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6702A -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 Google Patents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6702A
TW201936702A TW107145146A TW107145146A TW201936702A TW 201936702 A TW201936702 A TW 201936702A TW 107145146 A TW107145146 A TW 107145146A TW 107145146 A TW107145146 A TW 107145146A TW 201936702 A TW201936702 A TW 2019367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organic solvent
polycarbonate
content
chlorobenz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強恩 海傑羅
埃里克 史路洋司
堯小新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72078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3498752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6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67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22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yl halides
    • C08G64/24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yl halides and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4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
    • C08G64/406Purifying; Dry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由界面法從二酚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及碳醯鹵化物(carbonyl halide)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根據發明方法之特色在於其使用基於氯烴或二或多種氯烴的混合物之有機溶劑進行。

Description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本發明有關由界面法從二酚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及碳醯鹵化物(carbonyl halide)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根據發明方法之特色在於其使用基於氯烴或二或多種氯烴混合物的有機溶劑進行。
藉由界面法之聚碳酸酯製造先前已敘述於"Schnell"的聚碳酸酯之化學與物理學(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聚合物評論(Polymer Reviews),第9卷,Interscience出版社,紐約、倫敦、雪梨,1964,第33-70頁;紐澤西州07960,莫里斯敦,聯合化學公司,公司研究中心(Corporate Research Center,Allied Chemical Corporation)的D.C.Prevorsek,B.T.Debona及Y.Kersten在聚合物科學雜誌(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聚合物化學出版,第18卷,75-90(1980)上刊載的"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的合成";D.Freitag,U.Grigo,P.R.Müller,N.Nouvertne',BAYER AG在聚合物科學和工程大全(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11卷,第二版,1988,第651-692頁上刊登的"聚碳酸酯";最後於Dres.U.Grigo,K.Kircher及P.R.Müller的塑料手冊,卷3/1,聚碳酸酯、聚縮醛、聚酯、纖維素酯,Carl Hanser出版社,慕尼黑,維也納,1992,第118-145頁上刊載的"聚碳酸酯"。
製造聚碳酸酯之界面法再者亦敘述於EP 0 517 044 A2或EP 520 272 A2。
為了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最初在鹼性水溶液或懸浮液中裝填的二酚二鈉鹽或最初在鹼性水溶液或懸浮液中裝填的二或多種不同二酚混合物係存在於與碳醯鹵化物(特別是光氣)反應之惰性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其中惰性有機溶劑/溶劑混合物除水相外還形成第二有機相。主要存在於有機相的起初寡碳酸酯借助適合觸媒進行縮合,得到溶於有機相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其中分子量可由適合鏈終止劑(單官能酚)控制。最後分離有機相,並由各種後處理步驟從那裡單離聚碳酸酯。例如,針對雙酚A,反應可表示如下: 其中R1及R2可互相獨立表示成長的聚碳酸酯鏈或鏈終止劑。
使用碳醯鹵化物(特別是光氣),由兩相界面法製造縮合物之連續方法-例如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或其寡聚物-通常具有加速反應及/或改良相分離需要較產品平衡必要之更多光氣的缺點。然後光氣過量在合成中以副產物形式分解-例如額外一般鹽或鹼金屬碳酸鹽化合物。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之連續兩相界面法典型利用基於加入二苯氧化物之光氣過量約20mol%(參見D.Freitag,U.Grigo,P.R.Müller,N.Nouvertne',BAYER AG,「Polycarbonates」於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11卷,第2版,1988,第651-692頁)。
