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7911A - 壓接手工具 - Google Patents

壓接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7911A
TW201807911A TW106111500A TW106111500A TW201807911A TW 201807911 A TW201807911 A TW 201807911A TW 106111500 A TW106111500 A TW 106111500A TW 106111500 A TW106111500 A TW 106111500A TW 201807911 A TW201807911 A TW 2018079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liper body
crimping
caliper
hand tool
mov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1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0138B (zh
Inventor
林開燕
Original Assignee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5/605,9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36732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07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7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138B/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壓接手工具,用以將同軸纜線壓接至同軸端子。壓接手工具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第三鉗體、第四鉗體、第五鉗體、移動組件以及壓接組件。第二鉗體樞接第一鉗體。第三鉗體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樞接第二鉗體。第四鉗體具有第三端與第四端,第三端樞接第一鉗體。第五鉗體具有第五端與第六端。第二端、第四端與第六端彼此同軸地樞接在一起。移動組件樞接第五端,且沿一軸向可滑動地耦接第一鉗體。壓接組件設置於移動組件且隨之移動,以讓移動組件驅動壓接組件將同軸纜線與同軸端子壓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壓接手工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壓接手工具。
同軸纜線是因同軸纜線內兩種導體共用一個中心軸而命名,同軸纜線常使用於訊號傳輸、有線電視系統…等,同軸纜線用途廣泛,因此如何將同軸端子與同軸纜線壓接結合便成一重要課題。
然現有不同規格(例如不同長度)同軸端子時係利用拔出於壓接鉗之壓接部後,再進行轉換壓接部之壓接位置,而後才再將壓接部置回壓接鉗上以達到變換壓接規格的效果,但所述拔出再置回壓接部等需拆換的動作,不但造成使用上不方便且可能有遺失壓接部之風險。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接手工具,其藉由肘節驅動並是用不同規格的同軸端子。
本發明的壓接手工具,用以將同軸纜線壓接至同軸端子。壓接手工具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第三鉗體、第四鉗體、第五鉗體、移動組件以及壓接組件。第二鉗體樞接第一鉗體。第三鉗體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樞接第二鉗體。第四鉗體具有第三端與第四端,第三端樞接第一鉗體。第五鉗體具有第五端與第六端。第二端、第四端與第六端彼此同軸地樞接在一起。移動組件樞接第五端,且沿一軸向可滑動地耦接第一鉗體。壓接組件設置於移動組件且隨之移動。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受力而彼此相對樞轉,並經由第三鉗體、第四鉗體與第五鉗體而沿軸向滑動移動組件,以讓移動組件驅動壓接組件將同軸纜線與同軸端子壓接在一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鉗體與第四鉗體分別是肘節結構,第三鉗體的肘節結構樞接於第五鉗體,第四鉗體的肘節結構樞接於第三鉗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第一樞軸與第一復歸彈簧。第一樞軸樞接第四鉗體與第一鉗體,且第一樞軸位於第四鉗體的肘節結構中。第一復歸彈簧連接在移動組件與第一樞軸之間,第一復歸彈簧恆驅動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相對地展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鉗體包括鉗座、一對側板以及鉗柄。