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5437A -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5437A
TW201835437A TW107105200A TW107105200A TW201835437A TW 201835437 A TW201835437 A TW 201835437A TW 107105200 A TW107105200 A TW 107105200A TW 107105200 A TW107105200 A TW 107105200A TW 201835437 A TW201835437 A TW 2018354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coolant passage
pump
passag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長谷川吉男
品川知広
窪田健一
道川內亮
三好悠司
平田義治
弓指直人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5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43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1Cooling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4Cooling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7Cooling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8Cooling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8Cabin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16Outlet manif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冷卻系統包括:第一冷卻劑通道;第二冷卻劑通道;泵浦;散熱器;第三冷卻劑通道;在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之間切換的連接切換機件:第四冷卻劑通道;第五冷卻劑通道;及被建構成打開/關斷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之關斷閥。該散熱器被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的冷卻劑未在該逆流連接狀態中冷卻之位置,及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流出的冷卻劑係於該順流連接狀態中冷卻之位置。

Description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0001] 本發明有關被建構成以冷卻劑之使用來冷卻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0002] 大致上,內燃機之汽缸頭由汽缸內側的燃燒所承接之熱量係大於該內燃機的汽缸體由該汽缸內側之燃燒所承接的熱量,且該汽缸頭之熱容量係比該汽缸體的熱容量較小。為此緣故,該汽缸頭之溫度比該汽缸體的溫度更容易地增加。   [0003] 用於在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告第2012-184693號(JP 2012-184693 A)中所敘述之內燃機的冷卻系統(在下文,被稱為現存冷卻系統),被建構成當該內燃機之溫度(下文,被稱為引擎溫度)係低的時,只供給冷卻劑至汽缸頭及不供給冷卻劑至該汽缸體。如此,當該引擎溫度係低的時,該汽缸體之溫度係很快增加。
[0004] 在另一方面,該現存冷卻系統被建構,以當該引擎溫度係高的時,將冷卻劑供給至該汽缸體及該汽缸頭兩者。在此時,由於通過該汽缸頭之結果而具有高溫的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而不會通過散熱器。為此緣故,被供給至該汽缸體之冷卻劑的溫度係高的,具有該汽缸體之溫度可過度地增加的結果。   [0005] 本發明提供用於內燃機之冷卻系統,其係能夠當引擎溫度為低時很快增加汽缸體的溫度,且當該引擎溫度為高時亦防止該汽缸體之溫度中的過度增加。   [0006]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提供用於內燃機的冷卻系統。該冷卻系統被施加至包括汽缸頭及汽缸體之內燃機。該冷卻系統被建構成以冷卻劑的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及該汽缸體。該冷卻系統包括第一冷卻劑通道、第二冷卻劑通道、泵浦、散熱器、第三冷卻劑通道、連接切換機件、第四冷卻劑通道、第五冷卻劑通道、及關斷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頭中。該第二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體中。該泵浦被建構成循環該冷卻劑。該散熱器被建構成冷卻該冷卻劑。該第三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連接至第一泵浦埠。該第一泵浦埠係泵浦出口埠及泵浦入口埠的其中一者。該泵浦出口埠係該泵浦之冷卻劑出口埠。該泵浦入口埠係該泵浦的冷卻劑入口埠。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在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之間切換泵浦連接的狀況。泵浦連接之狀況係該泵浦連接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之狀態。該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之狀態。該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被連接至第二泵浦埠之狀態。該第二泵浦埠係該泵浦出口埠及該泵浦入口埠的另一者。該第四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連接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該第五冷卻劑通道將該第四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打開位置中,其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打開。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其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關斷。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及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之冷卻劑不被冷卻;及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流出的冷卻劑被冷卻。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時,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出及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的冷卻劑不被冷卻;及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   [0007]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提供用於內燃機之冷卻系統。該冷卻系統被施加至包括汽缸頭及汽缸體的內燃機。該冷卻系統被建構成以冷卻劑之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及該汽缸體。該冷卻系統包括第一冷卻劑通道、第二冷卻劑通道、泵浦、散熱器、第三冷卻劑通道、連接切換機件、第四冷卻劑通道、第五冷卻劑通道、及關斷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頭中。該第二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體中。該泵浦被建構成循環該冷卻劑。該散熱器被建構成冷卻該冷卻劑。該第三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連接至第一泵浦埠。該第一泵浦埠係泵浦出口埠及泵浦入口埠之其中一者。該泵浦出口埠係該泵浦的冷卻劑出口埠。該泵浦入口埠係該泵浦之冷卻劑入口埠。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在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之間切換泵浦連接的狀況。泵浦連接之狀況係該泵浦至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之連接狀態。該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之狀態。該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被連接至第二泵浦埠之狀態。該第二泵浦埠係該泵浦出口埠及該泵浦入口埠的另一者。該第四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連接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該第五冷卻劑通道將該第四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打開位置中,其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打開。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其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關斷。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及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之冷卻劑不被冷卻;及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流出的冷卻劑被冷卻。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時,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出及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的冷卻劑不被冷卻;及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的時候,該散熱器被設置在一位置,於此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   [0008] 在根據該第一及第二態樣的冷卻系統中,當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時,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或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出之冷卻劑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   [0009] 在此時,冷卻劑直接地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而未通過該散熱器,或冷卻劑直接地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而未通過該散熱器。   [0010] 為此緣故,於該內燃機之溫度為低的案例中,且因此,當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時,其想要的是很快增加該汽缸體之溫度,經由該散熱器所冷卻及具有低溫的冷卻劑不會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且具有高溫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如此,很快增加該汽缸體的溫度係可能的。   [0011] 在另一方面,當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時,已通過該散熱器之冷卻劑流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為此緣故,於該內燃機的溫度為高之案例中,且因此,當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時,其想要的是冷卻該汽缸體及該汽缸頭兩者,已通過該散熱器及具有低溫之冷卻劑流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如此,其係可能冷卻該汽缸體及該汽缸頭兩者。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體的溫度及該汽缸頭之溫度中的過度增加。   [0012] 在根據該第一態樣之冷卻系統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包括第六冷卻劑通道、第七冷卻劑通道、及選擇器閥門。該第六冷卻劑通道可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該第七冷卻劑通道可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該選擇器閥門可被建構成選擇性地設定在順流位置及逆流位置之任一位置中。該順流位置可為一位置,其中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係經由該第六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該逆流位置可為一位置,其中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係經由該第七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   [0013] 於此案例中,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且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0014] 在根據該第二態樣的冷卻系統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包括第六冷卻劑通道、第七冷卻劑通道、及選擇器閥門。該第六冷卻劑通道可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該第七冷卻劑通道可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通道至該第二泵浦埠。該選擇器閥門可被建構成選擇性地設定在順流位置及逆流位置之任一位置中。該順流位置可為一位置,其中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係經由該第六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該逆流位置可為一位置,其中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係經由該第七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   [0015] 也同樣於此案例中,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且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0016] 既然用於內燃機的一般控制系統包括泵浦、散熱器及第一至第六冷卻劑通道,根據上面態樣之冷卻系統額外地包括該第七冷卻劑通道、該選擇器閥門、及該關斷閥。因此,以根據該上面態樣的冷卻系統,藉由加入少數零組件,亦即該第七冷卻劑通道、該選擇器閥門及該關斷閥,除了該順流連接狀態以外,其係可能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0017] 於該冷卻系統中,當該內燃機之溫度係高於或等於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第二臨界溫度時,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該第一臨界溫度及該第二臨界溫度可被預先設定。該第一臨界溫度可為低於預先設定為該內燃機的溫度之暖機完成溫度,電子控制單元在該溫度或該溫度以上決定該內燃機的暖機係完成。該第二臨界溫度可為低於該暖機完成溫度及高於該第一臨界溫度。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當該內燃機之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0018] 當該內燃機的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該汽缸頭溫度及該汽缸體溫度被需要以在高比率增加。當冷卻劑不在此時被供給至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時,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及該汽缸體溫度係可能的。然而,當冷卻劑不被供給至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中之冷卻劑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中的冷卻劑不流動、及積滯。於此案例中,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中之冷卻劑的溫度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中之冷卻劑的溫度非常局部地增加。其結果是,冷卻劑之汽化能發生於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或兩者中。   [0019] 以根據該上面態樣的冷卻系統,當該內燃機之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如上面所述,在此案例中,經由該散熱器冷卻及具有低溫的冷卻劑不會流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且具有高溫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故其係可能很快增加該汽缸體的溫度或該汽缸頭之溫度。   [0020] 此外,既然冷卻劑流經該第一冷卻劑通道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其係可能防止冷卻劑的溫度於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中局部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第一冷卻劑通道或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中之冷卻劑的汽化。   [0021] 在該冷卻系統中,當該內燃機之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該關斷閥可被建構成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   [0022] 如上面所述,當該內燃機的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以根據該上面態樣之冷卻系統,該關斷閥係在此時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如此,冷卻劑傾向於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自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流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或冷卻劑傾向於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自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   [0023] 在該冷卻系統中,當該連接切換機件將泵浦連接狀態由該逆流連接狀態切換至該順流連接狀態時,於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後,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建構成將泵浦連接狀態由該逆流連接狀態切換至該順流連接狀態。   [0024] 當泵浦連接狀態係由該逆流連接狀態切換至該順流連接狀態時,在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前,該冷卻劑通道係在由當泵浦連接狀態被切換時至當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被切換時之時期間關斷。另一選擇係,甚至當泵浦連接狀態係由該逆流連接狀態切換至該順流連接狀態時,在與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同時,該冷卻劑通道被暫時關斷。其結果是,該泵浦係在操作中,雖然冷卻劑係不能夠循環經過該冷卻劑通道。   [0025] 以根據該上面態樣之冷卻系統,在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後,該連接切換機件將該泵浦連接狀態由該逆流連接狀態切換至該順流連接狀態。為此之故,其係可能防止該冷卻劑通道被關斷。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泵浦操作,雖然冷卻劑係未能夠循環經過該冷卻劑通道。   [0026] 該內燃機可包括點火開關。當該內燃機係以該點火開關的操作而停止時,該連接切換機件可被作動,以便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且該關斷閥可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   [0027] 於該案例中,在此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且該關斷閥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同時該內燃機係以該點火開關之操作被停止,該連接切換機件或該關斷閥於一時期中變得不起作用係可能的,直至該內燃機下一次被起動。於此案例中,甚至當該內燃機被起動及該內燃機之溫度變高時,既然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且該關斷閥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其係不可能充分地冷卻該內燃機。   [0028] 以根據該上面態樣的冷卻系統,當該內燃機係以該點火開關之操作而停止時,該連接切換機件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且該關斷閥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因此,縱使該連接切換機件或該關斷閥於一時期中變得不起作用,直至該內燃機下一次被起動,當該內燃機之溫度在該內燃機的起動之後係高的時,充分地冷卻該內燃機係可能的。
[0030] 在下文,用於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內燃機之冷卻系統將參考所附圖面被敘述。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係施加至圖1至圖3中所顯示之內燃機10(在下文,僅只被稱為引擎10)。   [0031] 如圖1中所顯示,該引擎10被安裝在混合動力車輛100上。該混合動力車輛100(在下文,僅只被稱為車輛100)包括該引擎10、第一電動發電機110、第二電動發電機120、變流機130、電池(蓄電池)140、動力分配裝置150、及當作驅動設備的動力傳送裝置160。   [0032] 該引擎10係在目前係多汽缸(在本實施例中,為線列四缸)四行程往復式柴油引擎。然而,該引擎10可為汽油引擎。   [0033] 於旋轉該動力分配裝置150之輸出軸桿151的扭矩及驅動當作在預定比率(預定配給特徵)中的發電機之第一電動發電機110(在下文,被稱為第一MG 110)的扭矩之間,該動力分配裝置150配給由該引擎10所輸出的扭矩(在下文,被稱為引擎扭矩)。   [0034] 該動力分配裝置150係由行星齒輪系(未示出)所組成。該行星齒輪系包括太陽齒輪、小齒輪、行星齒輪架及環形齒輪(所有齒輪未示出)。   [0035] 該行星齒輪架之旋轉軸桿被連接至該引擎10的輸出軸桿10a,並經由該小齒輪將引擎扭矩傳送至該太陽齒輪及該環形齒輪。該太陽齒輪之旋轉軸桿被連接至該第一MG 110的旋轉軸桿111,並傳送該引擎扭矩、輸入至該太陽齒輪、至該第一MG 110。當該引擎扭矩係由該太陽齒輪傳送至該第一MG 110時,該第一MG 110係藉由該引擎扭矩所旋轉,以產生電力。該環形齒輪之旋轉軸桿被連接至該動力分配裝置150的輸出軸桿151。輸入至該環形齒輪之引擎扭矩係經由該輸出軸桿151自該動力分配裝置150傳送至該動力傳送裝置160。   [0036] 該動力傳送裝置160被連接至該動力分配裝置150的輸出軸桿151及該第二電動發電機120之旋轉軸桿121(在下文,被稱為第二MG 120)。該動力傳送裝置160包括減速齒輪系161及差速齒輪162。   [0037] 該減速齒輪系161係經由該差速齒輪162連接至車輪驅動軸桿180。因此,由該動力分配裝置150的輸出軸桿151輸入至該動力傳送裝置160之引擎扭矩、及由該第二MG 120的旋轉軸桿121輸入至該動力傳送裝置160之扭矩係經由該車輪驅動軸桿180傳送至右及左前輪190。該右及左前輪190係驅動輪,然而,該驅動輪可為右及左後輪或可為右及左前輪和右及左後輪。   [0038] 該動力分配裝置150及該動力傳送裝置160係已知的(看,譬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告第2013-177026(JP 2013-177026 A)號)。   [0039] 該第一MG 110及該第二MG 120之每一者係永久磁鐵同步馬達,且被連接至該變流機130。當該變流機130造成該第一MG 110操作為馬達時,該變流機130將由該電池140所供給的直流電源轉換成三相交流電源,並將所轉換之三相交流電源供給至該第一MG 110。在另一方面,當該變流機130造成該第二MG 120操作為馬達時,該變流機130將由該電池140所供給的直流電源轉換成三相交流電源,並將所轉換之三相交流電源供給至該第二MG 120。   [0040] 當該第一MG 110的旋轉軸桿111被諸如該車輛之運轉能量及該引擎扭矩的外力所旋轉時,該第一MG 110操作為發電機,以產生電力。當該第一MG 110正操作為發電機時,該變流機130將藉由該第一MG 110所產生之三相交流電源轉換成直流電源,並以所轉換的直流電源對該電池140充電。   [0041] 當車輛之運轉能量係經由該驅動輪190、該車輪驅動軸桿180、該動力傳送裝置160及該動力分配裝置150輸入至該第一MG 110當作外力時,該第一MG 110係能夠供給再生制動力(再生制動扭矩)至該驅動輪190。   [0042] 當該第二MG 120的旋轉軸桿121被該外力所旋轉時,該第二MG 120操作為發電機,以產生電力。當該第二MG 120正操作為發電機時,該變流機130將藉由該第二MG 120所產生之三相交流電源轉換成直流電源,並以所轉換的直流電源對該電池140充電。   [0043] 當該車輛之運轉能量係當作外力經由該驅動輪190、該車輪驅動軸桿180、及該動力傳送裝置160輸入至該第二MG 120時,該第二MG 120係能夠供給再生制動力(再生制動扭矩)至該驅動輪190。 內燃機之組構   [0044] 如在圖2中所顯示。該引擎10包括引擎本體11、進氣系統20、排氣系統30、及EGR系統40。   [0045] 該引擎本體11包括汽缸頭14(看圖3)、汽缸體(看圖3)、曲軸箱、與類似者等。該引擎本體11具有四個汽缸(燃燒室)12a、12b、12c、12d。燃料噴射閥(噴射器)13被設置在該汽缸12a、12b、12c、12d的每一者之上部(在下文,被稱為汽缸12)。每一燃料噴射閥13被建構成回應於來自電子控制單元(ECU)90(稍後敘述)的命令及將燃料直接地噴射進入該汽缸12之一對應汽缸而打開。   [0046] 該進氣系統20包括進氣歧管21、進氣管22、空氣濾清器23、渦輪增壓器24的壓縮機24a、中間冷卻器25、節流閥26、及節流閥致動器27。   [0047] 該進氣歧管21包括分支部分及收集部分。該分支部分被分別連接至該等汽缸12。該收集部分係該分支部分的收集。該進氣管22被連接至該進氣歧管21之收集部分。以所陳述的順序由朝該流動的之下游的進氣空氣之流動的上游,該進氣歧管21及該進氣管22界定進氣通道。該空氣濾清器23、該壓縮機24a、該中間冷卻器25及該節流閥26被配置在該進氣管22中。該節流閥致動器27被建構成回應於來自該ECU 90之命令來改變該節流閥26的打開程度。   [0048] 該排氣系統30包括排氣歧管31、排氣管32及該渦輪增壓器24之渦輪24b。   [0049] 該排氣歧管31包括分支部分及收集部分。該分支部分被分別連接至該等汽缸12。該收集部分係該分支部分的收集。該排氣管32被連接至該排氣歧管31之收集部分。該排氣歧管31及該排氣管32界定排氣通道。該渦輪24b被設置在該排氣管32中。   [0050] 該EGR系統40包括廢氣再循環管41、EGR控制閥42、及EGR冷卻器43。   [0051] 該廢氣再循環管41連通在該渦輪24b的上游之排氣通道(排氣歧管31)與在該節流閥26的下游之進氣通道(進氣歧管21)。該廢氣再循環管41界定EGR氣體通道。   [0052] 該EGR控制閥42被設置在該廢氣再循環管41中。該EGR控制閥42回應於來自該ECU 90的命令來改變該EGR氣體通道之通道橫截面積。如此,該EGR控制閥42係能夠改變由該排氣通道再循環至該進氣通道的廢氣(EGR氣體)之數量。   [0053] 該EGR冷卻器43被設置在該廢氣再循環管41中。以冷卻劑的使用,該EGR冷卻器43減少通過該廢氣再循環管41之EGR氣體的溫度(稍後敘述)。   [0054] 如圖3中所顯示,該內燃機10之引擎本體11包括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如被熟知者,該汽缸頭14具有用於使冷卻劑通過的冷卻劑通道51,用於冷卻該汽缸頭14(在下文,被稱為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係該冷卻系統之零組件的其中一者。