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4109A -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4109A
TW201704109A TW105113991A TW105113991A TW201704109A TW 201704109 A TW201704109 A TW 201704109A TW 105113991 A TW105113991 A TW 105113991A TW 105113991 A TW105113991 A TW 105113991A TW 201704109 A TW201704109 A TW 2017041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d
arm
cover
rea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0915B (zh
Inventor
植松裕
飛岡謙一
坂東健司
中村友亮
Original Assignee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4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4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背面側的外觀良好的收納容器。 面紙(9)等的收納容器(10)具有容器部(11)和蓋部(12)。蓋部(12)具有從被覆部(12a)往下方和後方延伸的臂部(120)。臂部(120)延伸至容器部(11)的後方周壁部(16c)的內側,旋轉軸(130)從臂部(120)的前端部朝橫向(B)延伸凸出。旋轉軸(130)位於被覆部(12a)之後方周緣部(36b)的下方,旋轉軸(130)的前端部可旋轉地進入容器部(11)的軸承部(124)。

Description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本發明有關於具有蓋部且適合收納面紙等的物品的收納容器。
收納有積層狀態下的面紙,且可以將該面紙一張一張取出的收納容器自以往即廣為人知。另外,眾所周知的收納容器,是將蓋可往復旋轉運動地安裝在具有用來取出所收納的面紙的開口的容器部,且可以使用該蓋將開口開閉。
例如,日本專利第5349915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開閉自如容器的一例是濕紙巾收納容器,具備:具有取出口的本體、將取出口開閉的蓋、以及將蓋往開啟方向彈壓的彈性構件。蓋在基端側具有彈簧體,本體具有在蓋開啟時彈簧體所抵接的坡面部。當蓋往開啟方向移動時,彈簧體在坡面部上滑動,而抑制蓋的開啟速度。在蓋的後方部分,形成從頂面部朝本體大致垂直延伸的罩部。罩部在蓋關閉時可將蓋和本體的縫隙縮小,讓容器的背面側的外觀更加美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許第5349915號公報
在前述開閉自如容器中,分別在大致垂直延伸的罩部的兩側面部分所形成的水平的軸部是插入於在本體上形成的孔,蓋部以該軸部為中心旋轉而將取出口予以開閉。形成在蓋部上的罩部在容器的背面側,是製作成於本體和蓋部之間所形成的間隙(空隙)的寬度不會太大。然而,當蓋部以軸部為中心往開啟方向旋轉時,罩部的下端部分也以軸部為中心旋轉,在蓋部關閉時,即使蓋和本體兩者在容器的背面側為縫隙較小的關係,在蓋部開啟時仍舊會有其縫隙變大而損及容器的背面側之外觀的情形。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改良成為無論在蓋關閉時或在開啟時都可以將背面側的外觀保持在良好狀態的收納容器。
本發明是一種收納容器,具有:容器部,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和橫向及前後方向,在頂面部上形成收納物品的取出口;以及蓋部,是可旋轉地安裝在前述容器部且將前述取出口開閉。
