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8018A - 電磁波吸收薄片 - Google Patents

電磁波吸收薄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8018A
TW201948018A TW107115000A TW107115000A TW201948018A TW 201948018 A TW201948018 A TW 201948018A TW 107115000 A TW107115000 A TW 107115000A TW 107115000 A TW107115000 A TW 107115000A TW 201948018 A TW201948018 A TW 2019480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wave
wave absorbing
absorbing sheet
iron oxid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5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6419B (zh
Inventor
廣井俊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麥克賽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麥克賽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麥克賽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5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64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8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8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419B/zh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可良好地吸收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的電磁波,且實現對於可撓性優越,可容易地配置所期望部分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具有含有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的磁性氧化鐵(1a)與樹脂製之結合料(1b)的電磁波吸收層(1),經由前述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所照射之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在使帶狀的薄片彎曲時,為了將在自薄片的彎曲部10mm之位置L的薄片內側面彼此的間隔d作為10mm而作為以該薄片之剖面積D(mm2)除以必要之加重量(g)之數值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g/mm2)的值,則較0大而6以下者。

Description

電磁波吸收薄片
本揭示係有關吸收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特別是對於可撓性優越,具有經由磁性共鳴而吸收電磁波之磁性體材料,而吸收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的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
為了迴避自電性電路釋放於外部之洩漏電磁波,或非期望所反射的電磁波之影響,而加以使用吸收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
近年係在行動電話等之移動體通信或無線LAN,費用自動收受系統(ETC)等,作為具有數吉赫(GHz)之頻率區帶的厘米波,更且具有30吉赫至300吉赫之頻率的毫米波區帶,超過毫米波區帶之高的頻率區帶的電磁波,利用具有1兆赫(THz)的頻率之電磁波的技術研究亦進展著。
對應於利用如此之更高頻率之電磁波的技術趨勢,在吸收不要的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體或形成為薄片狀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亦對於可吸收千兆赫區帶至兆赫區帶之電磁波的構成之需求則增高。
作為吸收如此高頻率區帶的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體,加以提案有:具有在25~100吉赫的範圍,磁變相位地具有發揮電磁波吸收性能之ε-氧化鐵(ε-Fe2 O3 )結晶之粒子的充填構造之電磁波吸收體(參照專利文獻1)。另外,作為將ε-氧化鐵之細微粒子,與結合劑同時進行混勻,在結合料之乾燥硬化時,自外部施加磁場而提高ε-氧化鐵粒子之磁場配向性,對於薄片狀之配向體的提案(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6048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13573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遮蔽來自產生電磁波之發生源的洩漏電磁波之情況,或自無法預測之反射波或自外部入射之電磁波保護特定之電子電路構件的情況,配置電磁波吸收構件為被覆成為對象之電路構件的形狀者則成為必要。對於此情況,較成型電磁波吸收材料為被覆成為對象之電路構件的形狀,收容成為對象之電路構件之電子機器的框體等,貼上電磁波吸收構件於既存構件之外面或內面者則許多情況係為容易。
如此,對於利用既存構件而於成為對象之電路構件周圍,配置電磁波吸收構件時,無間隙而配置電磁波吸收材料者則成為極為重要。另外,對於配置電磁波吸收構件之場所的形狀為曲面之情況係較固形之電磁波吸收體,可迎合曲面形狀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則更為有用。另外,在作為呈無間隙而配置電磁波吸收薄片時,有重貼之作業成為必要之情況,但作為欲剝離一旦貼上之電磁波吸收薄片時,亦考量到薄片成為被強折彎的狀態者。因此,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係要求具有可承受如此重貼作業之高可撓性之情況。但可吸收毫米波區帶或此以上之高頻率區帶的電磁波之以往的電磁波吸收構件,係即使為薄片狀之構成,亦不能說是具有充分之可撓性者。
本揭示係依據對於上述電磁波吸收薄片之要求,實現可良好地吸收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的電磁波,且對於可撓性優越,可容易地配置於所期望的部分之電磁波吸收薄片情況作為目的。 為了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有含有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的磁性氧化鐵與樹脂製之結合料的電磁波吸收層,經由前述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所照射之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薄片,其特徵為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在使帶狀的薄片彎曲時,為了將在自薄片的彎曲部10mm之位置的薄片內側面彼此的間隔d作為10mm而作為以該薄片之剖面積D(mm2 )除以必要之加重量(g)之數值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大而6以下者。 發明效果
