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5509A - 環狀二核苷酸 - Google Patents

環狀二核苷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5509A
TW201825509A TW106141865A TW106141865A TW201825509A TW 201825509 A TW201825509 A TW 201825509A TW 106141865 A TW106141865 A TW 106141865A TW 106141865 A TW106141865 A TW 106141865A TW 201825509 A TW201825509 A TW 2018255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9195B (zh
Inventor
吉川真人
齋藤盛久
加藤泰祐
吉富弥生
関倫宏
中川泰男
冨成祐介
瀬藤正記
佐佐木悠祐
岡庭正格
小田恒夫
澁谷章人
日髙功介
塩川善右
村田俊平
岡部篤俊
中田善久
望月倫代
布萊恩 史考特 夫瑞立
俵石泰輔
和田康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195B/zh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STING促效活性之化合物,預期該化合物可能適用作預防或治療STING相關疾病之藥劑。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由式(I)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發明描述中所定義;或其鹽。

Description

環狀二核苷酸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促效活性之環狀二核苷酸,該化合物可能適用作預防或治療癌症及其他疾病之藥劑。
STING為不同於TLR(toll樣受體)之受體識別核酸。將識別之天然配位體之實例包括細菌/原生動物來源之環狀二核苷酸(CDN)、由上游cGAS(環狀GMP-AMP合成酶)合成之2',3'-cGAMP及其類似物(Trends in Immunology 35:88-93(2014))。據報告,作為天然配位體之一的2',3'-cGAMP被作為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之一的ENPP1(外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分解,而其他CDN被磷酸二酯酶分解(Nat Chem Biol 10:1043-1048(2014);Cell Res 25:539-550(2015);Biochemistry 55:837-849(2016))。STING由此等天然配位體活化,且誘導下游TBK1(TANK結合激酶1)磷酸化,並且活化更下游之IRF3(干擾素調控因子3)信號及NFkB信號,且從而誘導I型干擾素(IFN)反應(Trends in Immunology 35:88-93(2014))。使用敲除小鼠之測試指示STING信號對癌症之重要性。據報告,相較於 野生型小鼠,在使用STING及其下游信號IRF3敲除小鼠之腫瘤同種異體移植小鼠中,癌細胞藉由抑制癌症免疫系統而生長(Immunity 41:830-842(2014))。另外,亦報告腫瘤同種異體移植小鼠中之癌細胞生長受放射療法抑制,但在STING及IFNAR1(干擾素(α及β)受體1,由下游信號產生之I型IFN受體)敲除小鼠中,放射療法之效果被減弱(Immunity 41:843-852(2014))。出於彼等原因,認為STING對癌細胞生長抑制及由STING活化誘導之免疫信號活化起作用,從而產生抗癌活性。因此,STING促效劑可用作靶向癌症免疫力之抗癌劑。另外,認為STING活化對疫苗之免疫效果為重要作用,此係因為該活化將活化自然免疫力(Ther Adv Vaccines 1:131-143(2013))。因此,STING促效劑可用作多種疫苗之佐劑。
以下環狀二核苷酸為已知的。
專利文獻1(WO 2014/093936)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1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1,該化合物為STING依賴性TBK1活化劑,且適用於治療癌症(尤其實性癌)及其類似疾病,而且亦適用作佐劑。
專利文獻2(WO 2014/189805)揭示一種由下 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2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2,該化合物為經由STING之免疫刺激劑,且適用於治療癌症及其類似疾病。
專利文獻3(WO 2015/077354)及非專利文獻8(Cell reports 11,1018-1030(2015))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3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3,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且適用於治療癌症及其類似疾病。
專利文獻4(WO 2013/185052)及非專利文獻9(Sci.Transl.Med.283,283ra52(2015))揭示c-di-AMP、c-di-GMP、c-di-IMP、c-AMP-GMP、c-AMP-IMP及c-GMP-IMP,根據專利文獻4,其為STING依賴性TBK1活化劑。
專利文獻5(WO 2014/189806)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5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5,其抑制STING依賴性信號轉導,且適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其類似疾病。
專利文獻6(WO 2015/185565)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6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6,該化合物為STING調節劑,且適用於治療炎症、過敏性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及其類似疾病,而且亦適用作疫苗佐劑。
專利文獻7(WO 2014/179760)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7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7,該化合物可增加I型干擾素產生,且適用於治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過敏性反應及其類似疾病,而且亦適用作佐劑。
專利文獻8(WO 2014/179335)及非專利文獻10(Mol.Cell 154,748-762(2013))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8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8,該化合物可增加I型干擾素產生,且適用於治療以炎症為特徵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休格倫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及其類似疾病。
專利文獻9(WO 2015/017652)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專利文獻9,該化合物為STING調節劑,且適用於治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及其類似疾病,而且亦適用作疫苗。
專利文獻10(WO 2016/096577)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專利文獻10,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且適用於治療癌症(尤其實性胰臟癌)及其類似疾病。
專利文獻11(WO 2011/003025)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專利文獻11,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2(WO 2016/096174)揭示一種由 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專利文獻12,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3(WO 2016/120305)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專利文獻13,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4(WO 2016/145102)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14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14,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5(WO 2017/027646)揭示一種由 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15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15,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6(WO 2017/075477)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16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16,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專利文獻17(WO 2017/027645)揭示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符號如專利文獻17中所定義,根據專利文獻17,該化合物為STING促效劑。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由式(I)表示: 其中:由式(A-1)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R14、R15、R16及R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11、Y12、Y13、Y14、Y15及Y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Z11、Z12、Z13、Z14、Z15及Z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R24、R25、R26及R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21、Y22、Y23、Y24、Y25及Y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Z21、Z22、Z23、Z24、Z25及Z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或其鹽(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I))。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由式(I)表示,其中B1及B2中至少一者為 R18為氫或C1-6烷基;且R19為鹵素原子,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X1及X2為O。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由式(I)表示,其中B1;且B2 或其鹽。在另一態樣中,X1及X2為O。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7-((2R,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2-胺基-9-((5R,7R,8R,12aR,14S,15S,15aS,16R)-14-(4-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 7-((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具有式(XIV):(CD-L)n-A (XIV),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至(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參見下文;L為連接子;A為抗體、抗體片段或抗原結合片段;n為1至10。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具有式(XIV)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A為抗體。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鹽的藥物。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藥物為STING促效劑。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藥物為用於預防或治療癌症之藥劑。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活化哺乳動物中之STING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或治 療哺乳動物之癌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其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其鹽,其用於預防或治療癌症。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具有式(I)之化合物或其鹽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預防或治療癌症之藥劑。
第1圖為顯示來自於ADC1之有效負載1釋放的線圖。
第2圖為顯示來自於ADC2之有效負載1釋放的線圖。
第3圖為顯示來自於ADC3之有效負載2釋放的線圖。
第4圖為顯示表現ADC1之表面受體標靶的HEK293細胞在用ADC1處理時展現STING途徑標記物磷酸化IRF3(pIRF3)存在預期增加之條形圖。
第5圖為顯示表現ADC2之表面受體標靶的HEK293細胞在用ADC2處理時展現STING途徑標記物磷酸化IRF3(pIRF3)存在預期增加之條形圖。
第6圖為顯示表現ADC3之表面受體標靶的HEK293細胞在用ADC3處理時展現STING途徑標記物磷酸化IRF3(pIRF3)存在預期增加之條形圖。
第7圖為顯示化合物實例14之下游信號轉 導途徑活化(TBK1及IRF3)之西方印漬分析的條形圖。
第8圖為顯示化合物實例3a在結腸癌CT-26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活性的線圖。
第9圖為顯示化合物實例14在結腸癌CT-26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活性的線圖。
第10圖為顯示化合物實例3a在結腸癌B16F10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活性的線圖。
第11圖為顯示化合物實例14在結腸癌B16F10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活性的線圖。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以下詳細描述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各取代基之定義。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各取代基具有以下定義。
在本說明書中,「鹵素原子」之實例包括氟、氯、溴及碘。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基」之實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己基、異己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及2-乙基丁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6烷基。其特定實例包括甲基、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乙基、2-溴甲基、2,2,2-三氟乙基、 四氟乙基、五氟乙基、丙基、2,2-二氟丙基、3,3,3-三氟丙基、異丙基、丁基、4,4,4-三氟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新戊基、5,5,5-三氟戊基、己基及6,6,6-三氟己基。
在本說明書中,「C2-6烯基」之實例包括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1-己烯基、3-己烯基及5-己烯基。
在本說明書中,「C2-6炔基」之實例包括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3-戊炔基、4-戊炔基、1-己炔基、2-己炔基、3-己炔基、4-己炔基、5-己炔基及4-甲基-2-戊炔基。
在本說明書中,「C3-10環烷基」之實例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雙環[2.2.1]庚基、雙環[2.2.2]辛基、雙環[3.2.1]辛基及金剛烷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3-10環烷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3-10環烷基。其特定實例包括環丙基、2,2-二氟環丙基、2,3-二氟環丙基、環丁基、二氟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及環辛基。
在本說明書中,「C3-10環烯基」之實例包括 環丙烯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及環辛烯基。
在本說明書中,「C6-14芳基」之實例包括苯基、1-萘基、2-萘基、1-蒽基、2-蒽基及9-蒽基。
在本說明書中,「C7-16芳烷基」之實例包括苯甲基、苯乙基、萘甲基及苯丙基。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氧基」之實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氧基及己氧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1-6烷氧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6烷氧基。其特定實例包括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4,4,4-三氟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戊氧基及己氧基。
在本說明書中,「C3-10環烷氧基」之實例包括環丙氧基、環丁氧基、環戊氧基、環己氧基、環庚氧基及環辛氧基。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硫基」之實例包括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第二丁硫基、第三丁硫基、戊硫基及己硫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1-6烷硫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6烷硫基。其特定實例包括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 氟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4,4,4-三氟丁硫基、戊硫基及己硫基。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基-羰基」之實例包括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2-甲基丙醯基、戊醯基、3-甲基丁醯基、2-甲基丁醯基、2,2-二甲基丙醯基、己醯基及庚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羰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6烷基-羰基。其特定實例包括乙醯基、氯乙醯基、三氟乙醯基、三氯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戊醯基及己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氧基-羰基」之實例包括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戊氧基羰基及己氧基羰基。
在本說明書中,「C6-14芳基-羰基」之實例包括苯甲醯基、1-萘醯基及2-萘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C7-16芳烷基-羰基」之實例包括苯乙醯基及苯丙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之實例包括菸鹼醯基、異菸鹼醯基、噻吩甲醯基及糠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之實例包括嗎啉基羰基、哌啶基羰基及吡咯啶基羰 基。
在本說明書中,「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之實例包括甲基胺甲醯基、乙基胺甲醯基、二甲基胺甲醯基、二乙基胺甲醯基及N-乙基-N-甲基胺甲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之實例包括苯甲基胺甲醯基及苯乙基胺甲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C1-6烷基磺醯基」之實例包括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第二丁基磺醯基及第三丁基磺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磺醯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7個、較佳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6烷基磺醯基。其特定實例包括甲基磺醯基、二氟甲基磺醯基、三氟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4,4,4-三氟丁基磺醯基、戊基磺醯基及己基磺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C6-14芳基磺醯基」之實例包括苯基磺醯基、1-萘基磺醯基及2-萘基磺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取代基」之實例包括鹵素原子、氰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甲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硫胺甲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磺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氫硫基(SH)及視情況經取代之矽基。
在本說明書中,「烴基」(包括「視情況經取 代之烴基」之「烴基」)之實例包括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10環烷基、C3-10環烯基、C6-14芳基及C7-16芳烷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選自以下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烴基。
「取代基群組A」:(1)鹵素原子;(2)硝基;(3)氰基;(4)側氧基;(5)羥基;(6)視情況鹵化之C1-6烷氧基;(7)C6-14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8)C7-16芳烷氧基(例如,苯甲氧基);(9)5員至14員芳族雜環氧基(例如,吡啶氧基);(10)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氧基(例如,嗎啉氧基、哌啶氧基);(11)C1-6烷基-羰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丙醯氧基);(12)C6-14芳基-羰氧基(例如,苯甲醯氧基、1-萘甲醯氧基、2-萘甲醯氧基);(13)C1-6烷氧基-羰氧基(例如,甲氧基羰氧基、乙氧基羰氧基、丙氧基羰氧基、丁氧基羰氧基);(14)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氧基(例如,甲基胺甲醯氧 基、乙基胺甲醯氧基、二甲基胺甲醯氧基、二乙基胺甲醯氧基);(15)C6-14芳基-胺甲醯氧基(例如,苯基胺甲醯氧基、萘基胺甲醯氧基);(16)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氧基(例如,菸鹼醯氧基);(17)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氧基(例如,嗎啉基羰氧基、哌啶基羰氧基);(18)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磺醯氧基(例如,甲基磺醯氧基、三氟甲基磺醯氧基);(19)視情況經C1-6烷基取代之C6-14芳基磺醯氧基(例如,苯基磺醯氧基、甲苯磺醯氧基);(20)視情況鹵化之C1-6烷硫基;(21)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22)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23)甲醯基;(24)羧基;(25)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羰基;(26)C6-14芳基-羰基;(27)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28)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29)C1-6烷氧基-羰基;(30)C6-14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1-萘氧基羰基、2-萘氧基羰基);(31)C7-16芳烷氧基-羰基(例如,苯甲氧基羰基、苯乙氧基 羰基);(32)胺甲醯基;(33)硫代胺甲醯基;(34)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35)C6-14芳基-胺甲醯基(例如,苯基胺甲醯基);(36)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例如,吡啶基胺甲醯基、噻吩基胺甲醯基);(37)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例如,嗎啉基胺甲醯基、哌啶基胺甲醯基);(38)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磺醯基;(39)C6-14芳基磺醯基;(40)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磺醯基(例如,吡啶基磺醯基、噻吩基磺醯基);(41)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亞磺醯基;(42)C6-14芳基亞磺醯基(例如,苯基亞磺醯基、1-萘基亞磺醯基、2-萘基亞磺醯基);(43)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亞磺醯基(例如,吡啶基亞磺醯基、噻吩基亞磺醯基);(44)胺基;(45)單或二C1-6烷基胺基(例如,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胺基、異丙基胺基、丁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丙基胺基、二丁基胺基、N-乙基-N-甲基胺基);(46)單或二C6-14芳基胺基(例如,苯基胺基);(47)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基(例如,吡啶基胺基); (48)C7-16芳烷基胺基(例如,苯甲基胺基);(49)甲醯基胺基;(50)C1-6烷基-羰基胺基(例如,乙醯基胺基、丙醯基胺基、丁醯基胺基);(51)(C1-6烷基)(C1-6烷基-羰基)胺基(例如,N-乙醯基-N-甲基胺基);(52)C6-14芳基-羰基胺基(例如,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53)C1-6烷氧基-羰基胺基(例如,甲氧基羰基胺基、乙氧基羰基胺基、丙氧基羰基胺基、丁氧基羰基胺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54)C7-16芳烷氧基-羰基胺基(例如,苯甲氧基羰基胺基);(55)C1-6烷基磺醯基胺基(例如,甲基磺醯基胺基、乙基磺醯基胺基);(56)視情況經C1-6烷基取代之C6-14芳基磺醯基胺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胺基、甲苯磺醯基胺基);(57)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58)C2-6烯基;(59)C2-6炔基;(60)C3-10環烷基;(61)C3-10環烯基;及(62)C6-14芳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中之以上提及之取代基之數目為例如1至5,較佳為1至3。當取代基數目 為兩個或更多個時,個別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
在本說明書中,「雜環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之「雜環基」)之實例包括(i)芳族雜環基;(ii)非芳族雜環基;及(iii)7員至10員橋接雜環基,各雜環基含有1至4個選自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之雜原子作為除碳原子以外之環組成原子。
在本說明書中,「芳族雜環基」(包括「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之實例包括含有1至4個選自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之雜原子作為除碳原子以外之環組成原子的5員至14員(較佳5員至10員)芳族雜環基。
「芳族雜環基」之較佳實例包括5員或6員單環芳族雜環基,諸如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嗒嗪基、1,2,4-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三唑基、四唑基、三嗪基及其類似基團;及8員至14員稠合多環(較佳雙環或三環)芳族雜環基,諸如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異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異噻唑基、苯并三唑基、咪唑并吡啶基、噻吩并吡啶基、呋喃并吡啶基、吡咯并吡啶基、吡唑并吡啶基、噁唑并吡啶基、噻唑并吡啶基、咪唑并吡嗪基、咪唑并嘧啶基、噻吩并嘧啶基、呋喃并嘧啶基、吡咯并嘧啶基、吡唑并嘧啶基、噁唑并嘧啶基、噻唑并嘧啶基、吡唑并三嗪基、萘并[2,3-b]噻吩基、啡噁噻基、吲哚基、異吲哚基、1H-吲唑 基、嘌呤基、異喹啉基、喹啉基、酞嗪基、萘啶基、喹噁啉基、喹唑啉基、噌啉基、咔唑基、β-咔啉基、菲啶基、吖啶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及其類似基團。
在本說明書中,「非芳族雜環基」(包括「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之實例包括含有1至4個選自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之雜原子作為除碳原子以外之環組成原子的3員至14員(較佳4員至10員)非芳族雜環基。
「非芳族雜環基」之較佳實例包括3員至8員單環非芳族雜環基,諸如氮雜環丙基、環氧乙烷基、硫雜環丙基、氮雜環丁基、氧雜環丁基、硫雜環丁基、四氫噻吩基、四氫呋喃基、吡咯啉基、吡咯啶基、咪唑啉基、咪唑啶基、噁唑啉基、噁唑啶基、吡唑啉基、吡唑啶基、噻唑啉基、噻唑啶基、四氫異噻唑基、四氫噁唑基、四氫異噁唑基、哌啶基、哌嗪基、四氫吡啶基、二氫吡啶基、二氫噻哌喃基、四氫嘧啶基、四氫嗒嗪基、二氫哌喃基、四氫哌喃基、四氫噻哌喃基、嗎啉基、硫嗎啉基、氮雜環庚基、二氮雜環庚基、氮雜環庚三烯基、氧雜環庚基、氮雜環辛基、二氮雜環辛基及其類似基團;及9員至14員稠合多環(較佳雙環或三環)非芳族雜環基,諸如二氫苯并呋喃基、二氫苯并咪唑基、二氫苯并噁唑基、二氫苯并噻唑基、二氫苯并異噻唑基、二氫萘并[2,3-b]噻吩基、四氫異喹啉基、四氫喹啉基、4H-喹嗪基、吲哚啉基、異吲哚啉基、四氫噻吩并[2,3-c]吡啶基、四氫苯并氮雜環庚三烯基、四氫喹噁啉基、四氫菲啶基、六氫吩噻嗪基、六氫吩噁嗪 基、四氫酞嗪基、四氫萘啶基、四氫喹唑啉基、四氫噌啉基、四氫咔唑基、四氫-β-咔啉基、四氫吖啶基、四氫吩嗪基、四氫硫雜蒽基、八氫異喹啉基及其類似基團。
在本說明書中,「7員至10員橋接雜環基」之較佳實例包括奎寧環基及7-氮雜雙環[2.2.1]庚基。
在本說明書中,「含氮雜環基」之實例包括含有至少一個氮原子作為環組成原子之「雜環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選自以上提及之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雜環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中之取代基數目為例如1至3。當取代基數目為兩個或更多個時,個別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
在本說明書中,「醯基」之實例包括甲醯基、羧基、胺甲醯基、硫代胺甲醯基、亞磺醯基、磺酸基、胺磺醯基及膦醯基,各基團視情況具有「1或2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3-10環烯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及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之取代基,各基團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鹵素原子、視情況鹵化之C1-6烷氧基、羥基、硝基、氰基、胺基及胺甲醯基」之取代基。
「醯基」之實例亦包括烴-磺醯基、雜環基磺醯基、烴-亞磺醯基及雜環基亞磺醯基。
在此,烴-磺醯基意謂烴基鍵結之磺醯基, 雜環基磺醯基意謂雜環基鍵結之磺醯基,烴-亞磺醯基意謂烴基鍵結之亞磺醯基,且雜環基亞磺醯基意謂雜環基鍵結之亞磺醯基。
「醯基」之較佳實例包括甲醯基、羧基、C1-6烷基-羰基、C2-6烯基-羰基(例如,巴豆醯基)、C3-10環烷基-羰基(例如,環丁烷羰基、環戊烷羰基、環己烷羰基、環庚烷羰基)、C3-10環烯基-羰基(例如,2-環己烯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C6-14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C7-16芳烷氧基-羰基(例如,苯甲氧基羰基、苯乙氧基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2-6烯基-胺甲醯基(例如,二烯丙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胺甲醯基(例如,環丙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胺甲醯基(例如,苯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例如,吡啶基胺甲醯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甲基硫代胺甲醯基、N-乙基-N-甲基硫胺甲醯基)、單或二C2-6烯基-硫胺甲醯基(例如,二烯丙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環丙基硫代胺甲醯基、環己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苯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苯甲基硫代胺甲醯基、苯乙基硫代胺甲醯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 吡啶基硫代胺甲醯基)、亞磺醯基、C1-6烷基亞磺醯基(例如,甲基亞磺醯基、乙基亞磺醯基)、磺酸基、C1-6烷基磺醯基、C6-14芳基磺醯基、膦醯基及單或二C1-6烷基膦醯基(例如,二甲基膦醯基、二乙基膦醯基、二異丙基膦醯基、二丁基膦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或2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C1-6烷基磺醯基及C6-14芳基磺醯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胺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之較佳實例包括胺基、單或二(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胺基(例如,甲基胺基、三氟甲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丙基胺基、二丁基胺基)、單或二C2-6烯基胺基(例如,二烯丙基胺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胺基(例如,環丙基胺基、環己基胺基)、單或二C6-14芳基胺基(例如,苯基胺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基(例如,苯甲基胺基、二苯甲基胺基)、單或二(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羰基胺基(例如,乙醯基胺基、丙醯基胺基)、單或二C6-14芳基-羰基胺基(例如,苯甲醯基胺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羰基胺基(例如, 苯甲基羰基胺基)、單或二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胺基(例如,菸鹼醯基胺基、異菸鹼醯基胺基)、單或二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胺基(例如,哌啶基羰基胺基)、單或二C1-6烷氧基-羰基胺基(例如,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基(例如,吡啶基胺基)、胺甲醯基胺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胺基(例如,甲基胺甲醯基胺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胺基(例如,苯甲基胺甲醯基胺基)、C1-6烷基磺醯基胺基(例如,甲基磺醯基胺基、乙基磺醯基胺基)、C6-14芳基磺醯基胺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胺基)、(C1-6烷基)(C1-6烷基-羰基)胺基(例如,N-乙醯基-N-甲基胺基)及(C1-6烷基)(C6-14芳基-羰基)胺基(例如,N-苯甲醯基-N-甲基胺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甲醯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或2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及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胺甲醯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甲醯基之較佳實例包括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2-6烯基-胺甲醯基(例如,二烯丙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 -胺甲醯基(例如,環丙基胺甲醯基、環己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胺甲醯基(例如,苯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羰基-胺甲醯基(例如,乙醯基胺甲醯基、丙醯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羰基-胺甲醯基(例如,苯甲醯基胺甲醯基)及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例如,吡啶基胺甲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硫代胺甲醯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或2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及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硫代胺甲醯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硫代胺甲醯基之較佳實例包括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甲基硫代胺甲醯基、乙基硫代胺甲醯基、二甲基硫代胺甲醯基、二乙基硫代胺甲醯基、N-乙基-N-甲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2-6烯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二烯丙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環丙基硫代胺甲醯基、環己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苯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苯甲基硫代胺甲醯基、 苯乙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羰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乙醯基硫代胺甲醯基、丙醯基硫代胺甲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羰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苯甲醯基硫代胺甲醯基)及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硫代胺甲醯基(例如,吡啶基硫代胺甲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磺醯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或2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及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胺磺醯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胺磺醯基之較佳實例包括胺磺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磺醯基(例如,甲基胺磺醯基、乙基胺磺醯基、二甲基胺磺醯基、二乙基胺磺醯基、N-乙基-N-甲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2-6烯基-胺磺醯基(例如,二烯丙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3-10環烷基-胺磺醯基(例如,環丙基胺磺醯基、環己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胺磺醯基(例如,苯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磺醯基(例如,苯甲基胺磺醯基、苯乙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1-6烷基-羰基-胺磺醯基(例如,乙醯基胺磺醯基、丙醯基胺磺醯基)、單或二C6-14芳基-羰基-胺磺醯基(例如, 苯甲醯基胺磺醯基)及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磺醯基(例如,吡啶基胺磺醯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經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C7-16芳烷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1-6烷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7-16芳烷基-胺甲醯基、C1-6烷基磺醯基及C6-14芳基磺醯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羥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羥基之較佳實例包括羥基、C1-6烷氧基、C2-6烯氧基(例如,烯丙氧基、2-丁烯氧基、2-戊烯氧基、3-己烯氧基)、C3-10環烷氧基(例如,環己氧基)、C6-14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C7-16芳烷氧基(例如,苯甲氧基、苯乙氧基)、C1-6烷基-羰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丙醯氧基、丁醯氧基、異丁醯氧基、三甲基乙醯氧基)、C6-14芳基-羰氧基(例如,苯甲醯氧基)、C7-16芳烷基-羰氧基(例如,苯甲基羰氧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羰氧基(例如,菸鹼醯氧基)、3員至14員非芳族雜環基羰氧基(例如,哌啶基羰氧基)、C1-6烷氧基-羰氧基(例如,第三丁氧基羰氧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氧基(例如,吡啶氧基)、胺甲醯氧基、C1-6烷基-胺甲醯氧基(例如,甲基胺甲醯氧基)、C7-16芳烷基-胺甲醯氧基(例如,苯甲基胺甲 醯氧基)、C1-6烷基磺醯氧基(例如,甲基磺醯氧基、乙基磺醯氧基)及C6-14芳基磺醯氧基(例如,苯基磺醯氧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氫硫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C7-16芳烷基、C1-6烷基-羰基、C6-14芳基-羰基及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氫硫基及鹵化之氫硫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氫硫基之較佳實例包括氫硫基(-SH)、C1-6烷硫基、C2-6烯硫基(例如,烯丙硫基、2-丁烯硫基、2-戊烯硫基、3-己烯硫基)、C3-10環烷硫基(例如,環己硫基)、C6-14芳硫基(例如,苯硫基、萘硫基)、C7-16芳烷硫基(例如,苯甲硫基、苯乙硫基)、C1-6烷基-羰硫基(例如,乙醯硫基、丙醯硫基、丁醯硫基、異丁醯硫基、三甲基乙醯硫基)、C6-14芳基-羰硫基(例如,苯甲醯硫基)、5員至14員芳族雜環硫基(例如,吡啶硫基)及鹵化之硫基(例如,五氟硫基)。
在本說明書中,「視情況經取代之矽基」之實例包括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3-10環烷基、C6-14芳基及C7-16芳烷基之取代基,各取代基視情況具有1至3個選自取代基群組A之取代基」的矽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矽基之實例包括三C1-6烷基矽基(例如,三甲基矽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抗體-藥物結合物」 或「ADC」係指與抗體連接之化合物且由式(CD-L)n-A定義,其中CD為由式(XX)至式(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參見下文,L為連接子,A為蛋白質,例如抗體,且n為1至1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連接子由-X3-T-Z-Q-表示,其中X3為連接CD與連接子之其餘部分的二價基團或不存在,T為肽或不存在,Z為間隔基,且Q為異雙官能基團或異三官能基團。作為說明,以下通式顯示本發明之具有基於對胺基苯甲基之連接子、基於丙胺酸-丙胺酸之二肽、基於丙酮之間隔基及基於琥珀醯亞胺硫醚之異雙官能基團的ADC:
在本發明中,術語「連接子」係指能夠連接蛋白質,例如抗體、抗體片段(例如,抗原結合片段)或功能等效物與環狀二核苷酸之任何化學部分。連接子可能易受裂解(「可裂解連接子」),從而有助於釋放該環狀二核苷酸。舉例而言,在該環狀二核苷酸及/或該抗體保持活性之條件下,此種可裂解連接子可能易受酸誘導之裂解、光誘導之裂解、肽酶誘導之裂解、酯酶誘導之裂解及二硫鍵裂解。替代地,連接子可能實質上抗裂解(「不可裂解連接子」)。
在本發明中,不可裂解連接子為能夠以穩定共價方式連接環狀二核苷酸與抗體之任何化學部分且不 屬於以上針對可裂解連接子所列出之類別。因而,不可裂解連接子實質上抗酸誘導之裂解、光誘導之裂解、肽酶誘導之裂解、酯酶誘導之裂解及二硫鍵裂解。此外,不可裂解係指該連接子中或鄰近該連接子之化學鍵在環狀二核苷酸及/或抗體不喪失其活性之條件下耐受住由酸、光不穩定裂解劑、肽酶、酯酶或者使二硫鍵裂解之化學或生理學化合物誘導之裂解的能力。
一些可裂解連接子由肽酶裂解(「肽酶可裂解連接子」)。僅某些肽容易在細胞內部或外部裂解,參見例如Trout等人,79 Proc.Natl.Acad.Sci.USA,626-629(1982)及Umemoto等人,43 Int.J.Cancer,677-684(1989)。此外,肽由α-胺基酸單元及肽鍵構成,該等肽鍵在化學上為介於一個胺基酸之羧酸酯與第二胺基酸之胺基之間的醯胺鍵。其他醯胺鍵,諸如介於羧酸酯與離胺酸之α-胺基酸基團之間的鍵,不應理解為肽鍵,且被視為不可裂解的。
一些連接子由酯酶裂解(「酯酶可裂解連接子」)。僅某些酯可由細胞內部或外部存在之酯酶裂解。酯由羧酸與醇縮合而形成。簡單酯為用簡單醇,諸如脂族醇,以及小環狀及小芳族醇產生之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裂解連接子組分包含有包含一至十個胺基酸殘基之肽。在此等實施例中,肽允許連接子藉由蛋白酶裂解,從而有助於在曝露於諸如溶酶體酶之細胞內蛋白酶後釋放環狀二核苷酸(Doronina等人, (2003)Nat.Biotechnol.21:778-784)。例示性肽包括但不限於二肽、三肽、四肽及五肽。例示性二肽包括但不限於丙胺酸-丙胺酸(ala-ala)、纈胺酸-瓜胺酸(vc或val-cit)、丙胺酸-苯丙胺酸(af或ala-phe);苯丙胺酸-離胺酸(fk或phe-lys);苯丙胺酸-高離胺酸(phe-homolys);及N-甲基-纈胺酸-瓜胺酸(Me-val-cit)。例示性三肽包括但不限於甘胺酸-纈胺酸-瓜胺酸(gly-val-cit)及甘胺酸-甘胺酸-甘胺酸(gly-gly-gly)。
肽可包含天然存在及/或非天然之胺基酸殘基。術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係指Ala、Asp、Cys、Glu、Phe、Gly、His、Ile、Lys、Leu、Met、Asn、Pro、Gln、Arg、Ser、Thr、Val、Trp及Tyr。作為非限制性實例,「非天然胺基酸」(亦即,胺基酸並非天然存在)包括高絲胺酸、高精胺酸、瓜胺酸、苯基甘胺酸、牛磺酸、碘基酪胺酸、硒基半胱胺酸、正白胺酸(「Nle」)、正纈胺酸(「Nva」)、β-丙胺酸、L-萘丙胺酸或D-萘丙胺酸、鳥胺酸(「Orn」)及其類似物。肽可經設計及最佳化以便由特定酶,例如腫瘤相關蛋白酶、組織蛋白酶B、C及D或胞漿素蛋白酶進行酶促裂解。
胺基酸亦包括天然及非天然胺基酸之D形式。「D」表示胺基酸具有「D」(右旋)構形,與天然存在之(「L」)胺基酸的構形相對。天然及非天然胺基酸可購自市面(Sigma Chemical Co.、Advanced Chemtech),或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方法合成。
在本發明中,術語「異雙官能基團」或術語「異三官能基團」係指連接連接子與另一治療活性分子,例如蛋白質,例如抗體之化學部分。參見例如WO 2017/191579。異二官能基團及異三官能基團表徵為在該化學部分之任一端具有不同的反應基團。非限制性例示性異雙官能基團包括: 其中「*」指示與抗體連接之任何可利用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連接點。在實施例中,該異雙官能基團為 且連接至與抗體連接之硫原子。
非限制性例示性異三官能基團為:
在本發明中,術語「間隔基」係指連接異二官能基團及異三官能基團與連接子之其餘部分(例如肽)或在異二官能基團及異三官能基團不存在時連接該連接子之其餘部分或該環狀二核苷酸與同抗體連接之任何可利用碳原子、 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化學部分。非限制性例示性間隔基包括-NH-、-S-、-O-、-NHC(=O)CH2CH2-、-S(=O)2-CH2CH2-、-C(=O)NHNH-、-C(=O)O-、-C(=O)NH-、-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C-、-CH=N-O-、
術語「藥物抗體比」或「DAR」係指與A(亦即,蛋白質,例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連接之CD的數目。因而,在具有通式(CD-L)n-A之ADC中,DAR由變數「n」定義。
當提及代表個別ADC之具有式(CD-L)n-A之化合物時,DAR係指與個別A連接之CD的數目,例如n為1至10之整數。
當提及代表複數種ADC之具有式(CD-L)n-A之化合物時,DAR係指與諸A連接之環狀二核苷酸的平均數,例如n為1至10之整數或分數)。因而,作為一實例,包括每個A具有3個環狀二核苷酸之第一ADC及每個A具有4個環狀二核苷酸之第二ADC的具有式(CD-L)n-A之 化合物將具有3.5之DAR,亦即,「n」。
術語「多肽」、「肽」及「蛋白質」在本文中可互換用於指任何長度之胺基酸聚合物。該聚合物可為線性或分枝的,其可包含經修飾之胺基酸,且其可間雜非胺基酸。該術語亦涵蓋經天然地或藉由干預,例如二硫鍵形成、糖基化、脂質化、乙醯化、磷酸化或任何其他操縱或修飾,諸如與標記組分結合而得以修飾之胺基酸聚合物。該定義內亦包括例如含有胺基酸的一或多種類似物(包括例如非天然胺基酸等)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其他修飾的多肽。應理解,由於本發明之多肽基於抗體,故在某些實施例中,多肽可呈單鏈或締合之鏈的形式存在。
「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指參與對單一抗原決定子或抗原決定基之高特異性識別及結合的均質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群體。此與通常包括針對不同抗原決定子之不同抗體的多株抗體相反。術語「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涵蓋完整及全長單株抗體,以及抗體片段(諸如Fab、Fab'、F(ab')2、Fv)、單鏈(scFv)突變體、包含抗體部分之融合蛋白質及包含抗原識別位點之任何其他經修飾之免疫球蛋白分子。此外,「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指以眾多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藉由融合瘤、噬菌體選擇、重組表現及轉殖基因動物製得的此種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
術語「人類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指作為含有最小非人類(例如鼠類)序列之特定免疫球蛋白 鏈、嵌合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非人類(例如鼠類)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形式。通常,人類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人類免疫球蛋白,其中來自於互補決定區(CDR)之殘基由來自於具有所要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之非人類物種(例如小鼠、大鼠、兔、倉鼠)CDR的殘基置換(「CDR接枝」)(Jones等人,Nature 321:522-525(1986);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323-327(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 239:1534-1536(1988))。在一些情況下,人類免疫球蛋白之Fv框架區(FR)殘基由來自非人類物種之具有所要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之抗體或片段中的相應殘基置換。可藉由取代Fv框架區中及/或經置換之非人類殘基內的其他殘基來進一步修飾人類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精化且最佳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特異性、親和力及/或能力。一般而言,人類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將包含實質上所有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或三個含有所有或實質上所有對應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CDR區的可變域,而所有或實質上所有FR區為人類免疫球蛋白一致序列之彼等FR區。人類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可包含免疫球蛋白恆定區或域(Fc),通常人類免疫球蛋白恆定區或域之至少一部分。用於產生人類化抗體之方法的實例描述於以下文獻中:美國專利5,225,539;Roguska等人,Proc.Natl.Acad.Sci.,USA,91(3):969-973(1994);及Roguska等人,Protein Eng.9(10):895-904(1996)。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為表面重整抗體。
抗體之「可變區」係指抗體輕鏈可變區或抗體重鏈可變區,單獨或組合。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各自由以三個互補性決定區(CDR,亦稱為高可變區)連接之四個構架區(FR)組成。各鏈中之CDR由FR維持緊密鄰近,且與來自於另一鏈之CDR一起促成抗體的抗原結合位點之形成。存在至少兩種測定CDR之技術:(1)基於跨物種序列變異性之方法(亦即,Kabat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1991,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 Md.));及(2)基於抗原抗體複合物之結晶學研究的方法(Al-lazikani等人,(1997)J.Molec.Biol.273:927-948))。另外,此項技術中有時使用此兩種方法之組合來測定CDR。
