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6069A - 對準裝置 - Google Patents

對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6069A
TW201806069A TW106122097A TW106122097A TW201806069A TW 201806069 A TW201806069 A TW 201806069A TW 106122097 A TW106122097 A TW 106122097A TW 106122097 A TW106122097 A TW 106122097A TW 201806069 A TW201806069 A TW 2018060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isplay panel
holding portion
camera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135B (zh
Inventor
荒井正
佐藤史朗
久保田昌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225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03578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135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對準裝置具備:面板固持部29;2個擴展構件30,其等朝面板固持部29之外周側展開;及相機42,其檢測配置於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2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2a。於擴展構件30安裝有相對於相機42之偏光濾光器之相位偏移90°相位之偏光構件,自顯示面板2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29之外形小於顯示面板2之外形。角部2a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30各者覆蓋,且使面板固持部29移動之移動機構係基於相機42之檢測結果使面板固持部29移動而進行顯示面板2之對位。

Description

對準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進行液晶面板等顯示面板之對位之對準裝置。
先前,已知有一種進行液晶面板之檢查及修正之面板處理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面板處理系統具備:複數個輸送機單元;檢查裝置,其檢查液晶面板;修理裝置,其修正液晶面板;及面板送出裝置,其將由檢查裝置判定為不良之液晶面板自輸送機單元向修理裝置送出。面板送出裝置包含:自輸送機單元上提液晶面板之升降件、進行由升降件上提之液晶面板之對位之對準機構、及將由對準機構對位之液晶面板向修理裝置搬送之滑動機構。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面板處理系統中,對準機構包含X軸對準機構部與Y軸對準機構部。X軸對準機構部具備第1定位銷與第2定位銷,且第1定位銷及第2定位銷具備:抵接於液晶面板之端部之抵接部、支持抵接部之支柱、及使支柱向X軸方向滑動之滑動機構。Y軸對準機構部亦與X軸對準機構部同樣具備第1定位銷與第2定位銷,且第1定位銷及第2定位銷具備:抵接於液晶面板之端部之抵接部、支持抵接部之支柱、及使支柱向Y軸方向滑動之滑動機構。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面板處理系統中,以滑動機構使X軸對準機構部之2個抵接部滑動而抵接於X軸方向之液晶面板之兩端部各者,且以滑動機構使Y軸對準機構部之2個抵接部滑動並抵接於Y軸方向之液晶面板之兩端部各者,藉此,藉由對準機構進行液晶面板之對位。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23753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案發明者研究一種用以進行液晶面板等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對位之對準裝置之構成。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面板處理系統之對準機構中,由於滑動之抵接部抵接於液晶面板之端部,故有過度之力作用於液晶面板而導致液晶面板破損之虞。因此,本案發明者研究採用一種具備吸附並固持顯示面板之面板固持部、使面板固持部移動之移動機構、及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之相機的對準裝置。於該對準裝置中,基於相機之檢測結果而藉由移動機構使面板固持部向特定方向移動從而進行顯示面板之對位即可,但先前尚未提出此種對準裝置之具體構成。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於具備吸附並固持顯示面板之面板固持部、使面板固持部移動之移動機構、及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之相機的對準裝置中,可將面板固持部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並精度良好地將顯示面板對位之對準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對準裝置係用以進行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對位者,且特徵在於具備:面板固持部,其吸附而固持顯示面板;2個擴展構件,其等向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及移動機構,其使面板固持部移動;且具備相機,若將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之一側設為第1方向側,將第1方向側之相反側設為第2方向側,將配置於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各者設為第1角部,則該相機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更靠第1方向側並檢測第1角部;且面板固持部係固持配置於面板固持部及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顯示面板,相機具備偏光濾光器,於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安裝有相對於偏光濾光器之相位偏移90°相位之平板狀或薄膜狀之偏光構件,自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顯示面板之外形,且若自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則2個第1角部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各者覆蓋,且移動機構基於相機之檢測結果使面板固持部移動而進行顯示面板之對位。 於本發明之對準裝置中,若自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則顯示面板之2個第1角部各者由向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之2個擴展構件各者覆蓋。