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2724A -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 Google Patents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2724A
TW202012724A TW108120072A TW108120072A TW202012724A TW 202012724 A TW202012724 A TW 202012724A TW 108120072 A TW108120072 A TW 108120072A TW 108120072 A TW108120072 A TW 108120072A TW 202012724 A TW202012724 A TW 2020127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abric
sewing
sewing machine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田高幸
射場隆史
尾崎啓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2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27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具備:縫紉機,其具備布料引導部及布料回折導引裝置等;布料另一端固持件,其固持布料之另一端部側;及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其可使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保持布料中間部之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便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進行調整位置;基於利用配置於布料引導部之下方之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所得之布料端緣位置之檢測結果,對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下鉛直方向上進行往復驅動移動控制,以使得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經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藉此即便縫製對象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料或者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亦可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而可始終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Description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係於使用例如雙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對T恤等之圓形布料之下擺部全周進行摺邊(Hem)縫合以防綻線,或以使裙子成為將一塊布料展開後之狀態而非環狀之方式將其下擺對折並進行摺邊縫合,或者使用邊縫縫紉機將圓形布料之一端部之重疊部之全周進行翻邊縫合或以使裙子成為將一塊布料展開後之狀態而非環狀之方式將其下擺對折並進行翻邊縫合之情形時,對布料進行調整處理以將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以下,於本說明書中,將上述各縫合統一表達為摺邊縫合。
例如,於使用雙環縫合縫紉機對T恤等之圓形布料之下擺部進行摺邊縫合之情形時,習知通常於如下等情況下縫製作業人員使用雙手來人為地輔助摺邊縫合,即,由縫製作業人員利用右手抓持布料一端部側之下擺部分並向縫紉機之縫製部引導而導引輸送,另一方面,利用左手將圓形布料之另一端部分束起並朝較下擺部分靠上方稍微提起地握持,相應於摺邊縫合之行進而輸送並導引左手側之另一端部分。
然而,於如上所述之通常習知之人為輔助之情形時,有因布料之重量等外力致使布料一端部側之下擺部分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以下記作左右方向)上移位之情況,因該移位而導致下擺部分之端緣位置偏離特定位置,下擺部分容易自縫紉機之縫製部朝左方位置偏移,其結果,存在如下問題:布料一端部側之回折寬度或重疊量過多或過少,對熟練度較低之縫製作業人員而言非常難進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因此,習知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6-116636公報所揭示般,提出了一種布料調整裝置,其係於較包含落針部之縫製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位置,設置具有於布料輸送路徑之靠下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移動之輸送面之輸送帶,並且於該輸送帶之上方設置具有隔著布料輸送路徑與上述輸送帶之輸送面對向之作用端且可上下驅動移動之布料壓腳,基於利用配置於較上述輸送帶及布料壓腳之對向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位置之布料端檢測器所進行的布料端緣之檢測,使布料壓腳上下移動而將布料之一端部夾持於布料壓腳之作用端與輸送帶之間,於該狀態下使輸送帶動作而使上述夾持部位於左右方向上移動,藉此自動修正布料之左右方向之移位,藉此可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始終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根據上述日本專利特開2016-116636公報中所揭示之布料調整裝置,於以例如針織物等具有伸縮性之布料為縫製對象之情形時,即便將布料之一端部側夾持於輸送帶與布料壓腳之作用端之間並使其於左右方向上移動,亦有可能僅夾持部分而局部地移動,而無法使後續送入之布料移動至特定位置,即,無法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之全長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
又,於成為縫製對象之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情形時,存在如下問題:由於端緣之左右方向之移位變大,故而難以對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遍及其全長進行位置調整,而無法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縫製對象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料或者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亦可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從而可始終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的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係具備縫紉機本體及布料另一端固持件,該縫紉機本體具備:針板,其導引布料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針,其構成為能