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0404A - 層積相位差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層積相位差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0404A
TW201900404A TW107132585A TW107132585A TW201900404A TW 201900404 A TW201900404 A TW 201900404A TW 107132585 A TW107132585 A TW 107132585A TW 107132585 A TW107132585 A TW 107132585A TW 201900404 A TW201900404 A TW 2019004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retardation film
resin lay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2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5098B (zh
Inventor
高木一貴
呂洪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0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23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sing multilayered plate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7Therm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34Polar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層積相位差薄膜,依序具有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1構成的樹脂層A1、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B構成的樹脂層B以及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2構成的樹脂層A2,其中:上述樹脂層A1與上述樹脂層B直接接觸;上述樹脂層B與上述樹脂層A2直接接觸;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為負C板;樹脂層B為正B板;上述層積相位差薄膜的Nz係數在0~1的範圍。

Description

層積相位差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層積相位差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液晶顯示裝置一般具有液晶胞(cell)、夾置此液晶胞而配置的一對偏光板(即入射側偏光板及出射側偏光板)。上述的一對偏光板在例如VA模式及IPS模式等地一般性的液晶顯示模式時,通常配置為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直交的樣態。這樣的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在無電場時為黑顯示。在黑顯示中,光的穿透受到遮斷。
另外,為了進行如上述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在液晶顯示裝置中,會有設置光學補償薄膜的情況。作為這樣的光學補償薄膜者,可舉出例如貼合二張以上之具有不同延遲(retardation)的相位差薄膜而成的層積相位差薄膜。(請參考專利文獻1)
然而,貼合相位差薄膜而製造的層積相位差薄膜,在製造上麻煩、複雜。具體而言,需要調整即將貼合的相位差薄膜彼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之步驟、貼合相位差薄膜彼此的步驟等,而有製造所需的步驟數量變多的傾向。
因此,為了簡單地進行製造,有人提出利用共延伸的方法。可舉出例如以下方法:準備具有以不同材料形成的複數層之層積體,以適切的條件延伸此層積體(專利文獻2、3)。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特開2008-192612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009-192844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2011-3933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在如專利文獻2、3記載的方法中,延伸前的層積體,藉由例如共流延法或共擠壓(coextrusion)法而可以容易地製造。另外,由於若延伸層積體則包含於此層積體的層亦同時被延伸,就無必要如專利文獻1的技術對每個相位差薄膜個別進行延伸處理,而且無必要調整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因此,藉由專利文獻2、3揭露的方法,可以容易地製造層積相位差薄膜。
然而,由於近年對液晶顯示裝置的要求正在變高,在使用在專利文獻2、3揭露的方法製造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作為光學補償薄膜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曾經發生無法因應高度的要求而減低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的情況。因此本案發明人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而揭曉了以下成果:如專利文獻2、3之利用共延伸的技術中,會有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從所欲的關係偏移的可能性,若可以改善此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的偏移,則可充分地減低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
藉由延伸具有複數層的層積體而將包含於此層積體的層共延伸時,那些層應該都是在同一個條件下被延伸。因此,在利用共延伸的製造方法中,由於曾經一直認為在藉由例如僅一部分的層以與其他層不同條件延伸而與所欲方向不同的方向不會出現平面內遲相軸,而曾經一直認為所得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不會從所欲的關係偏移。因此,在利用共延伸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從所欲的關係偏移的情況,是意外的情形。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問題而成案,其目的在於提供可以防止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的偏移、可減低液晶顯示裝置中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以及此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案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精心研究的結果,揭曉了: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的偏移,是發生在由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構成的樹脂層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構成的樹脂層之間。還發現: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構成的樹脂層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構成的樹脂層之中,藉由將其中一個樹脂層的平面內延遲縮小為實用上可以忽視的程度,可以容易地防止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從所欲的關係偏移。根據以上見解,本案發明人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是如下所述。
[1] 一種層積相位差薄膜,依序具有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1構成的樹脂層A1、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B構成的樹脂層B以及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2構成的樹脂層A2,其中: 上述樹脂層A1與上述樹脂層B直接接觸; 上述樹脂層B與上述樹脂層A2直接接觸; 上述樹脂層A1及上述樹脂層A2為負C板; 上述樹脂層B為正B板; 上述層積相位差薄膜的Nz係數在0~1的範圍。 [2] 如[1]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中在波長550nm測定之上述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in-plane retardation)ReA1 、上述樹脂層A1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1 、上述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上述樹脂層B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B 、上述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以及上述樹脂層A2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2 滿足以下條件: 0nm≦ReA1 ≦5nm; 100nm≦RthA1 ≦160nm; 110nm≦ReB ≦150nm; -160nm≦RthB ≦-100nm; 0nm≦ReA2 ≦5nm; 10nm≦RthA2 ≦40nm。 [3] 如[1]或[2]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上述樹脂層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之差的絕對值為大於5℃、40℃以下。 [4] 如[1]~[3]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平面內延遲Re為50nm以上、400nm以下。 [5] 如[1]~[4]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厚度方向的延遲Rth為-50nm以上、50nm以下。 [6] 一種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為[1]~[5]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包含: 第一延伸步驟,將依序具有上述樹脂A1構成的層a1、直接接觸上述層a1之上述樹脂B構成的層b以及直接接觸上述層b之上述樹脂A2構成的層a2之樹脂層積體,在溫度T1以1.1倍以上、不滿2倍的延伸倍率向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延伸步驟,將完成以上述第一延伸步驟延伸的上述樹脂層積體,在低於上述溫度T1的溫度T2中,朝直交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獲得層積相位差薄膜。 [7] 如[6]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層積相位差薄膜的上述樹脂層B,具有平行於上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內遲相軸。 [8] 如[6]或[7]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層a1的厚度的總和+上述層a2的厚度的總和)/(上述層b的厚度的總和)為1/15以上、1/4以下。 [9] 如[6]~[8]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層積體是使用上述樹脂A1、上述樹脂B及上述樹脂A2,藉由共擠壓(coextrusion)法製造的產物。 [10] 如[6]~[9]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上述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上述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且 上述溫度T1高於TgB 、低於TgA1 及TgA2 之任一個溫度較高者+20℃。 [11] 如[6]~[10]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上述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上述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且 上述溫度T2高於TgB -20℃、低於TgB +5℃。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提供可以防止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的偏移,並可充分地減低液晶顯示裝置中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 根據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得以製造可以防止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的偏移、可充分地減低液晶顯示裝置中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之層積相位差薄膜。
