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917A - 化妝料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化妝料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917A
TW201828917A TW106138288A TW106138288A TW201828917A TW 201828917 A TW201828917 A TW 201828917A TW 106138288 A TW106138288 A TW 106138288A TW 106138288 A TW106138288 A TW 106138288A TW 201828917 A TW201828917 A TW 2018289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cosmetic composition
acid
composition according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8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倉島巧
清水秀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9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41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61K8/815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e.g. (meth) acrylamide;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7Polyureth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5/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5/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hair
    • A61Q5/06Preparations for styling the hair, e.g. by temporary shaping or colo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8Thickener, Thicken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化妝料組成物含有不定形之氧化矽粉末及締合性增黏劑。

Description

化妝料組成物 [相關專利申請]
本發明以於日本提出之專利申請:日本特願2016-217920號(2016年11月8日)之優先權主張為基礎,援用該同一專利申請所記載的所有內容,編入本說明書中記載。
本發明係關於化妝料組成物。例如,本發明係關於可應用於整髮料之組成物。
含有氧化矽之化妝料係揭示於例如專利文獻1至3。
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乳化化妝料含有(a)以特定結構式表示之疎水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1.0至2.0質量%、(b)藉由將由具有凝膠化能力之親水性化合物構成之凝膠粉碎而得之微凝膠及(c)真球狀氧化矽粉末0.5至2.0質量%。
於專利文獻2記載之膠狀整髮劑用組成物係含有(A)無水矽酸及/或疎水化無水矽酸、(B)膨潤石(smectite)族黏土礦物及(C)水而構成者。於專利文獻3記 載之非乳化型整髮劑用組成物係含有(A)無水矽酸及/或疎水化無水矽酸、(B)多元醇及(C)多糖系增黏劑而構成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4038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0205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102058號公報
使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含有真球狀氧化矽粉末之乳化化妝料之整髮料,係用於將髮型塑型為具有自然流線之整髮力低,剛開始使用後時之整髮力亦低,再者,用於將髮型再次塑型之再整髮力亦低。
於專利文獻2及3記載之整髮劑用組成物中作為增黏劑使用之黏土礦物及多醣類會使使用者感覺到發黏感之同時,亦會於使用時產生摩擦。
因此,期待具有高整髮性、剛塗佈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且使用感佳之化妝料組成物。
根據本發明之第1觀點,可提供含有不定形之氧化矽粉末及締合性增黏劑之化妝料組成物。
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獲得高整髮 性、剛開始使用後之高整髮性及高再整髮性。又,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抑制發黏感及摩擦的產生。藉此,使用者可獲得較佳之使用感。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氧化矽粉末具有50m2/g以上之BET比表面積(除去內部表面積)。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相對於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為0.1質量%至3質量%。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締合性增黏劑為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及/或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具有下述結構式(I)。
R1-{(O-R2)k-OCONH-R3[-NHCOO-(R4-O)n-R5]h}m (I)
式(I)中R1、R2及R4各自獨立為碳原子數2至4之烴基;R3為可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碳原子數1至10之烴基;R5為碳原子數8至36之烴基;m為2以上之數;h為1以上之數;k為1至500之數; n為1至200之數。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為(PEG-240/癸基十四醇聚醚-20/二異氰酸六甲酯)共聚物。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為具有將2-丙烯醯胺-2-丙磺酸或其鹽作為構成單元之聚合物及/或共聚物(包含交聯聚合物)。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為(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山崳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Beheneth-25 Methacrylate))交聯聚合物。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相對於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締合性增黏劑之含有率為0.3質量%至3質量%。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相對於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化妝料組成物更含有羧乙烯基聚合物0.1質量%至0.5質量%。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油性成分之含有率未達2質量%。
根據上述第1觀點之較佳形態,黏度為1,000mPa˙s至100,000mPa˙s。
於下述說明,POE為環氧乙烯之簡稱,POP為環氧丙烯之簡稱,POE或POP後面括弧內的數字表示該化合物中之POE基或POP基之平均加成莫耳數。
針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化妝料組成 物加以說明。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應用於例如整髮料。本發明之組成物含有油性成分時,較佳為水中油型。
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含有不定形之氧化矽粉末及締合性增黏劑。
[氧化矽粉末]
氧化矽(Silica)亦稱為二氧化矽、無水矽酸等。氧化矽粉末可使用例如燻製氧化矽粉末。氧化矽表面較佳為親水性。
不定形係指例如粉末中之各粒子大致上不是真球狀。氧化矽粉末之BET比表面積係除去內部表面積(作為非多孔質體)較佳為50m2/g以上,更佳為100m2/g以上,最佳為150m2/g以上。氧化矽粉末之平均勻次粒徑較佳為1μm以下。藉由將粉末之外部表面積變大,可提高整髮性及再整髮性。氧化矽粉末之市售品可使用例如AEROSIL(註冊商標)系列之90、130、150、200、300、380、OX50、TT600、R972、R974、R9200、RY200等(皆為EVONIK公司製造)。
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2質量%以上,更佳為0.4質量%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以上,又更佳為0.8質量%以上。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若未達0.1質量%,則不能獲得充分之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又,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較佳為3質量 %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又更佳為2質量%以下。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若超過3質量%,則發黏感或摩擦會惡化。