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備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周期數區帶產生磁性共鳴之磁性氧化鐵的同時,可撓性評估值F則較0大而6以下。因此,可實現具備吸收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區帶之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特性,和高可撓性之實用性高的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有含有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的磁性氧化鐵與樹脂製之結合料的電磁波吸收層,經由前述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所照射之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在使帶狀的薄片彎曲時,為了將在自薄片的彎曲部10mm之位置L的薄片內側面彼此的間隔d作為10mm而作為以該薄片之剖面積D(mm2 )除以必要之加重量(g)之數值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大而6以下者。
由如此作為者,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可經由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毫米波區帶或此以上之高頻率區帶的電磁波者。另外,使用磁性氧化鐵與樹脂製之結合料,在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彈性變形範圍中,使帶狀的薄片彎曲時,為了將自薄片的彎曲部10mm之位置L的薄片內側彼此之間隔d作為10mm,而作為以該薄片之剖面積D(mm2 )除以必要之加重量(g)之數值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大而6以下之故,可未使薄片塑性變形而使其加大彎曲者。此結果,即使在收容成為電磁波之遮蔽對象的電子電路的機器框體之外面或內面等,配置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部分則為曲面之情況,或產生有薄片的重貼等而成為使薄片強彎曲的事態之情況,不易產生有斷裂或裂縫於電磁波吸收層,而未產生有塑性的變形,可實現具備高可撓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前述樹脂製結合料之玻璃轉移溫度(Tg)則0度以下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可實現在實際使用狀態中具有充分之可撓性的電磁波吸收薄片。
另外,前述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則1.5以上3.5以下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維持在毫米波區帶或此以上之高頻率區帶的電磁波之吸收性能的同時,可實現並存使用者在搬運電磁波吸收薄片時之處理容易度(自立性),與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配置場所之形狀的高適應性(可撓性)之實用性高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更且,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在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中,前述磁性氧化鐵的含有率則30體積%以上,而含於含有前述磁性氧化鐵的前述結合料之無機的填充物粉體全體的含有率為50體積%以下者為佳。由如此作為,可實現具備高電磁波吸收特性與高可撓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又另外,前述磁性氧化鐵則為ε-氧化鐵粉者為佳。由將作為金屬氧化物而具備最大的矯頑磁力,自然磁性共鳴頻率為數十吉赫以上之ε-氧化鐵,作為吸收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材料而使用者,可吸收毫米波區帶之30~300吉赫或此以上之高頻率的電磁波者。
在此情況中,前述ε-氧化鐵粉則為Fe位置之一部分則以3價的金屬原子而加以置換之ε-氧化鐵的粉體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經由置換Fe位置之材料而發揮磁性共鳴頻率不同之ε-氧化鐵的特性,而可實現吸收所期望之頻率區帶的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另外,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的背面側,形成接著層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具備高電磁波吸收特性之同時,可實現可容易地配置於所期望的場所,對於處理性優越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更且,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加以形成接觸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之一方的面,反射透過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之電磁波的反射層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可確實地進行毫米波以上的頻率區帶之電磁波的遮蔽與吸收,可實現以所謂反射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又另外,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與前述反射層之層積體的背面側,形成接著層者為佳。由如此作為者,具備高電磁波吸收特性之同時,可實現可容易地配置於所期望的場所,對於處理性優越之反射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以下,對於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參照圖面而加以說明。
(實施形態) [薄片構成]   圖1係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構成之剖面圖。
然而,圖1係為了容易理解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構成所記載的圖,對於圖中所示之構件的尺寸與厚度係並非根據現實所表示之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所例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備含有氧化磁性鐵1a與樹脂製之結合料1b的電磁波吸收層1。然而,圖1所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側(在圖1之下方側),加以形成為了作為可貼著電磁波吸收薄片於電子機器之框體的內表面,或外表面等之特定處的接著層2。
