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8596A -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8596A
TW201928596A TW107145112A TW107145112A TW201928596A TW 201928596 A TW201928596 A TW 201928596A TW 107145112 A TW107145112 A TW 107145112A TW 107145112 A TW107145112 A TW 107145112A TW 201928596 A TW201928596 A TW 2019285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device
module
modules
power consump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8191B (zh
Inventor
五味賢彥
長澤龍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8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8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1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01R21/0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by thermal methods, e.g. calorime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1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ing elements having PN junc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36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G05B11/42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for obtaining a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both proportional and time-dependent, e.g. P. I., P. I. 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clock freque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06F11/306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where the monitored property is the 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94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where the alloc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power or heat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可將使用狀況加入考慮而對發熱控制對象之複數模組分配性能,並同時抑制發熱。
依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100)包含:偵測複數模組之可用率的負載偵測部(1)、基於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複數模組之係數的加權計算部(2)、及基於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複數模組之消耗電力的發熱控制部(3)。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例如關於進行發熱控制之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近年來,在半導體整合電路裝置中,為了因應大容量化、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及提升使用者經驗等市場需求,半導體製程的急速加速以及複數具備高性能、高功率硬體模組的大規模SoC(System on Chip:系統單晶片)化正在進行。發熱對策的重要性係隨著如此之大規模SoC化而日益增加。
專利文獻1揭露了一種技術,具備:不同種類的複數控管對象裝置、及控管供給至複數控管對象裝置之電力的控管裝置;該技術中,控管裝置係將供給至所有控管對象裝置的既定總電量,以使各控管對象裝置之性能的總值成為最大的方式,供給至各控管對象裝置。藉由使用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可一方面將整體性能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一方面減少消耗電力。
又,非專利文獻1中揭露了一種IPA(Intelligent Power Allocation:智慧電源分配)技術,係從任意設定之THS(Thermal Sensor:熱感測器)取得溫度資訊,並藉由求出可用消耗電力而調整時脈,以對IPA的控制對象亦即複數模組(模組A/B)進行發熱控制的技術。具體而言,在非專利文獻1中所揭露之技術係以從THS所取得到之溫度資訊為基礎,為了在預先設定好的目標溫度下飽和,藉由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比例-積分-微分)控制,計算可用消耗電力,並以任意之固定係數為基礎而對IPA之控制對象的複數模組分配可用消耗電力。接著,根據所分配的消耗電力將可用之頻率與預先登錄好的對應表比較而進行設定。藉此,在非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中,可藉由降低頻率減少動態電力,而進行發熱控制。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86418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Xin Wang, “Intelligent Power Allocation, Maximize performance in the thermal envelope”, WHITE PAPER, ARM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在非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中,僅能將可用消耗電力以固定比率進行分配。因此,雖然在進行發熱控制時,可能存在有欲依當時的負載狀況、使用情況,而抑制性能下降的模組,但非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中,未將模組之使用狀況列入考慮,故必須依照預先設定好之固定係數而進行對象模組的發熱控制(性能下降),此為其問題點。
又,由於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中,亦以固定比率進行對各控管對象裝置的電力供給,故具有與非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技術同樣的問題。
至於其他課題與新穎之特徵,參照本說明書之記述及附加圖式應可明瞭。
[解決問題之手段]
依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半導體裝置係基於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複數模組之係數,並基於計算出之複數模組的係數而控制複數模組之消耗電力。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依該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可將使用狀況列入考慮而對發熱控制對象之複數模組分配性能,並同時抑制發熱。
