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6065A -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6065A
TW201726065A TW105134189A TW105134189A TW201726065A TW 201726065 A TW201726065 A TW 201726065A TW 105134189 A TW105134189 A TW 105134189A TW 105134189 A TW105134189 A TW 105134189A TW 201726065 A TW201726065 A TW 2017260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er
wire
extension body
retaining member
track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8676B (zh
Inventor
阮俊嘉
翁育詩
淑玲 鄭
Original Assignee
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6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6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6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2Needle or suture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3Hand-held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5Devices or means, e.g. loops, for capturing the suture thread and threading it through an opening of a suturing instrument or needle eyel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7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e.g. for replacing suture knots;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4Knot pus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5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using sutures having a slip k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2017/04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for tensioning su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利用一裝置在縫線材料中打結,該裝置具有一延伸本體以及一持線件,延伸本體具有一縱軸。以一第一抓持器將縫線材料的一軌道部固定於延伸本體,以及以一第二抓持器將縫線的一非軌道部固定於持線件。複數螺旋線圈可利用非軌道部而建立。將持線件以一遠離延伸本體的縱軸方向移動而從延伸本體拆卸以完成打結。持線件以一結形成的態樣而沿著延伸本體周圍纏繞。

Description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是有關用於在縫線材料(suture material)中打結的裝置及方法。特別地,揭露用於打結的技術而可用於縮小與一經皮手術(percutaneous surgery)有關聯的穿刺傷(puncture)或開口(opening)。
隨著經皮手術逐漸增加,相應的技術已開發以允許執行各種不同類型的手術,相對於傳統“開放性”手術經皮手術為一最低侵入性的替代手術,提供減低手術後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減少住院(hospital stays)與失能期間以及降低醫院與患者的成本之優勢。一般而言,這些手術程序利用一或多種伸長儀器(elongated instrument)導入患者的皮膚,用以執行手術程序。例如,可藉由在一適當的動脈或靜脈中建立一開口而進入患者的血管(vasculature)。
然而,為了在一經皮手術程序過程中容納所需使用的儀器,開口會具有相對大的直徑,諸如10 mm或更大,因此,希望試圖在手術後療癒歷程(post-operative healing process)的過程中修復或另外對於周邊組織提供支持。利用縫線縮小所形成的開口來執行經皮手術程序可減少恢復時間、降低感染風險或提供其它益處。雖然已發展其它縮小傷口的方法,包括利用釘針(staples)以及夾子(clips),縫合(suturing)依然是優勢技術而提供優於其他替代方式的好處。雖然縫線材料打結典型需要高階的手術技術,特別是體內打結(intracorporeal knot),有需要提供可用於內視鏡環境(endoscopic context)或其它情況的系統及方法,其中縫線要置放於患者體內。特別地,有需要提供增加形成與置放結的速度及可靠性的技術。有如下面描述的材料,本發明的系統及方法滿足這些及其它需求。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5年10月23日提申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號62/245,841以及於2016年5月6日提申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號62/332,701的優先權,該案的內容以其整體透過引用而被併入本案。
本發明包括一種用於在縫線材料(suture material)中打結的裝置,包含一延伸本體(elongated body)以及一持線件(holder)。延伸本體具有一縱軸(longitudinal axis)以及一用於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的第一抓持器(first grasper)。持線件具有一用於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的第二抓持器(second grasper),其中持線件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並且當以一遠離縱軸之方向移動時會解除。
在一個方面,在延伸本體的一遠端具有一引導部(guide),用於可滑動地接收縫線材料。
在一個方面,持線件在第一抓持器的遠側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另擇地,持線件在第一抓持器的近側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
在一個方面,一承載第二抓持器的突片(tab)可拆卸地附接於持線件。
在一個方面,持線件具有一突出部(projecting portion),與延伸本體的縱軸對齊排列,自延伸本體之一位置朝近端方向上延伸,在該位置上持線件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
在一個方面,一轉動圓筒(rotating drum)同軸地設置於延伸本體。圓筒包含一第三抓持器(third grasper),以及圓筒的轉動是由一引動器(actuator)所控制。
在一個方面,持線件沿著延伸本體的周圍纏繞為一結形成的態樣,並於一端具有第二抓持器。一轉動圓筒同軸地設置於延伸本體,以使得持線件沿著圓筒周圍纏繞。圓筒包含一可拆卸的突片,可拆卸地固定持線件相對於第二抓持器的一端。
