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4677A -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4677A
TW201634677A TW105103360A TW105103360A TW201634677A TW 201634677 A TW201634677 A TW 201634677A TW 105103360 A TW105103360 A TW 105103360A TW 105103360 A TW105103360 A TW 105103360A TW 201634677 A TW201634677 A TW 2016346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retardant
mass
component
parts
retarda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5292B (zh
Inventor
Tetsuo Kamimoto
Shinichi Ishikawa
Yutaka Yonezawa
Kei Asai
Original Assignee
Ad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eka Corp filed Critical Adek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3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4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2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2Organic and inorganic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62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1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K5/543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oxygen in a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2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0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2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666/00Composition of polymers characterized by a further compound in the blend, be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66Substan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84Flame-proofing or flame-retarding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難燃劑組合物,其含有20~50質量份之(A)成分: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三聚氰胺鹽、50~80質量份之(B)成分: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哌□鹽(其中,(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為100質量份)、0.01~5.0質量份之(C)成分:矽烷偶合劑及0.01~1.0質量份之(D)成分: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通式(1)之詳細內容如本說明書所記載。

Description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合成樹脂用難燃劑組合物及調配有該難燃劑組合物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詳細而言係關於起塵較少而處理性優異、進而不會發生結塊等而保存穩定性優異之難燃劑組合物及調配有該難燃劑組合物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先前,合成樹脂因優異之化學、機械特性而廣泛地用於建材、汽車零件、包裝用材料、農業用材料、家電製品之外殼材料、玩具等。但是,許多合成樹脂為可燃性物質,根據用途而不可缺少難燃化。而且,作為難燃化方法,廣泛已知有將鹵素系難燃劑、以紅磷或多磷酸銨等多磷酸系難燃劑為代表之無機磷系難燃劑、以三芳基磷酸酯化合物為代表之有機磷系難燃劑、金屬氫氧化物或作為難燃助劑之氧化銻、三聚氰胺化合物單獨或組合使用之方法。
尤其是以多磷酸或焦磷酸與含氮化合物之鹽作為主成分之藉由在燃燒時形成表面膨脹層(Intumescent),抑制分解生成物之擴散或傳熱而發揮出難燃性之膨大系難燃劑具有優異之難燃性,例如記載於US2003/088000號公報中。(專利文獻1)
進而,為了改良該膨大系難燃劑之粉體特性或加工性、調配至樹脂中之情形時之樹脂物性,提出有高級脂肪族羧酸酯等之添加、或聚矽氧油或矽烷偶合劑之添加等。(專利文獻2~4)
然而,該等先前之膨大系難燃劑存在如下問題:於使用時產生 起塵等,其處理性並未充分得到解決,又,即便可改善起塵,於保存時亦發生結塊等,於保存穩定性方面產生問題,進而對難燃性亦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變得需要起塵等較少且處理性優異,不產生結塊等而保存穩定性優異,具有優異之難燃性之難燃劑。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US2003/0880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US2005/0256234號公報
專利文獻3:US2007/017615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8-208269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起塵較少而處理性優異、進而無結塊等而保存穩定性亦優異之難燃劑組合物。又,其目的在於提供調配有該難燃劑組合物之難燃性優異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努力研究,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難燃劑組合物作為第1發明,其含有20~50質量份之下述(A)成分、50~80質量份之下述(B)成分(其中,(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為100質量份)、0.01~5.0質量份之下述(C)成分及0.01~1.0質量份之下述(D)成分。
(A)成分: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三聚氰胺鹽
(B)成分: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哌
(C)成分:矽烷偶合劑
(D)成分: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
(通式(1)中,n表示2~6之整數,m表示1~3之整數,R1表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
又,本發明提供上述(C)成分為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之上述難燃劑組合物作為第1發明之較佳形態。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難燃劑組合物作為第2發明,其含有20~50質量份之下述(A)成分、50~80質量份之下述(B)成分(其中,(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為100質量份)、0.01~1.0質量份之下述(E)成分。
(A)成分: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三聚氰胺鹽
(B)成分: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哌
(E)成分: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
(通式(2)中,o表示10~20之整數,R2表示碳原子數為1~8之烷基)
又,本發明提供進而含有0.01~10質量份之聚矽氧油作為(F)成 分的上述難燃劑組合物作為第2發明之較佳形態。
又,本發明提供進而含有0.01~10質量份之氧化鋅作為(G)成分的上述難燃劑組合物作為第1發明及第2發明之較佳形態。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作為第3發明,其含有合成樹脂及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合成樹脂為聚烯烴系樹脂之上述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作為第2發明之較佳形態。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形體作為第4發明,其係上述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起塵較少而處理性優異、進而不會發生結塊等而保存穩定性優異、可對合成樹脂賦予優異之難燃性的難燃劑組合物。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難燃性優異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具有難燃性之成形體。
以下,基於較佳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第1發明及第2發明係關於難燃劑組合物者。於第1發明及第2發明中,所謂難燃性意指物質難以著火,又,即使著火並持續燃燒,燃燒速度亦非常慢,其後自熄滅之性質,較佳為至少具有依據實施例中所記載之UL-94V標準之燃燒等級中之V-2級,所謂難燃劑組合物意指含有1種以上難燃劑之組合物。
首先,對第1發明進行說明。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用作(A)成分之三聚氰胺鹽係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該等可單 獨使用亦可以混合物之形式使用。該等中,就難燃性、處理性、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焦磷酸三聚氰胺。於以混合物之形式使用該等之情形時,焦磷酸三聚氰胺之含有比例越高越好。又,焦磷酸三聚氰胺之焦磷酸與三聚氰胺之比以莫耳比計較佳為1:2。
該等磷酸與三聚氰胺之鹽亦可藉由使各自所對應之磷酸或磷酸鹽與三聚氰胺進行反應而獲得,(A)成分中使用之三聚氰胺鹽較佳為使正磷酸1三聚氰胺加熱縮合而獲得之焦磷酸三聚氰胺或多磷酸三聚氰胺,尤佳為焦磷酸三聚氰胺。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用作(B)成分之哌鹽係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以混合物之形式使用。該等中,就難燃性、處理性、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焦磷酸哌,於以混合物之形式使用之情形時,焦磷酸哌之含有比例越高越好。又,焦磷酸哌之焦磷酸與哌之比以莫耳比計較佳為1:1。
該等磷酸與哌之鹽亦可藉由使各自所對應之磷酸或磷酸鹽與哌進行反應而獲得,(B)成分中使用之哌鹽較佳為使2正磷酸1哌加熱縮合而獲得之焦磷酸哌或多磷酸哌,尤佳為焦磷酸哌
關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A)成分與(B)成分之含量,將(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設為100質量份,(A)成分為20~50質量份、(B)成分為50~80質量份,較佳為(A)成分為30~45質量份、(B)成分為55~70質量份。
其次,對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C)成分進行說明。
於本發明中,使用矽烷偶合劑作為(C)成分。