本發明所涉及的收納容器,其特徵為:將前述取出口關閉之狀態時的前述蓋部,具有:被覆部,是在前述容器部的後方部分形成往前述橫向延伸的後方周緣部且覆蓋前述取出口;以及臂部,是從前述被覆部朝下方和後方延伸,前述臂部是延伸至形成前述容器部的前述後方部分的後方周壁部的內側,從延伸至前述的內側的臂部的前端部分別往前述橫向的兩側延伸凸出有旋轉軸,前述旋轉軸是位於前述被覆部的前述後方周緣部的下方,銜接於前述臂部的基端部的相反端部亦即前端部可旋轉地進入前述容器部之軸承部。
在本發明所涉及的收納容器中,從蓋部之被覆部往下方和後方延伸的臂部的前端部上有旋轉軸,其旋轉軸位於被覆部的後方周緣部的下方。在從後方觀看容器時,即使將蓋部的後方周緣部接近於容器部的後方周壁部來讓容器部和蓋部兩者間的間隙(空隙)變小,但在蓋部開啟時,成為後方周緣部一邊在旋轉軸的上方旋轉一邊接近於容器部的後方周壁部的狀態。因而,即使蓋部開啟,在收納容器的背面側也不會有蓋部和容器部兩者間的間隙變大而損及容器的外觀的情形。
8‧‧‧包裝體
9‧‧‧收納物品(面紙)
10‧‧‧收納容器
11‧‧‧容器部
12‧‧‧蓋部
12a‧‧‧被覆部
13‧‧‧底蓋
14‧‧‧頂面部
15‧‧‧嵌合凹部
15a‧‧‧內側輪廓線
15b‧‧‧外側輪廓線
15c‧‧‧位於該兩條輪廓線之間的部位
16‧‧‧周壁部
16a‧‧‧前方周壁部
16b‧‧‧側方周壁部
16c‧‧‧後方周壁部
17‧‧‧間隔板
18‧‧‧(嵌合凹部的)上方部位
19‧‧‧(嵌合凹部的)下方部位
21‧‧‧取出口
22‧‧‧豎起部
23‧‧‧板狀部
24‧‧‧上方開口
25‧‧‧下方開口
26‧‧‧(豎起部的)基端部
27‧‧‧周緣部
27a‧‧‧連結部
28‧‧‧蓋部的外面部
29‧‧‧內面部
30‧‧‧垂下部
32‧‧‧頂部
36‧‧‧旋轉軸
36a‧‧‧前方周緣部
36b‧‧‧後方周緣部
37‧‧‧軸承部
40‧‧‧彈簧構件
41‧‧‧彈性帶片之其中一方的端部
42‧‧‧彈性帶片之另一方的端部
46‧‧‧閂鎖
47‧‧‧卡合用凸起部
49‧‧‧(嵌合凹部的一部分)凹部
49a‧‧‧頂部開口
51‧‧‧閂鎖承受構件
51a‧‧‧(閂鎖承受構件的)前面部
52‧‧‧延伸部
53‧‧‧小凸起
54a、54b‧‧‧隆起部
61、101‧‧‧空隙
62‧‧‧槽部
63‧‧‧進入路徑
64‧‧‧退出路徑
65、66‧‧‧退出路的最下端部
67‧‧‧卡合部
68a、68b、68c‧‧‧階差部
70‧‧‧相當於閂鎖的正上方的部分
72‧‧‧周壁部
73‧‧‧頂板部
74‧‧‧空間
101‧‧‧間隙(空隙)
120‧‧‧臂部
121‧‧‧垂下部
122‧‧‧連結部
123‧‧‧壁面部
124‧‧‧軸承部
130‧‧‧旋轉軸
圖式表示本發明之特定的實施方式,不僅是 發明的不可或缺的構造,還包含選擇性及較佳的實施方式。
第1圖是本發明所涉及的收納容器的立體圖。
第2圖是收納容器的背面圖。
第3圖是第1圖的III-III線剖面圖。
第4圖是第1圖的IV-IV線剖面圖。
第5圖是表示閂鎖的一連串的動作的第4圖的V-V線箭頭視圖。
第6圖是第4圖的局部擴大圖。
第7圖是第6圖的VII-VII線箭頭視圖。
作為本發明所涉及的收納容器,若採用面紙的收納容器為例,參照附加的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詳細時,則如以下所述。以下之實施方式除了包含本發明的不可或缺的要件之外,尚包含可以選擇性採用的要件及可以適當組合的要件。
在第1圖以立體圖表示的收納容器10是適合收納如濕紙巾此類的後述面紙9的容器,具有容器部11和蓋部12。在容器部11,頂面部14和周壁部16一體形成,可以從下方將底蓋13拆裝於周壁部16。另外,藉由拆掉底蓋13,可以收納面紙9的後述包裝體8。周壁部16,具有:前方周壁部16a、一對的側方周壁部16b、以及後述後方周壁部16c(參照第1圖)。圖之雙向箭頭 A、B、C是表示收納容器10的上下方向、橫向、前後方向。
此外,在第1圖,藉由以虛擬線100包圍的局部擴大圖,表示在容器部11和蓋部12之間所形成的間隙(空隙)101。容器部11具有在後述嵌合凹部15上的內側輪廓線15a和外側輪廓線15b,位於該兩條輪廓線15a、15b之間的部位15c是形成為低於外側輪廓線15b的外側的部位。在蓋部12有前方周緣部36a。間隙101形成在前方周緣部36a和內側輪廓線15a之間。間隙101是在從其上方觀看收納容器10時,具有大致固定的寬度F,可以給收納容器10的使用者帶來蓋部12貼合在容器部11的後述嵌合凹部15的印象。間隙101的寬度F較佳為從0.5-1.5mm的範圍內選擇。
