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4233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4233A
TW201834233A TW106140773A TW106140773A TW201834233A TW 201834233 A TW201834233 A TW 201834233A TW 106140773 A TW106140773 A TW 106140773A TW 106140773 A TW106140773 A TW 106140773A TW 201834233 A TW201834233 A TW 2018342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display device
pixel
sub
light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3432B (zh
Inventor
李世民
尹赫晙
林周相
金大用
崔恩憘
李世鎮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707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8001217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34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一第一基底膜和在該第一基底膜的一表面上的一圖案層,其中,該圖案層包含:具有一第一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一圖案和在該等第一圖案之間且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二圖案,以及其中,各第一圖案包含:與該顯示面板隔開且與該顯示面板平行的一頂表面、在該頂表面與該顯示面板之間的一底表面、以及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一傾斜表面。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在顯示面板上具備光路徑調整膜、且能夠保持清晰的影像並減少格子狀的圖案的顯示裝置。
通常,諸如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漿顯示面板裝置(PDP)、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裝置的平板顯示裝置容易實現高解析度並且具有各種優點,以作為大尺寸顯示設備。
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各像素包含顯示相應顏色的子像素。
具體而言,當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時,其包括:陣列基板、上基板、和位於其間的液晶層。陣列基板包含:彼此交叉以界定子像素區域的閘極線和資料線、以及在每一個子像素區域中作為開關元件的薄膜電晶體。上基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及/或黑色矩陣。
當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時,其包括:陣列基板、和上保護基板。陣列基板包含:彼此交叉以界定子像素區域的閘極線和資料線;在每一個子像素區域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以及作為每一個子像素區域中的開關元件的薄膜電晶體,以提供電信號到有機發光二極體。
圖1是說明根據先前技術之顯示面板的子像素的佈置的示意圖。
參考圖1,顯示面板11包括複數個像素P以顯示彩色影像,且每一個像素P包含:紅色子像素Pr、藍色子像素Pb、和綠色子像素Pg。
每一個子像素包含開口區域A1和非開口區域A2。開口區域A1是從各個子像素輸出光的區域,非開口區域A2是不從各個子像素輸出光的區域。
非開口區域A2被觀看者認為是格子狀的圖案,而且是顯示品質降低的原因。
然而,由於製程預留(process margin),子像素Pr、Pg、和Pb的非顯示區域A2的有所限制。已經進行了各種研究,以減少格狀圖案,但是卻發生了影像不清楚的現象,例如影像模糊。因此,需要一種保持清晰影像並減少網子狀的圖案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在觀看虛擬實境(VR)設備時,更容易覺察到格子狀的圖案和影像模糊,並且需要解決方案。
據此,本發明係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可以實質上地排除因為先前技術之限制或缺陷所造成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能夠保持清晰的影像並減少察覺到格子狀的圖案。
本發明之額外特徵及優點,將在以下說明書中闡述,且一部分將從說明書中顯而易見,或可藉由本發明的實踐而理解。本發明上述與其他優點將可藉由所撰寫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以及所附圖式中特別指出之結構而實現與達成。
為了實現這些和其他優點,並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這裡具體化和廣泛地描述,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一第一基底膜和在該第一基底膜的一表面上的一圖案層,其中,該圖案層包含具有一第一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一圖案以及在該等第一圖案之間且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二圖案,以及其中,各第一圖案包含:與該顯示面板隔開且與該顯示面板平行的一頂表面、在該頂表面和該顯示面板之間的一底表面、以及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一傾斜表面。
另一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具有一第一折射率和一圓柱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以及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並在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
另一態樣,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一第一圖案層和在該第一圖案層上的一第二圖案層,其中,該第一圖案層和該第二圖案層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擁有一長軸和一短軸的一條形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以及在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其中,各第一圖案部分包含:梯形形狀的一第一表面、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梯形形狀的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的一底側和該第二表面的一底側連接的一第三表面、與該第三表面相對的一第四表面、以及分別連接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的一第一傾斜表面和一第二傾斜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佈置在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短軸上,以及其中,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以及該第一傾斜表面和該第二傾斜表面佈置在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長軸上。
應瞭解本發明上述之一般性說明與以下詳細說明僅為示範性與說明性,其用意在於提供所請求發明之進一步解釋。
1AX‧‧‧次軸、短軸
1S‧‧‧第一表面
2AX‧‧‧主軸、長軸
2S‧‧‧第二表面
3S‧‧‧第三表面
4S‧‧‧第四表面
5S‧‧‧第一傾斜表面
6S‧‧‧第二傾斜表面
11‧‧‧顯示面板
100‧‧‧顯示裝置
110‧‧‧顯示面板
111‧‧‧子像素
111a‧‧‧開口區域
111b‧‧‧非開口區域
113‧‧‧像素
113a‧‧‧開口區域
113b‧‧‧非開口區域
113b1‧‧‧第一非開口區域
113b2‧‧‧第二非開口區域
120‧‧‧光路徑調整膜
121‧‧‧第一基底膜
122‧‧‧圖案層
123‧‧‧第二基底膜
124‧‧‧圖案、第一圖案
125‧‧‧氣隙、第二圖案
200‧‧‧顯示裝置
220‧‧‧光路徑調整膜
221‧‧‧第一基底膜
222‧‧‧圖案層
