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8666A - 冊子形狀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冊子形狀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8666A
TW201808666A TW105129106A TW105129106A TW201808666A TW 201808666 A TW201808666 A TW 201808666A TW 105129106 A TW105129106 A TW 105129106A TW 105129106 A TW105129106 A TW 105129106A TW 201808666 A TW201808666 A TW 2018086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heet
binding
bookle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8290B (zh
Inventor
川嶋秀樹
Original Assignee
託萊雅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託萊雅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託萊雅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82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8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8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8290B/zh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裝飾效果跟提示資訊效果等的冊子形狀體結構。該冊子形狀體結構將多數從紙張中央到紙張外圍都印刷上裝飾造型的紙重疊在一起做成的裝飾品,在重疊的紙張上,於任一垂直面的邊緣抹上方便撕下的黏膠以方便取下,在另外一側或者較厚的一側的非膠裝用面紙有著凹凸有致的裝飾造型,隨著紙張依序的使用,從剩餘用紙的表面到非膠裝用面紙的外圍會漸漸浮現出立體裝飾,提供將平張紙裝訂成冊子狀,並將模樣藏在裡面,露出裝飾或資訊時具備表演效果的冊子形狀體結構。

Description

冊子形狀體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裝飾效果跟提示資訊效果等的冊子形狀體結構。
自古以來,裝訂成冊子狀的紙束都被賦予裝飾品的功能。比如說,在裝訂成方格狀的記事本上添加各式各樣裝飾之類的想法。
像這類型的技術文件,如日本新型公開號昭54-140837號公報(以下稱專利文獻1)所述是將方格狀的記事本在側面印上圖樣,在專利文獻1上面記載將側面是平坦印刷面的記事紙堆疊成柱狀,其中一面可以離脫且互相黏合的很好,其中一面印刷上廣告或圖樣為其記事本的特徵。
如日本專利公開號2004-17309號公報(以下稱專利文獻2)所述是指在方格狀的記事本側面做立體構造的裝飾造型。在專利文獻2上面記載本發明係將多數從紙張中央到紙張外圍都印刷上裝飾造型的紙重疊在一起做成的裝飾品,在重疊的紙張上,於任一垂直面的邊緣抹上方便撕下的黏膠以方便取下,在另外一側或著較厚的一側的非膠 裝用面紙有著凹凸有致的裝飾造型,隨著紙張依序的使用,從剩餘用紙的表面到非膠裝用面紙的外圍會漸漸浮現出立體裝飾的平面造型。
如日本新型公報號昭53-34987號公報(以下稱專利文獻3)所述是指具有方便分離的齒孔的方格狀記事本。專利文獻三上面記載具有相當多頁數的方格體又或是直方體的記事本,在一個邊的全部頁面打上可以讓鉛筆之類的筆立起的小洞,且每一頁小洞的旁邊都會打上便於撕開的齒孔的立體記事本。
但是上述的各種先前技術,會有以下敘述的挑戰存在。上述專利文獻1就僅是在方格狀的記事本側邊印刷上裝飾造型,隨著記事用紙的使用脫離,側邊的裝飾造型也漸漸消失,與其相應的裝飾性也逐漸減少。大概用到一半的份量之後,做為裝飾的存在感就幾乎不存在了。
上述專利文獻2是在方格狀的記事本的側面裝飾著立體裝飾造型,隨者紙張的使用脫離裝飾造型也是會漸漸減少,與其相應的裝飾性也逐漸減少。大概用到一半的份量之後,做為裝飾的存在感就幾乎不存在了。