第2圖是收納容器10的背面圖。在其第2圖,可以看見容器部11的後方周壁部16c、以及蓋部12的後方部分35。在後方周壁部16c,可以看見嵌合凹部15之內側輪廓線15a和外側輪廓線15b。在蓋部12的後方部分35,可以看見往橫向B水平延伸的後方周緣部36b、以及往上下方向A畫弧延伸的前方周緣部36a。在蓋部12的橫向B上之中央部,可以看見後述的彈簧構件40的一部分。以虛擬線所標示的蓋部12是在其開啟狀態時的樣子,後方周緣部36b是重疊於容器部11的後方周壁部16c。
在第2圖以虛擬線200包圍的部分是容器部 11和蓋部12的局部擴大圖。間隙101是形成在容器部11的內側輪廓線15a與蓋部12的後方周緣部36b及前方周緣部36a之間。
第3圖是第1圖的III-III線剖面圖,收納在收納容器10的包裝體8和面紙9以虛擬線所標示。III-III線是位在將收納容器10的底蓋13之前後方向C的尺寸分成兩等分的位置。容器部11的頂面部14具有用來使蓋部12嵌合於橫向B的中央部分的嵌合凹部15。嵌合凹部15是具有:間隔板17,是以矽氧橡膠或熱可塑性的彈性體等的柔軟彈性材料所形成且所要部位容易彈性變形;以及上方部位18和下方部位19,是將間隔板17從上下方向A夾入。
間隔板17是形成有用來取出面紙9的取出口21,且在橫向B的兩側有豎起部22朝上方延伸。取出口21可以選擇圓形、長圓形、星形等的適當的形狀。圖示例的取出口21是圓形。豎起部22是環狀地形成來圍繞取出口21。另外,間隔板17在取出口21和豎起部22之間具有厚度一樣且平坦的板狀部23。
嵌合凹部15之上方部位18與下方部位19是獨立個體,可以由與形成下方部位19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但也可以使用與形成下方部位19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硬質的熱可塑性合成樹脂來形成。另外,上方部位18為了與間隔板17形成一體,可以使用射出成形的技術的其中一種亦即二色成形的技術來成形。在上方部位 18形成比取出口21更大的上方開口24。另外,在上方部位18形成從橫向B抵接於豎起部22的基端部26的周緣部27。周緣部27位於豎起部22的兩側的部分是經由貫穿豎起部22的連結部27a來銜接。連結部27a是在實施二色成形時,用來作為在豎起部22的兩側形成周緣部27的成形材料的流路所利用的部分,但在嵌合凹部15的連結部27a則發揮使間隔板17和上方部位18不會分離地成為一體化的作用。可以在豎起部22的周方向上空有間隔設置複數個連結部27a(參照第3圖)。
嵌合凹部15之下方部位19是可以同時與容器部11的周壁部16等進行射出成形的部分,藉由比形成間隔板17的材料更硬質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等的熱可塑性合成樹脂來形成。該下方部位19和間隔板17的下面17b在取出口21的周圍,藉由接著、熔接或機械性的結合等而成為緊貼的狀態。另外,更佳的容器部,則是至少間隔板17和下方部位19在取出口21的整個周圍上緊貼成為氣密狀態。另外,在下方部位19形成比取出口21更大的下方開口25,上方開口24和取出口21及下方開口25對齊成容易一張一張取出面紙9。另外,上方開口24和取出口21及下方開口25可以適當地組合尺寸或形狀,以利於面紙9容易取出。面紙9容易取出的情形是包含容易將面紙9的一張一張分開取出的意思。
蓋部12是由與嵌合凹部15之上方部位18及/或下方部位19相同硬質的材料,例如硬質的熱可塑性 合成樹脂所形成,可開閉地嵌合於嵌合凹部15的內側。蓋部12,具有:在其關閉的狀態時形成收納容器10的外面的一部分的外面部28、以及與取出口21相面對的內面部29。在內面部29形成垂下部30,該垂下部30是朝嵌合凹部15直線延伸而抵接於豎起部22的頂部32上的傾斜部分31。其垂下部30是環狀地形成來圍繞頂部32。在頂部32上的傾斜部分31是從豎起部22的外側朝內側傾斜成向上斜度。另外,頂部32傾斜的部分31形成為厚度從下方朝上方逐漸變薄,當垂下部30抵接時,容易朝徑向的內側彈性變形。伴隨其彈性變形,豎起部22有上下方向A的高度稍微變低的情形。如此般彼此抵接的豎起部22和垂下部30,成為一體而形成圍繞取出口21的周壁部72。在周壁部72的內側,形成蓋部12的內面部29與取出口21相對向的頂板部73。藉由該些周壁部72和頂板部73,在取出口21的上方形成具有氣密性的空間74,可以防止濕潤狀態下的面紙9的乾燥。在如此般的收納容器10中,容器部11中的嵌合凹部15和蓋部12形成蓋部開閉構造。