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在不阻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亦可含有真球狀氧化矽粉末。
[締合性增黏劑]
締合性增黏劑通常具有疏水部及親水部。締合性增黏劑較佳為於兩端具有疏水部。又,締合性增黏劑較佳為於兩端疏水部之間具有親水部。例如,認為某一締合性增黏劑係藉由疏水部彼此締合形成網狀(網狀結構),而表現增黏作用。
締合性增黏劑可使用例如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及/或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此外,以下列舉之增黏劑之增黏機構即使沒有締合性,該增黏劑亦不會從可應用於本發明組成物之增黏劑中排除。
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可使用例如具有下述結構式(I)之高分子。
R1-{(O-R2)k-OCONH-R3[-NHCOO-(R4-O)n-R5]h}m (I)
於結構式(I),R1、R2及R4各自獨立較佳為碳原子數2至4之烴基,更佳為碳原子數2至4之伸烷基。R3較佳為可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碳原子數1至10之烴基。R5較佳為碳原子數8至36之烴基,更佳為碳原子數12至24之烴基。例如R1可為乙烯基。例如R2可為乙烯 基。例如R3可為碳原子數4至8之伸烷基。例如R4可為乙烯基。例如R5可為具有分支鏈之碳原子數16至32之烷基。
於結構式(I)中,m較佳為2以上之數。h較佳為1以上之數,更佳為1。k較佳為1至500之數,更佳為100至300。n較佳為1至200之數,更佳為10至100。
上述式(I)表示之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可例如藉由使1種或2種以上R1[(OR2)kOH]m表示之聚醚多元醇、1種或2種以上R3(NCO)h+1表示之聚異氰酸酯、及1種或2種以上HO(R4O)nR5表示之聚醚單醇進行反應而獲得。此時,源自聚異氰酸酯之異氰酸酯基與源自聚醚多元醇及聚醚單醇之羥基之比,較佳為NCO:OH=0.8:1至1.4:1。
上述式R1[(OR2)kOH]m表示之聚醚多元醇化合物可於m價之多元醇中藉由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環氧氯丙烷等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進行加成聚合獲得。R1根據m價之多元醇決定。R2根據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決定。R1[(OR2)kOH]m之分子量較佳為500至10萬,更佳為1000至5萬。
多元醇較佳為2至8價者。多元醇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六亞甲基二醇、新戊二醇等2元醇;甘油、三羥基異丁烷(Trioxyisobutane)、1,2,3-丁三醇、1,2,3-戊三醇、2-甲基-1,2,3-丙三醇、2-甲基-2,3,4-丁三醇、2-乙基-1,2,3-丁三醇、2,3,4-戊三醇、2,3,4-己三 醇、4-丙基-3,4,5-庚三醇、2,4-二甲基-2,3,4-戊三醇、五甲基甘油、五甘油、1,2,4-丁烷三醇、1,2,4-戊三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3元醇;新戊四醇、1,2,3,4-戊四醇、2,3,4,5-己四醇、1,2,4,5-戊四醇、1,3,4,5-己四醇等4元醇;核糖醇、阿糖醇(arabite)、木糖醇等5元醇;二新戊四醇、山梨糖醇、甘露醇、艾杜糖醇(iditol)等6元醇;蔗糖等8元醇等。
又,經加成之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為了容易購得且可發揮優越之效果,較佳為碳原子數2至4之環氧烷或氧化苯乙烯。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可為單獨聚合,亦可為2種以上之隨機聚合或嵌段聚合。加成的方法可為通常之方法。聚合度k較佳為0至1000,更佳為1至500,最佳為10至200。相對於全R2,R2中乙烯基所佔有之比例較佳為50至100質量%。
上述式R3(NCO)h+1表示之聚異氰酸酯只要是於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酯基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聚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脂肪族二異氰酸酯、芳香族二異氰酸酯、脂環族二異氰酸酯、聯苯二異氰酸酯及苯基甲烷之二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及四異氰酸酯等。
脂肪族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二異氰酸亞甲酯、二異氰酸二亞甲酯、二異氰酸三亞甲酯、二異氰酸四亞甲酯、二異氰酸五亞甲酯、二異氰酸六亞甲酯、二丙醚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2,2-二甲基戊烷酯、二異氰酸-3-甲氧基己烷酯、二異氰酸八亞甲酯、二異氰酸-2,2,4-三 甲基戊烷酯、二異氰酸九亞甲酯、二異氰酸十亞甲酯、二異氰酸-3-丁氧基己烷酯、1,4-丁二醇二丙醚二異氰酸酯、硫代二己基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間二甲苯酯、二異氰酸對二甲苯酯、二異氰酸四甲基二甲苯酯等。
芳香族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二異氰酸間亞苯酯、二異氰酸對亞苯酯、二異氰酸-2,4-甲伸苯酯、二異氰酸-2,6-甲伸苯酯、二異氰酸二甲基苯酯、二異氰酸乙基苯酯、二異氰酸異丙基苯酯、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1,4-萘酯、二異氰酸-1,5-萘酯、二異氰酸-2,6-萘酯、二異氰酸-2,7-萘酯等。
脂環族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二異氰酸氫化伸苯二甲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
聯苯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二異氰酸聯苯酯、二異氰酸-3,3’-二甲基聯苯酯、二異氰酸-3,3’-二甲氧基聯苯酯等。
苯基甲烷之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2,2’-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二苯基二甲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2,5,2’,5’-四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環己基雙(4-異氰酸酯苯基)甲烷、3,3’-二甲氧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4,4’-二甲氧基二苯基甲烷-3,3’-二異氰酸酯、4,4’-二乙氧基二苯基甲烷-3,3’-二異氰酸酯、2,2’-二甲基-5,5’-二甲氧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3,3’-二氯二苯基二甲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二苯甲酮-3,3’-二異氰酸酯等。
苯基甲烷之三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1-甲基苯-2,4,6-三異氰酸酯、1,3,5-三甲基苯-2,4,6-三異氰酸酯、1,3,7-萘三異氰酸酯、聯苯-2,4,4’-三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4’-三異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4,6,4’-三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4,4’,4”-三異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異氰酸酯、1,8-二異氰酸酯-4-異氰酸酯甲基辛烷、1,3,6-三異氰酸六亞甲基酯、二環庚烷三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苯基)硫代磷酸酯等。
又,聚異氰酸酯亦可作成此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二聚體、三聚體(三聚異氰酸鍵結)使用,又,亦可與胺進行反應,作成縮二脲使用。
再者,亦可使用此等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與多元醇進行反應之胺基甲酸酯鍵之聚異氰酸酯。多元醇較佳為2至8價者,較佳為上述之多元醇。又,R3(NCO)h+1使用3價以上之聚異氰酸酯時,較佳為具有該胺基甲酸酯鍵之聚異氰酸酯。
上述式HO(R4O)nR5表示之聚醚單醇只要是1元醇之聚醚即可,並無特別限制。聚醚單醇可藉由於1元醇中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環氧氯丙烷等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進行加成聚合獲得。
此處,1元醇可以例如下述式(II)、(III)及(IV)所示者。
R6-OH (II)
R7-CR8H-R9-OH (III)
R10-CR11H-OH (IV)
R5可為於上述式(II)至(IV)除去羥基之烴基。R5較佳為R6、R7、R8、R10及R11可列舉例如:烷基、烯基、烷基芳基、環烷基、環烯基等。R5之碳原子數較佳為8至36,更佳為12至24。
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異十三烷基、肉豆蔻基、棕櫚基、硬脂基、異硬脂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三十烷基、2-辛基十二烷基、2-十二烷基十六烷基、2-十四烷基十八烷基、單甲基支鏈-異硬脂基等。