本發明上下文中聚碳酸酯不僅包含同元聚碳酸酯,而且包含共聚碳酸酯及/或聚酯碳酸酯;聚碳酸酯可以已知方式呈直線或分支。根據發明,亦可能使用聚碳酸酯混合物。
包含熱塑性芳香族聚酯碳酸酯之熱塑性聚碳酸酯具有平均分子量Mw (在25℃ CH2Cl2中且每100ml CH2Cl2濃度0.5g,由測量相對溶液黏度決定)18 000g/mol至36 000g/mol、較佳23 000g/mol至31 000g/mol、特別是24 000g/mol至31 000g/mol。
根據發明所用聚碳酸酯中部分高達80莫耳%、較佳20莫耳%至50莫耳%碳酸酯基可被芳香族二羧酸酯基已置換。如此含有併入分子鏈中碳酸的酸基團及芳香族二羧酸的酸基團兩者之聚碳酸酯被稱為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本發明上下文中,其等被傘狀術語「熱塑性芳香族聚碳酸酯」含括。
聚碳酸酯係以已知方式從二酚、碳酸衍生物、視情況鏈終止劑及視情況分支劑製造,針對製造聚酯碳酸酯,根據碳酸酯結構單元欲被芳香族聚碳酸酯中芳香族二羧酸酯結構單元置換之程度,部分碳酸衍生物被芳香族二羧酸或二羧酸衍生物置換。
適合製造聚碳酸酯之二羥芳基化合物係式(1)者,HO-Z-OH (1)其中Z 係芳香族基團,其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且可含有一或多個芳香族環、可被取代及可含有脂族基團或環脂族基團或烷芳基或雜原子作為橋聯元素。
較佳者,式(2)中Z係式(2)基團 其中R6及R7 互相獨立表示H、C1-至C18-烷基、C1-至C18-烷氧基、鹵素例如Cl或Br或各情況中視情況經取代的芳基或芳烷基,較佳H或C1-至C12-烷基,尤佳H或C1-至C8-烷基,極佳H或甲基,且X 表示單鍵、-SO2-、-CO-、-O-、-S-、C1-至C6-伸烷基、C2-至C5-亞烷基或C5-至C6-亞環烷基,其可被C1-至C6-烷基取代(較佳甲基或 乙基)、或另外表示可視情況與另外的含雜原子的芳香族環稠合之C6-至C12-伸芳基。
較佳者,X表示單鍵、C1-至C5-伸烷基、C2-至C5-亞烷基、C5-至C6-亞環烷基、-O-、-SO-、-CO-、-S-、-SO2-或係式(2a)基團
二酚(二羥芳基化合物)實例係:二羥苯、二羥聯苯(dihydroxydiphenyls)、雙(羥苯基)烷、雙(羥苯基)環烷、雙(羥苯基)芳基化合物、雙(羥苯基)醚、雙(羥苯基)酮、雙(羥苯基)硫化物、雙(羥苯基)碸、雙(羥苯基)亞碸、1,1’-雙(羥苯基)二異丙苯、及其經環-烷基化與環-鹵化之化合物。
根據發明適合製造欲使用聚碳酸酯之二酚係例如氫醌、間苯二酚、二羥聯苯、雙(羥苯基)烷、雙(羥苯基)環烷、雙(羥苯基)硫化物、雙(羥苯基)醚、雙(羥苯基)酮、雙(羥苯基)碸、雙(羥苯基)亞碸、及α,α’-雙(羥苯基)二異丙苯、及其經烷基化、環-烷基化與環-鹵化之化合物。
較佳二酚係4,4’-二羥聯苯、2,2-雙(4-羥苯基)-1-苯基丙烷、1,1-雙(4-羥苯基)苯基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亦已知為雙酚A或簡稱BPA)、2,4-雙(4-羥苯基)-2-甲基丁烷、1,3-雙[2-(4-羥苯基)-2-丙基]苯(雙酚M)、2,2-雙(3-甲基-4-羥苯基)丙烷、雙(3,5-二甲基-4-羥苯基)甲烷、2,2-雙(3,5-二甲基-4-羥苯基)丙烷、雙(3,5-二甲基-4-羥苯基)碸、2,4-雙(3,5-二甲基-4-羥苯基)-2-甲基丁烷、1,3-雙[2-(3,5-二甲基-4-羥苯基)-2-丙基]苯及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亦已知為雙酚TMC或簡稱BPTMC)。
尤佳二酚係4,4’-二羥聯苯、1,1-雙(4-羥苯基)苯基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2,2-雙(3,5-二甲基-4-羥苯基)丙烷、1,1-雙(4-羥苯基)環己烷及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
此等及進一步適合二酚敘述例如於US 2 999 835 A、US 3 148 172 A、 US 2 991 273 A、US 3 271 367 A、US 4 982 014 A及US 2 999 846 A,於德國公開說明書DE 1 570 703 A1、DE 2 063 050 A1、DE 2 036 052 A1、DE 2 211 956 A1及DE 3 832 396 A1,於法國專利說明書FR1 561 518 A1,於專論"H.Schnell的聚碳酸酯的化學及物理學,Interscience出版社,紐約,1964,第28頁以後;第102頁以後",及於"D.G.Legrand,J.T.Bendler,聚碳酸酯科學與技術手冊,Marcel Dekker New York,2000第72頁以後"。
在同元聚碳酸酯情況中,僅利用一種二酚;在共聚碳酸酯情況中,利用二或多種不同二酚。所用二酚或所用二或多種不同二酚,與所有其他添加於合成之化學品及助劑相似,可被出自其等本身合成、處理及貯存的雜質汙染。然而,想要使用最高可能純度之原料。
欲使用之任何分支劑或分支劑混合物係以相同方式添加於合成。典型所用化合物係三-或四羧酸之參酚、肆酚或醯氯,或其他聚酚混合物或醯氯混合物。
可被用作分支劑具有三或大於三個酚系羥基之若干化合物係例如間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2-烯、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烷、1,3,5-參(4-羥苯基)苯、1,1,1-三(4-羥苯基)乙烷、參(4-羥苯基)苯基甲烷、2,2-雙[4,4-雙(4-羥苯基)環己基]丙烷、2,4-雙(4-羥苯基異丙基)酚、四(4-羥苯基)甲烷。
若干其他三官能化合物係2,4-二羥苄酸、1,3,5-苯三甲酸、三聚氯化氰及3,3-雙(3-甲基-4-羥苯基)-2-側氧基-2,3-二氫吲哚。
較佳分支劑係3,3-雙(3-甲基-4-羥苯基)-2-側氧基-2,3-二氫吲哚及1,1,1-三(4-羥苯基)乙烷。
視情況分支劑可利用量係0.05莫耳%至2莫耳%,依次以各情況中所用二酚莫耳為基,其中最初將分支劑裝入二酚中。
製造聚碳酸酯之所有此等措施為熟習技藝者周知。
適合製造聚酯碳酸酯之芳香族二羧酸係例如鄰酞酸、對酞酸、異酞酸、第三丁基異酞酸、3,3’-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酮二 羧酸、3,4’-二苯基酮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4,4’-二苯基碸二羧酸、2,2-雙(4-羧苯基)丙烷、三甲基-3-苯基茚烷-4,5’-二羧酸。
在芳香族二羧酸中,特別佳者給予使用對酞酸及/或異酞酸。
二羧酸衍生物係二碳醯二鹵化物及二羧酸二烷酯,特別是二碳醯二氯化物及二羧酸二甲酯。