在以下的實施態樣中,必要時會為了方便而分割成複數部分或是實施態樣進行說明,但除了特別註明之情況外,該等實施態樣並非為互相不相關者,而係具有一方為另一方之一部分或是全部的變形例、應用例、詳細說明、補足說明等關係。又,在以下的實施態樣中,提及要素之數量等(包含個數、數值、量、範圍等)的情況,除了特別註明之情況及原則上明顯限定於特定數量之情況等外,並非為限定於其特定數量者,可在特定數量以上亦可在特定數量以下。
再者,在以下的實施態樣中,其構成元件(亦包含動作步驟等),除了特別註明之情況及原則上認為明顯為必需之情況等之外,並不一定為必需者。
實施態樣之概要
在實施態樣的說明之前,先說明實施態樣的概要。圖1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半導體裝置100之構成例的方塊圖。半導體裝置100係由單一半導體晶片形成。半導體裝置100包含:負載偵測部1、加權計算部2及發熱控制部3。
負載偵測部1係偵測複數模組的可用率。又,複數模組係指發熱控制對象的模組。負載偵測部1係將偵測到之複數模組的可用率輸出至加權計算部2。
加權計算部2係從負載偵測部1承接複數模組之可用率。又,加權計算部2係基於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複數模組之係數。接著,加權計算部2係將計算出之複數模組的係數輸出至發熱控制部3。
發熱控制部3係從加權計算部2承接複數模組之係數。接著,發熱控制部3係基於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複數模組的消耗電力。
接著,使用圖2的流程圖,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半導體裝置100的動作例。
首先,半導體裝置100係藉由負載偵測部1偵測複數模組之可用率(步驟S101)。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係藉由加權計算部2,基於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複數模組之係數(步驟S102)。
其後,半導體裝置100係藉由發熱控制部3,基於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複數模組的消耗電力(步驟S103)。
如以上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的半導體裝置100係基於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複數模組之係數。又,半導體裝置100係基於計算出之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複數模組之消耗電力。藉此,在半導體裝置100中,可將複數模組的使用狀況列入考慮而進行各模組的消耗電力控制。亦即,在半導體裝置100中,可將使用狀況列入考慮而對發熱控制對象之複數模組分配性能,並同時抑制發熱。
實施態樣1
接著,說明實施態樣1。圖3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100A之構成例的方塊圖。半導體裝置100A包含:THS8、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9、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單元)10、記憶體11及匯流排12作為硬體構成。CPU9、GPU10及記憶體11係透過匯流排12而連接。又,在圖3中,作為發熱控制對象的模組,係使用CPU9及GPU10之兩個模組的例子加以表示,但發熱控制對象之模組的數量並不限定於兩個。發熱控制對象之模組的數量只要在兩個以上,任何數量皆可。又,發熱控制對象的模組亦可為CPU及GPU以外的模組。
又,半導體裝置100A包含:負載偵測部1A、加權計算部2A、發熱控制部3A、溫度偵測部4、溫度判斷部5、電力計算部6及基礎資料7作為軟體構成。又,負載偵測部1A、加權計算部2A、發熱控制部3A、溫度偵測部4、溫度判斷部5及電力計算部6中的處理係藉由以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儲存於記憶體11之程式而進行。又,基礎資料7包含:Tstart、Tcontrol、Psustainable、Wcpu及Wgpu。又,基礎資料7例如預先儲存於記憶體11。
THS8係用於測量半導體裝置100A所搭載之晶片(半導體晶片)上之接點溫度Tcurrent(t)的熱感測器。溫度偵測部4係從THS8取得接點溫度Tcurrent(t)。又,溫度偵測部4係將取得到之接點溫度Tcurrent(t)輸出至溫度判斷部5。
溫度判斷部5係藉由將接點溫度Tcurrent(t)與基礎資料7中的Tstart進行比較,以進行發熱控制開始的判斷。具體而言,溫度判斷部5係將接點溫度Tcurrent (t)在Tstart以上的情況判斷為發熱控制開始。又,Tstart例如為90℃。溫度判斷部5係在己判斷為發熱控制開始的情況下,將接點溫度Tcurrent(t)輸出至電力計算部6。
電力計算部6係從晶片上的現在接點溫度Tcurrent(t)與基礎資料7中之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計算可用電力P(t)。又,電力計算部6係使用PID控制而計算可用電力P(t)。亦即,電力計算部6為了使Tcurrent(t)成為Tcontrol(t),係使用PID控制而計算此時在CPU9及GPU10實際可用之總可用電力P(t)。
此處,說明可用電力P(t)之計算方法的具體例。首先,電力計算部6係藉由從預先設定好之目標接點溫度亦即Tcontrol(t)減去測量到之接點溫度Tcurrent (t),以計算差異量Tdiff(t)。接著,電力計算部6係以Tdiff(t)為基礎而藉由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計算可用之電力的總量亦即P(t)。又,所謂PID控制,係使用輸出值與目標值的偏差,再加上其積分、微分的要素以進行輸入值之控制的反饋控制。
相當於PID控制之P的比例控制,係以使操作量成為與現在值及目標值的差成比例之大小的方式進行控制。當Tdiff(t)<0時,比例參數PIDproportional能以下式1來表示。
PIDproportional=k_po×Tdiff(t)…(式1)
又,當Tdiff(t)≧0時,比例參數PIDproportional能以下式2來表示。
PIDproportional=k_pu×Tdiff(t)…(式2)
又,在式1及式2中,k_po及k_pu為比例增益,可分別由下式3及下式4來表示。
k_po=Psustainable/(Tcontrol-Tstart)…(式3)
k_pu=2×Psustainable/(Tcontrol-Tstart)…(式4)
又,Psustainable係當接點溫度到達Tcontrol時,CPU9與GPU10所消耗之各消耗電力的總合亦即可用之最大電力。Psustainable係由晶片規格決定的值,即規格上Dynamic(動態)電力的最大值。
由於若僅藉由比例控制在接近目標值時操作量會非常小,故會變得難以控制而產生殘留偏差。為了排除此偏差,相當於PID控制之I的積分控制,係以累積殘留偏差,並在其成為特定大小後,使操作量增加而將偏差消除的方式進行控制。積分參數PIDintegral能以下式5來表示。
PIDintegral=k_j×Tdiff(sum)…(式5)
又,在式5中,k_j為積分增益。積分增益可藉由例如數值模擬等而求出。又,Tdiff(sum)係Tcurrent(t)超過Tcontrol(t)時的累計資料。當Tdiff(t)<0時,Tdiff(sum)能以下式6來表示。
Tdiff(sum)=Tdiff(sum)+Tdiff(t)…(式6)
相當於PID控制之D的微分控制係為了快速地響應外部干擾的變化,而控制與上次的偏差之差值相應的操作量。微分參數PIDdifferential能以下式7來表示。
PIDdifferential=k_d×{Tdiff(t)-Tdiff(t-1)}…(式7)
又,在式7中,k_d為微分增益。微分增益可藉由例如數值模擬等而求出。
如下式8所示,可藉由上述比例參數PIDproportional、積分參數PIDintegral、微分參數PIDdifferential及Psustainable,求出可用電力P(t)。
P(t)=PIDproportional+PIDintegral+PIDdifferential+Psustainable…(式8)
(參考文獻)
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tree/master/Documentation/thermal/power_allocator.txt