下文舉出例示物及實施形態,針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未被限定於在下文列舉的例示物及實施形態,而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的範圍之範圍中作任意變更而實施。
在下文的說明中,固有雙折射為正,意指延伸方向的折射率大於與其直交的方向的折射率。另外,固有雙折射為負,意指延伸方向的折射率小於與其直交的方向的折射率。固有雙折射的值可由介電常數分布計算。
另外,薄膜或層的平面內延遲,只要未先另作表明,即為以(nx-ny)×d所表之值。另外,薄膜或層的厚度方向的延遲,只要未先另作表明,即為以{(nx-ny)/2-nz}×d所表之值。還有,薄膜或層的Nz係數,只要未先另作表明,即為以(nx-nz)/(nx-ny)所表之值。在此處,nx是表示在與薄膜或層的厚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平面內方向)且賦予最大的折射率之方向的折射率;ny是表示薄膜或層的上述平面內方向且與n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z是表示薄膜或層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是表示薄膜或層的的膜厚。只要未另作先表明,上述的延遲的測定波長為550nm。上述的延遲,可以使用市售的相位差測定裝置(例如王子計測機器公司製的「KOBRA-21ADH」 PHOTONIC LATTICE公司製的「WPA-micro」)或色拿蒙(Senarmont)法來測定。
另外,薄膜或層的遲相軸,只要未先另作表明,是表示平面內的遲相軸。
另外,「偏光板」、「四分之一波長板」、「B板(B plate)」及「C板(C plate)」,指的是不僅僅為剛性的構件,亦包含如同樹脂製的薄膜般具有可撓性的構件。 另外,元件的方向為「平行」、「垂直」或「直交」,只要未特別先行表明,在未損及本發明的功效的範圍內,亦可包含在例如通常±5°、較好為±2°、更好為±1°的範圍內的誤差。
還有,「長條」,指的是所具有的長度在相對於寬度為5倍以上的物品即可,較好為具有10倍或其以上的寬度,具體而言是指具有捲取成輥狀保管或搬運的程度之長度的物品。
另外,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是製造線中的薄膜的流通方向,通常與長條的薄膜的長邊方向及縱向平行。還有,TD方向(traverse direction)是與薄膜面平行的方向且垂直於MD方向之方向,通常與長條的薄膜的寬度方向及橫向平行。 [1.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概要]
本發明的層積相位差薄膜是依序具有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另外,樹脂層A1與上述樹脂層B是直接接觸;還有,樹脂層B與樹脂層A2是直接接觸。亦即,在樹脂層A1與樹脂層B之間無其他層;另外,在樹脂層B與樹脂層A2之間無其他層。 [2.樹脂層A1]
樹脂層A1是由樹脂A1構成的層。另外,樹脂A1可使用固有雙折射為正的任意樹脂。尤其是較好為使用熱塑性樹脂作為樹脂A1。
由於樹脂A1的固有雙折射為正,通常樹脂A1含固有雙折射為正的聚合物。若要舉此聚合物之例,可列舉有: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烯烴聚合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聚合物;聚苯硫等的聚硫化芳撐(polyarylene sulfide)聚合物;聚乙烯醇聚合物、聚碳酸酯聚合物、聚芳酯聚合物、纖維素酯聚合物、聚醚碸聚合物、聚碸聚合物、聚芳碸(polyarylsulfone)聚合物、聚氯乙烯聚合物、降莰烯聚合物、棒狀液晶聚合物等。這些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以任意的比例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之中,從延遲的出現性、在低溫的延伸性以及樹脂層A1與樹脂層A1以外的層的接著性的觀點,較好為聚碳酸酯聚合物。
作為聚碳酸酯聚合物者,可使用具有含碳酸酯鍵結(-O-C(=O)-O-)的構造單位的任意的聚合物。若要舉聚碳酸酯聚合物之例,可列舉雙酚A聚碳酸酯、分枝雙酚A聚碳酸酯、o,o,o',o'-四甲基雙酚A聚碳酸酯等。
樹脂A1亦可包含摻和劑。若要舉摻和劑之例,可列舉有:滑劑;層狀結晶化合物;無機微粒子;抗氧化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耐候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近紅外線吸收劑等的安定劑;塑化劑;染料及顏料等的色素;抗帶電劑等。尤其滑劑及紫外線吸收劑,由於可提升可撓性及耐候性故較佳。另外,摻和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以任意的比例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作為滑劑者,可列舉例如二氧化矽、二氧化鈦、氧化鎂、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鋇、硫酸鍶等的無機粒子;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乙酸纖維素、醋酸丙酸纖維素等的有機粒子等。尤其作為滑劑者,以有機粒子為佳。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舉出氧二苯基酮類化合物、苯并三唑類化合物、水楊酸酯類化合物、二苯基酮類紫外線吸收劑、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丙烯腈類紫外線吸收劑、三氮雜苯類化合物、鎳錯塩類化合物、無機粉體等。若要舉出適合的紫外線吸收劑的具體例,可列舉:2,2'-亞甲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羥基-3'-三級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4-二-三級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基酮、2,2',4,4'-四羥基二苯基酮等。特別適合者,可列舉:2,2'-亞甲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
摻和劑的量,可在不顯著損及本發明的功效的範圍作適當決定。摻和劑的量,例如可以在以層積相位差薄膜的1mm厚度換算之全光線透過率可維持80%以上的範圍。
樹脂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好為調整至可實施以樹脂A1作熔融擠製法或熔融流延法等方法的範圍。
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以80℃以上為佳、較好為90℃以上、更好為100℃以上、尤其以110℃以上為佳、特好為120℃以上。藉由使玻璃轉換溫度TgA1 高達這樣的程度,可以減低樹脂A1的配向緩和。另外,玻璃轉換溫度TgA1 的上限未特別設限,但通常為200℃以下。
在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的樹脂A1的破斷伸長率以50%以上為佳、較好為80%以上。破斷伸長率若在此範圍,可藉由延伸而穩定地製作層積相位差薄膜。在此處,破斷伸長率可使用JISK7127記載的試片TYPE1B的試片,在拉伸速率100mm/分鐘求得。另外,樹脂A1的上述破斷伸長率的上限未特別設限,但通常為200%以下。
樹脂層A1為負C板。在此處,負C板是指該當層的折射率nx、ny及nz滿足nx>nz及ny>nz且平面內延遲Re滿足0nm≦Re≦5nm之層。另外,這樣的負C板,厚度方向的延遲為正的值。
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ReA1 的具體的值通常為0nm以上、通常為5nm以下、以3nm以下為佳、較好為1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ReA1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另外,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A1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1 的具體的值以滿足100nm≦RthA1 ≦160nm為佳。更詳細而言,樹脂層A1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1 是以100nm以上為佳、較好為110nm以上、特別好為120nm以上,且以160nm以下為佳、較好為150nm以下、特別好為140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A1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1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將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ReA1 及厚度方向延遲RthA1 收在上述的範圍的方法,可列舉例如為了製造層積相位差薄膜而在延伸樹脂層積體時調整延伸倍率及延伸溫度的方法。
樹脂層A1的厚度,以2μm以上為佳、較好為4μm以上、特別好為5μm以上,且以12μm以下為佳、較好為10μm以下、特別好為8μm以下。藉由使樹脂層A1的厚度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減低厚度的變動程度;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
另外,樹脂層A1的厚度的變動程度,以在整個表面為1μm以下為佳。藉此,可以縮小顯示裝置中的色調的變動程度。另外,可使長期使用後的色調變化均一。為了實現這些效果,例如以使樹脂層積體中層a1的厚度的變動程度在整面為1μm以下為佳。 [3.樹脂層B]
樹脂層B,是由樹脂B構成之層。另外,樹脂B可使用固有雙折射為負的任意的樹脂。尤其以使用熱塑性樹脂作為樹脂B為佳。
由於樹脂B的固有雙折射為負,通常樹脂B包含固有雙折射為負的聚合物。若要舉此聚合物之例,可列舉:聚苯乙烯類聚合物,包含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單獨聚合物、以及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與其他任意的單體的共聚物;聚丙烯腈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上述之多元共聚合聚合物等。另外,作為可與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共聚合的任意的單體者,可列舉以例如丙烯腈、順丁烯二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丁二烯為佳。另外,這些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以任意的比例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這些聚合物之中,尤其從延遲的出現性較高之類的觀點,以聚苯乙烯類聚合物為佳;再加上從耐熱性高的觀點,特別是以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與順丁烯二酐的共聚物為佳。此時,相對於聚苯乙烯類聚合物100重量份,順丁烯二酐的量以5重量份以上為佳、較好為10重量份以上、特好為15重量份以上,且以30重量份以下為佳、較好為28重量份以下、特好為26重量份以下。在此處,順丁烯二酐單位,是表示具有聚合順丁烯二酐而形成的構造的構造單位。
