件5。如後所述,彈性部件5包括飲料容器1的使用者用來進行吸取的飲口部10。
接合器主體4形成為一端(上端)被局部封閉的筒狀。具體而言,接合器主體4具有圓筒狀的周壁部4a和遍及周壁部4a的上邊緣的全長而連接的頂壁部4b。在周壁部4a的下端部內周形成有內螺紋4s。內螺紋4s與容器主體2的外螺紋2s嚙合。通過使內螺紋4s與外螺紋2s嚙合,能夠將接合器主體4安裝於容器主體2。在頂壁部4b形成有安裝有彈性部件5的安裝孔4h。另外,在頂壁部4b設置有從頂壁部4b向與容器主體2相反側突出的突出部4c。在突出部4c的側部形成有與後述的蓋6的卡合凸部6d卡合且保持為閉合蓋6的狀態的卡合凹部4d。
彈性部件5具有飲口部10、與飲口部10連接且向接合器主體4安裝的安裝部20和與安裝部20連接的基部30。為了使嬰幼兒適應飲口部10,彈性部件5由矽等柔軟的材料製作。
基部30整體上為平板狀,配置在接合器主體4的頂壁部4b與劃分出容器主體2的開口的環狀的上端面2a之間。基部30沿著接合器主體4的頂壁部4b擴展,在頂壁部4b與容器主體2的上端面2a之間形成密封。更具體而言,基部30包括與接合器主體4接觸而形成密封部的第一面31和與第一面31對置設置且與容器主體2的上端面2a接觸而形成密封部的第二面32。在基部30的大致中央設置有與容器主體2的內部空間連通的基部開口33。
安裝部20整體上為筒狀,以從基部30朝向上方而包圍基部開口33的方式立設。安裝部20貫穿接合器主體4的安裝孔4h。在從接合器主體4的頂壁部4b朝向板狀部的方向(上下方向)觀察時,在安裝部20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安裝孔4h的外側延伸的延伸突出部21。如圖4所示,延伸突出部21通過配置在接合器主體4的頂壁部4b的與基部30一側的相反側,換言之,通過將劃分出頂壁部4b的安裝孔4h的邊緣部配置在基部30與延伸突出部21之間,從而將彈性部件5保持於接合器主體4。
飲口部10覆蓋筒狀的安裝部20的上端部。飲口部10具有面對基部開口33配置的平板狀部11。如果使用者進行吸取,則平板狀部11彈性變形。在平板狀部11設置有狹縫7。狹縫7通過平板狀部11彈性變形而開放。因此,如果使用者在平板狀部11進行吸取而使平板狀部11彈性變形,則狹縫7開放。因此,如果使用者在平板狀部11進行吸取的狀態下使飲料容器1傾斜,則容器主體2內的飲料通過狹縫7流出,使用者能夠飲用該飲料。應予說明,通過使飲料經由狹縫7流出,從而能夠抑制從容器主體2流出的飲料的單位時間的流量,能夠使嬰幼兒合理攝取飲料。
平板狀部11具有使用者進行吸取的外側面12和成為容器主體2一側(與外側面12相反側)的內側面13。如圖3、圖5和圖8所示,在內側面13設置有線狀肋8。上述狹縫7設置於該線狀肋8上。通過線狀肋8,能夠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的、特別是設置有狹縫7的部位的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的撓曲。因此,在飲料容器1傾倒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防止由於受到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的壓力而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而導致狹縫7開放,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無意地漏出的情況。另外,還能夠有效防止在由於向容器主體2倒入熱飲,或者將保存於冰箱內的飲料容器1拿到冰箱外等而引起容器主體2的內壓上升的情況下,平板狀部11因上述內壓而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而導致狹縫7開放,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無意地漏出這樣的情況。另一方面,不會通過線狀肋8大幅約束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的撓曲。因此,通過在平板狀部11進行吸取之類的簡單的動作,就能夠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撓曲而打開狹縫7,由此,能夠飲用容器主體2內的飲料。通過使用具有這樣的平板狀部11的飲料容器1,能夠促進從嬰幼兒的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還能夠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
如圖1所示,線狀肋8設置在與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中央。由此,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的撓曲。因此,在飲料容器1傾倒的情況下或容器主體2內的內壓上升的情況下等,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而打開狹縫7,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無意地漏出這樣的情況。
如圖2和圖4所示,平板狀部11相對於容器主體2劃分出的開口面(被容器主體2的上端面2a包圍的面)傾斜。更具體而言,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與成為另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b相比,位於遠離接合器主體4的頂壁部4b的位置。由此,能夠容易在平板狀部11的上述一側的邊緣部11a放置上唇,容易飲用容器主體2內的飲料。由此,能夠進一步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進而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
具體而言,飲口部10具有從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安裝部20的邊緣部20a立起的直立上壁部15。直立上壁部15與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連接。直立上壁部15在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與安裝部20的上述邊緣部20a之間與平板狀部11非平行地,更具體而言沿著上下方向延伸。另一方面,成為上述長度方向D1上的另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b與安裝部20直接連接。由此,平板狀部11相對於容器主體2劃分出的開口面傾斜。應予說明,通過設置直立上壁部15,從而能夠將使用者的口的位置視覺性地引導到直立上壁部15一側(因此為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由此,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能夠進一步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應予說明,在成為與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c與安裝部20的邊緣部之間分別設置有側壁部16。