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7401A -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7401A
TW202007401A TW107125095A TW107125095A TW202007401A TW 202007401 A TW202007401 A TW 202007401A TW 107125095 A TW107125095 A TW 107125095A TW 107125095 A TW107125095 A TW 107125095A TW 202007401 A TW202007401 A TW 2020074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ctic acid
helicobacter pylori
acid bacteria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8394B (zh
Inventor
陳奕興
蔡宛樺
陳雅惠
賴志河
林宥欣
Original Assignee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5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83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7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39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的醫藥組合物及食品產品,其包含乳酸菌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寄存編號為BCRC910236與CCTCC M203098;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寄存編號為BCRC910774與CCTCC M2017764以及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寄存編號為BCRC910738與CCTCC M2016571及其任二以上組合的群組。

Description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保健食品領域,特別指以乳酸菌組合物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種微需氧之革蘭氏陰性菌,可能造成包含:胃潰瘍(gastric ulcer)、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胃黏膜相關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甚至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等腸胃道相關疾病。幽門螺旋桿菌主要會利用其尿素酶(urease)分解尿素產生氨(ammonia)及二氧化碳(CO2),氨與水作用產生鹼性的氨根離子(NH4+)來中和胃酸,提高黏膜處酸鹼值達pH 4.5~7.0,使細菌可以長期存活於胃部環境中(Eaton KA,Suerbaum S,Josenhans C and Krakowka S.1996)。此外,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液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此細胞毒素會使細胞通透性增加,造成細胞脹破引起發炎反應(Atherton JC,Peek RM,Jr.,Tham KT,Cover TL and Blaser MJ.1997)。而另外一個重要的毒素為細胞毒素相關基因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研究證實CagA能夠活化細胞核轉錄因子κB(NF-κB),以活化下游發炎相關細胞激素表達;並能促進細胞激素介白質-8(interleukine-8,IL-8)分泌,以趨化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聚集,因而 使胃上皮產生下游發炎反應(Backert S,Schwarz T,Miehlke S,Kirsch C,Sommer C,et al.2004,Censini S,Lange C,Xiang Z,Crabtree JE,Ghiara P,et al.1996),而造成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之腸胃道病症。
目前治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方式,通常需合併下列藥物同時進行投藥:(1)抗生素,如: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metronidazole等;(2)鉍鹽(bismuth);(3)抑酸劑或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等。但幽門螺旋桿菌容易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故目前是以兩種抗生素加上鉍鹽或質子幫浦抑制劑等三合一或四合一療法合併投藥;這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為味覺異常、噁心、腹瀉、脹氣、頭痛、暈眩等明顯副作用,如果病患自行停藥,更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產生抗藥性。總體來說,約有10-20%的病人因為上述原因而無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問題,因此,現有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仍有改善空間。