作為矽烷偶合劑,例如具有烯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辛烯基三甲氧 基矽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具有丙烯醯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具有胺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三乙氧基矽烷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基胺、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N'-雙[3-(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乙二胺、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之鹽酸鹽等,具有異氰尿酸酯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異氰尿酸三(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酯,具有巰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脲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硫醚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丙基)四硫醚,具有硫酯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辛醯硫基-1-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具有異氰酸基之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異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異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該等矽烷偶合劑中,就難燃性、處理性、進而防止難燃劑粉末之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更佳為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 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矽烷。
上述矽烷偶合劑可使用市售品,若列舉其例,則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10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71、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300、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XL10、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210等,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E-10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51、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519、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56、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220等,乙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可列舉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62,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72,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2171、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XL12等,辛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1083,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825,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1403,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KBM-5103,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502、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33等,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5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74、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30、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31、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710等,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可列舉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E-502,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E-5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Y-9936,甲基丙烯醯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5803,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3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86、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43、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530等,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402、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44、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520等,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4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87、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40、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80、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510等,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E-402,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E-4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871、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82等,縮水甘油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4803,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602、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2120、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95、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10等,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6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120、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122、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20、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94、旭化成瓦克矽酮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91、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20等,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KBM-9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110、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610、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60等,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KBE-9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100、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11、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30等,3-三乙氧基矽烷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基胺可列舉KBE-9103、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40等,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M-57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Y-9669、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883等,N,N'-雙[3-(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乙二胺可列舉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XS1003,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之鹽酸鹽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M-575、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32、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350等,三(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異氰尿酸酯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M-9659,3-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M-802、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852,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M-803、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89、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062、日美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ila-Ace S810等,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891、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Z-6911,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160,3-脲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E-585,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丙基)四 硫醚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E-846,3-辛醯硫基-1-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LINK599,3-異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BE-9007、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A-1310等,3-異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可列舉邁圖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製造之Y-5187、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GENIOSIL GF40等。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C)成分之矽烷偶合劑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而為0.01~5.0質量份,就難燃性、處理性、進而防止難燃劑粉末之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05~3.0質量份、更佳為0.1~2.0質量份。若未達0.01質量份,則難燃劑粉末凝聚,保存穩定性惡化,若超過5.0質量份,則會對難燃性產生不良影響。