由芳香族二羧酸酯基置換碳酸酯基基本上係化學計量,且亦定量,反應夥伴莫耳比率因此亦反映最終聚酯碳酸酯。可隨機或嵌段合併芳香族二羧酸酯基。
在EP 0 304 691 A2中已知製造聚碳酸酯之連續界面法中,使用靜態混合器,將二酚水相及特別需要量的鹼金屬氫氧化物與含光氣的有機相在管中組合。光氣過量20至100莫耳%非常高,且第一反應步驟之反應管中滯留時間為10至75秒。此方法可被用於僅製造具有分子量4000至12000g/莫耳之預聚物。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種觸媒進一步縮合,以便達到所需的分子量。適合觸媒為三級胺及鎓鹽。較佳利用三丁胺、三乙胺及N-乙基哌啶。
所用胺觸媒可呈開鏈或環狀,特別佳者給予三乙胺及N-乙基哌啶。觸媒較佳以1重量%至55重量%溶液使用。
此處應了解鎓鹽意指化合物如NR4X,其中R可為烷基及/或芳基基團及/或H與X為陰離子,例如氯離子、氫氧根離子或酚鹽離子。
使含有至多僅痕量(<2ppm)氯碳酸芳基酯之完全反應至少二相反應混合物沉降出來進行相分離。移除鹼性水相(反應廢水),用稀鹽酸與水萃取有機相。將合併水相送至廢水後處理,其中藉由汽提或萃取移除溶劑及觸媒比例並再循環。隨後,例如藉由添加鹽酸,在調節至例如6至8之某個pH後,用活性碳處理,移除任何剩餘有機雜質,例如單酚及/或未轉化二酚/多種未轉化二酚,水相被送至氯鹼電解。
在後處理另外變體中,反應廢水並未與洗滌相組合,而是在汽提或萃取移除溶劑與觸媒殘渣後,將反應廢水例如藉由添加鹽酸調節至例如6至8之某個pH,在用活性碳處理移除剩餘有機雜質後,例如單酚及/或未轉化 二酚/多種未轉化二酚,將其送至氯鹼電解。
在藉由汽提或萃取移除溶劑及觸媒比例後,洗滌相可視情況送回合成。
碳醯鹵化物(特別是光氣)可呈液體或氣體形式使用或溶於惰性溶劑中。
從一氧化碳及氯製造光氣係已知例如於EP 0 881 986 A1、EP 1 640 341 A2、DE 332 72 74 A1、GB 583 477 A、WO 97/30932 A1、WO 96/16898 A1、或US 6,713,035 B1。
根據先前技藝較佳有用於製造聚碳酸酯之惰性溶劑係基於氯烴之溶劑,例如二氯甲烷、各種二氯乙烷或氯丙烷化合物、氯苯或氯甲苯或二或多種此等氯烴之混合物;在上下文中甲苯亦可擔任惰性溶劑。較佳利用基於二氯甲烷或二氯甲烷與氯苯的混合物之惰性溶劑。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如此惰性溶劑或惰性溶劑之混合物單數統稱為「有機溶劑(organic solvent)」,複數為「有機溶劑(organic solvents)」。
先前技藝方法之一項缺點在於,製造聚碳酸酯需使用具有非常低雜質含量(亦即高純度)之有機溶劑,以便能夠獲得滿足品質要求之聚碳酸酯。
取決於有機溶劑純度之品質要求係例如光學性質,例如黃化指數(YI),視覺印象,游離二酚的殘餘量(亦即例如當利用雙酚A時雙酚A的殘餘量),及封端效率(酚系OH)。游離二酚的殘餘量(例如在雙酚A情況中<10ppm)及酚系OH端基的含量(<200ppm)兩者應盡可能低。
特別是,先前技藝中主流觀點在於四氯甲烷的存在損害聚碳酸酯之光學性質。因此,在製造聚碳酸酯中,四氯甲烷含量應保持盡可能低。
因此,WO 2015/119981 A2揭示製造光氣可以產生作為副產物之CCl4,其與光氣被引入製造PC的方法中。WO 2015/119981 A2亦揭示用於製造聚碳酸酯之光氣中四氯甲烷含量應不大於10ppm。
製造聚碳酸酯之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亦被認為對所得聚碳酸酯的光學性質是關鍵。
然而,提供具所需高純度之有機溶劑係昂貴且不方便。因而,此等有 機溶劑在使用前需要複雜純化或由特殊方法製造,或必須利用更高品質有機溶劑或需要更頻繁置換或至少在污染時進行純化。此純化可例如藉由蒸餾實現,其承擔高能量消耗。然後必須將雜質送去特殊機具設備中處置,例如藉由焚化,其同樣昂貴且不方便,特別因為要避免環境污染。當有機溶劑中雜質支配必須置換該溶劑時,昂貴的機具設備停機亦為常見結果。
本發明目的因此提供一種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中溶於水相的二酚或溶於水相的二或多種不同二酚與溶於有機溶劑的碳醯鹵化物反應得到溶於有機溶劑的聚碳酸酯或溶於有機溶劑的二或多種聚碳酸酯中,可能利用具有含氯雜質含量升高的有機溶劑,特別是含量升高的四氯甲烷及/或氯乙烷,而未損害聚碳酸酯之光學及流變性質。特別是,不應損害聚碳酸酯之黃化指數、視覺印象及相對溶液黏度。YI值較佳應不大於2.0、尤佳不大於1.5、極佳不大於1.2。藉由目視檢查根據發明所製聚碳酸酯樣品測試之視覺印象應與根據先前技藝所製聚碳酸酯樣品之視覺印像一樣好。此外,相對溶液黏度應在標準範圍內。
本發明進一步目的係提供一種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中相較於先前技藝,可較不頻繁進行置換有機溶劑所需之機具設備停機,或其中在方法期間有機溶劑不需要昂貴且不方便的純化,或其中在方法期間有機溶劑不需要部分移除及用含氯雜質含量減少的溶劑置換,特別是含量減少的四氯甲烷及/或氯乙烷。
目前已驚訝地發現,由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實現目的。
特別實現目的係藉由在製造聚碳酸酯中,利用基於氯烴或二或多種氯烴且具有四氯甲烷含量0.05重量%至7重量%及氯乙烷含量0.3重量%至10重量%之有機溶劑。
有機溶劑較佳係選自包括二氯甲烷、氯苯、氯仿或此等氯化烴的混合物之群的基於氯烴的溶劑。
根據發明有機溶劑亦包括一或多種其他組分,亦稱為次要組分。在未宣稱完整性下,次要組分係例如水、甲苯、苯乙烯、甲醇、苯、鄰-二甲苯或四氯乙烯。
詳言之,根據發明藉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驟:(a)使二酚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溶於水相,及使碳醯鹵化物(carbonyl halide)溶於有機溶劑,(b)使溶於水相的二酚或溶於水相的二或多種不同二酚與溶於有機溶劑的碳醯鹵化物反應,得到溶於有機溶劑的聚碳酸酯,(c)將此溶於有機溶劑的聚碳酸酯供給至步驟(d),(d)從有機溶劑中移除步驟(b)中獲得之聚碳酸酯,並將有機溶劑再循環至步驟(a),其中有機溶劑包括以下組分:二氯甲烷 0重量%至99.65重量%,氯苯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仿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乙烷 0.3重量%至10重量%,四氯甲烷 0.05重量%至7.0重量%,其他組分 0重量%至2.0重量%,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至少為81.00重量%且至多為99.65重量%,且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他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有機溶劑總是含有至少一種選自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之組分。
