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7288A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7288A
TW201827288A TW107101134A TW107101134A TW201827288A TW 201827288 A TW201827288 A TW 201827288A TW 107101134 A TW107101134 A TW 107101134A TW 107101134 A TW107101134 A TW 107101134A TW 201827288 A TW201827288 A TW 2018272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device
cover
configuration
bicycle
bicycle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4075B (zh
Inventor
駒田耕之
大藪皓平
小野昇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7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0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其包括一基座構件及一操作構件。該基座構件經構形以安裝至一自行車手把。該操作構件可移動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一配置部件,一第一操作結構及一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二配置部件,一第二操作結構及一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

Description

自行車操作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
騎自行車變成一種愈來愈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交通工具。此外,騎自行車已變成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兩者之一非常流行的競技運動。無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交通還是競技,自行車產業正不斷地改良自行車之各種組件。已廣泛重新設計之一個自行車組件係一操作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括一基座構件及一操作構件。該基座構件經構形以安裝至一自行車手把。該操作構件可移動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一配置部件,一第一操作結構及一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二配置部件,一第二操作結構及一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 運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因為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且該第二操作結構及該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配置部件至少部分面向一第一方向。該第二配置部件至少部分面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 運用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利用相鄰於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之各自區域且減少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操作結構及該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之間的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操作構件繞一樞軸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平行於該樞軸。 運用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有效地利用相鄰於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之各自區域且減少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操作結構及該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之間的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三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操作構件繞一樞軸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該基座構件具有一最大軸向寬度及一基座中心平面。該最大軸向寬度係界定於該樞軸之一軸向方向上。該基座中心平面經界定以平分該最大軸向寬度且垂直於該樞軸。該基座中心平面在該軸向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運用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利用相鄰於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之各自區域且減少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操作結構及該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之間的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四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一配置表面,該第一配置表面可與該第一操作結構接觸。該第二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二配置表面,該第二配置表面可與該第二操作結構接觸。 運用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配置表面及該第二配置表面分別穩定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相對於該基座構件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配置表面面向一第一方向。該第二配置表面面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 運用根據第六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利用相鄰於該第一配置表面及該第二配置表面之各自區域且減少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操作結構及該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之間的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六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一附接部分,該第一蓋結構可附接至該第一附接部分。 運用根據第七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使用該第一附接部份將該第一蓋結構附接至該第一配置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七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二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二附接部分,該第二蓋結構可附接至該第二附接部分。 運用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藉由該第二附接部份將該第二蓋結構附接至該第二配置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八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電開關,其提供為彼此相同之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該電開關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之一者。 運用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使用該電開關操作一自行車電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八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該第一操作結構包含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之一第一電開關。該第二操作結構包含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且不同於該第一電開關之一第二電開關。 運用根據第十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使用該第一電開關及該第二電開關之至少一者操作一電自行車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通信器。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之至少一者電連接至該無線通信器以基於關於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之至少一者的一使用者輸入而傳輸一無線信號。 運用根據第十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使用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之至少一者無線地操作一電自行車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一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該第一蓋結構。該第一蓋結構包含下列項之至少一者:一第一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及一第二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該第二蓋具有不同於該第一蓋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運用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蓋包含一第一面向部件,該第一面向部件與該第一配置部件隔開以界定一第一空間,在其中該第一蓋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之一第一狀態中,該第一操作結構可配置於該第一空間中。 運用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面向部件允許使用者在其中該第一蓋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之第一狀態中操作該第一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蓋包含一第一接達部分,在該第一狀態中自該第一接達部分操作該第一操作結構。 