又,於本發明中,相機具備偏光濾光器,且於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安裝有相對於偏光濾光器之相位偏移90°相位之偏光構件。因此,於本發明中,即便自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顯示面板之外形,亦可提高映現於相機之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與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之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因此,於本發明中,可將面板固持部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並精度良好地將顯示面板對位。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對準裝置具備:檢測2個第1角部中之一第1角部之相機、及檢測另一第1角部之相機。若如此構成,則即便於顯示面板之大小相對較大之情形時,亦可使用2個相機正確地檢測2個第1角部。 於本發明中,對準裝置具備向顯示面板照射光之照明,且例如將顯示面板以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固持於面板固持部,相機及照明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更下側。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對準裝置具備例如:基底板,其載置並固定照明;且於基底板之上表面安裝有反射光之反射構件,照明向反射構件射出光,以反射構件反射之光照射於顯示面板。於該情形時,由於以反射構件反射之間接光照射於顯示面板,故可向顯示面板照射適度之光。又,於該情形時,由於向顯示面板照射間接光,故即便由面板固持部固持之顯示面板之大小變化,亦可使用共通之照明向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之整體照射光。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對準裝置具備:向顯示面板照射光之照明;及反射自照明射出之光之反射板;且將顯示面板以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固持於面板固持部,反射板以反射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配置,相機及反射板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更下側,照明配置於較反射板更上側,且向反射板之上表面射出光,反射板之上表面為白色,由反射板之上表面反射之光照射於顯示面板。若如此構成,則由於以反射板反射之間接光照射於顯示面板,故可向顯示面板照射適度之光。又,若如此構成,則由於向顯示面板照射間接光,故即便由面板固持部固持之顯示面板之大小變化,亦可使用共通之照明向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之整體照射光。再者,若如此構成,則由於反射板之上表面為白色,故而根據本案發明者之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映現於相機之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與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之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更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 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對準裝置係用以進行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對位者,且特徵在於具備:面板固持部,其吸附而固持顯示面板;2個擴展構件,其等朝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移動機構,其使面板固持部移動;照明,其向顯示面板照射光;及反射板,其反射自照明射出之光;且具備相機,若將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之一側設為第1方向側,將第1方向側之相反側設為第2方向側,將配置於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各者設為第1角部,則該相機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更靠第1方向側並檢測第1角部;且面板固持部係固持配置於面板固持部及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顯示面板,反射板以反射板之厚度方向與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一致之方式配置,且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更靠第1方向側,照明配置於較反射板更靠第2方向側且向反射板之第2方向側之面射出光,自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顯示面板之外形,若自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則2個第1角部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各者覆蓋,反射板之第2方向側之面為白色,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為黑色,以反射板之第2方向側之面反射之光照射於顯示面板,移動機構基於相機之檢測結果使面板固持部移動而進行顯示面板之對位。 於本發明之對準裝置中,若自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則顯示面板之2個第1角部各者由向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之2個擴展構件各者覆蓋。又,於本發明中,以白色之反射板之第2方向側之面反射之光照射於顯示面板。再者,於本發明中,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為黑色。因此,於本發明中,即便自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顯示面板之外形,亦可提高映現於相機之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與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的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第1角部。因此,於本發明中,可將面板固持部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並精度良好地將顯示面板對位。 又,於本發明中,由於以反射板反射之間接光照射於顯示面板,故可向顯示面板照射適度之光。