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6416A -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6416A
TW201636416A TW104144248A TW104144248A TW201636416A TW 201636416 A TW201636416 A TW 201636416A TW 104144248 A TW104144248 A TW 104144248A TW 104144248 A TW104144248 A TW 104144248A TW 201636416 A TW201636416 A TW 2016364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ontainer
containers
way stopcock
medium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ihiko Hata
Masahiro Murai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36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41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0Manifolds; Distribution pie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8Reaction vessel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在使用複數個容器進行細胞培養之情形時能夠將容器間的流路控制予以簡化。本發明,藉由導管將分別具備有一個內容物輸送用埠口之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具備有一個埠口的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三通活栓與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一個泵浦,並且當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2個之情形時,藉由導管將三通活栓以及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二培養容器予以連接;當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3個以上之情形時,於前一個所連接的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之間的導管上具備新增的三通活栓,反覆藉由導管將該新增的三通活栓與下一個培養容器予以連接,來將全部的培養容器連接於三通活栓,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Description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細胞培養技術,特別是關於在使用複數個培養容器與培養基供給容器時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近年,在醫藥物品的生產、或者基因治療、再生醫療、免疫療法等領域中,需要在人工環境下效率良好地大量培養細胞、或者組織、微生物等。在如此之細胞培養中,可採取以導管連接複數個容器而構成封閉系統環境,並在此等複數個容器間進行供液的方法。
具體上,例如是以導管將複數個培養袋與培養基供給袋連接,然後從培養基供給袋將培養基輸送至培養袋,並在培養袋中培養細胞,然後再將含有培養後的細胞與培養基的培養液(以下,將含有細胞與培養基之物,簡稱為培養液)輸送至培養面積更大的培養袋,以進行更進一步的細胞增殖等。
此時,為了在複數個袋間輸送內容物,若於各袋之間設置泵浦,就能夠有效率地進行內容物的輸送。 然而,對於此一方法,會產生成本升高,並且必須要有複雜的控制機構與許多機器的問題。
另一方面,藉由使導管分岐,雖能夠減少泵浦的台數。然而,此種情形時,就必須要有用以控制分岐後之導管流路的夾緊閥(pinch valve)等,還是會產生必須要有複雜控制機構及許多機器的問題。
在此,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用以在自動細胞培養裝置中使用之細胞培養用的容器組件。根據該細胞培養用組件,是可以一邊維持封閉系統,同時能夠在細胞培養中執行細胞注入、培養基追加、採樣、以至於回收。
[專利文獻1]國際專利公開2013/114845號冊子
然而,該細胞培養用組件,並非是用以簡化在細胞培養中之流路的控制機構而施有措施者。因此,在對複數個容器間的流路進行控制上,必須使用1個或是複數個泵浦,並且必須使用許多的夾件,而產生流路的控制機構更加複雜的課題。
在此,本發明者們在精心研究後,成功地藉由使用三通活栓來連接複數個容器,並且依供液順序將培養容器形成落差地配置,僅使用1台泵浦,便可簡易地控制流路, 終而完成本發明。
依據如此之本發明,從培養基供給容器對培養容器所進行之培養基的輸送是可以藉由泵浦來進行,而複數個培養容器間之培養液的輸送是可以藉由自然液體輸送來進行。又,可以不需要設置夾緊閥或夾件等,故可以大大地簡化控制機構。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情事所研創出來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可簡化使用複數個容器進行細胞培養時之容器間的流路控制。
本發明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使用培養基供給容器與複數個培養容器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且該培養基供給容器是具備有一個埠口,該複數個培養容器是分別各具備一個可被供給來自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培養基的內容物輸送用埠口,作為其方法為:藉由導管將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上述三通活栓與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一個泵浦,並且當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2個之情形時,藉由導管將上述三通活栓以及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二培養容器予以連接,當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3個以上之 情形時,於前一剛所連接的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之間的導管上新增具備三通活栓,反覆藉由導管將該新增三通活栓與下一個培養容器予以連接,將全部的培養容器連接於三通活栓,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依據本發明,是能夠簡化使用複數個容器進行細胞培養時之容器間的流路控制。
