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2150A - 熱傳導性片 - Google Patents

熱傳導性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2150A
TW201842150A TW107110832A TW107110832A TW201842150A TW 201842150 A TW201842150 A TW 201842150A TW 107110832 A TW107110832 A TW 107110832A TW 107110832 A TW107110832 A TW 107110832A TW 201842150 A TW201842150 A TW 2018421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ly conductive
conductive sheet
weight
thickness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0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史博
荒憲太郎
細川祐希
山浦考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1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熱傳導性片,其特徵在於包含:矽酮橡膠、熱傳導性填料及阻燃劑,且所述熱傳導性填料包含氮化硼,所述阻燃劑為鉑系化合物及三唑系化合物,所述熱傳導性填料的調配量為40體積%~70體積%。

Description

熱傳導性片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熱傳導性片。
電子機器的高密度化·薄型化快速發展,自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或功率部件、高亮度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產生的熱的影響成為重大問題。為了消除所述問題,於發熱構件和散熱構件之間配置作為效率良好地傳遞熱的構件的熱傳導性片來散發熱。
作為熱傳導性片,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使包含作為基質成分的矽酮橡膠、作為熱傳導成分的氧化鋁粉末及作為觸媒的鉑族化合物的矽酮橡膠組成物硬化而製作的熱傳導性片。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58-21903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熱傳導性片被用於電氣部件、汽車部件等廣泛領域中。 該些部件通常作為部件整體而要求阻燃性。因此,對熱傳導性片自身亦要求阻燃性。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熱傳導性片並不具有充分的阻燃性。 因此,考慮於熱傳導性片中調配阻燃劑來確保阻燃性。然而,有時即便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熱傳導性片中調配公知的阻燃劑,亦無法確保充分的阻燃性。
曾認為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越薄,則熱容量越小,故阻燃性降低。然而,根據本發明者等人的研究,於將矽酮橡膠作為基質成分的熱傳導性片的情況下,明確到厚度薄的熱傳導性片相較於厚度較其厚的熱傳導性片而未必阻燃性差。例如,於對厚度0.3 mm的熱傳導性片與厚度1.0 mm的熱傳導性片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明確到存在厚度1.0 mm的熱傳導性片的阻燃性差的情況。 對於其理由,推測如下。 於將矽酮橡膠作為基質成分的熱傳導性片接觸火焰並燃燒的情況下,熱傳導性片的灰化(矽酮→二氧化矽)自其表面起進行。此時,於厚度薄的熱傳導性片中,自表面起進行的灰化遍及片的厚度方向整個區域且燃燒立即停止,相對於此,於厚度較其稍厚的熱傳導性片中產生未灰化的半燃燒部,因高溫而聚合物分解並供給可燃性氣體,所述可燃性氣體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且燃燒繼續,故認為後者的阻燃性差。再者,於熱傳導性片的厚度充分厚的情況下,片的熱容量充分大,故認為溫度不會上升至聚合物的分解溫度,不易引起燃燒源(可燃性氣體)供給,從而阻燃性優異。 如此般,於現有的熱傳導性片中,亦存在阻燃性的行為因厚度而大不相同(阻燃性顯示出厚度依存性)的課題。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此種課題而進行了努力研究,發現了可解決所述課題的特定組成的熱傳導性片,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解決課題之手段]
(1)本發明的熱傳導性片的特徵在於包含: 矽酮橡膠、熱傳導性填料及阻燃劑,且 所述熱傳導性填料包含氮化硼, 所述阻燃劑為鉑系化合物及三唑系化合物, 所述熱傳導性填料的調配量為40體積%~70體積%。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導性片,由於具有所述組成,故阻燃性不顯示厚度依存性,無論熱傳導性片的厚度如何,可確保優異的阻燃性。
(2)於所述熱傳導性片中,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較佳為0.001重量%~2重量%。 (3)所述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較佳為0.1 mm~3.0 mm。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導性片,阻燃性不顯示厚度依存性,且無論熱傳導性片的厚度如何,可確保優異的阻燃性。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的剖面圖,且為與所述熱傳導性片的厚度方向平行的剖面圖。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配置於IC晶片等發熱構件和熱匯(heat sink)等散熱構件之間,使其中一個面接觸發熱構件並使另一個面接觸散熱構件來使用。 如圖1所示般,熱傳導性片1具有基質成分2和熱傳導性填料4,基質成分2中的熱傳導性填料4沿著熱傳導性片1的厚度方向大致配向。於熱傳導性片1中,藉由熱傳導性填料4形成的熱傳導路徑是沿著熱傳導性片1的大致厚度方向而形成。另外,熱傳導性片1有時亦沿厚度方向形成焊接線6。 再者,所述熱傳導性片中,將熱傳導性填料以外的成分匯總稱作基質成分。
