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1322A -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1322A
TW201921322A TW107129865A TW107129865A TW201921322A TW 201921322 A TW201921322 A TW 201921322A TW 107129865 A TW107129865 A TW 107129865A TW 107129865 A TW107129865 A TW 107129865A TW 201921322 A TW201921322 A TW 2019213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n
coins
amount
spilled
ty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878B (zh
Inventor
梅田正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1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1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87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溢出硬幣的處理與釋出或接收處理可同時實行,且可在不會趨向大型化的情況下充分地確保溢出硬幣的儲留量。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中,投入接收口106的硬幣C,會被硬幣識別裝置116辨別金額種類,並會在被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搬運的過程中,被分類並保留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根據釋出指令PO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送出所指定之金額種類的硬幣C,並由釋出搬運裝置128給出到釋出口126。當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保留量已滿時,硬幣C便不會被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分類到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而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並會被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設置的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所引導而被保留於配置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

Description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自動精算機或銀行窗口輔助裝置等中使用且以所接收到之硬幣作為釋出硬幣使用的所謂循環型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當所接收到之硬幣溢出時,可有效率地儲留該溢出硬幣的循環型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另外,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硬幣」,係指除了具有既定的厚度以及直徑的硬幣或代幣等的圓板形狀者之外,亦包含像英國的20便士或50便士這樣的變形八角形等在內的概念。所謂「溢出」,係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中的硬幣保留數已超過所設定的既定保留數。另外,「第1」、「第2」等的表示順位的用語,僅係用來區別相同零件的名稱,在權利解釋中不予考慮。
關於本領域之第1習知技術,具備:從機體外接收硬幣的硬幣接收口;該硬幣接收口所接收之硬幣被送過來儲留且將所儲留之硬幣逐枚地送出的儲留送出裝置;將該儲留送出裝置所送出之硬幣逐枚地搬運的接收搬運部;設置於該接收搬運部,並實行該接收搬運部所搬運之硬幣的識別的識別部;以及設置在該接收搬運部的下方,並收納硬幣的複數個收納送出部;各收納送出部,收納從該接收搬運部所送過來的硬幣,並將所收納的硬幣逐枚地送出;該接收搬運部,具有:大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搬運部分;搬運從該上部搬運部分所送過來的硬幣,並在此時將硬幣的搬運方向改變成相反方向的折返搬運部分;以及設置在該上部搬運部分的下方,大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並搬運從該折返搬運部分所送過來的硬幣的下部搬運部分;從該儲留送出裝置所送出之硬幣依照該上部搬運部分、該折返搬運部分、該下部搬運部分的順序被搬運;於該上部搬運部分以及該下部搬運部分,分別設置了根據該識別部的硬幣識別結果實行硬幣的選別的選別部;該各選別部所選別之硬幣被送到該收納送出部;溢出硬幣被送到與儲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的溢出盒;根據釋出或回收指令從複數個收納送出部將各自所保留之金額種類的硬幣送出到配置在複數個收納送出部的下方的抽屜;藉由拉出抽屜盒,將硬幣依照金額種類別回收;上述技術內容已為人所習知(專利文獻1)。 關於第2習知技術,提供一種循環式硬幣接收釋出機,其接收所存入之硬幣並將其送到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且將從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所遞出之釋出硬幣釋出,其特徵為包含:硬幣收納匣盒,其可釋出補充到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的補充硬幣,且可接收並無補充到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之必要的補充溢出硬幣;搬運輸送機構,其具有配置於該循環式硬幣接收釋出機的底部側的收受輸送區域,於該收受輸送區域收受從該硬幣收納匣盒所釋出之補充硬幣並送到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且於該收受輸送區域收受從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所遞出的釋出硬幣;以及控制部,其在補充處理時,將從該硬幣收納匣盒所釋出之補充硬幣透過該搬運輸送機構補充到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且將並無補充到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之必要的補充溢出硬幣回收並收納到該硬幣收納匣盒,在釋出處理時,將從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所遞出之釋出硬幣透過該搬運輸送機構釋出;該循環式硬幣接收釋出機已為人所習知(專利文獻2)。 關於第3習知技術,提供一種循環式硬幣接收釋出機,其特徵為包含:硬幣接收部,其接收硬幣,並可釋出該硬幣;儲留送出部,其儲留從該硬幣接收部所釋出之硬幣並將其逐枚地送出;硬幣通路,其從該儲留送出部設置到該硬幣接收部,搬運從儲留送出部所逐枚地送出的硬幣,並具有識別硬幣的硬幣識別部、令接收時的溢出硬幣分流的溢出硬幣分流部,以及令硬幣依照金額種類別分流的金額種類別硬幣分流部;金額種類別硬幣暫時保留部,其沿著該硬幣通路並排設置在金額種類別硬幣分流部的下方,將金額種類別硬幣分流部依照金額種類別所分流之硬幣暫時保留,並將該暫時保留硬幣在收納時送到收納側,在退還時釋出到退還側;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部,其於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暫時保留部的下方並排設置,並可依照金額種類別實行從金額種類別硬幣暫時保留部送到收納側的硬幣的收納以及硬幣的遞出;補充硬幣收納部,其收納補充硬幣並可釋出該補充硬幣;以及搬運輸送部,其具有配置於該機體的底部區域的收受輸送區域以及從該收受輸送區域的一端向該儲留送出部上升傾斜的送出輸送區域,於該送出輸送區域,接收該硬幣通路的溢出硬幣分流部所分流之接收時的溢出硬幣,於該收受輸送區域,接收從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暫時保留部釋出到退還側的退還硬幣、從該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部所遞出的釋出硬幣,以及從該補充硬幣收納部所釋出的補充硬幣,將該等硬幣搬運到一端側並送入該儲留送出部;該循環式硬幣接收釋出機已為人所習知(專利文獻3)。 關於第4習知技術,提供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包含:接收搬運錯誤檢知部,其在利用接收搬運部搬運硬幣並發生搬運錯誤時,檢知該錯誤;溢出選別部,其設置於接收搬運部,選別該接收搬運部所搬運之硬幣並送到有別於該接收搬運部另外設置的釋出搬運部;以及控制部,其至少實行接收搬運部以及溢出選別部的控制,以在被接收搬運錯誤檢知部檢知到搬運錯誤時,將接收搬運部所搬運之硬幣利用溢出選別部送到釋出搬運部;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已為人所習知(專利文獻4)。 關於第5習知技術,以下構件已為人所習知:框體,其於正面具備可開閉的門扉;平面部,其跨該框體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存在,在寬度方向上具有較長形狀,並可載置金錢;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靠近該框體的寬度方向的側壁的一側,收納在該框體內,跨該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存在,並收納從該平面部連續之硬幣接收口所接收到的硬幣,將找回的零錢排出到硬幣釋出口;結算裝置,其收納在該框體內,以可打開該門扉並卸下的方式安裝於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至少於一部分具有填埋該空間的形狀,至少於該部分,配置了收納從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所退回之硬幣的容器(專利文獻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5749037號(圖1~圖12、段落0034、0046、0082、0100)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第4956580號(圖1~圖21、段落0008、0026~0031、0038、0057~0058、0082~0091) [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第4764019號(圖1~圖7、段落0007~0008、0017~0087)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16-66272(圖1~圖6、段落0015~0032、0037~0039) [專利文獻5] 日本特開2017-138987(圖1~圖8、段落0006、0024~0032)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在第1習知技術中,溢出金額種類的硬幣,在被收納於收納送出裝置之前被選別,並被回收到溢出盒,惟由於溢出盒與上方的儲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故其容量受到限制,會有無法確保充分的溢出硬幣儲留量之虞,當確保了充分的硬幣儲留量時,裝置會有趨向大型化的問題。在第2習知技術中,溢出金額種類的硬幣,在被收納於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之前被選別,並被回收到硬幣收納匣盒,惟由於該硬幣收納匣盒與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裝置並排設置,故與第1習知技術同樣,會有無法確保充分的溢出硬幣儲留量之虞,當確保了充分的硬幣儲留量時,裝置會有趨向大型化的問題。在第3習知技術中,接收時的溢出硬幣,被接收到送出輸送區域,作為釋出用硬幣使用,故具有可有效率地使用所接收之硬幣的優點,然而需要用來將溢出硬幣供給到金額種類別硬幣收納遞出部的搬運裝置等,裝置會有趨向大型化的問題。在第4習知技術中,於配置在框體內的各金額種類的收納送出裝置的下方配置了溢出硬幣收納部,溢出硬幣從各金額種類的收納送出裝置給出到皮帶上,並利用該皮帶的搬運動作,收納於溢出硬幣收納部。該皮帶亦兼用於釋出用的硬幣搬運,故會有在溢出解決作業中無法實行釋出處理的問題。在第5習知技術中,作為容器的回收袋被收納在結算裝置的框體內,並以找回零錢從硬幣接收釋出裝置中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保留部給出到作為硬幣釋出口的硬幣排出皿的方式構成,當該硬幣保留部溢出時,將硬幣從硬幣保留部回收到硬幣排出皿的下方的回收袋,以避免溢出所導致之結算裝置的停止。若根據該等構造,當溢出時,係從該硬幣保留部給出硬幣並回收到回收袋,故會有在實行該溢出解決作業時無法實行釋出處理此等問題。再者,更存在故意將偽幣投入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問題。當辨別出偽幣時,以往係退還到退還口。然而,若退還偽幣,則仍會有「故意再將其投入相異的硬幣處理裝置,結果被辦別為真幣,並實行處理」之虞。另外,當更換成新版硬幣時,舊幣(以下稱為「舊版硬幣」)宜盡快迅速地回收。再者,污損嚴重的污損硬幣,可能會被誤認為係偽幣,故不宜在市面上繼續使用。另外,所謂污損硬幣,係指儘管為真幣,但因為髒污、損傷而被懷疑是否為真幣的硬幣。
本發明之目的,以提供一種溢出硬幣的處理與釋出或接收處理可同時實行,且可在不會趨向大型化的情況下充分地確保溢出硬幣的儲留量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為第1目的。再者,以不將偽幣、舊版硬幣或污損硬幣退回到退還口而係將其收入並回收,為附加之第2目的。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該等目的,請求項1之第1發明以如下方式構成: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在辨別過投入硬幣接收口之硬幣的金額種類之後,利用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將其分類並保留於並排配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根據釋出指令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給出口逐一地令所指定之數目的硬幣落到沿著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配置的共通的釋出搬運裝置上並給出到釋出口;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特徵為包含:溢出硬幣口,其與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設置成一體;以及溢出硬幣引導筒,其與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並將落入該溢出硬幣口的溢出硬幣引導至設置於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部。
本發明之第2發明,如第1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溢出硬幣儲留部,設置於配置在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室。
本發明之第3發明,如第2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溢出硬幣儲留室,可由門扉開啟或關閉;該門扉具有上鎖裝置。
本發明之第4發明,如第2或第3發明中任一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更包含:給出分類裝置,其將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之給出口所給出的硬幣引導至該釋出搬運裝置或下方的該溢出硬幣儲留室;以及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其配置於該溢出硬幣儲留室,並依照各金額種類儲留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所給出的硬幣。
本發明之第5發明,如第4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上鎖裝置,對於該溢出硬幣儲留部以及該金額種類別儲留部而言為共通的構件。
本發明之第6發明,係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特徵為包含:硬幣識別裝置,其辨別投入硬幣接收口之硬幣的金額種類;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其搬運被該硬幣識別裝置所識別且應接收之真幣,並分類到各金額種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其保留被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分類到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且彼此並排配置;釋出搬運裝置,其沿著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配置,並根據釋出指令將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給出口所逐一地給出的硬幣搬向釋出口;溢出硬幣口,其與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設置成一體;溢出硬幣引導筒,其與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並將落入該溢出硬幣口的溢出硬幣引導至溢出硬幣儲留部;以及回收硬幣辨別裝置,其辨別應回收硬幣,並輸出回收硬幣信號;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根據該回收硬幣信號搬運該應回收硬幣,同時令其落入該溢出硬幣口,落入該溢出硬幣口的該回收硬幣被該溢出硬幣引導筒所引導。