乳酸菌是經由研究證實對於人體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是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 spp.)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spp.)。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輔助治療上,近年來發現特別是在三合一療法的效果不彰時(Dang Y,Reinhardt JD,Zhou X and Zhang G.2014),使用特定的乳酸菌菌株可以增加抗生素療法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清除率。此外,有研究顯示使用乳酸菌亦可降低抗生素療法所造成的副作用,包括噁心、腸胃不適及嘔吐等(Gong Y,Li Y and Sun Q.2015,Zhang MM,Qian W,Qin YY,He J and Zhou YH.2015,Lv Z,Wang B,Zhou X,Wang F,Xie Y,et al.2015)。因此,找出一新穎的乳酸菌組合物代替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為本領域所欲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深刻瞭解前案之不足與缺陷,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成功研發完成本件一種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乳酸菌組合物。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的醫藥組合物,其包含乳酸菌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寄存編號為BCRC910236與CCTCC M203098、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寄存編號為BCRC910774與CCTCC M2017764以及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寄存編號為BCRC910738與CCTCC M2016571所組成的群組。
其中該醫藥組合物是供口服投藥的劑型,且劑型係選自溶液、懸浮液、乳劑、粉末、錠劑、丸劑、糖漿、口含錠、片劑、口嚼膠、濃漿和膠囊所構成之群組。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另一種食品產品,其包含益生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和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以及可食性材料。
其中該可食性材料係選自於由水、流體乳品、濃縮牛奶、優酪乳、酸乳、冷凍優格、乳桿菌發酵飲料、奶粉、冰淇淋、乳酪、乾酪、豆漿、發酵豆漿、蔬果汁、果汁、運動飲料、甜點、果凍、糖果、嬰兒食品、健康食品、動物飼料、中草藥組合物以及膳食補充品所組成之群組。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另一種乳酸菌用於製備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組合物的方法,其中該乳酸菌係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和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所組成的群組。
其中該乳酸菌係透過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吸附或侵入胃部細胞、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誘導的介白質-8(IL-8)與NF-κB轉錄因子、抑制胃部COX-2蛋白質表現,以達成抑制多重抗藥性胃幽門螺旋桿菌及抗生素敏感幽門桿菌螺旋桿菌之功效。
圖1為226株乳酸菌株吸附至人類胃上皮細胞(AGS)吸附力整理圖;圖2A為以ELISA分析IL-8表現量;圖2B為以NF-κB-冷光酶活性分析NFκB活性;圖3A乳酸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吸附胃部細胞分析;圖3B乳酸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侵入胃部細胞分析;圖4A為小鼠餵食幽門螺旋桿菌流程圖;圖4B為以CLO test分析胃組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程度;圖4C為利用免疫組織化學分析法分析胃組織發炎蛋白COX-2的表現量。
本說明書中所述之所有技術性及科學術語,除非另外有所定 義,皆為該所屬專業人士領域可共同瞭解的意義。
本說明書用語「載劑(carrier)」、「賦形劑(vehicle)」、「稀釋劑」,係指涉不具毒性之化合物或藥劑,其具有協助細胞或組織吸收藥物之功能。
本發明所使用之組合物,可進一步添加一可食性材料,以製備為一種食品產品或保健產品。其中該可食性材料包含,但不限於:水(water)、流體乳品(fluid milk products)、牛奶(milk)、濃縮牛奶(concentrated milk);發酵乳品(fermented milk),諸如優酪乳(yogurt)、酸乳(sour milk)、冷凍優格(frozen yoguit)、乳桿菌發酵飲料(lactic acid bacteria-fermented beverages);奶粉(milk powder);冰淇淋(ice cream);乳酪(cream cheeses);乾酪(dry cheeses);豆奶(soybean milk);發酵豆奶(fermented soybean milk);蔬果汁(vegetable-fruit juices);果汁(juices);運動飲料(sports drinks);甜點(confectionery);果凍(jellies);糖果(candies);嬰兒食品(infant formulas);健康食品(health foods);動物飼料(animal feeds);中草藥材(Chinese herbals);膳食補充品(dietary supplements)等。