223‧‧‧第二基底膜
224‧‧‧圖案、第一圖案
225‧‧‧氣隙、第二圖案
320‧‧‧光路徑調整膜
321‧‧‧第一基底膜
322‧‧‧圖案層
323‧‧‧第二基底膜
324‧‧‧圖案、第一圖案
325‧‧‧氣隙、第二圖案
400‧‧‧顯示裝置
410‧‧‧顯示面板
411‧‧‧子像素
411a‧‧‧開口區域
411b‧‧‧非開口區域
420‧‧‧光路徑調整膜
421‧‧‧第一圖案部分
423‧‧‧第二圖案部分
431‧‧‧第一基底膜
433‧‧‧第二基底膜
520‧‧‧光路徑調整膜
521‧‧‧第一圖案層
523‧‧‧第二圖案層
531‧‧‧第一基底膜
533‧‧‧第二基底膜
535‧‧‧第三基底膜
600‧‧‧顯示裝置
610‧‧‧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
611‧‧‧第一基板
613‧‧‧資料線
614‧‧‧第一鈍化層
615a‧‧‧第一電極
615b‧‧‧有機發光層
615c‧‧‧第二電極
616‧‧‧堤岸層
617‧‧‧第二鈍化層
618‧‧‧封裝層
620‧‧‧光路徑調整膜
630‧‧‧偏光板
640‧‧‧保護玻璃
650‧‧‧散熱膜
700‧‧‧顯示裝置
710‧‧‧液晶顯示面板
711‧‧‧第一基板
712‧‧‧第二基板
713‧‧‧閘極電極
714‧‧‧閘極絕緣層
715‧‧‧半導體層
716‧‧‧源極電極
717‧‧‧汲極電極
718‧‧‧第一鈍化層
719‧‧‧第二鈍化層
719a‧‧‧汲極接觸孔
720‧‧‧光路徑調整膜
770‧‧‧像素電極
771‧‧‧共同電極
772‧‧‧黑色矩陣
773‧‧‧彩色濾光片層
778‧‧‧覆蓋層
779‧‧‧液晶層
780‧‧‧資料線
781‧‧‧第一偏光板
782‧‧‧第二偏光板
A1‧‧‧開口區域
A2‧‧‧非開口區域
d‧‧‧距離
E‧‧‧有機發光二極體
R‧‧‧紅色子像素
G‧‧‧綠色子像素
B‧‧‧藍色子像素
HB‧‧‧頂側
h‧‧‧高度
k‧‧‧距離
LB‧‧‧底側
P‧‧‧像素
P1‧‧‧第一圖案部分
P2‧‧‧第二圖案部分
Pa‧‧‧子像素
Pr‧‧‧紅色子像素
Pb‧‧‧藍色子像素
Pg‧‧‧綠色子像素
T‧‧‧膠帶
Td‧‧‧驅動薄膜電晶體
Tr‧‧‧薄膜電晶體
TrA‧‧‧開關區域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θ1‧‧‧銳角
θ2‧‧‧鈍角
①‧‧‧光路徑
②‧‧‧光路徑
③‧‧‧光路徑
所附圖式提供對本發明進一步理解並且併入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以及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式中:圖1是說明根據先前技術之顯示面板的子像素的佈置的示意圖;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3和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圖案的放大圖;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子像素的佈置的示意圖;圖6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6B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沿著圖6A中之VI-V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7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圖7B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沿著圖7A中之VII-V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圖8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通過光路徑調整膜的光路徑的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圖片;圖10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剖面圖;圖1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剖面圖;圖1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1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沿著圖13中之XIV-XIV線所截取的剖面圖;圖1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通過光路徑調整膜的光路徑的示意圖;圖16A至圖16C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圖17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透視圖;圖17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一圖案部分的透視圖;圖17C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一圖案層的光路徑的示意圖;圖17D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二圖案層的光路徑的示意圖;圖18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在顯示裝置中經過第一圖案層和第二圖案層時的光輸出範圍的示意圖;圖19A至圖19F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圖20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或第五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圖片;圖2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例的示意圖;以及圖2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例的示意圖。
以下配合圖示及元件符號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請詳細參考本發明實 施例,將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說明。相同的元件編號在整份圖式中用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參考圖2,顯示裝置100包括顯示面板110以及在顯示面板110上的光路徑調整膜120。
光路徑調整膜120包含:第一基底膜121、第二基底膜123、以及位於第一基底膜121與第二基底膜123之間的圖案層122。
第二基底膜123可以作用以防止外部光線的散射。因此,當不受外部光線的影響時(例如,當使用VR裝置時),第二基底膜123可以從顯示裝置100中去除。
第一基底膜121支撐圖案層122,第一基底膜121可以接觸顯示面板110並保護顯示面板110免受濕氣或衝擊,從而可以實現可靠性。
圖案層122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複數個圖案124(也稱為「第一圖案」)以及位於該等圖案124之間並具有小於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的氣隙125(也稱為「第二圖案」)。在該實施例中,氣隙125是作為示例性的,並且可以使用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折射率的材料。
每一第一基底膜121和第二基底膜123可以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碳酸酯(PC)、或丙烯醯基材料製成。圖案層122可以由聚碳酸酯(PC)或丙烯酸基材料製成。
光路徑調整膜120使用圖案層122來調整來自顯示面板110的光的路徑並輸出光。
圖3和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放大圖。
參考圖3和圖4,圖案層122的每一個圖案124可以包含:與顯示面板110隔開一預定距離並與顯示面板110平行的頂表面、位於該頂表面與顯示面板110之間的底表面、以及以一預定傾斜角度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傾斜表面。圖案124可以具有例如圖3的截頭四角錐形狀或圖4的截頭圓錐形狀。
圖案124可以具有其他截頭的多角錐形狀。換句話說,圖案124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圖案124的頂表面和底表面在尺寸上不同以調整來自顯示面板110的光的路徑。
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子像素的佈置的示意圖。