基質成分2至少含有矽酮橡膠。因此,熱傳導性片1的耐熱性優異。 作為所述矽酮橡膠,可列舉具有矽酮骨架的高分子(矽酮)交聯而成者。此處,矽酮的交聯可為過氧化物交聯,或者亦可為加成反應型的交聯,但較佳為過氧化物交聯。原因在於,藉由過氧化物交聯而交聯的矽酮橡膠的耐熱性優異。
作為所述矽酮橡膠,例如較佳為使側鏈全部為甲基且不含不飽和基團的矽酮與於側鏈(亦包含末端)的一部分具有乙烯基的矽酮的混合物進行過氧化物交聯而成者。 此時,所述於側鏈的一部分具有乙烯基的矽酮亦可視作針對所述側鏈全部為甲基且不含不飽和基團的矽酮而言的交聯劑。
作為所述於側鏈的一部分具有乙烯基的矽酮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鎖二甲基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甲基苯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鎖二甲基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鎖二甲基矽氧烷·甲基苯基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鎖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三甲基矽烷氧基封鎖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鎖甲基(3,3,3-三氟丙基)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矽醇基封鎖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矽醇基封鎖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甲基苯基矽氧烷共聚物等。該些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作為進行所述過氧化物交聯時的有機過氧化物,例如可列舉: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異丙苯、2,5-二甲基-2,5-二(第三丁基過氧化)己烷、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過苯甲酸第三丁酯等。該些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進而,於交聯時,亦可併用交聯促進劑或交聯促進助劑等。
進而,基質成分2於無損熱傳導性片1的要求特性的範圍內,亦可含有其他彈性體成分或橡膠成分、矽油等。 於基質成分2含有矽油的情況下,就進一步縮短燃燒時間的觀點而言,該矽油的動黏度較佳為1000 cs~200000 cs(厘司托克士(centistokes)),更佳為3000 cs~100000 cs。
基質成分2含有鉑系化合物及三唑系化合物作為阻燃劑。 作為所述鉑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鉑的水溶性鹽等鉑化合物。 作為所述鉑的水溶性鹽,例如可列舉:氯鉑酸、氯鉑酸的醇溶液、鉑的烯烴錯合物、鉑的烯基矽氧烷錯合物、鉑的羰基錯合物等。作為所述鉑系化合物,亦可使用鉑的單體。 該些鉑系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所述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相對於所述熱傳導性片整體,較佳為0.0001重量%~0.2重量%。 若所述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不足0.0001重量%,則存在無法確保充分的阻燃性的情況。另一方面,即便所述調配量超過0.2重量%,亦無法那麼期待阻燃性的提升,儘管如此,仍會導致成本上升。
作為所述三唑系化合物,有苯并三唑、1,2,3-三唑、1,2,4-三唑、以及該些的衍生物。 作為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苯并三唑、1-甲基苯并三唑、5,6-二甲基苯并三唑、2-苯基苯并三唑、1-甲基-1,2,3-三唑、1-苯基-1,2,3-三唑、4-甲基-2-苯基-1,2,3-三唑、1-甲基-1,2,4-三唑、1,3-二苯基-1,2,4-三唑等。該些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相對於所述熱傳導性片整體,較佳為0.001重量%以上。若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不足0.001重量%,則有時熱傳導性片1的熱傳導率產生厚度依存性。 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的較佳上限相對於所述熱傳導性片整體而為2重量%。
基質成分2亦可含有除鉑系化合物及三唑系化合物以外的其他阻燃劑(三氧化二鐵(Bengala)、黑氧化鐵等氧化鐵等)。 基質成分2進而亦可含有碳酸鈣粉末、二氧化矽粉末及橡膠粉末中的至少一種。於含有該些中的任一者的情況下,可提升原料組成物的成形性。 基質成分2進而亦可含有增強劑、填充劑、軟化劑、塑化劑、抗老化劑、增黏劑、抗靜電劑、混煉接著劑、偶合劑等一般的調配·添加劑。
熱傳導性片1含有熱傳導性填料4。 熱傳導性填料4包含氮化硼(boron nitride,BN)。 作為熱傳導性填料4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目的而適宜選擇。熱傳導性填料4的形狀例如可列舉:鱗片狀、板狀、膜狀、圓柱狀、角柱狀、橢圓狀、扁平形狀等。該些中較佳為鱗片狀。 就形成熱傳導路徑的觀點以及容易於基質成分2中進行配向的觀點而言,熱傳導性填料4較佳為縱橫比為2以上。 於熱傳導性填料4的形狀為鱗片狀的情況下,平均鱗片寬度較佳為25 μm~45 μm。若所述平均鱗片寬度不足25 μm,則熱傳導性填料的填充性變差,難以形成熱傳導路徑。另一方面,若所述平均鱗片寬度超過45 μm,則難以緻密地填充熱傳導性填料,另外,當製造熱傳導性片時,熱傳導性填料容易破損。所謂所述鱗片寬度,於鱗片狀的熱傳導性填料中是指最長部分的長度。
