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7199A - 噴頭固定結構 - Google Patents
噴頭固定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27199A TW201927199A TW106144412A TW106144412A TW201927199A TW 201927199 A TW201927199 A TW 201927199A TW 106144412 A TW106144412 A TW 106144412A TW 106144412 A TW106144412 A TW 106144412A TW 201927199 A TW201927199 A TW 20192719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 fixing structure
- structure according
- valve
- sea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噴頭固定單元,包含:一閥件,具有一第一座部形成一第一管體並下方具有一第一擋止環,一第一閥體位於該第一擋止環上方,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座部形成一第一圍壁並中央處設有一軸筒,該軸筒內具有一容置空間,該閥件可活動地容置在該容置空間內,該第二座部具有一第二通孔,一第二閥體位於該第二通孔上方,及一蓋件,具有一凸出部並該凸出部具有一第一開口,該蓋件係結合該軸筒並該第一開口套設於該閥件的第一管體外部;透過本發明的設計,可達到控制汲取流體量及流體與單向閥長時間接觸而不易變質的功效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一種噴頭固定結構,尤其有關於可控制汲取流體量及流體與單向閥長時間接觸而不易變質的噴頭固定結構。
按,習知所使用的洗滌、清潔、保養或化妝等各式容器瓶,通常具有一可軸向按壓的噴頭,作為汲取容器瓶內的流體之用。 然而,習知的噴頭無法控制按壓力道來汲取需要的流體量,造成使用者在按壓時汲取的流體量過多或過少,使用上相當不便利。此外,習知的噴頭中係使用鋼珠作為單向閥,鋼珠與容器瓶內的流體長時間接觸後,鋼珠容易鏽蝕且容器瓶內的流體也會有變質的問題,如將鋼珠置換為不鏽鋼珠,則造成成本的上升。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可控制汲取流體量的一種噴頭固定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流體與單向閥長時間接觸而不易變質的一種噴頭固定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噴頭固定結構,包含:一閥件,具有一第一座部,所述第一座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管體,所述第一座部下方具有一第一擋止環,該第一擋止環朝上方延伸形成一第一結合壁,該第一擋止環具有一第一通孔;一第一閥體,位於該第一通孔上方,並該第一閥體具有一第一閥片,複數第一肋部一端連接該第一閥片,該等第一肋部另一端連接一第一環體;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外緣軸向延伸一第一圍壁,該第二座部中央處延伸設有一軸筒,該軸筒內具有一容置空間,該閥件呈可軸向活動地容置在該容置空間內,該第二座部具有一第二通孔;一第二閥體,位於該第二通孔上方,並該第二閥體具有一第二閥片,複數第二肋部一端連接該第二閥片,該等第二肋部另一端連接一第二環體;及一蓋件,具有一凸出部並該凸出部具有一第一開口,該蓋件係結合該軸筒並該第一開口套設於該閥件的第一管體外部。 藉由本發明此設計,可達到控制汲取流體量及流體與單向閥長時間接觸而不易變質的功效。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1、2及3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局部剖面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係包含一閥件100及一固定件200及一蓋件30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閥件100具有一第一管體101、一第一座部103及一第一凸緣107,所述第一座部103向上延伸形成該第一管體101,並該第一座部103相反該第一管體101方向開設一第二開口109,並該第一座部103還具有一凹部105,該凹部105係從該第一座部103外周向該第一座部103中央凹設,該第一管體101內緣具有一第一通道111,該第一凸緣107朝該第二開口109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座部103下方具有一第一擋止環113,該第一擋止環113介於該第一通道111及該第二開口109之間。 並所述第一擋止環113朝上方延伸形成一第一結合壁115,該第一擋止環113具有一第一通孔119,該第一通孔119用以連通該第一通道111及該第二開口109。 一第一閥體117位於該第一通孔119上方,並該第一閥體117具有一第一閥片120,複數第一肋部121一端連接該第一閥片120,該等第一肋部121另一端連接一第一環體122,該第一環體122固定在該第一擋止環113上,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擋止環113係設置於該第二開口109位置處,並該第一結合壁115結合於該第一凸緣107。 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結合壁115具有一第一結合部123係表示為一凸環,所述第一凸緣107具有一第二結合部125係表示為一凹環,並該第一結合壁115的第一結合部123係以卡固方式將該凸環結合該第一凸緣107的第二結合部125的該凹環,但並不侷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結合部123與該第二結合部125係以螺鎖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所述固定件200具有一第二座部202、一第一圍壁204及一軸筒208,所述第二座部202外緣軸向延伸形成該第一圍壁204,並該第二座部202中央處延伸設有該軸筒208,該軸筒208內具有一容置空間206,該閥件100呈可軸向活動地容置在該軸筒208的容置空間206內,並該第二座部202具有一第二通孔218,該第二通孔218用以連通該容置空間206及該第二座部202的外部。 