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0369A -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0369A
TW201820369A TW106125743A TW106125743A TW201820369A TW 201820369 A TW201820369 A TW 201820369A TW 106125743 A TW106125743 A TW 106125743A TW 106125743 A TW106125743 A TW 106125743A TW 201820369 A TW201820369 A TW 2018203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tate
cam
spring member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3068B (zh
Inventor
福嶌肇
Original Assignee
東京可斯莫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京可斯莫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京可斯莫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0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0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0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H01H21/40Driving mechanisms having snap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在確保旋轉構件之耐久性的同時,限制彈簧構件靠近基板方向的位移。該裝置係具備:基板(100a);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被前述基板(100a)所支持;凸輪部(140a),以可旋轉的方式被配置在前述基板(100a)上;旋轉構件(130a),被配置在前述基板(100a)上,因應前述凸輪部(140a)的旋轉來切換前述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的連接狀態;彈簧構件(150a),一端部被鎖定在前述旋轉構件(130a)而另一端部被鎖定在前述凸輪部(140a),因應前述凸輪部(140a)的旋轉使前述旋轉構件(130a)旋轉;及限制構件(109),被設置在前述基板(100a),限制前述彈簧構件(150a)在靠近前述基板(100a)方向的位移。

Description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圖1所示的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10。此種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10係用以進行車載音響裝置之音量調整所使用之可變電阻器(省略圖示)的電源的ON/OFF切換者。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的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10具備與可變電阻器的操作軸(省略圖示)一起旋轉的旋轉軸(省略圖示)、基板100、一對開關用端子120a、120b、旋轉構件130、凸輪140、及彈簧構件150。
旋轉構件130及凸輪140係可旋轉地被基板100支持。此種旋轉構件130係可透過旋轉,可以得到一對開關用端子120a、120b未導通的第一狀態(圖1所示的電源OFF狀態),及一對開關用端子120a、120b透過旋轉構件130而導通的第二狀態(省略圖示)。彈簧構件150係在一端部被鎖定在旋轉構件130的同時,另一端部被鎖定在凸輪140。此種彈簧構件150係因應凸輪140的旋轉來使旋轉構件130旋轉。
在具有如以上結構之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10的情況,若凸輪140從圖1所示的狀態,伴隨旋轉軸的旋轉朝圖1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則會使彈簧構件150因應凸輪140的旋轉朝圖1的逆時針方向旋轉。然後,旋轉構件130的可動銜鐵131a、131b會接觸一對開關用端子120a、120b。其結果導致一對端子120a、120b透過旋轉構件130成為導通狀態(亦即電源ON狀態)。另外,若凸輪140從開關裝置10的電源ON狀態,伴隨旋轉軸的旋轉朝圖1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彈簧構件150會因應凸輪140的旋轉使旋轉構件130朝圖1的順時針方向旋轉,而使開關裝置10成為電源OFF狀態。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實開昭61-14460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順道一提,在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發明的情況,若重複進行如前述的電源切換操作,則會有例如在圖1所示的狀態,彈簧構件150中不被其他構件支持的部分(具體而言為圖1以斜格紋α所示的部分)朝靠近基板的方向位移,彈簧構件150的一端部(圖1的上端部)與旋轉構件130之間的鎖定變得容易鬆開的可能性。在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結構的情況,旋轉構件130之可動銜鐵131a可以從基板100側支持彈簧構件150的長度方向中間部。然而,由於可動銜鐵131a與彈簧構件150之間的重複摩耗,旋轉構件130的耐久性可能會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在確保旋轉構件之耐久性的同時,實現彈簧構件難以朝靠近基板方向位移的構造。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可變電阻用開關裝置係具備:基板;一對端子,被前述基板所支持;凸輪部,以可旋轉的方式被配置在前述基板上;旋轉構件,被配置在前述基板上,因應前述凸輪部的旋轉來切換前述一對端子彼此的連接狀態;彈簧構件,一端部被鎖定在前述旋轉構件而另一端部被鎖定在前述凸輪部,因應前述凸輪部的旋轉讓前述旋轉構件旋轉;及限制構件,被設置在前述基板,限制前述彈簧構件在靠近前述基板方向的位移。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在確保旋轉構件之耐久性的同時,限制彈簧構件靠近基板方向的位移。