於熱傳導性片1中,包含氮化硼的熱傳導性填料4的含量為40體積%~70體積%。若熱傳導性填料4的含量處於該範圍,則可平衡性佳地具備熱傳導性與絕緣性。 熱傳導性片1中的熱傳導性填料4的含量較佳為45體積%~60體積%。 熱傳導性片1亦可含有除包含氮化硼的熱傳導性填料4以外的熱傳導性填料。
熱傳導性片1的厚度較佳為0.1 mm~3.0 mm。 所述範圍的厚度的熱傳導性片1尤其適於作為阻燃性不顯示厚度依存性、且可確保極其優異的阻燃性的熱傳導性片。
熱傳導性片1較佳為於進行保險人實驗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UL)94規格的垂直燃燒(vertical burning,V)試驗時,第一次的有焰燃燒時間t1與第二次的有焰燃燒時間t2之和為10秒以下。所述有焰燃燒時間之和(t1+t2)更佳為5秒以下。原因在於,該情況下,所述熱傳導性片具有特別優異的阻燃性。
繼而,對製造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的方法進行說明。 所述熱傳導性片例如可藉由(1)製備用於製造所述熱傳導性片的原料組成物、(2)將所製備的原料組成物成形、交聯而製造。 (1)所述原料組成物的製備例如藉由利用兩根輥將用於獲得所述矽酮橡膠的成分與所述矽酮橡膠以外的成分混煉等來進行。
(2)所述原料組成物的成形例如可使用擠出機來進行。 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的製造中使用的擠出機的圖。圖2中示出擠出機的前端部分及T型模頭的剖面概略圖。 被投入至擠出機100的包含熱傳導性填料的原料組成物藉由螺桿8進行攪拌·混煉,並沿著流路10被導入至第一間隙12。
被投入至擠出機100的原料組成物的流動藉由第一間隙12而沿上下方向(厚度方向)被擠入並成為薄的帶狀。當通過第一間隙12時,剪切力作用於原料組成物,混入至原料組成物中的熱傳導性填料沿著原料組成物的流動方向進行配向。該情況下,熱傳導性填料沿著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的面方向進行配向。
此處,第一間隙12的空隙較佳為0.1 mm以上且5.0 mm以下。若第一間隙12的空隙小於0.1 mm,則不僅擠出壓力不必要地上升,而且有時發生樹脂堵塞。另一方面,若第一間隙12的空隙大於5.0 mm,則有時熱傳導性填料相對於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的面方向而言的配向度減少。
若沿著原料組成物的流動方向使熱傳導性填料配向的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完全通過第一間隙12,則流路10的剖面積擴大,流路10的上下方向的長度變長,故沿厚度方向被擠入的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的流動得以釋放,並沿著相對於擠出方向(第一間隙12中的流動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變化。其後,該樹脂片前驅物朝第二間隙14被擠出,第二間隙14內的樹脂片前驅物成為將所述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積層的狀態。此時,大量熱傳導性填料沿第二間隙14內的樹脂片前驅物的厚度方向配向。其後,視需要以規定的條件對通過了第二間隙14的樹脂片前驅物進行加熱,藉此進行交聯,從而使熱傳導性片成形。其後,視需要沿著與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對所成形的熱傳導性片進行切片加工,藉此,可獲得具有規定的厚度、熱傳導性填料沿厚度方向大致配向的熱傳導性片1。
此處,第二間隙14的空隙較佳為第一間隙12的空隙的2倍以上且20倍以下。於第二間隙14的空隙小於第一間隙12的空隙的2倍的情況下,有時大量熱傳導性填料4不會沿熱傳導性片1的厚度方向配向。另外,於第二間隙14的空隙大於第一間隙12的空隙的20倍的情況下,有時容易出現樹脂片前驅物局部發生亂流的狀況,其結果,沿熱傳導性片1的厚度方向配向的熱傳導性填料4的比例減少。 第二間隙14的空隙更佳為第一間隙12的空隙的2倍以上且10倍以下。 另外,就所述厚度薄的樹脂片前驅物通過第一間隙12之後,容易於流路10的上下方向上均等地流動的觀點而言,第一間隙12的空隙的厚度方向中心與第二間隙14的空隙的厚度方向中心較佳為設為大致同一位置。
第一間隙12中的開口部的形狀並無特別規定,但較佳為將上游側側面設為傾斜面以使得壓力損失少,對於下游側側面而言,為了使熱傳導性填料效率最佳地沿樹脂片的厚度方向配向,理想為調整傾斜角度。作為該傾斜角度,例如可設為10°~50°,進而較佳為20°~25°。 第一間隙12中的開口部無需上下均有傾斜,亦可僅其中任一者具有傾斜。 再者,第一間隙12及第二間隙14的開口部的縱深(即,圖2中與紙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間隙12及第二間隙14的空隙)遍及T型模頭整體而大致相同。另外,所述第一間隙及所述第二間隙中的開口部的空隙並無特別規定,能夠根據樹脂片的製品寬度來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亦能夠藉由下述製造方法來製造。 即,亦可藉由如下方式製造:藉由所述(1)記載的方法製備用於製造熱傳導性片的原料組成物之後,使用所述原料組成物並藉由現有公知的方法製作多片熱傳導性填料沿面方向配向的片狀物,將多片所述片狀物積層之後,自相對於所述熱傳導性填料配向的方向而垂直的方向對所述片狀物的積層物進行切斷。於藉由所述方法製造熱傳導性片的情況下,較佳為於適當的時機實施藉由加熱的交聯處理。 另外,藉由此種方法而製造的熱傳導性片亦成為熱傳導性填料沿熱傳導性片的大致厚度方向配向的、熱傳導性優異的片。