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7246A -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7246A
TW201937246A TW108104417A TW108104417A TW201937246A TW 201937246 A TW201937246 A TW 201937246A TW 108104417 A TW108104417 A TW 108104417A TW 108104417 A TW108104417 A TW 108104417A TW 201937246 A TW201937246 A TW 2019372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ens
light
wavelength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4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6419B (zh
Inventor
村松昭宏
岡田好信
浅田博文
青野暁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7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7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6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64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2Photochromic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807Producing lenses combined with electronics, e.g. ch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G02B3/14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of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3Photochromic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8Auxiliary lenses; 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 G02C7/081Ophthalmic lenses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02C7/083Electroopt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1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an electro-optical light val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4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sun-prot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16Laminated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0Diffractive and Fresnel lenses or lens por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護目鏡用的鏡片,其以包括如下構件的方式構成:第一基板,具有主面且透明;第二基板,與主面相向來配置,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基板不同;電氣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其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以及黏著層,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

Description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護目鏡用的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先前,開發有一種包括具有藉由驅動電壓的施加來驅動的電氣元件,例如具備鏡片的護目鏡,所述鏡片含有折射率變化的液晶鏡片(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15-5228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如上所述的護目鏡中,期望一種具有對應於用途的光學特性的鏡片。
本發明是鑒於此種狀況而成者,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對應於用途的光學特性的鏡片。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鏡片是護目鏡用的鏡片,其包括:第一基板,具有主面且透明;第二基板,與主面相向來配置,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基板不同;電氣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其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以及黏著層,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
本發明的鏡片的製造方法是護目鏡用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的電氣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上的設置步驟;以及將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所述第一基板不同的第二基板固定於第一基板上的固定步驟。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對應於用途的光學特性的鏡片。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於以下的說明中,作為本發明的護目鏡用的鏡片的代表例,對具有可藉由電氣控制來使其光學特性變化的電氣元件的視力矯正用的鏡片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1]
參照圖1~圖4,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子眼鏡100進行說明。
<關於電子眼鏡>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眼鏡100的結構的一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電子眼鏡100的內部電路的方塊圖。電子眼鏡100具有眼鏡框10、一對鏡片11、控制部13、檢測部14、及一對電源15。
<關於眼鏡框>
眼鏡框10具有鏡圈101及一對鏡腿102。再者,以下將配置鏡圈101的部分設為電子眼鏡100的正面(前方)。一對鏡腿102保持控制部13、檢測部14、及一對電源15。再者,一對電源15亦可僅為任一個電源15。於此情況下,電源15僅被一對鏡腿102中的一個鏡腿102(例如,右耳用的鏡腿102)保持。
電子眼鏡100的使用者(佩戴者)對設置於鏡腿102上的檢測部14進行操作(例如觸控操作),藉此切換鏡片11的液晶鏡片部11a的光學特性(例如透過率)。
若由使用者操作檢測部14,則控制部13根據該操作,將對液晶鏡片部11a施加了電壓的狀態與不施加電壓的狀態進行切換。
<關於鏡片>
圖3是圖1的A-A線剖面圖。圖4中表示自前方觀察電子眼鏡100時,配置於左側的鏡片11。
以下,當對鏡片11的結構進行說明時,為了便於說明,使用正交座標系(X,Y,Z)。各圖中所示的正交座標系(X,Y,Z)是通用的正交座標系。
X方向於使用者已佩戴護目鏡的狀態(以下,僅稱為「佩戴狀態」)下,與使用者的左右方向一致。Y方向於佩戴狀態下,與使用者的上下方向一致。Z方向於佩戴狀態下,與使用者的前後方向及鏡片11的光軸的方向一致。
另外,於以下的說明中,當事先無特別說明而稱為「厚度方向」時,是指鏡片11的厚度方向。厚度方向與所述正交座標系的Z方向一致。
另外,於佩戴狀態下,各構件的「表面」是遠離使用者之側(Z方向+側)的面。另一方面,於佩戴狀態下,各構件的「背面」是靠近使用者之側(Z方向-側)的面。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鏡片11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但是,於圖3中,鏡片11的曲率表示為零。
當對電子眼鏡100進行正面觀察時,一對鏡片11以變成左右對稱的方式形成,相互具有同一種構成要素。因此,於以下的說明中,對電子眼鏡100的右眼用的鏡片11進行說明,省略左眼用的鏡片11的說明。
鏡片11具有液晶鏡片部11a、及作為液晶鏡片部11a以外的部分的通常鏡片部11b。
液晶鏡片部11a可藉由電壓來切換其焦距(度數)。如圖3所示,液晶鏡片部11a自後方側(Z方向-側)依次具有第一基板111、第一電極112、液晶層113、第二電極114、及第二基板115。再者,第一電極112、液晶層113及第二電極114構成電氣元件。
通常鏡片部11b自後方側起依次具有第一基板111、第一電極112、黏著層116、第二電極114、及第二基板115。液晶鏡片部11a與通常鏡片部11b共有第一基板111、第一電極112、第二電極114、及第二基板115。液晶鏡片部11a及通常鏡片部11b的構成要素分別對可見光具有透光性。
<關於第一基板>
第一基板111是朝Z方向+側(圖3的上側)彎曲成凸狀的板狀。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凸曲面。另外,第一基板111的背面111b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凹狀的凹曲面。
第一基板111於鏡片11的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根據位置而不同。例如,於近視矯正用的鏡片(亦稱為負鏡片)的情況下,第一基板111的外周緣上的厚度尺寸最大。另外,於遠視矯正用的鏡片(亦稱為正鏡片)的情況下,第一基板111的外周緣上的厚度尺寸最小。再者,第一基板111亦可遍及整體,於鏡片11的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等。
再者,表面111a及背面111b分別可為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亦可為具有多個曲率的複合曲面。另外,表面111a及背面111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平面。
第一基板111於表面111a的對應於液晶鏡片部11a的部分上具有繞射區域111c。繞射區域111c具有配置於中央部分的半球狀的凸部111d、及配置於將凸部111d作為中心的同心圓上的多個圓環狀的第一凸條111e。