參考圖5,可以使用PenTile結構,其中紅色子像素R和藍色子像素B可以交替地佈置在同一列中,綠色子像素G可以佈置在相鄰列中。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結構和佈置。每一個子像素111包含開口區域111a和非開口區域111b。
開口區域111a是從各子像素111輸出光的區域,而非開口區域111b是不從各子像素111輸出光的區域。
非開口區域111b被觀察者認為是格子狀的圖案,而且是顯示品質下降的原因。然而,由於非開口區域111b是形成用於操作子像素111的閘極線和資料線以及薄膜電晶體的區域,因此,由於製程預留(process margin),非顯示區域111b的減少有所限制。
圖6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參考圖6A,在PenTile結構的子像素佈置中,光路徑調整膜120可以被配置成使得截頭四角錐形狀的圖案124對應於各個子像素111,每一個子像素111包含開口區域111a和非開口區域111b。
圖6B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沿著圖6A中之VI-V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參考圖6B,光路徑調整膜120位於顯示面板110上。
光路徑調整膜120可以包含:第一基底膜121、第二基底膜123、以及在第一基底膜121與第二基底膜123之間的圖案層122。
圖案層122可以包含複數個圖案124和複數個氣隙125,並且每一個圖案124可以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111。
詳細地,每一個圖案124可以具有使得圖案124包含與顯示面板110隔開一預定距離並與顯示面板110平行的頂表面、位於該頂表面與顯示面板110之間的底表面、以及以一預定傾斜角度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傾斜表面的形狀。
在這種情況下,圖案124的頂表面具有比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的面積大的面積,以防止子像素111的亮度降低。圖案124的底表面具有比頂表面的面積大的面積,以藉由該傾斜表面調整光路徑。
圖案124的下表面的面積比開口區域111a的面積大,並且等於或小於子像素111的面積,並且圖案124的底表面不相互重疊。因此,每一個圖案124被佈置為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111。
圖7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
參考圖7A,在PenTile結構的像素113的佈置中,光路徑調整膜120的每一個圖案124可以被佈置為對應於每一個像素113。
每一個像素113可以包含輸出光的開口區域113a和不輸出光的非開口區域113b。像素113的每一個開口區域113a可以形成在像素113的每一個子像素區域處。
非開口區域113b可以包含圍繞開口區域113a的外圍部分的第二非開口區域113b2、以及在開口區域113a之間的第一非開口區域113b1。
圖7B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沿著圖7A中之VII-V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參考圖7B,光路徑調整膜120位於顯示面板110上。
光路徑調整膜120可以包含:第一基底膜121、第二基底膜123、以及在第一基底膜121與第二基底膜123之間的圖案層122。
圖案層122可以包含複數個圖案124和複數個氣隙125,並且每一個圖案124可以對應於每一個像素113。
詳細地,每一個圖案124可以具有使得圖案124包含與顯示面板110隔開一預定距離並與顯示面板110平行的頂表面、位於該頂表面和顯示面板110之間的底表面、以及以一預定傾斜角度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傾斜表面的形狀。
在這種情況下,圖案124的頂表面具有比像素113的開口區域113a和第一非開口區域113b1的面積大的面積,以防止像素113的亮度降低。圖案124的底表面具有比頂表面的面積大的面積,以藉由該斜面表面調整光路徑。
圖案124的底表面的面積比像素113的開口區域113a和第一非開口區域113b1的面積大,並等於或小於像素113的面積,並且圖案124的底表面彼此不重疊。因此,每一個圖案124被佈置為對應於每一個像素113。
圖8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通過光路徑調整膜的光路徑的示意圖。
參考圖8,通過第一基底膜121輸入的光在穿過圖案層122的圖案124的同時,在路徑上被調整,然後穿過第二基底膜123之後被輸出。
詳細地說,從每一個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垂直輸入到圖案124的底表面的中心部分的光穿過第一基底膜121、圖案124、和第二基底膜123而沒有折射然後照原樣輸出(例如,光路徑①)。
從每一個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輸入經過圖案124的底表面到傾斜表面的光被全反射從而在路徑上被調整,並且被輸出到與子像素111的非開口區域111b對應的區域(例如光路徑②)。
因為在空氣間隙125與圖案124之間的折射率的差異,從每一個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輸入到圖案124的傾斜表面的光在朝向第二基底膜123的路徑上被調整,並被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111的非開口區域111b的區域(例如,光路徑③)。
因此,當來自各子像素111的光線穿過光路徑調整膜120時,光可以輸出至對應於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的區域,也可以在路徑上被調整並輸出至對應於子像素111的非開口區域111b的區域。因此,可以減少格子狀圖案,並且可以保持清晰的影像。
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圖片。可以省略掉與前述實施例的部分類似的部分的解釋。
參考圖9,由於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經由光路徑調整膜120將來自每一個子像素111的光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111的開口區域111a和非開口區域111b的區域,可以看出產生了清晰的影像,並且減少了格狀圖案。
<第二實施例>
圖10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剖面圖。
參考圖10,光路徑調整膜220包含:第一基底膜221、第二基底膜223、以及在第一基底膜221和第二基底膜223之間的圖案層222。
第二基底膜223可以作用以防止外部光線散射。因此,當不受外部光的影響時(例如,當使用VR裝置時),可以從顯示裝置200中去除第二基底膜223。
第一基底膜221可以接觸顯示面板(例如,圖7B的110)並保護顯示面板免受濕氣或衝擊,從而可以實現可靠性。
圖案層222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複數個圖案224(也稱為「第一圖案」)以及在該等圖案224之間並且具有小於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的氣隙225(也稱為「第二圖案」)。在該實施例中,氣隙225是作為示例性的,並且可以使用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折射率的材料。
第一基底膜221和第二基底膜223中的每一個可以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碳酸酯(PC)、或丙烯醯基材料製成。圖案層222可以由聚碳酸酯(PC)或基於丙烯醯的材料製成。
圖案層222的每一個圖案224可以形成為使得圖案224包含:與顯示面板隔開一預定距離並且與顯示面板平行的頂表面、在該頂表面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底表面、以及以一預定傾斜角度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傾斜表面。
在該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圖案224的底表面以一預定距離d彼此隔開。
圖案224的頂表面具有比子像素(例如,圖6B的111)的開口區域(例如,圖6B的111a)的面積大的面積,以防止子像素的亮度降低。圖案224的底表面具有比頂表面的面積大的面積,以藉由該傾斜表面調整光路徑。
圖案224的底表面的面積比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的面積大,並根據底表面之間的距離d小於子像素的面積。
<第三實施例>
圖1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剖面圖。可以省略掉與前述實施例的部分類似的部分的解釋。
