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5655A - 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5655A
TW202015655A TW108121504A TW108121504A TW202015655A TW 202015655 A TW202015655 A TW 202015655A TW 108121504 A TW108121504 A TW 108121504A TW 108121504 A TW108121504 A TW 108121504A TW 202015655 A TW202015655 A TW 2020156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orous powder
acid
oil
po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川亮
西田圭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5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56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組成物,該組成物具有護膚化妝料般的外觀和使用感,且不使用遮蔽力高的無機粉體,並修飾毛孔等的凹凸者。此外,提供一種即使為高黏度亦不發皺的而修飾毛孔等的凹凸之組成物。
所述組成物係包含在水性介質中之保持有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之親油性多孔性粉末、分散劑及水合性粒子之組成物。

Description

組成物 [相關申請案]
本發明係主張於2018年6月20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8-117338號的優先權,並援用於此。
本發明係關於組成物,特別是關於具有類似於護膚化妝料的使用感之具有毛孔修飾效果的組成物。
通常來說,皮膚護理、化妝操作是藉由化妝水等護膚化妝料來調整皮膚狀態,然後藉由底妝料修飾皮膚的瑕疵(色調或凹凸),再依需要而賦予目的之色調、陰影,以調整外觀。
因此,於護膚化妝料很少使用具有如著色劑或高遮蔽力的粉體,另一方面,在底妝料等的化妝料中為了遮蔽皮膚上的瑕疵,通常會調配氧化鈦或氧化鋅等折射率(遮蔽力)高的無機粉體。
然而,近來以年輕人為主而有青睞無妝皮膚之趨勢,也有抑制會連帶遮蔽無妝皮膚所特有的透明感的化妝料的使用之趨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48723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63032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3291195號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10-203936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63032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傳統技術而完成者,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組成物,該組成物係具有如護膚化妝料的外觀、使用感,且幾乎不使用遮蔽力高的無機粉體而修飾毛孔等的凹凸者。此外,提供一種組成物,該組成物係即使加入增稠劑,也可以抑制底妝料等化妝料的使用,且在將其施用於皮膚之前及之後所使用的底妝料可均勻地塗佈者。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人等進行檢討,結果發現使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及油成分分散在水性介質中,能夠成為如護膚化妝料般的外觀和使用感,且發揮皮膚的凹凸修飾效果。而且,發現藉由進一步添加水合性粒子,可提高黏度。另外,發現會抑制化妝料的使用且底妝料的服貼性也變好,遂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的組成物係包含:
水性介質;
分散於前述水性介質中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
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
使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分散於水性介質中的分散劑;以及
水合性粒子。
而且,於本發明中,前述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較佳為被保持在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之至少一部分的孔中。
而且,於本發明中,使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分散於水性介質中的分散劑較佳為具有直鏈狀、分枝鏈狀或脂環式的烴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而且,於本發明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適合以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主要材料。
而且,於本發明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可吸油量適合為相對於該粉體是100質量%以上。
再者,吸油量的測定方法係將試料置於玻璃板上,逐次少量地滴入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並以刮刀混拌,將硬度為糊狀物變光滑時設為終點,而以滴入重量/試料重量為吸油量(%)。
而且,於本發明中,適合滿足下述式。
[(毛孔修飾組成物中的油成分的含量(質量%)/(毛孔修飾組成物中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含量(質量%))×100]/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吸油量(質量%)≦1
而且,於本發明中適合調配有微粒蠟。
