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4208A - 半導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4208A
TW201834208A TW106130927A TW106130927A TW201834208A TW 201834208 A TW201834208 A TW 201834208A TW 106130927 A TW106130927 A TW 106130927A TW 106130927 A TW106130927 A TW 106130927A TW 201834208 A TW201834208 A TW 2018342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metal oxide
circuit
oxide
g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5647B (zh
Inventor
大貫達也
加藤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6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3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with charge regeneration common to a multiplicity of memory cells, i.e. external refresh
    • G11C11/40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with charge regeneration common to a multiplicity of memory cells, i.e. external refresh with one charge-transfer gate, e.g. MOS transistor, per ce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7Bit-line organisation, e.g. bit-line layout, folded bit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2Disposition of storage elements, e.g. in the form of a matrix array
    • G11C5/025Geometric lay-out considerations of storage- and peripheral-blocks in a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0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the substrate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o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SOI
    • H01L27/1207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the substrate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o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SOI combined with devices in contact with the semiconductor body, i.e. bulk/SOI hybri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2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 H01L27/122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with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not belonging to the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e.g. InGaZn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integrated with passive devices, e.g. auxiliary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45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multiple gate
    • H01L29/7864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multiple gate arranged on opposing sides of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9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hav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comprising an oxid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e.g. zinc oxide, copper aluminium oxide, cadmium stannat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the capacitor higher than a bit lin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72Circuits for initialization, powering up or down, clearing memory or preset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11C11/4094Bit-line management or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2211/4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2211/4016Memory devices with silicon-on-insulator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Dram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態電流高且工作速度快的半導體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電晶體;第一電路;以及第二電路。電晶體包括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具有隔著半導體層彼此重疊的區域。第一電路包括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取得溫度資訊。第一電路具有對第二閘極施加對應於溫度資訊的電壓的功能。第一電路較佳為包括比較器。第二電路具有對第二閘極施加負電壓且保持該負電壓的功能。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
[0001]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   [0002] 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物體、方法或製造方法。另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製程(process)、機器(machine)、產品(manufacture)或組合物(composition of matter)。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其驅動方法或其製造方法。   [0003] 注意,在本說明書等中,半導體裝置是指能夠藉由利用半導體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裝置。記憶體裝置、顯示裝置、電光裝置、蓄電裝置、半導體電路以及電子裝置有時包括半導體裝置。
[0004] 已知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包含氧化物半導體(OS:Oxide Semiconductor)的電晶體(以下,稱為OS電晶體)。已提出了利用OS電晶體的各種半導體裝置。   [0005] 專利文獻1公開了將OS電晶體用於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例子。OS電晶體的關閉狀態下的洩漏電流(也稱為關態電流(off-state current))極小,因此可以製造更新頻率少且功耗小的DRAM。   [0006] 專利文獻2公開了使用OS電晶體的非揮發性記憶體。這些非揮發性記憶體與快閃記憶體不同,對能夠進行改寫的次數沒有限制,可以容易地實現高速的工作,而且功耗小。   [0007] 在使用上述OS電晶體的記憶體(以下,稱為OS記憶體)中,藉由增高OS電晶體的臨界電壓可以減少關態電流,從而可以提高記憶體的資料保持特性。專利文獻2公開了:在OS電晶體中設置第二閘極(也稱為背閘極)來控制OS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由此減少關態電流的例子。   [0008] 為了使上述OS記憶體長期間地保持資料,需要對OS電晶體的第二閘極不斷地施加規定的負電位。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公開了用來驅動OS電晶體的第二閘極的電路的結構實例。   [0009]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3-16863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2-06993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2-146965號公報
[0010]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通態電流高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工作速度快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能夠長期間地保持資料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功耗小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新穎的半導體裝置。   [0011] 注意,多個目的的記載不妨礙彼此的目的的存在。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目的。上述列舉的目的以外的目的可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中自然得知,而有可能成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   [0012]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包括電晶體及第一電路的半導體裝置。電晶體包括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具有隔著半導體層彼此重疊的區域。第一電路包括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取得溫度資訊。第一電路對第二閘極施加對應於溫度資訊的電壓。   [0013] 在上述方式中,第一電路較佳為包括比較器。   [0014] 在上述方式中,半導體層較佳為包含金屬氧化物。   [0015] 在上述方式中,較佳的是,半導體裝置還包括第二電路,並且第二電路對第二閘極施加負電壓。   [0016] 在上述方式中,第二電路可以保持負電壓。   [0017] 在上述方式中,第二電路較佳為包括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電晶體。   [0018]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通態電流高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工作速度快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能夠長期間地保持資料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功耗小的半導體裝置。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新穎的半導體裝置。   [0019] 注意,這些效果的記載不妨礙其他效果的存在。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需要有所有上述效果。另外,上述以外的效果是可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中自然得知且衍生出的。
[0021] 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注意,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說明,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及詳細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其範圍的情況下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為僅限定在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所記載的內容中。   [0022] 注意,在下面說明的發明結構中,在不同的圖式中共同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反復說明。另外,當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時有時使用相同的陰影線,而不特別附加元件符號。   [0023] 注意,在本說明書所說明的各圖式中,有時為了明確起見,誇大表示各結構的大小、層的厚度、區域。因此,本發明並不一定限定於圖式中的尺寸。   [0024] 在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高電源電壓稱為H位準(或VDD),將低電源電壓稱為L位準(或GND)。   [0025] 另外,本說明書中的以下實施方式及實施例可以適當地組合。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多個結構實例時,可以適當地相互組合這些結構實例。   [0026] 在本說明書等中,金屬氧化物(metal oxide)是指廣義上的金屬的氧化物。金屬氧化物被分類為氧化物絕緣體、氧化物導電體(包括透明氧化物導電體)和氧化物半導體等。例如,在將金屬氧化物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層的情況下,有時將該金屬氧化物稱為氧化物半導體。另外,可以將OS電晶體稱為包含金屬氧化物或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包含氮的金屬氧化物也稱為金屬氧化物。   [0027] 實施方式1 〈〈半導體裝置10〉〉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10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半導體裝置10包括電壓生成電路11、電壓保持電路12和校正電路20。