1、1a、1b‧‧‧培養容器
2、2a‧‧‧培養基供給容器
3、3a、3b‧‧‧三通活栓
4‧‧‧泵浦
5‧‧‧導管
6‧‧‧三通活栓
第1圖是顯示以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
第2圖是顯示以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平面圖。
第3圖是顯示以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
第4圖是顯示以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之較佳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面來進行說明。
首先,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有關「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之特徵進行概要說明。
於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使用培養基供給容器與複數個培養容器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且該培養基供給容器是具備有一個埠口,該複數個培養容器是分別各具備一個可被供給來自培養基供給容器之培養基的內容物輸送用埠口,其特徵為:
藉由導管將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三通活栓與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一個泵浦,並且當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2個之情形時,藉由導管將三通活栓以及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二培養容器予以連接;當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3個以上之情形時,於前一個所連接的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之間的導管上新增具備三通活栓,反覆藉由導管將該新增三通活栓與下一個培養容器予以連接,來將全部的培養容器連接於三通活栓,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又,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以實施以下方法為佳:將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以使先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比後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來配置,從先行連接之培養容器朝向後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液體輸送,是藉由基於水平位置的落差產生自然液體輸送所進行。
再者,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以實施以下方法為佳:藉由泵浦從最後所連接之培養容器經由三通活栓將培養液的上部清澄液體或是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基供給容器。
又,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以實施以下方法為佳:於培養基供給容器與泵浦之間的導管具備有三通活栓,藉由導管將具備一個埠口的一個或是兩個以上的其他培養基供給容器分別經由三通活栓連接於培養基供給容器,藉由泵浦從此等的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將培養基輸送至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依據如此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於封閉系統的細胞培養系統中,藉由僅使用1台泵浦,就能夠適宜地控制流路。
亦即,在此方法中,是使用三通活栓及1個泵浦來連接複數個容器,並且是依液體輸送的順序帶有落差地配置培養容器。
因此,培養基從培養基供給容器往培養容器的輸送,可以藉由泵浦來進行,並且在複數個培養容器間之培養液的輸送,是能夠藉由依據培養容器之水平位置的落差所產生的自然液體輸送來進行。又,依據此方法,由於不必使用夾緊閥或者夾件等,故能夠大大地簡化在以往為煩雜之流路的控制機構。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參照第1圖及第2圖進行說明。第1圖,是以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第2圖為該形態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所採用的細胞培養系統,是具備有2個培養容器。
亦即,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所採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係具備有: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培養基供給容器2、三通活栓3、泵浦4、以及連接此等構件的導管5。
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是中介三通活栓3由導管5所連接。於各容器,具備有用以與其他容器進行內容物之輸送的一個埠口,並於該埠口連接有導管5。
又,在三通活栓3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之間 的導管5上安裝有泵浦4。
再者,最初用以進行培養的(先行連接的)培養容器1的水平位置,是以比接下來次一用以進行培養的(後來連接的)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所配置。
對使用如此之細胞培養系統,在無菌環境下將含有細胞及培養基的培養液注入培養容器1,並使用導管5將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培養基供給容器2以及三通活栓3予以連接,而構成封閉系統。
又,於培養基供給容器2與三通活栓3之間安裝配置有泵浦4。再者,培養容器1的水平位置,是以比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還高的方式所配置。並且,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經由三通活栓3輸送至培養容器1,並在培養容器1中進行細胞的培養。