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上下移動;布料壓腳件,其可升降;布料端緣導引裝置,其配置於較上述落針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位置,與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滑動接觸而導引該端緣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移動;及布料引導部,其配置於較該布料端導引裝置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位置,導引布料之一端部側之向上述布料端緣導引裝置之進給移動;該布料另一端固持件配置於較上述落針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且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向縫紉機本體之橫外側方離開之位置,可固持上述布料之另一端部側;且該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其構成為可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配置於該布料另一端固持件與上述布料引導部之間並保持布料中間部之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便將上述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進行位置調整;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其配置於上述布料引導部之下方,檢測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及控制部,其基於利用該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所得之布料端緣位置之檢測結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使得上述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經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 [發明之效果]
根據具有如上所述之特徵之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例如於對T恤等之圓形布料之下擺部進行摺邊縫合或使一塊裙子布料成為展開狀態後將其下擺對折並進行摺邊縫合之情形時,使用縫製作業人員之右手將成為縫製部位之布料之一端部側放置於縫紉機本體之針板上及布料引導部,另一方面,使布料之另一端部側固持於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使位於布料另一端固持件與布料引導部之間之布料中間部保持於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該狀態下使縫紉機本體開始作動,藉此,經過布料引導部向縫製行進方向進給之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以與布料端導引裝置之一部分滑動接觸之狀態被輸送移動至針板之落針部,而進行特定摺邊縫合。於此種摺邊縫合時,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有因於輸送移動中施加之布料中間部之本身重量等外力而於左右方向上移位之情況,於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之情形時,左右方向之移位尤其顯著。
而且,於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隨著上述左右方向之移位而自特定位置偏離之情形時,藉由基於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之檢測結果之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之動作控制,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藉此,即便縫製對象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料或者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亦將發揮如下等效果,即,可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從而可始終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作為應用對象縫紉機,較佳為摺邊縫合用縫紉機,其具備:上述針板,其用以供放置將布料之一端部回折而形成之重疊部分並導引該重疊部分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上述針;及上述壓腳件;除此以外,亦可為雙環縫合縫紉機、或者邊縫縫紉機中之任一者,該雙環縫合縫紉機具備:上述針板,其用以供放置將圓形布料之一端部回折而形成之重疊部分並導引該重疊部分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多根針,其等於與縫製行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上並列配置;及線鉤,其保持線鉤線且可跨及上述多根針之並列方向之一側部與另一側部之間於與上述縫製行進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上進退動作,並於進出動作時捕捉由上述多根針於上述針板下形成之多個針線環;且構成為藉由縫製動作而於上述圓形布料一端部之重疊部分之全周形成雙環縫合之接縫;該邊縫縫紉機具備:上述針板,其用以供放置將圓形布料之一端部回折而形成之重疊部分並導引該重疊部分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針,其構成為保持針線並能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上下移動;及線鉤,其保持線鉤線;且構成為藉由縫製動作而於上述圓形布料一端部之重疊部之全周形成邊縫之接縫。
又,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布料引導部設置有將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產生之捲曲予以矯正之捲曲矯正裝置。 於該情形時,於自布料引導部向布料端緣導引裝置進給移動之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產生捲曲時,可使該捲曲延展而將經矯正之端緣進給至布料端緣導引裝置,從而可更確實且適當地執行用於特定之摺邊縫合之布料一端部側之調整處理。
又,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基於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所得之布料端緣位置之檢測結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之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布料中間部保持件往復驅動移動之特定方向可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縫製行進方向)、上下傾斜方向中之任一者,但不論於空間上抑或機構上均最佳為上下方向。
