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189A -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 Google Patents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1189A
TW201941189A TW108109852A TW108109852A TW201941189A TW 201941189 A TW201941189 A TW 201941189A TW 108109852 A TW108109852 A TW 108109852A TW 108109852 A TW108109852 A TW 108109852A TW 201941189 A TW201941189 A TW 2019411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ed
recording
partition
meta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宮本健太郎
宮本隆司
近藤理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1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0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2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7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8Table of contents on a tape [T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08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or erasing from, magnetic tapes, sheets, e.g. cards, or wires
    • G11B5/00813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or erasing from, magnetic tapes, sheets, e.g. cards, or wires magnetic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98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錄裝置,其包括記錄部,所述記錄部將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的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

Description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本揭示是有關於一種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讀取方法、讀取程式以及磁帶。
先前,作為使用磁帶等可攜式記錄媒體的檔案系統,已知有線性磁帶檔案系統(Linear Tape File System,LTFS)。
作為與該檔案系統相關的技術,於日本專利特開2016-4413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將多個檔案以變成一個結合檔案的方式連續地寫入磁帶中的技術。於該技術中,將包含磁帶上的結合檔案的開始位置及尺寸的第一索引寫入磁帶中後,將包含關於磁帶上的結合檔案中的多個檔案的各個的開始位置及尺寸的第二索引寫入磁帶中。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如圖17所示,於所述LTFS中,將磁帶的記錄區域分割成索引分區(index Partition)及資料分區(data Partition)。自磁帶的資料分區的最前列起記錄文件資料及圖像資料等使用者作為保存對象的資料。而且,例如於已被記錄的資料的尺寸的合計已超過規定的尺寸的情況下,將包含表示已被記錄的資料各自的於磁帶上的位置的資訊的索引(圖17中的索引(index)1)記錄於資料分區中。
另外,若於記錄了索引後超過規定的尺寸記錄資料,則記錄新的索引(圖17中的索引2)。於該索引中,包含表示自磁帶的最前列起所記錄的所有資料各自的於磁帶上的位置的資訊。
因此,存在如下的問題點:於磁帶中記錄越多的資料,索引的尺寸亦變得越大,磁帶的實效容量下降。再者,此處所謂實效容量,是指磁帶中的可記錄使用者作為保存對象的資料的容量。
於日本專利特開2016-4413號公報中記載的技術中,雖然考慮了將許多小尺寸的資料記錄於磁帶中時的資料傳輸速度,但未考慮所述伴隨索引的尺寸的增大的磁帶的實效容量的下降。再者,所述問題點並不限定於磁帶,亦可於應用了如下方式的其他可攜式記錄媒體中產生,所述方式是因表示於記錄索引的時間點之前所記錄的所有資料的記錄位置的資訊包含於索引中而導致索引大型化的方式。
本揭示是鑒於以上的情況而成者,其提供一種可抑制可攜式記錄媒體的實效容量的下降的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讀取方法、讀取程式以及磁帶。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示的記錄裝置包括記錄部,所述記錄部將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metadata)的多個物件(object)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於記錄至少一個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
再者,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記錄部於記錄至少一個第一集合資料後,將作為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
另外,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記錄部於已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為規定的尺寸以下的情況、且將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的情況下,覆蓋第二集合資料來進行記錄。
另外,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可攜式記錄媒體包含參考分區及記錄物件的資料分區,記錄部將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中,且於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超過規定的尺寸的情況下,將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參考分區中。
另外,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記錄部於將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參考分區中的情況下,不刪除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而將其記錄於參考分區中。
另外,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元資料包括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及包含元資料的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
另外,本揭示的記錄裝置亦可為可攜式記錄媒體是磁帶。
本揭示的讀取裝置包括:確定部,使用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以及讀取部,讀取已被記錄於由確定部所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再者,本揭示的讀取裝置亦可為確定部按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順序進行參照來確定所述位置。
本揭示的記錄方法是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記錄方法,所述處理是將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於記錄至少一個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的處理,且為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處理。
