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3141A -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3141A
TW201843141A TW107113808A TW107113808A TW201843141A TW 201843141 A TW201843141 A TW 201843141A TW 107113808 A TW107113808 A TW 107113808A TW 107113808 A TW107113808 A TW 107113808A TW 201843141 A TW201843141 A TW 2018431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ower alkyl
formula
alkyl group
compound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3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4755B (zh
Inventor
永井啓太
尾﨑寿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佐藤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佐藤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佐藤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7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 C07D231/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31/56Benzopyrazoles; Hydrogenated benzopyraz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4Phosphines, i.e. phosphorus bonded to only carbon atoms, or to both carbon and hydrogen atoms, including e.g. sp2-hybridised phosphorus compounds such as phosphabenzene, phosphole or anionic phospholide lig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51,2-Diazoles
    • A61K31/4161,2-D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 systems, e.g. indaz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8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VIII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82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B01J2531/824Pall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61/00Other general metho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醫藥領域中有用之二氟甲烯化合物及其中間物之製造法。 具體而言,提供一種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其包括如下步驟:使式(6):[式中,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式中,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

Description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醫藥領域中有用之二氟甲烯化合物及其中間物之新穎製造法。進一步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URAT1抑制活性,在與血中尿酸相關之疾病之治療之領域中有用之二氟甲烯化合物及其中間物之新穎製造法。又,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用以製造於醫藥之領域中有用之二氟甲烯化合物及其中間物之新穎化合物。
認為具有URAT1抑制活性之化合物可藉由抑制近側迂曲小管中之尿酸之再吸收,使尿酸排泄亢進,而使血中尿酸值降低,而作為與尿酸相關之病態、即高尿酸血症、痛風結節、痛風關節炎、痛風腎、尿路結石、腎功能障礙之治療藥或預防藥有用。又,作為與高尿酸血症相關聯之高血壓、高脂血症、糖耐量異常、肥胖、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病之治療藥或預防藥亦有用。 此處,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情況,即式(I):所示之二氟甲烯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藥學上可容許之鹽或酯由於具有優異之URAT1抑制作用,故而可使血中尿酸值降低,例如作為高尿酸血症、痛風結節、急性痛風關節炎、慢性痛風關節炎、痛風腎、尿路結石、腎功能障礙、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心臟病等與血中尿酸相關之病態之治療藥或預防藥有用。 又,於專利文獻1中,作為上述式(I)中X及Y為單鍵且Z為羧酸之二氟甲烯化合物之一般合成法,揭示有(1)經由方案2、方案6、方案7及保護基之去除之方法、或(2)經由方案3、方案4、方案5及保護基之去除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專利公開第2014/017643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關於上述之專利文獻1之合成法,本發明者發現了如下情況,即使用管柱層析法;或者於產率等方面上,工業性地製造上述專利文獻1之式(I)中X及Y為單鍵且Z為羧酸之二氟甲烯化合物或其鹽時存在課題。 再者,管柱層析法由於必須使用大量之有機溶劑(流動相)、或者必須長時間濃縮溶出分、或者必須使用大量之矽膠,故而較多地使用管柱層析法會導致製造成本之顯著上升。因此,於工業製造中,較佳為極力避免使用管柱層析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對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若一面使用專利文獻1中完全未記載之特定結構之起始物質(本發明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一面進而採用專利文獻1中完全未記載之二氟乙酸基之導入步驟(本發明之步驟(E)),則可獲得適於二氟甲烯化合物之工業製造之方法。本發明係基於該見解而完成者。 即,本發明係關於以下之[1]~[24]者。 [1]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A)~(F): 步驟(A):使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B):藉由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而獲得式(4)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LG為鹵素原子或-OSO2 R5 所表示之基; R5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式中,L1 、L2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2]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B)~(F): 步驟(B):藉由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而獲得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3]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C)~(F):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4]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D)~(F):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5]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E)~(F):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 XL 表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6]一種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A):使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之步驟;[式中,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LG為鹵素原子或-OSO2 R5 所表示之基; R5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式中,L1 、L2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7]一種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B):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8] 一種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C):將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進行還原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9]一種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D):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 [10]一種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 XL 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R1 為低級烷基。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L1 為低級烷基。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W為氮原子。 [14]如上述[1]或[6]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步驟(A)中所使用之鹼為碳酸鉀或碳酸銫。 [15]如上述[1]或[6]記載之製造法,其進而包括步驟(A-2):使用作為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之再結晶化溶劑,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進行再結晶化之步驟。 [16]如上述[1]、[2]或[7]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步驟(B)中所使用之氰基化劑為氰化鋅。 [17]如上述[16]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於步驟(B)中,使用鈀觸媒、或鈀觸媒與膦配位基之組合。 [18]如上述[1]、[2]或[7]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步驟(B)中所使用之氰基化劑為氰化銅。 [19]如上述[18]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於步驟(B)中,進而添加脯胺酸。 [20]如上述[1]至[5]及[10]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為低級烷基。 [21]如上述[20]記載之製造法,其中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溴二氟乙酸甲酯或溴二氟乙酸乙酯。 [22]如上述[1]至[5]及[10]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步驟(E)中之反應溶劑為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亞碸與四氫呋喃之混合溶劑。 [23]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法,其中於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為甲基以外之基之情形時,於步驟(F)之前包括藉由酯交換使上述R2 成為甲基之步驟。 [24]一種化合物,其係下述之(a)~(g): (a)1-(2-碘-6-甲基苄基)-3-甲基-6-硝基-1H-吲唑; (b)3-甲基-2-[(3-甲基-6-硝基-1H-吲唑-1-基)甲基]苯甲腈; (c)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 (d)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鹽酸鹽; (e)2-[(6-碘-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 (f)[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甲酯;或 (g)[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乙酯。 [發明之效果] 如下述之實施例中所示,本發明之製造法可應用於二氟甲烯化合物之工業製造。 因此,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二氟甲烯化合物之工業上優異之製造方法。