Xin Wang, “Intelligent Power Allocation, Maximize performance in the thermal envelope”, WHITE PAPER, ARM
在實施態樣1中,係將可用電力P(t)為2000mW作為藉由電力計算部6所計算的結果來進行說明。電力計算部6係將可用電力P(t)輸出至發熱控制部3A。
負載偵測部1A係偵測CPU9的可用率及GPU10的可用率。又,CPU9的可用率及GPU10的可用率,可使用作業系統的排程器功能而即時取得。又,負載偵測部1A係將偵測到之CPU9的可用率及GPU10的可用率輸出至加權計算部2A。
加權計算部2A係使用即時取得之CPU9的可用率而求出CPU9的消耗電力Ccpu(t)。又,加權計算部2A係使用即時取得之GPU10的可用率而求出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
此處,說明消耗電力之計算方法的具體例。如下式9所示,消耗電力係以動態電力與漏電力的和來表示。
消耗電力[mW]=動態電力[mW]+漏電力[mW]…(式9)
如下式10所示,動態電力係以動態要素電力與有效頻率的乘積來表示。又,如下式11所示,有效頻率係以工作頻率與可用率的乘積來表示。
動態電力[mW]=動態要素電力[mW/MHz]×有效頻率[MHz]…(式10)
有效頻率[MHz]=工作頻率[MHz]×可用率[%]…(式11)
動態要素電力係以負載電容與電源電壓之平方的乘積來表示。若將動態要素電力設為WE,負載電容設為C,電源電壓設為V,則動態要素電力係以下式12來表示。又,負載電容係從半導體裝置的設計值預先取得以作為基礎資料。
WE=C×V2 …(式12)
漏電力係在電源為開啟時所消耗的電力。漏電力係以漏電流與電壓的乘積來表示。將每一個電晶體的漏電流設為iL,電晶體的總數設為N,關機率設為r,漏電力IL係以下式13求出。又,所謂關機率,係電源被關閉的比率。
IL=iL×N×(1-r)…(式13)
每一個電晶體的漏電流iL能以下式14表示,式14中使用係數α[A/nm]、閘極寬度W[nm]、閾值電壓VT[V]、次臨限係數n、波茲曼常數k=1.38×10-23 [J/K]、絕對溫度T[K]及基本電荷q=1.6×10-19 [C]。此處,係數α及次臨限係數n可例如從實驗等而求出。
iL=α×W×exp{-VT×q/(n×kT)}…(式14)
以下所示,係基於上述計算,並將實施態樣1中的前提條件資料作為例子。又,前提條件資料係例如預先記錄於記憶體11。又,Tj係表示接點溫度。
CPU9:
・工作頻率:500MHz~1700MHz
・動態要素電力:0.46mW/MHz
・漏電力:150mW@Tj90℃
GPU10:
・工作頻率:200MHz~600MHz
・動態要素電力:0.50mW/MHz
・漏電力:1090mW@Tj90℃
在實施態樣1中,加權計算部2A係藉由上述各種計算與前提條件,以如下所述的方式計算CPU9的消耗電力Ccpu(t)及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又,消耗電力Ccpu(t)係與CPU9電力控制開始時之CPU可用率相應的即時消耗電力,消耗電力Cgpu(t)係與GPU10電力控制開始時之GPU可用率相應的即時消耗電力。
・CPU9的消耗電力Ccpu(t)=853.8mW(Tj90℃,90%@1700MHz)
・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1300mW(Tj90℃,70%@600MHz)
又,加權計算部2A係從CPU9的消耗電力Ccpu(t)及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以及可用消耗電力,而計算用於將分配至CPU9及GPU10之各可用消耗電力加以計算的係數。又,在圖3中,作為基礎資料7,係顯示預先準備CPU9之係數的變數Wcpu及GPU10之係數的變數Wgpu的例子。此情況下,加權計算部2A係將分別計算出之係數代入至變數Wcpu及變數Wgpu,以作為CPU9的係數及GPU10的係數使用。又,作為基礎資料7,亦可為未準備變數Wcpu及變數Wgpu的構成。此情況下,加權計算部2A不進行對變數Wcpu及變數Wgpu的代入,而係將計算出之係數直接作為CPU9的係數及GPU10的係數使用。
如下式15所示計算CPU9之係數。又,如下式16所示計算GPU10之係數。
CPU9之係數=Ccpu(t)/{Ccpu(t)+Cgpu(t)}…(式15)
GPU10之係數=Cgpu(t)/{Ccpu(t)+Cgpu(t)}…(式16)
亦即,CPU9之係數係依照(853.8/(853.8+1300)計算而成為39.6%。又,GPU10之係數係依照1300/(853.8+1300)計算而成為60.4%。
加權計算部2A係將CPU9之係數及GPU10之係數輸出至發熱控制部3A。
發熱控制部3A係從電力計算部6承接可用電力P(t)。又,發熱控制部3A係從加權計算部2A承接CPU9之係數及GPU10之係數。又,發熱控制部3A係使用可用電力P(t)、CPU9之係數及GPU10之係數,而計算分配至CPU9之可用消耗電力Pcpu(t)及分配至GPU10之可用消耗電力Pgpu(t)。依實施態樣1之前提條件及上述各種計算,可用電力P(t)為2000mW,CPU9之係數為39.6%,GPU10之係數為60.4%。因此,發熱控制部3A係將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t)依照2000× 39.6/100之計算而設為793mW。又,發熱控制部3A係將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t)依照2000×60.4/100之計算而設為1207mW。亦即,如圖4所示,發熱控制部3A係將可用電力P(t):2000mW分配為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t):793mW、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t):1207mW。
接著,發熱控制部3A係以滿足所分配的各可用消耗電力Pcpu(t)及Pgpu(t)的方式,分別控制CPU9及GPU10的消耗電力。又,發熱控制部3A例如使用時脈控制、電壓控制、電源切斷中的至少一者,以進行CPU9及GPU10之消耗電力的控制。如以上所述,本發明可進行與在電力控制開始時點之CPU9及GPU10的兩可用率相應的電力控制。
接著,使用圖5的流程圖,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100A的動作例。
首先,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溫度偵測部4而監視晶片的接點溫度Tcurrent (t)(步驟S201)。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溫度判斷部5而判斷晶片的接點溫度Tcurrent (t)是否在Tstart以上(步驟S202)。
當Tcurrent(t)小於Tstart時(在步驟S202判斷為否),半導體裝置100A係繼續進行步驟S201的溫度監視。另一方面,當Tcurrent(t)在Tstart以上時(在步驟S202判斷為是),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電力計算部6而計算可用電力P(t)(步驟S203)。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負載偵測部1A而偵測CPU9及GPU10的可用率(步驟S204)。上述電力控制開始時點的可用率,即為在步驟S204時點的可用率。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A係基於CPU9及GPU10的可用率而藉由加權計算部2A計算CPU9及GPU10之係數(步驟S205)。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A係基於CPU9及GPU10之係數而藉由發熱控制部3A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CPU9及GPU10(步驟S206)。
接著,半導體裝置100A係基於所分配的可用消耗電力,而進行CPU9及GPU10的消耗電力控制(步驟S207),其後,回到步驟S201的溫度監視。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100A包含電力計算部6,其從晶片上的接點溫度Tcurrent(t)及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計算可用電力P(t)。又,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電力計算部6使用PID控制而計算可用電力P(t)。藉此,可適當地求出在半導體裝置100A中,用於使晶片上的接點溫度Tcurrent(t)達到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的可用電力P(t)。