參照圖2至8,詳細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之實施形態的一例。
[1 關於附開關可變電阻器] 首先參照圖2,說明併入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附開關可變電阻器的構造之概略。圖2係併入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附開關可變電阻器的斜視圖。
圖2所示的附開關可變電阻器1係具備操作軸20、可變電阻器30、及開關裝置10a。
操作軸20係用以進行以下的操作,例如透過讓使用者旋轉的方式,改變可變電阻器30之電阻大小的操作,及開關裝置10a之電源的ON/OFF之切換操作(以下僅稱為「電源切換操作」)。
可變電阻器30係因應操作軸20的旋轉改變電阻器用端子300a、300b之間的電阻大小。另外,可變電阻器30的構造係由於例如與記載於前述專利文獻1之習知構造的可變電阻器之構造幾乎相同,故省略詳細說明。
開關裝置10a係相當於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以鄰接可變電阻器30的狀態被設置。此種開關裝置10a係因應操作軸20的旋轉來切換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導通的電源ON狀態,及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未導通的電源OFF狀態。後述關於開關裝置10a之具體構造。
[2 實施形態之一例的開關裝置之全體結構] 接著,參照圖3A至4,說明開關裝置10a之全體結構的概略。另外,在說明開關裝置10a之全體結構的概略後,說明關於構成開關裝置10a的各部分的具體構造。圖3A係顯示省略外殼元件170之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圖3B係顯示省略外殼元件170之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圖4係顯示開關裝置10a的分解斜視圖。
開關裝置10a係具備:基板100a、外殼元件170、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旋轉軸160、旋轉構件130a、凸輪140a、彈簧構件150a、及限制構件109。
基板100a與外殼元件170組合而構成具有大致長方體狀之內部空間的開關殼體。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係各自一部分以延伸到開關殼體之外部空間的狀態被保持在基板100a。另外,旋轉軸160、旋轉構件130a、凸輪140a、彈簧構件150a被支持在定義出開關殼體的內部空間之基板100a的一側面上。
旋轉軸160係將操作軸20(參照圖2)的旋轉傳遞到凸輪140a。彈簧構件150a被掛設在凸輪140a與旋轉構件130a之間,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使旋轉構件130a旋轉。旋轉構件130a係透過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來旋轉,可以得到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未導通的第一狀態(亦即,圖3A所示狀態),及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透過旋轉構件130a而導通的第二狀態(亦即,圖3B所示狀態)。
在如前述之開關裝置10a的情況,操作軸20從圖3A所示電源OFF狀態朝預定方向旋轉時,該旋轉係透過旋轉軸160傳遞到凸輪140a。如此一來,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而彈簧構件150a進行彈性變形的同時,使旋轉構件130a旋轉。其結果導致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係透過旋轉構件130a成為導通之電源ON狀態。
另一方面,操作軸20從電源ON狀態朝與預定方向為相反方向旋轉時,旋轉係透過旋轉軸160傳遞到凸輪140a。如此一來,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而彈簧構件150a使旋轉構件130a旋轉。其結果導致旋轉構件130a從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之至少一端子隔離,而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成為未導通之電源OFF狀態。
另外,限制構件109在開關裝置10a的電源切換操作時,限制彈簧構件150a在靠近基板100a之方向的位移。
[2.1 開關裝置之各部分的構造] 接著,參照圖3A至8,說明關於構成開關裝置10a之基板100a、外殼元件170、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旋轉軸160、旋轉構件130a、凸輪140a、彈簧構件150a及限制構件109之具體構造。
另外,在關於本實施例之以下的說明中,為了便於說明,關於各部分的方向使用圖3A、圖3B、圖5所示的正交坐標系(W,L,T)。正交坐標系(W,L,T)中,W軸的「正方向」係各圖的右側,同樣地L軸的「正方向」係各圖的上側,同樣地T軸的「正方向」係各圖的前側。
W軸方向亦稱為組合狀態之開關裝置10a及基板100a的「寬度方向」。並且,L軸方向亦稱為組合狀態之開關裝置10a及基板100a的「長度方向」。進而,T軸方向亦稱為組合狀態之開關裝置10a及基板100a的「高度方向」。