以下,記載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用語之含義,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低級烷基」,意指碳數1至6之直鏈狀或具有支鏈之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isopentyl)、異戊基(isoamyl)、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作為本說明書中之「鹵素原子」,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鹵代低級烷基」,意指可取代之任意之位置經1個或2個以上、較佳為1個至5個之相同或不同之上述鹵素原子取代之上述「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環烷基」,意指3員至8員之脂肪族環狀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羥基低級烷基」,意指可取代之任意之位置經1個或2個以上、較佳為1個或2個羥基取代之上述「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甲基、1-羥基乙基、1-羥基丙基、2-羥基乙基、2-羥基丙基、2-羥基-1-甲基乙基、1-羥基-1-甲基乙基、1,2-二羥基乙基、或3-羥基丙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低級烷氧基」,意指羥基之氫原子經上述「低級烷基」取代之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氧基、異戊氧基、己氧基、或異己氧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鹵代低級烷氧基」,意指可取代之任意之位置經1個或2個以上、較佳為1個至3個之相同或不同之上述鹵素原子取代之上述「低級烷氧基」,例如可列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氟乙氧基、1,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氯甲氧基、2-氯乙氧基、1,2-二氯乙氧基、溴甲氧基、或碘甲氧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芳基」,意指具有碳數6至14之芳香族烴環之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萘基、聯苯基、或蒽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低級烯基」,意指碳數2至6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烯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1-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3-丁烯基、2-丁烯基、1-丁烯基、1-甲基-2-丙烯基、1-甲基-1-丙烯基、1-乙基-1-乙烯基、2-甲基-2-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3-甲基-2-丁烯基、或4-戊烯基等。 本說明書中之所謂「芳烷基」,意指可取代之任意之位置經1個或2個以上、較佳為1個或2個上述「芳基」取代之上述「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苄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或1-萘基甲基、2-萘基甲基等。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所謂「可取代之任意之位置」,意指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及/或硫原子上之可取代之氫原子,且該氫原子之取代係化學上所容許,其結果帶來穩定之化合物者之部位。 為了具體地揭示本發明,對於式(1)至式(9)等中所使用之各種符號,列舉其較佳之具體例,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 R1 係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作為R1 之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等, 更佳為甲基。 作為R1 之鹵素原子,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較佳為氯原子。 作為R1 之鹵代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 較佳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更佳為三氟甲基。 作為R1 之環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等,較佳為環丙基。 作為R1 之羥基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甲基、1-羥基乙基、1-羥基丙基、2-羥基乙基、2-羥基丙基、2-羥基-1-甲基乙基、1-羥基-1-甲基乙基、1,2-二羥基乙基或3-羥基丙基等,較佳為羥基甲基。 作為較佳之R1 ,可列舉:低級烷基(更佳為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尤佳為甲基)、氯原子、三氟甲基、環丙基、氰基、或羥基甲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 W較佳為氮原子。 L1 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作為L1 之鹵素原子,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較佳為氟原子或氯原子。 作為L1 之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等, 更佳為甲基。 作為L1 之鹵代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較佳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更佳為三氟甲基。 作為L1 之環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等,較佳為環丙基。 作為L1 之低級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氧基、異戊氧基、己氧基或異己氧基等,較佳為甲氧基。 作為L1 之鹵代低級烷氧基,例如可列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氟乙氧基、1,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氯甲氧基、2-氯乙氧基、1,2-二氯乙氧基、溴甲氧基或碘甲氧基等,較佳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更佳為三氟甲氧基。 作為L1 之羥基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甲基、1-羥基乙基、1-羥基丙基、2-羥基乙基、2-羥基丙基、2-羥基-1-甲基乙基、1-羥基-1-甲基乙基、1,2-二羥基乙基或3-羥基丙基等,較佳為羥基甲基。 作為較佳之L1 ,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氰基、低級烷基(更佳為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尤佳為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環丙基、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或羥基甲基。 L2 係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作為L2 之鹵素原子,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較佳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較佳為碘原子。 R4 係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作為R4 之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等, 更佳為甲基。 作為R4 之鹵代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較佳為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 作為R4 之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萘基、聯苯基或蒽基等,較佳為苯基。 R4 之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作為R4 之「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之芳基」,例如可列舉: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等。 因此,作為L2 , 例如可列舉: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1-丙基磺醯氧基、異丙基磺醯氧基、三氟甲基磺醯氧基、五氟乙基磺醯氧基、苯基磺醯氧基、2-甲基苯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磺醯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氧基、2-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3-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或4-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三氟甲基磺醯氧基、苯基磺醯氧基或4-甲基苯基磺醯氧基等。 L2 較佳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更佳為碘原子。 LG係鹵素原子或-OSO2 R5 所表示之基。 作為LG之鹵素原子,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較佳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更佳為氯原子。 R5 係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作為R5 之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等, 更佳為甲基。 作為R5 之鹵代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較佳為三氟甲基。 作為R5 之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萘基、聯苯基及蒽基等,較佳為苯基。 R5 之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作為R5 之「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之芳基」,例如可列舉: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基等。 因此,作為LG, 例如可列舉: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1-丙基磺醯氧基、異丙基磺醯氧基、三氟甲基磺醯氧基、五氟乙基磺醯氧基、苯基磺醯氧基、2-甲基苯基磺醯氧基、3-甲基苯基磺醯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氧基、2-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3-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或4-甲氧基苯基磺醯氧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三氟甲基磺醯氧基、苯基磺醯氧基或4-甲基苯基磺醯氧基等。 