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2543A - 耳機 - Google Patents

耳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2543A
TW201822543A TW106117492A TW106117492A TW201822543A TW 201822543 A TW201822543 A TW 201822543A TW 106117492 A TW106117492 A TW 106117492A TW 106117492 A TW106117492 A TW 106117492A TW 201822543 A TW201822543 A TW 2018225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housing
deformed
contact surface
aur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3580B (zh
Inventor
林佳忠
吳昀駿
Original Assignee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7105049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4675B/zh
Priority to US15/701,440 priority patent/US1027112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2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2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3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35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1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5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n acoustic labyrinth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04R1/285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n acoustic labyrinth or a transmission lin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9Non-occlusive ear tips, i.e. leaving the ear canal open, for both custom and non-custom t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1Aspects relating to vents, e.g. shape, orientation, acoustic properties in ear tips of hearing devices to prevent occlu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種耳機,包括殼體、單體及出音孔。殼體至少包括插入端與本體。插入端插入使用者的耳朵,而本體是由插入端延伸且界定有耳廓接觸面及相對耳廓接觸面之外界連通面。當使用者使用耳機時,本體的耳廓接觸面是面對使用者的耳廓,而外界連通面是與外界環境連通。單體配置於本體內,藉以將本體區分為前腔室及後腔室。本體的至少局部後腔室與耳廓接觸面相鄰。單體的出音面呈面對外界連通面。出音孔開設於殼體的插入端,藉以導出由單體所發出的聲音。

Description

耳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耳機。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電子產品無不朝向輕巧微型化的趨勢發展,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使用微型化的電子產品,例如收音機、隨身聽或是智慧型手機等。不論是上述何種電子產品,為了讓使用者在不干擾旁人的狀況下聆聽電子產品所提供之聲音資訊,耳機已成為電子產品的必要配件。
一般而言,對於體積較小類型的耳機,例如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耳機,為讓使用者獲得較佳的聲音品質,通常會將耳機喇叭單體的出音面面對出音口,如此一來,這類小體積耳機的內部可運用空間非常有限,難以使耳機具備多種功能。因此,在耳機結構上的改良,使耳機兼具不同功能並且保有耳機聲音的品質是目前研發人員必須面對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耳機,其可靈活地運用耳機內部空間,使耳機兼具多種功能之外更保有耳機聲音品質。