「寬度方向」、「長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之「一者」係對應W軸、L軸及T軸的「正方向」。另一方面,「寬度方向」、「長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之「另一者」係對應W軸、L軸及T軸的「負方向」。
[2.1.1 關於基板]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00a係具有矩形板狀之基板本體101、及設置在基板本體101的長度方向之另一端部的側壁元件102。此種基板本體101係構成長方體狀之開關殼體的下壁,側壁元件102係構成開關殼體的四個側壁之中的一個側壁。
基板本體101具有貫通孔103、基板側軸支持部105、迴避凹部106、導引凹部107、銜鐵配置部108、及限制構件109。
在基板本體101之大致中央部形成貫通孔103。此種貫通孔103在內側插入旋轉軸160。
基板側軸支持部105係支持後述的凸輪140a及旋轉構件130a之旋轉中心的樞軸143。此種基板側軸支持部105係形成在基板主體101之寬度方向的一端部且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即,圖5的右下方)的貫通孔。並且,樞轉軸143設置成與旋轉軸160平行。
迴避凹部106係防止彈簧構件150a之第一鎖定部152的前端部與基板本體101之干渉。此種迴避凹部106係在基板主體101的一側面之中,夾著貫通孔103與基板側軸支撐部105為相反的部分(亦即,圖5的左上部分)上所形成的圓弧狀的凹部。
導引凹部107係透過與旋轉構件130a之可動側導引片135的鎖定,導引旋轉構件130a的旋轉。此種導引凹部107係在基板本體101的一側面之中,在隣接迴避凹部106的長度方向之另一側(圖5的下側)的部分所形成的圓弧狀的凹部。
銜鐵配置部108係配置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之中一端子的開關用端子120c之固定側銜鐵122。此種銜鐵配置部108係透過在基板本體101的寬度方向之一端面所形成的缺口111被定義。
[2.1.2 關於外殼元件] 外殼元件170係具有:構成開關殼體的上壁之矩形板狀的上壁元件171、及構成開關殼體的四個側壁之中的三個側壁之矩形板狀的三個側壁元件172。如上述外殼元件170被組裝在基板100a,構成開關殼體。
[2.1.3 關於一對開關用端子] 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係相當於一對端子,為金屬製線材。另外,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係以各自的前端部121a、121b露出外部之狀態埋設在基板100a中。此種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係透過射出成型(插入成形)埋設在基板100a中。
具體而言,一個開關用端子120c之前端部121a係從基板本體101的長度方向之另一端面(圖3A的下端面)突出到基板本體101之外部。並且,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具有矩形板狀固定側銜鐵122。此種固定側銜鐵122係從基板本體101的缺口111之底部露出到外部,被配置在銜鐵配置部108上。另外,透過埋設在基板本體101之連續部(省略圖示)導通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之前端部121a與固定側銜鐵122。
另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d之前端部121b係從基板本體101的長度方向之另一端面突出到外部。並且,另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之基端部係透過基板本體101的基板側軸支持部105所支持之樞軸143與旋轉構件130a導通。另外,開關用端子數不限定於本實施例之情形。
[2.1.4 關於旋轉軸] 參照圖3A至4,說明旋轉軸160。 在操作軸20(參照圖2)的軸方向(換言之,高度方向)之另一端部,與操作軸20同軸地固定旋轉軸160。此種旋轉軸160係與操作軸20一起旋轉。透過與操作軸20為一體或獨立體而設置的軸狀構件可構成旋轉軸160。此種旋轉軸160係因應操作軸20的旋轉使後述之凸輪140a旋轉。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旋轉軸160係合成樹脂製的中空狀構件。另外,旋轉軸160之內周面的橫剖面形狀(換言之,與旋轉軸160的軸方向正交的剖面形狀)係矩形狀或橢圓形狀。此種旋轉軸160係具有旋轉支持部161及傳遞鎖定部162。
旋轉支持部161係透過與基板100a鎖定,對於基板100a可旋轉地支持旋轉軸160。
傳遞鎖定部162係透過與後述之凸輪140a鎖定,將旋轉軸160的旋轉傳遞到凸輪140a。此種傳遞鎖定部162係在旋轉軸160外周面所形成的凸部。
旋轉軸160被外嵌在操作軸20的端部上。在此狀態下,旋轉軸160的旋轉支持部161被插入在基板本體101的貫通孔103中。藉此,旋轉軸160以可旋轉的狀態被支持在基板100a上。
[2.1.5 關於旋轉構件] 參照圖3A至4、6,說明旋轉構件130a。   旋轉構件130a係在基板100a所支持的樞軸143以可旋轉之狀態被支持。透過上述另一端之開關用端子120d與樞軸143一直導通旋轉構件130a。另外,旋轉構件130a係因應本身的旋轉角度,對於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得到有接觸之狀態(換言之,導通狀態)與未接觸之狀態(換言之,未導通狀態)。
具體而言,旋轉構件130a係金屬製板狀構件,具有:軸插入孔132、可動側軸支持部133、可動側鎖定部134、可動銜鐵131c、及可動側導引片135。
軸插入孔132係用以在內側插入旋轉軸160。此種軸插入孔132係在旋轉構件130a之中的圓環狀部分136(参照圖6)所形成的貫通孔。
可動側軸支持部133係從圓環狀部分136延伸到直徑方向(具體而言,圓環狀部分136的直徑方向)外側之第一擴張部分137(参照圖6)上所形成的貫通孔。在此種可動側軸支持部133中插入樞軸143。藉此,旋轉構件130a以可進行以樞軸143為中心的旋轉之狀態被支持在基板100a上。