步驟(b)獲得之聚碳酸酯可在進一步加工步驟後以顆粒或粉末獲得。
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它組分含量總和因而至少為0.35重量%且至多為19.0重量%。
根據發明,較佳者係當二氯甲烷含量相對於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為至少98.0重量%至99.999重量%、較佳99.0重量%至99.995重量%。
根據發明,替代地,較佳者係當二氯甲烷及氯苯含量總和相對於氯仿含量為至少98.0重量%至99.999重量%、較佳99.0重量%至99.995重量%。
二氯甲烷含量相對於氯苯含量之比率為40重量%二氯甲烷:60重量%氯苯至60重量%二氯甲烷:40重量%氯苯,較佳4重量5%二氯甲烷:55重量%氯苯至55重量%二氯甲烷:45重量%氯苯,尤佳48重量%二氯甲烷:52重量%氯苯至52重量%二氯甲烷:48重量%氯苯,極佳49重量%二氯甲烷:51重量%氯苯至51重量%二氯甲烷:49重量%氯苯,特別是50重量%二氯甲烷:50重量%氯苯。
根據發明,亦較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較佳2.0重量%至7.0重量%、尤佳2.5重量%至6.0重量%。
根據發明,額外較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重量%、較佳0.5重量%至6.0重量%、尤佳1.0重量%至4.0重量%。
根據發明,特別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重量%,較佳氯乙烷含量為2.0重量%至7.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5重量%至6.0重量%,尤佳氯乙烷含量為2.5重量%至6.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1.0重量%至4.0重量%。
針對所有上述情況,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它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
根據發明方法較佳具有進一步特色:在步驟(d)從有機溶劑中移除所得聚碳酸酯後,將有機溶劑送回步驟(a)而無進一步移除液體或氣體成分。
步驟(d)中,所得聚碳酸酯與有機溶劑可由各種方法互相分離。
因而當將溶於有機溶劑的所得聚碳酸酯加入進一步溶劑時,所得聚碳 酸酯與有機溶劑可互相分離,其中所得聚碳酸酯在此進一步溶劑中較在有機溶劑中具有更差的溶解度,以致所得聚碳酸酯從溶液中沉澱出來並可被移除。如此移除敘述例如於EP 1339775 A1、EP 0488190 A1、EP 0095670 A2、EP 116836 A2。此通常提供呈粉末形式之聚碳酸酯。
或者,當在步驟(d)中藉由多階段加熱及減壓移除有機溶劑,且視情況組合排氣式擠出機及/或擠出物蒸發器及/或泡沫蒸發器時,所得聚碳酸酯與有機溶劑可互相分離。如此移除敘述例如於EP 1094873 A1、EP 1088019 A2、EP 2081975 A1、EP 1165302 A1、EP 03166771 A1、EP 1740638 A1、EP 1265944 A1、EP 1242156 A1。此通常提供呈顆粒形式之聚碳酸酯。
或者,當在步驟(d)中用載體氣體(特別是蒸汽或氮氣)噴霧乾燥移除有機溶劑時,所得聚碳酸酯與有機溶劑可互相分離。如此移除敘述例如於WO 2002044245 A1、EP 0256003 A1、EP 0003996 A1、EP 0616002 A1、EP 0783011 A2。此通常提供呈粉末形式之聚碳酸酯。
根據發明方法較佳具有進一步特色:在步驟(d)中從有機溶劑移除步驟(b)獲得之聚碳酸酯後,從有機溶劑僅移除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高於135℃的沸點之組分,而未移除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小於或等於135℃的沸點之組分,其中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小於或等於135℃的沸點之組分被送回步驟(a),並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高於135℃的沸點之組分被送去焚化或其它處置。
根據發明方法具有進一步特色:有機溶劑在關於此溶劑之封閉迴路中再循環。溶劑質量因而在執行方法期間不會增加,且較佳保持恆定。
根據發明,較佳者係僅在根據步驟(a)至(d)每質量份有機溶劑製造500至7500、較佳1000至5000、尤佳1250至3000質量份聚碳酸酯的一段時間後,置換或純化100%或更少、較佳70%或更少、尤佳50%或更少、極佳30%或更少的有機溶劑。
相較於先前技藝,此使得兩次置換有機溶劑的機具設備停機間之時間可能增加大於一倍。
根據發明較佳作為替代或另外當從溶劑中移除不大於20重量%比例、較佳不大於10重量%比例、尤佳不大於5重量%比例、極佳不大於2重量%比例、尤其好不大於1重量%比例有機溶劑時,在根據步驟(a)至(d)每質量份有機溶劑製造500至7500、較佳1000至5000、尤佳1250至3000質量份聚碳酸酯的一段時間內,同時補充對應於所移除的有機溶劑比例的量之溶劑混合物且其包括一或多種選自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的組分。根據發明,較佳者係當重新加入的溶劑混合物中二氯甲烷與氯苯與氯仿的混合比例對應於時間開始時存在的有機溶劑中二氯甲烷與氯苯與氯仿的混合比例。
以此方式,一方面,相較先前技藝,兩次機具設備停機間之時間進一步延長,另一方面,置換的不純有機溶劑量保持非常低。