又,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加權計算部2A,基於CPU9及GPU10的各可用率而計算CPU9的消耗電力Ccpu(t)及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又,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加權計算部2A,分別將CPU9的消耗電力Ccpu(t)及GPU10的消耗電力Cgpu(t),與Ccpu(t)及Cgpu(t)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各別之係數。藉此,在半導體裝置100A中,可動態地計算基於各模組之可用率的係數。
再者,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發熱控制部3A,基於CPU9及GPU10之係數而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CPU9及GPU10。再者,半導體裝置100A係藉由發熱控制部3A,基於所分配的可用消耗電力值而進行CPU9及GPU10的消耗電力控制。藉此,在半導體裝置100A中,可使用基於CPU9及GPU10之各可用率的係數,而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CPU9及GPU10。因此,在半導體裝置100A中,可進行將使用案例、負載狀況加以考慮後的發熱控制,並且使製品的使用者經驗提高。
實施態樣2
接著,說明實施態樣2。圖6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之半導體系統1000之構成例的方塊圖。半導體系統1000包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又,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與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係分別形成於不同的半導體晶片。
又,在實施態樣2中,雖針對半導體系統1000包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之兩個半導體裝置的例子加以說明,但半導體系統1000所包含之半導體裝置的數量並不限定於兩個。半導體系統1000所包含之半導體裝置的數量只要在兩個以上,可為任何數量。又,在半導體系統1000所包含之半導體裝置的數量為三個以上的情況,除了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以外的半導體裝置,皆與第二半導體裝置200為相同的構成。
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係與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溫度特性相同的半導體裝置。又,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只要與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溫度特性相同,亦可為任意之構成。以下,以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包含CPU21及GPU22作為硬體構成而進行說明。
接著,使用圖7之方塊圖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的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包含:THS8、CPU9、GPU10、記憶體11及匯流排12作為硬體構成。又,半導體裝置100B包含:負載偵測部1B、加權計算部2B、發熱控制部3B、溫度偵測部4、溫度判斷部5、電力計算部6及基礎資料7作為軟體構成。亦即,由於在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中,除了負載偵測部1B、加權計算部2B及發熱控制部3B以外的構成,皆與實施態樣1的半導體裝置100A相同,故省略該等構成之說明。
負載偵測部1B係偵測CPU9的可用率、GPU10的可用率、CPU21的可用率及GPU22的可用率。又,負載偵測部1B係透過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與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之間的配線,而從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取得CPU21的可用率及GPU22的可用率。負載偵測部1B係將CPU9的可用率、GPU10的可用率、CPU21的可用率及GPU22的可用率輸出至加權計算部2B。
加權計算部2B係基於CPU9的可用率、GPU10的可用率、CPU21的可用率及GPU22的可用率,而分別求出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又,加權計算部2B係基於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而計算用於將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可用消耗電力加以計算的係數。
具體而言,加權計算部2B係分別將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與Ccpu9(t)、Cgpu10(t)、Ccpu21(t)及Cgpu22(t)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CPU9、GPU10、CPU21及GPU22的係數。接著,加權計算部2B係將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係數輸出至發熱控制部3B。
發熱控制部3B係從加權計算部2B承接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係數。又,發熱控制部3B係從電力計算部6承接可用電力P(t)。又,在實施態樣2中的可用電力P(t)係表示可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使用之總電力。又,將藉由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之晶片上的熱感測器THS8所得到的接點溫度Tcurrent(t)加以使用,以計算可用消耗電力。
發熱控制部3B係使用可用電力P(t)與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係數,以計算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9(t)、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10(t)、CPU21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21(t)及GPU22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22(t)。亦即,發熱控制部3B係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Pcpu9(t)、Pgpu10(t)、Pcpu21(t)及Pgpu22(t)。
接著,發熱控制部3B係以滿足所分配的Pcpu9(t)、Pgpu10(t)、Pcpu21(t)及Pgpu22(t)的方式,分別控制CPU9、GPU10、CPU21及GPU22的消耗電力。又,發熱控制部3B例如使用時脈控制、電壓控制、電源切斷中的至少一者,以進行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消耗電力的控制。又,發熱控制部3B係透過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與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之間的配線,而控制CPU21及GPU22的消耗電力。