本發明之第7發明,如第6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回收硬幣信號,係根據偽幣信號而輸出。
本發明之第8發明,如第7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於該溢出硬幣引導筒的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的下游,設置了根據來自該回收硬幣辨別裝置的偽幣信號而對溢出硬幣與偽幣進行分類的偽幣分類裝置,並將該偽幣分類到與該溢出硬幣儲留部相異的偽幣儲留部。
本發明之第9發明,如第6發明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回收硬幣信號,係根據污損信號而輸出。
本發明之第10發明,如第9發明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該回收硬幣辨別裝置包含影像感測器。 [發明的功效]
若根據第1發明,則係在辨別過硬幣的金額種類之後,利用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將硬幣依照各金額種類分類並保留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以與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了溢出硬幣口。亦即,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中溢出的金額種類別硬幣,會被分派到有別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另外設置的溢出硬幣口。換言之,即使是溢出金額種類別硬幣,仍可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送出,再者,亦可接收。另外,被分類到溢出硬幣口的硬幣,被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的溢出硬幣引導筒所引導,而被儲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換言之,溢出硬幣儲留部的大小不會受到實質上的限制,故可確保充分的保留量。藉此,便可提供出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溢出硬幣的處理與釋出或接收處理可同時實行,且在不會趨向大型化的情況下具有充分的溢出硬幣儲留量,而具有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的優點。
第2發明,與第1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再者,在第2發明中,被分類到溢出硬幣口的硬幣,被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的溢出硬幣引導筒所引導,而被儲留於配置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部。換言之,由於溢出硬幣儲留室係配置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下方,故可有效地利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下方空間,因此不會令裝置更進一步趨向大型化。
若根據第3發明,則由於其與第1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再者,在第3發明中,溢出硬幣儲留部係設置在由門扉開啟或關閉的溢出硬幣儲留室內,該門扉可由上鎖裝置上鎖或解鎖。當將上鎖裝置解鎖後,可打開門扉並取出溢出硬幣儲留部,且在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運作中,可由上鎖裝置上鎖,故安全性較高。換言之,可對硬幣接收釋出裝置裝卸溢出硬幣儲留部,故具有「當其裝滿時,可藉由將上鎖裝置解鎖,並將其與另一個空的溢出硬幣儲留部交換,而將溢出硬幣回收」的優點。
第4發明,與第1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再者,在第4發明中,更包含:給出分類裝置,其將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之給出口所給出的硬幣引導至釋出搬運裝置或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室中的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以及金額種類別儲留部,其配置於溢出硬幣儲留室,並依照各金額種類儲留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所給出的硬幣。因此,當欲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內的硬幣全部回收時,藉由將給出分類裝置的分類目的地設置成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便可同時送出到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故具有可將硬幣依照金額種類別短時間回收的優點。
第5發明,與第1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再者,在第5發明中,該上鎖裝置,對於該溢出硬幣儲留部以及該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而言係共通的構件,故可減少上鎖裝置的數目,具有可降低成本的優點。
在第6發明中,當回收硬幣辨別裝置判定硬幣為偽幣、污損硬幣、舊版硬幣等應回收之回收硬幣時,便輸出回收硬幣信號。此時,與溢出金額種類別硬幣同樣,應回收之回收硬幣,由硬幣搬運分類裝置搬運。另外,以與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了溢出硬幣口,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中溢出之金額種類別硬幣,被分派到有別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之落下口另外設置的溢出硬幣口。換言之,即使是溢出金額種類別硬幣,仍可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送出,再者,亦可藉由令其落入溢出硬幣口而將其接收。另外,被分類到溢出硬幣口的硬幣,被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的溢出硬幣引導筒所引導,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送出並儲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換言之,由於溢出硬幣儲留部的大小不會受到實質上的限制,故可確保充分的保留量。藉此,便可提供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溢出硬幣的處理與釋出或接收處理可同時實行,且在不會趨向大型化的情況具有充分的溢出硬幣儲留量,而具有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的優點。再者,偽幣等的應回收硬幣,亦由硬幣搬運分類裝置所搬運,落入溢出硬幣口,而被溢出硬幣引導筒所引導。藉此,由於可再使用之偽幣等的回收硬幣會被回收,故可防止之後的故意濫用等,因此具有亦可達到附加之第2目的的優點。
第7發明,與第6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成本發明之第1目的以及第2目的。再者,在第7發明中,回收硬幣信號,係根據偽幣信號而輸出,故偽幣會被收入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內並回收,具有可防止之後的故意濫用的優點。
第8發明,與第6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以及第2目的。再者,在第8發明中,於溢出硬幣引導筒的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的下游設置了根據來自硬幣識別裝置的偽幣信號對溢出硬幣與偽幣進行分類的偽幣分類裝置,其將偽幣分類到與溢出硬幣儲留部相異的偽幣儲留部。藉此,偽幣會被分類到有別於溢出硬幣儲留部的偽幣儲留部。因此,由於偽幣與溢出硬幣會被分類到各別的儲留部,故具有節省選別工夫的優點。
第9發明,與第6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以及第2目的。再者,在第9發明中,回收硬幣信號,係根據污損信號而輸出,故具有亦可回收髒污、變形、損傷、變色、生鏽等污損硬幣的優點。
第10發明,與第6發明的基本構造相同,故可達到本發明之第1目的以及第2目的。再者,在第10發明中,由於回收硬幣辨別裝置包含影像感測器,故具有可利用較廉價之裝置辨別、回收污損硬幣的優點。
本發明之圓盤體處理裝置的最佳態樣,係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在辨別過投入硬幣接收口之硬幣的金額種類之後,利用硬幣搬運分類裝置分類並保留於並排配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根據釋出指令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給出口逐一地令所指定之數目的硬幣落到沿著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配置的共通的釋出搬運裝置上並給出到釋出口,其特徵為包含:溢出硬幣口,其與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設置成一體;溢出硬幣引導筒,其與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並排設置,並將落入該溢出硬幣口的溢出硬幣引導至設置於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部;該溢出硬幣儲留部,其設置於配置在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之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室;給出分類裝置,其將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之給出口所給出的硬幣引導至該釋出搬運裝置或下方的該溢出硬幣儲留室;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其配置於該溢出硬幣儲留室,並依照各金額種類儲留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所給出的硬幣;以及上鎖裝置,其將該溢出硬幣儲留室上鎖;該上鎖裝置,對於該溢出硬幣儲留部以及該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而言為共通的構件。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1的説明中,硬幣C,係以日圓的10圓硬幣10C、100圓硬幣100C,以及500圓硬幣500C為例進行説明,除了有必要說明特別限定之金額種類的情況以外,統稱為硬幣C。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日圓,可對歐洲硬幣、美國硬幣、英國硬幣、中國硬幣等世界中的硬幣C適用之。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具有接收複數金額種類的硬幣C,並根據釋出指令PD,給出既定數目之既定金額種類的硬幣C的功能,整體形成縱長的箱型,係由立方體型的框體102以及以露出一部分的方式嵌入該框體102的上部空間102U的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所構成。在本實施例1中,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具備:接收口106、硬幣送出裝置108、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硬幣識別裝置116、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硬幣升送裝置124、釋出口126、釋出搬運裝置128、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更具備:給出分類裝置138、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上鎖裝置144。
首先,主要參照圖1説明框體102。框體102,至少,內藏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且在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的下方形成溢出硬幣儲留室130,具有作為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之框體10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形成縱長的箱形,利用水平設置於上下方向之中間部位的內底146,分割成上部空間102U與下部空間102L,於前面148的下部具備溢出硬幣儲留室130的門扉152。門扉152,例如,利用鉸鏈154將左端部以繞縱軸隨意轉動的方式安裝於框體102,並利用上鎖裝置144相對於框體102上鎖或解鎖。換言之,溢出硬幣儲留室130藉由關閉門扉152而形成密閉空間,藉由打開門扉152,便可實行在溢出硬幣儲留室130內的作業。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具有「在將所接收到之硬幣C逐枚地分開之後,實行真偽辨別以及金額種類辨別,將既定金額種類之真幣分類到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根據給出指令PO,將指定了金額種類別與數目的硬幣C逐一地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送出到共通的釋出搬運裝置128,利用該釋出搬運裝置128送出到釋出口126,同時將溢出硬幣OC送入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如前所述的,包含:可將複數枚硬幣C一併投入的接收口106;將硬幣C逐枚地分開並送出的硬幣送出裝置108;將硬幣C逐枚地整列並送出到硬幣移動路徑112的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在硬幣移動路徑112上識別硬幣C的真偽以及金額種類的硬幣識別裝置116;將被硬幣識別裝置116識別為真幣TC(圖7)的硬幣C分類成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將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所分類之硬幣C依照金額種類別收納並將所收納之硬幣逐枚地給出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將從硬幣送出裝置108所送出之硬幣C搬向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硬幣升送裝置124;將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給出之硬幣C搬向釋出口126的釋出搬運裝置128;保留溢出硬幣OC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處理溢出硬幣OC的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將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之給出口136所給出的硬幣C引導至釋出搬運裝置128或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的給出分類裝置138;配置於溢出硬幣儲留室130,並依照各金額種類儲留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給出之硬幣C的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以及將溢出硬幣儲留室130(據此,至少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上鎖的上鎖裝置144。
首先,主要參照圖2説明接收口106。接收口106,具有令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換言之,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所接收之硬幣C集中投入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偏移地設置於形成在硬幣接收釋出單元104的前方上部的矩形箱形的接收頭部160的右側,並形成於在前面148側與頂面149側以矩形開口的凹部156,其底部透過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狀的引導通路158,與硬幣送出裝置108的保留容器162連接。換言之,在初期釋出用硬幣準備作業中,可將大量的硬幣C一併投入接收口106。另外,在圖2中,配置在接收口106的左側的縱長溝槽,係將硬幣C逐枚地投入用的單枚投入口164,其透過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單枚引導通路166將硬幣C引導至保留容器162。然而,亦可不設置單枚投入口164。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送出裝置108。硬幣送出裝置108,具有為了將從接收口106或單枚投入口164所接收到之硬幣C送到上方的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而將成批的硬幣C逐一地分開並送出的功能,大略而言,構成「具有保留容器162(圖4)以及於傾斜地位在該保留容器162內的頂面具有朝周圍方向放射狀延伸的硬幣C的推出凸條(圖中未顯示)的旋轉盤168,並利用該旋轉盤168的旋轉,將保留容器162內的成批硬幣C逐一地利用推出凸條拾起並送出」的構造。
