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8641A - 紗線整理機 - Google Patents

紗線整理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8641A
TW201708641A TW105122723A TW105122723A TW201708641A TW 201708641 A TW201708641 A TW 201708641A TW 105122723 A TW105122723 A TW 105122723A TW 105122723 A TW105122723 A TW 105122723A TW 201708641 A TW201708641 A TW 2017086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mb
collector
layer
lay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830B (zh
Inventor
吉恩 馮塔納
Original Assignee
史托比利薩甘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史托比利薩甘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史托比利薩甘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8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8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8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13/00Details of machin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D02H13/02Stop motions
    • D02H13/04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breakage, slackness, or excessive tension of threads, with detectors for individual threads or small groups of threads
    • D02H13/08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breakage, slackness, or excessive tension of threads, with detectors for individual threads or small groups of threads electrical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3/00Warp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5/00Beaming machines
    • D02H5/02Beaming machine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for sizing or other treatment of warp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9/00Leas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3/00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紗線整理機,用於從複數紗線層形成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所述紗線整理機包括:開放的收集器梳機,用於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接收多根紗線;紗線釋放設備,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用於支撐從所述複數紗線層中選出的相應的紗線層的紗線;釋放驅動裝置,被配置成相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在橫向方向(T)將支撐件的自由端移動,以空出用於所選擇的紗線層的被支撐的紗線朝向收集器梳機的通道;收集器驅動裝置,被配置為在收集器梳機和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至少在橫向方向(T)產生相對移動。此外,其還包括控制器單元。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方法,用於從在複數紗線層的寬度上彼此重疊的複數分離的紗線層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線。

Description

紗線整理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紗線整理機,用於從複數分離的紗線層形成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每一層包括長度上沿紗線整理機的加工方向延伸的彼此平行的多根紗線。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方法,用於從在複數紗線層的寬度上彼此重疊的複數分離的紗線層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
機織物的顏色和紋飾是通過預先確定的紗線的排列和交織而被賦予的。例如,壓花紋飾是通過放置在經紗和/或緯紗上的不同組的有色紗線的選擇而創建的。經紗的特定的紗線排列是不同的經紗沿著經線寬度應佔據的相對位置。特定的經紗的排列(例如所希望的紗線的顏色重複)通常是由手工在捲繞紗線到織軸之前完成。對此,來自複數分離的紗線層--每一層包括一種特定顏色和/或形狀的相互平行在長度上延伸的多根紗線--的紗線被人工地沿其縱向方向(橫向於紗線的縱向延伸)分佈並佈置到一個梳機,以便根據將用織軸編織的織物沿著織軸的寬度方向具有更好的重新分佈。否則,紗線在編織過程中可能交叉或甚至斷開,並且將紗線從 織軸自動地帶入經紗製備的下一階段可能出現故障。其結果是,織造過程的品質和效率將降低。然而,由於待排列的大量的紗線--其通常為幾千根紗線的程度--如果要實現一個高度精確的排列,手動紗線排列是非常耗時的。為此原因,用於從複數分離的紗線層以盡可能高的自動化程度來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解決方案是非常想要的。
在歐洲專利公開EP 1 741 814 A1中,提供了一種整經系統,能夠藉由捲繞從形成織軸的經軸架所提供的預定長度的經紗以產生所需的圖案。複數紗線切換機構被設置在經軸架與織軸之間所形成的紗線通路中。每個紗線切換機構包括紗線選擇設備以及撚接由紗線選擇設備選擇的經線的撚接設備。紗線選擇設備被配置為選擇並提供已提供的經線組中至少一根經線到織軸一側。
此外,美國專利文獻US 4 438 553 A提供了一種用於經軸的漿紗機,在其上從經軸傳送的經紗被分組為不同顏色的分離的經紗片,為了實現待編織的紗線織物的給定的條紋設計,使用漿紗線以隨後進行進一步處理。
在中國專利文獻CN 103046266 A中,提出了使用分絞機用於製備具有特定紗線排列的經紗。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紗線被依次從不同的層分開並且分絞線被自動地引入以將經紗的兩根相鄰的紗線分離。隨後,將具有分絞線的紗線排列轉移到梳機。然而,已知的分 絞機不適合於所有類型的顏色重複,因為待由分絞機處理的層數以及已知的分絞機可以實現的紗線偏移是有限的。紗線偏移是指紗線從它在層中的位置到該層的寬度方向中其在經紗中的位置的偏移,即相對於紗線的縱向延伸,橫向方向上的偏移。此外,難以將由分絞線保持的紗線排列傳遞到將經線捲繞在織軸上所需的梳機中。
使用紗線排列筘和分絞線的另一設備公知於日本專利文獻JP H03 33240 A。為了在短時間內進行多層分隔,所述筘配置有在兩個長筘排(deeds)的間隔之間的長筘排和短筘排以及關閉部件。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紗線整理機,其具有盡可能高的自動化並允許用於大量紗線偏移和用於待處理的大量的紗線。
該目的是藉由請求項1的紗線整理機和請求項15的方法解決的。
根據本發明,紗線整理機包括:開放的收集器梳機,用於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接收多跟紗線,其中所述收集器梳機在其長度上在橫向於加工方向的複數紗線層的寬度上在橫向方向延伸。所述紗線整理機還包括:紗線釋放設備,其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用於支撐從所述複數紗線層中選出的相應的紗線層的紗線,所述支撐件具有自由端且能被插入到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與收集器梳機之間,以空出朝向收集器梳機的用於從所選擇的紗線層中將紗線釋放到收集器梳機的通道。紗線 整理機進一步包括釋放驅動裝置,其配置成相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在橫向方向移動所述支撐件的自由端,以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的被支撐的紗線空出朝向收集器梳機的通道。另外,紗線整理機包括收集器驅動裝置,其配置成使得在所述收集器梳機與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至少在橫向方向產生相對移動。此外,紗線整理機還包括控制器單元,用於控制釋放驅動裝置和收集器驅動裝置。
為了使收集器梳機和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至少在橫向方向產生相對移動,收集器驅動裝置可以被配置為僅移動所述收集器梳機,而沒有驅動裝置在橫向方向上移動所選擇的層,或者收集器驅動裝置可以被配置為僅移動所選擇的紗線層,而收集器梳機在橫向方向上保持靜止,或者收集器驅動裝置被配置為同時在橫向方向上移動收集器梳機和所選擇的層。
與使用分絞機用於紗線排列相比,直接將紗線排列在梳機中允許在織軸上更精確的紗線排列。其結果是,織軸將具有更好的品質和較少的斷開紗線從而改善後續的拉入和織造過程。使用具有相對於紗線可移動的自由端的支撐件簡化了紗線到收集器梳機中的釋放並且減少了在排列過程中沿著橫向方向的紗線的偏移。此外,由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與收集器梳機之間的相對移動,與使用分絞機的排列方法相比,紗線整理機能夠提供更大的偏移。特別是,可移動的收集器梳機允許不依賴於釋放前各自層中紗線之間的空間。