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進一步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東麗·道康寧(Toray Dow 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DY32 1005U)10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東麗·道康寧(Toray Dow 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MR-53)1.7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東麗·道康寧(Toray Dow 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RC-4 50P FD)0.7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邁圖高新材料日本(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有限責任公司製造的ME400-FR)50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邁圖高新材料日本(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有限責任公司製造的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邁圖高新材料日本(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有限責任公司製造的XC87-905)5重量份、三唑系化合物(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1H-苯并三唑)0.4重量份、矽油(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KF-96-3000CS)200重量份、氮化硼(鄧卡(Den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XGP,平均鱗片寬度35 μm)794.5重量份、及重質碳酸鈣(丸尾鈣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CB重碳)19.5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ribbon)狀的片。 本實施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0%,三唑系化合物的含量為0.034重量%。
繼而,對於所製作的絲帶狀的片,藉由橡膠用短軸擠出機100並使用具有1 mm的第一間隙及10 mm的第二間隙的垂直配向模具(參照圖2)製作厚度10 mm的片,並於180℃下實施10分鐘的交聯處理。 其後,沿著與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對所獲得的片進行切片加工,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此處,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300 μm、750μm、1000 μm、1500 μm、3000 μm。
(實施例2)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DY32 1005U)1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MR-53)1.7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RC-4 50P FD)0.7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ME400-FR)100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XC87-905)5重量份、三唑系化合物(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1H-苯并三唑)0.4重量份、矽油(KF-96-3000CS)200重量份、氮化硼(XGP)779.5重量份、氮化硼(昭和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UHP-1K,鱗片狀,平均粒徑8 μm)、及重質碳酸鈣(CB重碳)19.5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狀的片。 本實施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5%,三唑系化合物的含量為0.034重量%。 繼而,使用所獲得的絲帶狀的片,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本實施例中,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1000 μm、3000 μm。
(實施例3)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DY32 1005U)10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MR-53)1.7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RC-4 50P FD)0.7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ME400-FR)50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XC87-905)5重量份、三唑系化合物(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1H-苯并三唑)0.4重量份、矽油(KF-96-3000CS)200重量份、及氮化硼(XGP)778.5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狀的片。 本實施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0%,三唑系化合物的含量為0.035重量%。 繼而,使用所獲得的絲帶狀的片,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本實施例中,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1000 μm、3000 μm。