運用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接達部分允許使用者在該第一狀態中操作該第一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接達部分包含一第一彈性構件,在該第一狀態中該第一彈性構件可與該第一操作結構接觸。 運用根據第十五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彈性構件允許使用者在該第一狀態中以舒適的感覺操作該第一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五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該第二蓋結構。該第二蓋結構包含下列項之至少一者:一第三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及一第四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該第四蓋具有不同於該第三蓋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運用根據第十六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十六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三蓋包含一第二面向部件,該第二面向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隔開以界定一第二空間,在其中該第三蓋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之一第二狀態中,該第二操作結構可配置於該第二空間中。 運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二面向部件允許使用者在其中該第三蓋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之第二狀態中操作該第二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三蓋包含一第二接達部分,在該第二狀態中自該第二接達部分操作該第二操作結構。 運用根據第十八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二接達部分允許使用者在其中該第三蓋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之第二狀態中操作該第二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十八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二接達部分包含一第二彈性構件,在該第二狀態中,該第二彈性構件可與該第二操作結構接觸。 運用根據第十九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二彈性構件允許使用者在該第二狀態中以舒適的感覺操作該第二操作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九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一把端接觸表面,該把端接觸表面經構形以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自行車手把之一安裝狀態中接觸該自行車手把之一把端之一端表面。 運用根據第二十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把端接觸表面在該安裝狀態中相對於該自行車手把之該把端定位該基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缸孔,該缸孔經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運用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操作一液壓自行車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一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一貯器孔,該貯器孔經構形以流體連接至該缸孔。該貯器孔經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運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忍受設置於該缸孔中之液壓流體歸因於使用環境改變的體積改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三態樣,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電開關具有相對於該電開關之一縱向中心平面的一對稱形狀。 運用根據第二十三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四態樣,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配置部件相對於該基座中心平面對稱於該第二配置部件。 運用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五態樣,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操作構件相對於該基座中心平面對稱。 運用根據第二十五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六態樣,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經構形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一電纜導槽及一第二電纜導槽。該基座中心平面經設置於該第一電纜導槽與該第二電纜導槽之間。 運用根據第二十六態樣之自行車操作裝置,該第一電纜導槽及該第二電纜導槽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便利性。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若干)實施例,其中貫穿各個圖式,相同元件符號指定對應或相同元件。 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及圖2,根據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10經構形以安裝至一自行車手把H,諸如一計時賽手把、一牛角手把及一平手把。然而,根據需要及/或期望,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安裝至其他類型之手把。 自行車操作裝置10經構形以由一使用者(例如,一騎乘者)操作以致動一自行車組件BC1,諸如一液壓刹車裝置。自行車操作裝置10經由一液壓軟管HS連接至自行車組件BC1。在所繪示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係經構形以由騎乘者之右手操作以致動自行車組件BC1的一右手側控制裝置。然而,根據需要及/或期望,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構造可適用於一左手側控制裝置。具體言之,基座構件12可用作左手側控制裝置。 在本申請案中,下列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術語係指基於使用者(例如,騎乘者)面向自行車手把H坐在一自行車之一車座(未展示)上判定之彼等方向。據此,如用來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此等術語應相對於如在一水平表面上以一直立騎行位置使用之裝備有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自行車予以解釋。 如圖3及圖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系統10包括一基座構件12及一操作構件14。基座構件12經構形以安裝至自行車手把H。在此實施例中,基座構件12經構形以安裝至自行車手把H之一把端H1。基座構件12包含一把端接觸表面12A (圖2),其經構形以在基座構件12安裝至自行車手把H之一安裝狀態中接觸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的一端表面H1A。然而,把端接觸表面12A可自基座構件12省略。 操作構件14可移動地耦合至基座構件12。操作構件14繞一樞軸A1樞轉地耦合至基座構件12。操作構件14樞轉地耦合至基座構件12以操作自行車組件BC1。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界定樞軸A1之一樞銷16。樞銷16繞樞軸A1將操作構件14樞轉地耦合至基座構件12。操作構件14可相對於基座構件12繞樞軸A1在一靜止位置P11與一操作位置P12之間樞轉。 在本申請案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靜置位置」係指在其中一可移動部件(諸如操作構件14)未由使用者操作之一狀態中該可移動部件保持固定所在的一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操作位置」係指該可移動部件已由使用者操作以執行一自行車組件(諸如自行車組件BC1)之操作所在的一位置。 如圖5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一配置部件18,一第一操作結構20及一第一蓋結構2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18。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一蓋結構22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第一配置部件18至少部分面向一第一方向D1。第一配置部件18包含可與第一操作結構20接觸之一第一配置表面24。第一配置表面24面向第一方向D1。第一配置部件18包含一第一附接部分26,第一蓋結構22可附接至該第一附接部分26。 如圖6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二配置部件28,一第二操作結構30及一第二蓋結構3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28。在此實施例中,第二操作結構30相同於第一操作結構20。在圖5及圖6中所描繪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中,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一蓋結構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而僅第二蓋結構32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第二配置部件28至少部分面向與第一方向D1相反之一第二方向D2。第二配置部件28包含可與第二操作結構30接觸之一第二配置表面34。第二配置表面34面向與第一方向D1相反之第二方向D2。第二配置部件28包含一第二附接部分36,第二蓋結構32可附接至該第二附接部分36。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平行於樞軸A1 (圖4)。 如圖5及圖6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電開關SW,該電開關SW提供為彼此相同之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即,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中,在一第一狀態ST1 (隨後描述)與一第二狀態ST2 (隨後描述)之間共用電開關SW。