烯基可列舉例如: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異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四烯基、油烯基等。
烷基芳基可列舉: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枯烯基、2,4,6-三甲苯基(mesityl)、苯甲基、苯乙基、苯乙烯基、肉桂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苯基、庚基苯基、辛基苯基、壬基苯基、α-萘基、β-萘基等。
環烷基及環烯基可列舉例如: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甲基環戊基、甲基環己基、甲基環庚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甲基環戊烯基、甲基環 己烯基、甲基環庚烯基等。
於上述式(III),R9較佳為烴基,更佳為例如伸烷基、伸烯基、烷基伸芳基、環伸烷基、環伸烯基等。
又,經加成之環氧烷、氧化苯乙烯等可為單獨聚合,亦可為2種以上之隨機聚合或嵌段聚合。加成之方法可為通常之方法。聚合度n較佳為0至1000,更佳為1至200,最佳為10至200。又,相對於全R4,R4中乙烯基所佔有之比例較佳為50質量%至100重量%,更佳為65質量%至100重量%。
製造上述式(I)表示之共聚物之方法可利用通常之聚醚與異氰酸酯之反應,例如可將聚醚及異氰酸酯於80至90℃加熱1至3小時進行反應。
又,於將(A)R1[(OR2)kOH]m表示之聚醚多元醇、(B)R3(NCO)h+1表示之聚異氰酸酯及(C)HO(R4O)nR5表示之聚醚單醇進行反應時,會生成式(I)結構之共聚物以外之副生成物。例如,使用二異氰酸酯時,雖生成作為主生成物之式(I)表示之C-B-A-B-C型之共聚物,惟,另副生成其他C-B-C型、C-B-(A-B)x-A-B-C型等之化合物。此時,不需特地將式(I)型之共聚物分離,可以含有式(I)型共聚物之混合物狀態於本發明中使用。
締合性增黏劑可使用例如(PEG-240/癸基十四醇聚醚-20/二異氰酸六甲酯)共聚物(為上述式(I)表示之共聚物,R1、R2及R4分別為乙烯基,R3為六亞甲基,R5為2-十二烷基十二烷基,h為1,m為2,k為120,n為 20)(ADEKA NOL(註冊商標)GT-700、ADEKA公司製造)。
締合性增黏劑可列舉例如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及/或丙烯酸酯系合成高分子。例如作為牛磺酸酯系高分子系增黏劑,可使用具有2-丙烯醯胺-2-丙磺酸(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酸)或其鹽(AMPS結構)作為構成單元之聚合物及/或共聚物(包括交聯聚合物)。該等增黏劑可列舉例如(聚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山崳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聯聚合物(Aristoflex(註冊商標)HMB、Clariant Japan製造)。
若只以黏土礦物系或多醣類系增黏劑將化妝料組成物增黏時,會成為使用者感受到發黏感或摩擦之組成物。然而,若使用締合性增黏劑,則可邊抑制發黏感或摩擦的發生邊使化妝料組成物增黏。
又,若於化妝料組成物中使用羧乙烯基聚合物(Carbomer)時,可提高使用感。然而,締合性增黏劑不存在之情形,而欲以羧乙烯基聚合物增黏含有氧化矽粉末之組成物時,會造成氧化矽粉末凝集。然而,藉由添加締合性增黏劑,則即使於羧乙烯基聚合物存在的情況,亦可抑制氧化矽粉末之凝集。藉此,可維持良好的使用感,可抑制氧化矽粉末的凝集,因此,可使化妝料組成物增黏。
締合性增黏劑於組成物之含有率,對於組成物之質量較佳為0.3質量%以上,更佳為0.4質量%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以上,更佳為0.8質量%以上。又更佳為1質量%以上。締合性增黏劑之含有率若未達0.3質 量%,則不能獲得充分之增黏效果。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組成物中締合性增黏劑之含有率較佳為3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又更佳為2質量%以下。締合性增黏劑之含有率若超過3質量%時,黏度變太高,於容器之填充性、塗抹時之延展性及於毛髮之親密性會惡化。
本發明之組成物在不阻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其他之增黏劑。其他之增黏劑可列舉例如:阿拉伯膠、鹿角菜膠、刺梧桐樹膠、黃蓍膠、角豆膠、溫桲籽(溫桲)、酪蛋白、糊精、明膠、果膠酸鈉、花生酸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CMC)、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PVA)、聚乙烯甲醚(PVM)、PVP(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丙烯酸鈉、羧乙烯基聚合物、刺槐豆膠、瓜爾膠、羅望子膠、二烷基二甲基銨硫酸纖維素、黃原膠、矽酸鋁鎂、膨潤土、膨潤石、矽酸鋁鎂(Veegum)、矽酸鎂鈉鹽(Laponite)、無水矽酸等。
作為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之增黏劑。較佳為使用羧乙烯基聚合物。藉由使用羧乙烯基聚合物,可提高化妝料組成物之使用感。例如可提高剛使用後之整髮力及經時穩定性。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較佳為0.08質量%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以上。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若未達0.08質量%,則不能謀求使用感之改善。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較佳為0.5質量%以下,更佳為0.3質量%以下。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若超過0.5質量%,則黏度會變太 高,於容器之填充性、塗抹時之延展性及於毛髮之親密性會惡化。
於化妝料組成物中添加羧乙烯基聚合物時,化妝料組成物較佳為更含有對應羧乙烯基聚合物添加量之鹼性化合物等中和劑。作為中和劑,可列舉例如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
作為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之增黏劑可使用矽酸鈉鎂等礦物系增黏劑及/或黃原膠等多醣類系增黏劑。藉由將締合性增黏劑與礦物系增黏劑及/或多醣類系增黏劑組合,可邊抑制礦物系及多醣類系伴隨之發黏感及摩擦,邊提高整髮性及剛塗抹後之整髮性。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較佳為0.5質量%以上,更佳為0.8質量%以上。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若未達0.5質量%,則不能調整增黏劑之黏性或不能提高整髮力。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較佳為2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若超過2質量%,則會產生發黏感或摩擦。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多醣類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較佳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08質量%以上。多醣類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若未達0.05質量%,則不能調整劑之黏性或不能提高整髮力。又,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下。多醣類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若超過1.5質量%,則會產生發黏感或摩擦。
[氧化矽粉末以外之粉末]
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在不阻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可更含有氧化矽粉末以外之粉末。
粉末可使用例如:無機粉末(例如滑石粉、高嶺土、雲母、絹雲母(Sericite)、白雲母、金雲母、合成雲母、紅雲母、黑雲母、鋰雲母、煅燒雲母、煅燒滑石粉、蛭石、碳酸鎂、碳酸鈣、矽酸鋁、矽酸鋇、矽酸鈣、矽酸鎂、矽酸鍶、鎢酸金屬鹽、鎂、氧化矽、沸石、玻璃、硫酸鋇、煅燒硫酸鈣(燒石膏)、磷酸鈣、氟磷灰石、羥基磷灰石、陶瓷粉末、金屬皂(例如肉荳蔻酸鋅、棕櫚酸鈣、硬脂酸鋁)、氮化硼等);有機粉末(例如聚醯胺樹脂粉末(尼龍粉末)、聚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苯乙烯與丙烯酸之共聚物樹脂粉末、苯并胍胺樹脂粉末、聚四氟乙烯粉末、纖維素粉末、聚矽氧樹脂粉末、蠶絲粉末、羊毛粉末、胺基甲酸酯粉末等);無機白色顏料(例如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無機紅色系顏料(例如氧化鐵(氧化鐵紅)、鈦酸鐵等);無機褐色系顏料(γ-氧化鐵等)、無機黃色系顏料(黃色氧化鐵、黃土等)、無機黑色系顏料(黑色氧化鐵、碳黑、低階氧化鈦等)、無機紫色系顏料(例如錳紫、鈷紫等);無機綠色系顏料(例如氧化鉻、氫氧化鉻、鈦酸鈷等);無機藍色系顏料(例如群青、普魯士藍等);珍珠顏料(例如氧化鈦塗覆雲母、氧化鈦塗覆氯氧化鉍、氧化鈦塗覆滑石粉、著色氧化鈦塗覆雲母、氯氧化鉍、魚鱗箔等);金屬粉末顏料(例如鋁粉末、銅粉末等);鋯、鋇或鋁 麗基等有機顏料(例如紅色201號、紅色202號、紅色204號、紅色205號、紅色220號、紅色226號、紅色228號、紅色405號、橙色203號、橙色204號、黃色205號、黃色401號及藍色404號等有機顏料、紅色3號、紅色104號、紅色106號、紅色227號、紅色230號、紅色401號、紅色505號、橙色205號、黃色4號、黃色5號、黃色202號、黃色203號、綠色3號及藍色1號等);天然色素(例如葉綠素、β-胡蘿蔔素等)等。