一第二閥體216位於該第二通孔218上方,並該第二閥體216具有一第二閥片219,複數第二肋部220一端連接該第二閥片219,該等第二肋部220另一端連接一第二環體221,該第二環體221固定在該第二座部202上。 所述蓋件300具有一第一開口301、一凸出部303、一第一側面305及一第二側面307,所述凸出部303設置於該第一側面305,所述第一開口301在該凸出部303內緣貫穿該第一側面305及該第二側面307,並該蓋件300透過該第一開口301套設於該閥件100的第一管體101外部,同時該蓋件300組合在該軸筒208的上緣,以將該閥件100關閉在該固定件200的容置空間206內。由於該第一座部103的凹部105的設計,使該第一座部103在該容置空間206內具有較佳的軸向活動效果,同時也增加該容置空間206氣密性。 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蓋件300的第二側面307具有一第三結合部309係表示為一環型槽,該環型槽的一內壁具有一凸環,並該軸筒208的上緣具有一第四結合部222係表示為一凹環,並該軸筒208的上緣係伸入該蓋件300的環型槽中,並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係以卡固方式將該凸環結合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的該凹環,但並不侷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結合部309與該第四結合部222係以螺鎖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並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二閥片117、216及該等第一、二肋部121、220係以橡膠、矽膠其中任一彈性材料製成。由於該第一、二擋止環113、212的設置,使該第一、二閥片117、216只能分別朝上方開啟。請輔以參閱第4、5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作動局部剖面圖,該閥件100的第一座部103被該蓋件300關閉在該固定件200的容置空間206中,當本發明之噴頭固定結構不使用時,該閥件100是停留在該容置空間206的上方,並該第一、二閥片117、216在該容置空間206中共同界定一封閉空間,由於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使該封閉空間係形成為一氣密的封閉空間。 當有外力強迫該第一管體101壓下時,該閥件100隨之在該容置空間206內軸向向下移動(如第4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原來存在於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流體(空氣或液體),因為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的壓力變大而朝向該第一閥片120的方向流動,該第一閥片120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一肋部121,流體經過該第一通孔119及該第一閥片120後流經過該第一管體101的第一通道111,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一肋部121將該第一閥片120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一通孔119。 當有外力強迫該第一管體101返回到原始位置時,該閥件100隨之軸向返回到該容置空間206的上方(如第5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壓力變小,而使得該第二閥片219外部的流體(空氣或液體)朝向該第二閥片219的方向流動,該第二閥片219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二肋部220,流體經過該第二通孔218及該第二閥片219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二肋部220將該第二閥片219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二通孔218。 因為該容置空間206內的封閉空間容積為固定,所以從該第一通道111流出的流體量也為固定。此外,因為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以具有彈性的材料製成(例如橡膠、矽膠),故長時間接觸流體而不易使流體變質。 請參閱第6、7、8、9及10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立體分解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分解剖面圖及組合剖面圖,並輔以參閱第1~5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及功能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係為,所述噴頭固定結構更包含一噴頭400及一彈性件500,所述噴頭400具有一噴嘴402、一第二管體404及一抵靠部406,該第二管體404內具有一第二通道408,所述噴嘴402內具有一第三通道410,該第二管體404透過該第二通道408與前述噴嘴402的第三通道連通410,並該閥件100的第一管體101與該噴頭400的第二管體404相互套設,在本實施例中,係表示為以第一管體101透過該第一通道111套設於該第二管體404外部,但並不侷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表示為以第二管體404透過該第二通道408套設於該第一管體101外部。相互套設的該第一管體101及該第二管體404穿設在該蓋件300的該第一開口301。 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體101設有一第五結合部129係表示為一凹環,並該第二管體404遠離該噴嘴402的一端具有一第六結合部412係表示為一凸環,並該第二管體404的第六結合部412係以卡固方式將該凸環結合該第一管體101的第五結合部129的該凹環,但並不侷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五結合部129與該第六結合部412係以螺鎖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所述彈性件500套設於該第一管體101及該第二管體404外部,該彈性件500兩端分別抵頂該噴頭400的抵靠部406及該蓋件300的凸出部303的周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係為一彈簧。 