在此蓋部開閉構造中,蓋部12是可朝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旋轉地被支撐在容器部11,且可離脫地卡合於嵌合凹部15。另外,當蓋部12嵌合於嵌合凹部15時,蓋部12之垂下部30和嵌合凹部15之豎起部22在上下方向A上緊貼而形成周壁部72。垂下部30和豎起部22的任一個,例如豎起部22是藉由柔軟彈性材料形 成,往周壁部72的徑向進行彈性變形。
此外,在本發明中稱為硬質的材料時,代表在收納容器10上,在抵接於形成收納容器10的任一個部分的柔軟彈性材料時,形成不會變形的部分的材料之意。另外,某部分以柔軟彈性材料形成,是指以由硬質的材料形成的部分進行抵接時容易彈性變形的材料所形成的部分之意。
第4圖是第1圖的IV-IV線剖面圖,在朝以箭頭E表示的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的狀態下的蓋部12是以虛擬線標示。IV-IV線是位在將收納容器10的底蓋13之橫向B的尺寸分成兩等分的位置。在圖的右方,蓋部12是藉由形成在其上的旋轉軸130(參照第6圖、第7圖)可轉動地進入於形成在嵌合凹部15的軸承部124(參照第7圖),且往順時針方向E和逆時針方向往復旋轉運動,可以將用來取出面紙9的取出口21予以開閉。旋轉軸130和軸承部124是形成收納容器10的鉸鏈部。在收納容器10中,彈簧構件40以蓄壓狀態介於嵌合凹部15之下方部位19和蓋部12之間,將蓋部12往其開啟方向,換言之即順時針方向E彈壓。圖示例的彈簧構件40是以合成橡膠或天然橡膠所形成的彈性帶片,折疊此彈性帶片適當次數,並且藉由彈性帶片的長度方向上之其中一方的端部41固定於嵌合凹部15之下方部位19,另一方的端部42固定於蓋部12,彈簧構件40成為蓄壓狀態。彈簧構件40可以替換成螺旋彈簧等的慣用的彈簧材料來 取代圖示例的構件。
在第4圖的左方,閂鎖46是從關閉的狀態下的蓋部12的內面部29朝下方延伸。在閂鎖46的下端部分,卡合用凸起部47朝成為對於閂鎖46的保持部的閂鎖承受構件51延伸。在容器部11的嵌合凹部15形成有屬於嵌合凹部15的一部分的凹部49,收納有閂鎖承受構件51,並且關閉狀態時的蓋部12之閂鎖46卡合於其閂鎖承受構件51。在蓋部12關閉狀態時,凹部49的頂部開口49a藉由蓋部12隱蔽,不會從收納容器10的外面看見,且不會給收納容器10的外觀帶來影響。用來使閂鎖46卡合的閂鎖承受構件51,藉由嵌合凹部15之上方部位18的往前方的延伸部52從上方抵接,不會從凹部49往上方鬆脫。另外,閂鎖承受構件51是藉由在上端部和下端部形成的小凸起53可從前後方向C抵接於在凹部49和上方部位18的延伸部52形成的隆起部54a、54b狀態下,從而不會在前後方向C上擺動。另外,於第4圖中,在間隔板17也形成貫穿豎起部22而延伸的連結部27a。
第5圖是第4圖之V-V線箭頭視圖,且表示收納於凹部49的閂鎖承受構件51的前面部51a。其中,圖示的前面部51a藉由在該處畫上多數的網點,來讓前面部51a和其他的部分容易識別。第5圖之(a)-(f)是對應於蓋部12關閉後至開啟為止的面紙使用者所進行的一連串操作的圖示,表示閂鎖46的凸起部47進入閂鎖承受構件51後至退出為止的過程。蓋部12沿循此過程進行開 閉的收納容器10是具有所謂的按扣式/按開式的鎖扣機構的容器的一種。
第5圖的(a)是表示在欲關閉蓋部12時,閂鎖46的凸起部47開始進入閂鎖承受構件51時的狀態。在此狀態下,於凹部49,為了讓閂鎖承受構件51可以往橫向B的兩側滑動運動,在閂鎖承受構件51和凹部49的兩側部之間形成空隙61。閂鎖承受構件51是可往橫向B的直線地滑動運動。另外,閂鎖承受構件51在其前面部51a形成槽部62。槽部62,具有:進入路徑63,是可以在關閉蓋部12時將從槽部62的出入口62a進入的閂鎖46的凸起部47朝下方引導;退出路徑64,是可以讓其凸起部47從下方朝上方引導且從出入口62a退出;以及卡合部67,是位於進入路徑63和退出路徑64之間而銜接於該些兩個路徑63、64的最下端部65、66。卡合部67位於距離最下端部65、66的各個所要尺寸的上方,且可以藉由彈簧構件40(參照第4圖)的作用將與蓋部12一齊被往圖的上方彈壓的閂鎖46的凸起部47以從下方朝上方壓接的態樣進行卡合、靜止。