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由含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磁性氧化鐵1a則引起磁性共鳴者,經由磁性損失而將電磁波變換為熱能量散發之構成之故,可僅由電磁波吸收層1做電磁波的吸收。因此,如圖1所示,未設置反射層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一方的表面,而可作為吸收透過電磁波吸收層1之電磁波,所謂透過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而使用者。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以樹脂製結合料1b而構成電磁波吸收層1,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為大而6以下之故,可容易地貼著於彎曲面者,或一但貼著後加以剝離而重新貼著者,可作為實用性高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而實現。然而,對於可撓性評估值F的定義或其測定方法係於之後加以詳述。
更且,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呈容易貼著於高頻率電磁波的產生源周圍之構件表面等之所期望處地,加以層積接著層2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一方的表面。然而,具有接著層2之情況係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並非必須之條件。
[磁性氧化物]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於電磁波吸收層1,含有作為吸收電磁波的構件之磁性氧化鐵1a。此磁性氧化鐵1a係作為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之構成,最佳使用ε-氧化鐵,或鍶鐵氧體。另外,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磁性氧化鐵1a係從分散於樹脂製結合料1b而含有之構成情況,粒子狀者為佳。
ε-氧化鐵(ε-Fe2 O3 )係在氧化鐵(Fe2 O3 )中,出現於α-相(α-Fe2 O3 )與γ-(γ-Fe2 O3 )之間的相,而成為呈經由組合逆微胞法與溶膠凝膠法的奈米微粒合成法,可以單相的狀態得到之磁性材料。
ε-氧化鐵係雖為數nm至數十nm的微細粒子,但作為在常溫約20kOe之金屬氧化物而具備最大的矯頑磁力,更且,經由依據歲差運動之旋磁效應的自然磁性共鳴則在數十吉赫以上之所謂毫米波帶的頻率區帶產生之故,具有吸收毫米波區帶之30~300吉赫,或此以上之高頻率的電磁波之高效果。
更且,ε-氧化鐵係由將結晶之Fe位置的一部分,作為置換為鋁(Al)、鎵(Ga)、銠(Rh)、銦(In)等之3價的金屬元素之結晶者,可使磁性共鳴頻率,即,於作為電磁波吸收材料所使用情況吸收之電磁波的頻率數,作為不同者。
圖2係顯示使置換為Fe位置之金屬元素作為不同情況之ε-氧化鐵的矯頑磁力Hc與自然共鳴頻率f之關係。然而,自然共鳴頻率f係與吸收之電磁波的頻率略一致。
自圖2了解到,置換Fe位置之一部的ε-氧化鐵係經由置換為所置換之金屬元素的種類的量,自然共鳴頻率則為不同。另外,了解到自然共鳴頻率的值越高,該ε-氧化鐵的矯頑磁力則變越大者。
更具體而言,對於鎵置換的ε-氧化鐵,即ε-Gax Fe2-x O3 之情況係由調整置換量「x」者,在30吉赫至150吉赫程度為止之頻率區帶,具有吸收的峰值,而對於鋁置換的ε-氧化鐵,即ε-Alx Fe2-x O3 之情況係由調整置換量「x」者,在100吉赫至190吉赫程度為止之頻率區帶,具有吸收的峰值。因此,呈成為欲由電磁波吸收薄片吸收之頻率的自然共鳴頻率地,決定置換為ε-氧化鐵之Fe位置的元素之種類,更且,由調整與Fe之置換量者,可將所吸收之電磁波的頻率作為所期望的值。更且,對於將置換的金屬作為銠之ε-氧化鐵,即ε-Rhx Fe2-x O3 之情況係自180吉赫至其以上時,可將所吸收之電磁波的頻率區帶,位移至更高之方向。
ε-氧化鐵係包含金屬置換一部分的Fe位置之形態之構成而加以市售之故,可容易地取得。
另外,作為含於記載於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電磁波吸收層1的磁性氧化鐵1a,可使用鍶鐵氧體。鍶鐵氧體係鍶與鐵的複合氧化物,作為磁鐵材料而一般加以使用。鍶鐵氧體系具有六方晶型的結晶構造,大小係數μm程度,可對於數十GHz電磁波產生磁性共鳴而吸收此等者。
[樹脂製結合料]   在使用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樹脂製結合料1b係可使用環氧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氨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酚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橡膠系樹脂等之樹脂材料。
更具體而言,作為環氧系樹脂,可使用環氧化雙酚A之兩末端的氫氧基的化合物者。另外,作為聚氨酯系樹脂,可使用聚酯系胺基甲酸酯樹脂,聚醚系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碳酸酯系胺基甲酸酯樹脂,環氧系胺基甲酸酯樹脂等。作為丙烯酸系之樹脂,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使用經由使烷基之碳數位於2~18之範圍的丙烯酸烷基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官能基含有聚合物,和因應必要而可與此等共聚合之其他的改質用聚合物共聚合而所得到之官能基含有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等。
另外,作為橡膠系樹脂,可將苯乙烯系之熱可塑性彈性體的SIS(苯乙烯-異丁烯嵌段共聚物)或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石油系合成橡膠之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膠)、其他丙烯酸橡膠或聚矽氧橡膠等之橡膠系材料,作為結合料而使用者。
然而在此等各種之樹脂製結合料之中,聚酯系樹脂則在實現高可撓性上而為理想。另外,從關懷環境的觀點,作為結合料所使用的樹脂,使用未含有鹵素之無鹵素的構成者為佳。此等之樹脂材料係作為樹脂薄片的結合料之材料而為一般性的構成之故,而可容易地取得。
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備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為大而6以下之可撓性。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具有如此之可撓性之故,作為結合料材料之玻璃移轉點溫度(Tg)係選擇0度以下(攝氏)之構成,更理想為-5度以下之構成者為佳。
一般,含有金屬粉,或者氧化鐵的樹脂材料之玻璃移轉點溫度係有較未含有金屬粉之樹脂材料單體的情況之玻璃移轉點溫度為上升之傾向。因此,如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具備特定量(作為一例為30體積%)以上含有磁性氧化鐵之ε-氧化鐵粉或鍶鐵氧體粉於樹脂製結合料之電磁波吸收層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對於在實際使用狀態中為了確保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係作為樹脂製結合料之玻璃移轉點溫度則如為上述範圍,可實現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而具有良好之可撓性的構成。