接著,説明硬幣升送裝置124。硬幣升送裝置124,具有將從硬幣送出裝置108所逐一地送出之硬幣C逐一地往上方搬運,並從上方出口172送出的功能,可使用習知的升送裝置。關於硬幣送出裝置108以及硬幣升送裝置124,例如,宜使用本案申請人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第5838432號公報所記載的裝置。在本實施例1中,構成從上方出口172送到硬幣引導部174的構造。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引導部174。硬幣引導部174,具有將從上方出口172所接收到之硬幣C引導至下方的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筒狀體所構成,其將從上方出口172所乘勢送出之硬幣C引導至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因此,當可將從上方出口172所送出之硬幣C確實地傳遞到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時,亦可將硬幣引導部174省略。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具有將硬幣升送裝置124經由硬幣引導部174所供給之硬幣C,再度逐一地分開並送到硬幣識別裝置116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藉由形成於傾斜之旋轉體178的向上頂面的半圓形凹部與可動體的組合,將硬幣C逐一地送到下游的硬幣識別裝置116。換言之,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大概而言,係由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與旋轉體178所構成,其將在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內以成批狀態保留之硬幣C利用旋轉體178的旋轉逐一地分開之後,送往旋轉體178的周圍方向。關於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例如,可使用本案申請人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第4910116號公報、日本專利第5756953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第5716199號公報所記載的裝置。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識別裝置116。硬幣識別裝置116,具有利用旋轉片182的旋轉令從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所送出之硬幣C沿著引導部184移動,同時利用物理感測器186檢測硬幣C的物理性質,並在根據該物理感測器186的輸出而於後述的控制裝置288中實行真偽辨別以及金額種類辨別之後,將硬幣C傳遞到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的功能。關於硬幣識別裝置116,宜使用本案申請人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第4780494號公報、日本專利第5261662號公報,或日本專利公開第2016-115172公報所記載的裝置。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具有將從硬幣識別裝置116所送過來之硬幣C,至少分類為金額種類別硬幣C(由於本實施例1係日圓用的裝置,故分類為10圓硬幣10C、50圓硬幣、100圓硬幣100C、500圓硬幣500C、溢出硬幣OC,或退還硬幣R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硬幣搬運裝置192、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退還硬幣口196,以及溢出硬幣口198所構成。另外,本實施例1所使用之硬幣,係設定為10圓硬幣10C、100圓硬幣100C以及500圓硬幣500C,50圓硬幣50C則被排除在外。
首先,參照圖1以及圖7説明硬幣搬運裝置192。硬幣搬運裝置192,具有令從硬幣識別裝置116所送過來之硬幣C,沿著引導體202往既定方向移動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引導體202與移送體204所構成。
引導體202,具有引導硬幣C的底面與下端周圍面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剖面為L字形,並以大約30度的角度傾斜的板狀體所構成,硬幣C的底面被30度傾斜的引導平板202P所引導,硬幣C的下端周圍面被相對於引導平板202P的下端部形成直角的引導軌202L所引導。換言之,構成硬幣C在其底面倚靠於引導平板202P的狀態下,其下端周圍面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而移動的構造。引導軌202L以與引導部184連續的方式形成。換言之,硬幣C的周圍面,在被引導部184所引導之後,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被引導平板202P以及引導軌202L引導之硬幣C所移動的通路為移送通路210。
接著,説明移送體204。移送體204,具有令硬幣C沿著引導體202移動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以緊繃狀態繞掛在配置於引導體202的硬幣識別裝置116側的端部與反硬幣識別裝置116側的端部的第1附齒帶輪206與第2附齒帶輪208之間,且隔著既定間隔固定了複數個推動體214的附齒皮帶212所構成。藉由該等構造,被硬幣識別裝置116的旋轉片182所送出之硬幣C,被推動體214推動,下端周圍面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同時其底面倚靠於引導平板202P,往離開硬幣識別裝置116的水平方向直線移動。
接著,主要參照圖7説明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具有將硬幣識別裝置116所辨別之硬幣C對應金額種類分類到各個特定位置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形成於引導體202(具體而言係引導軌202L)的矩形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以及選擇性地移動到令該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實質性關閉的關閉位置SP與開啟的開啟位置UP的開閉體218所構成。換言之,當開閉體218位於關閉位置SP時,硬幣C不會落入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當位於開啟位置UP時,硬幣C會因為本身重量而落入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在本實施例1中,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從硬幣識別裝置116側開始,依序配置了10圓硬幣10C用的10圓硬幣口1941、100圓硬幣100C用的100圓硬幣口19410、接下來也是100圓硬幣100C用的100圓硬幣口19410,以及500圓硬幣500C用的500圓硬幣口19450。換言之,從硬幣識別裝置116側開始,10圓硬幣10C用的10圓開口2161、100圓硬幣100C用的100圓開口21610、接下來也是100圓硬幣100C用的100圓開口21610,接著,500圓硬幣500C用的500圓開口21650,依序以既定的間隔並以相同的大小形成於引導軌202L,並配置了分別對應該等開口的金額種類的10圓開閉體2181、100圓開閉體21810,以及500圓開閉體21850。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的構造,於全部金額種類均相同。另外,金額種類別開口216,亦可形成於引導平板202P。另外,當50圓硬幣也為處理對象時,可將100圓開口21610的其中一方設置為50圓硬幣用的開口。另外,為了表示金額種類別的金額種類別硬幣口,而接續在符號之後,10圓硬幣10C用附上「1」、100圓硬幣100C用附上「10」,以及500圓硬幣500C用附上「50」,進而區別該等硬幣口的方法,亦同樣使用於後述的電磁致動器188、金額種類別開口216、開閉體218、落下口224、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以及硬幣保留容器238等。
接著,説明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在本實施例1中,除了有必要說明金額種類別的情況以外,稱為金額種類別開口216。 金額種類別開口216,係硬幣C在沿著移送通路210往箭號A方向(圖1)移動的途中,為了分類至該當之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落下的開口,且係引導軌202L在實質上比最大直徑之硬幣C的直徑更大的寬度以及超過複數種硬幣C的最大厚度的範圍內,被切除所形成者。換言之,由於本實施例1係日圓的10圓硬幣10C~500圓硬幣500C用的裝置,故全部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在硬幣C的移動方向(箭號A方向)上的寬度均比500圓硬幣500C的直徑更大,且相對於移動方向的直角方向的厚度比最厚的500圓硬幣500C的厚度更厚。當落下方向相對於硬幣C的面為直角方向時,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大小,在硬幣C的移動方向以及相對於移動方向的直角方向上均形成得比500圓硬幣500C的直徑更大。另外,當相對於各金額種類的硬幣C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為固定時,雖可將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形成為考慮到該硬幣C的直徑或厚度的尺寸,惟對象硬幣便會被限定。
接著,參照圖7説明開閉體218。在本實施例1中,除了有必要說明金額種類別的情況以外,稱為開閉體218。開閉體218,具有令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實質性關閉或開啟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在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棒狀體或板狀體所構成,其選擇性地被電磁致動器188移動到關閉位置SP以及打開的開啟位置UP。換言之,開閉體218,通常位於關閉位置SP(圖1),並在硬幣C通過時引導硬幣C的下端周圍面,在根據物理感測器186的檢測所辨別之金額種類的硬幣C到達該當之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時序,開閉體218被電磁致動器188的激磁移動到開啟位置UP(圖1),硬幣C便落入該當之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
接著,主要參照圖1以及圖7説明退還硬幣口196。退還硬幣口196,具有接收被硬幣識別裝置116辨別為偽幣等的退還硬幣R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與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同樣,係由退還開口216R與退還開閉體218R所構成。換言之,當被硬幣識別裝置116辨別為偽幣時,便視為退還硬幣RC處理之。亦即,退還硬幣RC在從引導部184移動到引導軌202L之後,退還開口216R的開閉體218立即從關閉位置SP移動到開啟位置UP,退還硬幣RC便因為本身重量而落入退還開口216R,並經由後述的退還引導檐226R以及取消通路體228回到給出口136。
接著,主要參照圖1以及圖7説明溢出硬幣口198。溢出硬幣口198,具有當後述的任一個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已裝滿時,接收該已裝滿之金額種類別硬幣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溢出開口216o所構成。換言之,當硬幣C被硬幣識別裝置116辨別為真幣,且為既定金額種類的硬幣C,而且,對應該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已裝滿時,其便成為溢出硬幣OC。溢出硬幣OC,被固定於移送體204的推動體214所推動,下端周圍面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而移動,不會落入途中配置的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而會被推動並落入位於離硬幣識別裝置116最遠之位置的溢出硬幣口198(溢出開口216o)。再換言之,並未落入退還硬幣口196以及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的全部硬幣C,最終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
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如圖7所示的,基於組裝性以及保養上的理由,宜單元化。在圖7中,會對與圖1相同之功能部位附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説明。在圖7中,構成「於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的下游側,設置了以前低後高的方式傾斜的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並從與其下端連接的落下口224落到下方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構造。另外,退還硬幣口196,構成「被以前低後高的方式傾斜的退還引導檐226R引導至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狀的取消通路體228(圖3),並利用該取消通路體228將退還硬幣RC引導至後述的釋出口126」的構造。另外,取消通路體228的上端部,擴張成漏斗狀,並配置在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的下方。藉由該等構造,便具有「可令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以其上部的支點為中心轉動,藉此令殘留於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硬幣C落入釋出口126而退還之」的優點。
接著,主要參照圖1、圖8~圖10説明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具有將被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分類成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C以成批狀態保留,並根據來自後述之控制裝置288的給出指令PO,逐一地將所指示之數量的硬幣C送出到釋出搬運裝置128的功能,且在本實施例1中,係使用所謂的硬幣盛斗部232,亦即,10圓硬幣用的10圓硬幣盛斗部2321、100圓硬幣用的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以及500圓硬幣用的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當使用50圓硬幣時,會使用50圓硬幣用的50圓硬幣盛斗部。另外,當無須說明各金額種類時,便統稱為硬幣盛斗部232。該等硬幣盛斗部232,雖具有關於處理之金額種類的直徑或厚度而相異的部分,惟基本構造係相同的,茲以10圓硬幣10C用的10圓硬幣盛斗部23210為代表進行説明,對相同的部分會附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説明。10圓硬幣盛斗部23210,至少包含:基台234、電子馬達236、硬幣保留容器238、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彈出裝置244、送出感測器246、硬幣引導部248、金額種類別定位裝置252,以及電連接器254。另外,該等硬幣盛斗部232,將其底面沿著內底146水平插入框體102內,以裝設於既定的位置,同時與電連接器254連接。用來引導各硬幣盛斗部232的矩形的引導板278(圖14)各自對應地固定於內底146的頂面。
首先,主要參照圖10説明基台234。基台234,具有可安裝電子馬達236、硬幣保留容器238等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為了於內部配置電子馬達236(圖14)等,係形成矮箱型。基台234的頂面,構成硬幣C可滑動的滑動面256。
接著,主要參照圖14説明電子馬達236。電子馬達236,具有令後述之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旋轉的功能,茲比較旋轉速度、停止控制、成本等,從習知的直流馬達、交流馬達、脈衝馬達、伺服馬達等選擇之。在本實施例1中,係使用交流伺服馬達。另外,電子馬達236的旋轉,係透過減速機(圖中未顯示)傳達到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
接著,主要參照圖9説明硬幣保留容器238。硬幣保留容器238,具有保留從金額種類別的落下口224落下的硬幣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硬幣保留容器238的上部238U的水平剖面形成為矩形,下部238L的水平剖面形成為圓形,該等構件,利用向上喇叭狀的中間部238M平順地連接,整體形成縱向的筒型。
接著,主要參照圖10説明限制銷240。限制銷240,具有將被後述之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所推動的硬幣C引導至彈出裝置244側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從滑動面256以既定長度突出到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背面側的共2支的第1限制銷240i與第2限制銷240o所構成。該等第1限制銷240i與第2限制銷240o,大致在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圍方向上排列。