電開關SW經構形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以操作額外自行車組件BC2。在此實施例中,電開關SW包含一電按鈕開關,諸如一常開開關。然而,電開關SW可具有另一構形。 如圖7中所見,基座構件12具有界定於樞軸A1之一軸向方向D3上之一最大軸向寬度W1。基座構件12具有一基座中心平面CP1,其經界定以平分最大軸向寬度W1。基座中心平面CP1垂直於樞軸A1。基座中心平面CP1在軸向方向D3上設置於第一配置部件18與第二配置部件28之間。第一配置部件18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於第二配置部件28。如圖8中所見,操作構件14相對於垂直於樞軸A1之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然而,第一配置部件18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於第二配置部件28。操作構件14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 如圖9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第一蓋結構22。第一蓋結構22包含一第一蓋38及一第二蓋40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蓋結構22包含第一蓋38及第二蓋40。然而,第一蓋結構22可包含第一蓋38及第二蓋40之一者。代替第一蓋38及第二蓋40之至少一者或除第一蓋38及第二蓋40之至少一者外,第一蓋結構22亦可包含另一蓋。第一蓋38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第二蓋40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第二蓋40具有不同於第一蓋38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自行車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第二蓋結構32。第二蓋結構32包含一第三蓋42及一第四蓋44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第二蓋結構32包含第三蓋42及第四蓋44。然而,第二蓋結構32可包含第三蓋42及第四蓋44之一者。代替第三蓋42及第四蓋44之至少一者或除第三蓋42及第四蓋44之至少一者外,第二蓋結構32亦可包含另一蓋。第三蓋42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第四蓋44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第四蓋44具有不同於第三蓋42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0中所見,在其中第一蓋38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之第一狀態ST1中,第四蓋44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操作結構20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在此狀態(第一狀態ST1)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用作右手側控制裝置。在其中第三蓋42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之第二狀態ST2中,第二蓋40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操作結構30 (例如,第一操作結構20)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此狀態(第二狀態ST2)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用作左手側控制裝置。然而,如圖11中所見,包含第一蓋38、第四蓋44及第一操作結構20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用作左手側控制裝置。包含第二蓋40、第三蓋42及第二操作結構30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用作右手側控制裝置。 如圖12中所見,第一蓋38包含一第一面向部件38A,該第一面向部件38A與第一配置部件18隔開以界定一第一空間S1,在其中第一蓋38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之第一狀態ST1中,第一操作結構20可配置於該第一空間S1中。第一蓋38包含一第一接達部分46,在第一狀態ST1中自該第一接達部分46操作第一操作結構20。第一接達部分46包含一第一彈性構件46A,在第一狀態ST1中該第一彈性構件46A可與第一操作結構20接觸。然而,代替第一彈性構件46A或除第一彈性構件46A外,第一接達部分46亦可包含一通孔。第一彈性構件46A係由一彈性材料(諸如橡膠)製成。第一蓋38之其他部件係由樹脂材料製成。然而,第一蓋38可完全由彈性材料或其他材料製成。 第四蓋44包含一第四面向部件44A,在其中第四蓋44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之第一狀態ST1中,該第四面向部件44A與第二配置部件28隔開以界定一空間S4。第四蓋44係由樹脂材料製成。然而,第四蓋44可至少部分由彈性材料或其他材料製成。 如圖13中所見,第三蓋42包含一第二面向部件42A,該第二面向部件42A與第二配置部件28隔開以界定一第二空間S2,在其中第三蓋42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之第二狀態ST2中,第二操作結構30可配置於該第二空間S2中。第三蓋42包含一第二接達部分48,在第二狀態ST2中自該第二接達部分48操作第二操作結構30。第二接達部分48包含一第二彈性構件48A,在第二狀態ST2中,該第二彈性構件48A可與第二操作結構30接觸。然而,代替第二彈性構件48A或除第二彈性構件48A外,第二接達部分48亦可包含一通孔。第二彈性構件48A係由一彈性材料(諸如橡膠)製成。第三蓋42之其他部件係由樹脂材料製成。然而,第三蓋42可完全由彈性材料或其他材料製成。 第二蓋40包含一第三面向部件40A,在其中第二蓋40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之第二狀態ST2中,該第三面向部件40A與第一配置部件18隔開以界定一空間S3。第二蓋40係由樹脂材料製成。然而,第二蓋40可至少部分由彈性材料或其他材料製成。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0中所見,第一蓋38具有鏡像對稱於第三蓋42之一形狀的一形狀。第二蓋40具有鏡像對稱於第四蓋44之一形狀的一形狀。然而,第一蓋38可具有不對稱於第三蓋42之形狀的一形狀。第二蓋40可具有不對稱於第四蓋44之形狀的一形狀。 如圖6中所見,第一蓋38包含第一耦合部件38B、38C及38D。第一耦合部件38B、38C及38D自第一面向部件38A朝向第二配置部件28延伸。如圖5中所見,第一附接部分26包含第一收納部件26A及26B。如圖14中所見,第一耦合部件38B使用一銷26C耦合至第一收納部件26A。第一耦合部件38B包含一第一通孔38B1。第一收納部件26A包含一第一收納通孔26A1。銷26C壓配合於第一通孔38B1及第一收納通孔26A1中。第一耦合部件38B可使用另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桿)而耦合至第一收納部件26A。 如圖15中所見,第一耦合部件38C卡扣配合於第一收納部件26B中。第一耦合部件38C包含一第一棘爪38C1。第一收納部件26B包含一第一槽26B1。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棘爪38C1經設置於第一槽26B1中。 如圖6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管狀部件50。如圖16中所見,第一耦合部件38D卡扣配合至管狀部件50。第一耦合部件38D包含一第一開口38D1。在第一狀態ST1中,管狀部件50經設置於第一開口38D1中。 如圖5中所見,第四蓋44包含第四耦合部件44B、44C及44D。第四耦合部件44B、44C及44D自第四面向部件44A朝向第二配置部件28延伸。如圖6中所見,第二附接部分36包含第二收納部件36A及36B。如圖14中所見,第四耦合部件44B藉由一銷36C耦合至第二耦合部件36A。第四耦合部件44B包含一第二通孔44B1。第二收納部件36A包含一第二收納通孔36A1。銷36C壓配合於第二通孔44B1及第二收納通孔36A1中。第四耦合部件44B可藉由另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桿)而耦合至第二收納部件36A。 如圖15中所見,在第一狀態ST1中,第四耦合部件44C耦合至第一耦合部件38C。第一耦合部件38C包含一槽38C2。在第一狀態ST1中,第四耦合部件44C之一端經設置於槽38C2中。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耦合部件38C經設置於第四耦合部件44C與第一收納部件26B之間。第二收納部件36B包含一第二槽36B1。在第一狀態ST1中,未使用第二槽36B1。然而,第四蓋44可包含接合於第二槽36B1中之另一耦合部分。 如圖17中所見,在第一狀態ST1中,第四耦合部件44D耦合至第一耦合部件38D。第一耦合部件38D包含一槽38D2。在第一狀態ST1中,第四耦合部件44D之一端經設置於槽38D2中。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耦合部件38D經設置於第四耦合部件44D與基座構件12之間。如圖16中所見,第四蓋44包含一耦合開口44E。在第一狀態ST1中,管狀部件50經設置於耦合開口44E中。 如圖18及圖19中所見,第三蓋42包含第三耦合部件42B、42C及42D。第三耦合部件42B、42C及42D自第二面向部件42A朝向第二配置部件28延伸。如圖20中所見,第三耦合部件42B藉由銷36C耦合至第二耦合部件36A。第三耦合部件42B包含一第三通孔42B1。銷36C壓配合於第三通孔42B1及第二收納通孔36A1中。第三耦合部件42B可藉由另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桿)而耦合至第二收納部件36A。 如圖21中所見,第三耦合部件42C卡扣配合於第二收納部件36B中。第三耦合部件42C包含一第三棘爪42C1。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三棘爪42C1經設置於第二槽36B1中。 如圖22中所見,第三耦合部件42D卡扣配合至管狀部件50。第三耦合部件42D包含一第三開口42D1。在第二狀態ST2中,管狀部件50經設置於第三開口42D1中。 如圖19中所見,第二蓋40包含第二耦合部件40B、40C及40D。第二耦合部件40B、40C及40D自第三面向部件40A朝向第二配置部件28延伸。如圖20中所見,第二耦合部件40B藉由銷26C耦合至第一耦合部件26A。第二耦合部件40B包含一第二通孔40B1。銷26C壓配合於第二通孔40B1及第一收納通孔26A1中。第二耦合部件40B可藉由另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桿)而耦合至第一收納部件26A。 如圖21中所見,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耦合部件40C耦合至第三耦合部件42C。第三耦合部件42C包含一槽42C2。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耦合部件40C之一端經設置於槽42C2中。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三耦合部件42C經設置於第二耦合部件40C與第二收納部件36B之間。在第二狀態ST2中,未使用第一槽26B1。