其次,對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D)成分進行說明。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D)成分為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
(通式(1)中,n表示2~6之整數,m表示1~3之整數,R1表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
上述通式(1)中,作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可為直鏈烷基亦可為支鏈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等。就 難燃性、尤其是處理性與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R1較佳為丁基。
上述通式(1)中,就難燃性、尤其是處理性與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n較佳為4。又,於上述通式(1)中,就難燃性、尤其是處理性與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m較佳為2。
第1發明之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之化合物No.1~No.22等化合物。
[化5]
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可藉由先前公知之方法而製造。
若列舉其製造方法之例,可使碳原子數為4~8之脂肪族二羧酸與烷基之碳原子數為1~6之二乙二醇單烷基醚或乙二醇單烷基醚或三乙二醇單烷基醚進行酯化反應。酯化反應可使用通常所使用之觸媒。
作為製造時所使用之碳原子數為4~8之脂肪族二羧酸,例如可列舉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該等脂肪族二羧酸亦可為脂肪族二羧酸之衍生物(例如酸酐、烷基酯、鹼金屬鹽、醯鹵等)。
若列舉製造時所使用之烷基之碳原子數為1~6之二乙二醇單烷基醚之例,則可列舉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戊醚、二乙二醇單己醚、二乙二醇單異丙醚等;若列舉烷基之碳原子數為1~6之乙二醇單烷基醚之例,則可列舉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丙醚、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戊醚、乙二醇單己醚、乙二醇單異丙醚等;若列舉烷基之碳原子數為1~6之三乙二醇單烷基醚之例,則可列舉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三乙二醇單丙醚、三乙二醇單丁醚、三乙二醇單戊醚、三乙二醇單己醚、三乙二醇單異丙醚等。
例如於製造上述化合物No.1之情形時,可藉由使1mol己二酸與2mol二乙二醇單丁醚進行酯化反應而獲得。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D)成分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而為0.01~1.0質量份,就難燃性、處理性、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05~0.5質量份、更佳為0.1~0.5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0.3質量份。若未達0.01質量份,則無法抑制起塵而處理性惡化,若超過1.0質量份,則會對保存穩定性與難燃性產生不良影響。
較佳為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進而含有作為難燃助劑之氧化鋅作為(G)成分。該氧化鋅亦可進行表面處理。氧化鋅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氧化鋅1種(三井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部分覆膜型氧化鋅(三井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Nanofine 50(平均粒徑為0.02μm之超微粒子氧化鋅:堺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Nanofine K(平均粒徑為0.02μm之矽酸鋅覆膜之超微粒子氧化鋅:堺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G)成分之氧化鋅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就難燃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5~1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1.0~7.5質量份。
又,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抗滴落劑。抗滴落劑可列舉氟系抗滴落劑或層狀矽酸鹽、矽橡膠類等。
作為上述氟系抗滴落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六氟丙烯等氟系樹脂或全氟甲磺酸鈉鹽、全氟正丁磺酸鉀鹽、全氟第三丁磺酸鉀鹽、全氟辛磺酸鈉鹽、全氟-2-乙基己磺酸鈣鹽等全氟烷磺酸鹼金屬鹽化合物或全氟烷磺酸鹼土金屬鹽等。
作為上述層狀矽酸鹽,可列舉:蒙脫石、皂石、鋰膨潤石、鋁膨潤石、矽鎂石、綠脫石等膨潤石系黏土礦物、蛭石、多水高嶺土、膨潤性雲母、滑石等,亦可為於其層間夾入有機陽離子、四級銨陽離子、鏻陽離子者。
上述抗滴落劑中,尤佳為氟系抗滴落劑,其中就抗滴落性之方面而言,最佳為聚四氟乙烯。
含有抗滴落劑之情形時之抗滴落劑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05~5質量份、更佳為0.01~5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05~3質量份、最佳為0.1~1質量份。若未達0.005質量份,則抗滴落效果並不充分,若超過5質量份,則有使樹脂之特性降低之情形。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為了改善耐水性等而視需要調配聚矽氧油,作為聚矽氧油之例,可列舉聚矽氧烷之側鏈、末端均為甲基之二甲基聚矽氧油、聚矽氧烷 之一部分側鏈為苯基之甲基苯基聚矽氧油、聚矽氧烷之一部分側鏈為氫之甲基氫化聚矽氧油等或該等之共聚物,又,亦可使用於該等之一部分之側鏈及/或末端導入有機基之胺改性、環氧改性、脂環式環氧改性、羧基改性、甲醇改性、巰基改性、聚醚改性、長鏈烷基改性、氟烷基改性、高級脂肪酸酯改性、高級脂肪醯胺改性、矽烷醇改性、二醇改性、酚改性及/或芳烷基改性之改性聚矽氧油。
若列舉上述聚矽氧油之市售品之具體例,則二甲基聚矽氧油可列舉KF-96(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965(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968(信越化學(股份)製造)等,甲基氫化聚矽氧油或具有甲基氫化聚矽氧烷結構之聚矽氧油可列舉KF-99(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9901(信越化學(股份))、HMS-151(Gelest公司製造)、HMS-071(Gelest公司製造)、HMS-301(Gelest公司製造)、DMS-H21(Gelest公司製造)等,甲基苯基聚矽氧油之例可列舉KF-50(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53(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54(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56(信越化學(股份)製造)等,環氧改性品例如可列舉X-22-343(信越化學(股份)製造)、X-22-2000(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101(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102(信越化學(股份)製造)、KF-1001(信越化學(股份)製造),羧基改性品例如可列舉X-22-3701E(信越化學(股份)製造),甲醇改性品例如可列舉X-22-4039(信越化學(股份)製造)、X-22-4015(信越化學(股份)製造),胺改性品例如可列舉KF-393(信越化學(股份)製造)等。
含有上述聚矽氧油之情形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1~5.0質量份、更佳為0.05~3.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2.0質量份。
又,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多元醇化合物作為難燃性助劑。多元醇化合物係鍵結有複數個羥基之化合物,例如為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 醇、聚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二(三羥甲基丙烷)、1,3,5-三(2-羥基乙基)異氰尿酸酯(THEIC)、聚乙二醇、甘油、二甘油、甘露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山梨糖醇、赤藻糖醇、木糖醇、木糖、蔗糖(sucrose)、海藻糖、肌醇、果糖、麥芽糖、乳糖等。該等多元醇化合物中,較佳為選自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聚季戊四醇等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之縮合物之群中之一種以上,尤佳為二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之縮合物,最佳為二季戊四醇。又,亦可適宜地使用THEIC及山梨糖醇。
含有上述多元醇化合物之情形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5~15質量份、更佳為2~12質量份、進而更佳為5~10質量份。
又,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潤滑劑。作為此種潤滑劑,可列舉:液態石蠟、天然石蠟、微蠟、合成石蠟、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乙烯蠟等純烴系潤滑劑;鹵化烴系潤滑劑;高級脂肪酸、羥基脂肪酸等脂肪酸系潤滑劑;脂肪醯胺、雙脂肪醯胺等脂肪醯胺系潤滑劑;脂肪酸之低級醇酯、甘油酯等脂肪酸之多元醇酯、脂肪酸之聚二醇酯、脂肪酸之脂肪醇酯(酯蠟)等酯系潤滑劑;金屬皂、脂肪醇、多元醇、聚二醇、聚甘油、脂肪酸與多元醇之部分酯、脂肪酸與聚二醇、聚甘油之部分酯系潤滑劑,或聚矽氧油、礦物油等。潤滑劑亦可為2種以上。
含有上述潤滑劑之情形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5~10質量份,更佳為0.1~5質量。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進而使用不含鹵素之有機或無機系之難燃劑或難燃助劑之一種以上。作為該等難燃劑/難燃助劑,可列舉:含有三環之化合物、金屬氫氧化物、磷酸酯系難燃劑、縮合磷酸酯系難燃劑、磷酸鹽系難 燃劑、無機磷系難燃劑、二烷基次膦酸鹽、聚矽氧系難燃劑、金屬氧化物、硼酸化合物、膨脹性石墨、其他無機系難燃助劑、其他有機系難燃劑等。
作為上述含有三環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二醯胺、苯并胍胺、乙胍、鄰苯二胍胺、三聚氰胺氰尿酸酯、伸丁基二胍胺、降冰片烯二胍胺、亞甲基二胍胺、伸乙基二(三聚氰胺)、三亞甲基二(三聚氰胺)、四亞甲基二(三聚氰胺)、六亞甲基二(三聚氰胺)、1,3-伸己基二(三聚氰胺)等。
作為上述金屬氫氧化物,可列舉: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氫氧化鋅、Kisuma 5A(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氫氧化鎂之商標)等。