然而,在此之玻璃移轉點溫度(Tg)係使用股份有限公司UBM製之Rheogel-E4000(製品名),作為測定條件,溫度範圍為-70度~20度、升溫速度為3度/min、頻率數為10Hz、作為測定治具而使用拉伸治具,作為試料形狀為寬度2mm×長度20mm,將厚度作為微測器測定厚度測定時的值。
[電磁波吸收層]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電磁波吸收層1中,作為電磁波吸收材料而使用磁性氧化鐵1a,但磁性氧化鐵1a係如上述,ε-氧化鐵粉或鍶鐵氧體粉之粒徑為數nm至數μm之細微的金屬氧化鐵粒子之故,在電磁波吸收層1之形成時,使磁性氧化鐵1a良好地分散於結合料1b內之情況則成為重要。
因此,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於電磁波吸收層1,含有苯基膦酸,苯基膦酸二氯化物等之芳基磺酸,甲基膦酸,乙基膦酸,辛基膦酸,丙基膦酸等之烷基膦酸,或者,羥基乙叉二膦酸,硝基三亞甲基膦酸等之多官能膦酸等之磷酸化合物。此等磷酸化合物係具有難燃性之同時,作為微細之磁性氧化鐵1a的分散劑而發揮機能之故,可使結合料內之磁性氧化鐵1a良好地分散者。
更具體而言係作為分散劑,係可使用日本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或日本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苯基膦酸(PPA)、日本城北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氧化磷酸酯「JP-502」(製品名)等。
然而,作為電磁波吸收層1之組成係作為一例,對於ε-氧化鐵粉100分而言,可將樹脂製結合料作為2~50分,磷酸化合物的含有量作為0.1~15分者。當樹脂製結合料較2分少時,無法良好地使ε-氧化鐵粉分散者。另外,成為無法維持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形狀。當較50分為多時,在電磁波吸收薄片之中,ε-氧化鐵粉的體積含率則變小,而透磁率變低之故,電磁波吸收的效果則變小。
當磷酸化合物的含有量則較0.1分少時,無法使用樹脂製結合料而良好地使磁性氧化鐵分散者。當較15分為多時,良好地使磁性氧化鐵分散之效果則飽和。在電磁波吸收薄片之中,磁性氧化鐵的體積含率則變小,而透磁率變低之故,電磁波吸收的效果則變小。
由將樹脂製結合料與磷酸化合物的含有量作為上述的範圍者,ε-氧化鐵粉之分散性則提升,可縮小最大粒徑或平均粒徑。   其結果,更可實現具有高可撓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電磁波吸收層之製造方法]   在此,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電磁波吸收層1之製造方法的一例加以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製作至少含有磁性氧化鐵1a與樹脂製結合料1b之磁性塗料,經由以特定的厚度而將此進行塗佈,乾燥之後進行延壓處理之時,形成電磁波吸收層1。然而,在以下中,例示作為磁性氧化鐵1a而使用ε-氧化鐵粉之情況。
首先,製作磁性塗料。
磁性塗料係得到ε-氧化鐵粉與分散劑的磷酸化合物,樹脂製結合料之混勻物,將此等稀釋,在更加分散之後,可經由以過濾器過濾而得到。混勻物係作為一例,經由加壓式之分批式混勻機而進行混勻而得到。另外,混勻物之分散係作為一例而可使用充填鋯等之珠粒的砂磨,作為分散液而得到。然而,此時,可因應必要而調配交聯劑者。
將所得到之磁性塗料,於具有剝離性的支持體,作為一例,經由聚矽氧塗佈而於剝離處理之厚度38μm之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的薄片上,使用平台塗佈機或棒塗佈機等而塗佈。
之後,以80℃將wet狀態之磁性塗料進行乾燥,更且使用延壓裝置,以特定溫度進行延壓處理,可形成電磁波吸收層於支持體上。
作為一例,由將在塗佈支持體上之wet狀態的磁性塗料的厚度作為1mm者,可將乾燥後的厚度作為400μm、延壓處理後之電磁波吸收層之厚度作為300μm。
由如此作為,作為磁性氧化物1a而使用之nm級別之微細的ε-氧化鐵粉則可形成良好地分散於樹脂製結合料1b內之狀態的電磁波吸收層1者。
然而,作為製作磁性塗料之其他方法,作為磁性塗料成分,至少將磁性氧化鐵,和分散劑之磷酸化合物,和結合料樹脂,以高速攪拌機進行高速混合而調製混合物,之後,即使將所得到之混合物,以砂磨而進行分散處理,亦可得到磁性塗料。
[接著層]   如圖1所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於電磁波吸收層1的背面,形成接著層2。
由設置接著層2者,可將電磁波吸收層1,貼合於收納電性電路之框體的內面,或電性機器之內面或外面之所期望的位置者。特別是,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電磁波吸收層1則具有可撓性之構成之故,對於經由接著層2而彎曲的曲面上,亦可容易地貼合者,電磁波吸收薄片之處理容易性則提升。
作為接著層2,可使用作為黏著膠帶等之接著層所利用之公知的材料,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等。另外,為了對於被著體而言之黏著力的調節,糊殘留的減低,亦可使用黏著賦予劑或交聯劑者。對於被著物之黏著力係5N/10mm~12N/10mm為佳。黏著力較5N/10mm為小時,電磁波吸收薄片則容易自被著體剝離,以及偏移者。另外,黏著力則較12N/10mm為大時,不易自被著體剝離電磁波吸收薄片。
另外,接著層2之厚度係20μm~100μm為佳。當接著層的厚度較20μm為薄時,黏著力則變小,而電磁波吸收薄片則容易自被著體剝離,以及偏移者。當接著層的厚度較100μm為大時,電磁波吸收薄片全體的可撓性則有變小之虞。另外,當接著層2為厚時,不易自被著體剝離電磁波吸收薄片。另外,接著層2之凝集力為小之情況係剝離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有著產生有糊殘留於被著體之情況。
然而,在本申請說明書中,接著層2係為不可剝離地貼著之接著層2之同時,進行可剝離之貼著的接著層2亦可。
另外,對於將電磁波吸收薄片貼著於特定的面時,即使電磁波吸收薄片未具備接著層2,由具備接著性於配置有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構件側的表面者,或使用兩面膠帶或接著劑者,亦可貼著電磁波吸收薄片於特定部位。在此點中,接著層2係明確了解到並非在本實施形態所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必須之構成要件者。
[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   接著,對於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加以說明。然而,在以下的說明中,作為測定對象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對於僅具備電磁波吸收層1而未層積接著層2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加以說明。
圖3係說明將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所具備之可撓性的大小附上條件,測定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評估值F之狀態的圖。
對於測定係使用長度100mm、寬度20mm之帶狀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並且,如圖3所示,將在帶狀的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長度方向之中間部分作為中心,長度方向之兩端部分則呈重疊地使其彎曲,求取維持此狀態的外力。更且,由以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剖面積而除以所得到之外力者,可得到測定對象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評估值F者。