在第5圖的(b)中,當使蓋部12朝下方進一步旋轉時,閂鎖46是朝下方直線前進。其中,藉由進入路徑63如圖示般畫出曲線,凸起部47推壓進入路徑63的側壁部分,使閂鎖承受構件51往圖的左方滑動。在閂鎖46如此般前進的期間,蓋部12是一邊反抗彈簧構件40的彈壓,一邊藉由蓋部12的垂下部30推壓容器部11 之豎起部22,使豎起部22彈性變形。
在第5圖的(c)中,當凸起部47到達進入路徑63的最下端部65時,對於欲關閉蓋部12的面紙使用者,可以給予閂鎖46走到盡頭的感覺,換言之即蓋部12完全關閉的感覺。位於最下端部65的凸起部47是藉由通過階差部68a而不會在進入路徑63上逆行上升,該階差部68a是形成在進入路徑63的最下端部65的前邊且用來阻止凸起部47往上方的移動。
而且在第5圖的(c)中,當手從關閉的蓋部12放開時,是在彈簧構件40的彈壓下,並且豎起部22的彈性復元力所作用的蓋部12是往開啟方向,換言之朝上方旋轉。於是,凸起部47通過防止逆行的另一個的階差部68b,朝往上方凸起彎曲的卡合部67上升,成為第5圖的(d)的狀態。此時的凸起部47是藉由從下方壓接於卡合部67進行卡合,而成為靜止的狀態。在凸起部47靜止時,蓋部12是反抗彈簧構件40的彈壓成為關閉的狀態。另外,由於蓋部12的垂下部30藉由壓接於容器部11之豎起部22的頂部32,豎起部22發生彈性變形,所以蓋部12反抗豎起部22的彈性復元力成為關閉的狀態。
在第5圖的(e)中,凸起部47位於退出路徑64之最下端部66。在凸起部47成為第5圖的(d)的狀態時,如果將蓋部12的外面部28在相當於閂鎖46的正上方的部分70(參照第1圖、第4圖)進行按壓,凸起部47是受到往通過防止逆行下一個階差部68c的方向 引導而從卡合部67朝退出路徑64的最下端部66。在最下端部66,蓋部12的下降停止,可以將閂鎖46走到盡頭的感覺傳遞給面紙使用者。
第5圖的(f)是凸起部47受到退出路徑64引導而從最下端部66上升,正要從槽部62的出入口62a往外離開的狀態。在第5圖的(e)中,將手從蓋部12放開時,在彈簧構件40的彈壓下並且彈性變形的豎起部22的復元力產生作用的蓋部12,開始朝上方自動地旋轉以便開啟取出口21。伴隨蓋部12的旋轉,凸起部47受到退出路徑64引導而達到出入口62a。
在如此般形成的收納容器10中,在蓋部開閉構造的蓋部12關閉時,環狀的垂下部30壓接於在蓋部開閉構造的嵌合凹部15上形成的環狀的豎起部22,使豎起部22朝徑向的內側彈性變形。換句話說,在第3圖上,垂下部30使豎起部22往橫向B變形,而讓豎起部22的頂部32之內徑變小,在第4圖中使豎起部22往前後方向C變形。隨著垂下部30使豎起部22如此般變形,也使豎起部22彈性變形而成為上下方向A的尺寸變小。另外,蓋部12開啟時的垂下部30,是僅以對應於閂鎖46的凸起部47從卡合部67下降至退出路徑64的最下端部66時的上下方向A之尺寸的尺寸,讓已經抵接於垂下部30而彈性變形的豎起部22進一步彈性變形。換言之,以豎起部22和垂下部30所組合成的周壁部72,無論在凸起部47位於卡合部67時或分別位於兩個最下端部65、66 時,都在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在如此般使用的收納容器10,較佳為將豎起部22藉由柔軟彈性材料形成,讓上下方向A之周壁部72的彈性變形量可充分變大。具體而言,較佳為將豎起部22製作成在周壁部72,豎起部22具有的彈性上可變形的量,換言之即可彈性變形的尺寸,比在蓋部12關閉時將空間74保持在氣密狀態下所必須的上下方向A之彈性的變形量;以及在蓋部12開啟時,在閂鎖46的凸起部47從卡合部67移動至退出路徑64的最下端部66時所必須的上下方向A之彈性的變形量兩者的和更大。
第6圖是將第4圖的部分VI擴大表示的圖,第7圖是第6圖的VII-VII線箭頭視圖。在第6圖中,蓋部12,具有:將取出口21(參照第2圖、第3圖)覆蓋的被覆部12a、以及從被覆部12a延伸的L字型的臂部120。臂部120,具有:從被覆部12a朝下方延伸的垂下部121、以及從垂下部121的下端部分朝後方延伸到容器部11之後方周壁部16c的內側的連結部122。旋轉軸130從如此般延伸的連結部122的前端部分,分別往橫向B的兩側水平延伸凸出(請一併參照第7圖)。旋轉軸130是位於在被覆部12a的後方部分往橫向B延伸的後方周緣部36b的下方。在後方周緣部36b、以及容器部11之嵌合凹部15的內側輪廓線15a之間,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尺寸F的間隙101。