當本發明之噴頭固定結構不使用時,由於該閥件100的第一管體101穿過該蓋件300的第一開口301與該噴頭400的第二管體404結合,而該閥件100的第一座部103被該蓋件300關閉在該固定件200的容置空間206內,且該彈性件500套設在該第一、二管體101、404外並抵頂在該噴頭400的抵靠部406及該蓋件300的凸出部303之間,使得該閥件100不使用時是停留在該容置空間206的上方。 當該噴頭400被壓下時,該閥件100隨之在該容置空間206內軸向向下移動(如第4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原來存在於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流體(空氣或液體),因為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的壓力變大而朝向該第一閥片120的方向流動,該第一閥片120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一肋部121,流體經過該第一通孔119及該第一閥片120後流經過該第一管體101的第一通道111、該第二管體404的第二通道408、該噴嘴402的第三通道410,最後由該噴嘴402流出,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一肋部121將該第一閥片120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一通孔119。 由於該彈性件500抵頂於該噴頭400的抵靠部406及該蓋件300的凸出部303周圍,該噴頭400被壓下時該彈性件500向該噴頭400方向產生一彈力,當強迫該噴頭400壓下的力量釋放後,該噴頭400隨著該彈性件500的彈力被返回到原始位置,該閥件100隨之軸向返回到該容置空間206的上方(如第5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壓力變小,而使得該第二閥片219外部的流體(空氣或液體)朝向該第二閥片219的方向流動,該第二閥片219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二肋部220,流體經過該第二通孔218及該第二閥片219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二肋部220將該第二閥片219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二通孔218。藉此,可達到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請參閱第11、12、13、14、15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立體分解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分解剖面圖及組合剖面圖,並輔以參閱第6~10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及功能係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處係為,本發明所述之具有噴頭的容器更包含一容器600,該容器600結合在該固定件200的外側。 所述容器600具有一底壁601及一第二圍壁603,該底壁601的周緣向上延伸形成該第二圍壁603,該底壁601及該第二圍壁603之間界定有一容設空間605,該容設空間605用以填裝一流體。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00還具有一第七結合部226係形成於第一圍壁204的外側,該第七結合部226係表示為一凸環,並該第二圍壁603的上端具有一第八結合部607係表示為一凹環,並該固定件200的第七結合部226係以卡固方式將該凸環結合結合該第二圍壁603的第八結合部607的該凹環。在一替代實施例中但並不侷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七結合部226與該第八結合部607係以螺鎖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容器600具有一氣密件609,該氣密件609設置於該容設空間605,所述流體係盛裝在該氣密件609上方的容設空間605,並該容器600的底壁具有一通孔611,該氣密件609分隔該容設空間605及該通孔611。當該噴頭400被壓下時,該閥件100隨之在該容置空間206內軸向向下移動(如第4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原來存在於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流體(空氣或液體),因為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的壓力變大而朝向該第一閥片120的方向流動,該第一閥片120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一肋部121,流體經過該第一通孔119及該第一閥片120後流經過該第一管體101的第一通道111、該第二管體404的第二通道408、該噴嘴402的第三通道410,最後由該噴嘴402流出,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一肋部121將該第一閥片120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一通孔119。 由於該彈性件500抵頂於該噴頭400的抵靠部406及該支撐體300的凸出部305周圍,該噴頭400被壓下時該彈性件500向該噴頭400方向產生一彈力,當強迫該噴頭400壓下的力量釋放後,該噴頭400隨著該彈性件500的彈力被返回到原始位置,該閥件100隨之軸向返回到該容置空間206的上方(如第5圖),由於該第一、二閥片117、216皆為單向閥(只能朝上方開啟)及該蓋件300的第三結合部309與該軸筒208的第四結合部222結合具有氣密的效果,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壓力變小,而使得該第二閥片219外部的流體(空氣或液體)朝向該第二閥片219的方向流動,該第二閥片219受到流體的推動而開啟並拉伸該等第二肋部220,流體經過該第二通孔218及該第二閥片219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當壓力平衡時,該等第二肋部220將該第二閥片219拉回原始位置關閉該第二通孔218。 