在較佳變體中,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步驟(d)中從有機溶劑移除步驟(b)所得聚碳酸酯後,在無進一步純化下將有機溶劑送回步驟(a)。特別是,有機溶劑並未藉由移除液體或氣體成分(特別是四氯甲烷或氯乙烷)之進一步蒸餾或移除液體或氣體成分(特別是四氯甲烷或氯乙烷)之另外方法進行純化。然而,可能借助篩子或濾器純化固體的有機溶劑。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進一步特徵在於,步驟(a)中,相對於一種二酚的莫耳比例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的莫耳比例總和,碳醯鹵化物的莫耳過量為8%至30%、較佳10%至20%、尤佳11%至14%。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步驟(a)中,水相中二酚的含量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的含量總和為10重量%至20重量%、較佳14重量%至18重量%、尤佳15重量%至16重量%。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水相是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步驟(a)中水相pH為10.0至13.0、較佳11.0至12.0、尤佳11.3至11.8。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步驟(c)中,聚碳酸酯於有機溶劑的含量為10重量%至30重量%、較佳12重量%至25重量%、尤佳14重量%至20重量%。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據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碳醯鹵化物選自包括以下組群:羰基二鹵化物、雙光氣、三光氣,較佳羰基二鹵化物,尤佳光氣。
根據發明方法所製聚碳酸酯展現由射出模製從此等聚碳酸酯所製模製品固有顏色,與由先前技藝方法所製聚碳酸酯製成之射出模製品固有顏色一樣好。此透明、新的射出模製模製品之固有顏色特徵在於非常低黃化,其根據ASTM E313在定義厚度的射出模製板上由所謂「黃度指數」(YI)決定。所有報導的聚碳酸酯YI值係有關此決定方法。根據發明所製聚碳酸酯之YI值不大於2.0、較佳不大於1.5。
根據發明方法所製聚碳酸酯亦具有與先前技藝方法所製聚碳酸酯一樣好且符合標準之相對溶液黏度。此等標準相對溶液黏度範圍為15至40、較佳20至35。決定相對溶液黏度係使用Proline PV24型Lauda Ubbelohde黏度計,於25℃在CH2Cl2中且每100ml CH2Cl2濃度0.5g聚碳酸酯測量。
本發明因而進一步提供根據發明方法製造之聚碳酸酯。此聚碳酸酯特色尤其是YI不大於2.0、較佳不大於1.5。根據發明聚碳酸酯特徵亦在於其具有相對溶液黏度15至40、較佳20至35。
本發明亦有關一種適合用於執行根據發明方法之有機溶劑。此有機溶劑包括以下組分:二氯甲烷 0重量%至99.65重量%,氯苯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仿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乙烷 0.3重量%至10重量%,四氯甲烷 0.05重量%至7.0重量%,其他成分 0重量%至2.0重量%,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至少為81.00重量%且至多為99.65重量 %,且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他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此有機溶劑總是含有至少一種選自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之組分。
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它組分含量總和因而至少為0.35重量%且至多為19.0重量%。
根據發明,二氯甲烷含量相對於氯苯及氯仿含總和為至少98.0重量%至99.999重量%、較佳99.0重量%至99.995重量%。
根據發明,或者較佳者係當二氯甲烷及氯苯含量總和相對於氯仿含量為至少98.0重量%至99.999重量%、較佳99.0重量%至99.995重量%。
二氯甲烷含量相對於氯苯含量之比率為40重量%二氯甲烷:60重量%氯苯至60重量%二氯甲烷:40重量%氯苯,較佳45重量%二氯甲烷:55重量%氯苯至55重量%二氯甲烷:45重量%氯苯,尤佳48重量%二氯甲烷:52重量%氯苯至52重量%二氯甲烷:48重量%氯苯,極佳49重量%二氯甲烷:51重量%氯苯至51重量%二氯甲烷:49重量%氯苯,特別是50重量%二氯甲烷:50重量%氯苯。
根據發明,亦較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較佳2.0重量%至7.0重量%、尤佳2.5重量%至6.0重量%。
根據發明,額外較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重量%、較佳0.5重量%至6.0重量%、尤佳1.0重量%至4.0重量%。
根據發明,特別佳者係當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重量%,較佳氯乙烷含量為2.0重量%至7.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5重量%至6.0重量%, 尤佳氯乙烷含量為2.5重量%至6.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1.0重量%至4.0重量%。
針對所有上述情況,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甲烷及其它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
如此有機溶劑可在無昂貴且複雜純化下獲得,且較具有更低氯乙烷或四氯甲烷含量之有機溶劑更便宜。然而,它僅與具有更低氯乙烷或四氯甲烷含量之有機溶劑一樣適合於製造具有良好光學性質之聚碳酸酯,特別是具有YI不大於2.0、較佳不大於1.5之聚碳酸酯。
發明亦提供根據本發明之有機溶劑於藉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之用途。
藉由參考以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發明不限於此等實施例。
圖1及2係來自實施例1及2之實驗室樣品的目視評估,圖1關於本發明,圖2關於比較例。
下文敘述之實驗在連續操作的機具設備中進行,藉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
實施例1至2,連續實驗室製造聚碳酸酯