在可動側鎖定部134鎖定彈簧構件150a的另一端部。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可動側鎖定部134係從圓環狀部分136延伸到直徑方向(具體而言,圓環狀部分136的直徑方向)外側之第二擴張部分138(参照圖6)上所形成的貫通孔。
可動銜鐵131c係因應旋轉構件130a的旋轉可以得到與一端子的開關用端子120c之固定側銜鐵122接觸(換言之,導通)狀態及同樣地未接觸(換言之,未導通)狀態。此種可動銜鐵131c係從圓環狀部分136的外周緣之中的寬度方向之一端的端部(圖3A、圖3B、圖6的右端部)延伸到圓環狀構件136的直徑方向之外側。
可動側導引片135係透過與基板本體101的導引凹部107鎖定,導引旋轉構件130a的旋轉。此種可動側導引片135係以從圓環狀部分136的外周緣靠近基板本體101之方向彎曲的狀態延伸。
如前述之旋轉構件130a係以將基板本體101的基板側軸支持部105所支持的樞軸143插在可動側軸支持部133的同時,使可動側導引片135鎖定在基板本體101的導引凹部107之狀態,被配置在基板本體101之另一側面。
在此狀態下,在旋轉構件130a的貫通孔132之內側插入旋轉軸160。在可動側導引片135在導引凹部107的内側可位移之範圍內,旋轉構件130a係可進行以樞軸143為中心的旋轉。
此種旋轉構件130a係因應本身的旋轉角度可以得到與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的至少一端(在本實施例中,另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d)分離之第一狀態(圖3A所示狀態)及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的兩端子接觸之第二狀態(圖3B所示狀態)。
在上述第二狀態中,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透過旋轉構件130a導通。另外,上述第一狀態係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上述第二狀態係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
[2.1.6 關於凸輪] 參照圖3A至圖4、圖7,說明凸輪140a。   凸輪140a係可以以樞軸143為中心的旋轉之狀態被支持在基板100a所支持的樞軸143上。另外,凸輪140a係被配置在比旋轉構件130a更遠離基板主體101的位置。此種凸輪140a係透過因應旋轉軸160的旋轉進行以樞軸143為中心的旋轉,而得到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之第一狀態(圖3A所示狀態)及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之第二狀態(圖3B所示狀態)。
具體而言,凸輪140a係全體為合成樹脂製,具備凸輪本體141、在凸輪本體141的基端部所設置的凸輪側軸支持部142。
凸輪本體141係具有凸輪側銜接部144、凸輪側鎖定部145。   凸輪側銜接部144係與旋轉軸160的傳遞銜接部162鎖定,將旋轉軸160的旋轉傳遞到凸輪本體141。此種凸輪側銜接部144係形成在凸輪本體141之一側面(圖3A、圖3B、圖7的表面)的前端部的凹部。
凸輪側鎖定部145係用以鎖定彈簧構件150a的另一端部。此種凸輪側鎖定部145係在凸輪側銜接部144的底部以貫通凸輪本體141之狀態所形成的貫通孔。
凸輪側軸支持部142將凸輪140a對於樞軸143,以可進行以樞軸143為中心之旋轉之狀態支持。此種凸輪側軸支持部142係橫剖面形狀為C字狀的部分筒狀構件。此種凸輪側軸支持部142係一體地設置在凸輪本體141的基端部上。
如前述之凸輪140a係以將樞軸143之中較旋轉構件130a所支持的部分更遠離基板本體101之側的部分插在凸輪側軸支持部142之狀態被支持。在此狀態下,凸輪本體141的凸輪側銜接部144係可與旋轉軸160的傳遞銜接部162銜接。旋轉軸160的旋轉係透過傳遞銜接部162與凸輪側銜接部144之銜接部,傳遞至凸輪本體141(亦即,凸輪140a)。
[2.1.7 關於彈簧構件] 參照圖3A至4,說明彈簧構件150a。   彈簧構件150a係由具有彈性之大致圓弧狀的金屬製線材所構成。此種彈簧構件150a係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將旋轉構件130a與凸輪140a的旋轉方向為相反方向旋轉。
具體而言,彈簧構件150a具有彈簧本體151、第一鎖定部152、及第二鎖定部153。
第一鎖定部152係從彈簧本體151的一端部朝靠近基板本體101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二鎖定部153係從彈簧本體151的另一端部在遠離基板本體101的方向延伸。
如前述之彈簧構件150a係相對於第一鎖定部152為從基板本體101遠離側插入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側鎖定部134中,且第二鎖定部153為從接近基板本體101之側插入凸輪140a的凸輪本體145之狀態組裝。亦即,關於高度方向在旋轉構件130a與凸輪140a(具體而言,凸輪本體141)之間配置彈簧構件150a的彈簧本體151。
在此狀態下,彈簧構件150a因應凸輪140a的旋轉,而在彈簧構件150a的變形量小之第一狀態(圖3A所示狀態)與彈簧構件150a的變形量大之第二狀態(圖3B所示狀態)之間,一邊彈性變形一邊狀態遷移。另外,上述第一狀態係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上述第二狀態係相當於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
[3 關於限制構件] 限制構件109係以彈簧構件150a之長度方向中間部(以下,僅稱為「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不位移至比旋轉構件130a更接近基板100a之位置的方式,限制彈簧構件150a之位移。