例如,如圖3所示,於電子秤之測定台11上配置測定對象的電磁波吸收薄片,測定在未加上外力狀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自重。之後,由在加上外力使其變形之狀態中,測定加上於電子秤之重量,再自所得到之測定結果除去電磁波吸收薄片之自重分的重量者,在使電磁波吸收薄片彎曲的狀態而維持之故,明確了解到必要之加重量。
為了以特定的彎曲狀態而維持電磁波吸收薄片,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之上方側係配置如圖3所示之板構件12,對於此板構件12而言,朝向垂直下方側,加上作為白色箭頭13而示於圖3中之外力。此時,自電磁波吸收薄片1之彎曲部分之外側的端部之距離L則在L=10mm之部分中,加以彎曲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內側面彼此之間隔d則成為d=10mm時,作為重量而測定外力13的大小,將以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剖面積D(單位:mm2 )除以此之數值,作為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然而,可撓性評估值F(g/mm2 )係在溫度23度,濕度50%Rh之環境下進行測定。
例如,對於厚度100μm(=0.1mm)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而言,成為如圖3之狀態時所加上的外力13則經由電子秤而作為6克重所表示之情況,係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剖面積D則為20(mm)×0.1(mm)=2(mm2 )之故,求取之可撓性評估值F係成為6÷2=3g/mm2 。對於此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為較0大而6以下之情況,可說是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而具有良好之可撓性者。另外,此數值如為較0大而4以下的範圍時,在並存具備自立性與可撓性的點而為理想,而F值如為1.5以上3.5以下之範圍時,可說是具備更理想之可撓性的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然而,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作為較0大之理由係F=0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情況,係僅經由自重而薄片產生彎曲的狀態,而無法形成自如圖3所示之折彎部朝向兩端部之部分則平行地加以維持之形狀者。在如此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係過於柔軟而失去自立性,使用者搬運之情況或貼著於特定場所時之處理則變為困難。另外,超過F=6之情況係在使電磁波吸收薄片彎曲時,必須要大的力量,而作業性則降低。
同樣地,作為可撓性評估值F之下限值,對於作為0.1或0.01等之有效數字1位數而判斷之情況,其值成為「0」者係認為與測定值本身為「0」之情況進行區別。此係如上述,對於將僅由自重而電磁波吸收薄片產生彎曲的狀態作為可撓性評估值F=0而示之情況而言,假設如即使為0.01,較0為大的數值時,意味按壓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力量則為必要者之故。隨之,在本申請發明中,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評估值F則較0為大之情況係意味在使電磁波吸收薄片彎曲時,在自彎曲部分之外側的端部之距離L為10mm之部分中,加以彎曲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內側面彼此之間隔d則為了成為10mm,而必須要某些的外力者。
然而,在圖3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的測定中,測定對象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則位於彈性變形範圍者則成為前提。即,測定上述可撓性評估值F之後,去除薄片上之板構件12時,電磁波吸收薄片則反為初期之形狀者則為重要。即使除去板構件12,亦經由加上之外力而產生有塑性變形,薄片則未返回至初期形狀,以及對於薄片之彎曲部分之外側部分,產生裂痕等外觀上之異常情況,該電磁波吸收薄片係被判斷未具備特定之可撓性評估值者。
另外,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初期狀態,係將電磁波吸收薄片載置於電子秤的測定台上而重疊兩端部份之情況,兩端部分則重疊而成為2折之狀態,但彎曲部分的口徑為大而在自彎曲部的外側端部的距離L為10mm之部分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之間隔d則認為成為較10mm為大者。此係可撓性則為比較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的初期形狀。另外,在可撓性更小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即使將兩端部作為一致而亦未重疊,間隔為寬,端部部分之內側面的間隔則成為較彎曲部分為大之狀態。更且,對於可撓性為小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當去除作為欲重疊端部的力量時,電磁波吸收薄片則成為成返回至直線狀。因此,對於在本說明書中,電磁波吸收薄片則位於彈性變形範圍之情況,係在去除外力之狀態,作為稱為各電磁波吸收薄片則可返回至對應於其可撓性之大小的初期狀態的形狀之狀態。
然而,電磁波吸收薄片則為在具備接著層或後述之反射層之情況,亦可將此等層之厚度,較電磁波吸收層之厚度為極薄地形成之故,對於經由設置此等接著層或反射層之可撓性評估值F的影響為小。
如此,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對於以來自外部些微的力量彎曲之同時,自強彎曲之狀態開放外力之情況,返回至原來的形狀之復原性為高之情況亦為重要。在如此得到高復原性上中,含於電磁波吸收層之磁性氧化鐵的粒徑係磁性氧化鐵為ε-氧化鐵之情況係平均粒徑為5~50nm、而磁性氧化鐵為鍶鐵氧體之情況係平均粒徑為1~5μm者為佳。
圖4係為了說明含於電磁波吸收層之磁性氧化鐵的粒徑則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帶來之影響之形象圖。
各圖4(a)則顯示磁性氧化鐵的粒徑為充分小之情況,而圖4(b)則顯示磁性氧化鐵的粒徑為大之情況。然而,圖4(a),圖4(b)係均如圖3所示,顯示自外側的兩面,以平板狀的構件按壓電磁波吸收薄片而縮小其間隔,作為呈測定可撓性評估值F之情況的形狀。
如於圖4(a)顯示其形象地,含有於樹脂製結合料1b之磁性氧化鐵1a的平均粒子徑為相當小之情況,電磁波吸收薄片(電磁波吸收層1)則完美地彎曲,自形成為略半圓狀之彎曲部分,兩端部則成為呈成為平行之直線地延伸之形狀。
另一方面,如圖4(b)所示,對於含於樹脂製之結合料1b'的磁性氧化鐵1a’之粒徑為大之情況,在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彎曲部分接觸有磁性氧化鐵彼此,而彎曲部的半徑則未變得相當小,而朝向於兩端部分之直線部分則未成為平行而成為端部側開啟之狀態。在此狀態,呈縮小兩端部之間隔地加強自外側夾持的力量(在圖3中之外力13)時,在彎曲部分,對於樹脂製結合料產生有裂痕或斷裂,而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電磁波吸收層1)產生有塑性變形。