XL 係鹵素原子。 作為XL 之鹵素原子,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較佳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較佳為碘原子。 R2 係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作為R2 之低級烷基, 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或1-乙基-3-甲基丙基等, 較佳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或第三丁基等, 更佳為甲基或乙基。 作為R2 之鹵代低級烷基,例如可列舉: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1,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1,2-二氯乙基、2,2,2-三氯乙基、溴甲基或碘甲基等,較佳為2,2,2-三氯乙基。 作為R2 之環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等,較佳為環丙基。 作為R2 之低級烯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1-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3-丁烯基、2-丁烯基、1-丁烯基、1-甲基-2-丙烯基、1-甲基-1-丙烯基、1-乙基-1-乙烯基、2-甲基-2-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3-甲基-2-丁烯基或4-戊烯基等,較佳為乙烯基或烯丙基。 作為R2 之芳烷基,例如可列舉:苄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及1-萘基甲基、或2-萘基甲基等,較佳為苄基。 R2 較佳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2,2,2-三氯乙基、環丙基、乙烯基、烯丙基或苄基。 R2 更佳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及第三丁基,尤佳為甲基及乙基。 R3 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化合物亦可具有不對稱中心、手性軸、及手性面。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化合物可以外消旋體、外消旋混合物、及各非鏡像異構物之形式產生。 又,包含光學異構物之全部可能之異構物、及該等之混合物全部包含於本發明中。 進而,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化合物可以互變異構物之形式存在,且意圖如下情況:即便於僅描繪出一者之互變異構物結構之情形時,兩者之互變異構物型亦被本發明之範圍所包含。 繼而,對本發明之製造法具體地進行說明。再者,為了促進反應之進行,可適當使用所例示之試劑以外之試劑。於各反應之加熱時,亦可視需要應用微波之照射。又,製造方法未記載之原料化合物係市售,或者組合已知之合成反應而可容易地製備之化合物。 各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可藉由結晶化、再結晶化等慣用之常規方法進行單離及精製,但可視情形,不進行單離精製而進入下一步驟。 於以下之製造方法中,所謂「室溫」,意指1至40℃。 本發明之製造法係自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1)。又,關於各式所表示之化合物,亦相同),經過複數個步驟(步驟(A)~(F))而製造式(9)所表示之二氟甲烯化合物(化合物(9))之製程。[步驟(A)] 步驟(A)係藉由使化合物(1)、與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2))反應,而獲得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3))之步驟。化合物(2)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1)1莫耳,通常為1至3莫耳,較佳為1至1.3莫耳,更佳為1至1.1莫耳。 步驟(A)較佳為於鹼之存在下進行。 作為鹼, 例如可列舉: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碳酸氫鈉、氟化銫、氫化鈉、第三丁醇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等, 較佳為碳酸鉀、碳酸銫、氫化鈉及氫氧化鉀等, 更佳為碳酸鉀及碳酸銫。 鹼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1)1莫耳,通常為1至3莫耳,較佳為1至2莫耳,更佳為1至1.5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60℃,較佳為5℃至50℃,更佳為10℃至40℃。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1小時至6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可列舉: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二甲基亞碸、氯仿、二氯甲烷、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甲基第三丁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及乙腈等溶劑,較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更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 作為化合物(1)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3-甲基-6-硝基吲哚、3-乙基-6-硝基吲哚、3-甲基-6-硝基-1H-吲唑、3-乙基-6-硝基-1H-吲唑、3-丙基-6-硝基-1H-吲唑、3-異丙基-6-硝基-1H-吲唑、3-環丙基-6-硝基-1H-吲唑、3-氯-6-硝基-1H-吲唑、3-碘-6-硝基-1H-吲唑、或6-硝基-3-三氟甲基-1H-吲唑等。 作為化合物(1),可使用市售品,又,亦可藉由視需要將公知之方法或者實施例所記載之方法或依據其之方法適當組合而製造。 作為化合物(2)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1-(氯甲基)-2-碘-3-甲基苯、1-(氯甲基)-2-碘-4-甲基苯、2-(氯甲基)-1-碘-4-甲基苯、2-(氯甲基)-1-碘-3-甲基苯、1-(氯甲基)-3-碘-2-甲基苯、4-(氯甲基)-2-碘-1-甲基苯、1-(氯甲基)-3-碘-5-甲基苯、2-(氯甲基)-4-碘-1-甲基苯、1-(氯甲基)-4-碘-2-甲基苯、4-(氯甲基)-1-碘-2-甲基苯、2-溴-1-(氯甲基)-3-甲基苯、2-溴-1-(氯甲基)-4-甲基苯、1-溴-2-(氯甲基)-4-甲基苯、1-溴-2-(氯甲基)-3-甲基苯、1-溴-3-(氯甲基)-2-甲基苯、2-溴-4-(氯甲基)-1-甲基苯、1-溴-3-(氯甲基)-5-甲基苯、4-溴-2-(氯甲基)-1-甲基苯、4-溴-1-(氯甲基)-2-甲基苯、1-溴-4-(氯甲基)-2-甲基苯、2-(氯甲基)-1-氟-3-碘苯、1-氯-2-(氯甲基)-3-碘苯、1-溴-2-(氯甲基)-3-碘苯、2-(氯甲基)-1-乙基-3-碘苯、2-(氯甲基)-1-碘-3-丙基苯、2-(氯甲基)-1-碘-3-異丙基苯、2-(氯甲基)-1-碘-3-(三氟甲基)苯、2-(氯甲基)-1-環丙基-3-碘苯、2-(氯甲基)-1-碘-3-甲氧基苯、2-(氯甲基)-1-碘-3-(三氟甲氧基)苯、3-溴-2-(氯甲基)苯甲腈、1-溴-2-(氯甲基)-3-氟苯、1-溴-3-氯-2-(氯甲基)苯、1-溴-2-(氯甲基)-3-甲氧基苯、2-(溴甲基)-1-碘-3-甲基苯、1-溴-2-(溴甲基)-3-甲基苯、或1-碘-2-(碘甲基)-3-甲基苯等。 作為化合物(2),可使用市售品,又,亦可藉由視需要將公知之方法或者實施例所記載之方法或依據其之方法適當組合而製造。 若將式(1)中之W為氮原子之化合物(化合物(1-1))供於與化合物(2)之烷基化反應,則將式(3-1a)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3-1a))、與式(3-1b)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3-1b))以混合物之形式獲得。於該情形時,較佳為對於上述混合物,進而藉由精製步驟(步驟(A-2))將化合物(3-1a)進行單離,而用於下一步驟(B)。 作為步驟(A-2)之較佳例,可列舉再結晶化步驟。 作為步驟(A-2)所使用之再結晶化溶劑,可列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異丙酯、正己烷、正戊烷、正戊烷、二異丙醚、甲基第三丁醚、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丙酮、甲基乙基酮、乙腈、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及水等溶劑。 再結晶化溶劑可為單一種類,或者亦可為兩種以上之組合(混合溶劑)。 作為再結晶化溶劑之較佳組合,例如可列舉:乙酸乙酯與正己烷之組合、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2-甲基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四氫呋喃與乙醇之組合、四氫呋喃與丙醇之組合、四氫呋喃與異丙醇之組合、丙酮與甲醇之組合、丙酮與乙醇之組合、丙酮與丙醇之組合、丙酮與異丙醇之組合、乙腈與甲醇之組合、乙腈與乙醇之組合、乙腈與丙醇之組合、乙腈與異丙醇之組合、N,N-二甲基甲醯胺與甲醇之組合、N,N-二甲基甲醯胺與乙醇之組合、N,N-二甲基甲醯胺與丙醇之組合、N,N-二甲基甲醯胺與異丙醇之組合、四氫呋喃與庚烷之組合、四氫呋喃與二異丙醚之組合、四氫呋喃與甲基第三丁醚之組合、四氫呋喃與甲基乙基酮之組合、或四氫呋喃與水之組合等。 作為再結晶化溶劑之更佳組合,可列舉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 於再結晶化溶劑為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之情形時,各溶劑之量通常相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1 g,為四氫呋喃1 mL至100 mL/甲醇1 mL至100 mL,更佳為四氫呋喃5 mL至10 mL/甲醇5 mL至40mL,尤佳為四氫呋喃7.5 mL/甲醇12.5 mL。 步驟(A-2)中之再結晶化之較佳溫度為70℃至-10℃,更佳為65℃至0℃。 [步驟(B)] 步驟(B)係藉由使化合物(3)之L2 氰基化,而獲得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4))之步驟。作為步驟(B)中所使用之氰基化劑,只要為與化合物(3)反應而可生成化合物(4)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氰化鉀、氰化鈉、氰化鋅、氰化銅及亞鐵氰化鉀等,較佳為氰化鋅、氰化銅及亞鐵氰化鉀等,更佳為氰化鋅及氰化銅。 氰基化劑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3)1莫耳,通常為0.5至3莫耳,較佳為0.6至2.5莫耳,更佳為0.9至2莫耳。 步驟(B)較佳為視需要於鈀觸媒、或鈀觸媒與膦配位基之組合之存在下進行。尤其是於使用氰化鋅作為氰基化劑之情形時,較佳為於鈀觸媒、或鈀觸媒與膦配位基之組合之存在下進行步驟(B)。 作為鈀觸媒,例如可列舉:Pd(PPh3 )4 、Pd(OAc)2 、Pd(TFA)2 、Pd(dba)2 、Pd2 (dba)3 、或PdCl2 (PPh3 )4 等。 鈀觸媒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3)1莫耳,通常為0.001至0.5莫耳,較佳為0.005至0.1莫耳,更佳為0.01至0.1莫耳。 作為膦配位基,例如可列舉:三苯基膦、三(2-甲基苯基)膦、三-第三丁基膦、2-(二-第三丁基膦基)聯苯、2-二-第三丁基膦基-2'-(N,N-二甲基胺基)聯苯、2-(二環己基膦基)聯苯、2-二環己基膦基-2',6'-二甲氧基聯苯、2-二環己基膦基-2',4',6'-三異丙基聯苯、2-二環己基膦基-2'-(N,N-二甲基胺基)聯苯、(S)-(-)-2,2'-雙(二苯基膦基)-1,1'-聯萘、(R)-(+)-2,2'-雙(二苯基膦基)-1,1'-聯萘、或(±)-2,2'-雙(二苯基膦基)-1,1'-聯萘等。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100℃,較佳為70℃至90℃,更佳為70℃至85℃。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3小時至6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列舉: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氯仿、二氯甲烷、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丙酮、甲基乙基酮、或乙腈等, 較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或N-甲基-2-吡咯啶酮, 更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 於使用氰化銅作為氰基化劑之情形時,亦可進而添加脯胺酸而實施步驟(B)。 