而且,於本發明中,組成物的黏度適合為在25℃是3000至200000mPa‧s。
而且,於本發明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及水合性粒子在以質量比計時,適合為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10至40。
而且,於本發明中,水合性粒子為選自結晶纖維素(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VP)共聚物、(二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Na)交聯聚合物中的1種或2種以上。
根據本發明的毛孔修飾組成物,藉由在水性介質中調配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在將組成物應用於皮膚時,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會落入毛孔等的凹部,可藉由該粉體的光擴散效果而得到使凹部不顯眼的效果。而且,親油性多孔性粉體係保持油成分,並抑制由過度的光散射所造成的泛白,而且在使用時還有從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滲出的油成分所致之光滑效果,可得到良好的使用感。而且,藉由添加具有增稠效果的水合性粒子,可提高黏度且提升底妝料的服貼性。
以下,詳述本發明的實施態樣。
[親油性多孔性粉體]
就本發明中適合使用的親油性多孔性粉末而言,係適合使用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龍多孔性粉體等。可為材質本身是親油性、或材質為親水性但塗覆有親油性物質者,惟於塗覆的情況下,較佳為親油化至孔內為止。
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可吸油量,較佳係相對於粉體為100質量%以上。最大可吸油量亦與多孔的容積密切相關,而且多孔的形態會影響光的擴散性。因此,最大可吸油量未達100質量%時,光擴散效果會變得不充分,而毛孔修飾效果不充分。
[油成分]
就於本發明中適合使用的油成分而言,可使用極性油、矽油等各種油成分,黏度必須為100mPa‧s以下。黏度超過100mPa‧s時,變得不易被保持在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中,而變得難以防止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所造成的泛白。
而且,極性油可例示如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等酯油,特別是在使用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情況下,係以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為較佳。
於使用極性油的情況,組成物被抑制在較低的黏度,而可得到類似於護膚組成物(特別是化妝水、乳液)的使用感(水潤感、不黏膩等)。
而且,非極性油可例示如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液體石蠟等,於使用非極性油的情況下,因為會成為較高的黏度,故可得到類似於凝膠狀護膚組成物的使用感。
油成分的量係以滿足下述式為較理想。
[(毛孔修飾組成物中的油成分的含量(質量%)/(毛孔修飾組成物中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含量(質量%))×100]/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吸油量(質量%)≦1
在油成分的量未滿足上述式之情形下,無法得到毛孔修飾效果。再者,當油成分的量少於0.1倍時,會有毛孔修飾效果差之情形。
油成分可列舉例如:肉豆蔻酸異丙酯、辛酸鯨蠟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酯、棕櫚酸異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鯨蠟酯、乳酸肉豆蔻酯、乙酸羊毛脂、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新戊四醇脂肪酸酯、N-烷基二醇單異硬脂酸酯(N-alkyl glycol monoisostearate)、新戊二醇二癸酸酯、二-2-庚基十一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羥甲基丙烷、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新戊四醇四-2-乙基己酸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異棕櫚酸甘油酯、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2-乙基己酸鯨蠟酯(cetyl 2-ethylhexanoate)、棕櫚酸2-乙基己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酸甘油酯、油酸油酯、乙酸甘油酯、棕櫚酸2-庚基十一酯、己二酸二異丁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櫚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異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檸檬酸三乙酯等。
作為矽油,可列舉例如:鏈狀聚矽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二苯基聚矽氧烷等);環狀聚矽氧烷(例如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矽氧烷等)、各種改性聚矽氧烷(胺基改性聚矽氧烷、聚醚改性聚矽氧烷、烷基改性聚矽氧烷、氟改性聚矽氧烷等)、丙烯酸聚矽氧類等。
於本發明中,適合使用的油成分較佳為油成分整體為黏度未達100mPa‧s。
而且,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較佳為被保持在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至少一部分的孔中。
[水合性粒子]