又,在實施態樣2中,作為發熱控制對象的模組,係針對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包含CPU9及GPU10,而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包含CPU21及GPU22的構成加以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作為發熱控制對象的模組,亦可為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包含第一模組,而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包含第二模組的構成。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之半導體系統1000包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又,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包含:負載偵測部1B、加權計算部2B及發熱控制部3B。又,負載偵測部1B係偵測第一半導體裝置100B之第一模組的可用率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之第二模組的可用率。又,加權計算部2B係基於第一模組及第二模組的可用率而計算第一模組及第二模組之係數。再者,發熱控制部3B係基於第一模組及第二模組之係數而控制第一模組及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藉此,在半導體系統1000中,可將複數半導體裝置中之各模組的使用狀況列入考慮而進行各模組的消耗電力控制。亦即,在半導體系統1000中,可將使用狀況列入考慮而對發熱控制對象之複數半導體裝置中之各模組分配性能,並同時抑制發熱。
實施態樣3
接著,說明實施態樣3。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3的半導體系統1000C係實施態樣2之半導體系統1000的變形例。半導體系統1000C包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又,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與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係分別形成於不同的半導體晶片。半導體系統1000C的構成與實施態樣2之半導體系統1000的構成相同,故省略其圖示。
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係與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溫度特性不同的半導體裝置。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除了CPU21及GPU22之外更包含THS23作為硬體構成。
接著,使用圖8的方塊圖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3之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構成例。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包含:THS8、CPU9、GPU10、記憶體11及匯流排12作為硬體構成。又,半導體裝置100C包含:負載偵測部1B、加權計算部2C、發熱控制部3C、溫度偵測部4C、溫度判斷部5C、電力計算部6及基礎資料7作為軟體構成。
溫度偵測部4C係從THS8取得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一Tcurrent(t)。又,溫度偵測部4C係從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之THS23取得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二Tcurrent(t)。接著,溫度偵測部4C係將取得到之第一Tcurrent(t)及第二Tcurrent(t)輸出至溫度判斷部5C。又,溫度偵測部4C係將取得到之第一Tcurrent(t)及第二Tcurrent(t)輸出至加權計算部2C。
溫度判斷部5C係藉由將第一Tcurrent(t)及第二Tcurrent(t)與Tstart進行比較,以進行發熱控制開始的判斷。溫度判斷部5C例如當第一Tcurrent(t)及第二Tcurrent(t)中的至少一者在Tstart以上時,即判斷為發熱控制開始。
加權計算部2C係基於CPU9的可用率、GPU10的可用率、CPU21的可用率及GPU22的可用率,而分別求出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又,加權計算部2C係基於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而計算用於將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可用消耗電力加以計算的係數。
具體而言,加權計算部2C係分別將CPU9的消耗電力Ccpu9(t)及GPU10的消耗電力Cgpu10(t),與Ccpu9(t)及Cgpu10(t)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CPU9及GPU10之係數。又,加權計算部2C係分別將CPU21的消耗電力Ccpu21(t)及GPU22的消耗電力Cgpu22(t),與Ccpu21(t)及Cgpu22(t)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CPU21及GPU22之係數。
又,加權計算部2C係基於從設為目標之接點溫度Tcontrol(t)減去第一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一Tdiff(t)、及從設為目標之接點溫度Tcontrol(t)減去第二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二Tdiff(t),而計算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
具體而言,加權計算部2C係分別將第一Tdiff(t)、第二Tdiff(t),與第一Tdiff(t)及第二Tdiff(t)加總之值的比率加以計算,而作為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亦即,如下式17所示計算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又,如下式18所示計算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
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第一Tdiff(t)/{第一Tdiff(t)+第二Tdiff (t)}…(式17)
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第二Tdiff(t)/{第一Tdiff(t)+第二Tdiff (t)}…(式18)
接著,以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為100℃、第一Tcurrent(t)為90℃、第二Tcurrent(t)為50℃的情況作為例子而加以說明。此情況下,第一Tdiff(t)為10℃,第二Tdiff(t)為50℃。又,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係依照10/(10+50)計算而成為16.7%。又,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係依照50/(10+50)計算而成為83.3%。
接著,加權計算部2C係將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係數、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輸出至發熱控制部3C。
