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031A -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031A
TW201632031A TW104106350A TW104106350A TW201632031A TW 201632031 A TW201632031 A TW 201632031A TW 104106350 A TW104106350 A TW 104106350A TW 104106350 A TW104106350 A TW 104106350A TW 201632031 A TW201632031 A TW 2016320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determining
sensing
lighting
indoor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德儒
Original Assignee
洪德儒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洪德儒 filed Critical 洪德儒
Priority to TW104106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3203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2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031A/zh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此照明控制系統適用於室內空間,並包括數個照明裝置、感測裝置及控制裝置。這些照明裝置設置於室內空間,並用以提供光源。感測裝置用以偵測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以取得感測資料。控制裝置耦接照明裝置及感測裝置。控制裝置依據感測裝置偵測到的感測資料,決定物體位於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位置,並依據此物體位置動態控制這些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

Description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照明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適用於室內空間的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一般立體或地下停車場等非露天型停車場或辦公室大樓等室內空間可能不具有良好的採光,因此這類室內空間的照明裝置(例如,日光燈(fluorescent lamp)、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通常需要持續地開啟,以提供照明而確保行車及人員的安全及照明。然而,配置於停車場或辦公室內的照明裝置通常數量繁多,同時且持續將所有照明裝置開啟恐導致能源大幅消耗。據此,有需要提供一種適用於室內空間且節能的照明管理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適用於 室內空間,其透過外部的感測裝置偵測物體位置,並依據物體位置動態控制室內空間中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從而提供一種有效率的照明控制且節省照明裝置之用電。
本發明提出一種照明控制系統,適用於室內空間,此照明控制系統包括數個照明裝置、感測裝置及控制裝置。這些照明裝置設置於室內空間,並用以提供光源。感測裝置用以偵測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以取得感測資料。控制裝置耦接照明裝置及感測裝置。控制裝置依據感測裝置偵測到的感測資料,決定物體位於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位置,並依據此物體位置動態控制這些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控制裝置依據感測資料判斷物體的類型,並依據物體的類型以及物體位置,動態決定室內空間中的照明區域,且將照明區域內設置的部份照明裝置之光源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物體的類型包括交通工具。而控制裝置分析感測資料以計算屬於交通工具的物體之移動速度,並依據物體之移動速度決定照明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若控制裝置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大於門檻值,則依據物體位置及物體之移動速度,預測物體的行進路線,並依據物體的行進路線決定照明區域。若控制裝置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未大於門檻值,則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物體的類型包括行人。而控制裝置依據屬於行人的物體位置,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
本發明提出一種照明控制方法,適用於控制室內空間中設置的數個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此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透過感測裝置偵測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以取得感測資料。依據偵測到的感測資料,決定物體位於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位置。依據物體位置動態控制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依據物體位置動態控制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包括下列步驟。依據感測資料判斷物體的類型。依據物體的類型以及物體位置,動態決定室內空間中的照明區域。將照明區域內設置的部份照明裝置之光源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物體的類型包括交通工具,而動態決定室內空間中的照明區域包括下列步驟。分析感測資料以計算屬於交通工具的物體之移動速度。依據物體之移動速度決定照明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依據物體之移動速度決定照明區域包括下列步驟。若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大於門檻值,則依據物體位置及物體之移動速度,預測物體的行進路線,並依據物體的行進路線決定照明區域。若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未大於門檻值,則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物體的類型包括行人。而 動態決定室內空間中的照明區域包括下列步驟。依據屬於行人的物體位置,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裝置透過外置的感測裝置主動感測物體的物體位置,並依據物體位置動態控制照明裝置的開啟或關閉。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更可依據物體之類型及移動速度決定不同大小或形狀的照明區域。藉此,便能提供有效率的照明控制,進而達到省電的功能。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照明控制系統
1101~110n‧‧‧照明裝置
130‧‧‧感測裝置
150‧‧‧控制裝置
20‧‧‧停車場
S310~S350‧‧‧步驟