然而,第二蓋40可包含接合於第一槽26B1中之另一耦合部分。 如圖23中所見,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耦合部件40D耦合至第三耦合部件42D。第三耦合部件42D包含一槽42D2。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耦合部件40D之一端經設置於槽42D2中。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三耦合部件42D經設置於第二耦合部件40D與基座構件12之間。如圖22中所見,第二蓋40包含一耦合開口40E。在第二狀態ST2中,管狀部件50經設置於耦合開口40E中。 如圖10中所見,電開關SW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及第二配置部件28之一者。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 (第一操作結構20)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電開關SW (第二操作結構30)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 (第一操作結構20)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而不固定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 (第一操作結構20)經配置於第一配置部件18與第一蓋38之間而不固定至第一配置部件18。類似地,在第二狀態ST2中,電開關SW (第二操作結構30)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而不固定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第二狀態ST2中,電開關SW (第二操作結構30)配置於第二配置部件28與第三蓋42之間而不固定至第二配置部件28。然而,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 (第一操作結構20)可固定至第一配置部件18。在第二狀態ST2中,電開關SW (第二操作結構30)可固定至第二配置部件28。 如圖5及圖6中所見,電開關SW包含一開關電路SW1、一基板SW2、一開關外殼SW3、一按鈕SW4、一環SW5、一操作部件SW6及一間隔件SW7。開關電路SW1包含一電接點(未展示)且經電安裝於基板SW2上。開關電路SW1係經構形以回應於一操作力而閉合之一常開開關。開關電路SW1及基板SW2經設置於開關外殼SW3中。基板SW2經固定至開關外殼SW3中。按鈕SW4可與開關電路SW1接觸且可移動地安裝至開關外殼SW3以將操作力自使用者傳輸至開關電路SW1。環SW5經附接至開關外殼SW3以相對於開關外殼SW3可移動地支撐按鈕SW4。操作部件SW6藉由一銷SW8而樞轉地耦合至開關外殼SW3。間隔件SW7經設置於開關外殼SW3中且提供於基板SW2與第一配置部件18之第一配置表面24之間。如圖3中所見,電開關SW具有相對於電開關SW之一縱向中心平面LP1的一對稱形狀。在此實施例中,縱向中心平面LP1經界定以平分操作部件SW6及銷SW8。開關外殼SW3具有相對於縱向中心平面LP1之一對稱形狀。 如圖12中所見,在其中電開關SW及第一蓋結構22經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之第一狀態ST1中,開關外殼SW3及間隔件SW7與第一配置表面24接觸。在第一狀態ST1中,操作部件SW6與第一蓋38接觸。在使用者操作電開關SW時,由使用者按壓操作部件SW6。電開關SW使用一控制電纜C而電連接至額外自行車組件BC2。然而,電開關SW可無線連接至額外自行車組件BC2。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可包含作為彼此相同之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的一機械操作結構,其經構形以拉動及釋放一機械控制電纜(諸如一博登(Bowden)電纜)之一內線。 如圖5中所見,第一配置部件18包含一第一開關支撐件51。第一開關支撐件51包含一第一支撐凹槽51A及一第一支撐肋51B。如圖3中所見,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之一端經設置於第一支撐凹槽51A中。在第一狀態ST1中,電開關SW之另一端係由第一支撐肋51B支撐。然而,第一開關支撐件51可自第一配置部件18省略。 如圖6中所見,第二配置部件28包含一第二開關支撐件52。第二開關支撐件52包含一第二支撐凹槽52A及一第二支撐肋52B。如圖24中所見,在第二狀態ST2中,電開關SW之一端經設置於第二支撐凹槽52A中。在第二狀態ST2中,電開關SW之另一端係由第二支撐肋52B支撐。然而,第二開關支撐件52可自第二配置部件28省略。 如圖3及圖4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一電纜導槽53及一第二電纜導槽54。基座構件12包含一安裝部分55,其經構形以在基座構件12經安裝至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的安裝狀態中安裝於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之一內部內。第一電纜導槽53經設置於安裝部分55之一外圓周表面上。第二電纜導槽54經設置於安裝部分55之外圓周表面上。如圖3中所見,第一電纜導槽53自第一配置部件18延伸。如圖4中所見,第二電纜導槽54自第二配置部件28延伸。第一電纜導槽53及第二電纜導槽54之至少一者可經設置於除安裝部分55外之一位置處。第一電纜導槽53及第二電纜導槽54之至少一者可自基座構件12省略。 如圖25中所見,第二電纜導槽54經設置於第一電纜導槽53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之一反向側上。第一電纜導槽53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於第二電纜導槽54。如圖3中所見,在第一狀態ST1中,控制電纜C經設置於第一電纜導槽53中。然而,在第二狀態ST2中,控制電纜C經設置於第二電纜導槽54中。 如圖26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缸孔56。缸孔56具有一缸中心軸A2。缸孔56沿缸中心軸A2延伸。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一活塞58,其可移動地設置於缸孔56中。活塞58可相對於基座構件12在一初始位置P21與一致動位置P22之間移動。初始位置P21對應於操作構件14之靜置位置P11。致動位置P22對應於操作構件14之操作位置P12。 活塞58可操作地耦合至操作構件14以回應於操作構件14之一樞轉移動而在缸孔56中移動。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一活塞桿60及一耦合銷62。活塞桿60將操作構件14可操作地耦合至活塞58以回應於操作構件14之樞轉移動而移動活塞58。耦合銷62繞一耦合旋轉軸A3可旋轉地附接至操作構件14。耦合銷62包含一螺紋孔62A。活塞桿60包含與螺紋孔62A接合之一外螺紋部件60A。活塞桿60包含經構形以與一工具接合之一工具接合部件60B。工具接合部件60B包含經構形以與工具(諸如一六角扳手)接合之一六角孔60B1。活塞桿60之旋轉改變操作構件14之靜置位置P11。 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活塞密封構件64及66、一活塞偏置構件68。活塞密封構件64經附接至活塞58。缸孔56及活塞58界定一液壓室70。基座構件12包含一流體通路72,其經構形以將液壓室70連接至液壓軟管HS。因此,液壓室70使用流體通路72及液壓軟管HS而連接至自行車組件BC1。活塞偏置構件68經設置於液壓室70中以使活塞58偏置朝向初始位置P21。在此實施例中,例如,活塞偏置構件68包含一螺旋彈簧。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一止擋件73及一卡環74。止擋件73使用卡環74固定至缸孔56之一端開口56A。止擋件73自活塞偏置構件68接收一偏置力以將活塞58定位於初始位置P21處。 如圖26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經構形以流體連接至缸孔56之一貯器孔76。貯器室86經由連接孔78連接至缸孔56。貯器孔76具有一貯器中心軸A4。貯器孔76沿貯器中心軸A4延伸。貯器中心軸A4沿缸中心軸A2延伸。 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括一隔板80、一蓋子82及一蓋子止擋件84。隔板80經設置於貯器孔76中且由一彈性材料(諸如橡膠)製成。蓋子82經附接至基座構件12以覆蓋貯器孔76之一蓋子開口。蓋子止擋件84經固定至基座構件12以防止蓋子82無意間自蓋子開口移除。貯器孔76及隔板80界定一貯器室86。貯器室86藉由連接孔78而連接至液壓室70。 基座構件12包含一洩放口90以自貯器孔76洩放一液壓流體。洩放口90包含一洩放孔92、一洩放插塞94及一密封環96。洩放孔92自貯器孔76延伸至基座構件12之一外側。洩放孔92經設置於管狀部件50中。洩放插塞94可拆卸地附接至洩放孔92。密封環96經附接至洩放插塞94。在此實施例中,洩放孔92包含一螺紋孔。洩放插塞94與洩放孔92之螺紋孔螺紋式接合。然而,洩放口90可自基座構件12省略。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可拆卸地附接」涵蓋其中藉由將一元件直接附裝至另一元件來將該元件直接固定至該另一元件同時該元件可自該另一元件拆卸而無實質損壞之構形;及其中經由(若干)中間構件將該元件間接固定至該另一元件同時該元件可自該另一元件及該(等)中間構件拆卸而無實質損壞之構形。此概念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字詞,例如「可拆卸地固定」、「可拆卸地連結」、「可拆卸地連接」、「可拆卸地耦合」、「可拆卸地安裝」、「可拆卸地結合」、「可拆卸地緊固」及其等衍生詞。 如圖26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一固定結構98,其經構形以將基座構件12可拆卸地固定至自行車手把H。基座構件12使用固定結構98而可拆卸地固定至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固定結構98包含一保持構件100。保持構件100經構形以在安裝狀態中安裝於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之內部內。保持構件100可移動地安裝至安裝部分55。保持構件100可與自行車手把H之把端H1的一內周邊表面H1B接觸。 如圖5及圖6中所見,保持構件100包含一長形孔100A。固定結構98包含一導銷102,該導銷102經緊固至安裝部分55。導銷102延伸通過長形孔100A。保持構件100可相對於安裝部分55沿長形孔100A移動。 如圖27中所見,固定結構98包含一第一可移動構件104及一第二可移動構件106。第一可移動構件104包含一第一螺桿104A及一第一推桿104B。第二可移動構件106包含一第二螺桿106A及一第二推桿106B。第一螺桿104A係與第一推桿104B分離之一構件。第二螺桿106A係與第二推桿106B分離之一構件。然而,第一螺桿104A可與第一推桿104B一體地提供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第二螺桿106A可與第二推桿106B一體地提供為一單件式單體構件。 如圖28中所見,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一導孔108及一第二導孔110。第一可移動構件104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導孔108中。第二可移動構件106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導孔110中。第一導孔108包含與第一螺桿104A螺紋式接合之一第一螺紋孔108A。