發熱控制部3C係使用可用電力P(t)、CPU9、GPU10、CPU21及GPU22之係數、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而計算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9(t)、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10(t)、CPU21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21(t)、及GPU22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22(t)。又,實施態樣3中的可用電力P(t)係表示可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使用的總電力。
具體而言,發熱控制部3C係分別如下式19到下式22所示計算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9(t)、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10(t)、CPU21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21(t)、及GPU22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22(t)。
Pcpu9(t)=P(t)×CPU9之係數×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式19)
Pgpu10(t)=P(t)×GPU10之係數×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式20)
Pcpu21(t)=P(t)×CPU21之係數×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式21)
Pgpu22(t)=P(t)×GPU22之係數×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式22)
此處,針對發熱控制部3C基於下記前提條件所進行的計算之一例加以說明。
・可用電力P(t):2000mW
・CPU9之係數:39.6%
・GPU10之係數:60.4%
・CPU21之係數:50.8%
・GPU22之係數:49.2%
・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16.7%
・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83.3%
此情況下,CPU9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9(t)係依照2000×39.6/100×16.7/100計算而成為132.3mW。又,GPU10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10(t)係依照2000× 60.4/100×16.7/100計算而成為201.7mW。又,CPU21的可用消耗電力Pcpu21(t)係依照2000×50.8/100×83.3/100計算而成為846.3mW。又,GPU22的可用消耗電力Pgpu22(t)係依照2000×49.2/100×83.3/100計算而成為819.7mW。
接著,發熱控制部3C係以滿足計算出的Pcpu9(t)、Pgpu10(t)、Pcpu21(t)及Pgpu22(t)的方式,分別控制CPU9、GPU10、CPU21及GPU22的消耗電力。
如以上所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3的半導體系統1000C包含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又,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包含:負載偵測部1B、加權計算部2C、發熱控制部3C及溫度偵測部4C。又,溫度偵測部4C係偵測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一Tcurrent(t)、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二Tcurrent(t)。又,加權計算部2C係基於從設為目標之接點溫度Tcontrol(t)減去第一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一Tdiff(t)、及從Tcontrol(t)減去第二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二Tdiff(t),而計算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再者,發熱控制部3C係基於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之模組的係數、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之模組的係數、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的溫度係數、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係數,以控制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之模組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之模組的消耗電力。藉此,在半導體系統1000C中,可考慮各模組的使用狀況,再加上第一半導體裝置100C及第二半導體裝置200C的溫度狀況,而進行各模組的消耗電力控制。亦即,在半導體系統1000C中,可將使用狀況及溫度狀況列入考慮而對發熱控制對象之複數半導體裝置中的各模組分配性能,並同時抑制發熱。
以上,雖基於本發明之實施態樣而具體地說明本案發明人所完成之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態樣,當然可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的變更。
1、1A、1B‧‧‧負載偵測部
2、2A、2B、2C‧‧‧加權計算部
3、3A、3B、3C‧‧‧發熱控制部
4、4C‧‧‧溫度偵測部
5、5C‧‧‧溫度判斷部
6‧‧‧電力計算部
7‧‧‧基礎資料
8、23‧‧‧THS
9、21‧‧‧CPU
10、22‧‧‧GPU
11‧‧‧記憶體
12‧‧‧匯流排
100、100A、100B、100C‧‧‧半導體裝置(第一半導體裝置)
200、200C‧‧‧第二半導體裝置
1000、1000C‧‧‧半導體系統
S101~S103、S201~S207‧‧‧步驟
圖1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半導體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半導體裝置之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3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4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中的可用消耗電力之分配例的圖式。
圖5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1之半導體裝置之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6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之半導體系統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7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2之第一半導體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8係顯示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3之第一半導體裝置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Claims (13)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負載偵測部,偵測複數模組之可用率; 加權計算部,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及 發熱控制部,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該等複數模組的消耗電力。