電壓生成電路11與電壓保持電路12電連接,電壓保持電路12與校正電路20電連接。注意,將校正電路20與電壓保持電路12的連接點稱為節點N11。   [0028] 電晶體M10表示用於記憶體電路、運算電路、像素電路等各種電路的電晶體。圖1示出三個電晶體M10,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此,半導體裝置10也可以與更多的電晶體M10連接。此外,在以下說明中,以電晶體M10為n通道型電晶體進行說明。   [0029] 各電晶體M10包括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上述第二閘極具有控制各電晶體M10的臨界電壓(Vth0 )的功能。在電晶體M10中,第一閘極和第二閘極較佳為具有隔著半導體層彼此重疊的區域。半導體裝置10藉由節點N11與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電連接。   [0030] 半導體裝置10具有對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寫入電壓VBG ,並保持該電壓的功能。例如,在作為電壓VBG 被施加負電位的情況下,電晶體M10能夠在保持第二閘極的負電位的期間保持較高的Vth0 。藉由使電晶體M10保持較高的Vth0 ,可以防止成為常導通狀態,並可以降低包括電晶體M10的半導體裝置整體的功耗。例如,在將電晶體M10用作記憶單元的選擇電晶體的情況下,可以長期間地保持被用作記憶體的電容器的電荷。   [0031] 〈電壓生成電路11〉   圖2A和圖2B示出電壓生成電路11的電路結構實例。上述電路圖是降壓型電荷泵,輸入端子IN被輸入GND,從輸出端子OUT輸出VBG0 。在此,作為一個例子,電荷泵電路的基本電路的級數為4級,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此,也可以構成具有任意級數的電荷泵電路。   [0032] 圖2A所示的電壓生成電路11a包括電晶體M21至M24及電容器C21至C24。下面,以電晶體M21至M24為n通道型電晶體進行說明。   [0033] 電晶體M21至M24在輸入端子IN與輸出端子OUT之間串聯連接,以將各閘極和第一電極用作二極體的方式連接。電晶體M21至M24的閘極分別與電容器C21至C24連接。   [0034] 奇數級的電容器C21、C23的第一電極被輸入CLK,偶數級的電容器C22、C24的第一電極被輸入CLKB。CLKB是使CLK的相位反轉的反轉時脈信號。   [0035] 電壓生成電路11a具有對輸入到輸入端子IN的GND進行降壓,生成VBG0 的功能。電壓生成電路11a能夠只藉由被供應CLK、CLKB生成負電位。   [0036] 上述電晶體M21至M24可以使用OS電晶體形成。藉由使用OS電晶體,可以降低二極體連接的電晶體M21至M24的反向電流,所以是較佳的。   [0037] 圖2B所示的電壓生成電路11b由作為p通道型電晶體的電晶體M31至M34構成。其他組件參照電壓生成電路11a的說明。   [0038] 〈電壓保持電路12〉   電壓保持電路12包括電晶體M11(圖1)。電晶體M11包括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較佳為具有隔著半導體層彼此重疊的區域。下面,以電晶體M11為n通道型電晶體進行說明。   [0039] 電晶體M11的第一端子與電壓生成電路11電連接,電晶體M11的第二端子與節點N11電連接。電晶體M11的第二端子與電晶體M11的第一閘極及電晶體M11的第二閘極電連接。電晶體M11被用作二極體。   [0040] 電壓保持電路12具有如下功能:將電壓生成電路11所生成的電壓VBG0 施加到電晶體M10所包括的第二閘極作為電壓VBG ,並保持該電壓。此外,當以電晶體M11的臨界電壓為Vth1 時,滿足VBG0 =VBG -Vth1 的關係。   [0041] 電晶體M11具有對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寫入並保持該電位的功能。作為一個例子,圖3A示出對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寫入負電位(-5V)的例子。寫入到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的負電位使電晶體M10的Vth0 向正方向漂移。當電晶體M11的第一端子為GND時,保持被寫入的負電位,由此電晶體M10可以保持常關閉狀態。   [0042] 在圖3A中,電晶體M11的VG 為0V。當VG =0V時的汲極電流(下面,稱為截止電流)充分小時,電晶體M11可以遮蔽電荷的流過,電壓保持電路12可以長期間地保持上述負電位。   [0043] 電晶體M11的通道長度較佳為大於電晶體M10的通道長度。例如,在電晶體M10的通道長度小於1mm的情況下,電晶體M11的通道長度為1mm以上,更佳為3mm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mm以上,更進一步較佳為10mm以上。藉由延長電晶體M11的通道長度,電晶體M11不受到短通道效果的影響,可以抑制截止電流。此外,可以提高電晶體M11的源極與汲極之間的耐壓。當電晶體M11的源極與汲極之間的耐壓高時,可以使生成高電壓的電壓生成電路11與電晶體M10的連接變得容易。   [0044] 作為電晶體M11,較佳為使用OS電晶體或在通道形成區域使用寬能帶間隙半導體的電晶體。OS電晶體或使用寬能帶間隙半導體的電晶體的截止電流小,源極與汲極之間的耐壓高。注意,在本說明書中,寬能帶間隙半導體是指能帶間隙為2.2eV以上的半導體。例如,可以舉出碳化矽、氮化鎵、鑽石等。   [0045] 電晶體M11被要求具有小於電晶體M10的截止電流。另一方面,電晶體M10被要求具有大於電晶體M11的通態電流。如此,在將所要求的性質不同的電晶體形成於同一基板上的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半導體形成各電晶體。電晶體M11較佳為將其能帶間隙大於電晶體M10的半導體用於通道形成區域。此外,電晶體M10較佳為將其電子移動率高於電晶體M11高的半導體用於通道形成區域。   [0046] 此外,電晶體M11的第二閘極可以根據情況省略。   [0047] 此外,電壓保持電路12可以由串聯連接的多個電晶體M11構成(圖3B)。   [0048] 〈校正電路20〉   圖4是示出OS電晶體的VG (閘極電壓)-ID (汲極電流)特性的溫度依賴性的示意圖。在OS電晶體中,溫度越低,臨界電壓越向正方向漂移,通態電流下降。其結果是,電路的工作速度降低。此外,溫度越高,臨界電壓越向負方向漂移,次臨界值擺寬度值增大。其結果是,截止電流增大。   [0049] 在將OS電晶體用作電晶體M10的情況下,如圖4所示,根據溫度臨界電壓(Vth0 )產生變動。溫度越低,Vth0 越向正方向漂移,而溫度越高,Vth0 越向負方向漂移。這成為縮小電路能夠工作的溫度範圍的主要原因。因此,半導體裝置10較佳為包括校正電路20。   [0050] 校正電路20包括溫度感測器17及電壓控制電路18(參照圖1)。   [0051] 溫度感測器17具有檢測半導體裝置10的溫度,並輸出電壓VSNS 的功能。VSNS 是類比資料,對應於溫度感測器17所檢測的溫度。   [0052] 作為溫度感測器17,例如可以使用鉑、鎳或銅等電阻溫度計(resistance thermometer)、熱敏電阻器(thermistor)、熱電偶(thermocouple)、IC溫度感測器等。   [0053] 電壓控制電路18包括參考電壓生成電路19、比較器16、緩衝器15及電容器14。電壓控制電路18具有根據從溫度感測器17取得的溫度資訊控制施加到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的電壓的功能。此外,根據需要或情況,既可以設置多個緩衝器15,又可以省略緩衝器15。   [0054] 參考電壓生成電路19具有生成參照電壓VREF 的功能。   [0055] 比較器16對從溫度感測器17取得的VSNS 與從參考電壓生成電路取得的VREF 進行比較,將該比較結果作為電壓VCMP 輸出。VCMP 是數位資料,可能具有H位準或L位準的電壓。   [0056] 下面,考慮校正電路20的工作。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考慮在27℃(室溫)以上的高溫下被施加VBG =-5V,在低於27℃的溫度下被施加VBG =-4.2V的情況。   [0057] 首先,假設溫度感測器17在27℃(室溫)下輸出VSNS =0.8V,在高於27℃的溫度下輸出小於0.8V的電壓(VSNS <0.8V),在低於27℃的溫度下輸出大於0.8V的電壓(VSNS >0.8V)。此外,假設參考電壓生成電路19無論溫度如何都輸出VREF =0.8V。此外,假設電壓生成電路11和電壓保持電路12無論溫度如何都生成VBG =-5V。   [0058] 在溫度感測器17檢測出27℃以上的高溫時,滿足VSNS ≤VREF ,比較器16輸出L位準(VCMP =0V)。其結果是,半導體裝置10保持VBG =-5V。   [0059] 當溫度感測器17檢測出低於27℃的溫度時,滿足VSNS >VREF ,比較器16輸出H位準(VCMP =1.2V)。藉由與電容器14的電容耦合,節點N11的電位變高。例如,滿足VBG =-4.2V。其結果是,對電晶體M10的Vth0 進行校正,以便使其向負方向漂移。   [0060] 藉由上述工作,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在高溫下被施加低VBG (-5V),在低溫下被施加高VBG (-4.2V)。其結果是,電晶體M10的Vth0 可以緩和溫度所帶來的影響。電晶體M10可以保持高通態電流和低截止電流兩者。   [0061] 雖然圖1示出電壓控制電路18包括一個比較器的情況,但是不侷限於此,電壓控制電路18也可以包括多個比較器。由此,電壓控制電路18可以更詳細地設定能夠校正的溫度範圍,諸如高溫、中溫、低溫等。   [0062] 在半導體裝置10中,可以將電壓生成電路所生成的電壓直接施加到電晶體M10的第二閘極,而不設置電壓保持電路12。圖5示出此時的情況。   [0063] 在圖5中,除了電壓生成電路11之外,還設置有電壓生成電路13。電壓生成電路13生成高於電壓生成電路11的電壓。例如,電壓生成電路11生成-5V,電壓生成電路13生成高電壓(例如,-4.2V)。   [0064] 比較器16與電壓生成電路11及電壓生成電路13電連接。電壓生成電路11及電壓生成電路13根據VCMP 進行輸出電壓以及不輸出電壓。例如,當VCMP 為L位準時,電壓生成電路11進行輸出,電壓生成電路13停止輸出。其結果是,作為VBG 被施加-5V。當VCMP 為H位準時,電壓生成電路13進行輸出,電壓生成電路11停止輸出。其結果是,作為VBG 被施加-4.2V。就是說,根據VCMP ,被選擇電壓生成電路11和電壓生成電路13中的一個。   [0065] 此外,藉由在電壓生成電路11與節點N11之間、在電壓生成電路13與節點N11之間分別設置開關,並且上述各開關根據VCMP 進行開啟/關閉,可以選擇電壓生成電路。   [0066] 溫度感測器17也可以在其內部包括電壓控制電路18。圖6示出此時的電路圖。在圖6中,溫度感測器17能夠直接輸出VCMP 。   [0067] 如上所述,藉由使用本實施方式所示的半導體裝置10,可以提供一種通態電流高的半導體裝置。此外,可以提供一種工作速度快的半導體裝置。此外,可以提供一種能夠長期間地保持資料的半導體裝置。此外,可以提供一種功耗小的半導體裝置。   [0068]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使用實施方式1所記載的半導體裝置10的記憶體裝置進行說明。   [0069] 〈〈記憶體裝置100〉〉   圖7是示出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方塊圖。圖7所示的記憶體裝置100包括記憶單元陣列110、週邊電路111、控制電路112、半導體裝置10、功率開關(PSW)141、142。   [0070] 在記憶體裝置100中,根據需要可以適當地取捨上述各電路、各信號及各電壓。或者,也可以增加其他電路或其他信號。信號BW、CE、GW、CLK、WAKE、ADDR、WDA、PON1、PON2為從外部輸入的信號,信號RDA為輸出到外部的信號。信號CLK為時脈信號。信號CE、GW及信號BW為控制信號。信號CE為晶片賦能信號,信號GW為全域寫入賦能信號,信號BW為位元組寫入賦能信號。信號ADDR為位址信號。信號WDA為寫入資料,信號RDA為讀出資料。信號PON1、PON2為電源閘控控制用信號。此外,信號PON1、PON2也可以在控制電路112中生成。   [0071] 控制電路112為具有控制記憶體裝置100的整體工作的功能的邏輯電路。例如,控制電路對信號CE、信號GW及信號BW進行邏輯運算來決定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模式(例如,寫入工作或讀出工作等)。或者,控制電路112生成週邊電路111的控制信號,以執行上述工作模式。   [0072] 記憶單元陣列110包括多個記憶單元(MC)130及多個佈線WL、NWL、BL、BLB。多個記憶單元130配置為矩陣狀。   [0073] 位於同一行的記憶單元130與該行的佈線WL、NWL電連接。佈線WL、NWL都為字線,佈線BL、BLB為用來傳送互補資料的位元線對。佈線BLB為被輸入將BL的邏輯反轉的資料的位元線,有時被稱為互補位元線(complementary bit line)或反轉位元線。記憶單元130包括兩種記憶體,亦即記憶體SMC及記憶體NVM。SMC為能夠儲存1位元的互補資料的記憶體電路。NVM為能夠儲存n位元(n為大於1的整數)的互補資料的記憶體電路,即使處於電源關閉狀態也可以長期間地保持資料。   [0074] 半導體裝置10具有生成且保持負電壓(VBG )的功能。VBG 施加到用於NVM的電晶體。WAKE具有控制對於CLK的半導體裝置10的輸入的功能。例如,當WAKE被施加H位準的信號時,信號CLK輸入到半導體裝置10,半導體裝置10生成VBG 。半導體裝置10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實施方式1的記載。   [0075] SMC與NVM藉由局部位元線對(佈線LBL、LBLB)電連接。佈線LBL為相對於佈線BL的局部位元線,佈線LBLB為相對於佈線BLB的局部位元線。藉由佈線LBL、LBLB,SMC與NVM電連接。記憶單元130包括電路LPC。LPC為用來對佈線LBL及佈線LBLB進行預充電的局部預充電電路。LPC的控制信號在週邊電路111中生成。   [0076] 週邊電路111為用來對記憶單元陣列110寫入資料以及從記憶單元陣列110讀出資料的電路。週邊電路111具有驅動佈線WL、NWL、BL、BLB的功能。週邊電路111包括行解碼器121、列解碼器122、行驅動器123、列驅動器124、輸入電路125及輸出電路126。   [0077] 行解碼器121及列解碼器122具有對信號ADDR進行解碼的功能。行解碼器121為用來指定所存取的行的電路,列解碼器122為用來指定所存取的列的電路。行驅動器123具有選擇行解碼器121所指定的行的佈線WL或NWL的功能。明確而言,行驅動器123具有生成用來選擇佈線WL或NWL的信號的功能。列驅動器124具有將資料寫入到記憶單元陣列110的功能、從記憶單元陣列110讀出資料的功能、保持所讀出的資料的功能、對佈線BL及佈線BLB進行預充電的功能等。   [0078] 輸入電路125具有保持信號WDA的功能。輸入電路125所保持的資料輸出到列驅動器124。輸入電路125的輸出資料寫入到記憶單元陣列110。列驅動器124從記憶單元陣列110讀出的資料(Dout)輸出到輸出電路126。輸出電路126具有保持Dout的功能。輸出電路126將所保持的資料輸出到記憶體裝置100外部。被輸出的資料為信號RDA。   [0079] PSW141具有控制對記憶單元陣列110之外的電路(週邊電路115)供應VDD的功能。PSW142具有對行驅動器123供應VHM的功能。在此,記憶體裝置100的高電源電壓為VDD,低電源電壓為GND(接地電位)。此外,VHM為用來將佈線NWL設定為高位準的高電源電壓,高於VDD。藉由信號PON1控制PSW141的開啟/關閉,藉由信號PON2控制PSW142的開啟/關閉。在圖7中,在週邊電路115中被供應VDD的電源域的個數為1,但是也可以為多個。此時,對各電源域設置功率開關。   [0080] 〈〈記憶單元130〉〉   圖8示出記憶單元130的電路結構實例。   [0081] 〈SMC〉   SMC與佈線BL、佈線BLB、佈線LBL、佈線LBLB、佈線VHH及佈線VLL電連接。   [0082] SMC具有與CMOS型(6電晶體型)SRAM單元同樣的電路結構,包括電晶體Tld1、Tld2、Tdr1、Tdr2、Tac1、Tac2。