第二導孔110包含與第二螺桿106A螺紋式接合之一第二螺紋孔110A。第一螺桿104A包含一第一六角孔104A1。第二螺桿106A包含一第二六角孔106A1。如圖28中所見,第一六角孔104A1及第二六角孔106A1可自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一外側接達。第一螺桿104A及第二螺桿106A之至少一者的旋轉改變保持構件100相對於安裝部分55之一位置。 如圖12中所見,缸孔56經設置於第一配置部件18與第二配置部件28之間。貯器孔76經設置於第一配置部件18與第二配置部件28之間。第一導孔108及第二導孔110經設置於第一配置部件18與第二配置部件28之間。缸孔56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貯器孔76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第一導孔108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對稱於第二導孔110。基座中心平面CP1經界定以包含缸中心軸A2及貯器中心軸A4。然而,缸孔56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貯器孔76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第一導孔108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於第二導孔110。 第二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29至圖32描述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210。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具有相同於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結構及/或構形的結構及/或構形,惟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除外。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之元件實質上相同之功能的元件在此將相同地編號,且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29及圖30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包括基座構件12及操作構件14。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一配置部件218,一第一操作結構220及第一蓋結構2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218。基座構件12包含一第二配置部件228,一第二操作結構230及第二蓋結構3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228。 自行車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括第一操作結構220及第二操作結構23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操作結構220包含一第一電開關SW21,該第一電開關SW21可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218。第二操作結構230包含一第二電開關SW22,該第二電開關SW22可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28。在自行車操作裝置210用作一右手側控制裝置時,第一電開關SW21經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218。在自行車操作裝置210用作一左手側控制裝置時,第二電開關SW22經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28。 如圖31及圖32中所見,第二電開關SW22不同於第一電開關SW21。第二電開關SW22係與第一電開關SW21分離之一開關。第一電開關SW21及第二電開關SW22具有實質上相同於電開關SW之結構的結構。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1中所見,第一電開關SW21包含一第一開關外殼SW231而非開關外殼SW3。如圖32中所見,第二電開關SW22包含一第二開關外殼SW232而非開關外殼SW3。第二電開關SW22之第二開關外殼SW232具有不同於第一電開關SW21之第一開關外殼SW231的一形狀之一形狀。第一電開關SW21之第一開關外殼SW231及第二電開關SW22之第二開關外殼SW232的形狀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電開關SW的開關外殼SW3之形狀。如圖31中所見,第一開關外殼SW231具有相對於第一電開關SW21之一第一縱向中心平面LP21的一非對稱形狀。第一縱向中心平面LP21經界定以平分第一電開關SW21之操作部件SW6及銷SW8。第一開關外殼SW231具有相對於第一縱向中心平面LP21之一非對稱形狀。如圖32中所見,第二開關外殼SW232具有相對於第二電開關SW22之一第二縱向中心平面LP22的一非對稱形狀。第二縱向中心平面LP22經界定以平分第二電開關SW22之操作部件SW6及銷SW8。第二開關外殼SW232具有相對於第二縱向中心平面LP22之一非對稱形狀。 如圖31中所見,第一配置部件218包含一第一開關支撐件251。第一開關支撐件251包含第一支撐凹槽51A及一第一支撐肋251B。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電開關SW21之一端(第一開關外殼SW231之一端)經設置於第一支撐凹槽51A中。在第一狀態ST1中,第一電開關SW21之另一端(第一開關外殼SW231之另一端)係由第一支撐肋251B支撐。在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二電開關SW22具有不同於第一電開關SW21之形狀的形狀,第二電開關SW22未附接至第一開關支撐件251。 如圖32中所見,第二配置部件228包含一第二開關支撐件252。第二開關支撐件252包含第二支撐凹槽52A及一第二支撐肋252B。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電開關SW22之一端(第二開關外殼SW232之一端)經設置於第二支撐件凹槽52A中。在第二狀態ST2中,第二電開關SW22之另一端(第二開關外殼SW232之另一端)係由第二支撐肋252B支撐。在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電開關SW21具有不同於第二電開關SW22之形狀的形狀,第一電開關SW21未附接至第二開關支撐件252。 如圖29及圖30中所見,第一電開關SW21相對於垂直於樞軸A1之基座中心平面CP1鏡像對稱於第二電開關SW22。然而,第一電開關SW21可相對於基座中心平面CP1不對稱於第二電開關SW22。 第一電開關SW21及第二電開關SW22之各者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電開關SW之結構的結構,惟第一電開關SW21及第二電開關SW22之形狀除外。因此,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描述上述元件。 第三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33及圖34描述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310。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具有相同於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結構及/或構形的結構及/或構形,惟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除外。因此,具有與上述實施例中之元件實質上相同之功能的元件在此將相同地編號,且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33及圖3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包括基座構件12及操作構件14。基座構件12包含第一配置部件18,一第一操作結構320及一第一蓋結構32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18。基座構件12包含第二配置部件28,一第二操作結構330及一第二蓋結構332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28。 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括第一操作結構320及第二操作結構33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操作結構320包含一第一電開關SW31,該第一電開關SW31可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第二操作結構330包含一第二電開關SW32,該第二電開關SW32可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在自行車操作裝置310用作右手側控制裝置及左手側控制裝置之各者時,第一電開關SW31及第二電開關SW32分別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及第二配置部件28。 如圖33及圖34中所見,第二電開關SW32係與第一電開關SW31分離之一開關。第二電開關SW32之開關外殼SW3具有相同於第一電開關SW31之開關外殼SW3的形狀之形狀。第一電開關SW31及第二電開關SW32之形狀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電開關SW的開關外殼SW3之形狀。 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括第一蓋結構322。第一蓋結構322包含第一蓋38及一第二蓋340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蓋結構322包含第一蓋38及第二蓋340。第二蓋340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一配置部件18。第二蓋340具有不同於第一蓋38之一形狀的一形狀。第二蓋340包含一第三接達部分341,在第二狀態ST2中自該第三接達部分341操作第一操作結構320。第三接達部分341包含一第三彈性構件341A,在第二狀態ST2中,該第三彈性構件341A可與第一操作結構320接觸。 自行車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括第二蓋結構332。第二蓋結構332包含第三蓋42及一第四蓋344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第二蓋結構332包含第三蓋42及第四蓋344。第四蓋344可選擇性地配置至第二配置部件28。第四蓋344具有不同於第三蓋42之一形狀的一形狀。第四蓋344包含一第二接達部分345,在第二狀態ST2中,自該第二接達部分345操作第二操作結構330。第二接達部分345包含一第二彈性構件345A,在第二狀態ST2中,該第二彈性構件345A可與第二操作結構330接觸。 第二蓋340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第二蓋40的結構之結構。第四蓋344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第四蓋44的結構之結構。因此,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描述上述元件。 