於以下敘述中,冷卻劑通道全部意指用於使冷卻劑通過之通道。   [0055] 如被熟知者,該汽缸體15具有用於使冷卻劑通過的冷卻劑通道52,用於冷卻該汽缸體15(在下文,被稱為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特別地是,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由靠近該汽缸頭14之位置延伸至遠離該汽缸頭14的位置,以便能夠冷卻分別界定該等汽缸12之汽缸內孔。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係該冷卻系統的零組件之其中一者。   [0056] 該冷卻系統包括泵浦70。該泵浦70具有用於將冷卻劑導入該泵浦70的入口埠70in(在下文,被稱為泵浦入口埠70in)、及用於由該泵浦70排出所導入之冷卻劑70的出口埠70out(在下文,被稱為泵浦出口埠70out)。   [0057] 冷卻劑管53P界定冷卻劑通道53。該冷卻劑管53P之第一端部53A被連接至該泵浦出口埠70out。因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所排出的冷卻劑流入該冷卻劑通道53。   [0058] 冷卻劑管54P界定冷卻劑通道54。冷卻劑管55P界定冷卻劑通道55。該冷卻劑管54P之第一端部54A及該冷卻劑管55P的第一端部55A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3P之第二端部53B。   [0059] 該冷卻劑管54P的第二端部54B被固定至該汽缸頭14,使得該冷卻劑通道54與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第一端部51A相通。該冷卻劑管55P的第二端部55B被固定至該汽缸體15,使得該冷卻劑通道55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第一端部52A(第三端部的範例)相通。   [0060] 冷卻劑管56P界定冷卻劑通道56。該冷卻劑管56P之第一端部56A被固定至該汽缸頭14,使得該冷卻劑通道56與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第二端部51B相通。   [0061] 冷卻劑管57P界定冷卻劑通道57。該冷卻劑管57P之第一端部57A被固定至該汽缸體15,使得該冷卻劑通道57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第二端部52B(第四端部之範例)相通。   [0062] 冷卻劑管58P界定冷卻劑通道58。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一端部58A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6P之第二端部56B及該冷卻劑管57P的第二端部57B。該冷卻劑管58P之第二端部58B被連接至該泵浦入口埠70in。該冷卻劑管58P被設置如此,以便通過散熱器71。在下文,該冷卻劑通道58被稱為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063] 該散熱器71於外側空氣及通過該散熱器71的冷卻劑之間交換熱。如此,該散熱器71減少該冷卻劑的溫度。   [0064] 關斷閥75於該散熱器71及該泵浦70之間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8P中。當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閥門打開位置中,該關斷閥75允許冷卻劑的通過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當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關斷冷卻劑之通過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065] 冷卻劑管59P界定冷卻劑通道59。於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一端部58A及該散熱器71之間,該冷卻劑管59P的第一端部59A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8P之部分58Pa(在下文,被稱為第一部分58Pa)。該冷卻劑管59P被設置,以便通過該EGR冷卻器43。在下文,該冷卻劑通道59被稱為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   [0066] 於該EGR冷卻器43及該冷卻劑管59P的第一端部59A之間,關斷閥76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9P中。當該關斷閥76被設定於閥門打開位置中,該關斷閥76允許冷卻劑的通過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當該關斷閥76被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時,該關斷閥76關斷經過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之冷卻劑的通道。   [0067] 冷卻劑管60P界定冷卻劑通道60。在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一部分58Pa及該散熱器71之間,該冷卻劑管60P的第一端部60A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8P之部分58Pb(在下文,被稱為第二部分58Pb)。該冷卻劑管60P被設置,以便通過加熱器芯72。在下文,該冷卻劑通道60被稱為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   [0068] 在下文,於該冷卻劑管58P之第一端部58A及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一部分58Pa之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581被稱為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一部分581,且在該冷卻劑管58P之第一部分58Pa及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二部分58Pb之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582被稱為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二部分582。   [0069] 當通過該加熱器芯72的冷卻劑之溫度係高於該加熱器芯72的溫度時,該加熱器芯72係藉由該冷卻劑所暖和,並儲存熱。該加熱器芯72中所儲存之熱被利用,以便加熱該車輛100的艙室,而該引擎10被安裝在該艙室上。   [0070] 於該加熱器芯72及該冷卻劑管60P的第一端部60A之間,關斷閥77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60P中。當該關斷閥77被設定於閥門打開位置中時,該關斷閥77允許冷卻劑的通過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當該關斷閥77被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時,該關斷閥77關斷冷卻劑之通過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   [0071] 冷卻劑管61P界定冷卻劑通道61。該冷卻劑管61P的第一端部61A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9P之第二端部59B及該冷卻劑管60P的第二端部60B。於該關斷閥75及該泵浦入口埠70in之間,該冷卻劑管61P的第二端部61B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8P之部分58Pc(在下文,被稱為第三部分58Pc)。   [0072] 該冷卻劑管62P界定冷卻劑通道62。該冷卻劑管62P的第一端部62A被連接至選擇器閥門78。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5P中。於該冷卻劑管58P的第三部分58Pc及該泵浦入口埠70in之間,該冷卻劑管62P之第二端部62B被連接至該冷卻劑管58P的部分58Pd(在下文,被稱為第四部分58Pd)。   [0073] 在下文,於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冷卻劑管55P的第一端部55A之間,該冷卻劑通道55的部分551被稱為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一部分551,且在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冷卻劑管55P的第二端部55B之間,該冷卻劑通道55的部分552被稱為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二部分552。此外,於該冷卻劑管58P之第三部分58Pc及該冷卻劑管58P的第四部分58Pd之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583被稱為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且在該冷卻劑管58P的第四部分58Pd及該泵浦入口埠70in之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584被稱為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   [0074] 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第一位置(在下文,被稱為順流位置)中時,於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一部分551及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之間,該選擇器閥門78允許冷卻劑的通過,且關斷該第一部分55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與該第二部分55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   [0075] 在另一方面,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第二位置中(在下文,被稱為逆流位置),該選擇器閥門78允許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且關斷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一部分55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與該第一部分551及該第二部分55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   [0076] 再者,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第三位置(在下文,被稱為關斷位置)中時,該選擇器閥門78關斷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一部分551及第二部分55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一部分55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和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道。   [0077] 如上述,於該冷卻系統中,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係該汽缸頭14中所提供之第一冷卻劑通道,且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係該汽缸體15中所提供的第二冷卻劑通道。該冷卻劑通道53及該冷卻劑通道54構成第三冷卻劑通道,其將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51A連接至該泵浦出口埠70out。   [0078] 該冷卻劑通道53、該冷卻劑通道55、該冷卻劑通道62、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四部分584、及該選擇器閥門78構成連接切換機件。該連接切換機件切換在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間之泵浦連接的狀況。泵浦連接之狀況係泵浦70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52A之連接狀況。於該順流連接狀態中,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第一端部52A被連接至該泵浦出口埠70out。在該逆流連接狀態中,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第一端部52A被連接至該泵浦入口埠70in。   [0079] 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構成第四冷卻劑通道。該第四冷卻劑通道將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51B連接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52B。   [0080] 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係第五冷卻劑通道。該第五冷卻劑通道將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第四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泵浦入口埠70in。該關斷閥75關斷或打開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第五冷卻劑通道)。   [0081] 該散熱器71被設置在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第二端部51B流出及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第二端部52B的冷卻劑不被冷卻之位置、及在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第二端部51B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第二端部52B流出的冷卻劑被冷卻之位置。   [0082] 再者,該冷卻劑通道53及該冷卻劑通道55構成第六冷卻劑通道。該第六冷卻劑通道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52A連接至該泵浦出口埠70out。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四部分584構成第七冷卻劑通道。該第七冷卻劑通道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52A連接至該泵浦入口埠70in。   [0083] 該選擇器閥門78被選擇性地設定在該順流位置及該逆流位置的任何一者中。於該順流位置中,該選擇器閥門78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3及該冷卻劑通道55(第六冷卻劑通道)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52A連接至該泵浦出口埠70out。在該逆流位置中,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第七冷卻劑通道)之第四部分584,該選擇器閥門78將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52A連接至該泵浦入口埠70in。   [0084] 該冷卻系統包括該ECU 90。ECU係電子控制單元之縮寫。該ECU 90係具有當作主要零組件的微電腦之電子控制電路。該微電腦包括CPU、ROM、RAM、介面、與類似者等。藉由執行記憶體(ROM)中所儲存的指令(常式),該CPU施行各種功能(稍後敘述)。   [0085] 如圖2及圖3中所顯示,該ECU 90被連接至空氣流量計81、曲柄角感測器82、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3、84、85、86、外側空氣溫度感測器87、加熱器開關88、及點火開關89。   [0086] 在該壓縮機24a上游,於進氣空氣流動方向中,該空氣流量計81被設置在該進氣管22中。該空氣流量計81測量通過該空氣流量計81之空氣的質量流率Ga,並將指示該質量流率Ga(在下文,被稱為進氣空氣量Ga)之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進氣空氣量Ga。此外,由該引擎10之第一次啟動,在該點火開關89 (稍後敘述)基於該進氣空氣量Ga被設定於一位置上之後,該ECU 90取得被導入該等汽缸12a、12b、12c、12d的空氣量ΣGa(在下文,被稱為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   [0087] 該曲柄角感測器82於該引擎10之曲柄軸(未示出)附近被設置在該引擎本體11中。該曲柄角感測器82被建構成每次該曲柄軸旋轉某一角度(於本實施例中,為10度)即輸出一脈衝信號。基於該脈衝信號及來自凸輪位置感測器(未示出)的信號,該ECU 90參考預定汽缸之缸壓縮上止點取得該引擎10的曲柄角度(絕對曲柄角度)。此外,該ECU 90基於來自該曲柄角感測器82之脈衝信號取得一引擎轉速NE。   [0088] 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3被設置在該汽缸頭14中,以便能夠偵測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中的冷卻劑之溫度TWhd。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3偵測冷卻劑的溫度TWhd,並將指示該溫度TWhd之信號(在下文,被稱為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   [0089] 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4被設置在該汽缸體15中,以便能夠在該汽缸冷卻劑通道52內側及靠近該汽缸頭14的區域中偵測冷卻劑之溫度TWbr_up。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4將指示冷卻劑的被偵測溫度TWbr_up(在下文,被稱為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之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   [0090] 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5被設置在該汽缸體15中,以便能夠在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內側及遠離該汽缸頭14的區域中偵測冷卻劑TWbr_low之溫度。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5將指示冷卻劑的被偵測溫度TWbr_low之信號(在下文,被稱為下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low)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下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low。此外,該ECU 90取得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及該下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low間之差異DTWbr(=TWbr_up-TWbr_low)。   [0091] 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6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8P的一部分,其界定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一部分581。該冷卻劑溫度感測器86偵測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一部分581中之冷卻劑的溫度TWeng,並將指示該溫度TWeng(在下文,被稱為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   [0092] 該外側空氣溫度感測器87偵測外側空氣之溫度Ta,並將指示該溫度Ta(在下文,被稱為外側空氣溫度Ta)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外側空氣溫度Ta。   [0093] 該加熱器開關88被該車輛100之駕駛員所操作,而該引擎10被安裝在該車輛100上。當該加熱器開關88藉由該駕駛員被設定於開啟位置中時,該ECU 90釋放該加熱器芯72的熱進入該車輛100之艙室。在另一方面,當該加熱器開關88藉由該駕駛員被設定於關閉位置中時,該ECU 90停止釋放來自該加熱器芯72的熱進入該車輛100之艙室。   [0094] 該點火開關89被該車輛100的駕駛員所操作。當已藉由該駕駛員施行一將該點火開關89設定於該開啟位置(在下文,被稱為點火開啟操作)中的操作時,該引擎10被允許啟動。在另一方面,當將該點火開關89設定於關閉位置(在下文,被稱為點火關閉操作)中的操作已藉由該駕駛員所執行之時,當該引擎10的操作(在下文,引擎操作)被執行時,該引擎操作被停止。   [0095] 該ECU 90被連接至該節流閥致動器27、該EGR控制閥42、該泵浦70、該關斷閥75、76、77及該選擇器閥門78。   [0096] 該ECU 90回應於引擎操作狀況設定該節流閥26之打開程度的目標值,及控制該節流閥致動器27之操作,使得該節流閥26的打開程度與該目標值一致,該引擎操作狀況係基於引擎載荷KL及引擎轉速NE所決定。   [0097] 回應於該引擎操作狀況,該ECU 90設定該EGR控制閥42之打開程度的目標值EGRtgt(在下文,被稱為目標EGR控制閥打開程度EGRtgt),並控制該EGR控制閥42之操作,使得該EGR控制閥42的打開程度與該目標EGR控制閥打開程度EGRtgt一致。   [0098] 該ECU 90儲存圖4中所顯示之圖式。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EGR停止區域Ra或EGR停止區域Rc內時,該ECU 90將該目標EGR控制閥打開程度EGRtgt設定為零。於此案例中,沒有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   [0099] 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圖4中所顯示的EGR執行區域Rb內,該ECU 90回應於該引擎操作狀況將該目標EGR控制閥打開程度EGRtgt設定為大於零之值。於此案例中,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   [0100] 如將在稍後被敘述,回應於該引擎10的溫度Teng(在下文,被稱為引擎溫度Teng),該ECU 90控制該泵浦70、關斷閥75、76、77及選擇器閥門78之操作。   [0101] 該ECU 90被連接至加速度操作量感測器101、車速感測器102、電池感測器103、第一旋轉角度感測器104、及第二旋轉角度感測器105。   [0102] 該加速度操作量感測器101偵測油門踏板(未示出)的操作量AP,並將指示該操作量AP(在下文,被稱為油門踏板操作量AP)之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油門踏板操作量AP。   [0103] 該車速感測器102偵測該車輛100之速率V,並將指示該速率V(在下文,被稱為車速V)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車速V。   [0104] 該電池感測器103包括電流感測器、電壓感測器、及溫度感測器。該電池感測器103之電流感測器偵測流入該電池140的電流或由該電池140流出之電流,並將指示該電流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電池感測器103之電壓感測器偵測該電池140的電壓,並將指示該電壓之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電池感測器103的溫度感測器偵測該電池140之溫度,並將指示該溫度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   [0105] 以習知技術基於由該電流感測器、該電壓感測器及該溫度感測器所傳送之信號,該ECU 90取得該電池140中所充電之電力SOC的數量(在下文,被稱為電池電量狀態SOC)。   [0106] 該第一旋轉角度感測器104偵測該第一MG 110之旋轉角度,並將指示該旋轉角度的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第一MG 110之轉速NM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MG轉速NM1)。   [0107] 該第二旋轉角度感測器105偵測該第二MG 120的旋轉角度,並將指示該旋轉角度之信號傳送至該ECU 90。該ECU 90基於該信號取得該第二MG 120的旋轉角度NM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MG轉速NM2)。   [0108] 該ECU 90被連接至該變流機130。該ECU 90藉由控制該變流機130來控制該第一MG 110及第二MG 120之操作。 冷卻系統的操作之概要   [0109] 其次,該冷卻系統的操作之概要將被敘述。回應於該引擎10的暖機狀況(在下文,被稱為引擎暖機狀況),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A、B、C、D、E、F、H、I、J、K、L、M、N、O之任何一者(稍後敘述),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稍後敘述)、及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稍後敘述)。   [0110] 最初,關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的決定將被敘述。在該引擎10的啟動之後,當引擎循環數Cig(在下文,被稱為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小於或等於預定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_th時,該冷卻系統基於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是否為冷態、上半暖機狀態、下半暖機狀態、或暖機完成狀態(在下文,這些狀態被共同地稱為冷態、及類似者等),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如將在下面被敘述。於本實施例中,該預定的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_th係二至三個循環,其對應於該引擎10中的膨脹衝程之次數於係八至十二次的情況。   [0111] 該冷態係該引擎10之溫度Teng(在下文,被稱為引擎溫度Teng)被估計為低於預定臨界溫度Teng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引擎溫度Teng1)之狀態。   [0112] 該上半暖機狀況係該引擎溫度Teng被估計為高於或等於該第一引擎溫度Teng1及低於預定臨界溫度Teng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引擎溫度Teng2)的狀態。該第二引擎溫度Teng2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一引擎溫度Teng1之溫度。   [0113] 該下半暖機狀況係該引擎溫度Teng被估計為高於或等於該第二引擎溫度Teng2及低於預定臨界溫度Teng3(在下文,被稱為第三引擎溫度Teng3)的狀態。該第三引擎溫度Teng3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二引擎溫度Teng2之溫度。   [0114] 該暖機完成狀態係該引擎溫度Teng被估計為高於或等於該第三引擎溫度Teng3的狀態。   [0115]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冷態。   [0116] 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及低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上半暖機狀況。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之溫度。   [0117]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及低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3(在下文,被稱為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下半暖機狀況。該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的溫度。   [0118] 此外,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暖機完成狀態。   [0119] 在另一方面,當該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大於該預定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_th時,基於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之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DTWbr、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及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的至少四個,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冷態與類似者等之其中一者,如將在下面被敘述。 冷態   [0120] 更明確地是,當下面所敘述的條件C1、C2、C3、C4之至少一者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冷態。   [0121] 該條件C1為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係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br_up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1)的條件。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之參數。因此,藉由適當地設定該第一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1及臨界冷卻劑溫度(稍後敘述),其係可能基於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冷態、與類似者等之其中一者。   [0122] 該條件C2為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係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hd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1)的條件。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亦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之參數。因此,藉由適當地設定該第一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1及臨界冷卻劑溫度(稍後敘述),其係可能基於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冷態、與類似者等的其中一者。   [0123] 該條件C3為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小於或等於預定臨界空氣量ΣGa1(在下文,被稱為第一空氣量ΣGa1)之條件。如上述,在該點火開關89被設定於開啟位置之後,由該引擎10的第一次啟動,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導入該等汽缸12a、12b、12c、12d之空氣量。當被導入該等汽缸12a、12b、12c、I2d的空氣之總量增加時,由該燃料噴射閥13供給至該等汽缸12a、12b、12c、12d的燃料之總量亦增加。其結果是,在該等汽缸12a、12b、12c、12d中所產生之總熱量亦增加。為此緣故,在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抵達某一數量之前,當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增加時,該引擎溫度Teng增加。為此緣故,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的參數。因此,藉由適當地設定該第一空氣量ΣGa1及臨界空氣量(稍後敘述),其係可能基於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冷態、與類似者等的其中一者。   [0124] 該條件C4為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4(在下文,被稱為第四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4)之條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的參數。因此,藉由適當地設定該第四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4及臨界冷卻劑溫度(稍後敘述),其係可能基於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冷態、與類似者等之其中一者。   [0125] 該冷卻系統亦可被建構成當該等條件C1、C2、C3、C4的至少二個或三個或所有條件被滿足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 上半暖機狀況   [0126] 當下面所敘述之條件C5、C6、C7、C8、C9的至少一者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況。   [0127] 該條件C5為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係高於該第一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1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b_up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2)之條件。該第二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2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一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1的溫度。   [0128] 該條件C6為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係高於該第一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1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hd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2)之條件。該第二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2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一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1的溫度。   [0129] 該條件C7為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 (=TWbr_up-TWbr_low)係大於預定臨界ΔTWbrth之條件,該溫差ΔTWbr係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及該下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low間之差異。於該冷態中剛好在該引擎10已以該點火開啟操作啟動之後,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未如此大。於該引擎溫度Teng增加的過程中,當該引擎暖機狀況變成該上半暖機狀況時,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暫時地增加,且當該引擎暖機狀況變成該下半暖機狀況時,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減少。為此緣故,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之參數,且尤其是在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上半暖機狀況之時與該引擎溫度Teng有相互關係的參數。因此,藉由適當地設定該預定臨界ΔTWbrth,其係可能基於該汽缸體冷卻劑溫差ΔTWbr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是否為該上半暖機狀況。   [0130] 該條件C8為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大於該第一空氣量ΣGa1及小於或等於預定臨界空氣量ΣGa2(在下文,被稱為第二空氣量ΣGa2)之條件。該第二空氣量ΣGa2被設定至大於該第一空氣量ΣGa1的值。   [0131] 該條件C9為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四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4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5(在下文,被稱為第五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5)之條件。該第五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5被設定至高於該第四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4的溫度。   [0132] 該冷卻系統亦可被建構成當該等條件C5、C6、C7、C8、C9之至少二個或三個或四個或所有條件被滿足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況。 下半暖機狀況   [0133] 當下面所敘述的條件C10、C11、C12、C13之至少一者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況。   [0134] 該條件C10為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係高於該第二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2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br_up3(在下文,被稱為第三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3)的條件。該第三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3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二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2之溫度。   [0135] 該條件C11為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係高於該第二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2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hd3(在下文,被稱為第三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3)的條件。該第三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3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二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2之溫度。   [0136] 該條件C12為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大於該第二空氣量ΣGa2及小於或等於預定臨界空氣量ΣGa3(在下文,被稱為第三空氣量ΣGa3)的條件。該第三空氣量ΣGa3被設定至大於該第二空氣量ΣGa2之值。   [0137] 該條件C13為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五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5及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6(在下文,被稱為第六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6)的條件。該第六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6被設定至高於該第五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5之溫度。   [0138] 該冷卻系統亦可被建構成當該等條件C10、C11、C12、C13之至少二個或三個或所有條件被滿足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況。 暖機完成條件   [0139] 當下面所敘述的條件C14、C15、C16、C17之至少一者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況。   [0140] 該條件C14為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係高於該第三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3的條件。該條件C15為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係高於該第三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3之條件。該條件C16為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係大於該第三空氣量ΣGa3的條件。該條件C17為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六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6之條件。   [0141] 該冷卻系統亦可被建構成當該等條件C14、C15、C16、C17之至少二個或三個或所有條件被滿足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況。 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142] 如上述,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圖4中所顯示的EGR執行區域Rb內,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當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時,將冷卻劑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及以該冷卻劑的使用冷卻該EGR冷卻器43中之EGR氣體係想要的。   [0143] 順便一提,當通過該EGR冷卻器43之冷卻劑的溫度係太低時,EGR氣體中之濕氣能於該廢氣再循環管41內側冷凝,且冷凝水能在該EGR氣體被該冷卻劑所冷卻之時產生。該冷凝水可為該廢氣再循環管41的腐蝕之成因。因此,當冷卻劑的溫度為低時,將冷卻劑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係不想要的。   [0144]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7(於本實施例中,60℃;在下文,被稱為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同時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內,該冷卻系統決定有將冷卻劑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之請求(在下文,被稱為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145] 甚至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但當該引擎載荷KL係相當大時,該引擎溫度Teng馬上增加。其結果是,一般預料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馬上變得高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因此,甚至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時,所產生之冷凝水量係小的,故有該廢氣再循環管41之腐蝕的低可能性係可推測的。   [0146] 甚至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同時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內,但當該引擎載荷KL係大於或等於預定臨界載荷KLth,該冷卻系統決定有一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因此,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同時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內及當該引擎載荷KL係小於該臨界載荷KLth,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147] 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圖4中所顯示之EGR停止區域Ra或圖4中所顯示的EGR停止區域Rc內時,沒有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故冷卻劑不需要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圖4中所顯示之EGR停止區域Ra或圖4中所顯示的EGR停止區域Rc內時,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48] 當冷卻劑係通過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時,該冷卻劑之熱被該加熱器芯72所提取,且該冷卻劑的溫度減少。其結果是,延遲該引擎10之暖機的完成。在另一方面,當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低時,該車輛100之艙室的溫度係亦相當低,故有該艙室之加熱被該車輛的乘客、包括該駕駛員(在下文,被稱為駕駛員、與類似者等)所請求之高可能性。因此,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低時,甚至當延遲該引擎10的暖機之完成時,於製備中藉由使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用於該艙室的加熱被請求之案例,初步增加該加熱器芯72中所儲存之熱量係想要的。   [0149] 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低時,甚至當該引擎溫度Teng係相當低時,該冷卻系統決定有將冷卻劑供給至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之請求(在下文,被稱為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而不管該加熱器開關88的設定之狀況。然而,當該引擎溫度Teng係非常低時,甚至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低時,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50] 更明確地是,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低於或等於預定臨界溫度Tath(在下文,被稱為臨界溫度Tath)時,及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8(於本實施例中,10℃;在下文,被稱為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時,該冷卻系統決定有一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51] 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時,同時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低於或等於該臨界溫度Tath,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52] 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高時,該艙室的溫度係亦相當高,故有藉由該駕駛員、與類似者等請求該艙室之加熱的低可能性。因此,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高時,當該引擎溫度Teng係相當高及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時,藉由僅只使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初步加溫該加熱器芯72係充分的。   [0153] 當該引擎溫度Teng係相當高及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時,同時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高,該冷卻系統決定有一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溫度Teng係相當低或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關閉位置時,同時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相當高,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54] 更明確地是,當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及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預定臨界冷卻劑溫度TWeng9(於本實施例中,30℃;在下文,被稱為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時,同時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高於該臨界溫度Tath,該冷卻系統決定有一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該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被設定至高於該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之溫度。   [0155] 在另一方面,甚至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高於該臨界溫度Tath時,但當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關閉位置時或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時,該冷卻系統決定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156] 其次,被該冷卻系統透過該泵浦70、該關斷閥75、76、77及該選擇器閥門78(在下文,這些被共同地稱為泵浦70與類似者等)所執行的操作控制將被敘述。回應於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冷態、與類似者等之其中一者,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該冷卻系統執行如圖5中所顯示之操作控制A、B、C、D、E、F、H、I、J、K、L、M、N、O的任一者。 冷卻控制   [0157] 最初,於其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冷控制)之案例中,透過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控制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A   [0158] 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時,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據此被冷卻。因此,如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之案例中,當該汽缸頭14的溫度(在下文,被稱為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15之溫度(在下文,被稱為汽缸體溫度Tbr)被意欲增加,不供給冷卻劑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係想要的。此外,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冷卻劑不需要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及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之任一者。   [0159] 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於該操作控制A中,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該泵浦70不被操作,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或當該泵浦70係在操作中時,該泵浦70的操作被停止。於此案例中,該等關斷閥75、76、77之每一者的設定位置可為該閥門打開位置及該閥門關閉位置之任一者,且該選擇器閥門78的設定位置可為該順流位置、該逆流位置及該關斷位置之任一者。   [0160] 以該操作控制A,沒有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因此,與於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 操作控制B   [0161] 在另一方面,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將冷卻劑供給至該EGR冷卻器43係想要的。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B。於該操作控制B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7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關斷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6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62]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該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並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63] 以該操作控制B、沒有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在另一方面,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但該冷卻劑不被該散熱器71所冷卻。因此,與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   [0164] 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其係可能回應於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之供給。 操作控制C   [0165] 類似地,當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將冷卻劑供給至該加熱器芯72係想要的。當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C。在該操作控制C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並該等關斷閥75、76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7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關斷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7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66]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該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並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67] 以該操作控制C、以及該操作控制B,沒有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同時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但該冷卻劑未被該散熱器71所冷卻。因此,當於該操作控制B之案例中,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   [0168] 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其係可能回應於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的供給。 操作控制D   [0169] 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D。