接著,主要參照圖10説明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具有配置於硬幣保留容器238的底部,利用其旋轉,將硬幣C逐一地分開並往其周圍方向送出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在偏心位置形成了複數個通孔258,同時於背面形成了用來推動落入通孔258之硬幣C的突條262的圓盤體所構成。亦即,當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利用電子馬達236往圖10中的逆時鐘方向旋轉時,位於其上側的硬幣C被攪動,落入通孔258,而形成其底面與滑動面256接觸的狀態。該硬幣C,被後述的硬幣引導部248的內周圍面所引導同時被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底面的突條262往相同方向推動,而到達限制銷240。被推動的硬幣C,被限制銷240引導而到達位於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圍方向的出口開口250。
接著,説明彈出裝置244。彈出裝置244,具有「令因為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與限制銷240而通過出口開口250並往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圍方向被推出的硬幣C,更進一步通過給出口136並往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圍方向彈出」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在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緣附近實質上靜止於既定位置的固定輥子264與以推近該固定輥子264的方式進行彈性推壓的彈出輥子266所構成。通常,彈出輥子266相對於固定輥子264,以比硬幣C的直徑更小的間隔保持靜止狀態,當硬幣C被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推出出口開口250時,會被推入該等固定輥子264與彈出輥子266之間並令彈出輥子266以遠離固定輥子264的方式移動,在硬幣C的直徑部分通過該等固定輥子264與彈出輥子266之間後,便立即被附加於彈出輥子266的彈性力,往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周圍方向彈出,而從給出口136給出。
接著,説明送出感測器246。送出感測器246,具有檢出藉由彈出裝置244而從給出口136所給出之硬幣C,並輸出送出檢知信號CDS的功能,其使用電子光學感測器或電磁感測器。
接著,主要參照圖10説明硬幣引導部248。硬幣引導部248,具有引導被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所移動之硬幣C的外側周圍面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由比硬幣C的厚度更厚若干之板材大略形成C型,並設置在滑動面256上。被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的底面的突條262所推動的硬幣C,在沿著硬幣引導部248的內面284P被引導之後,被限制銷240所引導,而被誘導至彈出裝置244,亦即通過硬幣引導部248的出口開口250被引導至彈出裝置244。硬幣保留容器238的下部238L的圓形部分,配置在硬幣引導部248之上。因此,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在硬幣保留容器238的底部水平旋轉,被該硬幣盛斗部旋轉盤242所推動之硬幣C其周圍面被硬幣引導部248的內周圍面所引導而移動。另外,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無須將該等構件全部並排,只要將至少一部分並排即可。
接著,説明金額種類別定位裝置252。金額種類別定位裝置252,具有令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可設置於既定金額種類之位置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從基台234的彈出裝置244側的基台前面234P朝水平方向突出的金額種類別銷268,以及形成於固定在框體102側之金額種類決定體272的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圖12)所構成。
首先,主要參照圖10以及圖11説明金額種類別銷268。金額種類別銷268,於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盛斗部232設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容易插入後述的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的方式,將前端形成推拔(截頭圓錐)狀。在本實施例1中,於基台234的垂直立起的基台前面234P,在水平直線HL上穿通了固定孔H,在本實施例1中等間隔地穿通了4個圓孔,亦即,第1固定孔H1、第2固定孔H2、第3固定孔H3,以及第4固定孔H4。詳細而言,當從與硬幣盛斗部232的給出口136互相對向的該側觀察時,第1固定孔H1在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1的位置穿通,第2固定孔H2在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2的位置穿通,第3固定孔H3在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3的位置穿通,第4固定孔H4在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4的位置穿通。然後,金額種類別銷268選擇性地固定於該等第1固定孔H1~第4固定孔H4其中之一。在本實施例1中,第1固定孔H1用於10圓硬幣盛斗部2321設定用,第2固定孔H2用於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設定用,第3固定孔H3用於50圓硬幣盛斗部設定用,第4固定孔H4用於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設定用。因此,當作為10圓硬幣盛斗部2321使用時,金額種類別銷268的一端插入第1固定孔H1,以朝水平方向橫向突出的方式固定。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金額種類別銷268係使用相同的銷,惟為了區別,權宜地說明成:10圓用的為1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100圓用的為1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0,以及500圓用的為5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50。換言之,1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固定於第1固定孔H1,1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0固定於第2固定孔H2,50圓金額種類別銷固定於第3固定孔H3,5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50固定於第4固定孔H4。因此,1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的中心設置於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1的位置,1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0的中心設置於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2的位置,50圓金額種類別銷的中心設置於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3的位置,5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50的中心設置於從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4的位置。金額種類別銷268的長度,宜設定成「當將硬幣盛斗部232插入錯誤的金額種類的位置時,該硬幣盛斗部232相較於正確設置的硬幣盛斗部232,其後端突出的情況為吾人所明確知悉」的長度。在本實施例1中,係設定成後述之阻擋部282位於與阻擋孔286並未相對的位置。換言之,由於阻擋部282的前端位在引導板278上,故硬幣盛斗部232形成前低後高的狀態。藉由前低後高的狀態,即使單獨如此,仍可知道硬幣盛斗部232並未正確設置。金額種類別銷268除了圓柱狀以外,亦可形成為角柱狀。此時,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亦必須形成同樣的形狀。另外,對應金額種類別銷268的金額種類可適當設定之。
接著,參照圖12説明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具有設置於固定在框體102的金額種類決定體272,接受金額種類別銷268插入的功能,換言之,具有金額種類別銷268可插入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針對各金額種類設置於不同的位置,亦即,配合金額種類別銷268的位置設置之。具體而言,相對於1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在從10圓硬幣盛斗部2321的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1的位置設置10圓銷接入孔2741,相對於1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0,在從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的基台234的右端算起距離L2的位置設置100圓銷接入孔27410,相對於5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50,在從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的基台234的右端算起L4的位置設置500圓銷接入孔27450。因此,當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盛斗部232插入該當之金額種類的硬幣盛斗部232的位置時,金額種類別銷268,便可進入該當之銷接入孔274。例如,1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可嵌合於10圓銷接入孔2741,1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10可嵌合於100圓銷接入孔27410,50圓金額種類別銷可嵌合於50圓銷接入孔,500圓金額種類別銷26850可嵌合於500圓銷接入孔27450。另外,圖式雖省略,惟根據本説明內容,吾人可明確地了解到「在從50圓硬幣盛斗部的基台234的右端算起既定距離之處(換言之,在100圓銷接入孔27410與500圓銷接入孔27450的中間位置)設置了50圓銷接入孔,50圓金額種類別銷係固定於相對之50圓硬幣盛斗部側」此點。另外,硬幣盛斗部232,據此,為了防止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錯誤設置,亦可令金額種類別銷268以及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的位置在所有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均為共通,並藉由令該等構件的形狀於各金額種類均不同,以令特定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銷268嵌入特定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
接著,主要參照圖13説明被引導體276。被引導體276,具有在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據此將硬幣盛斗部232)裝設於框體102內時,以硬幣盛斗部232往既定方向前進的方式受到引導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從各硬幣盛斗部232的基台234的左端以及右端的前端部以及後端部底面往下方(內底146側)突出既定量的左右一對的左前被引導體276LF、左後被引導體276LR、右前被引導體276RF,以及右後被引導體276RR所構成,以夾著固定於內底146的頂面的矩形的引導板278(圖11)的左右端緣的方式配置,左前被引導體276LF以及左後被引導體276LR被引導板278的左端緣278L所引導,右前被引導體276RF以及右後被引導體276RR被右端緣278R所引導。然而,亦可於內底146形成直線狀的溝槽,並令被引導體276突出到該溝槽中,以沿著該溝槽移動。另外,亦可令被引導體276為形成於基台234的直狀溝槽,並令從內底146突出的向上突起突出到構成該被引導體276的溝槽內而引導之。換言之,構成「只要將硬幣盛斗部232壓入框體102內,被引導體276便會被引導板278所引導,金額種類別銷268便會進入對應的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中,同時與後述的電連接器254連接」的構造。各硬幣盛斗部232,在既定的位置,被圖14所示之阻擋部282保持其位置。
接著,主要參照圖14説明阻擋部282。阻擋部282,具有將裝設於既定位置的硬幣盛斗部232保持於該位置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從基台234的後部底面突出的一對的左突起282L以及右突起282R(圖11)所構成。阻擋部282在基台234的後部,設置成可相對於底面朝上下方向移動,通常,係位於因為彈性體(圖中未顯示)而從底面突出既定量的卡止位置FP。然而,藉由將操作手把284往上方拉起,便可移動到縮入底面的退避位置LP。在金額種類別銷268與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嵌合,且電連接器254正確接合的狀態下,阻擋部282,進入形成於引導板278的阻擋孔286並位於卡止位置FP,其垂立後緣282B在阻擋孔286的後緣附近靜止。因此,即使欲將硬幣盛斗部232往圖14中的箭號B方向拔出,垂立後緣282B也會被阻擋孔286的後緣卡住,而無法拔出。
接著,主要參照圖14説明電連接器254。電連接器254,具有可令硬幣盛斗部232的電子馬達236以及送出感測器246與電源(圖中未顯示)以及控制裝置288連接或遮斷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習知的公連接器254M與母連接器254F所構成。具體而言,母連接器254F在框體102側的金額種類決定體272的正下方,以其接入凹部形成水平橫向狀態的方式固定,公連接器254M在基台234的前面下部以凸部朝橫向水平突出的方式固定。公連接器254M的前端被斜向去角,形成較易進入母連接器254F之接入凹部的態樣。藉此,當硬幣盛斗部232的被引導體276被引導板278的左端緣278L以及右端緣278R所引導同時被壓往圖14中的反箭號B方向時,在公連接器254M的前端進入母連接器254F的接入凹部之後,便即形成金額種類別銷268的前端進入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的位置關係。另外,亦可將母連接器254F固定於基台234側,並將公連接器254M固定於框體102側。
當將各硬幣盛斗部232裝設於框體102內時,藉由被引導體276與引導板278的協同運作,在本實施例1中,被引導體276的下端在內底146上滑動,被壓往既定方向(圖14中的反箭號B方向)。藉此,插入正常的金額種類位置的硬幣盛斗部232,如前所述的在公連接器254M的前端進入母連接器254F的接入凹部之後,金額種類別銷268的前端便即進入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公連接器254M的端面與母連接器254F的端面抵接,在無法往反箭號B方向移動的狀態下,阻擋部282落入阻擋孔286的狀態為正常的裝設位置。當相異之金額種類的硬幣盛斗部232插入相異之金額種類的位置時,由於在該位置並未存在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故金額種類別銷268無法進入相對之金額種類別接入孔274,阻擋部282不會落入阻擋孔286,同時硬幣盛斗部232的後端部,會比其他的硬幣盛斗部232更突出。藉此,便可辨別出硬幣盛斗部232錯誤插入的情況。
接著,主要參照圖3説明釋出搬運裝置128。釋出搬運裝置128,具有將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送出之硬幣C搬運到釋出口126的功能,至少係由沿著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列方向配置的扁平皮帶292所構成,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扁平皮帶292,以及為了構成以扁平皮帶292為底面的凹溝而配置在扁平皮帶292的上側左右的左引導板294L以及右引導板294R所構成。扁平皮帶292掛設在配置於接近釋出口126之處的前側輥子296F與配置於後側的後側輥子296R之間,其頂面向釋出口126形成前低後高的態樣。藉此,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在本實施例1中,將從10圓硬幣盛斗部2321、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以及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所逐一地送出之硬幣C,利用扁平皮帶292的頂面運向釋出口126。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具有保留溢出硬幣O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配置於在框體102的內底146的下方所形成之箱型的下部空間102L內,為上端形成了開口的布帛製的袋子。關於布帛,可使用布、麻或亞麻等的天然纖維,或是聚醯胺纖維、聚酯纖維、醯胺纖維等的合成纖維,或是使用了金屬纖維的布帛。然而,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可利用鐵等的金屬等形成箱型。下部空間102L,配置於前側,由在圖2中以一端的鉸鏈154為支點可轉動地受到支持的門扉152所開閉。門扉152的位置,不限於前面側,亦可位於側面側、後面側,或該等複數個位置。門扉152,可由後述的上鎖裝置144所上鎖。