以下,參照圖3A、圖3B、圖8說明限制構件109之具體構造。如前述,限制構件109係限制彈簧構件150a之未被其他構件(具體而言,基板101以外的構件)所支持的部分,使其不位移至比旋轉構件130a的一側面更靠近基板100a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限制構件109係設置成在基板本體101的一側面之中,圖3B所示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時,與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於高度方向上重疊。
具體而言,限制構件109係設置在基板本體101的一側面之中,電源ON狀態時,與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中凸輪140a側之一半的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重疊之部分上。
另外,電源ON狀態時彈簧構件150a之中與限制構件109在高度方向上重疊之部分之兩側部分、與基板本體101的一側面之間,存在高度方向的間隙。換言之,電源ON狀態時彈簧構件150a之中與限制構件109在高度方向重疊的部分的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分上存在未被其他構件支持的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限制構件109在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圖3A所示狀態)中,在高度方向與彈簧構件150a未重疊。另一方面,在電源ON狀態中,限制構件109係在高度方向與彈簧構件150a重疊。
亦即,限制構件109係在開關裝置10a從電源OFF狀態朝電源ON狀態進行狀態遷移途中,在高度方向與彈簧構件150a開始重疊。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可將限制構件109設置成與基板本體101為一體。惟,亦可將限制構件109設置成與基板本體101為獨立體。並且,如圖3A所示,限制構件109較佳為設置成在至少基板本體101之一側面中,與彈簧構件150a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在高度方向重疊。
限制構件109的前端面(圖3A、圖3B、圖5的表面、圖8的上面)之中,至少在上述狀態遷移時,在與彈簧構件150a於高度方向重疊的部分上形成支持面110。支持面110係越進行上述狀態遷移越具有使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在從基板本體101遠離的方向(換言之,係高度方向之一方向,圖8的上方)上位移之形狀。
具體而言,支持面110係隨著朝向彈簧本體151之半徑方向的外側,朝向遠離基板本體101之方向的傾斜面。換言之,支持面110的高度尺寸H係隨著朝向彈簧本體151之半徑方向的外側會變高。在本實施例中,支持面110具有隨著朝向彈簧本體151之半徑方向的外側,直線地朝遠離基板本體101之方向的形狀。惟,支持面亦可構成為隨著朝向彈簧本體151之半徑方向的外側,曲線地朝遠離基板本體101之方向的曲面。此種支持面110形成為平滑的面的話,可賦予使用者良好的操作感。
另外,限制構件109係不限定於本實施例的構造。例如,作為限制構件,在電源OFF狀態及電源ON狀態之任一狀態均可採用與彈簧構件150a在高度方向上重疊的構造。另外,開關裝置10a在電源OFF狀態與電源ON狀態之間做狀態遷移時,限制構件在不與彈簧構件150a以外的構件(例如旋轉構件130a)干涉之範圍內,亦可增大限制構件。另外,亦可將限制構件的支持面設置成平坦面而並非傾斜面。
[4.關於開關裝置的動作] 以下,參照圖3A、圖3B,說明本實施例的開關裝置10a的動作。如前述,開關裝置10a切換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導通的電源ON狀態及同樣地未導通的電源OFF狀態。另外,圖3A係顯示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FF狀態。另一方面,圖3B係顯示開關裝置10a的電源ON狀態。
[4.1 從電源OFF狀態狀態遷移至電源ON狀態時的動作] 首先,說明從電源OFF狀態狀態遷移至電源ON狀態時之開關裝置10a的動作。另外,可變電阻器30的動作,與習知已知可變電阻器的動作幾乎相同,故省略說明。
使用者將操作軸20從圖3A所示狀態朝圖3A的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旋轉軸160會與操作軸20一起朝圖3A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如此一來,旋轉軸160的傳遞鎖定部162與凸輪140a的凸輪側銜接部144鎖定。
然後,基於傳遞鎖定部162與凸輪側銜接部144的鎖定,凸輪140a係將樞軸143為中心朝圖3A的反順時針方向僅旋轉預定角度。伴隨此種凸輪140a的旋轉,彈簧構件150a係一邊從圖3A所示第一狀態彈性變形至圖3B所示第二狀態,一邊使旋轉構件130a以樞軸143為中心朝圖3A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其結果,如圖3B所示,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銜鐵131c與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之固定側銜鐵122接觸。
如前述,旋轉構件130a係透過樞軸143與另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d導通。因而,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透過旋轉構件130a成為導通狀態(電源ON狀態)。此種電源ON狀態中,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與旋轉構件130a在高度方向不重疊。另一方面,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與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在高度方向重疊。