參考圖11,圖案層322的每一個圖案324(也稱為「第一圖案」)可以具有倒截頭多角錐形狀,例如,倒截頭四角錐形狀或倒截頭圓錐形狀,使得圖案324包含:與顯示面板(例如,圖7B的110)隔開一預定距離並且與顯示面板平行的頂表面、位於該頂表面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底表面、以及以一預定傾斜角度連接該頂表面和該底表面的傾斜表面。
在該實施例中,圖案324的底表面具有比子像素(例如,圖6B的111)的開口區域(例如,圖6B的111a)的面積大的面積,以防止子像素的亮度減小。圖案324的頂表面具有比底表面的面積大的面積,以藉由該傾斜表面調整光路徑。
圖案324的頂表面的面積大於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的面積,並且等於或小於子像素的面積,並且圖案324的頂表面不重疊彼此。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基底膜321輸入的光在穿過圖案層322的圖案324的同時在路徑上被調整,然後穿過第二基底膜323之後被輸出。
詳細地說,從每一個子像素(例如,圖6B的111)的開口區域(例如,圖6B的111a)輸入到圖案324的底表面的光穿過第一基底薄膜321、圖案324、和第二基底薄膜323而沒有折射,然後照原樣輸出(例如,光路徑①)。
因為在空氣間隙325(也稱為以作為「第二圖案」)與圖案324之間的折射率的差異,從每一個子像素的開口區域輸入到圖案324的傾斜表面的 光在朝向第二基底膜323的路徑上被調整,並被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例如,光路徑②)的非開口區域(例如,圖6B的111b)的區域。
因此,當來自每一個子像素的光穿過光路徑調整膜320時,光可以被輸出到與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相對應的區域,並且也可以在路徑上被調整並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的非開口區域。因此,可以減少格子狀圖案,並且可以保持清晰的影像。
此外,每一個圖案324可以被佈置為對應於每一個像素(例如,圖7A的113)。
本實施例的光路調整結構是在製造光路徑調整膜320為薄膜型的情況下經過平緩地形成傾斜表面來有效地調整光路徑的結構。
<第四實施例>
圖1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參考圖12,顯示裝置400包括顯示面板410和顯示面板410上的光路徑調整膜420,該顯示面板410包含具有子像素的複數個像素。
光路徑調整膜420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圓柱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以及位於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且具有小於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
可選地,光路徑調整膜420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圓柱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以及位於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並具有大於該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
以下解釋第一圖案部分421的第一折射率大於第二圖案部分423的第二折射率的情況。
第一圖案部分421具有其尺寸小於子像素尺寸的圓柱形狀。該圓柱形可以具有例如10μm或更小的直徑。
第二圖案部分423位於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
因此,光路徑調整膜420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圓柱形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以及具有比第一圖案部分421的第一折射率小的第二折射率並佈置在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
光路徑調整膜420可以由聚碳酸酯(PC)或丙烯醯基材料製成。
第一圖案部分421可以具有例如120μm或更小的高度h。
顯示裝置400可以使用光路徑調整膜420來調整來自顯示面板410的光的路徑。
圖1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參考圖13,在PenTile結構的子像素排列中,光路徑調整膜420位於子像素411上。
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和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被佈置為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411。
每一個子像素411包含開口區域411a和非開口區域411b。
如上所述,第一圖案部分421的直徑可以小於子像素411的直徑。第一圖案部分421可以被均勻地或者不均勻地佈置。
由於光路徑調整膜420包含微小圓柱形狀的第一圖案部分421,所以不需要在子像素411的開口區域411a與光路徑調整膜420的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對準。因此,可以簡化製造程序。
圖14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沿著圖13中之XIV-XIV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參考圖14,光路徑調整膜420位於子像素411上。
光路徑調整膜420包含設置在子像素411上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和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
第一圖案部分421具有微小的圓柱形狀,並且具有小於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的第二圖案部分423被佈置在第一圖案部分421之間。
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421和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423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411。
圖1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通過光路徑調整膜的光路徑的示意圖。
參考圖15,子像素的非開口區域411b不輸出光。來自開口區域411a的光在穿過微小的第一圖案部分421的同時被繞射,從而光輸出範圍被擴大。
換句話說,當第一圖案部分421具有接近光波長的微小寬度時,從開口區域411a輸出的光在穿過第一圖案部分421的同時被繞射,並且光輸出範圍被擴大。
當第一圖案部分的寬度大於光的波長時,從開口區域411a輸出的光可以在穿過第一圖案部分421的同時被折射,並且因此光輸出範圍可以被擴大。
換句話說,由於第一圖案部分421和第二圖案部分423之間的折射率的差異,輸入到第一圖案部分421的光大部分被全反射並且在第一圖案部分421中行進,並且當穿過第一圖案部分421,光向側面方向繞射或折射,因此光輸出範圍可以被擴大。
因此,當來自各子像素411的光穿過光路徑調整膜420時,光可以輸出至對應於子像素411的開口區域411a的區域,也可以在路徑上被調整並輸出至對應於子像素411的非開口區域411b的區域。因此,可以減少格子狀圖案,並且可以保持清晰的影像。
圖16A至圖16C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
參考圖16A,第一基底膜431可以位於光路徑調整膜420的底部。
第一基底膜431支撐光路徑調整膜420,第一基底膜431可以接觸顯示面板410並保護顯示面板410免受濕氣或衝擊,從而可以實現可靠性。
參考圖16B,第二基底膜433可以位於光路徑調整膜420的頂部。
參考圖16C,第一基底膜431和第二基底膜433可以位於光路徑調整膜420的底部和頂部。
第一基底膜431和第二基底膜433中的每一個可以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碳酸酯(PC)或、丙烯醯基的材料製成。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400中,採用包含微小尺寸的第一圖案部分421和第二圖案部分423的光路徑調整膜420,並且從每一個像素411的開口區域411a輸出的光可以擴展至非開口區域411b上。
因此,關於觀看者的眼睛緊密觀看的VR設備,可以有效地改善格子狀圖案和影像模糊。