又,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兩個,且構成為根據其中一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之檢測動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之一方向上驅動移動,且根據另一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之檢測動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之另一方向上驅動移動。 於該情形時,因存在兩個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故而可檢測出縫製對象布料之移位為左右方向中之哪一個,並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朝與該檢測出之移位方向對應之特定方向驅動移動,從而可提高布料端緣位置之位置調整動作之反應速度。
又,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構成為可與縫紉機本體之縫製動作同步連動地繞鉛直或大致鉛直之軸心驅動旋轉。 於該情形時,可於在圓形布料之一端部側之重疊部全周形成接縫之縫製時,使固持於布料另一端固持件之布料之另一端部分相應於用於布料一端部側之全周縫合之旋轉移動而自動旋轉,可減少因布料之兩端部之扭轉而施加至縫製部位之負荷,從而可執行更良好之摺邊縫合。
進而,於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較佳為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之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包括將布料之中間部自下方接住並保持之滾筒、及將該滾筒可旋轉地支承之固定芯棒。特佳為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之滾筒構成為於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使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時,被該滾筒接住並保持之布料中間部與沿著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之上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旁側豎立設置之彈性構件滑動接觸,藉此,經由上下移動之布料中間部而朝正反方向旋轉。 於該情形時,由於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中之將布料之中間部自下方接住並支持之滾筒可旋轉地支承於固定芯棒,故而於藉由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之往復驅動移動使布料之中間部上下移動時,滾筒受到布料之中間部之移動力而旋轉,因此可確實且應答性良好地執行將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之功能。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自右前方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使用雙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作為縫紉機本體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整體所得的立體圖,圖2係作為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布料引導部的放大立體圖,圖3至圖5係表示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動作前之狀態、放置有布料之狀態、及布料調整動作狀態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使用圖2中箭頭所示之「上、下」「左、右」及「前、後」。此處,「前」係指靠近縫製作業人員之一側,「後」係指遠離縫製作業人員之一側,「左、右」係指自前方觀察之情形時之左、右。
上述雙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係自縫紉機腳柱1之上部及下部朝向左側方大致相互平行地延伸設置有縫紉機臂部2及縫紉機機座部3。於縫紉機臂部2之內部,組裝有如下構件等:縫紉機主軸;針驅動機構,其使於與縫製行進方向Y大致正交之方向上並列配置之左右兩根針4、4(參照圖2)上下往復運動;布料壓腳件5;壓腳件升降驅動機構,其使該壓腳件5上下驅動升降;及向該等各驅動機構傳遞動力之動力傳遞機構;該等驅動機構及動力傳遞機構為習知,因此省略圖示及詳細說明。
於縫紉機機座部3之上表面部,固定有導引布料之向縫製行進方向Y之輸送之針板6,於該針板6形成有成為落針位置之落針部。於上述針板6之下方部之縫紉機機座部3內,組裝有如下構件等:布料下送用送布齒,其將放置於針板6上之布料W於縫製行進方向Y上間歇地強制移送;線鉤,其保持線鉤線且可於與上述針4、4之上下往復移動路徑大致正交之左右方向上進退動作,並於進出動作時捕捉由上述針4、4於針板6下形成之兩個針線環;及切線裝置。此處,布料下送用送布齒、線鉤、切線裝置、線鉤之進退動作機構之構成或動作等為習知,因此省略圖示及詳細說明。
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於較上述針板6之落針位置更靠縫製行進方向Y之上游側位置(前方位置)設置有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作為布料端緣導引裝置。如圖2所明示,該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具備配置於落針部之前方之導引板71、及於前方觀察時呈大致「つ」字狀彎曲之尺體72,且構成為將朝向落針位置送入之布料W(參照圖4、圖5)之一端部側端緣部分以固定寬度向下回折並與剩餘布料之下側重疊後,使回折部之端緣與上述尺體72之彎曲內表面滑動接觸,而導引該回折部之端緣向包括針4、4、布料壓腳件5、針板6等之縫製部進給移動。
於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於前後方向上並排設置有自未圖示之空氣供給源導引高壓空氣之多個空氣配管73。其中,供給至位於前位置之空氣配管73之高壓空氣於上述導引板71及尺體72之前方朝左方向噴出,該噴出高壓空氣被吹送至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部分,藉此發揮將該布料W之端緣部分向下回折,輔助向上述導引板71與尺體72之間之導入之功能。
供給至剩餘之空氣配管73之高壓空氣於上述尺體72之內側沿著上述導引板71之下表面噴出,發揮對與該導引板71之下表面重疊之布料W之端緣部施力而使其向左方移動,使該布料W之端緣部以與導引板71之長度對應之寬度與剩餘布料重疊之作用,呈固定寬度重疊之狀態之布料W被送入至落針位置進行縫合。
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於較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更靠縫製行進方向Y之上游側位置(前方位置)設置有導引布料W之一端部側之朝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之進給移動之布料引導部8。於該布料引導部8,具備捲曲矯正裝置9,該捲曲矯正裝置9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產生之捲曲於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導入前予以矯正。