接著,參照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進行説明。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具有當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中之硬幣C的保留量已滿時,接收並保留該金額種類的硬幣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配置在框體102內,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配置的溢出硬幣引導筒298、設置於下部空間102L的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以及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所構成。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溢出硬幣引導筒298,具有令溢出硬幣口198與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連通,將落入溢出硬幣口198的溢出硬幣OC引導至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如圖3所示的,係由在溢出硬幣口198的正下方具有上部開口298i,且下端開口與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上端連接的筒體所構成。溢出硬幣引導筒298,在離接收口106最遠的位置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配置。為求謹慎附帶一言,所謂「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配置」,除了相對於全部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的態樣以外,亦包含相對於一部分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的態樣。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具有保持保留溢出硬幣OC之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上部開口的功能,其係上端部固定於溢出硬幣引導筒298的下端正下方的內底146,同時上端部開口302i於上部空間102U開口的向下喇叭型(換言之,截頭圓錐形)的筒體。
接著,説明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具有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上端部以可裝卸的方式固定於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o型環或c型環,其內徑,比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上端部的外徑更大,且比下端部的外徑更小,並嵌裝於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外側。因此,當欲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裝設於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時,首先,將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往上方提起,於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與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之間形成間隙。接著,令套住並覆蓋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下端部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上端部穿過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與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之間的間隙,之後,令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往下方滑動壓住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上端部。藉此,當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因為硬幣C的重量往下方移動時,與其摩擦接觸的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亦往下方移動,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套壓在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上的力量更進一步增強,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便不會從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脱落。當欲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卸下時,將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往上方推,於其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之間形成間隙,便可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上端部抽出。
接著,主要參照圖13説明給出分類裝置138。給出分類裝置138,具有為了回收並未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給出到釋出搬運裝置128而保留於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硬幣C,將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送出之硬幣C引導至與釋出搬運裝置128相異的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金額種類別引導通路312、分類體314、分類體移動裝置316,以及分類體位置檢知裝置318所構成。給出分類裝置138,於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為共通的,在以下的説明中,係以圖13以及圖14所示之10圓硬幣用給出分類裝置1381為代表進行説明。
首先,主要參照圖13説明金額種類別引導通路312。金額種類別引導通路312,係引導從10圓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1所送出之10圓硬幣10C的通路,以引導10圓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1(10圓硬幣盛斗部2321)的彈出裝置244所彈出之10圓硬幣10C的方式,整體係由向釋出搬運裝置128側構成前低後高之傾斜的釋出通路322以及從該釋出通路322分支的回收通路324所構成。金額種類別引導通路312的上側係由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共通的一片上側蓋板326(圖8)所構成,前後方向,被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金額種類別分隔板328(圖8)所包圍,整體形成筒型。具體而言,當分類體314位於釋出位置PP時(圖14),便構成釋出通路322,當分類體314位於回收位置RP(圖14)時,便構成回收通路324。回收通路324的下端開口312o,與形成於內底146的開口(圖中未顯示)連接。
接著説明分類體314。分類體314,如前所述的,具有當位於釋出位置PP時,便構成釋出通路322,當位於回收位置RP時,便構成回收通路324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以釋出搬運裝置128側的支軸332為支點可擺動既定角度地受到樞支的板狀體,與各金額種類別硬幣保留送出裝置122互相對向,且以可整體移動的方式連結。當分類體314位於釋出位置PP時,從10圓硬幣盛斗部所彈出之10圓硬幣10C落到分類體314上,在從分類體314上滑落之後,落到釋出搬運裝置128的扁平皮帶292上。此時,扁平皮帶292,往釋出口126移動,故所釋出之硬幣C被送往釋出口126。當分類體314位於回收位置RP時,10圓硬幣10C與分類體314碰撞並落入往下方延伸的回收通路324,依照各金額種類保留於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
接著,主要參照圖13説明分類體移動裝置316。分類體移動裝置316,具有令分類體314選擇性地位於釋出位置PP或回收位置RP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電磁線圈334、被該電磁線圈334所移動的棒體336、彈性體338,以及連結軸342所構成。電磁線圈334固定於框體102。當電磁線圈334被激磁時,棒體336被吸向上方,當消磁時,因為彈性體338的彈力往下方移動。於棒體336的下端藉由連結軸342,在比分類體314的支軸332更靠前端側之處受到樞支。電磁線圈334通常並未被激磁,故棒體336會因為彈性體338的彈力往下方突出,其結果,分類體314位於釋出位置PP。然而,當電磁線圈334被激磁時,棒體336便被往上拉,故分類體314以支軸332為中心往逆時鐘方向轉動,而移動到回收位置RP。當電磁線圈334消磁時,如前所述的,棒體336會因為彈性體338而往下方移動,故分類體314會回到釋出位置PP。
接著,説明分類體位置檢知裝置318。分類體位置檢知裝置318,具有辨別分類體314係位於釋出位置PP或是位於回收位置RP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形成於棒體336的檢知凹部344與感測器346所構成。具體而言,檢知凹部344,為矩形,係由位於上側的第1檢知凹部344U與位於下側的第2檢知凹部344L所構成,感測器346係由一對透光型的第1光學感測器346U與第2光學感測器346L所構成。藉由該構造,當分類體314位於釋出位置PP時,第2光學感測器346L與第2檢知凹部344L相對,故投光部的投射光在受光部形成檢知狀態,第1光學感測器346U並未與第1檢知凹部344U相對,故投光部的投射光被遮蔽,形成非檢知狀態。另一方面,當分類體314位於回收位置RP時,第2光學感測器346L並未與第2檢知凹部344L相對,故投光部的投射光被遮蔽,形成非檢知狀態,第1光學感測器346U與第1檢知凹部344U相對,故投光部的投射光在受光部形成檢知狀態。藉此,根據第1光學感測器346U與第2光學感測器346L的信號輸出狀態,便可辨別分類體314係位於釋出位置PP或回收位置RP,或是為異常狀態。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具有保留從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送出且被分類體314引導至回收通路324的硬幣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1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1、1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10,以及5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50所構成。該等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的構造,與前述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相同,故會對相同的部位附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説明。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的上端開口,分別配置在回收通路324的下端開口的延長線上。因此,從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送出之硬幣C,被分類體314引導至回收通路324,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儲留於1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1、1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10,或是5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14250。該處理,例如,在欲將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內的硬幣C全部回收的情況下實行。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可設置於有別於溢出硬幣儲留室130另外設置的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室(圖中未顯示)。然而,如本實施例1所示的,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一併配置於溢出硬幣儲留室130,具有可用低廉價格製造之的優點。
接著,亦參照圖13説明上鎖裝置144。上鎖裝置144,至少具有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據此,將用來開閉下部空間102L的門扉152)上鎖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將門扉152鎖於框體102。上鎖裝置144,可使用習知的上鎖裝置。換言之,只要不將上鎖裝置144解鎖,便至少無法對配置於下部空間102L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進行回收,在本實施例1中,亦無法對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進行回收。另外,所謂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上鎖,包含將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本身上鎖的態樣,或是,將配置了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溢出硬幣儲留室130上鎖的態樣二者。本實施例1係後者的實施例,後述的實施例2係前者的實施例。再者,在不具有上鎖裝置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配置於具有上鎖裝置144的框體內的態樣,或是設置於具有上鎖裝置的室內或具有上鎖裝置的建築物內的態樣中,該等上鎖裝置亦相當於本發明所提及的上鎖裝置144。
接著,參照圖15説明控制裝置288。控制裝置288,具有根據來自物理感測器186、第1光學感測器346U、第2光學感測器346L、後述的金額種類別收納感測器348等的信號以及既定的程式,實行既定的處理,令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釋出搬運裝置128、致動器188等在既定的時序實行既定的動作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微電腦所構成。
接著,主要參照圖1説明收納感測器348。收納感測器348,具有檢出落入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據此,落入金額種類別開口216)之硬幣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個別地配置於檢出從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落入硬幣保留容器238之硬幣C的位置。在圖1中,係以於符號348之後組合金額種類的十位(或百位以及十位)的數字的符號表示之。另外,從溢出硬幣口198落入到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的硬幣OC亦由溢出收納感測器348o檢出之,另外,落入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硬幣RC亦由退還感測器348R檢出之。藉由該等構造,便可根據物理感測器186所取得之硬幣C的資訊,辨別投入接收口106或單枚投入口164之硬幣C的真偽以及金額種類。當為偽幣時,在退還硬幣口196,開閉體218移動到開啟位置UP,該偽幣落到退還引導檐226R上,經由取消通路體228回到釋出口126。退還硬幣RC從退還硬幣口196落下之後立即被退還感測器348R所檢知,「已經退還」此等事件在控制裝置288中被辨別確認之。各種金額種類的硬幣落入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亦即,10圓開口2161、100圓開口21610,或500圓開口21650)時,亦在落入之後各金額種類的收納感測器(亦即10圓收納感測器3481、100圓收納感測器34810或500圓收納感測器34850)便即檢出該硬幣C,並輸出檢知信號DS。根據硬幣C被物理感測器186所檢出之時序以及該等檢知信號DS,辨別出該當之金額種類的硬幣C是否落入該當之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另外,落入溢出硬幣口198的溢出硬幣OC,被溢出收納感測器348o所檢知,根據該檢知信號DS,辨別出其已落入溢出硬幣處理裝置134。因此,在控制裝置288中,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保留數便可利用運算處理掌握之。藉此,便可辨別出「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中的溢出硬幣OC的數目已經接近溢出數」此等情況,並可根據該辨別結果輸出警告。另外,亦可在到達預先設定之溢出數時,停止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運作。另一方面,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中,當所保留之硬幣C被給出時,係由送出感測器246所檢出。因此,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中,便可根據來自收納感測器348的接收數與來自送出感測器246的給出數,利用運算處理掌握各金額種類的保留數。根據該各金額種類的保留數資訊,可在既定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中的保留數到達預先設定的溢出數時,即便為該金額種類別的硬幣仍不移動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中的開閉體218,不令其落入該當之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而令其通過,進而令其落入位於最裡面的溢出硬幣口198。