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電力計算部,從晶片上的接點溫度Tcurrent(t)與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計算可用電力P(t); 該發熱控制部係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而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各該模組,並基於所分配的各消耗電力值,而對各該模組控制消耗電力。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該電力計算部係使用PID控制以計算可用電力P(t)。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該加權計算部係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各該模組的消耗電力,並將計算出之各該模組的消耗電力,與該等複數模組的消耗電力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
  5. 一種半導體系統,包含: 第一半導體裝置及第二半導體裝置; 該第一半導體裝置,包含: 負載偵測部,偵測該第一半導體裝置之第一模組的可用率及該第二半導體裝置之第二模組的可用率; 加權計算部,基於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可用率,而計算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之係數;及 發熱控制部,基於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
  6.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半導體系統,其中, 該第一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電力計算部,從該第一半導體裝置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Tcurrent(t)與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計算可用電力P(t); 該發熱控制部係基於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之係數,而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並基於所分配的各消耗電力值,而控制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半導體系統,其中, 該電力計算部使用PID控制以計算可用電力P(t)。
  8.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半導體系統,其中, 該加權計算部係基於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可用率,而計算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並分別將計算出之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與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之係數。
  9.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半導體系統,其中, 該第一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溫度偵測部,偵測該第一半導體裝置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一Tcurrent(t)、及該第二半導體裝置之晶片上的接點溫度亦即第二Tcurrent(t); 該加權計算部係基於從設為目標之接點溫度Tcontrol(t)減去該第一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一Tdiff(t)、及從設為該目標之接點溫度Tcontrol(t)減去該第二Tcurrent(t)後所得到的第二Tdiff(t),而計算該第一半導體裝置及該第二半導體裝置的溫度係數; 該發熱控制部係基於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之係數、該第一半導體裝置及該第二半導體裝置的溫度係數,而控制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的消耗電力。
  10. 一種在半導體裝置中執行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偵測複數模組之可用率的步驟; 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的步驟;及 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而控制該等複數模組之消耗電力的步驟。
  11.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在半導體裝置中執行的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從晶片上的接點溫度Tcurrent(t)及設為目標的接點溫度Tcontrol(t)計算可用電力P(t)的步驟; 所謂控制該等複數模組之消耗電力,係指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而將可用電力P(t)分配至各該模組,並基於所分配的各消耗電力值而對各該模組控制消耗電力。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在半導體裝置中執行的方法,其中, 所謂計算該可用電力P(t),係指使用PID控制以計算該可用電力P(t)。
  13.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在半導體裝置中執行的方法,其中, 所謂計算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係指基於該等複數模組之可用率而計算各該模組的消耗電力,並分別將計算出之各該模組的消耗電力,與該等複數模組的消耗電力加總後之消耗電力的比率加以計算,以作為該等複數模組之係數。
TW107145112A 2017-12-22 2018-12-14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TWI778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6307 2017-12-22
JP2017246307A JP2019114009A (ja) 2017-12-22 2017-12-22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8596A true TW201928596A (zh) 2019-07-16
TWI778191B TWI778191B (zh) 2022-09-21

Family

ID=6466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112A TWI778191B (zh) 2017-12-22 2018-12-14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1892B2 (zh)
EP (1) EP3502892B1 (zh)
JP (1) JP2019114009A (zh)
CN (1) CN109960396B (zh)
TW (1) TWI778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51774A (ko) * 2019-10-31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사용자 피드백 기반의 발열 제어 방법