第一電開關SW31及第二電開關SW32之各者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電開關SW之結構的結構。因此,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描述上述元件。 第四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35及圖36描述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410。自行車操作裝置410具有相同於自行車操作裝置10之結構及/或構形的結構及/或構形,惟一無線通信器WC除外。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之元件實質上相同之功能的元件在此將相同地編號,且在此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35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410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通信器WC。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之至少一者經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WC以基於關於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之至少一者的一使用者輸入而傳輸一無線信號。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410包括電開關SW,其提供為彼此相同之第一操作結構20及第二操作結構30。電開關SW經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WC。無線通信器WC經設置於開關外殼SW3中且電安裝於基板SW2上。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6中所見,無線通信器WC包含一處理器WC1、一記憶體WC2、一信號產生電路WC3、一信號傳輸電路WC4、一信號接收電路WC5及一天線WC6。處理器WC1、記憶體WC2、信號產生電路WC3、信號傳輸電路WC4、信號接收電路WC5及天線WC6經電安裝於基板SW2上且使用基板SW2彼此電連接。因此,在本申請案中,無線通信器WC亦可稱為無線通信電路或電路系統WC。 處理器WC1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WC2經連接至處理器WC1。記憶體WC2包含一唯讀記憶體(ROM)及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OM包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RAM包含一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記憶體WC2包含各在ROM及RAM中具有一位址之儲存區域。處理器WC1控制記憶體WC2以將資料儲存於記憶體WC2之儲存區域中且自記憶體WC2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記憶體WC2 (例如,ROM)儲存一程式。該程式經讀取至處理器WC1中,且藉此執行無線通信器WC之功能(例如,信號產生電路WC3及信號傳輸電路WC4之功能的至少部分)。 信號產生電路WC3基於由電開關SW接收之輸入操作而產生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WC3使用一預定無線通信協定來產生無線信號而將數位信號疊加於載波上。信號傳輸電路WC4回應於由電開關SW接收之輸入操作而運用天線WC6傳輸無線信號。在此實施例中,信號產生電路WC3可加密控制資訊(例如,換擋資訊)以產生經加密無線信號。信號產生電路WC3使用一密碼編譯金鑰來加密儲存於記憶體WC2中之數位信號。信號傳輸電路WC4傳輸經加密無線信號。因此,在電開關SW經閉合以藉由輸入操作啟動時,無線通信器WC無線地傳輸無線信號以使額外自行車組件BC2升檔或降檔。 此外,信號接收電路WC5運用天線WC6自額外自行車組件BC2接收一無線信號。在此實施例中,信號接收電路WC5解碼無線信號以辨識自額外自行車組件BC2無線地傳輸之資訊。信號接收電路WC5可使用密碼編譯金鑰來解密經加密無線信號。即,無線通信器WC經組態以傳輸一無線信號以控制其他自行車電組件且接收一無線信號以辨識來自其他自行車電組件之資訊。換言之,無線通信器WC提供為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除額外自行車組件BC2外,其他自行車電組件亦可包含電動懸架及電動座管。在此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WC一體地提供為單個模組或單元。然而,無線通信器WC可由提供為配置於彼此不同之位置處的分離模組或單元之一無線傳輸器及一無線接收器構成。信號接收電路WC5可自無線通信器WC省略。無線通信器WC可包含一指示器(諸如一發光二極體(LED))以指示無線通信器WC之一狀態。 如圖35及圖36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410較佳包括一電源供應器PS,該電源供應器PS經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WC以將電能供應至無線通信器WC。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PS經電連接至無線通信器WC以將電能(例如,一電源電壓)供應至無線通信器WC。電源供應器PS透過無線通信器WC將電能供應至其他元件。然而,電源供應器PS可在沒有無線通信器WC之情況下電連接至其他元件。 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PS包含一電池PS1及一電池固持器PS2。電池PS1可拆卸地安裝至電池固持器PS2。電池固持器PS2經電連接至基板SW2。電池固持器PS2經設置於開關外殼SW3而非間隔件SW7中。電池PS1之實例包含一次電池(諸如鋰-二氧化錳電池)及二次電池(諸如鋰離子二次電池)。在此實施例中,電池PS1係一次按鈕電池。然而,代替電池PS1或除電池PS1外,電源供應器PS亦可包含一電能產生元件,其經組態以使用壓力及/或振動來產生電能。 自本發明將對熟習自行車領域者顯而易見的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上述實施例可至少部分彼此組合。例如,第四實施例之無線通信器WC可適用於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之自行車操作裝置10、210及310。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性術語,其等指定存在所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此概念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字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等衍生詞。 在以單數使用時,術語「構件」、「區段」、「部分」、「部件」、「元件」、「本體」及「結構」可具有單個部件或複數個部件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敘述之序數(諸如「第一」及「第二」)僅為識別符,但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一特定順序及類似者。此外,例如,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並非暗指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非暗指存在「第一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其中一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外,術語「一對」亦可涵蓋其中該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 術語「一」(或「一個」)、「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可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程度術語(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意謂所修飾術語之一合理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未顯著改變。本申請案中所描述之所有數值可被理解為包含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之術語。 顯然,鑑於上文教示,本發明之眾多修改及變動係可能的。因此,應理解,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可以不同於本文中具體描述之其他方式實踐本發明。
10‧‧‧自行車操作裝置
12‧‧‧基座構件
12A‧‧‧把端接觸表面
14‧‧‧操作構件
16‧‧‧樞銷
18‧‧‧第一配置部件
20‧‧‧第一操作結構
22‧‧‧第一蓋結構
24‧‧‧第一配置表面
26‧‧‧第一附接部分
26A‧‧‧第一收納部件
26A1‧‧‧第一收納通孔
26B‧‧‧第一收納部件
26B1‧‧‧第一槽
26C‧‧‧銷
28‧‧‧第二配置部件
30‧‧‧第二操作結構
32‧‧‧第二蓋結構
34‧‧‧第二配置表面
36‧‧‧第二附接部分
36A‧‧‧第二收納部件
36A1‧‧‧第二收納通孔
36B‧‧‧第二收納部件
36B1‧‧‧第二槽
36C‧‧‧銷
38‧‧‧第一蓋
38A‧‧‧第一面向部件
38B‧‧‧第一耦合部件
38B1‧‧‧第一通孔
38C‧‧‧第一耦合部件
38C1‧‧‧第一棘爪
38C2‧‧‧槽
38D‧‧‧第一耦合部件
38D1‧‧‧第一開口
38D2‧‧‧槽
40‧‧‧第二蓋
40A‧‧‧第三面向部件
40B‧‧‧第二耦合部件
40B1‧‧‧第二通孔
40C‧‧‧第二耦合部件
40D‧‧‧第二耦合部件
40E‧‧‧耦合開口
42‧‧‧第三蓋
42A‧‧‧第二面向部件
42B‧‧‧第三耦合部件
42B1‧‧‧第三通孔
42C‧‧‧第三耦合部件
42C1‧‧‧第三棘爪
42C2‧‧‧槽
42D‧‧‧第三耦合部件
42D1‧‧‧第三開口
42D2‧‧‧槽
44‧‧‧第四蓋
44A‧‧‧第四面向部件
44B‧‧‧第四耦合部件
44B1‧‧‧第二通孔
44C‧‧‧第四耦合部件
44D‧‧‧第四耦合部件
44E‧‧‧耦合開口
46‧‧‧第一接達部分
46A‧‧‧第一彈性構件
48‧‧‧第二接達部分
48A‧‧‧第二彈性構件
50‧‧‧管狀部件
51‧‧‧第一開關支撐件
51A‧‧‧第一支撐凹槽
51B‧‧‧第一支撐肋
52‧‧‧第二開關支撐件
52A‧‧‧第二支撐凹槽
52B‧‧‧第二支撐肋
53‧‧‧第一電纜導槽
54‧‧‧第二電纜導槽
55‧‧‧安裝部分
56‧‧‧缸孔
56A‧‧‧端開口
58‧‧‧活塞
60‧‧‧活塞桿
60A‧‧‧外螺紋部件
60B‧‧‧工具接合部件
60B1‧‧‧六角孔
62‧‧‧耦合銷
62A‧‧‧螺紋孔
64‧‧‧活塞密封構件
66‧‧‧活塞密封構件
68‧‧‧活塞偏置構件
70‧‧‧液壓室
72‧‧‧流體通路
73‧‧‧止擋件
74‧‧‧卡環
76‧‧‧貯器孔
78‧‧‧連接孔
80‧‧‧隔板
82‧‧‧蓋子
84‧‧‧蓋子止擋件
86‧‧‧貯器室
90‧‧‧洩放口
92‧‧‧洩放孔
94‧‧‧洩放插塞
96‧‧‧密封環
98‧‧‧固定結構
100‧‧‧保持構件
100A‧‧‧長形孔
102‧‧‧導銷
104‧‧‧第一可移動構件
104A‧‧‧第一螺桿
104A1‧‧‧第一六角孔
104B‧‧‧第一推桿
106‧‧‧第二可移動構件
106A‧‧‧第二螺桿
106A1‧‧‧第二六角孔
106B‧‧‧第二推桿
108‧‧‧第一導孔
108A‧‧‧第一螺紋孔
110‧‧‧第二導孔
110A‧‧‧第二螺紋孔
210‧‧‧自行車操作裝置
218‧‧‧第一配置部件
220‧‧‧第一操作結構
228‧‧‧第二配置部件
230‧‧‧第二操作結構
251‧‧‧第一開關支撐件
251B‧‧‧第一支撐肋