在一個方面,一整線器(organizer)以一結形成的態樣鄰近地設置於持線件。整線器與延伸本體縱向排列並且朝遠端方向延伸越過至少部分的持線件的纏繞部。一轉動圓筒同軸地設置於延伸本體而與一引動器相連結。
在一個方面,一張力器(tensioner)環繞部分持線件。
在一個方面,一突片可拆卸地附接於打結裝置,可拆卸地固定持線件相對於第二抓持器的一端。突片包含一突出抓持器(projecting grasper),朝一遠端方向延伸通過第二抓持器。
在一個方面,一捕線器(trapper)可拆卸地附接於裝置,藉此當捕線器拆卸時固定縫線材料。當捕線器拆卸時亦可將第二抓持器固定至縫線材料。
在一個方面,裝置包含複數打結模組(knot modules),以使得各個打結模組包含一延伸本體,與一持線件以一結形成的態樣沿著延伸本體周圍纏繞。
本發明亦包括一種用於在縫線材料中打結的方法。方法包含:提供一裝置,具有一延伸本體以及一持線件,延伸本體具有一縱軸,以一第一抓持器將縫線材料的一軌道部(rail portion)可拆卸地固定於延伸本體,以一第二抓持器將縫線材料的一非軌道部(non-rail portion)可拆卸地固定於持線件,以非軌道部建立複數螺旋線圈(helical windings),以及將持線件以一遠離延伸本體的縱軸方向移動而從延伸本體拆卸,俾以完成打結。
在一個方面,複數螺旋線圈是越過軌道部而建立。另擇地,複數螺旋線圈被建立以及接著遠端地滑越軌道部。
在一個方面,延伸本體同軸地設置於一轉動圓筒內,以及複數螺旋線圈是藉由啟動圓筒的轉動而建立。
在一個方面,持線件沿著延伸本體的周圍纏繞為一結形成的態樣,並於一端具有第二抓持器,以及建立複數螺旋線圈包含收回持線件以將非軌道部拉成打結的態樣。
在一個方面,一引動器(actuator)沿著延伸本體的縱軸遠端方向滑動,俾以將所建立的複數螺旋線圈越過軌道部定位。
在一個方面,一張力器纏繞部分持線件。
在一個方面,收回持線件包含將一突片從裝置拆卸,藉此突片附接持線件相對於第二抓持器的一端。
在一個方面,當一附接於裝置的捕線器拆卸時固定非軌道部。
在一個方面,裝置包含複數打結模組,以使得各個打結模組包含一延伸本體,與一持線件以一結形成的態樣沿著延伸本體周圍纏繞。相應地,方法包含以各個打結模組來打結。
一開始要瞭解到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本身可變化的特別例示的材料、結構、程序、方法或構造。因此,雖然有許多前述選項,那些相似或等同於本案所描述者可應用於本發明的實施或實施例,本案描述較佳的材料及方法。
亦要瞭解到的是,本案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之目的而並非意欲限制的。
與隨文檢附的圖式有關的下面載明的詳細說明被認為是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的說明而並非意欲表示可實施本發明的唯一示範性實施例。在本案全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示範性(exemplary)”意指“用作一實例(example)、例子(instance)或示例(illustration)”,且不應必然地解釋為較佳或優於其它示範性實施例。詳細說明包括特定的細節供用於提供全面瞭解本案說明書的示範性實施例之目的。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顯而易見的是,本案說明書的示範性實施例可不用這些特定的細節而實施。在某些例子中,習知的構造及裝置是以方塊圖(block diagram)形式來顯示,以避免混淆本案呈現的示範性實施例之新穎性。
僅供方便及清楚之目的,有關隨文檢附的圖式之諸如上、下、左、右、低於、高於、上方、下方、下面、後面、後方及前方之方向性術語可使用。這些類似的方向性術語不應以任何方式解釋為限制本發明的範疇。
除非另外有所定義,在本案中所使用的所有技術性與科學術語具有熟悉本發明所屬技術的人士所共同瞭解的相同意義。特別地,在本文中描述的是一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procedure)的方面。然而,不同術語可依據不同的部位而使用於不同的手術。說明如下,內視鏡檢(endoscopy)可意指消化道(digestive tract)的顯像,大腸鏡檢(colonoscopy)可意指大腸的顯像,關節鏡檢(arthroscopy)可意指關節的顯像,腹腔鏡術(laparoscopy)可意指腹腔內的解剖的顯像,胸腔鏡術(thoracoscopy)可意指胸腔內的解剖的顯像,尿道鏡檢(urethroscopy)可意指尿道的顯像,支氣管鏡檢(bronchoscopy)可意指呼吸道的顯像,及其它術語可取決於所執行的手術程序而使用。應理解的是,本發明的技術可連同任何涉及置放一縫線結(suture knot)於一患者體內的手術程序而應用。
最後,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如本說明書及隨文檢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的,單數形式“一(an)”、“一(an)”及“該(the)”包括複數指涉。
參照圖1,顯示依據一實施例的打結裝置10。有如所顯示的,打結裝置10包含一延伸本體12,其具有一開孔14,並與本體一體成型而承載一第一抓持器16。一持線件18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12並包括一第二抓持器20。抓持器16及20用於可釋放地抓持縫線材料且可用任何適當的形式執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抓持器16可由一相對薄片的金屬所構成,金屬具有一漸縮狹縫(tapering slot)22,其尺寸從一大於縫線材料的直徑縮小至小於縫線材料的直徑,藉此當縫線移動進入至狹窄的尺寸來造成其摩擦地嚙合。相應地,縫線會藉由將其返回至漸縮狹縫22較大尺寸的區域而釋出。相似地,第二抓持器20亦可由一具有漸縮狹縫24的金屬片所構成。將理解到的是,抓持器16及20亦可由塑膠(plastic)、橡膠(rubber)或提供適當摩擦力的其它材料所構成,且可利用夾子、夾具(clamp)或任何用於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的其它機構。
有如所顯示的,延伸本體12大體上定義出一由L-L線條表示的縱軸。在本實施例中,延伸本體12沿著縱軸從一近端至一遠端逐漸變細,而如下面所描述的,可使用其它構形。持線件18可以任何適當的方式附接於延伸本體12,諸如藉由一與至少部分延伸本體12摩擦地嚙合的凹口(recess)26,可利用任何可拆卸的接合。相應地,持線件18可藉由以一遠離延伸本體12的縱軸之方向(例如一垂直方向或其它適當的角度)移動而從延伸本體12拆卸。
圖2顯示一類似的另擇實施例,其中第一抓持器16位於延伸本體12的一周邊處,而非在一開孔中。就此,第一抓持器16會抓住一縫線而不需要一開始將縫線穿過一開口。
在使用上,打結裝置10幫助打結且置放在縫線材料上所建立的結。典型地,縫線材料藉由一針(needle)或類似之物穿過需要接合或支持的組織。相應地,將形成結的縫線包括一“軌道(rail)”部及一“非軌道(non-rail)”部。結是藉由纏繞非軌道部於軌道部上形成數個螺旋線圈而形成。結是藉由將非軌道部的線圈沿著軌道末端滑動直到其鄰接被縫合的組織而到位變緊。藉由拉動縫線材料,線圈在軌道部周圍束緊以及藉由摩擦力而固定在適當位置。