[其他]
本發明之化妝組成物在不阻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必要時可適當含有其他成分,例如水性溶劑、油性成分、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界面活性劑、粉體、水溶性高分子、皮膜劑、紫外線吸收劑、金屬離子封鎖劑、胺基酸、有機胺、高分子乳液、pH調整劑、皮膚營養劑、維生素、抗氧化劑、抗氧化助劑、香料等。
以下,列舉可配合之其他成分之例。本發明之組成物中可添加至少一種下述之成分。
水性溶劑可列舉例如水、醇或此等之混合物。
水可使用可用於化妝料、醫藥部外品等之水,例如可使用精製水、離子交換水、自來水等。因應目的,水相可更含有水溶性醇。
水溶性醇可列舉例如至少1種選自:低級醇、多元醇、多元醇聚合物、2價之醇烷基醚類、2元醇烷基醚類、2元醇醚酯、甘油單烷基醚、糖醇、單糖、寡糖、多糖及該等之衍生物等。
低級醇可列舉例如:乙醇、丙醇、異丙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
多元醇可列舉例如:2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Trimethylene glycol)、1,2-丁二醇、1,3-丁二醇、伸丁二醇(Tetramethylene glycol)、2,3-丁二醇、1,5-戊二醇(Pentamethylene glycol)、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3元醇(例如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4元醇(例如1,2,6-己三醇等新戊四醇等);5元醇(例如木糖醇等);6元醇(例如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元醇聚合物(例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2價之醇烷基醚類(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苯醚、乙二醇單己醚、乙二醇單2-甲基己醚、乙二醇異戊醚、乙二醇苯甲醚、乙二醇異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等);2元醇烷基醚類(例如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基乙醚、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異丙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了醚等); 2元醇醚酯(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乙二醇單苯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苯醚乙酸酯等);甘油單烷基醚(例如二甲苯醇、鯊油醇、鯊肝醇等);糖醇(例如山梨糖醇、麥芽糖醇、麥芽三糖、甘露醇、蔗糖、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澱粉分解糖、麥芽糖、木糖醇、澱粉分解糖還原醇等);格利索得(GLYSOLID);四氫糠醇;POE-四氫糠醇;POP-丁醚;POP/POE-丁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POE-新戊四醇醚、聚甘油等。
單糖可列舉例如至少一種選自:三碳糖(例如D-甘油醛、二羥基丙酮等)、四碳糖(例如D-赤蘚糖、D-赤蘚酮糖、D-蘇糖、赤蘚醇等)、五碳糖(例如L-阿拉伯糖、D-木糖、L-來蘇糖、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酮糖、L-木酮糖等)、六碳糖(例如D-葡萄糖、D-塔羅糖(D-talose)、D-阿洛酮糖(D-psicose)、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D-Tagatose)等)、七碳糖(例如庚醛糖、庚糖等)、八碳糖(例如辛糖等)、脫氧糖(例如2-脫氧-D-核糖、6-脫氧-L-半乳糖、6-脫氧-L-甘露糖等)、胺基糖(例如D-葡萄糖胺、D-半乳糖胺、唾液酸、胺基糖醛酸、胞壁酸(muramic acid)等)、糖醛酸(例如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L-古洛糖醛酸(L-guluronic acid)、D- 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L-iduronic acid)等)等。
寡糖可列舉例如至少一種選自:蔗糖、龍膽三糖(gentianose)、傘形糖(umbelliferose)、乳糖、車前糖(planteose)、依索利古糖類(isolychnoses)、α,α-海藻糖、棉子糖(raffinose)、剪秋羅糖(lychnose)、傘菌(Unbirishin)、水蘇四醣(stachyose)、毛蕊糖(verbascose)類等。
多糖可列舉例如至少一種選自:纖維素、溫桲籽、硫酸軟骨素、澱粉、半乳聚糖、硫酸皮膚素、糖原、阿拉伯膠、肝素硫酸、玻尿酸、黃蓍膠、硫酸角質素、硫酸軟骨素、黃原膠、硫酸黏多糖、瓜爾膠、葡聚糖、硫酸角質、刺槐豆膠、琥珀醯聚糖、瓜樓仁酸(Calonic acid)等。
其他之多元醇可列舉例如至少一種選自:環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Glucam E-10)、聚氧丙烯甲基葡萄糖苷(Glucam P-10)等。
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使用例如:脂肪酸皂(例如月桂酸鈉、棕櫚酸鈉等);高級烷基硫酸鹽(例如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鉀等);烷基醚硫酸酯鹽(例如POE-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鹽、POE-月桂基硫酸鈉等);N-醯基肌胺酸(例如月桂醯基肌胺酸鈉等);高級脂肪酸醯胺磺酸鹽(例如N-硬脂醯基-N-甲基牛磺酸鈉、N-肉豆蔻醯基-N-甲基牛磺酸鈉、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鈉,月桂基甲基牛磺酸鈉);磷酸酯鹽(POE-油醚磷酸鈉、POE-硬脂醚磷酸 等);磺基琥珀酸鹽(例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鈉、單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環氧乙烯磺基琥珀酸鈉、月桂基聚丙二醇磺基琥珀酸鈉等);烷基苯磺酸鹽(例如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等);高級脂肪酸酯硫酸酯鹽(例如硬化椰子油脂肪酸甘油硫酸鈉等);N-醯基麩胺酸鹽(例如N-月桂醯基麩胺酸單鈉、N-硬脂醯基麩胺酸二鈉、N-肉豆蔻醯基-L-麩胺酸單鈉等);硫氧化油(例如土耳其紅油等);POE-烷基醚羧酸;POE-烷基烯丙基醚羧酸鹽;α-烯烴磺酸鹽;高級脂肪酸酯磺酸鹽;二級醇硫酸酯鹽;高級脂肪酸烷基醇醯胺硫酸酯鹽;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基琥珀酸鈉;N-棕櫚醯基天冬胺酸二-三乙醇胺;酪蛋白鈉等。
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烷基三甲基銨鹽(例如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銨等);烷基吡啶鎓鹽(例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等);二硬脂基二甲基銨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鹽;氯化聚(N,N’-二甲基-3,5-亞甲基六氫吡啶鎓);烷基四級銨鹽;烷基二甲基苯甲基銨鹽;烷基異喹啉鎓鹽;二烷基嗎啉鎓鹽;POE-烷基胺;烷基胺鹽;聚胺脂肪酸衍生物;戊醇脂肪酸衍生物;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銨;氯化苯甲基乙氧銨。
兩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咪唑啉系兩性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一烷基-N,N,N-(羥乙基羧甲基)-2-咪唑啉鈉、2-椰油醯基-2-氫氧化咪唑啉鎓-1-羧基乙氧基2鈉鹽等);甜菜系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七烷基-N-羧甲基-N- 羥乙基咪唑啉鎓甜菜鹼、月桂基二甲胺基乙酸甜菜鹼、烷基甜菜鹼、醯胺甜菜鹼、磺基甜菜鹼等)等
親油性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例如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異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五-2-乙基己酸二甘油山梨糖醇酐、四-2-乙基己酸二甘油山梨糖醇酐等)、聚甘油脂肪酸甘油酯類(例如單棉籽油脂肪酸甘油酯、單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單硬脂酸甘油酯、α,α’-油酸焦麩胺酸甘油酯、單硬脂酸甘油蘋果酸等)、丙二醇脂肪酸酯(例如單硬脂酸丙二醇等)、硬化篦麻油衍生物、甘油烷基醚等。