於該操作控制D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等關斷閥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關斷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8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70]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及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   [0171] 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的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並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的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72] 以該操作控制D,與該操作控制B及該操作控制C有關所敘述的有利效果類似之有利效果被獲得。 上暖機預先完成控制   [0173] 其次,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況(上暖機預先完成控制)被決定的案例中,透過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控制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E   [0174] 當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況時,有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之請求。當在此時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且當該冷卻系統僅只回應該上面請求時,該冷卻系統剛好需要執行該操作控制A,如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的案例中。   [0175] 然而,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況之案例中,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係分別高於在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的案例中之汽缸頭溫度Thd及汽缸體溫度Tbr。因此,當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時,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不流動,且積滯。其結果是,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溫度可為局部地非常高。為此緣故,冷卻劑的汽化能發生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   [0176] 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上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於該操作控制E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77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9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77]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並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78] 以該操作控制E,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的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沒有通過該散熱器71、該EGR冷卻器43、及該加熱器芯72(在下文,這些被共同地稱為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為此緣故,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   [0179] 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案例相比較,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   [0180] 此外,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溫度變得局部地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汽化。 操作控制F   [0181] 在另一方面,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F。於該操作控制F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7的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0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82]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   [0183]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部分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84]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該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並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85] 以該操作控制F,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的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未通過該散熱器71。為此緣故,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   [0186] 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   [0187] 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其係亦可能回應於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來達成冷卻劑的供給。   [0188] 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如於該操作控制E之案例中。 操作控制G   [0189] 當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G。於該操作控制G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的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7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1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90]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   [0191]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部分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並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92]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該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93] 以該操作控制G,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之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未通過該散熱器71。為此緣故,如於該操作控制F的案例中,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如於該操作控制F的案例中。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其係可能回應於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之供給。   [0194] 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汽化,如於該操作控制E的案例中。 操作控制H   [0195] 此外,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上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H。於該操作控制H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於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2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196]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   [0197]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部分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的第二部分55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98]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或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的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的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接著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199] 以該操作控制H,與該操作控制F及該操作控制G有關所敘述的有利效果類似之有利效果被獲得。 第二暖機預先完成控制   [0200] 其次,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被決定的案例中,透過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之操作控制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E   [0201] 當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時,有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的請求。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及當該冷卻系統僅只回應於該上面請求時,該冷卻系統剛好需要執行該操作控制A,如在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之案例中。   [0202] 然而,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的案例中,該汽缸體溫度Tbr係高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之案例中的汽缸體溫度Tbr。因此,當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時,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中之冷卻劑及在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不流動,且積滯。其結果是,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溫度可為局部地非常高。為此緣故,冷卻劑之汽化能發生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   [0203] 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看圖9)。   [0204] 以此組構,如關於上面的操作控制E所敘述,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及該汽缸頭溫度Thd。   [0205] 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溫度變成局部地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 操作控制I   [0206] 在另一方面,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I。於該操作控制I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7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3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07]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08]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209] 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的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10] 以該操作控制I,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因此,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其係亦可能回應於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之供給。   [0211] 於該引擎暖機狀況係該下半暖機狀態的案例中,該汽缸體溫度Tbr係相對地高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之案例中的汽缸體溫度Tbr。因此,由防止該汽缸體15過熱之觀點,該汽缸體溫度Tbr中的增加之比率係合意地低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的案例中之汽缸體溫度Tbr中的增加之比率。此外,由防止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汽化,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係想要的。   [0212] 以該操作控制I,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流出之冷卻劑未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已通過該EGR冷卻器43的冷卻劑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該汽缸體溫度Tbr中之增加的比率係低於在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流出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案例中、亦即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之案例的汽缸體溫度Tbr中之增加的比率。此外,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體15之過熱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汽化兩者。 操作控制J   [0213] 當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J。於該操作控制J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7的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4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14]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15]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相繼地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相繼地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   [0216] 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之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17] 以該操作控制J,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因此,如於該操作控制I的案例中,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此外,既然冷卻劑被供給至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其係可能回應於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之供給。   [0218] 如有關該操作控制I所敘述,在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之案例中,該汽缸體溫度Tbr中的增加之比率係合意地低於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的案例中之汽缸體溫度Tbr中的增加之比率,且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係想要的。   [0219] 以該操作控制J,以及該操作控制I,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流出之冷卻劑未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已通過該EGR冷卻器43的冷卻劑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該汽缸體溫度Tbr中之增加的比率係低於在由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流出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中、亦即,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的案例之汽缸體溫度Tbr中的增加之比率。此外,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體15的過熱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兩者。 操作控制K   [0220] 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K。於該操作控制K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5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21]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22]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223] 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或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   [0224] 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的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的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25] 以該操作控制K,與該操作控制I及該操作控制J有關所敘述的有利效果類似之有利效果被獲得。 暖機後完成控制   [0226] 其次,於其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暖機後完成控制)之案例中,透過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控制將被敘述。   [0227] 當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時,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兩者需要被冷卻。當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時,以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之冷卻劑的使用,該冷卻系統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操作控制L   [0228] 更明確地是,當既無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也無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於該操作控制L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6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29]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30]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通過該散熱器71,且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31] 以該操作控制L,既然已通過該散熱器71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以具有低溫之冷卻劑的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操作控制M   [0232] 在另一方面,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沒有任何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M。於該操作控制M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7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76之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7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33]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34]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235] 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部分冷卻劑直接地流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通過該散熱器71,且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36]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該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並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37] 以該操作控制M,冷卻劑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此外,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因此,其係可能回應於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的供給,且亦以具有低溫之冷卻劑的使用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操作控制N   [0238] 當沒有任何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N。於該操作控制N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6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77之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8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39]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240]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241] 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部分冷卻劑直接地流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通過該散熱器71,且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42]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該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43] 以該操作控制N,冷卻劑被供給至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此外,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因此,其係可能回應於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的供給,並以具有低溫之冷卻劑的使用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操作控制O   [0244] 當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時,同時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該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O。於該操作控制O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19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245]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246] 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部分冷卻劑直接地流經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通過該散熱器71,並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47] 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冷卻劑之剩餘部分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及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流入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的冷卻劑通過該EGR冷卻器43,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加熱器芯冷卻劑通道60的冷卻劑通過該加熱器芯7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61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三部分583與第四部分584,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248] 以該操作控制O,與該操作控制L、M、N有關所敘述的有利效果類似之有利效果被獲得。   [0249] 如上述,以該冷卻系統,當該引擎溫度Teng為低時(當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或該下半暖機狀態時),該汽缸頭溫度Thd及該汽缸體溫度Tbr中的早期增加、及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之預防被以低製造成本的方式達成,其中該冷卻劑通道62、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關斷閥75被加至一般冷卻系統。 操作控制之切換   [0250] 附帶地,為了將該操作控制由該操作控制E、F、G、H的任一者切換至該操作控制I、J、K、L、M、N、O之任一者,該冷卻系統需要將該關斷閥75、76、77(在下文,被稱為關斷閥75與類似者等)的至少一者之設定位置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並將該選擇器閥門78的設定位置由該逆流位置切換至該順流位置。   [0251] 在這方面,於該關斷閥75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設定位置被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前,當該選擇器閥門78之設定位置係由該逆流位置切換至該順流位置時,在切換由當該選擇器閥門78的設定位置被切換至當該關斷閥75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設定位置之時期間,該冷卻劑通道被關斷。另一選擇係,甚至當該選擇器閥門78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逆流位置切換至該順流位置時,在與該關斷閥75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設定位置被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相同時間,該冷卻劑通道被暫時地關斷。   [0252] 當該冷卻劑通道被關斷時,該泵浦70係在操作中,雖然冷卻劑未能循環經過該冷卻劑通道。   [0253] 當該冷卻系統將該操作控制由該操作控制E、F、G、H的任一者切換至該操作控制I、J、K、L、M、N、O之任一者時,該冷卻系統最初將待切換的關斷閥之設定位置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在該關斷閥75、與類似者等之中,由該閥門關閉位置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且在此之後,將該選擇器閥門78的設定位置由該逆流位置切換至該順流位置。   [0254] 以此組構,當該操作控制被由該操作控制E、F、G、H之任一者切換至該操作控制I、J、K、L、M、N、O的任一者時,其係可能防止該泵浦70在操作中,雖然該冷卻劑通道被關斷及冷卻劑不會循環。 併合控制   [0255] 其次,被該ECU 90透過該引擎10、該第一MG 110及該第二MG 120所執行之控制將被敘述。該ECU 90基於該油門踏板操作量AP及該車速V取得所需的扭矩TQreq。所需扭矩TQreq為被該驅動器所需要之扭矩,當作被供給至該驅動輪190的驅動扭矩,以便驅動該驅動輪190。   [0256] 藉由將所需之扭矩TQreq乘以該第二MG轉速NM2,該ECU 90計算待輸入至該驅動輪190之輸出功率Pdrv(在下文,被稱為所需的驅動輸出功率Pdrv)。   [0257] 該ECU 90取得待輸入至該第一MG 110之輸出功率Pchg(在下文,被稱為所需的充電輸出功率Pchg),以便基於目標荷電狀態SOCtgt與目前電池荷電狀態SOC間之差異DSOC(=SOCtgt-SOC),將電池荷電狀態SOC帶至接近該電池荷電狀態SOC的目標值SOCtgt(在下文,被稱為目標荷電狀態SOCtgt)。   [0258] 該ECU 90計算所需驅動輸出功率Pdrv及所需充電輸出功率Pchg之總和,當作待由該引擎10輸出的輸出功率Peng(在下文,被稱為所需之引擎輸出功率Peng)。   [0259] 該ECU 90決定所需引擎輸出功率Peng是否小於該引擎10的最佳操作輸出功率之下限。該引擎10的最佳操作輸出功率之下限係輸出功率的最小值,在該輸出功率或於該輸出功率以上,該引擎10係能夠在高於預定效率之效率下操作。該最佳操作輸出功率係藉由最佳引擎扭矩TQeop及最佳引擎轉速NEeop之組合所決定。   [0260] 當所需引擎輸出功率Peng係小於該引擎10的最佳操作輸出功率之下限時,該ECU 90決定引擎操作條件不被滿足。當該ECU 90決定該引擎操作條件不被滿足時,該ECU 90將該引擎扭矩的目標值TQeng_tgt(在下文,被稱為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引擎轉速之目標值NEtgt (在下文,被稱為目標引擎轉速NEtgt)設定至零。   [0261] 該ECU 90計算待由該第二MG 120輸出的扭矩之目標值TQmg2_tgt(在下文,被稱為目標第二MG扭矩TQmg2_tgt),以便基於該第二MG轉速NM2將所需的驅動輸出功率Pdrv輸入至該驅動輪190。   [0262] 在另一方面,當所需之引擎輸出功率Peng係大於或等於該引擎10之最佳操作輸出功率的下限時,該ECU 90決定該引擎操作條件被滿足。當該ECU 90決定該引擎操作條件被滿足時,該ECU 90決定該最佳引擎扭矩TQeop之目標值及該最佳引擎轉速NEeop的目標值,用於輸出來自該引擎10之所需引擎輸出功率Peng,當作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於此案例中,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的每一者被設定至大於零之值。   [0263] 該ECU 90基於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及該第二MG轉速NM2計算目標第一MG轉速NM1tgt。   [0264] 該ECU 90基於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該目標第一MG轉速NM1tgt、該第一MG轉速NM1、及該動力分配裝置150的引擎扭矩分配特徵(在下文,被稱為扭矩分配特徵)計算目標第一MG扭矩TQmg1_tgt。   [0265] 此外,該ECU 90基於所需扭矩TQreq、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扭矩分配特徵計算目標第二MG扭矩TQmg2_tgt。   [0266] 該ECU 90控制該引擎操作,使得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被達成。當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兩者係大於零時,亦即,當該引擎操作條件被滿足時,該ECU 90造成該引擎10操作。在另一方面,當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及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兩者為零時,亦即,當該引擎操作條件不被滿足時,該ECU 90停止該引擎操作。   [0267] 在另一方面,該ECU 90藉由控制該變流機130來控制該第一MG 110及第二MG 120之操作,使得該目標第一MG轉速NM1tgt、該目標第一MG扭矩TQmg1_tgt、及該目標第二MG扭矩TQmg2_tgt被達成。在此時,當該第一MG 110正產生電力時,除了由該電池140所供給之電力以外,該第二MG 120可為藉由該第一MG 110所產生的電力所驅動。   [0268] 於該混合動力車輛100中,計算該目標引擎扭矩TQeng_tgt、該目標引擎轉速NEtgt、該目標第一MG扭矩TQmg1_tgt、該目標第一MG轉速NM1tgt、及該目標第二MG扭矩TQmg2_tgt之方法被公開地得知(譬如看JP 2013-177026 A)。 重新啟動控制   [0269] 如上述,該ECU 90回應於所需引擎輸出功率Peng執行用於停止或重新啟動該引擎操作的控制(在下文,被稱為間歇式操作控制)。當該ECU 90已經過該間歇式操作控制停止該引擎操作時,該ECU 90亦停止該泵浦70之操作。因此,於該引擎操作的停止期間,冷卻劑不循環經過該冷卻劑通道,故該引擎溫度Teng能持續為高的。為此緣故,由於譬如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中之熱對流,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或兩者中的冷卻劑之溫度可變成局部地高。在此時,當該操作控制E、F、G、H的任一者於上半暖機條件在該引擎操作的重新啟動之時被滿足的案例中被執行時,已通過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及該類似等的冷卻劑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其結果是,冷卻劑之汽化可發生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或兩者中。   [0270] 在該引擎操作的重新啟動之後,雖然循環數Crst(在下文,被稱為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小於或等於預定循環數Crst_th(在下文,被稱為預先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_th),當該上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執行用於控制該泵浦70之操作、與類似者等的重新啟動控制,如於該操作控制D之案例中。   [0271] 在另一方面,當該冷態或該下半暖機條件或該暖機完成條件被滿足時,同時該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回應於該引擎暖機狀況、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該冷卻系統執行如上述的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任一者。   [0272] 當該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大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時,回應於該引擎暖機狀況、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該冷卻系統執行如上述的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任一者。   [0273] 以此組構,當該上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同時該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已通過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冷卻劑係不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冷卻劑循環經過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為此緣故,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被防止。 於引擎停止期間之操作控制   [0274] 其次,於該熄火操作已被執行的案例中,透過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之操作控制將被敘述。如上述,當該熄火操作已被執行時,該冷卻系統停止該引擎操作。在其之後,當該點火操作已被施行且該引擎操作條件被滿足時,該冷卻系統起動該引擎10。在此時,當該關斷閥75係停頓(變得不工作)時,同時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係停頓(變得不工作)時,同時於該引擎操作的停止期間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之冷卻劑係不能夠在該引擎10的啟動之後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於此案例中,有其係不可能在完成該引擎10的暖機之後防止該引擎10的過熱之可能性。   [0275] 當該熄火操作已被施行時,該冷卻系統於引擎停止期間執行控制。在引擎停止期間的控制中,該泵浦70之操作被停止,且當該選擇器閥門78在此時被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時,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及當該關斷閥75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時,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以此組構,於該引擎操作的停止期間,該關斷閥75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因此,甚至當該關斷閥75及該選擇器閥門78係於該引擎操作之停止期間停頓時,既然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其係可能在該引擎的啟動之後將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的冷卻劑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其係可能在完成該引擎10的暖機之後防止該引擎10的過熱。 冷卻系統之特定操作   [0276] 其次,該冷卻系統的特定操作將被敘述。該冷卻系統之ECU 90的CPU被建構,以在預定時間間隔執行藉由圖20中之流程圖所顯示的常式。   [0277] 因此,當來到預定時機時,該CPU開始由圖20之步驟2000、及繼續進行至步驟2005的製程。於步驟2005中,該CPU決定在該引擎10的啟動之後是否該循環數(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ig為小於或等於該預定起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ig_th。當該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大於該預定起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ig_th時,該CPU於步驟20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78] 對比之下,當該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起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ig_th,該CPU於步驟20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07。於步驟2007中,該CPU決定該引擎是否在操作中。當該引擎係不在操作中時,該CPU於步驟2007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79]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係在操作中時,該CPU於步驟2007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10。於步驟201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為低於該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   [0280]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該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時,該CPU於步驟20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15。於步驟2015中,該CPU執行藉由圖21中的流程圖所顯示之冷控制常式。   [0281] 因此,當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015時,該CPU開始由圖21的步驟2100之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05。於步驟2105中,該CPU決定在圖26的常式(稍後敘述)中所設定之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282] 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1”時,該CPU於步驟21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並繼續進行至步驟2110。在步驟2110中,於圖27的常式(稍後敘述)中所設定之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亦即,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283]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1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15。於步驟211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D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8)。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1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84]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1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1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20。在步驟212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B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6)。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1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85] 在另一方面,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1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1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25。於步驟2125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   [0286]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12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30。於步驟213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C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7)。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1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87]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12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12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135。於步驟213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A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1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88]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1時,在當該CPU執行圖20之步驟20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0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20。在步驟202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低於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   [0289]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時,該CPU於步驟202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25。於步驟2025中,該CPU執行藉由圖22中之流程圖所顯示的第一暖機預先完成控制常式。   [0290] 因此,當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025時,該CPU開始由圖22之步驟2200的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05。於步驟2205中,該CPU決定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291] 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1”時,該CPU於步驟22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10。在步驟2210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292]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2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15。於步驟221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H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2)。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2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2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93]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2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2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20。於步驟222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F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0)。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2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94] 在另一方面,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2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2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25。於步驟2225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   [0295]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22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30。於步驟223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G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1)。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2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2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96]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22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22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235。於步驟223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E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9)。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2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297]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二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2時,在當該CPU執行圖20之步驟202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02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30。於步驟203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低於該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   [0298]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該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該CPU於步驟203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35。於步驟2035中,該CPU執行藉由圖23中的流程圖所顯示之第二暖機預先完成控制常式。   [0299] 因此,當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035時,該CPU開始由圖23的步驟2300之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05。於步驟2305中,該CPU決定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300] 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1”時,該CPU於步驟23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10。於步驟2310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301]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3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15。於步驟231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K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5)。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3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02]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3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3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20。於步驟232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I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3)。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3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03] 在另一方面,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3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3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25。於步驟2325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   [0304]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32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30。於步驟233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J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4)。