如圖2所示,上述布料引導部8具備支持於兩根支持桿81、81之支持板82、及安裝於該支持板82之布料支架83、84、85。其中,支持桿81、81於縫紉機機座部3之前方於左右方向上延伸,且構成為可於延伸設置方向上滑動移動。上述支持板82係形成與該支持桿81、81垂直之姿勢而安裝於支持桿81、81之左端部之平板,且構成為可根據上述支持桿81、81之滑動移動而於左右方向上進行位置調節。上述布料支架83、84、85包括呈大致「つ」字形彎曲之圓形管或者圓桿構件,且以前端之彎曲部分朝左方延伸之方式安裝於上述支持板82之左側面。
上述布料支架83於以前方靠下之方式傾斜之支持板82之下緣附近沿著該下緣配設。上述布料支架84相較上述布料支架83而言寬度窄且尺寸短,以於該布料支架83之上側近接位置收容於內側之方式配設。又,布料支架85相較上述布料支架83而言寬度寬且尺寸長,以朝上述布料支架83之前方上方離開之方式配置。該布料支架85之上邊部分85a形成為越是靠向右方則越位於後方之傾斜姿勢。
於上述支持板82之上端附近,以排列於前後方向之方式支持有多個空氣噴嘴(省略圖示)。該等空氣噴嘴經由空氣配管91與未圖示之空氣供給源連接,將自各空氣配管91供給之空氣自上述空氣噴嘴之前端朝向空氣承接板92之基部噴出,藉此構成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部分產生之捲曲於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導入前予以矯正之捲曲矯正裝置9。
又,於上述布料引導部8之下方,配置有檢測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之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該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包括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之兩個光感測器10A、10B。該等兩個光感測器10A、10B具備發光部及受光部,該等發光部及受光部隔著經布料引導部8引導而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進給之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之移動路徑,前後對向配置。如圖2所示,該等兩個光感測器10A、10B支持於上下一對支持片12、12,該等一對支持片12、12於上述布料支架85之下方位置,安裝於上述支持桿81、81中之下部支持桿81上所固定之支持構件11。
於上述構成之作為縫紉機本體之雙針型雙環縫合縫紉機M,附帶有獨立於該縫紉機M之布料調整裝置H。該布料調整裝置H具備: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其配置於較上述縫紉機M中之針板6之落針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Y之上游側且於與縫製行進方向Y大致正交之方向上自縫紉機M向左橫外側方離開之位置,可固持由上述縫紉機M縫製之布料W之與一端部相反之另一端部側;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其配置於該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與上述布料引導部8之間,保持布料W之中間部;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其構成為可使該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於上下鉛直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於與縫製行進方向Y正交之左右方向上進行位置調整;及固定底座16,其供安裝該等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及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
如圖1及圖3所示,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包括:固定固持片13A,其固定於固定底座16之上下框部16A之下端部;及可動固持片13B,其經由氣缸17之伸縮動作相對於上述固定固持片13A驅動開閉自如。包括該一對固持片13A、13B之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構成為:接收到縫紉機M之縫製結束信號後將控制向上述氣缸17之空氣之供給之電磁閥切換為一方向而使氣缸17收縮,藉此使上述可動固持片13B相對於上述固定固持片13A驅動打開而解除布料W之另一端部側之固持,且對安裝於上述上下框部16A之限位開關18之作動片進行按壓操作而將上述電磁閥切換成相反方向,從而使上述氣缸17伸長,藉此使上述可動固持片13B相對於上述固定固持片13A驅動關閉而固持布料另一端部。
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包括:鼓形狀之滾筒14A,其將布料W之中間部自下方接住並保持;及固定芯棒14B,其將該滾筒14A可旋轉地支承。
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構成為可藉由齒條19及步進馬達20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沿著上下方向之導桿21於上下鉛直方向(特定方向之一例)上往復驅動移動,該齒條19係經由將自固定芯棒14B之一端部朝上方延伸之縱桿部分14C固定之固定構件18,呈與上述固定底座16之上述上下框部16A平行之狀態架設支持,該步進馬達20將與該齒條19咬合之小齒輪(省略圖示)旋轉驅動。
又,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具備控制部,該控制部根據經上述布料引導部8引導而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進給之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自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之兩個光感測器10A、10B中之左側光感測器10A之投受光範圍偏離時之檢測動作,經由上述齒條19及步進馬達20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向下方驅動移動,且根據上述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超過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之右側光感測器10B之投受光範圍時之檢測動作,經由上述齒條19及步進馬達20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向上方驅動移動。
進而,於上述布料調整裝置H,以沿著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之上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旁側即上述固定底座16之上述上下框部16A之狀態豎立設置有作為彈性構件之一例之角柱狀之海綿22。該海綿22構成為於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於上下鉛直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時,位於被該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接住並保持之布料W之中間部與固持於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之布料W之另一端部Wb之間的布料部分Wc和上述海綿22之表面滑動接觸,藉此,該布料部分Wc上下移動而使上述滾筒14A朝正反方向自由旋轉。
其次,一面參照圖3〜圖5,一面對使用以如上方式構成之本第一實施形態之雙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及布料調整裝置H將T恤之下擺部等圓形布料W進行摺邊縫合之縫製動作進行說明。