樹脂B可含有摻和劑。作為摻和劑之例,可列舉為與可包含於樹脂A1的摻和劑同樣的物質。另外,摻和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以任意的比例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摻和劑的量,可在不顯著損及本發明的功效的範圍作適當決定。摻和劑的量,例如可以在以層積相位差薄膜的1mm厚度換算之全光線透過率可維持80%以上的範圍。
樹脂B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調整至可以以樹脂B實施熔融擠製法或熔液流延法等的方法之範圍為佳。
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以80℃以上為佳、較好為90℃以上、更好為100℃以上、尤其以110℃以上為佳、特好為120℃以上。藉由使玻璃轉換溫度TgB 高達這樣的程度,可以減低樹脂B的配向緩和。另外,玻璃轉換溫度TgB 的上限未特別設限,但通常為200℃以下。
在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的樹脂B的破斷伸長率以50%以上為佳、較好為80%以上。破斷伸長率若在此範圍,可藉由延伸而穩定地製作層積相位差薄膜。在此處,樹脂B的破斷伸長率的上限未特別設限,但通常為200%以下。
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的差的絕對值,以大於5℃為佳,較好為8℃以上,且以40℃以下為佳、較好為20℃以下。藉由使上述的玻璃轉換溫度的差的絕對值大於上述範圍的下限值,可以增大延遲的出現的溫度依存性。另一方面,藉由使上述的玻璃轉換溫度的差的絕對值在上限值以下,使玻璃轉換溫度較高的樹脂容易延伸,而可提高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性。 在此處,以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低於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為佳。因此,樹脂A與樹脂B以滿足TgA1 >TgB +5℃的關係為佳。
樹脂層B為正B板。在此處,正B板指的是該當層的折射率nx、ny及nz滿足nz>nx>ny之層。另外,這樣的正B板,厚度方向的延遲為負的值。
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的具體的值以滿足110nm≦ReB ≦150nm為佳。更詳細而言,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以110nm以上為佳、較好為115nm以上、特別好為120nm以上,且以150nm以下為佳、較好為145nm以下、特別好為140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另外,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B的厚度方向延遲RthB 的具體的值以滿足-160nm≦RthB ≦-100nm為佳。更詳細而言,樹脂層B的厚度方向延遲RthB 是以-160nm以上為佳、較好為-150nm以上、特別好為-140nm以上,且以-100nm以下為佳、較好為-110nm以下、特別好為-120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B的厚度方向延遲RthB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將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及厚度方向延遲RthB 收在上述的範圍的方法,可列舉例如為了製造層積相位差薄膜而在延伸樹脂層積體時調整延伸倍率及延伸溫度的方法。
樹脂層B的厚度,以40μm以上為佳、較好為45μm以上、特別好為50μm以上,且以70μm以下為佳、較好為65μm以下、特別好為60μm以下。藉由使樹脂層B的厚度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容易地出現所欲的相位差;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
另外,樹脂層B的厚度的變動程度,以在整個表面為1μm以下為佳。藉此,可以縮小顯示裝置中的色調的變動程度。另外,可使長期使用後的色調變化均一。為了實現這些效果,例如以使樹脂層積體中層b的厚度的變動程度在整面為1μm以下為佳。 [4.樹脂層A2]
樹脂層A2是由樹脂A2構成的層。另外,樹脂A2可使用固有雙折射為正的任意樹脂。尤其是較好為使用熱塑性樹脂作為樹脂A2。其中特別是,較好為從與上述的樹脂A1同樣的範圍選擇材料來作為樹脂A2。因此,例如樹脂A2可包含的聚合物及摻和劑的種類及量、樹脂A2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及玻璃轉換溫度,可以與樹脂A1同樣。
作為樹脂A2者,亦可從與樹脂A1同樣的範圍的材料選擇使用與樹脂A1不同的樹脂。因此,例如樹脂A2亦可含有與樹脂A1所含的聚合物為不同種類的聚合物。另外,亦可為樹脂A2含有與樹脂A1所含的聚合物相同種類的聚合物,而且含有與樹脂A1所含的摻和劑為不同的摻和劑。還有,亦可為樹脂A2含有與樹脂A1所含的聚合物及摻和劑為相同種類的聚合物及摻和劑,其聚合物及摻和劑的量是與樹脂A1不同的量。然而,以使用與樹脂A1相同的樹脂作為樹脂A2的情況為特佳。若樹脂A1與樹脂A2為相同的樹脂,可防止層積相位差薄膜中彎曲及翹曲。
樹脂層A2為負C板。因此,樹脂層A2的折射率nx、ny及nz滿足nx>nz及ny>nz且平面內延遲Re滿足0nm≦Re≦5nm之層。
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的具體的值通常為0nm以上、通常為5nm以下、以3nm以下為佳、較好為1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另外,在波長550nm測定之樹脂層A2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2 的具體的值以滿足10nm≦RthA2 ≦40nm為佳。更詳細而言,樹脂層A2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2 是以10nm以上為佳、較好為15nm以上、特別好為20nm以上,且以40nm以下為佳、較好為35nm以下、特別好為30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A2的厚度方向延遲RthA2 收在上述的範圍,可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將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及厚度方向延遲RthA2 收在上述的範圍的方法,可列舉例如為了製造層積相位差薄膜而在延伸樹脂層積體時調整延伸倍率及延伸溫度的方法。
樹脂層A2的厚度,以0.4μm以上為佳、較好為0.6μm以上、特別好為0.8μm以上,且以2.0μm以下為佳、較好為1.8μm以下、特別好為1.6μm以下。藉由使樹脂層A2的厚度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減低厚度的變動程度;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
另外,樹脂層A2的厚度的變動程度,以在整個表面為1μm以下為佳。藉此,可以縮小顯示裝置中的色調的變動程度。另外,可使長期使用後的色調變化均一。為了實現這些效果,例如以使樹脂層積體中層a2的厚度的變動程度在整面為1μm以下為佳。 [5.任意之層]
本發明的層積相位差薄膜,只要不會顯著損及本發明的功效,在上述的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以外,亦可再具有任意之層。不過,任意之層的設置,要不妨礙樹脂層A1與樹脂層B、以及樹脂層B與樹脂層A2各自的直接接觸。 作為任意之層者,可列舉例如可使薄膜的滑動性變好的毛面(matte)層、耐衝擊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層等的硬塗層、抗反射層、防污層等。 [6.層積相位差薄膜的物性]
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如上所述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是成為負C板。因此,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不具平面內遲相軸;或即使具有,此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中的平面內遲相軸是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因此,即使未按照樹脂層B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設定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在液晶顯示裝置作黑顯示之時,可充分減低正面揮度。另外,通常而言,由於可以提高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光學補償性能,可以減低液晶顯示裝置的漏光。
一般而言,在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中,在已延伸時出現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不同。因此,具有組合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之層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之層的習知的層積相位差薄膜,會難以適切地控制已延伸時的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尤其是在習知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在薄膜的寬度方向難以使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出現在所欲的方向,其結果導致特別難以將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控制在如同所欲的關係。例如,在依序具有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之層、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之層及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之層的習知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即使想要使全部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為平行,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之層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之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無法平行之情況仍為多數。
然而,在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中,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實質上不具有平面內遲相軸。因此,在具有組合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之層與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之層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並無必要按照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來設定樹脂層B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因此,在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中,可防止此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的關係的偏離。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Nz係數,通常為0以上、以0.3以上為佳、較好為0.5以上,且通常為1以下、以0.9以下為佳、較好為0.8以下。藉由層積相位差薄膜具有這樣範圍的Nz係數,可以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內延遲Re,以50nm以上為佳、較好為100nm以上,另外以400nm以下為佳、較好為350nm以下。藉由層積相位差薄膜具有這樣的範圍的平面內延遲Re,可以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以-50nm以上為佳、較好為-40nm以上、特別好為-30nm以上,另外以50nm以下為佳、較好為40nm以下、特別好為30nm以下。藉由層積相位差薄膜具有這樣的範圍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可以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