<第五實施例>
圖17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透視圖,圖17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一圖案部分的透視圖,圖17C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一圖案層的光路徑的示意圖,以及圖17D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第二圖案層的光路徑的示意圖。
參考圖17A,在顯示面板上的光路徑調整膜520可以包含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一圖案層521上的第二圖案層523。
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中的每一個可以包含:具有主軸(或長軸)2AX和次軸(或短軸)1AX的條形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P1、以及在第一圖案部分P1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P2。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圖案層521的第一圖案部分P1的長軸2AX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並且第二圖案層523的第一圖案部分P1的長軸2AX可以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排列。
參考圖17B,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包含:梯形的第一表面1S、與第一表面1S相反的梯形的第二表面2S、連接第一表面1S的底側LB和第二表面2S的底側LB的第三表面3S、與第三 表面3S相對的第四表面4S、以及分別連接第三表面3S和第四表面4S的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
因此,第三表面3S可以大於第四表面4S。
第一表面1S和第二表面2S可以佈置在短軸1AX上。第三表面3S、第四表面4S、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可以佈置在長軸2AX上。
因此,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具有具有銳角θ1和鈍角θ2並沿著長軸2AX延伸的截頭四角錐形狀。
銳角θ1可以等於或大於70度且小於90度。
第一表面1S和第二表面2S中的每一個的底側LB的長度可以是15μm或更小。
在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中的每一個中,佈置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P1,而且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P2佈置在第一圖案部分P1之間並且具有折射率小於第一圖案部分P1的折射率。
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被佈置為使得彼此相鄰的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的底側彼此接觸。
換句話說,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佈置成其第三表面彼此接觸。
由於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垂直排列,所以來自顯示面板(例如,圖12的410)的光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擴展。
參考圖17C,來自顯示面板的光可以在穿過第一圖案層521的同時沿著第二方向Y擴展。
詳細而言,從每一個子像素(例如,圖15的411)的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a)垂直輸入的光到第一圖案層521的第三表面3S的中心部分通過第一圖案層521的第四表面4S輸出而沒有折射(例如光路徑①)。
從每一個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經由第一圖案層521的第三表面3S被輸入到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的光被全反射並在路徑上被調整,並且通過第一圖案層521的第四表面4S(例如,光路徑②)在第二方向Y上被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的非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b)的區域。
此外,當穿過第一圖案層521的微小第一圖案部分P1時,光被朝向側面方向繞射,並且因此光輸出範圍可以沿著第二方向Y被進一步地擴大。
參考圖17D,沿著第二方向Y所擴展的光可以在穿過第二圖案層523的同時沿著第一方向X擴展。
詳細地說,從第一圖案層521垂直輸入到第二圖案層523的第三表面3S的中心部分的光通過第二圖案層523的第四表面4S輸出而沒有折射(例如,光路徑①)。
從第一圖案層521經由第二圖案層523的第三表面3S輸入到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的光被全反射並在路徑上被調整,並且通過第二圖案層523的第四表面4S(例如,光路徑②)在第一方向X上被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的非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b)的區域。
此外,當穿過第二圖案層523的微小的第一圖案部分P1時,光被朝向側面方向繞射,並且因此光輸出範圍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被進一步地擴大。
圖18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在顯示裝置中穿過第一圖案層和第二圖案層時的光輸出範圍的示意圖。
參考圖18,可以看出,輸入到第一圖案層521的光在穿過第一圖案層521的同時沿第二方向Y擴展。
此外,可以看出,沿著第二方向Y被第一圖案層521擴展的光在穿過第二圖案層523的同時沿著第一方向X擴展。
換句話說,來自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的光可以在穿過本實施例的光路徑調整膜520的同時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擴展。
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善在非開口區域所產生的格子狀圖案。
圖19A至圖19F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路徑調整膜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
參考圖19A,第一基底膜531可以位於光路徑調整膜520的底部。
第一基底膜531支撐光路徑調整膜520,第一基底膜531可以接觸顯示面板並保護顯示面板免受水分或衝擊,從而實現可靠性。
參考圖19B,第一基底膜531和第二基底膜533可以分別位於光路徑調整膜520的底部和頂部。
參考圖19C,第一基底膜531和第二基底膜533可以分別貼附到光路徑調整膜520的底部和頂部,並且第三基底膜535可以位於第一圖案層521與第二圖案層523之間。
參考圖19D,第一基底膜531和第二基底膜533可以分別貼附到光路徑調整膜520的底部和頂部,並且膠帶T可以位於第一圖案層521與第二圖案層523之間。
第一基底膜531、第二基底膜533、和第三基底膜535中的每一個可以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碳酸酯(PC)、或丙烯醯基的材料製成。
膠帶T可以是塗覆有光學黏合材料的雙面膠帶。因此,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可以被牢固地固定。
如上所述,可以以各種方式佈置基底膜531、533、或535、或膠帶T以黏附或支撐光路徑調整膜520。
參考圖19E,與本實施例的上述示例相比,光路徑調整膜520可以是倒置的佈置。
換句話說,第二圖案層523可以位於顯示面板上,並且第一圖案層521可以位於第二圖案層523上。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中的每一個可以包含:具有主軸(或長軸)2AX和次軸(或短軸)1AX的條形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P1、以及在第一圖案部分P1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P2。