在各層的將待排列在收集器梳機內的紗線被紗線釋放設備偏移之前,每一層包括複數沿與紗線整理機的加工方向彼此平行的在長度上延伸的紗線。當該層的每根紗線在加工方向延伸時,它穿過紗線整理機的收集器梳機,所述收集器梳機在其工作位置。
通常情況下,每一層可包括特定顏色、厚度、材料和/或形狀的紗線,它們將按照所希望的紗線排列進行排列,用於形成例如經線。所述紗線整理機優選用於處理所有種類的紗線,特別是所有種類的用於襯衫的紗線。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點,形成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盡可能多的層數的處理沒有限制,因為複數紗線層是有選擇地供給到紗線釋放設備。複數層被彼此平行地層疊,特別是在彼此之上,由例如分隔杆或線彼此分開。
紗線整理機可在用於織軸製備的不同設置中使用。例如,所述紗線排列可以定位在分隔區域與用於捲繞織軸的軸單元之間。複數紗線層由整經機軸(warper’s beams)提供,每個整經機軸承載卷取於其上的相互平行在長度上延伸的一層紗線。從那裡,這些層可以通過漿紗和乾燥設備,並且隨後在分隔區域,例如藉由分隔杆或線而彼此隔開。分隔杆可被保持在例如分隔區域的相應的支撐件上。從分隔區域,不同的層然後可穿過紗線整理機到整經(beaming)單元。其結果是,這些層在整經單元和相應的整經機軸之間藉由漿紗機的張緊裝置被固定和張緊。當然,紗線整理機也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或在用於織軸製備的其它設置中使用。例如,在漿 紗機中,所述紗線整理機可被放置在經軸架或整經機軸與漿紗裝置之間,或在漿紗和乾燥設備與分隔區域之間。所述紗線整理機也可以在平行於漿紗機的線上使用:從整經機軸到開放的收集器梳機完成經紗排列,然後經紗排列藉由卷帶固定而在接下來的漿紗過程中可用。所述紗線整理機也可以用於再次整經機,在整經機軸和整經單元之間,其間沒有漿紗設備。特別是,整個紗線整理機可以是可轉移到不同地方的形式,例如被安裝到包括輪子的傳輸框架上。
在本發明的術語中,「所選擇的紗線層」或「相應(respectively)所選擇的紗線層」是指複數紗線層中當前供給到紗線釋放設備的支撐件的紗線層,而複數紗線層的其它層要麼已經被佈置在收集器梳機或者在當前「所選擇的紗線層」的釋放過程結束後仍然有待相繼地被供給到支撐件並由其處理。因此,一旦一個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釋放過程完成,另一個層將被供給到因此對應於新的/下一個「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支撐件並由其處理。
根據本發明,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移動是指,相對於由支撐件支撐的所選擇的層的紗線的長度延伸方向,在橫向,優選垂直方向上的移動。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在該層的寬度上的移動是指相對於紗線長度延伸方向,在橫向,優選垂直方向上的,並且橫向於優選垂直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法線的移動。
在第一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收集器梳機的縱向軸線沿層的寬度延伸並垂直於加工方向同時垂直於紗線的平行方向。優選的是,在收集器梳機與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的相對移動的方向也垂直於加工方向同時垂直於紗線的平行方向。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收集器驅動裝置被配置為藉由至少在橫向方向上至少移動所述收集器梳機而導致收集器梳機與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在橫向方向上產生相對移動。所述相應所選擇的層或者在橫向方向上靜止(即不是被收集器驅動裝置移動)或者在橫向方向可移動,或者藉由收集器驅動裝置,或者藉由進一步的收集器驅動裝置移動所述收集器梳機。可移動的收集器梳機的這種配置有助於限制在橫向方向上所選擇的層的紗線的偏移。優選所述收集器梳機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可移動超過至少20釐米,特別是超過至少30釐米,優選超過至少40釐米,以允許相同程度的偏移。此外,收集器梳機的長度優選可以比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整個寬度更大和/或可以是一樣大,甚至比織軸的長度大。典型地,收集器梳機可具有2200毫米的長度,其相應於典型的織軸的最大寬度,儘管承載了卷取於其上的紗線的織軸的長度部分可能較小。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收集器驅動裝置被配置成在橫向方向上僅移動收集器梳機。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紗線整理機可以進一步包括框架,所述紗線釋放設備和收集器梳機可 移動地與其連接,其中,所述收集器驅動裝置相對於框架在橫向方向上移動收集器梳機並且所述釋放驅動裝置相對於框架在橫向方向上移動所述自由端。
在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收集器梳機可以是紗線收集器設備的一部分,優選地還包括例如步進馬達的收集器驅動裝置,以及用於收集器梳機和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相對於彼此至少在橫向方向上移動的導向裝置。
收集器梳機可以包括棒狀或板狀或針狀的齒。此外,所述齒的密度可以大於50齒/分米,特別是60齒/分米或更大。為了便於接收從所述釋放裝置中釋放的紗線,齒間的空間可以比待排列在收集器梳機中的任何紗線的最大直徑大。所述齒的長度可能超過3釐米,特別是大於5釐米,優選10釐米或更長。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支撐件被配置成將所選擇的紗線層的被支撐的紗線從收集器梳機偏移出來。因此,所述紗線當被支撐件偏移時,被從加工方向偏移到垂直於橫向方向和加工方向的方向。被偏移的紗線形成三角形空間體積,所述收集器梳機的開口端穿過該三角形空間體積而延伸。只要朝向收集器梳機的通道被空出,待釋放的紗線就由於它們的偏移和預張力而移動到收集器梳機中。紗線釋放設備可以被佈置在收集器梳機的上方,從而使得從釋放裝置朝向收集器梳機的釋放路徑具有一定的垂直分量。
最優選地,所述支撐件包括至少一個釋放杆,其具有在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整個寬度上垂直於加工方向可移動的自由端,優選平行於在收集器梳機與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的相對移動,從而在移動的自由端釋放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
釋放杆優選為柔性的和/或可捲繞的,使得釋放杆在自由端的對側可捲繞,例如捲繞到捲繞器上。捲繞器可藉由捲繞器馬達,例如步進馬達來驅動。釋放杆可以圍繞垂直於所述橫向方向的軸捲繞。這種柔性的且可捲繞的釋放杆還允許保持紗線整理機的尺寸盡可能小,使得整理機可適合於漿紗機或其它用於編織工藝的經紗製備機。此外,釋放杆可以是任何橫截面形狀,例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或橢圓形。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釋放杆可以由鋼製成,具有直徑為約2mm的恆定圓形橫截面。自由端基本上沿垂直於所述釋放杆的長度方向延伸。支撐所選擇的紗線層的釋放杆的支撐表面直接通過到達自由端,即,支撐表面和形成自由端的表面彼此相交。
由於釋放杆的自由端相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的一些預張緊的被支撐紗線移位,紗線釋放過程進入到收集器梳機是自動的,即不需要手動操作也不需要夾持裝置將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從支撐件傳送進入收集器梳機。這是本發明的一個特別的優點,因為複數層的分層結構只允許操作者有限次地接觸特定層。此外,具有自由端的釋放杆不需改動而與所有類型的紗線相容。釋 放杆的另一優點是,它僅需沿著一個軸移動,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努力。
為了當釋放杆被完全抽出時導向和支撐釋放杆,紗線釋放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導向件,例如封閉管道或通道或半殼狀導管或通道,釋放杆通過其或在其上被導向並沿其移動方向被支撐。
除了柔性的且可捲繞的杆,支撐件還可以是具有自由端的螺紋杆,其藉由馬達驅動圍繞杆軸線旋轉,從而沿杆軸線前後移動。特別是,由於螺紋杆的給定的間距,這允許高的行程精度。