電晶體Tld1、Tld2為負載電晶體(拉升電晶體),電晶體Tdr1、Tdr2為驅動電晶體(下拉電晶體),電晶體Tac1、Tac2為存取電晶體(轉移電晶體)。   [0083] 藉由電晶體Tac1控制佈線BL與佈線LBL之間的導通狀態。藉由電晶體Tac2控制佈線BLB與佈線LBLB之間的導通狀態。電晶體Tac1、Tac2的開啟/關閉由佈線WL的電位控制。由電晶體Tld1、Tdr1構成反相器,由電晶體Tld2、Tdr2構成反相器。上述兩個反相器中的一個反相器的輸入端子與另一個反相器的輸出端子電連接,一個反相器的輸出端子與另一個反相器的輸入端子電連接,由此構成閂鎖電路。兩個反相器藉由佈線VHH、VLL被供應電源電壓。   [0084] 〈NVM〉   圖8所示的NVM包括n個(n為2以上的偶數)NMC。n個NMC與互不相同的佈線NWL電連接。此外,n個NMC與一個佈線VCS電連接。為了區別n個NMC,使用[0]、[1]等符號,為了區別n個佈線NWL,使用“_0”、“_1”等符號。   [0085] NMC是能夠保持1位元資料的記憶體電路(也可以稱為記憶單元)。NMC具有與1電晶體1電容器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記憶單元同樣的電路結構。NMC包括電晶體Tr1及電容器Cs。電容器Cs被用作NMC的儲存電容器。佈線VCS為NMC的儲存電容器用電源線,在此被輸入GND。   [0086] 電晶體Tr1的閘極(第一閘極)與佈線NWL電連接。電晶體Tr1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佈線LBL(或佈線LBLB)電連接。電容器Cs的第一端子與電晶體Tr1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電連接,電容器Cs的第二端子與VCS電連接。   [0087] 電晶體Tr1包括第二閘極。電晶體Tr1的第二閘極與佈線BGL電連接。佈線BGL為被輸入用來控制電晶體Tr1的第二閘極的電位的信號的信號線、或者被輸入固定電位的電源線。由佈線BGL的電位可以控制電晶體Tr1的臨界電壓。其結果是,可以防止電晶體Tr1成為常導通狀態。   [0088] NMC[0]至NMC[n-1]中的半數與佈線LBL連接,另半數與佈線LBLB連接。圖8所示的NVM是作為記憶單元的佈局方式採用翻折型時的電路圖。此外,關於翻折型記憶單元,將在後面說明的圖11中再次進行說明。   [0089] 作為電晶體Tr1,較佳為使用OS電晶體。藉由使用OS電晶體,可以使電晶體Tr1的關態電流極小。   [0090] 藉由使電晶體Tr1的關態電流小,可以延長NMC的保持時間。“關態電流極小”是指每通道寬度1mm的關態電流例如為100zA(介安培)以下的情況。注意,由於關態電流越小越好,所以上述標準化關態電流較佳為10zA/mm以下或者1zA/mm以下,更佳為10yA(攸安培)/mm以下。1zA為1´10-21 A,1yA為1´10-24 A。   [0091] 藉由將OS電晶體用於電晶體Tr1,可以延長NMC的保持時間,而可以將NMC用作非揮發性記憶體電路。   [0092] 此外,NMC的個數(n)較佳為8的倍數。就是說,NVM能夠保持的資料的位元數較佳為8的倍數。當NMC為8的倍數時,記憶單元130可以按各單位例如1位元組(8位元)、1字(32位元)、半字(16位元)等處理資料。   [0093] 〈LPC〉   LPC與佈線PCL及佈線VPC電連接。佈線PCL為用來供應佈線LBL、LBLB的預充電工作控制用信號的信號線。佈線VPC為用來供應預充電電壓的電源線。LPC包括電晶體Teq1、Tpc1、Tpc2。電晶體Teq1、Tpc1、Tpc2的閘極與佈線PCL電連接。電晶體Teq1控制佈線LBL與LBLB之間的導通狀態。電晶體Tpc1控制佈線LBL與佈線VPC之間的導通狀態。電晶體Tpc2控制佈線LBLB與佈線VPC之間導通狀態。   [0094] 雖然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電晶體Teq1、Tpc1、Tpc2為n通道型電晶體,但是也可以為p通道型電晶體。或者,也可以在LPC中不設置Teq1。此時,電晶體Tpc1、Tpc2可以為n通道型電晶體和p通道型電晶體中的任何一個。或者,也可以只由電晶體Teq1構成LPC。此時,電晶體Teq1可以為n通道型電晶體和p通道型電晶體中的任何一個。藉由使佈線LBL和佈線LBLB的電位平滑化,由電晶體Teq1構成的LPC對佈線LBL和佈線LBLB進行預充電。   [0095] 週邊電路111具有對設置在記憶單元陣列110中的各種電源線(佈線VHH、VLL、VPC)供應電位的功能。因此,當PSW141成為關閉狀態而停止對週邊電路111供應VDD時,對於這些電源線的電位的供應也停止。   [0096] 〈〈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實例〉〉   [0097] 參照圖9的時序圖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實例進行說明。在此,作為資料的讀出工作,採用如下方式:選擇NVM中的一個NMC,在SMC中放大被選擇的NMC的資料,將被放大的資料寫入到BL、BLB。   [0098] 在圖9中,t0、t1等表示時刻。波形之間的箭頭是為了便於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的理解而附加的。VDDM為設置在記憶體裝置100中的VDD供應用電源線。由PSW141控制對於VDDM的VDD的供應。在圖9的波形中,虛線示出電位不確定的情況。此外,VDDM等佈線的低位準(L位準)為GND。在信號線中,PCL、WL的高位準(H位準)為VDD,NWL_0-NWL_[n-1]的高位準為VHM。   [0099] 此外,NWL_0-NWL_[n-1]的高位準為VHM,這是因為假設電晶體Tr1的臨界電壓高於電晶體Tac1等其他電晶體的情況的緣故。在藉由對NWL_0-NWL_[n-1]施加VDD能夠進行對NVM寫入資料以及從NVM讀出資料的情況下,可以將NWL_0-NWL_[n-1]的高位準設定為VDD。此時,也可以不在記憶體裝置100中設置VHM用PSW142(參照圖7)。   [0100] (電源閘控)   首先,對記憶體裝置100的電源閘控工作進行說明。在t0至t1中,記憶體裝置100處於電源關閉狀態,亦即停止VDD的供應。在t1之後,記憶體裝置100處於電源開啟狀態,亦即被供應VDD。   [0101] 在t0,PSW141成為關閉狀態時,VDDM的電位下降,最終成為GND。因為停止對週邊電路111供應VDD,WL、NWL_0-NWL_[n-1]、PCL、VPC也成為GND。在t1,PSW141成為開啟狀態時,對VDDM進行充電,最終其電位上升到VDD。t1至t2為電源恢復所需要的時間。此外,較佳的是,與使PSW141開啟/關閉的工作聯動地使PSW142開啟/關閉。   [0102] (初始化)   在t2至t3中,進行用來使記憶體裝置100成為初始狀態的初始化工作。明確而言,VPC、VHH及VLL為VDD/2。位元線對(BL、BLB)及局部位元線對(LBL、LBLB)分別被預充電,成為VDD/2。由列驅動器124進行位元線對的預充電,由LPC進行局部位元線對的預充電。藉由將PCL設定為高位準(H位準),電晶體Teq1、Tpc1、Tpc2成為開啟狀態,進行LBL、LBLB的預充電和電位的平滑化。   [0103] (寫入)   當被要求寫入存取時,由列驅動器124使位元線對從預充電狀態轉換為浮動狀態。此外,由LPC使局部位元線對從預充電狀態成為浮動狀態。上述工作藉由將PCL從H位準轉換為L位準來進行。   [0104] 接著,由列驅動器124將資料DA1寫入到位元線對。在此,當BL為VDD時,BLB為GND。在由行解碼器121對行位址進行解碼的時序,將寫入目標行的NWL_0-NWL_[n-1]中的一個設定為H位準。在此,將NWL_1設定為H位準,使NMC[1]的電晶體Tr1成為開啟狀態。此外,在選擇NWL_1之後,VHH為VDD,VLL為GND,因此SMC成為活動狀態。此外,在選擇NWL_1之後,將寫入目標行的WL設定為H位準,使電晶體Tac1、Tac2成為開啟狀態。此外,也可以在將NWL_1設定為H位準的時序將WL設定為H位準。   [0105] 當電晶體Tac1、Tac2成為開啟狀態時,對局部位元線對寫入資料DA1。此時,SMC處於活動狀態,由此對SMC寫入資料DA1。並且,NVM中的寫入目標行的NMC[1]的電晶體Tr1處於開啟狀態,由此對NMC[1]也寫入資料DA1。在規定的期間中將WL設定為H位準,然後將其設定為L位準。當WL成為L位準時,SMC與位元線對之間成為非導通狀態。當成為上述狀態時,將NWL_1設定為L位準,使NMC[1]返回到非選擇狀態。在將NWL_1設定為L位準之後,使VHH、VLL的電位返回到VDD/2,而使SMC成為非活動狀態。當使SMC成為非活動狀態時,SMC中的資料DA1消失,但是資料DA1能夠在NMC[1]中長時間地保持,所以沒有問題。   [0106] 在將NWL_1設定為L位準之後,開始位元線對及局部位元線對的預充電工作,將它們預充電至VDD/2。   [0107] (非存取)   在t4至t5中,記憶體裝置100處於非存取狀態,亦即沒有來自主機裝置的存取要求。PCL為H位準,WL及NWL_0-NWL_[n-1]為L位準。VPC、VHH及VLL為VDD/2。將位元線對及局部位元線對預充電至VDD/2。因為在t4至t5中不需要使SMC工作,所以藉由將VHH、VLL保持為VDD/2,可以降低SMC的洩漏電流。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記憶體裝置100整體的功耗。   [0108] (讀出)   在t5至t6中,記憶體裝置100進行對應於主機裝置的讀出存取要求的工作。在此,在NVM的NMC[1]中儲存主機裝置的處理所需要的資料。   [0109] 當被要求讀出存取時,由列驅動器124使位元線對從預充電狀態轉換為浮動狀態,由LPC使局部位元線對從預充電狀態轉換為浮動狀態。接著,將NWL_1設定為H位準,使NMC[1]的電晶體Tr1成為開啟狀態。局部位元線對被寫入資料DA1。在將NWL_1設定為H位準之後,將VHH設定為VDD,並且將VLL設定為GND,由此使SMC成為活動狀態。此時,SMC被用作差動放大電路,放大局部位元線對的資料DA1。在使SMC成為活動狀態之後,將WL設定為H位準,將局部位元線對的資料DA1寫入到位元線對。寫入到位元線對的資料DA1由列驅動器124讀出。   [0110] 讀出工作的結束工作與寫入工作同樣,亦即為進行初始化工作及用來實現非存取狀態的工作。首先,將WL設定為L位準。接著,將NWL_1設定為L位準。接著,將VHH及VLL設定為VDD/2,使SMC成為非活動狀態。此外,在將NWL_1設定為L位準之後,開始位元線對及局部位元線對的預充電。   [0111] 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在寫入工作和讀出工作的最後使PCL成為H位準而開始局部位元線對的預充電,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圖9所示的例子。可以在NWL_1成為L位準的時序至WL成為H位準的時序之間使PCL成為H位準,開始局部位元線對的預充電。   [0112] 此外,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藉由在非存取狀態下將PCL保持為H位準將局部位元線對的電位固定為VDD/2,但是也可以將PCL設定為L位準,使局部位元線對成為浮動狀態。此時,在開始寫入工作及讀出工作時,將PCL從L位準轉換為H位準,然後對局部位元線對進行預充電。   [0113] 〈〈記憶單元陣列的裝置結構〉〉   在記憶體裝置100中,作為NVM的電晶體Tr1採用OS電晶體,作為其他電晶體例如可以採用Si電晶體等。此時,記憶單元陣列110可以具有在由Si電晶體構成的電路上層疊有由OS電晶體構成的電路的裝置結構。圖10示意性地示出記憶單元陣列110的裝置結構實例。   [0114] 〈記憶單元陣列〉   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在記憶單元陣列110A上層疊有記憶單元陣列110B。在記憶單元陣列110A中,以矩陣狀設置有SMC及LPC。在記憶單元陣列110B中,以矩陣狀設置有NVM。記憶單元陣列110A構成回應速度快的記憶體部A,記憶單元陣列110B構成用來長期間地儲存資料的記憶體部B。藉由將記憶單元陣列110B層疊在記憶單元陣列110A上,可以有效地進行記憶體裝置100的大容量化和小型化。   [0115] 藉由將記憶單元陣列110B層疊在記憶單元陣列110A上,可以實現記憶單元陣列110的大容量化和小型化。與CMOS型SRAM的記憶單元相比,可以進一步縮小記憶單元130的每1位元的面積。   [0116] 與快閃記憶體、MRAM(磁阻隨機記憶體)、PRAM(相變隨機記憶體)等其他非揮發性記憶體相比,由NVM構成的記憶單元陣列110B的與CMOS電路的親和性非常優異。當驅動快閃記憶體時,需要高電壓。因為MRAM、PRAM是電流驅動型記憶體,所以需要設置用來驅動電流的元件或電路。另一方面,NVM按照電晶體Tr1的開啟/關閉的控制而工作。換言之,NVM與CMOS電路同樣是由電壓驅動型電晶體構成的電路,可以以低電壓驅動。因此,容易在一個晶片中安裝處理器和記憶體裝置100。此外,記憶體裝置100可以降低每1位元的面積,而不用降低性能。此外,記憶體裝置100可以降低功耗。此外,因為記憶體裝置100即使在電源關閉狀態下也能夠儲存資料,所以可以進行記憶體裝置100的電源閘控。   [0117] SRAM由於其高速,所以被用於標準處理器的片上快取記憶體(on-chip cache memory)。但是SRAM具有待機時也消耗電力以及難以實現大容量化的缺點。例如,在可攜式設備用處理器中,片上快取記憶體的待機時的功耗達到處理器整體的平均功耗的80%。另一方面,記憶體裝置100是具有讀出速度和寫入速度快的SRAM的優點且解決了SRAM的缺點的RAM。因此,將記憶體裝置100用於片上快取記憶體在降低處理器整體的功耗上是有用的。因為記憶體裝置100的每1位元的面積小,容易實現大容量化,所以適合用於快取記憶體等。   [0118] 接著,參照圖11和圖12對NVM的佈局方式(翻折型、雙單元(twin cell)型、開放型)進行說明。此外,圖11和圖12示出NVM儲存8位元資料(NVM包括NMC[0]至NMC[7])的例子。   [0119] 〈翻折型〉   圖11所示的電路圖是作為記憶單元130的佈局方式採用翻折型的例子。在形成有SMC及LPC的區域上設置有NMC[0]至NMC[7]。在翻折型記憶單元130中,有的NMC與佈線LBL連接,有的NMC與佈線LBLB連接。藉由採用翻折型,記憶單元130可以根據佈線NWL的電位變化降低輸出到佈線LBL或佈線LBLB的雜訊。   [0120] 〈開放型〉   圖12所示的電路圖是作為記憶單元130的佈局方式採用開放型的例子。與翻折型同樣,NMC由一個電晶體和一個電容器構成。在開放型記憶單元130中,有的NMC與佈線LBL連接,有的NMC與佈線LBLB連接。在圖12中,看起來一個佈線NWL與兩個NMC連接,但是兩個NMC中的一個是與鄰接的記憶單元130連接的。藉由採用開放型,可以實現NMC的高積體化,與其他佈局方式相比,可以進一步增大記憶體裝置100能夠儲存的資料的容量。   [0121] 〈雙單元型〉   圖13所示的電路圖是作為記憶單元130的佈局方式採用雙單元型的例子。在圖13中,NMC由兩個電晶體和兩個電容器構成。就是說,NMC包括互補的兩個記憶單元。在雙單元型記憶單元130中,以保持在兩個記憶單元中的互補資料為1位元。   [0122] NMC藉由包括一對記憶單元可以長時間地保持互補資料。藉由使NMC具有互補資料,當想要讀出保持在NMC中的互補資料時,SMC可以被用作差動放大電路。因此,藉由採用雙單元型,即使一對記憶單元的一個所保持的電壓與一對記憶單元的另一個所保持的電壓之間的電壓差小,也可以進行可靠性高的讀出工作。   [0123] 〈記憶體裝置100的剖面圖〉   圖14示出記憶體裝置100的剖面圖的一個例子。圖14所示的記憶體裝置100包括從下方依次層疊的層L1、層L2、層L3、層L4。   [0124] 層L1包括電晶體M1、基板300、元件分離層301、絕緣體302、插頭310等。   [0125] 層L2包括絕緣體303、佈線320、絕緣體304、插頭311等。   [0126] 層L3包括絕緣體214、絕緣體216、電晶體Tr1、插頭312、絕緣體282、佈線321等。電晶體Tr1的第一閘極被用作佈線NWL,電晶體Tr1的第二閘極被用作佈線BGL。圖19示出作為電晶體Tr1使用OS電晶體的例子。   [0127] 層L4包括電容器Cs、插頭313、佈線LBL等。電容器Cs由導電體322、導電體323和絕緣體305構成。   [0128] 下面,參照圖15A和圖15B對電晶體M1的詳細內容進行說明。圖15A的左側的圖是電晶體M1的通道長度方向上的剖面圖,圖15A的右側的圖是電晶體M1的通道寬度方向上的剖面圖。   [0129] 電晶體M1設置在基板300上且被元件分離層301與鄰接的其他電晶體分離。作為元件分離層301,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等。