當在培養容器1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其次藉由自然液體輸送從培養容器1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容器1a,並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經由三通活栓3輸送至培養容器1a,並在培養容器1a中進行細胞的培養。
此時,在自然液體輸送之前,以先行攪拌在培養容器內的培養液為佳。又,對於進行自然液體輸送,是將載置有培養容器的架台,以使位在培養容器中的埠口成為下方之方式傾斜為佳。如此實施的話,就能夠有效率地進行培養容器之間的自然液體輸送。有關如此之自然液體輸送的手法,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亦可以同樣地進行。
再者,此時,為了加溫培養基,亦可以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先將培養基經由三通活栓3輸送至培養容器1,在培養容器1中使培養基被充分加溫之後,再藉由自然液體輸送將培養基輸送至培養容器1a。如此之培養基的加溫,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之各培養容器亦可以同樣地進行。
當在培養容器1a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藉由泵浦4從培養容器1a將培養液的上部清澄液經由導管5及三通活栓3,輸送至已空了的培養基供給容器2,而可以將培養容器1a的培養液予以濃縮。又,同樣地,也可以從培養容器1a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基供給容器2。
培養容器的容量及培養面積,是以後續所連接的培養容器能夠培養更多細胞之方式,來愈發增大後續所連接者為佳。
培養容器1及培養容器1a,是以軟性包裝材為材料形成為袋狀(袋型)為佳,並以可以確認內容物之方式,使其一部分或是全部具有透明性為佳。
又,此等之培養容器,在細胞培養上必須具有氣體透過性(氧氣及二氧化碳透過性),以在37℃、二氧化碳濃度5%的培養環境下進行使用為佳。再者,此等之培養容器,為了實現較高的細胞增殖效率,故以具有低細胞毒性、低溶出性、以及輻射滅菌適性者為佳。
作為可滿足如此條件的培養容器之材料者,以聚乙烯系樹脂為佳。作為該聚乙烯系樹脂者,可舉出: 聚乙烯、乙烯與α-烯烴的共聚合體、乙烯與醋酸乙烯的共聚合體、乙烯與丙烯酸、或者使用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與金屬離子的離子聚合物等。又,也可以使用聚烯烴、苯乙烯系合成橡膠、聚酯系熱可塑性合成橡膠、矽膠系熱可塑性合成橡膠、矽膠樹脂等。
培養容器的四邊可以藉由熱密封來製成加以密封者。培養容器之容納部的形狀,作為長方形狀亦可,又如第2圖所示,以朝向埠口逐漸地變窄之方式來構成為佳。又,培養容器,亦可藉由吹製成形而成為一體成型袋。
培養基供給容器2,為了使存放中之培養基的pH在培養期間中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以對氧氣及二氧化碳具備有氣體阻絕性者為佳。此乃是為了避免培養基中所含有之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釋出至空氣中,使得培養基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其結果造成pH上昇,故期望儘可能減少二氧化碳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的內部漏出至外部的情事。並期望防止培養基的氧化。
三通活栓3的種類並沒有特別地限定,但從易於實現在細胞培養系統中的封閉系統來考量,可以適宜地使用閉鎖式三通活栓。
又,泵浦4的種類並沒有特別地限定,但從同樣的觀點,可以適宜地使用蠕動泵浦等之軟管滾子泵浦。
導管5的材料,可配合使用環境適宜地選擇,但在CO2培養箱(incubator)內使用之情形時,特別 是以對氧氣及二氧化碳具有優秀氣體透過性者為佳。在CO2培養箱外使用之情形時,是以具有氣體阻絕性者為佳。例如,可以使用矽膠橡膠、軟質氯乙烯樹脂、聚丁二烯樹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體、氯化聚乙烯樹脂、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熱可塑性合成橡膠、聚酯系熱可塑性合成橡膠、矽膠系熱可塑性合成橡膠、苯乙烯系合成橡膠等。又,作為苯乙烯系合成橡膠者,例如,可以使用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
特別是,對於導管5中之安裝在泵浦的部分可以適宜地使用矽膠導管,對於其他部分則可以適宜地使用軟質氯乙烯樹脂導管。
在本實施形態中之培養細胞的種類並沒有特別地限定,是能夠適宜地培養,例如淋巴球等之浮游系細胞、或者皮膚細胞、角膜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間葉系幹細胞等之黏著系細胞。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對於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參照第3圖進行說明。第3圖,是以本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是具備有3個 培養容器。
亦即,如第3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所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係具備有: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培養容器1b、培養基供給容器2、三通活栓3、三通活栓3a、泵浦4、以及連接此等構件的導管5。
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是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中介三通活栓3由導管5所連接。並且,三通活栓3與三通活栓3a是藉由導管5所連接,培養容器1a與三通活栓3a與培養容器1b是藉由導管5所連接。於各容器,具備有用以與其他容器進行內容物之輸送的一個埠口,並於該埠口連接有導管5。
又,在三通活栓3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之間的導管5上安裝有泵浦4。
再者,最初用以進行培養的(先行連接的)培養容器1的水平位置,是以比下一個用以進行培養的(後來連接的)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所配置;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是以比下一個用以進行培養的(更後來連接的)培養容器1b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所配置。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也可以將培養容器設置4個以上,與培養容器1a、培養容器1b同樣地,中介三通活栓藉由導管5連接於培養容器1及培養基供給容器2而構成。此情形時,與培養容器1a、培養容器1b同樣地,先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是以比後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所配置,以將細胞懸濁液 設成能夠從先行連接的培養容器自然液體輸送至後續連接的培養容器為佳。