可替代地,支撐件可以是具有自由端的剛性杆,該自由端沿杆的軸線移動從而釋放承載於其上的紗線。特別是,每一層可以單獨由對應的釋放杆支撐,其中相應的杆可以相繼地連接到驅動馬達,以便沿它們的軸線移動用於釋放承載於其上的紗線。優選地,釋放杆被用於將層彼此分離並且代替任何分隔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的實施方案,支撐件可包括用於支撐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的階梯狀支撐表面。階梯狀支撐表面可以分別藉由在支撐件或釋放杆的自由端附近的階梯輪廓而實現。可替代地,支撐件可以包括梭子,其例如固定到釋放杆的端部,所述梭子設有具有階梯輪廓的階梯狀支撐表面,並且包括支撐件的自由端。所述階梯輪廓可以包括偏移支撐表面,從而當紗線沿著梭子在自由端的方向朝向收集器梳機移動並且鼻面在垂直於所述橫向方向上並垂直於加工方向從偏 移支撐表面移位時,增加被支撐的紗線的偏移。支撐件的自由端可在鼻面與支撐表面相交。優選地,鼻面沿橫向方向(支撐件的移動方向)的長度大於待釋放的最大紗線的直徑。此外,鼻面可以相對於橫向方向傾斜。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階梯狀支撐表面可以包括兩個或更複數鼻面,它們相繼地佈置在橫向方向,並且在垂直於橫向方向和垂直於加工方向的方向上朝向收集器梳機相繼移位。梭子可在垂直於橫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三角形橫截面。階梯狀支撐表面有助於在從支撐件在自由端被釋放前分離粘紗線,因為紗線首先從偏移支撐表面下降到鼻面,在那之前從支撐件在自由端被釋放。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紗線整理機還包括位置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收集器梳機相對於支撐件自由端沿橫向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中,紗線整理機還可以包括紗線檢測裝置,可操作地與控制器單元通信,用於在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位於朝向收集器梳機的空出來的通道中時檢測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優選地,所述紗線檢測裝置可以是光學紗線檢測裝置,例如照相機,如CCD照相機或光電屏障。特別是,紗線檢測裝置可以包括光學檢測束,例如雷射光束,和相應軸檢測器,例如光電探測器。為此,光學檢測束可以從光束源或光束發射器朝向光束檢測器傳遞,在收集器梳機與支撐件之間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整個寬度上,例如,與每個從釋放裝置釋放到收集器梳機中的紗線交叉。可替代 地,光學檢測光束在釋放杆的自由端沿著杆的軸線從容納在釋放杆內的光纖射出以監控由移動的自由端空出來的通道。
控制器單元可以包括計算裝置,根據經紗的所需的紗線排列,其自動計算每一層的排列順序,也就是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相應層的每根紗線沿收集器梳機的長度佔用的收集器梳機的確定的長度部分,從而簡化了操作者的工作。為了同步收集器梳機的移動和紗線釋放設備的紗線釋放,即釋放杆的移動,根據預先確定的排列順序,控制器單元可以進一步包括特定的同步裝置。
在特定時間被釋放的紗線的檢測允許控制器單元,特別是同步裝置,即時地調整釋放杆與收集器梳機之間的相對橫向移動,使紗線排列盡可能接近所需的紗線排列。
此外,控制器單元可包括紗線計數器和/或層計數器,用於計數從釋放裝置釋放到收集器梳機的紗和層的數目,從而確保所有的紗線都已經被處理,並有助於檢測並避免在紗線排列中可能的故障。
為了控制紗線釋放設備和紗線收集器設備的不同的移動,控制器單元可操作地連接到紗線釋放設備和紗線收集器設備(特別是支撐件,即,釋放杆和收集器梳機)的任何驅動器。此外,控制器單元可以包括使用者介面,例如觸控式螢幕,以允許用於資料登錄和輸出以及用於人工程序控制。特別是,關於收集器梳機和/或釋 放梳機的資料可被提供到控制器單元,例如齒密度、齒間距等。
根據又一實施例,所述紗線釋放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由相鄰的開放式的齒形成的釋放梳機,至少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穿過其而延伸,支撐件相對於釋放梳機在橫向方向上可移動。當釋放杆相對於被支撐的紗線移動時,釋放梳機便於限制隨之而來的紗線的位移,並因此保證了釋放杆的移動致使所期望數目的紗線的釋放。
優選地,釋放梳機相對於框架在橫向方向上具有固定的位置,並且在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整個寬度上延伸。具體地,釋放梳機可包括棒狀、板狀或針狀的齒。釋放梳機的齒密度可以類似於收集器梳機的齒密度,特別是可以大於50齒/分米,優選60齒/分米或更大。特別是,與收集器梳機的齒密度相類似,釋放梳機可以在它的兩個齒之間最多接收每一層中的一根紗線,這將有助於將紗線單獨地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此外,釋放梳機可具有2200毫米的長度,其相應於典型的用於襯衫的織軸的最大寬度。
優選地,釋放杆與釋放梳機配合以保留支撐在移動釋放杆上的紗線。對此,釋放梳機在每個齒中可包括至少一個支撐開口,用於可移動的支撐件通過。為了使紗線檢測準確並盡可能快,釋放梳機在每個齒中還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檢測開口,用於光學檢測光束通過。
為了在所需紗線排列中增加待實現的紗線偏移,釋放梳機也可以是由相對於所述收集器梳機和框架沿其縱向延伸的收集器驅動裝置來移動。
在本發明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紗線整理機可包括前部和/或後部導向裝置,例如導向杆或導向輥,位於紗線釋放支撐件相對於加工方向的前部和後部,用於導向和/或預張緊複數層。前部和/或後部導向裝置--與所述的紗線層接觸--可以進一步橫向於層的平面而可移動,從而提供額外的紗線長度,例如,當紗線藉由釋放支撐件偏移時限制紗線中的張力並且允許已經儲存在收集器梳機中的紗線跟隨收集器梳機的橫向移動。
另外,紗線整理機還可以包括前部和/或後部偏移裝置,例如偏移杆或偏移滾輪,位於或可拆卸地佈置在紗線釋放支撐件相對於加工方向的前部和後部,用於導向和/或預張緊供給到釋放裝置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特別是,前部偏移裝置、後部偏移裝置和紗線釋放支撐件可以環繞形成--在紗線整理機的一種特定工作構造中--橫向於加工方向的三角形空間體積,收集器梳機的開口端從其中延伸穿過。特別是,這樣的偏移杆可以確保足夠和恆定的紗線偏移,致使由紗線釋放支撐件支撐的相應的紗線的精確和可重複的釋放。前部和/或後部偏移裝置還可以是橫向於所選擇的層的平面而可移動,以調整所選擇的層的偏移和張緊。
根據又一實施例,紗線釋放設備和/或收集器梳機可相對於框架在橫向於加工方向和橫向的方向上移 動,特別是,紗線釋放設備和收集器梳機在橫向於加工方向和橫向的方向上,優選地是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可移動。特別是,紗線釋放設備和收集器梳機可以在一個封閉的工作構造(其中,釋放梳機和收集器梳機之間的最大距離為5mm)與一個間隔的非工作構造(其中,釋放梳機和收集器梳機之間的最小距離為100毫米)之間相對可移動。這些選項允許用於佈置不同構造中的紗線釋放設備和/或收集器梳機,例如用於供給待排列到紗線整理機的複數紗線層或者用於對不與紗線釋放設備和收集器梳機產生障礙的紗線層進行漿紗。
紗線整理機可以進一步包括驅動裝置,如移動汽缸、主軸驅動器等,用於將紗線釋放設備和/或紗線收集器設備相對於所述框架移動。特別是,紗線釋放設備可被連接在可移動地連接在框架上的橫樑,並且橫樑還可以支撐承載了釋放杆的捲繞器以及捲繞器馬達。以類似的方式,紗線收集器設備可以包括可移動地連接到框架上的橫樑,並且所述橫樑承載用於收集器梳機的驅動裝置和導向裝置以及收集器梳機本身。
此外,紗線整理機可以包括分離裝置,用於將待提供給支撐件的相應的紗線層與從仍然待選擇和處理的其它層分離。分離裝置被插入在相應所選擇的層與其它待選擇的層(尚未被釋放)之間,以及插入在其它待選擇的層與開放的收集器梳機之間。以這種方式,待選擇的層被保持與開放的收集器梳機具有一定的距離,以便不干擾已經排列在開放的收集器梳機上的紗線。例 如,被放置在加工方向紗線整理機之前的分隔區域的分隔杆可以被用作選擇裝置。這些分隔杆已經將複數層彼此分離,並且可以容易地引入/插入到紗線整理機中。特別是,紗線釋放設備可以包括以可拆卸方式支撐分離裝置的支撐件,例如分隔杆。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這些支撐件可以具有傾斜的凹部,以接收並保持分隔杆。可替代地,分離線可以用作分離裝置,用於分離待供給到釋放支撐件的相應的紗線層。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漿紗機,其包括經軸架、漿紗設備、整經單元和本發明的紗線整理機。紗線整理機被設置在經軸架與整經單元之間。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從在複數紗線層的寬度上彼此重疊的複數分離的紗線層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對於待排列到開放的收集器梳機中的每一層的紗線,確定排列的順序;b.從複數紗線層中選擇一個紗線層,並在收集器梳機與所選擇的紗線層之間插入支撐件;c.根據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排列順序,相對於支撐件,定位待由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第一紗線或第一組紗線佔用的收集器梳機的確定的長度部分;d.從支撐件上釋放所述第一紗線或第一組紗線進入到收集器梳機的相應的長度部分;e.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對於待整理進入收集器梳機的相應的長度部分中的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所有其它的紗線或紗線組,連續執行步驟c和d; f.對於複數紗線層中的所有其它的紗線層,連續執行步驟b到步驟e。
根據該方法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該方法還包括當紗線從支撐件上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的相應的長度部分時,對紗線的檢測。
1‧‧‧紗線整理機
10‧‧‧框架
100‧‧‧紗線層
101‧‧‧紗線
102‧‧‧整經機軸
2‧‧‧織軸
20‧‧‧紗線釋放設備
200‧‧‧紗線層
201‧‧‧紗線
202‧‧‧整經機軸
21‧‧‧橫樑
22‧‧‧支撐件
22.1‧‧‧支撐表面
22.2‧‧‧偏移支撐表面
22.3‧‧‧鼻面
23‧‧‧釋放杆
23a‧‧‧支撐表面
23.1‧‧‧梭子
23.2‧‧‧安裝孔
24‧‧‧自由端
25‧‧‧捲繞器
26‧‧‧釋放驅動裝置
27‧‧‧導向件
28‧‧‧支撐件
28a‧‧‧凹部
29‧‧‧氣缸
3‧‧‧乾燥設備
30‧‧‧釋放梳機
300‧‧‧紗線層
301‧‧‧紗線
302‧‧‧整經機軸
31‧‧‧齒
32‧‧‧支撐開口
33‧‧‧檢測孔
34‧‧‧齒間空間
4‧‧‧分隔區域
40‧‧‧紗線收集器設備
400‧‧‧紗線層
401‧‧‧紗線
402‧‧‧整經機軸
41‧‧‧橫樑
42‧‧‧平移平臺
43‧‧‧收集器驅動裝置
44‧‧‧導引裝置
45‧‧‧檢測設備
46‧‧‧電容感測器
47‧‧‧氣缸
48‧‧‧可移動支架
5‧‧‧展開梳機
50‧‧‧收集器梳機
51‧‧‧齒
6‧‧‧整經單元
60‧‧‧控制器單元
61‧‧‧層計數器
62‧‧‧紗線計數器
63‧‧‧同步裝置
64‧‧‧計算裝置
7‧‧‧分隔杆
70‧‧‧前層導向裝置
71‧‧‧後層導向裝置
72‧‧‧前偏移裝置
73‧‧‧後偏移裝置
74‧‧‧前保持裝置
75‧‧‧後保持裝置