實驗室試驗在泵與攪拌反應器組合中以連續模式執行。所有實驗中,於-7℃將65.8g/h氣態光氣在T形件中溶於772g/h有機溶劑(針對組合物,參見表1)。計算溶劑用量,使得在反應結束時獲得15重量%聚碳酸酯溶液。將連續供應的光氣溶液在進一步T形件中與912g/h 15重量%已預熱至30℃之鹼性BPA水溶液(每mol BPA 2mol NaOH)接觸。經由不鏽鋼濾器(孔徑 60μm),將該BPA溶液分散於光氣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通入溫度控制於25℃之Fink HMR040混合泵中,直到反應泵結束時所有光氣已反應。在此泵下游,添加3.29g/h對-三級丁酚作為鏈終止劑,作為上述溶劑混合物中3重量%溶液,並於25℃進一步HMR040泵中,使結果混合物與28.32g/h 32重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其下游為來自Tectrion GmbH的兩個玻璃攪拌槽,其以淹沒模式運作且具有由不鏽鋼製成、具600秒滯留時間之擋板,及因此兩個用於輸送及分散反應混合物之齒輪泵。在第二攪拌槽中加入0.679g/h觸媒(10重量%溶於純氯苯之N-乙基哌啶)。在反應結束時,反應pH為約11.5。
以此方式,將156g/h有機溶液之聚碳酸酯與來自反應之水相一起連續通入相分離容器,以便移除此水相。用10重量%HCl洗滌聚碳酸酯溶液,然後乾燥。
所得聚碳酸酯具有以下特徵:相對溶液黏度27/酚系OH端基155〔ppm〕/DPC<2〔ppm〕/BPA2〔ppm〕/酚2〔ppm〕。借助游離雙酚A之殘留量及封端效率(酚系OH)決定系統反應性。未偵測到溶劑組成物對此等定性參數之影響。
表1報導聚碳酸酯之YI值作為聚碳酸酯製造中所用有機溶劑之函數。
實施例3至9,連續製造聚碳酸酯
為了決定根據上述條件溶劑與方法狀態運作之影響,在各種大型工業規模機具設備中決定進一步實驗,並決定方法穩定性及產品品質。
用作實施例3至9的水相係具有NaOH:BPA莫耳比2.03之BPA水溶液。所用有機相溶劑在各情況中係表2報導添加光氣之混合物。透過噴嘴分散反應夥伴,預先設定噴嘴以製造水包油分散液。借助於槽式反應器再循環迴路之冷卻器,將反應溫度設定為40℃,並在延遲反應器中使用NaOH添加,調節pH使得在反應結束時為11.5。在第一延遲反應器中添加對-三級丁酚來調節鏈長,使殘餘量的活性氯端基反應,在第二延遲反應器中添加N-乙基哌啶作為觸媒。針對不同尺寸工業機具設備上實驗之可比較性,每10 000kg 雙酚鹽溶液報導添加量。
利用以下溶液:雙酚鹽水溶液(基於溶液總重量,15.55重量%BPA,2.03莫耳氫氧化鈉水溶液/莫耳BPA);32重量%NaOH水溶液;表2的溶劑混合物中15重量%對-三級丁酚溶液,作為觸媒溶液:7.5重量%N-乙基哌啶的二氯甲烷溶液。
添加量典型如下:- 10 000kg BPA溶液,- 767kg光氣,- 7960kg溶劑,- 465kg NaOH溶液,- 286kg對-三級丁酚溶液,- 182kg N-乙基哌啶溶液。
清楚明顯地,根據發明所製聚碳酸酯具有卓越YI值。目視評估來自實施例1及2之實驗室樣品,並報導於圖1及2中。

Claims (13)

  1. 一種藉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其包括至少以下步驟:(a)使二酚或二或多種不同二酚溶於水相,及使碳醯鹵化物(carbonyl halide)溶於有機溶劑,(b)使溶於水相的二酚或溶於水相的二或多種不同二酚與溶於有機溶劑的碳醯鹵化物反應,得到溶於有機溶劑的聚碳酸酯,(c)將此溶於有機溶劑的聚碳酸酯供給至步驟(d),(d)從有機溶劑中移除在步驟(b)中獲得之聚碳酸酯,並將有機溶劑再循環至步驟(a),其中該有機溶劑包括以下組分:二氯甲烷 0重量%至99.65重量%,氯苯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仿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乙烷 0.3重量%至10重量%,四氯甲烷 0.05重量%至7.0重量%,其他組分 0重量%至2.0重量%,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至少為81.00重量%且至多為99.65重量%,且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乙烷及其他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
  2.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該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較佳2.0重量%至7.0重量%、尤佳2.5重量%至6.0重量%。
  3. 根據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該有機溶劑中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重量%、較佳0.5重量%至6.0重量%、尤佳1.0重量%至4.0重量%。
  4. 根據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該有機溶劑中氯乙烷含量為0.9重量%至8.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2重量%至7.0 重量%,較佳氯乙烷含量為2.0重量%至7.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0.5重量%至6.0重量%,尤佳氯乙烷含量為2.5重量%至6.0重量%且四氯甲烷含量為1.0重量%至4.0重量%。
  5.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當將溶於有機溶劑的所得聚碳酸酯加入進一步溶劑時,在步驟(d)中該有機溶劑與所得聚碳酸酯互相分離,其中所得聚碳酸酯在此進一步溶劑中較在有機溶劑中具有較差的溶解度。
  6.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藉由多階段加熱及減壓移除該有機溶劑,且視情況與排氣式擠出機及/或擠出物蒸發器及/或泡沫蒸發器組合。
  7.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藉由以載體氣體(特別是蒸汽或氮氣)噴霧乾燥移除該有機溶劑。
  8. 根據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之移除後,將該有機溶劑送回步驟(a)而無進一步移除液體或氣體成分。
  9. 根據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之移除後,從該有機溶劑中僅移除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高於135℃的沸點之組分,而未移除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小於或等於135℃的沸點之組分,其中在標準壓力(1013.25hPa)下具有小於或等於135℃的沸點之組分被送回步驟(a)。