又,在最後進行培養的培養容器中,以具備有採樣用之另一個埠口,並於該埠口連接採樣導管為佳。
對使用如此之細胞培養系統,在無菌環境下將含有細胞及培養基的培養液注入培養容器1,並使用導管5將培養容器1、培養容器1a、培養容器1b、培養基供給容器2、三通活栓3、以及三通活栓3a予以連接而構成封閉系統。
又,於培養基供給容器2與三通活栓3之間安裝配置有泵浦4。再者,培養容器1的水平位置,是以比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還高的方式所配置;培養容器1a的水平位置,是以比培養容器1b的水平位置還高的方式所配置。並且,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經由三通活栓3輸送至培養容器1,並在培養容器1中進行細胞的培養。
當在培養容器1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其次藉由自然液體輸送從培養容器1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容器1a,並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經由三通活栓3、3a輸送至培養容器1a,並在培養容器1a中進行細胞的培養。
又,當在培養容器1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其次藉由自然液體輸送從培養容器1a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容器1b,並藉由泵浦4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經由三通 活栓3、3a輸送至培養容器1b,並在培養容器1b中進行細胞的培養。
當在培養容器1b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藉由泵浦4從培養容器1b將培養液的上部清澄液經由三通活栓3a及三通活栓3,輸送至已空了的培養基供給容器2,而可以將培養容器1b中的培養液予以濃縮。又,同樣地實施,也可以從培養容器1b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基供給容器2。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培養容器設置有4個以上之情形時,亦與上述同樣地,藉由自然液體輸送從先行連接的培養容器將培養液輸送至後續連接的培養容器,並在後續連接的培養容器中進行細胞培養。然後,當在最後所連接之培養容器中的細胞培養結束時,藉由泵浦4從該培養容器將培養液的上部清澄液經由複數個三通活栓,輸送至已空了的培養基供給容器2,而可以將該培養容器中的培養液予以濃縮。又,同樣地實施,也可以從該培養容器將培養液輸送至培養基供給容器2。
在本實施形態中之培養細胞的種類並沒有特別地限定,是能夠適宜地培養,例如淋巴球等之浮游系細胞。
此情形時,可將培養容器1適宜地使用作為:用以使受到損傷的細胞恢復功能的養護培養以及用以擴大培養的容器。亦即,從患者採取的細胞、或者如在凍結保存後進行解凍後的細胞般之受到損傷而功能衰弱的細胞,直接於 該狀態下即使要使其活化亦無法充分地進行,因而無法使用在細胞的大量培養。在此,為了使如此的細胞增殖,故在細胞培養的初期階段,進行培養步驟(養護培養步驟),以使細胞原本的功能得以恢復地一邊養護該細胞同時進行培養。然後,細胞原本的功能恢復後,細胞增殖進展至某一程度之後再擴大培養面積,進行培養步驟(擴大培養步驟)持續進行細胞培養至成為預定的細胞密度為止。因此,此情形時,培養容器1,是以具備有能夠擴大培養面積者為佳,其方法並沒有特別地限定。
又,此情形時,培養容器1a,係使用作為:在用以使細胞活化之培養步驟(活化培養步驟)所使用的活化培養容器為佳。在如此之培養容器1a內的底面上,可固態化有抗CD3抗體等之使細胞活化的物質,使被容納於培養容器1a的細胞,與該物質結合而被活化。抗CD3抗體,是適宜地被使用在用以使淋巴球活化上。
再者,此情形時,培養容器1b,係使用作為:在用以使細胞大量增殖之培養步驟(增幅培養步驟)所使用的增幅培養容器為佳。
又,培養容器1a的容量,以比培養容器1的容量還大為佳,例如可以適宜地採用培養容器1之容量的2倍以上者。又,培養容器1b,由於是用以使細胞大量增殖所使用,故以使用容量特大者為佳,例如可以適宜地採用培養容器1a之容量的10倍左右者。
又,於本實施形態,是能夠培養皮膚細胞、 角膜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間葉系幹細胞等之黏著系細胞。此情形時,例如在培養基供給容器2與泵浦4之間的導管5上具備有三通活栓,以經由該三通活栓地連接:酵素溶液供給容器與阻礙劑溶液供給容器來構成為佳,其中該酵素溶液供給容器,係封入有用以使細胞從培養容器的內面剝離的酵素溶液;該阻礙劑溶液供給容器,係封入有用以阻礙該酵素作用的阻礙劑溶液。再者,亦能夠以同樣的方式連接洗淨液供給容器、廢液回收容器等之其他的容器。
此情形時,培養容器的容量及培養面積,為了可以有效率地進行繼代培養等,以愈後續連接者愈大為佳。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於培養容器的材料或者性質、形態等,是可以實施成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者。又,對於培養基供給容器2的性質、三通活栓3與泵浦4的種類、導管5的材料亦是可以實施成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者。
(第三實施形態)
其次,對於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參照第4圖進行說明。第4圖,是以本實施形態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所使用之容器的連接關係的正面圖。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是具備有3個培養容器,並具備有2個培養基供給容器。對於其他之 點,則與第二實施形態實施成相同者。
亦即,如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所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是在第二實施形態之構成上,再加上具備有三通活栓6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a,三通活栓3與三通活栓6是由導管5所連接,且培養基供給容器2、三通活栓6、以及培養基供給容器2a是藉由導管5所連接。
此等培養基供給容器的性質,是可以實施成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者。又,於培養基供給容器2以及培養基供給容器2a,可以封入相同的培養基,也可以封入不同的培養基。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以將培養基供給容器設置3個以上,並與培養基供給容器2a同樣地,藉由導管5經由三通活栓連接於培養基供給容器2及各培養容器而構成。