8‧‧‧經軸架
80‧‧‧紗線檢測裝置
81‧‧‧檢測光束發射器
82‧‧‧光學檢測光束
83‧‧‧光束檢測器
90‧‧‧分離裝置
D‧‧‧加工方向
T‧‧‧橫向方向
現將本發明進一步通過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進行描述,其中: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紗線整理機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示出了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的紗線釋放設備的細節立體圖。
圖3示出了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的沒有紗線釋放設備和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4示出了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的釋放過程的示意圖。
圖5示出了使用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用於形成具有經紗排列的織軸的漿紗機的側視圖。
圖6a-圖6f通過紗線整理機的側視圖示出了使用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線的方法。
圖7a-圖7b示出了根據圖1的紗線整理機的支撐件的一個替代實施例。
圖1至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紗線整理機1的優選的實施例。紗線整理機1包括紗線釋放設備20,如圖4、圖5和圖6a至圖6f所示,複數分離的紗線層100、200、300、400有選擇地向其供給。
參照圖4以及圖5,紗線層100、200、300、400的每一層包括在排列之前沿紗線整理機1的加工方向D彼此平行在長度上延伸的多根紗線101、201、301、401。相應層100、200、300、400的紗線101、201、301、401可包括具有例如特定的顏色、厚度、材料和/或形狀的紗線,其有待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用於在織軸2上形成經紗而排列。
如在圖5中示例性地示出,漿紗機包括經軸架8、漿紗和乾燥設備3、分隔區域4、紗線整理機1和整經單元6。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通常由相應的整經機軸102、202、302、402提供,每個整經機軸具有特定的顏色、厚度、材料和/或形狀的平行卷取於其上的多根紗線101、201、301、401。從那裡,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可運行到漿紗和乾燥設備3並且隨後通過分隔區域4。不同的紗線層100、200、300、400可以藉由在相對於紗線101、201、301、401的長度延伸的、沿各層的寬度方向之間設置的分隔杆7、輥或線在物理上彼此分開。從那裡,複數分離的紗線層100、200、300、400根據需要的紗線排列被供給到用於製備經紗的紗線整理機1,之後卷取在整經單元6中的織軸2上。 此外,展開梳機5可以佈置在紗線整理機1與織軸2之間。各層100、200、300、400在各層的寬度上彼此重疊,即在,穿過紗線整理機而延伸的排列前的一層的寬度,至少部分地與穿過紗線整理機而延伸的排列前的另一層的寬度重疊。
「前面」、「入口」、「前方」涉及紗線排列裝置沿著加工方向朝向分離的層的一側。「後部」和「出口」涉及紗線排列裝置沿著加工方向D的相對一側。橫向方向是橫向於加工方向並橫向於紗線的在長度上延伸的方向,並且優選平行於紗線層的寬度方向。
當延伸穿過紗線整理機時,各層100、200、300、400被製成彼此相鄰、各層在複數紗線層的寬度上彼此重疊。
根據本發明,紗線整理機1被配置成將複數分離的紗線層100、200、300、400有選擇地供給到紗線釋放設備20。紗線釋放設備20本身被配置為將供給到其上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其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
在根據圖1至圖3優選的實施例中,紗線整理機1包括框架10,紗線釋放設備20和收集器梳機50可移動地連接於其上。釋放設備20包括橫樑21,其相對於框架10在橫向於加工方向並橫向於紗線層100、200、300、400的寬度的方向上可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加工方向D沿水平延伸並且水平橫樑21在高和低的位置之間例如藉由使用紡錘驅動或提升氣缸29而沿垂直方 向可移動。紗線釋放設備20還包括支撐件22,用於支撐被供給到紗線釋放設備20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支撐件22被插入在所選擇的紗線層與收集器梳機50之間,並且被配置為將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偏移到收集器梳機50之外並且空出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用於被支撐的所偏移的紗線的通道,由此將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從其中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22包括釋放杆23,其是直徑為約2毫米的柔性的鋼絲並具有自由端24,該自由端可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和框架10橫向於(在這裡為垂直於)加工方向D並橫向於紗線的延伸方向可移動,從而在移動的自由端24上釋放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在自由端24的相對側,釋放杆23被捲繞到藉由釋放驅動裝置26驅動的捲繞器25上,其可以像在本實施例中那樣包括捲繞器馬達。承載了釋放杆23的捲繞器25以及釋放驅動裝置26都被連接到橫樑21。釋放驅動裝置26可以包括步進馬達。在本實施例中,捲繞器的軸線是垂直取向的,但可替換地例如平行於加工方向D取向。電容感測器46檢測自由端24相對於框架10在橫向方向T的參考位置。
紗線釋放設備20進一步包括在紗線層100、200、300、400的至少整個寬度上延伸的釋放梳機30。優選地,釋放梳機30的長度可高達2200毫米。在本實施例中,釋放梳機30是垂直開放式的梳機,由一排板狀齒31形成,這些板狀齒的一端被固定到橫樑21,即釋 放梳機相對於框架10在橫向方向T上具有固定的位置,並且如圖2所示在另一端開放。釋放梳機30的齒密度可以是60齒/分米。由於釋放梳機30在紗線層100、200、300、400的整個寬度上延伸,因此紗線層100、200、300、400的紗線可以通過釋放梳機30延伸而在橫向方向上無顯著偏移。每個板狀齒31具有兩個孔,即,支撐開口32和檢測孔33,釋放杆23可以穿過該支撐開口32,光學檢測光束,如雷射光束,可以穿過該檢測孔33。
參照圖4,其中示出了第三低的紗線層300正在由釋放杆23支撐的情況,同時最低和第二低的紗線層100、200的紗線101、201和第三低的紗線層300的一些紗線301已經被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當釋放杆23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300的被支撐紗線301在橫向方向T移動時,紗線301在釋放杆23的圓周支撐表面23a上滑動。在此滑動移動期間,釋放梳機30協助避免紗線301藉由移動釋放杆23被拖動,否則這將分別導致它們在彼此之上重疊或導致被支撐的紗線層300被拉到一起。當釋放杆23的自由端24到達那些仍由釋放杆23支撐的紗線301的相應紗線301的最邊緣處,並且然後進一步移動經過等於相應紗線厚度的距離,用於相應的紗線301的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垂直通道被空出,並且相應的紗線301由於其預張力而下落到收集器梳機50中。在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300的預張緊是為了促進紗線301的下落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
為了便於在釋放之前分離粘紗線,所述支撐件可以包括階梯狀支撐表面22.1,用於支撐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紗線101。如圖7a和圖7b所示,這可以經由安裝孔23.2固定在釋放杆23端部的梭子23.1來實現,梭子23.1具有階梯輪廓的階梯狀支撐表面22.1,並包括支撐件的自由端24。階梯輪廓包括偏移支撐表面22.2,用於當紗線在自由端24的方向上沿著梭子23.1移動並且鼻面22.3在垂直於橫向方向T上並垂直於加工方向D從偏移支撐表面22.2移位時,增加被支撐的紗線的偏移。支撐件的自由端24在鼻面22.3與支撐表面22.1相交。優選的是,鼻面22.3沿橫向方向T的長度大於待釋放的最大紗線的直徑。此外,鼻面相對於橫向方向傾斜,例如5°。梭子23.1在垂直於橫向方向T的平面上具有三角形橫截面。由於它們的偏移和預張力,紗線首先從偏移支撐表面22.2下降到鼻面22.3,並且然後在自由端24從支撐件22釋放。在釋放梳機30內的開口32為互補三角形截面,用於導向梭子23.1沿橫向方向T的移動並且用於定向支撐表面22.1包圍釋放杆23的縱向軸線,使得紗線與支撐表面22.1接觸。
可替代地,紗線釋放機1可以被這樣佈置,加工方向D主要沿垂直,橫向方向T是不變的(水平),而收集器梳機50的齒沿水平方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被迫在水平方向上偏移到收集器梳機50之外。
釋放杆23的長度被配置為使得支撐表面23a延伸通過紗線層100、200、300、400的整個寬度,例如自由端24是在紗線層100、200、300、400的至少整個寬度上移動。當將釋放杆23完全撤回或拉回時,它是由放置在橫向方向T、位於釋放梳機30與捲繞器25之間的導向件27支撐。導向件27可以是例如封閉的導管或通道,或半殼狀導管或通道,釋放杆23通過其或在其上被導向並沿其移動方向被支撐。
當柔性釋放杆23延伸通過紗線層100、200、300、400的至少一部分寬度或整個寬度時,它另外由釋放梳機30的沿橫向方向T分佈的支撐開口32支撐。當它在橫向方向T移動穿過支撐開口32時,支撐開口32能夠進行支撐件22的導向移動。不使用導向件27,釋放杆23可僅被拉回,使得其仍然與釋放梳機30的至少一些板狀齒31接合。為了便於釋放杆23的平滑和自由的移動,在釋放梳機30的板狀齒31中的支撐開口32可以具有圓形或傾斜的邊緣。