本發明的這些方面於圖3至6中示意說明。以圖3開始,縫線的軌道部30已由延伸本體12的第一抓持器16抓住。已穿過組織34的縫線另一端即為非軌道部32。雖然軌道部30是以輪廓線顯示而非軌道部是以實線顯示以幫助區隔,應理解的是,這兩個部皆是相同縫線的部分。在打結裝置10的本實施例中,第一抓持器16是沿著延伸本體12位於持線件18的相對近處。如此,軌道部30在被第一抓持器16固持住之前穿越持線件18。然後,如圖4所示,非軌道部32螺旋纏繞延伸本體12及軌道部30,形成一第一線環(first loop)36。有如所顯示的,纏繞部鄰近於持線件18形成。纏繞的數目會依據應用而變化,但應為一當完成綁緊結時足以建立所欲的摩擦力的數目。僅作為一實例而非限制本發明,可製成五圈纏繞部。在螺旋纏繞之後,非軌道部32在被第二抓持器20固定之前接著穿過持線件18下方並越過軌道部30。如圖5所示,藉由拆卸持線件18並且將其以遠離延伸本體12的縱軸之一徑向移動而完成打結。由於非軌道部32被第二抓持器20抓持,非軌道部32將被拉向軌道部30下方並越過非軌道部32的自由部(free portion),在軌道部30周圍建立半套結(half-hitch),俾以形成一第二線環(second loop)38。所形成的結朝遠端方向滑落出延伸本體12,朝近端方向收回延伸本體12以留下線環及螺旋線圈於適當位置,或者利用前述動作的組合來將結從打結裝置10移除。依據本發明的這些方面所形成的結於圖6示意說明。相應地,第一線環36及第二線環38等螺旋線圈可接著沿著軌道部推進,俾以對患者內的組織之一所欲位置置放及綁緊結。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是顯示於圖7中的打結裝置40。有如在先前的實施例中,延伸本體42具有一開孔44,其帶有第一抓持器46。然而,在本實施例中,持線件58可配置為一由引線(wire)或其它類似的材料所構成的線環。持線件58藉由夾子50附接於延伸本體42。持線件58的線環的一端形成第二抓持器52。雖然第二抓持器52無法有如前述實施例一樣固持地嚙合縫線材料,第二抓持器52仍可用來牽拉縫線材料穿過形成於延伸本體42周邊的纏繞部及線環,特別是當縫線材料的自由端(free end)被握住或以其它方式固持住。就此,打結裝置40的使用可遵循前述的技術。
在另一個方面,打結裝置60是顯示於圖8中的一另擇實施例。再次地,類似於前述方式,延伸本體62具有一開孔64,其承載第一抓持器66。於此,延伸本體62包含一具有第一抓持器66的近端部分(proximal portion),以及一配置為一細柱體(thin cylinder)的遠端部分(distal portion),具有第二抓持器70的可拆卸的持線件68可附接於此。在本實施例中,持線件68用於在第一抓持器66的遠側合適地搭扣於柱體部分。延伸本體62於遠端具有一引導部72。縫線材料(諸如軌道部)可穿過引導部72或以其它方式被抓住。引導部72可由一位於延伸本體62的端部的埠(port)與側壁的一埠交流所構成,以提供用給縫線材料相對直接的通道。要理解的是,其它結構亦可使用於引導部72以達到實質上等效功能,諸如一孔道(channel)、一凹槽(slot)、一溝槽(groove)或類似之物。協同地,引導部72及在第一抓持器66中的縫線固持幫助縫線的軌道部與延伸本體62的縱軸對齊排列,促使非軌道部的螺旋纏繞。
打結裝置60的使用實質上相同於前述關於打結裝置10及40,並且可用於建立一相同構形的結。此外,一旦所形成的結的線環及纏繞部已遠端地滑落延伸本體62,結會些微地綁緊以防止被推回越過延伸本體62。在這些情況下,延伸本體62現可用於將結推向欲固定的組織以幫助置放結於所欲的位置。當軌道部被拉緊時,引導部72亦可藉由抵抗結的力量而幫助結打地更緊,此步驟接續地幫助移除任何鬆弛的縫線材料。
有如將理解的,改變延伸本體的第一抓持器與可拆卸的持線件的第二抓持器之間的關係的構形可允許形成不同結。例如,圖9至11顯示一實施例,其中打結裝置80再次包括延伸本體82,其具有一承載有第一抓持器86的開孔84。在本實施例中,具有第二抓持器90的可拆卸持線件88可在一相近於第一抓持器86的位置附接於延伸本體82。
有如圖9所顯示的,一結可藉由將縫線的軌道部30固定於延伸本體82的第一抓持器86而形成,然後,非軌道部32穿越持線件88以及接著螺旋纏繞延伸本體82。纏繞部是於持線件88的近端形成以及可使用任何前述的適當的纏繞的數目。如圖10所示,在螺旋纏繞之後,非軌道部32在被第二抓持器90固定之前接著穿過持線件88下方並越過由組織34延伸至螺旋纏繞部的非軌道部32。如圖11所示,藉由拆卸持線件88並且將其以遠離延伸本體82的縱軸之一徑向移動而完成打結。由於非軌道部32已被第二抓持器90固定,非軌道部32將被拉向自組織延伸的部分非軌道部32下方,建立半套結以形成一自迴線環(self-loop)92。沿著延伸本體82遠端所形成的結之相對移動將螺旋纏繞部滑越被第一抓持器86固持的軌道部30。依據本發明的這些方面所形成的結於圖12示意說明。類似於前述程序,螺旋纏繞及自迴線環92可接著沿著軌道部30推進,俾以對患者內的組織之一所欲位置置放及綁緊結。這些步驟亦可使用於本發明的其它打結裝置之構形。
可用於綁如圖12所示的結的另一個實施例是圖13所示的打結裝置100。有如所顯示的,打結裝置100包括延伸本體102,其具有一承載有第一抓持器106的開孔104。在本實施例中,可拆卸的持線件108具有一獨立式可拆卸的突片110,承載第二抓持器112。如前所述,於延伸本體102的遠端提供一引導部114。雖然第一抓持器106顯示鄰近於第二抓持器112,若有需要在另擇的實施例中第一抓持器106可相對遠於第二抓持器112。為表清楚,此圖僅顯示非軌道部32。有如所顯示的,非軌道部32螺旋纏繞延伸本體102,穿越先前延伸自患者組織的部分非軌道部32,以及接著被突片110的第二抓持器112固持。以一類似於圖11所述的方式,如箭頭所示,於延伸自組織的部分非軌道部32下方收回突片110會建立一半套結,俾以形成一自迴線環。持線件108可自延伸本體102拆卸,以及所形成的結可利用任何前述的技術來置放與綁緊。要理解的是,一具有圖12所示構形的結可藉由先在第一抓持器106中將縫線的軌道部固定而形成,藉此螺旋纏繞部於軌道部周圍形成,或者藉由利用一位於遠端的第二抓持器112(在打結裝置100的另擇實施例中),其中先建立螺旋迴繞部以及自迴線環,接著滑越固定的軌道部。此外,由於圖13的實施例中的構形設置第一抓持器106位於相對第二抓持器112的近端,適當操控相對固定於第一抓持器106的軌道部的非軌道部亦允許形成圖6所示的結。
持線件的構形可產生多種不同的變化作為一具有一可拆卸的突片之替代物。例如,圖14顯示打結裝置120的一實施例,其包含延伸本體122,具有一承載第一抓持器126的開孔124。持線件128以任何適合的方式(諸如一合適的搭扣附件)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122。持線件128具有一第二抓持器130以及一突出柄(projecting grip)132。如前所述,於延伸本體122的遠端提供一引導部134。再次地,為表清楚,此圖僅顯示非軌道部32。非軌道部32在被第二抓持器130固定之前螺旋纏繞延伸本體122並且穿越部分非軌道部32。有如所顯示的,這允許柄132向近端方向延伸通過螺旋線圈,位於非軌道部32的各股之間。因此,有如前述,拆卸持線件128會將非軌道部32的固定端拉向自組織延伸的非軌道部32下方以建立一半套結並形成一自迴線環。
作為另一實例,圖15顯示打結裝置140的一實施例,其包含延伸本體142,具有一承載第一抓持器146的開孔144。持線件148配置為一拉線(pulling wire),帶有由一鉤端(hook end)所構成的第二抓持器150。持線件148以任何適合的方式(諸如以夾子152)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142。在其它實施例中,持線件148具有其它構形,諸如圖7所示的由一類似於持線件58的線環所構成,但大體上傾向與延伸本體142的縱軸對齊排列。如前所述,於延伸本體142的遠端提供一引導部154。再次地,為表清楚,此圖僅顯示非軌道部32。非軌道部32在被第二抓持器150固定之前螺旋纏繞延伸本體142,並且穿越延伸自患者組織的非軌道部32。依次地,這允許相對於第二抓持器150的持線件148的端部向近端方向延伸以通過位於非軌道部32的各股之間所形成的螺旋線圈。因此,有如前面的實施例,持線件148可拆卸並用於將非軌道部32的固定端拉向自組織延伸的非軌道部32下方,以建立一半套結並形成一自迴線環。
在又另一個方面,本發明的打結裝置以促使縫線材料的非軌道部形成螺旋纏繞部的機轉為特徵。關於打結裝置160的一適當的實施例顯示於圖16。有如在先前的實施例中,延伸本體162具有一開孔164,其帶有第一抓持器166。延伸本體162包含一具有第一抓持器166的近端部分,以及一配置為一細柱體的遠端部分,具有第二抓持器170的可拆卸的持線件168可附接於此。在本實施例中,持線件168用於在第一抓持器166的遠側合適地搭扣於柱體部分,但可使用任何可拆卸的附接方式。延伸本體162於遠端亦以一引導部172為特徵。