另外,伴隨凸輪140a的旋轉,彈簧構件150a使旋轉構件130a朝圖3A的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彈簧構件150a係從如圖3A所示之變形量小(換言之,曲率小)的第一狀態,一邊彈性變形一邊狀態遷移至如圖3B所示之變形量大(換言之,曲率大)的第二狀態。
此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如朝彈簧本體151之半徑方向的外側位移。並且,上述狀態遷移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以在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由基板100a側所支持的狀態位移。亦即,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透過限制構件109限制靠近基板100的方向之位移。
具體而言,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基於與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的對接,越進行上述狀態遷移越被導引至遠離基板100a的方向。此時,變成難以對彈簧構件150a的第一鎖定部152作用從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側鎖定部134脫離之方向的力。另外,在電源ON狀態時,彈簧構件150a基於本身的彈性變形而朝上述圖3A的順時針方向對旋轉構件130a施力。
[4.2 從電源ON狀態,狀態遷移至電源OFF狀態時的動作]  然後,說明從電源ON狀態滿狀態遷移至電源OFF狀態時之開關裝置10a的動作。
使用者將操作軸20從圖3B所示狀態朝圖3B的反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旋轉軸160會與操作軸20一起朝圖3B的反順時針方向旋轉。如此一來,基於旋轉軸160的銜接部162與凸輪140a的凸輪側銜接部144之銜接,凸輪140a以樞軸143為中心朝圖3B的順時針方向僅旋轉預定角度。
伴隨此種凸輪140a的旋轉,彈簧構件150a一邊從圖3B所示之第二狀態彈性變形至圖3A所示第一狀態,一邊以樞軸143為中心使旋轉構件130a朝圖3B的反時針方向旋轉。
然後,如圖3A所示,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銜鐵131c係從一端的開關用端子120c的固定側銜鐵122分離。在此狀態下,成為一對開關用端子120c、120d彼此未導通之圖3A所示的電源OFF狀態。在電源OFF狀態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透過間隙整個長度與旋轉構件130a在高度方向重疊。
另外,伴隨凸輪140a的旋轉,彈簧構件150a使旋轉構件130a朝圖3B的反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彈簧構件150a係從圖3B所示之變形量大(換言之,曲率大)的第二狀態,狀態遷移至圖3A所示之變形量小(換言之,曲率小)的第一狀態。此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以朝彈簧本體151的的半徑方向之內側的方式位移。
並且,上述狀態遷移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一邊與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對接一邊位移。此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雖會靠近基板100a的方向位移,但是不會位移至比旋轉構件130a的一側面更接近基板100a之側。
[5 註釋]   在實施形態的一例中,將樞軸143設置成與基板100a為獨立體。惟,亦可將相當於樞軸143的樞軸部(省略圖示)設置成與基板100a為一體。此時,將凸輪140a及旋轉構件130a以在上述樞軸部可旋轉的狀態支持。另外,在實施形態的一例中,將成為凸輪140a的旋轉中心之軸及成為旋轉構件130a的旋轉中心之軸的任一者均藉由樞軸143構成。惟,亦可將成為凸輪140a的旋轉中心之軸及成為旋轉構件130a的旋轉中心之軸藉由別的軸構成。
[6 關於實施形態中一例的作用・效果] 根據具有如以上結構之本實施例的開關裝置10a,可以在確保旋轉構件130a之耐久性的同時,可防止彈簧構件150a位移至比旋轉構件130a的一側面更接近基板100a的位置。
亦即,本實施例之情形,開關裝置10a從電源OFF狀態,狀態遷移至電源ON狀態時,由基板100a側支持基板構件150a的中間部的限制構件109係設置在基板100上,而並設置在非旋轉構件130a。因而,在上述狀態遷移時,可減少彈簧構件150a與旋轉構件130a之接觸面積。其結果,可以減低上述狀態遷移時彈簧構件150a與旋轉構件130a之摩耗而圖謀提升旋轉構件130a的耐久性。
進而,在基板本體101之一側的側面之中,在圖3B所示電源ON狀態時,與彈簧構件15的中間部於高度方向重疊的部分,設置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隨著上述狀態遷移的進行,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基於與支持面110對接,以越遠離基板本體101之方式位移(換言之,彈性變形)。因而,透過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限制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在上述狀態遷移時位移至比旋轉構件130a的一側面更接近基板100a的位置。其結果,變成難以對彈簧構件150a的第一鎖定部152作用從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側鎖定部134脫離之方向的力,而難以解除彈簧構件150a的第一鎖定部152與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側鎖定部134之鎖定。
另外,本實施例時不需要設置另外的防止脫離的構造,即可防止彈簧構件150a的第一鎖定部152從旋轉構件130a的可動側鎖定部134脫離。其結果,由於可減低零件數,故可圖謀降低製造成本。