參照圖1至圖3,收集器梳機50是紗線收集器設備40的一部分,紗線收集器設備40包括相對於框架10在橫向於加工方向D和橫向於紗線層100、200、300、400的寬度上可移動的橫樑41。在本實施例中,水平橫樑41在高和低的位置之間沿著垂直方向例如通過使用紡錘驅動或提升氣缸47而移動。收集器梳機50通過夾具被可拆卸地固定到線性平移平臺42上,線性平移平臺42隨後被連接到橫樑41。平移平臺42允許收集器 梳機50相對於橫樑41、框架10和供給至紗線釋放設備20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沿橫向方向T,特別是平行於自由端24的移動方向而移動。對此,線性平移平臺42包括收集器驅動裝置43--例如步進馬達,以及具有夾具的兩個可移動支架48,其中之一由收集器驅動裝置43和導引裝置44驅動。收集器梳機50優選沿著圍繞中心位置在橫向方向上可移動至少20釐米,特別是至少40釐米,以允許大的紗線偏移。
紗線收集器設備40,特別是收集器梳機50的目的是接收從釋放設備20釋放的紗線,並由於梳機50的齒而保持所製備的紗線沿經線寬度排列。在如圖3所示的本實施例中,收集器梳機50是垂直開放式的梳機,由一排棒狀齒51形成,這些齒51的一端固定在縱向支座上而相對的一端是開放的,即,在相鄰的兩個齒51之間的齒間空間52在開放端處朝向外側開放。收集器梳機50的齒密度大致相同於釋放梳機30的齒密度,對於本實施例約為50齒/分米。當然,齒間空間52比待釋放於其中的紗線的最大直徑大。如圖4所示,齒間空間52的寬度甚至可能例如接收多於一根彼此相鄰的紗線,這取決於紗線的具體直徑。這同樣適用於釋放梳機30的齒間空間34。為了便於在收集器梳機50的齒間空間52中接收紗線,齒51的開口端可以是錐形或尖銳的。
紗線收集器設備40還包括檢測設備45,用於檢測所述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框架10沿其移動方向的橫向位置。對此,檢測設備45可以包括,例如一個或 複數沿收集器梳機50的橫向移動方向固定在橫樑41上的感應感測器。至少一個感應感測器45藉由感測一個可移動支架48的中心位置,來檢測收集器梳機50沿橫向方向T的中心位置。檢測自由端24相對於框架10的參考位置的電容感測器46和檢測設備45都可以作為與控制器單元60(如後描述)可操作通信的位置檢測裝置45、46,用於檢測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支撐件22的自由端24的位置。特別是,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自由端24的參考位置是在排列過程的開始進行檢測的。
正如圖2和圖4所示,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紗線檢測裝置80,用於檢測在藉由釋放杆23空出的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通道中的紗線,即從釋放設備20釋放而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紗線。如特別是圖4所示的本實施例,紗線檢測裝置80包括檢測光束發射器81,其光學地耦接到鐳射源,例如鐳射二極體,後者連接在釋放梳機30的一個側面,該側面方向被限定為沿著所述橫向方向T至紗線釋放設備20的橫樑21。檢測光束發射器81發射光學檢測光束82,例如雷射光束,穿過在收集器梳機50與支撐件22之間的所選擇紗線層300的整個寬度,朝向光束檢測器83,使得光學檢測光束82與從釋放杆23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的每根紗線301交叉。在本實施例中,檢測光束82穿過位於釋放梳機30的板狀齒31中的所有檢測孔33。在釋放梳機30的對側,檢測光束82照射到光束檢測器83,例如光電二極體上,後者被連接到橫樑21上。每次一根或多根紗線 301從釋放杆23釋放時,檢測光束82被中斷,在光束檢測器83中產生指示從釋放杆23釋放到收集器梳機50中相應紗線的數目的信號。因此,紗線檢測裝置80允許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對所釋放的紗線的檢測和計數。可替代地,紗線檢測裝置80可以僅允許檢測紗線落下而不對所釋放的紗線進行計數。
根據本發明,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控制器單元60,用於對釋放設備20的紗線釋放以及在收集器梳機50與自由端24之間在橫向方向T的相對移動進行控制和同步,從而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釋放的紗線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被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控制器單元60可以包括層計數器61,其在排列過程的開始時被初始化,並當層已被選擇並被支撐在釋放杆23上時進行增量。控制器單元60還可以包括紗線計數器62,其也被初始化用於待排列的每一層,並且根據紗線檢測裝置80的檢測結果進行增量,紗線檢測裝置80可操作連接到控制器單元60。此外,控制器單元60可以包括安全裝置,以保證所述排列裝置的所有部分在開始排列過程之前都處於工作位置。控制器單元60還連接到釋放杆23的捲繞器25的驅動器和收集器梳機50的收集器驅動裝置43的驅動器即馬達上,並且與位置檢測裝置45、46可操作地通信。此外,控制器單元60可以包括使用者介面,例如觸控式螢幕,以允許資料登錄和輸出,以及用於手動的程序控制。
為了控制釋放設備20的紗線釋放和在收集器梳機50與自由端24之間的相對的橫向移動,控制器單元60優選地包括同步裝置63,用於控制釋放杆23和收集器梳機50相應的驅動裝置26、43。對此,同步裝置63對於每個層確定排列順序並且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每根紗線確定釋出杆23的橫向移動和收集器梳機50的橫向移動,從而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實現在收集器梳機50中相應所選擇的層100的排列順序。
為了確定釋放杆23的移動,同步裝置63可以為每一層計算--基於從相應層的寬度得知的每一層的紗線密度以及相應層中的紗線的總數,這可以是由操作者在排列過程開始之前輸入的--釋放杆23的釋放行程,其等於從所述層的一根紗線到所述層的相鄰紗線的理論距離。理論上,當釋放杆自由端24被放置在由釋放杆23支撐的那些紗線的最邊緣處時,藉由移動具有釋放行程的釋放杆23,釋放杆23相對於來自一個位置(在該位置所述釋放杆23插入在被支撐的紗線於收集器梳機50之間)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被支撐的紗線23而移動到另一位置,在該位置所述釋放杆23從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移位(即,在藉由釋放杆23支撐的那些紗線的最邊緣和那些待釋放的)並且對於待釋放的紗線空出了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通道。空出的通道由自由端24在橫向方向T上的一側界定,並且在支撐表面23a高度處的相應的紗線的初始位置與在相同的橫向位置面對相應的紗線的紗線收集器梳機50的確定的長度部分之 間延伸。在實踐中,釋放杆23可比理論的釋放行程具有更多或更少的輕微移動。
同步裝置63還確定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框架10並因此相對於由釋放杆23支撐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分別移動,以確保釋放杆23的自由端24當由確定的釋放行程移動時,將直接釋放紗線101面對該釋放的紗線101應佔用的收集器梳機50的確定的長度部分。例如,當同一層的一些紗線應當被釋放在收集器梳機50的連續部分上時,釋放杆23和收集器梳機50都以相同的恆定速度移動。當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下一根紗線將被釋放在收集器梳機50的另一長度部分時,釋放杆23停止,並且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由釋放杆23支撐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首先移動一預定的行程,從而當其以該釋放行程移動從而在收集器梳機50的該已確定的長度部分釋放待排列的下一根紗線時,已確定的長度部分在同一橫向位置面對釋放杆23的自由端24。此外,同步裝置63可以基於紗線檢測裝置80的結果即時調節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自由端24的定位。
控制器單元60還可以包括計算裝置64,以確定根據經紗的所需的紗線排列,沿收集器梳機的長度的哪些位置應由每一層的每根紗線佔據。為此,計算裝置64首先基於待排列在由以所有層形成的經紗上的紗線的總數和經紗的寬度來計算收集器梳機50中的紗線密度。在本實施例中,經紗的寬度等於織軸2的寬度,其可以由操作者輸入到控制器單元60並且是待處理的 用於形成經紗的層的數量。然後計算裝置基於給定的顏色的重複資訊(其也可以是由操作者提供給控制器60的輸入)為每一層計算每根紗線沿收集器梳機50寬度的位置。這對應於排列順序。基於用於每根紗線的收集器梳機50的已確定的長度部分,計算裝置可以進一步確定最大預期偏移,即,收集器梳機必須相對於中心位置而移動的相對於框架10的最大移位,從而相應紗線佔據已確定的長度部分。該最大預期偏移可以與收集器梳機50藉由平移平臺42移動的給定的最大偏移比較。如果預期偏移小於給定的最大偏移,所需的排列得到驗證。否則,控制器單元60通知操作者自動的排列是不可能的。
如圖1和圖6c至圖6F所示,紗線整理機1還可以包括前和後層導向裝置70、71,用於導向和預張緊所述複數層100、200、300、400。前層導向裝置70設置在紗線整理機1的入口側,並且可以包括導向杆或導向輥。前層導向裝置70在高低至少兩個位置之間可移動,並且適合在所述這些至少兩個位置中的每個位置被鎖定。在高的位置,即非工作位置,在前層導向裝置70與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的紗線101、201、301、401之間沒有交互作用。在低的位置,即工作位置,前層導向裝置70與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的所有紗線101、201、301、401接觸並且在排列過程中控制釋放梳機50中的所有紗線層的偏移。