又,由於向顯示面板照射間接光,故即便由面板固持部固持之顯示面板之大小變化,亦可使用共通之照明向固持於面板固持部之顯示面板之整體照射光。 於本發明中,例如擴展構件係鋁合金製之平板,且於擴展構件之第1方向側之面形成有黑色之氧化被膜。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反射板大於顯示面板,於反射板形成有貫通反射板且供配置相機之透鏡鏡筒之貫通孔。若如此構成,則由於反射板大於顯示面板,故易於向由面板固持部固持之顯示面板之整體照射均一之間接光。 於本發明中,例如反射板之第2方向側之面與透鏡鏡筒之第2方向側之端部於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照明係具備直線狀排列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之條型照明。若如此構成,則易於向由面板固持部固持之顯示面板之整體照射均一之間接光。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般,於本發明中,於具備吸附並固持顯示面板之面板固持部、使面板固持部移動之移動機構、及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之相機的對準裝置中,可將面板固持部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並精度良好地將顯示面板對位。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搬送系統之整體構成) 圖1係組入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對準裝置10之搬送系統1之側視圖。圖2係自圖1之E-E方向顯示搬送系統1之俯視圖。 本形態之對準裝置10係用以進行顯示面板即液晶面板2之對位之裝置。該對準裝置10組入於搬送系統1而加以使用。搬送系統1組入於可攜式機器等所使用之中型液晶顯示器之製造線。該搬送系統1搬送液晶面板2,並將液晶面板2供給至對液晶面板2進行特定處理之處理裝置15(參照圖2)。又,搬送系統1搬送中型之液晶面板2(例如15吋之液晶面板)。另,以搬送系統1搬送之液晶面板2亦可為小型之液晶面板(例如4吋之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2形成為矩形狀。具體而言,液晶面板2形成為長方形之平板狀。於液晶面板2之超出顯示區域之部位,記錄有液晶面板2之檢查資料等資料。具體而言,於液晶面板2之超出顯示區域之部位,將檢查資料等資料記錄為二維碼或一維碼。即,於液晶面板2之超出顯示區域之部位,記錄有可光學讀取之資料。另,於以本形態之搬送系統1搬送之液晶面板2,可貼附偏光板(偏光薄膜),亦可不貼附偏光板。又,於液晶面板2,可安裝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可撓性印刷電路)或晶片,亦可不安裝FPC或晶片。 搬送系統1具備搬送可收納液晶面板2之托盤3之2個輸送機4、5。輸送機4、5將堆疊成複數層之托盤3(即,層疊之托盤3)向水平方向直線搬送。例如,輸送機4、5將層疊成20層之托盤3向水平方向直線搬送。 於以下之說明中,將輸送機4、5之搬送托盤3之方向(圖1等之X方向)設為「前後方向」,將與上下方向(鉛直方向)及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圖1等之Y方向)設為「左右方向」。又,將前後方向之一側(圖1等之X1方向側)設為「前」側,將其相反側(圖1等之X2方向側)設為「後(後方)側」,將左右方向之一側(圖2等之Y1方向側)設為「右」側,將其相反側(圖2等之Y2方向側)設為「左」側。於本形態中,於搬送系統1之後側配置有處理裝置15。 又,搬送系統1具備:2個托盤載台6、7,其等載置托盤3;機器人8,其於輸送機4、5與托盤載台6、7之間搬送托盤3;機器人9,其自載置於托盤載台6、7之托盤3搬出液晶面板2;及供給單元11,其自機器人9接收液晶面板2並供給至處理裝置15。於本形態中,藉由構成供給單元11之後述之相機42及照明43、以及機器人9而構成對準裝置10。托盤載台6、7配置於較輸送機4、5更後側。供給單元11配置於較托盤載台6、7更後側。 又,搬送系統1具備供設置輸送機4、5、托盤載台6、7、機器人8及供給單元11之本體框架12、及供設置機器人9之本體框架13。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形成為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平面狀,且於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設置有輸送機4、5、托盤載台6、7、機器人8及供給單元11。本體框架13為形成為大致門型之門型框架,且以於左右方向跨越本體框架12之後端側部分之方式設置。機器人9設置於本體框架13之上表面部。 輸送機4、5為具備複數個滾筒之滾筒輸送機。輸送機4與輸送機5於左右方向相鄰配置。輸送機4將層疊之托盤3向後側搬送,輸送機5將層疊之托盤3向前側搬送。於以輸送機4搬送之托盤3收納有液晶面板2。另一方面,於以輸送機5搬送之托盤3未收納液晶面板2,故以輸送機5搬送之托盤3為空托盤。另,輸送機4、5亦可為帶式輸送機等。 於輸送機4之前端側,載置有由作業者自臨時放置用之架子(省略圖示)搬運來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將載置於輸送機4之前端側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朝後側搬送,搬送至輸送機4之後端側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如後述般由機器人8予以拆疊。又,於輸送機5之後端側,如後述般由機器人8層疊空托盤3。若將托盤3層疊至特定層數,則將層疊狀態之托盤3朝前側搬送。搬送至輸送機5之前端側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由作業者搬運至空托盤用之架子。 於托盤載台6、7載置有1個托盤3。托盤載台6、7固定於本體框架12。托盤載台6與托盤載台7以於左右方向上隔出特定間隔之狀態配置。托盤載台6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與輸送機4大致相同之位置,托盤載台7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與輸送機5大致相同之位置。托盤載台6、7之上表面形成為與上下方向正交之平面狀。 (機器人之構成及動作) 圖3係圖1所示之機器人9之立體圖。圖4係圖3所示之面板固持部29及擴展構件30之俯視圖。 機器人8為所謂之3軸正交機器人。該機器人8具備:本體框架20,其形成為門型;可動框架21,其以可相對於本體框架20向左右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於本體框架20;可動框架22,其以可相對於可動框架21向前後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於可動框架21;可動框架23,其以可相對於可動框架22向上下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於可動框架22;及托盤固持部24,其安裝於可動框架23。又,機器人8具備使可動框架21向左右方向滑動之驅動機構、使可動框架22向前後方向滑動之驅動機構、及使可動框架23向上下方向滑動之驅動機構。 本體框架20之高度高於輸送機4、5之高度,本體框架20以於左右方向跨越輸送機4、5之方式設置。可動框架21安裝於本體框架20之上表面側。