  10. 根據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有機溶劑在關於此溶劑之封閉迴路中再循環,其中在執行方法期間並未增加有機溶劑量,其中僅在根據步驟(a)至(d)每質量份有機溶劑製造500至7500、較佳1000至5000、尤佳1250至3000質量份聚碳酸酯的一段時間後, 置換或純化100%或更少、較佳70%或更少、尤佳50%或更少、極佳30%或更少有機溶劑。
  11. 根據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有機溶劑在關於此溶劑之封閉迴路中再循環,其中在執行方法期間並未增加該有機溶劑的量,其中從溶劑中移除不大於20重量%的比例、較佳不大於10重量%的比例、尤佳不大於5重量%的比例、極佳不大於2重量%的比例、特佳不大於1重量%的比例之有機溶劑,且在根據步驟(a)至(d)每質量份有機溶劑製造500至7500、較佳1000至5000、尤佳1250至3000質量份聚碳酸酯的一段時間內,同時補充對應於所移除的有機溶劑混合物比例的量之溶劑混合物,且該溶劑混合物包括一或多種選自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之組分。
  12. 一種適合用於製造根據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聚碳酸酯之有機溶劑,其特徵在於該有機溶劑具有以下組分:二氯甲烷 0重量%至99.65重量%氯苯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仿 0重量%至99.65重量%氯乙烷 0.3重量%至10重量%四氯甲烷 0.05重量%至7.0重量%其他組分 0重量%至2.0重量%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至少為81.00重量%且至多為99.65重量%,且其中二氯甲烷、氯苯及氯仿含量總和加上氯乙烷、四氯乙烷及其他組分含量總和為100重量%。
  13. 一種根據請求項12的有機溶劑之用途,其係用於藉由界面法製造聚碳酸酯。
TW107145146A 2017-12-18 2018-12-14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TW2019367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207886.7A EP3498752A1 (de) 2017-12-18 2017-12-18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olycarbonat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organischen lösungsmittels auf der grundlage von chlorkohlenwasserstoffen
??17207886.7 2017-12-18
EP18208001 2018-11-23
??18208001.0 2018-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6702A true TW201936702A (zh) 2019-09-16

Family

ID=6460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146A TW201936702A (zh) 2017-12-18 2018-12-14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9116B2 (zh)
EP (1) EP3728399B1 (zh)
JP (1) JP7330975B2 (zh)
KR (1) KR102637371B1 (zh)
CN (1) CN111448237B (zh)
TW (1) TW201936702A (zh)
WO (1) WO20191212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20135A (ko) 2020-08-11 2022-02-18 주식회사 만도 조향 어시스트 장치 및 방법과, 조향 시스템
EP3985047A1 (de) * 2020-10-13 2022-04-20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olycarbonats nach dem phasengrenzflächenverfahren unter lösungsmittelaustaus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69139A (zh) 1943-10-04
DE1007996B (de) 1955-03-26 1957-05-09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e
US2991273A (en) 1956-07-07 1961-07-04 Bayer Ag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vacuum moulded part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s
US3148172A (en) 1956-07-19 1964-09-08 Gen Electric Polycarbonates of dihydroxyaryl ethers
US2999846A (en) 1956-11-30 1961-09-12 Schnell Hermann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aromatic sulfoxy polycarbonates
US2999835A (en) 1959-01-02 1961-09-12 Gen Electric Resinous mixture comprising organo-polysiloxane and polymer of a carbonate of a dihydric phenol,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
GB1122003A (en) 1964-10-07 1968-07-31 Gen Electric Improvements in 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L152889B (nl) 1967-03-10 1977-04-15 Gen Electric Werkwijze ter bereiding van een lineair polycarbonaatcopolymeer, alsmede orienteerbare textielvezel van dit copolymeer.