後層導向裝置71佈置在紗線整理機1面向織軸2的出口。後層導向裝置71主要設置為能夠在紗線整 理機1中進行紗線長度的充分供給,並且也可以包括導向杆或導向輥。在本實施例中,後導向裝置是在三個位置,即高、中和低的位置之間的垂直方向移動,並且適於在這三個位置中的每個位置被鎖定。在高的位置,即非工作位置,後層導向裝置不與紗線相互作用。在低的位置,後層導向裝置71將所有紗線從正常的路徑偏移,並為待釋放的每一層提供足夠的長度供給。在中間位置,後層導向裝置71控制在排列過程中釋放梳機50中的所有紗線層的偏移。
紗線整理機1還可以包括前和/或後偏移裝置72、73,例如偏移杆或偏移滾輪。前、後偏移裝置72、73在紗線層100、200、300、400的整個寬度上延伸。如圖1和圖6d至圖6f所示,前、後偏移裝置72、73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撐在連接到框架10的傾斜凹槽狀的前、後保持裝置74、75中。前、後偏移裝置72、73可以被帶入到保持裝置74、75中,從而它們僅與由釋放杆23支撐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在加工方向D(參照圖6e)中相對於釋放杆23的相應前、後位置相接觸。由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已經由紗線釋放支撐件22在前、後層導向裝置70、71之間,在垂直於橫向方向的方向上偏移,前、後的偏移裝置72、73允許額外的偏移,並且因此用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的紗線的額外張力。優選地,在所選擇的層的紗線的釋放開始之前,收集器梳機50的開放端被放置在由前、後偏移裝置72、73和支撐件22限定的三角形空間中,例如,以確保從紗線釋放設備20釋放的紗線將必然進入收集器梳機50的齒間隙。
當相應層的紗線還沒有與釋放梳機30和收集器梳機50結合時,每一層的整個寬度是指該層在紗線整理機的入口的寬度。例如,所選擇層的整個寬度可以被認為處於所選擇的層與前偏移裝置72接觸的水準。
參考圖6a至圖6f,使用集成到圖5的設置中的紗線整理機1的示例性紗線排列工序,現進行詳細地描述。
將紗線整理機1引入到位於漿紗乾燥機3之後並位於用於捲繞織軸2的整經單元6之前的分隔區域4之間。收集器梳機50在其中心的橫向位置被夾緊於平移平臺42,從而收集器梳機50的開口端朝向釋放梳機30的開口端。來自整經機軸102、202、302、402並通過漿紗和乾燥設備3的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在分隔區域4中藉由分隔杆7被相互間隔開。不同層以粗線顯示,即使它們可能被紗線整理機1的部分遮擋。典型地,每一層100、200、300、400包括一種特定的顏色、形狀、材料和/或厚度的多根紗線101、201、301、401。分隔杆7放置在分隔區域4的相應支撐件中。從那裡,不同的層以正常的非偏移路徑的水準通過紗線整理機1到達整經單元6。
在紗線排列過程的開始(步驟1,參見圖6a),操作者可以根據排列過程的需要輸入資料到用於確定每個層中的排列順序的控制器單元60。釋放設備20和收集器梳機50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隔開,使得所述釋放設備20處於高的位置,並且具有收集器梳機50的紗線收集 器設備40處於低的位置。因此,在從漿紗和乾燥設備3單元運行到整經單元6和紗線整理機1的紗線之間沒有干擾。
然後釋放設備20下降到非工作位置(步驟2,參見圖6b)。釋放杆(在圖6b中未示出)從釋放梳機30撤回,使得釋放梳機30在垂直方向上開放,以允許每個層100、200、300、400的紗線被導入到釋放梳機30中。其結果是,紗線以統一的方式分佈在釋放梳機30的板狀齒之間的齒間空間。然後,分離裝置90,例如分隔杆,被引入到佈置在釋放梳機30兩側的橫樑21上的支撐件28的傾斜凹槽部28a中(見圖1),以使得最低的層100和當然所有其它層200、300、400被支撐在其上。
之後(步驟3,參見圖6c),前層導向裝置70被佈置在其下部工作位置,以與紗線層100、200、300、400在整理機的入口側接觸。同時,後層導向裝置71也被佈置在其最低位置,從而在整理機的出口側向下偏移紗線層100、200、300、400,以便為排列過程提供足夠的紗線長度。
然後(步驟4,參見圖6d),紗線釋放設備20和後層導向裝置71在垂直方向上分別連續升高到高的位置或中間位置。由於分離裝置90,所有的紗線層100、200、300、400同樣被提高和偏移。可替代地,代替分離裝置90,釋放杆23可以通過支撐開口32沿釋放梳機30的整個寬度被引入,從而支撐位於其上的所有的層100、200、300、400,並且將它們與紗線釋放設備20一起提升。
同時,具有收集器梳機50的紗線收集器設備40在垂直方向被提升進入其工作位置。如從圖6d所示,如果在層100、200、300、400的紗線被紗線釋放設備20偏移之前紗線收集器設備40被提升到其工作位置,在加工方向D上延伸的每根紗線101、201、301、401(紗線的延伸以虛線表示)穿過收集器梳機50。當每個層100、200、300、400的紗線由紗線釋放設備20偏移時,紗線從收集器梳機50偏離出(偏移的紗的延伸以實線示出)。每一層100、200、300、400的所有紗線在軸102、202、302、402與整經單元6之間被張緊。層計數器61被設置為L=0。
在下一步驟(步驟5,參見圖6e),釋放杆23的參考位置由電容感測器46感測,並且然後釋放杆23沿釋放梳機30的全部寬度被引入穿過支撐開口32,同時所有未釋放的紗線層100、200、300、400仍然被支撐在釋放杆23上方的分離裝置90上。釋放杆23和可移動收集器梳機50在垂直方向上一個放置在另一個的上方。開口32被佈置在由與前層和後層導向裝置70、71接觸的未釋放的紗線和定位於支撐件28的傾斜的凹部28a中的分離裝置90所限定的三角形空間中。為了選擇佈置在收集器梳機50中的第一即最低的層100,分離裝置90被移除,並且插入在最低的層100與第二低的層200之間的另一個分離裝置90被引入到支撐件28中,從而將最低的層100與上方其它的層200、300、400分離。為此,將第二低的層200在分隔區域4與最低的層 100分離的第二低的分隔杆7,也可以被用作其它的下一分離裝置90,因為它可以很容易地從分隔區域4轉移到支撐件28的凹部28a中。其結果是,所選擇的最低的層100現在位於釋放杆23和分離裝置90之間並且由分離裝置90將其與仍待被分離裝置90選擇和支撐的其它層200、300、400分離。在收集器梳機50與紗線釋放設備20的工作位置上,支撐件22在橫向於加工方向並且橫向於紗線層100、200、300、400的寬度的方向上從收集器梳機50的開口端偏移,並且所選擇的紗線層100和待選擇的層200、300、400都偏移出收集器梳機50。此外,所選擇的最低的層100藉由人工引入例如作為前、後偏移裝置72、73工作的杆進入到前、後保持裝置74、75中而張緊。在這種情況下,紗線101與釋放杆23的支撐表面23a接觸並且當收集器梳機50的開口端被佈置在由前、後偏移裝置72、73和釋放杆23所限定的三角形空間時在垂直方向偏移。層計數器遞增:L=L+1。但應注意的是,圖6e示出了步驟5,用於在第三低的紗線層300當前由釋放杆23支撐,同時最低的紗線層100和200的紗線101和201已經被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的情況。
可替換地,根據待排列的紗線的種類,紗線整理機可以無需導向裝置70、71、72、73或僅需其中的一些裝置而進行工作。
在下一步驟(步驟6,未示出),收集器梳機50的中心位置由檢測設備45控制。紗線計數器62設定為i=0。控制器單元60的同步裝置63提供釋放杆23和 收集器梳機50的移動用於層L。然後,釋放杆23開始被捲繞,使得其自由端24相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被支撐的紗線101橫向於它們的長度延伸方向移動到層100的第一紗線的估計長度的位置。所述估計基於所選擇的層的寬度。然後釋放杆開始初始化移動,並根據釋放行程移動。同時,收集器梳機50在相對於所選擇的層100的橫向方向移動並且跟隨釋放杆23以確保用於接收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頭n=(1或2或3或...)根紗線101的相應的齒內空間52直接處於自由端24的橫向位置。紗線檢測裝置80檢測在初始化移動期間頭根(批)紗線是否落下,並且如果是的話,則停止初始化移動。如果不是的話,則釋放杆23進一步根據所需的釋放行程拉出一段距離以對於待釋放的頭n=(1或2或3或...)根紗線空出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通道。紗線檢測裝置80檢測在初始化移動期間頭根(批)紗線是否落下,如果是的話,停止初始化動作。否則,重複此過程直到發生首次檢測事件。隨後,紗線計數器由檢測裝置檢測到的紗線根數n=(1或2或3或...)遞增:i=i+n。
接著,所選擇的層的所有其它的紗線101根據由控制器單元60計算出的排列順序被相繼地釋放到可移動的收集器梳機50的預定長度部分:
a.移動收集器梳機50,當它通過釋放行程移動時,使得接收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下n=(1或2或3或...)根紗線101的收集器梳機50的預定長度部分被直接定位在釋放杆23的自由端24的橫向位置。
b.隨後,釋放杆23進一步對於層L以預先確定的釋放行程移動,以對於藉由釋放杆23支撐的下一根(批)紗線空開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通路。
c.紗線檢測裝置80檢測何時待釋放的下一根(批)紗線落下並且將檢測結果即時發送到控制器:
˙如果檢測結果是“n”,即在步驟b釋放杆的移動過程中,檢測裝置已經檢測到n根紗線落下:控制器立即停止釋放杆移動(即使未達到釋放行程)並且紗線計數器遞增(i=i+n)並且對於待整理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下一批紗線,處理於步驟a繼續。
˙如果檢測結果是「沒有紗線落下」,處理於步驟b繼續,直至釋放杆23的全部移動達到預定值(例如10mm)而沒有檢測到任何紗線。在這種情況下,停止整理機,一些資訊由控制單元60在其使用者介面上顯示。然後,操作者可以決定是否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已完成或者是否機器應進行上述任意步驟。
當紗線計數器62等於所選擇的層100的紗線101的總數量時,或者當操作者的輸入為「層已完成」時,資訊「層已完成」可以由控制器單元60藉由其使用者介面顯示。操作者可以檢查是否仍然存在由釋放杆23支撐的未釋放的紗線,如果有,必須手動移除。前、後偏移裝置72、73也被移除。
接著(步驟7),對於由這些層中下一最低層起始的其它紗線層200、300、400重複步驟5和步驟6。
圖6e示出了所選擇的層300的排列的構造,同時層100和200已經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並且待選擇的層400由在收集器梳機50之外的分離裝置90支撐。