另外,層積相位差薄膜,以整個層積相位差薄膜滿足其折射率nx、ny及nz為nx>nz>ny的關係為佳。藉此,可以適切地進行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補償。在此處,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折射率nx、ny及nz,是藉由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內延遲Re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厚度、以及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均折射率nave而算出。平均折射率nave可藉由下式決定。 nave=Σ(ni×Li)/ΣLi ni:i層的樹脂的折射率 Li:i層的膜厚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全光線透光率以85%以上、100%以下為佳。上述光線透光率,是以JIS K0115為準則,可使用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公司製、紫外可視近赤外分光光度計「V-570」)測定。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混濁度(haze),是以5%以下為佳、較好為3%以下、特別好為1%、理想值為0%。藉由使混濁度為低值,可以提高具有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顯示裝置的顯示影像的鮮明度。在此處,混濁度是以JIS K7361-1997為準則,使用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濁度劑 NDH-300A」,測定5處,可採用據此求得的平均值。
層積相位差薄膜,是以ΔYI為5以下為佳、較好為3以下。若此ΔYI在上述範圍,則不染色而明視度為良好。另外其下限,則理想上為零。ΔYI是以ASTM E313為準則,可使用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分光色差計 SE2000」來測定。同樣的測定進行五次,求出其算術平均值。
層積相位差薄膜,以具有JIS鉛筆硬度為H或其以上的硬度為佳。此JIS鉛筆硬度,可藉由樹脂的種類及樹脂層的厚度調整。在此處,JIS鉛筆硬度是以JIS K5600-5-4為準則,將各種硬度的鉛筆傾斜45°,從上掛載500克重的荷重而劃過薄膜表面,而為開始劃傷的鉛筆之硬度。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外表面,以實質上不具有在MD方向延伸之不規則地生成的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而為平坦者為佳。這樣的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是被稱為所謂的模頭線(die line)。 在此處,「不具有……不規則地生成的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而為平坦」,是指假設即使形成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仍滿足下列條件(X)、以滿足下列條件(Y)為佳。 條件(X) 線狀凹部的深度不滿50nm或寬度大於500μm;或是線狀凸部的高度不滿50nm或寬度大於500μm。 條件(Y) 線狀凹部的深度不滿30nm或寬度大於700μm;或是線狀凸部的高度不滿30nm或寬度大於700μm。 藉由作為這樣的構成,可防止基於在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的光的折射等之光的干涉及漏光的發生,可以提升光學性能。另外,不規則地生成是指以非計畫的尺寸及形狀形成在非計畫的位置。
上述的線狀凹部的深度、線狀凸部的高度以及二者的寬度,可以以以下所述的方法求得。將光線照射於層積相位差薄膜,將穿透光映在螢幕,將具有出現在螢幕上的光線的明或暗的條紋的部分(此部分為線狀凹部的深度及線狀凸部的高度大的部分)以30mm角作切片。使用三次元表面構造解析顯微鏡(視野區域5mm×7mm)觀察切出的膜片,將其轉換成三次元影像,從此三次元影像求出斷面輪廓。斷面輪廓是在視野區域以1mm間隔求出。 在此斷面輪廓拉出平均線。將從此平均線到線狀凹部的底部的長度設為線狀凹部深度,另外將從此平均線到線狀凸部的頂端的長度設為線狀凸部高度。平均線與輪廓的焦點間的距離設為寬度。從那些線狀凹部深度及線狀凸部高度的測定值分別求出最大值,分別求出顯示上述最大值的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的寬度。將根據以上求出的線狀凹部深度的最大值設為此輪廓的線狀凹部的深度,將顯示此最大值的線狀凹部的寬度設為此現狀凹部的寬度。另外,將線狀凸部高度的最大值設為此輪廓的線狀凸部的高度,將顯示此最大值的線狀凸部的寬度設為此輪廓的線狀凹部的寬度。
層積相位差薄膜可以是藉由60℃、90%RH、100小時的熱處理,而在縱向及橫向收縮者。不過其收縮率以0.5%以下為佳、較好為0.3%以下、理想上為0%。藉由將收縮率縮小到這樣,在高溫及高濕環境下使用層積相位差薄膜之時,可防止藉由收縮應力發生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變形而從顯示裝置剝離的現象。
層積相位差薄膜中,上述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的厚度的合計,以10μm以上為佳、較好為30μm以上,且以200μm以下為佳、較好為150μm以下。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寬度方向的尺寸,以500mm以上為佳、較好為1000mm以上,且以2000mm以下為佳。
另外,如上所述,在層積相位差薄膜中,樹脂層A1與上述樹脂層B是直接接觸、樹脂層B與樹脂層A2是直接接觸。因此,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厚度可以薄化,在光學性功能的出現這一點,是為有利。這樣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例如如下文所述,藉由將具有樹脂A1構成的層a1、直接接觸層a1的樹脂B構成的層b、以及直接接觸層b的樹脂A2構成的層a2之樹脂組合物延伸,而可容易地製造。 [7.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的概要]
對於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並無設限,例如可藉由將依序具有樹脂A1構成的層a1、直接接觸層a1的樹脂B構成的層b、以及直接接觸層b的樹脂A2構成的層a2之樹脂層積體延伸而製造。此時,樹脂層積體的延伸,以進行以下步驟為佳:第一延伸步驟,在溫度T1將樹脂層積體向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延伸步驟,在低於溫度T1的溫度T2將已在第一延伸步驟延伸的樹脂層積體,朝直交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獲得層積相位差薄膜。以下,針對此製造方法作說明。 [8.樹脂層積體]
樹脂層積體是如前所述,依序具有樹脂A1構成的層a1、樹脂B構成的層b、以及樹脂A2構成的層a2。另外,層a1與層b是直接接觸、層b與層a2是直接接觸。亦即,在層a1與層b之間無其他的層,且在層b與層a2之間無其他的層。
此樹脂層積體,藉由在溫度T1及溫度T2之不同溫度向相互直交的不同方向延伸,具有在層a1、層b及層a2的各自之中可按照各溫度T1及T2、延伸倍率、還有延伸方向產生延遲之性質。利用此性質,可製造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具體而言,延伸此樹脂層積體而得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藉由合成在層a1發生的延遲、在層b發生的延遲、在層a2發生的延遲,可獲得層積相位差薄膜全體所欲的平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的延遲。
藉由延伸而發生於層a1、層b及層a2的延遲的大小,是按照樹脂層積體的構成(例如各層的數量及厚度)、延伸溫度及延伸倍率等的條件決定。因此,樹脂層積體的構成,以按照所欲出現的光學補償機能等的光學性機能來決定為佳。
尤其樹脂層積體,以往某一方向的延伸方向(往某一方向的延伸方向指的是:即為一軸延伸方向)為X軸、以在薄膜面內對一軸延伸方向直交的方向為Y軸、以及以薄膜厚度方向為Z軸時,垂直入射於薄膜面且電向量的振動面在XZ面的直線偏光之相對於垂直入射於薄膜面且電向量的振動面在YZ面的直線偏光之相位為以滿足下列要件為佳: 在溫度T1及T2中之一,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遲; 在溫度T1及T2中之另一,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快。 將垂直入射於薄膜面且電向量的振動面在XZ面的直線偏光,以下適當地稱為「XZ偏光」。另外,將垂直入射於薄膜面且電向量的振動面在YZ面的直線偏光,以下適當地稱為「YZ偏光」。還有,將上述的要件,以下適當地稱為「要件P」。通常,樹脂層積體的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在溫度T1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遲,在溫度T2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快。
上述的要件P,以在樹脂層積體的平面內的各種方向中至少一個方向為X軸時為滿足。通常,由於樹脂層積體為等向性(亦即,不具異向性)的原料薄膜,若以平面內的一個方向為X軸時滿足要件P,則以其他的任何方向為X軸時亦可滿足要件P。
一般而言,在藉由一軸延伸出現平面內遲相軸的薄膜中,XZ偏光是相對於YZ偏光而相位延遲。相反地,在藉由一軸延伸出現進相軸的薄膜中,XZ偏光是相對於YZ偏光而相位快速。滿足上述的要件P的樹脂層積體是利用這些性質的層積體,通常是平面內遲相軸或進相軸的出現方式依存於延伸溫度的薄膜。這樣的延遲的出現的溫度依存性,是可藉由調整樹脂A1、樹脂B及樹脂A2的光彈性係數還有各層的厚度比等的關係而調整。
在此處,將「以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舉例,說明樹脂層積體應滿足的條件。將以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定義為延伸方向的X軸方向的折射率nX與直交於在平面內延伸方向的Y軸方向的折射率nY之差(=nX-nY)乘以厚度d而求得的值。此時,以將已延伸具有層a1、層b、層a2的樹脂層積體時在該當樹脂層積體全體可出現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是從以出現於層a1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以出現於層b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以出現於層a2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合成而得。因此,為了使以將已延伸具有層a1、層b、層a2的樹脂層積體時出現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的符號,在高的溫度T1中延伸之下與在低的溫度T2中延伸之下是相反的,以調整層a1、層b及層a2的厚度而滿足下列的條件(i)及(ii)為佳。 (i)在低的溫度T2中延伸之下,使玻璃轉換溫度高的樹脂出現的延遲的絕對值,小於玻璃轉換溫度低的樹脂出現的延遲的絕對值。 (ii)在高的溫度T1中延伸之下,使玻璃轉換溫度低的樹脂出現的延遲的絕對值,小於玻璃轉換溫度高的樹脂出現的延遲的絕對值。
如此一來,調整:藉由往一方向的延伸(即一軸延伸),在層a1、層b及層a2各自出現的X軸方向的折射率nX與Y軸方向的折射率nY之差;層a1的厚度的總和;層b的厚度的總和;以及層a2的厚度的總和之下,可以得到滿足要件P(要件P指的是,即為以下要件: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在溫度T1及T2中之一,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遲;在溫度T1及T2中之另一,已向X軸方向一軸延伸時為快)的樹脂層積體。