於該情形時,氰化銅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3)1莫耳,通常為1至10莫耳,較佳為1至3莫耳。 又,脯胺酸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3)1莫耳,通常為0.1至10莫耳,較佳為0.5至2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120℃,較佳為80℃至120℃,更佳為100℃~120℃。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2小時至6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列舉: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氯仿、二氯甲烷、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丙酮、甲基乙基酮、或乙腈等, 較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及N-甲基-2-吡咯啶酮, 更佳為N,N-二甲基甲醯胺。 步驟(B)中所獲得之化合物(4)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而容易地進行單離,且可藉由進行再結晶化而獲得進一步高純度之化合物。亦可將所獲得之高純度之化合物(4)用於下一步驟(C)。 [步驟(C)] 步驟(C)係藉由將化合物(4)之硝基進行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5))之步驟。作為步驟(C)之還原反應,只要為藉由化合物(4)之硝基之還原而可生成化合物(5)者,則無特別限定,可列舉: 使用金屬氫化物(例如氫化鋁鋰等)之還原; 使用金屬鹽(例如氯化錫等)之還原; 使金屬(例如鋅、錫或鐵等)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使金屬鹽(例如氯化錫等)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使金屬(例如鋅等)於鹼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使用觸媒(例如鉑、雷氏鎳、鈀碳、釕錯合物等)之接觸氫化還原等。 再者,金屬鹽亦可為水合物(例如,氯化錫二水合物)。 於該等之還原反應之中,較佳為 使用金屬鹽(例如氯化錫)之還原; 使金屬(例如鋅、錫或鐵等)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使金屬鹽(例如氯化錫或氯化錫二水合物等)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使用觸媒(例如鉑、雷氏鎳、鈀碳、釕錯合物等)之接觸氫化還原等, 更佳為使金屬鹽(例如氯化錫或氯化錫二水合物等)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用之還原。 作為於酸性條件下使用之酸,例如可列舉:鹽酸、硫酸或乙酸等。 還原劑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4)1莫耳,通常為1至6莫耳,較佳為1至5莫耳,更佳為1至4莫耳。 酸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4)1莫耳,通常為1至30莫耳,較佳為1至20莫耳,更佳為1至15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100℃,較佳為10℃至60℃,更佳為15℃至40℃。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3小時至23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列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或水等溶劑, 較佳為甲醇或乙醇, 更佳為甲醇。 步驟(C)之生成物亦可為化合物(5)之鹽。 作為化合物(5)之鹽,可列舉:化合物(5)之胺基中之酸加成鹽之鹽類。 作為酸加成鹽,可列舉: 無機酸鹽(例如鹽酸鹽、氫溴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過氯酸鹽及胺基磺酸鹽等); 有機羧酸鹽(例如甲酸鹽、乙酸鹽、三氟乙酸鹽、順丁烯二酸鹽、反丁烯二酸鹽、酒石酸鹽、檸檬酸鹽、丁二酸鹽、蘋果酸鹽及抗壞血酸鹽等); 有機磺酸鹽(例如甲烷磺酸鹽、羥乙磺酸鹽、苯磺酸鹽及對甲苯磺酸鹽等); 酸性胺基酸鹽(例如天冬胺酸鹽及麩胺酸鹽等)等, 較佳為鹽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過氯酸鹽等無機酸鹽,更佳為鹽酸鹽。 化合物(5)之鹽可藉由適當組合有機合成化學領域中通常所使用之方法進行製造。具體而言,於化合物(5)中添加溶劑並添加酸,藉此可製造化合物(5)之鹽。 酸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5)1莫耳,通常為1至3莫耳,較佳為1至2莫耳,更佳為1至1.3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60℃,較佳為10℃至40℃,更佳為15℃~30℃。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1小時至12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或水等,較佳為乙酸乙酯。 步驟(C)中所獲得之化合物(5)或其鹽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而容易地單離,可藉由進行再結晶化而獲得進一步高純度之化合物。亦可將所獲得之高純度之化合物(5)或其鹽用於下一步驟(D)。 [步驟(D)] 步驟(D)係使化合物(5)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6))之步驟。 具體而言,藉由將化合物(5)或其鹽之胺基供於山德邁耳反應(Sandmeyer Reaction)、即重氮化反應後,使所形成之重氮基鹵化而獲得化合物(6)。重氮化反應通常使用重氮化劑進行。 作為重氮化劑,可列舉: 亞硝酸; 亞硝酸鹽(例如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等); 亞硝酸酯類(例如亞硝酸乙酯、亞硝酸丁酯、亞硝酸戊酯、亞硝酸異戊酯等)等。 又,亦可使用鹵化亞硝基(氯化亞硝基等)。 再者,於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重氮化劑之情形時,通常於酸性條件下進行。作為酸性條件下所使用之酸,例如可列舉鹽酸或硫酸等,較佳為鹽酸。 作為重氮化劑,較佳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鈉等)。 重氮化劑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5)或其鹽1莫耳,通常為1至10莫耳,較佳為1至3莫耳,更佳為1至1.1莫耳。 重氮基之鹵化例如可於(i)鹵化銅之存在下、(ii)鹽酸或氫溴酸、與銅粉末或銅鹽之存在下、(iii)碘化鹽之存在下進行。 作為鹵化銅,例如可列舉:氯化銅(I)、溴化銅(I)、碘化銅(I)、氯化銅(II)、溴化銅(II)及碘化銅(II)等。 作為銅鹽,例如可列舉:硫酸銅、碳酸銅及氧化銅等。 作為碘化鹽,例如可列舉:碘化鈉、碘化鉀及四丁基碘化銨等。 鹵化銅、銅粉末或銅鹽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5)1莫耳,通常為0.001至20莫耳。 碘化鹽之量係相對於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1莫耳,通常為1至10莫耳,較佳為1至3莫耳,更佳為1至1.5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20℃至100℃,較佳為-15℃至40℃,更佳為-10℃至25℃。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1小時至19小時。 又,反應時間亦可為通常15分鐘至24小時,較佳為15分鐘至19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乙腈、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甲氧基乙醇、二乙醚、二異丙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丙酮、二甲基亞碸、磷酸、乙酸、或水等。 該等溶劑亦可以2種以上適當之比例混合使用。 作為反應溶劑,較佳為乙腈與水之混合溶劑。 步驟(D)中所獲得之化合物(6)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而容易地單離,可藉由進行再結晶化而獲得進一步高純度之化合物。亦可將所獲得之高純度之化合物(6)用於下一步驟(E)。 [步驟(E)] 步驟(E)係藉由化合物(6)、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7))之偶合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8))之步驟。化合物(7)中,較佳為R2 為低級烷基。 作為化合物(7)之具體例,例如較佳為溴二氟乙酸甲酯、溴二氟乙酸乙酯、溴二氟乙酸丙酯、溴二氟乙酸異丙基、溴二氟乙酸第三丁酯、氯二氟乙酸甲酯、氯二氟乙酸乙酯、氯二氟乙酸丙酯、氯二氟乙酸異丙基、氯二氟乙酸第三丁酯、二氟碘乙酸甲酯、二氟碘乙酸乙酯、或二氟碘乙酸異丙基等,較佳為溴二氟乙酸甲酯及溴二氟乙酸乙酯。 化合物(7)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6)1莫耳,通常為1至10莫耳,較佳為1至5莫耳,更佳為1至3莫耳。 銅之量係相對於化合物(6)1莫耳,通常為1至20莫耳,較佳為1至10莫耳,更佳為1至9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0℃至70℃,較佳為0℃至40℃,更佳為20℃至40℃。 反應時間通常為1小時至24小時,較佳為2小時至12小時,更佳為4小時至8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二甲基亞碸、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及1,2-二甲氧基乙烷等溶劑。 該等溶劑亦可以2種以上適當之比例混合使用。 作為反應溶劑,較佳為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亞碸與四氫呋喃之混合溶劑。 二甲基亞碸與四氫呋喃之混合溶劑之比率(體積比)通常為二甲基亞碸/四氫呋喃=10/1至1/1,較佳為二甲基亞碸/四氫呋喃=5/1至2/1,更佳為二甲基亞碸/四氫呋喃=3.5/1至2.5/1。 步驟(E)中所獲得之化合物(8)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而容易地單離,可藉由進行再結晶化而獲得進一步高純度之化合物。亦可將所獲得之高純度之化合物(8)用於下一步驟(F)。 再者,於步驟(E)中所獲得之化合物(8)之R2 為甲基以外之基(例如,乙基)的情形時,若藉由以下所示之步驟(E-1),將R2 與甲基進行酯交換,則於可藉由結晶化而容易地進行單離之方面上較佳。 即,步驟(E-1)係藉由將化合物(8)之取代基R2 於酸或鹼之存在下進行酯交換,而獲得式(8)中R2 為甲基之化合物(稱為化合物(8-1))之步驟。作為步驟(E-1)所使用之酸,可列舉:無機酸(例如鹽酸、硫酸、硝酸、磷酸及硼酸等)、有機羧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及三氟乙酸等)、或有機磺酸(例如,甲烷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及三氟甲烷磺酸等)等。 步驟(E-1)所使用之酸之使用量係相對於化合物(8)1莫耳,通常為0.01至10莫耳,較佳為0.1至1莫耳。 作為步驟(E-1)所使用之鹼,可列舉:無機鹼類(例如氫氧化鋰、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鈣等)、或鹼性鹽類(例如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氫鉀及碳酸氫鈉等)等。 步驟(E-1)所使用之鹼之使用量係相對於化合物(8)1莫耳,通常為0.1至10莫耳,較佳為0.1至5莫耳。 步驟(E-1)之反應溫度通常為-20℃至120℃,較佳為0℃至80℃,更佳為10℃至70℃。 步驟(E-1)之反應時間通常為30分鐘至24小時,較佳為30分鐘至12小時,更佳為1小時至6小時。 步驟(E-1)所使用之反應溶劑例如可列舉甲醇等。 反應溶劑亦可視需要將甲醇與其以外之溶劑組合。 亦可與甲醇組合之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乙酸、或水等。 步驟(E-1)中所獲得之化合物(8-1)係上述之化合物(8)之一例,因此可與化合物(8)同樣地用於下一步驟(F)。又,化合物(8-1)亦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進行單離,於進行再結晶化後,用於下一步驟(F)。 [步驟(F)] 步驟(F)係將化合物(8)之取代基R2 去除,而獲得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化合物(9))之步驟。 