本發明所使用之前述組合物可為膳食補充品,可以下列方式給予服用者:與合適的可飲用液體混合,例如水、酸乳酪、牛奶或果汁;或可與固體或液體食品進行混合。本說明書中,膳食補充品之形式可為錠劑、丸劑、膠囊、藥錠糖(lozenge)、顆粒、粉劑、懸浮劑、小藥囊、軟錠劑、糖果、糖漿及相應的投予形式,通常為單位劑量的形式,並以製備膳食補充品的常規方法製造。
本發明所使用之乳酸菌係為死菌或活菌的培養液。
以下實施僅為例示,劑量可依據變異而改變,而不限於使用之化合物之活性、治療疾病或生理狀態、給藥方式、個體需求、疾病嚴重性、及醫師判斷。
實施例一、篩選可高吸附至人類胃部細胞(AGS)之乳酸菌
將人類胃上皮細胞AGS(ATCC CRL 1739)與活化後的乳酸菌菌液(細菌感染劑量MOI為100)共同培養2小時後,以PBS清洗掉未吸附之菌體,並以Giemsa染劑進行染色。利用顯微鏡觀察乳酸菌吸附於人類胃上皮細胞(AGS)上的數量,以評估菌株吸附力強弱。
圖1顯示油鏡視野下觀察,若有40以上隻乳酸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如圖1A所示),以「++++」表示,表示結合至細胞能力為最強;20隻以上乳酸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如圖1B所示),以「+++」表示;10隻以上乳酸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如圖1C所示),以「++」表示;3隻以上乳酸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如圖1D所示),以「+」表示;若沒有乳酸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如圖1E所示),以「-」表示,表示無結合至此細胞能力。
最後總共分析226隻乳酸菌結合至人類胃上皮細胞(AGS)的能力,選出結合能力最強的乳酸菌18隻(圖1F,標示「++++」之處),並比對其耐胃酸能力,最後挑出13株菌株較耐胃酸之乳酸菌,再進行更進一步抗胃幽門螺旋桿菌之菌株篩選。
實施例二、篩選可高度抑制幽門螺旋桿菌誘導IL-8分泌及NF-κB轉錄因子相關發炎反應之乳酸菌
將胃上皮細胞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含有不同菌株之乳酸菌(前步驟挑選之13株菌株)下共同培養16小時,再利用ELISA方法分析IL-8的 表現量,並且先將NF-κB-冷光酶(NF-κB luciferase)建構體轉殖進入胃上皮細胞後,並加入乳酸菌及幽門螺旋桿菌共同培養12小時之後,分析NF-κB-冷光酶活性即可知道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發炎反應的活性,並進一步分析乳酸菌是否有抑制效果。
分析結果如表一所示,由表中可知,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表中以GMNL-74呈現)、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三株菌株具有較佳抑制IL-8分泌的能力,和抑制NF-κB的產生,且抑制效果是優於同菌種不同菌株的乳酸菌。
由上表所挑出之三株乳酸菌,該乳酸菌之寄存編號、寄存日 期及菌株名稱,如表二所示。
表一、抑制幽門螺旋桿菌誘導之發炎相關因子之乳酸菌篩選結果
Figure 107125095-A0101-12-0007-4
Figure 107125095-A0101-12-0008-5
將胃上皮細胞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含有不同菌株之乳酸菌(前步驟挑選之13株菌株)下共同培養16小時,再利用ELISA方法分析IL-8的表現量,結果如圖2為由表一所挑出之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最佳之三株菌株,其中三菌株與實驗組(HP)相比有統計上意義(*:P<0.01)。圖2A為IL-8表現量,並進行統計分析,由圖中可知三菌株可經由抑制免疫趨化激素IL-8;圖2B為NF-κB轉錄因子相對活性,並進行統計分析,由圖中可知三菌株可抑制發炎反應路徑轉錄因子NF-κB的產生。由上述結論可知,三株菌抑制強度略有差異,表示這三株菌株可經由抑制免疫趨化激素IL-8及發炎反應路徑轉錄因子NF-κB的產生,以減少免疫細胞浸潤至胃部及降低產生促進局部發炎反應的嚴重程度。
實施例三、三株篩選出之乳酸菌株同時具有抑制幽門螺旋桿 菌黏附(adhesion)與侵入(invasion)胃上皮細胞的活性
為了進一步證實乳酸菌是否有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對胃上皮細胞吸附(adhesion activity)的能力。在含有乳酸菌之下,幽門螺旋桿菌以細菌感染劑量100(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感染人類胃上皮細胞(AGS cells,ATCC CRL1739)6小時。清洗細胞之後再利用水將細胞打破,系列稀釋之後接種於血液培養基。培養3-4天後計數菌落數(colony-forming units,簡稱CFU),其中CFU數值越少代表幽門螺旋桿菌黏附細胞的數目被乳酸菌抑制。
利用gentamicin protection assay方法分析乳酸菌影響幽門螺旋桿菌侵入(invasion activity)胃上皮細胞的能力,如果CFU減少,代表乳酸菌具有影響幽門螺旋桿菌侵入胃上皮細胞的效果。將感染後細胞先以PBS清洗三次,並以細胞不可通透之gentamicin(100μg/ml)作用1.5小時,用以殺死表面之幽門螺旋桿菌,經清洗後,以水打破細胞,系列稀釋之後接種於血液培養基,培養3-4天後計數幽門螺旋桿菌菌落數。
圖3A為幽門螺旋桿菌吸附胃細胞能力分析;圖3B為幽門桿菌侵入胃細胞能力分析,其中將單純幽門螺旋桿菌吸附及侵入胃部細胞之能力當作100%,並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分析後三菌株與實驗組(HP)相比有統計上意義(*:P<0.01)。