另外,如前述限制構件109係透過射出成型與基板100a一體形成,故不會增加零件數。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開關裝置10a從電源OFF狀態狀態遷移至電源ON狀態時,彈簧構件150a的中間部係基於與限制構件109的支持面110之對接,越進行上述狀態遷移以越遠離旋轉構件130a之方式位移。因而,上述狀態遷移時可防止彈簧構件150a與旋轉構件130a的干渉。其結果,可以在圖謀防止彈簧構件150a與旋轉構件130a之摩耗,提升開關裝置10a之耐久性的同時,提升賦予使用者之操作感。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係可適宜使用作為各種構造的可變電阻器的開關裝置。
1‧‧‧附開關可變電阻器
10、10a‧‧‧開關裝置
20‧‧‧操作軸
30‧‧‧可變電阻器
100、100a‧‧‧基板
101‧‧‧基板本體
102‧‧‧側壁元件
103‧‧‧貫通孔
105‧‧‧基板側軸支持部
106‧‧‧迴避凹部
107‧‧‧導引凹部
108‧‧‧銜鐵配置部
109‧‧‧限制構件
110‧‧‧支持面
111‧‧‧缺口
120c、120d‧‧‧開關用端子
121a、121b‧‧‧尖端部
122‧‧‧固定側銜鐵
130、130a‧‧‧旋轉構件
131c‧‧‧可動銜鐵
132‧‧‧軸插通孔
133‧‧‧可動側軸支持部
134‧‧‧可動側鎖定部
135‧‧‧可動側導引片
136‧‧‧圓環狀部分
137‧‧‧第一擴張部分
138‧‧‧第二擴張部分
140、140a‧‧‧凸輪
141‧‧‧凸輪本體
142‧‧‧凸輪側軸支持部
143‧‧‧樞軸
144‧‧‧凸輪側銜接部
145‧‧‧凸輪側鎖定部
150、150a‧‧‧彈簧構造
151‧‧‧彈簧本體
152‧‧‧第一鎖定部
153‧‧‧第二鎖定部
160‧‧‧旋轉軸
161‧‧‧旋轉支持部
162‧‧‧傳遞鎖定部
170‧‧‧外殼元件
171‧‧‧上壁元件
172‧‧‧側壁元件
300a、300b‧‧‧電阻器用端子
圖1係用以說明習知構造之可變電阻器開關裝置的構造的平面圖。 圖2係用以說明併入本發明之可變電阻器開關裝置的附開關可變電阻器之概略的斜視圖。 圖3A係以省略外殼元件的狀態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電源OFF狀態的平面圖。 圖3B係以省略外殼元件的狀態顯示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電源ON狀態的平面圖。 圖4係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分解斜視圖。 圖5係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基板及一對開關用端子的平面圖。 圖6係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旋轉構件的平面圖。 圖7係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的凸輪的平面圖。 圖8係相當於圖3B之A-A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3)

  1. 一種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係具備: 基板; 一對端子,被該基板所支持; 凸輪部,以可旋轉的方式被配置在該基板上; 旋轉構件,被配置在該基板上,因應該凸輪部的旋轉來切換該一對端子彼此的連接狀態; 彈簧構件,一端部被鎖定在該旋轉構件而另一端部被鎖定在該凸輪部,因應該凸輪部的旋轉讓該旋轉構件旋轉;及 限制構件,被設置在該基板,限制該彈簧構件在靠近該基板方向的位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其中彈簧構件係具有在限制時,於被限制構件支持之部分的兩側,不被其他構件支持的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其中該旋轉構件係在該凸輪部旋轉時,透過使鎖定該彈簧構件的部分被彈簧構件的一端部推出的方式旋轉,且 與該彈簧構件中之限制構件對接的部分為圓弧狀,其在該凸輪部旋轉時,於該彈簧構件之半徑方向的外側在該限制構件上移動, 在該彈簧構件之半徑方向的越外側,該限制構件的高度越高。
TW106125743A 2016-11-16 2017-07-31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TWI713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4010 2016-11-16
WOPCT/JP2016/084010 2016-11-16
PCT/JP2016/084010 WO2018092224A1 (ja) 2016-11-16 2016-11-16 可変抵抗器用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0369A true TW201820369A (zh) 2018-06-01
TWI713068B TWI713068B (zh) 2020-12-11

Family

ID=6214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5743A TWI713068B (zh) 2016-11-16 2017-07-31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30869B2 (zh)
CN (1) CN109891523B (zh)
TW (1) TWI713068B (zh)
WO (1) WO20180922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4607U (zh) * 1985-02-27 1986-09-06
JPS621333U (zh) * 1985-06-20 1987-01-07
JPH0451400Y2 (zh) * 1986-09-04 1992-12-03
JPH051866Y2 (zh) * 1987-03-27 1993-01-19
JPH0343704U (zh) * 1989-09-08 1991-04-24
US5150095A (en) * 1991-04-04 1992-09-22 Appliance Control Technology, Inc. Multi-position rotary switch with position sensor