圖4示意性示出了在圖6e的構造中提供到釋放設備20上的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300的排列過程。最低層的紗線101和201已經被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並且所選擇的層300的一些紗線301已經被排列,而藉由釋放杆23支撐的一些紗線301仍然有待排列。
當將所有層排列在收集器梳機50中且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在紗線整理機的出口處形成經紗時,排列過程結束(參見圖6f)。在排列過程結束時,關於已完成的排列的一些資訊由控制器單元60輸出,例如紗線缺失、由紗線檢測裝置80檢測的和/或由手工訂正的在排列中的錯誤、顏色重複資訊等。
最後,升高前層、後層導向裝置70、71,離開紗線(步驟8,未示出)。
在步驟6中,釋放杆23的自由端24沿著所選擇的層的整個寬度移動。在釋放紗線進入梳機(步驟5至7)期間,收集器梳機50和釋放自由端24的僅有的移動是在橫向方向上的移動。
可以將展開梳機5引入到收集器梳機50與整經單元6之間的紗線路徑,用於將紗線排列捲繞到織軸2上。或者具有已排列的紗線的收集器梳機50可以與紗線整理機分離並且使之接近整經單元6。收集器梳機50可以是展開梳機。
發生在紗線排列過程後的漿紗和捲繞過程期間,紗線收集器裝置40(具有或不具有梳機50)可以降低到其低的非工作位置,而釋放設備20可以提升到其高的位置。
在上述的本實施例中,釋放自由端24和收集器梳機50沿著相同的(橫向)方向移動。然而,移動方向也可以略微彼此偏移(最大45°)。
上面已經描述了所有的層100、200、300、400在全部排列過程期間延伸通過紗線整理機1。但是,也可能是第一層100通過紗線整理機1安裝在支撐件22上,而待選擇的其它的層200、300、400仍然捲繞在其整經機軸上,並且由操作者通過整理機解繞到支撐件22上的之前排列的層上,用於它們在紗線整理機1中的選擇。
如果紗線沒有充分地藉由支撐件偏移和張緊,從支撐件22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中的釋放還可以包括一些附加裝置。
1‧‧‧紗線整理機
10‧‧‧框架
20‧‧‧紗線釋放設備
21‧‧‧橫樑
22‧‧‧支撐件
23‧‧‧釋放杆
25‧‧‧捲繞器
26‧‧‧釋放驅動裝置
27‧‧‧導向件
28‧‧‧支撐件
28a‧‧‧凹部
30‧‧‧釋放梳機
40‧‧‧紗線收集器設備
46‧‧‧電容感測器
50‧‧‧收集器梳機
60‧‧‧控制器單元
61‧‧‧層計數器
62‧‧‧紗線計數器
63‧‧‧同步裝置
64‧‧‧計算裝置
70‧‧‧前層導向裝置
72‧‧‧前偏移裝置
73‧‧‧後偏移裝置
80‧‧‧紗線檢測裝置
81‧‧‧檢測光束發射器
83‧‧‧光束檢測器
D‧‧‧加工方向
T‧‧‧橫向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紗線整理機(1),用於從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形成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每一層包括長度上沿紗線整理機(1)的加工方向(D)延伸的彼此平行的多根紗線(101、201、301、401),所述紗線整理機(1)包括:開放的收集器梳機(50),用於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接收所述多根紗線(101、201、301、401),所述收集器梳機在其長度上在橫向於加工方向(D)的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的寬度上沿橫向方向(T)延伸,其特徵在於,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 紗線釋放設備(20),其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22),用於支撐從所述複數紗線層中選出的相應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所述支撐件(22)具有自由端(24)且能被插入到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與收集器梳機(50)之間;- 釋放驅動裝置(26),被配置成相對於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在橫向方向(T)移動所述支撐件(22)的自由端(24),以對於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被支撐的紗線(101、301)空出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通道;- 收集器驅動裝置(43),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收集器梳機(50)和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之間至少在橫向方向(T)產生相對移動;- 控制器單元(60),用於控制所述收集器驅動裝置(43)和所述釋放驅動裝置(26)。
  2. 如請求項1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收集器驅動裝置(43)被配置為在橫向方向(T)上僅移動所述收集器梳機(50)。
  3. 如請求項1或2的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偏移裝置(72、73),例如偏移杆或偏移輥子,相對於加工方向(D)位於支撐件(22)的前面和後面,與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接觸,從而所述開放的收集器梳機(50)的開口端能設置在由前、後偏移裝置(72、73)和支撐件(22)所限定的三角形空間內。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框架(10),所述紗線釋放設備(20)和收集器梳機(50)以能移動的方式連接於該框架(10)上,所述收集器驅動裝置(43)將所述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所述框架(10)在橫向方向(T)上移動,而所述釋放驅動裝置(26)將所述支撐件(22)的自由端(24)相對於所述框架(10)在橫向方向(T)上移動。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紗線釋放設備(20)還包括由相鄰的開放式的齒(31)形成的釋放梳機(30),至少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穿過所述釋放梳機(30)而延伸,所述支撐件(22)相對於所述釋放梳機(30)在橫向方向(T)上能夠移動。
  6. 如請求項4和5的紗線整理機,其中,所述釋放梳機(30)相對於所述框架(10)在橫向方向(T)上具有固定的位置且在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整個寬度上延伸。
  7. 如請求項5或6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釋放梳機(30)包括支撐開口(32),用於支撐件(22)在橫向方向(T)穿過所述支撐開口(32)的導向移動。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位置檢測裝置(45、46),用於檢測所述收集器梳機(50)相對於所述支撐件(22)的自由端(24)的位置。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支撐件(22)包括釋放杆(23),所述釋放杆(23)能捲繞地包圍垂直於橫向方向(T)的軸,並且被配置為在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整個寬度上延伸。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支撐件(22)包括用於支撐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的階梯狀支撐表面。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紗線檢測裝置(80),較佳為光學紗線檢測裝置,與控制器單元(60)可操作地通信,用於在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位於朝向收集器梳機(50)的空出來的通道中時檢測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紗線(101、301)。
  12. 如請求項11的紗線整理機(1),其中,所述紗線檢測裝置(80)包括佈置在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的相對兩側的檢測光束源或發射器(81)和光束檢測器(83),其中,檢測光束源或發射器(81)被配置為發射在所述收集器梳機(50)與支撐件(22)之間穿過的朝向光束檢測器(83)的光學檢測光束(82)。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1),還包括分離裝置(90),其能移動地插入在所選擇的紗線層(100;300)與仍待選擇的其它層(200、300、400)之間,以及在仍待選擇的其它層(200、300、400)與收集器梳機(50)之間。
  14. 一種漿紗機,其包括經軸架、漿紗設備、整經單元和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的紗線整理機。
  15. 一種用於從在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的寬度上彼此重疊的複數分離的紗線層(100、200、300、400)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對於待排列到開放的收集器梳機(50)中的每一層(100、200、300、400)的紗線(101、201、301、401),確定排列的順序;b.從複數紗線層(100、200、300、400)中選擇一個紗線層(100),並在收集器梳機(50)與所選擇的紗線層(100)之間插入支撐件(22);c.根據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排列順序,相對於支撐件(22),定位待由相應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第一紗線(101)或第一組紗線(101)佔用的收集器梳機的確定的長度部分;d.從支撐件(22)上釋放所述第一紗線(101)或所述第一組紗線(101)進入到所述收集器梳機(50)的相應的長度部分; e.根據所需的紗線排列,對於待整理進入收集器梳機(50)的相應的長度部分中的所選擇的紗線層(100)的所有其它的紗線(101)或其它組紗線(101),連續執行步驟c以及d;f.對於複數紗線層中的所有其它的紗線層(200、300、400),連續執行步驟b到步驟e。