如此之本實施形態,在對複數個培養容器供給不同的培養基之情形時,尤其可以適宜地使用。
例如,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a將培養基供給至培養容器1及培養容器1a,可以在培養容器1中進行上述之養護培養步驟以及擴大培養步驟,在培養容器1a中進行上述的活化培養步驟。又,接著從培養基供給容器2將培養基供給至培養容器1b,可以在培養容器1b中進行上述的增幅培養步驟等。
以上,對於本發明,是顯示較佳實施形態並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前述之實施形態所限定,在本 發明的範圍內當然能夠進行各種變更實施。
例如,於第一實施形態中,具備有如第三實施形態般的複數個培養基供給容器,再者,是能夠具備有其他的容器作為其構成等來進行適當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對於使用複數個培養容器,在以封閉系統大量地培養細胞之基因治療、免疫療法、再生醫療、或者抗體醫藥生產等能夠適宜地利用。
本專利說明書所記載之文獻與說明書之內容全部援用巴黎公約所規範之本案優先權基礎的日本專利申請案。
1、1a、1b‧‧‧培養容器
2‧‧‧培養基供給容器
3、3a‧‧‧三通活栓
4‧‧‧泵浦
5‧‧‧導管

Claims (6)

  1. 一種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是使用培養基供給容器與複數個培養容器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且該培養基供給容器是具備有一個埠口,該複數個培養容器是分別各具備一個可被供給來自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培養基的內容物輸送用埠口,其特徵為:藉由導管將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上述三通活栓與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一個泵浦,並且當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2個之情形時,藉由導管將上述三通活栓以及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第二培養容器予以連接,當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之培養容器的個數為3個以上之情形時,於前一個所連接的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之間的導管上新增具備三通活栓,反覆藉由導管將該新增三通活栓與下一個培養容器予以連接,來將全部的培養容器連接於三通活栓,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 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中,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是由第一培養容器及第二培養容器所組成,藉由導管將上述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上述三通活栓與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1個泵浦,並且藉由導管將上述三通活栓與上述第二培養容器予以連接,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上述第一培養容器與上述第二培養容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中,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是由第一培養容器、及第二培養容器、以及第三培養容器所組成,藉由導管將上述第一培養容器、及三通活栓、以及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予以連接,且在上述三通活栓與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之間配置1個泵浦,並且藉由導管將上述三通活栓與其他的三通活栓予以連接,且藉由導管將上述第二培養容器、及上述其他的三通活栓、以及上述第三培養容器予以連接,藉由泵浦將培養基從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輸送至上述第一培養容器、及上述第二培養容器、以及上述第三培養容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於 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中,將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以使先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比後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水平位置還高之方式來配置,從先行連接之培養容器朝向後續連接之培養容器的液體輸送,是由基於水平位置的落差產生自然液體輸送所進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中,藉由泵浦從最後所連接之培養容器經由三通活栓將培養液的上部清澄液體或是培養液輸送至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其中,於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與泵浦之間的導管具備有三通活栓,於上述培養基供給容器,藉由導管將具備一個埠口的一個或是兩個以上的其他培養基供給容器分別經由三通活栓予以連接,藉由泵浦從此等的培養基供給容器經由三通活栓,將培養基輸送至上述複數個培養容器中的各培養容器。
TW104144248A 2015-01-30 2015-12-29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TW201636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7826A JP5962790B1 (ja) 2015-01-30 2015-01-30 細胞培養における複数容器間の送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416A true TW201636416A (zh) 2016-10-16

Family

ID=5654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248A TW201636416A (zh) 2015-01-30 2015-12-29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2651A1 (zh)