本揭示的記錄程式是用於使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記錄程式,所述處理是將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於記錄至少一個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的處理,且為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處理。
本揭示的讀取方法是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讀取方法,所述處理使用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且讀取已被記錄於經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本揭示的讀取程式是用於使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讀取程式,所述處理使用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且讀取已被記錄於經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本揭示的磁帶是記錄包含資料及與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且於記錄至少一個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的磁帶,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揭示,可抑制可攜式記錄媒體的實效容量的下降。
以下,參照圖式對用於實施本揭示的技術的形態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圖1對本實施方式的記錄讀取系統10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記錄讀取系統10包括資訊處理裝置12及磁帶庫(tape library)14。磁帶庫14與資訊處理裝置12連接。另外,資訊處理裝置12及多台終端16與網路N連接,可經由網路N而進行通信。
磁帶庫14包括多個槽(slot)(省略圖示)及多個磁帶驅動機(tape drive)18,於各槽中保存磁帶T。磁帶T是藉由順序存取(sequential access)來進行資料的寫入或讀取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一例。再者,作為磁帶T的例子,可列舉線性磁帶開放(Linear Tape-Open,LTO)磁帶。
於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2來進行對於磁帶T的資料的寫入或讀取的情況下,將寫入或讀取對象的磁帶T自槽載入規定的磁帶驅動機18中。若由資訊處理裝置12所進行的對於已被載入磁帶驅動機18中的磁帶T的寫入或讀取完成,則將磁帶T自磁帶驅動機18卸載至原先保存磁帶T的槽中。
於本實施方式中,對應用包含文件資料及圖像資料等使用者作為保存對象的資料、以及與該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作為記錄於磁帶T中的資料的格式的形態例進行說明。再者,對該物件進行處理的儲存系統被稱為物件儲存系統。
繼而,參照圖2對本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硬體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2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作為暫時記憶區域的記憶體21、以及非揮發性的記憶部22。另外,資訊處理裝置12包括:液晶顯示器等顯示部23、鍵盤與滑鼠等輸入部24、與網路N連接的網路介面(InterFace,I/F)25、以及連接磁帶庫14的外部I/F26。CPU20、記憶體21、記憶部22、顯示部23、輸入部24、網路I/F25、及外部I/F26與匯流排27連接。
記憶部22由硬磁碟驅動機(Hard Disk Drive,HD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及快閃記憶體等來實現。於作為記憶媒體的記憶部22中記憶記錄程式30及讀取程式32。CPU20自記憶部22中讀出記錄程式30後將其於記憶體21中展開,並執行經展開的記錄程式30。另外,CPU20自記憶部22中讀出讀取程式32後將其於記憶體21中展開,並執行經展開的讀取程式32。再者,作為資訊處理裝置12的例子,可列舉伺服器電腦等。另外,資訊處理裝置12是將物件記錄於磁帶T中的記錄裝置的一例。另外,資訊處理裝置12亦為讀取已被記錄於磁帶T中的物件的讀取裝置的一例。
繼而,參照圖3,對本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將物件記錄於磁帶T中時的功能結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2包括受理部40及記錄部42。CPU20執行記錄程式30,藉此作為受理部40及記錄部42發揮功能。另外,於記憶部22的規定的記憶區域中記憶資料快取記憶區(data cache)44及元資料資料庫(Database,DB)46。針對各磁帶T準備資料快取記憶區44及元資料DB46。
受理部40經由網路I/F25,受理自終端16利用用於對物件進行處理的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所發送的資料及與該資料相關的元資料。而且,受理部40將已受理的資料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將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再者,於自終端16所發送的元資料中,包含對應的資料的資料名等識別資訊、資料的尺寸、及時間戳記(time stamp)等表示資料的屬性的屬性資訊。另外,受理部40將包含已受理的資料及元資料的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追加至元資料中。
圖4中表示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記憶有資料,於元資料DB46中記憶有元資料的狀態的一例。另外,於圖4中,磁帶T是被格式化後不久,尚未記錄物件的狀態。
如圖4所示,將資料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並將元資料與資料建立對應而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磁帶T於被格式化時,被分割成參考分區RP與記錄物件的資料分區DP這兩個分區。另外,參考分區RP及資料分區DP由包含多條線帶(wrap)來構成的保護線帶(Guard Wraps,GW)進行區分。另外,於參考分區RP及資料分區DP各自的最前列記錄標籤。於該標籤中包含磁帶T的識別資訊、及與資料朝磁帶T中的寫入形式相關的格式資訊等。
記錄部42控制磁帶庫14,將物件的記錄對象的磁帶T載入規定的磁帶驅動機18中。另外,記錄部42將包含已被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的資料、及已被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的對應的元資料的物件記錄於經載入的磁帶T的資料分區DP中。此時,記錄部42將記錄對應的物件的磁帶T的識別資訊、及表示磁帶T上的記錄位置的資訊等用於管理物件的管理資訊追加至元資料中。圖5中表示於資料分區DP中記錄有兩個物件的狀態的一例。
另外,記錄部42於各規定的時機,將經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再者,以下將該元資料的集合稱為「第一集合資料」。於本實施方式中,記錄部42每當經記錄的物件的尺寸的合計超過規定的尺寸時,將作為經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此時,於在資料分區DP中已存在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情況下,記錄部42將作為於之前的第一集合資料後所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即,記錄部42於記錄至少一個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而且,記錄部42以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變成於之前的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有物件中所包含的元資料的集合的方式,執行所述處理。因此,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變成在之前的第一集合資料與自身之間所記錄的所有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以上的處理相當於保證比該第一集合資料更早記錄的物件已被正常地寫入的承諾處理(commit processing)。再者,該情況下的所述規定的尺寸例如作為用於防止長時間未進行該承諾處理的值而事先決定。另外,該情況下的所述規定的尺寸例如為使磁帶T的記錄容量乘以規定的比例所獲得的尺寸等,亦可對應於磁帶T的記錄容量、磁帶T的使用環境或使用條件等而以實驗方式決定或變更。