結果顯示此三株乳酸菌均能有效減少幽門螺旋桿菌吸附胃上皮細胞,其抑制程度可高達90%以上(如圖3A所示),也能更有效降低幽門螺旋桿菌侵入上皮細胞,其抑制程度提高至99%以上(如圖3B所示)。表示此三菌株對於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吸附並侵入上皮細胞,具有良好效果。此外, 在兩種分析平台下,三株菌抑制強度略有不同,因此,使用複合菌株應是較佳之策略。
實施例四、三株乳酸菌之組合物具有加成抑制抗生素敏感HP或具多重抗藥性之HP菌株之效果
利用瓊脂孔洞擴散法(agar-well diffusion method)及抑菌試驗分析乳酸菌抗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之能力。使用之H.pylori病源株包含:H.pylori BCRC 26695(ATCC 700392):野生株(wild-type)strain,對抗生素metronidazole和clarithromycin均具敏感性;H.pylori v633:對抗生素metronidazole具抗性(MZR)和clarithromycin具抗性(CHR);H.pylori v2311:對抗生素metronidazole具抗性(MZR),但對clarithromycin具敏感性(CHS)。將H.pylori置於微好氧條件(85%N2,10%CO2,5%O2)及Brucella blood agar plate(BAP)培養基下培養,將病原菌刮下並以PBS將病原菌濃度調成1×109cells/ml,取100μl稀釋的H.pylori均勻塗抹於定量的BAP培養盤上,靜置15分鐘待培養基表面乾燥,並使用11mm直徑玻璃管,於上述塗完菌液的BAP培養基挖洞。
經比較全菌液和排除菌體的上清液的抑菌效果,以確認乳酸菌的抑菌能力是來自於菌體表面物質,還是來自於菌體的分泌物質。全菌液的收集方法為:在GM-020、GMNL-185、GMNL-662經活化隔夜後,以1%接菌量二活培養至MRS broth培養基,經培養18小時後,收集全菌液,並同時製作混合全菌液(三株菌比例=1:1:1);排除菌體上清液的收集方法為:在GM-020、GMNL-185、GMNL-662經活化隔夜後,以1%接菌量二活培養至MRS broth培養基,經培養18小時後,收集全菌液,經13000rpm離心3分 鐘後,移除菌體,並將上清液以0.45μm過濾膜過濾,即為上清液,並同時製作混合上清液(三株菌比例=1:1:1)。
最後在抑菌試驗中,先添加100μl乳酸菌測試樣品於孔洞中,並小心平移培養盤於微好氧條件及37℃培養,在48小時後觀察抑菌圈大小,使用電子式游標尺測量抑菌圈內大小。並以Student's t-test統計分析。*,P<0.05表示有顯著差異,以確認混合菌株效果是否優於單一菌株。
由結果可知,不論是胃幽門螺旋桿菌菌株(HP wild type,具抗生素敏感)或具單一或多重抗藥性之胃幽門螺旋桿菌菌株(HP v2311:MZR;HP v633:MZR、CHR),GM-020(表中以GMNL-74呈現)、GMNL-185、GMNL-662之全菌液或排除菌體後的上清液均具有明顯之抑菌能力,但抑制每隻病原菌的能力不一(如表三及表四所示);且全菌液之抑菌能力較上清液為佳,表示菌體表面物質及菌體分泌物質均具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之能力;較特別的是GM-020(表中以GMNL-74呈現)、GMNL-185、GMNL-662乳酸菌組合物比起單一菌株之抑菌能力均有明顯加強(P<0.05),表示利用此乳酸菌組合物能加強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且同時此組合物能同時針對多種臨床抗藥菌株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不受臨床上以抗生素治療時所會遇到之限制。
Figure 107125095-A0101-12-0011-6
Figure 107125095-A0101-12-0012-7
實施例五、三株乳酸菌組合能明顯降低H.pylori感染老鼠胃部組織程度及降低胃部發炎反應
利用幽門螺旋桿菌小鼠試驗模式實驗分析小鼠的發炎反應評估乳酸菌組合物之保護效果。將六週齡BALB/c小鼠分為三組:第一組為控制組(Mock)、第二組為實驗組(接種幽門螺旋菌)、第三組為每日管餵乳酸菌組合物(GM-020+GMNL-185+GMNL-662)。各組實驗小鼠預先每日餵食水或乳酸菌(第三組),乳酸菌菌量為2.4×107CFU/次/小鼠,一直持續至第24日。實驗小鼠(第二組和第三組)於第8、10、12、14、16、18日下午接種幽門螺旋菌(如圖4A所示),總共六次,每次菌量為1×109CFU/次/小鼠。餵食至第十八日即停止接種幽門螺旋菌,仍繼續餵食乳酸菌。
於第25天犧牲小鼠,取胃部組織並利用CLO(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 Test),分析幽門螺旋菌尿素酶活性,若CLO test培養基呈現紅色至粉紅色,代表小鼠胃裡仍感染幽門螺旋菌為陽性反應;如果呈現黃色則表示陰性反應,量化顏色深淺畫成柱狀圖(如圖4B所示),並進行統計分析,藉此分析乳酸菌組合物是否能抑制幽門螺旋菌的感染。其CLO test結果如圖4B所示,結果發現管餵混合菌株 (GM-020+GMNL-185+GMNL-662)這組,其胃部CLO scoring與僅接種幽門螺旋菌的組別相較下,數值顯著下降,與實驗組(HP)相比有統計上意義(*:P<0.05)。
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及背景H&E染色分析胃組織的發炎因子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現,評估乳酸菌抗幽門螺旋菌的感染時的胃部發炎反應,以推測可能之機制。
圖4C結果顯示,餵食混合菌株能明顯抑制COX-2蛋白質表現。