該可動框架21配置於較輸送機4、5所載置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更上側。可動框架22安裝於可動框架21之右側。可動框架23安裝於可動框架22之後端側。托盤固持部24安裝於可動框架23之下端。該托盤固持部24具備吸附托盤3之複數個吸附部。該吸附部於機器人8搬送托盤3時與托盤3之上表面接觸並真空吸附托盤3。 機器人8進行自輸送機4向托盤載台6、7之托盤3之搬送、及自托盤載台6、7向輸送機5之托盤3之搬送。具體而言,機器人8將搬送至輸送機4之後端側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逐個搬送至托盤載台6或托盤載台7,並將輸送機4上之層疊狀態之托盤3拆疊。又,機器人8將變空之1個托盤3自托盤載台6或托盤載台7搬送至輸送機5之後端側,並將托盤3層疊於輸送機5。 機器人9為所謂之並聯機器人。該機器人9具備:本體部25;3條連桿26,其等連結於本體部25;3個臂部27,其等連結於3條連桿26各者;頭單元28,其連結於3個臂部27;面板固持部29,其安裝於頭單元28;及2個擴展構件30,其等向面板固持部29之外周側展開。機器人9以懸垂於本體框架13之上表面部之方式設置。又,本體部25配置於托盤載台6、7之上方,且配置於較機器人8之本體框架20更後側。 3條連桿26以向本體部25之外周側以大致等角度間距大致放射狀地延伸之方式連結於本體部25。即,3條連桿26以向本體部25之外周側以大致120°間距大致放射狀地延伸之方式連結於本體部25。又,3條連桿26之基端側可旋動地連結於本體部25。於本體部25與連桿26之連結部,配置有使連桿26旋動之附減速機之馬達31。本形態之機器人9具備使3條連桿26各者旋動之3個馬達31。馬達31之輸出軸固定於連桿26之基端側。 臂部27之基端側可旋動地連結於連桿26之末端側。具體而言,臂部27由相互平行之直線狀之2條臂32構成,且2條臂32各者之基端側可旋動地連結於連桿26之末端側。頭單元28可旋動地連結於3個臂部27之末端側。即,頭單元28可旋動地連結於6條臂32之末端側。於機器人9中,可藉由個別地驅動3個馬達31,而於特定之區域內使頭單元28朝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之任意位置、且以頭單元28保持一定之姿勢之狀態(具體而言係以保持面板固持部29朝向下側之狀態)移動。 面板固持部29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平板狀。該面板固持部29以形成為平板狀之面板固持部29之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一致之方式安裝於頭單元28之下端。又,於頭單元28之上端安裝有馬達34。面板固持部29連結於馬達34,且可藉由馬達34之動力而實現以上下方向為旋動之軸向之旋轉。於本形態中,藉由本體部25、3條連桿26、3個臂部27、頭單元28、3個馬達31及馬達34,構成使面板固持部29移動之移動機構35。 面板固持部29具備真空吸附液晶面板2之複數個吸附部33(參照圖7),且吸附並固持液晶面板2。具體而言,吸附部33設置於面板固持部29之下表面側,面板固持部29藉由吸附部33吸附液晶面板2之上表面而固持液晶面板2。即,面板固持部29固持配置於面板固持部29之下側之液晶面板2。又,面板固持部29以液晶面板2之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固持液晶面板2。本形態之上下方向係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之厚度方向。又,下側為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之厚度方向之一側即第1方向側,上側為第1方向側之相反側即第2方向側。 擴展構件30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薄板狀。如圖4所示,2個擴展構件30各者以自配置於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平板狀之面板固持部29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各者向對角線之延伸線上擴展之方式固定於該2個角部各者。又,擴展構件30以自上下方向觀察時面板固持部29之長邊之方向與擴展構件30之長邊之方向一致之方式固定於面板固持部29。 又,擴展構件30固定於面板固持部29之上表面,且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配置於擴展構件30之下側。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安裝有形成為平板狀或薄膜狀之偏光構件(偏光板或偏光薄膜)36(參照圖7)。即,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貼附有偏光構件36。 如圖4所示,自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29之外形小於液晶面板2之外形。液晶面板2以自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中心與面板固持部29之中心大致一致之方式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又,液晶面板2以自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長邊之方向與面板固持部29之長邊之方向大致一致之方式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又,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配置於面板固持部29及擴展構件30之下側。 於本形態中,若自下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則配置於形成為長方形狀之液晶面板2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2a(參照圖4)各者與2個擴展構件30各者重疊。即,若自上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則2個角部2a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30各者覆蓋。擴展構件30以較角部2a更向液晶面板2之外周側展開之方式形成,角部2a被擴展構件30自上側完全覆蓋。 機器人9自載置於托盤載台6之托盤3或載置於托盤載台7之托盤3逐片搬出液晶面板2。具體而言,機器人9自托盤3逐片搬出液晶面板2直至載置於托盤載台6、7之托盤3變空為止。又,機器人9將自托盤3搬出之液晶面板2搬送至後述之滑動載台59。 (供給單元之構成) 圖5係圖1所示之供給單元11之立體圖。圖6係圖5所示之供給單元11之俯視圖。圖7係自圖6之F-F方向顯示將液晶面板2搬送至圖5所示之相機42之上方之狀態的圖。 供給單元11具備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之資料之資料讀取裝置41(參照圖5)。又,供給單元11具備:2個相機42,其等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及2個照明43,其等向液晶面板2照射光。2個相機42及照明43構成對準裝置10之一部分。對準裝置10於以資料讀取裝置41讀取液晶面板2之資料之前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 又,供給單元11具備:機器人44,其將以資料讀取裝置41讀取資料後之液晶面板2向處理裝置15搬送;電離器(靜電去除裝置)45,其自向處理裝置15搬送之液晶面板2去除靜電;及搬送裝置46,其將以資料讀取裝置41讀取資料後之液晶面板2向機器人44搬送。 