側板組裝在鉗座的相對兩側。鉗柄組裝於側板並形成容置空間,以容置至少部分的第三鉗體、至少部分的第四鉗體、至少部分的第五鉗體與至少部分的移動組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夾持擋塊,設置於鉗座。鉗座具有壓接空間,夾持擋塊與壓接組件沿軸向而位於壓接空間的相對兩側。同軸端子的夾持部用以被夾持並止擋於夾持擋塊,以使同軸端子的固定部抵接於壓接組件。壓接組件受移動組件驅動而沿軸向將夾持部的局部壓入固定部內,而使夾持部將同軸纜線的一端夾持固定於固定部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夾持擋塊包括止擋部、一對部件以及第二復歸彈簧。部件可開闔地組裝於止擋部,夾持部用以被夾持於部件之間並抵靠於止擋部。第二復歸彈簧連接在部件之間,第二復歸彈簧恆驅動部件閉闔以夾持夾持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側板分別具有擴孔,移動組件包括本體與第二樞軸,第二樞軸穿過本體且其相對兩端可滑動地樞接於對擴孔,各擴孔的延伸方向與軸向一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側板分別還具有凸塊,隨側板組裝於鉗座而彼此相對,本體沿軸向可移動地承靠於凸塊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壓接組件包括壓接頭以及螺帽。壓接頭具有壓接部與螺桿,螺桿用以鎖入移動組件。螺帽可移動地套鎖於螺桿且位於壓接部與移動組件之間,螺帽用以調整壓接部相對於移動組件的距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鉗體具有鎖固槽該鎖固槽具有不同內徑,而壓接手工具還具有鎖固軸,可移動地穿設於第一鉗體,鎖固軸具有不同外徑,且鎖固軸隨著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的相對開闔而在鎖固槽中移動。在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展開或閉闔時使鎖固軸干涉於鎖固槽,以維持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的展開狀態或閉闔狀態。
基於上述,壓接手工具藉由同軸樞接的第三、第四與第五鉗體以及搭配第一鉗體、第二鉗體的對應樞接關係,因而形成肘節連動結構,進而使連接第五鉗體的移動組件得以因所述肘節連動結構而被驅動,以進而使設置在移動組件上的壓接組件得以被驅動而進行壓接動作,利於將同軸纜線與同軸端子予以壓接在一起。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壓接手工具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壓接手工具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100用以將同軸纜線210壓接至同軸端子220以形成纜線連接器200。
圖3是圖1的壓接手工具的爆炸圖。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3,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於構件描述。壓接手工具100包括第一鉗體110、第二鉗體120、第三鉗體130、第四鉗體140、第五鉗體150、移動組件160以及壓接組件170,其中第二鉗體120樞接第一鉗體110。第三鉗體130具有相對的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第一端E1樞接第二鉗體120;第四鉗體140具有相對的第三端E3與第四端E4,第三端E3樞接第一鉗體110;第五鉗體150具有相對的第五端E5與第六端E6,且第二端E2、第四端E4與第六端E6彼此同軸地樞接在一起。移動組件160樞接第五端E5且沿一軸向(Z軸)可滑動地耦接於第一鉗體110。壓接組件170設置在移動組件160上以隨之移動。
如圖1所示,同軸端子220包括夾持部224與固定部222,且夾持部222是沿軸向(Z軸)可移動地套設於固定部224中,使用者先行將同軸纜線210的前端暫時置入夾持部222,且將所處暫態的同軸纜線210與同軸端子220一同置入第一鉗體110的壓接空間113a,而使固定部224抵接於壓接頭171上,而後使用者握持第二鉗體120與第一鉗體110的鉗柄114處並施力,即能使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受力而彼此相對樞轉(即,以圖示X軸為其樞轉軸),並經由第三鉗體130、第四鉗體140與第五鉗體150而沿Z軸滑動移動組件160,以讓移動組件160驅動壓接組件160而將固定部224頂推,以讓夾持部222穿套至固定部224(如圖2所示)而使同軸纜線210被壓接於固定部224並與其電性連接,進而讓纜線連接器200藉由固定部224(被視為終端)而得以外接至其他電子裝置。