R2 之去除可視R2 之種類,使用各種反應(水解反應、使用鈀等金屬觸媒之脫烯丙基化反應、使用氫化金屬錯合物等之化學還原、或使用鈀-碳觸媒或雷氏鎳觸媒等之接觸還原等)進行,較佳為藉由於酸或鹼之存在下進行水解而進行。作為酸,可列舉:無機酸(例如鹽酸、硫酸、硝酸、磷酸及硼酸等)、有機羧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及三氟乙酸等)、或有機磺酸(例如甲烷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及三氟甲烷磺酸等)等。 酸之使用量係相對於化合物(8)1莫耳,通常為0.1至10莫耳,較佳為0.1至5莫耳。 作為鹼,可列舉:無機鹼類(例如氫氧化鋰、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鈣等)、或鹼性鹽類(例如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銫、碳酸氫鉀及碳酸氫鈉等)等。 鹼之使用量係相對於化合物(8)1莫耳,通常為0.1至10莫耳,較佳為0.1至5莫耳。 反應溫度通常為-20℃至100℃,較佳為0℃至50℃,更佳為10℃至30℃。 反應時間通常為30分鐘至24小時,較佳為30分鐘至6小時,更佳為30分鐘至4小時。 反應溶劑只要為不阻礙反應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甲烷、氯仿、二乙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1,4-二㗁烷、1,2-二甲氧基乙烷、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乙酸、或水等。 該等溶劑可以2種以上之比例混合使用。 作為反應溶劑,例如較佳為甲醇、乙醇、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甲醇與水之混合溶劑、乙醇與水之混合溶劑、四氫呋喃與水之混合溶劑、及2-甲基四氫呋喃與水之混合溶劑等。 步驟(F)中所獲得之化合物(9)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結晶化等而容易地單離,可藉由進行再結晶化而獲得進一步高純度之化合物。 經由步驟(A)~(F)所獲得之化合物(9)由於具有優異之URAT1抑制活性,故而作為與血中尿酸相關之疾病(例如高尿酸血症、痛風結節、痛風關節炎、痛風腎、尿路結石、腎功能障礙)之治療藥或預防藥有用。 再者,本發明除關於包括上述步驟(A)~(F)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以外,亦關於下述(I)~(X)之製造法。 (I)包括步驟(B)~(F)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 (II)包括步驟(C)~(F)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 (III)包括步驟(D)~(F)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 (IV)包括步驟(E)~(F)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 (V)包括步驟(A)之化合物(3)之製造法 (VI)包括步驟(B)之化合物(4)之製造法 (VII)包括步驟(C)之化合物(5)或其鹽之製造法 (VIII)包括步驟(D)之化合物(6)之製造法 (IX)包括步驟(E)之化合物(8)之製造法 (X)於化合物(8)之R2 為甲基以外之基之情形時,於步驟(F)之前包括藉由酯交換使上述R2 為甲基之步驟之化合物(9)之製造法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具體地進行說明,當然,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關於實施例中所使用之各種試劑,只要無特別記載,則使用市售品。1 H-NMR係使用日本電子(JEOL)公司製造之JNM-ECZ400S(400 MHz),並使用四甲基矽烷作為標準物質所測得。 質譜係使用沃特世(Waters)公司製造之ACQUITY(註冊商標)SQD,利用電灑游離法(ESI)所測得。 高效液相層析法係使用送液泵:LC-10AS、管柱烘箱:CTO-10A、檢測器:SPD-10A(均為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再者,於不精製生成物而用於下一步驟之情形時,取生成物之一部分,或適當精製另外利用相同方法所製備之生成物,其後測定1 H-NMR。 將縮寫之含義示於以下。 s:單峰 d:二重峰 t:三重峰 q:四重峰 dd:雙二重峰 m:多重峰 DMSO-d6 :氘代二甲基亞碸 CDCl3 :氘氯仿 CD3 OD:氘代甲醇 [實施例1]:步驟(A) 1-(2-碘-6-甲基苄基)-3-甲基-6-硝基-1H-吲唑[1](以下,稱為化合物[1])之合成於3-甲基-6-硝基-1H-吲唑(7.74 kg,43.9 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73.6 kg,77.5 L)溶液中添加2-(氯甲基)-1-碘-3-甲基苯(11.7 kg,43.7 mol)。 再者,3-甲基-6-硝基-1H-吲唑係式(1)(式中,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又,2-(氯甲基)-1-碘-3-甲基苯係式(2)(式中,L1 表示甲基,L2 表示碘原子,LG表示氯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於18~19℃下添加碳酸鉀(7.3 kg,52.8 mol),於18~23℃下攪拌4小時。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進而添加碳酸鉀(1.8 kg,13.0 mol)後,於18~23℃下攪拌1小時。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於18~24℃下添加水(96.3 kg),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77.0 kg)洗淨。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藉此獲得粗產物(17.1 kg)。 將所獲得之粗產物之純度以藉由高效液相層析法所測得之面積比之形式算出,結果為,1位取代體(化合物[1],式(3-1a)所表示之化合物)為81.9%,2位取代體(式(3-1b)所表示之化合物)係15.5%。 將所獲得之粗產物供於再結晶化步驟。對於粗產物(17.1 kg)之四氫呋喃(113.8 kg,128 L,相對於粗產物1g 為7.5 mL)溶液,於55~61℃下歷時1小時10分鐘添加甲醇(168.4 kg,213 L,相對於粗產物1 g為12.5 mL)。歷時1小時17分鐘將所獲得之混合物冷卻至25℃,繼而歷時48分鐘冷卻至5℃,進而於1~5℃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甲醇(62 kg,78.5 L)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1])(13.0 kg,產率73.0%)。 化合物[1]係式(3)(式中,L1 表示甲基,L2 表示碘,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所獲得之化合物[1]之純度以藉由高效液相層析法所測得之面積比之形式算出,結果為,1位取代體(化合物[1])為97.6%,2位取代體未檢測到。 將化合物[1]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400 MHz, CDCl3 ) δ : 8.18 (1H, d, J = 1.8 Hz), 7.94 (1H, dd, J = 9.2, 1.6 Hz), 7.83 (1H, d, J = 7.8 Hz), 7.71 (1H, d, J = 8.8 Hz), 7.21(1H, dd, J = 7.2, 1.8 Hz), 6.99 (1H, t, J = 7.8 Hz), 5.73 (2H, s), 2.58 (3H, s), 2.37 (3H, s). ESI-MSfound:408[M+H]+ 高效液相層析法之測定條件: 管柱:Inertsil ODS-3 250 mm×4.6 mmI.D. S-5 μm 流動相:乙腈/水/磷酸=200/100/1 流速:1.0 mL/分鐘 檢測波長:220 nm [實施例2]:步驟(B) 3-甲基-2-[(3-甲基-6-硝基-1H-吲唑-1-基)甲基]苯甲腈[2](以下,稱為化合物[2])之合成於化合物[1](13.0 kg,31.9 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124 kg,130 L)溶液中添加氰化鋅(純度95%)(4.0 kg,32.4 mol),進行1小時脫氣。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Pd(PPh3 )4 )(1.84 kg,1.59 mol),於14℃下進行10分鐘脫氣。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75~82℃下攪拌4小時後,冷卻至室溫。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於18~31℃下添加23%氯化銨水溶液(130.0 kg),進而於19~28℃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130 kg)洗淨2次,利用甲醇(51 kg,65 L)洗淨1次,藉此獲得粗產物。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甲醇(103 kg,130 L),於16~17℃下攪拌1小時。 濾取固體,利用水(130 kg)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藉此獲得作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2])(9.33 kg,產率95.6%)。 化合物[2]係式(4)(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2]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8.34 (1H, d, J = 1.8 Hz), 7.99 (1H, dd, J = 8.9, 1.6 Hz), 7.74 (1H, d, J = 8.7 Hz), 7.63 (1H, d, J = 7.3 Hz), 7.50 - 7.35 (2H, m), 5.74 (2H, s), 2.57 (3H, s), 2.35 (3H, s). ESI-MSfound:307 [M+H]+ [實施例3-1]:步驟(C) 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3](以下,亦稱為化合物[3])之合成對於化合物[2](9.33 kg,30.5 mol)之甲醇(37 kg,46.8 L)溶液添加氯化錫二水合物(27.5 kg,122 mol)。於3~8℃下歷時1小時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添加濃鹽酸(44 kg,422.4 mo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20~30℃下攪拌22小時。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4~13℃下歷時2小時添加8 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184.7 kg),進而於7~14℃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47 kg)洗淨2次。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5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褐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3])(8.23 kg,產率97.7%)。 化合物[3]係式(5)(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3]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DMSO-d6 ) δ : 7.68 (1H, d, J = 7.3 Hz), 7.49 (1H, d, J = 7.3 Hz), 7.40 (1H, t, J = 7.8 Hz), 7.27 (1H, d, J = 8.7 Hz), 6.48 (1H, s), 6.44 (1H, dd, J = 8.7, 1.8 Hz), 5.35 (2H, s), 5.30 (2H, s), 2.22 (3H, s), 2.14 (3H, s). ESI-MSfound:277[M+H]+ [實施例3-2]:步驟(C) 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鹽酸鹽[4](以下,稱為化合物[4])之合成對於乙酸乙酯(126 kg,140 L)添加化合物[3](8.23 kg,29.8 mol)。於16~20℃下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添加4 mol/L氯化氫之乙酸乙酯溶液(8.77 kg,37.3 mol),於16~21℃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乙酸乙酯(126 kg,140 L)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標題化合物(化合物[4])(8.72 kg,93.5%)。 