作為上述磷酸酯系難燃劑之例,例如可列舉: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氯乙基)酯、磷酸三(二氯丙基)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酯二苯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辛酯二苯酯、磷酸二甲苯酯二苯酯、磷酸三(異丙基苯基)酯、磷酸2-乙基己酯二苯酯、磷酸第三丁基苯酯二苯酯、磷酸雙(第三丁基苯基)酯苯酯、磷酸三(第三丁基苯基)酯、磷酸異丙基苯酯二苯酯、磷酸雙(異丙基苯基)酯二苯酯、磷酸三(異丙基苯基)酯等。
作為上述縮合磷酸酯系難燃劑之例,可列舉:1,3-伸苯基雙(二苯基磷酸酯)、1,3-伸苯基雙(二-二甲苯基磷酸酯)、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等。
作為上述無機磷系難燃劑,可列舉紅磷。
作為上述二烷基次膦酸鹽,可列舉:二乙基次膦酸鋁、二乙基次膦酸鋅等。
作為上述其他無機系難燃助劑,例如可列舉:氧化鈦、氧化 鋁、氧化鎂、水滑石等無機化合物、及其表面處理品。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使用TIPAQUER-680(石原產業(股份)製造之氧化鈦之商標)、Kyowamag 150(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氧化鎂之商標)、DHT-4A(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4(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之鋅改性水滑石之商標)等各種市售品。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亦可視需要調配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醚系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系光穩定劑、抗老化劑等。該等成分可預先調配至本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之時調配至合成樹脂中。較佳為藉由調配該等而使合成樹脂穩定化。
作為上述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苯酚、膦酸二硬脂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酯、1,6-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胺]、4,4'-硫雙(6-第三丁基間甲酚)、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第三丁基間甲酚)、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酚)、2,2'-亞乙基雙(4-第二丁基-6-第三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第三丁基苄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尿酸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2,4,6-三甲基苯、2-第三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酚、(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硬脂酯、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基]甲烷、硫代二乙二醇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對苯二甲酸雙[2-第三丁基-4-甲基-6-(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 乙基]異氰尿酸酯、3,9-雙[1,1-二甲基-2-{(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三乙二醇雙[(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等。關於該等酚系抗氧化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作為上述磷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亞磷酸三[2-第三丁基-4-(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硫基)-5-甲基苯基]酯、亞磷酸三癸酯、亞磷酸辛酯二苯酯、亞磷酸二癸酯單苯酯、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6-三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十三烷基)亞異丙基聯苯酚二亞磷酸酯、四(十三烷基)-4,4'-正亞丁基雙(2-第三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烷基)-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伸聯苯基二亞膦酸二酯、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2,2'-亞甲基雙(4,6-第三丁基苯基)-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第三丁基苯基)-十八烷基亞磷酸酯、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氟亞磷酸酯、三(2-[(2,4,8,10-四第三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烯-6-基)氧基]乙基)胺、2-乙基-2-丁基丙二醇與2,4,6-三第三丁基苯酚之亞磷酸酯等。關於該等磷系抗氧化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作為上述硫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類,及季戊四醇四(β-烷硫基丙酸酯)類。關於該等硫醚系抗氧化 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作為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5,5'-亞甲基雙(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2-羥基二苯甲酮類;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異丙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4-第三辛基-6-(苯并三唑基)苯酚)、2-(2'-羥基-3'-第三丁基-5'-羧基苯基)苯并三唑等2-(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類;水楊酸苯酯、間苯二酚單苯甲酸酯、3,5-二第二丁基-4-羥基苯甲酸2,4-二第三丁基苯酯、3,5-二第二丁基-4-羥基苯甲酸2,4-二第三戊基苯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等苯甲酸酯類;2-乙基-2'-乙氧基草醯替苯胺、2-乙氧基-4'-十二烷基草醯替苯胺等經取代之草醯替苯胺類;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甲基-3-(對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等氰基丙烯酸酯類;2-(2-羥基-4-辛氧基苯基)-4,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均三、2-(2-羥基-4-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均三、2-(2-羥基-4-丙氧基-5-甲基苯基)-4,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均三等三芳基三類。關於該等紫外線吸收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作為上述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硬脂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硬脂酸1,2,2,6,6-五甲基-4-哌啶酯、苯甲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1,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 1,2,3,4-丁烷四羧酸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二(十三烷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二(十三烷基)酯、2-丁基-2-(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丙二酸雙(1,2,2,4,4-五甲基-4-哌啶基)酯、1-(2-羥乙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琥珀酸二乙酯縮聚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嗎啉基均三縮聚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第三辛基胺基均三縮聚物、1,5,8,12-四[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均三-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5,8,12-四[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均三-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6,11-三[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均三-6-基]胺基十一烷、1,6,11-三[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均三-6-基]胺基十一烷等受阻胺化合物。關於該等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作為上述抗老化劑,可列舉:萘胺系、二苯基胺系、對苯二胺系、喹啉系、對苯二酚衍生物、單酚系、硫代雙酚系、受阻酚系、亞磷酸酯系等。關於該等抗老化劑之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調配補強材料作為任意成分。於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該補強材料可使用於通常合成樹脂之補強中使用之纖維狀、板狀、粒狀、粉末狀者。具體而言,可列舉:玻璃纖維、石棉纖維、碳纖維、石墨纖維、金屬纖維、鈦酸鉀鬚晶、硼酸鋁鬚晶、鎂系鬚晶、矽系鬚晶、矽灰石、海泡石、石棉、礦渣纖維、硬矽鈣石、矽磷灰石、石膏纖維、二氧化矽纖 維、二氧化矽/氧化鋁纖維、氧化鋯纖維、氮化硼纖維、氮化矽纖維及硼纖維等無機纖維狀補強材料,聚酯纖維、尼龍纖維、丙烯酸系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乙酸酯纖維、洋麻、苧麻、棉花、黃麻、麻、瓊麻、亞麻(flax)、亞麻紗(linen)、絹、馬尼拉麻、甘蔗、木漿、紙屑、廢紙及羊毛等有機纖維狀補強材料,玻璃薄片、非膨潤性雲母、石墨、金屬箔、陶瓷顆粒、黏土、雲母、絹雲母、沸石、膨潤土、白雲石、高嶺土、微粉矽酸、長石粉、鈦酸鉀、白砂中空球、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鋇、氧化鈣、氧化鋁、氧化鈦、矽酸鋁、氧化矽、石膏、均密石英質岩、碳鈉鋁石及白土等板狀或粒狀之補強材料。該等補強材料可利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熱塑性樹脂或環氧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進行包覆或集束處理,亦可利用胺基矽烷或環氧基矽烷等偶合劑等進行處理。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進而調配結晶成核劑作為任意成分。作為該結晶成核劑,可適宜使用一般作為聚合物之結晶成核劑而使用者,於第1發明中,亦可使用無機系結晶成核劑及有機系結晶成核劑之任意者。於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亦可將該等成分調配至合成樹脂中。
作為上述無機系結晶成核劑之具體例,可列舉:高嶺石、合成雲母、黏土、沸石、二氧化矽、石墨、碳黑、氧化鎂、氧化鈦、硫化鈣、氮化硼、碳酸鈣、硫酸鋇、氧化鋁、氧化釹及膦酸苯酯等之金屬鹽。該等無機系結晶成核劑為了提高於組合物中之分散性,亦可利用有機物進行修飾。