然而,圖4(a)及圖4(b)係終究作為形象而表示在彎曲部分的磁性氧化鐵的狀態者,而對於電磁波吸收層之厚度而言之磁性氧化鐵的粒子徑的比例係與現實之構成不同。
(實施例)   接著,實際作成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說明測定可撓性評估值之測定結果。
作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製作作為磁性氧化物而使用ε-氧化鐵,而作為結合料使用聚酯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實施例1),和作為結合料而使用聚氨酯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實施例2)。另外,製作作為磁性氧化物而使用鍶鐵氧體,作為結合料而使用聚矽氧橡膠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實施例3)。然而,所有的實施例均未形成接著層,而作成僅電磁波吸收層所成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在各電磁波吸收薄片之組成的調配量係作成如以下。
○實施例1  磁性氧化鐵   ε-氧化鐵粉 40.0g  結合料   聚酯 73.1g    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VYLON55SS(製品名)    Tg:-15℃ 固形分:25.6g 溶劑:47.5g   苯磺酸(PPA:分散劑) 2.0g   甲基乙基甲酮(MEK:溶劑) 20.1g ○實施例2  磁性氧化鐵   ε-氧化鐵粉 40.0g  結合料   聚氨酯 50.6g    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VYLON UR8700(製品名)    Tg:-22℃ 固形分:15.2g 溶劑:35.4g   苯磺酸(PPA:分散劑) 2.0g   甲基乙基甲酮(MEK:溶劑) 2.7g ○實施例3  磁性氧化鐵   鍶鐵氧體粉 100.0g  結合料   聚矽氧橡膠 30.0g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KE-510U(製品名)    Tg:-125℃    包含同C-8A(加琉劑)0.9g
對於此等3個電磁波吸收薄片而言,以圖3所示之方法而測定其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
在對於結合料使用聚酯之實施例1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1.4(g/mm2 )。另外,在對於結合料使用聚氨酯之實施例2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2.7(g/mm2 )。更且,在對於結合料使用聚矽氧橡膠之實施例3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1.1(g/mm2 ),而均可確認到含於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評估值之數值範圍(較0為大而6以下)之情況。
實施例1及實施例2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加上於上述之良好的可撓性,經由作為電磁波吸收物質所使用之ε-氧化鐵,作為一例可吸收頻率為75GHz之毫米區帶之電磁波者。另外,實施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亦經由作為電磁波吸收物質所使用之鍶鐵氧體,可吸收頻率為76GHz之毫米波區帶之電磁波者。
在此,作為比較例,與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同樣地,測定作為磁性氧化鐵而含有ε-氧化鐵而吸收75GHz附近之高頻率的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的數值。作為比較例而使用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均由將反射波的相位作為1/2波長分偏移者,對於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入射波與反射波則互相抵銷而吸收電磁波,所謂電磁波干涉型(λ/4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作為第1比較例而測定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FDK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橡膠形式的電磁波吸收薄片「SA76(製品名)」之情況,除去反射層之金屬層而測定之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8.9(g/mm2 )。另外,作為第2比較例而測定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E&C Engineering股份有限公司製之電磁波吸收薄片「EC-SORB SF-76.5MB(製品名)」之情況,除去反射層之金屬層而測定之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7.1(g/mm2 )。如此,作為比較例而測定之既存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係了解到可撓性均較上述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為低者。
更且,為了求取理想之可撓性評估值F的範圍,作為磁性氧化鐵而使用ε-氧化鐵粉,而製作實施例4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與第3比較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比較例3)。在實施例4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與比較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之組成的調配量係如以下。另外,各電磁波吸收薄片係以與上述實施例1~實施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同樣的製作方法而製作。
○實施例4  磁性氧化鐵   ε-氧化鐵粉 40.0g  結合料   聚酯 73.1g    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VYLON 50SS(製品名)    Tg:-3℃ 固形分:15.2g 溶劑:35.4g   苯磺酸(PPA:分散劑) 2.0g   甲基乙基甲酮(MEK:溶劑) 20.1g ○比較例3  磁性氧化鐵   ε-氧化鐵粉 40.0g  結合料   聚氨酯 50.6g    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VYLON UR3200(製品名)    Tg:4℃ 固形分:15.2g 溶剤:35.4g   苯磺酸(PPA:分散劑) 2.0g
實施例4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3.8(g/mm2 ),而當結束可撓性評估值F之測定而除去外力時,返回至初期的形狀。另一方面,比較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係成為6.3(g/mm2 ),而即使加上外力,彎曲部之半徑則未相當變小,而將在距離L為10mm之部分的間隔d作為10mm而測定之後進行觀察時,在彎曲部分的外側,於電磁波吸收層1的表面產生有裂痕。