綜上所述,本發明由篩選226株乳酸菌,篩選出一抗幽門螺旋桿菌的乳酸菌組合物,其中包含: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所述乳酸菌組合物除了能具有高度結合至胃部細胞的能力外,同時具有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之免疫趨化及促發炎反應;此外此乳酸菌組合物能有效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吸附及入侵胃部細胞,而且比起單一菌株,乳酸菌組合物更具有加成抑制多株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之效果,表示此乳酸菌組合物對於廣泛應用於治療臨床上出現之抗生素抗藥性的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是非常有助益的。
另外,全菌液及上清液均具有抑制幽門螺旋桿菌菌株之功效,且全菌液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優於上清液,表示GM-020、GMNL-185、GMNL-662菌體表面物質及菌體分泌物質均具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之能力。再者,此乳酸菌組合物可降低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之免疫趨化細胞激素IL-8的分泌和降低促發炎相關轉錄因子NF-κB的增加,也可降低幽 門螺旋桿菌造成之胃部COX-2之發炎反應增加,此結果說明本案的乳酸菌組合物可用以預防或治療大量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後續疾病之發生,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加上本案乳酸菌組合物安全無副作用之特性,因此可做為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疾病的另一極佳選擇。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使熟習此項技藝入士能夠瞭解本發明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即凡大依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生物材料寄存】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4.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寄存日期為2003年11月18日、寄存編號為BCRC 910236。
5.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寄存日期為2016年8月12日、寄存編號為BCRC 910738。
6.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寄存日期為2017年4月14日、寄存編號為BCRC 910774。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1.中國、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寄存日期為2003年12月18日、寄存編號為CCTCC M 203098。
2.中國、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寄存日期為2016年10月17日、寄存編號為CCTCC M 2016571。
3.中國、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寄存日期為2017年11月3日、寄存編號為CCTCC M 2017764。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的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其寄存編號為BCRC910774與CCTCC M2017764。
  2. 一種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菌引發之胃炎的醫藥組合物,其包含乳酸菌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以及植物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及其任二以上組合的群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鼠李糖乳桿菌之寄存編號為BCRC910236與CCTCC M203098,該嗜酸乳桿菌寄存編號為BCRC910774與CCTCC M2017764,該植物乳桿菌寄存編號為BCRC910738與CCTCC M201657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是一可供口服投藥的劑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劑型係選自溶液、懸浮液、乳劑、粉末、錠劑、丸劑、糖漿、口含錠、片劑、口嚼膠、濃漿和膠囊所構成之群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括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稀釋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乳酸菌係指包含菌體表面物質或菌體分泌物質其中之一或全部組合的培養液。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乳酸菌係為死菌或活 菌。