本發明的耳機包括一殼體、一單體以及一出音孔。殼體至少包括一插入端與一本體。插入端插入一使用者的耳朵。本體是由插入端延伸且界定有一耳廓接觸面及一相對耳廓接觸面之外界連通面。當使用者使用耳機時,本體的耳廓接觸面是面對該使用者的一耳廓,而外界連通面是與外界環境連通。單體配置於殼體的本體內,藉以將本體區分為一前腔室及一後腔室。本體的局部後腔室與本體的耳廓接觸面相鄰。單體的出音面呈面對外界連通面。出音孔開設於殼體的插入端,其中出音孔藉以導出由單體所發出的聲音。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後腔調音孔。後腔調音孔開設於殼體的本體之耳廓接觸面,以連通後腔室與殼體的外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隔板。隔板配置於殼體的本體內,介於外界連通面與單體之間。其中,隔板與外界連通面之間定義出一容置空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至少一功能元件。功能元件位於容置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前腔調音孔。前腔調音孔開設於殼體的本體外界連通面,以連通前腔室與殼體的外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隔板以及一第二單體。隔板配置於殼體的本體內,介於外界連通面與單體之間。第二單體配置於殼體內,且連接於隔板與本體之間。其中,第二單體與單體共用前腔室,且第二單體與外界連通面界定出一第二後腔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第二後腔調音孔。第二後腔調音孔開設於殼體的本體外界連通面,以連通第二後腔室與殼體的外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耳機更包括一前腔延伸段。前腔延伸段位於本體的耳廓接觸面與單體之間,並與前腔室連通。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耳機中,單體配置於殼體的本體內,藉以將本體區分為前腔室及後腔室。再者,本體的局部後腔室與本體的耳廓接觸面相鄰。藉由此配置方式,本發明的耳機具有裝設其他功能元件的容置空間,並有更多的空間變化應用,使耳機能夠兼具多種功能。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耳機100包括一殼體110、一單體120以及一出音孔130。殼體110至少包括一插入端112與一本體114。插入端112插入一使用者的耳朵E。本體114是由插入端112延伸且界定有一耳廓接觸面S1及相對耳廓接觸面S1之一外界連通面S2。當使用者使用耳機100時,本體114的耳廓接觸面S1是面對使用者的一耳廓E1,而外界連通面S2是與外界環境連通。單體120配置於殼體110的本體114內,藉以將本體114區分為一前腔室114a及一後腔室114b。本體114的局部後腔室114b與本體114的耳廓接觸面S1相鄰。也就是說,本體114的至少局部的後腔室114b是與本體114的耳廓接觸面S1相鄰。再者,單體120的一出音面120a呈面對外界連通面S2。出音孔130開設於殼體110的插入端112,其中出音孔130藉以導出由單體120所發出的聲音。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出音孔130的一延伸方向D1與單體120的一法線方向D2的夾角θ大於或等於90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出音孔130的延伸方向D1與單體120的法線方向D2的夾角θ也可以依據實際的設計需求而設置為小於90度。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耳機100還包括一隔板140。隔板140配置於殼體110的本體114內,介於外界連通面S2與單體120。其中,該隔板140與外界連通面S2之間定義出一容置空間A。換言之,前腔室114a是介於單體120與容置空間A之間的空間,可視實際的設計需求調整隔板140的配置,進而改變前腔室114a的容積大小。一般而言,前腔室114a的容積越小,則有利於提升高頻響應,亦可提高音質效果。在一實施例中,殼體110的本體114可以具有彈性。舉例來說,本體114的材質可以包含聚氨酯泡棉材料、矽膠、橡膠或是其他彈性高分子材料等。當外力施加於本體114時,耳廓接觸面S1及/或外界連通面S2會產生變形。關於殼體包含彈性材質的其他細節會在後述的實施例中描述。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及圖2,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使用相同或相似標號,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的耳機200類似於圖1的耳機100,惟兩者之間主要的差異例如在於耳機200還包括一後腔調音孔250以及至少一功能元件260。具體而言,後腔調音孔250開設於殼體210的本體214以連通後腔室214b與殼體210的外部。功能元件260位於容置空間A中。舉例來說,功能元件260包括主動噪音消除(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ANC)元件260a、心率監控器(Heart Rate Monitor,HRM)感測器(參照圖4D的460b)或其他感測元件等。
在本實施例中,耳機200還可以包括一前腔調音孔270。前腔調音孔270例如是開設於本體214的耳廓接觸面S1,以連通前腔室214a與殼體210的外部。藉由設置前腔調音孔270,可避免使用者在長時間使用耳機時所產生的閉塞感。此外,耳機200更包括前腔延伸段280。前腔延伸段280位於本體214的耳廓接觸面S1與單體220之間,並與前腔室214a連通。其中,前腔延伸段280的兩端分別連接單體220與殼體210,而單體220可藉前腔延伸段280調整其傾斜的角度。在此須說明的是,圖2的前腔延伸段280設計僅作為說明舉例之用,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3A及圖3B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圖3A及圖3B,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使用相同或相似標號,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的耳機300類似於圖1的耳機100,惟兩者之間主要的差異例如在於耳機300還包括一第二單體390。第二單體390配置於殼體310內,並且連接於隔板340與本體314之間。第二單體390的出音面可以是面對出音孔330設置。也就是說,單體320的出音面320a與第二單體390的出音面彼此相對。此外,第二單體390的尺寸例如是小於單體320的尺寸。藉此,單體320與第二單體390可以用於發出不同頻段的音波,舉例而言,單體320負責低音或中低音域,而第二單體390則負責高音音域。由於耳機300同時具備單體320與第二單體390,故耳機300可以擴大整體的頻率響應範圍,進而提供較佳的音質表現。