當提及可變域中之殘基(大約輕鏈之殘基1至107及重鏈之殘基1至113)時,一般使用Kabat編號系統(例如Kabat等人,Sequence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除非另外明確指示,否則本文中所使用之編號系統為Kabat編號系統。
如Kabat中之胺基酸位置編號係指Kabat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中用於抗體匯編之重鏈可變域或輕鏈可變域的編號系統。使用此編號系統,實際線性胺基酸序列可對應於可變域之FR或CDR之縮短或插入而含有較少 或額外胺基酸。舉例而言,重鏈可變域可包括在H2之殘基52之後的單一胺基酸插入(殘基52a,根據Kabat)及在重鏈FR殘基82之後的插入殘基(例如,殘基82a、82b及82c等,根據Kabat)。對於指定抗體,可藉由在抗體序列之同源性區域與「標準」Kabat編號序列進行比對來確定殘基之Kabat編號。而Chothia係指結構環之位置(Chothia及Lesk J.Mol.Biol.196:901-917(1987))。當使用Kabat編號慣例進行編號時,Chothia CDR-H1環之末端在H32與H34之間變化,視環長度而定(此係由於Kabat編號方案在H35A及H35B處置放插入物之故;若既不存在35A又不存在35B,則該環終止於32;若僅存在35A,則該環終止於33;若存在35A及35B兩者,則該環終止於34)。AbM高可變區表示Kabat CDR與Chothia結構環之間的折衷,且由Oxford Molecular之AbM抗體建模軟體使用。
在某些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 CDR可根據Chothia編號方案來確定,該Chothia編號方案係指免疫球蛋白結構環之位置(參見例如Chothia C及Lesk AM,(1987),J Mol Biol 196:901-917;Al-Lazikani B等人,(1997)J Mol Biol 273:927-948;Chothia C等人,(1992)J Mol Biol 227:799-817;Tramontano A等人,(1990)J Mol Biol 215(1):175-82;及美國專利第7,709,226號)。通常,當使用Kabat編號慣例時,Chothia CDR-H1環存在於重鏈胺基酸26至32、33或34處,Chothia CDR-H2環存在於重鏈胺基酸52至56處,且Chothia CDR-H3環存在於重鏈胺基酸95至102處,而Chothia CDR-L1環存在於輕鏈胺基酸24至34處,Chothia CDR-L2環存在於輕鏈胺基酸50至56處,且Chothia CDR-L3環存在於輕鏈胺基酸89至97處。當使用Kabat編號慣例進行編號時,Chothia CDR-H1環之末端在H32與H34之間變化,視環長度而定(此係由於Kabat編號方案在H35A及H35B處置放插入物之故;若既不存在35A又不存在35B,則該環終止於32;若僅存在35A,則該環終止於33;若存在35A及35B兩者,則該環終止於34)。
在某些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CDR可根據如Lefranc M-P,(1999)The Immunologist 7:132-136及Lefranc M-P等人,(1999)Nucleic Acids Res 27:209-212中所描述之IMGT編號系統來確定。根據IMGT編號方案,VH-CDR1處於位置26至35,VH-CDR2處於位置51至57,VH-CDR3處於位置93至102,VL-CDR1 處於位置27至32,VL-CDR2處於位置50至52,且VL-CDR3處於位置89至97。
在某些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CDR可根據MacCallum RM等人,(1996)J Mol Biol 262:732-745來確定。亦參見例如Martin A.「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Antibody Engineering,Kontermann及Dübel編,第31章,第422-439頁,Springer-Verlag,Berlin(2001)。
在某些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CDR可根據AbM編號方案來確定,該AbM編號方案係指表示Kabat CDR與Chothia結構環之間的折衷的AbM高可變區,且由Oxford Molecular之AbM抗體建模軟體(Oxford Molecular Group,Inc.)使用。
術語「人類」抗體意謂由人類產生之抗體或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技術製造的具有對應於由人類產生之抗體的胺基酸序列的抗體。此人類抗體定義包括完整或全長抗體、其片段及/或包含至少一個人類重鏈及/或輕鏈多肽之抗體,諸如包含鼠類輕鏈及人類重鏈多肽之抗體。
術語「嵌合」抗體係指免疫球蛋白分子之胺基酸序列來源於兩個或更多個物種的抗體。通常,輕鏈與重鏈二者之可變區對應於來源於一個物種之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等)之具有所要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之抗體的可變區,而恆定區與來源於另一物種(通常為人 類)之抗體中的序列同源,以避免在該物種中引發免疫反應。
術語「抗原決定基」或「抗原決定子」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係指抗原中能夠由特定抗體識別並特異性結合之部分。當抗原為多肽時,抗原決定基可由連續胺基酸及藉由蛋白質之三級摺疊而毗鄰之非連續胺基酸形成。由連續胺基酸形成之抗原決定基通常在蛋白質變性後得以保留,而由三級摺疊形成之抗原決定基通常在蛋白質變性後喪失。在獨特空間構形下,抗原決定基通常包括至少3個且更通常至少5或8至10個胺基酸。
「結合親和力」一般係指分子(例如抗體)之單一結合位點與其結合搭配物(例如抗原)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之總和的強度。除非另外指示,否則如本文中所使用,「結合親和力」係指體現結合對之成員(例如抗體與抗原)之間的1:1相互作用的固有結合親和力。分子X對其搭配物Y之親和力一般可由解離常數(Kd)表示。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常用方法,包括本文中所描述之彼等方法來量測親和力。低親和力抗體一般緩慢結合抗原且傾向於容易解離,而高親和力抗體一般更快地結合抗原且傾向於保持結合較久。此項技術中已知多種量測結合親和力之方法,可出於本發明之目的使用其中之任一種。以下描述特定說明性實施例。
「或更佳」當在本文中用於指結合親和力時係指分子與其結合搭配物之間的更強結合。「或更佳」當 在本文中用於指更強結合時由較小數值Kd值表示。舉例而言,對抗原具有「0.6nM或更佳」之親和力的抗體,該抗體對該抗原之親和力為<0.6nM,亦即,0.59nM、0.58nM、0.57nM等或小於0.6nM之任何值。
「特異性結合」一般意謂抗體經由其抗原結合結構域結合抗原決定基且該結合需要該抗原結合結構域與該抗原決定基之間存在一定的互補性。根據此定義,當抗體經由其抗原結合域結合抗原決定基比其將結合隨機無關抗原決定基更容易時,稱抗體「特異性結合」該抗原決定基。術語「特異性」在本文中用於限定某一抗體結合某一抗原決定基之相對親和力。舉例而言,可認為抗體「A」對指定抗原決定基具有比抗體「B」更高的特異性,或可稱抗體「A」以比其對相關抗原決定基「D」所具有之特異性更高的特異性結合抗原決定基「C」。
「優先結合」意謂抗體特異性結合抗原決定基比其將結合相關、相似、同源或類似抗原決定基更容易。因此,縱使「優先結合」指定抗原決定基之抗體可能與相關抗原決定基交叉反應,但與該相關抗原決定基相比,此種抗體將更可能結合該抗原決定基。
若抗體優先結合指定抗原決定基或重疊抗原決定基達到其可在某種程度上阻斷參考抗體與該抗原決定基結合的程度,則稱其「競爭性抑制」該參考抗體與該抗原決定基之結合。競爭性抑制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法來測定,例如競爭ELISA分析法。可稱抗體競爭 性抑制參考抗體與指定抗原決定基之結合達至少90%、至少80%、至少70%、至少60%或至少50%。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片語「實質上相似」或「實質上相同」表示兩個數值(一般而言,一個與本發明之抗體相關,而另一個與參考/比較抗體相關)之間的相似性程度之高足以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為該兩個值之間的差異在由該等值(例如,Kd值)量度之生物學特徵的情形下幾乎不具有或不具有生物學及/或統計顯著性。該兩個值之間的差異可小於約50%、小於約40%、小於約30%、小於約20%及/或小於約10%,隨參考/比較抗體值而變化。
「經分離」之多肽、抗體、聚核苷酸、載體、細胞或組合物為呈自然界中未發現之形式的多肽、抗體、聚核苷酸、載體、細胞或組合物。經分離之多肽、抗體、聚核苷酸、載體、細胞或組合物包括已純化至不再呈自然界中所發現之形式的程度的彼等多肽、抗體、聚核苷酸、載體、細胞或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經分離之抗體、聚核苷酸、載體、細胞或組合物為實質上純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實質上純」係指至少50%純(亦即,不含污染物)、至少90%純、至少95%純、至少98%純或至少99%純之材料。
術語「抗體」係指免疫球蛋白分子,其經由該免疫球蛋白分子之可變區內的至少一個抗原識別位點識別並特異性結合標靶,諸如蛋白質、多肽、肽、碳水化合物、聚核苷酸、脂質或上述之組合。如本文中所使用, 術語「抗體」涵蓋完整多株抗體、完整單株抗體、嵌合抗體、人類化抗體、人類抗體、包含抗體之融合蛋白質及任何其他經修飾之免疫球蛋白分子,只要該等抗體展現所要生物活性即可。抗體可屬於五種主要免疫球蛋白類別中之任一種:IgA、IgD、IgE、IgG及IgM,或其子類(同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基於其重鏈恆定域之一致性分別稱為α、δ、ε、γ及μ。不同類別之免疫球蛋白具有不同且熟知的次單元結構及三維構形。抗體可為裸抗體或與諸如毒素、放射性同位素等其他分子結合。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抗體」涵蓋雙特異性及多特異性抗體。
術語「抗體片段」係指完整抗體之一部分。「抗原結合片段」係指完整抗體中結合抗原之部分。抗原結合片段可含有完整抗體之抗原決定可變區。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Fab、Fab'、F(ab')2及Fv片段、線性抗體及單鏈抗體。「抗原結合片段」可為雙特異性或多特異性抗原結合片段。
以下實施例中詳細說明式(I)中之各符號之定義。
在一個實施例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部分結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羥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羥基或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B1為由 表示之基團。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R14、R15、R16及R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Y12、Y13、Y14、Y15及Y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
在另一實施例中,Z11、Z12、Z13、Z14、Z15及Z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R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4為氫原子或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4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5較佳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及R15兩者皆為氫原子,且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尤其氫原子或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R14及R15均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6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7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2為N或CH。
在另一實施例中,Y12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13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3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為N,Y12為N或CH,且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為N,Y12為N或CH, 且Y13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4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5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16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14為N,Y15為N,且Y1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11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12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1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11為C,Z12為C,且 Z1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14較佳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15較佳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16較佳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14為C,Z15為C,且Z1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B2為由 表示之基團。
在另一實施例中,R23、R24、R25、R26及R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Y22、Y23、Y24、Y25及Y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Z22、Z23、Z24、Z25及Z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R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3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2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4為氫原子或胺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4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25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26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R27為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2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23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3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為N,Y22為N,且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為N,Y22為N,且Y23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4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5為N或CH。
在另一實施例中,Y25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26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4為N,Y25為N或CH, 且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Y24為N,Y25為N或CH,且Y26為N或CF。
在另一實施例中,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Y24為N,Y25為N,且Y2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2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3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為N或C,Z22為C,且Z23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1為C,Z22為C,且Z23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24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4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5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6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Z24為N或C,Z25為C,且Z26為N或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Z24為C,Z25為C,且Z26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B1及B2各自獨立地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B1及B2中至少一者為 且在此情況下,另一者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B1,且 B2
在另一實施例中,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
在另一實施例中,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1為氧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3為氧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1及Q3兩者皆為氧原子,且Q2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Q1為氧原子,Q2為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硫原子。
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合物(I)為由式(Ia)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或其鹽(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Ia))。
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合物(I)為由式(Ib)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或其鹽(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Ib))。
化合物(I)之實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化合物A1
化合物A1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14為N; 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1
化合物B1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 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 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 Z22為C;Z23為N或C;(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A1-a
化合物A1-a為具有式(Ia)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較佳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 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 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l-a
化合物B1-a為具有式(Ia)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 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 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 (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A1-b
化合物A1-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Z12為C; 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Z24為N或C; Z25為C;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1-b
化合物B1-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 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 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 (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A2
化合物A2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 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2
化合物B2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 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或胺基;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 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A2-a
化合物A2-a為具有式(Ia)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 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 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2-a
化合物B2-a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 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 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 R24為氫原子或胺基;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A2-b
化合物A2-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B1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R1a,其中R1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11為C;Z12為C;Z13為N; 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胺基;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R2a,其中R2a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Z21為N或C;Z22為C;Z23為N或C;Z24為N或C;Z25為C; Z26為N或C;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B2-b
化合物B2-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 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R13為氫原子;R14為氫原子或胺基;R15為氫原子;R16為氫原子;R17為氫原子;Y11為N;Y12為N或CH;Y13為N或CF;(例如,Y11為N,Y12為N,且Y13為CF;Y11為N,Y12為N,且Y13為N;或Y11為N,Y12為CH,且Y13為N);Y14為N;Y15為N;Y16為N或CF;(例如,Y14為N,Y15為N,且Y16為N;或Y14為N,Y15為N,且Y16為CF);Z11為C;Z12為C;Z13為N; Z14為C;Z15為C;Z16為N;B2為由 表示之基團;R23為氫原子;R24為氫原子或胺基;R25為氫原子;R26為氫原子;R27為氫原子;Y21為N;Y22為N;Y23為N或CF;(例如,Y21為N,Y22為N,且Y23為CF;或Y21為N,Y22為N,且Y23為N);Y24為N;Y25為N或CH;Y26為N或CF;(例如,Y24為N,Y25為N,且Y26為N;Y24為N,Y25為N,且Y26為CF;或Y24為N,Y25為CH,且Y26為N);Z21為N或C; Z22為C;Z23為N或C;(例如,Z21為C,Z22為C,且Z23為N;或Z21為N,Z22為C,且Z23為C)Z24為N或C;Z25為C;Z26為N或C;(例如,Z24為C,Z25為C,且Z26為N;或Z24為N,Z25為C,且Z26為C)
限制條件為i)Y11、Y12、Y13、Y14、Y15及Y16中至少一者為CR1a,ii)Y21、Y22、Y23、Y24、Y25及Y26中至少一者為CR2a,或iii)Z13、Z16、Z23及Z26中至少一者為C;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C2
化合物C2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及B2各自獨立地為 ;且B1及B2中至少一者為 且例如,另一者為 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C2-a
化合物C2-a為具有式(Ia)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及B2各自獨立地為 ;且B1及B2中至少一者為 且例如,另一者為 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 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C2-b
化合物C2-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及B2各自獨立地為 ;且B1及B2中至少一者為 且例如,另一者為 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D2
化合物D2為具有式(I)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B2為由 表示之基團; 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D2-a
化合物D2-a為具有式(Ia)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a)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a)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 B1為由 表示之基團;B2為由 表示之基團;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D2-b
化合物D2-b為具有式(Ib)之化合物,其中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b)表示之部分結構: 由式(IIB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為羥基;R2為羥基或氟原子;B1為由 表示之基團;B2為由 表示之基團;X1及X2兩者皆為氧原子;Q1為氧原子;Q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Q3為氧原子;且 Q4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合物(I)之特定實例包括實例1至實例20及實例3a之化合物。
當化合物(I)呈鹽形式時,該鹽較佳為藥理學上可接受之鹽。實例包括與無機鹼之鹽、與有機鹼之鹽、與無機酸之鹽、與有機酸之鹽及與鹼性或酸性胺基酸之鹽。
與無機鹼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鹼金屬鹽,諸如鈉鹽、鉀鹽及其類似鹽;鹼土金屬鹽,諸如鈣鹽、鎂鹽及其類似鹽;鋁鹽及銨鹽。
與有機鹼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與三甲胺、三乙胺、吡啶、甲基吡啶、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緩血酸胺[叁(羥甲基)甲胺]、第三丁胺、環己胺、苯甲胺、二環己胺及N,N-二苯甲基乙二胺之鹽。
與無機酸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與鹽酸、氫溴酸、硝酸、硫酸及磷酸之鹽。
與有機酸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與甲酸、乙酸、三氟乙酸、鄰苯二甲酸、富馬酸、草酸、酒石酸、馬來酸、檸檬酸、琥珀酸、蘋果酸、甲磺酸、苯磺酸及對甲苯磺酸之鹽。
與鹼性胺基酸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與精胺酸、離胺酸及鳥胺酸之鹽。
與酸性胺基酸之鹽的較佳實例包括與天冬胺酸及麩胺酸之鹽。
當化合物(I)呈鹽形式時,該鹽較佳為與三 乙胺或鈉之鹽,更佳為與三乙胺之鹽。
以下說明本發明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以下製造方法中之各步驟中所使用之原材料化合物及試劑以及所獲得之化合物可各自呈鹽形式,且此種鹽之實例包括與本發明化合物之鹽類似之彼等鹽。
當各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為游離形式時,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將其轉化成目標鹽。當各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為鹽時,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將其轉化成目標游離形式或其他鹽。
各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可呈反應混合物形式或呈粗產物形式直接用於下一反應。替代地,各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舉例而言,諸如濃縮、結晶、再結晶、蒸餾、溶劑萃取、分餾、管柱層析及其類似手段之分離手段自反應混合物中分離並純化。
當各步驟中所使用之原材料化合物及試劑可購自市面時,亦可直接使用市售產品。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在各步驟中之反應中,儘管反應時間視將使用之試劑及溶劑之種類而變化,但其一般為1分鐘至48小時,較佳為10分鐘至8小時。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在各步驟中之反應中,儘管反應溫度視將使用之試劑及溶劑之種類而變化,但其一般為-78℃至300℃,較佳為-78℃至150℃。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在各步驟中之反應中,儘管壓力視將使用之試劑及溶劑之種類而變化,但其 一般為1atm至20atm,較佳為1atm至3atm。
微波合成儀,諸如由Biotage製造之Initiator可用於各步驟中之反應。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儘管反應溫度視將使用之試劑及溶劑之種類而變化,但其一般為室溫至300℃,較佳為50℃至250℃。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儘管反應時間視將使用之試劑及溶劑之種類而變化,但其一般為1分鐘至48小時,較佳為1分鐘至8小時。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在各步驟中之反應中,試劑相對於基質以0.5當量至20當量、較佳0.8當量至5當量之量加以使用。當試劑用作催化劑時,該試劑相對於基質以0.001當量至1當量、較佳0.01當量至0.2當量之量加以使用。當試劑用作反應溶劑時,該試劑以溶劑量加以使用。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各步驟中之反應在無溶劑之情況下或藉由將原材料化合物溶解或懸浮於適合之溶劑中來進行。溶劑之實例包括實例中所描述之彼等溶劑及以下溶劑。
醇:甲醇、乙醇、第三丁醇、2-甲氧基乙醇及其類似物;醚:乙醚、二苯基醚、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及其類似物;芳族烴:氯苯、甲苯、二甲苯及其類似物;飽和烴:環己烷、己烷及其類似物;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及其類似物;鹵化烴: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及其類似物; 腈:乙腈及其類似物;亞碸:二甲亞碸及其類似物;芳族有機鹼:吡啶及其類似物;酸酐:乙酸酐及其類似物;有機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及其類似物;無機酸:鹽酸、硫酸及其類似物;酯:乙酸乙酯及其類似物;酮:丙酮、甲基乙基酮及其類似物;水。
以上提及之溶劑可呈其中兩種或更多種以適當比率之混合物的形式加以使用。
當鹼用於各步驟中之反應時,其實例包括實例中所描述之彼等鹼及以下鹼。
無機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鎂、碳酸鈉、碳酸鈣、碳酸氫鈉及其類似物;有機鹼:三乙胺、二乙胺、吡啶、4-二甲基胺基吡啶、N,N-二甲基苯胺、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烯、咪唑、哌啶及其類似物;金屬醇鹽:乙醇鈉、第三丁醇鉀及其類似物;鹼金屬氫化物:氫化鈉及其類似物;金屬胺化物:胺化鈉、二異丙基胺化鋰、六甲基二矽氮烷基化鋰及其類似物;有機鋰:正丁基鋰及其類似物。
當酸或酸催化劑用於各步驟中之反應時, 其實例包括實例中所描述之彼等酸及酸催化劑以及以下酸及酸催化劑。
無機酸:鹽酸、硫酸、硝酸、氫溴酸、磷酸及其類似物;有機酸:乙酸、三氟乙酸、檸檬酸、對甲苯磺酸、10-樟腦磺酸及其類似物;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複合物、碘化鋅、無水氯化鋁、無水氯化鋅、無水氯化鐵及其類似物。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各步驟中之反應係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來進行,例如以下文獻中所描述之方法:Jikken Kagaku Kouza,第5版,第13-19卷(日本化學學會編);Shin Jikken Kagaku Kouza,第14-15卷(日本化學學會編);Fine Organic Chemistry,第2修訂版(L.F.Tietze,Th.Eicher,Nankodo);Organic Name Reactions,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Essence,Revised Edition(Hideo Togo,Kodansha);ORGANIC SYNTHESES叢書第I-VII卷(John Wiley & Sons Inc);Modern Organic Synthesis in the Laboratory A Collection of Standar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Jie Jack Li,OXFORD UNIVERSITY);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 III,第1卷至第14卷(Elsevier Japan);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Named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由Kiyoshi Tomioka,Kagakudojin翻譯);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VCH Publishers Inc.),1989;或其類似物,或實例中所描述之方法。
在各步驟中,官能基之保護或去保護反應係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來進行,例如以下文獻中所描述之方法:「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4版」,Wiley-Interscience,Inc.,2007(Theodora W.Greene,Peter G.M.Wuts);「Protecting Groups第3版」Thieme,2004(P.J.Kocienski);或其類似物,或實例中所描述之方法。
羥基(例如醇及其類似物之羥基、酚羥基)保護基之實例包括醚型保護基,諸如甲氧基甲基醚、苄基醚、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醚、四氫哌喃基醚及其類似物;羧酸酯型保護基,諸如乙酸酯及其類似物;磺酸酯型保護基,諸如甲磺酸酯及其類似物;以及碳酸酯型保護基,諸如第三丁基碳酸酯及其類似物。
醛之羰基之保護基的實例包括縮醛型保護基,諸如二甲基乙縮醛及其類似物;以及環狀縮醛型保護基,諸如1,3-二噁烷及其類似物。
酮之羰基之保護基的實例包括縮酮型保護基,諸如二甲基縮酮及其類似物;環狀縮酮型保護基,諸如1,3-二噁烷及其類似物;肟型保護基,諸如O-甲基肟及其類似物;以及腙型保護基,諸如N,N-二甲基腙及其類似物。
羧基保護基之實例包括酯型保護基,諸如甲酯及其類似物;以及醯胺型保護基,諸如N,N-二甲基醯胺及其類似物。
硫醇保護基之實例包括醚型保護基,諸如 苄硫醚及其類似物;以及酯型保護基,諸如硫代乙酸酯、硫代碳酸酯、硫代胺基甲酸酯及其類似物。
胺基及諸如咪唑、吡咯、吲哚及其類似物之芳族雜環的保護基的實例包括胺基甲酸酯型保護基,諸如胺基甲酸苯甲酯及其類似物;醯胺型保護基,諸如乙醯胺、苯甲醯胺、異丁醯胺及其類似物;烷基胺型保護基,諸如N-三苯基甲胺及其類似物;以及磺醯胺型保護基,諸如甲磺醯胺及其類似物。
保護基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例如,使用酸、鹼、紫外線、肼、苯肼、N-甲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鈉、四丁基氟化銨、乙酸鈀或三烷基鹵化矽(例如,三甲基碘化矽、三甲基溴化矽)之方法、還原法)加以移除。
當各步驟中進行還原反應時,將使用之還原劑的實例包括金屬氫化物,諸如氫化鋁鋰、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氰基硼氫化鈉、氫化二異丁基鋁(DIBAL-H)、硼氫化鈉、三乙醯氧基硼氫化四甲基銨及其類似物;硼烷,諸如硼烷四氫呋喃複合物及其類似物;雷氏(Raney)鎳;雷氏鈷;氫氣;甲酸;三乙基矽烷及其類似物。當還原碳-碳雙鍵或三鍵時,可採用使用諸如鈀-碳、林德拉氏(Lindlar's)催化劑及其類似物之催化劑的方法。
當各步驟中進行氧化反應時,將使用之氧化劑的實例包括過氧化物,諸如間氯過苯甲酸(mCPBA)、過氧化氫、第三丁基氫過氧化物及其類似物;過氯酸鹽,諸如過氯酸四丁基銨及其類似物;氯酸鹽,諸如氯酸鈉及 其類似物;亞氯酸鹽,諸如亞氯酸鈉及其類似物;過碘酸,諸如過碘酸鈉及其類似物;高價碘試劑,諸如氧碘基苯及其類似物;含錳試劑,諸如二氧化錳、過錳酸鉀及其類似物;鉛,諸如四乙酸鉛及其類似物;含鉻試劑,諸如氯鉻酸吡啶鎓(PCC)、重鉻酸吡啶鎓(PDC)、瓊斯試劑(Jones reagent)及其類似物;鹵素化合物,諸如N-溴丁二醯亞胺(NBS)及其類似物;氧氣;臭氧;硫三氧負離子基-吡啶複合物;四氧化鋨;二氧化硒;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自由基環化反應時,將使用之自由基引發劑的實例包括偶氮化合物,諸如偶氮二異丁腈(AIBN)及其類似物;水溶性自由基引發劑,諸如4,4'-偶氮二-4-氰基戊酸(ACPA)及其類似物;在空氣或氧氣存在下之三乙基硼;過氧化苯甲醯及其類似物。將使用之自由基試劑的實例包括三丁基錫烷、叁(三甲基矽基)矽烷、1,1,2,2-四苯基二矽烷、二苯基矽烷、碘化釤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威悌反應(Wittig reaction)時,將使用之威悌試劑的實例包括亞烷基磷烷及其類似物。亞烷基磷烷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例如藉由使膦酸鎓鹽與強鹼反應來製備。
當各步驟中進行霍納-艾蒙斯反應(Horner-Emmons reaction)時,將使用之試劑的實例包括膦醯基乙酸酯,諸如二甲基膦醯基乙酸甲酯、二乙基膦醯基乙酸乙酯及其類似物;以及鹼,諸如鹼金屬氫化物、有機 鋰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傅列德爾-克拉夫茨反應(Friedel-Crafts reaction)時,將使用之試劑的實例包括路易斯酸與醯基氯之組合或路易斯酸與烷基化劑(例如,烷基鹵化物、醇、烯烴)之組合。替代地,亦可使用有機酸或無機酸而不是路易斯酸,且亦可使用諸如乙酸酐及其類似物之酸酐而不是醯基氯。
當各步驟中進行芳族親核取代反應時,使用親核試劑(例如,胺、咪唑)及鹼(例如,有機鹼)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藉由碳陰離子進行親核性加成反應、藉由碳陰離子進行親核性1,4-加成反應(邁克爾加成反應)或藉由碳陰離子進行親核性取代反應時,將用於產生碳陰離子之鹼的實例包括有機鋰、金屬醇鹽、無機鹼、有機鹼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格任亞試劑(Grignard reagent)時,將使用之格任亞試劑的實例包括鹵化芳基鎂,諸如溴化苯基鎂及其類似物;鹵化烷基鎂,諸如溴化甲基鎂及其類似物;以及其類似物。格任亞試劑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例如,藉由使烷基鹵化物或芳基鹵化物與金屬鎂在作為溶劑之乙醚或四氫呋喃中反應來製備。
當各步驟中進行克諾維納蓋爾縮合反應(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時,使用具有活化亞甲基與兩個吸電子基團之化合物(例如,丙二酸、丙二酸二乙酯、丙二腈等)及鹼(例如,有機鹼、金屬醇鹽、無機鹼) 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維爾斯邁爾-哈克反應(Vilsmeier-Haack reaction)時,使用磷醯氯及醯胺衍生物(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等)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醇、烷基鹵化物或磺酸酯之疊氮化反應時,將使用之疊氮化試劑的實例包括疊氮化磷酸二苯酯(DPPA)、疊氮化三甲基矽、疊氮化鈉及其類似物。舉例而言,對於醇之疊氮化反應,採用使用疊氮化磷酸二苯酯及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DBU)之方法、使用疊氮化三甲基矽及路易斯酸之方法以及其類似方法。
當各步驟中進行還原胺化反應時,將使用之還原劑的實例包括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氰基硼氫化鈉、氫氣及甲酸。當基質為胺化合物時,將使用之羰基化合物的實例包括聚甲醛;醛,諸如乙醛及其類似物;以及酮,諸如環己酮及其類似物。當基質為羰基化合物時,將使用之胺的實例包括氨;一級胺,諸如甲胺及其類似物;二級胺,諸如二甲胺及其類似物;以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光延反應(Mitsunobu reaction)時,使用偶氮二羧酸酯(例如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DIAD)等)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酯化反應、醯胺化反應或脲化反應時,將使用之試劑的實例包括醯基鹵化物,諸如醯基氯、醯基溴及其類似物;活化羧酸,諸如酸酐、活化 酯、硫酸酯及其類似物。羧酸活化劑之實例包括碳化二亞胺縮合劑,諸如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WSCD)及其類似物;三嗪縮合劑,諸如氯化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鎓n水合物(DMT-MM)及其類似物;碳酸酯縮合劑,諸如1,1-羰基二咪唑(CDI)及其類似物;疊氮化磷酸二苯酯(DPPA);苯并三唑-1-基氧基-叁(二甲基胺基膦酸鎓)鹽(BOP試劑);碘化2-氯-1-甲基-吡啶鎓(向山試劑(Mukaiyama reagent));亞硫醯氯;鹵基甲酸低碳烷基酯,諸如氯甲酸乙酯及其類似物;六氟磷酸O-(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HATU);硫酸;其組合及其類似物。當使用碳化二亞胺縮合劑時,可向反應系統中添加諸如1-羥基苯并三唑(HOBt)、N-羥基丁二醯亞胺(HOSu)、二甲基胺基吡啶(DMAP)及其類似物之添加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偶合反應時,將使用之金屬催化劑的實例包括鈀化合物,諸如乙酸鈀(II)、肆(三苯基膦)鈀(0)、二氯雙(三苯基膦)鈀(II)、二氯雙(三乙基膦)鈀(II)、叁(二亞苯甲基丙酮)二鈀(0)、氯化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鈀(II)及其類似物;鎳化合物,諸如肆(三苯基膦)鎳(0)及其類似物;銠化合物,諸如氯化叁(三苯基膦)銠(III)及其類似物;鈷化合物;銅化合物,諸如氧化銅、碘化銅(I)及其類似物;鉑化合物及其類似物。另外,可向反應系統中添加鹼,且其實例包括無機鹼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硫羰基化反應時,典型地 使用五硫化二磷作為硫羰基化劑。替代地,亦可使用具有1,3,2,4-二硫雜二磷雜環丁烷-2,4-二硫化物結構之試劑(例如,2,4-雙(4-甲氧基苯基)-1,3,2,4-二硫雜二磷雜環丁烷-2,4-二硫化物(勞氏試劑(Lawesson reagent))等)而不是五硫化二磷。
當各步驟中進行沃爾-齊格勒反應(Wohl-Ziegler reaction)時,將使用之鹵化劑的實例包括N-碘丁二醯亞胺、N-溴丁二醯亞胺(NBS)、N-氯丁二醯亞胺(NCS)、溴、硫醯氯及其類似物。另外,可藉由使諸如熱、光、過氧化苯甲醯、偶氮二異丁腈及其類似物之自由基引發劑經歷反應系統反應而使反應加速。
當各步驟中進行羥基鹵化反應時,將使用之鹵化劑的實例包括氫鹵酸及無機酸之酸鹵化物,特定言之,用於氯化之鹽酸、亞硫醯氯、磷醯氯及其類似物、用於溴化之48%氫溴酸及其類似物。另外,可採用藉由使醇與三苯基膦及四氯化碳或四溴化碳或其類似物反應來產生烷基鹵化物之方法。替代地,亦可採用經由兩個步驟產生烷基鹵化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醇轉化成相應磺酸酯,接著使該磺酸酯與溴化鋰、氯化鋰或碘化鈉反應。
當各步驟中進行阿爾布佐夫反應(Arbuzov reaction)時,將使用之試劑的實例包括烷基鹵化物,諸如溴乙酸乙酯及其類似物;亞磷酸酯,諸如亞磷酸三乙酯、亞磷酸三(異丙基)酯及其類似物;以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磺酸酯化反應時,將使用 之磺酸酯化劑的實例包括甲磺醯氯、對甲苯磺醯氯、甲磺酸酐、對甲苯磺酸酐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水解反應時,使用酸或鹼作為試劑。酸之實例包括2,2,2-三氟乙酸吡啶。對於第三丁基酯之酸水解反應,可添加甲酸、三乙基矽烷及其類似物以還原性地捕獲副產物第三丁基陽離子。
當各步驟中進行脫水反應時,將使用之脫水劑的實例包括硫酸、五氧化二磷、磷醯氯、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氧化鋁、聚磷酸及其類似物。
各步驟中將使用之羥基保護基的實例包括醚型保護基,諸如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醚及其類似物以及前文所例示之彼等羥基保護基。
各步驟中將使用之胺基保護基的實例包括脒型保護基,諸如N,N-二甲基甲脒及其類似物,以及前文所例示之彼等胺基保護基。
各步驟中之去保護反應亦可使用乙酸、1,1,1,3,3,3-六氟丙-2-醇、三氫氟酸三乙胺、甲胺、2-甲基丙-2-胺或氫氟酸-吡啶、三氟乙酸而不是前文所例示之彼等試劑來進行。
當各步驟中進行重排反應時,將使用之試劑的實例包括鹼,諸如三乙胺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亞磷醯胺反應時,使用亞磷醯胺化劑(例如亞磷醯二胺,諸如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及其類似物;氯亞磷醯胺,諸如2-氰基乙 基二異丙基氯亞磷醯胺及其類似物)及鹼(例如,有機鹼)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硫代亞磷醯胺反應時,使用硫代亞磷醯胺化劑(例如,二丙-2-基氯亞硫磷醯胺2-氰基乙酯)及鹼(例如,有機鹼)作為試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H-膦酸化反應時,將使用之H-膦酸化劑的實例包括亞磷酸二苯酯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H-硫代膦酸化反應時,將使用之H-硫代膦酸化劑的實例包括諸如亞磷酸二苯酯及其類似物之活化劑與諸如硫化鋰及其類似物之硫原子源以及其類似物的組合。
當各步驟中進行縮合反應時,將使用之活化劑的實例包括2,2,2-三氟乙酸吡啶、1H-四唑、5-(乙基硫基)-1H-四唑(在下文中有時稱為5-(乙基硫基)-2H-四唑)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氧化反應時,將使用之氧化劑的實例包括一般用於合成核酸之鹵素(諸如碘及其類似物)及其類似物,以及前文所例示之彼等氧化劑。
當各步驟中進行硫化反應時,將使用之硫化劑的實例包括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烯-3-酮、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烯-3-酮1,1-二氧化物、((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及其類似物。另外,舉例而言,硫-2,6-二甲基吡啶懸浮液、硫-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tetramethylthiuram disulfide, TETD)(H.Vu等人,Tetrahedron Lett.,32,3005-3008(1991))、Beauge氏試劑(R.P.Lyer等人,J.Am.Chem.Soc.,112,1253-1254(1990))及勞氏試劑亦可用於硫化反應。此外,作為形成二硫代磷酸酯結構之方法,可使用Marshall等人之文獻(Science 259:1564-1570,1993)以及Caruthers及Nielsen等人之文獻(WO 1989/011486)作為參考。
當各步驟中進行環化反應時,將使用之活化劑的實例包括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三甲基乙醯氯、六氟磷酸2-(苯甲醯基三唑-1-基氧基)-1,3-二甲基-2-吡咯啶-1-基-1,3,2-二氮雜磷雜環戊烷(BOMP)、N,N-雙(2-噁唑啶基)膦醯氯(BopCl)、焦磷酸及其類似物。當不使用活化劑時,可在加熱下進行反應。另外,可向反應系統中添加鹼。鹼之實例包括有機鹼及其類似物。
當各步驟中進行核鹼基與核糖之間的成鍵反應時,將使用之活化劑的實例包括N-(三甲基矽基)乙醯亞胺酸三甲基矽基酯、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基酯及其類似物。
當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 時,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1a)或(1b)及化合物(2a)或(2b)製造化合物(IA)。
其中PGa為羥基保護基,且其他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替代地,當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表示之部分結構時,亦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8a)或(8b)及化合物(9a)或(9b)製造化合物(IA)。
其中PGb為羥基保護基,且其他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當部分結構: 為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時: 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15a)或(15b)及化合物(2a)或(2b)製造化合物(IB)。
其中各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替代地,當部分結構:
為由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時,亦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8a)或(8b)及化合物(21a)或(21b)製造化合物(IB)。
其中PGc為羥基保護基,且其他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羥基保護基PGa、PGb或PGc之較佳實例包括醚型保護基,諸如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醚、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醚及其類似物。
當R1及R2各自為羥基時,可對羥基進行保護。羥基保護基之較佳實例包括醚型保護基,諸如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醚、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醚及其類似物。
當R1為羥基時,可藉由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對該羥基及由PGa表示之羥基進行保護:
在此情況下,R1羥基受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保護之化合物: 係在用於移除PGa之去保護反應中產生。
當B1具有官能基時,可對官能基進行保護。舉例而言,當B1為由 表示之基團,且R14為-NH2基團時,可對-NH2基團進行保護。另外,舉例而言,當B1為由 表示之基團時,可對-NH2基團進行保護。
當B2具有官能基時,可對官能基進行保護。舉例而言,當B2為由 表示之基團,且R24為-NH2基團時,可對-NH2基團進行保護。另外,舉例而言,當B2為由 表示之基團時,可對-NH2基團進行保護。
-NH2基團保護基之較佳實例包括醯胺型保護基,諸如苯甲醯胺、異丁醯胺及其類似物;以及脒型保護基,諸如N,N-二甲基甲脒及其類似物。
以上提及之化合物(1a)、化合物(1b)、化合物(9a)及化合物(9b)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27)製造。
其中各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以上提及之化合物(2a)、化合物(2b)、化合物(8a)及化合物(8b)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29)製造。
其中各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以上提及之化合物(15a)、化合物(15b)、化合物(21a)及化合物(21b)可根據以下方法自化合物(31)製造。
其中各符號如以上所定義。
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手段對如此獲得之化合 物(I)的取代基進行修飾(亦即,取代基引入、官能基轉化),以得到化合物(I)中所涵蓋之另一化合物或其鹽。可採用已知的一般方法用於取代基引入及官能基轉化,且其實例包括將鹵素原子(例如,氟、氯、溴、碘)或視情況鹵化之C1-6烷基磺醯氧基[例如,甲磺醯氧基、乙磺醯氧基、三氯甲磺醯氧基、三氟甲磺醯氧基(三氟甲磺酸酯)]轉化至甲基、環丙基、乙烯基、氰基、甲醯基、羰基、羧基、羥基、胺基、硼烷基及其類似物;藉由賽費特-吉爾伯特同系化反應(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 reaction)將甲醯基轉化至乙炔基;藉由水解將酯轉化至羧基;藉由醯胺化將羧基轉化至胺甲醯基;藉由還原將羧基轉化至羥甲基;藉由還原或烷基化將羰基轉化至醇;羰基之還原胺化;羰基之肟化;胺基之醯化;胺基之脲化;胺基之磺醯化;胺基之烷基化;藉由胺對已活化之鹵素進行置換或胺化;羥基之烷基化;及羥基之置換或胺化。
在取代基引入及官能基轉化之情況下,當化合物具有可能發生不合需要之反應的反應性部分時,可視需要預先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將保護基引入反應性部分中。藉由在目標反應之後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移除保護基,可製得本發明中所涵蓋之化合物。
舉例而言,當原材料化合物或中間物具有胺基、羧基或羥基時,可藉由一般用於肽化學及其類似領域之保護基來保護此等基團。藉由在反應之後視需要移除保護基,可獲得目標化合物。
當化合物(I)含有諸如光學異構體、立體異構體、區位異構體、旋轉異構體及其類似物之異構體時,化合物(I)中亦涵蓋任何異構體及其混合物。舉例而言,當化合物(I)含有光學異構體時,化合物(I)中亦涵蓋自外消旋化合物拆分之光學異構體。此等異構體可根據本身已知的合成方法及本身已知的分離方法(例如,濃縮、溶劑萃取、管柱層析及再結晶)獲得為單一產物。
化合物(I)可為晶體,且化合物(I)中涵蓋單一晶體形式及晶體形式混合物兩者。晶體可藉由根據本身已知的結晶方法進行結晶來製造。