另外,該情況下的所述規定的尺寸例如亦可對應於藉由一次的記錄指示來將物件匯總並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情況下花費的時間(以下,稱為「記錄時間」)的上限值來決定。例如,於作為系統的要求性能的記錄時間的上限值為35秒的情況、且資料朝磁帶T中的記錄速度為300 MB/sec的情況下,若記錄對象的物件的尺寸的合計值為10 GB以下,則記錄時間變成35秒以下。因此,於該情況下,只要將所述規定的尺寸設為10 GB即可。
另外,記錄部42於將至少一個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後,將已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再者,以下將該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稱為「第二集合資料」。此時,於在資料分區DP中已存在第二集合資料的情況下,記錄部42將作為於之前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後所記錄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因此,第二集合資料的各者變成在之前的第二集合資料與自身之間所記錄的所有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
再者,於本實施方式中,以將已被記錄的所有物件的元資料作為集合資料來記錄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於防止記錄容量的下降或記錄的效率化、削減不需要的資訊這一目的中,未必需要將已被記錄的所有物件的元資料作為記錄的對象。
當於資料分區DP中未記錄第一集合資料時,如圖6所示,將作為自資料分區DP的最前列起記錄完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另外,當於資料分區DP中未記錄第二集合資料時,將作為自資料分區DP的最前列起記錄完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再者,於圖6中,將第一集合資料表述成「第一集合」,將第二集合資料表述成「第二集合」。另外,該表述於後述的圖7~圖9中亦相同。
另外,如圖6所示,記錄部42於將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情況下,將檔案標示(file mark)記錄於第一集合資料的前後及第二集合資料的前後。藉由使用該檔案標示,可搜索已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
另外,當於資料分區DP中記錄有第一集合資料時,如圖7所示,將作為於之前的第一集合資料後所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另外,當於資料分區DP中記錄有第二集合資料時,將作為於之前的第二集合資料後所記錄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即,於本實施方式中,元資料不重覆包含於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多個第一集合資料中,因此可抑制磁帶T的實效容量的下降。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集合資料不重覆包含於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多個第二集合資料中,因此可抑制磁帶T的實效容量的下降。
另外,記錄部42當將物件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時,於之前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為規定的尺寸以下的情況下,將物件覆蓋所述第二集合資料來進行記錄。於圖7中表示圖6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覆蓋的例子。再者,該情況下的所述規定的尺寸例如對應於磁帶T的記錄速度而事先決定。另外,該情況下的所述規定的尺寸例如為使磁帶T的記錄容量乘以規定的比例所獲得的尺寸等,亦可對應於磁帶T的記錄容量、磁帶T的使用環境或使用條件等而以實驗方式決定或變更。
另外,如圖8所示,記錄部42於已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超過規定的尺寸的情況下,不刪除所述第二集合資料而將其記錄(複製)於參考分區RP中。此時,記錄部42亦將檔案標示記錄於參考分區RP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前後。
另外,如圖9所示,記錄部42於已被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的資料朝資料分區DP中的記錄完成,並將磁帶T卸載的情況下,亦同樣地將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於該情況下,記錄部42亦將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參考分區RP中。
繼而,參照圖10,對本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將物件記錄於磁帶T中時的作用進行說明。CPU20執行記錄程式30,藉此執行圖10中所示的記錄處理。例如,於由受理部40受理自終端16所發送的資料及元資料,並將資料及元資料分別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及元資料DB46中後,執行圖10中所示的記錄處理。再者,此處將記錄對象的磁帶T設為已被載入磁帶驅動機18中者。
於圖10的步驟S10中,記錄部42取得已被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的資料、及已被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的對應的元資料。當重覆執行本步驟S10時,記錄部42取得在此之前未取得的資料及元資料。
於步驟S12中,記錄部42判定於磁帶T的資料分區DP上的物件的記錄位置的前方是否記錄有第二集合資料、且該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是否為規定的尺寸以下。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16,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14。
於步驟S14中,記錄部42不刪除資料分區DP的第二集合資料而記錄包含藉由步驟S10的處理所取得的資料及元資料的物件。另一方面,於步驟S16中,記錄部42將包含藉由步驟S10的處理所取得的資料及元資料的物件覆蓋規定的尺寸以下的第二集合資料來進行記錄。
於步驟S18中,記錄部42判定藉由自步驟S10至步驟S16為止的重覆處理而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物件的尺寸的合計是否已超過規定的尺寸。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返回至步驟S10,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20。
於步驟S20中,記錄部42如所述般,將作為於已在上次的步驟S20中記錄的之前的第一集合資料後所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於步驟S22中,記錄部42如所述般,將作為於已在上次的步驟S22中記錄的之前的第二集合資料後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
於步驟S24中,記錄部42判定藉由步驟S22的處理所記錄的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是否已超過規定的尺寸。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28,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26。於步驟S26中,記錄部42將藉由步驟S22的處理所記錄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複製)於參考分區RP中。
於步驟S28中,記錄部42判定是否已將已被記憶於資料快取記憶區44中的所有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返回至步驟S10,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30。於步驟S30中,記錄部42將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且將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參考分區RP中。