作為凸部111d及第一凸條111e的形狀的例子,可列舉菲涅耳鏡片(Fresnel lens)形狀。再者,凸部111d及第一凸條111e可一部分為菲涅耳鏡片形狀,亦可全部為菲涅耳鏡片形狀。
第一基板111由無機玻璃或有機玻璃製造。第一基板111較佳為由有機玻璃製造。有機玻璃為包含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類、聚硫代胺基甲酸酯類、聚環氧化物類、或聚環硫化物類的熱硬化性材料,或者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類的熱塑性材料,或者包含該些材料的共聚物或混合物的熱硬化性(進行了交聯)材料的任一種。但是,第一基板111的材料並不限定於該些材料,可採用用作鏡片的材料的公知的材料。另外,就減少鏡片的厚度等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高。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較佳為1.55以上,更佳為1.65以上。
<關於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
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是具有透光性的一對透明電極。第一電極112配置於第一基板111與液晶層113之間。第二電極114配置於液晶層113與第二基板115之間。
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只要至少橫跨可對液晶層113施加電壓的範圍(液晶鏡片部11a)來配置即可。
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的材料只要具有所期望的透光性及導電性,則並無特別限定。作為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的例子,可列舉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及氧化鋅(ZnO)等。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的材料相互相同、或亦可不同。
<關於液晶層>
液晶層113配置於第一電極112與第二電極114之間。液晶層113以其折射率對應於有無施加電壓而變化的方式構成。例如,於未對液晶層113施加電壓的狀態下,液晶層113的折射率以與第一基板111的折射率及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大致相同的方式調整。另一方面,於對液晶層113施加了電壓的狀態下,液晶層113的折射率以與第一基板111的折射率及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不同的方式調整。
液晶層113含有液晶材料。已被施加電壓時的該液晶材料的配向狀態與未被施加電壓時的該液晶材料的配向狀態互不相同。液晶材料可對應於第一基板111的折射率及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來適宜選擇。例如,液晶材料可包含膽固醇型液晶或向列液晶等。
<關於第二基板>
第二基板115以與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相向的狀態配置於較第一基板111更前方。第二基板115是朝前方側彎曲成凸狀的板狀。第二基板115的表面115a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凸曲面。第一基板111的背面115b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凹狀的凹曲面。
第二基板115遍及整體,於鏡片11的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等。於本實施方式中,所謂第二基板115的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等,可包含±10%的誤差(±0.1 W)。再者,第二基板115於鏡片11的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亦可根據位置而不同。另外,表面115a及背面115b分別可為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亦可為具有多個曲率的複合曲面。另外,表面115a及背面115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平面。
第二基板115的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基板111不同。因此,第二基板115含有第一基板111不具有的添加劑。再者,第二基板115的基材與第一基板111相同。另外,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第二折射率)與第一基板111的折射率(第一折射率)相等。於本實施方式中,所謂第一折射率與第二折射率相等,可包含第一折射率與第二折射率的差為±0.1的範圍。
作為添加劑,可列舉:光致變色化合物、選擇性地吸收紫外線的選擇吸收劑(以下,稱為「紫外線吸收劑」)、選擇性地吸收作為高能量可見光線(400 nm~500 nm之中,特別是400 nm~420 nm的短波長光)的藍色光的選擇吸收劑(以下,稱為「藍色選擇吸收劑」)、稀土金屬化合物(例如釹化合物)、及有機系色素(例如卟啉化合物)等。
添加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鏡片於室內作為透明色的鏡片發揮功能,於室外鏡片與太陽光(紫外線)進行反應而顯色為灰色、褐色等,發揮保護眼睛遠離刺眼的功能。有時亦將添加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鏡片未顯色的狀態稱為第二基板的通常狀態。有時亦將添加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鏡片已顯色的狀態稱為第二基板的顯色狀態。具有此種鏡片的眼鏡是與於室內及室外兩者的使用對應的高功能的眼鏡,近年來,其需求正在擴大。
作為光致變色化合物,可使用各種化合物。例如,作為光致變色化合物,可列舉:國際公開第2012/141306號手冊、日本專利特開2004-78052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4/208994號手冊、日本專利特開平8-27203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5-23238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特開2008-30439號公報中記載的光致變色化合物。
具體而言,作為光致變色化合物,可列舉:對應於所期望的著色,自螺吡喃系化合物、色烯系化合物、螺噁嗪系化合物、俘精酸酐系化合物、及聯咪唑系化合物中混合一種或兩種以上而成的光致變色化合物。
另外,光致變色化合物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來合成。例如可藉由日本專利特表2004-500319號、國際公開第2009/146509號手冊、國際公開第2010/20770號手冊、國際公開第2012/149599號手冊、及國際公開第2012/162725號手冊中記載的方法來獲得。
添加有紫外線吸收劑的鏡片可保護眼睛等遠離由紫外線所造成的損害。近年來,已知波長400 nm以下的紫外線對角膜或水晶體帶來不良影響,而需要可有效地吸收此種紫外線的鏡片。
例如,當於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中使用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原料的異(硫代)氰酸酯、聚硫醇時,添加2-[2-羥基-3-(二甲基苄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異辛基-3-(3-(2H-苯并三唑-2-基)-5-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羥基-3,5-雙(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製造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此種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為無光學物性下降的無色透明且具有高的紫外線截止率。當自此種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製作了具有與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相同的組成且厚度為9 mm的樹脂板時,該樹脂板對於400 nm的光的光線截止率變成99.8%以上。
再者,紫外線吸收劑較佳為選自由2-[2-羥基-3-(二甲基苄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異辛基-3-(3-(2H-苯并三唑-2-基)-5-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3,5-二-第三丁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第三戊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雙(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及2-(3,5-二-第三丁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另外,將吸收紫外線作為目的時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相對於聚合性組成物,較佳為0.03 wt%~1.5 wt%,若為0.05 wt%~0.5wt%,則更佳。
另外,將高能量可見光線(波長處於400 nm~420 nm的範圍內的光線)的截止作為目的時的紫外線吸收劑只要是溶解於氯仿溶液中時的最大吸收波長於350 nm以上、370 nm以下具有最大吸收波長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或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作為紫外線吸收劑,較佳為使用該些紫外線吸收劑的一種以上,亦可含有不同的兩種以上的紫外線吸收劑。例如,較佳為作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包含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氯苯并三唑的紫外線吸收劑。
將高能量可見光線的截止作為目的時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相對於光學材料用樹脂或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總和為0.3 wt%~2 wt%,較佳為0.3 wt%~1.5 wt%,更佳為0.3 wt%~1.2 wt%的範圍。