化合物(I)可為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共晶體或其鹽。共晶體或其鹽意謂在室溫下由兩種或更多種特殊固體組成之結晶物質,各固體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結構、熔點、熔融熱、吸濕性及穩定性)。共晶體或其鹽可根據本身已知的共結晶方法製造。
化合物(I)可為水合物、非水合物、溶劑合物或非溶劑合物,且其均涵蓋在化合物(I)中。
化合物(I)亦涵蓋經同位素(例如,2H、3H、11C、14C、18F、35S、125I)及其類似物標記或取代之化合物。經同位素標記或取代之化合物可用作例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中所使用之示蹤劑(PET示蹤劑),且適用於醫學診斷領域及其類似領域。
化合物(I)可為前藥。
化合物(I)之前藥意謂在活體中在生理條件 下利用由於酶、胃酸及其類似物所致之反應而轉化至化合物(I)的化合物,亦即,藉由酶促氧化、還原、水解及其類似反應而轉化至化合物(I)之化合物;藉由由於胃酸及其類似物所致之水解及其類似反應而轉化至化合物(I)之化合物。
化合物(I)之前藥的實例包括(1)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胺基經受醯化、烷基化或磷酸化而獲得的化合物(例如,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胺基經受二十烷醯基化、丙胺醯化、戊基胺基羰基化、(5-甲基-2-側氧基-1,3-二氧雜環戊烯-4-基)甲氧基羰基化、四氫呋喃基化、吡咯啶基甲基化、三甲基乙醯氧基甲基化、第三丁基化、乙氧基羰基化、第三丁氧基羰基化、乙醯化或環丙基羰基化而獲得的化合物);(2)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羥基經受醯化、烷基化、磷酸化或硼酸化而獲得的化合物(例如,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羥基經受乙醯化、棕櫚醯化、丙醯化、三甲基乙醯化、琥珀醯化、反丁烯二醯化、丙胺醯化或二甲基胺基甲基羰基化而獲得的化合物);(3)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羧基經受酯化或醯胺化而獲得的化合物(例如,藉由使化合物(I)中之羧基經受乙基酯化、苯基酯化、羧甲基酯化、二甲基胺基乙基酯化、三甲基乙醯氧基甲基酯化、乙氧基羰氧基乙基酯化、酞基酯化、(5-甲基-2-側氧基-1,3-二氧雜環戊烯-4-基)甲基酯化、環己氧基羰基乙基酯化或甲基醯胺化而獲得的化合物)。此等化合 物可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自化合物(I)製得。
化合物(I)之前藥亦可為如「IYAKUHIN no KAIHATSU(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s)」,第7卷,Design of Molecules,第163-198頁,由HIROKAWA SHOTEN出版(1990)中所描述之在生理條件下轉化至化合物(I)之化合物。
在本說明書中,前藥可呈鹽形式,且此種鹽之實例包括與由式(I)表示之化合物之鹽類似的彼等鹽。
化合物(I)亦可用作抗體(或肽抗原識別序列)-藥物結合物中之有效負載(該有效負載為對應於以上提及之藥物的部分)。當化合物(I)用作有效負載時,化合物(I)可經由連接子鍵結至抗體(或肽抗原識別序列)。
以上提及之有效負載的實例包括(1)化合物(I),其中B1為由 表示之基團;及(2)化合物(I),其中B2為由 表示之基團。
當化合物(I)用作有效負載時,可如下將化 合物(I)轉化成抗體(或肽抗原識別序列)-藥物結合物。
(1)將式(I)中之B1轉化至由 表示之基團,或將式(I)中之B2轉化至由 表示之基團,其中Ra及Rb各自獨立地為(i)C1-6烷基;(ii)醯基;或(i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其中R為鍵結至抗體或肽抗原識別序列之連接子(鍵為連接子與抗體或肽抗原識別序列之側鏈中的官能基之間的共價鍵);且各R'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2)將式(I)中之R1及R2各自獨立地轉化至由下式表示之基團:-OR3,其中R3為(i)C1-6烷基;(ii)醯基(較佳為C1-6烷氧基-羰基);(i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iv)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v)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v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v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vi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ix)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其中諸式中之各R及各R'各自如以上所定義。
(3)將式(I)中之Q2H及Q4H各自獨立地轉化至(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SR4,其中R4為(a)C1-6烷基;(b)醯基;(c)由下式表示之基團:-SR;(d)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e)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f)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g)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h)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OR5,其中R5為(a)C1-6烷基;(b)醯基;(c)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d)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e)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f)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iii)由下式表示之基團:-NHR6,其中R6為(a)C1-6烷基;(b)醯基;(c)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d)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e)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其中諸式中之各R及各R'各自如以上所定義。
另外,當化合物(I)用作有效負載時,可使用以下文獻中所描述之連接子:Chem.Rev.,114,9154-9218(2014);Pharma.Res.32,3526-3540(2015);Bioconjugate Chem.21,5-13(2010);The AAPS journal,17,339-351(2015);WO 2011/005761;及其類似物。
本發明亦提供以下特定實施例。
實施例1.一種化合物,其具有式(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由式(A-1)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或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B1為由式(B 1 -A)或式(B 1 -B)表示之基團: R13、R14、R15、R16及R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11、Y12、Y13、Y14、Y15及Y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Z11、Z12、Z13、Z14、Z15及Z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2為由式(B 2 -A)或式(B 2 -B)表示之基團: R23、R24、R25、R26及R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21、Y22、Y23、Y24、Y25及Y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Z21、Z22、Z23、Z24、Z25及Z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 R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限制條件為:B1或B2中至少一者為 其中:R18為氫或C1-6烷基;且R19為鹵素原子。
實施例2.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9為氟或氯。
實施例3.如實施例1或實施例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
實施例4.如實施例1或實施例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I):
實施例5.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為羥基。
實施例6.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為氟原子。
實施例7.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實施例5或實施例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2為羥基。
實施例8.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實施例5或實施例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2為氟原子。
實施例9.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4為硫原子。
實施例10.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氧原子。
實施例11.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硫原子。
實施例12.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或實施例5至實施例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II):
實施例13. 如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4至實施例6或實施例9至實施例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III):
實施例14.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1為:
實施例15.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為:
實施例16. 如實施例2至實施例1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9為氟原子。
實施例17.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氫。
實施例18.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甲基。
實施例19. 如實施例14或實施例16至實施例1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20. 如實施例19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1. 如實施例2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2. 如實施例2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3. 如實施例15至實施例1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24. 如實施例2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5. 如實施例24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6. 如實施例25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7. 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8. 如實施例27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29. 如實施例27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30.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2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該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為二(三乙胺)鹽或二鈉鹽。
實施例3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實施例32. 一種化合物,其具有式(XIV):(CD-L)n-A (XIV),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至式(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氫、胺基或鹵素原子;B3及B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團;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CH2或硫原子; 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L為連接子;A為抗體;且n為1至10。
實施例33.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
實施例34. 如實施例32或實施例3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實施例35. 如實施例31至實施例3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1及Q3為氧原子。
實施例36.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37.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38.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39.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0.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V-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1.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2.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3.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4.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5. 如實施例3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X-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46.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4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L為-X3-T-Z-Q-; X3為-(CH2)o-、;o為1、2或3;或X3不存在;T為肽或不存在;Z為間隔基;Q為異雙官能基團或異三官能基團,或不存在。
實施例47. 如實施例4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XX):
實施例48. 如實施例4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XXI):
實施例49. 如實施例46至實施例4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3; T為;且R10a及R1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及視情況經取代之C1-6烷基。
實施例50. 如實施例49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3
實施例51. 如實施例46至實施例5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Z為或-(CH2CH2O)s-; m為1、2、3、4、5或6;且s為1、2、3、4、5、6、7、8、9或10。
實施例52. 如實施例46至實施例4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3為-CH2-; Z為;且p為1、2、3、4、5、6、7、8、9或10。
實施例53. 如實施例46至實施例4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3為-CH2CH2-; Z為;q為1、2、3、4、5或6;且r為1、2、3、4、5或6。
實施例54. 如實施例46至實施例5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為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的異雙官能基團:
R29為氫或C1-6烷基;R30a及R3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1-6烷基、鹵基、-C(=O)OR29、-NH2、C1-6烷氧基、-CN、-NO2及-OH;R31a及R31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1-6烷基、鹵基、-C(=O)OR29、-NH2、-N(CH3)、C1-6烷氧基、-CN、-NO2及-OH;且*指示與該抗體連接之任何可利用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連接點。
實施例55. 如實施例5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XXII): 其中:R10a及R10b獨立地為C1-3烷基;且m為2、3、4或5。
實施例56. 如實施例55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XXIII): 其中p為4、5或6。
實施例57. 如實施例5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XXXIV): 其中:q為1、2或3;且r為1、2或3。
實施例58.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5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n為2至8。
實施例59.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5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及B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8員至14員稠合雙環芳族雜環。
實施例60. 如實施例59之化合物,或其醫 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為由式(B 3 -A)或式(B 3 -B)表示之基團: R13、R14、R15、R16及R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11、Y12、Y13、Y14、Y15及Y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Z11、Z12、Z13、Z14、Z15及Z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4為由式(B 4 -A)或式(B 4 -B)表示之基團: R23、R24、R25、R26及R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21、Y22、Y23、Y24、Y25及Y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Z21、Z22、Z23、Z24、Z25及Z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實施例61.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6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或B4中之至少一者為: R18為氫或C1-6烷基;且R19為鹵素原子。
實施例62. 如實施例6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為:
實施例63. 如實施例6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為:
實施例64. 如實施例61至實施例6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9為氟原子。
實施例65. 如實施例61至實施例6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氫。
實施例66. 如實施例61至實施例6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甲基。
實施例67. 如實施例62或實施例64至實 施例6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68. 如實施例67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69. 如實施例68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70. 如實施例69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71. 如實施例63至實施例6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72. 如實施例7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73. 如實施例7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74. 如實施例7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75.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39、實施例44或實施例46至實施例7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氧原子。
實施例76.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39、實施例44或實施例46至實施例7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硫原子。
實施例77.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35、實施例40至實施例43、實施例45、實施例46、實施例49至實施例54或實施例58至實施例7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4為氧原子。
實施例78.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35、實施例40至實施例43、實施例45、實施例46、實施例49至實施例54或實施例58至實施例7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4為硫原子。
實施例79.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7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1及X2為氧原子且R1及R2獨立地為羥基、氟原子或氯原子。
實施例80. 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7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抗GCC抗體。結合人類鳥苷酸環化酶C(GCC)之抗體揭示於例如US 20130315923及WO 2011050242中。
實施例81. 如實施例8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ID.No.1之重鏈區域的抗GCC抗體。
實施例82. 如實施例80或實施例8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ID.No.2之輕鏈區域的抗GCC抗體。
實施例83.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實施例32至實施例8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實施例84. 一種治療患者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0或實施例32至實施例8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 之鹽,其中該患者患有癌症。
實施例85. 如實施例84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實施例86. 如實施例85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實施例87. 如實施例84至實施例8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適用於治療癌症之第二治療劑。
實施例88. 如實施例31或實施例88之醫藥組合物,其係用於治療癌症。
實施例89. 如實施例88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實施例90. 如實施例88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實施例91. 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0或實施例32至實施例8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治療癌症。
實施例92. 如實施例91之化合物,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實施例93. 如實施例91之化合物,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實施例94. 一種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0或實施例32至實施例8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用以治療癌症之藥物。
實施例95. 如實施例94之用途,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實施例96. 如實施例94之用途,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實施例97. 一種套組,其包括如實施例1至實施例30或實施例32至實施例8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關於向患有癌症之患者投與該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說明書。
實施例98. 如實施例97之套組,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實施例99. 如實施例97之套組,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實施例100. 如實施例97至實施例99中任一項之套組,其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
實施例101. 一種化合物,其具有式(XL):CD-L1-R28 (XL),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至式(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氫、胺基或鹵素原子;B3及B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團;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CH2或硫原子; Q1、Q2、Q3及Q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L1為連接子;R28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N3、-ONH2、-OH、-CN、-NO2、-CHO、-NR29C(=O)CH=CH2、-SH、-S(=O)2(CH=CH2)、-NR29C(=O)CH2Br、-NR29C(=O)CH2I、-C(=O)NHNH2、-CO2H、-NH2、-C≡CH、 R29為氫或C1-6烷基;R30a及R3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1-6烷基、鹵基、-C(=O)OR29、-NH2、C1-6烷氧基、-CN、-NO2及-OH;R31a及R31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1-6烷基、鹵基、-C(=O)OR29、-NH2、-N(CH3)、C1-6烷氧基、-CN、-NO2及-OH;且該連接子經由任何可利用碳、氮、氧或硫原子連接至環狀二核苷酸。
實施例102.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
實施例103. 如實施例101或實施例10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1及X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實施例104.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1及Q3為氧原子。
實施例105.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06.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07.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08.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09.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V-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0.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1.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2.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3.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VIII-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4. 如實施例10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XXIX-A)表示之基團:
實施例115.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L為-X3-T-Z-; X3為-(CH2)o-、;o為1、2或3;或X3不存在;T為肽或不存在;且Z為間隔基。
實施例116. 如實施例115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3; T為;且R10a及R1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及視情況經取代之C1-6烷基。
實施例117. 如實施例11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3
實施例118. 如實施例115至實施例11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Z為或-(CH2CH2O)s-;m為1、2、3、4、5或6;且s為1、2、3、4、5、6、7、8、9或10。
實施例119. 如實施例115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3為-CH2-; Z為;且p為1、2、3、4、5、6、7、8、9或10。
實施例120. 如實施例115之化合物,或其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3為-CH2CH2-; Z為;q為1、2、3、4、5或6;且r為1、2、3、4、5或6。
實施例121.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2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及B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8員至14員稠合雙環芳族雜環。
實施例122. 如實施例12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為由式(B 3 -A)或式(B 3 -B)表示之基團: R13、R14、R15、R16及R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11、Y12、Y13、Y14、Y15及Y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Z11、Z12、Z13、Z14、Z15及Z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4為由式(B 4 -A)或式(B 4 -B)表示之基團: R23、R24、R25、R26及R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21、Y22、Y23、Y24、Y25及Y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Z21、Z22、Z23、Z24、Z25及Z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實施例123.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2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或B4中之至少一者為: R18為氫或C1-6烷基;且R19為鹵素原子。
實施例124. 如實施例12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為:
實施例125. 如實施例12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為:
實施例126. 如實施例123至實施例1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9為氟原子。
實施例127. 如實施例123至實施例12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氫。
實施例128. 如實施例123至實施例12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8為甲基。
實施例129. 如實施例124或實施例126至實施例12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130. 如實施例129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131. 如實施例13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 群:
實施例132. 如實施例13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133. 如實施例125至實施例12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1-6烷基取代。
實施例134. 如實施例13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 群:
實施例135. 如實施例134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 群:
實施例136. 如實施例135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實施例137.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08、實施例113或實施例115至實施例1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氧原子。
實施例138.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08、實施例113或實施例115至實施例1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2為硫原子。
實施例139.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04、 實施例109至實施例112、實施例114或實施例115至實施例1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4為氧原子。
實施例140.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04、實施例109至實施例112、實施例114或實施例115至實施例1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4為硫原子。
實施例141.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4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1及X2為氧原子且R1及R2獨立地為羥基或鹵原子。
實施例142. 如實施例101至實施例14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8
實施例143. 如實施例142之化合物,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因為化合物(I)或其前藥(在本說明書中,有時集體縮寫為「本發明化合物」)具有STING促效活性,故其可能適用作癌症預防或治療劑、癌症生長抑制劑或癌症轉移抑制劑。
因為本發明化合物顯示STING促效活性,且在效力表現、藥物動力學(例如,吸收、分佈、代謝、排出)、溶解度(例如,水溶解度)、與其他藥物之相互作用(例如,藥物-代謝酶抑制作用)、安全性(例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基因毒性、繁殖毒性、心臟毒性、致癌性、中樞毒性)及穩定性(例如,化學穩定性、遇酶時穩定性)方面優越,故其可能適用作藥物。
因此,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增加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倉鼠、兔、貓、狗、牛、羊、猴、人類)之STING活性。
本發明化合物可用作藥物,諸如用於預防或治療可能受STING影響之疾病(在本說明書中,有時縮寫為「STING相關疾病」),例如癌症[例如,結腸直腸癌(例如,結腸直腸癌、直腸癌、肛門癌、家族性結腸直腸癌、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直腸癌、胃腸基質腫瘤)、肺癌(例如,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惡性間皮瘤)、間皮瘤、胰臟癌(例如,胰臟導管癌、胰臟內分泌腫瘤)、咽癌、喉癌、食道癌、胃癌(例如,乳頭狀腺癌、黏液腺癌、腺鱗狀癌)、十二指腸癌、小腸癌、乳癌(例如,侵襲性導管癌、非侵襲性導管癌、發炎性乳癌)、卵巢癌(例如,卵巢上皮癌、性腺外生殖細胞腫瘤、卵巢生殖細胞腫瘤、卵巢低惡性潛能腫瘤)、睪丸腫瘤、前列腺癌(例如,激素依賴性前列腺癌、非激素依賴性前列腺癌、性去勢療法抗性前列腺癌)、肝癌(例如,肝細胞癌、原發性肝癌、肝外膽管癌)、甲狀腺癌(例如,甲狀腺髓樣癌)、腎癌(例如,腎細胞癌(例如,透明細胞腎細胞癌)、腎盂及輸尿管移行細胞癌)、子宮癌(例如,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子宮肉瘤)、妊娠期絨毛膜癌、腦腫瘤(例如,髓母細胞瘤、神經膠質瘤、松果體星形細胞腫瘤、纖維性星形細胞瘤、瀰漫性星形細胞瘤、退行性星形細胞瘤、垂體腺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皮膚癌(例如,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肉瘤(例如,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軟組織肉瘤、梭形細胞肉瘤)、惡性骨腫瘤、膀胱癌、血液癌(例如,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未知原發性癌]的藥劑、癌症生長抑制劑、癌症轉移抑制劑、細胞凋亡促進劑、癌前病變(例如,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治療劑及其類似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癌症選自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癌症為實性瘤或淋巴瘤。
特定言之,本發明化合物可用作針對結腸直腸癌、乳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或肺癌之藥物。
本發明化合物可依原樣或呈與藥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混合物的形式作為藥物經口或非經腸投與哺乳動物(較佳為人類)。
以下詳細說明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之藥物(在下文中有時縮寫為「本發明之藥物」)。本發明藥物之劑型的實例包括經口製劑,諸如錠劑(例如,糖衣錠劑、膜衣錠劑、舌下錠劑、口腔錠劑、經口崩解錠劑)、丸劑、顆粒劑、粉劑、膠囊劑(例如,軟膠囊、微膠囊)、糖漿、乳液、懸浮液、膜(例如,經口可崩解膜、口腔黏膜黏附膜)及其類似物。另外,本發明藥物之劑型的實例包括非經腸製劑,諸如注射、點滴輸注、經皮吸收型製劑(例如,離子電滲經皮吸收型製劑)、栓劑、軟膏、鼻用製劑、肺用製劑、眼用 滴劑及其類似物。此外,本發明藥物可為釋放控制製劑,諸如即時釋放製劑、持續釋放製劑(例如,持續釋放微膠囊)及其類似物。
作為本發明藥物之劑型,亦可使用奈米粒子製劑及使用細菌衍生膜之製劑。
可根據製劑領域中通常使用之本身已知的方法(例如,日本藥典(Japanese Pharmacopoeia)中所描述之方法等)來製備本發明藥物。另外,本發明藥物可視需要含有適合量之製劑領域中通常使用之添加劑,諸如賦形劑、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甜味劑、表面活性劑、懸浮劑、乳化劑、著色劑、防腐劑、芳香劑、矯味劑、穩定劑、增稠劑及其類似物。藥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實例包括此等添加劑。
舉例而言,可使用賦形劑、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及其類似物來製備錠劑,且可使用賦形劑、黏合劑及崩解劑來製備丸劑或顆粒劑。可使用賦形劑及其類似物來製備粉劑或膠囊劑,可使用甜味劑及其類似物來製備糖漿,且可使用懸浮劑、表面活性劑、乳化劑及其類似物來製備乳液或懸浮液。
賦形劑之實例包括乳糖、蔗糖、葡萄糖、澱粉、蔗糖、結晶纖維素、粉狀甘草、甘露糖醇、碳酸氫鈉、磷酸鈣及硫酸鈣。
黏合劑之實例包括5wt%至10wt%澱粉液體糊劑、10wt%至20wt%阿拉伯樹膠溶液或明膠溶液、1 wt%至5wt%黃芪膠溶液、羧甲基纖維素溶液、海藻酸鈉溶液及甘油。
崩解劑之實例包括澱粉及碳酸鈣。
潤滑劑之實例包括硬脂酸鎂、硬脂酸、硬脂酸鈣及經純化之滑石。
甜味劑之實例包括葡萄糖、果糖、轉化糖、山梨糖醇、木糖醇、甘油及單糖漿。
表面活性劑之實例包括月桂基硫酸鈉、聚山梨醇酯80、脫水山梨糖醇單脂肪酸酯及聚乙二醇40硬脂酸酯。
懸浮劑之實例包括阿拉伯樹膠、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及膨土。
乳化劑之實例包括阿拉伯樹膠、黃芪膠、明膠及聚山梨醇酯80。
舉例而言,當本發明藥物為錠劑時,將例如賦形劑(例如,乳糖、蔗糖、澱粉)、崩解劑(例如,澱粉、碳酸鈣)、黏合劑(例如,澱粉、阿拉伯樹膠、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羥丙基纖維素)或潤滑劑(例如,滑石、硬脂酸鎂、聚乙二醇6000)添加至本發明化合物,並且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壓縮模製,接著對於遮蔽味道、腸溶性或持久性之目的在必要時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對模製產物進行包覆,從而得到錠劑。作為包覆用包覆劑,可使用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氧乙二醇、Tween 80、 Pluronic F68、醋酸酞酸纖維素、酞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醋酸琥珀酸羥甲基纖維素、Eudragit(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共聚物,由Rohm,DE製造)及顏料(例如,氧化鐵紅、二氧化鈦)。
注射物之實例包括靜脈內注射以及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肉內注射、腹膜內注射、點滴注射及其類似注射。
此種注射物係根據本身已知的方法或藉由使本發明化合物溶解、懸浮或乳化於滅菌水性或油性液體中而製備。水性液體之實例包括生理食鹽水、含葡萄糖或其他輔助藥物(例如,D-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氯化鈉)之等滲溶液及其類似物。水性液體可含有適合之增溶劑,諸如醇(例如,乙醇)、多元醇(例如,丙二醇、聚乙二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聚山梨醇酯80、HCO-50)及其類似物。油性液體之實例包括芝麻油、大豆油及其類似物。油性液體可含有增溶劑。該增溶劑之實例包括苯甲酸苯甲酯、苯甲醇及其類似物。另外,注射物可與緩衝液(例如,磷酸鹽緩衝液、乙酸鈉緩衝液)、安撫劑(例如,氯化苄烷銨、鹽酸普羅卡因)、穩定劑(例如,人類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防腐劑(例如,苯甲醇、苯酚)及其類似物。所製備之注射物一般可填充於安瓿中。
儘管本發明藥物中之本發明化合物含量視醫藥製劑之形式而變化,但其相對於整個製劑一般佔約0.01wt%至約100wt%,較佳佔約2wt%至約85wt%,更 佳佔約5wt%至約70wt%。
儘管本發明藥物中之添加劑含量視醫藥製劑之形式而變化,但其相對於整個製劑一般佔約1wt%至約99.9wt%,較佳佔約10wt%至約90wt%。
本發明化合物穩定且具有低毒性,並且可安全使用。儘管本發明化合物之每日劑量視患者之病狀及體重、化合物種類、投與途徑及其類似因素而變化,但在例如經口投與患者以用於治療癌症之情況下,對成人(體重約60kg)之每日劑量為約1至約1000mg,較佳為約3至約300mg,更佳為約10至約200mg本發明化合物,其可呈單次投與之形式給與或每日分2或3份投與。
當本發明化合物非經腸投與時,其一般呈液體(例如,注射液)形式投與。儘管本發明化合物之劑量視投與個體、目標器官、症狀、投與方法及其類似因素而變化,但相對於1kg體重,其為例如約0.01mg至約100mg,較佳為約0.01至約50mg,更佳為約0.01至約20mg,該劑量較佳藉由靜脈內注射給與。
本發明化合物可與其他藥物並行使用。特定言之,本發明化合物可與諸多藥物,諸如激素治療劑、化學治療劑、免疫治療劑、抑制細胞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之作用的藥物及其類似藥物一起使用。在下文中,將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使用之藥物縮寫為伴隨藥物。
「激素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磷雌酚(fosfestrol)、己烯雌酚(diethylstylbestrol)、氯烯雌醚 (chlorotrianisene)、醋酸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醋酸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 acetate)、醋酸賽普羅特博(cyproterone acetate)、達那唑(danazol)、烯丙雌醇(allylestrenol)、孕三烯酮(gestrinone)、美帕曲星(mepartricin)、雷洛昔芬(raloxifene)、奧美昔芬(ormeloxifene)、左美洛昔芬(levormeloxifene)、抗雌激素(例如,檸檬酸他莫西芬(tamoxifen citrate)、檸檬酸托瑞米芬(toremifene citrate))、避孕丸劑製劑、美雄烷(mepitiostane)、睪內酯(testrolactone)、胺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LH-RH促效劑(例如,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布舍瑞林(buse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醋酸亮丙瑞林)、屈洛昔芬(droloxifen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磺酸乙炔雌二醇、芳香酶抑制劑(例如,鹽酸法倔唑(fadrozole hydrochloride)、阿那曲唑(anastrozole)、瑞曲唑(re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伏氯唑(vorozole)、福美斯坦(formestane))、抗雄激素(例如,氟他胺(flutamide)、比卡魯胺(bicartamide)、尼魯米特(nilutamide)、恩紮魯胺(enzalutamide))、5α-還原酶抑制劑(例如,非那雄胺(finasteride)、依立雄胺(epristeride)、度他雄胺(dutasteride))、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例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培尼松龍(prednisol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曲安西龍(triamcinolone))、雄激素合成抑制劑(例如,阿比特龍(abiraterone))、類視黃醇及延遲類 視黃醇代謝之藥物(例如,利阿唑(liarozole))、甲狀腺激素及其DDS(藥物遞送系統)製劑。
「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烷基化劑、抗代謝劑、抗癌抗生素及植物衍生抗癌劑。
「烷基化劑」之實例包括氮芥(nitrogen mustard)、鹽酸氮芥-N-氧化物、苯丁酸氮芥(chlorambutyl)、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依弗醯胺(ifosfamide)、噻替派(thiotepa)、卡波醌(carboquone)、甲苯磺酸英丙舒凡(improsulfan tosylate)、白消安(busulfan)、鹽酸尼莫司汀(nimustine hydrochlorid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美法侖(melphalan)、達卡巴嗪(dacarbazine)、雷莫司汀(ranimustine)、磷酸鈉雌莫司汀(sodium estramustine phosphate)、三乙烯蜜胺(triethylenemelamine)、雙氯乙基亞硝脲(car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鏈脲黴素(streptozocin)、哌泊溴烷(pipobroman)、依託格魯(etoglucid)、卡鉑(carboplatin)、順鉑(cisplatin)、米鉑(miboplatin)、奈鉑(nedaplat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六甲蜜胺(altretamine)、胺莫司汀(ambamustine)、鹽酸二溴螺銨(dibrospidium hydrochloride)、福莫司汀(fotemustine)、松龍苯芥(prednimustine)、嘌嘧替派(pumitepa)、利博莫司汀(ribomustin)、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曲奧舒凡(treosulphan)、奧曲法胺(osptrophhamide)、淨司他丁斯酯(zinostatin stimalamer)、阿多來新(adozelesin)、半胱胺亞硝脲(cystemustine)、比折來新(bizelesin)及其DDS製劑。
「抗代謝劑」之實例包括巰基嘌呤(mercaptopurine)、6-巰基嘌呤核糖苷、硫代肌苷(thioinosine)、胺甲葉酸(methotrexate)、培美曲塞(pemetrexed)、依諾他濱(enocitabine)、阿糖胞苷(cytarabine)、阿糖胞苷十八烷基磷酸鈉(cytarabine ocfosfate)、鹽酸環胞苷(ancitabine hydrochloride)、5-FU藥物(例如,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替加氟(tegafur)、UFT、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卡莫氟(carmofur)、加洛他濱(gallocitabine)、乙嘧替氟(emitefur)、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胺基蝶呤(aminopterine)、奈紮拉濱(nelzarabine)、甲醯四氫葉酸鈣(leucovorin calcium)、tabloid、甘胺硫嘌呤(butocine)、亞葉酸鈣(calcium folinate)、左亞葉酸鈣(levofolinate calcium)、克拉屈濱(cladribine)、乙嘧替氟、氟達拉濱(fludarabine)、吉西他濱(gemcitabine)、羥基脲(hydroxycarbamide)、噴司他丁(pentostatin)、吡曲克辛(piritrexim)、碘苷(idoxuridine)、米托胍腙(mitoguazone)、噻佐夫林(thiazophrine)、胺莫司汀、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及其DDS製劑。
「抗癌抗生素」包括放線菌素D(actinomycin-D)、放線菌素C、絲裂黴素C(mitomycin-C)、色黴素A3(chromomycin-A3)、鹽酸博來黴素(bleomycin hydrochloride)、硫酸博來黴素(bleomycin sulfate)、硫酸培洛黴素(peplomycin sulfate)、鹽酸柔紅黴素(daunorubicin hydrochloride)、鹽酸阿黴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鹽酸阿拉黴素(aclarubicin hydrochloride)、鹽酸吡拉黴素 (pirarubicin hydrochloride)、鹽酸泛艾黴素(epirubicin hydrochloride)、新制癌菌素(neocarzinostatin)、光神黴素(mithramycin)、肉瘤黴素(sarcomycin)、嗜癌黴素(carzinophilin)、米托坦(mitotane)、鹽酸佐柔比星(zorubicin hydrochloride)、鹽酸米托蒽醌(mitoxantrone hydrochloride)、鹽酸艾達魯比辛(idarubicin hydrochloride)及其DDS製劑(例如,包括阿黴素之PEG脂質體)。
「植物衍生抗癌劑」之實例包括伊妥普賽(etoposide)、磷酸伊妥普賽、硫酸長春鹼(vinblastine sulfate)、硫酸長春新鹼(vincristine sulfate)、硫酸長春地辛(vindesine sulfate)、替尼泊苷(teniposide)、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卡巴他賽(cabazitaxel)、長春瑞濱(vinorelbine)及其DDS製劑。
「免疫治療劑(BRM)」之實例包括必醫你舒(picibanil)、克速鎮(krestin)、西佐喃(sizofiran)、蘑菇多糖(lentinan)、烏苯美司(ubenimex)、干擾素、介白素、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紅血球生成素、淋巴細胞毒素、BCG疫苗、小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左旋咪唑(levamisole)、多醣K、丙考達唑(procodazole)、抗CTLA4抗體(例如,伊匹單抗(ipilimumab)、曲美目單抗(tremelimumab))、抗PD-1抗體(例如,尼沃魯單抗(nivolumab)、噴羅珠單抗(pembrolizumab))及抗PD-L1抗體。
「抑制細胞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之作用的藥物」中之「細胞生長因子」的實例包括促進細胞增殖之任何物質,其在正常情況下為具有不超過20,000分子量且能夠藉由結合受體而在低濃度下展現其活性之肽,包括(1)EGF(表皮生長因子)或具有實質上與EGF相同之活性的物質[例如,TGFα];(2)胰島素或具有實質上與胰島素相同之活性的物質[例如,胰島素、I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2];(3)F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或具有實質上與FGF相同之活性的物質[例如,酸性FGF、鹼性FGF、KGF(角化細胞生長因子)、FGF-10];及(4)其他細胞生長因子[例如,CSF(集落刺激因子)、EPO(紅血球生成素)、IL-2(介白素-2)、NGF(神經生長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TGFβ(轉型生長因子β)、HGF(肝細胞生長因子)、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生長因子(heregulin)、血管生成素]。
「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之實例包括能夠結合上述細胞生長因子之任何受體,包括EGF受體、生長因子受體(例如HER3)、胰島素受體、IGF受體-1、IGF受體-2、FGF受體-1或FGF受體-2、VEGF受體、血管生成素受體(例如Tie2)、PDGF受體及其類似受體。