親水性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POE-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例如POE-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POE-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糖醇酐四油酸酯等);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POE-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POE-山梨糖醇單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山梨糖醇單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例如POE-甘油單硬脂酸酯、POE-甘油單異硬脂酸酯、POE-甘油三異硬脂酸酯等POE-單油酸酯等);POE-脂肪酸酯(例如POE-二硬脂酸酯、POE-單二油酸酯、二硬脂酸乙二醇等);POE-烷基醚(例如POE-月桂基醚、POE-油基醚、POE-硬脂基醚、POE-山萮基醚、POE-2-辛基十二烷基醚、POE-膽甾烷醇醚等);普洛尼克(Pluronic) 型(例如普洛尼克等);POE/POP-烷基醚(例如POE/POP-十六烷基醚、POE/POP-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POP-單丁基醚、POE/POP-加氫羊毛脂、POE/POP-甘油醚等);四POE/四POP-乙二胺縮合物(例如季酮酸等);POE-篦麻油硬化篦麻油衍生物(例如POE-篦麻油、POE-硬化篦麻油、POE-硬化篦麻油單異硬脂酸酯、POE-硬化篦麻油三異硬脂酸酯、POE-硬化篦麻油單焦麩胺酸單異硬脂酸二酯、POE-硬化篦麻油馬來酸等);POE-蜜蠟/羊毛脂衍生物(例如POE-山梨糖醇蜜蠟等);烷醇醯胺(例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醯胺、月桂酸單乙醇醯胺、脂肪酸異丙醇醯胺等);POE-丙二醇脂肪酸酯;POE-烷基胺;POE-脂肪酸醯胺;蔗糖脂肪酸酯;烷基乙氧基二甲基氧化銨;磷酸三油基酯等。
保濕劑可列舉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硫酸軟骨素、玻尿酸、硫酸黏多糖、瓜樓仁酸、端膠原(Atelocollagen)、膽固醇基-12-羥基硬脂酸酯、乳酸鈉、膽汁酸鹽、dl-吡咯啶酮羧酸鹽、環氧烷衍生物、短鏈可溶性膠原、二甘油(EO)PO加成物、繅絲花(Rosa roxburghii)萃取物、歐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萃取物、草木犀(merilort)萃取物等。
天然之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植物系高分子(例如阿拉伯膠、黃蓍膠、半乳聚糖、瓜爾膠、角豆膠、刺梧桐樹膠、鹿角菜膠、果膠、瓊脂、溫桲籽(木梨)、海藻膠(褐藻萃取物)、澱粉(米、玉米、馬鈴薯、小麥)、甘 草酸)、微生物系高分子(例如黃原膠、葡聚糖、琥珀醯葡聚糖、普魯藍多糖(pullulan)等)、動物系高分子(例如膠原、酪蛋白、白蛋白、明膠等)等。
半合成之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澱粉系高分子(例如羧甲基澱粉、甲基羥丙基澱粉等)、纖維素系高分子(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羥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纖維素硫酸鈉、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結晶纖維素、纖維素粉末等)、海藻酸系高分子(例如海藻酸鈉、丙二醇海藻酸酯等)等。
合成之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乙烯系高分子(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甲醚、聚乙烯吡咯啶酮、羧乙烯聚合物等)、環氧乙烷系高分子(例如聚乙二醇20,000、40,000、60,000之環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等)、丙烯酸系高分子(例如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醯胺等)、聚乙烯亞胺、陽離子聚合物等。
皮膜劑可列舉例如:陰離子性皮膜劑(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乙烯基醚/馬來酸酐高聚合物等)、陽離子性皮膜劑(例如陽離子化纖維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聚合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丙烯醯胺共聚物等)、非離子性皮膜劑(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醯胺、高分子聚矽氧、聚矽氧樹脂、三甲基矽氧基矽酸等)。
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例如:苯甲酸系紫外 線吸收劑(例如對胺基苯甲酸(以下,簡稱為PABA)、PABA單甘油酯、N,N-二丙氧基PABA乙酯、N,N-二乙氧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丁酯、N,N-二甲基PABA乙酯等);胺茴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N-乙醯基胺茴酸高薄荷酯等);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水楊酸戊酯、水楊酸薄荷酯、水楊酸高薄荷酯、水楊酸辛酯、水楊酸苯酯、水楊酸苯甲酯、水楊酸對-異丙醇苯酯等);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肉桂酸甲氧基辛酯、肉桂酸-乙基-4-異丙酯、肉桂酸-甲基-2,5-二異丙酯、肉桂酸-乙基-2,4-二異丙酯、肉桂酸-甲基-2,4-二異丙酯、肉桂酸-丙基-對-甲氧酯、肉桂酸-異丙基-對-甲氧酯、肉桂酸-異戊基-對-甲氧酯、肉桂酸-辛基-對-甲氧酯、(肉桂酸-2-乙基己基-對-甲氧酯)、肉桂酸-2-乙氧基乙基-對-甲氧酯、肉桂酸-環己基-對-甲氧酯、肉桂酸-乙基-α-氰基-β-苯酯、肉桂酸-2-乙基己基-α-氰基-β-苯酯、肉桂酸甘油基單-2-乙基己醯基-二對甲氧酯)等;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2,4-二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鹽、4-苯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甲酮-2-甲酸酯、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羥基-3-羧基二苯甲酮等);3-(4’-甲基苯亞基)-d,l-樟腦、3-苯亞甲基-d,l-樟腦、2-苯基-5-甲基苯并噁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 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二苯并吖嗪;二茴香醯基甲烷;4-甲氧基-4’-第三丁基二苯甲醯基甲烷;5-(3,3-二甲基-2-亞降冰片烷基)-3-戊烷-2-酮;二嗎啉基噠嗪并;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2,4-雙-{[4-(2-乙基己基氧基)-2-羥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吖嗪等。
金屬離子封鎖劑可列舉例如:1-羥基乙烷-1,1-二膦酸、1-羥基乙烷-1,1-二膦酸四鈉鹽、依地酸二鈉(Edetate disodium)、依地酸三鈉、依地酸四鈉、檸檬酸鈉、聚磷酸鈉、偏磷酸鈉、葡萄糖酸、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琥珀酸、依地酸、乙二胺羥乙基三乙酸三鈉等。
胺基酸可列舉例如:中性胺基酸(例如蘇胺酸、半胱胺酸等)、鹼性胺基酸(例如羥基離胺酸等)等。又,胺基酸衍生物可列舉例如醯基肌胺酸鈉(月桂醯基肌胺酸鈉)、醯基麩胺酸鹽、醯基β-丙胺酸鈉、麩胱甘肽、吡咯啶酮羧酸等。
有機胺可列舉例如: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嗎啉、三異丙醇胺、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丙醇等。
高分子乳液可列舉例如:丙烯酸樹脂乳液、聚丙烯酸乙酯乳液、丙烯酸樹脂液、聚烷基丙烯酸酯乳液、聚乙酸乙烯樹脂乳液、天然橡膠乳膠等。
pH調整劑可列舉例如:乳酸-乳酸鈉、檸檬酸-檸檬酸鈉、琥珀酸-琥珀酸鈉等緩衝劑等。
維生素類可列舉例如:維生素A、B1、B2、B6、C、E及其衍生物、泛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素等。
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生育酚類、2,6-二丁基羥基甲苯、丁基羥基茴香醚、沒食子酸酯類等。
抗氧化助劑可列舉例如: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馬來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馬酸、腦磷脂、六偏磷酸、植酸、乙二胺四乙酸等。
其他可配合之成分可列舉例如: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氯苯甘醚、苯氧乙醇等);消炎劑(例如甘草酸衍生物、甘草次酸衍生物、水楊酸衍生物、扁柏醇、氧化鋅、尿囊素等);美白劑(例如胎盤萃取物、虎耳草萃取物、熊果素等);各種萃取物(例如黃柏、黃連、紫根、芍薬、當藥、白樺、鼠尾草、枇杷、人參、蘆薈、錢葵、鳶尾花、葡萄、薏苡仁(Yokuinin)、絲瓜、百合、番紅花、川芎、薑、小連翹、芒柄花、蒜、辣椒、陳皮、當歸、海藻等)、賦活劑(例如蜂王漿、感光素、膽固醇衍生物等);血液循環促進劑(例如壬酸香草醯胺,煙酸苯甲酯、煙酸β-丁氧基乙酯、辣椒素、薑酮、斑螫酊、魚石脂、鞣酸、α-龍腦、煙酸生育酚、煙酸肌醇脂、杏仁酸三甲環己酯、桂利嗪(Cinnarizine)、苯甲唑啉(Tolazoline)、乙醯膽鹼、維拉帕米(Verapamil)、頭花千金藤鹼(Cepharanthine)、穀維素(γ-oryzanol)等);抗脂漏劑(例如硫黃、二甲噻蒽(Thianthol)等);抗炎症劑(例如傳明酸(Tranexamic acid)、硫代牛磺酸、亞牛磺酸等)等。