並當該容設空間605的部份流體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時,該容設空間605的壓力相對於外界較小,因此該氣密件609受到壓力壓迫而向該噴頭400方向移動,進而使流體接近該固定件200的第二通孔218,在下一次壓下、返回該噴頭400的行程中,該容設空間605中的流體可再一次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藉此,該容器600中的流體可從該噴頭400被擠出,進而達到與第三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請參閱第16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局部剖面圖,並輔以參閱第1~15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及功能係與前述第一、二、三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二、三實施例之不同處係為,該第二座部202朝下開設一第三開口210,並該第二座部202下方位置處具有一第二擋止環212,該第二擋止環212介於該第二座部202及該第三開口210之間。所述第二閥體216係位於該第二通孔218上方,該第二環體221係固定在該第二擋止環212上。 所述第二擋止環212朝上方延伸形成一第二結合壁214,並該第二通孔218係形成在該第二擋止環212中央,該第二通孔218用以連通該容置空間206及該第三開口210,而該第二結合壁214結合該第二座部208。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結合壁214及該第二座部208係一體成形。 而本實施例中該閥件100、該固定件200及該蓋件300的作動行程,該第一、二閥片117、216如何作動,以及流體(空氣或液體)的流向皆已分別於第一、二、三實施例中敘明,故在此不再贅述。藉此,可達到與本發明第一、二、三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請參閱第17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局部剖面圖,並輔以參閱第16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及功能係與前述第四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四實施例之不同處係為,所述固定件200的第二座部202具有一第二凸緣224,該第二凸緣224係為圓環形狀且朝該閥件100延伸。並所述閥件100的該第一座部103具有一凹槽127朝向該固定件200,該凹槽127係為圓環形狀且大致與該第二凸緣224的形狀相符。當該閥件100在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軸向向下移動時,該第一座部103的凹槽127恰好可容納該第二凸緣224,並當該閥件100在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軸向向上移動時,該凹槽127可與該第二凸緣224分離。 由於該凹槽127與該第二凸緣224的形狀相符,故該凹槽127容納該第二凸緣224時可得到較良好的氣密性。當該閥件100返回到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上方時,由於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內的壓力比外部小,使得該凹槽127與該第二凸緣224分離需要較大的力量。藉此,使該第二閥片219開啟更加順暢。 請參閱第18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組合剖面圖,並輔以參閱第11~13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及功能係與前述第四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四實施例之不同處係為,所述容器600的氣密件609及通孔611改設計為一汲管613,該汲管613的一端係連接該固定件200的第二通孔218,並環接於該第二結合壁214外部,並該汲管613的另一端係朝該容設空間605延伸。在壓下、返回該噴頭400的行程中容設空間605中的流體係先流入該汲管613,再從該汲管613流入該容置空間206的封閉空間。藉此,該容器600中的流體可從該噴頭400被擠出,進而達到與第四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因此,藉由本發明的噴頭固定結構可以控制汲取流體量且流體長時間接觸該第一、二閥片117、216不易變質,並透過該凹槽127與該第二凸緣224的設計使該第二閥片219的開啟更順暢。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
100‧‧‧閥件
101‧‧‧第一管體
103‧‧‧第一座部
105‧‧‧凹部
107‧‧‧第一凸緣
109‧‧‧第二開口
111‧‧‧第一通道
113‧‧‧第一擋止環
115‧‧‧第一結合壁
117‧‧‧第一閥體
119‧‧‧第一通孔
120‧‧‧第一閥片
121‧‧‧第一肋部
122‧‧‧第一環體
123‧‧‧第一結合部
125‧‧‧第二結合部
127‧‧‧凹槽
129‧‧‧第五結合部
200‧‧‧固定件
202‧‧‧第二座部
204‧‧‧第一圍壁
206‧‧‧容置空間
208‧‧‧軸筒
210‧‧‧第三開口
212‧‧‧第二擋止環
214‧‧‧第二結合壁
216‧‧‧第二閥體
218‧‧‧第二通孔
219‧‧‧第二閥片
220‧‧‧第二肋部
221‧‧‧第二環體
222‧‧‧第四結合部
224‧‧‧第二凸緣
226‧‧‧第七結合部
300‧‧‧蓋件
301‧‧‧第一開口
303‧‧‧凸出部
305‧‧‧第一側面
307‧‧‧第二側面
309‧‧‧第三結合部
400‧‧‧噴頭
402‧‧‧噴嘴
404‧‧‧第二管體
406‧‧‧抵靠部
408‧‧‧第二通道
410‧‧‧第三通道
412‧‧‧第六結合部
500‧‧‧彈性件
600‧‧‧容器
601‧‧‧底壁
603‧‧‧第二圍壁
605‧‧‧容設空間
607‧‧‧第八結合部
609‧‧‧氣密件
611‧‧‧通孔
613‧‧‧汲管