化合物[4]係式(5)(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鹽。 將化合物[4]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3 OD) δ : 7.86 (1H, d, J = 8.2 Hz), 7.65 (1H, d, J = 7.3 Hz), 7.60 - 7.53 (2H, m), 7.45 (1H, t, J = 7.8 Hz), 7.12 (1H, d, J = 8.7 Hz), 5.71 (2H, s), 2.50 (3H, s), 2.35 (3H, s). ESI-MSfound:277[M+H]+ [實施例4]:步驟(D) 2-[(6-碘-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5](以下,稱為化合物[5])之合成對於乙腈(54 kg,69.2 L)添加化合物[4](8.72 kg,27.9 mol),進而於-8~-6℃下歷時5分鐘添加濃鹽酸(7.3 kg,70.1 mo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6℃下添加亞硝酸鈉(2.02 kg,29.3 mol),進而於-7~1℃下歷時25分鐘添加水(17 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9~-1℃下攪拌1小時。 繼而,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9~-3℃下歷時30分鐘添加碘化鉀(6.48 kg,39.0 mol)之乙腈(14 kg,17.9 L)溶液。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4~-9℃下攪拌2小時。其後,於-9~16℃下攪拌16.5小時。對於該混合物,於16~18℃下添加亞硫酸氫鈉(13.6 kg)。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添加水(87 kg)及乙酸乙酯(78 kg,86.7 L)。分取水層,利用乙酸乙酯(78 kg,86.7 L)進行萃取。合併有機層,利用水(87 kg)洗淨。藉由將有機層進行濃縮而獲得粗產物。 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丙酮(69 kg,87.3 L)並進行濃縮。對於所獲得之濃縮物添加丙酮(35 kg,44.3 L)而獲得混合物,於35~50℃下攪拌1小時。對於該混合物,於23~33℃下歷時14分鐘添加水(87 kg)。繼而,將該混合物於17~23℃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87 kg)洗淨而獲得粗產物。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甲醇(55 kg,69.6 L)及水(17 kg),於16~20℃下攪拌1小時。濾取固體,利用甲醇/水混合溶液(甲醇/水=2/3;80 kg)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紅褐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5])(7.34 kg,產率67.9%)。 化合物[5]係式(6)(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XL 表示碘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5]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7.73 (1H, s), 7.60 (1H, d, J = 6.4 Hz), 7.48 - 7.34 (4H, m), 5.63 (2H, s), 2.51 (3H, s), 2.29 (3H, s). ESI-MSfound:388[M+H]+ [實施例5]:步驟(E) [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甲酯[6](以下,稱為化合物[6])之合成對二甲基亞碸(311 kg,282.7 L)添加四氫呋喃(84.6 kg,95.0 L)、化合物[5](25.0 kg,64.6 mol)及銅(粉末)(36.9 kg,581 mo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8℃下歷時5分鐘添加溴二氟乙酸甲酯(式(7)(式中,R2 表示甲基,R3 表示溴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30.5 kg,161 mo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0~36℃下攪拌6小時。繼而,對該混合物添加乙酸乙酯(450 kg,500 L),於19~27℃下歷時35分鐘添加10%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0 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7~20℃下攪拌1小時。 過濾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180 kg,200 L)洗淨3次。分取有機層,利用25%氯化鈉水溶液(332.5 kg)洗淨2次。對有機層添加乙酸乙酯(22.5 kg,25 L)、硫酸鎂(25.0 kg)及活性碳(2.50 kg),於19~24℃下攪拌30分鐘。 濾取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225 kg,250 L)洗淨。將濾液減壓濃縮後,添加甲醇(59.3 kg,75 L),再次進行減壓濃縮,藉此獲得粗產物。 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甲醇(59.3 kg,75 L)而獲得混合物,於62~65℃下攪拌1小時。將該混合物歷時1小時17分鐘冷卻至20℃。繼而,將該混合物歷時33分鐘冷卻至5℃。進而將該混合物於-2~5℃下攪拌1.5小時。 過濾所獲得之固體,利用冷卻至-2℃之甲醇(25.7 kg,32.5 L)進行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6])(17.4 kg,產率72.9%)。 化合物[6]係式(8)(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R2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6]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7.71 (1H, dd, J = 8.4, 0.8 Hz), 7.66 - 7.59 (2H, m), 7.43 (1H, d, J = 6.9 Hz), 7.40 - 7.32 (2H, m), 5.70 (2H, s), 3.84 (3H, s), 2.54 (3H, s), 2.31 (3H, s). ESI-MSfound:370[M+H]+ [實施例6]:步驟(F) [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7](以下,稱為化合物[7])之合成對於化合物[6](12.4 kg,33.6 mol)之四氫呋喃(55.2 kg,62 L)溶液,於15~21℃下歷時40分鐘添加1 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64.5 kg,62.0 mo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8~21℃下攪拌30分鐘。 對於該混合物添加水(124 kg)及二異丙醚(86.8 kg,124 L),攪拌10分鐘。分取水層,添加乙酸乙酯(167 kg,185.6 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7~19℃下歷時23分鐘添加1 mol/L鹽酸(80.3 kg)。 分取有機層,利用5%氯化鈉水溶液(130.6 kg)洗淨2次。對於有機層,添加乙酸乙酯(11.2 kg,12.4 L)、硫酸鎂(12.4 kg)及活性碳(1.24 kg),於18~21℃下攪拌30分鐘。 過濾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167 kg,185.6 L)洗淨。將濾液進行濃縮,藉此獲得粗產物。 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丙酮(24.5 kg,31 L),於50~56℃下攪拌35分鐘。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歷時2小時冷卻至20℃,其後,於18~22℃下歷時45分鐘添加水(186 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歷時45分鐘冷卻至5℃,於0~5℃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獲得之固體,利用冷卻至3℃之丙酮/水混合溶劑(丙酮2.9 kg/水22.3 kg)及水(62.0 kg)進行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80℃下進行減壓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結晶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7])(10.8 kg,產率91%)。 化合物[7]係式(9)(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7]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3 OD) δ : 7.74 (1H, s), 7.71 (1H, d, J = 8.5 Hz), 7.55 (1H, d, J = 7.6 Hz), 7.40 (1H, d, J = 7.3 Hz), 7.32 (1H, t, J = 7.7 Hz), 7.25 (1H, d, J = 8.5 Hz), 5.65 (2H, s), 2.40 (3H, s), 2.13 (3H, s). ESI-MSfound:356[M+H]+ 於上述之實施例1~6(步驟(A)~步驟(F))中,可不使用管柱層析法而以kg級製造二氟甲烯化合物。 又,於專利文獻1中,為了導入2個氟原子(二氟乙酸基)而需要2個步驟(方案6及7),然而於本案之實施例5(步驟(E))中,可以1個步驟導入2個氟原子(二氟乙酸基)。 進而,於專利文獻1之實施例24之步驟(2)(與專利文獻1之方案7對應)中,使用低溫(-78℃)下之反應、或管柱層析法,產率亦為48%,然而於本案之實施例5(步驟(E))中,可不使用上述之低溫或管柱層析法而有效率地導入2個氟原子,產率亦為72.9%。 該等結果顯示,可將本發明應用於二氟甲烯化合物之工業製造。 [實施例7]:步驟(E) [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乙酯[8](以下,稱為化合物[8])之合成對於二甲基亞碸(91.2 kg,82.9 L)添加四氫呋喃(24.8 kg,27.9 L)、化合物[5](7.34 kg,19.0 mol)及銅(粉末)(10.8 kg,170 mo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5~16℃下歷時5分鐘添加溴二氟乙酸乙酯(式(7)(式中,R2 表示乙基,R3 表示溴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9.62 kg,47.4 mo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0~35℃下攪拌7小時。繼而,對於該混合物添加乙酸乙酯(132 kg,146.7 L),歷時37分鐘添加10%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46.7 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8~26℃下攪拌1小時。 過濾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66.1 kg,73.4 L)洗淨2次後,進而利用乙酸乙酯(33.0 kg,36.7 L)洗淨。對於濾液添加水(73.4 kg),攪拌10分鐘。分取有機層,利用25%氯化鈉水溶液(97.6 kg)洗淨2次。對於有機層添加乙酸乙酯(6.61 kg,7.34 L)、硫酸鎂(7.34 kg)及活性碳(0.73 kg),於20~21℃下攪拌30分鐘。 過濾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66.1 kg,73.4 L)洗淨。將濾液減壓濃縮後,添加甲醇(17.4 kg,22 L),再次進行減壓濃縮,藉此獲得作為油狀物質之標題化合物。 不進一步精製生成物(化合物[8])而用於下一步驟(實施例8)。 化合物[8]係式(8)(式中,L1 表示甲基,R1 表示甲基,R2 表示乙基,W表示氮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 將化合物[8]之1 H-NMR資料及質譜之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7.71 (1H, dd, J = 8.4, 0.8 Hz), 7.66 - 7.59 (2H, m), 7.43 (1H, d, J = 6.9 Hz), 7.40 - 7.32 (2H, m), 5.71 (2H, s), 4.30 (2H, q, J = 7.1 Hz), 2.54 (3H, s), 2.30 (3H, s), 1.29 (3H, t, J = 7.1 Hz). ESI-MSfound:384[M+H]+ [實施例8]:步驟(E-1) [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甲酯(化合物[6])之合成對於實施例7中所獲得之化合物[8](19.0 mol(實施例7中所使用之化合物[5]基準))添加甲醇(17.4 kg,22 L)及濃硫酸(0.38 kg,3.8 mo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55~63℃下攪拌5小時。