資料讀取裝置41、機器人44、電離器45及搬送裝置46載置並固定於基底板47。資料讀取裝置41載置於基底板47之左端側。機器人44載置於基底板47之右端側。搬送裝置46於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資料讀取裝置41與機器人44之間。電離器45配置於搬送裝置46之上方,且去除以搬送裝置46搬送之液晶面板2之靜電。基底板47載置並固定於本體框架12上表面之後端側部分。 相機42及照明43配置於搬送裝置46之前側。又,相機42及照明43於自上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托盤載台6與托盤載台7之間。又,相機42及照明43載置於固定在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之基底板48並固定,且配置於較機器人9之面板固持部29更下側。具體而言,相機42及照明43配置於較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更下側。於基底板48之上表面安裝有反射光之反射構件49。反射構件49係例如反射板或反射薄膜,並貼附於基底板48之上表面。另,相機42經由固定框架52而固定於基底板48,照明43經由固定框架53而固定於基底板48。 相機42自液晶面板2之下側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具體而言,2個相機42各者自液晶面板2之下側檢測2個角部2a各者之位置。相機42係為了檢測2個角部2a各者而載置於基底板48之右前端側、與基底板48之左後端側之2個部位。即,對準裝置10具備檢測2個角部2a中之一角部2a之相機42、及檢測另一角部2a之相機42之2個相機42。 相機42具備偏光濾光器55。偏光濾光器55以可實現以上下方向為旋動之軸向之旋動之方式安裝於相機42之透鏡之末端。相機42之偏光濾光器55之相位與擴展構件30之偏光構件36之相位偏移90°。即,偏光濾光器55之偏光方向與偏光構件36之偏光方向偏移90°。 照明43為具備於左右方向直線狀排列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之條型照明。2個照明43配置於前後方向之2個相機42之間。照明43以向下側射出光之方式配置。即,照明43向反射構件49射出光。於以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自照明43射出且由反射構件49反射之光(即,間接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 資料讀取裝置41如圖5所示具備:相機57,其讀取二維碼或一維碼等可光學讀取之資料;及固定框架58,其固定相機57。固定框架58固定於基底板47。又,資料讀取裝置41具備向液晶面板2照射光之照明。相機57自液晶面板2之下側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之資料。 搬送裝置46具備:滑動載台59,其載置液晶面板2;固定框架60,其以可向左右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滑動載台59;及驅動機構,其使滑動載台59相對於固定框架60向左右方向滑動。滑動載台59具備真空吸附載置於滑動載台59之上表面之液晶面板2之複數個吸附部。固定框架60固定於基底板47。 機器人44具備:面板固持部61,其真空吸附並固持液晶面板2;可動框架62,其以可向上下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面板固持部61;可動框架63,其以可向左右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可動框架62;固定框架64,其以可向前後方向滑動之方式保持可動框架63;升降機構,其使面板固持部61相對於可動框架62升降;驅動機構,其使可動框架62相對於可動框架63向左右方向滑動;及驅動機構,其使可動框架63相對於固定框架64向前後方向滑動。固定框架64固定於基底板47。 (液晶面板之對位動作、資料讀取動作及向處理裝置之搬入動作) 於搬送系統1中,機器人9固持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中之液晶面板2並搬送至相機42之上方。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機器人9如下搬送液晶面板2:於2個相機42中之一相機42之正上方配置液晶面板2之2個角部2a中之一角部2a之附近部分,於另一相機42之正上方配置另一角部2a之附近部分。當將液晶面板2搬送至相機42之上方時,藉由2個相機42自下側檢測2個角部2a之位置。 如上所述,若自上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則2個角部2a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30各者覆蓋。因此,於相機42,與角部2a一起映現出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又,如上所述,貼附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之偏光構件36之相位與相機42之偏光濾光器55之相位偏移90°。因此,映現於相機42之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為黑色。 當藉由相機42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時,機器人9一面基於相機42之角部2a之位置之檢測結果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面將液晶面板2自相機42之上方搬送至相機57之上方。即,移動機構35一面基於相機42之檢測結果使面板固持部29移動而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面將液晶面板2自相機42之上方搬送至相機57之上方。具體而言,移動機構35基於相機42之檢測結果驅動馬達31、34,使面板固持部29以上下方向為旋動之軸向旋動或使面板固持部29向前後左右方向移動,藉此一面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面將液晶面板2自相機42之上方搬送至相機57之上方。 當將液晶面板2搬送至相機57之上方時,相機57讀取液晶面板2之資料。以相機57讀取之液晶面板2之資料係作為被讀取資料之液晶面板2之個別資料,與被讀取資料之液晶面板2建立關聯。當以相機57讀取液晶面板2之資料時,機器人9將液晶面板2搬送至移動至左端側而停止之滑動載台59並將液晶面板2載置於滑動載台59。 當將液晶面板2載置於滑動載台59時,搬送裝置46使滑動載台59向右方向移動,並將液晶面板2搬送至搬送裝置46之右端側。機器人44以面板固持部61真空吸附並固持由搬送裝置46搬送至搬送裝置46之右端側之液晶面板2,並自滑動載台59將液晶面板2搬入處理裝置15。 (本形態之主要效果) 如以上說明般,於本形態中,若自上側觀察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則2個角部2a各者由2個擴展構件30各者覆蓋,且於藉由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於相機42與角部2a一起映現出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又,於本形態中,貼附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之偏光構件36之相位與相機42之偏光濾光器55之相位偏移90°,故映現於相機42之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為黑色。