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4444A -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4444A
TW202004444A TW107118783A TW107118783A TW202004444A TW 202004444 A TW202004444 A TW 202004444A TW 107118783 A TW107118783 A TW 107118783A TW 107118783 A TW107118783 A TW 107118783A TW 202004444 A TW202004444 A TW 2020044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nection pad
adhesive layer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8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育澍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444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1Pads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6Surface mounting
    • H05K13/0469Surface mounting by applying a glue or viscous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5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by abutting, i.e. without alloy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性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導電膠層。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一上表面上。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第二基板之一上表面上,且第二基板之一部分位於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之上。導電膠層覆蓋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第一連接墊和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

Description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性連接結構,以及關於一種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
一般軟式電路板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方法,多為先在軟式電路板的連接墊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的連接墊之間配置非等向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熱壓接合軟式電路板的連接墊、非等向性導電膠、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的連接墊,藉由非等向性導電膠中的導電顆粒電性連接軟式電路板的每一連接墊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上對應的連接墊,從而使軟式電路板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彼此間能電性導通。
然而,此種連接方法在非平面之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上接合軟式電路板時,容易受限於熱壓機,無法於進行熱壓接合時,施予非平面之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均勻的溫度與壓力,以至於發生接合不良 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提供一種電性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導電膠層。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一表面上。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第二基板之一表面上,且第二基板之一部分位於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之上。第一連接墊與第二連接墊於第一基板之一法線方向上不重疊。導電膠層覆蓋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第一連接墊和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保護膠層,其覆蓋第一連接墊、第二連接墊、以及導電膠層。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黏結層,其設置於第一基板之所述部分與第二基板之所述部分之間。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基板為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或一印刷電路板的一基板,第二基板為一軟式電路板。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基板之厚度為20微米至300微米。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基板係彎曲的。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基板之表面的 一端的一切線方向與相對的一另一端的一切線方向之夾角為90°至180°。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提供一種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包括(i)提供一第一基板,其中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一表面上;(ii)將一第二基板之一部分黏合於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之上,其中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第二基板之一表面上,且第一連接墊與第二連接墊於第一基板之一法線方向上不重疊;以及(iii)形成一導電膠層覆蓋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第一連接墊和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基板係彎曲的。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進一步包括(iv)形成一保護膠層覆蓋第一連接墊、第二連接墊、以及導電膠層。
以下將以實施方式對上述之說明作詳細的描述,並對本發明之技術方案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
100‧‧‧第一基板
100a‧‧‧上表面
100b‧‧‧下表面
110‧‧‧第一連接墊
120、121、122‧‧‧電極
130、131、132‧‧‧導線
200‧‧‧第二基板
200a‧‧‧上表面
200b‧‧‧下表面
210‧‧‧第二連接墊
500‧‧‧黏結層
600‧‧‧導電膠層
610‧‧‧金屬粒子
620‧‧‧高分子膠
700‧‧‧保護膠層
800‧‧‧方法
810~840‧‧‧步驟
RI‧‧‧平面區域
RII‧‧‧彎曲區域
D1、D2‧‧‧方向
H1‧‧‧厚度
第1A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第1B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A-A’的剖面示意圖;第1C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 線B-B’的剖面示意圖;第2A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第2B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A-A’的剖面示意圖;第3A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第3B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B-B’的剖面示意圖;第4圖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圖。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實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實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實施例,而無須進一步的記載或說明。在以下描述中,將詳細敘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使讀者能夠充分理解以下的實施例。然而,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本發明之實施例。
茲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如下,但本發明並非局限在實施例範圍。
請參考第1A圖。第1A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 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基板100、一第二基板200、以及一導電膠層600。雖然在第1A圖中所繪示的第一基板100為觸控面板的一基板,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0可以包括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的一基板。第二基板200可以包括一軟式電路板。