再者,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適當含有咖啡因、單寧、維拉帕米(Verapamil)、傳明酸及其衍生物、甘草、花梨、日本鹿蹄草等各種生藥萃取物、乙酸生育酚、甘草次酸、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或其鹽等藥劑、維生素C、抗壞血酸磷酸鎂、抗壞血酸葡萄糖苷、熊果素、麴酸等美白劑、精胺酸、離胺酸等胺基酸及其衍生物。
[油性成分]
於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油性成分之含有率較佳為未達2質量%,更佳為1質量%以下,又更佳為0質量%。油性成分之含有率若在2質量%以上,則有產生發黏感、阻礙粉末之整髮效果之傾向。又,藉由將油性成分量作成未達2質量%,在提昇柔滑度等使用感之同時,亦可提高外觀透明性。
油性成分可使用例如:液體油脂、固體油脂、蠟、烴、高級脂肪酸、高級醇、合成酯油、聚矽氧油等。
液體油脂可列舉例如:鱷梨油、山茶油、海龜油、澳洲胡桃油、玉米油、貂油、橄欖油、菜籽油、蛋黃油、芝麻油、杏仁油、小麥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亞麻籽油、紅花油、棉籽油、紫蘇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椰子油、米糠油、中國桐油、日本桐油、荷荷巴油、胚芽油、三甘油等。
固體油脂可列舉例如:可可脂、椰子油、 馬脂、硬化椰子油、棕櫚油、牛脂、羊脂、硬化牛脂、棕櫚仁油、豬脂、牛骨脂、木蠟仁油、硬化油、牛蹄脂、木蠟、硬化蓖麻油等。
蠟類可列舉例如:蜜蠟、小燭樹蠟、棉蠟、巴西棕櫚蠟、楊梅蠟、蟲蠟、鯨蠟、褐煤蠟、米糠蠟、羊毛脂、木棉蠟、羊毛脂乙酸酯、液體羊毛脂、甘蔗蠟、羊毛脂脂肪酸異丙酯、月桂酸己酯、還原羊毛脂、霍霍巴蠟(jojoba wax)、硬質羊毛脂、紫膠蠟、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膽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POE氫化羊毛脂醇醚等。
烴油可列舉例如:液體石蠟、地蠟、角鯊烷(Squalane)、姥鮫烷(Pristan)、石蠟、純地蠟、角鯊烯、凡士林、微晶蠟等。
高級脂肪酸可列舉例如:月桂酸、肉登蔻酸、棕櫚酸、硬脂酸、山萮酸、油酸、十一碳烯酸、妥爾油酸(tall oil acid)、異硬脂酸、亞油酸、亞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高級醇可使用例如:直鏈醇(例如月桂醇、鯨蠟醇、硬脂醇、山萮醇、肉豆蔻醇、油醇、鯨蠟硬脂醇等);支鏈醇(例如單硬脂基甘油醚(鯊肝醇)、2-癸基十四烷醇、半毛脂醇、膽固醇、植物甾醇、己基十二烷醇、異硬脂醇、辛基十二烷醇等)等。
合成酯油可列舉:肉荳蔻酸異丙酯、辛酸鯨蠟酯、肉登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棕櫚酸異丙酯、硬脂酸 丁酯、月桂酸己酯、肉登蔻酸肉登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鯨蠟酯、乳酸肉荳蔻酯、乙酸羊毛脂、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12-羥基硬脂酸膽固醇、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二新戊四醇脂肪酸酯、單異硬脂酸N-烷基二醇、二癸酸新戊二醇、蘋果酸二異硬脂酸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三-2-乙基己酸三羥甲基丙烷、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四-2-乙基己酸新戊四醇、三-2-乙基己酸甘油、三辛酸甘油、三異棕櫚酸甘油、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2-乙基己酸鯨蠟酯、棕櫚酸2-乙基己酯、三肉荳蔻酸甘油、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酯、乙醯基甘油、棕櫚酸2-庚基十一烷基酯、己二酸二異丁酯、N-月桂醯基-L-麩胺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登蔻酸2-己基癸酯、棕櫚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異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檸檬酸三乙酯等。
矽油可列舉:二甲基聚矽氧烷、甲基氫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硬脂氧基甲基聚矽氧烷、聚醚改性有機聚矽氧烷、氟烷基/聚氧伸烷基共改性有機聚矽氧烷、烷基改性有機聚矽氧烷、未末端改性有機聚矽氧烷、氟改性有機聚矽氧烷、胺基改性有機聚矽氧烷、矽膠、丙烯矽、三甲基矽氧基矽酸、矽RTV橡膠等矽化合物等。
[整髮樹脂]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更含有整髮樹脂。於將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整髮料使用時,整髮樹脂為更提高整髮力之聚合物。例如整髮樹脂可作成具有成膜性之聚合物。
整髮樹脂可使用例如:離子性聚合物及/或非離子性聚合物。離子性聚合物可為陰離子性聚合物、陽離子性聚合物及兩性聚合物中之至少一種。整髮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例示下述聚合物。
(1)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羧基甜菜鹼/烷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之甜菜鹼系陰離子性聚合物(三菱化學公司製造之Yukaformer(註冊商標)301等)、(2)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烯吡咯啶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吡咯啶酮系高分子化合物(BASF公司製造之Luviskol K-90、VA73等)、(3)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等乙烯醇系高分子化合物(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造之Gohsenol(註冊商標)、電氣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Denka Poval(註冊商標)等)、(4)乙烯甲醚/馬來酸丁酯等酸性乙烯醚系高分子化合物(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造之AnièresBEM-42S、ISP公司製造之Gauntlets ES-225等)、(5)烷基丙烯酸酯/烷基丙烯酸甲酯/二丙酮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醯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丙烯酸系高分子化合物(BASF公司製造之Luvimer 100P、Ultrahold® Strong、三菱化學 公司製造之大亞福德(註冊商標)HR-200、互應化學公司製造之Plus-size(註冊商標)L-53P等)、(6)N-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N,N-二甲基銨-α-N-甲基羧基甜菜鹼/甲基丙烯酸烷酯共聚物、丙烯酸辛基醯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丁胺基乙酯共聚物等兩性丙烯酸系高分子化合物(三菱化學公司製造之Yukaformer(註冊商標)AM-75、日本NSC公司製造Amphomer-28-4910等)、(7)羥乙基纖維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共聚物、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三甲基氯化銨、乙烯基吡咯啶酮/N,N'-二甲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二乙基硫酸鹽液、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之均聚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丙烯醯胺共聚物等含氮陽離子性高分子化合物(Amacor公司製造之聚合物JR-125、Lion公司製造之Leogard(註冊商標)GP、日本NSC公司製造之Sellcoat L-200、ISP公司製造之Gafquat 734、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造之H.C.聚合物1N、Nalco公司製造之MARcourt 550等)。
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整髮樹脂之含有率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3質量%以上,又更佳為0.5質量%以上。若未達0.1質量%,則不能獲得充分之整髮力。又,相對於組成物之質量,整髮樹脂之含有率較佳為8質量%以下,更佳為5質量%以下,又更佳為3質量%以下。整髮樹脂添加若超過8質量%,則會引起發黏感。
上述之整髮樹脂中,關於陰離子性聚合物及兩性聚合物,於以原狀不溶於水時,因應所需可將一部分 或全部之官能基以無機或有機鹼劑中和,變化為水溶性。
以上述之中和為目的使用之鹼劑,作為無機鹼劑可列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鹼金屬之氫氧化物。又,可列舉胺、嗎啉等揮發性鹼劑、三乙醚胺、二乙醇胺、異丙醇胺、單乙醇胺、二異丙醇胺、2-胺基-2-甲基-1-丙醇、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等烷醇胺類、L-精胺酸、離胺酸等胺基酸類等。
本發明化妝料組成物之黏度較佳為1,000mPa˙s以上,更佳為10,000mPa˙s以上。若未達1,000mPa˙s,會降低組成物經由手之操作容易性。本發明組成物之黏度較佳為100,000mPa˙s以下。若超過100,000mPa˙s,則於容器之填充性、塗抹時之延展性及於毛髮之親密性會惡化。黏度可於30℃,以布氏型黏度計(brookfield viscometer)(轉軸編號6或7、旋轉數10rpm)測定。