於步驟S32中,記錄部42控制磁帶庫14,將磁帶T自磁帶驅動機18中卸載。若步驟S32的處理結束,則記錄處理結束。
繼而,參照圖11,對自如以上所說明般記錄了物件的磁帶T中讀取物件時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功能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1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2包括:讀取部50、受理部52、確定部54、以及發送部56。CPU20執行讀取程式32,藉此作為讀取部50、受理部52、確定部54、以及發送部56發揮功能。
於自故障的修復時等,資訊處理裝置12的管理者將磁帶T載入磁帶驅動機18中。若磁帶T被載入磁帶驅動機18中,則讀取部50如以下所示般將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即,於該情況下,讀取部50按已被記錄於經載入的磁帶T的參考分區R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元資料的順序進行參照,將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具體而言,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R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二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另外,當於參考分區RP中不存在第二集合資料時,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二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另外,當於參考分區RP及資料分區DP中不存在第二集合資料時,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一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另外,當於參考分區RP及資料分區DP中不存在第二集合資料及第一集合資料時,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元資料,並將已讀取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再者,讀取部50於讀取被記錄於磁帶T上的元資料時,亦可藉由雜湊值(hash value)等的比較而不讀取已存在於元資料DB46中的元資料。
另外,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由後述的確定部54所確定的磁帶T上的位置上的物件。
受理部52經由網路I/F25而受理自終端16經由網路N所發送的物件的讀取指示。於該讀取指示中包含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
確定部54參照元資料DB46,使用由受理部52所受理的包含識別資訊的元資料,確定所述識別資訊所示的物件的於磁帶T上的位置。
發送部56將由讀取部50所讀取的物件經由網路I/F25而發送至終端16中。
繼而,參照圖12及圖13,對本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自磁帶T中讀取物件時的作用進行說明。CPU20執行讀取程式32,藉此執行圖12中所示的元資料記憶處理、及圖13中所示的物件讀取處理。圖12中所示的元資料記憶處理例如於磁帶T已被載入磁帶驅動機18中的情況下執行。另外,圖13中所示的物件讀取處理例如於資訊處理裝置12已接收自終端16經由網路N所發送的物件的讀取指示的情況下執行。
於圖12的步驟S40中,讀取部50判定於已被載入的磁帶T的參考分區RP中是否存在第二集合資料。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44,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42。於步驟S42中,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參考分區R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二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於步驟S44中,讀取部50判定於已被載入的磁帶T的資料分區DP中是否存在第二集合資料。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48,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46。於步驟S46中,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二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二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於步驟S48中,讀取部50判定於已被載入的磁帶T的資料分區DP中是否存在第一集合資料。於所述判定變成否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52,於所述判定變成肯定判定的情況下,處理移步至步驟S50。於步驟S50中,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第一集合資料,並將已讀取的第一集合資料中所包含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
於步驟S52中,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元資料,並將已讀取的元資料記憶於元資料DB46中。若步驟S42、步驟S46、步驟S50、或步驟S52的處理結束,則元資料記憶處理結束。
於圖13的步驟S60中,受理部52如所述般,經由網路I/F25而受理自終端16經由網路N所發送的物件的讀取指示。於步驟S62中,確定部54參照元資料DB46,使用藉由步驟S60的處理所受理的包含識別資訊的元資料,確定所述識別資訊所示的物件的於磁帶T上的位置。
於步驟S64中,讀取部50讀取已被記錄於藉由步驟S62的處理所確定的磁帶T上的位置上的物件。於步驟S66中,發送部56將藉由步驟S64的處理所讀取的物件經由網路I/F25而發送至終端16中。於步驟S68中,讀取部50控制磁帶庫14,將磁帶T自磁帶驅動機18中卸載。若步驟S68的處理結束,則物件讀取處理結束。
如以上所說明般,根據本實施方式,可抑制磁帶T的實效容量的下降。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元資料被記錄於參考分區RP內的第二集合資料與資料分區DP內的第二集合資料、第一集合資料、及元資料中,因此可提高耐故障性。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避免第一集合資料間的元資料的重覆、及各分區內的第二集合資料間的元資料的重覆,藉此抑制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的增大。因此,可抑制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朝磁帶T中的記錄所花費的時間的增大,其結果,可抑制實效記錄速度的下降。進而,根據本實施方式,以不超過規定的尺寸的方式分割第二集合資料。因此,抑制一次所記錄的第一集合資料及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的增大,其結果,可抑制實效記錄速度的下降。再者,此處所述的實效記錄速度是指自於磁帶T中開始記錄使用者作為記錄對象的資料至結束記錄為止的記錄速度(即,亦包含元資料的記錄的記錄速度)。另外,該實效記錄速度是藉由將使用者作為記錄對象的資料的尺寸除以自於磁帶T中開始記錄該資料至結束記錄為止的時間所求出的速度。
[第二實施方式]
對揭示的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再者,本實施方式的記錄讀取系統10及資訊處理裝置1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說明。另外,本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12的作用亦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於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4所示,設想輸送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2而記錄有物件的磁帶T,並於其他系統中使用。於第一實施方式中,於元資料中包含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於該情況下,可認為若是於系統內固有的識別資訊,則於其他系統中亦可使用相同的識別資訊。再者,於圖14中,將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表述成「物件識別符(ObjectID)」。