接著,説明實施例1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作用。首先,當複數個硬幣C以成批狀態投入接收口106時,其會落入硬幣送出裝置108的保留容器162內。在硬幣送出裝置108中,當圖中未顯示的感測器檢知到硬幣C的存在時,圖中未顯示的電子馬達便起動,將硬幣C逐一地分開並送出到硬幣升送裝置124。在硬幣升送裝置124中,將所接收到之硬幣C逐一地往上方搬運,令其落入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的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內。檢知到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內之硬幣C的硬幣整列送出裝置114,便起動圖中未顯示的電子馬達,令旋轉體178旋轉,將整列送出保留容器176內的硬幣C逐一地分開並傳遞到硬幣識別裝置116。在硬幣識別裝置116中,旋轉片182旋轉,令硬幣C逐一地沿著引導部184移動,並利用物理感測器186取得該硬幣C的物理性質。從硬幣識別裝置116所送出之硬幣C,被傳遞到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的移送體204。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中的移送體204與硬幣識別裝置116連動,在圖7中,附齒皮帶212(據此,推動體214)如箭號C所示的從右向左以既定的速度移動。藉此,傳遞到移送體204的硬幣C,底面被引導平板202P引導,下端周圍面被引導軌202L引導,同時被推動體214推動,在遠離硬幣識別裝置116的方向上水平且直線地移動。在該移動過程中,根據物理感測器186所取得之物理性質,實行真幣或偽幣的判定,當辨別為偽幣時便作為退還硬幣RC,配合該退還硬幣RC的通過時序,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利用致動器188從構成引導軌202L的位置移動到非構成的關閉位置SP。藉此,退還硬幣RC退還到釋出口126。在本實施例1中,係儲留10圓硬幣10C、100圓硬幣100C,以及500圓硬幣500C,故即便為真幣TC,50圓硬幣或5圓硬幣仍會作為退還硬幣RC退還之。
被辨別為真幣TC的硬幣C,金額種類被辨別,在其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同時移動的過程中,對應該當之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開閉體218移動,在滑落到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之後,通過金額種類別的落下口224落入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硬幣盛斗部232)的硬幣保留容器238內保留。亦即,當為10圓硬幣10C時,10圓開口2161的10圓開閉體2181從關閉位置SP移動到開啟位置UP,10圓硬幣10C滑過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1,落進落下口2241,落入10圓硬幣盛斗部2321的硬幣保留容器238內保留。當為100圓硬幣100C時,100圓開口21610的10圓開閉體21810移動,100圓硬幣100C滑過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10,落進落下口22410,落入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的硬幣保留容器238內保留。在本實施例1中,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配置了2個,故保留於哪個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會預先編入程式中。例如,設定成交替地分類,或是在其中一方的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裝滿之後,分類到另一方的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當為500圓硬幣500C時,500圓開口21650的500圓開閉體21850移動到開啟位置UP,500圓硬幣500C滑過金額種類別引導檐22650,落進落下口22450,落入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的硬幣保留容器238內保留。所保留之各金額種類的硬幣C的數目,如前所述的由收納感測器348檢知。因此,當其中任一個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硬幣保留量已滿時,該當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開閉體218不會移動,硬幣C不會落下,而會沿著引導軌202L移動,最終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落入溢出硬幣口198的硬幣C,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引導並落下,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因此,即使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裝滿,該溢出硬幣OC也會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故可繼續實行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處理。另外,可不受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實行之硬幣C的送出的影響而保留溢出硬幣OC,故具有硬幣處理不會被中斷的優點。欲將既定金額之硬幣C給出到釋出口126,係從該當之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送出既定數目的硬幣C。例如,當欲給出990圓時,係從500圓硬幣盛斗部23250送出1個500圓硬幣500C、從100圓硬幣盛斗部23210送出4個100圓硬幣100C、從10圓硬幣盛斗部2321送出9個10圓硬幣10C,到釋出搬運裝置128。當欲回收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的硬幣C時,在將上鎖裝置114解鎖之後,打開門扉152,將該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取出,將新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利用溢出硬幣袋固定環306安裝於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接著,在關上門扉152之後,利用上鎖裝置114上鎖。 [實施例2]
接著,參照圖16~圖17説明本發明的實施例2。實施例2,係溢出硬幣儲留部132設置於框體102的外部的例子。實施例2的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為了與實施例1作區別,係作為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2進行說明,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位會附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説明。
實施例2之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2,具有在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外部接收溢出硬幣OC,同時可卸下以搬運之的功能,如圖16所示的,形成箱型,以可裝卸的方式固定於框體102的背面側。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2,係儲金箱352,該儲金箱352,包含接收開口354、接收開口開閉部356、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以及第2上鎖裝置360。
首先,説明儲金箱352。儲金箱352,具有接收溢出硬幣OC並將其保持在無法被竊之狀態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以金屬形成箱型,於其內部空間接收並保留溢出硬幣OC,同時於壁面的一部分形成用來接收溢出硬幣OC的接收開口354,當將儲金箱352從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卸下時,係設置了用來關閉該接收開口354的接收開口開閉部356,再者,附設了用來將該接收開口開閉部356上鎖的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再者,更於外部設置了用來將儲金箱352鎖在框體102上的儲金箱固定部362。
接著,説明接收開口354。接收開口354,具有令落入溢出硬幣口198而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據此,被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所引導並落下的溢出硬幣OC通過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於儲金箱352的壁面形成矩形的開口。
接著,説明接收開口開閉部356。接收開口開閉部356,具有因應需要令接收開口354閉口或開口的功能,在本實施例1中,係由配置成可在儲金箱352內移動且形成得比接收開口354更大的矩形板狀的遮蔽體364,以及為了令遮蔽體364的左右端部沿著儲金箱352的壁面移動而引導該左端部的左引導體366L以及引導該右端部的右引導體366R所構成。藉由該等構造,遮蔽體364,其左端被左引導體366L所引導,其右端被右引導體366R所引導,而可沿著構成儲金箱352的側壁朝上下方向移動,當遮蔽體364位於正對接收開口354的閉口位置CP時,接收開口354便被關閉,當往上方移動而位於開口位置OP時,並未正對接收開口354。遮蔽體364,其上端部與板狀的操作體368的下端部連接,操作體368的上端部突出到儲金箱352的外部,並具有往直角方向曲折的水平部368H。遮蔽體364,藉由水平部368H卡止於儲金箱352的頂面,而保持在正對接收開口354的位置。
接著,説明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具有在遮蔽體364被保持於閉口位置CP的狀態下將其上鎖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構成固定於儲金箱352的頂面,並保持當遮蔽體364位於閉口位置CP時的水平部368H,同時鎖定保持狀態的構造。藉由該等構造,遮蔽體364被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保持於閉口位置CP並上鎖。該上鎖動作,可在將儲金箱352從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卸下之前實行。在將儲金箱352安裝於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之後,將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358解鎖,並令遮蔽體364移動到開口位置OP,便可接收溢出硬幣OC。
接著,説明第2上鎖裝置360。第2上鎖裝置360,具有可藉由上鎖將儲金箱352固定於框體102,並藉由解鎖將儲金箱352從框體102卸下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由以儲金箱固定部362與儲金箱上鎖部370構成之左第2上鎖裝置360L與右第2上鎖裝置360R所構成。因此,儲金箱固定部362亦具有左儲金箱固定部362L與右儲金箱固定部362R,儲金箱上鎖部370亦具有左儲金箱上鎖部370L與右儲金箱上鎖部370R。除了有必要特別限定於左或右進行説明的情況以外,用儲金箱固定部362與儲金箱上鎖部370進行説明。
接著,説明儲金箱固定部362。儲金箱固定部362,具有將儲金箱352安裝於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由從框體102橫向水平突出的左裝設棒372L與右裝設棒372R所構成。藉由將形成於從儲金箱352的上部的側邊突出的左耳部374L的左裝設孔376L卡止於左裝設棒372L,並將形成於右耳部374R的右裝設孔376R卡止於右裝設棒372R,以將儲金箱352安裝於框體102。
接著,説明儲金箱上鎖部370。儲金箱上鎖部370,具有將儲金箱352以無法從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卸下的方式上鎖於框體102的功能,在本實施例2中,係構成在儲金箱固定部362中,以左耳部374L無法從左裝設棒372L卸下的方式,且以右耳部374R無法從右裝設棒372R卸下的方式,分別利用左上鎖裝置370L或右上鎖裝置370R上鎖的構造。另外,亦可僅由左上鎖裝置370L或右上鎖裝置370R其中一方上鎖。
接著,説明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具有與實施例1中的溢出硬幣引導筒298相同的功能,與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設置,由於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2(亦即儲金箱353)係配置於框體102的外部,故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下端部會往側壁方向曲折,其下端的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382,係配置於框體102的背面的比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更下方的框體102的外面。
在實施例2中,由於保留溢出硬幣OC的儲金箱352設置於框體102的外側,故如圖16所示的,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下端(亦即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382),往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外面開口。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382,在儲金箱352固定於框體102的情況下,正對接收開口354,以實質上無間隙的狀態連接。藉此,落入溢出硬幣口198的溢出硬幣OC經由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保留在比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更下方的儲金箱352內。當像實施例2這樣,將儲金箱352配置在框體102之外時,便無開啟或關閉門扉152之必要,故可更容易地對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裝卸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1322。
接著,參照圖18~圖20説明實施例3。本實施例3,係設置辨別應回收硬幣WC的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並根據回收硬幣信號WCS,將應回收硬幣WC引導至溢出硬幣引導筒298的例子。所謂應回收硬幣WC,係指包含偽幣FC、雖為真幣TC但已污損(髒污、變形、瑕疵、變色、生鏽等)的硬幣、舊版硬幣等在內的該等硬幣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偽幣FC中,有時會區別為應回收偽幣WFC與亦可不回收的偽幣FC。應回收偽幣WFC,係會被誤認為是真幣TC的可能性很高的偽幣FC,明顯可辨別出是偽幣FC者雖回收的必要性較低,惟亦可回收之。在本實施例3中,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包含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392與應回收真幣辨別裝置394。
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392,具有辨別應回收偽幣FC的功能,宜與預先取得之偽幣FC的基準值比較並辨別之。在本實施例3中,係設定成所有的偽幣FC均為應回收偽幣WFC。
應回收真幣辨別裝置394,具有辨別應回收真幣WTC的功能,設定為雖為真幣TC但不欲其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幣(例如舊版硬幣)。此時,亦可不設定成所有的舊版硬幣,而係設定成一部分的舊版硬幣。另外,亦可僅設置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392或應回收真幣辨別裝置394其中一方。圖18、圖19係分別相對於圖1、圖16各自追加了應回收偽幣WFC以及應回收真幣WTC作為應回收硬幣WC的圖式。