進一步地說,請再參考圖3,第一鉗體110包括鉗座113、一對側板111、112以及前述之鉗柄114,其中側板111、112組裝在鉗座113的相對兩側,鉗柄114組裝於側板111、112並形成容置空間,以容置至少部分的第三鉗體130、至少部分的第四鉗體140、至少部分的第五鉗體150與至少部分的移動組件160。如圖3所示,側板111、112藉由樞接件P4而與第二鉗體120樞接,以讓鉗座113、鉗柄114被夾持地組裝在側板111、112之間。同時,鉗座113還藉由鎖固軸191被固定在側板111、112之間。在此,本實施例的第一鉗體110包括提供使用者握持施力的部分以及容置其他構件並用以壓接纜線連接器200的部分,而第二鉗體120主要提供使用者施力,以驅動第三、第四與第五鉗體及移動組件160之用。
再者,第三鉗體130是包括部件131與132的肘節偶件(toggle joint couples)結構,且第三鉗體130的第一端E1(僅標示於部件131為例)藉由樞接件P5而樞接至第二鉗體120。第四鉗體140是包括部件141與142的肘節偶件結構,且第四鉗體140的第三端E3(僅標示於部件141為例)藉由第一樞軸P1而樞接於第一鉗體110的鉗柄114處。在此,第三鉗體130的肘節偶件(部件131、132)樞接在第五鉗體150的相對兩側,第四鉗體140的肘節偶件(部件141、142)樞接在第三鉗體130的相對兩側(同時也在第五鉗體150的相對兩側),而第一樞軸P1位於第四鉗體140的部件141、142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二端E2、第四端E4與第六端E6是同以樞接件P3同軸地樞接在一起,因此僅以第三鉗體130、第四鉗體140與第五鉗體150而言,其能被視為以樞接件P3為旋轉軸(相當於X軸)而進行樞轉動作。
另需說明的是,第三鉗體130、第四鉗體140雖以偶件方式繪示於本實施例,但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其亦可分別為異於偶件的一體構件(integrated single),其同樣能達到前述肘節結構的連接效果。
圖4與圖5分別是壓接手工具於不同狀態的部分構件示意圖,其中圖4可對應圖1所示狀態,圖5可對應圖2所示狀態,且在此省略部分構件以利於辨識。圖6是圖5沿A-A剖線的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3至圖6,本實施例的移動組件160包括本體161與第二樞軸P2,其中本體161具有凹槽,而第五鉗體150亦為類肘節偶件結構,其第五端E5藉由藉由樞接件P6而樞接於本體161的凹槽內。第一鉗體110的側板111、112分別具有擴孔111a、112a,第二樞軸P2穿設至本體161的凹槽內之後,再以其相對兩端可滑動地樞接於擴孔111a、112a。在此,擴孔111a、112a分別沿Z軸延伸並據以讓本體161能沿Z軸移動,因而讓擴孔111a、112a能被視為第一鉗體110用以導引移動組件160的導引結構。
此外,側板111、112還分別具有凸塊111b、112b,其分別沿Z軸延伸且隨著側板111、112與鉗座113相互組裝而彼此相對,前述移動組件16的本體161承靠於凸塊111b、112b上並據以能沿Z軸移動,因此,凸塊111b、112b也能被視為第一鉗體110用以導引移動組件160的導引結構。再如圖6所示,對於移動組件160的本體161而言,側板111、112因凸塊111b、112b而同時形成段差(stage)結構111c、112c,因此本體161除在Y軸上抵靠凸塊111b、112b外,也因段差結構111c、112c而提供本體161沿X軸、Y軸承靠及導引其沿Z軸滑動之用。據此,所述段差結構111c、112c也能被視為第一鉗體110用以導引移動組件160的導引結構。
另一方面,請再參考圖1至圖3,壓接組件170包括壓接頭171以及螺帽172,其中壓接頭171具有壓接部與螺桿,壓接部用以頂抵於同軸端子220的固定部224,螺桿用以所入移動組件160的本體161,螺帽172可移動地套鎖於螺桿且位於壓接部與移動組件160之間,螺帽172用以調整壓接部相對於移動組件160的距離,以適應不同長度的同軸端子220。
請同時參考圖4與圖5,基於上述的構件配置,當如圖1將同軸纜線210與同軸端子220一同置入壓接空間113a後,使用者施力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使其相對樞轉,便能帶動第三鉗體130、第四鉗體140與第五鉗體150同以樞接件P3樞轉,從圖4至圖5的過程中,第三鉗體130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第四鉗體140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第五鉗體150以逆時針方向旋轉,所述旋轉動作進而將移動組件160向上推移,以讓設置其上的壓接組件170向上頂推同軸端子200的固定部224。
請再參考圖1至圖3,壓接手工具100還包括夾持擋塊180,設置於鉗座113的壓接空間113a,夾持擋塊180與壓接組件170沿Z軸而位於壓接空間113a的相對兩側,同軸端子220的夾持部222用以被夾持並止擋於夾持擋塊180,以使同軸端子220的固定部224抵接於壓接組件170,壓接組件170受移動組件160驅動而沿Z軸將夾持部222的局部壓入固定部224內,而使夾持部222將同軸纜線210的一端夾持固定於固定部224內。