在本實施例中,隔板340是介於外界連通面S2與單體320之間。隔板340與第二單體390與單體320共用前腔室314a,且第二單體390與隔板340與外界連通面S2界定出一第二後腔室314c。在本實施例中,耳機300還包括後腔調音孔350以及第二後腔調音孔350a。後腔調音孔350開設於殼體310的本體314之耳廓接觸面S1,以連通後腔室314b與殼體310的外部。第二後腔調音孔350a開設於殼體310的本體314之外界連通面S2,以連通第二後腔室314c與殼體310的外部。
圖3A及圖3B之間主要的差異例如在於第二單體390的尺寸與其配置。詳細而言,在圖3B的實施例中,第二單體390例如採用尺寸較小的喇叭單體,並使第二單體390的出音面更為貼近出音孔330,藉此,第二單體390更貼近使用者的耳膜,故能夠提供高品質的高音域聲音輸出。單體320與第二單體390的相對位置及尺寸關係皆可依據實際的設計需求調整,以滿足使用者對聲音品質或音色的不同需求,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一實施例中,耳機300亦可以包括前腔調音孔(圖未繪示)。前腔調音孔例如是開設於單體320與第二單體390之間的本體314上,以連通前腔室314a與殼體310的外部。
圖4A、圖4B、圖4C及圖4D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圖2、圖4A至圖4D,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使用相同或相似標號,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的耳機400-1類似於圖2的耳機200,惟兩者之間主要的差異例如在於耳機400-1的單體420可依據耳機外型、高頻或低頻的不同需求而改變其尺寸與夾角θ。此外,容置空間A亦可依據功能元件的數量、類型或尺寸等,配合隔板440而調整容置空間A的大小,使耳機400-1具有多種不同的空間運用與變化。
其次,圖4B的耳機400-2與圖4A的耳機400-1的差異例如在於圖4B的耳機400-2可設置更大的單體420,且單體420相對於耳廓接觸面S1的傾斜角度更大。因此,使用者在配戴耳機400-2時,局部的耳機400-2例如是超出使用者的耳甲腔(圖未繪示)之外。體積較大的單體420可提供較佳的低頻響應,進而讓使用者得到不同的聽覺感受。此外,耳機400-2還可以在殼體410的本體414內設置兩個隔板440,本發明並不限制隔板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兩個主動噪音消除元件460a可以分別配置於兩個隔板440上,並位於容置空間A中。舉例而言,一個主動噪音消除元件460a可以配置在靠近出音孔430處,以接收耳道內的噪音。另一個主動噪音消除元件460a可以將其收音口朝向外界,以接收外界的噪音。藉此配置方式能夠更全面的採集噪音,從而達到更好地降噪效果。
再者,圖4C的耳機400-3與圖1的耳機100的差異例如在於圖4C的耳機400-3包括前腔調音孔470以及後腔調音孔450。前腔調音孔470開設於殼體410的本體414之外界連通面S2,以連通前腔室414a與殼體410的外部。後腔調音孔450則是開設於殼體410的本體414 ,以連通後腔室414b與殼體410的外部。換句話說,圖4C的耳機400-3相對於圖4A的耳機400-1而言,前腔調音孔470的位置是開設於外界連通面S2上。藉由前腔調音孔470開設位置的不同,使得耳機高頻及低頻能夠得到平衡,進而讓使用者能獲得更佳的聲音品質。
另外,圖4D的耳機400-4與圖2的耳機200的差異例如在於圖4D的耳機400-4包括心率監控感測器460b。由於心率是相當重要的人體運動生理指標,心率感測的成果不僅可以評估使用者的身體狀態,還可以判定使用者的心肺功能,以作為運動強度指標、能量消耗或運動訓練效果評估等。因此,在耳機400-4內的容置空間中配置心率監控感測器460b,能夠有效地運用耳機400-4的空間。耳機400-4的結構簡單且實用性高。另外,心率監控感測器460b所在的平面與單體420出音面420a之間所夾的角度亦可依據耳機的外型及實際配置情況做調整,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5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A,本實施例的耳機500包括一變形殼體510、一單體520以及一出音孔530。具體來說,變形殼體510至少包括插入端512與本體514。插入端512插入使用者的耳朵E。本體514是由插入端512延伸,且界定有耳廓接觸面S1及相對耳廓接觸面S1之外界連通面S2。當使用者使用耳機500時,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是面對使用者的耳廓E1,而外界連通面S2是與外界環境連通。再者,單體520配置於變形殼體510的本體514內,藉以將本體514區分為前腔室514a及後腔室514b。本體514的局部後腔室514b與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相鄰,且單體520的出音面520a呈面對外界連通面S2。另外,耳機500出音孔530可以是開設於變形殼體510的插入端512,藉此單體520所發出的聲音可經由出音孔530導入使用者的耳朵E。本實施例的耳機500類似於圖1的耳機100,也就是,單體520及出音孔530的設置類似於耳機100的單體120與出音孔130,惟兩者之間主要的差異例如在於變形殼體510的設計。