從此情況,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則如為1以上4以下之範圍,可確認到可得到並存充分之可撓性與自立性的電磁波吸收薄片者。另一方面,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則成為較6為大時,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反彈力則過大之故,例如,在薄片重貼時強彎曲的情況,可確認電磁波吸收層產生損傷之虞情況。
然而,在測定上述可撓性評估值F之實施例1及實施例2,更且,實施例4,比較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在完成後之電磁波吸收層之ε-氧化鐵的含有率呈成為40體積%地,決定ε-氧化鐵粉與結合料材料的調配比例。另外,對於實施例3之電磁波吸收薄片,鍶鐵氧體之含有率則呈成為約40體積%地,決定鍶氧化鐵粉與結合料材料的調配比例。
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為吸收經由含有於電磁波吸收層的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入射之電磁波之故,而當含於電磁波吸收層之磁性氧化鐵的含有比例為低時,電磁波吸收特性則降低。作為電磁波吸收特性,使透過電磁波吸收薄片之透過波的強度,對於入射波之強度而言降低15dB,即,作為呈得到吸收90%電磁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時,在電磁波吸收層之磁性氧化鐵的含有比例係40體積%以上者則成為基準。如此,由將磁性氧化鐵的含有比率作為40體積%以上者,可增加電磁波吸收層之透磁率虛部(μ'')的值,而實現具備高電磁波吸收特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另一方面,於電磁波吸收薄片之電磁波吸收層,作為磁性氧化鐵與結合料材料而含有之無機的填充料所成,而填充料粉體的成分包含越多,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可撓性則越降低。發明者們在進行檢討時,當此等無機的填充粉體全體的含有量超過50體積%時,產生有作為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可撓性則成為不充分之虞。當然,經由無機的填充粉體各自的尺寸與形狀,電磁波吸收層之可撓性的程度係產生變化。另外,經由電磁波吸收層而含有許多之磁性氧化鐵者則電磁波吸收特性係提升之故,磁性氧化鐵以外的填充物等之固形分係盡可能呈未含有地,形成電磁波吸收層者為佳。
[電磁波吸收薄片之變形例]   在此,對於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變形例而加以說明。
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經由作為電磁波吸收材料,與樹脂製之結合料同時形成電磁波吸收層之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電磁波之構成之故,於與電磁波吸收層的電磁波所入射側相反側的表面,可採用具備反射金屬層等之電磁波的反射層之構成者。
圖5係顯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層的變形例之構成之剖面圖。
然而,圖5係與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構成之圖1同樣地,為了容易理解其構成所記載的圖,對於圖中所示之構件的尺寸與厚度係並非根據現實所表示之構成。另外,對於與構成圖1所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相同構件,係附上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之說明。
變形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於包含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的磁性氧化鐵1a與樹脂製的結合料1b之電磁波吸收層1的背面側(在圖5中之下方側),接觸於電磁波吸收層1表面而形成反射層3。
然而,在圖5所示之變形例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中,於反射層3之又背面側,加以形成可貼著電磁波吸收薄片於特定處之接著層2。
反射層3係如為密著形成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的金屬層即可。但在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在電磁波吸收薄片的彈性變形範圍中,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成為較0為大而6以下之構成之故,作為反射層3而使用金屬板之情況係為困難。因此,反射層3係可作為密著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側而配置之金屬箔,或作為蒸鍍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之金屬蒸鍍膜,又,作為形成於配置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側之樹脂等之非金屬製的薄片構件的電磁波吸收層1側表面之金屬蒸鍍膜而實現者。
然而,對於構成反射層3之金屬的種類係無特別限定,將以鋁或銅,鉻等之電子構件等通常加以使用之金屬材料為始,可使用各種金屬材料者,但電性阻抗則儘可能為小,使用耐蝕性高之金屬者為更佳。
在圖5所示之有關變形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中,由設置反射層3於電磁波吸收層1之背面者,可確實地迴避電磁波貫通電磁波吸收薄片之事態。因此,特別作為防止自以高頻率所驅動之電性電路構件等釋放於外部之電磁波的洩漏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可最佳地使用者。
如以上說明地,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經由作為電磁波吸收構件而含有於電磁波吸收層的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可良好地吸收毫米波區帶,或此以上之高頻率區帶之電磁波者。另外,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則較0(g/mm2 )為大而6(g/mm2 )以下之故,而具有實用上充分程度之高可撓性。因此,可將電磁波吸收薄片容易地貼著於彎曲面之同時,在進行電磁波吸收薄片之貼上或重貼時,電磁波吸收薄片則成為強折彎之狀態之情況,亦可實現未產生有斷裂或可塑變形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者。
然而,在上述實施形態的說明中,作為形成電磁波吸收層之方法,對於製作磁性塗料而塗佈,乾燥此等之方法加以說明過。作為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電磁波吸收層之製作方法係除了塗佈上述磁性塗料的方法之外,例如考慮使用壓出成型法等之各種成型法者。