一轉動圓筒174同軸地設置於延伸本體162的柱體部分,相對於持線件168位於近端。有如所顯示的,縫線材料的軌道部30在被第一抓持器166固持住之前可穿過引導部172,越過持線件168以及穿過圓筒174。相應地,非軌道部32的端部(此圖未顯示)在圓筒174上被抓持器176可拆卸地固定。圓筒174可用於在延伸本體162的柱體部分上轉動數次,次數與當打結時非軌道部32的螺旋纏繞的數目一致。可使用任何適當的驅動機構(driving mechanism),諸如以彈簧驅動或以電動馬達(electrical motor)驅動。延伸本體162亦具有一用於控制圓筒174的轉動的引動器178。引動器178機械地或電附接,藉此引動造成圓筒174在一延伸本體162的柱體部分的轉動所欲轉動數。因此,非軌道部32的端部可於抓持器176中被抓住,以及引動器178可控制來轉動圓筒174以形成非軌道部32的螺旋迴繞。依據上面所述,類似於那些圖6及12所示的結可利用非軌道部32的此等驅動的螺旋線圈而形成。亦如上所述,當具有圖12所示的構形的結形成時,軌道部30可或不必穿過圓筒174,因為非軌道部32的螺旋線圈及自迴線環可越過軌道部30而形成或在形成之後滑越過軌道部30。
本發明促使在縫線材料的非軌道部中形成螺旋線圈的另一個實施例是關於打結裝置180,其顯示於圖17。本實施例包含一延伸本體182,其具有一第一抓持器184位於遠端。類似於前述的實施例,第一抓持器184包括一漸縮狹縫186,其尺寸形成用以可接收及可拆卸地固定諸如軌道部30的縫線材料(為表清楚,此圖未顯示)。打結裝置180亦以持線件188為特徵,其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182。有如所顯示的,持線件188可配置為一雙倍長度的適當展性線材(malleable wire material),且可由一適當的金屬所構成,包括形狀記憶材料(shape memory materials)(例如鎳鈦合金(nickel titanium alloys))、聚合物(polymers)或其它。當線材於一處轉折而形成一線環時,該線環可作為第二抓持器190,其如前述可用於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持線件188藉由以一所欲的態樣纏繞延伸本體182的周圍而固定,當被一縫線材料(諸如非軌道部32,為表清楚,此圖亦未顯示)替換時將會形成一結。在本實施例中,態樣建立一具有圖6所示的特性的結。例如,持線件188可用於在一相對遠的位置建立一半套結192,以及接著一系列的螺旋線圈194可以一近至遠的方向而製成。最後,帶有第二抓持器190的持線件188的端部可於由半套結192所建立的線環196的下方進入以完成態樣。將理解的是,可使用其它態樣來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結。螺旋線圈的數目為可調整以依據形成結後所欲產生的摩擦力大小來調整。
在使用上,軌道部30的一端部可由抓持器184所固持住,以及非軌道部32的一端部可由第二抓持器190所固持住。相應地,拉相對於第二抓持器190的持線件188的端部會使持線件188從延伸本體182解開,將非軌道部32拉上一重塑持線件188的線圈態樣的路徑。當持線件188以一遠離延伸本體182的縱軸之徑向拉動並且完全解開時,非軌道部32將會取代持線件188的態樣,形成前述關於圖6的螺旋纏繞部以及線環。因此,螺旋纏繞部朝遠端地滑落出延伸本體182並且越過軌道部30。接著置放並綁緊結。
圖17的一般設計以所欲之多種不同的變化而增加。為了幫助說明,另一個實施例之打結裝置200顯示於圖18。本實施例亦包含一延伸本體202,其具有一第一抓持器204位於遠端。第一抓持器204包括一如前述的漸縮狹縫206。打結裝置200亦以持線件208為特徵,其具有類似於持線件188的特性而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202。一第二抓持器210位於持線件208的一端以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諸如非軌道部32(為表清楚,此圖未顯示)。持線件208是藉由纏繞轉動圓筒212(其同軸地設置於延伸本體202)周圍而固定。如前所述,持線件208會以一所欲的態樣纏繞而當被縫線材料替換時將會形成一結。一可拆卸的突片214附接於圓筒212並且包括抓持器216,其用於可拆卸地固定持線件208相對於第二抓持器210的一端。
進一步地,打結裝置200亦包含一整線器218,鄰近持線件208設置。參照圖18,整線器218在一鄰近轉動圓筒212的位置附接於延伸本體202,並且朝遠端方向縱向地延伸並越過至少部分的圓筒212以容納持線件208的纏繞部,幫助其避免糾纏。整線器218是可拆卸的或一體成形的或以其它方式永久地固接於延伸本體202。
在另一個方面,打結裝置200包含張力器220,其可為一雙弦(doubled string)或其它類似的元件而環繞部分之持線件208。多餘的材料(Excess material)即可儲存於延伸本體202的部分手柄(handle)222內,諸如線軸(spool)224,並且穿過開口(opening)226。張力器220用於在縫線已拉成由持線件208所賦予的態樣之後對結提供一朝向近端方向的阻力。一適度的阻力可藉由將張力器220的股沿著位於手柄222內的根柱(post)228周圍纏繞所產生的摩擦力來提供。根柱228的數目以及纏繞的態樣是可調整。另擇地或此外,可對線軸224提供一傳動轉軸(clutch)或其它類似機構以抵抗轉動以提供所欲的張力。
打結裝置200的使用大體上遵循前述技術。軌道部30可由第一抓持器204所固持住,以及非軌道部32可由第二抓持器210所固持住。突片214接著從圓筒212拆卸並且用來拉動持線件208從延伸本體202解開,圓筒212在此操作過程中轉動以幫助解開持線件208以及形成非軌道部32的線圈。有如前述,整線器218在操作過程中將持線件208維持在其所欲的構形。張力器220接著在非軌道部32已拉成打結的態樣並遠端地滑越軌道部30之後幫助非軌道部32的螺旋線圈以及線環維持在適當的方位。有如前述,張力接著可施加於軌道部30,諸如藉由朝近端方向收回延伸本體202以將所形成的結拉至所欲位置。
在另一個方面,本發明的技術可適用於幫助非軌道部的螺旋纏繞部轉移越過軌道部。如圖19所示,打結裝置230包含一延伸本體232,其具有一第一抓持器234位於遠端。有如所顯示的,延伸本體232可由手柄236延伸。持線件238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232,作為一雙倍長度的線,有如前述以一所欲的打結態樣纏繞延伸本體232的周圍。持線件238相對於第二抓持器240的端部可固接於突片242,其可拆卸地附接於打結裝置230,諸如藉由夾扣(snap clip)244。突片242亦以一突出的抓持器(protruding grasper)245為特徵,其用於延伸通過抓持器240,抓持器240由持線件238的線環所構成。有如所顯示的,打結裝置230亦包含整線器246,用以提供一前述的類似功能。引動器248可沿著延伸本體232的縱軸滑動。利用引動器248於其近端位置,持線件238可依據本發明前述的技術用來將縫線材料拉成一結形成的態樣。在一個方面,非軌道部32的一端可由抓持器245固持住,抓持器245如前所述延伸通過第二抓持器240。相應地,拆卸突片242自動將非軌道部32拉動通過第二抓持器240,藉此當持線件238被拉出,非軌道部32可被固持住及被拉成結形成的態樣。在突片242已被拆卸以及拉遠離延伸本體232之後,引動器248遠端地滑動以推動在非軌道部32中所形成的螺旋纏繞部及線環。此構形顯示於圖20,這顯示非軌道部32的螺旋纏繞部已被推動越過軌道部30。有如所顯示的,引動器248具有一推動器(pusher)250,其以一大體上朝與延伸本體232的縱軸垂直的方向延伸,俾以嚙合非軌道部32的螺旋纏繞部。有如將理解的,一引動器248的此構形,伴隨推動器250(若有提供),可減少或省去手動將纏繞部從延伸本體232推落的需要,提供一較自動化的程序。在某些實施例中,突片242可用於防止引動器248的作動直到拆卸為止。進一步地,打結裝置230亦包含張力器252,其配置及操作如前所述。
在額外的實施例中,可提供一或多種結構以維持持線件與縫線材料的非軌道的端部之間的連接。例如,圖21至24示意地顯示打結裝置260的部分細部圖,其以延伸本體262為特徵,延伸本體262具有一第一抓持器264位於遠端,以及轉動圓筒266用以接收如前所述纏繞成一打結的態樣的持線件268(為表清楚,圖21及22未顯示)。亦類似於前面的實施例,引動器272可沿著延伸本體262的縱軸滑動。突片274藉由夾子278可拆卸地附接於外殼(housing)276。突片274亦包含突出抓持器280,其如前所述當纏繞圓筒266時用於延伸通過持線件268的第二抓持器282。