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5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2於生成包含自終端16所發送的資料及元資料的物件時,除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以外,將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包含於元資料中。再者,於圖15中,將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表述成「ObjectID」,將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表述成「系統識別符(SystemID)」。
如圖16所示,於元資料中亦包含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藉此當於其他系統中使用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2而記錄有物件的磁帶T時,可如以下所示般識別物件。即,於該情況下,即便於物件的識別資訊已重覆的情況下,藉由除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以外,亦使用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而可識別物件。
再者,於所述各實施方式中,對每當經記錄的物件的尺寸的合計超過規定的尺寸時,將作為經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每當經記錄的物件的數量超過規定數時,將作為經記錄的物件的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形態。另外,例如亦可設為於自最後記錄物件起經過規定的時間的時機,將第一集合資料記錄於資料分區DP中的形態。
另外,於所述各實施方式中,對應用磁帶作為可攜式記錄媒體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為應用磁帶以外的可攜式的記錄媒體作為可攜式記錄媒體的形態。
另外,於所述實施方式中,CPU以外的各種處理器亦可執行藉由CPU執行軟體(程式)而執行的各種處理。作為該情況下的處理器,可例示: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可於製造後變更電路結構的可程式邏輯元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及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作為具有為了執行特定的處理而專門設計的電路結構的處理器的專用電路等。另外,可利用所述各種處理器中的一種執行所述各種處理,亦可利用同種或異種的兩個以上的處理器的組合(例如多個FPGA、及CPU與FPGA的組合等)執行所述各種處理。另外,所述各種處理器的硬體的結構更具體而言,是組合了半導體元件等電路元件的電路。
另外,於所述實施方式中,對將記錄程式30及讀取程式32事先記憶(安裝)於記憶部22中的形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記錄程式30及讀取程式32亦能夠以已被記錄於唯讀光碟(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CD-ROM)、唯讀式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k Read Only Memory,DVD-ROM)、及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記憶體等持續性的(非暫態(non-transitory))記憶媒體中的形態來提供。另外,亦可將記錄程式30及讀取程式32設為自外部裝置經由網路而下載的形態。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3月22日申請的日本申請第2018-054858號、及2019年2月26日申請的日本申請第2019-0325438號的優先權,並且藉由參照而將其全文引用於本說明書中。
10‧‧‧記錄讀取系統
12‧‧‧資訊處理裝置
14‧‧‧磁帶庫
16‧‧‧終端
18‧‧‧磁帶驅動機
20‧‧‧CPU
21‧‧‧記憶體
22‧‧‧記憶部
23‧‧‧顯示部
24‧‧‧輸入部
25‧‧‧網路I/F
26‧‧‧外部I/F
27‧‧‧匯流排
30‧‧‧記錄程式
32‧‧‧讀取程式
40‧‧‧受理部
42‧‧‧記錄部
44‧‧‧資料快取記憶區
46‧‧‧元資料DB
50‧‧‧讀取部
52‧‧‧受理部
54‧‧‧確定部
56‧‧‧發送部
DP‧‧‧資料分區
GW‧‧‧保護線帶
N‧‧‧網路
RP‧‧‧參考分區
T‧‧‧磁帶
S10~S32、S40~S52、S60~S68‧‧‧步驟
圖1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記錄讀取系統的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2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的硬體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3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的記錄物件時的功能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4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初期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5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記錄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6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記錄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7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記錄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8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記錄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9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磁帶的記錄狀態的一例的圖。
圖10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記錄處理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1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資訊處理裝置的讀取物件時的功能結構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12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元資料記憶處理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3是表示各實施方式的物件讀取處理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4是表示於另一系統中使用第二實施方式的磁帶時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5是用於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元資料中所包含的識別資訊的圖。
圖16是用於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已重覆的情況的圖。
圖17是用於說明LTFS中的索引的記錄處理的圖。

Claims (14)