更具體而言係將磁性氧化鐵粉,和結合料,和因應必要,將分散劑等預先進行混合,將混合之此等材料,自壓出成型機的樹脂供給口,供給至可塑性汽缸內。然而,作為壓出成型機係可使用具備可塑性汽缸,和設置於可塑性汽缸前端之壓模,和旋轉自由地配設於可塑性汽缸內之推進器,和使堆進器驅動之驅動機構的通常之壓出成型機。經由壓出成型機之帶式加熱器而可塑化的熔融材料則經由推進器的旋轉而傳送至前方,自前端壓出成薄片狀者。由將所壓出的材料,進行乾燥,加壓成形,延壓處理等者而可得到特定厚度之電磁波吸收層。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於以一層而加以構成電磁波吸收層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已做過說明,但作為電磁波吸收層而可採用層積複數的層之構成者。由如此作為者,對於特別具備反射層之反射型的電磁波吸收薄片之情況,由將電磁波吸收層之輸入阻抗作為所期望的值,與空氣中之阻抗整合者,更可使在電磁波吸收薄片之電磁波吸收特性提升者。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在本申請所揭示之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吸收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高頻率區帶的電磁波,更且,作為具備高可撓性之電磁波吸收薄片而為有用。
1‧‧‧電磁波吸收層
1a‧‧‧磁性氧化鐵
1b‧‧‧結合料
2‧‧‧接著層
圖1係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構成之剖面圖。   圖2係說明置換Fe位置之一部分的ε-氧化鐵之電磁波吸收特性的圖。   圖3係說明在使薄片彎曲時,自加上於薄片之加重的大小,測定可撓性特性值F之方法的模型圖。   圖4係為了說明含於電磁波吸收層的ε-氧化鐵粉的大小,和電磁波吸收薄片之彎曲程度的關係的圖。   圖5係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變形例,反射型之電磁波吸收薄片的構成之剖面圖。

Claims (9)

  1. 一種電磁波吸收薄片,係具有含有在毫米波區帶以上之頻率區帶產生磁性共鳴的磁性氧化鐵與樹脂製之結合料的電磁波吸收層,經由前述磁性氧化鐵的磁性共鳴而吸收所照射之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薄片,其特徵為   在彈性變形範圍中,在使帶狀的薄片彎曲時,為了將在自薄片的彎曲部10mm之位置L的薄片內側面彼此的間隔d作為10mm而作為以該薄片之剖面積D(mm2 )除必要之加重量(g)之數值所示之可撓性評估值F(g/mm2 )的值,則較0大而6以下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前述樹脂製結合料之玻璃移轉點溫度(Tg)為0度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前述可撓性評估值F的值為1.5以上3.5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在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中,前述磁性氧化鐵的含有率為30體積%以上,而混入於含有前述磁性氧化鐵之前述結合料的無機之充填粉體全體之含有率為50體積%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任一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前述磁性氧化鐵為ε-氧化鐵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前述ε-氧化鐵粉為Fe位置之一部分以3價的金屬原子而加以置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任一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形成有接著層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之背面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任一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接觸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之一方的面,形成反射透過前述電磁波吸收層之電磁波的反射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電磁波吸收薄片,其中,於前述電磁波吸收層與前述反射層之層積體的背面側,形成接著層。
TW107115000A 2018-05-03 2018-05-03 電磁波吸收薄片 TWI756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5000A TWI756419B (zh) 2018-05-03 2018-05-03 電磁波吸收薄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5000A TWI756419B (zh) 2018-05-03 2018-05-03 電磁波吸收薄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8018A true TW201948018A (zh) 2019-12-16
TWI756419B TWI756419B (zh) 2022-03-01

Family

ID=6958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5000A TWI756419B (zh) 2018-05-03 2018-05-03 電磁波吸收薄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64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1653B2 (ja) * 2004-03-30 2009-08-12 株式会社タイカ 電磁波吸収体
JP2007294808A (ja) * 2006-04-27 2007-11-08 Nitto Denko Corp 電磁波を伝導又は吸収する特性を有する構造体
JP2012129352A (ja) * 2010-12-15 2012-07-05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電磁波抑制シート、電磁波抑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シート積層体、可撓性材
JP6616653B2 (ja) * 2014-12-03 2019-12-04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電磁波吸収体及び膜形成用ペースト
JP2016111172A (ja) * 2014-12-05 2016-06-20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複合型電磁波抑制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6419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7785B2 (ja) 電磁波吸収シート
CN109845428B (zh) 电磁波吸收片
JP6764465B2 (ja) 電波吸収シート
JP7030694B2 (ja) 電磁波吸収体
TWI763888B (zh) 電磁波吸收性組成物、電磁波吸收體
CN110235537B (zh) 电磁波吸收片
JP2023067902A (ja) 電磁波吸収体用組成物、および、電磁波吸収体
JP2018056492A (ja) 電波吸収シート
TWI787517B (zh) 電磁波吸收體及電磁波吸收體用組成物
TW201948018A (zh) 電磁波吸收薄片
JP2023107871A (ja) 電磁波吸収体
KR101510301B1 (ko) 페라이트 시트 복합체 제조용 접착 시트
TWI812620B (zh) 電磁波吸收薄片
TW201948017A (zh) 電磁波吸收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