下列圖式之目的在於使本發明能更容易被理解,於本文中會詳加描述該些圖式,並使其構成具體實施例的一部份。透過本文中之具體實施例並參考相對應的圖式,俾以詳細解說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用以闡述創作之作用原理。 第1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局部剖面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作動局部剖面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作動局部剖面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 第9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分解剖面圖; 第10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圖; 第11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12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13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 第14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剖面圖; 第15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剖面圖; 第16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局部剖面圖; 第17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局部剖面圖; 第18圖係為本發明噴頭固定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組合剖面。
Claims (28)
- 一種噴頭固定結構,包含: 一閥件,具有一第一座部,所述第一座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管體,所述第一座部下方具有一第一擋止環,該第一擋止環朝上方延伸形成一第一結合壁,該第一擋止環具有一第一通孔; 一第一閥體,位於該第一通孔上方,並該第一閥體具有一第一閥片,複數第一肋部一端連接該第一閥片,該等第一肋部另一端連接一第一環體; 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外緣軸向延伸一第一圍壁,該第二座部中央處延伸設有一軸筒,該軸筒內具有一容置空間,該閥件呈可軸向活動地容置在該容置空間內,並該第二座部具有一第二通孔; 一第二閥體,位於該第二通孔上方,並該第二閥體具有一第二閥片,複數第二肋部一端連接該第二閥片,該等第二肋部另一端連接一第二環體;及 一蓋件,具有一凸出部並該凸出部具有一第一開口,該蓋件係結合該軸筒並該第一開口套設於該閥件的第一管體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閥件還具有一第一凸緣,並該第一管體內緣具有一第一通道,該第一座部朝下開設一第二開口,該第一凸緣朝該第二開口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擋止環設置於該第二開口位置處並該第一結合壁結合該第一凸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結合壁具有一第一結合部,所述第一凸緣具有一第二結合部,並該第一結合壁的第一結合部結合該第一凸緣的第二結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係以卡固、螺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閥片及該等第一肋部係以橡膠、矽膠其中任一彈性材料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閥片及該等第二肋部係以橡膠、矽膠其中任一彈性材料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蓋件具有一第一側面及相反該第一側面的一第二側面,所述凸出部設置於該第一側面,所述第一開口在該凸出部內緣貫穿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蓋件的第二側面具有一第三結合部,並該軸筒的上緣具有一第四結合部,該第三結合部結合該第四結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三結合部與該第四結合部係以卡固、螺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單元,其中所述第一座部還具有一凹部,該凹部係從該第一座部外周向該第一座部中央凹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二座部朝下開設一第三開口,並該第二座部下方具有一第二擋止環,該第二擋止環朝上方延伸形成一第二結合壁,該第二結合壁結合該第二座部,該第二通孔係形成在該第二擋止環中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二結合壁及該第二座部係一體成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座部具有一第二凸緣,所述閥件的該第一座具有一凹槽朝向該固定件,該第二凸緣朝該閥件延伸,該凹槽係可活動地容納該第二凸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更包含一噴頭及一彈性件,所述噴頭具有一噴嘴、一第二管體及一抵靠部,該第二管體內具有一第二通道,所述噴嘴內具有一第三通道,該第二管體透過該第二通道與前述噴嘴的第三通道連通,並該閥件的第一管體與該噴頭的第二管體相互套設,相互套設的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穿設在該蓋件的該第一開口,所述彈性件套設於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外部,該彈性件兩端分別抵頂該噴頭的抵靠部及該蓋件的凸出部的周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管體設有一第五結合部,所述第二管體遠離該噴嘴的一端具有一第六結合部,該第二管體的第六結合部係結合該第一管體的第五結合部,並該第三通道連通該第二通道及該第一通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彈性件係為一彈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管體透過該第一通道套設於該第