有如圖22更清楚地顯示,另一可拆卸捕線器284用於夾於引動器272上,並同軸地設置於突片274與延伸本體262之間,當突片274已被拆卸時,將伴隨突片274。特別地,在其它實施例中,這些及其它元件可依據特定的構形可拆卸地固定於打結裝置的其它組件。例如,若未使用一引動器272,捕線器284可夾在任何適當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捕線器284包括一漸縮通道(tapering passageway)286,持線件268在起始構形中穿過漸縮通道。有如圖23所示,突片274已被拆卸並且朝遠離延伸本體262的縱軸方向被拉開,以將縫線的非軌道部32以所欲的態樣環繞圓筒266。進一步地,軌道部30的端部顯示被延伸本體262的第一抓持器264可拆卸地固定。通道286的大小僅允許持線件268單獨自由移動,但隨著距離遠離延伸本體262逐漸變窄。相應地,通道286的輸出端具有一尺寸縮小至足以避免非軌道部32被固持在第二抓持器282時移動的大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此方面,圖23中區域A的一進一步的細節示意地顯示於圖24。有如所示,經組合的第二抓持器282及非軌道部32在通道286的輸出端塞住,以使它們的嚙合得以保持。由於持線件268的移動在通過此點之後被限制住,當突片274進一步朝遠離延伸本體262的方向移動,將會使捕線器284從打結裝置260上脫離。特別地,即便在脫離之後,突片274透過持線件268及捕線器284與非軌道部32的端部保持連接。可藉由手動地施加力於突片274上或藉由突片274拆卸後因重力而產生一張力。此張力傳送至非軌道部32且亦可幫助結態樣在被置放及綁緊前正確地定向。
本發明的又另一個方面是以圖25至28來說明,其示意地顯示打結裝置290的部分細部圖,以延伸本體292為特徵,其在遠端具有一第一抓持器294,以及轉動圓筒296用以接收持線件298(類似於前面的實施例),持線件298以一結形成的態樣來纏繞圓筒296。亦類似於前面的實施例,引動器302可沿著延伸本體292滑動。在本實施例中,突片304可拆卸地附接於捕線器306,依次地藉由夾子310可移除地附接於外殼308。突片304亦包含突出抓持器312,其如前所述延伸通過纏繞於圓筒296的持線件298上的第二抓持器316。有如圖28的進一步細部圖所顯示,捕線器306包含一夾子314,用於嚙合及固持縫線材料,以圖27的區域A示意地說明。將理解的是,夾子314可從上面的圖式所示的開放構形轉換至下面的圖式所示的封閉構形。持線件298的第二抓持器316可透過夾子314中的開孔318用於拉動縫線材料,諸如非軌道部32。將捕線器306從外殼308拆卸使夾子314呈現封閉構形,藉以夾住縫線以將其固持住。相應地,捕線器306維持與非軌道部32的端部連接,藉此張力可手動地或透過重力而施加以幫助結態樣在被置放及綁緊前正確地定向。
一另擇的實施例是以圖29至31來說明,其示意地顯示打結裝置320的部分細部圖並且包含延伸本體322,其遠端具有一第一抓持器324以及轉動圓筒326用以接收纏繞為打結態樣的持線件328與第二抓持器330。類似地,可使用整線器來在打結的操作過程中保持螺旋線圈正確地定向。突片334藉由夾子338可拆卸地附接於外殼336,且具有類似那些前述的其它特徵。捕線器340藉由根柱342及彈簧344可拆卸地附接於引動器332。有如圖30中更清楚地顯示,彈簧344具有一臂(arm)346,當捕線器340附接於引動器332時臂346會嚙合根柱342,而彈簧344將臂346偏向下方,根柱342將臂346維持在一舉起的構形。進一步地,有如圖30所示,捕線器340具有一對對齊的開孔348供持線件328穿過,以及一相對的開孔350供持線件328的一股穿過。相應地,如圖31所示,在持線件328已被收回以將縫線材料(諸如非軌道部32)拉成打結的態樣之後,第二抓持器330將會在開孔350處與捕線器340嚙合。由於非軌道部32已穿過抓持器330而環繞,在形成打結的態樣之後,持線件328已拉動縫線穿過對齊的開孔348。在第二抓持器330已嚙合開孔350之後,持線件328遠離延伸本體322的縱軸的進一步移動會將捕線器340拉離根柱342。相應地,彈簧344的偏壓力(biasing force)致使臂346呈現一降低的構形,夾住已被拉穿過對齊的開孔348的非軌道部32,透過持線件328將突片334及捕線器340固定於非軌道部32的端部。因此,如上所述,張力可手動或透過重力而施加以幫助結態樣在被置放及綁緊前正確地定向。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是以圖32及33來說明,其顯示打結裝置360。有如其它類似的實施例,有如所顯示的,一具有一第一抓持器364位於遠端的延伸本體362會自手柄366延伸。持線件368可拆卸地附接於延伸本體362,有如上面所述以一所欲的打結態樣以一雙倍長度的線纏繞轉動圓筒370。如上所述,轉動圓筒370會幫助持線件368的纏繞形成打結的態樣,亦會幫助拉動縫線以重塑打結的態樣,或兩者皆會。突片372可拆卸地附接於打結裝置360,諸如藉由夾子374扣合於外殼376。突片372亦以一突出的抓持器378為特徵,其用於延伸通過第二抓持器380,第二抓持器380由持線件368的線環所構成。有如所顯示的,打結裝置360亦包含整線器,鄰近地設置於持線件368。圓筒370可與引動器382相連結,藉此操作引動器382亦使圓筒370同軸地朝一遠端方向滑動越過延伸本體362。相應地,本實施例可理解為幫助縫線材料的非軌道部的螺旋纏繞部轉移越過軌道部。如圖32所示,當引動器382是位於一近端位置時,圓筒370相對第一抓持器364位於近端,以及如圖33所示,當引動器382位於一遠端位置時,圓筒370同軸地設置越過第一抓持器364。因此,於圓筒370所形成的螺旋線圈及線環無障礙地且平順地滑至於第一抓持器364所固持的縫線的一軌道部。進一步地,如前所述,當突片372附接於打結裝置360時會限制住引動器382的作動。例如,引動器382具有一片體(plate)386,當夾子374附接於外殼376時可避免引動器382朝一遠端方向移動。當突片372拆卸時,片體386可自由地朝遠端方向移動至由夾子374所占據的空間。
在另一個方面,本發明的技術可適用於幫助多種縫線結的形成。如圖34所示,打結裝置390具有複數打結模組392,突出於手柄394,各個打結模組392依據前述的技術用於在縫線材料中打結。打結模組392的某些組件可永久地附接於手柄394或與其形成一體,或者打結模組392是隨意可拆卸的。此處,使用二個打結模組392但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提供任何適當的數目,諸如三、四或更多個。各個打結模組392可以本發明中所述的組件的任一者為特徵以在縫線材料中打結。作為一實例而非限制本發明,本實施例的各個打結模組392包含一延伸本體396,其具有一第一抓持器398位於遠端。各個模組392亦包含一持線件400,諸如其藉由以一所欲的態樣纏繞延伸本體396而固持住,當由縫線材料取代時將形成一結。一可拆卸的突片402可附接於手柄394或打結模組392的一組件,諸如延伸本體396。各個突片402以抓持器404為特徵,用以可釋出地固定相對於第二抓持器406的持線件400的一端。突片402亦具有整線器408以提供用於此組件的前述的功能性。在此圖中,僅可看到一抓持器404及一整線器408因為打結模組392以相反方位附接於手柄394。在使用過程中,可利用其中一模組392來打結,以及接著手柄394可旋轉180°,藉此其它模組392以相同方位呈現。另擇地,可同時利用打結模組392來綁二個結,諸如一X形封閉態樣(X-shaped closure pattern)。將理解的是,關於其它實施例所述的組件的任一者可如所欲地併入,包括一張力器、一轉動圓筒、一捕線器或其它。
本案所描述的是特定的示範性實施例。然而,熟習本實施例所屬技術者將會瞭解到,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可使用適當的修飾而輕易地延伸至其它應用。