針對以已延伸滿足要件P的樹脂層積體時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平面內延遲的出現,參照圖式作更具體的說明。第1圖是顯示假定樹脂A1與樹脂A2為同一樹脂、構成層a1及層a2的樹脂A1(或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高、構成層b的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低的情況中,以已將樹脂層積體的層a1及層a2還有層b各自以某個延伸倍率及延伸速率延伸時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的溫度依存性、與以已延伸樹脂層積體時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Δ的溫度依存性之一例。在如第1圖所示的樹脂層積體中,在溫度Tb的延伸中,與以在層a1及層a2出現的正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比較,以在層b出現的負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為較大,因此全體而言,是出現以負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Δ。另一方面,在溫度Ta的延伸中,與以在層a1及層a2出現的正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比較,以在層b出現的負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為較小,因此全體而言,是出現以正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Δ。 因此,藉由組合這樣的不同溫度Ta及Tb的延伸,合成以在各溫度的延伸發生的延遲,會具有所欲的延遲,其結果可穩定地實現發揮所欲的光學性機能的層積相位差薄膜。
例如,在溫度Ta進行第一延伸步驟,使以層a1及層a2中正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出現,並使以層b中負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出現。接下來,向與第一延伸步驟中的延伸方向在平面內直交之方向,在溫度Tb以低於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進行第二延伸步驟。在第二延伸步驟中,在抵銷層a1及層a2中在第一延伸步驟出現的平面內延遲的同時,在與層b中在第一延伸步驟出現的延遲直交的方向,出現延遲。藉此,可以使延伸層a1及層a2而得的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成為負C板的同時,使延伸層b而得的樹脂層B成為正B板。
層a1、層b及層a2的具體的厚度,為了滿足上述的要件P,可按照欲製造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延遲而設定。此時,層a1及層a2的厚度的總和與僅僅層b的厚度的總和之比,以收在所欲的範圍為佳。在此處,上述之比,是以「(層a1的厚度的總和+層a2的厚度的總和)/(層b的厚度的總和)」表記。上述之比的具體的範圍,以1/15以上為佳、較好為1/10以上,而且以1/4以下為佳。藉此,可以增大藉由延伸處理的延遲出現的溫度依存性。
層a1、層b及層a2的合計厚度,以10μm以上為佳、較好為20μm以上、特別好為30μm以上,且以500μm以下為佳、較好為200μm以下、特別好為150μm以下。藉由使層a1、層b及層a2的合計厚度在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出現充分的延遲。另外,可以提高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機械強度。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使層積相位差薄膜具有高柔軟性,可以提高處理性。
另外,樹脂層積體中,層a1、層b及層a2的各厚度的變動程度,以在整面為1μm以下為佳。藉此,可以縮小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色調的變動程度。另外,可以使層積相位差薄膜的長期使用後的色調變化為均一。
為了如上所述使層a1、層b及層a2的各厚度的變動程度在整面為1μm以下,亦可如下列的(1)~(6)進行。 (1)在擠製機內設置開孔為20μm以下的聚合物過濾器。 (2)使齒輪泵在5rpm以上旋轉。 (3)在模具周圍配置圍繞器具。 (4)使空氣間隙在200mm以下。 (5)將薄膜在冷卻輥上鑄造之時進行壓邊定位(edge pinning)。 (6)使用二軸擠製機或螺旋形式為雙頭螺旋(double flight)式的單軸擠製機作為擠製機。
各層的厚度,是使用市售的接觸式厚度計,測定薄膜的總厚度,接下來以光學顯微鏡觀察截斷厚度測定部分的剖面,求出各層的厚度比,而可藉由此比例計算。另外,在薄膜的MD方向及TD方向中在每一固定間隔進行此操作,可求出厚度的算術平均值及變動程度。 厚度的變動程度,是以在上述測定的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Tave 為基準,從下式計算出已測定的厚度T之內的最大值Tmax 、最小值Tmin 。 厚度的變動程度(μm)=「Tave -Tmin 」及「Tmax -Tave 」之中較大者。
樹脂層積體,針對在其全光線透光率、混濁度、ΔYI、JIS鉛筆硬度及外表面以實質上不具有線狀凹部或線狀凸部而為平坦為佳之方面,是與層積相位差薄膜同樣。
樹脂層積體,只要不顯著損及本發明的功效,亦可在層a1、層b及層a2以外具有任意之層。作為任意之層者,可列舉與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可具有的任意之層為相同的層。這些任意之層,例如亦可對於如後文所述藉由共擠壓而得的樹脂層積體之後才設置,亦可在即將共擠壓樹脂A1、樹脂B及樹脂A2時,設置任意之層的形成材料而與樹脂A1、樹脂B及樹脂A2共擠壓。
樹脂層積體的寬度方向的尺寸,以500mm以上為佳、且以2000mm以下為佳。另外,樹脂層積體的長邊方向的尺寸為任意,以使樹脂層積體成為長條的薄膜為佳。
樹脂層積體的製造方法並無設限,但以使用樹脂A1、樹脂B及樹脂A2,藉由共擠壓法或共流延法製造為佳。其中尤其是共擠壓法為佳。共擠壓是將成為熔融狀態的複數個樹脂擠製成形的方法。共擠壓法,在製造效率這一點、還有在樹脂層積體中不會殘留溶劑等的揮發性成分這一點為優異。
作為共擠壓方法者,可列舉例如共擠壓T模法、共擠壓吹脹法、共擠壓層積法等。這些方法之中,尤其以共擠壓T模法為佳。關於共擠壓T模法,有給料槽(feed block)式及多分歧管式。其中尤其在可以減少層a1及層a2的厚度的變動程度這一點,以多分歧管式為特別好。
採用共擠壓T模法的情況,在具有T模的擠製機中的樹脂的熔融溫度,以各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為Tg,以(Tg+80℃)以上為佳、較好為(Tg+100℃)以上,且以(Tg+180℃)以下為佳、更好為(Tg+150℃)以下。藉由使在擠製機的樹脂的熔融溫度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充分地提高樹脂的流動性。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樹脂的劣化。
從模具的開口部擠出的薄膜狀的熔融樹脂,以使其緊貼冷卻滾筒為佳。藉此,使熔融樹脂快速硬化,可以有效率地取得所欲的樹脂層積體。 使熔融樹脂緊貼冷卻滾筒的方法,並無特別設限,可列舉例如氣刀式、真空箱式、靜電緊貼式等。 冷卻滾筒的數量未特別限制,但通常為二座。另外,作為冷卻滾筒的配置方法者,可列舉例如直線型、Z型、L型等,但未特別設限。另外從模具的開口部將已被擠出的熔融樹脂通往冷卻滾筒的方法,亦未特別設限。
通常,已被擠出的薄膜狀的樹脂之往冷卻滾筒的緊貼情況,會藉由冷卻滾筒的溫度而變化。因此,冷卻滾筒的溫度,若以從模具擠出的樹脂中接觸滾筒的層的樹脂的玻璃轉換溫度為Tg,則以(Tg+30℃)以下為佳、更好為在(Tg-5℃)~(Tg-45℃)的範圍。藉由使冷卻滾筒的溫度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使樹脂對冷卻滾筒的緊貼良好。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容易地從冷卻滾筒剝取薄膜狀的樹脂。另外,藉由將冷卻滾筒的溫度收在上述的範圍,可以防止滑動及損傷等的缺陷。
另外,以減少樹脂層積體中的殘留溶劑的量為佳。作為達成上述的手段,可列舉以下等的手段:(1)使作為原料的樹脂的殘留溶劑變少;(2)在將樹脂層積體成形前,將樹脂預乾燥。預乾燥,是例如以樹脂為團塊等的狀態,以熱風乾燥機等進行。乾燥溫度以100℃以上為佳,乾燥時間以2小時以上為佳。藉由進行預乾燥,可以減低樹脂層積體中的殘留溶劑,並進一步防止已被擠出的薄膜狀的樹脂的起泡。 [9.第一延伸步驟]
在第一延伸步驟中,將樹脂層積體在溫度T1向一方向延伸。亦即,將樹脂層積體在溫度T1作一軸延伸。此時,在第一延伸步驟延伸樹脂層積體的方向,為第一方向。藉由進行這樣的第一延伸步驟,將樹脂層積體所含的層a1、層b及層a2共延伸。若在溫度T1延伸,在層a1、層b及層a2各自中,會按照樹脂層積體的構成、還有延伸溫度T1及延伸倍率等的延伸條件,產生延遲,而含層a1、層b及層a2的樹脂層積體全體亦會產生延遲。此時,例如樹脂層積體滿足要件P的情況中,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是遲或快。
溫度T1可設定為適切的溫度,以獲得所欲的延遲。例如,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及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時,溫度T1是如以下設定為佳。即溫度T1以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為基準,以高於TgB 為佳、較好為高於(TgB +5℃)、更好為高於(TgB +10℃),且以低於(TgA1 及TgA2 的任一個較高溫度+20℃)為佳、較好為低於(TgA1 及TgA2 的任一個較高溫度+10℃)。若使溫度T1高於上述溫度範圍的下限,則可以穩定地將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B 收在所欲的範圍。另外,若使溫度T1低於上述溫度範圍的上限,則可以穩定地將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ReA1 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1 、還有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2 收在所欲的範圍。
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以1.1倍以上為佳,且以不滿2.0倍為佳、較好為不滿1.8倍、特別好為不滿1.6倍。藉由使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在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使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厚度方向的延遲充分地出現。另外,藉由使其不滿上限值,由於可以縮小在第一延伸步驟出現的平面內延遲,則容易使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成為C板、以及容易使樹脂層B成為B板。
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速率,以1.1倍/分以上為佳,且以2.0倍/分以下為佳、較好為1.8倍/分以下、特別好為1.6倍/分以下。藉由使延伸速率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提升產能。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減低延遲的變動程度。
一軸延伸,可以以公眾習知的方法進行。可列舉例如:利用輥間的圓周速率的差而向縱向(縱向通常是與MD方向一致)一軸延伸的方法;使用拉幅機(tenter)而向橫向(橫向通常是與TD方向一致)一軸延伸延伸的方法等。作為向縱向一軸延伸的方法,可列舉例如在輥間的IR加熱方式及漂浮方式等,尤其從獲得光學性的均一性高的層積相位差薄膜這一點,適用漂浮方式。另一方面,作為向橫向一軸延伸的方法者,可舉出拉幅機法。
另外,在延伸之時,為了縮小延伸不均及厚度不均,可在延伸區中在樹脂層積體的寬度方向加上溫差。為了在延伸區中在寬度方向加上溫差,可使用例如在寬度方向調整溫風噴嘴的開度、將IR加熱器在寬度方向排列而控制加熱等的已知的手法。
在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中,通常樹脂層B是具有平行於在第一延伸步驟已延伸樹脂層積體的第一方向之平面內遲相軸。因此,層積相位差薄膜全體的平面內遲相軸,亦通常平行於第一方向。因此,第一方向,是以設定為與欲製造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欲出現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平行為佳。 [10.第二延伸步驟]