詳細而言,夾持擋塊180包括止擋部182、一對部件181a、181b以及復歸彈簧183,部件181a、181b可開闔地組裝於止擋部182,在圖1所示狀態時,同軸端子220的夾持部222是用以被夾持於部件181a、181b之間且夾持部222的上緣抵靠於止擋部182。復歸彈簧183連接在部件181a、181b之間,且復歸彈簧183恆驅動部件181a、181b閉闔以夾持同軸端子220的夾持部222。因此,在壓接過程中,止擋部182提供避免同軸端子220的夾持部222被向上頂推的止擋效果,以利於壓接頭171在將固定部224頂推時,能讓固定部224與夾持部222沿Z軸產生相對運動。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壓接手工具100還包括復歸彈簧190,連接在移動組件160(樞接件P6)與第一樞軸P1之間,如圖4與圖5所示,復歸彈簧190恆驅動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相對地展開,亦即在如圖5所示的閉闔狀態下,復歸彈簧190因移動組件160的本體161朝上(正Z軸方向)移動以進行壓接動作而被拉伸,因此當使用者釋放原壓接施力後,復歸彈簧190便能以其彈性恢復力將本體161拉回至圖4所示位置,同時驅使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相對展開以恢復如圖4所示狀態。
請再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鉗體120具有鎖固槽121,且鎖固槽121是具有不同內徑的擴孔槽結構,如圖4、圖5所示,鎖固槽121的擴孔延伸方向係位於Y-Z平面。相對地,前述鎖固軸191沿X軸穿設於鎖固槽121中,且鎖固軸191也具有不同外徑的軸部,也就是說,鎖固軸191沿X軸可移動地穿設第一鉗體110,以讓其外徑與鎖固槽121的不同內徑相互搭配,便能據以讓第一鉗體110、第二鉗體120產生干涉並卡固。據此,當鎖固軸191隨著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的相對開闔而在鎖固槽121中移動時,在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展開或閉闔時使鎖固軸191干涉於鎖固槽121,便能維持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於展開狀態或閉闔狀態。本實施例所繪示者是在圖5所示狀態下,鎖固軸191干涉於鎖固槽191於圖中右側處。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藉由同軸樞接的第三、第四與第五鉗體以及搭配第一鉗體、第二鉗體的對應樞接關係,因而形成肘節連動結構,進而使連接第五鉗體的移動組件得以因所述肘節連動結構而被驅動,以進而使設置在移動組件上的壓接組件得以被驅動而進行壓接動作,利於將同軸纜線與同軸端子予以壓接在一起。
再者,第一鉗體除作為肘節連動結構外,尚提供其他構件的容置之用,其中第一鉗體藉由導引結構,而使配置其上的移動組件在受第五鉗體的樞轉驅動下,而能轉換為單一軸向的滑疑動作,所述單一軸向即為同軸纜線與同軸端子的壓接軸向。
此外,第一鉗體還包括夾持擋塊,設置於第一鉗體的壓接空間處,用以夾持並止擋同軸端子的夾持部而利於壓接動作的進行,同時避免同軸纜線或同軸端子產生擺動。
另一方面,壓接手工具還包括鎖固軸,其沿另一軸向可移動地穿設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同時還穿設位於第二鉗體端部的鎖固槽,藉由鎖固軸的軸部具有不同的外徑,而鎖固槽具有不同內徑並搭配,而使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能藉此維持其相對展開或相對閉闔的狀態。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壓接手工具
110‧‧‧第一鉗體
111、112‧‧‧側板
111a、112a‧‧‧擴孔
111b、112b‧‧‧凸塊
111c、112c‧‧‧段差結構
113‧‧‧鉗座
113a‧‧‧壓接空間
114‧‧‧鉗柄
120‧‧‧第二鉗體
121‧‧‧鎖固槽
130‧‧‧第三鉗體
131、132、141、142‧‧‧部件
140‧‧‧第四鉗體
150‧‧‧第五鉗體
160‧‧‧移動組件
161‧‧‧本體
170‧‧‧壓接組件
171‧‧‧壓接頭
172‧‧‧螺帽
180‧‧‧夾持擋塊
181a、181b‧‧‧部件
182‧‧‧止擋部
183、190‧‧‧復歸彈簧
191‧‧‧鎖固軸
200‧‧‧纜線連接器
210‧‧‧同軸纜線
220‧‧‧同軸端子
222‧‧‧夾持部
224‧‧‧固定部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E3‧‧‧第三端
E4‧‧‧第四端
E5‧‧‧第五端
E6‧‧‧第六端
P1‧‧‧第一樞軸
P2‧‧‧第二樞軸
P3、P4、P5、P6‧‧‧樞接件
X-Y-Z‧‧‧直角座標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壓接手工具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壓接手工具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壓接手工具的爆炸圖。 圖4與圖5分別是壓接手工具於不同狀態的部分構件示意圖。 圖6是圖5沿A-A剖線的剖視圖。