再者,當將高能量可見光線的截止作為目的時,於具有與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相同的組成且厚度為2 mm的試驗體中,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4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80%以上,較佳為85%以上,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2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70%以下,較佳為50%以下,且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1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10%以下,較佳為5%以下。
若為所述透光率的範圍,則可獲得對於波長為420 nm左右的藍色光的阻斷效果高、無色透明且外觀優異的鏡片。另外,藉由將對於波長為440 nm的光的透光率設為80%以上,可獲得無色透明且外觀優異的成形體(光學材料)。再者,該些數值範圍可任意地組合。
另外,添加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鏡片可保護眼睛等遠離由高能量可見光線(HEV light:波長為400 nm~500 nm的光線)所造成的損害。近年來,認為高能量可見光線由於光線到達視網膜為止,因此長期成為老年性黃斑變性症的原因,且認為特別是波長為400 nm~420 nm的短波長光是對視網膜細胞造成損害者,因此需要可截止高能量可見光線之中特別是波長為400 nm~420 nm的區域(亦稱為可見光短波長區域)的光線的鏡片。此種鏡片可減少視網膜細胞的損害而減少老年性黃斑變性症的原因。再者,鏡片若對於波長為420 nm的光具有約5%以下的光截止率,則較佳。
稀土金屬化合物提高對比度並賦予看上去清晰的效果或防眩效果。稀土金屬化合物由於可見光線區域內的吸收波段中的吸光光譜的峰值形狀極其尖銳,因此可吸收的波長的區域狹小。因此,稀土金屬化合物可選擇性地對容易造成刺眼的波段進行遮光。此種稀土金屬化合物的特性可使對於可見性而言必需的波段透過,並且選擇性地吸收對於防眩性造成不良影響的波段,因此可實現兼具防眩性與可見性的鏡片。作為一例,若將可波長選擇性地吸收波長為585 nm附近的可見光的稀土金屬化合物添加至鏡片中,則可獲得有效的防眩性。
此種稀土金屬化合物可為含有稀土金屬離子的化合物。稀土金屬離子可對應於必需的光學性質(即,光吸收特性)來適宜選擇。例如,於可見光線區域中,三價的釹離子於575 nm及525 nm附近具有吸收峰值。另外,三價的鉺離子於520 nm附近具有吸收峰值。另外,三價的鐠離子於575 nm及445 nm附近具有吸收峰值。另外,三價的鈥離子於535 nm及450 nm附近具有吸收峰值。只要考慮此種稀土金屬離子的吸收峰值,選擇適合於各個用途的稀土金屬即可。
作為可於本實施方式中採用的稀土金屬離子的一例,可自釹、鉺、鐠、鈥、鏑、銩、鐿、及鑥中選擇。稀土金屬離子若自釹、鉺、鐠、及、鈥中選擇,則較佳。另外,稀土金屬離子若自釹及鉺中選擇,則更佳。作為稀土金屬離子,最佳為釹。再者,稀土金屬化合物中所含有的稀土金屬離子的種類可為一種,亦可為多種。作為一例,當將提高光的三原色的對比度,製作看上去清晰的濾光片作為目的時,可單獨使用釹離子、或將釹離子與鉺離子組合使用。
添加有釹化合物的鏡片選擇性地截止波長為585 nm附近的黃色光來減少刺眼,藉此協助辨別明亮度的差、顏色的差的能力。添加有釹化合物的鏡片若對於波長為585 nm附近的光具有約60%左右的截止率,則較佳。另外,添加有釹化合物的鏡片若對於波長為580 nm的光具有60%以上、90%以下的透過率,則較佳。
另外,作為卟啉化合物,較佳為如下的化合物:於440 nm~570 nm之間的波長區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長,於濃度0.01 g/L甲苯溶液的以光程長度10 mm進行了測定的吸收光譜中,吸收峰值的半值寬為10 nm以上、未滿40 nm,更佳為15 nm以上、未滿35 nm。另外,作為卟啉化合物,更佳為於440 nm~510 nm之間的波長區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的化合物、於520 nm~570 nm之間的波長區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的化合物。
以下,將添加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稱為光致變色鏡片。另外,將添加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第二基板115稱為藍色光截止鏡片。進而,將添加有釹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稱為釹對比鏡片。
作為將光致變色化合物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塗佈、染色、及練入。
於塗佈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於表面115a及背面115b中的至少一個面(以下,稱為「被覆面」)上具有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塗佈層。此種塗佈層藉由將塗佈組成物塗佈於被覆面上,並使其硬化來形成。作為塗佈組成物的硬化方法的例子,可列舉:照射紫外線或可見光線等光能線來進行光硬化的方法(以下,稱為「光硬化方法」)、及施加熱能來進行熱硬化的方法(以下,稱為「熱硬化方法」)等。此種塗佈步驟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
另外,於染色的情況下,將第二基板115浸漬於已加溫至規定的溫度的染色液中,藉此添加光致變色化合物。此種染色步驟若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則較佳。
另外,於練入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藉由將光致變色化合物練入已熔融的基材中,並灌入模具中來凝固而形成。此種練入步驟當然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
添加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具有對應於光(紫外線)的量,在透明著色狀態與透明狀態之間連續地變化的光致變色功能。
例如,添加(練入)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於顯色狀態下,可將對於波長380 nm的光的透過率抑制至8%以下,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2%以下為止。
對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的光致變色性能(顯色性能)進行說明。首先,製作組成與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相同且厚度為2.0 mm的試驗體(未圖示)。其次,使用亞速旺(AS ONE)公司製造的手提紫外線(Ultraviolet,UV)燈SLUV-6,自高度155 mm的位置對所述試驗體照射10分鐘波長為365 nm的紫外線。然後,使用色彩色差計(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公司製造的CR-200),測定UV照射前後的試驗體的色相中的L*值、a*值、及b*值。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的光致變色性能(顯色性能)根據UV照射前後的L*值、a*值、及b*值,自下述式1算出色相的變化量所得的值(ΔE*ab)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20以上。再者,將照射前的成形體的色相中的L*值、a*值、及b*值分別設為L1 *、a1 *、及b1 *。另外,將照射後的成形體的色相中的L*值、a*值、及b*值分別設為L2 *、a2 *、及b2 *。當算出光致變色性能(顯色性能)時,於下述式1中,ΔL*為L2 *與L1 *的差(ΔL*=L2 *-L1 *),Δa*為a2 *與a1 *的差(Δa*=a2 *-a1 *),Δb*為b2 *與b1 *的差(Δb*=b2 *-b1 *)。
ΔE*ab=[(ΔL*)2 +(Δa*)2 +(Δb*)2 ]1/2 ・・・(1)
繼而,對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的光致變色性能(退色性能)進行說明。首先,製作組成與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相同且厚度為2.0 mm的試驗體(未圖示)。其次,使用亞速旺公司製造的手提UV燈SLUV-6,自高度155 mm的位置對所述試驗體照射10分鐘波長為365 nm的紫外線。然後,將照射了紫外線的試驗體於經遮光的暗處靜置10分鐘後,藉由色彩色差計(柯尼卡美能達公司製造的CR-200)來測定該試驗體的色相中的L*值、a*值、及b*值。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第二基板115的光致變色性能(退色性能)根據UV照射前的試驗體的L1 *值、a1 *值、及b1 *值,以及UV照射後靜置了10分鐘時的試驗體的L3 *值、a3 *值、及b3 *值,自所述式1算出色相的變化量所得的值(ΔE*ab)較佳為5以上、未滿10,更佳為未滿5。當算出光致變色性能(退色性能)時,於所述式1中,ΔL*為L3 *與L1 *的差(ΔL*=L3 *-L1 *),Δa*為a3 *與a1 *的差(Δa*=a3 *-a1 *),Δb*為b3 *與b1 *的差(Δb*=b3 *-b1 *)。
另外,作為將藍色選擇吸收劑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塗佈及練入。藍色選擇吸收劑具有選擇性地吸收380 nm以上、500 nm以下的波長範圍的光的功能。
於塗佈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於表面115a及背面115b中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含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塗佈層。此種塗佈層藉由將塗佈組成物塗佈於被覆面上,並使其硬化來形成。塗佈組成物的硬化方法與光致變色化合物的情況相同。此種塗佈步驟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
另外,於練入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藉由將藍色選擇吸收劑練入已熔融的基材中,並灌入模具中來凝固(例如,藉由射出成形)而形成。此種練入步驟當然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
對含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第二基板115的藍色光截止率的測定方法進行說明。首先,製作作為2 mm厚的平光鏡片(plano lens)或2 mm厚的樹脂平板的試驗體。其次,利用日本分光製造的UV-VIS光譜儀,測定試驗體的吸收光譜。然後,算出試驗體的藍色光截止率。再者,藍色光截止率是自100減去對於波長為380 nm~500 nm的光的試驗體的平均透過率所得的值。