於本發明中,所謂的水合性粒子係指在水性介質中係以結晶或微凝膠(microgel)的狀態分散,並藉由該等的摩擦而增稠的高分子。所謂水合性粒子,係指在水為溶劑的情況下,包含2%前述粒子的水溶液在25℃下的黏度成為15000mPa‧s以上的粒子。
本發明之水合性粒子,可列舉例如:結晶纖維素(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VP)共聚物、(二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Na)交聯聚合物、(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甲基丙烯酸山萮醇醚-25)交聯聚合物(ammonium acryloyldimethyltaurate/beheneth-25 methacrylate crosspolymer)等。
本發明之水合性粒子,就市售品而言,可列舉例如:Aristoflex AVC(Clariant Japan公司製)、ARISTOFLEX HMB(Clariant Japan公司製)、RHEOCRYSTA C-2SP(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等。
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及水合性粒子在以質量比計時,較佳為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10至40。若是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未達10,則在其之前及之後所使用的底妝料有變得不均勻的情況,故為不佳。另一方面,當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超過40時,在將毛孔修飾組成物塗抹於皮膚之前及之後所使用的底妝料有變得不均勻的情況,故為不佳。
[分散劑]
使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分散於水性介質中的分散劑較佳為羧酸系聚合物,更佳為具有直鏈狀、分枝鏈狀或脂環式的烴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又更佳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酯共聚物。
[組成物的黏度]
本發明的組成物的黏度較佳為3000至200000mPa‧s,更佳為10000至100000mPa‧s。藉由使毛孔修飾組成物的黏度為3000至200000mPa‧s,可得到護膚感。再者,毛孔修飾組成物的黏度未達3000mPa‧s時,在將毛孔修飾組成物塗抹於皮膚之前及之後所使用的底妝料有變得不均勻的情況,故為不佳。而且,大於200000mPa‧s時,因有損及毛孔修飾效果之情形,故為不佳。
[其它]
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除了上述必要成分之外,可調配一般使用於化妝料、準藥品的組成物之成分,而依據慣常方法製造。以下係具體地列舉能夠調配的成分,可係調配前述必要成分,並調配下述成分的1種或2種以上而調製本發明的組成物。
保濕劑可列舉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glycerin)、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硫酸軟骨素、玻尿酸、黏多醣硫酸、瓜蔞仁酸(charonic acid)、去端肽膠原(atelocollagen)、乳酸鈉、膽鹽、dl-吡咯啶酮羧酸鹽、短鏈可溶性膠原蛋白、二甘油EO(PO)加成物、繅絲花萃取物、西洋蓍草萃取物、甜苜蓿(melilot)萃取物等。
粉末成分可列舉例如:無機粉末(例如:滑石、高嶺土、雲母、絹雲母(sericite)、白雲母、金雲母、合成雲母、紅雲母、黑雲母、蛭 石、碳酸鎂、碳酸鈣、矽酸鋁、矽酸鋇、矽酸鈣、矽酸鎂、矽酸鍶、鎢酸金屬鹽、鎂、氧化矽、沸石、硫酸鋇、煅燒硫酸鈣(燒石膏)、磷酸鈣、氟磷灰石、羥磷灰石、陶瓷粉末、金屬皂(例如:肉豆蔻酸鋅、棕櫚酸鈣、硬脂酸鋁)、氮化硼等);有機粉末(例如:聚醯胺樹脂粉末(尼龍粉末)、聚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苯乙烯與丙烯酸之共聚物樹脂粉末、苯并胍胺樹脂粉末、聚四氟化乙烯粉末、纖維素粉末等);無機白色顏料(例如氧化鋅等);無機紅色系顏料(例如酞酸鐵等);無機紫色系顏料(例如:芒紫、鈷紫等);無機綠色系顏料(例如:氧化鉻、氫氧化鉻、酞酸鈷等);無機藍色系顏料(例如:群青、普魯士藍等);珠光顏料(例如:氧化鈦塗覆雲母、氧化鈦塗覆氧氯化鉍、氧化鈦塗覆滑石、著色氧化鈦塗覆雲母、氧氯化鉍、魚鱗箔等);金屬粉末顏料(例如:鋁粉、銅粉);鋯、鋇或鋁色澱等有機顏料(例如:紅色201號、紅色202號、紅色204號、紅色205號、紅色220號、紅色226號、紅色228號、紅色405號、橘色203號、橘色204號、黃色205號、黃色401號、及藍色404號等有機顏料;紅色3號、紅色104號、紅色106號、紅色227號、紅色230號、紅色401號、紅色505號、橘色205號、黃色4號、黃色5號、黃色202號、黃色203號、綠色3號及藍色1號等);天然色素(例如葉綠素、β-胡蘿蔔素等)等。
但是,在調配高折射率(折射率2以上等)的無機粉體之情形下,於組成物中無機粉體是設為5質量%以下,較佳是設為1質量%以下。
液體油脂可列舉例如:酪梨油、茶花油、海龜油、夏威夷豆油、玉米油、貂油、橄欖油、菜籽油、蛋黃油、芝麻油、杏仁油、小麥胚芽 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亞麻仁油、紅花油、棉籽油、荏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榧子油、米糠油、支那桐油、日本桐油、荷荷芭油、胚芽油、三甘油等。
固體油脂可列舉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馬脂、氫化椰子油、棕櫚油、牛脂、羊脂、氫化牛脂、棕櫚仁油、豬脂、牛骨脂、木蠟核油、氫化油、牛腿脂肪、木蠟、氫化蓖麻油等。
蠟類可列舉例如:蜂蠟、勘地里拉蠟、棉蠟、卡拿巴蠟、楊梅蠟(bayberry wax)、蟲白蠟、鯨蠟、褐煤蠟、米糠蠟、羊毛脂、木棉蠟、醋酸羊毛脂、液狀羊毛脂、蔗蠟、羊毛脂脂肪酸異丙酯、月桂酸己酯、還原羊毛脂、荷荷芭蠟、硬質羊毛脂、蟲膠蠟(shellac wax)、POE羊毛脂醇醚、POE乙醯化羊毛脂醇、POE膽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POE氫化羊毛脂醇醚等。