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的每一個中的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包含:倒梯形形狀的第一表面1S、與第一表面1S相對的倒梯形形狀的第二表面2S、連接第一表面1S的底側LB和第二表面2S的底側LB的第三表面3S、與第三表面3S相對的第四表面4S、以及分別連接第三表面3S和第四表面4S的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
因此,第四表面4S可以大於第三表面3S。
第一表面1S和第二表面2S可以佈置在短軸1AX上。第三表面3S、第四表面4S、第一傾斜表面5S、和第二傾斜表面6S可以佈置在長軸2AX上。
因此,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具有具有銳角θ2和鈍角θ1及沿主軸線2AX延伸的倒截頭四角錐形狀。
銳角θ2可以等於或大於70度且小於90度。
第一表面1S和第二表面2S的每一個的頂側HB的長度可以是15μm或更小。
在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的每一個中,佈置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P1,而且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P2佈置在第一圖案部分P1之間,並且具有折射率小於第一圖案部分P1的折射率。
由於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垂直地排列,所以來自顯示面板的光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擴展。
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善格子狀圖案。
參考圖19F,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彼此隔開。
換句話說,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中的每一個的第一圖案部分P1可以以一預定距離k彼此隔開。
第一圖案部分P1之間的距離k可以是10μm或更小。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使用包含垂直佈置的第一圖案層521和第二圖案層523的光路徑調整膜520。因此,來自每一個子像素的開口區域的光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擴展,並且可以有效地減少格子狀圖案。
圖20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或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圖片。
參考圖20,由於顯示裝置將來自每一個子像素(例如,圖15的411)的光經由光路徑調整膜(例如,圖15的420或圖17的520)輸出到對應於子像素的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a)和非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b)的區域,因此可以看出產生了清晰的影像並且減少了格狀圖案。
圖2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例的示意圖。舉例來說,顯示裝置600使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參考圖21,顯示裝置600可以包括:散熱膜650、在散熱膜650上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610、在OLED顯示面板610上的光路徑調整膜620、在光路徑調整膜620上的偏光板630、以及在偏光板630上並保護OLED顯示面板610的保護玻璃640。上述實施例的光路徑調整膜的其中之一被用作光路徑調整膜620。
散熱膜650作用為防止在操作OLED顯示面板610時產生的熱量以及由於驅動薄膜電晶體Td的劣化而導致的壽命的迅速降低。散熱膜650可被配置為具有連續的不均勻形狀,以增加與環境空氣接觸的表面積。
OLED顯示面板610可以包括:包含複數個子像素Pr、Pg、和Pb的第一基板611、形成在各個子像素Pr、Pg、和Pb處的複數個有機發光二極體E、以及覆蓋有機發光二極體E的封裝層618。
驅動薄膜電晶體Td形成在第一基板611的內表面上的每一個子像素中,並且第一鈍化層614形成在驅動薄膜電晶體Td上。
驅動薄膜電晶體Td包含:半導體層、閘極電極、源極電極、和汲極電極。在閘極電極上形成層間絕緣層,並且在層間絕緣層上形成資料線613。
第一電極615a形成在每一個子像素中的第一鈍化層614上並連接到驅動薄膜電晶體Td。在各個子像素Pr、Pg、和Pb中形成發射紅(R)光、綠(G)光、和藍(B)光的有機發光層615b。第二電極615c完全形成在有機發光層615b上。
堤岸層616形成在第一電極615a上。堤岸層616用於將發射紅(R)、綠(G)光、和藍(B)光的有機發光層615b分離成各個子像素Pr、Pg、和Pb。
每一個子像素中的第一電極615a、有機發光層615b、和第二電極165c構成有機發光二極體E。
第二鈍化層617形成在第二電極615c上,封裝層618形成在第二鈍化層617上。
封裝層618可以在第二鈍化層617上使用有機層及/或無機層形成多層結構,或者可以在第二鈍化層617上形成面密封。
第一基板611可以被稱為下基板、TFT基板、或背板,並且可以由玻璃或塑料製成。
第二鈍化層617作用為防止濕氣或外來物質從外部滲透。封裝層618作用為防止濕氣或外來物質從外部滲透,並吸收外部衝擊。舉例來說,OLED顯示面板610的上述結構可以具有其他結構。
可以在OLED顯示面板610上塗覆黏合劑材料,並且光路徑調整膜620可以貼附到OLED顯示面板。因此,由OLED顯示面板610產生的光的路徑擴大到對應於非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b)的區域,從而可以保持清晰的影像,並且格子狀圖案可以減少。
OLED顯示面板610受光路徑調整膜620保護,而且可以進一步地提高OLED顯示面板610的可靠性。
偏光板630防止由OLED顯示面板610產生的光和進入OLED顯示面板610並被OLED顯示面板610中的反射材料反射的外部光引起相互干涉和顯示性能下降。在作為反射防止濾光器的偏光板630中,偏光板的吸收軸和延遲膜的光軸(例如吸收軸)被離軸佈置以使被OLED顯示面板610中的反射材料反射的外部光旋轉。
作為示例,描述位於OLED顯示面板610與偏光板630之間的光路徑調整膜620。光路徑調整膜620可以位於例如偏光板630上的其他位置。
當顯示裝置600應用於VR裝置時,由於VR裝置的結構,可以省略保護玻璃640和偏光板630。
圖2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例的示意圖。舉例來說,顯示裝置使用液晶顯示面板。
參考圖22,顯示裝置700可以包括液晶顯示面板710、以及在液晶顯示面板710上的光路徑調整膜720。上述實施例的光路徑調整膜的其中之一被用作為光路徑調整膜720。
液晶顯示面板710可以包含:第一基板711、第二基板712、和在第一基板711與第二基板712之間的液晶層779。
在第一基板711上形成沿著一個方向的複數條閘極線。複數條共同線形成在第一基板上,並且與相應的閘極線隔開並平行。
作為開關元件的薄膜電晶體Tr形成在開關區域TrA中,並且包含:彼此隔開的閘極電極713、閘極絕緣層714、半導體層715、以及源極電極716和汲極電極717。
複數條資料線780形成在閘極絕緣層714上並且與複數條閘極線交叉以界定複數個子像素Pa。資料線780連接到源極電極716。
在薄膜電晶體Tr和資料線780上形成由例如無機絕緣材料製成的第一鈍化層718,並且在第一鈍化層718上形成由例如有機絕緣材料製成的第二鈍化層719,鈍化層718並具有平坦的頂表面。第一鈍化層718和第二鈍化層719具有暴露汲極電極717的汲極接觸孔719a和暴露共同線的共同接觸孔。
複數個像素電極770和複數個共同電極771形成在每一個子像素Pa中的第二鈍化層719上,並交替地佈置在子像素Pa中。像素電極770和共同電極771中的每一個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例如ITO或IZO。像素電極770通過汲極接觸孔719a連接到汲極電極717,共同電極771通過共同接觸孔連接到共同線。
黑色矩陣772形成在第二基板712的內表面上,並且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的邊界部分和薄膜電晶體Tr。在第二基板712上形成彩色濾光片層773,其包含與各個子像素對應的紅色(R)、綠色(G)、和藍色(B)彩色濾光片圖案。彩色濾光片圖案的邊緣部分可以重疊黑色矩陣772。
覆蓋層778形成在彩色濾光片層773上,並具有平坦的表面。
第一偏光板781和第二偏光板782位於第一基板711和第二基板712的外表面上。第一偏光板781和第二偏光板782中的每一個透射具有平行於每一個第一偏光板781和第二偏光板782的透射軸的偏光方向的光。第一偏光板781和第二偏光板782的透射軸的佈置以及液晶分子的排列決定了光透射。例如,第一偏光板781和第二偏光板782的透射軸彼此垂直。