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3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05]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32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32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335。於步驟233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E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9)。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3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在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06]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三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3時,在當該CPU執行圖20之步驟203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03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040。於步驟2040中,該CPU執行藉由圖24中的流程圖所顯示之暖機後完成控制常式。   [0307] 因此,當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040時,該CPU開始由圖24的步驟2400之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05。於步驟2405中,該CPU決定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   [0308] 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1”時,該CPU於步驟24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10。於步驟2410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亦即,是否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   [0309]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4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15。於步驟241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O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9)。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4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0]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4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4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20。於步驟242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M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7)。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4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1] 在另一方面,當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4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4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25。於步驟2425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是否為“1”。   [0312] 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1”時,該CPU於步驟242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30。於步驟2430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N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8)。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4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3] 對比之下,當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為“0”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42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42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435。於步驟2435中,該CPU藉由執行該操作控制L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看圖16)。在其之後,該CPU經由步驟2495繼續進行至圖20的步驟2095。於步驟20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4] 該CPU被建構成在預定時間間隔執行藉由圖25中之流程圖所顯示的常式。因此,當來到預定時機時,該CPU開始由圖25之步驟2500的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05。於步驟2505中,在源自該點火操作之引擎10的啟動之後,該CPU決定該循環數(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大於該預定起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ig_th。   [0315] 當該起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ig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起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ig_th時,該CPU於步驟25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6] 對比之下,當該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係大於該預定起動後引擎循環數Cig_th時,該CPU於步驟25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06。於步驟2506中,該CPU決定該引擎是否在操作中。當該引擎不是在操作中時,該CPU於步驟2506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在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7]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係在操作中時,該CPU於步驟2506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07。於步驟2507中,在該引擎10的重新啟動之後,該CPU決定該循環數(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是否大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   [0318] 當該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大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時,該CPU於步驟2507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10。於步驟2510中,該CPU決定該冷態是否被滿足。當該冷態被滿足時,該CPU於步驟25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15。於步驟2515中,該CPU執行圖21中所顯示的冷卻控制常式,且在其之後,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19] 對比之下,當該冷態不被滿足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5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5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20。於步驟2520中,該CPU決定該上半暖機條件是否被滿足。當該上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該CPU於步驟252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25。於步驟2525中,該CPU執行圖22中所顯示的第一暖機預先完成控制常式,且在其之後,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20] 對比之下,當該上半暖機條件不被滿足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52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52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30。於步驟2530中,該CPU決定該下半暖機條件是否被滿足。當該下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該CPU於步驟253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35。於步驟2535中,該CPU執行圖23中所顯示的第二暖機預先完成控制常式,且在其之後,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21] 對比之下,當該下半暖機條件不被滿足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53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53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40。於步驟2540中,該CPU執行圖24中所顯示的暖機後完成控制常式,且在其之後,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22] 在另一方面,當該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_th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507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507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45。於步驟2545中,該CPU決定該上半暖機條件是否被滿足。   [0323] 當該上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該CPU於步驟254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50。於步驟2550中,該CPU藉由執行重新啟動控制(操作控制D)來控制該泵浦70與類似者等的操作狀況。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595。於步驟25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24] 對比之下,當該上半暖機條件不被滿足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54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54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10。如上述。該CPU執行步驟2510及以下步驟中的製程。   [0325] 當該CPU於步驟254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10、及於步驟2510中進一步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520時,該CPU業已於步驟2545中決定該上半暖機條件不被滿足,故該CPU亦決定該上半暖機條件不被滿足,亦即,該CPU於步驟2520中造成負決定。   [0326] 該CPU被建構成在預定時間間隔執行藉由圖26中之流程圖所顯示的常式。因此,當來到預定時機時,該CPU開始由圖26之步驟2600的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05。於步驟2605中,該CPU決定該引擎操作狀況是否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內。   [0327] 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內時,該CPU於步驟26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10。於步驟261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為高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   [0328]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該CPU於步驟26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15。於步驟2615中,該CPU將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設定為“1”。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695。於步驟26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29]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該CPU於步驟26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20。於步驟262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載荷KL是否為小於該臨界載荷KLth。   [0330] 當該引擎載荷KL係小於該臨界載荷KLth時,該CPU於步驟262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25。於步驟2625中,該CPU將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設定為“0”。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695。於步驟26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1]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載荷KL係大於或等於該臨界載荷KLth時,該CPU於步驟262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15。於步驟2615中,該CPU將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設定為“1”。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695。於步驟26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2] 在另一方面,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執行區域Rb外側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6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6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630。於步驟2630中,該CPU將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egr設定為“0”。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695。於步驟26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3] 該CPU被建構成在預定時間間隔執行藉由圖27中之流程圖所顯示的常式。因此,當來到預定時機時,該CPU開始由圖27之步驟2700的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05。於步驟2705中,該CPU決定該外側空氣溫度Ta是否為高於該臨界溫度Tath。   [0334] 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高於該臨界溫度Tath時,該CPU於步驟27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10。於步驟2710中,該CPU決定該加熱器開關88是否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   [0335] 當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時,該CPU於步驟27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15。於步驟2715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為高於該第九引擎卻劑溫度TWeng9。   [0336]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時,該CPU於步驟271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20。於步驟2720中,該CPU將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設定為“1”。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795。於步驟27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7]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時,該CPU於步驟271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25。於步驟2725中,該CPU將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設定為“0”。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795。於步驟27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8] 在另一方面,當該加熱器開關88被設定在該關閉位置中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71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71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25。於步驟2725中,該CPU將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設定為“0”。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步驟2795。於步驟27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39] 當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低於或等於該臨界溫度Tath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7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705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30。於步驟2730中,該CPU決定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是否為高於該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   [0340]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時,該CPU於步驟273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35。於步驟2735中,該CPU將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設定為“1”。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795。於步驟27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41] 對比之下,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低於或等於該第八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8時,該CPU於步驟273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740。在步驟2740中,該CPU將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旗標Xht設定為“0”。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步驟2795。於步驟27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42] 該CPU被建構成在預定時間間隔執行藉由圖28中的流程圖所顯示之常式。因此,當來到預定時機時,該CPU開始由圖28的步驟2800之製程,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805。於步驟2805中,該CPU決定該熄火操作是否已被施行。   [0343] 當該熄火操作已被施行時,該CPU於步驟2805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807。於步驟2807中,該CPU停止該泵浦70的操作,且在其之後,繼續進行至步驟2810。在步驟2810中,該CPU決定該關斷閥75是否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   [0344] 當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CPU於步驟281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815。於步驟2815中,該CPU將該關斷閥75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820。   [0345] 對比之下,當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時,該CPU於步驟2810中造成負決定,且直接地繼續進行至步驟2820。   [0346] 當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820時,該CPU決定該選擇器閥門78是否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逆流位置中時,該CPU於步驟2820中造成肯定性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825。於步驟2825中,該CPU將該選擇器閥門78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在其之後,該CPU繼續進行至步驟2895。於步驟28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47] 對比之下,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820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820中造成負決定,且繼續進行至步驟2895。於步驟28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48] 當該熄火操作尚未被施行時,在當該CPU執行步驟2805的製程之時,該CPU於步驟2805中造成負決定,且直接地繼續進行至步驟2895。於步驟2895中,該CPU立刻結束該常式。   [0349] 該冷卻系統的特定操作係在上面被敘述。以此組構,於直至該引擎10之暖機完成時期間,其係可能回應於該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及該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達成冷卻劑的供給,且亦在高比率增加該引擎溫度Teng。   [0350] 本發明不被限制於該上述實施例。各種選擇性實施例可被採用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第一選擇性實施例   [0351] 譬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第一選擇性實施例,本發明係亦適用於冷卻系統,如圖29中所顯示。在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中,該選擇器閥門78未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5P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置於該冷卻劑管54P中。該冷卻劑管62P之第一端部61A被連接至該選擇器閥門78。   [0352] 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時,該選擇器閥門78允許於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冷卻劑管54P的第一端部54A間之冷卻劑通道54的部分541(在下文,被稱為該冷卻劑通道54之第一部分541)、及於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冷卻劑管54P的第二端部54B間之冷卻劑通道54的部分542(在下文,被稱為該冷卻劑通道54之第二部分54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同時該選擇器閥門78關斷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一部分54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及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二部分54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   [0353] 在另一方面,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時,該選擇器閥門78允許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二部分54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同時該選擇器閥門78關斷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一部分54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及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一部分541及該第二部分54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   [0354] 當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關斷位置中時,該選擇器閥門78關斷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一部分541及第二部分54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一部分541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及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二部分542及該冷卻劑通道62間之冷卻劑的通過。 