烴油可列舉例如:液體石蠟、地石蠟(ozokerite)、姥鮫烷、石蠟、純地蠟(ceresin)、角鯊烯、凡士林、微晶蠟等。
高級脂肪酸可列舉例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山萮酸、油酸、十一烯酸、妥爾油酸、異硬脂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高級醇可列舉例如:直鏈醇(例如:月桂醇、鯨蠟醇、硬脂醇、山萮烷醇、肉豆蔻醇、油醇、鯨蠟硬脂醇等);分枝鏈醇(例如:單硬脂基甘油醚(鯊肝醇,batyl alcohol)、2-癸基十四醇、羊毛脂醇、膽固醇、植物固醇、己基十二醇、異硬脂醇、辛基十二醇等);等。
而且,於本發明的組成物中,可調配各種界面活性劑。
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脂肪酸皂(例如:月桂酸鈉、棕櫚酸鈉等);高級烷基硫酸酯鹽(例如: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鉀等);烷基醚硫酸酯鹽(例如:POE-月桂基硫酸三乙醇胺、POE-月桂基硫酸鈉等);N-醯基肌胺酸(例如:月桂醯基肌胺酸鈉等);高級脂肪酸醯胺磺酸鹽(例如:N-肉豆蔻醯基-N-甲基牛磺酸鈉、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鈉、月桂基甲基牛磺酸鈉等);磷酸酯鹽(POE-油基醚磷酸鈉、POE-硬脂基醚磷酸等);磺基琥珀酸鹽(例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鈉、單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聚氧乙烯磺基琥珀酸鈉、月桂基聚丙二醇磺基琥珀酸鈉等);烷基苯磺酸鹽(例如:線性十二基苯磺酸鈉、線性十二基苯磺酸三乙醇胺、線性十二基苯磺酸等);高級脂肪酸酯硫酸酯鹽(例如:氫化椰子油脂肪酸甘油硫酸鈉等);N-醯基麩胺酸鹽(例如:N-月桂醯基麩胺酸單鈉、N-硬脂醯基麩胺酸二鈉,N-肉豆蔻醯基L-麩胺酸單鈉等);硫酸化油(例如土耳其紅油等);POE-烷基醚羧酸;POE-烷基烯丙基醚羧酸鹽;α-烯烴磺酸鹽;高級脂肪酸酯磺酸鹽;二級醇硫酸酯鹽;高級脂肪酸烷醇醯胺硫酸酯鹽;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琥珀酸鈉;N-棕櫚醯基天冬胺酸二(三乙醇胺);酪蛋白鈉等。
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烷基三甲基銨鹽(例如: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銨等);烷基吡啶鎓鹽(例如氯化鯨蠟基吡啶鎓(cetylpyridinium chloride)等);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銨二烷基二甲基銨鹽;聚(N,N’-二甲基-3,5-亞甲基哌啶鎓)氯化物;烷基4級銨鹽;烷基二甲基苯甲基銨鹽;烷基異喹啉鎓鹽;二烷基嗎啉鎓鹽;POE-烷基胺;烷基胺鹽;多元胺脂肪酸衍生物;戊醇脂肪酸衍生物;氯化苄烷銨(benzalkonium chloride);氯化苯乙氧銨(Benzethonium chloride)等。
兩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咪唑啉系兩性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一烷基-N,N,N-(羥乙基羧甲基)-2-咪唑啉鈉、2-椰油醯基-2-氫氧化咪唑啉鎓-1-羧基乙氧基二鈉鹽等);甜菜鹼系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七基-N-羧甲基-N-羥乙基咪唑啉鎓甜菜鹼、月桂基二甲胺基乙酸甜菜鹼、烷基甜菜鹼、醯胺基甜菜鹼、磺基甜菜鹼等)等。
親油性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類(例如: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山梨醇酐單異硬脂酸酯、脫水山梨醇單月桂酸酯、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倍半油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五-2-乙基己酸二甘油山梨醇酐、四-2-乙基己酸二甘油山梨醇酐等);甘油聚甘油脂肪酸類(例如:單棉籽油脂肪酸甘油酯、單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單硬脂酸甘油酯、α,α’-油酸焦麩胺酸甘油酯、單硬脂酸甘油蘋果酸等);丙二醇脂肪酸酯(例如:丙二醇單硬脂酸酯等);氫化蓖麻油衍生物;甘油烷基醚等。
親水性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POE-山梨醇酐脂肪酸酯類(例如:POE-山梨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POE-山梨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醇酐四油酸酯等);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類(例如:POE-山梨醇單月桂酸酯、POE-山梨糖醇單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山梨糖醇單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類(例如:POE-甘油單硬脂酸酯、POE-甘油單異硬脂酸酯、POE-甘油三異硬脂酸酯等POE-單油酸酯等);POE-脂肪酸酯類(例如:POE-二硬脂酸酯、POE-單二油酸酯、乙二醇二硬脂酸酯等);POE-烷基醚類(例如:POE-月桂基醚、POE-油基醚、POE-硬脂基醚、POE-山萮烷基醚、POE-2-辛基十二基醚、 POE-膽固醇醚等);三嵌段聚合物(pluronic)型類(例如三嵌段聚合物等);POE/POP-烷基醚類(例如:POE/POP-鯨蠟基醚、POE/POP-2-癸基十四基醚、POE/POP-單丁基醚、POE/POP-氫化羊毛脂、POE/POP-甘油醚等);四POE/四POP-乙二胺縮合物類(例如:四嵌段聚合物(tetronic)等);POE-蓖麻油氫化蓖麻油衍生物(例如:POE-蓖麻油、POE-氫化蓖麻油、POE-氫化蓖麻油單異硬脂酸酯、POE-氫化蓖麻油三異硬脂酸酯、POE-氫化蓖麻油單焦麩胺酸單異硬脂酸二酯、POE-氫化蓖麻油馬來酸等);POE-蜂蠟/羊毛脂衍生物(例如POE-山梨醇蜂蠟等);烷醇醯胺(例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醯胺、月桂酸單乙醇醯胺、脂肪酸異丙醇醯胺等);POE-丙二醇脂肪酸酯;POE-烷基胺;POE-脂肪酸醯胺;蔗醣脂肪酸酯;烷基乙氧基二甲基氧化胺;三油醇磷酸酯等。