在第一延伸步驟之後,進行第二延伸步驟。在第二延伸步驟中,是將在第一延伸步驟已向第一方向延伸的樹脂層積體,往在平面內直交於上述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延伸。
在第二延伸步驟中,在低於溫度T1的溫度T2延伸樹脂層積體。亦即,將樹脂層積體在相對低的溫度T2作一軸延伸。若在溫度T2延伸,在層a1、層b及層a2的各自中,會按照樹脂層積體的構成、還有延伸溫度T2及延伸倍率等的延伸條件,產生延遲,而含層a1、層b及層a2的樹脂層積體全體亦會產生延遲。此時,例如若樹脂層積體滿足要件P,藉由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使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是遲的情況中,藉由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會變成快;藉由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使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是快的情況中,藉由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XZ偏光之相對於YZ偏光的相位會變成遲。
溫度T2可設定為適切的溫度,以獲得所欲的延遲。例如,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及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時,溫度T2是如以下設定為佳。即溫度T2以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為基準,以高於(TgB -20℃)為佳、較好為高於(TgB -10℃),且以低於(TgB +5℃)為佳、較好為低於TgB 。若使延伸溫度T2高於上述溫度範圍的下限,則可以在延伸時防止樹脂層積體的破斷及白濁。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則可以穩定地將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B 收在所欲的範圍。
溫度T1與溫度T2之差,以5℃以上為佳、較好為10℃以上。將溫度T1與溫度T2之差如前所述增大,可以在層積相位差薄膜穩定地出現偏光板補償機能。另外,溫度T1與溫度T2之差的上限並未設限,但從工業產能的觀點為100℃以下。
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以小於在第一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為佳。在第二延伸步驟中的具體的延伸倍率,以1.1倍以上為佳、較好為1.2倍以上、特別好為1.3倍以上,且以2.4倍以下為佳、較好為2.20倍以下、特別好為2.0倍以下。藉由使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倍率在上述範圍,由於可以使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縮小,則可以使樹脂層A1及樹脂層A2成為C板。
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速率,以1.1倍/分以上為佳、較好為1.2倍/分以上、特別好為1.3倍/分以上,且以2.4倍/分以下為佳、較好為2.2倍/分以下、特別好為2.0倍/分以下。藉由使延伸速率為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可以提升產能。另外,藉由使其在上限值以下,可以減低延遲的變動程度。
作為在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者,是進行一軸延伸。此一軸延伸的具體方法,可使用與在第一延伸步驟的一軸延伸可採用的方法為同樣的方法。
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中的延伸方向的組合為任意。例如可以是:在第一延伸步驟向縱向延伸、在第二延伸步驟向橫向延伸。另外,亦可例如在第一延伸步驟向橫向延伸、在第二延伸步驟向縱向延伸。還有,亦可例如在第一延伸步驟向斜向延伸、在第二延伸步驟向直交於上述斜向之斜向延伸。在此處,斜向是表示未平行於縱向及橫向二者的方向。尤其是以在第一延伸步驟向橫向延伸、在第二延伸步驟向縱向延伸為佳。藉由向縱向進行在延伸倍率小的第二延伸步驟的延伸,可以縮小橫跨所得到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全寬的光軸方向的變動程度。
藉由如上所述對樹脂層積體進行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在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的各自中,會在層a1、層b及層a2產生按照延伸溫度、延伸方向及延伸倍率等的延伸條件的延遲。因此,在經由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而獲得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中,藉由在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的各自中在層a1、層b及層a2產生的延遲之合成,產生足以出現偏光板的補償機能等的光學性機能之延遲。因此,藉由含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的製造方法,可以獲得具有所欲的延遲的層積相位差薄膜。
另外,上述的製造方法,由於是延伸具有層a1、層b及層a2的樹脂層積體而獲得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與分別準備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後將其貼合而製造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情況比較,由於不需要接著劑的塗佈及硬化,可以縮短製程,並可以減低製造成本。還有,由於不需要調整貼合角度,容易提升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精度,可期待產品的高品質化。
上述的製造方法中,例如藉由在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調整延伸倍率及延伸溫度,可以調整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之平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的延遲。 [11.任意的步驟]
在上述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在上述的第一延伸步驟及第二延伸步驟以外,可進行任意的步驟。 例如,在延伸樹脂層積體之前,可設置預先加熱樹脂層積體的步驟(預熱步驟)。作為加熱樹脂層積體的手段者,可列舉例如烤箱型加熱裝置、輻射加熱裝置、或浸於液體中等。尤其是以烤箱型加熱裝置為佳。預熱步驟中的加熱溫度,以(延伸溫度-40℃)以上為佳、較好為(延伸溫度-30℃)以上,且以(延伸溫度+20℃)以下為佳、較好為(延伸溫度+15℃)以下。在此處,延伸溫度是意指加熱裝置的設定溫度。
另外,例如亦可在第一延伸步驟之後、第二延伸步驟之後或是在第一延伸步驟之後及第二延伸步驟之後二者,對已延伸的薄膜施以固定處理。在固定處理的溫度,以室溫以上為佳、較好為(延伸溫度-40℃)以上,且以(延伸溫度+30℃)以下為佳、更好為(延伸溫度+20℃)以下。
還有,亦可進行例如在所得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表面設置例如毛面層、硬塗層、抗反射層、防污層等的任意之層的步驟。 [12.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具有優異的偏光補償機能。因此,此層積相位差薄膜可單獨或與其他零組件組合,而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FED(電場放出)顯示裝置、SED(表面電場)顯示裝置等的顯示裝置。在這些之中,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尤其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具有各自的吸收軸為直交的一對的偏光片(光入射側偏光片與光出射側偏光片)、與設置於上述一對的偏光片之間的液晶胞。在液晶顯示裝置設置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時,可在上述一對的偏光片之間設置層積相位差薄膜。此時,層積相位差薄膜例如可設於液晶胞與光入射側偏光片之間。另外,層積相位差薄膜亦可設在液晶胞與光出射側偏光膜之間。還有,層積相位差薄膜亦可例如設置在液晶胞與光入射側偏光片之間、及液晶胞與光出射側偏光膜之間二者。通常,這些一對的偏光片、層積相位差薄膜及液晶胞是一體設置作為液晶面板,藉由將來自光源的光線照射在此液晶面板,在位於液晶面板的光出射側的顯示面顯示影像。此時,通常由於層積相位差薄膜發揮優異的偏光板補償機能,可以減低從斜向看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時的漏光。另外,具有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充分地降低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還有,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通常還具有偏光板補償機能以外的優異的光學機能,可進一步地提升液晶顯示裝置的明視度。
作為液晶胞的驅動方式者,可列舉例如橫向電場驅動(IPS)方式、垂直配向(VA)方式、多區域垂直配向(MVA)方式、連續焰火狀排列(CPA)方式、混合排列向列(HAN)方式、扭轉向列(TN)方式、超扭轉向列(STN)方式、光學補償彎曲(OCB)方式等。尤其是以橫向電場驅動方式及垂直配向方式為佳,橫向電場驅動方式為特佳。橫向電場驅動方式的液晶胞為廣視角,藉由如上所述適用層積相位差薄膜,可以使視角更廣。
層積相位差薄膜,可以貼合於例如液晶胞或偏光片。關於貼合,可使用已知的接著劑。 另外,層積相位差薄膜可以單獨使用一片、亦可使用二片以上。 還有,將層積相位差薄膜設置於液晶顯示裝置時,可再組合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與其他的相位差薄膜使用。例如將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設於具有垂直配向方式的液晶胞的液晶顯示裝置時,可以在一對的偏光片之間,除了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之外,還設置用以改善視角特性的其他的相位差薄膜。 [13.其他的事項]
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亦可用於上述以外的用途。 例如,藉由使本發明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內延遲Re為120nm~160nm,將層積相位差薄膜作為四分之一波長板,若組合此四分之一波長板與直線偏光片,可得到圓偏光板。此時,四分之一波長板的平面內遲相軸與直線偏光片的吸收軸所成角度,是以45±2°為佳。
另外,層積相位差薄膜,可作為偏光板的保護膜來使用。偏光板通常具有偏光片及貼合於其兩面的保護膜。若將層積相位差薄膜貼合於偏光片,可以將此層積相位差薄膜作為保護膜來使用。此時,由於可以省略保護膜,可以將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薄化。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而針對本發明具體說明。不過,本發明並未被限定在以下的實施例,而可在未偏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中任意變更、實施。 以下的說明中,表示量的「%」及「份」,只要未先另作表明,其為重量基準。另外,在以下說明的操作,只要未先另作表明,是在常溫及常壓的條件中進行。
[評量方法] (厚度的測定方法) 薄膜的厚度,是使用接觸式的厚度計作測定。 另外,包含於薄膜的各層的厚度,是將此薄膜鑲埋於環氧樹脂後,使用微切片機(大和工業公司製「RUB-2100」)作切片,使用掃描式顯微鏡觀察剖面而測定。 (延遲的測定方法)
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的延遲、還有此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的延遲之測定,是使用分光橢圓偏光計(J.A.Woollam公司製「M-2000U」)來進行。另外,測定波長為550nm。還有,測定是面向層積相位差薄膜的進行方向,在從右側端部的距離為50mm的位置進行。