注意,在本說明書中,氧氮化物是指氧含量大於氮含量的化合物,氮氧化物是指氮含量大於氧含量的化合物。   [0130] 作為基板300,可以使用以矽或碳化矽為材料的單晶半導體基板或多晶半導體基板、以矽鍺為材料的化合物半導體基板、SOI(Silicon on Insulator:絕緣層上覆矽)基板等。另外,作為基板300,例如可以使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膠基板、金屬基板、貼合薄膜、包含纖維狀材料的紙或基材薄膜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某個基板形成半導體元件,然後將半導體元件轉置於其他基板。   [0131] 此外,作為基板300也可以使用撓性基板。另外,作為在撓性基板上設置電晶體的方法,也可以舉出如下方法:在不具有撓性的基板上形成電晶體之後,剝離電晶體而將該電晶體轉置到撓性基板的基板300上。在此情況下,較佳為在不具有撓性的基板與電晶體之間設置剝離層。此外,作為基板300,也可以使用包含纖維的薄片、薄膜或箔等。另外,基板300也可以具有伸縮性。此外,基板300可以具有在停止彎曲或拉伸時恢復為原來的形狀的性質。或者,也可以具有不恢復為原來的形狀的性質。例如,基板300的厚度為5mm以上且700mm以下,較佳為10mm以上且500mm以下,更佳為15mm以上且300mm以下。藉由將基板300形成為薄,可以實現半導體裝置的輕量化。另外,藉由將基板300形成得薄,即便在使用玻璃等的情況下也有時會具有伸縮性或在停止彎曲或拉伸時恢復為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因此,可以緩和因掉落等基板300上的半導體裝置受到的衝擊等。亦即,能夠提供一種耐久性高的半導體裝置。作為撓性基板的基板300,例如可以使用金屬、合金、樹脂、玻璃或其纖維等。撓性基板的基板300的線性膨脹係數越低,因環境而發生的變形越能得到抑制,所以是較佳的。作為撓性基板的基板300,例如使用線性膨脹係數為1´10-3 /K以下、5´10-5 /K以下或1´10-5 /K以下的材料。作為樹脂,例如可以舉出聚酯、聚烯烴、聚醯胺(尼龍、芳族聚醯胺等)、聚醯亞胺、聚碳酸酯、丙烯酸、聚四氟乙烯(PTFE)等。尤其是芳族聚醯胺的線性膨脹係數較低,因此適用於撓性基板的基板300。   [0132] 本實施方式作為一個例子示出將單晶矽晶圓用於基板300的例子。   [0133] 電晶體M1包括設置在井351中的通道形成區域352、雜質區域353及雜質區域354、與該雜質區域接觸地設置的導電區域355及導電區域356、設置在通道形成區域352上的閘極絕緣體358、設置在閘極絕緣體358上的閘極電極357。注意,導電區域355及導電區域356也可以使用金屬矽化物等。   [0134] 在圖15A中,電晶體M1的通道形成區域352具有凸形狀,沿著其側面及頂面設置有閘極絕緣體358及閘極電極357。將具有這種形狀的電晶體稱為FIN型電晶體。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對半導體基板的一部分進行加工而形成凸部的情況,也可以對SOI基板進行加工而形成具有凸部形狀的半導體層。   [0135]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個例子,示出作為電晶體M1使用Si電晶體的例子。電晶體M1可以是n通道型電晶體和p通道型電晶體中的任一個,根據電路使用適合的電晶體。   [0136] 此外,作為電晶體M1,也可以使用平面型電晶體。圖15B示出此時的情況。圖15B的左側的圖是電晶體M1的通道長度方向上的剖面圖,圖15B的右側的圖是電晶體M1的通道寬度方向上的剖面圖。   [0137] 圖15B所示的電晶體M1包括設置在井361的通道形成區域362、低濃度雜質區域371及低濃度雜質區域372、高濃度雜質區域363及高濃度雜質區域364、與該高濃度雜質區域接觸的導電區域365及導電區域366、設置在通道形成區域362上的閘極絕緣體368、設置在閘極絕緣體368上的閘極電極367、設置在閘極電極367的側壁的側壁絕緣層369及側壁絕緣層370。此外,導電區域365、366也可以使用金屬矽化物等。   [0138] 再返回到圖14的說明。絕緣體302被用作層間絕緣體。在將Si電晶體用作電晶體M1的情況下,絕緣體302較佳為包含氫。藉由使絕緣體302包含氫,具有終止矽的懸空鍵而提高電晶體M1的可靠性的效果。作為絕緣體302較佳為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等。   [0139] 作為絕緣體303,較佳為使用能夠防止氫或雜質從基板300或電晶體M1等擴散到設置有電晶體Tr1的區域的障壁膜。例如,也可以使用藉由CVD法形成的氮化矽。在此,當氫擴散到電晶體Tr1所包含的金屬氧化物時,有時導致該金屬氧化物的特性下降。因此,較佳為在電晶體M1與電晶體Tr1之間設置抑制氫的擴散的膜。   [0140] 抑制氫的擴散的膜是指氫的脫離量少的膜。氫的脫離量例如可以利用熱脫附譜分析法(TDS(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等測量。例如,在TDS分析中的50℃至500℃的範圍內被換算為絕緣體303的每個面積的氫原子的絕緣體303的氫的脫離量為10´1015 atoms/cm2 以下,較佳為5´1015 atoms/cm2 以下。   [0141] 例如,作為絕緣體304、214、282,較佳為使用抑制銅擴散或對氧及氫具有阻擋性的絕緣體。例如,作為抑制銅擴散的膜的一個例子,可以使用氮化矽。此外,可以使用氧化鋁等金屬氧化物。   [0142] 例如,絕緣體216可以使用氧化矽膜或氧氮化矽膜等。   [0143] 關於絕緣體280、電晶體Tr1的詳細內容,將在後面的實施方式3中進行說明。   [0144] 作為絕緣體305,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氧化鋁、氧氮化鋁、氮氧化鋁、氮化鋁、氧化鉿、氧氮化鉿、氮氧化鉿、氮化鉿等。   [0145] 此外,絕緣體305也可以具有上述絕緣體的疊層結構。例如,也可以具有氧氮化矽等絕緣擊穿耐性大的材料和氧化鋁等高介電常數(high-k)材料的疊層結構。藉由採用該結構,電容器Cs可以確保充分的容量且抑制靜電破壞。   [0146] 作為圖14所示的導電體、佈線及插頭,較佳為包含銅(Cu)、鎢(W)、鉬(Mo)、金(Au)、鋁(Al)、錳(Mn)、鈦(Ti)、鉭(Ta)、鎳(Ni)、鉻(Cr)、鉛(Pb)、錫(Sn)、鐵(Fe)、鈷(Co)、釕(Ru)、鉑(Pt)、銥(Ir)、鍶(Sr)的低電阻材料、上述低電阻材料的合金、或者包含以上述材料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的導電體的單層或疊層。尤其是,較佳為使用同時具有耐熱性和導電性的鎢或鉬等高熔點材料。此外,較佳為使用鋁或銅等低電阻導電材料。   [0147] 在圖14所示的記憶體裝置100中,也可以將電晶體Tr1形成在電容器Cs上。圖16示出此時的剖面圖。圖16所示的剖面圖的與圖14所示的剖面圖的不同之處在於層L3和層L4的結構。   [0148] 在圖16中,層L3包括佈線341、電容器Cs。   [0149] 在圖16中,層L4包括插頭331、插頭332、插頭333、插頭334、佈線342、佈線343、佈線BL、絕緣體214、絕緣體216、絕緣體280、絕緣體282、電晶體Tr1。   [0150] 藉由將電容器Cs設置在電晶體Tr1的下方,可以使電晶體Tr1避免受到當形成電容器Cs時產生的過程損傷或氫的影響。   [0151] 在圖14及圖16中,沒有符號及陰影圖案的區域由絕緣體構成。作為上述絕緣體,可以使用包含選自氧化鋁、氮氧化鋁、氧化鎂、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氧化鎵、氧化鍺、氧化釔、氧化鋯、氧化鑭、氧化釹、氧化鉿、氧化鉭等中的一種以上的材料的絕緣體。此外,作為該區域,也可以使用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樹脂、丙烯酸樹脂、矽氧烷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有機樹脂。   [0152] 記憶體裝置100也可以包括多個子陣列。圖17示出此時的結構實例。   [0153] 圖17是示出記憶體裝置100的一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記憶體裝置100包括多個子陣列150。各子陣列150包括記憶單元陣列110、行驅動器123及列驅動器124。此外,以圍繞多個子陣列150的方式設置有電源線151。   [0154] 在記憶體裝置100中,半導體裝置10也可以設置在記憶單元的外側。例如,也可以將其設置在圖17所示的電源線151的下方。如此,可以減少記憶體裝置100的面積佔用。   [0155] 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的OS電晶體的結構進行說明。   [0156] 〈〈金屬氧化物〉〉   首先,對用於OS電晶體的金屬氧化物進行說明。   [0157] 金屬氧化物較佳為至少包含銦或鋅。特別較佳為包含銦及鋅。另外,較佳的是,除此之外,還包含鋁、鎵、釔或錫等。另外,也可以包含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或鎂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0158] 在此考慮金屬氧化物為包含銦、元素M及鋅的In-M-Zn氧化物的情況。注意,元素M為鋁、鎵、釔或錫等。作為其他的可用於元素M的元素,除了上述元素以外,還有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鎂等。注意,作為元素M有時可以組合多個上述元素。   [0159] 下面,參照圖20A、圖20B及圖20C對根據本發明的金屬氧化物所包含的銦、元素M及鋅的原子個數比的較佳的範圍進行說明。注意,在圖20A至圖20C中,不示出氧的原子個數比。另外,將金屬氧化物所包含的銦、元素M及鋅的原子個數比的各項分別稱為[In]、[M]、[Zn]。   [0160] 在圖20A、圖20B及圖20C中,虛線表示[In]:[M]:[Zn]=(1+a):(1-a):1的原子個數比(-1≤a≤1)的線、[In]:[M]:[Zn]=(1+a):(1-a):2的原子個數比的線、[In]:[M]:[Zn]=(1+a):(1-a):3的原子個數比的線、[In]:[M]:[Zn]=(1+a):(1-a):4的原子個數比的線及[In]:[M]:[Zn]=(1+a):(1-a):5的原子個數比的線。   [0161] 點劃線表示[In]:[M]:[Zn]=5:1:b的原子個數比的(b≥0)的線、[In]:[M]:[Zn]=2:1:b的原子個數比的線、[In]:[M]:[Zn]=1:1:b的原子個數比的線、[In]:[M]:[Zn]= 1:2:b的原子個數比的線、[In]:[M]:[Zn]=1:3:b的原子個數比的線及[In]:[M]:[Zn]=1:4:b的原子個數比的線。   [0162] 此外,圖20A、圖20B及圖20C所示的[In]:[M]: [Zn]=0:2:1的原子個數比及其附近值的金屬氧化物容易具有尖晶石型結晶結構。   [0163] 有時在金屬氧化物中,多個相共存(例如,二相共存、三相共存等)。例如,當原子個數比接近[In]: [M]:[Zn]=0:2:1時,尖晶石型結晶結構和層狀結晶結構的二相容易共存。當原子個數比接近[In]:[M]:[Zn]=1:0:0時,方鐵錳礦型結晶結構和層狀結晶結構的二相容易共存。當在金屬氧化物中多個相共存時,可能在不同的結晶結構之間形成晶界。   [0164] 圖20A所示的區域A示出金屬氧化物所包含的銦、元素M及鋅的較佳的原子個數比範圍的一個例子。   [0165] 在金屬氧化物中,藉由提高銦的含量,可以提高金屬氧化物的載子移動率(電子移動率)。因此,銦含量高的金屬氧化物的載子移動率比銦含量低的金屬氧化物高。   [0166] 另一方面,金屬氧化物的銦含量及鋅含量變低時,載子移動率變低。因此,當原子個數比為[In]:[M]: [Zn]=0:1:0及其附近值時(例如,圖20C中的區域C),絕緣性變高。   [0167]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金屬氧化物較佳為具有圖20A的以區域A表示的原子個數比,此時該金屬氧化物易具有載子移動率高且晶界少的層狀結構。   [0168] 具有區域A的原子個數比的金屬氧化物,尤其是具有圖20B所示的區域B的原子個數比的金屬氧化物更容易成為CAAC(c-axis aligned crystalline)-OS且具有較高的載子移動率。   [0169] CAAC-OS具有c軸配向性,其多個奈米晶在a-b面方向上連結而結晶結構具有畸變。注意,畸變是指在多個奈米晶連結的區域中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與其他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之間的晶格排列的方向變化的部分。   [0170] 雖然奈米晶基本上是六角形,但是並不侷限於正六角形,有不是正六角形的情況。此外,在畸變中有時具有五角形及七角形等晶格排列。另外,在CAAC-OS的畸變附近觀察不到明確的晶界(grain boundary)。亦即,可知藉由使晶格排列畸變,可抑制晶界的形成。這可能是由於CAAC-OS可容許因如下原因而發生的畸變:在a-b面方向上的氧原子的排列的低密度或因金屬元素被取代而使原子間的鍵合距離產生變化等。   [0171] CAAC-OS是結晶性高的金屬氧化物。另一方面,在CAAC-OS中無法確認到明確的晶界,所以可以說不容易發生起因於晶界的電子移動率的降低。此外,金屬氧化物的結晶性有時因雜質的混入或缺陷的生成等而降低,因此可以說CAAC-OS是雜質或缺陷(氧空位等)少的金屬氧化物。因此,具有CAAC-OS的金屬氧化物的物理性質穩定。因此,具有CAAC-OS的金屬氧化物具有耐熱性及高可靠性。   [0172] 區域B包括[In]:[M]:[Zn]=4:2:3至4:2:4.1的原子個數比及其附近值。附近值例如包括[In]:[M]:[Zn]= 5:3:4的原子個數比。另外,區域B包括[In]:[M]:[Zn]=5:1:6的原子個數比及其附近值以及[In]:[M]:[Zn]=5:1:7的原子個數比及其附近值。   [0173] 注意,金屬氧化物所具有的性質不是僅由原子個數比決定的。即使在原子個數比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形成條件,金屬氧化物的性質有時不同。例如,當使用濺射裝置形成金屬氧化物時,形成其原子個數比與靶材的原子個數比不同的膜。此外,根據成膜時的基板溫度,有時膜的[Zn]小於靶材的[Zn]。因此,圖示的區域是分別表示金屬氧化物傾向於具有特定特性的原子個數比的區域,區域A至區域C的邊界不清楚。   [0174] 〈〈電晶體結構1〉〉   圖21A及圖21B是電晶體200a的俯視圖及剖面圖。圖21A是俯視圖,圖21B的左側的圖是對應於圖21A所示的點劃線X1-X2的剖面圖,圖21B的右側的圖是對應於點劃線Y1-Y2的剖面圖。注意,在圖21A所示的俯視圖中,為了明確起見,省略一部分的組件而進行圖示。   [0175] 圖21B示出在絕緣體214及絕緣體216上設置有電晶體200a的例子。   [0176] 電晶體200a包括:被用作閘極電極的導電體205(導電體205a及導電體205b)及導電體260;被用作閘極絕緣體的絕緣體220、絕緣體222、絕緣體224及絕緣體250;金屬氧化物230(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b及金屬氧化物230c);被用作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的導電體240a;被用作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的導電體240b;保護導電體260的絕緣體241;以及包含過量氧(含有超過化學計量組成的氧)的絕緣體280。   [0177] 在電晶體200a中,有時將導電體260稱為頂閘極,將導電體205稱為底閘極。或者,有時將導電體260稱為第一閘極,將導電體205稱為第二閘極。   [0178] 此外,金屬氧化物230包括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a上的金屬氧化物230b以及金屬氧化物230b上的金屬氧化物230c。當使電晶體200a成為開啟狀態時,電流主要流過金屬氧化物230b。金屬氧化物230b被用作通道形成區域。另一方面,雖然電流有時流過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各自與金屬氧化物230b的介面附近(有時成為混合區域),但是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的其他區域被用作絕緣體。   [0179] 較佳的是,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的導帶底的能階比金屬氧化物230b更靠近真空能階,典型的是,金屬氧化物230b的導帶底的能階與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的導帶底的能階的差為0.15eV以上、0.5eV以上且2eV以下或者1eV以下。就是說,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的電子親和力與金屬氧化物230b的電子親和力的差為0.15eV以上、0.5eV以上且2eV以下或者1eV以下。   [0180] 在金屬氧化物230b中,能隙較佳為2eV以上,更佳為2.5eV以上且3.0eV以下。此外,在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中,能隙較佳為2eV以上,更佳為2.5eV以上,進一步較佳為2.7eV以上且3.5eV以下。此外,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的能隙較佳為大於金屬氧化物230b的能隙。例如,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的能隙比金屬氧化物230b的能隙高0.15eV以上,0.5eV以上,1.0eV以上且2eV以下,1eV以下。   [0181] 此外,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b及金屬氧化物230c的厚度為3nm以上且200nm以下,較佳為3nm以上且100nm以下,更佳為3nm以上且60nm以下。   [0182] 藉由降低金屬氧化物的載子密度,可以減少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的負漂移或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所以是較佳的。作為給金屬氧化物的載子密度帶來影響的因素,可以舉出金屬氧化物中的氧缺陷(Vo)或金屬氧化物中的雜質等。當金屬氧化物中的氧缺陷增多時,氫與該氧缺陷鍵合(也可以將該狀態稱為VoH),而缺陷態密度增高。或者,當金屬氧化物中的雜質增多時,起因於該雜質的增多,缺陷態密度也增高。由此,藉由控制金屬氧化物中的缺陷態密度,可以控制金屬氧化物的載子密度。   [0183] 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的載子密度例如小於8´1015 cm-3 ,較佳為小於1´1011 cm-3 ,更佳為小於1´1010 cm-3 ,且1´10-9 cm-3 以上。   [0184]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電晶體的通態電流或電晶體的場效移動率,較佳為增高金屬氧化物的載子密度。為了增高金屬氧化物的載子密度,稍微增高金屬氧化物的雜質濃度,或者進一步降低金屬氧化物的能帶間隙。   [0185] 金屬氧化物230b的載子密度較佳為比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高。   [0186] 在金屬氧化物230a與金屬氧化物230b的介面、或者金屬氧化物230b與金屬氧化物230c的介面形成的混合層的缺陷能階密度較佳為低。明確而言,藉由使金屬氧化物230a和金屬氧化物230b、金屬氧化物230b和金屬氧化物230c包含氧之外的共同元素(主要成分),可以形成缺陷態密度低的混合層。例如,在金屬氧化物230b為In-Ga-Zn金屬氧化物的情況下,作為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較佳為使用In-Ga-Zn金屬氧化物、Ga-Zn金屬氧化物、氧化鎵等。   [0187] 此時,載子的主要路徑成為金屬氧化物230b。因為可以降低金屬氧化物230a與金屬氧化物230b的介面以及金屬氧化物230b與金屬氧化物230c的介面的缺陷態密度,所以介面散射給載子傳導帶來的影響小,從而可以得到大通態電流。   [0188] 作為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使用其導電率比金屬氧化物230b充分低的材料。例如,作為金屬氧化物230a、金屬氧化物230c,可以使用具有在圖20C中以絕緣性高的區域C表示的原子數比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此外,圖20C所示的區域C表示[In]:[M]:[Zn]= 0:1:0及其附近值、[In]:[M]:[Zn]=1:3:2及其附近值、[In]:[M]:[Zn]=1:3:4及其附近值的原子個數比。   [0189] 尤其是,當作為金屬氧化物230b使用具有以圖20A所示的區域A表示的原子數比的金屬氧化物時,作為金屬氧化物230a及金屬氧化物230c較佳為使用[M]/[In]的原子數比為1以上,較佳為2以上的金屬氧化物。另外,作為金屬氧化物230c,較佳為使用能夠得到充分高的絕緣性的[M]/([Zn]+[In])的原子數比為1以上的金屬氧化物。   [0190] 導電體205可以使用包含選自鉬、鈦、鉭、鎢、鋁、銅、鉻、釹、鈧中的元素的金屬膜或以上述元素為成分的金屬氮化物膜(氮化鈦膜、氮化鉬膜、氮化鎢膜)等。或者,作為導電體205,也可以使用銦錫氧化物、包含氧化鎢的銦氧化物、包含氧化鎢的銦鋅氧化物、包含氧化鈦的銦氧化物、包含氧化鈦的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添加有氧化矽的銦錫氧化物等導電材料。   [0191] 例如,作為導電體205a可以使用對氫具有阻擋性的導電體諸如氮化鉭,作為導電體205b可以層疊導電性高的鎢。藉由使用該組合,可以在保持作為佈線的導電性的同時抑制氫擴散到金屬氧化物230。在圖21B中,示出導電體205a和導電體205b的兩層結構,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此,也可以採用單層和三層以上的疊層結構。   [0192] 絕緣體220及絕緣體224較佳為氧化矽膜或氧氮化矽膜等包含氧的絕緣體。尤其是,作為絕緣體224較佳為使用包含過量氧的絕緣體。藉由以與構成電晶體200a的金屬氧化物接觸的方式設置上述包含過量氧的絕緣體,可以填補金屬氧化物中的氧缺陷。注意,絕緣體222及絕緣體224不一定必須要使用相同材料形成。   [0193] 作為絕緣體222,例如較佳為使用包含氮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鉿、氧化鉭、氧化鋯、鋯鈦酸鉛(PZT)、鈦酸鍶(SrTiO3 )或(Ba,Sr)TiO3 (BST)等所謂的high-k材料的絕緣體的單層或疊層。或者,例如也可以對這些絕緣體添加氧化鋁、氧化鉍、氧化鍺、氧化鈮、氧化矽、氧化鈦、氧化鎢、氧化釔、氧化鋯。此外,也可以對這些絕緣體進行氮化處理。還可以在上述絕緣體上層疊氧化矽、氧氮化矽或氮化矽而使用。   [0194] 絕緣體222也可以具有兩層以上的疊層結構。此時,不侷限於使用相同材料構成的疊層結構,也可以是使用不同材料形成的疊層結構。   [0195] 此外,藉由適當地調整絕緣體220、絕緣體222、絕緣體224的厚度,可以控制臨界電壓。此外,可以提供一種非導通狀態下的洩漏電流小的電晶體。藉由減薄絕緣體220、絕緣體222、絕緣體224的厚度,導電體205的對臨界電壓的控制可以變得容易,所以是較佳的。例如,絕緣體220、絕緣體222、絕緣體224的厚度較佳為50nm以下,更佳為30n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nm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5nm以下。   [0196] 作為絕緣體250,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鉿、氧化鉭、氧化鋯、鋯鈦酸鉛(PZT)、鈦酸鍶(SrTiO3 )或(Ba,Sr)TiO3 (BST)等絕緣體的單層或疊層。或者,例如也可以對這些絕緣體添加氧化鋁、氧化鉍、氧化鍺、氧化鈮、氧化矽、氧化鈦、氧化鎢、氧化釔、氧化鋯。此外,也可以對這些絕緣體進行氮化處理。還可以在上述絕緣體上層疊氧化矽、氧氮化矽或氮化矽而使用。   [0197] 另外,與絕緣體224同樣,作為絕緣體250較佳為使用其氧含量超過滿足化學計量組成的氧化物絕緣體。藉由以與金屬氧化物230接觸的方式設置上述包含過量氧的絕緣體,可以減少金屬氧化物230中的氧缺陷。   [0198] 絕緣體250可以使用氧化鋁、氧氮化鋁、氧化鉿、氧氮化鉿、氮化矽等對氧或氫具有阻擋性的絕緣膜。當使用這種材料形成絕緣體250時,絕緣體250被用作防止從金屬氧化物230釋放氧或從外部混入氫等雜質的層。   [0199] 導電體240a、導電體240b可以使用鋁、鈦、鉻、鎳、銅、釔、鋯、鉬、銀、鉭或鎢等金屬或者以這些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合金。雖然圖式示出單層結構,但是也可以採用兩層以上的疊層結構。   [0200] 例如,較佳為層疊鈦膜和鋁膜。另外,也可以採用在鎢膜上層疊鋁膜的兩層結構、在銅-鎂-鋁合金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在鈦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在鎢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   [0201] 另外,也可以使用:在鈦膜或氮化鈦膜上層疊鋁膜或銅膜並在其上形成鈦膜或氮化鈦膜的三層結構、在鉬膜或氮化鉬膜上層疊鋁膜或銅膜而並在其上形成鉬膜或氮化鉬膜的三層結構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氧化銦、氧化錫或氧化鋅的透明導電材料。   [0202] 被用作閘極電極的導電體260例如可以使用選自鋁、鉻、銅、鉭、鈦、鉬、鎢中的金屬、以上述金屬為成分的合金或組合上述金屬的合金等而形成。另外,也可以使用選自錳、鋯中的一個或多個的金屬。此外,也可以使用以摻雜有磷等雜質元素的多晶矽為代表的半導體、鎳矽化物等矽化物。   [0203] 例如,較佳為採用在鋁上層疊鈦膜的兩層結構。另外,也可以採用在氮化鈦膜上層疊鈦膜的兩層結構、在氮化鈦膜上層疊鎢膜的兩層結構、在氮化鉭膜或氮化鎢膜上層疊鎢膜的兩層結構。   [0204] 還有在鈦膜上層疊鋁膜,在其上層疊鈦膜的三層結構等。此外,也可以使用組合鋁與選自鈦、鉭、鎢、鉬、鉻、釹、鈧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合金膜或氮化膜。   [0205] 此外,作為導電體260,也可以使用銦錫氧化物、包含氧化鎢的銦氧化物、包含氧化鎢的銦鋅氧化物、包含氧化鈦的銦氧化物、包含氧化鈦的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添加有氧化矽的銦錫氧化物等具有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另外,也可以採用上述具有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和上述金屬的疊層結構。   [0206] 藉由將功函數高的導電材料用於導電體260,可以增大電晶體200a的臨界電壓,並且可以減少截止電流。作為導電體260,可以使用其功函數較佳為4.8eV以上,更佳為5.0eV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2eV以上,更進一步較佳為5.4eV以上,還進一步較佳為5.6eV以上的導電材料。作為功函數高的導電材料,例如可以舉出鉬、氧化鉬、Pt、Pt矽化物、Ni矽化物、銦錫氧化物、添加有氮的In-Ga-Zn氧化物等。   [0207] 以覆蓋導電體260的方式設置絕緣體241。作為絕緣體241,可以使用氧化鋁、氧氮化鋁、氧化鉿、氧氮化鉿、氮化矽等對氧或氫具有阻擋性的絕緣膜。在使用上述材料形成絕緣體241的情況下,可以防止導電體260由於加熱處理製程被氧化。此外,藉由將難以氧化的材料用於導電體260,可以省略絕緣體241。   [0208] 在電晶體200a的上方設置絕緣體280。絕緣體280較佳為含有過量氧。尤其是,藉由在電晶體200a附近的層間膜等形成具有過量氧的絕緣體,降低電晶體200a的氧缺陷,而可以提高電晶體200a的可靠性。   [0209] 作為具有過量氧的絕緣體,明確而言,較佳為使用由於加熱而一部分的氧脫離的氧化物材料。作為由於加熱而氧脫離的氧化物是指:在TDS分析中,換算成氧原子的氧的脫離量為1.0´1018 atoms/cm3 以上,較佳為3.0´1020 atoms/cm3 以上的氧化物膜。注意,上述TDS分析時的膜的表面溫度較佳為100℃以上且700℃以下或100℃以上且500℃以下。   [0210] 例如,作為這種材料,較佳為使用包含氧化矽或氧氮化矽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使用金屬氧化物。注意,在本說明書中,“氧氮化矽”是指作為其組成氧含量多於氮含量的材料,而“氮氧化矽”是指作為其組成氮含量多於氧含量的材料。   [0211] 覆蓋電晶體200a的絕緣體280也可以被用作覆蓋其下方的凹凸形狀的平坦化膜。   [0212] 〈〈電晶體結構2〉〉   圖22A及圖22B是電晶體200b的俯視圖及剖面圖。圖22A是俯視圖,圖22B的左側的圖是對應於圖22A所示的點劃線X1-X2的剖面圖,圖22B的右側的圖是對應於點劃線Y1-Y2的剖面圖。注意,在圖22A所示的俯視圖中,為了明確起見,省略一部分的組件而進行圖示。   [0213] 圖22A和圖22B所示的電晶體200b相當於圖21A和圖21B所示的金屬氧化物230a、230b的中央部分被蝕刻的電晶體200a(參照圖22B的左側的圖)。   [0214] 圖21A和圖21B所示的電晶體200a在金屬氧化物230b中形成通道,圖22A和圖22B所示的電晶體200b在金屬氧化物230c中形成通道。與金屬氧化物230b相比,金屬氧化物230c的電子移動率更小且能帶間隙更寬。因此,與電晶體200a相比,電晶體200b的通態電流更小,但是關態電流也小。電晶體200b適合用於與通態電流相比更重視關態電流的電晶體。   [0215] 電晶體200b可以與電晶體200a同時形成。例如,較佳的是,作為圖1所示的電晶體M10及圖8所示的電晶體Tr1等被要求高通態電流的電晶體採用電晶體200a,作為圖1所示的電晶體M11等被要求低關態電流的電晶體採用電晶體200b。   [0216]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能夠用於圖1所示的溫度感測器17的電阻元件進行說明。   [0217] 圖18是電阻元件400的俯視圖。電阻元件400包括金屬氧化物401、導電體402及導電體403。此外,金屬氧化物401在其俯視圖中具有蜿蜒部。   [0218] 金屬氧化物401具有根據溫度電阻率產生變化的性質。電阻元件400使電流流過導電體402與導電體403之間,測量金屬氧化物401的電阻值,由此可以檢測出溫度。   [0219] 圖19是對圖14所示的記憶體裝置100的剖面圖組裝電阻元件400時的剖面示意圖。在與作為OS電晶體的電晶體Tr1同一層L3中設置有電阻元件400。   [0220] 用於電阻元件400的金屬氧化物401使用與用於電晶體Tr1的金屬氧化物230b相同的金屬氧化物構成。在對金屬氧化物401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金屬氧化物401由於電阻率過高,而不能具有電阻元件所需要的充分的功能。因此,較佳的是,在對金屬氧化物401進行蝕刻而形成圖18所示的形狀之後,進行用來降低電阻率的處理。   [0221] 作為上述用來降低電阻率的處理,例如可以舉出利用He、Ar、Kr、Xe等稀有氣體的電漿處理。此外,也可以使用對上述稀有氣體引入氧化氮、氨、氮或氫而成的混合氣體進行電漿處理。藉由上述電漿處理,在金屬氧化物401中形成氧缺陷,可以降低電阻率。   [0222] 此外,作為上述用來降低電阻率的處理,可以舉出將氮化矽等包含大量的氫的膜以接觸於金屬氧化物401的方式設置的處理。金屬氧化物401藉由被添加氫,可以降低電阻率。   [0223] 藉由進行上述降低電阻率的處理,金屬氧化物401的室溫下的電阻率可以為1´10-3 Wcm以上且1´104 Wcm以下。   [0224] 如圖19所示,藉由將電阻元件400形成在與電晶體Tr1相同的層中,電阻元件400可以準確地檢測出電晶體Tr1的溫度。此外,因為可以在同一製程中形成電阻元件400和電晶體Tr1,所以與分別在不同的製程中形成的情況相比,可以縮短製程。   [0225] 此外,在使用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形成電阻元件400的金屬氧化物401和電晶體Tr1的金屬氧化物230b時,可以將電阻元件400形成在層L4的上方。   [0226] 實施方式5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23A和圖23B及圖25A至圖25F對包括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的半導體晶圓、IC晶片及電子構件的例子進行說明。   [0227] [半導體晶圓、晶片]   圖23A示出進行切割處理之前的基板611的俯視圖。作為基板611,例如可以使用半導體基板(也稱為“半導體晶圓”)。在基板611上設置有多個電路區域612。在電路區域612中,可以設置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半導體裝置等。   [0228] 多個電路區域612的每一個都被分離區域613圍繞。分離線(也稱為“切割線”)614位於與分離區域613重疊的位置上。藉由沿著分離線614切割基板611,可以從基板611切割出包括電路區域612的晶片615。圖23B示出晶片615的放大圖。   [0229] 另外,也可以在分離區域613設置導電層和半導體層。藉由在分離區域613設置導電層和半導體層,可以緩和可能在切割製程中產生的ESD,而防止在切割製程中良率下降。另外,一般來說,為了冷卻基板、去除刨花、防止帶電等,一邊使含有碳酸氣體等以降低其電阻率的純水流過切削部一邊進行切割製程。藉由在分離區域613設置導電層和半導體層,可以減少該純水的使用量。因此,可以降低半導體裝置的生產成本。另外,可以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生產率。   [0230] 作為設置在分離區域613的半導體層,較佳為使用能帶間隙為2.5eV以上且4.2eV以下,較佳為2.7eV以上且3.5eV以下的材料。藉由使用這種材料,可以使所積蓄的電荷緩慢釋放,所以可以抑制ESD導致的電荷的急劇的移動,而可以使靜電損壞不容易產生。   [0231] [電子構件]   參照圖24A及圖24B對將晶片615應用於電子構件的例子進行說明。注意,電子構件也被稱為半導體封裝或IC用封裝。電子構件根據端子取出方向和端子的形狀存在多個規格和名稱。   [0232] 在組裝製程(後面的製程)中組合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半導體裝置與該半導體裝置之外的構件,來完成電子構件。   [0233] 參照圖24A所示的流程圖對後面的製程進行說明。在前面的製程中,包括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半導體裝置的元件基板完成之後,進行研磨該元件基板的背面(沒有形成半導體裝置等的面)的“背面研磨製程”(步驟S1)。藉由進行研磨來使元件基板變薄,可以減少元件基板的翹曲等,而可以實現電子構件的小型化。   [0234] 接著,進行將元件基板分成多個晶片的“切割(dicing)製程”(步驟S2)。並且,進行拾取被切割的各晶片且將其接合於引線框架上的晶片接合(die bonding)製程(步驟S3)。晶片接合製程中的晶片與引線框架的接合可以適當地根據產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利用樹脂的接合或利用膠帶的接合等。另外,也可以在插入物(interposer)基板上安裝晶片代替引線框架。   [0235] 接著,進行將引線框架的引線與晶片上的電極藉由金屬細線(wire)電連接的“打線接合(wire bonding)製程”(步驟S4)。作為金屬細線可以使用銀線或金線。此外,打線接合可以使用球焊(ball bonding)或楔焊(wedge bonding)。   [0236] 進行由環氧樹脂等密封被打線接合的晶片的“密封製程(模塑(molding)製程)”(步驟S5)。藉由進行密封製程,使電子構件的內部被樹脂填充,可以保護安裝於晶片內部的電路部及將晶片與引線連接的金屬細線免受機械外力的影響,還可以降低因水分或灰塵而導致的特性劣化(可靠性的降低)。   [0237] 接著,進行對引線框架的引線進行電鍍處理的“引線電鍍製程”(步驟S6)。藉由該電鍍處理可以防止引線生銹,而在後面將引線安裝於印刷電路板時,可以更加確實地進行銲接。接著,進行引線的切斷及成型加工的“成型製程”(步驟S7)。   [0238] 接著,進行對封裝表面進行印字處理(marking)的“印字製程”(步驟S8)。並且經過檢查外觀形狀的優劣或工作故障的有無的“檢驗步驟”(步驟S9)完成電子構件。   [0239] 圖24B示出完成的電子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在圖24B中,作為電子構件的一個例子,示出QFP(Quad Flat Package:四面扁平封裝)的立體示意圖。圖24B所示的電子構件650包括引線655及半導體裝置653。作為半導體裝置653,可以使用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等。   [0240] 圖24B所示的電子構件650例如安裝於印刷電路板652。藉由組合多個這樣的電子構件650並使其在印刷電路板652上彼此電連接,來完成設置有電子構件的基板654。完成的基板654用於電子裝置等。   [0241] 實施方式6   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較佳為用於內置電池的電子裝置。藉由將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用於內置電池的電子裝置,可以減少電子裝置的功耗,從而減少電池的電力。圖25A至圖25F示出具體例子。   [0242] 圖25A是手錶型終端700。手錶型終端700包括外殼701、錶冠702、顯示部703、錶帶704、檢測部705等。外殼701在其內部包括電池、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顯示部703也可以安裝有觸控面板。使用者也可以將觸摸觸控面板的指頭作為指示器來輸入資訊。   [0243] 檢測部705具有檢測周圍的狀態而取得資訊的功能。例如,可以將照相機、加速度感測器、方位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照度感測器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信號接收電路等用於檢測部705。   [0244] 例如,當外殼701內部的運算裝置判斷檢測部705的照度感測器所檢測出的周囲的亮度充分比指定的照度亮時,降低顯示部703的亮度。或者,當運算裝置判斷周圍的亮度微暗時,增高顯示部703的亮度。其結果是,可以提供一種功耗小的電子裝置。   [0245] 圖25B是行動電話機710。行動電話機710包括外殼711、顯示部716、操作按鈕714、外部連接埠713、揚聲器717、麥克風712等。外殼711在其內部包括電池、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行動電話機710可以藉由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16來輸入資訊。另外,藉由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16可以進行打電話或輸入文字等各種操作。此外,藉由操作按鈕714,可以進行電源的ON、OFF工作或切換顯示在顯示部716的影像的種類。例如,可以將電子郵件的編寫畫面切換為主功能表畫面。   [0246] 圖25C示出筆記本式個人電腦720,其包括外殼721、顯示部722、鍵盤723、指向裝置724等。外殼711在其內部包括電池、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   [0247] 圖25D是護目鏡型顯示器730。護目鏡型顯示器730包括安裝部731、外殼732、電纜735、電池736、顯示部737。電池736被容納在安裝部731中。顯示部737設置在外殼732中。在外殼732內設置有半導體裝置、無線通訊裝置、記憶體裝置等各種電子構件。將電力從電池736藉由電纜735供應到外殼732內的顯示部737及電子構件。由顯示部737顯示藉由無線方式接收的影像等各種資訊。   [0248] 護目鏡型顯示器730也可以在外殼732中設置拍攝裝置。藉由使用拍攝裝置檢測出使用者的眼球及眼瞼的動作,使用者可以操作護目鏡型顯示器730。此外,在護目鏡型顯示器730中,也可以在安裝部731中設置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生體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例如,護目鏡型顯示器730藉由生體感測器取得使用者的生物資訊並將該資訊儲存在外殼732內的記憶體裝置中。此外,護目鏡型顯示器730也可以藉由無線信號將所取得的生體資訊發送到其他資訊終端。   [0249] 圖25E是視頻攝影機740。視頻攝影機740包括第一外殼741、第二外殼742、顯示部743、操作鍵744、鏡頭745以及連接部746等。操作鍵744及鏡頭745設置在第一外殼741中,顯示部743設置在第二外殼742中。此外,第一外殼741在其內部包括電池、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電池也可以設置在第一外殼741的外部。而且,第一外殼741和第二外殼742由連接部746連接,由連接部746可以改變第一外殼741與第二外殼742之間的角度。顯示部743的影像也可以根據連接部746所形成的第一外殼741與第二外殼742之間的角度切換。   [0250] 圖25F是汽車750。汽車750包括車體751、車輪752、儀表板753及燈754等。車體751在其內部包括電池、記憶體裝置或半導體裝置。   [0251] 實施方式7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能夠用於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OS電晶體的CAC(Cloud-Aligned Composite)-OS的結構進行說明。   [0252] CAC-OS例如是指包含在金屬氧化物中的元素不均勻地分佈的構成,其中包含不均勻地分佈的元素的材料的尺寸為0.5nm以上且10nm以下,較佳為1nm以上且2nm以下或近似的尺寸。注意,在下面也將在金屬氧化物中一個或多個金屬元素不均勻地分佈且包含該金屬元素的區域混合的狀態稱為馬賽克(mosaic)狀或補丁(patch)狀,該區域的尺寸為0.5nm以上且10nm以下,較佳為1nm以上且2nm以下或近似的尺寸。   [0253] 金屬氧化物較佳為至少包含銦。尤其是,較佳為包含銦及鋅。除此之外,也可以還包含選自鋁、鎵、釔、銅、釩、鈹、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和鎂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0254] 例如,In-Ga-Zn氧化物中的CAC-OS(在CAC-OS中,尤其可以將In-Ga-Zn氧化物稱為CAC-IGZO)是指材料分成銦氧化物(以下,稱為InOX1 (X1為大於0的實數))或銦鋅氧化物(以下,稱為InX2 ZnY2 OZ2 (X2、Y2及Z2為大於0的實數))以及鎵氧化物(以下,稱為GaOX3 (X3為大於0的實數))或鎵鋅氧化物(以下,稱為GaX4 ZnY4 OZ4 (X4、Y4及Z4為大於0的實數))等而成為馬賽克狀,且馬賽克狀的InOX1 或InX2 ZnY2 OZ2 均勻地分佈在膜中的構成(以下,也稱為雲狀)。   [0255] 換言之,CAC-OS是具有以GaOX3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和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混在一起的構成的複合金屬氧化物。在本說明書中,例如,當第一區域的In與元素M的原子個數比大於第二區域的In與元素M的原子個數比時,第一區域的In濃度高於第二區域。   [0256] 注意,IGZO是通稱,有時是指包含In、Ga、Zn及O的化合物。作為典型例子,可以舉出以InGaO3 (ZnO)m1 (m1為自然數)或In(1 + x0) Ga(1-x0) O3 (ZnO)m0 (-1≤x0≤1,m0為任意數)表示的結晶性化合物。   [0257] 上述結晶性化合物具有單晶結構、多晶結構或CAAC結構。CAAC結構是多個IGZO的奈米晶具有c軸配向性且在a-b面上以不配向的方式連接的結晶結構。   [0258] 另一方面,CAC-OS與金屬氧化物的材料構成有關。CAC-OS是指如下構成:在包含In、Ga、Zn及O的材料構成中,一部分中觀察到以Ga為主要成分的奈米粒子狀區域以及一部分中觀察到以In為主要成分的奈米粒子狀區域分別以馬賽克狀無規律地分散。因此,在CAC-OS中,結晶結構是次要因素。   [0259] CAC-OS不包含組成不同的二種以上的膜的疊層結構。例如,不包含由以In為主要成分的膜與以Ga為主要成分的膜的兩層構成的結構。   [0260] 注意,有時觀察不到以GaOX3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與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之間的明確的邊界。   [0261] 在CAC-OS中包含選自鋁、釔、銅、釩、鈹、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和鎂等中的一種或多種以代替鎵的情況下,CAC-OS是指如下構成:一部分中觀察到以該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奈米粒子狀區域以及一部分中觀察到以In為主要成分的奈米粒子狀區域以馬賽克狀無規律地分散。   [0262] CAC-OS例如可以藉由在對基板不進行加熱的條件下利用濺射法來形成。在利用濺射法形成CAC-OS的情況下,作為沉積氣體,可以使用選自惰性氣體(典型的是氬)、氧氣體和氮氣體中的一種或多種。另外,成膜時的沉積氣體的總流量中的氧氣體的流量比越低越好,例如,將氧氣體的流量比設定為0%以上且低於30%,較佳為0%以上且10%以下。   [0263] CAC-OS具有如下特徵:藉由根據X射線繞射(XRD:X-ray diffraction)測定法之一的out-of-plane法利用q/2q掃描進行測定時,觀察不到明確的峰值。也就是說,根據X射線繞射,可知在測定區域中沒有a-b面方向及c軸方向上的配向。   [0264] 另外,在藉由照射束徑為1nm的電子束(也稱為奈米束)而取得的CAC-OS的電子繞射圖案中,觀察到環狀的亮度高的區域以及在該環狀區域內的多個亮點。由此,根據電子繞射圖案,可知CAC-OS的結晶結構具有在平面方向及剖面方向上沒有配向的nc(nano-crystal)結構。   [0265] 另外,例如在In-Ga-Zn氧化物的CAC-OS中,根據藉由能量色散型X射線分析法(EDX: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取得的EDX面分析影像,可確認到:具有以GaOX3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及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不均勻地分佈而混合的構成。   [0266] CAC-OS的結構與金屬元素均勻地分佈的IGZO化合物不同,具有與IGZO化合物不同的性質。換言之,CAC-OS具有以GaOX3 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及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互相分離且以各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區域為馬賽克狀的構成。   [0267] 在此,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的導電性高於以GaOX3 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換言之,當載子流過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時,呈現金屬氧化物的導電性。因此,當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在金屬氧化物中以雲狀分佈時,可以實現高場效移動率(m)。   [0268] 另一方面,以GaOX3 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的絕緣性高於以InX2 ZnY2 OZ2 或InOX1 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換言之,當以GaOX3 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在金屬氧化物中分佈時,可以抑制洩漏電流而實現良好的切換工作。   [0269] 因此,當將CAC-OS用於半導體元件時,藉由起因於GaOX3 等的絕緣性及起因於InX2 ZnY2 OZ2 或InOX1 的導電性的互補作用可以實現高通態電流(Ion )及高場效移動率(m)。   [0270] 另外,使用CAC-OS的半導體元件具有高可靠性。因此,CAC-OS適用於顯示器等各種半導體裝置。   [0271] 在本說明書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通態電流是指電晶體處於開啟狀態時的汲極電流。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在n通道電晶體中,開啟狀態(有時也稱為開啟)是指閘極與源極間的電壓差(VG )為臨界電壓(Vth )以上的狀態,在p通道電晶體中,開啟狀態是指VG 為Vth 以下的狀態。例如,n通道電晶體的通態電流是指VG 為Vth 以上時的汲極電流。電晶體的通態電流有時取決於汲極與源極間的電壓(VD )。   [0272] 在本說明書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關態電流是指電晶體處於關閉狀態時的汲極電流。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在n通道電晶體中,關閉狀態(有時也稱為關閉)是指VG 低於Vth 的狀態,在p通道電晶體中,關閉狀態是指VG 高於Vth 的狀態。例如,n通道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指VG 低於Vth 時的汲極電流。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有時取決於VG 。因此,“電晶體的關態電流低於10-21 A”有時是指存在使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成為低於10-21 A的VG 的值。   [0273] 此外,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有時取決於VD 。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在本說明書中,關態電流有時是指VD 的絕對值為0.1V、0.8V、1V、1.2V、1.8V、2.5V、3V、3.3V、10V、12V、16V或20V時的關態電流。或者,有時表示包括該電晶體的半導體裝置等所使用的VD 下的關態電流。   [0274] 在本說明書等中,當明確地記載為“X與Y連接”時,意味著如下情況:X與Y電連接;X與Y直接連接。   [0275] 這裡,X和Y為物件(例如,裝置、元件、電路、佈線、電極、端子、導電膜及層等)。   [0276] 作為X與Y直接連接的情況的一個例子,可以舉出X與Y不藉由能夠電連接X與Y的元件(例如開關、電晶體、電容元件、電感器、電阻元件、二極體、顯示元件、發光元件及負載等)連接的情況。   [0277] 作為X與Y電連接的情況的一個例子,例如可以在X與Y之間連接一個以上的能夠電連接X與Y的元件(例如開關、電晶體、電容元件、電感器、電阻元件、二極體、顯示元件、發光元件及負載等)。另外,藉由使開關處於導通狀態(開啟狀態)或非導通狀態(關閉狀態)來控制是否使電流流過。或者,開關具有選擇並切換電流路徑的功能。另外,X與Y電連接的情況包括X與Y直接連接的情況。 實施例   [0278] 在本實施例中,對實施方式2所示的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進行模擬。   [0279] 當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進行模擬時,試製圖21A和圖21B所示的電晶體200a,從其電特性提取模擬所需要的參數。   [0280] 所試製的電晶體200a的尺寸為如下:L(通道長度)為60nm,W(通道寬度)為60nm。   [0281] 在所試製的電晶體200a中,金屬氧化物230a由厚度為5nm的In-Ga-Zn氧化物構成。在形成金屬氧化物230a時,使用原子個數比為In:Ga:Zn=1:3:4的In-Ga-Zn氧化物的靶材,進行DC濺射法。將基板溫度設定為200℃,使用Ar和氧的混合氣體進行濺射法。   [0282] 在所試製的電晶體200a中,金屬氧化物230b由厚度為15nm的In-Ga-Zn氧化物構成。在形成金屬氧化物230b時,使用原子個數比為In:Ga:Zn=4:2:4.1的In-Ga-Zn氧化物的靶材,進行DC濺射法。將基板溫度設定為200℃,使用Ar和氧的混合氣體進行濺射法。   [0283] 在所試製的電晶體200a中,金屬氧化物230c由厚度為5nm的In-Ga-Zn氧化物構成。在形成金屬氧化物230c時,使用原子個數比為In:Ga:Zn=1:3:2的In-Ga-Zn氧化物的靶材,進行DC濺射法。將基板溫度設定為200℃,使用Ar和氧的混合氣體進行濺射法。   [0284]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圖8所示的電晶體Tr1假設是上述電晶體200a,而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進行模擬。因此,測量所試製的電晶體200a的電特性,取得模擬所需要的參數。   [0285] 圖26及圖27示出藉由模擬所得到的電晶體Tr1的VG (閘極電壓)-ID (汲極電流)特性。   [0286] 圖26示出將背閘極電壓設定為恆定的值,亦即VBG =-5V,將溫度設定為-40℃、27℃、85℃時的電晶體Tr1的VG -ID 特性。並且分別使VD (汲極電壓)=1.2V。   [0287] 從圖26可知,溫度越低,電晶體Tr1的臨界電壓越向正方向漂移,通態電流越下降。   [0288] 圖27示出以下三個條件下的電晶體Tr1的VG -ID 特性。各汲極電壓VD =1.2V。   [0289]   (A)-40℃,VBG =-5V   (B)-40℃,VBG =-4.2V   (C)+27℃,VBG =-5V   [0290] 從A與B的比較可知,藉由使VBG 從-5V變化為 -4.2V,電晶體Tr1的臨界電壓變化-0.2V。   [0291] 記憶體裝置100在不進行使用半導體裝置10的溫度校正的情況下,無論溫度如何都會被施加VBG =-5V。此時,圖27所示的(A)的條件可以認為是通態電流最低的條件。   [0292] 記憶體裝置100在進行使用半導體裝置10的溫度校正的情況下,在27℃以上的高溫下會被施加VBG =-5V(圖27的(C)),在低於27℃的低溫下會被施加VBG = -4.2V(圖27的(B))。此時,圖27所示的(C)的條件可以認為是通態電流最低的條件。   [0293] 下面,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進行計算。以下,對工作頻率的計算方法進行說明。   [0294] 圖28A是假設藉由電晶體Tr1將資料寫入到圖8所示的電容器Cs的情況。D表示汲極,G表示閘極,S表示源極。電晶體Tr1的源極的電位(施加到電容器Cs的電壓)為Vs 。藉由使電晶體Tr1成為開啟狀態,電流ID 流過,電容器Cs被充電。   [0295] 在開始充電後Vs 達到VCS 時,充電結束。將該完成充電的時間稱為充電時間tW (參照圖28B)。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電容器Cs的容量為3.5fF、VCS 為0.55V。   [0296] 在時間t中電容器Cs被充電的電荷Q以以下公式表示。   [0297] [公式1][0298] 根據上述公式,充電時間tw 以以下公式表示。   [0299] [公式2][0300] 下面,假設電晶體Tr1對電容器Cs進行充電時的閘極電壓(VG =2.97V)和汲極電壓(VD =1.08V),藉由模擬取得圖28C所示的ID -VS 特性。   [0301] 藉由對圖28C所示的區域R1進行以公式(2)表示的積分,可以算出tw 。   [0302] 假設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f與充電時間tw 之間為成反比關係。   [0303] [公式3][0304] 在公式(3)中,A為係數。從預先的測量可知,在記憶體裝置100以100MHz工作的情況下,充電時間為4ns。由此,求出係數A。   [0305] 藉由將上述係數A和公式(2)所獲得的tw 代入到公式(3),可以算出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   [0306] 藉由上述方法,對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進行計算。在計算中,分別設想了不進行溫度校正的情況和進行溫度校正的情況。作為不進行溫度校正的情況,設想為圖27的(A)的條件,作為進行溫度校正的情況,設想為圖27的(C)的條件。就是說,在各情況下,設想通態電流成為最低的條件,由此估算出最低工作頻率保證值。下述示出計算結果。   [0307] [表1] [0308] 從表1可知,藉由進行溫度校正,記憶體裝置100的工作頻率從100MHz提高到160MHz。   [0309] 就是說,確認到:即使在溫度低的環境下,記憶體裝置100藉由使用半導體裝置10對VBG 進行校正,也可以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0310]
C21‧‧‧電容器
C22‧‧‧電容器
C23‧‧‧電容器
C24‧‧‧電容器
DA1‧‧‧資料
L1‧‧‧層
L2‧‧‧層
L3‧‧‧層
L4‧‧‧層
M1‧‧‧電晶體
M10‧‧‧電晶體
M11‧‧‧電晶體
M21‧‧‧電晶體
M24‧‧‧電晶體
M31‧‧‧電晶體
M34‧‧‧電晶體
N11‧‧‧節點
PON1‧‧‧信號
PON2‧‧‧信號
R1‧‧‧區域
Tac1‧‧‧電晶體
Tac2‧‧‧電晶體
Tdr1‧‧‧電晶體
Teq1‧‧‧電晶體
Tld1‧‧‧電晶體
Tld2‧‧‧電晶體
Tpc1‧‧‧電晶體
Tpc2‧‧‧電晶體
Tr1‧‧‧電晶體
10‧‧‧半導體裝置
11‧‧‧電壓生成電路
11a‧‧‧電壓生成電路
11b‧‧‧電壓生成電路
12‧‧‧電壓保持電路
13‧‧‧電壓生成電路
14‧‧‧電容器
15‧‧‧緩衝器
16‧‧‧比較器
17‧‧‧溫度感測器
18‧‧‧電壓控制電路
19‧‧‧參考電壓生成電路
20‧‧‧校正電路
100‧‧‧記憶體裝置
110‧‧‧記憶單元陣列
110A‧‧‧記憶單元陣列
110B‧‧‧記憶單元陣列
111‧‧‧週邊電路
112‧‧‧控制電路
115‧‧‧週邊電路
121‧‧‧行解碼器
122‧‧‧列解碼器
123‧‧‧行驅動器
124‧‧‧列驅動器
125‧‧‧輸入電路
126‧‧‧輸出電路
130‧‧‧記憶單元
141‧‧‧PSW
142‧‧‧PSW
150‧‧‧子陣列
151‧‧‧電源線
200a‧‧‧電晶體
200b‧‧‧電晶體
205‧‧‧導電體
205a‧‧‧導電體
205b‧‧‧導電體
214‧‧‧絕緣體
216‧‧‧絕緣體
220‧‧‧絕緣體
222‧‧‧絕緣體
224‧‧‧絕緣體
230‧‧‧金屬氧化物
230a‧‧‧金屬氧化物
230b‧‧‧金屬氧化物
230c‧‧‧金屬氧化物
240a‧‧‧導電體
240b‧‧‧導電體
241‧‧‧絕緣體
250‧‧‧絕緣體
260‧‧‧導電體
280‧‧‧絕緣體
282‧‧‧絕緣體
300‧‧‧基板
301‧‧‧元件分離層
302‧‧‧絕緣體
303‧‧‧絕緣體
304‧‧‧絕緣體
305‧‧‧絕緣體
310‧‧‧插頭
311‧‧‧插頭
312‧‧‧插頭
313‧‧‧插頭
320‧‧‧佈線
321‧‧‧佈線
322‧‧‧導電體
323‧‧‧導電體
331‧‧‧插頭
332‧‧‧插頭
333‧‧‧插頭
334‧‧‧插頭
341‧‧‧佈線
342‧‧‧佈線
343‧‧‧佈線
351‧‧‧井
352‧‧‧通道形成區域
353‧‧‧雜質區域
354‧‧‧雜質區域
355‧‧‧導電區域
356‧‧‧導電區域
357‧‧‧閘極電極
358‧‧‧閘極絕緣體
361‧‧‧井
362‧‧‧通道形成區域
363‧‧‧高濃度雜質區域
364‧‧‧高濃度雜質區域
365‧‧‧導電區域
366‧‧‧導電區域
367‧‧‧閘極電極
368‧‧‧閘極絕緣體
369‧‧‧側壁絕緣層
370‧‧‧側壁絕緣層
371‧‧‧低濃度雜質區域
372‧‧‧低濃度雜質區域
400‧‧‧電阻元件
401‧‧‧金屬氧化物
402‧‧‧導電體
403‧‧‧導電體
611‧‧‧基板
612‧‧‧電路區域
613‧‧‧分離區域
614‧‧‧分離線
615‧‧‧晶片
650‧‧‧電子構件
652‧‧‧印刷電路板
653‧‧‧半導體裝置
654‧‧‧基板
655‧‧‧引線
700‧‧‧手錶型終端
701‧‧‧外殼
702‧‧‧錶冠
703‧‧‧顯示部
704‧‧‧錶帶
705‧‧‧檢測部
710‧‧‧行動電話機
711‧‧‧外殼
712‧‧‧麥克風
713‧‧‧外部連接埠
714‧‧‧操作按鈕
716‧‧‧顯示部
717‧‧‧揚聲器
720‧‧‧筆記本式個人電腦
721‧‧‧外殼
722‧‧‧顯示部
723‧‧‧鍵盤
724‧‧‧指向裝置
730‧‧‧護目鏡型顯示器
731‧‧‧安裝部
732‧‧‧外殼
735‧‧‧電纜
736‧‧‧電池
737‧‧‧顯示部
740‧‧‧視頻攝影機
741‧‧‧外殼
742‧‧‧外殼
743‧‧‧顯示部
744‧‧‧操作鍵
745‧‧‧鏡頭
746‧‧‧連接部
750‧‧‧汽車
751‧‧‧車體
752‧‧‧車輪
753‧‧‧儀表板
754‧‧‧燈
[0020] 在圖式中:   圖1是示出半導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2A和圖2B是示出電壓生成電路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3A是用來說明電壓保持電路的工作的電路圖,圖3B是示出電壓保持電路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4是用來說明OS電晶體的VG -ID 特性的溫度依賴性的示意圖;   圖5是示出半導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6是示出半導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7是示出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方塊圖;   圖8是示出記憶單元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9是示出半導體裝置的工作實例的時序圖;   圖10是示出記憶單元陣列的結構實例的方塊圖;   圖11是示出記憶單元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12是示出記憶單元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13是示出記憶單元的結構實例的電路圖;   圖14是示出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剖面圖;   圖15A和圖15B是示出電晶體的結構實例的剖面圖;   圖16是示出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剖面圖;   圖17是示出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頂面示意圖;   圖18是示出電阻元件的結構實例的俯視圖;   圖19是示出包括電阻元件的記憶體裝置的結構實例的剖面圖;   圖20A至圖20C是說明金屬氧化物的原子個數比的範圍的圖;   圖21A和圖21B是示出電晶體的結構實例的俯視圖及剖面圖;   圖22A和圖22B是示出電晶體的結構實例的俯視圖及剖面圖;   圖23A和圖23B是半導體晶圓的俯視圖;   圖24A和圖24B是示出半導體裝置的製程的流程圖及透視圖;   圖25A至圖25F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例子的透視圖;   圖26是藉由模擬測得的電晶體Tr1的VG -ID 特性;   圖27是藉由模擬測得的電晶體Tr1的VG -ID 特性;   圖28A至圖28C是用來說明工作頻率的計算方法的圖。