再者,於本發明中,在使用低分子界面活性劑的情況下,該低分子界面活性劑會吸附於多孔性粉體,而可能對粉體內外的疏水性造成影響,故較佳為設成組成物的1質量%以下。
天然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植物系高分子(例如:阿拉伯膠、黃蓍膠、半乳聚醣、刺槐豆膠、瓜爾膠、羅望子膠、角豆膠、刺梧桐膠、角叉菜膠、果膠、瓊脂、榅桲籽(quince seed,榅桲(cydonia oblonga))、藻膠(褐藻萃取物)、澱粉(米、玉米、馬鈴薯、小麥)、甘草酸等);微生物系高分子(例如三仙膠、葡聚醣、琥珀醯聚醣、聚三葡萄糖(pullulan)等);動物系高分子(例如膠原蛋白、酪蛋白、白蛋白、明膠等)等。
半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澱粉系高分子(例如:羧甲基澱粉、甲基羥基丙基澱粉等);纖維素系高分子(甲基纖維素、乙基纖 維素、甲基羥基丙基纖維素、羥基乙基纖維素、纖維素硫酸鈉、羥基丙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鈉、結晶纖維素、纖維素粉末等);藻酸系高分子(例如:藻酸鈉、藻酸丙二醇酯等)等。
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舉例如:乙烯系高分子(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吡咯啶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聚氧乙烯系高分子(例如:聚乙二醇20,000、40,000、60,000等);丙烯酸系高分子(例如: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醯胺等);聚伸乙亞胺;陽離子聚合物等。
作為前述水溶性高分子以外的增稠劑,可列舉例如:糊精、果膠酸鈉、藻酸鈉、二烷基二甲基硫酸銨纖維素、矽酸鋁鎂、膨土、水輝石、矽酸鋁鎂(Veegum)、合成鋰皂石(laponite)、矽酸酐等。
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例如:安息香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對胺基安息香酸(p-aminobenzoic acid,以下簡稱為PABA)、PABA單甘油酯、N,N-二丙氧基PABA乙酯、N,N-二乙氧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丁酯、N,N-二甲基PABA乙酯等);鄰胺苯甲酸(anthranilic acid)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升基-N-乙醯基鄰胺苯甲酸酯等);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水楊酸戊酯、水楊酸 酯、水楊酸升 酯、水楊酸辛酯、水楊酸苯酯、水楊酸苯甲酯、對異丙醇水楊酸苯酯等);桂皮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桂皮酸辛酯、乙基-4-異丙酯、2,5-二異丙基桂皮酸甲酯、2,4-二異丙基桂皮酸乙酯、2,4-二異丙基桂皮酸甲酯、對-甲氧基桂皮酸丙酯、對-甲氧基桂皮酸異丙酯、對-甲氧基桂皮酸異戊酯、對-甲氧基桂皮酸辛酯(對-甲氧基桂皮酸2-乙基己酯)、對-甲氧基桂皮酸2- 乙氧基乙酯、對-甲氧基桂皮酸環己酯、α-氰基-β-苯基桂皮酸乙酯、α-氰基-β-苯基桂皮酸2-乙基己酯、單-2-乙基己醯基-二(對甲氧基)桂皮酸甘油酯等);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2,4-二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鹽、4-苯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甲酮-2-羧酸酯、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羥基-3-羧基二苯甲酮等);3-(4’-甲基苯亞甲基)-d,l-樟腦、3-苯亞甲基-d,l-樟腦;2-苯基-5-甲基苯並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並三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唑;二苯甲醛肼(dibenzalazine);聯大茴香醯基甲烷(dianisoylmethane);4-甲氧基-4’-第三丁基二苯甲醯基甲烷;5-(3,3-二甲基-2-亞降莰基)-3-戊烷-2-酮等。
低級醇可列舉例如:乙醇、丙醇、異丙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
多元醇可列舉例如:二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三亞甲基二醇(trimethylene glycol)、1,2-丁二醇、1,3-丁二醇、四亞甲基二醇、2,3-丁二醇、五亞甲基二醇、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三元醇(例如: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四元醇(例如1,2,6-己三醇等新戊四醇等);五元醇(例如木糖醇等);六元醇(例如: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元醇聚合物(例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2價的醇烷基醚類(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苯醚、乙二醇單己醚、 