在第7圖中,分別從臂部120的連結部122 的兩側往橫向B延伸的旋轉軸130是可旋轉地進入於軸承部124,該軸承部124是形成在容器部11上且形成在與連結部122相對向的壁面部123上。在旋轉軸130上,銜接於臂部120的部分是基端部,進入軸承部124的是前端部。
在第7圖之中以虛擬線300包圍的局部切開擴大圖中,尺寸W0是臂部120的寬度亦即在橫向B上的尺寸。尺寸W1是彼此相對向的壁面部123彼此之間的前方側的尺寸,尺寸W2是壁面部123彼此之間的後方側的尺寸。尺寸W0、W1、W2分別調整為尺寸W0小於尺寸W1,且大於尺寸W2
在第6圖中要開啟取出口21(參照第3圖、第4圖)時,使關閉的蓋部12往以箭頭E(參照第4圖、第7圖)表示的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蓋部12是以旋轉軸130為中心旋轉,藉由臂部120的連結部122從前方抵接於容器部11的內側輪廓線15a或其周邊的部位而停止,可以從取出口21取出面紙9(參照第4圖)。在使蓋部12旋轉時,位於旋轉軸130上方的被覆部12a的後方周緣部36b,一邊通過僅隔著具有尺寸F的間隙101的容器部11的內側輪廓線15a的上方一邊進行旋轉,來到後方周壁部16c的後方(請一併參照第2圖)。因而,即使間隙101為0.5-1.5mm左右的微細數值,被覆部12a在其旋轉時仍舊不會接觸到容器部11。蓋部12旋轉後的收納容器10,當將其從後方觀看時,成為容器部11之後 方周壁部16c和蓋部12之被覆部12a在上下方向上無縫隙地銜接的狀態,可以製造出容器部11和蓋部12具一體感的外觀。在容器部11和蓋部12的色調相同時,因其一體感更強烈而更加美觀。然而,即使容器部11和蓋部12為例如相反色的組件,容器部11和蓋部12所構成的雙色調顏色的外觀也會成為在上下方向A上不間斷的理想組件。
蓋部12是藉由彈簧構件40彈壓,但在容器部11形成有軸承部124的壁面部123,斜度成為彼此之間的尺寸從容器部11的前方朝後方逐漸變小般,換言之尺寸W2變成比尺寸W1小。由於臂部120的尺寸W0大於尺寸W2,所以在蓋部12開啟時,臂部120和壁面部123滑動地進行卡合,抑制受到彈壓的蓋部12開啟時的速度,而逐漸變慢。例如,即使受到彈壓的蓋部12開始彈開,在其開啟結束時速度仍會變慢,而不會使容器部11發生振動。
其中,在容器10,臂部120和壁面部123的卡合不限於圖示例的卡合。例如,也可以在臂部120及壁面部123的其中一方形成往橫向B的凸起部,在另一方形成該凸起部可嵌合的凹部,在蓋部120開啟結束時凸起部在凹部的周邊上滑動後嵌合於凹部,來實現臂部120和壁面部123的卡合。
8‧‧‧包裝體
9‧‧‧收納物品(面紙)
11‧‧‧容器部
12‧‧‧蓋部
14‧‧‧頂面部
15‧‧‧嵌合凹部
16a‧‧‧前方周壁部
16c‧‧‧後方周壁部
17‧‧‧間隔板
18‧‧‧(嵌合凹部的)上方部位
19‧‧‧(嵌合凹部的)下方部位
21‧‧‧取出口
22‧‧‧豎起部
24‧‧‧上方開口
25‧‧‧下方開口
27‧‧‧周緣部
27a‧‧‧連結部
28‧‧‧蓋部的外面部
29‧‧‧內面部
30‧‧‧垂下部
36‧‧‧旋轉軸
40‧‧‧彈簧構件
41‧‧‧彈性帶片之其中一方的端部
42‧‧‧彈性帶片之另一方的端部
46‧‧‧閂鎖
47‧‧‧卡合用凸起部
49‧‧‧(嵌合凹部的一部分)凹部
49a‧‧‧頂部開口
51‧‧‧閂鎖承受構件
51a‧‧‧(閂鎖承受構件的)前面部
52‧‧‧延伸部
53‧‧‧小凸起
54a‧‧‧隆起部
54b‧‧‧隆起部
70‧‧‧相當於閂鎖的正上方的部分
72‧‧‧周壁部
73‧‧‧頂板部
74‧‧‧空間

Claims (5)