CN111107619B (zh) * 2019-12-27 2023-05-16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4029B2 (en) * 2003-11-06 2006-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component power-consump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8676538B2 (en) * 2004-11-02 2014-03-1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djusting weighting of a parameter relating to fault detection based on a detected fault
US8390363B2 (en) * 2008-11-25 2013-03-05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ircuit, trim and layout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of metal resistors in semi-conductor chips
US9141421B2 (en) * 2012-12-04 2015-09-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power grid noise in a processor while minimizing performance loss
US9531388B2 (en) * 2012-12-21 2016-12-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958395B2 (ja) 2013-03-22 2016-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9335813B2 (en) 2013-05-28 2016-05-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un-time reallocation of leakage current and dynamic power supply current
US9261935B2 (en) 2013-07-01 2016-02-1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llocating power to compute units based on energy efficiency
US10108454B2 (en) 2014-03-21 2018-10-23 Intel Corporation Managing dynamic capacitance using code scheduling
CN104914893B (zh) * 2015-04-16 2017-03-01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275001B2 (en) 2015-06-26 2019-04-30 Intel Corporation Thermal thrott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10474208B2 (en) * 2016-03-31 2019-11-1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sing thermal margin of a core in a proc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0396B (zh) 2023-12-29
US11041892B2 (en) 2021-06-22
EP3502892A1 (en) 2019-06-26
CN109960396A (zh) 2019-07-02
TWI778191B (zh) 2022-09-21
US20190195924A1 (en) 2019-06-27
JP2019114009A (ja) 2019-07-11
EP3502892B1 (en) 2021-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5774B2 (en) Total platform power control
KR101840739B1 (ko) 멀티-코어 동적 작업부하 관리
CN105074610B (zh) 电子设备的基于感知模型的热管理
KR102425341B1 (ko) 시스템 최대 전류 보호
WO2011070762A1 (ja) 電力情報収集装置、電力測定装置、電力情報収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情報収集方法
US956325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by configuring power management parameters during run time
KR102640309B1 (ko) 집적 회로 칩에 대한 전압 조절기들
TW201520784A (zh) 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系統及方法以及供電配置系統
US1095588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ntrol power gates during an active state of a gated domain based on load conditions of the gated domain
TWI778191B (zh)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系統、及其方法
JP6748625B2 (ja) 電子装置が外部電源から引き出された電力を調節する電流調節設備、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可読記録媒体
JP6002728B2 (ja) 監視チップ温度に基づく供給電圧の動的調整
WO2012141182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2012022187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by Mitigating Performance Variations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JP2013034372A (ja) 電力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の出力抑制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488630B2 (ja) 電力測定装置及び電力測定方法
AU2019363757A1 (en) Converter and electric energy distribu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ic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2566726A (zh) 自动控制功耗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耗控制方法
TW201823925A (zh) 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JP2017503287A (ja) 電子装置のための電力モニタ
US20070284431A1 (en) Power Supply Unit with Smart Control on Cooling Device
JP6839820B2 (ja) 発電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15056624A (zh) 一种网关控制器的温度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18113752A (ja) デマンド制御装置及びデマンド制御方法
CN107771372A (zh) 包括多晶片功率模块的系统、用于控制多晶片功率模块的操作的方法、用于控制多晶片功率模块的操作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