特別是,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的延遲,是如以下所述作測定。首先,以塑膠用研磨布研磨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表面,使各層成為單層。在此狀態,測定在各層的平面內方向且賦予最大的折射率之方向的折射率nx、各層的平面內方向且與n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y、以及各層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根據這些折射率nx、ny及nz的值與各層的厚度d,計算出各層的平面內延遲Re及厚度方向的延遲Rth。 (遲相軸的方向的測定方法)
藉由上述的分光橢圓偏光計,面向層積相位差薄膜的進行方向,在從右側端部的距離為50mm的位置測定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 (正面輝度及漏光的評量方法)
第2圖是一斜視圖,概要式地顯示為了評量在實施例及比較例黑顯示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而在模擬器中設定的評量系統。 使用液晶顯示用模擬器(Shintec公司製「LCD MASTER」),設定如第2圖所示般的評量系統。在示於第2圖的評量系統中,為重疊入射側偏光板(10)、液晶胞(20)、層積相位差薄膜(100)及出射側偏光板(30)者。此時,使入射側偏光板(10)、液晶胞(20)、樹脂層A2(110)、樹脂層B(120)、樹脂層A1(130)及出射側偏光板(30),排成這個順序。另外,使入射側偏光板(10)的吸收軸(10A)與出射側偏光板(30)的吸收軸(30A),從厚度方向看為垂直。還有,使入射側偏光板(10)的吸收軸(10A)與樹脂層B(120)的遲相軸(120A)成為平行。另外,如箭號L所示,從未圖示的背光從往入射側偏光板(10)的厚度方向照射光線。
在上述的評量系統中,藉由模擬器測定在黑顯示,從正面觀看液晶顯示裝置時的輝度、以及從全方位觀看液晶顯示裝置時的最大輝度(漏光),以實施例1的值為1之相對值表示。 關於計算,使用下列的光學零組件的資料。 1.使用iPad2用液晶胞的資料作為液晶胞的資料。另外,此液晶胞的資料,是使用分解iPad2、測定液晶材料與液晶配向而得的資料。 2.使用LCD MASTER附屬的G1029DU(日東公司製)的資料,作為偏光板的資料。 3.使用LCD MASTER附屬的D65的資料,作為背光的資料。 [實施例1]
準備二種三層的共擠壓成形用的薄膜成形裝置。此薄膜成形裝置,是藉由二種樹脂形成三層構成的薄膜之形式的裝置。
準備聚碳酸酯樹脂(奇美公司製「WONDERLITE® PC-115」、玻璃轉換溫度140℃)的團塊,作為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將此團塊投入具有雙頭螺旋形的螺桿之一方的一軸擠製機,使其熔融。
準備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樹脂(NovaChemical公司製「DylarkD332」、玻璃轉換溫度130℃)的團塊,作為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將此團塊投入具有雙頭螺旋形的螺桿之另一方的一軸擠製機,使其熔融。
使已熔融的260℃的聚碳酸酯樹脂,通過開孔10μm的葉圓片(leaf disc)形狀的聚合物過濾器,供應至多分歧管模具(模唇的表面粗糙度Ra=0.1μm)的一方的分歧管。另外,將已熔融之260℃的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樹脂,通過開孔10μm的葉圓片形狀的聚合物過濾器,供應至另一方的分歧管。
將聚碳酸酯樹脂與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樹脂從上述的多分歧管模具在260℃同時擠出,得到具有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的層a1/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樹脂構成的層b/聚碳酸酯樹脂構成的層a2之三層構成的薄膜狀的熔融樹脂。將此薄膜狀的熔融樹脂在被調整為表面溫度130℃的冷卻輥作鑄造,接下來通過被調整為表面溫度50℃的二根冷卻輥之間,得到樹脂層積體。此樹脂層積體依序具有聚碳酸酯樹脂層(層a1:厚度12μm)、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樹脂樹脂層(層b:厚度89μm)、聚碳酸酯樹脂(層a2:厚度12μm)。切除所得到的樹脂層積體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得到寬度1450mm的樹脂層積體。
將這樣得到的樹脂層積體供應至拉幅機橫一軸延伸機,在延伸溫度135℃、延伸倍率1.5倍、耗時1分鐘,向橫向延伸(第一延伸步驟)。延伸後,切除樹脂層積體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使寬度為1600mm。
接下來,將此樹脂層積體供應至縱一軸延伸機,在延伸溫度120℃、延伸倍率1.17倍、耗時1分鐘,向縱向延伸,得到層積相位差薄膜(第二延伸步驟)。切除所得到的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使寬度為1300mm。
此層積相位差薄膜在之後,在122℃加熱一分鐘,將配向狀態固定化(固定處理)。此時,藉由固定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將此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寬度方向的尺寸,固定在往縱向的延伸終了後片刻的尺寸的0.995倍。其後,切除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使寬度為1200mm。
如此一來,得到依序具有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的層積相位差薄膜。針對所得到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以上述的要領進行評量。 [實施例2~6及比較例1及2]
藉由變更多分歧管模具的開口寬度,將樹脂層積體所含層的厚度如下列表1或表2變更。另外,將寬度方向兩端部切除後的薄膜寬度、延伸倍率、延伸溫度及延伸時間,如下列表1或表2變更。 以上的事項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獲得依序具有樹脂層A1、樹脂層B及樹脂層A2的層積相位差薄膜。針對所得到的層積相位差薄膜,以上述的要領進行評量。 [結果]
將上述的實施例1~6還有比較例1及2的結果,示於下列的表1及表2。另外,表格中的簡稱的意義,是如下所述。 Re:平面內延遲 Rth:厚度方向的延遲 遲相軸方向:以出射側偏光板的吸收軸的方向為90°方向之時的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方向。在此處,顯示朝向層積相位差薄膜的進行方向而從右側端部的距離為50mm的位置中的遲相軸的方向。
[表1] [表1.實施例1~6的結果]
[表2] [表2.比較例1、2的結果] [討論]
根據表1,瞭解在實施例1~6中,可以縮小黑顯示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二者。在此處,實施例2及6,漏光的值大於比較例1。然而,實施例2及6在黑顯示時的正面輝度則大幅小於比較例1。因此,瞭解到若綜合黑顯示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二者來評量,實施例2及6是得到優於比較例1的結果。 因此,已確認:藉由本發明,可以防止層積相位差薄膜所含各層的平面內遲相軸的關係的偏移,而可縮小液晶顯示裝置中在黑顯示之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
10‧‧‧入射側偏光板
10A‧‧‧吸收軸
20‧‧‧液晶胞
30‧‧‧出射側偏光板
30A‧‧‧吸收軸
100‧‧‧層積相位差薄膜
110‧‧‧樹脂層A2
120‧‧‧樹脂層B
120A‧‧‧遲相軸
130‧‧‧樹脂層A1
L‧‧‧箭號
第1圖是一示意圖,顯示假定樹脂A1與樹脂A2為同一樹脂、構成層a1及層a2的樹脂A1(或為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高、構成層b的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低的情況中,以各自延伸樹脂層積體的層a1及層a2還有層b時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Δ的溫度依存性、與以延伸樹脂層積體時的延伸方向為基準的延遲Δ的溫度依存性之一例。 第2圖是一斜視圖,概要式地顯示為了評量在實施例及比較例黑顯示時的正面輝度及漏光而在模擬器中設定的評量系統。

Claims (9)

  1. 一種層積相位差薄膜,依序具有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1構成的樹脂層A1、固有雙折射為負的樹脂B構成的樹脂層B以及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A2構成的樹脂層A2,其中: 該樹脂層A1與該樹脂層B直接接觸;該樹脂層B與該樹脂層A2直接接觸;該樹脂層A1及該樹脂層A2為負C板;該樹脂層B為正B板;該層積相位差薄膜的Nz係數在0~1的範圍;該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平面內延遲Re為50nm以上、400nm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中該層積相位差薄膜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為-50nm以上、50n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其中在波長550nm測定之該樹脂層A1的平面內延遲(in-plane retardation)ReA1 、該樹脂層A1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1 、該樹脂層B的平面內延遲ReB 、該樹脂層B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B 、該樹脂層A2的平面內延遲ReA2 以及該樹脂層A2的厚度方向的延遲RthA2 滿足以下條件: 0nm≦ReA1 ≦5nm;100nm≦RthA1 ≦160nm;110nm≦ReB ≦150nm;-160nm≦RthB ≦-100nm;0nm≦ReA2 ≦5nm;10nm≦RthA2 ≦40nm。
  4. 一種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包含: 第一延伸步驟,將依序具有該樹脂A1構成的層a1、直接接觸該層a1之該樹脂B構成的層b以及直接接觸該層b之該樹脂A2構成的層a2之樹脂層積體,在溫度T1以1.1倍以上、不滿2倍的延伸倍率向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延伸步驟,將完成以該第一延伸步驟延伸的該樹脂層積體,在低於該溫度T1的溫度T2中,朝直交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獲得層積相位差薄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該樹脂層B,具有平行於該第一方向的平面內遲相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層a1的厚度的總和+該層a2的厚度的總和)/(該層b的厚度的總和)為1/15以上、1/4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樹脂層積體是使用該樹脂A1、該樹脂B及該樹脂A2,藉由共擠壓(coextrusion)法製造的產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該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該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且 該溫度T1高於TgB 、低於TgA1 及TgA2 之任一個溫度較高者+2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層積相位差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樹脂A1的玻璃轉換溫度TgA1 與該樹脂A2的玻璃轉換溫度TgA2 ,高於該樹脂B的玻璃轉換溫度TgB ;且 該溫度T2高於TgB -20℃、低於TgB +5℃。