1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30、260、290、320、360、390‧‧‧打結裝置 12、42、62、82、102、122、142、162、182、202、232、262、292、322、362、396‧‧‧延伸本體 14、44、64、104、124、144、164、318、348、350‧‧‧開孔 16、46、66、86、106、126、146、166、184、204、234、264、294、324、364、398‧‧‧第一抓持器 18、58、68、88、108、128、148、168、188、208、238、268、298、328、368、400‧‧‧持線件 20、52、70、90、112、130、150、170、190、210、240、282、316、330、380、406‧‧‧第二抓持器 22、24、186、206‧‧‧漸縮狹縫 26‧‧‧凹口 30‧‧‧軌道部 32‧‧‧非軌道部 34‧‧‧組織 36‧‧‧第一線環 38‧‧‧第二線環 50、152、278、310、314、338、374‧‧‧夾子 72、114、134、154、172‧‧‧引導部 92‧‧‧自迴線環 110、214、242、274、304、334、372、402‧‧‧突片 132‧‧‧突出柄 174、212、266、296、326、370‧‧‧轉動圓筒 176、216、404‧‧‧抓持器 178、248、272、302、332、382‧‧‧引動器 192‧‧‧半套結 194‧‧‧螺旋線圈 196‧‧‧線環 218、246、408‧‧‧整線器 220、252‧‧‧張力器 222、236、366、394‧‧‧手柄 224‧‧‧線軸 226‧‧‧開口 228、342‧‧‧根柱 244‧‧‧夾扣 250‧‧‧推動器 276、308、336、376‧‧‧外殼 280、312、378‧‧‧突出抓持器 284、306、340‧‧‧捕線器 286‧‧‧通道 344‧‧‧彈簧 346‧‧‧臂 386‧‧‧片體 392‧‧‧打結模組 L‧‧‧線條 A‧‧‧區域
有如隨文檢附的圖式所說明的,本發明進一步的特徵及優點將從以下及較佳實施例之更特定的說明中變得明顯,及其中類似的參考字元通常意指全文的相同部分或元件,及其中: 圖1顯示一具有一位於延伸本體的一開孔中的抓持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顯示一具有一位於延伸本體的周邊的抓持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至5示意地顯示以一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打結的一連串操作。 圖6示意地顯示依據圖3至5所形成的一個結。 圖7顯示一具有一線環持線件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8顯示一在延伸本體的一遠端包含一引導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9至11示意地顯示以一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打另一個結的一連串操作。 圖12示意地顯示依據圖9至11所形成的一個結(圖12顯示兩次)。 圖13顯示一具有一位在持線件上的可拆卸的突片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4顯示一包含一帶有一手柄的持線件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5顯示一包含一帶有一線鉤的持線件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6顯示一包含一驅動式轉動圓筒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7顯示一包含一纏繞於一結形成的態樣中的持線件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8顯示一包含一張力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9顯示一包含一固定持線件的一端的可拆卸的突片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0顯示一圖19帶有拆卸的突片的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1至24示意地顯示一包含一具有一通道的捕線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25至28示意地顯示一包含一具有一夾子的捕線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29至31示意地顯示一包含一具有一彈簧的捕線器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32顯示一包含一附接於一滑移引動器的轉動圓筒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33顯示一圖32在一末端位置帶有引動器的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4顯示一包含複數打結模組的打結裝置的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390‧‧‧打結裝置
392‧‧‧打結模組
394‧‧‧手柄
396‧‧‧延伸本體
398‧‧‧第一抓持器
400‧‧‧持線件
402‧‧‧突片
404‧‧‧抓持器
406‧‧‧第二抓持器
408‧‧‧整線器

Claims (29)

  1. 一種用於在縫線材料中打結的裝置,包含: 一延伸本體,具有一縱軸以及一用於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的第一抓持器;以及 一持線件,具有一用於可拆卸地固定縫線材料的第二抓持器, 其中該持線件可拆卸地附接於該延伸本體,並且當以一遠離該延伸本體的縱軸之方向移動時會解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在該延伸本體的一遠端進一步包含一引導部,用於可滑動地接收縫線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持線件在該第一抓持器的遠側可拆卸地附接於該延伸本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持線件在該第一抓持器的近側可拆卸地附接於該延伸本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突片,可拆卸地附接於該持線件,其中該突片承載該第二抓持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持線件具有一突出部,與該延伸本體的縱軸對齊排列,自該延伸本體之一位置朝近端方向上延伸,在該位置上該持線件可拆卸地附接於該延伸本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轉動圓筒,同軸地設置於該延伸本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圓筒包含一第三抓持器,以及其中該圓筒的轉動是由一引動器所控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持線件沿著該延伸本體的周圍纏繞為一結形成的態樣,並於一端具有該第二抓持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轉動圓筒,同軸地設置於該延伸本體,其中該持線件沿著該圓筒周圍纏繞。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圓筒進一步包含一可拆卸的突片,可拆卸地固定該持線件相對於該第二抓持器的一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整線器,與該延伸本體縱向排列並且朝遠端方向延伸越過至少部分的持線件的纏繞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轉動圓筒,同軸地設置於該延伸本體,其中該圓筒與一引動器相連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張力器,環繞部分持線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突片,可拆卸地附接於該打結裝置,可拆卸地固定該持線件相對於該第二抓持器的一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突片進一步包含一突出抓持器,朝一遠端方向延伸通過該第二抓持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捕線器,可拆卸地附接於該裝置,其中當該捕線器拆卸時用於固定縫線材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當該捕線器拆卸時進一步用於將該第二抓持器固定至縫線材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複數打結模組,其中各個打結模組包含一延伸本體,與一持線件以一結形成的態樣沿著該延伸本體周圍纏繞。