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實現高整髮性。尤其是容易作成具有膨鬆感之髮型。又,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提高於整理好之髮型崩塌後再度重新整理髮型之再整髮性。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抑制使用者感到發黏感。又,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抑制摩擦之發生。又,根據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邊藉由增黏劑提高黏度,亦可邊抑制氧化矽粉末之凝集。
針對本發明化妝料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加以說明。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不只限於特定之方法,可藉 由一般公知之方法製作。例如,可藉由將上述各成分混合,製作化妝料組成物。
[實施例]
對於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於下述列舉例子加以說明。惟,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不只限於下述例。又,於下述實施例,針對將各試驗例之組成物應用於整髮料之例加以說明,惟,本發明之組成物不只限於整髮料。於各表中表示之含有率之單位為質量%。
測定各組成物之黏度。又,針對各組成物,評估安定性、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再整髮性、有無發黏感及有無摩擦。於各表表示各評估項目之評估。
[安定性]以目視評估組成物中成分分散之均勻性。
A:成分均勻地分散或未看到凝集物等。
B:評估不使用
C:成分之分散明顯的不均勻或明顯的看到凝集物等。
對於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再整髮性、有無發黏感及有無摩擦之評估,3名評估者使用各試驗例相關之組成物作為整髮料,以下述之基準為根據給予點數,算出平均點。各評估項目之評估基準如下所述。
[整髮性]評估是否可將頭髮整理成具有自然流線之髮型,可維持其髮型。
[剛塗抹後之整髮性]評估將組成物於手中延展,剛塗抹於髮後是否可整理髮型。
[再整髮性]評估從將組成物塗抹於髮上1小時後是否可重新整理髮型。
[有無發黏感]評估者在將組成物以手塗抹於頭髮進行整髮時評估有無感覺到發黏感。
[有無摩擦]評估者在將組成物以手塗抹於髮中進行整髮時評估有無感覺到摩擦。有無摩擦係指頭髮之間摩擦時及頭髮與手摩擦時之柔滑度。
[評估基準]
5點:非常好
4點:好
3點:普通
2點:差
1點:非常差
[評估(平均點)]
A:4點以上
B:3點
C:2點
D:1點
[實施例1及比較例1至2]
表1表示實施例1及比較例1至2之組成物之組成及評估。實施例1相關之組成物為含有具有BET比表面積200±25m2/g(目錄值)之不定形/非多孔質之熔融氧化矽粉末及締合性增黏劑。另一方面,比較例1之組成物未含有氧化矽粉末。比較例2之組成物以含有具有比表面積300m2/g(目錄值)之真球狀/多孔質氧化矽粉末替代不定形氧化矽粉末。比較例2之氧化矽粉末為多孔性,且推測目錄之比表面積亦包含內部表面積之值。因此,於比較例2使用之氧化矽粉末之外部表面積推測小於實施例1使用之氧化矽粉末。於實施例1未含有油性成分。
於比較例1及比較例2之組成物,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中任何一種都低。將比較例1與比較例2相比,藉由添加氧化矽粉末,未看到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之改善。然而,根據使用不定形氧化矽之實施例1相關之組成物,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皆可較比較例1及2提高相當多。藉此,認為外部表面積小之氧化矽粉末不能提高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認為外部表面積大之不定形氧化矽對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有用。
實施例1之組成物之黏度為5,600mPa˙s。
[實施例2至5]
表2表示實施例2至5組成物之組成及評估。相對於實施例1之組成物,於實施例2更添加為整髮樹脂之成分(5)。於實施例3至5,變更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添加量。
觀察實施例2,藉由添加整髮樹脂,比實施例1更能改善整髮性及再整髮性。藉此,可知將不定形氧化矽粉末與整髮樹脂組合,對整髮性及再整髮性有用。
於實施例3及4,雖將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量減少,亦可獲得充分之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藉此,認為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量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4質量%以上。
於實施例5,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量即使增多,使用感不會降低,可提高整髮性、剛塗抹後之整髮性及再整髮性。藉此,認為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量至少可添加至2.5質量%。
於實施例2至5,實施例2最能抑制發黏感。藉此,為了抑制發黏感,認為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量較佳為0.5質量%至1.5質量%。
於實施例2至4之組成物之黏度為4,000mPa˙s至4,500mPa˙s。於實施例5之組成物之黏度為7,000mPa˙s。
[實施例6至7]
表3表示實施例6至7之組成物之組成及評估。於實施例6至7,變更締合性增黏劑之添加量。
於實施例6,雖將締合性增黏劑之量變少,亦可獲得與實施例1至5同等之評估。藉此,認為締合性增黏劑之量較佳為0.3質量%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以上。
於實施例7,即使締合性增黏劑之量變多, 亦可獲得與實施例1至5同等之評估。藉此,認為締合性增黏劑之量至少可添加至2.5質量%。
[實施例8至11及比較例3至5]
表4及表5表示實施例8至11及比較例3至5之組成物之組成及評估。於實施例8,使用與實施例1至7使用之締合性增黏劑不同之締合性增黏劑(成分(4))。實施例9 係於實施例7之組成物中更添加羧乙烯基聚合物及其中和劑。於實施例10及11,締合性增黏劑為將增黏作用機轉不同之增黏劑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使用。於實施例10,將為礦物系增黏劑之成分(6)及為多醣類系增黏劑之成分(7)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於實施例11,將成分(7)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成分(6)之增黏作用機轉為形成紙房狀結構。成分(7)之增黏作用機轉為高分子之纏繞。另一方面,於比較例3至5,未添加締合性增黏劑。於比較例3,為從實施例7之組成物中除去締合性增黏劑之組成。於比較例4,只使用成分(6)作為增黏劑。於比較例5,只使用成分(7)作為增黏劑。
使用與實施例1至7不同之締合性增黏劑之實施例8中,亦可獲得與實施例1至7同等之評估。因此認為於邊確保良好之使用感亦可獲得不定形氧化矽粉末之優點而言,締合性增黏劑有用。
於未添加締合性增黏劑之比較例4及5,發生發黏感及摩擦,不能獲得良好之使用感。此乃因藉由礦物系及多醣類系增黏劑之影響。又,於比較例5,亦看到整髮性之降低。相對於此,於將締合性增黏劑組合之實施例10及11,可抑制發黏感及摩擦。再者,實施例10及11亦可提高整髮性及剛塗抹後之整髮性。藉此,認為將締合性增黏劑與礦物系及/或多醣類系增黏劑組合,可抑制因礦物系及多醣類系增黏劑所產生之發黏感及摩擦,可提高整髮性及剛塗抹後之整髮性。
藉由實施例10及11,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認為可作成0.5質量%以上,較佳為0.8質量%以上。又,礦物系增黏劑含有率認為可作成在2質量%以下,較佳為1.5質量%以下。多醣類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認為可作成在0.05質量%以上、較佳為0.08質量%以上。又,礦物系增黏劑之含有率認為可作成在1.5質量%以下,較佳為1質量%以下。
於只使用羧乙烯基聚合物作為增黏劑之比較例3中,氧化矽粉末會凝集不能獲得安定之組成物。認為是由於羧乙烯基聚合物之靜電作用。然而,於將締合性增黏劑與羧乙烯基聚合物組合之實施例9,即使於羧乙烯基聚合物存在之情況,亦可抑制氧化矽粉末凝集,可獲得安定之組成物。因此,藉由添加羧乙烯基聚合物,相較於實施例2,可改善剛塗抹後之整髮性。藉此可知即使於使用會使氧化矽粉末凝集之增黏劑之情況,藉由合併添加締合性增黏劑,可獲得可得到氧化矽粉末優點之安定組成物。又,藉由添加羧乙烯基聚合物,組成物之黏度感增加,可提高剛塗抹後之使用性及經時安定性。
藉由實施例9,認為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可作成在0.08質量%以上,較佳為0.1質量%以上。又,認為羧乙烯基聚合物之含有率可作成在0.5質量%以下,較佳為0.3質量%以下。
實施例8至11相關之組成物之黏度為20,000mPa˙s至45,000mPa˙s。
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以上述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為基礎加以說明,惟,不只限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在本發明之範圍內且以本發明之基本技術思想為基礎,對於各揭示要素(包含申請專利範圍、說明書及圖表中記載之要素)可包含種種變形、變更及改良。又,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可將各揭示要素多樣組合/取代或選擇。