在本實施例3中,機械性的構造,相對於實施例1或2並未變更,而係在控制裝置288的程式之中,追加相當於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的程式,便可實現之。換言之,被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392辨別為應回收偽幣WFC的偽幣FC,不會落入退還硬幣口196,而係在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中,底面被引導平板202P所引導,下端周圍面被引導軌202L所引導,同時被移送體204的推動體214所推動搬運,並落入溢出硬幣口198。落入溢出硬幣口198的應回收偽幣WFC,在採用實施例1之構造的情況下,會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所引導而落下,並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在採用實施例2之構造的情況下,係經由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被保留於下游所設置的儲金箱352內。在本實施例3中,儲金箱352,配置在比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更下方之處。然而,儲金箱352的位置,不限於下方。在實施例1以及2中,當被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辨別為偽幣FC時,係作為退還硬幣RC,配合該退還硬幣RC的通過時序,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利用致動器188從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移動到開啟位置UP,將其退還到退還硬幣口196。然而,在本實施例3中,在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中,當判斷為應回收偽幣WFC時,並非作為退還硬幣RC,而係作為應回收偽幣WFC並輸出回收硬幣信號WCS,然後將其傳遞到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則仍繼續位於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另外,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開閉體218亦維持在關閉位置SP,故作為應回收偽幣WFC的偽幣FC並未落下而係沿著引導軌202L移動,最終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藉此,應回收偽幣WFC,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引導而落下,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或者,經由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被保留在儲金箱352內。
另外,應回收真幣WTC(例如舊版硬幣FOC),與前述的溢出硬幣OC同樣,由於該當之金額種類別開口216的開閉體218維持在關閉位置SP,故最終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藉此,應回收真幣WTC,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所引導而落下,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或者,經由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被保留在儲金箱352內。另外,關於雖為真幣TC但並非接收對象的真幣TC,在本實施例3中,50圓硬幣以及5圓硬幣,係作為退還硬幣RC退還到退還硬幣口196。
在本實施例3中,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係由控制裝置288中的程式所構成,故參照圖20所示之流程圖進行説明。首先,在步驟S1中利用物理感測器186取得物理性質,並前進到步驟S2。 在步驟S2中,與被設定作為接收硬幣的真幣的真幣金額種類基準值TDS作比較,當判斷為應接收真幣TC時,便前進到步驟S3,當物理性質為不應接收之真幣TC或偏離真幣金額種類基準值TDS的偽幣FC時,便前進到步驟S4。 在步驟S4中,與應回收偽幣WFC的基準值作比較,當為應回收偽幣WFC時,便前進到步驟S5,當非應回收偽幣FC時便前進到步驟S6。 在步驟S5中,在應回收偽幣信號WFS輸出之後,便前進到步驟S8。 在步驟S6中,退還信號RCS輸出。當退還信號RCS輸出之後,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便利用致動器188從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移動到開啟位置UP,將該硬幣C退還到退還硬幣口196。 在步驟S3中,辨別是否為應回收真幣WTC(亦即舊版硬幣)。當為應回收真幣WTC(舊版硬幣)時,便前進到步驟S7,當為不應回收之真幣TC,換言之,當為應保留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真幣TC時,便前進到步驟S9。 在步驟S9中,真幣金額種類信號TDS輸出。當真幣金額種類信號TDS輸出之後,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維持在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故該硬幣C在通過該退還開閉體218R之後,所辨別之金額種類的開閉體移動到開啟位置UP,令其落入該金額種類的金額種類別硬幣口194。 在步驟S8中回收硬幣信號WCS輸出。換言之,在實施例3中,當辨別為應回收偽幣WFC並輸出應回收偽幣信號WFS時,以及當辨別為應回收真幣WTC並輸出應回收真幣信號WTS時,便輸出回收硬幣信號WCS。當回收硬幣信號WCS輸出之後,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便維持在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同時各金額種類的開閉體218亦維持在關閉位置SP,故應回收偽幣WFC以及應回收真幣WTC在通過該退還開閉體218R上之後,便落入溢出硬幣口198。因此,若考慮到各步驟的作用,在本實施例3中,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392係由步驟S4與步驟S5所構成,應回收真幣辨別裝置394係由步驟S3與步驟S7所構成。再者,在本實施例3中,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係包含步驟S8構成之。另外,可省略步驟S5或步驟S7,接收在步驟S3或步驟S4中所輸出之信號並輸出步驟S8的回收硬幣信號WCS。
在本實施例3中,由於在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或儲金箱352中混有溢出硬幣OC、應回收偽幣WFC以及應回收真幣WTC,故當然有必要在從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或儲金箱352回收硬幣之後,再度辨別、選別硬幣的真偽以及金額種類。因此,當收入了應回收偽幣WFC或應回收真幣WTC時,宜在對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或儲金箱352進行回收時,利用顯示或音響發出收入了該等硬幣之意旨的警報。 [實施例4]
接著,參照圖21説明實施例4。實施例4,係在位於實施例3的圖19所示的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下游的儲金箱352的入口前設置將溢出硬幣OC與偽幣FC分類的偽幣分類裝置384,以將溢出硬幣OC與偽幣FC分類的例子。亦即,係根據偽幣信號FCS,令偽幣分類裝置384發揮功能,而將從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382落下之偽幣FC分類並儲留到偽幣儲留部386者。藉此,溢出硬幣OC被保留於儲金箱352,偽幣FC被保留於偽幣儲留部386,故不需要回收後的再度選別作業,具有便利性提高的優點。另外,應回收真幣WTC,以與溢出硬幣OC同樣的方式處理之。
接著,參照圖21説明實施例4。如前所述的,其係於圖19所示之實施例3附加了偽幣分類裝置384與偽幣儲留部386的實施例。首先,説明偽幣儲留部386。偽幣儲留部386,具有保留所接收之應回收偽幣WFC的功能,在本實施例4中,係與儲金箱352合併設置的金屬製箱體,與溢出硬幣OC用的儲金箱352並排固定之。在其與對應之儲金箱352的分隔壁388的比接收開口354更下方之處形成了開口,亦即通口392,從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下端落下的偽幣FC,可通過儲金箱352的內部空間落入偽幣儲留部386。
接著,説明偽幣分類裝置384。偽幣分類裝置384,在偽幣儲留部386內配置了轉動支軸396,板狀的偽幣分類體398的一端部固定於該轉動支軸396。偽幣分類體398的前端,利用致動器402選擇性地位於:配置成接近接收開口354的下端的稍微下方之處的偽幣引導位置FGP,以及位於接收開口354的上端部附近的溢出硬幣引導位置OGP。偽幣分類體398,通常係配置於溢出硬幣引導位置OGP,當回收硬幣信號WCS輸出之後,致動器402,根據該回收硬幣信號WCS在既定的時序令偽幣分類體384從溢出硬幣引導位置OGP移動到偽幣引導位置FGP,而將從第2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的下端部所落下的應回收偽幣WFC引導至偽幣儲留部386。該移動,宜亦活用來自溢出收納感測器348o的通過信號。因此,溢出硬幣OC以及應回收真幣WTC被保留在儲金箱352內,應回收偽幣WFC則被偽幣分類體398所引導而被保留在偽幣儲留部386內。因此,在本實施例4中,偽幣分類裝置384係由轉動支軸394、偽幣分類體398以及致動器402所構成。另外,對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亦可與本實施例4同樣,於溢出硬幣引導筒298的下端的下游配置偽幣分類裝置384,以將應回收偽幣WFC保留在配置於框體102的下部空間102L內的偽幣儲留部386內。 [實施例5]
接著,參照圖22説明實施例5。實施例5,係對實施例3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100的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追加污損硬幣判定功能的例子。換言之,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具有判定受到污損之污損硬幣CC的污染硬幣辨別裝置404,在本實施例5中,係由影像感測器406以及污損判定裝置408所構成。影像感測器406,配置成面對位於硬幣識別裝置116的下游且位於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的上游的硬幣路徑,並具有拍攝沿著引導部184移動的硬幣C的表面或背面以取得影像資訊ID的功能,影像資訊ID輸出到污損判定裝置408。影像感測器406,係使用CCD影像感測器、CMOS影像感測器等習知的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器406,可取得幣面資訊,故可辨別形狀的異常,當取得了彩色影像時,可用於顏色異常的辨別。因此,在污損判定裝置408中,除了髒污硬幣之外,更可辨別出損傷硬幣、變形硬幣,生鏽硬幣等。
污損判定裝置408,具有「根據從影像感測器406所接收到之影像資訊ID,取得外形資訊、表面圖案資訊、背面圖案資訊、表面顏色資訊,以及背面顏色資訊,並分別與基準外形資訊、基準表面圖案資訊、基準背面圖案資訊、基準表面顏色資訊,以及基準背面顏色資訊作比較,當該等資訊其中之一為偏離基準值的異常值時,便辨別為污損硬幣CC,並輸出污損硬幣信號CCS」的功能,通常,係由微處理器所構成。另外,除了將外形資訊、表面圖案資訊、背面圖案資訊、表面顏色資訊,以及背面顏色資訊全部與基準值作比較的態樣以外,亦可將該等資訊的一部分與基準值作比較並輸出污損硬幣信號CCS。
接著,亦參照圖23説明實施例5的作用。本實施例5係對實施例3追加了污損硬幣辨別裝置404的例子,故與實施例3的説明重複的步驟S1~步驟S9的説明省略,茲説明步驟S10~步驟S13的作用。當在步驟S3中非應回收真幣WTC時,換言之,當為應被保留於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真幣TC時,便前進到步驟S10。在步驟S10中,利用影像感測器406取得影像資訊ID,根據該影像資訊ID,實行二值化等的處理以取得外形資訊、表面圖案資訊、背面圖案資訊、表面顏色資訊,以及背面顏色資訊,之後,便前進到步驟S11。在步驟S11中,將新取得之外形資訊、表面圖案資訊,背面圖案資訊,表面顏色資訊,以及背面顏色資訊與各自的基準值作比較,當其中任一個偏離基準值時,便前進到步驟S12,在輸出污損硬幣信號CCS之後,便前進到步驟S8。當並未偏離基準值時,便前進到步驟S9,之後的處理以與前述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C同樣的方式實行。在步驟S8中,回收硬幣信號WCS輸出。當回收硬幣信號WCS輸出之後,與在實施例4中所説明的同樣,退還硬幣口196的退還開閉體218R維持在構成引導軌202L的關閉位置SP,故該硬幣C在通過該退還開閉體218R之後,會落入溢出硬幣口198,之後,被溢出硬幣引導筒298所引導而落下,並經由溢出硬幣袋保持筒302被保留於溢出硬幣儲留部132。根據上述處理步驟的功能,步驟S11以及S12相當於污染硬幣辨別裝置404。
污損硬幣辨別裝置404,除了影像感測器以外,利用使用了線圈的物理感測器186等亦可進行辨別,並非僅限於影像感測器。另外,影像感測器406所實行之影像資訊ID的取得,可在步驟S1之後的其他適當時序實行。
100‧‧‧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100C‧‧‧100圓硬幣
102‧‧‧框體
102L‧‧‧下部空間
102U‧‧‧上部空間
104‧‧‧硬幣接收釋出單元
106‧‧‧接收口
108‧‧‧硬幣送出裝置
10C‧‧‧10圓硬幣
112‧‧‧硬幣移動路徑
114‧‧‧硬幣整列送出裝置
116‧‧‧硬幣識別裝置
118‧‧‧硬幣搬運分類裝置
1221‧‧‧10圓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
12210‧‧‧100圓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
12250‧‧‧500圓用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
122‧‧‧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
124‧‧‧硬幣升送裝置
126‧‧‧釋出口
128‧‧‧釋出搬運裝置
130‧‧‧溢出硬幣儲留室
132‧‧‧溢出硬幣儲留部
1322‧‧‧第2溢出硬幣儲留部
134‧‧‧溢出硬幣處理裝置
136‧‧‧給出口
1381‧‧‧10圓硬幣用給出分類裝置
138‧‧‧給出分類裝置
1421‧‧‧1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
14210‧‧‧1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
14250‧‧‧500圓回收硬幣儲留部
142‧‧‧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
144‧‧‧上鎖裝置
146‧‧‧內底
148‧‧‧前面
149‧‧‧頂面
152‧‧‧門扉
154‧‧‧鉸鏈
156‧‧‧凹部
158‧‧‧引導通路
160‧‧‧接收頭部
162‧‧‧保留容器
164‧‧‧單枚投入口
166‧‧‧單枚引導通路
168‧‧‧旋轉盤
172‧‧‧上方出口
174‧‧‧硬幣引導部
176‧‧‧整列送出保留容器
178‧‧‧旋轉體
182‧‧‧旋轉片
184‧‧‧引導部
186‧‧‧物理感測器
188、1881、18810、18850、188R‧‧‧電磁致動器
192‧‧‧硬幣搬運裝置
194‧‧‧金額種類別硬幣口
1941‧‧‧10圓硬幣口
19410‧‧‧100圓硬幣口
19450‧‧‧500圓硬幣口
196‧‧‧退還硬幣口
198‧‧‧溢出硬幣口
202‧‧‧引導體
202L‧‧‧引導軌
202P‧‧‧引導平板
204‧‧‧移送體
206‧‧‧第1附齒帶輪
208‧‧‧第2附齒帶輪
210‧‧‧移送通路
212‧‧‧附齒皮帶
214‧‧‧推動體
2161‧‧‧10圓開口
21610‧‧‧100圓開口
21650‧‧‧500圓開口
216o‧‧‧溢出開口
216R‧‧‧退還開口
218‧‧‧開閉體
2181‧‧‧10圓開閉體
21810‧‧‧100圓開閉體
21850‧‧‧500圓開閉體
218R‧‧‧退還開閉體
224、2241、22410、22450‧‧‧落下口
226、2261、22610、22650‧‧‧金額種類別引導檐
226R‧‧‧退還引導檐
228‧‧‧取消通路體
232‧‧‧硬幣盛斗部
2321‧‧‧10圓硬幣盛斗部
23210‧‧‧100圓硬幣盛斗部
23250‧‧‧500圓硬幣盛斗部
234、2341、23410、23450‧‧‧基台
234P‧‧‧基台前面
236‧‧‧電子馬達
238、2381、23810、23850‧‧‧硬幣保留容器
238L‧‧‧下部
238M‧‧‧中間部
238U‧‧‧上部
240‧‧‧限制銷
240i‧‧‧第1限制銷
240o‧‧‧第2限制銷
242‧‧‧硬幣盛斗部旋轉盤
244‧‧‧彈出裝置
246、2461、24610、24650‧‧‧送出感測器
248‧‧‧硬幣引導部
248P‧‧‧內面
250‧‧‧出口開口
25210‧‧‧金額種類別定位裝置
254‧‧‧電連接器
254F‧‧‧母連接器
254M‧‧‧公連接器
256‧‧‧滑動面
258‧‧‧通孔
262‧‧‧突條
264‧‧‧固定輥子
266‧‧‧彈出輥子
268‧‧‧金額種類別銷
2681‧‧‧10圓金額種類別銷
26810‧‧‧100圓金額種類別銷
26850‧‧‧500圓金額種類別銷
272‧‧‧金額種類決定體
274‧‧‧金額種類別接入孔
2741‧‧‧10圓銷接入孔
27410‧‧‧100圓銷接入孔
27450‧‧‧500圓銷接入孔
276‧‧‧被引導體
276LF‧‧‧左前被引導體
276LR‧‧‧左後被引導體
276RF‧‧‧右前被引導體
276RR‧‧‧右後被引導體
278‧‧‧引導板
282‧‧‧阻擋部
282B‧‧‧垂立後緣
282L、282L1、282L10、282L50‧‧‧左突起
282R‧‧‧右突起
284‧‧‧操作手把
286‧‧‧阻擋孔
288‧‧‧控制裝置
292‧‧‧扁平皮帶
294L‧‧‧左引導板
294R‧‧‧右引導板
296‧‧‧輥子
296F‧‧‧前側輥子
296R‧‧‧後側輥子
2982‧‧‧溢出硬幣引導筒
298i‧‧‧上部開口
298‧‧‧溢出硬幣引導筒
302‧‧‧溢出硬幣袋保持筒
302i‧‧‧上端部開口
304‧‧‧金額種類別硬幣袋
306‧‧‧溢出硬幣袋固定環
312‧‧‧金額種類別引導通路
312o‧‧‧下端開口
314‧‧‧分類體
316‧‧‧分類體移動裝置
318‧‧‧分類體位置檢知裝置
322‧‧‧釋出通路
324‧‧‧回收通路
326‧‧‧上側蓋板
328‧‧‧金額種類別分隔板
332‧‧‧支軸
334‧‧‧電磁線圈
336‧‧‧棒體
338‧‧‧彈性體
342‧‧‧連結軸
344‧‧‧檢知凹部
344L‧‧‧第2檢知凹部
344U‧‧‧第1檢知凹部
346‧‧‧感測器
346L‧‧‧第2光學感測器
346U‧‧‧第1光學感測器
3481‧‧‧10圓收納感測器
34810‧‧‧100圓收納感測器
34850‧‧‧500圓收納感測器
348o‧‧‧溢出收納感測器
348R‧‧‧退還感測器
352‧‧‧儲金箱
354‧‧‧接收開口
356‧‧‧接收開口開閉部
358‧‧‧接收開口開閉部上鎖部
360L‧‧‧左第2上鎖裝置
360R‧‧‧右第2上鎖裝置
360‧‧‧第2上鎖裝置
362‧‧‧儲金箱固定部
362L‧‧‧左儲金箱固定部
362R‧‧‧右儲金箱固定部
364‧‧‧遮蔽體
366L‧‧‧左引導體
366R‧‧‧右引導體
368‧‧‧操作體
368H‧‧‧水平部
370‧‧‧儲金箱上鎖部
370L‧‧‧左儲金箱上鎖部
370R‧‧‧右儲金箱上鎖部