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設置有沿著該邊緣部11a延伸(因此向不與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線狀突出部17。線狀突出部17從上述邊緣部11a朝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大體沿著直立上壁部15的立起的方向突出。通過設置線狀突出部17,從而容易叼住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由此,也能夠將使用者的嘴的位置引導到線狀突出部17一側(因此為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並且,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能夠進一步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
如圖1所示,線狀突出部17在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與狹縫7重合的位置具有凹部18。由此,在線狀突出部17吸取飲料時,從狹縫7流出的飲料通過線狀突出部17的凹部18而被引導到使用者的嘴中。由此,也能夠將使用者的嘴的位置引導到凹部18的位置(因此為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並且,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能夠進一步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
應予說明,在圖式的例子中,飲口部10、安裝部20和基部30一體地形成。通過這樣一體地形成具有各異功能的各部分10、20、30,能夠減少飲料容器1的部件數量而改善清洗時的操作性。另外,能夠容易地進行各部分10、20、30向接合器主體4的組裝。
接下來,對蓋6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7~圖9所示,蓋6呈圓頂狀,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飲口部10。通過用蓋6來覆蓋飲口部10,從而能夠使飲口部10保持衛生。從圖1、圖4和圖7可以理解,蓋6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飲口接合器3連接,通過相對於飲口接合器3進行相對動作而進行開閉。更具體而言,蓋6與成為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的另一側的接合器主體4的邊緣部連接。在圖式的例子中,蓋6的擺動軸線Ax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由此,在打開蓋6而從飲料容器1飲用飲料時,防止蓋6阻礙飲用飲料的動作。
蓋6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面對飲口部10的內側面6a。在該內側面6a設置有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上述接合器主體4的卡合凹部4d卡合的卡合凸部6d。通過使卡合凸部6d與卡合凹部4d卡合,從而將蓋6維持在閉合的狀態。
另外,在蓋6設置有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防止飲料從飲口部10漏出的防漏液機構50。防漏液機構50設置於內側面6a。防漏液機構50具有限制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鼓出的限制部51、按壓平板狀部11來抑制狹縫7的開放的按壓部52以及與平板狀部11接觸而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撓曲的接觸部53。
如圖1和圖7~圖9所示,限制部51從蓋6的內側面6a突出,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接觸,限制平板狀部11向蓋6側鼓出。更具體而言,限制部51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中的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b與成為狹縫7之間的部分11d接觸,限制該部分11d向蓋6側鼓出。在圖式的例子中,限制部51包括沿著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分開配置的多個板狀的限制突出部(第一限制突出部51a和第二限制突出部51b)。各限制突出部51a、51b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沿著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呈線狀延伸。各限制突出部51a、51b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位於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與狹縫7重合的區域。由此,防止平板狀部11在狹縫7的兩側向蓋6一側撓曲而使狹縫7開放。
如圖1、圖7和圖8所示,按壓部52從蓋6的內側面6a突出,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接觸而抑制狹縫7的開放。更具體而言,按壓部52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將平板狀部11向不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平行的方向,更具體而言向封閉狹縫7的方向按壓。
如圖1和圖8所示,按壓部52包含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在圖式的例子中,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分別與第一限制突出部51a的兩側連接。按壓突出部52a與第一限制突出部51a相比,從蓋6突出的長度更大。各按壓突出部52a的從蓋6突出的長度沿著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隨著從第一限制突出部51a分離而逐漸變大。因此,能夠從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向平板狀部11有效地施加按壓力。換言之,利用按壓突出部52a按壓飲口部10的其他部分(平板狀部11以外的部分),防止平板狀部11向蓋6的側撓曲的方式變形而開放狹縫7。