Claims (10)

  1. 一種壓接手工具,用以將一同軸纜線壓接至一同軸端子,該壓接手工具包括: 一第一鉗體; 一第二鉗體,樞接該第一鉗體; 一第三鉗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樞接該第二鉗體; 一第四鉗體,具有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該第三端樞接該第一鉗體; 一第五鉗體,具有一第五端與一第六端,其中該第二端、該第四端與該第六端彼此同軸地樞接在一起; 一移動組件,樞接該第五端,該移動組件沿一軸向可滑動地耦接於該第一鉗體;以及 一壓接組件,設置在該移動組件上以隨該移動組件而移動,其中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受力而彼此相對樞轉,並經由該第三鉗體、該第四鉗體與該第五鉗體而沿該軸向滑動該移動組件,以讓該移動組件驅動該壓接組件將該同軸纜線與該同軸端子壓接在一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三鉗體與該第四鉗體分別是肘節結構,該第三鉗體的肘節結構樞接於該第五鉗體,該第四鉗體的肘節結構樞接於該第三鉗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 一第一樞軸,樞接該第四鉗體與該第一鉗體,且該第一樞軸位於該第四鉗體的肘節結構中;以及 一第一復歸彈簧,連接在該移動組件與該第一樞軸之間,該第一復歸彈簧恆驅動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相對地展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鉗體包括: 一鉗座; 一對側板,組裝在該鉗座的相對兩側;以及 一鉗柄,組裝於該對側板上並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容置至少部分的該第三鉗體、至少部分的該第四鉗體、至少部分的該第五鉗體與至少部分的該移動組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 一夾持擋塊,設置於該鉗座,該鉗座具有一壓接空間,該夾持擋塊與該壓接組件沿該軸向而位於該壓接空間的相對兩側,該同軸端子的一夾持部用以被夾持並止擋於該夾持擋塊,以使該同軸端子的一固定部抵接於該壓接組件,該壓接組件受該移動組件驅動而沿該軸向將該夾持部的局部壓入該固定部內,而使該夾持部將該同軸纜線的一端夾持固定於該固定部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夾持擋塊包括: 一止擋部; 一對部件,可開闔地組裝於該止擋部上,該夾持部用以被夾持於該對部件之間並抵靠於該止擋部;以及 一第二復歸彈簧,連接在該對部件之間,該第二復歸彈簧恆驅動該對部件閉闔以夾持該夾持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對側板分別具有一擴孔,該移動組件包括一本體與一第二樞軸,該第二樞軸穿過該本體且其相對兩端可滑動地樞接於該對擴孔,各該擴孔的延伸方向與該軸向一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對側板分別還具有一凸塊,隨該對側板組裝於該鉗座而彼此相對,該本體沿該軸向可移動地承靠於該對凸塊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壓接組件包括: 一壓接頭,具有一壓接部與一螺桿,該螺桿用以鎖入該移動組件;以及 一螺帽,可移動地套鎖於該螺桿且位於該壓接部與該移動組件之間,該螺帽用以調整該壓接部相對於該移動組件的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二鉗體具有一鎖固槽,該鎖固槽具有不同內徑,而該壓接手工具還具有一鎖固軸,可移動地穿設於該第一鉗體,該鎖固軸具有不同外徑,且該鎖固軸隨著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的相對開闔而在該鎖固槽中移動,在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展開或閉闔時使該鎖固軸干涉於該鎖固槽,以維持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的展開狀態或閉闔狀態。
TW106111500A 2016-08-24 2017-04-06 壓接手工具 TWI640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05,922 US10367323B2 (en) 2016-08-24 2017-05-25 Crimping hand too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8690P 2016-08-24 2016-08-24
US62/378,690 2016-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911A true TW201807911A (zh) 2018-03-01