  20. 一種用於在縫線材料中打結的方法,包含: 提供一裝置,具有一延伸本體以及一持線件,該延伸本體具有一縱軸; 以一第一抓持器將該縫線材料的一軌道部可拆卸地固定於該延伸本體; 以一第二抓持器將該縫線材料的一非軌道部可拆卸地固定於該持線件; 以該非軌道部建立複數螺旋線圈;以及 將該持線件以一遠離該延伸本體的縱軸方向移動而從該延伸本體拆卸,俾以完成打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複數螺旋線圈是越過該軌道部而建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複數螺旋線圈被建立以及接著遠端地滑越該軌道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延伸本體同軸地設置於一轉動圓筒內,以及其中該複數螺旋線圈是藉由啟動該圓筒的轉動而建立。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持線件沿著該延伸本體的周圍纏繞為一結形成的態樣,並於一端具有該第二抓持器,其中建立該複數螺旋線圈包含收回該持線件以將該非軌道部拉成打結的態樣。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一引動器沿著該延伸本體的縱軸遠端方向滑動,俾以將所建立的複數螺旋線圈越過該軌道部定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一張力器纏繞部分該持線件。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收回該持線件包含將一突片從該裝置拆卸,其中該突片附接該持線件相對於該第二抓持器的一端。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提供一捕線器,可拆卸地附接於該裝置,其中當該捕線器拆卸時固定該非軌道部。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該裝置包含提供複數打結模組,其中各個打結模組包含一延伸本體,與一持線件以一結形成的態樣沿著該延伸本體周圍纏繞,進一步包含以各個打結模組來打結。
TW105134189A 2015-10-23 2016-10-21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TWI738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45841P 2015-10-23 2015-10-23
US62/245,841 2015-10-23
US201662332701P 2016-05-06 2016-05-06
US62/332,701 2016-05-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6065A true TW201726065A (zh) 2017-08-01
TWI738676B TWI738676B (zh) 2021-09-11

Family

ID=5855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189A TWI738676B (zh) 2015-10-23 2016-10-21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9720B2 (zh)
EP (1) EP3405119B1 (zh)
JP (1) JP6891185B2 (zh)
KR (1) KR20180112757A (zh)
CN (1) CN109069143B (zh)
AU (1) AU2016340897B2 (zh)
CA (1) CA3002756C (zh)
ES (1) ES2876355T3 (zh)
IL (1) IL258820B2 (zh)
MX (1) MX2018004928A (zh)
RU (1) RU2745134C2 (zh)
TW (1) TWI738676B (zh)
WO (1) WO2017070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2230B2 (en) 2015-12-31 2020-07-28 Smart Sutures, Llc Curled suture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547933A4 (en) * 2017-08-17 2020-05-27 Smart Sutures, LLC SPIRAL SU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18388555A1 (en) * 2017-12-18 2020-07-16 Terumo Medical Corporation Knot delivery device
WO2021158922A1 (en) * 2020-02-07 2021-08-12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oration Intracorporeal suture tying
CN112842576B (zh) * 2021-02-04 2022-04-2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一种牙科弹力线打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6230A (en) * 1992-11-04 1994-08-09 Charles S. Taylor Endoscopic suture tying method
CN2158688Y (zh) * 1993-06-04 1994-03-16 雷佰敏 深部外科结结扎杆
JP2006000676A (ja) * 1994-04-14 2006-01-05 Olympus Corp 縫合用糸装着用糸保持具
JP3798838B2 (ja) * 1995-01-20 2006-07-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紮装置
US5993467A (en) 1996-11-27 1999-11-30 Yoon; Inbae Suturing instrument with rotatably mounted spreadable needle holder
RU2144326C1 (ru) * 1999-01-19 2000-01-20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йрохирургии им.акад.Н.Н.Бурденко РАМН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узлов шов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в узкой и глубокой ране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US6171317B1 (en) * 1999-09-14 2001-01-09 Perclose, Inc. Knot ty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02009410A1 (en) * 2000-07-20 2002-01-31 Matsushit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U.S. Unique characterization of answering machine messages for cell phones