EP (1) EP3252147A4 (zh)
JP (1) JP5962790B1 (zh)
KR (1) KR20170093866A (zh)
CN (1) CN107208048A (zh)
TW (1) TW201636416A (zh)
WO (1) WO20161212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4447B2 (ja) * 2014-03-28 2018-11-21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WO2020009017A1 (ja) * 2018-07-05 2020-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装置及び撹拌方法
CN110305789A (zh) * 2019-07-09 2019-10-08 上海华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组免疫培养三联袋及其应用
CN110484447A (zh) * 2019-08-30 2019-11-22 英诺维尔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物制品生产的逐级放大系统
KR102383015B1 (ko) * 2020-03-23 2022-04-05 프레스티지바이오로직스 주식회사 항체 의약품 제조 공정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 무균 연결 시스템 및 무균 연결 방법
GB2614465A (en) * 2021-07-06 2023-07-05 Cellularorigins Ltd Bioprocessing system
GB2614464A (en) * 2021-07-06 2023-07-05 Cellularorigins Ltd Bioprocess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7194A (en) * 1986-05-12 1990-06-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metering nutrient media to cell culture containers
US4829002A (en) * 1986-05-12 1989-05-09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metering nutrient media to cell culture containers and method
JP4225924B2 (ja) * 2004-01-19 2009-02-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継代培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継代培養方法
FR2906258B1 (fr) * 2006-09-22 2008-12-19 Maco Pharma Sa Procede de renouvellement d'un milieu biologique dans lequel des cellules sont en suspension
US20140072954A1 (en) * 2011-04-11 2014-03-13 Kaneka Corporation Mononuclear cell preparation material and mononuclear cell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same
KR101909000B1 (ko) * 2012-02-01 2018-10-17 도요세이칸 그룹 홀딩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포 배양용 키트 및 세포 배양용 키트의 사용 방법
WO2014136581A1 (ja) * 2013-03-06 2014-09-1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多能性幹細胞の培養システム及び多能性幹細胞の継代方法
JP6424447B2 (ja) * 2014-03-28 2018-11-21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52147A1 (en) 2017-12-06
US20180002651A1 (en) 2018-01-04
EP3252147A4 (en) 2018-09-26
CN107208048A (zh) 2017-09-26
JP5962790B1 (ja) 2016-08-03
JP2016140298A (ja) 2016-08-08
WO2016121295A1 (ja) 2016-08-04
KR20170093866A (ko)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6416A (zh) 於細胞培養中之複數個容器間的供液方法
JP7043115B2 (ja) 細胞培養用バッグアセンブリ
TWI652341B (zh) Cell culture method, and cell culture system
JP6326817B2 (ja) 細胞培養用キットの使用方法
CN106170540B (zh) 多腔室培养容器以及细胞培养方法
JP5892216B1 (ja)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液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US6670175B2 (en) Cryopreservation bag assembly for mammalian cell lines
US11414637B2 (en) Cell culture vessel, support jig for cell culture vessel and cell culture method
CA2958149C (en) Novel cryopreservation bag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for closed system, high capacity cell-banking
JP2015188391A (ja)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2015188390A (ja)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TWM434774U (en) Suspension type closed cell culturing system allowing supply of culture additive
JP2007125037A (ja) 哺乳動物細胞株のための低温保存袋アセンブリ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