光路徑調整膜720可以貼附在第二偏光板782的外表面上。或者,光路徑調整膜720可以在第二基板712與第二偏光板782之間插入。因此,光路徑調整膜720將由液晶顯示面板710產生的光的路徑擴大到與非開口區域(例如,圖15的411b)對應的區域,從而可以保持清晰的影像並且減少格子狀圖案可以實現。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液晶顯示面板為例進行說明,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種類的顯示面板。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PenTile結構以示例的方式被描述,並且可以使用其他結構。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
本申請案主張2016年12月14日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170725號的優先權權益,上述韓國專利申請併入於此作為參考,如完整記載於本申請中。

Claims (26)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一第一基底膜、以及在該第一基底膜之一表面上的一圖案層,其中,該圖案層包含:具有一第一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一圖案、以及在該等第一圖案之間並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的複數個第二圖案,以及其中,各第一圖案包含與該顯示面板隔開且與該顯示面板平行的一頂表面、在該頂表面與該顯示面板之間的一底表面、以及連接該頂表面與該底表面的一傾斜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基底膜,以及該圖案層位於該第一基底膜與該第二基底膜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底表面的尺寸大於該第一圖案之該頂表面的尺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第一圖案對應每一個子像素,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頂表面的該尺寸大於該子像素的一開口區域的尺寸,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底表面的該尺寸等於或小於該子像素的尺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第一圖案對應於每一個像素,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頂表面的該尺寸大於該像素的開口區域及該等開口區域之間的非開口區域的尺寸,以及其中,該第一圖案之該底表面的該尺寸等於或小於該像素的尺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頂表面的尺寸大於該第一圖案的該底表面的尺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第一圖案對應於每一個子像素,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底表面的該尺寸大於該子像素的一開口區域的尺寸,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頂表面的該尺寸等於或小於該子像素的尺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第一圖案對應於每一個像素,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底表面的該尺寸大於該像素的開口區域及該等開口區域之間的非開口區域的尺寸,以及其中,該第一圖案的該頂表面的該尺寸等於或小於該像素的尺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圖案彼此隔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圖案具有一截頭多角錐形狀或截頭圓錐形狀。
  1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具有一第一折射率和一圓柱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以及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且在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各第一圖案部分的高度係120μm或更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各第一圖案部分的直徑係10μm或更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光路徑調整膜的一底部上的一第一基底膜。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光路徑調整膜的一頂部上的一第二基底膜。
  16.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具有複數個子像素;以及一光路徑調整膜,在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光路徑調整膜包含:一第一圖案層、以及在該第一圖案層上的一第二圖案層,其中,該第一圖案層和該第二圖案層的每一個包含:具有擁有一長軸和一短軸之條形形狀的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以及在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之間的複數個第二圖案部分,其中,各第一圖案部分包含:梯形的一第一表面、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之梯形的一第二表面、連接該第一表面的一底側和該第二表面的一底側的一第三表面、與該第三表面相對的一第四表面、以及分別連接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的一第一傾斜表面和一第二傾斜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設置在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短軸上,以及其中,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以及該第一傾斜表面和該第二傾斜表面設置在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長軸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圖案部分具有一第一折射率,而且該第二圖案部分具有小於該第一折射率的一第二折射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圖案層的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長軸沿著一第一方向對齊,而且第二圖案層的該第一圖案部分的該長軸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對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被設置為彼此鄰接的該第一傾斜表面和該第二傾斜表面的底側彼此接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圖案部分彼此隔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的每一個的該底側的長度係15μm或更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光路徑調整膜的一底部上的一第一基底膜。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光路徑調整膜的一頂部上的一第二基底膜。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圖案層與該第二圖案層之間的一第三基底膜。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二圖案層上的一第二基底膜。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圖案層與該第二圖案層之間的一膠帶。
TW106140773A 2016-12-14 2017-11-23 顯示裝置 TWI683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6-0170725 2016-12-14
KR10-2016-0170725 2016-12-14