另外,對含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第二基板115的透光率的測定方法進行說明。首先,製作作為2 mm厚的平光鏡片或2 mm厚的樹脂平板的試驗體。其次,利用日本分光製造的UV-VIS光譜儀,測定試驗體的於800 nm~250 nm之間的吸收光譜,並測定各波長中的透過率。
另外,含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第二基板115的折射率及阿貝數是使用島津製造的浦夫立希折射計(Pulfrich refractometer)KPR-30,於20℃下進行測定。
另外,作為將釹化合物等稀土金屬化合物或卟啉化合物等有機系色素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的方法,例如可列舉練入。於練入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藉由將釹化合物練入已熔融的基材中,並灌入模具中來凝固而形成。此種練入步驟當然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進行。
如上所述,較佳為於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將該添加劑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的步驟均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的狀態下。
於藉由練入來添加如上所述的添加劑的情況下,若第二基板115的厚度尺寸根據位置而不同,則對應於厚度尺寸,於進行了正面觀察時的鏡片11中產生顏色不均。具體而言,於第二基板115中,厚度尺寸大的部分的顏色變深,厚度尺寸小的部分的顏色變淡。另一方面,若第二基板115的厚度尺寸遍及整體相等,則於進行了正面觀察時的鏡片11中難以產生顏色不均。
再者,添加劑並不限定於所述添加劑。作為添加劑,可選擇可使第二基板115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基板111的透過率不同的各種添加劑。
另外,當藉由塗佈層而將添加劑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時,塗佈層亦可為包含多個種類的層的多層結構。即,第二基板115亦可具有選自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的塗佈層、含有藍色選擇吸收劑的塗佈層、及含有釹化合物的塗佈層中的多個塗佈層。
黏著層116於通常鏡片部11b中,配置於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之間,將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黏著。當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亦配置於通常鏡片部11b中時,黏著層116配置於第一電極112與第二電極114之間。另外,黏著層116亦具有對構成液晶層113的液晶材料進行密封的功能。
黏著層116包含黏著劑的硬化物。該黏著劑的材料只要具有透光性、且可將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適當地黏著,則並無特別限定。就調整鏡片11的光學功率的觀點而言,可選擇具有所期望的折射率的黏著劑。
構成黏著層116的黏著劑若為照射紫外線或可見光線等光能線來進行光硬化的黏著劑,則較佳。此種黏著劑於進行硬化時,不對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5、及液晶鏡片部11a施加熱,因此有效地防止所述各構件的變形或損傷。
鏡片11視需要亦可更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其他構成要素。於所述其他構成要素的例子中包含絕緣層及配向膜。
絕緣層防止第一電極112與第二電極114之間的導通。例如,絕緣層分別配置於第一電極112與液晶層113之間、及液晶層113與第二電極114之間。作為絕緣層的材料,可使用具有透光性的用作絕緣層的公知的材料。作為絕緣層的材料,可列舉二氧化矽。
配向膜控制液晶層113中的液晶材料的配向狀態。例如,配向膜分別配置於第一電極112與液晶層113之間、及液晶層113與第二電極114之間。作為配向膜的材料,可使用用作液晶材料的配向膜的公知的材料。於配向膜的材料的例子中包含聚醯亞胺。
<關於鏡片的製造方法>
鏡片11例如藉由如下的製造方法來製造。以下,參照圖5對本實施方式的鏡片11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於圖5的步驟S101中,作業者準備第一基板111。第一基板111藉由射出成形等公知的方法來製造。於該時間點,第一基板111的俯視下的外形被加工成與鏡片11的俯視下的外形同等的形狀。於被組裝入同一結構的眼鏡框中的鏡片11中,第一基板111是通用零件。因此,第一基板111藉由通用的製造方法來製造。
其次,於圖5的步驟S102中,作業者準備第二基板115。此種第二基板115亦藉由射出成形等公知的方法來製造。於被組裝入同一結構的眼鏡框中的鏡片11中,第二基板115是可對應於所期望的光學特性進行選擇的非通用零件。即,關於第二基板115,製造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基板111不同的多個種類的第二基板115。
於添加劑的添加方法為塗佈或染色的情況下,對藉由射出成形所製造的中間鏡片實施塗佈處理或染色。另外,於添加劑的添加方法為練入的情況下,於射出成形之前,將添加劑添加至射出成形中所使用的熔融基材中。
而且,作業者自光致變色鏡片、藍色光截止鏡片、及釹對比鏡片等光學特性不同的多個種類的第二基板115中,選擇具有所期望的光學特性的第二基板115。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3中,作業者將第一電極112設置於第一基板111上。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4中,作業者將第二電極114設置於第二基板115上。再者,作為將第一電極112設置於第一基板111上的方法、及將第二電極114設置於第二基板115上的方法的例子,可列舉真空蒸鍍法及濺鍍法。此種方法若均於設置電極的構件(即,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的玻璃轉移點「Tg」以下的溫度下進行,則較佳。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5中,作業者將液晶材料配置於設置有第一電極112的第一基板111的繞射區域111c上,並且將黏著劑配置於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中的繞射區域111c、及存在於繞射區域111c的周圍的圓環狀的預備區域111f(參照圖5A)以外的部分上。
於步驟S105中,預備區域111f不被塗佈黏著劑。預備區域111f是考慮黏著劑的塗佈模式或塗佈量、最終的黏著劑層的厚度、繞射區域111c的大小或形狀、減壓的程度(後述的步驟S107)等來形成。
黏著劑包含多個黏著劑成分。黏著劑成分分別為珠狀,藉由噴射分配器(未圖示)來供給至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上。鄰接的黏著劑成分彼此不接觸。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6中,作業者將配置有液晶材料及黏著劑的第一基板111配置於密閉容器(未圖示)的內部空間中。第一基板111藉由固定構件(未圖示)而相對於密閉容器得到固定。
另外,於圖5的步驟S106中,作業者將設置有第二電極114的第二基板115配置於密閉容器的內部空間中。第二基板115藉由固定構件(未圖示)而相對於密閉容器得到固定。另外,第二基板115與第一基板111隔著規定的間隙而相向。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7中,利用真空泵將配置有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的內部空間的氣壓減壓至較大氣壓低的氣壓。圖5的步驟S107的步驟被稱為減壓步驟。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8中,使第一基板111以靠近第二基板115的方式移動。使第一基板111移動的方法可為手動,亦可為自動。另外,於步驟S108中,亦可使第二基板115以靠近第一基板111的方式移動。
於步驟S108中,若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接觸第二基板115的背面115b,則第二基板115的固定被解除。於是,藉由第二基板115的自重而將第二基板115的背面115b按壓於第一基板111的表面111a上。如此,使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貼合。圖5的步驟S108的步驟被稱為貼合步驟。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09中,將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於相互已貼合的狀態下保持規定時間。於是,以鄰接的方式配置於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之間的黏著劑成分彼此由第二基板115按壓而連接。其結果,黏著劑以包圍繞射區域111c的周圍的方式配置。
於該狀態下,在第一基板111的預備區域111f與第二基板115的背面115b之間形成預備空間111g(參照圖5A)。預備空間111g及繞射區域111c藉由黏著劑而與外部空間隔離。圖5的步驟S109的步驟被稱為待機步驟。於本實施方式中,使預備區域111f的外周緣與繞射區域111c的外周緣的距離較預備區域111f的外周緣附近的黏著劑成分彼此的塗佈間隔大,因此容易形成預備空間111g。
繼而,於圖5的步驟S110中,將密閉容器內的氣壓恢復成大氣壓。此時,繞射區域111c的周圍的預備空間111g由黏著劑包圍,因此朝預備空間111g吸入黏著劑。另外,黏著劑具有黏性,因此若流入速度追不上複壓速度,則預備空間111g內變成負壓。
由於預備空間111g內為負壓,因此藉由大氣壓而將第二基板115按壓於第一基板111上。其結果,液晶材料遍布整個繞射區域111c中。另外,黏著劑遍布除繞射區域111c以外的第一基板111的整個凸狀的彎曲面上,如圖3所示,預備空間111g大致消失。圖5的步驟S110的步驟被稱為複壓步驟。
此處,於複壓步驟的階段中,將液晶材料的塗佈量設為液晶材料藉由第二基板115中的表面張力而保持於繞射區域111c上的程度的量。因此,僅黏著劑被吸入預備空間111g中,液晶材料不被吸入預備空間111g中。即,黏著劑與液晶材料不會混雜,因此可提高黏著層中的黏著強度。
最後,於圖5的步驟S111中,作業者使黏著劑硬化。藉由以上的步驟來製造鏡片11。再者,黏著劑的硬化方法如上所述。於第二基板115為光致變色鏡片的情況下,自第一基板111的後面側照射光來使黏著劑硬化。其原因在於:若自前面側,即第二基板115的前面側照射光,則作為光致變色鏡片的第二基板115吸收光而不硬化。
若黏著劑的硬化方法為光硬化方法,則於所述步驟S111中,不會對鏡片11的構成構件施加較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5的玻璃轉移點「Tg」高的溫度的熱。如以上般的圖5的步驟S106~步驟S111中進行的處理被稱為真空接合。
再者,黏著劑亦可配置於第二基板115中的與第一基板111的繞射區域111c以外的部分相向的部分中。另外,所述步驟S101~步驟S111的順序可於技術上不矛盾的範圍內適宜調換。另外,所述步驟S101~步驟S111亦可於技術上不矛盾的範圍內並列地實施。另外,實施所述製造方法的主體並不限定於人,亦可為機器。另外,視需要亦可於圖5的步驟S111後,對鏡片11的表面及背面的至少一個面實施塗佈加工、切削加工、研削加工、或研磨加工等後加工。