請參考第1B圖和第1C圖。第1B圖和第1C圖分別繪示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A-A’和B-B’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B圖和第1C圖所示,導電膠層600可以包括高分子膠620和金屬粒子610,且高分子膠620包括壓克力、環氧樹脂或矽膠,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粒子610包括銅粒子或銀粒子,且金屬粒子610之粒徑範圍為0.1微米至300微米。當金屬粒子610之粒徑大於300微米時,於噴塗材料容易有噴頭阻塞的問題。
第二基板200之一部分(以下稱第二基板200的重疊部分)位於第一基板100之一部分(以下稱第一基板100的重疊部分)之上。亦即,第二基板200的重疊部分之下表面200b面向第一基板100的重疊部分之上表面100a。而第一連接墊110與第二連接墊210於第一基板100之一法線方向上不重疊。第一基板100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墊110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上。而第二基板200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墊210設置於第二基板200之上表面200a上(如第1C圖所示)。
導電膠層600設置於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上,並覆蓋第一連接墊110之一部分和第二連接墊210之一部分,從而使第一連接墊110和第二連接墊210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0之厚度H1為20微米至300微米,例如為50微米、80微米、120微米、200微米或250微米。當第二基板200之厚度H1大於300微米時,第一連接墊110與第二連接墊210之間的高度差過大,於形成導電膠層600時容易產生問題。但當第二基板200之厚度H1小於20微米時,第二基板200的機械強度不足。
第一基板100可包括有沿著方向D1排列的多個第一連接墊110,而第二基板200可包括有沿著方向D1排列的多個第二連接墊210,例如第1A圖所繪示的四個第一連接墊110和四個第二連接墊210。各第二連接墊210分別經由不同的導電膠層600與對應的第一連接墊110電性連接。各第一連接墊110分別經由不同的導線130(例如第一導線131或第二導線132)而與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的不同的電極120(例如第一電極121或第二電極122)電性連接。此外,應理解,雖然在第1A圖所示的電性連接結構中,導電膠層600為沿著方向D2延伸的直條狀,但並不限於此。亦即,在形成導電膠層600時,可根據導電膠層600的材料和噴塗方式,形成如圓點狀等之其他形狀的導電膠層600。但須注意,應避免導電膠層600接觸鄰近的其他連接墊或其他導電膠層而造成短路的情況。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 保護膠層700。保護膠層700覆蓋第一連接墊110、第二連接墊210、以及導電膠層600。藉由保護膠層700之設置,可增加電性連接結構的穩定性。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膠層700包括壓克力、環氧樹脂、矽膠或聚胺酯(polyurethane,PU)等,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黏結層500(如第1B圖所示)。黏結層500設置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具體地,黏結層500位於第一基板100的重疊部分與第二基板200的重疊部分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黏結層500包括壓克力、環氧樹脂、矽膠或聚胺酯等,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黏結層500之厚度為10微米至100微米,例如20微米、30微米、50微米、70微米、80微米或90微米。當黏結層500之厚度大於100微米時,第一連接墊110與第二連接墊210之間的高度差過大,於形成導電膠層600時容易產生問題。但當黏結層500之厚度小於10微米時,黏著強度不夠。
請參考第2A圖和第2B圖。第2A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第2B圖繪示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A-A’的剖面示意圖。須說明的是,在第2A圖和第2B圖中,與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或類似的元件。第2A圖和第2B圖之電性連接結構與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之電性連接結構相似,差異在第2A圖和第2B圖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第一基板100係彎曲的。具體地,第一基板100沿著D2方向的 末端向上彎曲,形成一平面區域RI和一彎曲區域RII。如第2B圖所示,第二基板200的一部分共形地貼合於第一基板100的彎曲區域RII之上表面100a之上。從而,設置於第一基板100的彎曲區域RII之上表面100a上的第一連接墊110與設置於第二基板200之上表面200a上的第二連接墊210可透過導電膠層600電性連接。須注意的是,第一基板100的彎曲區域RII之上表面100a的一端之切線方向與相對的另一端之切線方向之夾角θ為90°至180°。當夾角θ小於90°時,可能因機台的噴塗方式之限制,而難以形成導電膠層600。
請參考第3A圖和第3B圖。第3A圖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立體示意圖。第3B圖繪示電性連接結構沿著切線B-B’的剖面示意圖。須說明的是,在第3A圖和第3B圖中,與第2A圖和第2B圖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或類似的元件。第3A圖和第3B圖之電性連接結構與第2A圖和第2B圖之電性連接結構相似,差異在第3A圖和第3B圖之電性連接結構中,第一基板100沿著D1方向的兩端向上彎曲,形成瓦片狀。第二基板200的一部分共形地貼合於第一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之上。類似地,第一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的向上彎曲的一端之切線方向與相對的向上彎曲的另一端之切線方向之夾角θ為90°至180°。然而,儘管第一基板100的形狀不同,仍可透過導電膠層600電性連接第一基板100的第一連接墊110與第二基板200的第二連接墊210。換言之,本發明之電性連接結構不 受限於第一基板100的形狀,而可簡單的藉由形成覆蓋第一連接墊110和第二連接墊210的導電膠層600,使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彼此間能電性導通。相較於傳統之電性連接結構,本發明之電性連接結構除了適用於平面型之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上接合軟式電路板之外,亦適用於非平面之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上接合軟式電路板。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性連接結構的形成方法800的流程圖。應瞭解到,在第4圖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亦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甚至可增加額外步驟或省略部份步驟。
首先,於步驟810中,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上表面上。接著,於步驟820中,將第二基板之一部分(以下稱為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黏合於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以下稱為第一基板的重疊部分)之上。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第二基板之上表面上。黏合方法可為滾輪式或氣囊式。具體地,滾輪式係指在塗覆一層黏結層材料於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的下表面後,對齊第一基板的重疊部分和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接著,使用滾輪施加壓力於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的上表面以使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共形地貼合於第一基板的重疊部分之上。另外,氣囊式係指在塗覆一層黏結層材料於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的下表面後,對齊第一基板的重疊部分 和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接著,將設置於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上的氣囊充氣以施加壓力於第二基板的上表面,從而使第二基板的重疊部分共形地貼合於第一基板的重疊部分之上。
接下來,於步驟830中,形成導電膠層覆蓋第一基板的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第二基板的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第一連接墊和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具體地,將包括高分子膠和金屬粒子之導電膠層材料噴塗於第一連接墊和第二連接墊之上。並藉由加熱或照光使高分子膠硬化以固定金屬粒子。據此,可降低導電膠層的電阻值及增加導電穩定性。接著,於步驟840中,形成保護膠層覆蓋第一連接墊、第二連接墊、以及導電膠層,以增加電性連接結構的穩定性。
由上述發明實施例可知,在此揭露的電性連接結構不受限於基板的形狀,而可藉由形成導電膠層覆蓋兩基板上對應的連接墊,使兩基板彼此間能電性導通。因此,解決了傳統之電性連接結構受限於熱壓機,而無法施予非平面之顯示面板、觸控面板或印刷電路板均勻的溫度與壓力,以至於容易發生接合不良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他實施方式亦有可能。因此,所請請求項之精神與範圍並不限定於此處實施方式所含之敘述。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可明瞭,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第一基板
100a‧‧‧上表面
110‧‧‧第一連接墊
200‧‧‧第二基板
200a‧‧‧上表面
210‧‧‧第二連接墊
500‧‧‧黏結層
600‧‧‧導電膠層
610‧‧‧金屬粒子
620‧‧‧高分子膠
700‧‧‧保護膠層
RI‧‧‧平面區域
RII‧‧‧彎曲區域