因此,於本形態中,即便自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29之外形小於液晶面板2之外形,亦可提高映現於相機42之液晶面板2之角部2a與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之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42正確地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因此,於本形態中,可將面板固持部29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並精度良好地將液晶面板2對位。 於本形態中,2個相機42各者自液晶面板2之下側檢測2個角部2a各者之位置。因此,於本形態中,即便於對準裝置10中進行相對較大之中型液晶面板2之對位之情形時,亦可使用2個相機42正確地檢測2個角部2a。 於本形態中,自照明43射出且由反射構件49反射之間接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因此,於本形態中,可向液晶面板2照射適度之光。又,於本形態中,即便以面板固持部29固持之液晶面板2之大小變化,亦可使用共通之照明43向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之整體照射光。又,於本形態中,由於照明43為條型照明,故易於向以面板固持部29固持之液晶面板2之整體照射均一之間接光。 (供給單元之變化例1) 圖8係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供給單元11之俯視圖。圖9係用以說明圖8所示之反射板70之G-G剖面之構成之圖。於圖8、圖9中,對與上述形態同一之構成標註同一符號。 於上述形態中,將反射構件49安裝於基底板48之上表面,但亦可如圖9所示,將反射板70配置於基底板48之上方。反射板70形成為平板狀。具體而言,反射板70形成為長方形之平板狀。該反射板70以反射板70之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配置。又,反射板70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29更下側。反射板70之上表面與相機42之透鏡鏡筒71之上端部於上下方向上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另,相機42之透鏡鏡筒71之上端部可配置於較反射板70之上表面更上側,亦可配置於較反射板70之上表面更下側。 反射板70之上表面為白色。於該變化例中,反射板70係由白色之樹脂形成之樹脂板,故反射板70之整體為白色。反射板70大於液晶面板2。如圖9所示,於反射板70形成有配置有相機42之透鏡鏡筒71之貫通孔70a。具體而言,將配置有2個相機42之透鏡鏡筒71各者之2個貫通孔70a形成於反射板70。貫通孔70a形成為貫通反射板70之圓孔狀。貫通孔70a之內徑大於透鏡鏡筒71之外徑。於貫通孔70a之中配置有透鏡鏡筒71之上端側部分。 於反射板70之上側配置有照明72、73。例如,如圖8所示,以沿著形成為長方形狀之反射板70之短邊之方式配置有2個照明72,且以沿著反射板70之長邊之方式配置有2個照明73。即,於反射板70之上側配置有4個照明72、73。照明72、73係例如與照明43同樣之條型照明。另,可於反射板70之上側僅配置2個照明72,亦可僅配置2個照明73。 於以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照明72、73向反射板70之上表面射出光。即,照明72、73向斜下側射出光。反射板70反射自照明72、73射出之光。於以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自照明72、73射出且由反射板70反射之光(即,間接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又,於以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如圖8所示,當自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落在反射板70之外形中。 於該變化例中,由於將由反射板70反射之間接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故可向液晶面板2照射適度之光。又,反射板70大於液晶面板2,於以相機42檢測角部2a時,液晶面板2落在反射板70之外形中,因此易於向以面板固持部29固持之液晶面板2之整體照射均一之間接光。 又,於該變化例中,由於向液晶面板2照射間接光,故即便以面板固持部29固持之液晶面板2之大小變化,亦可使用共通之照明72、73向固持於面板固持部29之液晶面板2之整體照射光。再者,由於反射板70之上表面為白色,故根據本案發明者之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映現於相機42之液晶面板2之角部2a與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之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42更正確地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 (供給單元之變化例2) 於圖8、圖9所示之變化例中,亦可不將偏光構件36貼附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於該情形時,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為黑色。例如,擴展構件30係鋁合金製之平板,且對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實施黑色之耐酸鋁處理。即,於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形成有黑色之氧化被膜。該氧化被膜較佳為抑制光澤後之黑色氧化被膜。於該情形時,不需要相機42之偏光濾光器55。另,擴展構件30亦可為例如由黑色樹脂形成之樹脂板。 於該變化例中,由於以白色之反射板70之上表面反射之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且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為黑色,故與上述形態同樣,即便自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固持部29之外形小於液晶面板2之外形,亦可提高映現於相機42之液晶面板2之角部2a與擴展構件30之下表面之對比度,其結果,可藉由相機42正確地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因此,可將面板固持部29小型化,且正確地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a,並精度良好地將液晶面板2對位。 (其他實施形態) 上述之形態係本發明之較佳形態之一例,但並非限定於此,於不變更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可實施各種變化。 