乙二醇單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異戊醚、乙二醇苯甲醚、乙二醇異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等);二元醇烷基醚類(例如: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丁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異丙醚、二丙二醇甲基醚、二丙二醇乙基醚、二丙二醇丁基醚等);二元醇醚酯(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乙二醇單苯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苯醚乙酸酯等);甘油單烷基醚(例如:鮫肝醇(chimyl alcohol)、鯊油醇(selachylalcohol)、鯊肝醇(batyl alcohol)等);糖醇(例如:山梨糖醇、麥芽糖醇、麥芽三糖、甘露醇、赤藻糖醇等);多元縮醇(glysolid);四氫糠醇;POE-四氫糠醇;POP-丁基醚;POP/POE-丁基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POE-新戊四醇醚、聚甘油等。
單糖可列舉例如:三碳糖(例如:D-甘油醛、二羥基丙酮等);四碳糖(例如:D-赤藻糖、D-赤藻酮糖、D-異赤藻糖等);五碳糖(例如:L-阿拉伯糖、D-木糖、L-來蘇糖(L-lyxose)、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酮糖(D-xylulose)、L-木酮糖等);六碳糖(例如:D-葡萄糖、D-太洛糖(D-talose)、D-阿洛酮糖(D-psicose)、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D-tagatose)等);七碳糖(例如:庚醛糖(aldoheptose)、庚酮糖(hepulose)等);八碳糖(例如:辛酮糖(octulose)等);去氧糖(例如: 2-去氧-D-核糖、6-去氧-L-半乳糖、6-去氧-L-甘露糖等);胺基糖(例如:D-葡萄糖胺、D-半乳糖胺、涎酸(sialic acid)、胺基醣醛酸、胞壁酸(muramic acid)等);醣醛酸(例如:D-葡萄醣醛酸、D-甘露醣醛酸、L-古洛糖醛酸、D-半乳醣醛酸、L-艾杜醣醛酸等)等。
寡糖可列舉例如:蔗糖、龍膽三糖、傘形糖(umbelliferose)、乳糖、車前糖(planteose)、異剪秋羅糖(isolychnose)類、α,α-海藻糖、蜜三糖、剪秋羅糖類、石耳素(umbilicin)、水蘇糖(stachyose)、毛蕊花糖(verbascose)等。
胺基酸可列舉例如:中性胺基酸(例如:蘇胺酸、半胱胺酸等);鹼性胺基酸(例如羥基離胺酸等)等。而且,作為胺基酸衍生物可列舉例如:醯基肌胺酸鈉(月桂醯基肌胺酸鈉)、醯基麩胺酸鹽、醯基β-丙胺酸鈉、麩胱甘肽、吡咯啶酮羧酸等。
有機胺可列舉例如: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嗎啉、三異丙醇胺、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丙醇等。
環氧烷衍生物可列舉例如:POE(9)POP(2)二甲基醚、POE(14)POP(7)二甲基醚、POE(10)POP(10)二甲基醚、POE(6)POP(14)二甲基醚、POE(15)POP(5)二甲基醚、POE(25)POP(25)二甲基醚、POE(7)POP(12)二甲基醚、POE(22)POP(40)二甲基醚、POE(35)POP(40)二甲基醚、POE(50)POP(40)二甲基醚、POE(55)POP(30)二甲基醚、POE(30)POP(34)二甲基醚、POE(25)POP(30)二甲基醚、POE(27)POP(14)二甲基醚、POE(55)POP(28)二甲基醚、POE(36)POP(41)二甲基醚、POE(7)POP(12)二甲基醚、POE(17)POP(4)二甲基醚等。
螯合劑可列舉例如:1-羥基乙烷-1,1-二膦酸、1-羥基乙烷-1,1-二膦酸四鈉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二胺四乙酸三鈉、乙二胺四乙酸四鈉、檸檬酸鈉、聚磷酸鈉、偏磷酸鈉、葡萄糖酸、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琥珀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羥乙基三乙酸三鈉等。
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順丁烯二酸、丙二酸、琥珀酸、反丁烯二酸、腦磷脂(cephalin)、六偏磷酸鹽、植酸、乙二胺四乙酸等。
其它可能調配的成分可列舉例如: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等);美白劑(例如:胎盤萃取物、虎耳草萃取物、熊果苷等);血液循環促進劑(菸鹼酸、菸鹼酸苯甲酯、菸鹼酸生育酚、菸鹼酸β-丁氧基酯、米諾地爾(minoxidil)或其類似物、維他命E類、γ-穀維素(γ-oryzanol)、烷氧基羰基吡啶N-氧化物、卡普氯銨(carpronium chloride)及乙醯基膽鹼或其衍生物等);各種萃取物(例如:鮮薑、黃柏、黃連、紫根、樺木、枇杷、胡蘿蔔、蘆薈、錦葵、鳶尾花、葡萄、絲瓜、百合、番紅花、川芎、乾生薑、小連翹、芒柄花、大蒜、辣椒、陳皮、當歸、牡丹、海藻等);活化劑(例如:苯乙醚、菸鹼酸醯胺、生物素、泛酸、蜂王漿、膽固醇衍生物等);抗脂漏劑(例如:吡哆醇、硫脲等)等。
本發明的組成物為任意之劑型,為如溶液系、乳化系、乳液、凝膠、霧劑、噴霧、慕斯等任何型式均無妨。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態樣。
首先,說明測試方法。
(分散狀態)
藉由顯微鏡確認製作的試樣的分散狀態。在用100倍觀察時的視野中沒有聚集物的狀態為A,10個以下為B,50個以下為C,超過50個為D,A及B係被判斷為分散狀態良好。
(毛孔修飾效果)
由專業評測員(10人)使用試樣,判定係有毛孔修飾效果者為A,有一些效果者為B,不太有效果者為C,沒有效果者為D。A及B係被判斷為毛孔修飾效果良好。
(泛白)
由專業評測員(10人)使用試樣,判定係泛白完全不明顯者為A,稍微泛白但不太明顯者為B,泛白明顯者為C,過於泛白而明顯不自然者為D。
(黏度)
將各試樣使用BL型黏度計(芝浦系統股份公司製)、轉子No.3、12rpm、60秒、30℃或BH型黏度計(芝浦系統股份公司製)、轉子No.6或No.7、10rpm、60秒進行測定。
(色差(△E)4點)
算出Hunter Lab顏色空間中的色差(△E),將此種差異的大小作為顏色不均勻進行評估。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19-1
△E 4點係根據以下順序進行測定。