  16. 如請求項15的方法,還包括當紗線(101、201、301、401)從支撐件(22)上釋放進入到收集器梳機(50)的相應的長度部分時,對紗線(101、201、301、401)的檢測。
TW105122723A 2015-07-20 2016-07-19 紗線整理機、漿紗機及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方法 TWI747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405046.2 2015-07-20
EP15405046.2A EP3121316B1 (en) 2015-07-20 2015-07-20 Yarn arrang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8641A true TW201708641A (zh) 2017-03-01
TWI747830B TWI747830B (zh) 2021-12-01

Family

ID=5377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2723A TWI747830B (zh) 2015-07-20 2016-07-19 紗線整理機、漿紗機及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121316B1 (zh)
KR (1) KR102582573B1 (zh)
CN (1) CN106367861B (zh)
ES (1) ES2703825T3 (zh)
TW (1) TWI747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9373B (zh) * 2019-09-06 2020-11-10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多层线幕边缘层差的调节机构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8355B2 (de) * 1977-10-28 1981-06-11 Erhard 7143 Vaihingen Kenk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verschiedenfarbiger Fäden in eine Schlichtmaschine und Bäummaschine
US4438553A (en) * 1981-02-10 1984-03-27 Todo Seisakusho Ltd. Full automatic leasing machine for a warp beam containing warps of different colors
JP2901271B2 (ja) * 1989-06-28 1999-06-07 旭シュエーベル株式会社 糸層分割筬
KR100209920B1 (ko) * 1991-01-18 1999-07-15 홀버드 버지 공구조립체의 양쪽에서 개별 제어식 파지 이송 수단에 의해 파지된 공작물을 가공하기 위한 다중 스핀들 기계
JPH059833A (ja) * 1991-07-06 1993-01-19 Shinko Seiki Kk 部分整経糊付機
IT1282898B1 (it) * 1995-09-20 1998-04-01 Mario Gallo Dispositivo per controllare la tensione di un filo.
US6126102A (en) * 1998-11-10 2000-10-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beaming of elastomeric yarns
FR2864055B1 (fr) * 2003-12-23 2006-06-02 Superba Sa Dispositif de reprise et d'individualisation de fils sortant d'une machine de traitement
US20080092352A1 (en) * 2004-11-10 2008-04-24 Benninger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nding A Strip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Threads Onto A Drum Rotating About An Axis Of Rotation
EP1741814A3 (en) * 2005-07-05 2009-01-2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Warping system and warping method
JP4445437B2 (ja) * 2005-07-05 2010-04-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部分整経システム及び部分整経方法
ITRM20070043A1 (it) * 2007-01-30 2008-07-31 Bromas S R L Macchina per orditura automatica a campioni con sistema automatizzato multifilo e relativo metodo.
EP2014804B1 (de) * 2007-07-07 2012-11-28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Bäumvorrichtung
DE102007049669A1 (de) * 2007-10-17 2009-04-23 Sms Demag Ag Schleus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Öffnen der Schleusenvorrichtung
CN103046266B (zh) 2012-12-31 2014-12-0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能实现自动排花的浆纱机及其自动排花方法
CN103361813B (zh) * 2013-08-02 2015-08-12 福建省航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分丝整经机盘头安装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1316A1 (en) 2017-01-25
KR102582573B1 (ko) 2023-09-26
CN106367861A (zh) 2017-02-01
EP3121316B1 (en) 2018-09-12
ES2703825T3 (es) 2019-03-12
TWI747830B (zh) 2021-12-01
CN106367861B (zh) 2020-12-01
KR20170010725A (ko)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4644B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and winding multifilament yarns
CN101338467B (zh) 经纱轴的整经方法
CN100480450C (zh) 用于铺设长丝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9674B (zh) 用于生产和用于拉出幅面形的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PL91086B1 (zh)
CN107849761A (zh) 纺织机
TWI747830B (zh) 紗線整理機、漿紗機及製備具有所需的紗線排列的經紗的方法
AU2013230179A1 (en) Header system
CN106868649A (zh) 用于恢复喷气纺纱机上的纺纱过程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喷气纺纱机
CN106283322A (zh) 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
KR100787663B1 (ko) 직물의 펴늘임을 자동제어하는 장치와 방법
CN113891964B (zh) 织机和带有配套的纱线张紧装置的储纱装置的布置结构
US44100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neumatic insertion of a weft thread in the shuttle of a multi-feed weaving loom
KR101576346B1 (ko) 제직기와 동 제직기에 의한 제직 방법
ITFI990078A1 (it) Sistema di orditura con orditoio per campioni a controllo elettronicoe dispositivo per il richiamo dei fili
KR20100035502A (ko) 정경장치
KR200428492Y1 (ko) 분사 부분 정경장치
GB2044816A (en) Beaming machine
KR101620346B1 (ko) 테이프사의 제직 준비 장치
KR100880017B1 (ko) 정경장치
CN206173543U (zh) 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
JP5255572B2 (ja) 経糸帯の帯幅内において、糸を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部分整経方法
JPH04327230A (ja) 束染色糸の分繊装置
CN216193029U (zh) 一种分条整经机
CN106868648A (zh) 用于制备恢复喷气纺纱机上纺纱过程的工作站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喷气纺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