於縫製開始前,如圖3所示,經由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之步進馬達20及齒條19,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預先位於上下往復移動路徑之最下部。藉此,於跨及布料調整裝置H及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放置布料W時,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不會成為妨礙,而可容易地實施放置作業。
繼而,於使上述布料壓腳件5驅動上升,且使布料調整裝置H之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之可動固持片13B相對於固定固持片13A驅動打開之狀態下,如圖4所示,於圓形布料W之一端部側下擺部,將其端緣部經由上述布料引導部8導入至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後,該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部回折並與布料背面側重疊,將該回折布料部分(縫製部分)Wa放置於針板6上,然後使上述壓腳件5驅動下降,另一方面,將上述圓形布料W之另一端部分Wb插入至上述布料調整裝置H之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之固定固持片13A與可動固持片13B之間,並且以手動對限位開關18之作動片進行按壓操作,藉此利用氣缸17之伸長動作使上述可動固持片13B相對於上述固定固持片13A驅動打開而固持上述圓形布料W之另一端部分Wb。
此時,如圖4所示,布料W之中間部被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之滾筒14A接住並保持,於該狀態下,使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M之旋轉作動開始,藉此經上述布料引導部8之布料支架83、84、85支持並進給之後,被導入至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之導引板71與尺體72之間,一端部側端緣部朝布料背面側回折並重疊所得之圓形布料W之縫製部分Wa藉由作用於該縫製部分Wa之下表面之布料下送用送布齒及作用於上表面之壓腳件5朝向縫製行進方向Y間歇地強制移送,並且藉由伴隨縫紉機M之旋轉作動之左右之針4、4之上升下降動作、線鉤之進退動作等一系列之縫製動作,進行於圓形布料W之縫製部分(重疊布料部分)Wa之全周形成雙環縫合之接縫之摺邊縫合。
於如上所述之摺邊縫合時,經上述布料引導部8之布料支架83、84、85支持並進給移動至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之上述圓形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有隨著位於縫紉機M與布料調整裝置H之間之布料中間部之本身重量等外力而於左右方向上移位之情況。於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之情形時,左右方向之移位尤其顯著。
根據本第一實施形態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H,始終由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之兩個光感測器10A、10B監視上述圓形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且以如下方式對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進行動作控制:根據向上述布料回折導引裝置7進給之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We向左方移位並自左側光感測器10A之投受光範圍偏離時之檢測動作,經由上述齒條19及步進馬達20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向下方驅動移動,且根據上述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We向右方移位並超過右側光感測器10B之投受光範圍時之檢測動作,經由上述齒條19及步進馬達20使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向上方驅動移動。
如上所述,根據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之向左右方向之移位,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如圖5所示於上下方向u-d上驅動移動,藉此即便縫製對象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料或者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亦可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We之位置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藉此,可使布料一端部側之回折寬度或重疊量保持特定之範圍而始終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尤其是,於本第一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14之滾筒14A藉由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時,位於被該滾筒14A接住並保持之布料W之中間部與固持於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之布料W之另一端部Wb之間之布料部分Wc(參照圖5)和沿著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14之上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旁側豎立設置之海綿22滑動接觸而受到摩擦,藉此,該布料部分Wc被強制上下移動。隨著該布料部分Wc之上下移動,上述滾筒14A將相對於固定芯棒14B朝正反方向旋轉,因此可無關於布料W之種類等,確實且應答性良好地執行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We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之功能。
再者,於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使保持布料W之中間部之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構成為可經由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但亦可採用如下之第二實施形態:如圖6所示,使固持布料W之另一端部Wb之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構成為可經由具備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者相同之齒條及步進馬達(省略該等之圖示)之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於上下方向u-d往復驅動移動。