根據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的操作   [0355] 在與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的每一者之條件相同的條件之下,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任一者。在下文,於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中,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為典型操作控制之操作控制E及操作控制L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E   [0356] 當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之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於該操作控制E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0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57]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及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之第二部分542、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四部分584,並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58] 以藉由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所執行的操作控制E,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之冷卻劑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的第二部分542、該選擇器閥門78、該冷卻劑通道62、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第四部分584、該泵浦70、該冷卻劑通道53、及該冷卻劑通道55,且接著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為此緣故,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   [0359] 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案例相比較,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   [0360] 此外,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冷卻劑之溫度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變得局部地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的冷卻劑之汽化。 操作控制L   [0361] 在另一方面,當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之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於該操作控制L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6、77之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1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62]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4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排出至該冷卻劑通道53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5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363]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流入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通過該散熱器71,且接著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64] 以藉由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所執行之操作控制L,既然已通過該散熱器71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以具有低溫之冷卻劑的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第二選擇性實施例   [0365] 相對本發明之實施例,本發明係亦適用於根據第二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如在圖32中所顯示。在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中,該泵浦70被設置,使得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連接至該冷卻劑通道53,且該泵浦出口埠70out被連接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根據第二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之操作   [0366] 在與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的對應一者相同的條件之下,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每一者。在下文,於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的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中,為典型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E及操作控制L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E   [0367] 當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的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於該操作控制E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77的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3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68]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二部分552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及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並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及該冷卻劑通道53,及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69] 以藉由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所執行的操作控制E,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之冷卻劑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該冷卻劑通道53、該泵浦70、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第四部分584、該冷卻劑通道62、該選擇器閥門78、及該冷卻劑通道55之第二部分552,且接著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為此緣故,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hr。   [0370] 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   [0371] 此外,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溫度變得局部地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 操作控制L   [0372] 在另一方面,當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的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控制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於該操作控制L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6、77的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4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73]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被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374]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及該冷卻劑通道53,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且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及該冷卻劑通道53,及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75] 以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所執行的操作控制L,既然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以具有低溫的冷卻劑之使用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第三選擇性實施例   [0376] 相對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係亦適用於根據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如在圖35中所顯示。於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以及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中,該選擇器閥門78不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5P中,且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置在該冷卻劑管54P中。該冷卻劑管62P之第一端部61A被連接至該選擇器閥門78。   [0377] 於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以及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中。該泵浦70被設置,使得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連接至該冷卻劑通道53,且該泵浦出口埠70out係連接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   [0378] 於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之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及該逆流位置的每一者中之案例中,該選擇器閥門78的工作係與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的選擇器閥門78之工作相同。 根據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之操作   [0379] 在與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的對應一者相同的條件之下,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每一者。在下文,於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的操作控制A、B、C、D、E、F、G、H、I、J、K、L、M、N、O之中,為典型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E及操作控制L將被敘述。 操作控制E   [0380] 當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的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於該操作控制E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5、76、77的每一者被設定於該閥門關閉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6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81]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62及該冷卻劑通道54之第二部分542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且接著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及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該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及該冷卻劑通道53,及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82] 以藉由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所執行的操作控制E,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具有高溫之冷卻劑直接地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而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為此緣故,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之任一者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   [0383] 既然尚未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亦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與已通過該散熱器71與類似者等的任一者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的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頭溫度Thd。   [0384] 此外,既然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防止於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溫度變得局部地非常高。其結果是,其係可能防止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或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中之冷卻劑的汽化。 操作控制L   [0385] 在另一方面,當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的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控制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L。於該操作控制L中,該泵浦70被操作,且該關斷閥76、77的每一者被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該關斷閥75被設定於該閥門打開位置中,及該選擇器閥門78被設定在該順流位置中,使得該冷卻劑如藉由圖37中之箭頭所指示地循環。   [0386] 如此,由該泵浦出口埠70out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的部分冷卻劑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6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在另一方面,被排出至該散熱器冷卻劑通道58之冷卻劑的剩餘部分經由該冷卻劑通道57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   [0387] 流入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之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4及該冷卻劑通道53,且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在另一方面,流入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的冷卻劑流經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接著相繼地流經該冷卻劑通道55及該冷卻劑通道53,及由該泵浦入口埠70in被導入該泵浦70。   [0388] 以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所執行的操作控制L,既然已通過該散熱器71之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及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其係可能以具有低溫的冷卻劑之使用冷卻該汽缸頭14及該汽缸體15。 第四選擇性實施例   [0389] 相對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係亦適用於根據第四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如在圖38中所顯示。於根據該第四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中,該散熱器71不被設置在該冷卻劑通道58中,其將該冷卻劑通道56的第二端部56B與該冷卻劑通道57之第二端部57B連接至該泵浦70,且該散熱器71被設置在該冷卻劑通道53中。 根據第四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之操作   [0390] 當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I、J、K之任一者的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四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與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不同之操作控制F、G、H的任一者。在另一方面,當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及該操作控制L、M、N、O的任一者之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第四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E、F、G、H與該操作控制L、M、N、O之對應一者以及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   [0391] 當根據該第四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B、C、D及該操作控制L、M、N、O時,與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A、L、M、N、O之案例中的那些效果類似之有利效果被獲得。   [0392] 當根據該第四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執行該操作控制E、F、G、H、I、J、K之任一者時,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及具有低溫的冷卻劑被供給至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然而,流經該汽缸頭冷卻劑通道51具有高溫之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為此緣故,與至少藉由該散熱器71所冷卻及具有低溫的冷卻劑被直接地供給至該汽缸體冷卻劑通道52之案例相比較,其係可能在高比率增加該汽缸體溫度Tbr。   [0393] 於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中,該EGR系統40可被建構成包括旁通管,其將在該EGR冷卻器43上游的廢氣再循環管41連接至在該EGR冷卻器43下游之廢氣再循環管41,使得該EGR氣體繞過該EGR冷卻器43。   [0394] 於此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停止區域Ra(看圖4)內時的案例中,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不停止EGR氣體之供給至該等汽缸12,並可被建構成經由該旁通管將EGR氣體供給至該等汽缸12。於此案例中,既然EGR氣體繞過該EGR冷卻器43,具有相當高溫度的EGR氣體被供給至該等汽缸12。   [0395] 另一選擇係,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該EGR停止區域Ra內時,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回應於關於包括該引擎操作狀況之參數的條件,選擇性地執行經由該旁通管將EGR氣體之停止供給至該等汽缸12及將EGR氣體供給至該等汽缸12的任一者。   [0396] 當偵測該汽缸體15本身之溫度(尤其,該汽缸體15靠近界定該燃燒室的汽缸內孔之部分的溫度)之溫度感測器被設置在該汽缸體15中時,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使用該汽缸體15本身的溫度代替該上汽缸體冷卻劑溫度TWbr_up。當偵測該汽缸頭14本身之溫度(尤其,該汽缸頭14靠近界定該燃燒室的壁面表面之部分的溫度)之溫度感測器被設置在該汽缸頭14中時,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使用該汽缸頭14本身的溫度代替該汽缸頭冷卻劑溫度TWhd。   [0397] 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使用起動後累積燃料量ΣQ,其係首次在該點火開關89被設定於該開啟位置中之後由該引擎10的啟動,代替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或除了該起動後累積空氣量ΣGa以外,由該燃料噴射閥13供給至該等汽缸12a、12b、12c、12d之燃料的總量。   [0398] 於此案例中,當該起動後累積燃料量ΣQ係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燃料量ΣQ1時,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冷態,及當該起動後累積燃料量ΣQ係大於該第一臨界燃料量ΣQ1且小於或等於第二臨界燃料量ΣQ2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上半暖機狀態。當該起動後累積燃料量ΣQ係大於該第二臨界燃料量ΣQ2並小於或等於第三臨界燃料量ΣQ3時,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下半暖機狀態,並當該起動後累積燃料量ΣQ係大於第三臨界燃料量ΣQ3時,決定該引擎暖機狀況為該暖機完成狀態。   [0399]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七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7時,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甚至當該引擎操作狀況落在圖4中所示EGR停止區域Ra或圖4中所示EGR停止區域Rc內時,決定有EGR冷卻器冷卻劑流動請求。於此案例中,圖26的步驟2605及步驟2630之製程被省略。如此,在當該引擎操作狀況由該EGR停止區域Ra或該EGR停止區域Rc改變至該EGR執行區域Rb之時,冷卻劑業已被供給至該EGR冷卻器冷卻劑通道59。為此緣故,其係可能與開始將EGR氣體供給至該等汽缸12同時地冷卻EGR氣體。   [0400] 當該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係高於該第九引擎冷卻劑溫度TWeng9時,同時該外側空氣溫度Ta係高於該臨界溫度Tath,根據該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可被建構成決定有加熱器芯冷卻劑流動請求,而不管該加熱器開關88的設定位置。於此案例中,圖27之步驟2710的製程被省略。   [0401] 當該重新啟動後之引擎循環數Crst係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重新啟動後的引擎循環數Crst_th及該上半暖機條件被滿足時,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可為被建構成不執行該操作控制D,並可被建構成執行該操作控制B或該操作控制C當作該重新啟動操作控制。   [0402] 在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及根據該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中,本發明係亦適用於不包括該冷卻劑通道59及該關斷閥76之冷卻系統、不包括該冷卻劑通道60及該關斷閥77的冷卻系統、或不包括該冷卻劑通道59、60、61及該關斷閥76、77之任一者的冷卻系統。
[0403]
10‧‧‧引擎
10a‧‧‧輸出軸桿
11‧‧‧引擎本體
12‧‧‧氣缸
12a‧‧‧氣缸
12b‧‧‧氣缸
12c‧‧‧氣缸
12d‧‧‧氣缸
13‧‧‧燃料噴射閥
14‧‧‧汽缸頭
15‧‧‧汽缸體
20‧‧‧進氣系統
21‧‧‧進氣歧管
22‧‧‧進氣管
23‧‧‧空氣濾清器
24‧‧‧渦輪增壓器
24a‧‧‧壓縮機
24b‧‧‧渦輪
25‧‧‧中間冷卻器
26‧‧‧節流閥
27‧‧‧節流閥致動器
30‧‧‧排氣系統
31‧‧‧排氣歧管
32‧‧‧排氣管
40‧‧‧EGR系統
41‧‧‧廢氣再循環管
42‧‧‧EGR控制閥
43‧‧‧EGR冷卻器
51‧‧‧冷卻劑通道
51A‧‧‧第一端部
51B‧‧‧第二端部
52‧‧‧冷卻劑通道
52A‧‧‧第一端部
52B‧‧‧第二端部
53‧‧‧冷卻劑通道
53A‧‧‧第一端部
53B‧‧‧第二端部
53P‧‧‧冷卻劑管
54‧‧‧冷卻劑通道
54A‧‧‧第一端部
54B‧‧‧第二端部
54P‧‧‧冷卻劑管
541‧‧‧部分
542‧‧‧部分
55‧‧‧冷卻劑通道
55A‧‧‧第一端部
55B‧‧‧第二端部
55P‧‧‧冷卻劑管
551‧‧‧部分
552‧‧‧部分
56‧‧‧冷卻劑通道
56A‧‧‧第一端部
56B‧‧‧第二端部
56P‧‧‧冷卻劑管
57‧‧‧冷卻劑通道
57A‧‧‧第一端部
57B‧‧‧第二端部
57P‧‧‧冷卻劑管
58‧‧‧冷卻劑通道
58A‧‧‧第一端部
58B‧‧‧第二端部
58P‧‧‧冷卻劑管
58Pa‧‧‧部分
58Pb‧‧‧部分
58Pc‧‧‧部分
58Pd‧‧‧部分
581‧‧‧部分
582‧‧‧部分
583‧‧‧部分
584‧‧‧部分
59‧‧‧冷卻劑通道
59A‧‧‧第一端部
59B‧‧‧第二端部
59P‧‧‧冷卻劑管
60‧‧‧冷卻劑通道
60A‧‧‧第一端部
60B‧‧‧第二端部
60P‧‧‧冷卻劑管
61‧‧‧冷卻劑通道
61A‧‧‧第一端部
61B‧‧‧第二端部
61P‧‧‧冷卻劑管
62‧‧‧冷卻劑通道
62A‧‧‧第一端部
62B‧‧‧第二端部
62P‧‧‧冷卻劑管
70‧‧‧泵浦
70in‧‧‧入口埠
70out‧‧‧出口埠
71‧‧‧散熱器
72‧‧‧加熱器芯
75‧‧‧關斷閥
76‧‧‧關斷閥
77‧‧‧關斷閥
78‧‧‧選擇器閥門
81‧‧‧空氣流量計
82‧‧‧曲柄角感測器
83‧‧‧冷卻劑溫度感測器
84‧‧‧冷卻劑溫度感測器
85‧‧‧冷卻劑溫度感測器
86‧‧‧冷卻劑溫度感測器
87‧‧‧空氣溫度感測器
88‧‧‧加熱器開關
89‧‧‧點火開關
90‧‧‧電子控制單元
100‧‧‧混合動力車輛
101‧‧‧加速度操作量感測器
102‧‧‧車速感測器
103‧‧‧電池感測器
104‧‧‧第一旋轉角度感測器
105‧‧‧第二旋轉角度感測器
110‧‧‧電動發電機
111‧‧‧旋轉軸桿
120‧‧‧電動發電機
121‧‧‧旋轉軸桿
130‧‧‧變流機
140‧‧‧電池
150‧‧‧動力分配裝置
151‧‧‧輸出軸桿
160‧‧‧動力傳送裝置
161‧‧‧減速齒輪系
162‧‧‧差速齒輪
180‧‧‧車輪驅動軸桿
190‧‧‧前輪