  1. 一種收納容器,具有:容器部,具有彼此交叉的上下方向和橫向及前後方向,在頂面部上形成收納物品的取出口;以及蓋部,是可旋轉地安裝在前述容器部且將前述取出口開閉,其特徵為:將前述取出口關閉之狀態時的前述蓋部,具有:被覆部,是在前述容器部的後方部分形成往前述橫向延伸的後方周緣部且覆蓋前述取出口;以及臂部,是從前述被覆部朝下方和後方延伸,前述臂部是延伸至形成前述容器部的前述後方部分的後方周壁部的內側,從延伸至前述內側的臂部的前端部分別往前述橫向的兩側延伸凸出有旋轉軸,前述旋轉軸是位於前述被覆部的前述後方周緣部的下方,銜接於前述臂部的基端部的相反端部亦即前端部可旋轉地進入前述容器部之軸承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收納容器,其中,在前述蓋部關閉前述取出口的狀態時,前述臂部,具有:從前述被覆部往下方延伸的垂下部、以及從該垂下部的下端往前述後方延伸的連結部,從前述連結部延伸凸出前述旋轉軸,當前述蓋部往開啟方向旋轉時,前述連結部從該後方周壁部的前方抵接於前述容器部的前述後方周壁部而停止前述蓋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收納容器,其中,在前述蓋部為開啟的狀態時,前述蓋部的前述後方周緣部位於前述容器部的前述後方周壁部的後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的收納容器,其中,前述容器部具有形成前述軸承部且與前述臂部相對向的壁面部,當前述蓋部往開啟方向彈壓且往前述開啟方向旋轉時,前述壁面部和前述臂部卡合而抑制該蓋部的旋轉速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收納容器,其中,前述容器部中在前述橫向上前述壁面部彼此相對向,在從前述容器部的前方朝後方的方向上,前述壁面部傾斜成前述壁面部彼此的間隔逐漸變小,當前述蓋部往前述開啟方向旋轉時,藉著前述臂部在傾斜的前述壁面部上滑動,前述壁面部和前述臂部卡合。
TW105113991A 2015-05-21 2016-05-05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TWI680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3693 2015-05-21
JP2015103693A JP6550265B2 (ja) 2015-05-21 2015-05-21 蓋部を有する収納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4109A true TW201704109A (zh) 2017-02-01
TWI680915B TWI680915B (zh) 2020-01-01

Family

ID=5731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991A TWI680915B (zh) 2015-05-21 2016-05-05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50265B2 (zh)
TW (1) TWI680915B (zh)
WO (1) WO201618584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097A (zh) * 2018-11-29 2019-04-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机壳装置
TWI674830B (zh) * 2018-12-13 2019-10-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機殼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0410B2 (ja) * 2018-03-05 2022-04-2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6510696B1 (ja) 2018-03-05 2019-05-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80310A (en) * 1949-10-14 1951-12-25 Waterbury Co Inc Plastic snap hinge