舉例來說,變形殼體510包括一變形區塊516。變形區塊516可以是面對本體514的後腔室514b。在一實施例中,變形區塊516可以構成為本體514,並將單體520包覆於其中。舉例來說,變形區塊516包含彈性材質,如聚氨酯泡棉材料、矽膠、橡膠或其他彈性高分子材料等。在一實施例中,變形區塊516的材料的彈性模數例如是介於0.01至4GPa之間,最佳實施的彈性模數例如是介於0.01至0.2 GPa之間。藉此,使用者在使用耳機500時,變形區塊516可以順應著使用者的耳廓E1形狀而產生彈性變形。也就是說,藉由變形殼體510的材質特性,使用者在使用耳機500時,無須額外套設耳塞,即能夠舒適地將耳機500放置於耳道內,並且變形殼體510能夠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耳廓E1形狀,而產生彈性變形,以順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透過該變形殼體510呈能夠貼合使用者耳廓形狀的特點,除了能夠提升使用者的舒適性之外,就耳機所發出的聲音品質而言,更能確實減少聲音洩漏而有助於聲音品質的提升。
在一實施例中,變形殼體510包括一後腔調音孔550。舉例來說,後腔調音孔550開設於變形殼體510的本體514之耳廓接觸面S1,以連通後腔室514b與變形殼體510的外部。在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一通氣片518。舉例來說,通氣片518可以配置於變形殼體510的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並對應於後腔調音孔550。通氣片518可用以控制通氣量。此外,由於通氣片518對應於後腔調音孔550設置,藉此可防止異物經由後腔調音孔550進入變形殼體510內,進而影響耳機效能。詳細而言,變形殼體510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作用。舉例來說,變形區塊516可以順應著耳廓E1形狀而產生彈性變形,而通氣片518除了可以調節耳機500的通氣量,以避免產生閉塞感之外,亦可以在變形區塊516產生彈性變形時,保護單體520避免受到過度擠壓而造成損壞。藉此,相對於變形區塊516包含彈性材料,通氣片518的材質可以包括剛性材料。也就是說,通氣片518的材質的剛性大於變形區塊516的材質的剛性。舉例而言,通氣片518的材質可以是塑膠、樹脂、複合材料或其他適合的材料。
此外,通氣片518在單體520的出音面520a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積(未繪示)可以是位於單體520的正投影面積(未繪示)之內,並且小於單體520於其出音面520a的正投影面積。在一實施例中,通氣片518在單體520的出音面520a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積可以是覆蓋或是部分重疊於單體520於其出音面520a的正投影面積。在其他實施例中,通氣片518在單體520的出音面520a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積可以是與單體520於其出音面520a的正投影面積不重疊。本發明並不限制通氣片518於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上的位置,亦不限制通氣片518的尺寸。
另外,變形殼體510的通氣片518與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例如是一體成型。一體成型的方式例如包括雙料射出、埋入射出或其他適合的方式,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藉此,通氣片518不需額外組裝於變形殼體510上,以簡化耳機500的組裝流程。再者,通氣片518與變形區塊516能夠牢固地結合,故通氣片518不會因為長時間的使用而輕易脫落,而影響耳機500的聲音效能。另外,藉由將通氣片518配置於耳廓接觸面S1上並對應於後腔室514b,能夠在變形區塊516產生彈性變形時,將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與單體520隔開,藉此,後腔室514b的容積不會受到過度地擠壓,而影響耳機500的聲音品質。
再者,變形殼體510還可以包括一支撐件519。支撐件519例如是配置於本體514內,並且連接於單體520,以在變形殼體510內支撐單體520。支撐件519可以是面對本體514的前腔室514a。也就是說,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受一外力F影響而產生彈性變形時,支撐件519用以保護前腔室514a,以維持前腔室514a的形狀,藉此保有聲音的品質。另外,耳機500藉由支撐件519提供結構性的支持,可以避免單體520受到過度地擠壓,而造成單體520移位或功能受損。
圖5B及圖5C是圖5A的耳機在受力狀態下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A至圖5C,本體514的後腔室514b的形狀例如經由施加於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的外力F而改變。舉例來說,請參照圖5A及圖5B,當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受到在方向X上的外力F擠壓時,變形殼體510的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與外界連通面S2彼此靠近。當施加於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的外力F自變形區塊516移開後,變形殼體510的本體514的耳廓接觸面S1與外界連通面S2彼此遠離。