於該第二實施形態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亦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根據由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10之兩個光感測器10A、10B進行之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之向左右方向之移位檢測,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於上下方向u-d上驅動移動,藉此,即便縫製對象為具有伸縮性之布料或者一端部側端緣為曲線狀之布料,亦可將布料W之一端部側端緣We之位置遍及其全長自動地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藉此,可使布料一端部側之回折寬度或重疊量保持特定範圍而始終執行適當且良好之摺邊縫合。
又,於上述第二實施形態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中,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構成為可經由與縫紉機M之縫製動作同步連動之步進馬達23繞鉛直或大致鉛直之軸心s驅動旋轉,藉此可儘可能避免於特定之縫製作業時對成為縫製部位之下擺部分施加由布料重量或布料中間部分之扭轉等所致之多餘之負荷,而可執行更良好之摺邊縫合。
又,本發明對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及第二實施形態中之任一者均將利用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15之布料中間部保持件14或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之往復驅動移動方向設定為上下鉛直方向進行了說明,但該往復驅動移動方向亦可為左右方向,且亦可為上下/左右傾斜方向,於在任一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之情形時,均可實現特定之布料端緣位置調整功能。
又,作為附帶布料端調整裝置H之縫紉機,並不限於上述多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亦可為於圓形布料一端側之重疊部之全周形成邊縫之接縫之邊縫縫紉機。
進而,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作為布料另一端固持件13,對包括固定固持片13A及可相對於該固定固持片13A驅動開閉自如之可動固持片13B者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藉由一對固持片相互遠近擺動而驅動開閉,亦可為一對彈簧形式。
1:縫紉機腳柱 2:縫紉機臂部 3:縫紉機機座部 4:針 5:布料壓腳件 6:針板 7:布料回折導引裝置(布料端緣導引裝置) 8:布料引導部 9:捲曲矯正裝置 10: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 10A:左側光感測器 10B:右側光感測器 13:布料另一端固持件 13A:固定固持片 13B:可動固持片 14:布料中間部保持件 14A:滾筒 14B:固定芯棒 14C:縱桿部分 15: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 16:固定底座 16A:上下框部 17:氣缸 18:固定構件 19:齒條 20:步進馬達 21:導桿 22:海綿(彈性構件) M:雙環縫合縫紉機 H:布料調整裝置 W:縫製布料(圓形布料) Wa: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縫製部分 Wb:布料之另一端部分 Wc:布料之中間部分 Y:縫製行進方向
圖1係自右前方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使用雙針型橫筒形雙環縫合縫紉機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整體時的立體圖。 圖2係作為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布料引導部的放大立體圖。 圖3係表示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動作前之狀態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4係表示於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放置有布料之狀態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5係表示同上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布料調整動作狀態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縫紉機布料調整裝置之布料調整動作狀態之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1:縫紉機腳柱
2:縫紉機臂部
3:縫紉機機座部
13:布料另一端固持件
13A:固定固持片
13B:可動固持片
14:布料中間部保持件
14A:滾筒
14B:固定芯棒
14C:縱桿部分
15: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
16:固定底座
16A:上下框部
17:氣缸
18:固定構件
19:齒條
20:步進馬達
21:導桿
22:海綿(彈性構件)
M:雙環縫合縫紉機
H:布料調整裝置

Claims (8)

  1. 一種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其具備縫紉機本體及布料另一端固持件, 該縫紉機本體具備:針板,其導引布料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針,其構成為能以通過形成於上述針板之落針部之方式上下移動;布料壓腳件,其可升降;布料端緣導引裝置,其配置於較上述落針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位置,與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滑動接觸而導引該端緣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移動;及布料引導部,其配置於較該布料端導引裝置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位置,導引布料之一端部側之向上述布料端緣導引裝置之進給移動; 該布料另一端固持件配置於較上述落針部更靠縫製行進方向之上游側且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向縫紉機本體之橫外側方離開之位置,可固持上述布料之另一端部側; 且該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 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其構成為可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配置於該布料另一端固持件與上述布料引導部之間並保持布料中間部之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便將上述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上進行位置調整; 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其配置於上述布料引導部之下方,檢測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位置;及 