  9. 一種食品產品,其包含乳酸菌及一可食性材料,其中該乳酸菌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和植物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及其任二以上組合的群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食品產品,其中該鼠李糖乳桿菌之寄存編號為BCRC910236與CCTCC M203098,該嗜酸乳桿菌寄存編號為BCRC910774與CCTCC M2017764,該植物乳桿菌寄存編號為BCRC910738與CCTCC M201657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食品產品,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選自下列群組中的乳酸菌:乳桿屬菌種( Lactobacillus sp.)、雙叉桿菌屬物種( Bifidobacterium)、鏈球菌屬物種( Streptococcus sp.)及酵母菌(yeasts)。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食品產品,其中該可食性材料係選自於由水、流體乳品、濃縮牛奶、優酪乳、酸乳、冷凍優格、乳桿菌發酵飲料、奶粉、冰淇淋、乳酪、乾酪、豆漿、發酵豆漿、蔬果汁、果汁、運動飲料、甜點、果凍、糖果、嬰兒食品、健康食品、動物飼料、中草藥組合物及膳食補充品所組成之群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食品產品,其中該乳酸菌係指包含菌體表面物質或菌體分泌物質其中之一或全部組合的培養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食品產品,其中該乳酸菌係為死菌或活菌。
  15. 一種乳酸菌用於製備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乳酸菌係選自於由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GM-020(又稱作GMNL-74)、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MNL-185和植物 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GMNL-662其一及其任二以上組合的群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乳酸菌係透過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吸附或侵入胃部細胞,以達成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之功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乳酸菌可進一步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誘導的介白質-8(IL-8)與NF-κB轉錄因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乳酸菌可進一步抑制胃部COX-2蛋白質表現。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乳酸菌係指包含菌體表面物質或菌體分泌物質其中之一或全部組合的培養液。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乳酸菌係為死菌或活菌。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胃幽門螺旋桿菌為多重抗藥性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或抗生素敏感幽門桿菌螺旋桿菌菌株。
TW107125095A 2018-07-20 2018-07-20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TWI718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095A TWI718394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095A TWI718394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401A true TW202007401A (zh) 2020-02-16
TWI718394B TWI718394B (zh) 2021-02-11

Family

ID=70413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095A TWI718394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83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6034A (zh) * 2020-09-14 2021-05-04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鼠李糖乳杆菌lr863和鼠李糖乳杆菌lr519及其应用
TWI792249B (zh) * 2021-03-31 2023-02-11 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乳酸菌菌株的發酵培養物來治療和/或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疾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7668B1 (ko) * 2000-02-19 2002-10-18 주식회사 한국야쿠르트 헬리코박터 필로리에 대해 항균활성을 갖는 락토바실러스애시도필러스 에이치 와이 2177, 락토바실러스 카제이에이치 와이2743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산균 제제, 발효유
ITMI20110679A1 (it) * 2011-04-20 2012-10-21 Giovanni Mogna Composizione comprendente batteri probiotici in grado di ripristinare l effetto barriera proprio dello stomaco che viene perso durante il trattamento farmacologico dell iperacidita gastrica.