「抑制細胞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之作用的藥物」的實例包括EGF抑制劑、TGFα抑制劑、生長因子(heregulin)抑制劑、胰島素抑制劑、IGF抑制劑、FGF抑制劑、KGF抑制劑、CSF抑制劑、EPO抑制劑、IL-2抑制劑、NGF抑制劑、PDGF抑制劑、TGFβ抑制劑、HGF 抑制劑、VEGF抑制劑、血管生成素抑制劑、EGF受體抑制劑、HER2抑制劑、HER4抑制劑、胰島素受體、IGF-1受體抑制劑、IGF-2受體抑制劑、FGF受體-1抑制劑、FGF受體-2抑制劑、FGF受體-3抑制劑、FGF受體-4抑制劑、VEGF受體抑制劑、Tie-2抑制劑、PDGF受體抑制劑、Abl抑制劑、Raf抑制劑、FLT3抑制劑、c-Kit抑制劑、Src抑制劑、PKC抑制劑、Smo抑制劑、ALK抑制劑、ROR1抑制劑、Trk抑制劑、Ret抑制劑、mTOR抑制劑、Aurora抑制劑、PLK抑制劑、MEK(MEK1/2)抑制劑、MET抑制劑、CDK抑制劑、Akt抑制劑、ERK抑制劑、PI3K抑制劑及其類似物。更特定言之,可使用抗VEGF抗體(例如,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雷莫蘆單抗(Ramucurumab))、抗HER2抗體(例如,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抗EGFR抗體(例如,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帕尼珠單抗(Panitumumab)、馬妥珠單抗(Matuzumab)、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抗HGF抗體、伊馬替尼(Imatinib)、埃羅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舒尼替尼(Sunitinib)、達沙替尼(Dasatinib)、拉帕替尼(Lapatinib)、瓦他拉尼(Vatalanib)、依魯替尼(Ibrutinib)、博舒替尼(Bosuti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阿雷替尼(Alectinib)、維莫德吉(Vismodegib)、阿西替尼(Axitinib)、莫特莎尼(Motesanib)、尼羅替尼(Nilotinib)、6-[4-(4-乙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N-[1(R)-苯乙基]-7H-吡咯并[2,3-d] 嘧啶-4-胺(AEE-788)、凡德他尼(Vandetanib)、坦羅莫司(Temsirolimus)、依維莫司(Everolimus)、恩紮妥林(Enzastaurin)、托紮舍替(Tozasertib)、磷酸2-[N-[3-[4-[5-[N-(3-氟苯基)胺甲醯基甲基]-1H-吡唑-3-基胺基]喹唑啉-7-基氧基]丙基]-N-乙基胺基]乙酯(AZD-1152)、4-[9-氯-7-(2,6-二氟苯基)-5H-嘧啶并[5,4-d][2]苯并氮呯-2-基胺基]苯甲酸、N-[2-甲氧基-5-[(E)-2-(2,4,6-三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磺醯基甲基]苯基]甘胺酸鈉鹽(ON-1910Na)、沃拉舍替(Volasertib)、司美替尼(Selumeti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N-[2(R),3-二羥基丙氧基]-3,4-二氟-2-(2-氟-4-碘苯基胺基)苯甲醯胺(PD-0325901)、博舒替尼、瑞戈菲尼(Regorafenib)、阿法替尼(Afatinib)、艾代拉里斯(Idelalisib)、色瑞替尼(Ceritinib)、達拉非尼(Dabrafenib)及其類似物。
除上述藥物以外,亦可使用L-天冬醯胺酶、L-精胺酸酶、精胺酸脫亞胺酶、乙醯格雷酮(aceglatone)、鹽酸丙卡巴肼、原卟啉-鈷錯合鹽、汞血卟啉-鈉、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例如,伊立替康(irinotecan)、拓撲替康(topotecan)、因都替康(indotecan)、因地替康(Indimitecan))、拓撲異構酶II抑制劑(例如,索布佐生(sobuzoxane))、分化誘導劑(例如,類視黃醇、維生素D)、其他血管生成抑制劑(例如,哈馬吉林(humagillin)、鯊魚提取物、COX-2抑制劑)、α-阻斷劑(例如,鹽酸坦舒洛新(tamsulosin hydrochloride))、雙膦酸(例如,帕米膦酸鹽 (pamidronate)、唑來膦酸鹽(zoledronate))、沙利度胺(thalidomide)、來那度胺(lenalidomide)、泊馬度胺(pomalidomide)、氮雜胞苷(azacytidine)、地西他濱(decitabine)、蛋白酶體抑制劑(例如,硼替佐米(bortezomib)、卡非佐米(carfilzomib)、伊沙佐米(ixazomib))、NEDD8抑制劑(例如,佩馮奈地司他(Pevonedistat))、UAE抑制劑、PARP抑制劑(例如,奧拉帕尼(Olaparib)、尼拉帕尼(Niraparib)、維利帕尼(Veliparib))、抗腫瘤抗體諸如抗CD20抗體(例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奧妥珠單抗(Obinutuzumab))、抗CCR4抗體(例如,莫加利珠單抗(Mogamulizumab))及其類似物、抗體-藥物結合物(例如,曲妥珠單抗安坦辛(trastuzumab emtansine)、貝倫妥單抗維多汀(Brentuximab vedotin))及其類似物作為伴隨藥物。
藉由組合本發明化合物與伴隨藥物,可達成優越效果,諸如(1)與單一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伴隨藥物相比,可減少劑量;(2)可根據患者之病狀(輕微情況、嚴重情況及其類似情況)來選擇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之藥物;(3)可將治療時段設定得更久;(4)可設計持續治療效果;(5)藉由組合使用本發明化合物與伴隨藥物可得到協同效應;及其類似效果。
在本說明書中,組合使用之本發明化合物與伴隨藥物稱為「本發明之組合藥劑」。
對於本發明之組合藥劑之使用,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之投與時間不受限制,且本發明化合物及 伴隨藥物可同時投與至投與個體,或可在不同的時間投與。當以一定時間間隔投與時,該間隔視將投與之有效成分、劑型及投與方法而不同,且舉例而言,當首先投與伴隨藥物時,可在投與伴隨藥物之後1分鐘至3天、較佳10分鐘至1天、更佳15分鐘至1小時之時間範圍內投與本發明化合物。當首先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時,在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後1分鐘至1天、較佳10分鐘至6小時、更佳15分鐘至1小時之時間範圍內投與伴隨藥物。伴隨藥物之劑量可根據劑量臨床設定來確定,且可視投與個體、投與途徑、疾病、組合及其類似因素適當地加以選擇。
組合使用本發明化合物與伴隨藥物之投與模式的實例包括以下方法:(1)同時製造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以得到單一製劑,接著投與。(2)分別製造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以得到兩種製劑,接著藉由相同投與途徑同時投與。(3)分別製造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以得到兩種製劑,接著在不同的時間藉由相同投與途徑投與。(4)分別製造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以得到兩種製劑,接著藉由不同的投與途徑同時投與。(5)分別製造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以得到兩種製劑,接著在不同的時間藉由不同的投與途徑投與(例如,將本發明化合物及伴隨藥物按此順序或相反順序投與)。
可根據其臨床劑量適當地確定伴隨藥物之劑量,且可視投與個體、投與途徑、目標疾病、症狀、組合及其類似因素適當地確定本發明化合物與伴隨藥物之比 率。舉例而言,當投與個體為人類時,相對於1重量份本發明化合物,以0.01至100重量份使用伴隨藥物。
此外,本發明化合物或本發明之組合藥劑可與非藥物療法並行使用。確切言之,本發明化合物或本發明之組合藥劑可與非藥物療法組合,諸如(1)手術;(2)使用血管緊張素II等之高血壓化學療法;(3)基因療法;(4)熱療法;(5)冷療法;(6)雷射燒灼;及(7)放射療法。
舉例而言,藉由在以上提及之手術及其類似療法之前或之後或者在其中兩種或三種之組合治療之前或之後使用本發明化合物或本發明之組合藥劑,可得到諸多效果,諸如預防出現抗性、延長無疾病存活時間、抑制癌症轉移或復發、延長壽命及其類似效果。
另外,有可能組合利用本發明化合物或本發明之組合藥劑的治療與支持療法[(i)投與針對伴隨多種感染性疾病之併發症的抗生素(例如,β-內醯胺型,諸如頭孢替安(pansporin)及其類似物;大環內酯型,諸如克拉黴素及其類似物);(ii)投與用於改良營養不良之高卡路里轉液、胺基酸製劑或一般維生素製劑;(iii)投與用於疼痛緩解之嗎啡;(iv)投與用於改善諸如噁心、嘔吐、厭食症、腹瀉、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血紅蛋白濃度降低、掉髮、肝病、腎病、DIC、發熱及其類似副作用之副作用的醫藥劑;及(v)投與用於抑制癌症及其類似疾病之多藥物抗性的醫藥劑]。
實例
參考以下實例、實驗實例及調配實例詳細描述本發明,該等實例、實驗實例及調配實例不應被視為具限制性,且本發明可在本發明之範疇內變化。
在以下實例中,「室溫」一般意謂約10℃至約35℃。除非另外規定,否則針對混合溶劑所指示之比率為體積混合比。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意謂wt%。
在矽膠管柱層析法中,「Diol」意謂使用3-(2,3-二羥基丙氧基)丙基矽烷結合之矽膠。在矽膠管柱層析法及HPLC(高效液相層析法)中,「C18」意謂使用十八基結合之矽膠。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溶析溶劑之比率為體積混合比。
在以下條件下進行LC/MS量測[管柱:L-Column2 ODS,3.0mm I.D.×50mm,移動相:乙腈/5mM乙酸銨緩衝溶液=900/100)]。
在實例中,使用以下縮寫。
mp:熔點
MS:質譜
[M+H]+,[M-H]-:分子離子峰
M:莫耳濃度
N:當量
CDCl3:氘化三氯甲烷
DMSO-d6:氘化二甲亞碸
D2O:氘化水
1H NMR:質子核磁共振
31P NMR:磷核磁共振
LC/MS:液相層析儀質譜儀
ESI:電噴霧電離
APCI:大氣壓化學電離
THF:四氫呋喃
DMF:N,N-二甲基甲醯胺
藉由傅里葉變換型NMR來量測1H NMR及31P NMR。對於該分析,使用ACD/SpecManager(商標名)及其類似儀器。不描述具有極弱質子,諸如羥基、胺基及其類似基團之峰。
藉由LC/MS來量測MS。作為離子化方法,使用ESI方法或APCI方法。數據指示實際量測值(實驗值)。一般而言,觀測分子離子峰。在具有第三丁氧基羰基之化合物的情況下,可觀察消除第三丁氧基羰基或第三丁基之後的呈片段離子形式的峰。在具有羥基之化合物的情況下,可觀察消除H2O之後的呈片段離子形式的峰。在鹽之情況下,一般觀察游離形式之分子離子峰或片段離子峰。
實例1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7-((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3H-吡咯并[2,3-d]嘧啶-4(7H)-酮
在室溫下向7-((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5-氟-3H-吡咯并[2,3-d]嘧啶-4(7H)-酮(6.26g)於吡啶(100mL)中之溶液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8.92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依序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65g)。
MS:[M-H]- 586.0。
B)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 (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7-((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3H-吡咯并[2,3-d]嘧啶-4(7H)-酮(2.65g)於DMF(20mL)中之溶液中添加咪唑(0.614g)及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0.816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1g)。
MS:[M-H]- 700.2。
C)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使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5.43g)與無水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並且溶解於無水DMF(15mL)中。向溶液中添加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3.19mL)、1H-四唑(0.542g)及1-甲基-1H-咪唑(0.306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傾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依序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 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DIOL,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再次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含有0.5%三乙胺)純化所獲得之粗產物,得到呈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4.22g)。MS:[M-H]- 901.2。
D)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使N-苯甲醯基-2'-去氧-2'-氟-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腺苷(1.2g)及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4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並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15mL)及無水THF(5mL)。向混合物中添加5-(乙基硫基)-2H-四唑(1.07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10mL)之混合物,且在55℃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1.12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5920mg)與水(3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3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 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1g)。
MS:[M+H]+ 952.2
E)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350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吡啶(15mL)。向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38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232μL)及碘(121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五水合硫代硫酸鈉(91mg)與水(1mL)之混合物,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向其中添加甲苯,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無水乙腈(15mL)及2-甲基丙-2-胺(5.26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32mg)。
MS:[M+H]+ 897.1
F)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332mg)中添加40%甲胺乙醇溶液(7.6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且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06.4mg)。
MS:[M+H]+ 793.1
G)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 -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06.4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1094μL)。在5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6266μL),並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向殘餘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6266μL)及甲醇(1mL),並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2mg)。
1H NMR(400MHz,D2O)δ 1.18(18H,t,J=7.3Hz),3.11(12H,q,J=7.4Hz),4.01-4.14(2H,m),4.17-4.26(1H,m),4.34(2H,d,J=3.4Hz),4.42-4.50(1H,m),4.54(1H,d,J=4.2Hz),4.86-4.99(2H,m),5.38-5.60(1H,m),6.30-6.45(2H,m),7.24(1H,d,J=2.0Hz),7.91(1H,s),8.05(1H,s),8.17(1H,s)。
31P NMR(162MHz,D2O)δ -2.16,-1.66。
實例1a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二鈉鹽之合成
使去離子水(480mL)通過藉由將AG(商標名)50W-X8陽離子交換樹脂(100-200目,30g)裝填在空管柱中而製備之管柱。接著,使1M氫氧化鈉水溶液(288mL)及去離子水(540mL)通過該樹脂。在以上提及之預處理之後,使含有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1.53g)之去離子水(54mL)通過該樹脂,且使去離子水(72mL)通過該樹脂,並且對所獲得之水溶液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28g)。1H NMR(300MHz,D2O)δ 4.05-4.17(2H,m),4.20-4.28(1H,m),4.33-4.40(2H,m),4.44-4.51(1H,m),4.55(1H,d,J=4.2Hz),4.84-5.01(2H,m),5.39-5.61(1H,m),6.31-6.40(2H,m),7.25(1H,d,J=2.0Hz),7.91(1H,s),8.07(1H,s),8.18(1H,s)。31P NMR(121MHz,D2O)δ -2.2,-1.6。
實例2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 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10-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700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吡啶(50mL)。在室溫下向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475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464μL)及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186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913mg)與水(3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 向殘餘物中添加無水乙腈(30mL)及2-甲基丙-2-胺(1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且向所獲得之殘餘物中添加40%甲胺乙醇溶液(7.3mL)。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將所獲得之殘餘物拆分為兩種非對映異構體(tR1及tR2,依據LC/MS,其滯留時間按此順序為較短至較長),得到標題化合物(70mg,tR1)及標題化合物(150mg,tR2)。MS(tR1):[M+H]+ 809.1。MS(tR2):[M+H]+ 809.1
B)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10-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70mg,來源於tR1)中添加甲醇(3.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1.41mL)。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 且在55℃下將殘餘物攪拌1小時。將殘餘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7.8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6mg)。
1H NMR(400MHz,D2O)δ 1.23(18H,t,J=7.3Hz),3.15(12H,q,J=7.3Hz),4.15-4.23(3H,m),4.37-4.50(2H,m),4.54(1H,d,J=10.3Hz),4.61(1H,d,J=3.9Hz),4.96(2H,dt,J=7.9,3.9Hz),5.77-5.95(1H,m),6.36(1H,d,J=8.1Hz),6.40(1H,d,J=15.4Hz),7.51(1H,d,J=1.7Hz),7.99(2H,d,J=13.7Hz),8.23(1H,s)。
31P NMR(162MHz,D2O)δ -2.43,54.03。
實例3 7-((2R,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7三乙胺鹽之合成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10-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 -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150mg,來源於tR2)中添加甲醇(3.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3.02mL)。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且在55℃下將殘餘物攪拌1小時。將殘餘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16.4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55mg)。1H NMR(400MHz,D2O)δ 1.23(15H,t,J=7.3Hz),3.15(10H,q,J=7.3Hz),4.06(1H,dd,J=11.7,4.9Hz),4.18(1H,dd,J=11.6,2.8Hz),4.29-4.47(3H,m),4.51(1H,d,J=8.8Hz),4.58(1H,d,J=3.9Hz),4.93-5.14(2H,m),5.44-5.64(1H,m),6.33-6.45(2H,m),7.32(1H,d,J=1.5Hz),7.95(1H,s),8.06(1H,s),8.24(1H,s)。
31P NMR(162MHz,D2O)δ -2.41,55.33。
實例3a 7-((2R,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鈉鹽之合成
使去離子水(400mL)通過藉由將AG(商標名)50W-X8陽離子交換樹脂(100-200目,25.3g)裝填在空管柱中而製備之管柱。接著,使1M氫氧化鈉水溶液(240mL)及去離子水(450mL)通過該樹脂。在以上提及之預處理之後,使含有7-((2R,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1.30g)之去離子水(45mL)通過該樹脂,且使去離子水(60mL)通過該樹脂,得到含有標題化合物之水溶液。
使去離子水(400mL)通過藉由將AG(商標名)50W-X8陽離子交換樹脂(100-200目,26.3g)裝填在空管柱中而製備之管柱。接著,使1M氫氧化鈉水溶液(270mL)及去離子水(540mL)通過該樹脂。在以上提及之預處理之後,使含有7-((2R,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1.18g)之去 離子水(54mL)通過該樹脂,且使去離子水(63mL)通過該樹脂,得到含有標題化合物之水溶液。合併含有標題化合物之兩份水溶液並且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2.0g)。
1H NMR(300MHz,D2O)δ 3.97-4.07(1H,m),4.11-4.20(1H,m),4.27-4.42(3H,m),4.43-4.51(1H,m),4.55(1H,d,J=3.8Hz),4.88-5.12(2H,m),5.34-5.59(1H,m),6.30-6.40(2H,m),7.28(1H,d,J=1.9Hz),7.91(1H,s),8.01(1H,s),8.18(1H,s)。31P NMR(121MHz,D2O)δ -2.38,55.3。
實例4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 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N-苯甲醯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腺苷(369mg)及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817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懸浮於無水乙腈(3.6mL)及無水THF(1.2mL)中。向懸浮液中添加5-(乙基硫基)-2H-四唑(262m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2.4mL)之混合物,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向反應溶液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0.276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40分鐘。用硫代硫酸鈉(636mg)及水(2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80%乙酸(5mL)中,且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2.5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使殘餘物與無水乙腈及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38mg)。
MS:[M+H]+ 1064.3。
B)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 [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538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12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327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0.319mL)及碘(167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用硫代硫酸鈉(208mg)及水(2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09mg)。
MS:[M+H]+ 1062.3。
C)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 -7-基)-2-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509mg)溶解於33%甲胺乙醇溶液(10mL)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27mg)。
MS:[M+H]+ 905.2。
D)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227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818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5小時。在減壓下蒸發溶劑,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中和殘餘物,且再次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03mg)。
1H NMR(300MHz,D2O)δ 1.26(18H,t,J=7.4Hz),3.18(12H,q,J=7.4Hz),4.06-4.29(3H,m),4.34-4.52(3H,m),4.62(1H,d,J=3.8Hz),4.69-4.83(1H,m),4.84-4.95(1H,m),4.98-5.09(1H,m),6.14(1H,d,J=1.5Hz),6.41(1H,dd,J=8.3,1.5Hz),7.33(1H,d,J=1.9Hz),7.99(1H,s),8.16(1H,s),8.25(1H,s)。
31P NMR(121MHz,D2O)δ -1.96,-1.21。
實例5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A)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835mg)溶解於吡啶(4mL)中,且向其中添加亞磷酸二苯酯(0.456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其中添加水(1mL)及氫氧化銨(2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且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使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611mg)。
MS:[M-H]- 764.1。
B)7-(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在室溫下將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611mg)與80%乙酸(4mL)之混合物攪拌2小時。用甲醇稀釋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58mg)。
MS:[M+H]+ 464.1。
C)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7-(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58mg)與N-苯甲醯基-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腺苷(1.02g)之混合物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乙腈(10mL)中。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386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199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用硫代硫酸鈉(250mg)之水溶液(2.5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1,1,1,3,3,3-六氟丙-2-醇(10mL)中,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30分鐘,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28mg)。
MS:[M+H]+ 1080.3。
D)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7-(5-氟 -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2-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
向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328mg)與無水吡啶(10mL)之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196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其中添加水(0.5mL)及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61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使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接著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加以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光學異構體)(92mg,tR4)。
MS:[M+H]+ 1094.3。
E)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 -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2-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90mg)溶解於40%甲胺甲醇溶液(3.0mL)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2mg)。
MS:[M+H]+ 937.1。
F)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在50℃下將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32mg)與三氫氟酸三乙胺(0.12mL)之混合物攪拌3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用1M碳酸氫 三乙銨水溶液中和,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21mg)。
1H NMR(300MHz,D2O)δ 1.23(18H,t,J=7.3Hz),3.15(12H,q,J=7.4Hz),3.99-4.09(1H,m),4.23-4.30(2H,m),4.30-4.41(2H,m),4.41-4.45(1H,m),4.47-4.54(1H,m),4.83-4.88(2H,m),4.96-5.13(3H,m),6.11(1H,d,J=1.1Hz),6.36(1H,d,J=7.4Hz),7.31(1H,d,J=1.9Hz),7.95(1H,s),8.11(1H,s),8.22(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25,54.88。
實例6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7-((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3H-吡咯并[2,3-d]嘧啶-4(7H)-酮(2.65g)於DMF(20mL)中之溶液中添加咪唑(0.614g)及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0.816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2g)。
MS:[M-H]- 700.3。
B)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 啶-4-酮
將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2.37g)溶解於DMF(6.75mL)中,且向溶液中添加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2.15mL)、1H-四唑(0.237g)及1-甲基-1H-咪唑(0.134mL),並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20.5小時。向反應溶液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含有0.5%三乙胺)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67g)。
MS:[M-H]- 900.2。
C)7-(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54g)溶解於乙腈(15mL)中,在室溫下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0.396g)及水(0.062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5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溶液中添加2-甲基丙-2-胺(8.07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 加80%乙酸(8.54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
類似地,將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13g)溶解於乙腈(10mL)中,且在室溫下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0.290g)及水(0.045mL),並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5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溶液中添加2-甲基丙-2-胺(5.92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6.27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
合併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並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961mg)。
MS:[M+H]+ 464.0。
D)膦酸氫(2R,3R,4R,5R)-2-((((((2R,3R,4R,5R)-2-(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7-(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400mg)及N-苯甲醯基 -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腺苷(1.02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懸浮於無水乙腈(6mL)中。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333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195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用硫代硫酸鈉(316mg)及水(0.5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1,1,1,3,3,3-六氟丙-2-醇(5mL)中,且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使殘餘物與無水乙腈及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56mg)。
MS:[M+H]+ 1080.3。
E)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14-(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2,10-二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
使膦酸氫((2R,3R,4R,5R)-2-((((((2R,3R,4R,5R)-2-(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 基)-5-(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556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溶解於無水吡啶(15mL)中。在室溫下向溶液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332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其中添加水(1mL)及3H-1,2-苯并二硫雜環戊-3-酮(108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甲醇)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將所獲得之殘餘物拆分為四種非對映異構體(tR1、tR2、tR3及tR4,依據LC/MS,其滯留時間按此順序為較短至較長),得到標題化合物(120mg,tR2)及標題化合物(183mg,tR4)。
tR2 MS:[M+H]+ 1094.3。
tR4 MS:[M+H]+ 1094.3。
F)7-((5R,7R,8R,12aR,14R,15R,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 基)-14-(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2)(120mg)溶解於33%甲胺乙醇溶液(5.0mL)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5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4.4mg)。
MS:[M+H]+ 937.2。
G)7-((5R,7R,8R,12aR,14R,15R,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2)(84.4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294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將反應溶液冷卻至室溫,且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中和,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冷 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58.4mg)。
1H NMR(300MHz,D2O)δ 1.26(18H,t,J=7.4Hz),3.18(12H,q,J=7.3Hz),3.94-4.05(1H,m),4.10-4.20(1H,m),4.28-4.45(2H,m),4.50(2H,brs),4.59(1H,d,J=4.2Hz),4.71-4.81(1H,m),5.32(2H,d,J=10.6Hz),6.23-6.32(2H,m),7.17(1H,d,J=2.3Hz),8.05(1H,s),8.20(1H,s),8.66(1H,s)。
31P NMR(121MHz,D2O)δ 55.8,59.2。
實例7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7-((5R,7R,8R,12aR,14R,15R,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 基)-14-(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4)(183mg)溶解於33%甲胺乙醇溶液(5.0mL)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07mg)。
MS:[M+H]+ 937.1。
B)7-((5R,7R,8R,12aR,14R,15R,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4)(107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372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2.5小時。將反應溶液冷卻至室溫,且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中和,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 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78mg)。
1H NMR(300MHz,D2O)δ 1.26(18H,t,J=7.4Hz),3.18(12H,q,J=7.2Hz),4.09-4.18(1H,m),4.21-4.29(2H,m),4.33-4.43(1H,m),4.51(2H,brs),4.65-4.71(1H,m),4.89(1H,d,J=4.2Hz),4.99-5.11(1H,m),5.29-5.42(1H,m),6.23-6.31(2H,m),7.00(1H,d,J=1.9Hz),8.03(1H,s),8.17(1H,s),8.56(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8,55.1。
實例8 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4-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N-(7-((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
將二苯甲酸(2R,3R,4R,5R)-2-((苯甲醯氧基)甲基)-5-(4-氯-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四氫呋喃-3,4-二酯(14.09g)分17份裝入17個密封管容器中,且分別向其中添加2M氨異丙醇溶液(20mL)。在130℃下利用微波照射將各混合物攪拌5小時。合併所獲得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使所獲得之殘餘物與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蒸發兩次以移除溶劑,向其中添加吡啶(100mL),並且將混合物冷卻至0℃。在0℃下向其中添加苯甲醯氯(26.6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萃取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向所獲得之化合物中添加吡啶(350mL)及乙醇(100mL),並且將混合物冷卻至0℃。向其中添加1M氫氧化鈉水溶液(103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再次向其中添加1M氫氧化鈉水溶液(45.7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DOWEXTM 50Wx4 100-200(95g),藉由過濾移除固體,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向所獲得之產物(5.71g)中添加吡啶(60mL)及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5.98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再次向其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 氯甲烷(5.98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其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50g)。
MS:[M+H]+ 691.2。
B)N-(7-((2R,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
向N-(7-((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7.51g)與DMF(30mL)之混合物中添加咪唑(1.924g)及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2.13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94g)。
MS,實驗值:501.2。
C)N-苯甲醯基-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胺
使N-(7-((2R,3R,4R,5R)-5-((雙(4-甲氧基苯 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1.03g)與無水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在氬氣氛圍下向其中添加無水DMF(5mL)。向其中添加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0.771g)、1H-四唑(0.090g)及1-甲基-1H-咪唑(0.051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6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含0.5%三乙胺之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12g)。
1H NMR(300MHz,CDCl3)δ -0.17(3H,d,J=2.6Hz),-0.04-0.00(3H,m),0.78(9H,s),1.04(3H,d,J=6.8Hz),1.13-1.23(9H,m),2.32(1H,t,J=6.6Hz),2.68(1H,td,J=6.4,1.9Hz),3.21-3.36(1H,m),3.42-3.71(4H,m),3.79(6H,d,J=1.1Hz),3.85-4.05(1H,m),4.25-4.45(2H,m),4.64-4.82(1H,m),6.39(1H,dd,J=14.2,5.9Hz),6.74-6.89(4H,m),7.19-7.41(8H,m),7.43-7.67(5H,m),7.98(2H,d,J=7.6Hz),8.50(1H,s),8.64(1H,d,J=5.3Hz)。
D)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向N-苯甲醯基-7-(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 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胺(1.12g)中添加乙腈(5mL)、水(40μL)及2,2,2-三氟乙酸吡啶(258mg)。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向其中添加第三丁胺(5.43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其中添加80%乙酸(5.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27mg)。
MS:[M+H]+ 567.2。
E)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527mg)及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N-異丁醯基鳥苷(1.083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10mL)。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359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382μ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 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693mg)與水(1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使殘餘物與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75mg)。
MS:[M+H]+ 1149.4。
F)N-(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2-甲基丙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175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向其中添加無水吡啶(3mL)及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98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向其中添加水(96μL)及碘(50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2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硫代硫酸鈉(98mg)與水(0.4mL)之混合物 中,且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將殘餘物純化兩次,得到標題化合物(48mg)。
MS:[M+H]+ 1147.6。
G)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4-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
使N-(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2-甲基丙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醯胺(48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兩次,向其中添加33%甲胺乙醇溶液(2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溶析份,且對所獲得之產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5mg)。
MS:[M+H]+ 920.3。
H)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4- 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
在50℃下將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4-胺基-5-氟-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5mg)與三氫氟酸三乙胺(200μL)之混合物攪拌1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中和。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且對所獲得之產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3.2mg)。
1H NMR(600MHz,D2O)δ 1.23(18H,t,J=7.3Hz),3.15(12H,q,J=7.3Hz),4.06-4.11(1H,m),4.14-4.19(1H,m),4.21-4.26(1H,m),4.31-4.37(2H,m),4.40(1H,d,J=1.5Hz),4.56(1H,dd,J=15.2,4.3Hz),4.61-4.68(1H,m),5.00(1H,ddd,J=8.5,6.6,4.5Hz),5.60(1H,td,J=7.9,4.1Hz),5.93(1H,d,J=8.5Hz),6.26(1H,s),7.14(1H,d,J=1.6Hz),7.87(1H,s),8.10(1H,s)。
實例10 1-((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 呤-9-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5-二氫-4H-咪唑并[4,5-c]吡啶-4-酮之合成
A)二苯甲酸(2R,3R,4R,5R)-2-((苯甲醯氧基)甲基)-5-(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4-二酯
在室溫下向4-氯-1H-咪唑并[4,5-c]吡啶(20g)中添加甲酸(123mL)及水(30mL),且在100℃下將混合 物攪拌2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濃縮。向殘餘物中添加濃鹽酸(100mL),且在10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將殘餘物懸浮於MeOH(100mL)及二異丙醚(100mL)中,且向其中添加三乙胺(50mL)。藉由過濾來收集所得固體,且溶解於乙腈(600mL)中。在室溫下向其中添加N-(三甲基矽基)乙醯亞胺三甲基矽基酯(38.2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苯甲酸(2S,3R,4R,5R)-2-乙醯氧基-5-((苯甲醯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酯(79.0g),並且將混合物加熱至80℃。向反應溶液中添加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基酯(28.2mL),且在80℃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水(500mL),且藉由過濾來收集所得固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固體,得到標題化合物(25.9g)。
1H NMR(400MHz,CDCl3)δ 4.65-4.96(3H,m),5.91(2H,brs),6.23-6.42(1H,m),6.64(1H,brs),7.15(1H,brs),7.32-7.56(9H,m),7.92-8.15(7H,m),12.11-12.50(1H,m)。
MS:[M+H]+ 580.1
B)1-((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