控制部,其基於利用該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所得之布料端緣位置之檢測結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以使得上述布料之一端部側之端緣位置經位置調整至特定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上述縫紉機本體係摺邊縫合用縫紉機,其具備用以供放置將布料之一端部回折而形成之重疊部分並導引該重疊部分之向縫製行進方向之輸送之上述針板、上述針及上述壓腳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於上述布料引導部,設置有捲曲矯正裝置,該捲曲矯正裝置係將布料之一端部側端緣產生之捲曲於向上述布料端緣導引裝置導入前予以矯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構成為基於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所得之布料端緣位置之檢測結果,使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或布料中間部保持件於上下方向、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左右方向、上下/左右傾斜方向中之任一特定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上述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係於與縫製行進方向正交之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兩個,且構成為根據其中一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之檢測動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之一方向上驅動移動,且根據另一布料端緣位置檢測器之檢測動作使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於上述特定方向之另一方向上驅動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上述布料另一端固持件構成為可經由與縫紉機本體之縫製動作同步連動之馬達而繞鉛直或大致鉛直之軸心驅動旋轉。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而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之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包括將布料之中間部自下方接住並保持之滾筒、及將該滾筒可旋轉地支承之固定芯棒。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其中, 上述布料中間部保持件之滾筒構成為於利用上述布料端緣位置調整機構使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於上下方向上往復驅動移動時,被該滾筒接住並保持之布料中間部與沿著上述布料中間保持件之上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旁側豎立設置之彈性構件滑動接觸,藉此,經由上下移動之布料中間部而朝正反方向旋轉。
TW108120072A 2018-07-11 2019-06-11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TW2020127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2945A JP2020006124A (ja) 2018-07-11 2018-07-11 ミシンの生地捌き装置
JPJP2018-142945 2018-07-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2724A true TW202012724A (zh) 2020-04-01

Family

ID=6914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072A TW202012724A (zh) 2018-07-11 2019-06-11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06124A (zh)
CN (1) CN110714280A (zh)
TW (1) TW20201272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3727A1 (en) * 2021-10-28 2023-05-04 Aq Automations Private Limited Automate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ewing of gar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6124A (ja) 2020-01-16
CN110714280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32827B2 (ja) タコ巻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布端の振れ修正装置
JP6108742B2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TW201839204A (zh) 縫紉機的布料握持裝置
TW202012724A (zh)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US4947771A (en) Sewing machine
TWI824120B (zh) 圓形織物之緣邊縫紉機
JP2016221042A (ja) ゴム紐取り付け補助装置、ゴム紐取り付け装置およびゴム紐取り付け方法
JP6735017B2 (ja) ミシン用補助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ミシン
US5622129A (en) Pneumatic tensioning arm for automated sewing machine
JPH08103586A (ja) シャツの身頃に袖を縫付け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6410145B2 (ja) 裾引き縫いミシン
TWI703250B (zh) 縫紉機及縫製裝置、以及縫製方法
CN107687050B (zh) 一种裤子的制作方法
TWI386533B (zh) Sewing sewing machine
CN115305656A (zh) 设有对齐待接合的两个织物边缘的改进引导件的缝连机器
US3672313A (en) Cloth transfer device
CN209686041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的送料机构
CN108425187B (zh) 缝纫机
TW201840923A (zh) 縫紉機的布料移送裝置
KR20040050880A (ko) 재봉틀의 윗실고정장치
US1277004A (en) Strip-feeding means for sewing-machines.
JP2860267B2 (ja) 生地送り制御方法及び生地送り制御装置
US5622128A (en) Fabric tensioning system and separator plate for automated sewing machine
CN209669470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的送料压脚机构
JP3066508B2 (ja) 環状衣類の布地安定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