CN105995972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生菌群酵素及其应用、用其制成的食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6034A (zh) * 2020-09-14 2021-05-04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鼠李糖乳杆菌lr863和鼠李糖乳杆菌lr519及其应用
CN112746034B (zh) * 2020-09-14 2022-07-29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鼠李糖乳杆菌lr863和鼠李糖乳杆菌lr519及其应用
TWI792249B (zh) * 2021-03-31 2023-02-11 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乳酸菌菌株的發酵培養物來治療和/或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疾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8394B (zh)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8784B2 (en) Lactobacillus composition for inhibiting gastritis induced by gastric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use thereof
CN108048347B (zh) 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制剂及其用途
CN110628660B (zh) 一种乳酸菌组合物用于抑制胃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及其用途
ES2435065T3 (es) Cepas de lactobacilos probióticos para mejorar la salud vaginal
US10405569B2 (en) Lanctobacillus plantarum HAC01 strain having anti-inflammatory efficacy and metabolic disease alleviating efficacy and use thereof
KR101860553B1 (ko) 질 내 병원성 미생물에 대한 증식억제활성을 갖는 락토바실러스 속 균주
KR101768678B1 (ko) 한국 장수마을에서 개발된 건강기능성이 우수한 비피도박테리움 롱검 아종 인판티스 bi9988
CN112386615B (zh) 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副干酪乳杆菌jlpf-176的应用及产品
Jampaphaeng et al.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utochthonous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fermented stinky bean (Sataw-Dong)
KR20030082549A (ko) 박테리아 균주, 처리된 식물 추출물, 이를 함유하는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치료적 용도 및 산업적 용도
KR100996056B1 (ko) 대장염 발생 예방 효능을 가진 락토바실러스 브레비스에이치와이7401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제품
KR101737332B1 (ko) 신규한 엔테로코커스 페시움 l11 균주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생균제 조성물
CN113577218A (zh)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32077A (zh) 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WO2020063531A1 (zh) 副干酪乳杆菌et-22及其用途
JP6033290B2 (ja) チャノキ葉から分離した新規な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ラム
KR101394322B1 (ko) 신규한 바실러스 서브틸리스 bcnu 9169 균주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생균제 조성물
TWI718394B (zh) 一種乳酸菌組合物用於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引發之胃炎及其用途
CN111471626A (zh) 一株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瑞士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5119940A (zh) 嗜酸乳杆菌LA85和乳双歧杆菌BLa80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上的应用
KR101355441B1 (ko) 질염 병원균의 증식을 억제하는 활성을 갖는 락토바실러스 존소니 에이취와이7042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제품
KR101823459B1 (ko) 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에 대한 항균활성과 응집력을 갖는 락토바실러스 파라카제이 hp7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제품
RU2577994C1 (ru) Реутерин-вырабатывающие lactobacillus brevis
TWI792249B (zh) 使用乳酸菌菌株的發酵培養物來治療和/或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疾病
KR20200128887A (ko) 위장관 운동 장애 질환 개선,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김치 유산균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