將各種基礎試樣2mg/cm2塗抹於直徑5.5cm的人工皮革(黑)上。然後,於所得者之上塗抹底妝料。然後,以人工皮革的中心為基準值,測量周圍4點的△E,求其平均值。平均值低於1.0的情況,係定義為塗佈均勻。
(底妝料的均勻性的評估)
底妝料的均勻性係由專業評測員以視覺而用下述基準進行評估。
A:10人中有9人以上回答為均勻。
B:10人中有6人以上未達9人回答為均勻。
C:10人中有4人以上未達6人回答為均勻。
D:10人中有2人以上未達4人回答為均勻。
E:10人中有未達2人回答為均勻。
本發明人等不侷限於在一般底妝料等所能見到的藉由無機粉體的遮蓋效果所致之修飾毛孔等皮膚上的瑕疵調整,而是使透明度較高的有機性(樹脂)粉體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落入毛孔等的凹部,而藉由該樹脂粉體的光擴散效果使凹部不顯眼。
如此的樹脂粉體因為透明度較高,且折射率也近似於化妝料的基劑,而可提高組成物的透明度,但是為了提高耐水性,必須選擇樹脂粉體。
另外,儘管樹脂粉體(特別是球狀樹脂粉體)的使用感亦為佳,但是光擴散效果有稍低的傾向,所以能夠考慮使用多孔性粉體來提高擴散效果。
因此,本發明人等進行下表1所示之測試,以就屬於樹脂粉體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之毛孔修飾效果進行檢討。
再者,於各表中,毛孔修飾組成物所使用之原料的含量單位為質量%。
[表1]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1-14
如前述表1所示,在未調配樹脂粉體的情況(試驗例1-1)下,係幾乎未發揮毛孔修飾效果。相對於此,在調配有非多孔性樹脂粉體的情況(試驗例1-4)下,雖然有發揮毛孔修飾效果,但是發揮的程度並不充分。
相對於此,於調配有多孔性樹脂粉體的情況(試驗例1-2、1-3)下,雖然確認到高的毛孔修飾效果,但只是在水性分散介質中多孔性粉體(試驗例1-2)時,該多孔性粉體會上浮,分散性差,而且在塗抹於皮膚後,光的散射效果太強而看起來是泛白的。
另一方面,在使油成分被吸收於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本試驗例所使用的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孔性粉體的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的吸油量為210%)的情況(試驗例1-3)下,會適度地抑制光散射,且能調節樹脂粉體的表觀比重,因此分散性亦屬良好。
因此,基於上述發現,而以下述配方作為基本的配方。
[表2]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3-15
(*1)PEMULEN TR-2(B.D.Goodrich Chemical公司製)
(*2)P.V.A.EG-05(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
(*3)RA-G-308(日本精化股份公司製)
(*4)PRESS-AID SP(PRESPERSE INC.公司製)
(*5)TECHPOLYMER MBP-8HP(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公司製)
然後,本發明人等,除了表2的基本配方外,添加下述表3的各種成分。
就是否能維持基本配方的組成物的毛孔修飾效果,並且藉由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1中的※)及各種增稠劑而增稠進行檢討。結果表示於表3。
[表3]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4-16
(*6)SIMULGEL NS(SEPPIC公司製)(其它係包含植物性角鯊烷、單硬脂酸聚氧乙烯山梨醇酐(20E.O.)、異硬脂酸山梨醇酐酯、水)
(*7)Reozan(RHODIA公司製)
(*8)Carbopol 980(Lubrizol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製)
(*9)寒天CS-110(伊那食品工業股份公司製)
(*10)MAKIMOUSSE 25(大東化成工業股份公司製)
(*11)ADEKANOL GT-700(ADEKA股份公司製)
如前述表3所示,從試驗例2-1至2-6可知,當使用化妝料一般所使用的增稠劑時,黏度雖會上升,但有底妝料變得不均勻的問題。
然後,本發明人等就其它的增稠劑進行檢討。結果表示於後述表4。
[表4]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5-17
由表4的結果,可知若使用水合性粒子作為增稠劑,則會使黏度提高,且不發皺,底妝料的服貼性變好。
而且,本發明人等就親油性多孔性粉體與水合性粒子進行檢討。結果表示於表5。
[表5]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6-18
依表5,親油性多孔性粉體與水合性粒子在以質量比計時,係以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10至40較佳。當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未達10時,因為會有底妝料變得不均勻的情況,故為不佳。另一方面,當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超過40時,因為會有底妝料變得不均勻的情況,故為不佳。底妝料可在之前或之後。而且,從4-2亦可得知,當不含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情況下,因為本就不具有毛孔修飾效果,故未進行評估。
以下,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化妝料之凝膠的配方例。
[表6]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7-19
以下,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化妝料之乳液的配方例。
[表7]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8-20
以下,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化妝料之凝膠的配方例。
[表8]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29-21