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將成為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c向不與長度方向D1平行的方向按壓。更具體而言,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將飲口部10的側壁部16向上述正交的方向D2按壓。由此,按壓突出部52a能夠有效地封閉狹縫7。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位於在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與狹縫7重合的區域。因此,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如果一對按壓突出部52a按壓平板狀部11,則與劃分出狹縫7的一對面7a彼此按壓而進行按壓。由此,有效地抑制狹縫7的開放。
如圖1、圖7和圖9所示,接觸部53從蓋6的內側面6a突出,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接觸而向容器主體2一側按壓。接觸部53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接觸到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中央。因此,能夠以使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中央成為谷的方式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撓曲。由此,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能夠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向蓋6側鼓出。應予說明,接觸部53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中的沿上述長度方向D1從狹縫7偏離的部分接觸。因此,防止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接觸部53進入到狹縫7內而導致狹縫7開放這樣的情況。
應予說明,上述限制部51、按壓部52和接觸部53與蓋6一體地形成。由此,能夠能夠有效防止蓋6和防漏液機構50的相對位置的偏離。因此,能夠有效防止防漏液機構50的各部分51、52、53與飲口部10的相對位置的偏離。其結果是,能夠穩定地防止從飲口部10漏液。另外,能夠減少飲料容器1的部件數量而改善清洗時的操作性。
根據上述一個實施方式,飲料容器1具備:容器主體2;以及飲口接合器3,具有通過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10,且安裝於容器主體2。飲口部10包含在成為容器主體2一側的面13具有線狀肋8的平板狀部11。並且,在平板狀部11,在線狀肋8上設置有通過上述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7。
根據這樣的飲料容器1,通過平板狀部11的設置於容器主體2側的線狀肋8,能夠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因此,在飲料容器1傾倒的情況下或在容器主體2的內壓上升的情況下等,能夠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向外側撓曲而使狹縫7開放,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從飲口無意地漏出這樣的情況。另一方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的撓曲不會被線狀肋8大幅拘束。因此,通過在平板狀部11進行吸取之類的簡單的動作,就能夠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撓曲而打開狹縫7,由此,能夠飲用容器主體2內的飲料。這樣的飲料容器1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進而促進吸允的訓練。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在與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中央設置有線狀肋8。由此,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因此,在飲料容器1傾倒的情況下或在容器主體2的內壓上升的情況下等,能夠進一步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而使狹縫7開放,飲料容器1內的飲料從飲口無意地漏出這樣的情況。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平板狀部11相對於容器主體2劃分出的開口面傾斜。由此,能夠容易在平板狀部11放置上唇,容易飲用飲料。由此,也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進而促進吸允的訓練。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飲口部10還具有與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連接,並且不與平板狀部11平行的直立上壁部15。由此,能夠將使用者的嘴的位置視覺性地引導至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由此,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進而促進吸允的訓練。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在成為線狀肋8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設置有線狀突出部17。由此,容易叼住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由此,能夠將使用者的嘴的位置引導到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因此,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進而促進吸允的訓練。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飲料容器1還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飲口部10且能夠開閉的蓋6。並且,蓋6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接觸而將平板狀部11向不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平行的方向按壓的按壓部52。由此,能夠抑制在蓋6的封閉時將平板狀部11向封閉狹縫7的方向按壓而導致狹縫7開放的情況。