(比較例1)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DY32 1005U)10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MR-53)1.7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RC-4 50P FD)0.7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ME400-FR)18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XC87-905)5重量份、矽油(KF-96-3000CS)300重量份、及氮化硼(XGP)925.5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狀的片。 本比較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0%。 繼而,使用所獲得的絲帶狀的片,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本比較例中,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300 μm、600 μm、1000 μm、3000 μm。
(比較例2)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DY32 1005U)10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MR-53)1.7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RC-4 50P FD)0.7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ME400-FR)10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XC87-905)5重量份、矽油(KF-96-3000CS)200重量份、氮化硼(XGP)765重量份、及氮化硼(UHP-1K)77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狀的片。 本比較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5.07%。 繼而,使用所獲得的絲帶狀的片,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本比較例中,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500 μm、550 μm、1000 μm。
(比較例3) 如表1所示的組成般,利用兩根輥對矽酮(DY32 1005U)100重量份、含乙烯基的矽酮化合物(MR-53)3.5重量份、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過氧化物(RC-4 50P FD)1.5重量份、包含鉑化合物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矽氧烷(ME400-FR)20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ME41-F)1重量份、包含氧化鐵的矽酮混合物(XC87-905)5重量份、矽油(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KF-96-10000CS)200重量份、及氮化硼(XGP)715重量份進行混煉,從而製作寬度約100 mm、厚度約1 mm的絲帶狀的片。 本比較例中,氮化硼相對於片整體的體積分率為50%。 繼而,使用所獲得的絲帶狀的片,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作規定厚度的熱傳導性片。 本比較例中,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設為300 μm、700 μm、1000 μm。
[表1]
(阻燃性的評價) 以13 mm×125 mm的尺寸裁切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的各個厚度的熱傳導性片,並設為燃燒試驗用的評價樣品。 針對各評價樣品,進行美國保險人實驗室(UL)所規定的UL94規格的V試驗。再者,評價樣品的樣品數量設為n=5。 其判定結果為,實施例1~實施例3中製作的各個厚度的熱傳導性片均達到阻燃性區分V0。 另一方面,關於比較例1中製作的熱傳導性片,厚度300 μm的熱傳導性片及厚度3000 μm的熱傳導性片達到阻燃性區分V0,厚度600 μm的熱傳導性片及厚度1000 μm的熱傳導性片達到阻燃性區分V1。 關於比較例2中製作的熱傳導性片,厚度500 μm的熱傳導性片及厚度550 μm的熱傳導性片達到阻燃性區分V0,厚度1000 μm的熱傳導性片達到阻燃性區分V1。 比較例3中製作的各個厚度的熱傳導性片均達到阻燃性區分V0。
另外,算出藉由所述V試驗測定的第一次的有焰燃燒時間t1與第二次的有焰燃燒時間t2之和(合計燃燒時間:t1+t2)。此處,針對每個熱傳導性片,算出合計燃燒時間作為各評價樣品的平均值。將結果示於表2及圖3。
[表2]
圖3是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的熱傳導性片,表示熱傳導性片的厚度與所述合計燃燒時間的關係的圖表。 根據表2及圖3所示的結果明確到,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中,無論厚度如何,可確保優異的阻燃性。
1‧‧‧熱傳導性片
2‧‧‧基質成分
4‧‧‧熱傳導性填料
6‧‧‧焊接線
8‧‧‧螺桿
10‧‧‧流路
12‧‧‧第一間隙
14‧‧‧第二間隙
100‧‧‧擠出機
t1‧‧‧第一次的有焰燃燒時間
t2‧‧‧第二次的有焰燃燒時間