上述的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在新品的時候具有裝飾的功能,使用之後就失去裝飾品的功能,如果沒有用完也就只能夠丟棄的存在。換個說法,在最開始的時候雖然很新奇,但是一旦膩了之後就只會拿去丟掉的東西而已。也就是說在裝飾藝術的層面這並不算藝術,並且也是在大大的浪費紙資源。上述的專利文獻3是可以讓鉛 筆立起來的方格狀記事本,每一頁都可以輕易地分離,但不具備裝飾或表演的機能。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面的挑戰,具有下列的目的。提供將平張紙裝訂成冊子狀,並將模樣藏在裡面,露出裝飾或資訊時具備表演效果的冊子形狀體結構。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請求項1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將採用以下的構成。將平張紙往厚堆疊,上述各平張紙形成可以分離的裝訂部位。初期的狀態,上述的平張紙會將設計在內部的模樣面包覆隱藏,隨著上述平張紙的依序使用脫離,模樣面會漸漸依序顯露出來。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的模樣面是具有凹凸設計的立體模樣所形成。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的模樣面設置在上述平張紙重疊的裝訂部。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平張紙具有上述的裝訂邊以及上述裝訂邊的分離部位,以及於上述裝訂邊及分離部位之間具有為了形成上述裝訂部位側邊具有形成立體模型的撕取加工部。
1‧‧‧平張紙
2‧‧‧裝訂部
3‧‧‧紙束
4‧‧‧基座
5‧‧‧補強板
6‧‧‧模樣面
7A‧‧‧第1突出部
7B‧‧‧第2突出部
8‧‧‧裝訂邊
9‧‧‧脫離部
10‧‧‧撕取加工部
11‧‧‧連結部
12A‧‧‧第1彎曲部
12B‧‧‧第2彎曲部
13‧‧‧背板
14‧‧‧裝訂膠
第一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冊子形狀體結構的斜視圖展示。
第二圖為用於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平張紙的其中一例的展示圖。
第三圖為用於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平張紙的堆疊構造說明展示圖。
第四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的初期狀態展示圖。
第五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使用途中狀態展示圖。
第六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使用後狀態展示圖。
第七圖為第二實施型態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展示圖。
第八圖為第三實施型態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展示圖。
以下就本發明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實施的型態做詳細的說明。第一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冊子形狀體結構的斜視圖展示。該冊子形狀體結構為平張紙1以厚疊的方式堆疊形成的紙束3。該紙束3會形成可分離各上述平張紙1的裝訂部2。這個例子是指,上述平張紙1被裁切成相同大小的長方形。該平張紙1往厚堆疊,形成方格狀的紙束3。上述紙束3的一個側邊,形成裝訂部2。
上述紙束3被裝載並固定於基座4上面。前述基座4與前述平張紙1的平面形狀大小相同。上述裝訂部2上面會裝設一個橫向延伸的補強板5。上述裝訂部2會打一個與紙束3方向垂直貫通的裝訂孔(展示圖未畫出),可用騎馬釘裝訂起來。若不打洞,以膠裝的方式裝訂也是可以的。
上述重疊起來的平張紙1上的上述裝訂部2的側邊,設有模樣面6。上述模樣面6於初期狀態會被重疊起來的平張紙1所覆蓋隱藏,上述平張紙1依序脫離後將會依序顯露。上述平張紙1分離後,將形成上述模樣面6。