向二苯甲酸(2R,3R,4R,5R)-2-((苯甲醯氧基)甲基)-5-(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4-二酯(30.0g)中添加40%甲胺甲醇溶液(20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 且在減壓下濃縮。使殘餘物自己烷-乙酸乙酯中再結晶,得到標題化合物(11.2g)。
MS:[M+H]+ 268.1
C)1-((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
在室溫下向1-((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18.0g)於吡啶(140mL)中之溶液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18.46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所獲得之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8.2g)。
MS:[M+H]+ 570.2
D)1-((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3-羥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
向1-((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18.02g)於DMF(158mL)中之溶液中添加咪唑(4.30g)及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5.72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再次向其中添加第 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2.38g),並且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將標題化合物之分離之區位異構體溶解於MeOH及三乙胺中,且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隔夜。濃縮反應溶液,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1.5g)。
MS:[M+H]+ 684.2
E)膦酸氫(2R,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
向1-((2R,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3-羥基四氫呋喃-2-基)-1H-咪唑并[4,5-c]吡啶-4(5H)-酮(8.0g)及吡啶(117mL)之混合物中添加亞磷酸二苯酯(4.5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20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且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5g)。
MS:[M+H]+ 748.3
F)膦酸氫(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 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
在室溫下將膦酸氫(2R,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8.2g)與1,1,1,3,3,3-六氟丙-2-醇(30mL)之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其中添加甲醇(10mL),在6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使殘餘物自乙酸乙酯及二異丙醚中再結晶,得到標題化合物(4.3g)。
MS:[M+H]+ 446.1
G)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250mg)及N-苯甲醯基-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腺苷(776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5.61mL)。向混合物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271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231μ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1.3 g)與水(3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1,1,1,3,3,3-六氟丙-2-醇(1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並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及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70mg)。
MS:[M+H]+ 1046.3
H)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10-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7-(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四氫呋喃-3-基酯(160mg)與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吡啶(3.0mL)。在室溫下向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99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96μL)及碘(50.5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190mg)與水(0.4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 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0.6mg)。
MS:[M+H]+ 1044.3
I)1-((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5-二氫-4H-咪唑并[4,5-c]吡啶-4-酮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10-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7-(4-側氧基-4,5-二氫-1H-咪唑并[4,5-c]吡啶-1-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10.6mg)中添加40%甲胺乙醇溶液(5.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9.0mg)。
MS:[M+H]+ 887.2
J)1-((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5-二氫-4H-咪唑并[4,5-c]吡啶-4-酮
向1-((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 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5-二氫-4H-咪唑并[4,5-c]吡啶-4-酮(9.0mg)中添加甲醇(1.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165μL)。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且在55℃下將殘餘物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0.9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0.3mg)。
1H NMR(400MHz,D2O)ä 4.15(2H,d,J=11.5Hz),4.46(4H,brs),4.56-4.62(1H,m),4.98-4.99(2H,m),6.05-6.20(2H,m),6.79-6.87(1H,m),7.06-7.12(1H,m),8.00(1H,s),7.96-8.10(1H,m),8.23(2H,s)。
31P NMR(162MHz,D2O)δ -2.36,-1.94。
實例11 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4-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5-O-(二第三丁基伸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
將N-苯甲醯基-1-(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2.41g)溶解於DMF(25mL)中,在0℃下向其中添加雙(三氟甲磺酸)二(第三丁基)矽烷二酯(2.32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75分鐘。在0℃下向其中添加雙(三氟甲磺酸)二(第三丁基)矽烷二酯(0.63mL),且在0℃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在0℃下向其中添加雙(三氟甲磺酸)二(第三丁基)矽烷二酯(0.63mL),且在0℃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5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1H-咪唑(2.22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向其 中添加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1.18g),並且在60℃下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向其中添加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0.294g),並且在60℃下將混合物攪拌14.5小時。用水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28g)。
MS:[M+H]+ 625.2。
B)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
在0℃下將聚(氟化氫)吡啶(1.86mL)溶解於吡啶(10mL)中,在0℃下將該溶液添加至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5-O-(二第三丁基伸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1.64g)於THF(13mL)中之溶液中,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8分鐘。將此反應重複兩次。合併反應溶液,用水稀釋,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及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24g)。
MS:[M+H]+ 485.1。
C)N-苯甲醯基-1-(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
將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2.24g)溶解於吡啶(25mL)中,在室溫下向其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2.04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5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29g)。
MS:[M+H]+ 787.3。
D)N-苯甲醯基-1-(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
將N-苯甲醯基-1-(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3.29g)溶解於無水DMF(9.5mL)中,向溶液中添加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2.98mL)、1H-四唑(0.328g)及1-甲基-1H-咪唑(0.185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2.5小時。向反應溶液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含有0.5%三乙胺)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85g)。
MS:[M+H]+ 987.4。
E)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
將N-苯甲醯基-1-(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3.85g)溶解於乙腈(30mL)中,在室溫下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0.904g)及水(0.141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溶液中添加2-甲基丙-2-胺(9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向殘餘物中添加1,1,1,3,3,3-六氟丙-2-醇(25mL),並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5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其中添加乙酸(20mL)及水(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85g)。
MS:[M+H]+ 549.1。
F)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N-苯甲醯基-1-(2-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并[4,5-c]吡啶-4-胺(300mg)及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N-異丁醯基鳥苷(637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懸浮於無水乙腈(6mL)中。向其中添加2,2,2-三氟乙酸吡啶(264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0.22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用硫代硫酸鈉(400mg)及水(1.5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80%乙酸(5mL)中,且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45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使殘餘物與無水乙腈及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469mg)。
MS:[M+H]+ 1131.4。
G)N-(1-((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異丁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H-咪唑并[4,5-c]吡啶-4-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4-苯甲醯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 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469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10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68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5分鐘。向其中添加水(1mL)及碘(158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3分鐘。用硫代硫酸鈉(170mg)及水(0.5mL)淬滅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使殘餘物與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419mg)。
MS:[M+H]+ 1129.3。
H)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4-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
將N-(1-((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異丁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H-咪唑并[4,5-c]吡啶-4-基)苯甲醯胺(419mg)溶解於33%甲 胺乙醇溶液(10.0mL)中,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8.5小時。向其中添加33%甲胺乙醇溶液(5mL),將混合物再攪拌3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33%甲胺乙醇溶液(10.0mL)中,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73mg)。
MS:[M+H]+ 902.3。
I)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4-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
向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4-胺基-1H-咪唑并[4,5-c]吡啶-1-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173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625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中和,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23mg)。
1H NMR(300MHz,D2O)δ 1.25(18H,t,J=7.4Hz),3.17 (12H,q,J=7.2Hz),3.87-4.10(1H,m),4.11-4.30(3H,m),4.32-4.45(2H,m),4.52(1H,d,J=3.8Hz),4.65(1H,d,J=4.2Hz),4.97-5.10(1H,m),5.79(1H,brs),5.94(2H,d,J=8.3Hz),7.10(1H,d,J=6.8Hz),7.68-7.78(1H,m),7.83(1H,s),7.94-8.26(1H,m)。
31P NMR(121MHz,D2O)δ-1.36。
實例12 8-((5R,7R,8R,12aR,14S,15S,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8-((2S,3S,4R,5R)-3,4-雙(苯甲氧基)-5-((苯甲氧基)甲基) 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
在室溫下向4-((2S,3S,4R,5R)-3,4-雙(苯甲氧基)-5-((苯甲氧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1H-吡唑-5-胺(17.3g)及碳酸鉀(24.6g)於DMF(200mL)中之溶液中添加甲亞胺乙酯鹽酸鹽(19.5g)。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碳酸二乙酯(126g),且在10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20%乙醇鈉乙醇溶液(60.6g)。在10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室溫下用乙酸中和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79g)。
MS:[M+H]+ 539.1。
B)8-((2S,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
在室溫下在氫氣氛圍下將8-((2S,3S,4R,5R)-3,4-雙(苯甲氧基)-5-((苯甲氧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3.49g)及氫氧化鈀(1.37g,10% Pd)於甲醇(30mL)中之溶液攪拌隔夜。藉由過濾來移除催化劑,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得到標題化合物(1.72g)。
MS:[M+H]+ 269.0。
C)8-((2S,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 -4(3H)-酮
在冰冷卻下向8-((2S,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1.72g)於脫水吡啶(30mL)中之溶液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2.39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冰冷卻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0.217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0.217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62g)。
MS:[M-H]- 569.1。
D)8-((2S,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
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536mg)及硝酸銀(I)(604mg)添加至8-((2S,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1.69g)及脫水吡啶(1.20mL)於脫水THF(20mL)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8小時,且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 中添加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89mg)及硝酸銀(I)(101mg)。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藉由過濾來移除不溶性物質,且用乙酸乙酯洗滌。向濾液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740mg)。
MS:[M-H]- 683.1。
E)膦酸氫(2R,3R,4S,5S)-2-((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
在室溫下將亞磷酸二苯酯(0.41mL)添加至8-((2S,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740mg)於吡啶(10mL)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20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水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00mg)。
MS:[M-H]- 747.1。
F)膦酸氫(2R,3R,4S,5S)-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 [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
向膦酸氫(2R,3R,4S,5S)-2-((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300mg)中添加80%乙酸水溶液(1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70mg)。
MS:[M+H]+ 447.0。
G)膦酸氫(2R,3R,4S,5S)-2-((((((2R,3R,4R,5R)-2-(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
將膦酸氫(2R,3R,4S,5S)-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190mg)及N-苯甲醯基-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腺苷(505mg)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三次。向殘餘物中添加脫水乙腈(5mL)及2,2,2-三氟乙酸吡啶(164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 1,2,4-二噻唑啉-3-硫酮(96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0.2g)之水溶液(0.2mL),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水溶液(5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使反應混合物與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兩次。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60mg)。
MS:[M+H]+ 1063.2。
H)8-((5R,7R,8R,12aR,14S,15S,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光學異構體)
使膦酸氫(2R,3R,4S,5S)-2-((((((2R,3R,4R,5R)-2-(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4-側氧基-3,4-二氫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四氫呋喃-3-基酯(260mg)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兩次。使殘餘物與脫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一次。向殘餘物於脫水吡啶(5mL)中之溶液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158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0.15mL)及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 (49.4mg)。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接著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加以純化,得到溶析份,且在減壓下濃縮具有最長滯留時間之溶析份。向殘餘物中添加33%甲胺乙醇溶液(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5mg)。
MS:[M+H]+ 920.2。
I)8-((5R,7R,8R,12aR,14S,15S,15aS,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在室溫下向8-((5R,7R,8R,12aR,14S,15S,15aR,16R)-7-(6-胺基-9H-嘌呤-9-基)-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3H)-酮(光學異構體)(25mg)於甲醇(2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177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 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5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產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3mg)。
1H NMR(300MHz,D2O)δ 4.02-4.19(3H,m),4.32-4.42(2H,m),4.44-4.49(1H,m),4.59-4.64(1H,m),4.76-4.80(1H,m),4.95-5.04(1H,m),5.16(1H,d,J=4.9Hz),5.31(1H,ddd,J=9.8,8.7,4.2Hz),6.22(1H,d,J=8.3Hz),7.99(1H,s),8.00(1H,s),8.14(1H,s),8.49(1H,s)。
實例13 2-胺基-9-((5R,7R,8R,12aR,14S,15S,15aS,16R)-14-(4-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二苯甲酸(2S,3S,4R,5R)-2-(4-(N-苯甲醯基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5-((苯甲醯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酯
在冰冷卻下向(2S,3R,4S,5R)-2-(4-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醇(2.98g)及N,N-二甲基-4-胺基吡啶(1.36g)於脫水吡啶(50mL)中之溶液中添加苯甲醯氯(12.5g)。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冰冷卻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苯甲醯氯(3.13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6.51g)。
MS:[M+H]+ 788.2。
B)N-(8-((2S,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
在冰冷卻下向二苯甲酸(2S,3S,4R,5R)-2-(4-(N-苯甲醯基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5-((苯甲醯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酯(6.51g)於吡啶(50mL)與乙醇(25mL)之混合溶劑中的溶液中添加1M氫氧化鈉水溶液(49.6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DOWEX TM 50Wx4 100-200(40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5分鐘。藉由過濾來移除固體,且在減壓下濃縮濾 液。向殘餘物中添加甲醇,且藉由過濾來收集所獲得之固體,得到標題化合物(1.82g)。
MS:[M+H]+ 372.1。
C)N-(8-((2S,3R,4S,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
在冰冷卻下向N-(8-((2S,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1.89g)於脫水吡啶(30mL)中之溶液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517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517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1035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160mg)。
MS:[M-H]- 672.1。
D)N-(8-((2S,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
向N-(8-((2S,3R,4S,5R)-5-((雙(4-甲氧基苯 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4-二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2.16g)於脫水THF(30mL)中之溶液中添加硝酸銀(I)(708mg)及脫水吡啶(1.22g)。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5分鐘,且向其中添加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628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硝酸銀(I)(163mg)、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145mg)及脫水吡啶(507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硝酸銀(I)(436mg)、第三丁基二甲基氯矽烷(387mg)及脫水吡啶(761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980mg)。
MS:[M-H]- 786.2。
E)膦酸氫(2R,3R,4S,5S)-5-(4-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N-(8-((2S,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4-羥基四氫呋喃-2-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980mg)與脫水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製程兩次,且溶解於脫水DMF(10mL)中。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3-((雙(二異丙 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487mg)、1H-四唑(87mg)及1-甲基-1H-咪唑(51mg)。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5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萃取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含有0.5%三乙胺之乙酸乙酯/己烷)純化殘餘物。在室溫下向所獲得之混合物於乙腈(10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水(0.04mL)及2,2,2-三氟乙酸吡啶(256mg)。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其中添加第三丁胺(5.38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5分鐘。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水溶液(5.4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30mg)。
MS:[M+H]+ 550.2。
F)膦酸氫(2R,3R,4S,5S)-5-(4-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S,5S)-5-(4-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240mg)與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 基)-2'-O-((2-氰基乙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N-異丁醯基鳥苷(635mg)之混合物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三次。向殘餘物中添加脫水乙腈(5mL)、脫水THF(2.5mL)及5-(乙硫基)-2H-四唑(171mg)(其預先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於脫水乙腈(2.5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0.179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五水合硫代硫酸鈉(0.12g)之水溶液(0.12mL),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水溶液(3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使殘餘物與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兩次。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含有標題化合物之粗產物(420mg)。
MS:[M+H]+ 1132.3。
G)N-(8-((5R,7R,8R,12aR,14S,15S,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2-甲基丙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
使含有膦酸氫(2R,3R,4S,5S)-5-(4-苯甲醯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 -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之粗產物(430mg)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兩次。使所獲得之殘餘物與脫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一次。向所獲得之殘餘物於脫水吡啶(3mL)中之溶液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45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水(0.239mL)及碘(125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五水合硫代硫酸鈉(245mg)之水溶液(0.4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向其中添加甲苯,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含有標題化合物之粗產物(553mg)。
MS:[M+H]+ 1130.4。
H)2-胺基-9-((5R,7R,8R,12aR,14S,15S,15aS,16R)-14-(4-胺基吡唑并[1,5-a][1,3,5]三嗪-8-基)-2,10,15,16-四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
在室溫下將N-(8-((5R,7R,8R,12aR,14S,15S,15aR,16R)-15,16-雙((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2-羥基-7-(2-((2-甲基丙醯基)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吡唑并[1,5-a][1,3,5]三嗪-4-基)苯甲醯胺 (553mg)與33%甲胺乙醇溶液(20mL)之混合物攪拌隔夜。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接著藉由HPLC(ODS,移動相:水/乙腈(含有5mM乙酸銨))加以純化,得到溶析份,且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溶析份。在室溫下向所獲得之殘餘物於甲醇(3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072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181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181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5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1.034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產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0mg)。
1H NMR(300MHz,D2O)δ 3.99-4.08(1H,m),4.11-4.31(4H,m),4.34-4.42(1H,m),4.52-4.60(2H,m),4.94-5.05(1H,m),5.27-5.35(1H,m),5.51-5.62(1H,m),5.94(1H,d,J=8.3Hz),7.89(1H,s),8.07(1H,s),8.08(1H,s)。
實例14 7-((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 [2,3-d]嘧啶-4-酮二鈉鹽
A)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7-(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β-D-呋喃核糖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8.89g)及N-苯甲醯基-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膦基)-2'-去氧-2'-氟腺苷(18.5g)與脫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三次。向殘餘物中添加無水乙腈(40mL)、無水THF(20mL)及5-(乙基硫基)-2H-四唑(7.49g)之無水乙腈溶液(40mL)。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 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4.33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含有硫代硫酸鈉(5.24g)之水溶液(5mL),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水溶液(100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使反應混合物與甲苯一起經受共沸製程。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4.3g)。
MS:[M+H]+ 968.3。
B)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2-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
使膦酸氫(2R,3R,4R,5R)-5-((((((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四氫呋喃-3-基酯(1.07g)與脫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製程三次。向殘餘物於無水吡啶(150mL)中之溶液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4.66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1.46g)及水(4.55mL),並且將反 應混合物攪拌30分鐘。對反應混合物之LCMS分析顯示具有相同質量([M+H]+ 971.1)之四個峰,指示形成四種非對映異構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接著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加以純化。在減壓下濃縮具有最長滯留時間之溶析份,得到標題化合物(379mg)。
MS:[M+H]+ 982.1。
C)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2-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光學異構體)(379mg)之40%甲胺甲醇溶液(10mL)攪拌3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19mg)。
MS:[M+H]+ 825.1。
D)7-((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
在室溫下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6-((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5-氟-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319mg)於甲醇(1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2.52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並且用甲醇(10mL)稀釋。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12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用甲醇稀釋殘餘物,且再次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且藉由過濾來收集固體,並且用乙腈洗滌,得到白色固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ODS,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白色固體。另一方面,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及矽膠管柱層析法(ODS,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ODS,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獲得之含有標題化合物之溶析份,且對殘餘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95 mg)。
MS:[M+H]+ 711.0。
E)7-((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鈉鹽
使去離子水(60mL)通過藉由將AG(商標名)50W-X8陽離子交換樹脂(100-200目,3.9g)裝填在空管柱中而製備之管柱。接著,使1M氫氧化鈉水溶液(36mL)及去離子水(68mL)通過該樹脂。在以上提及之預處理之後,使含有7-((2R,5R,7R,8R,10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195mg)之去離子水(15mL)通過該樹脂,且使去離子水(19mL)通過該樹脂,並且對所獲得之水溶液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65mg)。
1H NMR(300MHz,D2O)δ 4.00-4.08(1H,m),4.22-4.45(4H,m),4.50-4.57(1H,m),4.81-4.84(1H,m),4.98-5.14(2H,m),5.40-5.61(1H,m),6.33-6.43(2H,m),7.28(1H,d,J=1.9Hz),7.94(1H,s),8.05(1H,s),8.21(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1,55.3。
實例15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5-氟-7-((6aR,8R,9R,9aS)-9-羥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8-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7-((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5-氟-3H-吡咯并[2,3-d]嘧啶-4(7H)-酮(37.9g)於吡啶(760mL)中之溶液中添加1,3-二氯-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44.4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向殘餘物中添加乙酸乙酯及水。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用異丙醚(IPE)稀釋 殘餘物,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藉由過濾來收集固體,得到標題化合物(32.3g)。在減壓下濃縮母液,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3.3g)。
MS:[M+H]+ 528.2。
B)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
使5-氟-7-((6aR,8R,9R,9aS)-9-羥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8-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20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溶解於無水DMF(100mL)中。向此溶液中添加1H-四唑(2.79g)、1-甲基-1H-咪唑(1.65mL)及3-((雙(二異丙基胺基)膦基)氧基)丙腈(24.1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傾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並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依序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己烷,含有0.5%三乙胺)純化殘餘物,得到呈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20.8g)。
1H NMR(300MHz,DMSO-d6)δ 0.91-1.19(40H,m),2.69-2.82(2H,m),3.46-3.73(2H,m),3.78-4.12(5H,m),4.47-4.61(2H,m),6.02-6.12(1H,m),7.14-7.23(1H,m), 7.84-7.91(1H,m),12.00-12.40(1H,br)。
C)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3.48g)與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7.82g)之混合物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乙腈(25mL)及無水THF(15mL)中。將5-(乙基氫硫基)-2H-四唑(3.11g)(其預先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溶解於無水乙腈(6mL)中,將溶液添加至以上提及之懸浮液中,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3.27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6.73g)。
MS:[M+H]+ 1096.2。
D)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 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將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6.73g)溶解於THF(74.8mL)與水(16.6mL)之混合溶劑中,且對溶液進行冰冷卻。向其中添加三氟乙酸(16.6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用碳酸氫鈉(25.8g)之水溶液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6.43g)。
MS:[M+H]+ 1114.2。
E)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 -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6.43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130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3.73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5.17mL)及碘(1.90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用硫代硫酸鈉(7.16g)及水(3.6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4.60g)。
MS:[M+H]+ 1112.2。
F)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6.42g)中添加 40%甲胺甲醇溶液(3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溶析份,且對殘餘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420mg)。
MS:[M+H]+ 955.2。
G)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2)(420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9.68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7.5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36.3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並且進行冷凍 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298mg)。
1H NMR(300MHz,D2O)δ 1.13-1.29(16H,m),3.12(11H,q,J=7.2Hz),3.99-4.29(4H,m),4.31-4.43(2H,m),4.50(1H,d,J=9.1Hz),4.81-5.08(3H,m),5.39-5.61(1H,m),6.30-6.42(2H,m),7.24(1H,d,J=1.9Hz),7.92(1H,s),8.09(1H,s),8.19(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2,1.63。
實例16 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8-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 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
使膦酸氫(1S,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羥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2.00g)及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4.23g)與無水乙腈(約50mL)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懸浮於無水THF(16mL)中。將5-(乙基氫硫基)-2H-四唑(1.75g)(其預先與無水乙腈(約30mL)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溶解於無水乙腈(16mL)中,將溶液添加至以上提及之懸浮液中,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流下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1.86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用10%硫代硫酸鈉水溶液(13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使殘餘物依序與乙腈(約80mL)及甲苯(約80mL)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使殘餘物經受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且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得到呈白色非晶固體(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5.36g)。
MS:[M+H]+ 1090.2。
B)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 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
將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5.36g)溶解於THF(60mL)與水(13mL)之混合溶劑中,且對溶液加以冰冷卻。向其中添加三氟乙酸(13.18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用碳酸氫鈉(20.65g)於水(250mL)中之溶液逐漸淬滅反應混合物,用NaCl使溶液飽和,且用乙酸乙酯-THF(3:1)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使殘餘物經受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且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得到呈白色非晶固體(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3.06g)。
MS:[M+H]+ 1108.3。