於上述之形態中,將與面板固持部29獨立形成之擴展構件30固定於面板固持部29,但亦可將擴展構件30與面板固持部29一體形成。又,於上述之形態中,對準裝置10具備2個相機42,但對準裝置10所具備之相機42之數量亦可為1個。又,於上述之形態中,相機42及照明43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29所固持之液晶面板2更下側,但相機42及照明43亦可配置於較面板固持部29所固持之液晶面板2更上側。 於上述之形態中,照明43為條型照明,但照明43亦可為條型照明以外之照明。又,於上述之形態中,向液晶面板2照射間接光,但亦可向液晶面板2照射直接光。又,於上述之形態中,機器人8為3軸正交機器人,但機器人8亦可為水平多關節機器人。又,於上述之形態中,機器人9為並聯機器人,但機器人9亦可為水平多關節機器人。 於上述之形態中,以對準裝置10對位之顯示面板為液晶面板2,但以對準裝置10對位之顯示面板亦可為液晶面板2以外之顯示面板。例如,以對準裝置10對位之顯示面板亦可為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面板。
1‧‧‧搬送系統
2‧‧‧液晶面板(顯示面板)
2a‧‧‧角部(第1角部)
3‧‧‧托盤
4‧‧‧輸送機
5‧‧‧輸送機
6‧‧‧托盤載台
7‧‧‧托盤載台
8‧‧‧機器人
9‧‧‧機器人
10‧‧‧對準裝置
11‧‧‧供給單元
12‧‧‧本體框架
13‧‧‧本體框架
15‧‧‧處理裝置
20‧‧‧本體框架
21‧‧‧可動框架
22‧‧‧可動框架
23‧‧‧可動框架
24‧‧‧托盤固持部
25‧‧‧本體部
26‧‧‧連桿
27‧‧‧臂部
28‧‧‧頭單元
29‧‧‧面板固持部
30‧‧‧擴展構件
31‧‧‧馬達
32‧‧‧臂
33‧‧‧吸附部
34‧‧‧馬達
35‧‧‧移動機構
36‧‧‧偏光構件
41‧‧‧資料讀取裝置
42‧‧‧相機
43‧‧‧照明
44‧‧‧機器人
45‧‧‧電離器(靜電去除裝置)
46‧‧‧搬送裝置
47‧‧‧基底板
48‧‧‧基底板
49‧‧‧反射構件
52‧‧‧固定框架
53‧‧‧固定框架
55‧‧‧偏光濾光器
57‧‧‧相機
58‧‧‧固定框架
59‧‧‧滑動載台
60‧‧‧固定框架
61‧‧‧面板固持部
62‧‧‧可動框架
63‧‧‧可動框架
64‧‧‧固定框架
70‧‧‧反射板
70a‧‧‧貫通孔
71‧‧‧透鏡鏡筒
72‧‧‧照明
73‧‧‧照明
E-E‧‧‧方向
F-F‧‧‧方向
X‧‧‧前後方向
X1‧‧‧前側
X2‧‧‧後側
Y‧‧‧左右方向
Y1‧‧‧右側
Y2‧‧‧左側
圖1係組入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對準裝置之搬送系統之側視圖。 圖2係自圖1之E-E方向顯示搬送系統之俯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機器人之立體圖。 圖4係圖3所示之面板固持部及擴展構件之俯視圖。 圖5係圖1所示之供給單元之立體圖。 圖6係圖5所示之供給單元之俯視圖。 圖7係自圖6之F-F方向顯示將液晶面板搬送至圖5所示之相機之上方之狀態的圖。 圖8係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供給單元之俯視圖。 圖9係用以說明圖8所示之反射板之G-G剖面之構成之圖。
2‧‧‧液晶面板(顯示面板)
2a‧‧‧角部(第1角部)
28‧‧‧頭單元
29‧‧‧面板固持部
30‧‧‧擴展構件
42‧‧‧相機
X‧‧‧前後方向
X1‧‧‧前側
X2‧‧‧後側
Y‧‧‧左右方向
Y1‧‧‧右側
Y2‧‧‧左側

Claims (10)

  1. 一種對準裝置,其係用以進行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對位者,且特徵在於, 具備:面板固持部,其吸附而固持上述顯示面板;2個擴展構件,其等向上述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及移動機構,其使上述面板固持部移動;且具備相機,若將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之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之一側設為第1方向側,將上述第1方向側之相反側設為第2方向側,將配置於形成為矩形狀之上述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各者設為第1角部,則該相機配置於較上述面板固持部更靠上述第1方向側並檢測上述第1角部;且 上述面板固持部係固持配置於上述面板固持部及上述擴展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上述顯示面板; 上述相機具備偏光濾光器; 於上述擴展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面,安裝有相對於上述偏光濾光器之相位偏移90°相位之平板狀或薄膜狀之偏光構件; 自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上述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上述顯示面板之外形; 若自上述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之上述顯示面板,則2個上述第1角部各者由2個上述擴展構件各者覆蓋;且 上述移動機構基於上述相機之檢測結果使上述面板固持部移動而進行上述顯示面板之對位。
  2. 如請求項1之對準裝置,其具備:檢測2個上述第1角部中之一上述第1角部之上述相機、及檢測另一上述第1角部之上述相機。
  3. 如請求項1或2之對準裝置,其具備:照明,其向上述顯示面板照射光;且 將上述顯示面板以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 上述相機及上述照明配置於較上述面板固持部更下側。
  4. 如請求項3之對準裝置,其具備:基底板,其載置並固定上述照明;且 於上述基底板之上表面安裝有反射光之反射構件; 上述照明向上述反射構件射出光; 由上述反射構件反射之光照射於上述顯示面板。
  5. 如請求項1或2之對準裝置,其具備:照明,其向上述顯示面板照射光;及反射板,其反射自上述照明射出之光;且 將上述顯示面板以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 上述反射板以上述反射板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方式配置; 上述相機及上述反射板配置於較上述面板固持部更下側; 上述照明配置於較上述反射板更上側,且向上述反射板之上表面射出光; 上述反射板之上表面為白色; 由上述反射板之上表面反射之光照射於上述顯示面板。