<關於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據具有如以上般的結構的本實施方式,可藉由改變第二基板115所具有的添加劑,而提供具有對應於使用者的用途的光學特性的鏡片11。
另外,當對使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貼合而成的鏡片賦予特殊的光學特性時,於貼合步驟後,需要賦予光學特性的步驟(例如塗佈步驟),因此存在生產效率下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可於使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5貼合前的狀態下,準備具備特殊的光學特性的多個種類的第二基板115與作為通用零件的第一基板111。而且,自多個種類的第二基板115中選擇具備所期望的光學特性的第二基板115來與第一基板111貼合。即,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對第二基板115賦予光學特性的步驟不於貼合步驟後進行。與對使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貼合而成的鏡片賦予特殊的光學特性情況相比,此種本實施方式的結構有效地提昇生產效率(即,縮短製造時間)。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二基板115的厚度尺寸遍及整體相等。因此,即便於藉由練入來添加添加劑的情況下,於第二基板115中亦難以產生顏色不均。因此,於進行了正面觀察時的鏡片11中難以產生顏色不均。
進而,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將添加劑添加至第二基板115中的步驟於將第二基板115固定在第一基板111上之前進行。因此,於添加添加劑的步驟中,即便於對第二基板115施加熱的情況下,亦不會對第一基板111及液晶層113施加熱。此種本實施方式的結構有效地防止第一基板111及液晶層113的變形或損傷。
[實施方式2]
參照圖6~圖10,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半成品鏡片20進行說明。圖6是半成品鏡片20的正面圖。圖7是圖6的B-B線剖面圖。
半成品鏡片20藉由後加工而被加工成所述實施方式1的鏡片11。此種半成品鏡片20亦為本發明的對象。
半成品鏡片20具有第一中間基板21、第一黏著層22、膜元件23、間隔構件24、第二中間基板25、第二中間黏著層26、及固定構件27。
<關於第一中間基板>
參照圖7,對第一中間基板21(亦稱為第一基板)進行說明。第一中間基板21是具有表面21a及背面21b的包含透明的板狀構件的光學元件。具體而言,第一中間基板21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圓板狀。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凸曲面。第一中間基板21的背面21b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凹狀的凹曲面。
表面21a藉由精加工而被加工成光學面。另一方面,背面21b是未實施精加工的未完成面。此種背面21b藉由後加工而被加工成光學面。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表面21a是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另一方面,背面21b亦為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背面21b藉由後加工而被加工成例如對應於使用者的視力的形狀。
再者,表面21a及背面21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具有多個曲率的複合曲面。另外,表面21a及背面21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平面。
第一中間基板21的材料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第一基板111的材料相同。
<關於第一黏著層>
參照圖7,對第一黏著層22進行說明。第一黏著層22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與膜元件23的背面之間,將膜元件23與第一中間基板21固定。此種第一黏著層22是外形為與後述的膜元件23大致相同的形狀的片狀構件。於已被固定在第一中間基板21上的狀態下,第一黏著層22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
第一黏著層22例如包括包含光學用感壓黏著劑、熱硬化型黏著劑、或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的膜狀的黏著劑。
<關於膜元件>
參照圖7,對膜元件23的結構進行說明。膜元件23(亦稱為電氣元件)是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的膜狀的光學元件。此種膜元件23經由第一黏著層22而固定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上。於已被固定在第一中間基板21上的狀態下,膜元件23以沿著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的方式,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
雖然省略圖示,但膜元件23是於第一膜構件與第二膜構件之間,自第一膜側起依次配置有內側第一電極、液晶層、及內側第二電極的積層結構。內側第一電極及內側第二電極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第一電極112及第二電極114對應。液晶層與實施方式1的液晶層113對應。第一膜構件與第二膜構件藉由黏著層來將周緣彼此固定。黏著層將第一膜構件與第二膜構件固定,並且亦具有對構成液晶層的液晶材料進行密封的功能。作為此種膜元件23,可採用公知的膜元件,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再者,作為電氣元件,亦可採用所述實施方式1的液晶鏡片部11a的結構來代替膜元件23。
<關於間隔構件>
參照圖7,對間隔構件24進行說明。間隔構件24設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之間,防止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較間隔構件24的厚度尺寸更靠近。
此種間隔構件24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中的外周緣部的多個部位(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三個部位)上。各間隔構件24若於沿著第一中間基板21的外周緣的方向上等間隔(例如,120度間隔)地配置,則較佳。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間隔構件24為柱狀構件,具有規定的厚度尺寸。間隔構件24的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例如藉由黏著劑而固定於第二中間基板25的背面25b上。間隔構件24的另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例如藉由黏著劑而固定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上。
藉由將間隔構件24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之間,而在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之間形成用於配置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的空間201(參照圖8D)。
空間201的厚度尺寸與間隔構件24的厚度尺寸相等。另外,空間201的厚度尺寸較膜元件23的厚度尺寸大。如以上般的間隔構件24於後加工(具體而言,外周加工)中被去除。
再者,間隔構件亦可為於圓周方向的一個部位上具有不連續的部分的部分圓筒狀。所述不連續的部分是將構成後述的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供給至空間201中時的供給口。
另外,間隔構件亦可為遍及全周連續的圓筒狀。此種圓筒狀的間隔構件於圓周方向上的至少一個部位中,具有自內周面朝外周面貫穿的貫穿孔或切口。所述貫穿孔及所述切口是將構成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供給至空間201中時的供給口。
<關於第二中間基板>
參照圖7,對第二中間基板25(亦稱為第二基板)進行說明。第二中間基板25配置於較膜元件23更靠近Z方向+側,經由第二中間黏著層26而覆蓋膜元件23。
此種第二中間基板25是包含透明的板狀構件的光學元件。具體而言,第二中間基板25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圓板狀。第二中間基板25的表面25a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凸曲面。第二中間基板25的背面25b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凹狀的凹曲面。
表面25a及背面25b藉由精加工而被加工成光學面。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表面25a是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背面25b亦為具有單一的曲率的球面。表面25a的曲率與背面25b的曲率處於如表面25a與背面25b的距離遍及整體變成固定般的關係。
再者,表面25a及背面25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具有多個曲率的複合曲面。另外,表面25a及背面25b的至少一個面亦可為平面。
第二中間基板25的材料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第二基板115的材料相同。即,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二中間基板25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亦與第一中間基板21不同。
<關於第二中間黏著層>
參照圖7,對第二中間黏著層26進行說明。第二中間黏著層26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之間的空間201中,將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固定,並且保護膜元件23遠離衝擊。