  1. 一種記錄裝置,其包括記錄部,所述記錄部將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 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 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的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記錄部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集合資料後,將作為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集合的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記錄部於已記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為規定的尺寸以下的情況、且將所述物件記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中的情況下,覆蓋所述第二集合資料來進行記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包含參考分區及記錄所述物件的資料分區, 所述記錄部將所述第一集合資料及所述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且於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的尺寸超過規定的尺寸的情況下,將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記錄部於將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的情況下,不刪除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而將其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元資料包括系統固有的識別資訊、及包含所述元資料的物件固有的識別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是磁帶。
  8. 一種讀取裝置,其包括: 確定部,使用已被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所述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以及 讀取部,讀取已被記錄於由所述確定部所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讀取裝置,其中所述確定部按已被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順序進行參照來確定所述位置。
  10. 一種記錄方法,其是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記錄方法,所述處理是將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 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的處理,且為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的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處理。
  11. 一種記憶媒體,其是記憶有使電腦執行記錄處理的程式的持續性的記憶媒體,所述記錄處理包括將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記錄於可攜式記錄媒體中,且 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 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的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
  12. 一種讀取方法,其是電腦執行如下的處理的讀取方法,所述處理使用已被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所述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且 讀取已被記錄於經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13. 一種記憶媒體,其是記憶有使電腦執行讀取處理的程式的持續性的記憶媒體,所述讀取處理使用已被記錄於所述參考分區中的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所述第二集合資料、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第一集合資料、及已被記錄於所述資料分區中的元資料的至少一者,確定包括參考分區與記錄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物件的資料分區的可攜式記錄媒體的所述資料分區中所記錄的物件的於所述可攜式記錄媒體上的位置,且 讀取已被記錄於經確定的位置上的物件。
  14. 一種磁帶,其是記錄包含資料及與所述資料相關的元資料的多個物件,且 於記錄至少一個所述物件後,於各規定的時機執行記錄作為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的第一集合資料的處理的磁帶,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各者是於之前的記錄完的所述第一集合資料的記錄後所記錄的所述物件中所包含的所述元資料的集合。
TW108109852A 2018-03-22 2019-03-21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TW2019411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4858 2018-03-22
JP2018054858 2018-03-22
JP2019-032548 2019-02-26
JP2019032548 2019-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189A true TW201941189A (zh) 2019-10-16

Family

ID=6798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852A TW201941189A (zh) 2018-03-22 2019-03-21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7635B2 (zh)
EP (1) EP3770768A1 (zh)
JP (1) JP7130032B2 (zh)
CN (1) CN111868705B (zh)
TW (1) TW201941189A (zh)
WO (1) WO2019181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0032B2 (ja) * 2018-03-22 2022-09-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読取装置、記録方法、記録プログラム、読取方法、読取プログラム、及び磁気テープ
JP7154380B2 (ja) * 2019-03-13 2022-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読取装置、記録方法、記録プログラム、読取方法、読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磁気テープ
EP4033488A4 (en) * 2019-09-17 2022-11-16 FUJIFILM Corporation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PROGRAM, AND MAGNETIC TAPE
WO2021171683A1 (ja) * 2020-02-28 2021-09-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WO2021171816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JPWO2021177300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WO2022168449A1 (ja) * 2021-02-08 2022-08-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2686B2 (ja) * 2000-02-07 2011-10-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EP1745479A1 (en) * 2004-05-10 2007-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seudo-overwriting data on write-once discs