進一步來說,當沿著方向X施加外力F於變形區塊516及/或通氣片518上時,位於一第一位置P1的變形區塊516與通氣片518會往單體520移動至一第二位置P2,並且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產生一最大距離D,進而改變後腔室514b的形狀。在一實施例中,當施加外力F於變形區塊516及/或通氣片518上時,位於第二位置P2的通氣片518可以是抵靠於單體520。另外,當沿著方向X所施加的外力F自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及/或通氣片518上移除時,由於變形區塊516的彈性變形,使得位於第二位置P2上的變形區塊516與通氣片518會回復到第一位置P1。也就是說,在外力F自變形區塊516上移除後,後腔室514b的形狀會回復為初始形狀。可以理解的是,最大距離D的數值至少是取決於外力F的大小與變形區塊516及通氣片518的材質特性。
再者,請參照圖5A及圖5C,當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受外力F擠壓時,變形區塊516於出音孔530所在的平面P上的正投影面積516a’小於當施加於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的外力F自變形區塊516移開後,變形區塊516於出音孔530所在的平面P上的正投影面積516a。進一步來說,當沿著方向Z施加外力F於變形區塊516上時,位於一第一位置P1的變形區塊516往單體520移動至一第三位置P3,並在第一位置P1與第三位置P3之間產生最大距離D,進而改變後腔室514b的形狀。此外,當沿著方向Z所施加的外力F自變形殼體510的變形區塊516上移除時,由於變形區塊516的彈性變形,使得在第三位置P3上的變形區塊516與通氣片518會回復到第一位置P1。也就是說,變形區塊516在第一位置P1時,變形區塊516於出音孔530所在的平面P上的正投影面積516a會大於變形區塊516在第三位置P3時,變形區塊516於出音孔530所在的平面P上的正投影面積516a’。
可以理解的是,當沿著方向Y施加外力F於變形區塊516上時,位於一第一位置P1的變形區塊516會往單體520移動,進而改變後腔室514b的形狀。此外,圖5B及圖5C僅示例性的繪示變形區塊516受到沿著單一方向上的外力F擠壓,在其他實施例中,變形區塊516可以例如是受到沿著多個方向上的外力影響,使得變形區塊516往單體520移動,並產生多個軸向的變形量,進而改變後腔室514b的形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通氣片518的材質的剛性大於變形區塊516的材質的剛性,使得變形區塊516的移動位置被限制於最大距離D的範圍內。此外,變形區塊516受到外力F的影響,而產生彈性變形時,耳機500能藉由通氣片518的限位,以限制後腔室514的形狀的變化量,並且降低外力F過大而造成單體520受損的風險。也就是說,無論變形區塊516受到任何方向的外力F而產生彈性變形時,前腔室514a藉由支撐件519的保護,而後腔室514b藉由通氣片518的限位,對於耳機500的低頻與中高頻曲線的影響微小。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耳機藉由調整單體的配置方向,並利用前腔延伸段或隔板定義出容置空間,再將功能元件配置於容置空間中,使得耳機能夠兼具多種功能並且保有耳機聲音的品質。此外,藉由單體的出音面呈面對外界連通面的設置方式,可使耳機整體的重心偏向耳廓接觸面,亦即傾向使用者的耳朵,因此,使用者於配戴耳機時不易掉落。
再者,本發明的耳機的殼體可以是包括變形區塊的變形殼體,並且配合調整單體的配置方向,藉此,使用者在使用耳機時,變形區塊可以順應著使用者的耳廓形狀而產生變形。因此,本發明的耳機不須額外套設耳塞,即能舒適地將耳機放置於耳道內,除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耳腔之外,也同步增加耳腔內氣密性以達到提升聲音品質的功效。另外,本發明的耳機透過將通氣片設置於本體的耳廓接觸面上,並且由於通氣片的材質的剛性大於變形區塊的材質的剛性,藉此除了提高變形殼體的結構強度,還可以使得變形區塊受力後的移動位置受限於通氣片,進而降低變形殼體因變形區塊的變形,而導致單體受損或無法作用的風險,同時能保有耳機的聲音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1、400-2、400-3、400-4、500‧‧‧耳機
110、210、310、410‧‧‧殼體
112、212、312、412、512‧‧‧插入端
114、214、314、414、514‧‧‧本體
114a、214a、314a、414a、514a‧‧‧前腔室
114b、214b、314b、414b、514b‧‧‧後腔室
120、220、320、420、520‧‧‧單體
120a、220a、320a、420a、520a‧‧‧出音面
130、230、330、430、530‧‧‧出音孔
140、240、340、440‧‧‧隔板
250、350、450、550‧‧‧後腔調音孔
260‧‧‧功能元件
260a、460a‧‧‧主動噪音消除元件
270、470‧‧‧前腔調音孔
280、480‧‧‧前腔延伸段
314c‧‧‧第二後腔室
350a‧‧‧第二後腔調音孔
390‧‧‧第二單體
460b‧‧‧心率監控感測器
510‧‧‧變形殼體
516‧‧‧變形區塊
516a、516a’‧‧‧正投影面積
518‧‧‧通氣片
519‧‧‧支撐件
A‧‧‧容置空間
D‧‧‧最大距離
D1‧‧‧延伸方向
D2‧‧‧法線方向
E‧‧‧使用者的耳朵
E1‧‧‧耳廓
F‧‧‧外力
S1‧‧‧耳廓接觸面
S2‧‧‧外界連通面
P‧‧‧平面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X、Y、Z‧‧‧方向
θ‧‧‧夾角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 圖3A及圖3B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 圖4A至圖4D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 圖5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耳機的示意圖。 圖5B及圖5C是圖5A的耳機在受力狀態下的示意圖。

Claims (16)