因此,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按壓部52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位於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與狹縫7重合的區域。由此,在蓋6關閉時,能夠與劃分出狹縫7的一對面7a彼此相對而有效地進行按壓,能夠有效地抑制狹縫7的開放。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的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在成為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的一側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a設置有沿著該邊緣部11a延伸的線狀突出部17。並且,線狀突出部17在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與狹縫7重疊的位置處設置有凹部18。由此,在線狀突出部17進行吸取飲料時,從狹縫7流出的飲料通過線狀突出部17的凹部18被引導到使用者的口中。由此,也能夠將使用者的嘴的位置引導到凹部18的位置(因此為平板狀部11的上述邊緣部11a一側)。並且,能夠促進嬰幼兒從容器飲用飲料的訓練,進而能夠促進吸允飲料的訓練。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蓋6還具有限制部51,所述限制部51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成為平板狀部11中的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平板狀部11的邊緣部11c的狹縫7之間的部分11d接觸而限制該部分11d鼓出。由此,能夠有效防止在蓋6的封閉時平板狀部11在狹縫7的兩側向蓋6的一側撓曲而使狹縫7開放這樣的情況。因此,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限制部51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位於狹縫7的長度方向D1上與狹縫7重合的區域。由此,能夠進一步有效防止在蓋6封閉時平板狀部11在狹縫7的兩側向蓋6的一側撓曲而使狹縫7開放這樣的情況。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限制部51包括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沿著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延伸的線狀的限制突出部51a。通過這樣的限制突出部51a,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能夠有效地抑制平板狀部11向蓋6側鼓出。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防止狹縫7的開放並且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按壓部52包含與限制突出部51a的兩側分別連接,且與限制突出部51a相比從蓋6突出的長度更大的一對按壓突出部52a。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通過利用這樣的一對按壓突出部52a來按壓平板狀部11,從而能夠從其兩側有效地封閉狹縫7。其結果是,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各按壓突出部52a的從蓋6突出的長度隨著沿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從限制突出部51a分離而逐漸變大。根據這樣的一對按壓突出部52a,能夠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有效地對平板狀部11施加按壓力。換言之,按壓突出部52a按壓飲口部10的其他部分(除平板狀部11以外的部分)而使平板狀部11以朝向蓋6一側撓曲的方式變形,防止狹縫7開放。因此,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限制部51包含沿著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分離配置的多個限制突出部51a、51b。由此,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能夠有效防止平板狀部11向蓋6側鼓出,能夠有效地抑制狹縫7的開放。因此,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蓋6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中的沿著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從狹縫7偏離的部分接觸的接觸部53。利用這樣的接觸部53,能夠使平板狀部11向容器主體2的內側撓曲。因此,在蓋6閉合時,能夠抑制平板狀部11向蓋6一側(容器主體2的外側)撓曲。應予說明,接觸部53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與平板狀部11中的沿上述長度方向D1從狹縫7偏離的部分接觸。因此,能夠防止在蓋6閉合的狀態下接觸部53進入到狹縫7內而使狹縫7開放這樣的情況。如上所述,能夠有效防止飲料從狹縫7漏出。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還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飲口部10且能夠開閉的蓋6。蓋6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飲口接合器3連接,並且蓋6的擺動軸線與狹縫7的長度方向D1垂直。通過用蓋6覆蓋飲口部10,從而能夠使飲口部10保持衛生。另外,在打開蓋6而從飲料容器1飲用飲料時,防止因蓋6而阻礙飲用飲料的動作。
在上述一個具體例中,飲口接合器3具有安裝於容器主體2的接合器主體4和被接合器主體4保持的彈性部件5。彈性部件5具有飲口部10、與飲口部10連接且向接合器主體4安裝的安裝部20以及與安裝部20連接且在其與容器主體2之間形成密封的基部30。並且,飲口部10、安裝部20和基部30一體地形成。通過一體地形成具有各異功能的部位10、20、30,能夠減少飲料容器1的部件數量而改善清洗時的操作性。另外,能夠容易地進行各部分10、20、30向接合器主體4的組裝。
通過多個具體例說明瞭一個實施方式,但這些具體例不意圖限定一個實施方式。上述一個實施方式可以通過其他各種具體例來實施,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省略、置換、改變。
應予說明,以上說明瞭針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幾個變形例,但當然也可以適當組合多個變形例來使用。