以下,表示使用本發明的化妝料之凝膠的配方例。
[表9]
Figure 108121504-A0202-12-0030-22

Claims (11)

  1. 一種組成物,係包含:
    水性介質;
    分散於前述水性介質中的親油性多孔性粉體;
    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
    使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分散於水性介質中的分散劑;以及
    水合性粒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係以交聯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要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前述黏度100mPa‧s以下的油成分係被保持在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至少一部分的孔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使前述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分散於水性介質中的分散劑係具有直鏈狀、分枝鏈狀或脂環式的烴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可吸油量係相對於該粉體為100質量%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該組成物係滿足下述式,
    [(組成物中之油成分的含量(質量%)/(組成物中之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含量(質量%))×100]/親油性多孔性粉體的最大吸油量(質量%)≦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調配有微粒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組成物的黏度係在25℃為3000至200000mPa‧s。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親油性多孔性粉體及水合性粒子在以質量比計時,親油性多孔性粉體/水合性粒子=10至4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中,水合性粒子為選自結晶纖維素、(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VP)共聚物、(二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Na)交聯聚合物中的1種或2種以上。
  11. 一種化妝底妝料,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所構成。
TW108121504A 2018-06-20 2019-06-20 組成物 TW202015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7338A JP7132763B2 (ja) 2018-06-20 2018-06-20 組成物
JP2018-117338 2018-06-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5655A true TW202015655A (zh) 2020-05-01

Family

ID=6898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504A TW202015655A (zh) 2018-06-20 2019-06-20 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32763B2 (zh)
TW (1) TW202015655A (zh)
WO (1) WO20192449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0812B2 (ja) * 1988-07-08 1997-10-29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液状化粧料
JP6208476B2 (ja) * 2013-06-21 2017-10-04 株式会社ディーエイチシー 水中油型化粧料
JP6979874B2 (ja) * 2015-10-30 2021-12-15 株式会社 資生堂 組成物
WO2018198737A1 (ja) * 2017-04-27 2018-11-01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多孔質粉末配合日焼け止め化粧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44911A1 (ja) 2019-12-26
JP2019218307A (ja) 2019-12-26
JP7132763B2 (ja) 2022-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6487B (zh) 固形粉末化妝料
TW201834631A (zh) 水中油型組成物
US20210137801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cosmetic composition
CN108778231B (zh) 水包油型组合物
TW201822758A (zh) 水中油型皮膚外用組成物
TWI795417B (zh) 含有粉體之水系非乳化組成物及皮膚外用劑
TW202031236A (zh) 化妝料
TWI825218B (zh) 粉末分散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TW202015655A (zh) 組成物
JP2010047506A (ja) ゾル−ゲル可逆性組成物、増粘剤及び化粧料。
TW202034890A (zh) 油中水型皮膚外用組成物
CN117320684A (zh) 粉末化妆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91873A1 (ja) 粉末含有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