作為上述有機系結晶成核劑之具體例,可列舉:苯甲酸鈉、苯甲酸鉀、苯甲酸鋰、苯甲酸鈣、苯甲酸鎂、苯甲酸鋇、對苯二甲酸鋰、對苯二甲酸鈉、對苯二甲酸鉀、草酸鈣、月桂酸鈉、月桂酸鉀、肉豆蔻酸鈉、肉豆蔻酸鉀、肉豆蔻酸鈣、二十八烷酸鈉、二十八烷酸 鈣、硬脂酸鈉、硬脂酸鉀、硬脂酸鋰、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硬脂酸鋇、褐煤酸鈉、褐煤酸鈣、甲苯甲酸鈉、水楊酸鈉、水楊酸鉀、水楊酸鋅、二苯甲酸鋁、二苯甲酸鉀、二苯甲酸鋰、萘二甲酸鈉、環己烷羧酸鈉等有機羧酸金屬鹽,對甲苯磺酸鈉、磺基間苯二甲酸鈉等有機磺酸鹽,硬脂醯胺、伸乙基雙月桂醯胺、棕櫚醯胺、羥基硬脂醯胺、芥子醯胺、1,3,5-苯三甲酸三(第三丁基醯胺)等羧醯胺,苯亞甲基山梨糖醇及其衍生物、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鈉等磷化合物金屬鹽,及2,2-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鈉等。
又,於第1發明之難燃性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進而調配丙烯酸系加工助劑作為任意成分。丙烯酸系加工助劑可使用使(甲基)丙烯酸酯之1種聚合或2種以上共聚合而成者。於將本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作為聚合或共聚合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例,可列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等。又,除上述以外,亦可列舉(甲基)丙烯酸、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調配塑化劑作為任意成分。作為該塑化劑,可適宜使用一般作為聚合物之塑化劑而使用者,例如可列舉:聚酯系塑化劑、甘油系塑化劑、多元羧酸酯系塑化劑、聚烷二醇系塑化劑及環氧系塑化劑等。於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
此外,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 圍內,可視需要調配通常於合成樹脂中使用之添加劑,例如交聯劑、抗靜電劑、金屬皂、填充劑、防霧劑、機面析出防止劑、表面處理劑、螢光劑、防黴劑、殺菌劑、發泡劑、金屬減活劑、脫模劑、顏料、丙烯酸系加工助劑以外之加工助劑等。於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
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可將(A)~(D)成分、視需要之(G)成分、進而視需要之其他任意成分加以混合,混合時可使用各種混合機。於混合時亦可進行加熱。若列舉可使用之混合機之例,則可列舉滾筒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帶式攪拌器、V型混合機、W型混合機、高速混合機、諾塔混合機等。
其次,對第2發明進行說明。再者,關於在第2發明中未特別說明之方面,適宜應用第1發明中之說明。
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A)成分與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作為(A)成分而使用之三聚氰胺鹽相同,直接應用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A)成分之說明。
又,本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B)成分與於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作為(B)成分而使用之哌鹽相同,直接應用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B)成分之說明。
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A)成分與(B)成分之含量於將(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設為100質量份時,(A)成分為20~50質量份、(B)成分為50~80質量份,較佳為(A)成分為30~45質量份、(B)成分為55~70質量份。
其次,對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E)成分進行說明。
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E)成分係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
[化9]
(通式(2)中,o表示10~20之整數,R2表示碳原子數為1~8之烷基)
上述通式(2)中,作為R2所表示之碳原子數為1~8之烷基,可為直鏈烷基亦可為支鏈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庚基、1-乙基戊基、異庚基、第三庚基、辛基、異辛基、第二辛基、第三辛基、2-乙基己基等。作為R2,就難燃性、尤其是處理性與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碳原子數為2~6之烷基,更佳為丁基。
上述通式(2)中,就難燃性、尤其是處理性與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o較佳為14~20,更佳為16。
作為第2發明之上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之化合物No.23~No.44等化合物。
[化10]
[化12]
本發明之上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可藉由先前公知之方法而製造。
若列舉其製造方法之例,則使碳原子數為12~22之脂肪族羧酸與碳原子數為1~8之脂肪族醇進行酯化反應即可。於酯化反應中亦可使用通常所使用之觸媒。
作為製造時所使用之碳原子數為12~22之脂肪族羧酸,例如可列舉: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櫚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等,脂肪族羧酸亦可為脂肪族羧酸之衍生物(例如酸酐、烷基酯、鹼金屬鹽、醯鹵等)。
若列舉製造時所使用之碳原子數為1~8之脂肪族醇之例,則可列舉: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正戊醇、第二戊醇、異戊醇、第三戊醇、新戊醇、己醇、庚醇、正辛醇、2-辛醇、2-乙基己醇等。
例如,於製造上述化合物No.23之情形時,可藉由使硬脂酸與等莫耳之正丁醇進行酯化反應而獲得。
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E)成分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而為0.01~1.0質量份,就難燃性、處理性、保存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05~0.5質量份、更佳為0.1~0.5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0.3質量份。若未達0.01質量份,則並不抑制起塵而處理性惡化,若超過1.0質量份,則會對保存穩定性與難燃性產生不良影響。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就防止難燃劑粉末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提高於合成樹脂中之分散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進而含有聚矽氧油作為(F)成分。
作為上述聚矽氧油之例,可列舉與於第1發明中為了改善耐水性等而視需要添加之矽油相同者。
上述聚矽氧油中,就防止難燃劑粉末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提高於合成樹脂中之分散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氫化聚矽氧油。
關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F)成分之聚矽氧油之含量,就難燃性、防止難燃劑粉末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提高於合成樹脂中之分散性之方面而言,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1~5.0質量份、更佳為0.05~3.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2.0質量份。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較佳為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同樣地含有作為難燃助劑之氧化鋅作為(G)成分。(G)成分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G)成分相同,直接應用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G)成分之說明。
關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G)成分之氧化鋅之含量,就難燃性之方面而言,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5~1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1.0~7.5質量份。
又,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抗滴落劑,可較佳地使用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抗滴落劑。
關於含有上述抗滴落劑之情形時之抗滴落劑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05~5質量份、更佳為0.01~5質量份、更佳為0.05~3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1質量份。若未達0.005質量份,則抗滴落效果並不充分,若超過5質量份,則存在使樹脂之特性降低之情形。
又,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多元醇化合物作為難燃性助劑,可較佳地使用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多元 醇化合物。
關於含有上述多元醇化合物之情形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5~15質量份、更佳為2~12質量份、進而更佳為5~10質量份。
又,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潤滑劑。
關於含有上述潤滑劑之情形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5~10質量份、更佳為0.1~5質量。
就耐熱性、降低加工機之腐蝕風險、耐候性之方面而言,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亦可進而含有水滑石化合物。於本發明中,所謂水滑石化合物係指鎂及/或鋅與鋁之碳酸複鹽化合物。水滑石系化合物可為天然物,又,亦可為合成品。作為合成品之合成方法,可例示日本專利特公昭46-228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0-3003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1-2912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1-174270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公知方法。又,於本發明中,可於水滑石系化合物之結晶結構、晶粒系或有無結晶水及其量等方面無限制地使用。
又,上述水滑石化合物亦可進行過氯酸處理,亦可使用利用如硬脂酸之高級脂肪酸、如油酸鹼金屬鹽之高級脂肪酸金屬鹽、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鹼金屬鹽之有機磺酸金屬鹽、高級脂肪醯胺、高級脂肪酸酯或蠟等包覆其表面而成者。
作為上述水滑石化合物,較佳為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Mgx1Znx2Al2(OH)2(x1+x2)+4˙CO3˙mH2O (3)
(式中,x1及x2分別表示滿足下述式所表示之條件之數,m表示實數;0≦x2/x1<10、2≦x1+x2<20)
作為上述水滑石系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DHT-4(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DHT-4A(水滑石:協和化學工 業(股份)製造)、Magceler-1(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1(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2(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4(Alcamizer P-93)(鋅改性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7(鋅改性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Alcamizer 5(過氯酸處理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等,尤佳為DHT-4A(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份)製造)。