C)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1][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 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3.06g)依序與無水乙腈(約100mL)及無水吡啶(約100mL)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溶解於無水吡啶(75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1.78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流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1.74mL)及碘(911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5分鐘。用10%硫代硫酸鈉水溶液(7.5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用水(100mL)稀釋殘餘物,且用乙酸乙酯-THF(3:1)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向其中添加甲苯(約100mL),且再次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使殘餘物經受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且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得到呈白色非晶固體(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2.38g)。
MS:[M+H]+ 1106.3。
D)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二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 -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2.38g)溶解於40%甲胺甲醇溶液(40mL)中,在室溫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向其中添加甲苯(約80mL),且再次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使殘餘物經受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且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得到呈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756mg)。
MS:[M+H]+ 949.2。
E)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8-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將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二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756mg)溶解於甲醇 (2mL)及三乙胺(0.8mL)中,向其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3.90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允許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用1M碳酸氫三乙銨水溶液(110mL)中和,且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使殘餘物經受ODS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在減壓下濃縮目標溶析份,且對殘餘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呈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504mg)。
1H NMR(300MHz,D2O)δ 1.20(18H,t,J=7.4Hz),3.12(12H,q,J=7.2Hz),4.02-4.16(4H,m),4.23-4.37(3H,m),4.55(1H,d,J=4.5Hz),4.82-4.93(3H,m),6.12(1H,s),6.39(1H,dd,J=8.3,1.5Hz),7.19(1H,d,J=1.9Hz),7.96(1H,s),8.11(1H,s),8.17(1H,s)。
31P NMR(121MHz,D2O)δ -1.91,-1.80。
實例17 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3.71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70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15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674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 再攪拌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78g)。
MS:[M+H]+ 1122.2
B)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0-羥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將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2.78g)溶解於40%甲胺甲醇溶液(50mL)中,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溶液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0mg)。
MS:[M+H]+ 965.3。
C)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0-羥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30mg)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70mL)及甲醇(1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向反應溶液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2.5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且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25mg)。
1H NMR(300MHz,D2O)δ 1.19(18H,t,J=7.4Hz),3.11(12H,q,J=7.2Hz),3.99-4.09(3H,m),4.09-4.17(2H,m),4.22-4.29(1H,m),4.34-4.38(1H,m),4.50-4.54(2H,m),4.90-4.96(1H,m),5.06(1H,s),6.11(1H,s),6.35(1H,dd,J=8.3,1.1Hz),7.19(1H,d,J=2.3Hz),7.94(1H,s),8.08(1H,s),8.16(1H,s)。
31P NMR(121MHz,D2O)δ 55.76,-1.56。
實例18 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
使膦酸氫(1S,3R,4R,7S)-3-(6-苯甲醯胺基 -9H-嘌呤-9-基)-1-(羥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3.0g)與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5.86g)之混合物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THF(25mL)中。將5-(乙基氫硫基)-2H-四唑(2.62g)(其預先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溶解於無水乙腈(25mL)中,將溶液添加至以上提及之懸浮液中,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其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2.75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4.96g)。
MS:[M+H]+ 1106.3。
B)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
將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 [2.2.1]庚-7-基酯(4.96g)溶解於THF(60mL)與水(12mL)之混合溶劑中,且對溶液加以冰冷卻。向其中添加三氟乙酸(12.1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用碳酸氫鈉(18.8g)於水(100mL)中之溶液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THF(3:1)萃取。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77g)。
MS:[M+H]+ 1124.2。
C)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3.77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70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17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2.12mL)及碘(1.11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 拌1小時。用10%硫代硫酸鈉水溶液(15mL)淬滅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用水(100mL)稀釋殘餘物,且用乙酸乙酯-THF(3:1)萃取混合物。使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21g)。
MS:[M+H]+ 1122.2。
D)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12H)-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2.38g)中添加40%甲胺甲醇溶液(4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溶析份,且對殘餘物 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710mg)。
MS:[M+H]+ 965.2。
E)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羥基-18-((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2)(710mg)於甲醇(20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4.80mL),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2.29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並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530mg)。
1H NMR(300MHz,D2O)δ 1.22(18H,t,J=7.2Hz),3.14(12H,q,J=7.6Hz),4.03-4.19(4H,m),4.25-4.41(3H,m),4.65(1H,d,J=4.5Hz),4.84(1H,d,J=4.5Hz),4.91(1H,s),4.99(1H,ddd,J=10.1,8.2,4.3Hz),6.14(1H,s),6.39 (1H,d,J=7.9Hz),7.17(1H,d,J=2.3Hz),7.97(1H,s),8.11(1H,s),8.19(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5,1.74。
實例19 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膦酸氫(2R,3R,4R,5R)-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5-(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 喃-3-基酯
使2'-去氧-2'-氟-3'-O-(羥基(氧負離子基)磷烷基)-N-異丁醯基鳥苷(680mg)及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1535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三次),且懸浮於無水THF(10.00ml)中。向懸浮液中添加5-(乙基硫基)-2H-四唑(633m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10mL)的混合物,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7小時。向混合物中添加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1181mg,1.62mmol)(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3ml)的混合物及5-(乙基氫硫基)-2H-四唑(633m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3ml)的混合物,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水溶液(0.674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五水合硫代硫酸鈉(2817mg)與水(4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260mg)。
MS:[M+H]+ 1062.3。
B)膦酸氫(2R,3R,4R,5R)-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5-(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酯
在0℃下向膦酸氫(2R,3R,4R,5R)-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5-(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酯(1.26g)、THF(16ml)及水(4ml)之混合物中添加三氟乙酸(3.18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向混合物中添加碳酸氫鈉(4.98g)之水溶液,且用氯化鈉使混合物飽和。用乙酸乙酯/THF萃取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000mg)。
MS:[M+H]+ 1080.3。
C)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6-側氧基-6,9-二氫-1H-嘌呤-2-基)-2-甲基丙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5-(2-異丁基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酯(1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24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598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5分鐘。向其中添加水(0.584mL)及碘(305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25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800mg)。
MS:[M+H]+ 1078.2
D)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9-二氫-6H-嘌呤-6-酮(光學異構體)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 -14-基)-6-側氧基-6,9-二氫-1H-嘌呤-2-基)-2-甲基丙醯胺(800mg,0.74mmol)中添加33%甲胺乙醇溶液(30mL),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63.4mg)。
MS:[M+H]+ 955.3。
E)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在50℃下在氬氣氛圍下將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1,9-二氫-6H-嘌呤-6-酮(光學異構體)(21.4mg)、三氫氟酸三乙胺(0.183mL)及甲醇(0.07mL)之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1.046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 物,並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4.6mg)。
1H NMR(300MHz,D2O)δ 1.20(18H,t,J=7.3Hz),3.13(12H,q,J=7.3Hz),4.07(2H,d,J=11.1Hz),4.25(2H,d,J=7.6Hz),4.33-4.99(4H,m),5.04-5.25(1H,m),5.41-5.70(1H,m),6.17(1H,d,J=19.0Hz),6.38(1H,d,J=9.2Hz),7.32(1H,s),7.79(1H,brs),7.95(1H,s).
31P NMR(121MHz,D2O)δ -1.61,-1.52。
實例20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5,16-四羥基-2-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之合成
A)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 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3.0g)與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5.36g)之混合物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乙腈(25mL)及無水THF(15mL)中。將5-(乙基硫基)-2H-四唑(2.13g)(其預先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溶解於無水乙腈(15mL)中,將溶液添加至以上提及之懸浮液中,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其中添加((二甲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2.24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蒸發溶劑,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15g)。
MS:[M+H]+ 1208.3。
B)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 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將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氟[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5.15g)溶解於THF(48mL)與水(10mL)之混合溶劑中,且對溶液加以冰冷卻。向其中添加三氟乙酸(11.5mL),且在0℃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用碳酸氫鈉(12.5g)於水(100mL)中之溶液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THF萃取。用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硫酸鈉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5.13g)。
MS:[M+H]+ 1226.4。
C)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胺基 -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4-側氧基-3H-吡咯并[2,3-d]嘧啶-7(4H)-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5.13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懸浮於無水吡啶(100mL)中。向其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2.70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2.64g)及碘(1.38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1小時。用硫代硫酸鈉(5.19g)及水(2.64g)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及飽和鹽水洗滌有機層,且經無水硫酸鎂乾燥,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3.53g)。
MS:[M+H]+ 1224.4。
D)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矽基)氧基)八氫-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肆(1-甲基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5,8-甲橋-12H-氟[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 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丙-2-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3.5g)添加40%甲胺甲醇溶液(5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純化所獲得之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所獲得之溶析份,且對殘餘物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210mg)。
MS:[M+H]+ 1067.4。
E)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5,16-四羥基-2-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矽基)氧基)八氫-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肆(1-甲基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10-氫硫基-5,8-甲橋-12H-氟[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來源於tR2)(210mg)於甲醇(1.0mL)-三乙胺(0.4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0.962mL),且在50 ℃下將混合物攪拌2.5小時。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4.59mL),並且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矽膠管柱層析法(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乙腈)純化殘餘物,並且進行冷凍乾燥,得到標題化合物(125mg)。
1H NMR(300MHz,D2O)δ 1.13-1.28(18H,m),3.12(12H,q,J=7.2Hz),4.02-4.11(1H,m),4.13-4.25(2H,m),4.27-4.40(2H,m),4.46(1H,d,J=6.4Hz),4.73-4.79(2H,m),4.80-4.91(1H,m),5.02(1H,td,J=8.8,4.2Hz),6.08(1H,d,J=1.7Hz),6.35(1H,d,J=8.1Hz),7.27(1H,d,J=1.7Hz),7.93(1H,s),8.14(1H,s),8.18(1H,s)。
31P NMR(121MHz,D2O)δ 52.4,1.21。
實例23 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5,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及光學異構體2)之合成
A)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250mg)及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 (359mg)(實例24步驟C)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1.1mL)及無水四氫呋喃(0.7mL)。向溶液中添加5-(乙基氫硫基)-2H-四唑(175m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於無水乙腈(0.75mL)中之溶液,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向其中添加含氫過氧化第三丁基(5.5mol/L)之壬烷(0.25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在冰浴中冷卻反應混合物,並且添加硫代硫酸鈉(345mg)於水(0.275mL)中之溶液。允許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15分鐘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二氯甲烷)純化粗產物,得到呈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18mg)。MS:[M+H]+ 1206.3
B)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將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315mg)溶解於四氫呋喃(2.8mL)與水(0.71mL) 之混合物中,且允許攪拌溶液並且在冰浴中冷卻。逐滴添加三氟乙酸(0.71mL),且允許在0至5℃下攪拌混合物2小時15分鐘。在維持良好攪拌的同時向反應混合物中逐漸添加碳酸氫鈉(1.14g),繼而添加水(3mL)及乙酸乙酯(10mL)。用乙酸乙酯(10mL)萃取所分離之水層。用鹽水(3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物,經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且在減壓下蒸發溶劑。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二氯甲烷)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45mg)。MS:[M+H]+ 1224.3
C)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143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並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2.3mL)。向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戊烷2-氧化物(75mg),且在室溫下 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45分鐘。向其中添加水(75μL)及3H-1,2-苯并二硫雜環戊-3-酮1,1-二氧化物(29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4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五水合硫代硫酸鈉(150mg)於水(0.35mL)中之溶液,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濃縮混合物,向其中添加甲苯,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重複4次)。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二氯甲烷)純化粗產物,得到呈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形式之標題化合物(84mg)。MS:[M+H]+ 1238.3
D)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2-氰基乙氧基)-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83mg)中添加33%甲胺乙醇溶液(2.0mL),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 15.5g管柱)純化粗產物,用0至 70% ACN/10mM NH4OAc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之兩種分離之單一異構體:峰1(早期溶析份,11mg)及峰2(晚期溶析份,44.5mg)。MS:[M+H]+ 1081.3
E)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5,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
向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24mg,峰2/來自於步驟D之晚期溶析份)中添加吡啶(6.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0.303mL)。在5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6小時。LCMS分析顯示一些經單保護之中間物。添加甲醇(2.0mL)且在55℃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3小時。LCMS接著顯示完全反應。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並且添加水(6.7mL)及氯化鈣(700mg)。將所得懸浮液攪拌1小時,並且在矽藻土墊上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Aq管柱)純化殘餘物,用0至15% ACN/10mM乙酸三乙銨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195mg)。MS:[M+H]+ 707.1。1H NMR(400 MHz,D2O)δ 1.27(18H,t,J=7.3Hz),3.19(12H,q,J=7.3Hz),3.35(3H,s),4.06-4.10(1H,m),4.18-4.26(1H,m),4.32-4.37(1H,m),4.39-4.54(3H,m),4.63(1H,d,J=4.0Hz),4.80-4.82(1H,m),5.03-5.12(2H,m),6.15-6.17(1H,m),6.35-6.39(1H,m),7.33-7.37(1H,m),8.13(1H,s),8.15(1H,s),8.27(1H,s)。31P NMR(162MHz,D2O)δ -2.22,54.80。19F NMR(376MHz,D2O)δ -164.6。
F)7-[(5R,7R,8R,12aR,14R,15R,15aS,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5,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2)
藉由使用與光學異構體1相同之程序來製備光學異構體2。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24.5mg,峰1/來自於步驟D之早期溶析份)得到標題化合物(11.8mg)。MS:[M+H]+ 707.1。1H NMR(400MHz,D2O)δ ppm 1.25(18 H,t,J=7.22Hz),3.17(q,J=7.24Hz,12 H),3.35(3H,s),4.12-4.22(3H,m),4.40-4.53(3H,m),4.62(1H,m),4.83-4.90(1H,m),4.93-4.98(1H,m),5.09- 5.15(1H,m),6.16(1H,s),6.28-6.36(1H,m),7.50(1H,s),8.12(1H,s),8.15(1H,s),8.31(1H,s)。31P NMR(162MHz,D2O)δ -2.42,54.11。19F NMR(376MHz,D2O)δ pp-165.54
實例24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及光學異構體2)之合成
A)7-[(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5-氟-3-甲基-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7-[(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5-氟-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00mg)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3.30mL)中,且添加碳酸鉀(192mg)。在冰浴中冷卻該懸浮液。添加碘甲烷(0.080mL)。伴隨冷卻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接著在室溫下攪拌隔夜。濃縮混合物並且添加水,用1M HCl中和至pH~6。藉由過濾收集所得固體且在真空下乾燥隔夜,得到標題化合物(266mg)。MS:[M+H]+ 300.1。
B)5-氟-7-[(6aR,8R,9R,9aS)-9-羥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8-基]-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將7-[(2R,3R,4S,5R)-3,4-二羥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5-氟-3-甲基-吡咯并[2,3-d]嘧啶-4-酮(985mg)(與乙腈一起預先共沸3次且在真空中乾燥5小時)溶解於吡啶(9.75mL)及N,N-二甲基甲醯胺(4.80mL)。攪拌15分鐘之後,逐滴添加1,3-二氯-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1.02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與甲苯一起共沸。使殘餘物分配在EtOAc(120mL)與水(50mL)之間。用水(2×50mL)及鹽水(50mL)洗滌所分離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法使用EtOAc/己烷來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41g)。MS:[M+H]+ 542.3。
C)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
在15mL圓底燒瓶中,使5-氟-7-[(6aR,8R,9R,9aS)-9-羥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8-基]-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41g)與無水乙腈(3×5mL)一起共沸,在氬氣下溶解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6.17mL)中。添加含1H-四唑0.45M之乙腈(7.05mL)、1-甲基-1H-咪唑(123μL)及2-氰基乙基N,N,N',N'-四異丙基亞磷醯二胺(1.86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用70ml EtOAc稀釋混合物,用飽和NaHCO3(×2)及鹽水洗滌,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使用EtOAc/己烷(0.5% Et3N)來純化粗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1.87g)。MS:[M+H]+ 742.4。
D)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在100mL圓底燒瓶中,使2-氰基乙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 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937mg)及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425mg)與無水CH3CN(3×5mL)一起共沸,在氬氣下懸浮於無水四氫呋喃(1.80mL)及乙腈(2.95mL)中。添加5-(乙硫基)-1H-四唑(380mg)(與乙腈3×5mL一起預先共沸)於無水乙腈(1.80mL)中之溶液。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添加含氫過氧化第三丁基(5.5mol/L)之壬烷(425μ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接著在冰浴中冷卻。添加硫代硫酸鈉(500.0mg)於水(700μL)中之溶液,並且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DCM)純化殘餘物。獲得呈兩種光學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1.10g)。MS:[M+H]+ 1094.3。
E)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向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6aR,8R,9R,9aR)-8-(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磷醯基]氧基} 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1.10g)於四氫呋喃(11.0mL)及水(2.50mL)中之用冰浴冷卻之溶液中緩慢添加三氟乙酸(2.50mL)。伴隨冷卻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添加碳酸氫鈉(3800mg),繼之以8ml水。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使其達到室溫且用EtOAc萃取兩次。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蒸發濾液,得到粗產物。使用矽膠管柱(甲醇/DCM)進行層析,得到標題化合物(1.14g)。MS:[M+H]+ 1112.3。
F)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在100mL圓底燒瓶中,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149mg)與乙腈(3×4mL)一起共沸且在真空下乾燥,溶解於無水吡啶(2.35mL)中且在冰浴中冷卻。添加含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180mg)之吡啶(0.120ml)。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添加水(70.3μL),繼之 以3H-1,2-苯并二硫雜環戊-3-酮(56.2mg)。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添加含硫代硫酸鈉(135mg)之1mL水。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與甲苯一起共沸以移除吡啶。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DCM)純化殘餘物,得到呈兩種光學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63.6mg)。MS:[M+H]+ 1126.3。
G)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在室溫下,在含甲胺(33wt%)之乙醇(3.00mL)中將兩種異構體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之混合物(60.7mg)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蒸發出揮發性物質。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管柱)純化粗產物,用0至50% ACN/10mM NH4OAc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之兩種分離之單一異構體:峰1(早期溶析份,12mg)及峰2(晚期溶析份,35.6mg)。MS:[M+H]+ 969.3。
H)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
將15mL聚丙烯錐形管裝入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5.6mg,峰2/來自於步驟G之晚期溶析份)。添加吡啶(273μL),繼之以三氫氟酸三乙胺(27.3μL)及三乙胺(414μL)。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且在50℃下攪拌2小時。在冰浴中冷卻反應混合物且用水(1.3mL)稀釋。緩慢添加氯化鈣(146.0mg)於水(1.0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接著通過矽藻土插塞進行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Aq管柱)純化殘餘物,用0至10% ACN/10mM乙酸三乙銨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23.9mg)。MS:[M+H]+ 709.2。1H NMR(400MHz,甲醇-d4)δ=8.29-8.24(m,1H),8.22(s,1H),8.08-8.04(m,1H),7.46-7.40(m,1H),6.48(d,1H,j=12),6.37(d,1H,j=16),5.80-5.57(m,1H),5.33-5.12 (m,1H),5.05-4.95(m,1H),4.50-4.42(m,2H),4.41-4.34(m,1H),4.34-4.24(m,2H),4.08-3.96(m,1H),3.57(s,3H),3.52-3.48(m,1H),3.25-3.11(m,12H),1.39-1.24(m,18H)。31P NMR(162MHz,D2O)δ-2.45,55.32。19F NMR(376.5MHz,D2O)δ-164.60,-200.71。
I)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2)
將15mL聚丙烯錐形管裝入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0-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2.0mg,峰1/來自於步驟G之早期溶析份)。添加吡啶(92μL),繼之以三氫氟酸三乙胺(9.2μL)及三乙胺(140μL)。允許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用冰浴冷卻反應混合物且用水(1.0mL)稀釋。緩慢添加氯化鈣(6.98mg)於水(1.0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接著通過矽藻土插塞進行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Aq管柱)純化殘餘物,用0至10% ACN/10mM乙酸三乙銨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1.94 mg)。MS:[M+H]+ 709.3。1H NMR(400MHz,氧化氘)δ=8.20(s,1H),8.06(s,1H),7.99(s,1H),7.46-7.40(m,1H),6.37(d,1H,j=16),6.27(d,1H,j=8),5.83(dd,1H,j1=52,j2=4),4.98-4.84(m,2H),4.57(br d,J=3.9Hz,2H),4.54-4.48(m,2H),4.46-4.36(m,3H),4.20-4.11(m,3H),3.55-3.47(m,3H),3.20-3.06(dd,12H),1.28-1.12(t,18H)。31P NMR(162MHz,D2O)δ-2.52,53.94。19F NMR(376.5MHz,D2O)δ-165.55,-202.45。
實例25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之合成
A)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 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
在100mL圓底燒瓶中,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氰基乙氧基)({(2R,3R,4R,5R)-2-(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1.14g)與乙腈(3×4mL)一起共沸且在真空下乾燥,溶解於吡啶(18.0mL)中且在冰浴中冷卻。分2份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586mg)。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添加水(0.554mL),繼之以3H-1,2-苯并二硫雜環戊-3-酮1,1-二氧化物(251mg)。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添加硫代硫酸鈉(810mg)於2mL水中之溶液。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與甲苯一起共沸以移除吡啶。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DCM)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650mg)。MS:[M+H]+ 1111.3
B)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
向25mL圓底燒瓶中添加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10-(2-氰基乙氧基)-15-氟-7-(5-氟-3-甲基-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650mg)及含甲胺(33質量%)之絕對乙醇(22.7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管柱)純化殘餘物,用0至60% ACN/10mM NH4OAc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32.0mg)。MS:[M+H]+ 953.3。
C)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16-三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
將15mL聚丙烯錐形管裝入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2,10-二羥基-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氟-3-甲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32.0mg),且添加吡啶(246μL)。向懸浮液中添加三氫氟酸三乙胺(24.6μL), 繼之以三乙胺(372μL)。允許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冰浴中冷卻反應混合物且用水(1mL)稀釋。緩慢添加氯化鈣(18.6mg)於水(1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接著通過矽藻土插塞進行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藉由逆相層析法(ISCO RediSepRf Gold HP C18Aq管柱)純化殘餘物,用0至5% ACN/10mM乙酸三乙銨水溶液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8.3mg)。MS:[M+H]+ 693.2。1H NMR(400MHz,甲醇-d4)δ=8.36(br,1H),8.22(s,1H),8.05(s,1H),7.38(d,1H,j=2),6.48(d,1H,j=8),6.37(d,1H,j=16),5.70(dd,1H,j1=52,j2=4),5.20-5.07(m,1H),4.98-4.92(m,1H),4.53(d,1H,j=4),4.45-4.33(m,2H),4.33-4.19(m,3H),4.09-4.03(m,1H),3.45(s,3H),3.17(qt,12H),1.28(t,18H)。31P NMR(162MHz,D2O)δ-1.66,-2.26。19F NMR(376.5MHz,D2O)δ-164.5,-201.7。
實例26 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及光學異構體2)之合成
A)(6aR,8R,9R,9aR)-8-(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2-氰基乙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
在100mL圓底燒瓶中,使5-氯-7-[(6aR,8R,9R,9aS)-9-羥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 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8-基]-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1.469g)(依實施例15A的方法之相同方式合成)與甲苯(3×)一起共沸,且在真空中乾燥。將圓底燒瓶排空且用氬氣回填(3×)。添加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5.00mL)以便利用音波處理一分鐘來溶解起始物質,繼而依序添加2-氰基乙基N,N,N',N'-四異丙基亞磷醯二胺(2.50mL)、1-甲基咪唑(0.13mL)及1H-四唑(0.45M乙腈溶液,6.70mL)。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3小時。用EtOAc(200mL)稀釋混合物。添加飽和NaHCO3溶液。用EtOAc萃取水層兩次。依序用水及鹽水洗滌所合併之EtOAc層,經無水Na2SO4乾燥,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得到粗油性產物。藉由管柱層析法(ISCO RediSepRf DIOL HP Gold 100g管柱)純化粗物質,用EtOAc:己烷(1:9至1:1)溶析,得到標題化合物(1.77g)。對於產物水解片段,MS:[M+H]+ 661.3。
B)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
在氬氣下將N-{9-[(2R,3R,4R,5R)-5-{[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氧基]甲基}-3-氟-4-羥基四氫呋喃-2-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2.64g)溶解於無水吡啶(18.0mL)中,用冰浴冷卻。經1分鐘緩慢添加亞磷酸二苯酯(1.60mL)。允許ff反應溶液升溫至室溫並且攪拌1小時。緩慢添加第二份亞磷酸二苯酯(0.35mL),並且保持攪拌混合物30分鐘以上。用冰浴冷卻混合物。添加水(2.0mL)且在室 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與甲苯一起共沸以進一步移除吡啶及水。在真空泵上乾燥殘餘物。向殘餘物中添加乙酸(10.0mL)及水(2.0m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與甲苯一起共沸,接著在真空泵上乾燥,得到粗油,在矽膠管柱上使用MeOH/DCM(0/100至50/50)進行層析,得到1.33g白色固體狀標題產物。MS:[M+H]+ 438.1。
C)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6aR,8R,9R,9aR)-8-(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在250mL圓底燒瓶中,使(6aR,8R,9R,9aR)-8-(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2-氰基乙基二異丙基亞磷醯胺(2.23g)與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4-氟-2-(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基酯(1.17g)之混合物與無水乙腈(25mL×3)一起共沸,在真空泵上乾燥1小時。在氬氣下向混合物中添加無水乙腈(20.0mL),繼之以5-(乙硫基)-1H-四唑(1.00g)(與無水乙腈10mL×3一起預先共沸,且在真空泵上乾燥)於無水乙腈(10.0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20分鐘。添加((二甲 基胺基-亞甲基)胺基)-3H-1,2,4-二噻唑啉-3-硫酮(655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在矽膠管柱上使用MeOH/DCM(0/100至40/60)進行層析,得到呈2種光學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化合物(1.78g)。MS:[M+H]+ 1112.4。
E)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R,3R,4R,5R)-2-(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
在圓底燒瓶中,將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6aR,8R,9R,9aR)-8-(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2,2,4,4-四異丙基四氫-6H-呋喃并[3,2-f][1,3,5,2,4]三氧雜二矽雜環辛烷-9-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1.73g)溶解於四氫呋喃(16mL)及水(4.0mL)中。用冰浴冷卻溶液。逐滴添加三氟乙酸(4.0mL)。伴隨冷卻將混合物攪拌4小時。在0℃下,逐份添加碳酸氫鈉(7.00g),繼之以水及EtOAC。將混合物攪拌3分鐘,接著使其達到室溫。分離諸層。用EtOAc(3×)萃取水層。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EtOAc溶液,經無水Na2SO4乾燥,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在真空泵上乾燥,得到粗產物。在矽膠管柱上使用MeOH/DCM (0/100至40/60)純化粗物質,得到呈2種光學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的標題產物(1.43g)。MS:[M+H]+ 1130.3。
F)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7-(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2-氰基乙氧基)-15-氟-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兩種主要光學異構體之混合物)
在圓底燒瓶中,使膦酸氫(2R,3R,4R,5R)-5-[6-(苯甲醯基胺基)-9H-嘌呤-9-基]-2-({[({(2R,3R,4R,5R)-2-(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5-(羥基甲基)-4-[(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硫代磷醯基]氧基}甲基)-4-氟四氫呋喃-3-基酯(1.20g)依序與無水吡啶(新瓶)/乙腈(×2)及無水乙腈一起共沸。在真空下乾燥所得白色固體。在氬氣氛圍下,添加無水吡啶(20.0mL)(新瓶),繼之以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0.700g)。允許在室溫下將澄清溶液攪拌1小時10分鐘。添加水(0.70mL),繼之以3H-1,2-苯并二硫雜環戊-3-酮1,1-二氧化物(0.300g)。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與甲苯(×2)一起共沸,在真空泵上乾燥,得到粗殘餘物。在矽膠管柱上使用MeOH/DCM(0/100至20/80)對粗殘餘物進行層析。得到來自於早期溶 析份之標題產物(590mg),且根據LCMS鑑定為峰2及峰4之主要異構體的混合物;而來自於晚期溶析份之第二批產物(389mg)為所有4種異構體之混合物。MS:[M+H]+ 1144.2。
G)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單一光學異構體1及光學異構體2)
在N2氣氛下,在室溫下在含甲胺(33質量%)之絕對乙醇(15.0mL)中將N-(9-{(5R,7R,8R,12aR,14R,15R,15aR,16R)-7-(5-氯-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2-氰基乙氧基)-15-氟-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10-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4-基}-9H-嘌呤-6-基)苯甲醯胺(0.584g,2種主要異構體之混合物,管柱層析儀之早期溶析份)攪拌2小時。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在真空泵上乾燥,得到粗固體。在矽膠管柱上使用MeOH/EtOAc(0/100至40/60)進行之兩次後續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之2種單一光學異構體:異構體1(早期溶析份/峰1,73mg)及異構體2(晚期溶析份/峰2,304mg),以及峰1與峰2之混合溶析份(0.30g)。MS(光學異構體1): [M+H]+ 987.2。MS(光學異構體2):[M+H]+ 987.2。
H)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1).