繼而,將該混合物歷時1小時10分鐘冷卻至20℃,進而歷時35分鐘冷卻至5℃,其後於-3~5℃下攪拌1.5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冷卻至-5℃之甲醇(11.6 kg,14.7 L)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進行減壓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6])(4.00 kg,源自實施例7中所使用之化合物[5]之總計產率57%)。 [實施例9]:步驟(B) 3-甲基-2-[(3-甲基-6-硝基-1H-吲唑-1-基)甲基]苯甲腈(化合物[2])之合成於化合物[1](1.00 g,2.46 m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10 mL)溶液中添加L-脯胺酸(0.28 g,2.43 mmol)及氰化銅(0.44 g,4.91 mmol),於115~118℃下攪拌3小時。將所獲得之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將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0 mL)於20~30℃下添加。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0℃下添加乙酸乙酯(20 mL),於30℃下攪拌30分鐘。過濾不溶物,利用乙酸乙酯(10 mL)洗淨3次。合併濾液,利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20 mL)洗淨2次。對於有機層添加硫酸鎂(1.00 g)及活性碳(0.10 g)。過濾不溶物,將濾液於減壓下進行濃縮,藉此獲得褐色固體。 對於所獲得之褐色固體添加甲醇(10 mL),於20℃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藉此獲得作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2])(0.69 g,產率92%)。 以下之參考例1~3係表示實施例1中所使用之2-(氯甲基)-1-碘-3-甲基苯(式(2)(式中,L1 表示甲基,L2 表示碘,LG表示氯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合成例。 [參考例1] (2-胺基-6-甲基苯基)甲醇(以下,稱為化合物[A-1])之合成對於雙(2-甲氧基乙氧基)氫化鋁鈉之70%甲苯溶液(315 kg)與甲苯(86.1 kg)之混合溶液,於35~40℃下歷時3小時添加2-胺基-6-甲基苯甲酸(33.0 kg)之四氫呋喃(147 kg)溶液。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7℃下攪拌30分鐘後,冷卻至10℃。繼而,對於酒石酸鉀鈉四水合物(425 kg)之水(660 kg)溶液,於1~21℃下歷時1小時添加該混合物。分取水層,利用甲苯(144 kg)萃取液2次。合併有機層,添加硫酸鎂(39.6 kg)。濾取不溶物,利用甲苯(144 kg)洗淨。將濾液濃縮至100 L,將庚烷(273 kg)於56~60℃下歷時1小時45分鐘進行添加。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歷時1.5小時冷卻至5℃後,攪拌1小時。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冷卻至-3℃之庚烷/甲苯混合溶劑(庚烷(45.5 kg)/甲苯(14.4 kg))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A-1])(24.9 kg,產率83%)。 [參考例2] (2-碘-6-甲基苯基)甲醇(以下,稱為化合物[A-2])之合成對於化合物[A-1](24.9 kg)添加水(24.9 kg)及乙酸乙酯(112 kg)。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14℃下歷時50分鐘添加稀硫酸(硫酸(90.6 kg)/水(99.6 kg))。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3℃下歷時55分鐘添加亞硝酸鈉水溶液(亞硝酸鈉(13.8kg)/水(24.9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3~3℃下攪拌30分鐘。繼而,對於水(125 kg)/碘化鉀(60.3 kg)/乙酸乙酯(112 kg)之混合溶劑,於-3~10℃下歷時30分鐘添加該混合物。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0~14℃下攪拌30分鐘。對於該混合物添加乙酸乙酯(112 kg),分取有機層。利用硫代硫酸鈉五水合物(135 kg)之水(125 kg)溶液、及20%氯化鈉水溶液(氯化鈉(24.9 kg)/水(99.6 kg))將有機層洗淨。過濾所分取之有機層,利用乙酸乙酯(67.2 kg)洗淨。於濾液中添加水(249 kg),濃縮至約270 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20~25℃下攪拌30分鐘。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498 kg)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A-2])(41.4 kg,產率92%)。 [參考例3] 2-(氯甲基)-1-碘-3-甲基苯(以下,稱為化合物[A-3])之合成對於化合物[A-2](41.4 kg)之N,N-二甲基甲醯胺(197 kg)溶液,於1~11℃下歷時1小時10分鐘添加亞硫醯氯(39.7kg)。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15~24℃下攪拌1小時。繼而,對於該混合物,於1~26℃下歷時1小時添加水(207 kg)後,攪拌1小時。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水(414 kg)及甲醇/水混合溶劑(甲醇(81.8 kg)/水(104 kg))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25℃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A-3])(41.4 kg,產率93%)。 將化合物[A-3]之1 H-NMR資料示於以下。1 H-NMR (400 MHz, CDCl3 ) δ : 7.73 (1H, d, J = 8.1 Hz), 7.16 (1H, d, J = 7.3 Hz), 6.90 (1H, t, J = 7.8 Hz), 4.81 (2H, s), 2.52 (3H, s). 於以下表示關於步驟(D)之實施例10。於實施例10中,不將實施例3-1中所獲得之化合物[3]設為作為其鹽酸鹽之化合物[4]而直接供於步驟(D),而獲得化合物[5]。 [實施例10]:步驟(D) 2-[(6-碘-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5](以下,稱為化合物[5])之合成對於乙腈(40 mL)添加化合物[3](5.00 g,18.1 mmol),進而於-10~-5℃下歷時4分鐘添加濃鹽酸(4.70 g,45.3 mmo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添加乙腈(5 mL)及水(25 mL)。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於-7~-2℃下添加亞硝酸鈉(1.30 g,19.0 mmol)之水(7.5 mL)溶液,進而添加水(2.5 m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5~-2℃下攪拌30分鐘。 於碘化鉀(4.20 g,25.3 mmol)之乙腈(5.0 mL)懸濁液中,於-9~-2℃下歷時19分鐘添加上述中所獲得之混合物,進而添加水(2.5 mL)。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於-9~-7℃下攪拌30分鐘。對於該混合物,於-8~-7℃下添加亞硫酸氫鈉(8.85 g)。對於所獲得之混合物添加水(50 mL)及乙酸乙酯(50 mL)。分取水層,利用乙酸乙酯(50 mL)進行萃取。合併有機層,利用水(50 mL)洗淨。藉由將有機層濃縮而獲得粗產物。 對於所獲得之粗產物添加四氫呋喃(5.0 mL)及甲醇(20 mL),於60~61℃下攪拌20分鐘。於所獲得之混合物中,歷時3分鐘添加水(7.5 mL),於58~61℃下攪拌1小時,其後於19~25℃下攪拌1小時。 濾取所產生之固體,利用甲醇/水混合溶液(甲醇/水=8/3;20 mL)洗淨。藉由將所獲得之固體於減壓下以40℃進行乾燥,而獲得作為褐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化合物[5])(5.94 g,產率84.7%)。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於製藥領域中應用。

Claims (24)

  1. 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A)~(F): 步驟(A):使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B):藉由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而獲得式(4) 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LG為鹵素原子或-OSO2 R5 所表示之基; R5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亦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式中,L1 、L2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2. 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B)~(F): 步驟(B):藉由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而獲得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3. 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C)~(F): 步驟(C):使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還原,而獲得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4. 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D)~(F): 步驟(D):藉由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而獲得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5. 一種式(9)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E)~(F): 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步驟;及 步驟(F):將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去除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 XL 表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6. 一種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A):使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之步驟;[式中,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LG為鹵素原子或-OSO2 R5 所表示之基; R5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式中,L1 、L2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7. 一種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B):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L2 氰基化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L2 為鹵素原子或-OSO2 R4 所表示之基; R4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或芳基(此處,該芳基可經鹵素原子、低級烷基或低級烷氧基取代);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8. 一種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C):將式(4)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硝基進行還原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9. 一種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D):使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胺基鹵化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式中,L1 、R1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XL 係鹵素原子]。