本發明當然之課題、目的及形態(包含變更形態)亦可從包含申請專利範圍之本發明所有揭示之事項明瞭。
對於本書記載之數值範圍,即使於無特別記載之情況,包含於該範圍內之任意數值或範圍可以本書中具體記載者加以解釋。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化妝料組成物可作為整髮料使用。又,本發明之組成物可用於塗抹於肌膚、抹擦化妝料/皮膚外用劑。

Claims (12)

  1. 一種化妝料組成物,含有不定形之氧化矽粉末及締合性增黏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前述氧化矽粉末具有50m 2/g以上之BET比表面積,該BET比表面積係除去內部表面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相對於前述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前述氧化矽粉末之含有率為0.1質量%至3質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前述締合性增黏劑為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及/或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前述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具有下述結構式(I)R 1-{(O-R 2) k-OCONH-R 3[-NHCOO-(R 4-O) n-R 5] h} m (I)式(I)中R 1、R 2及R 4各自獨立為碳原子數2至4之烴基;R 3為可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碳原子數1至10之烴基;R 5為碳原子數8至36之烴基;m為2以上之數;h為1以上之數;k為1至500之數;n為1至200之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 其中,前述疏水性改性聚醚胺基甲酸酯為(PEG-240/癸基十四醇聚醚-20/二異氰酸六甲酯)共聚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前述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為具有將2-丙烯醯胺-2-丙磺酸或其鹽作為構成單元之聚合物及/或共聚物,該共聚物包含交聯聚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7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前述牛磺酸酯系合成高分子為(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山崳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聯聚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相對於前述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前述締合性增黏劑之含有率為0.3質量%至3質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相對於前述化妝料組成物之質量,該化妝料組成物更含有羧乙烯基聚合物0.1質量%至0.5質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中,油性成分之含有率未達2質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妝料組成物,其黏度為1,000mPa˙s至100,000mPa˙s。
TW106138288A 2016-11-08 2017-11-06 化妝料組成物 TW2018289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7920 2016-11-08
JP2016217920 2016-1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917A true TW201828917A (zh) 2018-08-16

Family

ID=6211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288A TW201828917A (zh) 2016-11-08 2017-11-06 化妝料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7169879B2 (zh)
KR (1) KR20190082795A (zh)
CN (1) CN109890353B (zh)
AU (1) AU2017356412A1 (zh)
TW (1) TW201828917A (zh)
WO (1) WO2018088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1516B2 (ja) * 2018-06-13 2022-08-02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毛髪化粧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2130A (ja) * 2002-05-30 2003-12-03 Shiseido Co Ltd 毛髪化粧料
CN100350895C (zh) * 2003-05-09 2007-11-28 宝洁公司 包括凝胶网络的润湿皮肤处理组合物
DE202004002471U1 (de) * 2004-02-18 2004-04-22 Wella Ag Haarbehandlungsmittel mit Terpolymer aus Vinylpyrrolidon, Methacrylamid und Vinylimidazol und Wirk- und Zusatzstoffen
FR2870724B1 (fr) * 2004-05-28 2007-12-07 Oreal Composition pour le traitement de matieres keratiniques comprenant un compose polycarboxylique particulier et un agent nacrant et/ou opacifiant et procedes la mettant en oeuvre
JP4819332B2 (ja) * 2004-08-25 2011-11-24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毛髪化粧料
EP2033618A1 (en) * 2007-08-30 2009-03-11 Wella Aktiengesellschaft Leave-in hair styling product with particles for improving hair volume
JP4889795B2 (ja) * 2009-04-28 2012-03-0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整髪用化粧料
DE102009022444A1 (de) * 2009-05-23 2010-01-07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 Sorbitanmonocaprylat und antimikrobielle Wirkstoffe
JP5823115B2 (ja) 2010-11-11 2015-11-25 株式会社マンダム 非乳化型整髪剤用組成物
JP5823114B2 (ja) 2010-11-11 2015-11-25 株式会社マンダム ジェル状整髪剤用組成物
JP6041471B2 (ja) * 2011-09-16 2016-12-07 株式会社マンダム 整髪剤用乳化組成物
JP2014040385A (ja) 2012-08-21 2014-03-06 Shiseido Co Ltd 乳化化粧料
JP5546600B2 (ja) * 2012-09-18 2014-07-09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毛髪化粧料
CN105007887B (zh) 2013-03-29 2018-08-31 株式会社漫丹 整发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353A (zh) 2019-06-14
JPWO2018088312A1 (ja) 2019-10-03
CN109890353B (zh) 2022-05-31
KR20190082795A (ko) 2019-07-10
AU2017356412A1 (en) 2019-05-23
WO2018088312A1 (ja) 2018-05-17
JP7169879B2 (ja)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8466B1 (en) Solid powder cosmetic
TWI394590B (zh) Water-based emulsified sunscreen makeup
CN111032815B (zh) 非水系用增稠剂和增稠组合物
TW201813623A (zh) 組成物及製品
JP2008050271A (ja) メーキャップ化粧料
TW201834631A (zh) 水中油型組成物
US20210401721A1 (en) Oil-in-water type dermatological composition for external use
CN108366953B (zh) 组合物
JP4033295B2 (ja) 皮膚化粧料
TWI795417B (zh) 含有粉體之水系非乳化組成物及皮膚外用劑
TW201828917A (zh) 化妝料組成物
JP3436745B2 (ja) メーキャップ化粧料
TW202034890A (zh) 油中水型皮膚外用組成物
JP2020094028A (ja) 水中油型乳化化粧料
JP2018095611A (ja) 高粘性組成物
US20230404877A1 (en) Powder-containing composition
TW202038890A (zh) 乳化型化妝料組成物
TW202015655A (zh) 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