向聚丙烯管中添加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1,69.2mg,來自於管柱層析之早期溶析份)、吡啶(0.40mL),繼之以三氫氟酸三乙胺(0.060mL),接著三乙胺(0.90mL)。在50℃下將密封丙烯管中之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用水(1.30mL)稀釋。添加氯化鈣(92.5mg)於水(1.30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將混濁白色混合物攪拌1小時,接著使用塑膠過濾漏斗通過矽藻土進行過濾,用水(1mL×4)洗滌。在減壓下濃縮澄清水性濾液,與甲苯一起共沸多次,在真空上乾燥10分鐘,得到粗殘餘物。藉由C18管柱層析法(水-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粗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產物溶析份,依序與甲苯(×4)一起及與不含內毒素之水(×5)一起共沸。將最終殘餘物溶解於不含內毒素之水中並且凍乾,得到標題產物(光 學異構體1,29.0mg)。MS[M+H]+ 727.0。1H NMR(400MHz,氧化氘)δ=8.19(s,1H),8.16(s,1H),7.96(s,1H),7.63(s,1H),6.39(br d,J=15.7Hz,1H),6.34(br d,J=8.0Hz,1H),5.60-5.41(m,1H),5.22-5.14(m,1H),5.14-5.02(m,1H),4.55(br d,J=3.8Hz,1H),4.51(br d,J=8.2Hz,1H),4.42(br s,1H),4.40(br s,1H),4.35-4.28(m,1H),4.16-4.10(m,1H),4.06(br dd,J=4.3,11.5Hz,1H),3.13(q,J=7.3Hz,12H),1.21(t,J=7.3Hz,18H)。31P NMR(162MHz,氧化氘)δ=55.29(s,1P),54.54(s,1P)。19F NMR(376MHz,氧化氘)δ=-200.90(s,1F)
I)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二(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2).
向聚丙烯管中添加7-{(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16-[(3-羥基-1,1,3,3-四異丙基二矽氧烷基)氧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10-二氫硫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基}-5-氯-3,7-二氫-4H-吡咯并[2,3-d]嘧啶-4-酮(光學異構體2,186mg,來自於層析儀之晚期溶析份)。添加吡啶(1.1mL),繼之以三氫氟酸三乙胺(0.161mL),接著三乙胺(2.4mL)。在50℃下將密封丙烯管中之反應混台物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 物冷卻至室溫,用水(3.50mL)稀釋。添加氯化鈣(250mg)於水(3.50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將混濁白色混合物攪拌1小時。使用塑膠過濾漏斗通過矽藻土對混合物進行過濾,用水(3mL×4)洗滌。在減壓下濃縮澄清水性濾液,與甲苯一起共沸多次,在真空上乾燥10分鐘,得到粗殘餘物。藉由C18管柱層析法(水-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粗殘餘物。在減壓下濃縮產物溶析份,依序與甲苯(×4)一起及與不含內毒素之水(×5)一起共沸。將最終殘餘物溶解於不含內毒素之水中並且凍乾,得到標題產物(光學異構體2,109mg)。MS[M+H]+ 727.0。
1H NMR(400MHz,氧化氘)δ=8.10(s,1H),7.89(s,1H),7.86(s,1H),7.55(s,1H),6.30(d,J=15.9Hz,1H),6.24(d,J=8.2Hz,1H),5.49-5.27(m,1H),5.07-4.86(m,2H),4.85(d,J=3.9Hz,1H),4.44(br d,J=9.0Hz,1H),4.33(br d,J=14.7Hz,2H),4.28-4.16(m,2H),3.98(br dd,J=5.0,11.8Hz,1H),3.04(q,J=7.4Hz,12H),1.12(t,J=7.3Hz,18H)。31P NMR(162MHz,氧化氘)δ=55.12(s,1P),52.04(s,1P)。19F NMR(376MHz,氧化氘)δ=-200.43(s,1F)
實例27 連接子有效負載1
向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N-[(1S)-1-[[(1S)-2-[4-(羥基甲基)苯胺基]-1-甲基-2-側氧基-乙基]胺甲醯基]-2-甲基-丙基]己醯胺(mc-Val-Ala-PAB-OH,Synchem,Elk Grove Village,IL,0.0822mmol,40.0mg)於無水乙腈(19.1mmol,1.00mL,783mg)中之混合物中添加碘化銫(0.0986mmol,25.6mg)及三氟化硼合乙醚(0.0986mmol,0.0125mL,14.0mg)。在室溫下將反應物攪拌隔夜。攪拌18小時之後,用約10mL DCM釋混合物且在矽藻土墊上過濾。用DCM洗滌固體。濃縮濾液以獲得橘色固體。粗產物(mc-Val-Ala-PAB-I)不經進一步純化便使用。
將裝有(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6-羥基-2-硫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10-醇酸二鈉2,10-二氧化物(有效負載1,亦即「化合物實例3a」,0.0106mmol,7.80mg)及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N-[(1S)-1-[[(1S)-2-[4-(碘甲基)苯胺基]-1- 甲基-2-側氧基-乙基]胺甲醯基]-2-甲基-丙基]己醯胺(mc-Val-Ala-PAB-I,0.0208mmol,12.4mg,粗物質)於N,N-二甲基甲醯胺(5.17mmol,0.400mL,378mg)中之溶液的小瓶密封並且加熱至60℃。在2小時內,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在C18管柱上藉由層析法(自20%至60% CH3CN/水+ 0.1%甲酸之連續梯度)加以純化,得到白色固體狀N-[(2S)-1-{[(2S)-1-{[4-({[(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2-基]氫硫基}甲基)苯基]胺基}-1-側氧基丙-2-基]胺基}-3-甲基-1-側氧基丁-2-基]-6-(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己醯胺(5.5mg,45%產率)。1H NMR(400MHz,甲醇-d4)δ 8.23-8.35(m,2H),8.10(s,1H),7.89-8.02(m,1H),7.84(s,1H),7.52-7.64(m,2H),7.41(br d,J=8.53Hz,2H),7.22-7.38(m,2H),6.75-6.83(m,2H),6.32-6.43(m,2H),5.71-5.90(m,2H),4.54-4.59(m,2H),4.42-4.51(m,2H),4.07-4.35(m,8H),3.46(br t,J=7.03Hz,2H),2.27(br t,J=7.34Hz,2H),2.03-2.15(m,2H),1.53-1.70(m,4H),1.39-1.47(m,3H),1.23-1.37(m,2H),0.92-1.02(m,6H)。LCMS:m/z 1163,1164[M+H]。
實例28 連接子有效負載2
根據實例27中之程序,使用2-胺基-9-[(2R,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0,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2-氫硫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二(三乙胺)鹽(有效負載2)替代有效負載1來產生連接子-有效負載2。
根據以下方法來製備有效負載2。
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8-三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倍半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A)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
使膦酸氫(1S,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羥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700mg)及5'-O-[雙(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3'-O-[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2'-O-{(2-氰基乙氧基)[二異丙基胺基]磷烷基}-N-(2-甲基丙醯基)鳥苷酸(2280mg)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乙腈(15mL)及無水四氫呋喃(5mL)。向該混合物中添加5-(乙基硫基)-2H-四唑(611mg)(其與無水乙腈一起經受共沸脫水)與無水乙腈(10mL)之混合物,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向其中添加70%氫過氧化第三丁基(643μ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5920mg)與水(3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80%乙酸(3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980mg)。MS:[M+H]+ 1030.2
B)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8-{[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光學異構體)
使膦酸氫(1R,3R,4R,7S)-3-(6-苯甲醯胺基-9H-嘌呤-9-基)-1-((((((2R,3R,4R,5R)-4-((第三丁基二甲基 矽基)氧基)-5-(羥基甲基)-2-(2-異丁醯胺基-6-側氧基-1H-嘌呤-9(6H)-基)四氫呋喃-3-基)氧基)(2-氰基乙氧基)磷醯基)氧基)甲基)-2,5-二氧雜雙環[2.2.1]庚-7-基酯(980mg)與無水乙腈及無水吡啶一起經受共沸脫水,且向其中添加無水吡啶(50mL)。在室溫下向混合物中添加2-氯-5,5-二甲基-1,3,2-二氧雜磷雜環己烷2-氧化物(615mg),且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水(600μL)及3H-苯并[c][1,2]二硫雜環戊-3-酮(240mg),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0分鐘。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硫代硫酸鈉(1180mg)與水(3mL)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無水乙腈(15mL)及2-甲基丙-2-胺(5.0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並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且向所獲得之殘餘物中添加40%甲胺乙醇溶液(30mL)。在室溫下在氬氣氛圍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甲醇/乙酸乙酯)純化殘餘物。藉由HPLC(L-column2 ODS,50×150mm,移動相:5mM乙酸銨水溶液/乙腈)將所獲得之殘餘物拆分為兩種非對映異構體(tR1及tR2,依據LC/MS,其滯留時間按此順序為較短至較長),得到標題化合物(38mg,tR1)及標題化合物(322mg,tR2)。MS(tR1):[M+H]+ 817.1。MS(tR2):[M+H]+ 817.1
C)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8-三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 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倍半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
向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8-{[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光學異構體)(38mg,tR1)中添加甲醇(3.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0.76mL)。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且在55℃下將殘餘物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4.2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7mg)。1H NMR(400MHz,D2O)δ 1.23(13H,t,J=7.3Hz),3.15(9H,q,J=7.3Hz),4.04(1H,d,J=8.3Hz),4.08-4.19(3H,m),4.28(1H,d,J=12.2Hz),4.37-4.52(2H,m),4.65(1H,d,J=4.2Hz),4.90(1H,d,J=4.6Hz),5.36(1H,s),5.55(1H,td,J=8.5,4.0Hz),5.98(1H,d,J=8.3Hz),6.16(1H,s),7.94(1H,s),8.21(1H,s),8.25(1H,s)。31P NMR(162MHz,D2O)δ-1.45,53.78。
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2,10,18-三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子 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倍半三乙胺鹽(光學異構體;有效負載2)之合成
向2-胺基-9-[(5R,7R,8R,12aR,14R,15R,15aS,18R)-14-(6-胺基-9H-嘌呤-9-基)-18-{[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2,10-二羥基-10-氧負離子基-2-硫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7(12H)-基]-1,9-二氫-6H-嘌呤-6-酮(光學異構體)(322mg,tR2)中添加甲醇(3.0mL)及三氫氟酸三乙胺(3.2mL)。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且在55℃下將殘餘物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向其中添加乙氧基(三甲基)矽烷(14mL),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且藉由C18管柱層析法(乙腈/10mM乙酸三乙銨緩衝溶液)純化殘餘物,得到標題化合物(266mg)。1H NMR(400MHz,D2O)δ 1.23(14H,t,J=7.3Hz),3.15(10H,q,J=7.3Hz),4.02(1H,d,J=8.1Hz),4.13-4.24(2H,m),4.27-4.42(4H,m),4.59(1H,d,J=4.4Hz),5.01(1H,s),5.11(1H,d,J=4.2Hz),5.61-5.73(1H,m),5.95(1H,d,J=8.3Hz),6.15(1H,s),7.87(1H,s),8.00(1H,s),8.25(1H,s)。31P NMR(162MHz,D2O)δ-1.93,55.44。
實例29 一般ADC結合程序
用適當緩衝液將抗體溶液稀釋至所要反應濃度。藉由添加0.5M tris、25mM EDTA水溶液(pH 8.0)將pH值調節至7。伴隨攪拌添加TCEP(2.2當量,5mM水溶液)。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之後,添加5當量連接子-有效負載(5mM DMA溶液)。在室溫下再輕緩攪拌2小時之後,在3mL spinOUT脫鹽管柱(G-Bioscience,用含有10mM組胺酸、7.5%蔗糖(w/v)及0.08%聚山梨醇酯20(w/v)之pH 5.2緩衝液預平衡)上將混合物純化兩次,接著緩衝液交換至杜爾貝科氏PBS,並且使用Vivaspin6管柱(GE Healthcare)濃縮至1至3mg/mL(如藉由UV吸收使用標準IgG1消光係數所測定)。接著藉由QTOF質譜表徵樣品之藥物-抗體比(DAR)。藉由粒徑排阻層析(SEC)來測定ADC之單體組成。
粒徑排阻層析(SEC)方案 樣品製備
藉由向HPLC小瓶中添加HPLC水來製備水空白。裸抗體對照物及ADC樣品獲自化學師。若濃度在5mg/mL以上,則用1×PBS稀釋對照物及樣品;或若濃度為5mg/mL或5mg/mL以下,則直接注射。
HPLC系統設定
使用Agilent 1100 HPLC系統進行分析。該系統設定為一個泵通道上存在系統洗滌液(5%乙腈/HPLC水),且在一不同的泵通道上存在移動相(如以上所描述)。所使用之管柱為Tosoh Biosep TSK Gel,G3000SWxl;P/N 8541;250A;5μm;7.8mm×300mm。流速設定至1mL/min,且各運作用100%移動相[100mM磷酸鈉、300mM氯化鈉、pH 6.8、10%乙腈(v/v)]等度20分鐘。DAD設定至280nm。各對照物、樣品及空白之注射體積通常為10μL,但可視UV吸收度而加以調節。資料分析:在280nm下在適當時間窗口(通常2分鐘至10分鐘)內對所有峰進行積分。
實例30 ADC1之製備
根據一般ADC結合程序進行合成。
抗體:抗體1,抗GCC抗體(5F9),100μL於50mM組胺酸及100mM精胺酸之pH 6.0緩衝液中的60mg/mL溶液,受體標靶鳥苷酸環化酶C(GCC)
抗體1重鏈: (SEQ.ID No.1)
抗體1輕鏈: (SEQ.ID No.2)
緩衝液:50mM組胺酸及100mM精胺酸,pH 6.0,200μL,最終濃度20mg/mL
連接子-有效負載:N-[(2S)-1-{[(2S)-1-{[4-({[(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2-基]氫硫基}甲基)苯基]胺基}-1-側氧基丙-2-基]胺基}-3-甲基-1-側氧基丁-2-基]-6-(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己醯胺(連接子-有效負載1)
產物ADC:ADC1,產率=1.9ml,2.5mg/mL(79%),DAR 3.5,99%單體(亦即,未聚集)
實例31 ADC2之製備
根據一般ADC結合程序進行合成。
抗體:抗體2,針對某些實質瘤(包括肺及 乳房)中過度表現之膜錨定蛋白的非GCC靶向抗體,100μL,11.8mg/mL,於25mM乙酸鈉中,pH 5.5。
緩衝液:杜爾貝科氏PBS,pH 7.4,200μL,最終濃度4mg/mL
連接子-有效負載:N-[(2S)-1-{[(2S)-1-{[4-({[(5R,7R,8R,12aR,14R,15R,15aR,16R)-14-(6-胺基-9H-嘌呤-9-基)-15-氟-7-(5-氟-4-側氧基-3,4-二氫-7H-吡咯并[2,3-d]嘧啶-7-基)-10,16-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八氫-12H-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2-基]氫硫基}甲基)苯基]胺基}-1-側氧基丙-2-基]胺基}-3-甲基-1-側氧基丁-2-基]-6-(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己醯胺(連接子-有效負載1)
產物ADC:ADC2,產率=0.6ml,1.4mg/mL(70%),DAR 2.6,99%單體
實例32 ADC3之製備
根據一般ADC結合程序進行合成。
抗體:抗體1,33μL,60mg/mL,於50mM組胺酸及100mM精胺酸之pH 6.0緩衝液中
緩衝液:50mM組胺酸及100mM精胺酸,pH 6.0,66μL,抗體溶液之最終濃度20mg/mL
連接子-有效負載:N-[(2S)-1-{[(2S)-1-{[4-({[(2S,5R,7R,8R,12aR,14R,15R,15aS,18R)-7-(2-胺基-6-側氧基-1,6-二氫-9H-嘌呤-9-基)-14-(6-胺基-9H-嘌呤-9- 基)-10,18-二羥基-2,10-二氧負離子基六氫-14H-15,12a-(環氧甲橋)-5,8-甲橋呋喃并[3,2-l][1,3,6,9,11,2,10]五氧雜二磷雜環十四炔-2(12H)-基]硫基}甲基)苯基]胺基}-1-側氧基丙-2-基]胺基}-3-甲基-1-側氧基丁-2-基]-6-(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己醯胺(連接子-有效負載2)
產物ADC:ADC3,產率=1.9ml,1.0mg/mL(95%),DAR 4.3,98%單體
實例33 三重酶體(tritosomal)有效負載釋放分析-在試管內溶酶體模型中量測自連接子-有效負載系統或ADC之有效負載釋放 材料:
緩衝液:含47.9mg/ml磷酸二氫鉀(Sigma-Aldrich,產品編號P5379);6.8mg/ml磷酸氫二鈉(Sigma-Aldrich,產品編號S0876);1.7mg/ml乙二胺四乙酸(Sigma-Aldrich,產品編號ED4SS)之經純化水。使用1N HCl或1N KOH將pH值調節至6.0。
購自XenoTech之大鼠肝臟三重酶體
連接子-有效負載(10mM DMSO)
ADC(1-40μM,於儲存緩衝液中,供製造使用)。
程序:
為了評估自連接子-有效負載化合物之有效負載釋放,由連接子-有效負載化合物之10mM儲備溶液 製備120.95μM DMSO工作溶液。接著,將120.95μM DMSO工作溶液在含有22.4%大鼠肝臟三重酶體之225μL三重酶體緩衝溶液中稀釋至1μM。
為了評估ADC分子,用大鼠肝臟三重酶體於去污酶體緩衝液中之混合物223.1μL稀釋1.86μL ADC溶液。
在37℃下將如此製備之溶液培育24小時。在0.5小時、1小時、3小時、5小時及24小時移出40μL等分試樣,且在96孔盤中用160μL 0.1%甲酸之甲醇溶液進行稀釋,儲存在-80℃冷凍器中直至實驗完畢。收集最後一個時間點之後,將添加有作為內標物溶液之150nM磺胺丁脲的新鮮200μL 0.1%甲酸之甲醇溶液添加至樣品中。將樣品充分混合且在4000g下離心10分鐘,並且提交96孔盤以便藉由LC/MS/MS來分析有效負載濃度。
LC/MS/MS系統:
將5μL樣品注入具有Waters Xselect C18 CSH 3.5u 2.1mm內徑×30mm長度管柱之LC/MS/MS中。移動相水性溶劑含有含0.1%甲酸之水,且移動相有機溶劑含有含0.1%甲酸之5%水+95%乙腈。以3分鐘梯度以1.5mL/min流速運作樣品。起初,儀器運作100%水性移動相溶劑0.5分鐘,接著其在接下來之1.5分鐘內增至100%有機溶劑。系統將保持100%有機溶劑再持續0.5分鐘,接著其將在接下來之0.5分鐘內變成100%水相溶劑。
分析:
為了監測及計算連接子-有效負載及有效負載自ADC之釋放,對峰面積或濃度相對於時間曲線進行繪圖。將藉由使用Excel-Fit程式來分析資料,以計算自測試分子形成有效負載之線性範圍速率及t1/2。
去污酶體有效負載釋放資料:
如第1圖、第2圖及第3圖中所示,當進行以上方案時,ADC1、ADC2及ADC3釋放預期有效負載。
磷酸化IRF3(phospho-IRF3)分析方案
將經工程改造以表現mAb抗體1(ADC1及ADC3)及抗體2(ADC2)之腫瘤相關細胞表面標靶之HEK293細胞以及不表現標靶之HEK293細胞(HEK293-Vect)以1.5×105個細胞/孔(500μL/孔)接種於經聚D-離胺酸塗佈之24孔盤(Corning)中,並且培養隔夜。在隔夜血清剝奪之後,用不同濃度之ADC將細胞處理6小時,接著溶解於含蛋白酶及磷酸酶抑制劑(ThermoFisher Scientific)之RIPA緩衝液(ThermoFisher Scientific)中。針對磷酸化IRF3(CST)及IRF3(BD Biosciences)對細胞溶解物進行西方印漬分析。將磷酸化IRF3之水準相對於其總IRF3進行標準化。
磷酸化IRF3分析結果
如第4圖、第5圖及第6圖中所示,表現ADC1、ADC2及ADC3之表面受體標靶的HEK293細胞分別在用ADC1、ADC2及ADC3進行處理時展現STING途徑標記物磷酸化IRF3(pIRF3)存在預期增加。相反,在不 表現相應表面受體標靶之載體HEK293細胞中,在ADC處理後pIRF3反應未上調。
實例34 所選環狀二核苷酸之藥理學剖析
所選環狀二核苷酸之藥理學剖析示於表6中。
THP-1 Dual Lucia報告基因分析方案
藉由在ISG54(干擾素刺激之基因)最小啟動子連同五個干擾素(IFN)刺激之反應元件的控制下穩定整合Lucia螢光素酶基因(一種分泌螢光素酶報告基因)而由人類THP-1單核細胞細胞株獲得THP1-DualTM細胞(InvivoGen,編號thpd-nfis)。在實驗當天,將細胞以7500個細胞/25μL/孔之密度接種至黑色384孔盤(Corning 356697)之生長培養基(RPMI 1640,2mM L-麩醯胺酸、25mM HEPES、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100μg/mL NormocinTM、100U/mL-100μg/mL Pen-Strep、10μg/mL殺稻瘟菌素及100μg/mL Zeocin)中。給與細胞盤以62.5nL測試化合物,接著在37℃下培育20小時。在培育結束時,添加15μL/孔之QUANTI-LucTM(InvivoGen,編號rep-qlc1),且立即使用LeadSeeker量測螢光。
下游信號轉導途徑活化(TBK1及IRF3)之西方印漬分析方案
用DMSO或所指示之濃度的實例14將1.5×106個THP-1-Dual細胞(Invivogen,目錄號thpd-nfis)處理3小時。刺激之後,在冰上收集細胞,在800 RCF下離心5分鐘,且在冰冷PBS中洗滌一次。
將細胞球粒溶解於含有1% Triton X-100整細胞溶解緩衝液(10%甘油、20mM Tris-HCl pH 7.5、150mM NaCl、1μM EDTA及1μM DTT)之蛋白酶及磷酸酶抑制劑混合液(分別Sigma編號P8340及CalBiochem編號524629)中。藉由在16,000 RCF下離心10分鐘來清除細胞溶解物之不溶性碎屑。藉由Bradford分析使用BSA標準物來測定溶解物之蛋白質濃度。
使溶解物在含有DTT作為還原劑之NuPAGETM LDS樣品緩衝液(4×,目錄號NP0008)中變性。在NuPAGETM 4%至12% Bis-Tris凝膠上在MES/SDS運作緩衝液中拆分已變性之溶解物,且使用半乾印漬法轉移至 PVDF膜。在4℃下,使用得自於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之抗體(分別為編號5483、編號4947及編號5174)針對磷酸化TBK1 S172、磷酸化IRF3 S396及GAPDH對膜進行探測隔夜。
在隔夜一級探測之後,對膜進行深度洗滌,接著在室溫下用含二級抗體(Alexa Fluor® 680山羊抗兔IgG,Life Technologies編號A21109)之Odyssey®阻斷緩衝液(目錄號927-400000)探測。在深度洗滌之後,使用LI-COR ODYSSEY CLx使膜顯色。
對磷酸化TBK1及磷酸化IRF3譜帶之相對強度進行定量,且相對於GAPDH之水準進行標準化。將經GAPDH標準化之磷酸化TBK1及磷酸化IRF3值圖示為相對於未刺激(DMSO)對照物之強度倍數。參見第7圖。
人類血漿穩定性分析方案
在37℃下在肝素化人類血漿中將化合物培育0小時、1小時、2小時、4小時、8小時及24小時,且藉由LC/MS/MS方法來量測化合物濃度變化。假定濃度指數降低,基於擬合曲線來如下計算消除速率常數(=k(/h));時間x之濃度=初始濃度*exp(-k*x)。
同基因腫瘤模型檢驗
在小鼠同基因腫瘤模型中測試實例14及實例3a。當靜脈內投與實例14及實例3a(每3天,3次)時,觀測抗腫瘤效應。關於在結腸癌CT-26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效應,參見第8圖及第9圖;且關於在結腸癌 B16F10同基因小鼠模型中之抗腫瘤效應,參見第10圖及第11圖。
抗腫瘤效應評估方案
將8×104個B16F10及2×105個CT-26小鼠腫瘤細胞經皮下植入雌性C57BL/6小鼠(B16F10)及Balb/C小鼠(CT-26)之脇部(n=7隻/組)。一旦腫瘤體積已達到100mm3(第0天),便將媒劑(1×PBS)、化合物實例3a(30mg/kg)或實例14(1.0mg/kg)經靜脈內投與(最終體積100μL)攜帶腫瘤之小鼠。每3天給與媒劑、實例3a或實例14,總計3個劑量(q3dx3)。每週三次分別使用游標卡尺及梅特勒天平來獲取腫瘤及體重量測值。藉由沿腫瘤短軸量測之寬度(『W』)之平方乘以沿腫瘤短軸量測之長度(『L』)之二分之一來測定腫瘤體積(V=W2×0.5L)。
實例化合物示於下表中。表中之MS意謂實際量測值。化合物實例9係用與實例5之方法相同的方式合成。
實例35 STING結合測試
使用分析緩衝液(含0.01%無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之杜爾貝科氏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將測試化合物(2μL)、鏈黴親和素-鋱(4μL,Cisbio)、經螢光素標記之2',3'-cGAMP(c[G(2',5')p-2'-Fluo-AHC-A(3',5')p])(Biolog,Germany)及生物素化STING蛋白(2μL,野生型,WT)混合,並且在室溫下將混合物靜置3小時(最終濃度:鏈黴親和素-鋱:以1/1000加以稀釋;FITC-cGAMP:1μM;生物素化STING蛋白:100nM)。藉由EnVision(PerkinElmer,Waltham,MA,US)在520nm及486nm之波長下量測時間拆分螢光共振能量傳遞(TR-FRET)。使用520nm下之計數除以486nm下之計數的比值來計算測試化合物對野生型STING蛋白與2',3'-cGAMP之結合的抑制率。結果示於表2及表2A中。
藉由以下方法製備以上提及之生物素化STING蛋白(野生型(WT))。
生物素化野生型STING蛋白之製備方法
ECOS(商標名)勝任大腸桿菌BL21(DE3)購自Nippon Gene Co.,Ltd.。安比西林(ampicillin)、卡那黴素(kanamycin)、NaCl、甘油、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生物素、咪唑、重組SEM核酸酶及BCA蛋白質分析套組購自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細菌用胰化蛋白及細菌用酵母提取物購自Difco Laboratories,tris緩衝生理食鹽水(TBS)錠劑pH 7.6購自Takara Bio Inc.,溶菌酶(蛋 清)6×晶體購自Seikagaku Corporation,且cOmplet(商標名)及無EDTA蛋白酶抑制劑混合液購自Roche。使用由QIAGEN製造之Ni-NTA超流濾筒,且使用由GE Healthcare製造之HiLoad 26/60 Superdex 200pg。
向具有已改變之多選殖位點的pRSF1b(Novagen)中插入大腸桿菌BirA,且轉染至ECOS JM109,藉此構建pRH8/FLAG-BirA。將pET21HH/His-Avi-SUMO-FLAG-hTMEM173(139-379)(H232R)(其係藉由實例36中所提及之方法構建)及用於Avi標籤生物素化之pRH8/FLAG-BirA同時轉型至ECO(商標名)勝任大腸桿菌BL21(DE3)以製備表現His-Avi-SUMO-FLAG-hSTING(139-379,H232R)之細胞株。將表現細胞株添加至含有安比西林(100μg/L)及卡那黴素(50μg/L)之LB培養基(10g/L胰化蛋白、5g/L酵母提取物、5g/L NaCl),且在30℃下預培養混合物,並且擴增至含有相同抗生素之TB培養基(12g/L胰化蛋白、24g/L酵母提取物、4mL/L甘油、2.3g/L KH2PO4、12.5g/L K2HPO4),且在37℃下培養混合物。當培養物溶液之混濁度達到500 KU時,將培養物溫度降至16℃,向其中添加0.1mM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及50μM(+)-生物素,且將混合物再培養16小時。
對培養物溶液進行離心,使所獲得之真菌體懸浮於溶解緩衝液(50mM TrisHCl、150mM NaCl、20mM咪唑、1mg/mL溶菌酶、5U/mL重組SEM核酸酶,完全不含EDTA,pH 7.6)中,且藉由超音波破碎來提取蛋白 質。向其中添加試劑,以便將提取物之鹽濃度調節至300mM NaCl,且藉由離心來收集上清液。使所獲得之上清液通過經洗滌緩衝液(50mM TrisHCl、300mM NaCl、20mM咪唑,pH 7.6)平衡之NiNTA超流濾筒,且用洗滌緩衝液洗滌濾筒,並且用溶析緩衝液(50mM TrisHCl、300mM NaCl、250mM咪唑,pH 7.6)溶析。使溶析液通過經儲存緩衝液(50mM TrisHCl、150mM NaCl,pH 7.6)平衡之HiLoad 26/60 Superdex 200pg管柱,且收集呈生物素化His-Avi-SUMO-FLAG-hSTING(139-379,H232R)形式之溶析份。使用BCA蛋白質分析套組量測蛋白質濃度,並且將溶析份冷凍保存在-80℃下直至使用。
如自以上提及之結果顯而易知,本發明化合物抑制野生型STING蛋白與天然配位體2',3'-cGAMP之結合,亦即,本發明化合物結合野生型STING蛋白。
實例36 報告基因分析 多種質體之製備 (i)人類TMEM173及其類似物之表現質體構建
使用人類TMEM173 cDNA純株(GeneCopoeia)作為模板,藉由重疊延伸PCR用於引入突變來獲得大腸桿菌中之人類STING表現質體(在本說明書中,有時將稱為人類TMEM173)。首先,使用兩種引子(5'-CCTGGCCCCAGCTGAGATCTCTG-3'(C-hTMEM(139aa)-F)(SEQ.ID No.3)及5'-GTAAACCCGATCCTTGATGCCAGCACGGTCACCGGTC- 3'(hTMEM173(H232R)-R))(SEQ.ID No.4)及兩種引子(5'-CTGCCCCAGCAGACCGGTGACCGTGCTGGCATCAAG-3'(hTMEM173(H232R)-F)(SEQ.ID No.5)及5'-ATAATAGCGGCCGCTCAAGAGAAATCCGTGCGGAGAGG-3'(hTMEM173-st-Not-R)(SEQ.ID No.6)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Takara Bio Inc.)進行各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72℃下持續10秒,重複2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接著,使用所獲得之區段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C-hTMEM(139aa)-F及hTMEM173-st-Not-R)來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GXL DNA聚合酶(Takara Bio Inc.)進行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72℃下持續1.5分鐘,重複3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用Not I(Takara Bio Inc.)切割所獲得之區段,使用Ligation High(Toyobo Co.,Ltd)插入His-Avi-SUMO標籤附接至pET21a(Novagen)之載體的Stu I/Not 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Nippon Gene Co.,Ltd.),藉此構建pET21HH/His-Avi-SUMO-hTMEM173(139-379)(H232R)。
其次,使用此質體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5'-CGACTACAAGGACGACGATGACAAGGGATCCCTGGCCCCAGCTGAGATCTCTG-3'(C-FLAG-Bam-hTMEM173(139aa)-F)(SEQ.ID No.7)及hTMEM173-st-Not-R)來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進行PCR,依序(1) 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72℃下持續10秒,重複2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用Not I切割所獲得之區段,如以上所提及使用Ligation High插入至附接有His-Avi-SUMO標籤之pET21a的Stu I/Not 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藉此構建pET21HH/His-Avi-SUMO-FLAG-hTMEM173(139-379)(H23 2R)。
如以上所提及,使用人類TMEM173 cDNA純株作為模板,藉由重疊延伸PCR用於引入突變來獲得用於報告因子分析之表現質體。首先,使用兩種引子(5'-GTACCCATACGATGTTCCAGATTACGCTGGATCCGCCACCATGCCCCACTCCAGCCTGCATC-3'(HA-Bam-ko-hTMEM173-F)(SEQ.ID No.8)及hTMEM173(H232R)-R)及兩種引子(hTMEM173(H232R)-F及hTMEM173-st-Not-R)來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進行各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72℃下持續10秒,重複2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接著,使用所獲得之區段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5'-ATAATATCTAGAATTCGCCACCATGTACCCATACGATGTTCCAGATTACGC-3'(Xba-Eco-ko-HA-F)(SEQ.ID No.9)及hTMEM173-st-Not-R)來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GXL DNA聚合酶進行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在65℃下持續5秒且在72℃下持續 1.5分鐘,重複3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用Xba I(Takara Bio Inc.)及Not I切割所獲得之區段,使用Ligation High插入至多選殖位點被插入pcDNA3.3(Invitrogen)中之Zeocin抗性載體的Nhe I/Not 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藉此構建pcDNA3.3zeo/HA-hTMEM173(H232R)。
使用人類TMEM173 cDNA純株(GeneCopoeia)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5'-TTCCAGATTACGCTGGATCCGCCACCATGCCCCACTCCAGCCTGCATC-3'(Bam-ko-hTEME173v1-F)(SEQ.ID No.10)及5'-CCTCTAGACTCGAGCGGCCGCTCAAGAGAAATCCGTGCGGAGAGG-3'(hTMEM173-st-Not-R2)(SEQ.ID No.11),藉由PCR來構建表現人類突變型TMEM173(R232H)之質體。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Takara Bio Inc.)進行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68℃下持續10秒,重複30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使用Gibson Assembly(NEB)將所獲得之區段插入至HA標籤被附接至pcDNA3.1(+)(ThermoFischer)之載體的Bam HI/Not 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Nippon Gene Co.,Ltd.),藉此構建pcDNA3.1HA/HA-hTMEM173v1。
使用pcDNA3.3zeo/HA-hTMEM173(H232R)質體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5'-GGAGACCCAAGCTGGCTAGCGCCACCATGTACCCATACGATG-3'(Nhe-ko-HA-F)(SEQ.ID No.12)及 5'-CCTCTAGACTCGAGCGGCCGCTCAAGAGAAATCCGTGCGGAGAGG-3'(hTMEM173-st-Not-R2)(SEQ.ID No.13),藉由PCR來構建表現人類野生型TMEM173(H232R)之質體。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進行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72℃下持續35秒,重複30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使用Gibson Assembly將所獲得之區段插入至pcDNA3.1zeo(ThermoFischer)之Nhe I/Not 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藉此構建pcDNA3.1zeo/HA-hTMEM173(H232R)。
(ii)螢光蟲螢光素酶表現質體構建
藉由將CMV啟動子插入至報告因子載體中來構建螢光蟲螢光素酶表現質體。使用pcDNA3.1(+)載體(Invitrogen)作為模板且使用兩種引子(5'-ATAATAAGATCTGTTGACATTGATTATTGACTAGTTATTAATAG-3'(CMVPro-BglII-F)(SEQ.ID No.14)及5'-ATAATAAAGCTTGAGCTCTGCTTATATAGACCTCCC-3'(CMVPro-HindIII-R)(SEQ.ID No.15)來進行PCR。使用PrimeStar MAX DNA聚合酶進行PCR,依序(1)在98℃下持續1分鐘;(2)在98℃下持續10秒且在68℃下持續3秒,重複25次;及(3)在72℃下持續1分鐘。用Bgl II及Hind III(Takara Bio Inc.)切割所獲得之區段,使用Ligation High(Toyobo Co.,Ltd)插入至pGL4.17(Promega Corporation)之Bgl II/Hind III位點中,且轉染至ECOS JM109,藉此構建pGL4.17/CMV Pro。
報告基因分析(1)
構建經pNL[NLucP/ISRE/Hygro]載體(Promega,Fitchburg,WI,US)轉染之穩定表現293T細胞株。使用FugeneHD(Promega,Fitchburg,WI,US)將pcDNA3.3zeo/HA-hTMEM173(H232R)轉染至該等細胞,且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之杜爾貝科氏改良伊格爾氏培養基(DMEM)(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將該等細胞培養一天。收集細胞,且藉由CELLBANKER 1(Nippon Zenyaku Kogyo Co.,Ltd.)進行冷凍保存。
在分析當天,將經分析緩衝液(含0.1%無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之DMEM)稀釋之測試化合物以10μL/孔添加至白色384孔盤(Corning,NY,US)中。將冷凍保存之細胞解凍,且以10μL/孔(10000個細胞/孔)向其中接種懸浮於分析緩衝液中之細胞。在37℃下在5% CO2條件下將細胞培養20小時,且向其中添加NanoGlo試劑(Promega,Fitchburg,WI,US)溶液(20μL)。培育5分鐘之後,使用EnVision(PerkinElmer,Waltham,MA,US)量測螢光水準。當經2',3'-cGAMP(30μM)處理之細胞的計數被視為100%,且經溶劑處理之細胞的計數被視為0%時,計算各測試化合物之活性水準。結果示於表3中。
如自以上提及之結果顯而易知,本發明化合物對野生型STING具有促效活性。
報告基因分析(2)
構建經pNL[NLucP/ISRE/Hygro]載體(Promega,Fitchburg,WI,US)轉染之穩定表現293T細胞株。藉由使用FugeneHD(Promega,Fitchburg,WI,US)將pcDNA3.1zeo/HA-hTMEM173(H232R)或pcDNA3.1HA/HA-hTMEM173v1連同螢光蟲螢光素酶表現質體一起轉染至該等細胞而製備的懸浮液添加至384孔盤(Corning, NY,US),並且將該等細胞培養兩天。移出培養物溶液,並且以15μL/孔向其中添加經分析緩衝液(50mM HEPES pH 7.0、100mM KCl、3mM MgCl2、85mM蔗糖、0.1mM DTT、0.2% BSA、1mM ATP、0.1mM GTP、10μg/ml毛地黃皂苷)稀釋之測試化合物。在37℃下在5% CO2條件下將細胞培養30分鐘,並且移出分析緩衝液。以20μL/孔向其中添加含10%胎牛血清之杜爾貝科氏改良伊格爾氏培養基(DMEM)(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且在37℃下在5% CO2條件下將細胞培養4小時。使用EnVision(PerkinElmer,Waltham,MA,US)根據Nano-Glo Dual-Luciferase報告因子分析系統(Promega,Fitchburg,WI,US)方案來量測源自於螢光蟲螢光素酶及NanoLuc螢光素酶各自之螢光信號。將NanoLuc螢光素酶之計數除以螢光蟲螢光素酶之計數的比值用於計算。當經2',3'-cGAMP(30μM)處理之細胞的比率被視為100%,且經溶劑處理之細胞的比率被視為0%時,計算各測試化合物之活性水準。結果示於表4中。
如自以上提及之結果顯而易知,本發明化合物對野生型STING及突變型STING(R232H)具有促效活性。
實例37 FaDu細胞中之磷酸化IRF3蛋白偵測
接種人類喉癌細胞株FaDu細胞(ATCC),接種之後一天將培養基替換為無血清培養基。替換之後,將細胞培養一天,且向細胞中添加天然配位體2',3'-cGAMP(最終濃度:30μM)及測試化合物(最終濃度:15μM或30μM)。添加之後6小時,用PBS洗滌細胞,製備細胞提取物,且藉由ELISA方法或西方印漬方法偵測磷酸化IRF3蛋白。當以30μM之最終濃度添加天然配位體2',3'-cGAMP之樣品中的值被視為100%時,計算測試化合物之IRF3蛋白磷酸化活性。結果示於表5中。
如自以上所提及之結果顯而易知,本發明化合物促進IRF3磷酸化,此為STING之下游信號,如在天然配位體2',3'-cGAMP中。亦即,本發明化合物活化STING之下游信號,從而作為STING促效劑。
實例38 調配實例
舉例而言,可基於以下組成來製造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之藥物。
1.膠囊
將(1)、(2)、(3)及5mg(4)摻合並且進行造粒。向其中添加其餘5mg(4),並且將總量填充於明膠膠囊中。