關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之水滑石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就耐熱性、降低加工機之腐蝕風險、耐候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0.05~4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2質量份。
又,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為了防止難燃劑粉末之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或者為了賦予耐水性、耐熱性,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調配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C)成分相同之矽烷偶合劑,其中就防止難燃劑粉末之凝聚、提高保存穩定性、或者耐水性、耐熱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作為上述矽烷偶合劑,可使用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C)成分相同之市售品。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調配矽烷偶合劑之情形時,其含量相對於(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1~5.0質量份,更佳為0.05~3.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2.0質量份。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進而使用不含鹵素之有機或無機系之難燃劑或難燃助劑之一種以上。該等難燃劑/難燃助劑可使用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含有三環之化合物、金屬氫氧化物、磷酸酯系難燃劑、縮合磷酸酯系難燃劑、磷酸鹽系難燃劑、無機磷系難燃劑、二烷基次膦酸鹽、聚 矽氧系難燃劑、金屬氧化物、硼酸化合物、膨脹性石墨、其他無機系難燃助劑、其他有機系難燃劑等。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視需要調配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醚系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系光穩定劑、抗老化劑等。該等成分可預先調配至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調配至合成樹脂中。較佳為藉由調配該等而使合成樹脂穩定化。
於使用上述酚系抗氧化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使用上述磷系抗氧化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使用上述硫醚系抗氧化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使用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使用上述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使用上述抗老化劑之情形時,關於其使用量,於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於合成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0.001~5質量%,更佳為0.05~3質量%。
於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中,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 內使用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相同之補強材料、結晶成核劑、塑化劑作為任意成分。於將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
此外,於第2發明中,可與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同樣地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調配通常合成樹脂中使用之添加劑,例如交聯劑、抗靜電劑、金屬皂、填充劑、防霧劑、機面析出防止劑、表面處理劑、螢光劑、防黴劑、殺菌劑、發泡劑、金屬減活劑、脫模劑、顏料、丙烯酸系加工助劑以外之加工助劑等。於將本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調配至合成樹脂中時,該等成分亦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
為了獲得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將必須成分之(A)、(B)及(E)成分、視需要之(F)成分及/或(G)成分、進而視需要之其他任意成分加以混合即可,混合時可使用各種混合機。於混合時亦可進行加熱。若列舉可使用之混合機之例,可列舉滾筒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帶式攪拌器、V型混合機、W型混合機、高速混合機、諾塔混合機等。
以上所說明之第1發明及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於合成樹脂之難燃化之方面有效果,可調配至合成樹脂中,作為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亦稱為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而較佳地使用。
其次,對第3發明及第4發明進行說明。另外,關於第3發明及第4發明中並未特別說明之方面,適宜應用第1發明或第2發明中之說明。
第3發明係關於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者,係利用合成樹脂及上述之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而難燃化之合成樹脂組合物。又,第4發明之成形體係將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進行成形而獲得之成形體。再者,第3發明中之難燃性與第1發明或第2發明含義相同。
於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中,作為利用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而難燃化之合成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低密度聚乙烯、交聯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1-丁烯、聚3-甲基戊烯等α-烯烴聚合物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烴及該等之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氯化橡膠、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順丁烯二酸酯共聚物、氯乙烯-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共聚物等含鹵素樹脂;石油樹脂、薰草咔樹脂、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甲醛、聚乙烯醇縮丁醛;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酯等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等聚萘二甲酸烷二酯等芳香族聚酯及聚四亞甲基對苯二甲酸酯等直鏈聚酯、聚羥基丁酸酯、聚己內酯、聚琥珀酸丁二酯、聚琥珀酸乙二酯、聚乳酸樹脂、聚蘋果酸、聚乙醇酸、聚二烷、聚(2-氧雜環丁酮)等分解性脂肪族聚酯;聚苯醚、聚己內醯胺及聚己二醯己二胺等聚醯胺、聚碳酸酯、支鏈聚碳酸酯、聚縮醛、聚苯硫醚、聚胺基甲酸酯、纖維素系樹脂等熱塑性樹脂及該等之摻合物或酚樹脂、脲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氟系樹脂、聚矽氧樹脂、聚矽氧橡膠聚醚碸、聚碸、聚苯醚、聚醚酮、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等。進而,可列舉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合橡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橡膠、氟橡膠、聚矽氧橡膠等。
若進而列舉難燃化之合成樹脂之具體例,則可列舉烯烴系熱塑 性彈性體、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腈系熱塑性彈性體、尼龍系熱塑性彈性體、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醯胺系熱塑性彈性體、聚胺基甲酸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等。
該等合成樹脂可使用1種亦可使用2種以上。又,合成樹脂亦可合金化。
第3發明中使用之合成樹脂可與分子量、聚合度、密度、軟化點、不溶成分於溶劑中之比例、立體規則性之程度、有無觸媒殘渣、成為原料之單體之種類或調配比率、聚合觸媒之種類(例如齊格勒觸媒、茂金屬觸媒等)等無關地使用。於該等合成樹脂中,就可賦予優異之難燃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
若列舉上述聚烯烴系樹脂之例,例如可列舉: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均聚丙烯、無規共聚物聚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耐衝擊性共聚物聚丙烯、高嶺土共聚物聚丙烯、等規聚丙烯、間規聚丙烯、半等規聚丙烯、順丁烯二酸酐改性聚丙烯、聚丁烯、環烯烴聚合物、立體嵌段聚丙烯、聚3-甲基-1-丁烯、聚3-甲基-1-戊烯、聚4-甲基-1-戊烯等α-烯烴聚合物、乙烯/丙烯嵌段或無規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α-烯烴共聚物等。
關於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合成樹脂之含量為40質量%以上、未達90質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未達80質量%,較佳為55質量%以上、未達75質量%。就難燃性之方面而言,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未達60質量%,更佳為20質量%以上、未達50質量%,進而更佳為25質量%以上、未達45質量%。若合成樹脂之含量為90質量%以上或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含量未達10質量%,則存在無法發揮出充分之難燃性之情形,若合成樹脂之含量未達40質量或者第1發明或第2 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含量為60質量%以上,則存在有損樹脂原本之物性之情形。
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可藉由成形而獲得難燃性優異之成形體(第4發明之成形體)。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擠出加工、壓光加工、射出成形、輥、加壓成形、吹塑成形等,可製造樹脂板、薄板、薄膜、異形品等各種形狀之成形體。
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可用於電動汽車、機械、電氣電子機器、辦公自動化設備等之外殼(框、殼體、罩部、外裝)或零件、汽車內外裝飾材料等,可用於需要UL-94V標準、較佳為UL94 5VA之規格之用途。
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及將其進行成形而獲得之第4發明之成形體可用於電氣/電子/通訊、農林水產、礦業、建設、食品、纖維、衣服、醫療、煤碳、石油、橡膠、皮革、汽車、精密機器、木材、建材、土木、傢俱、印刷、樂器等範圍廣泛之產業領域。更具體而言,可用於印表機、個人電腦、文字處理機、鍵盤、PDA(小型資訊終端機)、電話機、影印機、傳真、ECR(電子式現金收銀機)、計算器、電子記事本、卡、固定器、文具等事物、辦公自動化設備,洗衣機、電冰箱、吸塵器、微波爐、照明器具、遊戲機、熨斗、被爐等家電機器,TV(television,電視)、VTR(videotape recorder,錄影機)、攝像機、收錄機、錄音機、迷你磁碟、CD播放器、揚聲器、液晶顯示器等視聽設備,連接器、繼電器、電容器、開關、印刷基板、繞線管、半導體密封材料、LED密封材料、電線、電纜、變壓器、偏轉磁軛、配電板、時鐘等電氣/電子零件及通訊機器、辦公自動化設備等之外殼(框、殼體、罩部、外裝)或零件、汽車內外裝飾材料之用途。