Claims (6)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電晶體;以及   第一電路,   其中,該電晶體包括第一閘極及第二閘極,   該第一閘極與該第二閘極隔著半導體層彼此重疊,   該第一電路包括溫度感測器,   該溫度感測器取得溫度資訊,   並且,該第一電路對該第二閘極施加對應於該溫度資訊的電壓。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   其中該第一電路包括比較器。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   其中該半導體層包含金屬氧化物。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還包括第二電路,   其中該第二電路對該第二閘極施加負電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裝置,   其中該第二電路保持該負電壓。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裝置,   其中該第二電路包括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電晶體。
TW106130927A 2016-09-23 2017-09-11 半導體裝置 TWI735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5129 2016-09-23
JP2016185129 2016-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208A true TW201834208A (zh) 2018-09-16
TWI735647B TWI735647B (zh) 2021-08-11

Family

ID=6168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927A TWI735647B (zh) 2016-09-23 2017-09-11 半導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2871B2 (zh)
JP (3) JP6962755B2 (zh)
SG (1) SG10201707339PA (zh)
TW (1) TWI7356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782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指纹识别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30484B (zh) * 2018-10-31 2021-06-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填充單元區域的半導體元件、產生佈局圖的方法及系統
TWI774392B (zh) * 2021-05-26 2022-08-1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感光電路、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之行動裝置
US11450355B1 (en) 2021-05-03 2022-09-20 Powerchi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with temperature dependence
US11462538B2 (en) 2017-12-06 2022-10-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3333A1 (ja) 2017-10-13 2019-04-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記憶装置、電子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SG11202006092XA (en) * 2017-12-27 2020-07-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emory device
JP7109973B2 (ja) * 2018-04-13 2022-08-0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CN112041825A (zh) 2018-05-02 2020-12-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
US11361807B2 (en) 2018-06-15 2022-06-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200107019A (ko) * 2019-03-05 2020-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CN113646839A (zh) * 2019-03-29 2021-11-1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
US11610894B2 (en) * 2019-06-28 2023-03-21 Intel Corporation Capacitor separations in dielectric layers
US11950407B2 (en) 2020-03-24 2024-04-02 Intel Corporation Memory architecture with shared bitline at back-end-of-line
CN111584433B (zh) * 2020-06-08 2021-12-10 上海领矽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环及其形成方法
US20230275112A1 (en) * 2020-06-29 2023-08-3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22239100A1 (ja) * 2021-05-11 2022-11-17 ユニサンティ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シンガポール プライベート 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素子を用いたメモリ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08576A (ko) * 1995-07-07 1997-02-24 에프. 피. 터핀 Soi 기판 상의 cmos 집적회로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JP3928837B2 (ja) * 1999-09-13 2007-06-13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DE102004005667B4 (de) * 2004-02-05 2006-02-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grierter Halbleiterspeicher mit temperaturabhängiger Spannungserzeug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US7112997B1 (en) * 2004-05-19 2006-09-26 Alt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gate silicon-on-insulator transistors
JP4800700B2 (ja) * 2005-08-01 2011-10-2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1096950A (ja) * 2009-10-30 2011-05-12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センスアンプ回路、半導体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センスアンプ回路の制御方法
KR101928897B1 (ko) 2010-08-27 2018-12-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기억 장치, 반도체 장치
DE102011056141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gativspannungsgenerator, Dekoder, nicht-flüchtige Speichervorrichtung und Speichersystem, das eine negative Spannung verwendet
US9024317B2 (en) 2010-12-24 2015-05-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storage device, register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081171B2 (ja) 2011-12-09 2017-02-1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記憶装置
DE102013207324A1 (de) 2012-05-11 2013-11-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Halbleitervorricht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KR20160132405A (ko) * 2014-03-12 2016-11-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US9312280B2 (en) 2014-07-25 2016-04-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16108122A1 (en) * 2014-12-29 2016-07-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847406B2 (en) 2015-08-27 2017-12-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storage device, resistor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811084B2 (ja) 2015-12-18 2021-01-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KR102613318B1 (ko) 2015-12-28 2023-12-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US9953695B2 (en) 2015-12-29 2018-04-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wafer
US10580798B2 (en) 2016-01-15 2020-03-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2538B2 (en) 2017-12-06 2022-10-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730484B (zh) * 2018-10-31 2021-06-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填充單元區域的半導體元件、產生佈局圖的方法及系統
US11138360B2 (en) 2018-10-31 2021-10-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filler cell region, method of generating layout diagram and system for same
CN11228782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指纹识别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7826B (zh) * 2020-10-29 2022-11-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指纹识别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450355B1 (en) 2021-05-03 2022-09-20 Powerchi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with temperature dependence
TWI774392B (zh) * 2021-05-26 2022-08-1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感光電路、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之行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5647B (zh) 2021-08-11
JP2018056558A (ja) 2018-04-05
JP2023115043A (ja) 2023-08-18
US20180090498A1 (en) 2018-03-29
JP6962755B2 (ja) 2021-11-05
SG10201707339PA (en) 2018-04-27
US10192871B2 (en) 2019-01-29
JP2022009150A (ja)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5647B (zh) 半導體裝置
US11094373B2 (en) Oxide semiconductor based memory device
US9748274B2 (en) Memory device comprising stacked memory cell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99099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transistor with back gate, and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0964700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589611B2 (en) Memory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22987B2 (en) Storage devic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21383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mory device
US1022490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77378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emor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or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003249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driver IC,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224932A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20013526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19111104A1 (ja) 半導体装置、記憶装置、及び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