252‧‧‧第二開關支撐件
252B‧‧‧第二支撐肋
310‧‧‧自行車操作裝置
320‧‧‧第一操作結構
322‧‧‧第一蓋結構
330‧‧‧第二操作結構
332‧‧‧第二蓋結構
340‧‧‧第二蓋
341‧‧‧第三接達部分
341A‧‧‧第三彈性構件
344‧‧‧第四蓋
345‧‧‧第二接達部分
345A‧‧‧第二彈性構件
410‧‧‧自行車操作裝置
A1‧‧‧樞軸
A2‧‧‧缸中心軸
A3‧‧‧耦合旋轉軸
A4‧‧‧貯器中心軸
BC1‧‧‧自行車組件
BC2‧‧‧自行車組件
C‧‧‧控制電纜
CP1‧‧‧基座中心平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軸向方向
H‧‧‧自行車手把
HS‧‧‧液壓軟管
H1‧‧‧把端
H1A‧‧‧端表面
H1B‧‧‧內周邊表面
LP1‧‧‧縱向中心平面
LP21‧‧‧第一縱向中心平面
LP22‧‧‧第二縱向中心平面
P11‧‧‧靜止位置
P12‧‧‧操作位置
P21‧‧‧初始位置
P22‧‧‧致動位置
PS‧‧‧電源供應器
PS1‧‧‧電池
PS2‧‧‧電池固持器
ST1‧‧‧第一狀態
ST2‧‧‧第二狀態
S1‧‧‧第一空間
S2‧‧‧第二空間
S3‧‧‧空間
S4‧‧‧空間
SW‧‧‧電開關
SW1‧‧‧開關電路
SW2‧‧‧基板
SW21‧‧‧第一電開關
SW22‧‧‧第二電開關
SW231‧‧‧第一開關外殼
SW232‧‧‧第二開關外殼
SW3‧‧‧開關外殼
SW31‧‧‧第一電開關
SW32‧‧‧第二電開關
SW4‧‧‧按鈕
SW5‧‧‧環
SW6‧‧‧操作部件
SW7‧‧‧間隔件
SW8‧‧‧銷
W1‧‧‧最大軸向寬度
WC‧‧‧無線通信器
WC1‧‧‧處理器
WC2‧‧‧記憶體
WC3‧‧‧信號產生電路
WC4‧‧‧信號傳輸電路
WC5‧‧‧信號接收電路
WC6‧‧‧天線
在結合隨附圖式考量時,藉由參考下文詳細描述將容易獲得且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及其諸多伴隨優點之更全面理解。 圖1係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透視圖(第一狀態)。 圖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另一透視圖(第一狀態)。 圖3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側視圖(第一狀態)。 圖4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另一側視圖(第一狀態)。 圖5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透視圖(第一狀態)。 圖6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另一分解透視圖(第一狀態)。 圖7係沿圖3之線VII-V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8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正視圖,其中省略一第一蓋結構、一第二蓋結構及一操作結構。 圖9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10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11係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一修改的一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12係沿圖10之線XII-X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13係沿圖10之線XIII-XI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二狀態)。 圖14係沿圖7之線XIV-XIV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15係沿圖10之線XV-XV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16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平面圖(第一狀態)。 圖17係沿圖10之線XVII-XV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18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透視圖(第二狀態)。 圖19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另一分解透視圖(第二狀態)。 圖20係對應於圖14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截面圖(第二狀態)。 圖21係沿圖10之線XXI-XX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二狀態)。 圖2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平面圖(第二狀態)。 圖23係沿圖10之線XXIII-XXI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二狀態)。 圖24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側視圖(第二狀態)。 圖25係沿圖3之線XXV-XXV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26係沿圖12之線XXVI-XXV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27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透視圖。 圖28係沿圖12之線XXVIII-XXVIII截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之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29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30係圖29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31係圖29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側視圖(第一狀態)。 圖32係圖29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側視圖(第二狀態)。 圖33係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分解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34係圖3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平面圖(第一及第二狀態)。 圖35係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截面圖(第一狀態)。 圖36係圖35中所繪示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一示意方塊圖。

Claims (26)

  1.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其包括: 一基座構件,其經構形以安裝至一自行車手把;及 一操作構件,其可移動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 該基座構件包含: 一第一配置部件,一第一操作結構及一第一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及 一第二配置部件,一第二操作結構及一第二蓋結構之至少一者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配置部件至少部分面向一第一方向,且 該第二配置部件至少部分面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
  3. 如請求項2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構件繞一樞軸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且 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平行於該樞軸。
  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構件繞一樞軸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構件,且 該基座構件具有 一最大軸向寬度,其經界定於該樞軸之一軸向方向上,及 一基座中心平面,其經界定以平分該最大軸向寬度且垂直於該樞軸,該基座中心平面在該軸向方向上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5.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配置部件包含可與該第一操作結構接觸之一第一配置表面,且 該第二配置部件包含可與該第二操作結構接觸之一第二配置表面。
  6. 如請求項5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配置表面面向一第一方向,且 該第二配置表面面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
  7.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一附接部分,該第一蓋結構可附接至該第一附接部分。
  8.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二配置部件包含一第二附接部分,該第二蓋結構可附接至該第二附接部分。
  9.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電開關,其提供為彼此相同之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其中 該電開關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及該第二配置部件之一者。
  10.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該第一操作結構,其包含可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之一第一電開關;及 該第二操作結構,其包含可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且不同於該第一電開關之一第二電開關。
  11.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無線通信器,其中 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之至少一者經電連接至該無線通信器以基於關於該第一操作結構及該第二操作結構之該至少一者的一使用者輸入而傳輸一無線信號。
  1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該第一蓋結構,其包含下列項之至少一者: 一第一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及 一第二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該第二蓋具有不同於該第一蓋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13.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蓋包含一第一面向部件,該第一面向部件與該第一配置部件隔開以界定一第一空間,在其中該第一蓋經配置至該第一配置部件之一第一狀態中,該第一操作結構可配置於該第一空間中。