Claims (10)

  1. 一種電性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一表面上;一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之一表面上,且該第二基板之一部分位於該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之上,其中該第一連接墊與該第二連接墊於該第一基板之一法線方向上不重疊;以及一導電膠層,覆蓋該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該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該第一連接墊和該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保護膠層,該保護膠層覆蓋該第一連接墊、該第二連接墊、以及該導電膠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一黏結層,該黏結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部分與該第二基板之該部分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構,其中該第一基板為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或一印刷電路板的一基板,該第二基板為一軟式電路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 構,其中該第二基板之厚度為20微米至300微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構,其中該第一基板係彎曲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性連接結構,其中該第一基板之該表面的一端的一切線方向與相對的一另一端的一切線方向之夾角為90°至180°。
  8. 一種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包括:(i)提供一第一基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墊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一表面上;(ii)將一第二基板之一部分黏合於該第一基板之一部分之上,其中該第二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二連接墊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之一表面上,且該第一連接墊與該第二連接墊於該第一基板之一法線方向上不重疊;以及(iii)形成一導電膠層覆蓋該第一連接墊之一部分和該第二連接墊之一部分,從而使該第一連接墊和該第二連接墊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板係彎曲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形成電性連接結構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iv)形成一保護膠層覆蓋該第一連接墊、該第二連接墊、以及該導電膠層。
TW107118783A 2018-05-25 2018-05-31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202004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3466.XA CN108777911B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性连接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201810513466.X 2018-05-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4444A true TW202004444A (zh) 2020-01-16

Family

ID=6402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8783A TW202004444A (zh) 2018-05-25 2018-05-31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7911B (zh)
TW (1) TW20200444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2955A (zh) * 2019-01-22 2019-05-2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曲面自对位接合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8822A (ja) * 1983-11-18 1985-06-14 Alps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の端子接続方法
JPH0918108A (ja) * 1995-06-27 1997-01-1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接続構造
JP4866812B2 (ja) * 2007-08-27 2012-02-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
CN103890650A (zh) * 2011-10-19 2014-06-2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7911A (zh) 2018-11-09
CN108777911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0041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JP5972844B2 (ja) 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接続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接続方法
TWI381464B (zh) The bump structure and its making method
WO2016013593A1 (ja) 接続体、及び接続体の製造方法
WO202110335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1478858B (zh) 电路板结构与其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CN10857415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2004444A (zh) 電性連接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I662454B (zh) 曲面觸控模組結構及其貼合方法
KR101069747B1 (ko) 터치 패널용 패드와 기판의 결합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결합체
JP5760687B2 (ja) 配線板
TW202237781A (zh) 異方性導電膠及貼合方法
TWI530971B (zh) Wings coil and its making method
TWI557614B (zh) 觸控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15268704A (zh) 可用于热压成型的透明导电基板结构
JP5218725B2 (ja) 接続方法
JP4285347B2 (ja) 電子部品実装済基板および回路モジュール
TW202002739A (zh) 可撓式電路板及其應用之彎曲式電子模組
KR101129539B1 (ko) 터치패널용 패드와 기판의 결합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결합체
KR200466515Y1 (ko) 이방전도성필름을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구동칩패키지 부착 공정용 일체형 열압착 완충시트
KR101140795B1 (ko) 터치패널 제조용 결합 팁 및 이를 이용한 결합방법
CN109819585A (zh)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124417A1 (zh) 柔性面板及柔性面板制作方法
CN208848901U (zh) 可挠性电路板
JP5556424B2 (ja) 配線板および接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