此種第二中間黏著層26是包含透明的板狀構件的光學元件。具體而言,第二中間黏著層26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圓板狀。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表面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凸狀的凸曲面。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背面是朝Z方向+側彎曲成凹狀的凹曲面。第二中間黏著層26於背面上具有用於配置膜元件23的凹部26a。
如以上般的第二中間黏著層26藉由將硬化性組成物經由後述的固定構件27的連通部27a而注入至空間201中,並使其硬化來形成。作為構成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的例子,可列舉各種光學用黏著劑。尤其,作為構成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的例子,較佳為藉由紫外線或可見光線等光能線的照射來進行光硬化的光硬化型黏著劑。再者,作為構成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的例子,亦可列舉藉由施加熱能來進行熱硬化的熱硬化型黏著劑。如所述般的各黏著劑較佳為黏度低的黏著劑。
<關於固定構件>
固定構件27例如為帶狀,以圍住空間201的方式捲繞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外周面及第二中間基板25的外周面上。固定構件27亦具有將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固定的功能。此種固定構件27於圓周方向的至少一個部位上具有將空間201與外部空間連通的連通部27a。
<關於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
繼而,參照圖8A~圖8F及圖10,對半成品鏡片20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於圖10的步驟S201中,作業者將膜狀的第一黏著層22的表面黏附於膜元件23的背面上,而製造第一組裝體M1(參照圖8A)。於第一組裝體M1中,膜元件23及第一黏著層22不彎曲。
其次,於圖10的步驟S202中,作業者將第一組裝體M1中的第一黏著層22的背面黏附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上,而製造第二組裝體M2(參照圖8B)。
第一中間基板21藉由射出成形等公知的方法來製造。於該時間點,第一中間基板21的俯視下的外形是如包含鏡片11的俯視下的外形般的形狀。即,第一中間基板21的俯視下的外形較鏡片11的俯視下的外形大。第一中間基板21是於同一尺寸的半成品鏡片20中通用的通用零件。因此,第一中間基板21藉由通用的製造方法來製造。
再者,將第一組裝體M1黏附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上的作業是使用治具(未圖示)來進行。治具具有可保持第一組裝體M1的保持面。該保持面若被按壓於表面21a上,則以沿著表面21a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若保持有膜元件23的保持面被按壓於表面21a上,則膜元件23以沿著表面21a的方式進行變形,並黏附於表面21a上。
繼而,於圖10的步驟S203中,作業者將多個間隔構件24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中固定有膜元件23的部分的周圍,而製造第三組裝體M3(參照圖8C)。於第三組裝體M3中,各間隔構件24的另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例如藉由黏著劑而分別固定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上。
繼而,於圖10的步驟S204中,作業者將第二中間基板25配置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Z方向+側,而製造第四組裝體M4(參照圖8D)。於第四組裝體M4中,各間隔構件24的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例如藉由黏著劑而分別固定於第二中間基板25的背面25b上。於第四組裝體M4中,在第一中間基板21與第二中間基板25之間存在空間201。
此種第二中間基板25藉由射出成形等公知的方法來製造。第二中間基板25是於同一尺寸的半成品鏡片20中,可對應於所期望的光學特性進行選擇的非通用零件。即,關於第二中間基板25,製造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第一中間基板21不同的多個種類的第二中間基板25。作業者從其中選擇對應於所期望的光學特性的第二中間基板25。
於添加劑的添加方法為塗佈或染色的情況下,對藉由射出成形所製造的中間鏡片實施塗佈處理或染色。另外,於添加劑的添加方法為練入的情況下,於射出成形之前,將添加劑添加至射出成形中所使用的熔融基材中。
而且,作業者自光致變色鏡片、藍色光截止鏡片、及釹對比鏡片等光學特性不同的多個種類的第二中間基板25中,選擇具有所期望的光學特性的第二中間基板25。
繼而,於圖10的步驟S205中,作業者將固定構件27以圍住空間201的方式,捲繞於第一中間基板21的外周面及第二中間基板25的外周面上,而製造第五組裝體M5(參照圖8E)。於第五組裝體M5中,空間201由固定構件27的連通部27a以外的部分堵塞。換言之,空間201僅經由連通部27a而與外部空間連通。
最後,於圖10的步驟S206中,如圖8F中由箭頭F所示般,作業者將構成第二中間黏著層26的硬化性組成物經由固定構件27的連通部27a而供給至空間201中。而且,作業者使空間201內的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而製造半成品鏡片20(參照圖7)。再者,所述步驟S201~步驟S206的順序可於技術上不矛盾的範圍內適宜調換。另外,所述步驟S201~步驟S206亦可於技術上不矛盾的範圍內並列地實施。另外,實施所述製造方法的主體並不限定於人,亦可為機器。
參照如以上般的圖8A~圖8F的各步驟不包含施加熱的步驟。此種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有效地防止第一中間基板21、第二中間基板25、及膜元件23的變形或損傷。
對藉由如以上般的製造方法所獲得的半成品鏡片20實施後加工,藉此將半成品鏡片20加工成鏡片11B(參照圖9)。雖然省略後加工的詳細的說明,但藉由後加工來將去除部202(圖7的由兩點鏈線包圍的部分)去除,藉此將半成品鏡片20加工成鏡片11。
具體而言,半成品鏡片20的第一中間基板21被實施後加工後,變成鏡片11B的第一基板111B。另外,半成品鏡片20的第二中間基板25被實施後加工後,變成鏡片11B的第二基板115B。另外,半成品鏡片20的第二中間黏著層26變成鏡片11B的黏著層116B。半成品鏡片20的間隔構件24及固定構件27藉由後加工來去除。
再者,於後加工中,包含藉由研削加工來切削半成品鏡片20的背面的背面加工、以及藉由切削加工及研磨加工來切削半成品鏡片20的外周的外周加工。
另外,例如亦可對實施背面加工後的半成品鏡片20的背面(第二中間基板25的背面)實施形成塗佈層的塗佈處理。另外,亦可於適宜的時機,對半成品鏡片20的表面(第一中間基板21的表面21a)實施形成塗佈層的塗佈處理。
塗佈層例如包含底塗層、硬塗層、抗反射膜層、防霧塗層、防污染層、及撥水層的至少一層。塗佈層亦可為包含多個種類的層的多層結構。但是,表面側塗佈層亦可為包含一種層的單層結構。形成此種塗佈層的塗佈處理若為不對半成品鏡片20施加熱的處理,則較佳。
<關於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據如所述般的本實施方式,能夠以低成本提供具有對應於用途的光學特性的鏡片。以下,對其理由進行說明。
含有用於賦予特殊的光學特性的添加劑的第二中間基板25的材料的價格較不含添加劑的第一中間基板21的材料高。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6及圖7所示,第二中間基板25於半成品鏡片20中所占的體積較第一中間基板21的體積小。即,半成品鏡片20中所使用的第二中間基板25的材料較第一中間基板21的材料少。因此,與將添加劑添加至第一中間基板21中的結構相比,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可謀求半成品鏡片20及鏡片11的低成本化。
另外,第二中間基板25於在所述後加工中自半成品鏡片20中去除的去除部202(圖7的由兩點鏈線包圍的部分)中所占的比例較第一中間基板21小。即,第二中間基板25藉由後加工來去除的量較第一中間基板21少。因此,與將添加劑添加至第一中間基板21的材料中的結構相比,本實施方式的結構可提高關於含有添加劑的材料的良率。就此種觀點而言,本實施方式的結構也有利於半成品鏡片20及鏡片11的低成本化。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將添加劑添加至第二中間基板25中的步驟於將第二中間基板25固定在第一中間基板21上之前進行。因此,於添加添加劑的步驟中,即便於對第二中間基板25施加熱的情況下,亦不會對第一中間基板21及膜元件23施加熱。進而,若採用光硬化型黏著劑作為第二中間黏著層26,則即便於將第二中間基板25與第一中間基板21固定的步驟中,亦不會對第一中間基板21及膜元件23施加熱。此種製造方法有效地防止第一中間基板21及膜元件23的變形或損傷。
<附記>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各實施方式,可於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例如,於實施方式2中,亦可將膜元件23固定於第二中間基板25上。於此情況下,第二中間基板25為第一基板,第一中間基板21為第二基板。
另外,於可應用本發明的鏡片的護目鏡中,包含具有如視力矯正鏡片般用於提昇使用者的視力的輔助機構的眼鏡(包含電子眼鏡及太陽鏡)及防風鏡。另外,於可應用本發明的鏡片的護目鏡中,包含具有對使用者的視野或眼睛進行資訊提示的機構的各種裝置(例如,眼鏡型可穿戴終端或頭戴式顯示器等)。
另外,可應用本發明的鏡片的護目鏡只要是可將用於提昇視力或視野的輔助機構或用於提示資訊的機構等保持於使用者的眼前或周圍的結構即可。可應用本發明的鏡片的護目鏡並不限定於掛在雙耳上的眼鏡型,亦可為佩戴於頭部或單耳等上的類型。另外,可應用本發明的鏡片的護目鏡並不限定於雙眼用的護目鏡,亦可為單眼用的護目鏡。
2018年2月9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特願2018-022153的日本申請案中所包含的說明書、圖式及摘要的揭示內容全部被引用於本申請案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鏡片並不限定於眼鏡用的鏡片,可應用於各種護目鏡用的鏡片。
100‧‧‧電子眼鏡
10‧‧‧眼鏡框
101‧‧‧鏡圈
102‧‧‧鏡腿
11、11B‧‧‧鏡片
11a‧‧‧液晶鏡片部
11b‧‧‧通常鏡片部
111、111B‧‧‧第一基板
111a‧‧‧表面
111b‧‧‧背面
111c‧‧‧繞射區域
111d‧‧‧凸部
111e‧‧‧第一凸條
111f‧‧‧預備區域
111g‧‧‧預備空間
112‧‧‧第一電極
113‧‧‧液晶層
114‧‧‧第二電極
115、115B‧‧‧第二基板
115a‧‧‧表面
115b‧‧‧背面
116、116B‧‧‧黏著層
13‧‧‧控制部
14‧‧‧檢測部
15‧‧‧電源
20‧‧‧半成品鏡片
21‧‧‧第一中間基板
21a‧‧‧表面
21b‧‧‧背面
22‧‧‧第一黏著層
23‧‧‧膜元件
24‧‧‧間隔構件
25‧‧‧第二中間基板
25a‧‧‧表面
25b‧‧‧背面
26‧‧‧第二中間黏著層
26a‧‧‧凹部
27‧‧‧固定構件
27a‧‧‧連通部
201‧‧‧空間
202‧‧‧去除部