  1. 一種耳機,包括: 一殼體,至少包括一插入端與一本體,該插入端插入一使用者的耳朵,而該本體是由該插入端延伸且界定有一耳廓接觸面及相對該耳廓接觸面之一外界連通面,當該使用者使用該耳機時,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是面對該使用者的一耳廓而該外界連通面是與外界環境連通; 一單體,配置於該殼體的該本體內,藉以將該本體區分為一前腔室及一後腔室,而該本體的局部該後腔室與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相鄰,且該單體的一出音面呈面對該外界連通面;以及 一出音孔,開設於該殼體的該插入端,其中該出音孔藉以導出由該單體所發出的聲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後腔調音孔,開設於該殼體的該本體,以連通該後腔室與外界環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隔板,配置於該殼體的該本體內,介於該外界連通面與該單體之間,其中該隔板與該外界連通面之間定義出一容置空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至少一功能元件,位於該容置空間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前腔調音孔,開設於該殼體的該本體的該外界連通面,以連通該前腔室與該殼體的外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隔板,配置於該殼體的該本體內,介於該外界連通面與該單體之間;以及 一第二單體,配置於該殼體內,且連接於該隔板與該本體之間,其中該隔板與該第二單體與該單體共用該前腔室,且該第二單體與該外界連通面界定出一第二後腔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第二後腔調音孔,開設於該殼體的該本體的該外界連通面,以連通該第二後腔室與該殼體的外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更包括: 一前腔延伸段,該前腔延伸段位於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與該單體之間並與該前腔室連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殼體的該本體具有彈性,當該本體受一外力時,該耳廓接觸面及/或該外界連通面產生變形。
  10. 一種耳機,適於插入一使用者的耳朵,該耳機包括: 一變形殼體,至少包括一插入端與一本體,該插入端插入該使用者的耳朵,而該本體是由該插入端延伸且界定有一耳廓接觸面及相對該耳廓接觸面之一外界連通面,當該使用者使用該耳機時,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是面對該使用者的一耳廓而該外界連通面是與外界環境連通; 一單體,配置於該變形殼體的該本體內,藉以將該本體區分為一前腔室及一後腔室,而該本體的局部該後腔室與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相鄰,且該單體的一出音面呈面對該外界連通面;以及 一出音孔,開設於該變形殼體的該插入端,其中該單體所發出的聲音經由該出音孔導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變形殼體包括一變形區塊面對該本體的該後腔室,該後腔室的形狀經由施加於該變形區塊的一外力而改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耳機,其中當該變形殼體的該變形區塊受該外力擠壓時,該變形殼體的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與該外界連通面彼此靠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變形殼體包括一通氣片,配置於該變形殼體的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其中該通氣片的剛性大於該變形區塊的剛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變形殼體的該本體的該耳廓接觸面藉由該變形殼體的該通氣片與該單體隔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變形殼體的該通氣片與該變形殼體的該變形區塊為一體成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耳機,其中該變形殼體包括一支撐件,配置於該本體內且與該單體連接,該支撐件面對該本體的該前腔室。
TW106117492A 2016-12-09 2017-05-26 耳機 TWI683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4973.2A CN107124675B (zh) 2016-12-09 2017-06-28 耳机
US15/701,440 US10271124B2 (en) 2016-12-09 2017-09-11 Earpho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840 2016-12-09
TW105140840 2016-12-09
??105140840 2016-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2543A true TW201822543A (zh) 2018-06-16
TWI683580B TWI683580B (zh) 2020-01-21

Family

ID=5966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492A TWI683580B (zh) 2016-12-09 2017-05-26 耳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67711A1 (zh)