KR1020160170725A KR20180012176A (ko) 2016-07-26 2016-12-1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233A true TW201834233A (zh) 2018-09-16
TWI683432B TWI683432B (zh) 2020-01-21

Family

ID=6058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773A TWI683432B (zh) 2016-12-14 2017-11-23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36915A1 (zh)
JP (1) JP6612309B2 (zh)
TW (1) TWI683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678B (zh) * 2018-08-06 2024-03-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KR102618812B1 (ko) * 2018-10-31 2023-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TW202141137A (zh) * 2020-03-13 2021-11-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光學膜之製造方法
JP7045655B2 (ja) * 2020-03-13 2022-04-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3393B2 (ja) * 1996-12-27 2004-10-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027969B2 (ja) * 2001-08-27 2012-09-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二次元視野拡大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3202415A (ja) * 2001-12-28 2003-07-18 Clariant Internatl Ltd 制御された散乱・透過特性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2260A (ja) * 2002-03-26 2003-10-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7492092B2 (en) * 2002-12-17 2009-0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lf-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emitting element
JP2004199006A (ja) * 2002-12-20 2004-07-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集光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41214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El素子
JP2007248484A (ja) * 2006-03-13 2007-09-27 Sony Corp 表示装置
KR101830969B1 (ko) * 2007-10-16 2018-02-21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고투과 광 제어 필름
WO2009066473A1 (ja) * 2007-11-22 2009-05-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508262A (ja) * 2007-12-21 2011-03-1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制御フィルム
JP5946236B2 (ja) * 2009-07-06 2016-07-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11068072A1 (ja) * 2009-12-01 2011-06-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WO2011162013A1 (ja) * 2010-06-23 2011-1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146353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制御フィルム、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制御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106249A (ja) * 2012-11-22 2014-06-09 Sharp Corp 偏光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JP6103377B2 (ja) * 2013-06-19 2017-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8672B2 (ja) * 2014-03-28 2018-03-07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KR102281937B1 (ko) * 2014-12-29 2021-07-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3432B (zh) 2020-01-21
EP3336915A1 (en) 2018-06-20
JP2018097365A (ja) 2018-06-21
JP6612309B2 (ja) 2019-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3388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732449B2 (en) Display device
TWI683432B (zh) 顯示裝置
JP6257259B2 (ja) 表示装置
US1080234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US2016037791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2008242307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付き液晶表示パネル
US1019784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403234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WO2018116514A1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
US2010008550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6220628B2 (ja) 表示装置
KR102218049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218043B1 (ko) 표시 장치
US10228585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9012924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901231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231336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9008148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794225B2 (ja) 液晶装置
KR10232630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476269B2 (ja) 表示装置
JP6289782B1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
JP201711665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0035989A1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