F‧‧‧箭頭
M1‧‧‧第一組裝體
M2‧‧‧第二組裝體
M3‧‧‧第三組裝體
M4‧‧‧第四組裝體
M5‧‧‧第五組裝體
X、Y、Z‧‧‧方向
S101~S111、S201~S206‧‧‧步驟
A-A、B-B‧‧‧剖線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子眼鏡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電子眼鏡的內部電路的方塊圖。
圖3是圖1的A-A線剖面圖。
圖4是鏡片的正面圖。
圖5是實施方式1的鏡片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5A是用於說明圖5中所示的步驟S110的步驟的中間組裝體的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半成品鏡片的正面圖。
圖7是圖6的B-B線剖面圖。
圖8A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一步驟的剖面圖。
圖8B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二步驟的剖面圖。
圖8C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三步驟的剖面圖。
圖8D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四步驟的剖面圖。
圖8E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五步驟的剖面圖。
圖8F是用於說明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中的第六步驟的剖面圖。
圖9是實施方式2的鏡片的剖面圖。
圖10是實施方式2的半成品鏡片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20)

  1. 一種鏡片,其是護目鏡用的鏡片,所述鏡片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主面且透明; 第二基板,與所述主面相向來配置,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所述第一基板不同; 電氣元件,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其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以及 黏著層,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含添加劑,用於使所述透過率與所述第一基板不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添加劑含有光致變色化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添加劑含有選擇吸收劑,所述選擇吸收劑選擇性地吸收380 nm以上、500 nm以下的波長範圍的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添加劑含有稀土金屬化合物或有機系色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黏著層包含光硬化型的黏著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於所述鏡片的光軸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根據位置而不同,且 所述第二基板遍及整體,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厚度尺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鏡片,其中當將所述第二基板未顯色的狀態設為通常狀態,且將藉由自高度155 mm的位置對所述第二基板照射10分鐘波長為365 nm的紫外線而使所述第二基板顯色的狀態設為顯色狀態時, 於所述顯色狀態下,所述第二基板對於波長為380 nm的光的透過率為8%以下, 根據所述通常狀態下的第二基板的L1 *、a1 *、及b1 *,以及所述顯色狀態下的第二基板的L2 *、a2 *、及b2 *,自下述式A所算出的色相的變化量ΔE*ab為15以上, 根據所述通常狀態下的第二基板的L1 *、a1 *、及b1 *,以及將所述顯色狀態的所述第二基板於暗處靜置了10分鐘後的所述第二基板的L3 *、a3 *、及b3 *,自下述式A所算出的色相的變化量ΔE*ab未滿10, 式A ΔE*ab=[(ΔL*)2 +(Δa*)2 +(Δb*)2 ]1/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選擇吸收劑含有吸收紫外線的苯并三唑系選擇吸收劑,且 所述第二基板對於波長為400 nm的光的光截止率為99.8%以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選擇吸收劑含有溶解於氯仿溶液中時的最大吸收波長於350 nm以上、370 nm以下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的紫外線吸收劑, 於具有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同的組成且厚度為2 mm的試驗體中, 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4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80%以上, 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2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70%以下,且, 所述試驗體對於波長為41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10%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紫外線吸收劑含有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及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紫外線吸收劑為包含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氯苯并三唑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鏡片,其中所述添加劑含有於440 nm~580 nm之間的波長區域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的稀土金屬化合物或有機系色素,且 對於波長為580 nm的光的透光率為60%以上、90%以下。
  14. 一種鏡片的製造方法,其是護目鏡用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包括: 將光學特性藉由電氣控制而變化的電氣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上的設置步驟;以及 將對於規定的波長範圍的光的透過率與所述第一基板不同的第二基板固定於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固定步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步驟包括:將光硬化型的黏著劑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的主面或所述第二基板中與所述主面相向的面上的設置黏著劑步驟;以及 對所述黏著劑照射光線來使其硬化,藉此將所述第二基板固定於所述主面上的固定步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設置黏著劑步驟後,包括: 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配置於密閉容器內的配置步驟; 將所述密閉容器內的氣壓減壓至較大氣壓低的氣壓的減壓步驟; 於經減壓的所述密閉容器內,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貼合的貼合步驟;以及 使所述密閉容器內的氣壓恢復至大氣壓的恢復步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貼合步驟後,更包括將經貼合的狀態的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保持規定時間的保持步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步驟包括:於隔著間隙而與所述第一基板的主面相向的狀態下,配置所述第二基板的配置步驟;將光硬化型的黏著劑灌入所述間隙中的灌入步驟;以及對所述黏著劑照射光線來使其硬化,藉此將所述第二基板固定於所述主面上的固定步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固定步驟後,更包括對所述第一基板實施後加工的步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鏡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為光致變色鏡片,且 於所述固定步驟中,自所述第一基板的背面側照射所述光線。
TW108104417A 2018-02-09 2019-02-11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TWI826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2153 2018-02-09
JP2018022153 2018-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7246A true TW201937246A (zh) 2019-09-16
TWI826419B TWI826419B (zh) 2023-12-21

Family

ID=6754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4417A TWI826419B (zh) 2018-02-09 2019-02-11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26159A1 (zh)
EP (1) EP3751332A4 (zh)
JP (1) JP7123082B2 (zh)
CN (1) CN111587396B (zh)
TW (1) TWI826419B (zh)
WO (1) WO20191561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903B (zh) * 2019-11-29 2023-08-21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器用樹脂透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2952B2 (en) * 2021-10-27 2023-12-26 Sharp Displa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lens,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polarized sungla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036A (ja) 1994-10-17 1996-10-18 Seiko Epson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ォトクロミック樹脂