US2702651A (en) * 1950-03-29 1955-02-22 Trig Corp Snap action hinge for box covers
JP4523202B2 (ja) * 1997-10-15 2010-08-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開閉自在容器
JP5349915B2 (ja) * 2008-11-14 2013-11-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開閉自在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097A (zh) * 2018-11-29 2019-04-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机壳装置
TWI674830B (zh) * 2018-12-13 2019-10-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機殼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50265B2 (ja) 2019-07-24
JP2016216099A (ja) 2016-12-22
WO2016185844A1 (ja) 2016-11-24
TWI680915B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04109A (zh) 具有蓋部的收納容器
EP2351692B1 (en) Freely opened/closed container
TWI648206B (zh) Storage container using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KR20110008147U (ko) 일회용 컵 뚜껑
KR20200123791A (ko) 가정용 박엽지 수납 용기
WO2020026718A1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2007112458A (ja) 家庭用薄紙収納容器
JP5166088B2 (ja) 家庭用薄紙収納容器
JP6574094B2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WO2016043188A1 (ja) 蓋部開閉構造とその構造を使用した分与容器
WO2020246311A1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KR200451988Y1 (ko) 플라스틱재 음식용기
JP2011251707A (ja) 飲料容器栓
JP5825814B2 (ja) 気密コンパクト
JP4771728B2 (ja) 湿潤材収納用容器及び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包装体
KR20170105238A (ko) 자동 열림 기능을 갖는 물티슈용 인출구 개폐장치
JP4928362B2 (ja) 薬液容器
JP2007112457A (ja) 家庭用薄紙収納容器
JP6036069B2 (ja) 押し釦付き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容器
WO2020246304A1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7307554B2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WO2020246287A1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7280952B2 (ja) 飲料容器
JP7048541B2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2021084673A (ja) 薄葉紙収納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