1:飲料容器 2:容器主體 21:延伸突出部 2a:上端面 2s:外螺紋 3:飲口接合器 31:第一面 32:第二面 33:基部開口 4:接合器主體 4a:周壁部 4b:頂壁部 4c:突出部 4d:卡合凹部 4h:安裝孔 4s:內螺紋 5:彈性部件 6:蓋 6a:內側面 6d:卡合凸部 7:狹縫 7a:面 8:線狀肋 10:飲口部 11:平板狀部 11a:邊緣部 11b:邊緣部 11c:邊緣部 11d:部分 12:外側面 13:內側面 15:直立上壁部 16:側壁部 17:線狀突出部 18:凹部 20:安裝部 20a:邊緣部 30:基部 50:防漏液機構 51:限制部 51a:第一限制突出部 51b:第二限制突出部 52:按壓部 52a:按壓突出部 52b:第二限制突出部 53:接觸部 D1、D2:長度方向 Ax:擺動軸線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飲料容器的立體圖。 圖2是說明本發明圖1的飲料容器的側視圖。 圖3是從連接有容器主體的一側示出圖1的飲料容器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立體圖。 圖4是沿著圖3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狹縫的截面圖。 圖5是沿著圖4的I-I線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截面圖。 圖6是沿著圖4的II-II線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截面圖。 圖7是與圖4對應的圖,是表示閉合了蓋的狀態下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圖。 圖8是沿著圖7的III-III線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截面圖。 圖9是沿著圖7的IV-IV線的飲口接合器和蓋的截面圖。
1:飲料容器
2:容器主體
21:延伸突出部
4:接合器主體
4a:周壁部
4b:頂壁部
4c:突出部
4h:安裝孔
5:彈性部件
6:蓋
6a:內側面
7:狹縫
10:飲口部
11:平板狀部
11a:邊緣部
11b:邊緣部
11c:邊緣部
11d:部分
12:外側面
15:直立上壁部
16:側壁部
17:線狀突出部
18:凹部
50:防漏液機構
51:限制部
51a:第一限制突出部
51b:第二限制突出部
52:按壓部
52a:按壓突出部
D1、D2:長度方向
Ax:擺動軸線

Claims (18)

  1. 一種飲料容器,係包含: 容器主體;以及 飲口接合器,具有通過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且安裝於該容器主體,該飲口部包含在成為該容器主體一側的面具有線狀肋的平板狀部,在該平板狀部,在該線狀肋上設置有通過該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在與該線狀肋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該平板狀部的中央設置有該線狀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平板狀部相對於該容器主體劃分出的開口面而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飲口部還具有直立上壁部,該直立上壁部與成為該線狀肋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該平板狀部的邊緣部連接,且不與該平板狀部平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在成為該線狀肋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該平板狀部的邊緣部設置有線狀突出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飲料容器還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該飲口部且能夠開閉的蓋,該蓋具有在閉合的狀態下與該平板狀部接觸而將平板狀部向不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按壓的按壓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按壓部在該蓋閉合的狀態下位於在該狹縫的長度方向上與該狹縫重合的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在成為該狹縫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該平板狀部的邊緣部設置有沿著該邊緣部延伸的線狀突出部,該線狀突出部在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與該狹縫重合的位置設置有凹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蓋還具有限制部,該限制部在該蓋閉合的狀態下與成為該平板狀部中的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該平板狀部的邊緣部與該狹縫之間的部分接觸而限制該部分鼓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限制部在該蓋閉合的狀態下,位於在該狹縫的長度方向上與該狹縫重合的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限制部包括在該蓋閉合的狀態下沿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線狀的限制突出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按壓部包含一對按壓突出部,該一對按壓突出部與該限制突出部的兩側分別連接且該一對按壓突出部從該蓋突出的長度比該限制突出部從該蓋突出的長度長。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各按壓突出部的從所述蓋突出的長度隨著沿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從該限制突出部分離而逐漸變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限制部包含沿著該狹縫的長度方向分離配置的多個限制突出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蓋具有接觸部,該接觸部在該蓋閉合的狀態下與該平板狀部中的沿該狹縫的長度方向從該狹縫偏離的部分接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飲料容器還具備在閉合的狀態下覆蓋該飲口部且能夠開閉的蓋,該蓋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該飲口接合器連接,該蓋的擺動軸線與該狹縫的長度方向垂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料容器,其中該飲口接合器具有安裝於該容器主體的接合器主體和被該接合器主體保持的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具有該飲口部、與該飲口部連接且向該接合器主體安裝的安裝部、以及基部,該基部與該安裝部連接且在該基部與該容器主體之間形成密封,該飲口部、該安裝部和該基部一體地形成。