  14.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蓋包含一第一接達部分,在該第一狀態中自該第一接達部分操作該第一操作結構。
  15.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接達部分包含一第一彈性構件,在該第一狀態中該第一彈性構件可與該第一操作結構接觸。
  16.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該第二蓋結構,其包含下列項之至少一者: 一第三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及 一第四蓋,其可選擇性地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該第四蓋具有不同於該第三蓋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17. 如請求項16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三蓋包含一第二面向部件,該第二面向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隔開以界定一第二空間,在其中該第三蓋經配置至該第二配置部件之一第二狀態中,該第二操作結構可配置於該第二空間中。
  18.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三蓋包含一第二接達部分,在該第二狀態中自該第二接達部分操作該第二操作結構。
  19. 如請求項18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二接達部分包含一第二彈性構件,在該第二狀態中該第二彈性構件可與該第二操作結構接觸。
  20.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一把端接觸表面,該把端接觸表面經構形以在其中該基座構件經安裝至該自行車手把之一安裝狀態中接觸該自行車手把之一把端之一端表面。
  21.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缸孔,該缸孔經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22. 如請求項21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一貯器孔,該貯器孔經構形以流體連接至該缸孔,且 該貯器孔經設置於該第一配置部件與該第二配置部件之間。
  23. 如請求項9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電開關具有相對於該電開關之一縱向中心平面的一對稱形狀。
  24.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配置部件相對於該基座中心平面對稱於該第二配置部件。
  2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構件相對於該基座中心平面對稱。
  26.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一第一電纜導槽及一第二電纜導槽,且 該基座中心平面經設置於該第一電纜導槽與該第二電纜導槽之間。
TW107101134A 2017-01-25 2018-01-12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04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15,778 2017-01-25
US15/415,778 US10589818B2 (en) 2017-01-25 2017-01-25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88A true TW201827288A (zh) 2018-08-01
TWI704075B TWI704075B (zh) 2020-09-11

Family

ID=6281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1134A TWI704075B (zh) 2017-01-25 2018-01-12 自行車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9818B2 (zh)
CN (1) CN108341016B (zh)
DE (1) DE102017221689A1 (zh)
TW (1) TWI7040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2020-08-1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TWI826447B (zh) * 2018-05-18 2023-12-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推進式車輛的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0858B2 (en) * 2014-08-25 2020-02-04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759495B2 (en) * 2018-01-12 2020-09-01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Integrated control device and integrated handlebar for bicycle
US11066121B1 (en) * 2020-05-29 2021-07-20 Sram, Llc Handlebar integrated master cylind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2158Y2 (zh) * 1978-10-06 1982-09-16
US5575178A (en) * 1995-08-22 1996-11-19 Wu; Chin-Chang Brake handle
US20040069090A1 (en) * 2001-02-15 2004-04-15 Yoshihide Iteya Bicycle control device
EP1473220A1 (en) * 2003-04-30 2004-11-03 Campagnolo Srl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US7124873B2 (en) * 2004-10-25 2006-10-24 Shimano Inc. Shift and brake control device
US20090188340A1 (en) * 2008-01-24 2009-07-30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20100083786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body assembly
US8297143B2 (en) * 2009-05-19 2012-10-30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9394031B2 (en) 2009-07-16 2016-07-19 Shimano Inc. Bar end electric shifter for bicycle
US9321505B2 (en) * 2012-03-30 2016-04-26 Shimano Inc. Bicycle hydraulic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ES2536323T3 (es) * 2012-04-23 2015-05-22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eléctrico de cuerno de manillar de un cambio de marchas de bicicleta
US9937977B2 (en) 2014-04-09 2018-04-1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system, take-up device, and bicycle operating apparatus
DE102015010839A1 (de) 2015-01-30 2016-08-04 Shimano Inc. Fahrradbetätig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6447B (zh) * 2018-05-18 2023-12-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推進式車輛的組件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2020-08-1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US10981628B2 (en) 2019-06-27 2021-04-20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4075B (zh) 2020-09-11
DE102017221689A1 (de) 2018-07-26
CN108341016B (zh) 2020-05-05
CN108341016A (zh) 2018-07-31
US20180208266A1 (en) 2018-07-26
US10589818B2 (en)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07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967933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708703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08702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08704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CN107303931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TWI751650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CN107434003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CN107303937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TWI803432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805736B (zh) 操作裝置
TW201806814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562584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308313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798439B (zh) 用於人力車輛的操作系統及電開關裝置
CN107878657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TW201834916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837579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