CN (1) CN107105361A (zh)
TW (1) TWI6835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936B (zh) * 2018-06-21 2020-08-0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揚聲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6574B2 (en) 2014-01-06 2023-07-1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617045B2 (en) 2014-01-06 2023-03-2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3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70556B2 (en) 2014-01-06 2023-01-3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4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JP1620654S (zh) 2018-06-19 2018-12-17
US20200015000A1 (en) * 2018-07-04 2020-01-09 Audio-Technica Corporation Earphone
WO2020220723A1 (zh) 2019-04-30 2020-11-05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GB2595971B (en) * 2020-06-12 2022-09-21 Tymphany Acoustic Tech Ltd Earphone body with tuned vents
US11638089B2 (en) * 2020-12-01 2023-04-25 Htc Corporation Speaker module and wearab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6888B2 (en) * 2006-06-30 2011-03-29 Bose Corporation In-ear headphones
WO2009075834A1 (en) * 2007-12-10 2009-06-18 Klipsch, Llc In-ear headphones
US9082388B2 (en) * 2012-05-25 2015-07-14 Bose Corporation In-ear active noise reduction earphone
TWM453318U (zh) * 2012-11-21 2013-05-11 Ozaki Int Co Ltd 入耳式耳機
CN203193837U (zh) * 2013-02-21 2013-09-11 郁志曰 一种带倒音管的耳塞
CN203761557U (zh) * 2013-12-31 2014-08-06 赖俊波 一种耳塞型半入耳闭塞式耳机
CN204090093U (zh) * 2014-08-29 2015-01-07 颜卓泳 一种入耳式软体弹性耳机
CN106105258B (zh) * 2015-09-21 2019-09-03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936B (zh) * 2018-06-21 2020-08-0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揚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3580B (zh) 2020-01-21
US20180167711A1 (en) 2018-06-14
CN107105361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3580B (zh) 耳機
US8447058B1 (en) Headphone with acoustic modulator
JP6720873B2 (ja) イヤホン
US10271124B2 (en) Earphone
TWI657701B (zh) 耳機裝置
US20180270558A1 (en) Earbud frame for acoustic driver and complimentary ear tip
WO2023280058A1 (zh) 智能头戴设备
JP4879675B2 (ja) 音誘導チューブ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TWI654883B (zh) 耳機
WO2011007448A1 (ja) イヤホン及び電子機器
TW201715896A (zh) 耳塞元件及應用該耳塞元件之耳機裝置
EP3200476B1 (en) Headphone
CN110915229B (zh) 耳塞式接收器
EP3200477B1 (en) Headphone
CN218473331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TWI602439B (zh) 耳機
WO2024085250A1 (ja) オープン型イヤホン
JP5704617B2 (ja) イヤホン
CN217011181U (zh) 头戴设备
US11902734B1 (en) Open earphones
CN218103449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20422005U (zh) 一种改善音质的耳机出声部及耳机
TWI602440B (zh) 耳機
TWM512866U (zh) 偏軸雙音域耳機
CN106658257A (zh) 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