  18. 一種蓋組件,係安裝於容器主體,該蓋組件包含: 飲口接合器,該飲口接合器具有通過使用者吸取而發生彈性變形的飲口部,且安裝於該容器主體,該飲口部包含在成為該容器主體一側的面具有線狀肋的平板狀部,在該平板狀部,在該線狀肋上設置有通過該彈性變形而開放的狹縫。
TW108140167A 2018-11-12 2019-11-05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TWI748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2352A JP6925635B2 (ja) 2018-11-12 2018-11-12 飲料容器およびキャップ組立体
JP2018-212352 2018-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7816A true TW202017816A (zh) 2020-05-16
TWI748276B TWI748276B (zh) 2021-12-01

Family

ID=7064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167A TWI748276B (zh) 2018-11-12 2019-11-05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25635B2 (zh)
CN (1) CN111169796B (zh)
TW (1) TWI7482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66045B (en) * 1992-04-07 1996-09-18 Mandy Nicola Haberman Drinking vessel suitable for use as a trainer cup or the like
US6976604B2 (en) * 2001-10-05 2005-12-20 The First Years Inc. Restricting flow in drinking containers
JP3937428B2 (ja) * 2002-01-18 2007-06-27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飲料用容器の中栓
US20060201902A1 (en) * 2005-03-03 2006-09-14 Brown Craig E Fully continuously vented drinking cup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TW201247497A (en) * 2011-05-31 2012-12-01 Pigeon Corp Beverage container
EP2716567B1 (en) * 2011-05-31 2018-07-04 Pigeon Corporation Drink container
US8931522B2 (en) * 2011-08-16 2015-01-13 Glenn B. Paige Fill cap for a drink container
DE102013010431A1 (de) * 2013-06-24 2014-12-24 Mapa Gmbh Trinkbehälter mit einem Trinkgefäß und einem Trinkaufsatz
US10414555B2 (en) * 2016-05-04 2019-09-17 Hydrovaze Llc Portable beverage container
CN205794435U (zh) * 2016-06-08 2016-12-14 杨天乐 一种宠物户外饮水装置
JP6784567B2 (ja) * 2016-10-26 2020-11-11 株式会社リッチェル 飲料容器
JP6684196B2 (ja) * 2016-10-31 2020-04-2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注出キャ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9796A (zh) 2020-05-19
CN111169796B (zh) 2021-12-21
JP2020079099A (ja) 2020-05-28
TWI748276B (zh) 2021-12-01
JP6925635B2 (ja)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5571B (zh) 吸管杯
US6079589A (en) Drinking receptacle covers
US6112919A (en) Leakage preventive device for milk bottles or the like
JP4883942B2 (ja) 飲料容器及び飲み口付蓋体
CN107847059B (zh) 盖组件和用于盖组件的阀
JP2014069853A (ja) 吐出容器
JP2018527253A (ja) キャップ用の一体ヒンジマウントを具える、コップ用の蓋組立体
JP4510642B2 (ja) 弁装置
TW202017816A (zh)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US7703634B2 (en) Air valve for a cap provided with mouthpiece for drinking
US20160362233A1 (en) Closure device for containers
TWM579156U (zh) Cup cover
WO2020095011A1 (en) A drinking vessel
TWI758651B (zh) 飲料容器及蓋組件
CN111169797B (zh) 饮料容器及盖组件
CN210130678U (zh) 瓶杯盖结构
KR100850796B1 (ko) 공기유입통로를 갖는 액상 내용물 배출 용기
CN111169798B (zh) 饮料容器及盖组件
US10752410B2 (en) Container lid and valve including a locking mechanism
CN212922656U (zh) 一种饮料用容器栓体及饮料用容器
JP5656672B2 (ja) 注口付き容器蓋
TW202033422A (zh) 飲水瓶防漏結構
KR200281204Y1 (ko) 음료용기용 마개조립체
TWM580549U (zh) Drinking water bottle leakproof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