TWI640138B TWI640138B (zh) 2018-11-01

Family

ID=6018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634U TWM547204U (zh) 2016-08-24 2017-01-13 壓接手工具
TW106101145A TWI669871B (zh) 2016-08-24 2017-01-13 壓接手工具
TW106105746A TWI657631B (zh) 2016-08-24 2017-02-21 壓接手工具
TW106111500A TWI640138B (zh) 2016-08-24 2017-04-06 壓接手工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634U TWM547204U (zh) 2016-08-24 2017-01-13 壓接手工具
TW106101145A TWI669871B (zh) 2016-08-24 2017-01-13 壓接手工具
TW106105746A TWI657631B (zh) 2016-08-24 2017-02-21 壓接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4) TWM54720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1193B (zh) * 2017-12-12 2018-11-11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壓接手工具
TWI669872B (zh) * 2017-12-28 2019-08-21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壓接手工具
TWI751861B (zh) * 2020-12-25 2022-01-01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壓接手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2580U (en) * 2009-09-10 2010-01-11 Hanlong Ind Co Ltd Coaxial cable processing tools
CN102756343B (zh) * 2011-04-25 2014-05-28 庞浩辉 一种金属管钳压凸点成型工具
TWM495027U (zh) * 2014-09-10 2015-02-01 Jetool Corp 同軸端子壓接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7631B (zh) 2019-04-21
TW201807912A (zh) 2018-03-01
TW201807910A (zh) 2018-03-01
TWI669871B (zh) 2019-08-21
TWM547204U (zh) 2017-08-11
TWI640138B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0138B (zh) 壓接手工具
US10263377B2 (en) Crimping clamp
US11612991B2 (en) Press device
US20170373453A1 (en) Crimping Tool
US9481074B2 (en) Locking plier jaws
US6012362A (en) Utility pliers
CN105904358A (zh) 具有可移除手柄的夹持设备
TW202009104A (zh) 壓接鉗
WO2012124739A1 (ja) レバー治具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9921255B (zh) 压接手工具
CN109980480B (zh) 压接手工具
US110383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ool
TWM505102U (zh) 壓接鉗
US10367323B2 (en) Crimping hand tool
JP6469829B1 (ja) E形止め輪挿入工具
TWI624124B (zh) 壓接手工具
WO201601886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ical whip
TWI807649B (zh) 具有成角度的壓接開口的鉗子
TWM559529U (zh) 壓接手工具
US3133461A (en) Crimping too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TWM566645U (zh) Water pipe clamp
KR20200031751A (ko) 호스 클램프
JP5103085B2 (ja) チューブ継手への細径チューブ接続用装置
JP5000454B2 (ja) 圧着工具
JP2005096013A (ja) プライヤ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