以此例來說,上述模樣面6由凹凸形狀的立體模型所形成。以展示圖例來說,上述模樣面6的立體模型是由相對較高的直方體 所呈現的第一突出部7A與相對較短的直方體所呈現的第二突出部7B所形成。
第二圖為用於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平張紙的其中一例的展示圖。這個例子的話,在原型(A)(B)(C)的三種類的平張紙1堆疊成紙束3後形成裝訂部2。上述的平張紙1裡設有裝訂邊8和脫離部9和撕取加工部10。上述的裝訂邊8是為了形成上述裝訂部2的一部分。在這個例子中,沿著長方形的平張紙1的其中一邊的領域就是裝訂邊8。用平張紙堆疊成的紙束3利用裝訂邊8使用騎馬釘或膠裝等等來進行各平張紙1的裝訂。
上述的脫離部9是上述留下裝訂邊8後脫離的部分。這個冊子上構造體假如是記事本的話,就可以讓寫上筆記的脫離部9的部分脫離。這個冊子上構造體假如是月曆的話,可以讓已經過去的日子的脫離部9的部分脫離。
上述的撕取加工部10是上述的裝訂邊8和脫離部9之間形成的齒孔狀貫通部。裝訂邊8和脫離部9之間,設置上述的撕取加工部10加工後沒有被貫通的部分連結部11。這個例子中的連結部11是在靠近裝訂邊的兩邊設置各一,總共設置在兩處。上述讓脫離部9脫離時,以撕開上述連結部11的方法可以達成留下裝訂邊8並讓脫離部9脫離。
上述由平張紙1堆疊而成的紙束3的狀態下讓脫離部9脫離的話,裝訂邊8就會以堆疊的狀態下留下來。這時原本脫離部9在的地方出現的面就是模樣面6。也就是上述的模樣面6是由撕取加工部10形 成的裝訂邊8的邊緣堆疊而成的面。因此,在撕取加工部10用各種彎曲形狀角度貫穿後,就可以在上述模樣面6形成有凹凸的立體模樣。
由上述的撕取加工部10在上述裝訂部2側處形成立體模樣。造型(B)的平張紙1裡有被2個上述連結部11夾在中間的部分,在這個圖示靠右的部分設置撕取加工部10的第一彎曲部12A。造型(C)的平張紙1裡上述被兩個連結部11夾在中間的部分,在這個圖示靠右的部分,設置撕取加工部10的第1彎曲部12A,圖示靠左的部分設置撕取加工部10的第2彎曲部12B。造型(A)的平張紙1裡並沒有設置撕取加工部10的彎曲部。
第三圖為用於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平張紙的堆疊構造說明展示圖。說明上述造型(A)(B)(C)的平張紙1堆疊構造的圖。這個例子是從基座4的四邊堆疊造型(C)的平張紙1後,接著堆疊造型(B)的平張紙1,之後再堆疊造型(A)的平張紙1。
堆疊造型(A)的平張紙1的部分是不會形成上述模樣面6的立體模樣的部分。造型(B)的平張紙1的部分會在上述模樣面6形成第1突出部7A的上部。堆疊造型(C)的平張紙1的部分會在上述模樣面6的部分會形成第一突出部7A的下部和第二突出部7B。如此一來,有第一突出部7A和第二突出部7B的立體圖案就形成了。
第四圖至第六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使用狀態圖。第四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的初期狀態展示圖。這個狀態下,基座4的上面承載紙束3。上述紙束3是由多數的平張紙1堆疊後,並沿著其中一邊設置帶狀的裝訂部2。上述裝訂部2的上面在裝上補強板5。上述的各平 張紙1裡除了裝訂部2以外就是脫離部9。這個狀態下的構造物是類似直方體的方塊狀外形呈現。
第五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使用途中狀態展示圖。從上述的初期狀態讓平張紙1的脫離部9漸漸脫離。脫離部9脫離時會撕開設置於上述裝訂邊8和脫離部9之間兩處的連接部11。如此一來就會留下裝訂邊8。脫離部9一一脫離之後,裝訂部8就會以堆疊的狀態留下。原本在脫離部9的部分就會出現由裝訂邊8堆疊而成的模樣面6。
圖示的例子是堆疊的平張紙1裡讓脫離部9脫離6成後的狀態。上述模樣面6顯現的凹凸立體模樣是由第1彎曲部12A堆疊而成的第1突出部7A和有第二彎曲部12B堆疊而成的第2突出部7B表現而成的。
第六圖為上述第一實施型態的使用後狀態展示圖。平張紙1的脫離部9全部都脫離後,上述模樣面6會以凹凸的立體模樣展現。這立體模樣是由第1彎曲部12A堆疊成的第1突出部7A和由第2彎曲部12B推疊成的第二突出部7B所形成。
本實施形態是把平張紙1疊厚,為了讓上述各平張紙1可以進行脫離而設置裝訂部2,並設置模樣面6。上述模樣面6在初期狀態下會被上述堆疊而成的平張紙1所覆蓋隱藏起來,上述的平張紙1漸漸脫離後才會漸漸顯露出來。