DE2036052A1 (en) 1970-07-21 1972-01-27 Milchwirtschafthche Forschungs und Untersuchungs Gesellschaft mbH, 2100 Hamburg Working up of additives in fat and protein - contng foodstuffs
DE2063050C3 (de) 1970-12-22 1983-12-1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seifungsbeständige Polycarbona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DE2211956A1 (de) 1972-03-11 1973-10-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erseifungsstabiler blockcopolycarbonate
IT1094162B (it) 1978-02-22 1985-07-26 Montedison Spa Processo in continuo per il recupero del policarbonato da sue soluzioni
US4262111A (en) * 1979-12-28 1981-04-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carbonates using amidine catalysts
EP0256003B1 (en) 1981-08-12 1991-04-1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converting a thermoplastic polymer into spheroidal agglomerated granules
JPS58206626A (ja) 1982-05-27 1983-12-01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ポリカ−ボネ−ト粒状体の製造法
US4546172A (en) 1983-01-20 1985-10-08 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resin particles
DE3327274A1 (de) 1983-07-28 1985-02-0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hosgen unter gleichzeitiger erzeugung von dampf
US4847352A (en) 1987-08-26 1989-07-1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olycarbonate production with motionless mixer
DE3832396A1 (de) 1988-08-12 1990-02-15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NO170326C (no) 1988-08-12 1992-10-07 Bayer Ag Dihydroksydifenylcykloalkaner
JP3118833B2 (ja) 1990-11-30 2000-12-1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粉粒状体の製造方法
DE4118232A1 (de) 1991-06-04 1992-12-10 Bayer Ag Kontinuierliche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en
DE4121213A1 (de) 1991-06-27 1993-01-14 Bayer Ag Kontinuierliche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en
EP0616002B1 (en) 1992-09-18 1998-03-04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powder
JP3124455B2 (ja) 1994-12-01 2001-01-15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ホスゲンの製造方法
EP0783011A3 (de) 1996-01-05 1998-07-08 Bayer Ag Verfahren zur Isolierung von teilkristallinem Polycarbonatpulver
AU7551296A (en) 1996-02-21 1997-09-1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sge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19817677A1 (de) 1998-04-21 1999-10-28 Bayer Ag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flüchtiger Komponenten aus Polymerlösungen
DE19827852A1 (de) 1998-06-23 1999-12-30 Bayer Ag Verfahren zur Isolierung von Polymeren aus Lösungen
DE19914143A1 (de) 1999-03-27 2000-09-28 Bayer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gasen von Kunststoffen, insbesondere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lösungen
US6103855A (en) * 1999-03-30 2000-08-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atc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carbonat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DE19957458A1 (de) 1999-11-29 2001-05-31 Bayer Ag Strangverdampfer
BRPI0008181B8 (pt) 2000-01-19 2017-03-21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cesso de preparação de cloro.
US6620906B1 (en) 2000-02-07 2003-09-16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ly pure polycarbonate and ultrapure polycarbonate
US6362304B1 (en) 2000-11-29 2002-03-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sin preheating for steam precipitation jet polycarbonate resin isolation
DE102004019294A1 (de) 2004-04-21 2005-11-17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
DE102004041777A1 (de) 2004-08-28 2006-03-0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hosgen
US7498397B2 (en) * 2006-03-10 2009-03-03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opolycarbonate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DE102006051306A1 (de) 2006-10-31 2008-05-0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Substratmaterialien für Extrusionsfolien mit geringen Oberflächenstörungen
DE102011085574A1 (de) * 2011-11-02 2013-05-02 Wacker Chemie Ag Behandlung von Stahloberflächen
KR101650610B1 (ko) * 2013-06-14 2016-08-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 방법
WO2015002427A1 (ko) * 2013-07-01 2015-01-08 (주) 엘지화학 폴리오르가노실록산 화합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WO2015119981A2 (en) 2014-02-04 2015-08-1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ates
EP2965889A1 (de) 2014-07-11 2016-01-13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ischelemente mit verbesserter Dispergierwirk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00715A (ko) 2020-08-26
JP2021507037A (ja) 2021-02-22
WO2019121248A1 (de) 2019-06-27
EP3728399B1 (de) 2021-08-18
US11149116B2 (en) 2021-10-19
KR102637371B1 (ko) 2024-02-19
CN111448237A (zh) 2020-07-24
CN111448237B (zh) 2022-12-23
EP3728399A1 (de) 2020-10-28
JP7330975B2 (ja) 2023-08-22
US20210163679A1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8671B2 (en) Alkylphenol-terminated copolycarbonates,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mold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KR101559584B1 (ko)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의 제조 방법
US7847051B2 (en) Phase boundar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polycarbonates
TW201936702A (zh)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二)
US20060063906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carbonate
US20220185955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using a reduced phosgene excess
US977145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according to the phase interface method
KR20020018656A (ko) 계면 중합에 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의 회분식 제조 방법
KR102637370B1 (ko) 염화탄화수소를 기재로 하는 유기 용매를 사용하여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3614148B (zh) 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链终止剂的添加时间点
KR20220128470A (ko) 비-반응 디아릴카르보네이트의 개선된 회수율을 갖는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를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