JP2006079133A (ja) * 2004-08-24 2006-03-23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27246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633700B2 (en) * 2006-06-16 2009-12-15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iguously appending data onto media in a tape drive system
JP4169049B2 (ja) * 2006-06-23 2008-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265348B (zh) * 2008-12-25 2017-08-25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记录介质记录的数据的读出装置及方法
US8665563B2 (en) * 2012-04-05 2014-03-0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agnetic tape partitioning format for use in linear recording of fixed partitions
US9117462B2 (en) * 2013-06-28 2015-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drive with overlapped operations
JP6124734B2 (ja) * 2013-08-20 2017-05-10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高速に読み出し可能なテープメディアにファイルを書込む方法
JP6080799B2 (ja) * 2014-05-28 2017-02-1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テープ記録システム用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を介した読み書きする方法
JP6391061B2 (ja) 2014-06-17 2018-09-1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テープ上へのファイル書き込み方法
JP6052812B2 (ja) * 2014-07-11 2016-12-2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テープ上のファイルの管理、書き込み、及び読み出し方法
JP6041839B2 (ja) * 2014-09-04 2016-12-1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メタ情報を保管する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テープ記録システム
JP6095012B2 (ja) 2014-11-26 2017-03-1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メタ情報書込方法、メタ情報読出方法、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CN107925741B (zh) * 2015-08-20 2021-03-16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和程序
US9851927B2 (en) * 2015-09-01 2017-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le management in a file system
JP6675944B2 (ja) * 2016-07-12 2020-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および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054858A (ja) 2016-09-28 2018-04-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楽音生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電子楽器
JP7130032B2 (ja) * 2018-03-22 2022-09-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読取装置、記録方法、記録プログラム、読取方法、読取プログラム、及び磁気テープ
SG10201803347YA (en) 2018-04-20 2019-11-28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leting a transaction initiated at a payment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27635B2 (en) 2022-01-18
JP7130032B2 (ja) 2022-09-02
CN111868705A (zh) 2020-10-30
EP3770768A4 (en) 2021-01-27
JPWO2019181949A1 (ja) 2021-04-01
CN111868705B (zh) 2024-03-01
EP3770768A1 (en) 2021-01-27
US20210005221A1 (en) 2021-01-07
WO2019181949A1 (ja)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41189A (zh) 記錄裝置、讀取裝置、記錄方法、記錄程式記憶媒體、讀取方法、讀取程式記憶媒體以及磁帶
JP5954751B2 (ja) テープ上のデータをロールバックする方法及びファイルシステム
US9256542B1 (en) Adaptive intelligent storage controll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237271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ding out data from recording medium
JP6075571B2 (ja) 階層型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でのファイルの移動方法
US2022038246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1176384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2204137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WO2021054243A1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記録プログラム、及び磁気テープ
US2022038247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WO202216839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2216307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203824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22041373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WO202217254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3018694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23017701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24009493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20240565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311132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594337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16643910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JPH05151716A (ja) 磁気テープのデータバツクアツプ方法
JP202312165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4288213A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