上述施加於模樣面的裝飾或資訊在初期狀態下是被隱藏起來看不見的。也就是說最一開始是看過去只是單純是一個平張紙裝訂而成的冊子。然後在裝訂成可以脫離的平張紙1漸漸脫離後,隱藏的模樣6就會漸漸出現,裝飾或資訊也會跟著出現。藉由這樣的構成先用 裝訂成冊子狀的平張紙1隱藏模樣面6,然後再漸漸讓裝飾和資訊出現來達成表演的效果。
本實施形態的上述模樣6是由有凹凸的立體模樣而形成的。平張紙1漸漸脫離之後,隱藏的立體模樣也會漸漸出現。比如說,一個平張紙厚厚堆疊而成的方塊狀冊子,初期狀態的只是單純的直方體或立方體,但平張紙1漸漸抽離後立體模樣就會出現,極具表演效果。
本實施形態的上述模樣6是設置於上述堆疊的平張紙1的上述裝訂部2側邊。逐漸讓平張紙1脫離後,裝訂部2的側邊就會逐漸出現模樣。而且,即使平張紙1說離後留下的殘骇裝訂部2留下來,那邊也因為有模樣出現而有裝飾效果的緣故不至於看不下去。
本實施形態是上述的平張紙1裡,設置了形成上述裝訂部2的裝訂邊8和留下上述裝訂邊8與之脫離的脫離部9。而且上述平張紙1裡,上述的裝訂部8和脫離部9之間設置了為了形成上述裝訂部2側邊之立體模樣的撕取加工部10。
脫離部9脫離後,裝訂邊8以堆疊狀態留在裝訂部2。這個裝訂部2裡在堆疊起來的各裝訂邊8的部分,是在製作撕取加工部10的時候以慢慢改變形狀與尺寸的方式來形成立體模樣。這樣的多層狀之立體模樣就會逐漸出現,極具表演效果。
第七圖為第二實施型態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展示圖。這個例子是把由凹凸立體模樣形成的模樣6包含在其中的背板13以塑膠成形的方式製成。平張紙1是由堆疊成方塊狀紙束3所形成。上述紙束3與模 樣面6面對的部分是沿著其立體模樣凹凸形成凹凸。簡單來說,模樣面6的凹凸與紙束3的凹凸是像模具與成形品一樣以反轉狀的關係來製作成形的。
模樣面6的凹凸與紙束3的凹凸是相面對合起來的狀態下,左右兩處以裝訂膠14來黏接。上述的裝訂膠14是在左右兩處往平張紙1的堆疊方向全部塗滿,這樣一來構成紙束3的各平張紙1就可以被裝釘起來。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例子中是由裝訂膠14來構成裝訂部2。這個例子裡的平張紙1之全體就是脫離部9。脫離部9脫離後,在背板13成形的模樣面6就會出現。
除此以外,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有達到同樣作用效果。另外,在這例子裡,背板13不一定要使用塑膠成形,可以利用削木材或紙箱來成形。模樣面6也不一定要是有凹凸的立體模樣,使用平面印刷的方式賦予模樣也是可以的。
第八圖為第三實施型態的冊子形狀體結構展示圖。這個例子中的背板13是由塑膠成形來形成的。模樣面6不是使用有凹凸的立體模樣,而是使用平面印刷的方式來賦予模樣。平張紙1被堆疊成方塊狀形成紙束3。在位於上述紙束3的模樣面6的側面沿著這一邊的部分形成裝訂部2。上述的裝訂部2是以易剝離的黏膠黏結各平張紙1的方式形成的。這個例子中平張紙1的全體就是脫離部9。從黏結部剝起平張紙1來讓它脫離。脫離部9脫離後,在背板13形成的模樣面6就會出現。
除此之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可達到同樣作用效果。另外,在這例子中,在這例子裡,背板13不一定要使用塑膠成 形,可以利用削木材或紙箱來成形。模樣面6也不一定要是平面印刷的方式賦予模樣,使用有凹凸的立體模樣也是可以的。這場合的話,上述紙束3與模樣面6面對的部分是沿著其立體模樣凹凸形成凹凸。簡單來說,模樣面6的凹凸與紙束3的凹凸是像模具與成形品一樣以反轉狀的關係來製作成形的。
以上是說明了本發明的最符合期望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沒有限定實施形態的意圖。本發明可以變形成各種樣態實施,包含各種變形案例都是可實施的範圍,才是本發明的意圖。

Claims (4)

  1. 一種冊子形狀體結構,其包括有:複數個平張紙,以堆疊成厚狀的結構,複數個該平張紙具有可分離的一裝訂部,該裝訂部初期狀態被複數個該平張紙包覆起來,當使用該平張紙後,將顯示出一模樣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冊子形狀體結構,其中,該模樣面為一凹凸形狀的立體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冊子形狀體結構,其中,該模樣面設置在該裝訂部側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冊子形狀體結構,其中,該平張紙具有一裝訂邊、一離脫部以及一撕取加工部,複數個該平張紙的該裝訂邊組成該裝訂部,該離脫部為藉由分離紙張所形成,該撕取加工部位於該裝訂邊與該離脫部之間,該撕取加工部形成立體模樣,且設置於該裝訂部側邊。