  10. 一種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之步驟(E):使式(6)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反應之步驟;[式中, L1 表示鹵素原子、氰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烷氧基、鹵代低級烷氧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R1 表示低級烷基、鹵素原子、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氰基或羥基低級烷基; W表示氮原子或次甲基; XL 為鹵素原子][式中, R2 表示低級烷基、鹵代低級烷基、環烷基、低級烯基或芳烷基; R3 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式中,L1 、R1 、R2 及W係與上述含義相同]。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R1 為低級烷基。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L1 為低級烷基。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W為氮原子。
  14. 如請求項1或6之製造法,其中步驟(A)中所使用之鹼為碳酸鉀或碳酸銫。
  15. 如請求項1或6之製造法,其進而包括步驟(A-2):使用作為四氫呋喃與甲醇之組合之再結晶化溶劑,使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再結晶化之步驟。
  16. 2或7之製造法,其中步驟(B)中所使用之氰基化劑為氰化鋅。
  17. 如請求項16之製造法,其中於步驟(B)中,使用鈀觸媒、或鈀觸媒與膦配位基之組合。
  18. 2或7之製造法,其中步驟(B)中所使用之氰基化劑為氰化銅。
  19. 如請求項18之製造法,其中於步驟(B)中,進而添加脯胺酸。
  20. 如請求項1至5及10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為低級烷基。
  21. 如請求項20之製造法,其中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溴二氟乙酸甲酯或溴二氟乙酸乙酯。
  22. 如請求項1至5及10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步驟(E)中之反應溶劑為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亞碸與四氫呋喃之混合溶劑。
  23.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製造法,其中於式(8)所表示之化合物之R2 為甲基以外之基之情形時,於步驟(F)之前包括藉由酯交換使上述R2 成為甲基之步驟。
  24. 一種化合物,其係下述之(a)~(g): (a)1-(2-碘-6-甲基苄基)-3-甲基-6-硝基-1H-吲唑; (b)3-甲基-2-[(3-甲基-6-硝基-1H-吲唑-1-基)甲基]苯甲腈; (c)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 (d)2-[(6-胺基-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鹽酸鹽; (e)2-[(6-碘-3-甲基-1H-吲唑-1-基)甲基]-3-甲基苯甲腈; (f)[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甲酯;或 (g)[1-(2-氰基-6-甲基苄基)-3-甲基-1H-吲唑-6-基]二氟乙酸乙酯。
TW107113808A 2017-04-28 2018-04-24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TWI774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9928 2017-04-28
JP2017-089928 2017-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141A true TW201843141A (zh) 2018-12-16
TWI774755B TWI774755B (zh) 2022-08-21

Family

ID=6391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3808A TWI774755B (zh) 2017-04-28 2018-04-24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4792B2 (zh)
EP (1) EP3617197A4 (zh)
JP (1) JP7198201B2 (zh)
KR (1) KR102621344B1 (zh)
CN (1) CN110536885B (zh)
CA (1) CA3061609A1 (zh)
TW (1) TWI774755B (zh)
WO (1) WO20181992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12377T3 (es) * 2005-12-21 2017-05-16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Triazolopiridazinas como moduladores de tirosina cinasas
WO2007120523A2 (en) * 2006-03-31 2007-10-25 Vitae Pharmaceuticals, Inc. 6-(aminoalkyl)indazoles
US20110124661A1 (en) * 2008-05-15 2011-05-26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Oxazolo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U2010283806A1 (en) * 2009-08-12 2012-03-01 Novartis Ag Heterocyclic hydrazon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s to treat cancer and inflammation
NZ600926A (en) 2010-01-04 2013-07-26 Nippon Soda Co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agricultural/horticultural germicide
WO2012102405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佐藤製薬株式会社 縮環化合物
US8804554B2 (en) 2011-04-28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rbitration of updates provided to a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CA3128846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Sa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Difluoromethylene compou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7197A4 (en) 2020-08-26
JP7198201B2 (ja) 2022-12-28
KR20190141752A (ko) 2019-12-24
TWI774755B (zh) 2022-08-21
CN110536885A (zh) 2019-12-03
US11084792B2 (en) 2021-08-10
JPWO2018199284A1 (ja) 2020-03-12
US20200190038A1 (en) 2020-06-18
WO2018199284A1 (ja) 2018-11-01
KR102621344B1 (ko) 2024-01-08
CA3061609A1 (en) 2019-10-25
CN110536885B (zh) 2024-03-08
EP3617197A1 (en)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3207B2 (en) 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nhibi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ES2410793T3 (es) Nuevo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derivados de 2-imino-tiazolidin-4-ona
KR100456177B1 (ko) N-벤질디옥소티아졸리딜벤즈아미드유도체및이의제조방법
JP7046968B2 (ja) 2-(置換フェニルヘテロ)芳香族カルボン酸系fto阻害剤、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RU2479579C2 (ru) Производное фенилпропионовой кислоты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KR20190040783A (ko) 라이신 특이적 데메틸라제-1 억제제로서의 피라졸 유도체
WO2014008838A1 (zh) 芳基取代甲基连接的双吲哚乙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0142653A1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ebuxostat
JP6494700B2 (ja) 1−アリール−5−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化合物の改良された調製方法
JP2015533778A (ja) がんの治療のための新規フェニル−ピリジン/ピラジンアミド
KR101713303B1 (ko) 2h-인다졸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JP2911032B2 (ja) 5−{2−[4−(1,2−ベンゾイソチアゾール−3−イル)−1−ピペラジニル]エチル}−6−クロロ−1,3−ジヒドロ−2h−インドール−2−オンのプロドラッグ
CN115215847A (zh) 一类kras-sos1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090025367A (ko) 신규 6-5계 이환식 복소환 유도체 및 그 의약용도
TWI774755B (zh) 二氟甲烯化合物之製造法
PL163044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nowych podstawionych dwuketonów PL PL
JP2007099640A (ja) 含窒素複素環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医薬組成物
JP2012051805A (ja) テトラヒドロトリアゾロピリ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TW201002659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2-hydroxyaryl aldehyde compound
KR101694318B1 (ko) 신규한 퓨린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암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JP7483032B2 (ja) 新規ケルセチンレドックス誘導体及びbet阻害剤としての用途
TW200815453A (en) Polymorphic forms and process
KR20200069687A (ko) 단백질 키나아제 저해제인 신규한 페녹시 아로마틱 아마이드 유도체
IL262151A (en) Processes for making oxytazine-like compounds
CN114456123A (zh) Fxr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