[0029] 本發明之示範實施例的特色、優點、及技術與工業重要性將在下面參考所附圖面被敘述,其中相像數字表示相像元件,且其中:   圖1係圖式,其顯示一車輛,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冷卻系統所施加之內燃機係安裝在該車輛上;   圖2係圖式,其顯示圖1所示的內燃機;   圖3係圖式,其顯示根據該實施例之冷卻系統;   圖4係圖解,其被使用於透過圖2中所示的EGR控制閥來控制;   圖5係表格,其顯示被該冷卻系統所執行之操作控制;   圖6係類似於圖3的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B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7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C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8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D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9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E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0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F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1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G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2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H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3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I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4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J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5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K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6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L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7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M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8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N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19係類似於圖3之圖式,且係顯示當該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O時之冷卻劑流動的圖式;   圖20係流程圖,其顯示藉由圖2及圖3中所顯示之ECU的CPU(在下文,僅只被稱為CPU)所執行之常式;   圖21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2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3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4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5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6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7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8係流程圖,其顯示被該CPU所執行的常式;   圖29係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   圖30係類似於圖29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E的冷卻劑之流動;   圖31係類似於圖29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一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L的冷卻劑之流動;   圖32係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第二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   圖33係類似於圖32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E的冷卻劑之流動;   圖34係類似於圖32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二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L的冷卻劑之流動;   圖35係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第三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   圖36係類似於圖35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E的冷卻劑之流動;   圖37係類似於圖35的圖式,且係圖式,其顯示當根據該第三選擇性實施例之冷卻系統執行操作控制L的冷卻劑之流動;及   圖38係圖式,其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第四選擇性實施例的冷卻系統。

Claims (8)

  1. 一種用於內燃機的冷卻系統,該冷卻系統被應用至包括汽缸頭及汽缸體之內燃機,該冷卻系統被建構成以冷卻劑的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及該汽缸體,該冷卻系統包含:   第一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頭中;   第二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體中;   泵浦,被建構成循環該冷卻劑;   散熱器,被建構成冷卻該冷卻劑;   第三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連接至第一泵浦埠,該第一泵浦埠係泵浦出口埠及泵浦入口埠的其中一者,該泵浦出口埠係該泵浦之冷卻劑出口埠,該泵浦入口埠係該泵浦的冷卻劑入口埠;   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切換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間之泵浦連接的情況,泵浦連接之情況係該泵浦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之連接的情況,該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的狀態,該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被連接至第二泵浦埠的狀態,該第二泵浦埠係該泵浦出口埠及該泵浦入口埠之其中另一者;   第四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連接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   第五冷卻劑通道,將該第四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及   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打開位置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打開,且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關斷,其中:   在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流出之冷卻劑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時,該散熱器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及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之冷卻劑係未冷卻的位置,且在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的位置;及   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時,該散熱器在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出及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之冷卻劑係未冷卻的位置,且在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   該連接切換機件包括:     第六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     第七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及     選擇器閥門,被建構成選擇性設定在順流位置及逆流位置的任一位置中,該順流位置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經由該第六冷卻劑通道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的位置,該逆流位置係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經由該第七冷卻劑通道被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的位置;   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來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及   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來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3. 一種用於內燃機的冷卻系統,該冷卻系統被應用至包括汽缸頭及汽缸體之內燃機,該冷卻系統被建構成以冷卻劑的使用來冷卻該汽缸頭及該汽缸體,該冷卻系統包含:   第一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頭中;   第二冷卻劑通道,被提供於該汽缸體中;   泵浦,被建構成循環該冷卻劑;   散熱器,被建構成冷卻該冷卻劑;   第三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連接至第一泵浦埠,該第一泵浦埠係泵浦出口埠及泵浦入口埠的其中一者,該泵浦出口埠係該泵浦之冷卻劑出口埠,該泵浦入口埠係該泵浦的冷卻劑入口埠;   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切換順流連接狀態及逆流連接狀態間之泵浦連接的情況,泵浦連接之情況係該泵浦至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之連接的情況,該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的狀態,該逆流連接狀態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被連接至第二泵浦埠的狀態,該第二泵浦埠係該泵浦出口埠及該泵浦入口埠之其中另一者;   第四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連接至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四端部;   第五冷卻劑通道,將該第四冷卻劑通道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及   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打開位置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打開,且該關斷閥被建構成設定在閥門關閉位置中,該第五冷卻劑通道係當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關斷,其中:   在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二端部流出之冷卻劑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時,該散熱器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流出及經由該第四冷卻劑通道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之冷卻劑係未冷卻的位置,且在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的位置;及   在該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當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流出的冷卻劑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之第三端部時,該散熱器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流出及經由該連接切換機件流入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三端部之冷卻劑係未冷卻的位置,且在該順流連接狀態被建立時設置於由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二端部及該第二冷卻劑通道的第四端部流出之冷卻劑被冷卻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冷卻系統,其中:   該連接切換機件包括:     第六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的第一端部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     第七冷卻劑通道,將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及     選擇器閥門,被建構成選擇性設定在順流位置及逆流位置的任一位置中,該順流位置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經由該第六冷卻劑通道被連接至該第一泵浦埠的位置,該逆流位置係該第一冷卻劑通道之第一端部經由該第七冷卻劑通道被連接至該第二泵浦埠的位置;   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於該順流位置中來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及   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藉由將該選擇器閥門設定在該逆流位置中來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的任一項之冷卻系統,其中:   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當該內燃機的溫度係高於或等於第一臨界溫度且低於第二臨界溫度時建立該逆流連接狀態,   該第一臨界溫度及該第二臨界溫度被預先設定,   該第一臨界溫度係低於預先設定為該內燃機之溫度的暖機完成溫度,在該溫度或該溫度之上時,電子控制單元決定該內燃機的暖機為完成,及   該第二臨界溫度係低於該暖機完成溫度及高於該第一臨界溫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關斷閥被建構成當該內燃機的溫度係高於或等於該第一臨界溫度及低於該第二臨界溫度時設定在該閥門關閉位置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的任一項之冷卻系統,其中當該連接切換機件由該逆流連接狀態至該順流連接狀態地切換泵浦連接的情況時,該連接切換機件被建構成在該關斷閥的設定位置係由該閥門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閥門打開位置之後,由該逆流連接狀態至該順流連接狀態地切換泵浦連接的情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的任一項之冷卻系統,其中:   該內燃機包括點火開關;及   當該內燃機係以該點火開關的操作所停止時,該連接切換機件被作動,以便建立該順流連接狀態,且該關斷閥被設定在該閥門打開位置中。
TW107105200A 2017-02-14 2018-02-13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TW201835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4617A JP6581129B2 (ja) 2017-02-14 2017-02-14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17-024617 2017-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437A true TW201835437A (zh) 2018-10-01

Family

ID=6122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200A TW201835437A (zh) 2017-02-14 2018-02-13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5759B2 (zh)
EP (4) EP3557018B1 (zh)
JP (1) JP6581129B2 (zh)
CN (2) CN111502815B (zh)
AU (1) AU2018201057A1 (zh)
BR (1) BR102018002953A2 (zh)
CA (1) CA2995014C (zh)
MX (1) MX2018001915A (zh)
PH (1) PH12018050026B1 (zh)
RU (1) RU2686650C1 (zh)
TW (1) TW2018354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4375B2 (ja) * 2017-03-28 2019-07-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DE102019209115A1 (de) * 2019-06-24 2020-12-24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Antrieb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ühlmittelkreislaufs
JP7327221B2 (ja) * 2020-03-10 2023-08-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温調システム
US11371418B2 (en) * 2020-08-18 2022-06-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9427A (en) * 1984-09-29 1987-06-02 Nissan Motor Co., Ltd. Cool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engine or the like including quick cold weather warm-up control
US5074254A (en) * 1987-05-29 1991-12-24 Kubota Ltd. Forced-circulation type water-cooling system for horizontal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JP3185581B2 (ja) * 1995-02-09 2001-07-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3555269B2 (ja) * 1995-08-31 2004-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却水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RU2108469C1 (ru) * 1996-04-04 1998-04-10 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Груздев Жидкос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6230669B1 (en) * 1996-11-13 2001-05-15 Evans Cooling Systems, Inc. Hermetically-sealed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of cooling
RU2160372C2 (ru) * 1997-12-24 2000-12-1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ткрытого типа - Холдинговая компания "Барнаултрансмаш"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JP2000179339A (ja) * 1998-12-18 2000-06-27 Aisin Seiki Co Ltd 冷却水循環装置
DE10032184A1 (de) 2000-07-01 2002-01-10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Küh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4278131B2 (ja) * 2003-04-04 2009-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US6955141B2 (en) * 2003-08-06 2005-10-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gine cooling system
FR2860833B1 (fr) * 2003-10-08 2007-06-0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constitue d'au moins trois passages de refroidissement
JP5040816B2 (ja) * 2008-06-03 2012-10-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回路
WO2011067829A1 (ja) * 2009-12-01 2011-06-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201627631U (zh) * 2009-12-31 2010-11-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JP2011236831A (ja) * 2010-05-11 2011-11-24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JP2012184693A (ja) * 2011-03-04 2012-09-2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EP2562379B1 (de) * 2011-08-23 2015-10-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ühlmittelkreislauf
DE102012200005B4 (de) * 2012-01-02 2015-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ühlmittelkreislaufs
JP2013160183A (ja) 2012-02-07 2013-08-19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5682581B2 (ja) 2012-02-28 2015-03-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15059532A (ja) 2013-09-19 2015-03-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及びエンジン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3655407U (zh) * 2013-12-11 2014-06-18 湖北康晨安宝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防爆柴油机
RU2576753C1 (ru) * 2015-01-16 2016-03-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и автомот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НАМИ" Двухконтурная система циркуляции жидкого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я в двигателе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101646130B1 (ko) * 2015-03-02 2016-08-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써모스탯을 갖는 엔진 냉각시스템
GB2540401B (en) * 2015-07-16 2019-01-23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A cooling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7019A1 (en) 2019-10-23
PH12018050026A1 (en) 2019-04-29
US10385759B2 (en) 2019-08-20
JP6581129B2 (ja) 2019-09-25
EP3361064A2 (en) 2018-08-15
AU2018201057A1 (en) 2018-08-30
CN108425736A (zh) 2018-08-21
RU2686650C1 (ru) 2019-04-29
EP3361064B1 (en) 2020-12-30
EP3361064A3 (en) 2018-10-10
BR102018002953A2 (pt) 2018-10-30
CA2995014A1 (en) 2018-08-14
EP3557020A1 (en) 2019-10-23
JP2018131927A (ja) 2018-08-23
EP3557018B1 (en) 2020-12-16
PH12018050026B1 (en) 2019-04-29
EP3557019B1 (en) 2022-02-23
EP3557018A1 (en) 2019-10-23
US20180230892A1 (en) 2018-08-16
EP3557020B1 (en) 2020-12-16
CA2995014C (en) 2020-07-21
MX2018001915A (es) 2018-11-09
CN108425736B (zh) 2021-03-23
CN111502815A (zh) 2020-08-07
CN111502815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4314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ем (варианты)
TW201835437A (zh) 內燃機的冷卻系統
JP5293236B2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始動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293235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0159462B (zh) 混合动力车辆
JP6583333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6604485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EP3382174A2 (en) Cooling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20204292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08678852B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JP2024013533A (ja) 車両
JP2024013532A (ja) 車両
CN111502873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