二管體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二管體透過該第二通道套設於該第一管體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第五結合部與該第六結合部以卡固、螺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更包含一容器,該容器結合在該固定件的外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固定件還具有一第七結合部,所述第七結合部係形成於第一圍壁的外側,並該第七結合部結合該容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底壁,該底壁的周緣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二圍壁,該底壁及該第二圍壁之間界定有一容設空間,並該第二圍壁的上端具有一第八結合部,該第八結合部係結合該固定件的第七結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七結合部及該第八結合部係以卡固、螺鎖、黏著任一方式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氣密件,該氣密件設置於該容設空間,並該容器的底壁具有一通孔,該氣密件分隔該容設空間及該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汲管,該汲管的一端係連接該第二閥部的第二通孔,並該汲管的另一端係朝該容設空間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更包含一噴頭及一彈性件,所述噴頭具有一噴嘴、一第二管體及一抵靠部,該第二管體內具有一第二通道,所述噴嘴內具有一第三通道,該第二管體透過該第二通道與前述噴嘴的第三通道連通,並該閥件的第一管體與該噴頭的第二管體相互套設,相互套設的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穿設在該蓋件的該第一開口,所述彈性件套設於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外部,該彈性件兩端分別抵頂該噴頭的抵靠部及該蓋件的凸出部的周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更包含一容器,該容器結合在該固定件的外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噴頭固定結構,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汲管,該汲管的一端係連接該第二閥部的第二通孔,並該汲管的另一端係朝該容設空間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4412A TW201927199A (zh) | 2017-12-18 | 2017-12-18 | 噴頭固定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4412A TW201927199A (zh) | 2017-12-18 | 2017-12-18 | 噴頭固定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7199A true TW201927199A (zh) | 2019-07-16 |
Family
ID=68048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4412A TW201927199A (zh) | 2017-12-18 | 2017-12-18 | 噴頭固定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927199A (zh) |
-
2017
- 2017-12-18 TW TW106144412A patent/TW201927199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38028B2 (en) | Self-priming-pump equipped packaging bottle | |
US9199257B2 (en) | Press type spray head assembly | |
KR100709748B1 (ko) | 유동체 토출 펌프 | |
WO2015173979A1 (ja) | キャップ | |
EP1938903A2 (en) | Pump Dispenser | |
WO2013034038A1 (zh) | 使用弹性体活塞的液体泵、活塞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 |
JP2016188101A (ja) | キャップ | |
KR20110010649U (ko) | 점성 내용물 압출 용기 | |
US20150008243A1 (en) | Foam soap dispenser | |
US7229229B2 (en) | Liquid dispenser | |
JP2018200044A (ja) | プッシュ型ノズルアセンブリ | |
JP6100059B2 (ja) | 注出容器 | |
US10753485B2 (en) | Content exhaust pump | |
JP2020512246A (ja) | 改善されたトリガ機能を備えた製品を分注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07427849A (zh) | 喷头和喷洒装置 | |
KR101300202B1 (ko) | 이종 액체 분리 수용 용기 | |
TW201927199A (zh) | 噴頭固定結構 | |
TWI642382B (zh) | Nozzle fixing unit | |
KR20160109277A (ko) | 크림타입 화장품용기 | |
RU2006102964A (ru) | Головка для дозировки текучего вещества | |
CN215400423U (zh) | 一种全塑乳液泵及分配容器 | |
CN210823539U (zh) | 一种喷头自封结构 | |
KR20090013010U (ko) | 펌프구조를 가진 디스펜서 | |
KR200475969Y1 (ko) | 벤딩형 스템구조가 구비된 펌프 | |
KR20160114247A (ko) | 이중구조를 갖는 용기본체를 구비한 헤어 마사지 어플리케이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