JP3043704U (ja) * 1997-05-23 1997-11-28 恒春 顧 電動鉛筆削り機
US5824979A (en) * 1997-06-18 1998-10-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ccelerator module
EP0899752A1 (en) * 1997-08-29 1999-03-03 Eaton Corporation Rotary movement transducer
JP2000188040A (ja) * 1998-12-24 2000-07-04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スイッチ機構
JP2005223205A (ja) * 2004-02-06 2005-08-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ライド型電気部品
JP2005259634A (ja) * 2004-03-15 2005-09-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4051400B2 (ja) * 2005-05-31 2008-02-20 株式会社Jclバイオアッセイ プロテオーム網羅的解析における特異的蛋白質の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7847674B2 (en) * 2005-12-01 2010-12-07 Gerfast Sten R Two terminal variable resistor
JP2009135426A (ja) * 2007-11-09 2009-06-18 Alps Electric Co Ltd 作動力調整装置
JP5028236B2 (ja) * 2007-11-30 2012-09-19 佐鳥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JP5001866B2 (ja) * 2008-01-15 2012-08-1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損失信号修復方法および損失信号修復回路
JP5155245B2 (ja) * 2009-04-21 2013-03-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回転型電気部品
JP5166363B2 (ja) * 2009-06-30 2013-03-21 東京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ポテンショメータ
US8766121B2 (en) * 2011-05-26 2014-07-0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Rotary control switch
US8456271B1 (en) * 2012-04-04 2013-06-04 Ifm Electronic Gmbh Optical proximity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30869B2 (ja) 2019-06-12
WO2018092224A1 (ja) 2018-05-24
JPWO2018092224A1 (ja) 2019-06-24
CN109891523A (zh) 2019-06-14
CN109891523B (zh) 2021-03-16
TWI713068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8745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2014241265A (ja) 係合方式を選択可能な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動機
JP4579082B2 (ja)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9653234B2 (en)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JP6023892B2 (ja) メス端子
WO2019087608A1 (ja) 入力装置
TW201820369A (zh)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JP6866863B2 (ja) 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US20150101918A1 (en) Lever switch
TWI725214B (zh) 可變電阻器用開關裝置
JP2016203964A (ja) パワーシート操作装置及びパワーシート
JP6866864B2 (ja) 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JP2004151623A (ja) 回転クリックストップ機構
JP2004362979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5778627B2 (ja)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JP5147781B2 (ja) 回転型電気部品
TWI636477B (zh) 旋轉式電子零件
JP6866862B2 (ja) 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KR20180112143A (ko) 푸시 스위치 유닛
JP6132205B2 (ja) コネクタ
JP4091932B2 (ja) アウトレット
JP2007103304A (ja) Acアダプタ
KR20180045313A (ko) 풀코드 스위치
JPH11345663A (ja) 回転式ソケット
JP2014241223A (ja)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