FR2783249B1 (fr) 1998-09-11 2001-06-22 Flamel Tech Sa Naphtopyranes anneles en c5-c6, leur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et matrices (co)polymeres les renfermant
US6986579B2 (en) * 1999-07-02 2006-01-17 E-Vision,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active lens
KR20040053147A (ko) * 2001-10-05 2004-06-23 이-비젼 엘엘씨 하이브리드 전기-활성 렌즈
JP2004078052A (ja) 2002-08-22 2004-03-11 Nof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
JP4859335B2 (ja) 2003-07-04 2012-01-2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コーティング剤
TWI323254B (en) * 2004-02-02 2010-04-11 Mgc Filsheet Co Ltd Light control plastic lens, coated sheet-like light control element for the lens production,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light control plastic lens
US8360574B2 (en) * 2006-03-20 2013-01-29 High Performance Optics, Inc. High performance selective light wavelength filtering providing improved contrast sensitivity
JP2008030439A (ja) 2006-06-30 2008-02-14 Hoya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11292615B (zh) * 2006-11-28 2022-11-11 高性能光学公司 提供改进的对比灵敏度的高性能选择性光波长过滤
US7654667B2 (en) * 2007-05-10 2010-02-02 Pixeloptics, Inc.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opera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 multi-order diffractive optic
WO2009079342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Pixeloptics Inc. Refractive-diffractive multifocal lens
US8523354B2 (en) * 2008-04-11 2013-09-03 Pixeloptics Inc. Electro-active diffractive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8865029B2 (en) 2008-06-05 2014-10-21 Vivimed Labs Europe Ltd. Photochromic polymer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hotochromic polymer
GB0815109D0 (en) 2008-08-18 2008-09-24 James Robinson Ltd Polydialkylsiloxane-bridged bi-photochromic molecules
JP5075080B2 (ja) * 2008-10-02 2012-11-14 タレック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性眼鏡用レンズ基材
AU2010229849B2 (en) * 2009-03-25 2015-06-11 High Performance Optics, Inc. Photochromic ophthalmic systems that selectively filter specific blue light wavelengths
EP2530511B1 (en) * 2010-01-29 2015-11-25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glasses and liquid-crystal lenses
JP4955807B1 (ja) * 2010-12-15 2012-06-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変焦点レンズ用セミフィニッシュト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
WO2012141306A1 (ja) 2011-04-13 2012-10-18 Hoya株式会社 眼鏡用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
US9217812B2 (en) 2011-05-03 2015-12-22 Vivimed Labs Europe Ltd Photochromic polymer
EP2714767B1 (en) 2011-06-03 2020-07-22 Vivimed Labs Europe Ltd Photochromic polymers
US9199420B2 (en) * 2012-01-17 2015-12-01 Mitsui Chemicals, Inc. Flexible film with surface relief and use thereof in electro-active optical systems
JP5237479B2 (ja) * 2012-03-15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変焦点レンズ用セミフィニッシュト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
US9442305B2 (en) 2012-06-14 2016-09-13 Mitsui Chemicals, Inc. Electronic eyeglas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N105339812A (zh) 2013-06-24 2016-02-17 可奥熙搜路司有限公司 利用高折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其光致变色组合物的高折射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
US9845373B2 (en) * 2013-08-02 2017-12-19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photochromic optical materials
CN103499889B (zh) * 2013-10-15 2016-01-13 大连东方科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防眩目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JP6586170B2 (ja) * 2015-09-16 2019-10-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光学材料、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
JP6577979B2 (ja) 2016-07-21 2019-09-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903B (zh) * 2019-11-29 2023-08-21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器用樹脂透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6419B (zh) 2023-12-21
CN111587396A (zh) 2020-08-25
CN111587396B (zh) 2022-08-05
JPWO2019156143A1 (ja) 2021-01-28
EP3751332A4 (en) 2022-02-23
US20210026159A1 (en) 2021-01-28
WO2019156143A1 (ja) 2019-08-15
JP7123082B2 (ja) 2022-08-22
EP3751332A1 (en)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50386B2 (en) Eyewear with chroma enhancement
CN207752263U (zh) 层叠反射镜式镜片和眼睛佩戴件
TWI413811B (zh) 光學用途之模製積層物及其製備方法
JP6316184B2 (ja) 偏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KR20150079907A (ko) 열에 의해 영향을 받는 가변 틴트 디바이스
TWI826419B (zh) 鏡片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WO2017099800A1 (en) Eyewear with reflective filters
JP7033605B2 (ja)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アイウェア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アイウェア製品
WO2019077585A1 (en) GLASSES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LENS
CN114911099B (zh) 偏光变色膜片、镜片及眼镜
EP3392700A1 (en) Ophthalmic article
US20240094562A1 (en) Lens with color enhancement
EP4356173A1 (en) Eyewear with selective wavelength filtering
WO2004070452A2 (en) Eye wear len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N116841058A (zh) 一种日间用快速光致变色的树脂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