進而,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及將其進行成形而獲得 之第4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形體可用於座席(墊料、面料等)、皮帶、天花板覆蓋物、折篷頂、扶手、門飾板、後窗台、地毯、纖維氈、遮陽板、輪罩部、床墊罩部、氣囊、絕緣材料、吊繩、吊繩帶、電線包覆材料、電絕緣材料、塗料、塗佈材料、覆蓋材料、地板材、隅壁、地毯、壁紙、壁裝材、外裝材、內裝材、屋頂材、蓋板材、壁材、柱材、墊板、牆之材料、骨架及圓角模、窗及門形材、薄木板、壁板、階面、陽台、隔音板、隔熱板、窗材等汽車、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車輛、船舶、航空器、房屋、住宅及建築用材料,或土木材料、衣料、幕簾、薄片、合板、合成纖維板、絨毯、門墊、薄板、桶、軟管、容器、眼鏡、皮包、箱子、護目鏡、滑雪板、球拍、帳篷、樂器等生活用品、體育用品等各種用途。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詳細地揭示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受以下實施例任何限制。再者,表1~6之調配組成均為質量份基準。
以下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實施例1~9及比較例1~7係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實施例及其比較例,實施例10~20及比較例8~17係使用第1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的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之實施例及其比較例。
又,實施例21~29及比較例18~26係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之實施例及其比較例,實施例30~40及比較例27~36係使用第2發明之難燃劑組合物的第3發明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之實施例及其比較例。
[實施例1~9及比較例1~7]
根據表1中所記載之調配組成,使用亨舍爾混合機以轉數1500rpm/min將各成分混合20分鐘,而製備實施例1~9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
(D)成分之上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係使用下述結構之化合物No.1。
同樣地根據表2中所記載之調配組成,而製備比較例1~7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於比較例中,為了與實施例之(C)成分之矽烷偶合劑進行比較而實施使用聚矽氧油之比較例,為了與實施例之(D)成分之化合物No.1進行比較而實施使用甘油單硬脂酸酯之比較例。
為了評價上述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因起塵引起之處理性,藉由下述粉塵性試驗方法進行起塵之評價。將結果表示於表1及表2。
又,為了評價上述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之保存穩定性,藉由下述保存穩定性試驗而評價結塊之產生。將結果表示於表1及表2。
<粉塵性試驗方法>
粉塵性係使用清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粉體物性測定器、商品名Multitester-MT-1001進行測定。首先,使上述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粉末10g自測定器之圓筒上部自然落下至位於60cm下方之直徑10cm之接盤上。落下後,測定接盤上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重量,自10g減去其重量,算出飛散至接盤外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重量。
飛散之粉末之重量越少,則認為起塵越少,處理性越優異。進行3次測定,將其平均值記載於表1及表2。
<保存穩定性試驗方法>
首先,利用Microtrac粒度分佈計(日機裝(股份)製造之MT-3000II) 測定上述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粒度分佈。其次,於縱13cm、橫6cm之鋁袋中放入難燃劑組合物粉末30g,於自鋁袋上施加58g/cm2之壓力之狀態下,於50℃之烘箱中靜置30天而進行保存穩定性試驗。於30天後,取出鋁袋中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利用Microtrac粒度分佈計測定粒度分佈。
將試驗前後之累計值50%之粒徑(D50)、進而粒徑之增減值記載於表1及表2。粒徑之增加值越大,則越表示粒子彼此黏著而結塊。粒徑之變化越少,則認為保存穩定性越優異。
[實施例10~20及比較例8~17]
對於在聚丙烯(熔體流動速率=8g/10min)60質量份中調配硬脂酸鈣(潤滑劑)0.1質量份、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基]甲烷(酚系抗氧化劑)0.1質量份、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磷系抗氧化劑)0.1質量份、甘油單硬脂酸酯(潤滑劑)0.3質量份而獲得之聚丙烯樹脂組合物,以表3中記載之調配比例(質量%)添加實施例1~9中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而獲得實施例10~20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即,難燃劑組合物係將實施例1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難燃劑組合物-1,將實施例2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難燃劑組合物-2,以下同樣地使用至實施例9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9。
又,將比較例1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比較難燃劑組合物-1,將比較例2中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作為比較難燃劑組合物-2,以下同樣地使用至比較難燃劑組合物-7,以表4中所記載之調配比例(質量%)獲得比較例8~17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將所獲得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於200~230℃下擠出而製造顆粒,使用其於200℃下進行射出成型,而獲得長127mm、寬12.7mm、厚1.6mm之試驗片。使用該試驗片藉由下述試驗方法進行UL-94V試驗作為難燃性試驗。將結果表示於表3及表4。
<難燃性UL-94V試驗方法>
將長127mm、寬12.7mm、厚1.6mm之試驗片保持為垂直,使燃燒器之火焰接觸下端10秒後撤去火焰,測定試驗片之火熄滅之時間。其次,若火熄滅,則同時進行10秒之第2次接觸火焰,與第1次同樣測定火熄滅之時間。又,同時亦對試驗片下之棉是否因落下之火種而著火之情況進行評價。
根據第1次與第2次之燃燒時間、棉有無著火等,依據UL-94V標準而判斷燃燒等級。燃燒等級中V-0最高,隨著成為V-1、V-2而難燃性降低。其中,將不屬於V-0~V-2之任意等級者設為NR。
[實施例21~29及比較例18~26]
根據表5中所記載之調配組成,使用亨舍爾混合機以轉數1500rpm將各成分混合20分鐘,而製備實施例21~29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E)成分之上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係使用下述結構之化合物No.23。
同樣地根據表6中所記載之調配,製備比較例18~26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於該等比較例中,為了與實施例之(E)成分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進行比較,亦進行使用甘油單硬脂酸酯之比較例。
為了評價上述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因起塵引起之處理性,藉由下述粉塵性試驗方法進行起塵之評價。將結果表示於表5及表6。
又,為了評價上述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之保存穩定性,藉由下述保存穩定性試驗而評價結塊之產生。將結果表示於表5及表6。
<粉塵性試驗方法>
粉塵性係使用清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粉體物性測定器、商品名Multitester-MT-1001進行測定。首先,使上述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粉末10g自測定器之圓筒上部自然落下至位於60cm下方之直徑10cm之接盤上。落下後,測定接盤上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重量,自10g減去其重量,算出飛散至接盤外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重量。
飛散之粉末之重量越少,則認為起塵越少,處理性越優異。進行3次測定,將其平均值記載於表5及表6。
<保存穩定性試驗方法>
首先,利用Microtrac粒度分佈計(日機裝(股份)製造之MT-3000II)測定上述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之粒度分佈。其次,於縱13cm、橫6cm之鋁袋中放入難燃劑組合物粉末30g,於自鋁袋上施加58g/cm2之壓力之狀態下,於50℃之烘箱中靜置30天而進行保存穩定性試驗。於30天後,取出鋁袋中之難燃劑組合物粉末,利用Microtrac粒度分佈計測定粒度分佈。
將試驗前後之累計值50%之粒徑(D50)、進而粒徑之增減值記載於表1及表2。粒徑之增加值越大,則越表示粒子彼此黏著而結塊。粒徑之變化越少,則認為保存穩定性越優異。
[實施例30~40及比較例27~36]
對於在聚丙烯(熔體流動速率=8g/10min)60質量份中調配硬脂酸鈣(潤滑劑)0.1質量份、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基]甲烷(酚系抗氧化劑)0.1質量份、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磷系抗氧化劑)0.1質量份、甘油單硬脂酸酯(潤滑劑)0.3質量份而獲得之聚丙烯樹脂組合物,以表7中記載之調配比例(質量%)添加實施例21~29中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而獲得實施例30~40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即,難燃劑組合物係將實施例21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難燃劑組合物-10,將實施例22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難燃 劑組合物-11,以下同樣地使用至實施例29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18。
又,將比較例18中所獲得之難燃劑組合物作為比較難燃劑組合物-8,將比較例19中所獲得之難燃性組合物作為比較難燃劑組合物-9,以下同樣地使用至比較難燃劑組合物-16,以表8中所記載之調配比例(質量%)獲得比較例27~36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將所獲得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於200~230℃下進行擠出,而製造顆粒,使用其於200℃下進行射出成型,而獲得長127mm、寬12.7mm、厚1.6mm之試驗片。使用該試驗片藉由下述試驗方法進行UL-94V試驗作為難燃性試驗。將結果表示於表7及8。
<難燃性UL-94V試驗方法>
將長127mm、寬12.7mm、厚1.6mm之試驗片保持為垂直,使燃燒器之火焰接觸下端10秒後撤去火焰,測定試驗片之火熄滅之時間。其次,若火熄滅,則同時進行10秒之第2次火焰接觸,與第1次同樣地測定火熄滅之時間。又,同時亦對試驗片下之棉是否因落下之火種而著火之情況進行評價。
根據第1次與第2次之燃燒時間、棉有無著火等,依據UL-94V標準而判斷燃燒等級。燃燒等級中V-0最高,隨著成為V-1、V-2而難燃性降低。其中,將不屬於V-0~V-2之任意等級者設為NR。

Claims (8)