JPWO2002094106A1 (ja) * 2001-05-23 2004-09-02 有限会社さくらメディカル 外科手術用結紮方法とその装置
US7122039B2 (en) * 2002-05-01 2006-10-1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Tying knots
GB2406523B (en) * 2002-07-03 2006-05-31 Ganendra Coomer Bos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knots
US20070038229A1 (en) 2005-08-12 2007-02-15 Towertech Research Group Flexible endoscopic knot tying apparatus
WO2009046443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Arrows Desig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knot for surgical suturing
EP2098171A1 (en) * 2008-03-04 2009-09-09 Arthrex, Inc. Knot pusher and suture cutter instrument
US8357161B2 (en) 2009-10-30 2013-01-22 Covidien Lp Coaxial drive
TWM438891U (en) * 2012-02-08 2012-10-11 Fang-Chao Du New tubule assisted knot-tying device
US20140236188A1 (en) 2013-02-15 2014-08-2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Introducer sheath with knot pusher and suture trimmer
WO2014141208A1 (en) 2013-03-15 2014-09-18 Anchor Orthopedics Xt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oading suture
US9297430B2 (en) 2013-07-02 2016-03-29 Goodrich Corporation Wrap spring park brak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405853B2 (en) * 2015-10-02 2019-09-10 Ceterix Orthpaedics, Inc. Knot tying accesso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12757A (ko) 2018-10-12
RU2745134C2 (ru) 2021-03-22
AU2016340897A1 (en) 2018-05-10
EP3405119A4 (en) 2019-07-03
CA3002756C (en) 2023-11-21
CN109069143A (zh) 2018-12-21
IL258820A (en) 2018-06-28
IL258820B (en) 2022-10-01
CA3002756A1 (en) 2017-04-27
JP2018534106A (ja) 2018-11-22
CN109069143B (zh) 2021-08-17
ES2876355T3 (es) 2021-11-12
RU2018118577A (ru) 2019-11-25
MX2018004928A (es) 2018-11-09
BR112018007983A2 (pt) 2019-02-05
US20170112492A1 (en) 2017-04-27
US10959720B2 (en) 2021-03-30
EP3405119B1 (en) 2021-05-26
TWI738676B (zh) 2021-09-11
EP3405119A1 (en) 2018-11-28
AU2016340897B2 (en) 2021-06-24
WO2017070312A1 (en) 2017-04-27
RU2018118577A3 (zh) 2020-02-18
IL258820B2 (en) 2023-02-01
JP6891185B2 (ja) 202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8676B (zh) 縫線打結系統及其方法
JP5894930B2 (ja) 組織を縫合するための医療器具及び方法
US5201744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turing using a rod with a needle holder
JP3195445B2 (ja) エンドリゲーチヤーの適用のための腹腔鏡下器具
US5480406A (en) Method of employing surgical suturing apparatus to tie knots
US5447512A (en) Controller for intracorporeal knot tying apparatus
US9370368B2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looping and tying ligatures
JP3623537B2 (ja) 体内結び装置
JP2009511178A (ja) ヘリカルリテーナ、ヘリカルリテーナを用いるためのツール、および方法
JP2014213206A (ja) 縫合糸管理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5112492A (ja) 無結紮折り畳み式縫合糸及び縫合方法
US20090228025A1 (en) knot tying laparoscopic needle driver
CA2711300A1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doscopically suturing perforations
WO201103975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knot
WO200904644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knot for surgical suturing
JP2023546953A (ja) 内視鏡的縫合糸シンチ
CN103211633B (zh) 内镜下胃壁缝合结扎装置
JP3327073B2 (ja) 結紮装置
CN203436355U (zh) 腔镜手术中使用的缝合结扎器
JP3669012B2 (ja) 結び目形成結紮装置
BR112018007983B1 (pt) Dispositivo para formação de nó de sutura
KR101950407B1 (ko) 동축 튜브 연속체 구조를 이용한 의료용 결찰 장치
CN201719294U (zh) 腹腔镜手术打结器
Rossignol et al. Suturing and knot-tying techniques
JP2003265486A (ja) 結紮補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