  6. 一種對準裝置,其係用以進行形成為矩形狀之顯示面板之對位者,且特徵在於, 具備:面板固持部,其吸附而固持上述顯示面板;2個擴展構件,其等朝上述面板固持部之外周側展開;移動機構,其使上述面板固持部移動;照明,其向上述顯示面板照射光;及反射板,其反射自上述照明射出之光;且具備相機,若將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之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之一側設為第1方向側,將上述第1方向側之相反側設為第2方向側,將配置於形成為矩形狀之上述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之2個角部各者設為第1角部,則該相機配置於較上述面板固持部更靠近上述第1方向側並檢測上述第1角部;且 上述面板固持部係固持配置於上述面板固持部及上述擴展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上述顯示面板; 上述反射板以上述反射板之厚度方向與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一致之方式配置,且配置於較上述面板固持部更靠近上述第1方向側; 上述照明配置於較上述反射板更靠近上述第2方向側,且向上述反射板之上述第2方向側之面射出光; 自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觀察時之上述面板固持部之外形小於上述顯示面板之外形; 若自上述第2方向側觀察固持於上述面板固持部之上述顯示面板,則2個上述第1角部各者由2個上述擴展構件各者覆蓋; 上述反射板之上述第2方向側之面為白色; 上述擴展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面為黑色; 以上述反射板之上述第2方向側之面反射之光照射於上述顯示面板; 上述移動機構基於上述相機之檢測結果使上述面板固持部移動而進行上述顯示面板之對位。
  7. 如請求項6之對準裝置,其中上述擴展構件係鋁合金製之平板;且 於上述擴展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面形成有黑色之氧化被膜。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對準裝置,其中上述反射板大於上述顯示面板;且 於上述反射板形成有貫通上述反射板且供配置上述相機之透鏡鏡筒之貫通孔。
  9. 如請求項8之對準裝置,其中上述反射板之上述第2方向側之面與上述透鏡鏡筒之上述第2方向側之端部於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大致相同之位置。
  10. 如請求項4至9中任一項之對準裝置,其中上述照明係具備直線狀排列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之條型照明。
TW106122097A 2016-06-30 2017-06-30 對準裝置 TWI730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0230 2016-06-30
JP2016130230 2016-06-30
JP2016252264A JP6786381B2 (ja) 2016-06-30 2016-12-27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2016-252264 2016-12-27
WOPCT/JP2017/022549 2017-06-19
??PCT/JP2017/022549 2017-06-19
PCT/JP2017/022549 WO2018003578A1 (ja) 2016-06-30 2017-06-19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069A true TW201806069A (zh) 2018-02-16
TWI730135B TWI730135B (zh) 2021-06-11

Family

ID=6099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2097A TWI730135B (zh) 2016-06-30 2017-06-30 對準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86381B2 (zh)
CN (1) CN109313869B (zh)
TW (1) TWI730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4011B (zh) * 2021-11-30 2022-07-29 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智能定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9025B1 (ko) * 2006-06-21 2008-07-29 주식회사 엔씨비네트웍스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얼라인 장치
KR101010193B1 (ko) * 2008-12-03 2011-01-21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구동용 회로기판 본딩 장치
JP5631020B2 (ja) * 2009-05-01 2014-11-26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平板状被検査体の試験装置
JP2013140261A (ja) * 2012-01-05 2013-07-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CN104145299B (zh) * 2012-03-12 2017-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零件的校准装置及光学显示零件的校准方法
KR101506716B1 (ko) * 2012-12-31 2015-03-31 엘아이지에이디피 주식회사 기판과 베어 글라스의 합착을 위한 정렬방법
JP2015011260A (ja) * 2013-07-01 2015-01-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および貼合装置
GB201421849D0 (en) * 2014-12-09 2015-01-21 The Technology Partnership Plc Displa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0273A (ja) 2018-01-18
TWI730135B (zh) 2021-06-11
JP6786381B2 (ja) 2020-11-18
CN109313869A (zh) 2019-02-05
CN109313869B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7044B (zh) 搬运系统
JP2009054620A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TW201832313A (zh) 對準裝置
TWI759410B (zh) 面板搬運機器人及面板搬運系統
TWI730135B (zh) 對準裝置
TW201833011A (zh) 搬運系統
WO2018003578A1 (ja)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6442063B2 (ja) 部品実装機、ノズル撮像方法
KR10126484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제조장치의 지그 이송장치
TWI762558B (zh) 面板搬運機器人
KR101659258B1 (ko) 패널 에지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TW201806068A (zh) 對準裝置
TWI720219B (zh) 搬送系統
JP7406306B2 (ja) 基板搬送装置
JP2018140452A (ja) データ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読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