  1. 一種難燃劑組合物,其含有20~50質量份之下述(A)成分、50~80質量份之下述(B)成分(其中,(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為100質量份)、0.01~5.0質量份之下述(C)成分及0.01~1.0質量份之下述(D)成分,(A)成分: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三聚氰胺鹽(B)成分: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哌鹽(C)成分:矽烷偶合劑(D)成分: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脂肪族二羧酸醚酯化合物 (通式(1)中,n表示2~6之整數,m表示1~3之整數,R1表示碳原子數為1~6之烷基)。
  2. 如請求項1之難燃劑組合物,其中上述(C)成分係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
  3. 一種難燃劑組合物,其含有20~50質量份之下述(A)成分、50~80質量份之下述(B)成分(其中,(A)成分與(B)成分之合計為100質量份)、0.01~1.0質量份之下述(E)成分,(A)成分:選自正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三聚氰胺鹽(B)成分:選自正磷酸哌、焦磷酸哌、多磷酸哌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哌鹽 (E)成分: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脂肪族羧酸酯化合物 (通式(2)中,o表示10~20之整數,R2表示碳原子數為1~8之烷基)。
  4. 如請求項3之難燃劑組合物,其進而含有0.01~10質量份之聚矽氧油作為(F)成分。
  5. 如請求項1或3之難燃劑組合物,其進而含有0.01~10質量份之氧化鋅作為(G)成分。
  6. 一種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其含有合成樹脂及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難燃劑組合物。
  7. 如請求項6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其中合成樹脂為聚烯烴系樹脂。
  8. 一種成形體,其係如請求項6或7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
TW105103360A 2015-02-06 2016-02-02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and flame 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TWI665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214 2015-02-06
JP2015-022213 2015-02-06
JP2015022213 2015-02-06
JP2015-022214 2015-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4677A true TW201634677A (zh) 2016-10-01
TWI665292B TWI665292B (zh) 2019-07-11

Family

ID=5656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360A TWI665292B (zh) 2015-02-06 2016-02-02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and flame 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2606A1 (zh)
EP (1) EP3255121B1 (zh)
JP (1) JP6557685B2 (zh)
KR (1) KR102512595B1 (zh)
CN (1) CN107109236B (zh)
TW (1) TWI665292B (zh)
WO (1) WO20161256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8336B2 (en) 2016-08-29 2021-04-06 Adeka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and flame 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R1009251B (el) * 2016-10-21 2018-03-23 Aml Technologies L.L.C. Πυραντοχο υλικο με παραλληλες επιβραδυντικες ιδιοτητες
JP7109437B2 (ja) * 2017-07-07 2022-07-29 株式会社Adeka 難燃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KR102055569B1 (ko) * 2018-04-26 2019-12-13 (주) 이우티이씨 다결정 실리콘 절연체를 포함하는 애자 및 피뢰기
KR102133574B1 (ko) * 2018-05-29 2020-07-13 정대기 다결정 실리콘 절연체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용 피복재
CN109232836B (zh) * 2018-08-28 2020-09-29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无卤膨胀阻燃剂-苯乙烯共聚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693B (zh) * 2020-11-26 2023-05-09 浙江旭森阻燃剂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阻燃和加工性能的无卤阻燃剂及阻燃树脂组合物
JPWO2022131284A1 (zh) 2020-12-16 2022-06-23
KR102341612B1 (ko) * 2021-05-14 2021-12-20 이종욱 친환경 tpe 소재를 이용한 방염안전 벽 보호대
CN115386142B (zh) * 2021-05-25 2023-07-1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良分散的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81431B (zh) * 2021-12-21 2023-08-15 包头稀土研究院 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聚烯烃组合物
CN115304860B (zh) * 2022-08-31 2023-10-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534915B (zh) * 2024-01-09 2024-03-22 广东电缆厂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护套的电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3498B2 (ja) * 2001-07-17 2011-08-24 株式会社Adeka 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WO2004000973A1 (ja) * 2002-06-24 2003-12-31 Asahi Denka Co., Ltd. 難燃剤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含有した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4526255B2 (ja) * 2003-10-16 2010-08-18 株式会社Adeka 高純度ピロリン酸ピペラジンの製造方法
WO2005080494A1 (ja) * 2004-02-24 2005-09-01 Adeka Corporation 流動性の改善された難燃剤組成物、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5152955B2 (ja) * 2007-02-27 2013-02-27 株式会社Adek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DE102007035417A1 (de) * 2007-07-28 2009-01-29 Chemische Fabrik Budenheim Kg Halogenfreies Flammschutzmittel
JP5414168B2 (ja) * 2007-11-14 2014-02-12 株式会社Adeka 加工性の改善された難燃剤組成物、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DE102009055434A1 (de) * 2009-12-31 2011-07-07 Chemische Fabrik Budenheim KG, 55257 Flammenschutzmittelzusammensetzung für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US20140155528A1 (en) * 2011-06-29 2014-06-05 Toray Industries, Inc.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made thereof
JP5793068B2 (ja) * 2011-12-06 2015-10-14 株式会社Adeka 難燃性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5705278B2 (ja) 2013-08-27 2015-04-22 株式会社Adeka 電子機器用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8336B2 (en) 2016-08-29 2021-04-06 Adeka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and flame 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55121A4 (en) 2018-08-22
JP6557685B2 (ja) 2019-08-07
TWI665292B (zh) 2019-07-11
EP3255121A1 (en) 2017-12-13
EP3255121B1 (en) 2019-02-20
CN107109236A (zh) 2017-08-29
CN107109236B (zh) 2019-03-08
JPWO2016125612A1 (ja) 2017-11-09
WO2016125612A1 (ja) 2016-08-11
US20180002606A1 (en) 2018-01-04
KR20170113540A (ko) 2017-10-12
KR102512595B1 (ko)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4677A (zh)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CN107075378B (zh) 阻燃剂组合物及阻燃性合成树脂组合物
TWI685528B (zh) 難燃性聚丙烯組合物
TWI747815B (zh) 難燃性聚烯烴系樹脂組合物
TWI672333B (zh)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TWI601773B (zh) A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and a flame-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BR112018015727B1 (pt) Composição de resina à base de poliolefina retardante de chama, e, artigo moldado
TW201829753A (zh) 難燃劑組合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合物
JP7345463B2 (ja) ポリリン酸アミン塩組成物、ポリリン酸アミン塩難燃剤組成物、これを含有す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TW202043444A (zh) 難燃劑組成物及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JPWO2019240181A1 (ja) リン酸アミン塩組成物、リン酸アミン塩難燃剤組成物、これを含有する難燃性合成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US20220064409A1 (en) Additive composition, flame-retarda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TW202112942A (zh) 添加劑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