372L‧‧‧左裝設棒
372R‧‧‧右裝設棒
374L‧‧‧左耳部
374R‧‧‧右耳部
376L‧‧‧左裝設孔
376R‧‧‧右裝設孔
380‧‧‧回收硬幣辨別裝置
382‧‧‧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
384‧‧‧偽幣分類裝置
386‧‧‧偽幣儲留部
388‧‧‧分隔壁
392‧‧‧應回收偽幣辨別裝置
394‧‧‧應回收真幣辨別裝置
396‧‧‧污損硬幣判定裝置
398‧‧‧偽幣分類體
402‧‧‧致動器
404‧‧‧污染硬幣辨別裝置
406‧‧‧影像感測器
408‧‧‧污損判定裝置
500C‧‧‧500圓硬幣
A‧‧‧箭號
B‧‧‧箭號
CCS‧‧‧污損硬幣信號
CC‧‧‧污損硬幣
CDS‧‧‧送出檢知信號
CP‧‧‧閉口位置
C‧‧‧硬幣
FC‧‧‧偽幣
FGP‧‧‧偽幣引導位置
FP‧‧‧卡止位置
H1‧‧‧第1固定孔
H2‧‧‧第2固定孔
H3‧‧‧第3固定孔
H4‧‧‧第4固定孔
HL‧‧‧水平直線
L1、L2、L3、L4‧‧‧距離
LP‧‧‧退避位置
OC‧‧‧溢出硬幣
OGP‧‧‧溢出硬幣引導位置
OP‧‧‧開口位置
P‧‧‧平面
PO‧‧‧釋出指令
PP‧‧‧釋出位置
RC‧‧‧退還硬幣
RP‧‧‧回收位置
S1~S12‧‧‧步驟
SP‧‧‧關閉位置
TC‧‧‧真幣
UP‧‧‧開啟位置
WC‧‧‧應回收硬幣
WFC‧‧‧應回收偽幣
WFS‧‧‧應回收偽幣信號
WTC‧‧‧應回收真幣
[圖1]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2]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從前側右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從後側右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4]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右側視圖。 [圖5]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將一部分蓋部除去的右側視圖。 [圖6]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左側視圖。 [圖7]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硬幣搬運分類裝置的從前側左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8]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從前側左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9]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從前側右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10]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俯視圖。 [圖11]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前視圖。 [圖12] 係對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的前視圖追加了金額種類決定板的圖式。 [圖13]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圖8中的平面P的剖面圖(釋出時)。 [圖14]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圖8中的平面P的剖面圖(回收時)。 [圖15]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控制方塊圖。 [圖16]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2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17]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2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溢出硬幣儲留箱,(A)為前視圖,(B)為剖面圖。 [圖18]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3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19]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3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20] 係用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3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作用的流程圖。 [圖21]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4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22] 係本發明之實施例5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概要説明圖。 [圖23] 係用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5的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作用的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在辨別過投入硬幣(C)的接收口(106)之硬幣(C)的金額種類之後,利用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分配、分類並保留於並排配置的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根據釋出指令(PO)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給出口(136)逐一地令所指定之數目的硬幣落到沿著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配置的共通的釋出搬運裝置(128)上以給出到釋出口(126);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特徵為包含: 溢出硬幣口(198),其與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設置成一體;以及 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982),其與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設置,並將落入該溢出硬幣口(198)的溢出硬幣(OC)引導至溢出硬幣儲留部(13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溢出硬幣儲留部(132),設置於配置在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之下方的溢出硬幣儲留室(13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溢出硬幣儲留室(130),可由門扉(152)開啟或關閉;該門扉(152)包含上鎖裝置(14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中任一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更包含: 給出分類裝置(138),其將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之給出口(136)所給出的硬幣(C)引導至該釋出搬運裝置(128)或下方的該溢出硬幣儲留室(130);以及 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其配置於該溢出硬幣儲留室(130),並將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所給出的硬幣(C)依照各金額種類儲留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上鎖裝置(144),對於該溢出硬幣儲留部(132)以及該金額種類別回收硬幣儲留部(142)而言為共通的構件。
  6. 一種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包含: 硬幣識別裝置(116),其辨別投入硬幣(C)的接收口(106)的硬幣(C)的金額種類; 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其搬運被該硬幣識別裝置(116)所識別且應接收之真幣(TC),並分類到各金額種類; 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其保留被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分類到各金額種類別的硬幣(C),且彼此並排配置;以及 釋出搬運裝置(128),其沿著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配置,並將根據釋出指令(PO)而從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的給出口(136)所逐一地給出的硬幣(C)搬向釋出口(126); 該硬幣接收釋出裝置的特徵為更包含: 溢出硬幣口(198),其與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設置成一體;以及 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982),其與該金額種類別保留送出裝置(122)並排設置,並將落入該溢出硬幣口(198)的溢出硬幣(OC)引導至溢出硬幣儲留部(132、1322); 且更包含: 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其辨別應回收硬幣(WC),並輸出回收硬幣信號(WCS); 該硬幣搬運分類裝置(118),根據該回收硬幣信號(WCS)搬運該應回收硬幣(WC),並令其落入該溢出硬幣口(198),落入該溢出硬幣口(198)的該應回收硬幣(WC)被該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982)所引導。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回收硬幣信號(WCS),係根據應回收偽幣信號(WFS)而輸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於該溢出硬幣引導筒(298、2982)的溢出硬幣引導筒下端開口(382)的下游設置了根據來自該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的應回收偽幣信號(WFS),分類成溢出硬幣(OC)與應回收偽幣(WFC)的偽幣分類裝置(384), 並將該應回收偽幣(WFC)分類到與該溢出硬幣儲留部(132)相異的偽幣儲留部(386)。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回收硬幣信號(WCS),係根據污損信號(CCS)而輸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硬幣接收釋出裝置,其中, 該回收硬幣辨別裝置(380)包含影像感測器(406)。
TW107129865A 2017-09-04 2018-08-28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TWI714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9529 2017-09-04
JP2017169529 2017-09-04
JP2018-142142 2018-07-30
JP2018142142A JP6757023B2 (ja) 2017-09-04 2018-07-30 硬貨入出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1322A true TW201921322A (zh) 2019-06-01
TWI714878B TWI714878B (zh) 2021-01-01

Family

ID=6581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865A TWI714878B (zh) 2017-09-04 2018-08-28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57023B2 (zh)
TW (1) TWI714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497B (zh) * 2022-05-19 2024-05-28 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修理分公司 一种具有钱币识别功能的智能投币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8655B2 (ja) * 1986-08-19 1996-06-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循環式硬貨処理機
JPH04340695A (ja) * 1991-05-17 1992-11-27 Toshiba Corp 硬貨処理装置
JP4163918B2 (ja) * 2002-09-20 2008-10-08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硬貨収納繰出装置
JP4764019B2 (ja) * 2005-01-26 2011-08-31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
TW200809702A (en) * 2006-08-02 2008-02-16 Telequip Corp Coin handling system for validation, sorting, and dispensing coins
JP5124307B2 (ja) * 2008-02-21 2013-01-23 ローレル精機株式会社 硬貨処理機
EP2270755B1 (en) * 2008-04-24 2012-08-01 Glory Ltd. Coin processing device
TW201005682A (en) * 2008-07-25 2010-02-01 Int Currency Tech Image type coin sorter apparatus
JP5374198B2 (ja) * 2009-03-19 2013-12-25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貨幣処理機
JP2013045434A (ja) * 2011-08-26 2013-03-04 Toshiba Tec Corp 硬貨入出金装置、硬貨入出金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03603B2 (ja) * 2013-11-06 2017-09-27 株式会社日本コンラックス 硬貨払出装置
JP6503664B2 (ja) * 2014-09-11 2019-04-2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CN106611457B (zh) * 2015-10-23 2021-01-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硬币处理装置
TWI738685B (zh) * 2015-12-01 2021-09-11 日商富士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硬幣處理裝置
JP2017151818A (ja) * 2016-02-25 2017-08-31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入出金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4878B (zh) 2021-01-01
JP2019046462A (ja) 2019-03-22
JP6757023B2 (ja)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7125B (zh) 硬币存取装置
KR100796217B1 (ko) 지폐수납기구
JP5500190B2 (ja) 媒体取引装置
JPWO2009069200A1 (ja) 貨幣入出金機
TWI714878B (zh) 硬幣接收釋出裝置
JP3600762B2 (ja) 循環式貨幣処理装置
JP3848640B2 (ja) 循環式貨幣入出金機
JP5033593B2 (ja) 硬貨処理機
JP2001101476A (ja) 硬貨入出金機のカセット装置
EP3451302B1 (en) Coin recycle device
JP3664948B2 (ja) 硬貨処理機
JP3664949B2 (ja) 硬貨処理機
JPH0620215Y2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の硬貨収納装置
JP3877938B2 (ja) 硬貨処理機
JP2548878Y2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
JP3929221B2 (ja) 硬貨リフトアップ装置及び硬貨入出金機
JP7011507B2 (ja) 貨幣処理装置及び貨幣処理システム
JP3214841B2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
JP5033592B2 (ja) 硬貨処理機
JP3630580B2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
JP2024053008A (ja) 貨幣処理機
JP6121111B2 (ja) 硬貨入出金機
JP2502625Y2 (ja) 硬貨入金機における硬貨保留振分装置
KR20220091219A (ko) 매체 저장 장치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JPS61182192A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