TW107132585A 2013-02-04 2014-01-28 Laminat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I655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9605 2013-02-04
JP2013019605 2013-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404A true TW201900404A (zh) 2019-01-01
TWI655098B TWI655098B (zh) 2019-04-01

Family

ID=512621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116A TWI644129B (zh) 2013-02-04 2014-01-28 Laminat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107132585A TWI655098B (zh) 2013-02-04 2014-01-28 Laminat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116A TWI644129B (zh) 2013-02-04 2014-01-28 Laminat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35202B2 (zh)
JP (1) JP5585747B1 (zh)
KR (1) KR102114358B1 (zh)
CN (1) CN104956243B (zh)
TW (2) TWI644129B (zh)
WO (1) WO20141194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3632B1 (ko) * 2014-12-02 2022-0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629543B (zh) * 2016-01-04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86151B1 (ko) * 2016-01-28 2023-10-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3412452B1 (en) * 2016-02-05 2021-12-08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Stretched multilayer thermoplastic resin film
KR102602158B1 (ko) 2016-03-10 2023-11-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6826376B2 (ja) * 2016-04-28 2021-02-03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電気光学パネル
JP7014182B2 (ja) * 2016-12-28 2022-02-0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997729B2 (ja) * 2017-02-07 2022-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7264056B2 (ja) * 2017-09-27 2023-04-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9152714A (ja) * 2018-03-01 2019-09-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200136388A (ko) * 2018-03-30 2020-12-07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적층체,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20093109A (ko) * 2019-10-29 2022-07-05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원 편광판
KR20220111276A (ko) * 2019-12-11 2022-08-09 주식회사 쿠라레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보호판
JP2023000775A (ja) * 2021-06-18 2023-01-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14654710B (zh) * 2022-05-16 2022-08-23 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复合多层材料的拉伸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659A (ja) * 1993-11-04 1995-05-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異方素子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2001042127A (ja) * 1999-08-04 2001-02-16 Nitto Denko Corp 複合位相差板、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26591A (ja) * 2003-01-22 2004-08-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板
US7508474B2 (en) * 2003-04-07 2009-03-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aminated retardation layer, its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475507B2 (ja) * 2003-04-07 2010-06-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位相差層の製造方法
JP4236098B2 (ja) * 2003-08-01 2009-03-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屈折性光学フィルム
JP5223669B2 (ja) * 2006-03-09 2013-06-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8214174B2 (en) 2007-01-31 2012-07-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lgorithm for online adaptive polarization curve estimation of a fuel cell stack
WO2009054167A1 (ja) * 2007-10-26 2009-04-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複合位相差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補償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5104373B2 (ja) 2008-02-14 2012-12-1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JP5104439B2 (ja) * 2008-03-18 2012-12-1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
JP5430131B2 (ja) * 2008-11-28 2014-02-26 帝人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積層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63069B2 (ja) 2009-08-13 2013-08-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位相差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37910A (ja) * 2009-12-28 2011-07-14 Nippon Shokubai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699439B2 (ja) * 2010-03-18 2015-04-08 東ソー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12277B2 (ja) * 2010-04-22 2016-04-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3403585B (zh) 2011-02-28 2016-08-10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多层膜及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KR101304591B1 (ko) * 2011-07-06 2013-09-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위상차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19457A1 (ja) 2014-08-07
CN104956243A (zh) 2015-09-30
KR20150114946A (ko) 2015-10-13
KR102114358B1 (ko) 2020-05-22
US9535202B2 (en) 2017-01-03
CN104956243B (zh) 2017-07-28
JPWO2014119457A1 (ja) 2017-01-26
TWI644129B (zh) 2018-12-11
TWI655098B (zh) 2019-04-01
US20150378079A1 (en) 2015-12-31
JP5585747B1 (ja) 2014-09-10
TW201432325A (zh) 2014-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129B (zh) Laminated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I440904B (z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JP5062385B1 (ja)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複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104374B2 (ja)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JP5104439B2 (ja) 位相差板
JP4998648B2 (ja)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位相差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522007A (zh) 相位差膜之製造方法
JP6131620B2 (ja) 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2208261A (ja) 複層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製造方法
WO2013133102A1 (ja)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JP5541273B2 (ja)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KR101640281B1 (ko) 위상차판의 제조 방법
TWI629158B (zh) 相位差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JP2013200408A (ja) 位相差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40103B2 (ja) 積層位相差板、位相差板製造用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JP2013011725A (ja)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複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