t1+t2‧‧‧有焰燃燒時間之和(合計燃燒時間)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的剖面圖。 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熱傳導性片的製造中使用的擠出機的圖。 圖3是表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造的熱傳導性片的燃燒試驗的結果的圖。

Claims (3)

  1. 一種熱傳導性片,其特徵在於包含: 矽酮橡膠、熱傳導性填料及阻燃劑,且 所述熱傳導性填料包含氮化硼, 所述阻燃劑為鉑系化合物及三唑系化合物, 所述熱傳導性填料的調配量為40體積%~70體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傳導性片,其中,所述三唑系化合物的調配量為0.001重量%~2重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傳導性片,其中,厚度為0.1 mm~3.0 mm。
TW107110832A 2017-03-31 2018-03-29 熱傳導性片 TW2018421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489 2017-03-31
JP2017071489 2017-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150A true TW201842150A (zh) 2018-12-01

Family

ID=6367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0832A TW201842150A (zh) 2017-03-31 2018-03-29 熱傳導性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8180997A1 (zh)
TW (1) TW201842150A (zh)
WO (1) WO2018180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7435B2 (ja) * 2018-10-23 2021-11-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WO2020149335A1 (ja) * 2019-01-17 2020-07-23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ート
CN110524922B (zh) * 2019-07-26 2020-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0325A (ja) * 1997-11-11 1999-05-25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加熱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3829933B2 (ja) * 2002-05-16 2006-10-0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難燃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US10457845B2 (en) * 2014-08-26 2019-10-29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hermally conductive resin molded art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80997A1 (ja) 2019-04-11
WO2018180997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7731B1 (ko) 열전도성 실리콘 조성물 및 열전도성 실리콘 성형물
TWI745346B (zh) 熱傳導性樹脂成型品
JP5511872B2 (ja) 熱伝導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伝導性シート
TW201842150A (zh) 熱傳導性片
CN110546208A (zh) 二阶段固化型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05852A (zh) 導熱性複合片及散熱構造物
CN115943186B (zh) 硅酮组合物及具有高热传导性的热传导性硅酮硬化物
WO2020149335A1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JP6669258B2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JP4463117B2 (ja) 難燃性・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62688B (zh) 熱傳導性樹脂成型品
JP5323432B2 (ja) 熱伝導用成形体
JP2022036692A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JP5972731B2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JP6017240B2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JP2021195478A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その硬化物、及び放熱シート
JP2015189781A (ja) 放熱シート
JP2014224200A (ja) 高熱伝導性混和物及び高熱伝導性成形体
JP2022182791A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及び熱伝導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7116056B2 (ja) 定着部材形成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および定着部材
TW202334320A (zh) 熱傳導性組成物、熱傳導性片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