TW105129106A 2016-09-08 2016-09-08 冊子形狀體結構 TWI678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9106A TWI678290B (zh) 2016-09-08 2016-09-08 冊子形狀體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9106A TWI678290B (zh) 2016-09-08 2016-09-08 冊子形狀體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8666A true TW201808666A (zh) 2018-03-16
TWI678290B TWI678290B (zh) 2019-12-01

Family

ID=6218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106A TWI678290B (zh) 2016-09-08 2016-09-08 冊子形狀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82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4960B1 (en) * 1999-04-13 2001-07-03 Dashern Enterprise Co., Ltd. Memo block
US20010033077A1 (en) * 1999-04-13 2001-10-25 Liang-Ji Chen Tiered memo block
GB2377404A (en) * 2001-03-05 2003-01-15 Pramic Ltd Cutting tool
TWM501368U (zh) * 2014-10-22 2015-05-21 Chen jun yan 具仿生植被的裝飾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8290B (zh) 2019-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4672A (en) Note pad
TW201808666A (zh) 冊子形狀體結構
JP2011068029A (ja) 冊子状印刷物
JP2003341257A (ja) 付箋付きメモ帳
JP2017144643A (ja) 冊子状構造体
KR20140005488U (ko) 복수의 속지가 구비된 노트
KR20120006801U (ko) 무접착 스티커가 구비된 속지 구조
JP6143935B1 (ja) 穴付き付箋紙
JP2009190388A (ja) シート状の製本キット
JP2008023901A (ja) 書類・冊子類の取付補助具
JP4011981B2 (ja) スリット付きサンプルホルダー
TWM568057U (zh) Improve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ree-dimensional decorative products
JP2022147634A (ja) 冊子類および冊子類の製造方法
JPH0349895Y2 (zh)
TWM428887U (en) Jigsaw-type sticky note
JP3177241U (ja) 製本
JPH11503085A (ja) 着脱可能なシートからなる本
JP3113334U (ja) 粘着シート状塵埃除去具の複数枚綴じ物
JP3131810U (ja) 袋綴じ構造
JP3175365U (ja) 付箋紙
JP3208201U (ja) 製本
JP2007244599A (ja) あぶらとり紙収納用ケース
JPH0733658U (ja) メモ装置
CN203210983U (zh) 连续片材立体饰品
JP3166828U (ja) 本文のいずれかが取り換え可能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