2.錠劑
將(1)、(2)、(3)、20mg(4)及2.5mg(5)摻合並且進行造粒。向其中添加其餘10mg(4)及其餘2.5mg(5),並且將混合物壓製成形,以得到錠劑。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能具有STING促效活性。因此,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用作STING促效劑,且可用作預防或治療STING相關疾病,包括癌症及其類似疾病之藥劑。
<110> 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吉川真人 齋藤盛久 加藤泰祐 吉富弥生 関倫宏 中川泰男 冨成祐介 瀬藤正記 佐佐木悠祐(佐木悠祐) 岡庭正格 小田恒夫 澁谷章人(渋谷章人) 日高功介 塩川善右 村田俊平 岡部篤俊 中田善久 望月倫代 夫瑞立 布萊恩 史考特 俵石泰輔 和田康史
<120> 環狀二核苷酸
<130> 3817.040PC03
<150> US 62/589,300
<151> 2017-11-21
<150> JP 2017-107216
<151> 2017-05-30
<150> JP 2016-234553
<151> 2016-12-01
<160> 14
<170> PatentIn第3.5版
<210> 1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體1重鏈
<400> 1
<210> 2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抗體1輕鏈
<400> 2
<210> 3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hTMEM(139aa)-F引子
<400> 3
<210> 4
<211> 3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TMEM173(H232R)-R引子
<400> 4
<210> 5
<211> 3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TMEM173(H232R)-F引子
<400> 5
<210> 6
<211> 3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TMEM173-st-Not-R引子
<400> 6
<210> 7
<211> 5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FLAG-Bam-hTMEM173(139aa)-F引子
<400> 7
<210> 8
<211> 6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A-Bam-ko-hTMEM173-F引子
<400> 8
<210> 9
<211> 5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Xba-Eco-ko-HA-F引子
<400> 9
<210> 10
<211> 4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Bam-ko-hTEME173v1-F引子
<400> 10
<210> 11
<211> 4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TMEM173-st-Not-R2引子
<400> 11
<210> 12
<211> 4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Nhe-ko-HA-F引子
<400> 12
<210> 13
<211> 4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MVPro-BglII-F引子
<400> 13
<210> 14
<211> 3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MVPro-HindIII-R引子
<400> 14

Claims (143)

  1. 一種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I): 其中:由式( A-1)表示之部分結構: 為由式(IIA)或式(IIB)表示之部分結構: R 1及R 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B 1為由式( B 1 -A)或式( B 1 -B)表示之基團: R 13、R 14、R 15、R 16及R 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Y 11、Y 12、Y 13、Y 14、Y 15及Y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Z 11、Z 12、Z 13、Z 14、Z 15及Z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 2為由式( B 2 -A)或式( B 2 -B)表示之基團: R 23、R 24、R 25、R 26及R 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 21、Y 22、Y 23、Y 24、Y 25及Y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Z 21、Z 22、Z 23、Z 24、Z 25及Z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X 1及X 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且Q 1、Q 2、Q3及Q 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限制條件為:B 1或B 2中至少一者為 其中:R 18為氫或C 1-6烷基;且R 19為鹵素原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其中R 19為氟或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I):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為羥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為氟原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第5項或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2為羥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第5項或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2為氟原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4為硫原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氧原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硫原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或第5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II):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至第6項或第9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III):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1為: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2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9為氟原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氫。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甲基。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6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之所述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其中B 2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 (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其中B 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1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為三乙胺鹽或鈉鹽。
  3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32. 一種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IV): (CD-L) n-A ( XIV),其中:CD為由式( XX)至式( 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 R 1及R 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氫、胺基或鹵素原子; B 3及B 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團;X 1及X 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CH 2或硫原子;Q 1、Q 2、Q3及Q 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L為連接子;A為抗體;且n為1至10。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及R 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或第3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1及X 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3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1及Q 3為氧原子。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A)表示之基團: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A)表示之基團: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I-A)表示之基團: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II-A)表示之基團: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V-A)表示之基團: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A)表示之基團: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A)表示之基團: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I-A)表示之基團: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II-A)表示之基團: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X-A)表示之基團: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4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L為-X 3-T-Z-Q-; X 3為-(CH 2) o-、 ;o為1、2或3;或X 3不存在;T為肽或不存在;Z為間隔基;Q為異雙官能基團或異三官能基團。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XX):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XXI):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至第4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 3; T為 ;且R 10a及R 1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及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 3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至第5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Z為 或-(CH 2CH 2O) s-;m為1、2、3、4、5或6;且s為1、2、3、4、5、6、7、8、9或10。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至第4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3為-CH 2-; Z為 ;且p為1、2、3、4、5、6、7、8、9或10。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至第4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3為-CH 2CH 2-; Z為 ;q為1、2、3、4、5或6;且r為1、2、3、4、5或6。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至第5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為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的異雙官能基團: R 29為氫或C 1-6烷基;R 30a及R 3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 1-6烷基、鹵基、-C(=O)OR 29、-NH 2、C 1-6烷氧基、-CN、-NO 2及-OH;R 31a及R 31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 1-6烷基、鹵基、-C(=O)OR 29、-NH 2、-N(CH 3) 2、C 1-6烷氧基、-CN、-NO 2及-OH;且*指示與該抗體連接之任何可利用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連接點。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XXII): 其中:R 10a及R 10b獨立地為C 1-3烷基;且m為2、3、4或5。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XXIII): 其中p為4、5或6。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XXIV): 其中:q為1、2或3;且r為1、2或3。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5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n為2至8。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5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及B 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8員至14員稠合雙環芳族雜環。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B 3為由式( B 3 -A)或式( B 3 -B)表示之基團: R 13、R 14、R 15、R 16及R 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 11、Y 12、Y 13、Y 14、Y 15及Y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Z 11、Z 12、Z 13、Z 14、Z 15及Z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 4為由式( B 4 -A)或式( B 4 -B)表示之基團: R 23、R 24、R 25、R 26及R 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 21、Y 22、Y 23、Y 24、Y 25及Y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Z 21、Z 22、Z 23、Z 24、Z 25及Z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6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或B 4中之至少一者為: R 18為氫或C 1-6烷基;且R 19為鹵素原子。
  6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為:
  6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為:
  6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至第6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9為氟原子。
  6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至第6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氫。
  6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至第6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甲基。
  6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2項或第64項至第6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6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7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6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7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9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7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至第6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7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7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7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7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39項、第44項或第46項至第7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氧原子。
  7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39項、第44項或第46項至第7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硫原子。
  7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35項、第40項至第43項、第45項、第46項、第49項至第54項或第58項至第7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4為氧原子。
  7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35項、第40項至第43項、第45項、第46項、第49項至第54項或第58項至第7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4為硫原子。
  7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7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1及X 2為氧原子且 R 1及R 2獨立地為羥基、氟原子或氯原子。
  8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7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抗GCC抗體。
  8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0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ID.No.1之重鏈區域的抗GCC抗體。
  8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0項或第8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抗體為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ID.No.2之輕鏈區域的抗GCC抗體。
  83.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至第8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84. 一種治療患者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0項或第32項至第8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該患者患有癌症。
  8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8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8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4項至第8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適用於治療癌症之第二治療劑。
  8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或第83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係用於治療癌症。
  8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8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9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8項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9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0項或第32項至第8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治療癌症。
  9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9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1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94.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0項或第32項至第8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用以治療癌症之藥物。
  9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4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9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4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97. 一種套組,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0項或第32項至第8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關於向患有癌症之患者投與該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說明書。
  9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所述之套組,其中該癌症為表7之癌症中的任何一或多種。
  9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所述之套組,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實性瘤及淋巴瘤。
  10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至第9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套組,其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
  101. 一種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式( XL):CD-L 1-R 28 ( XL),其中:CD為由式( XX)至式( XXIX)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基團: R 1及R 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氫、胺基或鹵素原子;B 3及B 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至14員芳族雜環基團;X 1及X 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CH 2或硫原子;Q 1、Q 2、Q 3及Q 4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L為連接子;R 28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N 3、-ONH 2、-OH、-CN、-NO 2、-CHO、-NR 29C(=O)CH=CH 2、-SH、-S(=O) 2(CH=CH 2)、-NR 29C(=O)CH 2Br、-NR 29C(=O)CH 2I、-C(=O)NHNH 2、-CO 2H、-NH 2、-C≡CH、 R 29為氫或C 1-6烷基;R 30a及R 3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 1-6烷基、鹵基、-C(=O)OR 29、-NH 2、C 1-6烷氧基、-CN、-NO 2及-OH;且R 31a及R 31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C 1-6烷基、鹵基、-C(=O)OR 29、-NH 2、-N(CH 3)、C 1-6烷氧基、-CN、-NO 2及-OH。
  10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及R 2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鹵素原子。
  10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或第102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1及X 2各自獨立地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10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0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1及Q 3為氧原子。
  10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A)表示之基團:
  10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A)表示之基團:
  10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I-A)表示之基團:
  10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II-A)表示之基團:
  10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V-A)表示之基團:
  1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A)表示之基團:
  1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A)表示之基團:
  1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I-A)表示之基團:
  1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VIII-A)表示之基團:
  1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CD為由式( XXIX-A)表示之基團:
  1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L 1為-X 3-T-Z-; X 3為-(CH 2) o-、o為1、2或3;或X 3不存在;T為肽或不存在;且Z為間隔基。
  1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5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 3; T為 ;且R 10a及R 10b係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氫及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
  1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6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X 3
  1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5項至第11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Z為 或-(CH 2CH 2O) s-;m為1、2、3、4、5或6;且s為1、2、3、4、5、6、7、8、9或10。
  1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5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3為-CH 2-; Z為 ;且p為1、2、3、4、5、6、7、8、9或10。
  1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5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其中:X 3為-CH 2CH 2-; Z為 ;q為1、2、3、4、5或6;且r為1、2、3、4、5或6。
  1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及B 4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8員至14員稠合雙環芳族雜環。
  1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為由式( B 3 -A)或式( B 3 -B)表示之基團: R 13、R 14、R 15、R 16及R 1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 11、Y 12、Y 13、Y 14、Y 15及Y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Z 11、Z 12、Z 13、Z 14、Z 15及Z 1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1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B 4為由式( B 4 -A)或式( B 4 -B)表示之基團: R 23、R 24、R 25、R 26及R 27各自獨立地為氫原子或取代基;Y 21、Y 22、Y 23、Y 24、Y 25及Y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Z 21、Z 22、Z 23、Z 24、Z 25及Z 26各自獨立地為N或C;R 2a為氫原子或取代基。
  1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2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或B 4中之至少一者為: R 18為氫或C 1-6烷基;且R 19為鹵素原子。
  1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為:
  1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其中B 4為:
  1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至第12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9為氟原子。
  1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至第12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氫。
  1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項至第12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8為甲基。
  1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或第126項至第12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1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9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0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1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其中B 4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5項至第12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該等基團各自視情況且獨立地: (i)在任何可利用碳原子處經鹵基、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1-6烷硫基或胺基取代;及/或(ii)在任何可利用氮原子處經C 1-6烷基取代。
  1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3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4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5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B 3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1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08項、第113項或第115項至第13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氧原子。
  1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08項、第113項或第115項至第13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2為硫原子。
  1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04項、第109項至第112項、第114項或第115項至第13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4為氧原 子。
  1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04項、第109項至第112項、第114項或第115項至第13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 4為硫原子。
  1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4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X 1及X 2為氧原子且R 1及R 2獨立地為羥基或氟原子。
  1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項至第14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 化合物,其中R 28
  1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2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係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
TW106141865A 2016-12-01 2017-11-30 環狀二核苷酸 TWI769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4553 2016-12-01
JP2016234553 2016-12-01
JP2017-107216 2017-05-30
JP2017107216A JP2018090562A (ja) 2016-12-01 2017-05-30 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
US201762589300P 2017-11-21 2017-11-21
US62/589,300 2017-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5509A true TW201825509A (zh) 2018-07-16
TWI769195B TWI769195B (zh) 2022-07-01

Family

ID=6256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865A TWI769195B (zh) 2016-12-01 2017-11-30 環狀二核苷酸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90562A (zh)
AR (1) AR110283A1 (zh)
TW (1) TWI769195B (zh)
UY (1) UY375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1259A (zh) * 2019-08-22 2019-11-29 陕西师范大学 环二核苷酸人工金属酶及其制备和催化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的应用
CN112714649A (zh) * 2018-09-06 2021-04-27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新型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及其抗体药物偶联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OP20170192A1 (ar) * 2016-12-01 2019-01-30 Takeda Pharmaceuticals Co داي نوكليوتيد حلقي
JPWO2022220019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91655B1 (en) * 2013-04-29 2024-04-10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ltering second messenger signaling
EP3653637A1 (en) * 2013-05-18 2020-05-20 Aduro BioTec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ctiva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dependent signalling
CN107148424B (zh) * 2014-12-16 2021-01-08 凯拉治疗股份公司 用于诱导细胞因子的环状二核苷酸
WO2016145102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Aduro Biotec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ctiva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dependent signalling
MX2018001814A (es) * 2015-08-13 2018-05-07 Merck Sharp & Dohme Compuestos dinucleotidos ciclicos como agonistas del estimulador de genes de interferon.
US10906930B2 (en) * 2015-10-28 2021-02-02 Chinook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ctiva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dependent signalling
AU2017233068C1 (en) * 2016-03-18 2023-05-25 Immune Sensor, Llc Cyclic di-nucleotid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649A (zh) * 2018-09-06 2021-04-27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新型环状二核苷酸衍生物及其抗体药物偶联物
CN110511259A (zh) * 2019-08-22 2019-11-29 陕西师范大学 环二核苷酸人工金属酶及其制备和催化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的应用
CN110511259B (zh) * 2019-08-22 2022-08-16 陕西师范大学 环二核苷酸人工金属酶及其制备和催化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Y37502A (es) 2018-06-29
JP2018090562A (ja) 2018-06-14
TWI769195B (zh) 2022-07-01
AR110283A1 (es) 201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9907B2 (ja)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アゴニストとしての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
TWI825170B (zh) 抗體藥物結合物及其應用及用途
CA2995365C (en) Cyclic di-nucleotide compounds as sting agonists
JP7337086B2 (ja) スルファメート結合を有するstingモジュレーター化合物、及び製造及び使用の方法
JP2018536695A (ja) 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化合物
CN111566120B (zh) 活化sting转接蛋白的具有膦酸酯键的3’3’环状二核苷酸
TWI769195B (zh) 環狀二核苷酸
CN116332873A (zh)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11754A (zh) 活化sting转接蛋白的具有膦酸酯键的2’3’环状二核苷酸
WO2021177438A1 (ja) 新規環状ジヌクレオチド誘導体を含む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
TW202144011A (zh) 治療劑及其結合物
TWI851879B (zh) 含有新穎環狀雙核苷酸衍生物之抗體藥物共軛物
RU2809547C2 (ru) Новое производное циклического динуклеотида и его конъюгат антитело-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