401、403、405、501、503、505、601、605、701、703、801、803‧‧‧照明區域
451、453、455、651‧‧‧行進路線
490、590、690、695、895‧‧‧汽車
790、890‧‧‧行人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照明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照明裝置位於停車場的設置平面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照明控制方法之流程圖。
圖4A~圖4C是預測行進路線的範例。
圖5A~圖5C是針對交通工具的照明範圍範例。
圖6是針對數台交通工具的照明控制之範例。
圖7A及圖7B是針對行人的照明範圍範例。
圖8是針對行人及交通工具的照明範圍範例。
依據諸如攝影機、壓力感測、紅外線感測等感測技術所取得的感測資訊,可經由分析計算後判斷受感測物的相對位置或絕對位置。此外,為了有效控制室內空間中數個照明裝置(例如,日光燈、發光二極體等)所提供之光源,本發明實施例依據前述感測技術所計算的物體位置,動態控制這些照明裝置的開啟與關閉。藉此,本發明的照明控制系統便可在交通工具(例如,汽車、機車等)或行人所在位置附近提供照明,進而有效地節省用電。以下提出符合本發明之精神的多個實施例,應用本實施例者可依其需求而對這些實施例進行適度調整,而不僅限於下述描述中的內容。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照明控制系統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照明控制系統10包括數個照明裝置1101~110n、至少一個感測裝置130及控制裝置150,n為正整數。本發明實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統10可適用於立體或地下停車場等非露天型停車場或辦公室大樓等室內空間。需說明的是,圖1僅以一個感測裝置130為例,在其他實施例中,照明控制系統10可能具有2個、5個等感測裝置130,且不以此為限。
照明裝置1101~110n可以是具有白熾燈、日光燈管、省電燈泡、發光二極體(LED)、鹵素燈、高強度放電(high intensity discharge;HID)燈、冷陰極螢光燈(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任何其他類型可提供光源之裝置、發光體、發光單元或 發光元件其中之一或其組合。這些照明裝置1101~110n設置於室內空間,並用以提供光源(例如,白光、紅光等)。
舉例而言,圖2是照明裝置位於停車場的設置平面圖。請參照圖2,以應用於停車場20為例,照明裝置分佈於停車場20的數個位置。這些照明裝置可設置於天花板、牆柱、牆壁、地板或各類型支撐物(例如,鐵桿、木板等)上,本發明不限制照明裝置的裝設方式。需說明的是,端視應用本發明者之設計需求,在不同的室內空間中,照明裝置1101~110n可能有不同的設置位置及排列(例如,直線、曲線或不規則等)方式,且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感測裝置130可以是壓力感測元件、溫度感測元件、圖像感測元件(例如,攝影機)、紅外線感測元件、超音波感測元件、電磁波感測元件、聲音感測元件、雷射感測元件或任何其他類型感測元件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的感測裝置。感測裝置130可定時(例如,每3秒、5秒等)或即時(real-time)偵測室內空間的物體(例如,汽車、行人等),以取得感測資料。例如,各感測裝置130會依據其感測技術(例如,壓力感測、溫度感測等)來產生各種感測訊號(例如,壓力值、溫度值、電磁波強度等),並將這些感測訊號經過量化、統計以及數據分析等步驟將感測訊號轉換為感測資料。
此外,一個或數個感測裝置130可分別設置於室內空間的例如是天花板、牆壁、地面等上,亦可分別與各照明裝置1101 ~110n一同設置,或可設置於室內空間外圍,端視應用本發明者之設計需求,感測裝置130可能有不同的擺設、排列方式。
需說明的是,在現有技術中,已出現將發射器(例如,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於行車上,並透過額外的接收器或感測器感測置於行車上的發射器,以進行位置偵測。然而,透過此等方式需要每台行車上皆裝載發射器,才能進行位置偵測,並不符合實際應用。而本發明實施例係將一個或數個感測裝置130佈建於室內空間,直接透過其感測技術主動對物體(例如,行車或行人)進行感測,較能符合實際應用。
控制裝置150可以是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等具備運算控制功能的電子裝置。控制裝置150透過無線(例如,無線電射頻(radio frequency;RF)等)或有線(例如,電纜(cable)、光纖(fiber)等)方式耦接照明裝置1101~110n及感測裝置130,以接收感測裝置130所收集的感測資料,並傳送控制訊號(例如,開啟、關閉或亮度增強減弱等)至照明裝置1101~110n,藉以對照明裝置1101~110n開啟光源、關閉光源或調整亮度。
控制裝置150至少具有諸如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或其他類似元件的處理單元,以及任何型態的固定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 (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類似元件的儲存單元。控制裝置150的處理單元可從儲存單元中載入各類型的軟體程式或功能模組,以分析感測裝置130所取得的感測資料來決定物體位置,且依據物體位置控制照明裝置1101~110n,詳細步驟待稍後實施例說明。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50的處理單元進行控制裝置150的所有操作。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照明控制方法之流程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圖1的照明控制系統10。下文中,將搭配照明控制系統10中的各項元件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方法。本方法的各個流程可依照實施情形而隨之調整,且並不僅限於此。
在步驟S310中,感測裝置130偵測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以取得感測資料。感測裝置130取得且收集感測資料的方法可參照前述針對感測裝置130的相關說明,於此不再贅述。例如,汽車行駛進入停車場,停車場內的感測裝置130(例如,電磁波感測元件)偵測到感測訊號的變化(例如,電磁波強度變化、電場或磁場變化等)。接著,感測裝置130收集感測訊號以轉換成感測資料,並將感測資料傳送至控制裝置150。
在步驟S330中,控制裝置150依據偵測到的感測資料,決定物體位於室內空間中的物體位置。具體而言,控制裝置150可經由其與各感測裝置130的耦接方式(例如,有線或無線)接收到感測資訊。而控制裝置150的儲存單元可預先儲存室內空間 的平面或立體配置資訊(例如,牆壁、牆柱、天花板、地面、行走或行駛路線等),接著便可依據配置資訊來判斷各感測裝置130所收集到的感測資料是否出現物體(例如,人員、動物、汽車、機車等)。
舉例而言,感測裝置130為攝影機,攝影機可將數張圖像或錄製視訊傳送至控制裝置150,接著控制裝置150透過各種影像辨識技術(例如,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獨立成份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而依據背景畫面(例如,預先儲存或先前所擷取的牆面、天花板畫面等),來判斷圖像或視訊中是否出現人員。在另一範例中,感測裝置130為電磁波感測元件。藉由電磁波的穿透性,電磁波感測元件可偵測到牆後的物體,因此電磁波感測元件佈建於室內空間的密度可相較於佈建例如是攝影機、壓力感測元件等感測元件還低。控制裝置150便可經由分析電磁波感測元件所感測到的感測資料(例如,三軸的磁場數據、電磁波強度等),判斷磁場或電磁波強度是否變化,並藉以判斷是否出現汽車。
接著,控制裝置150可依據判斷出物體出現的感測資料,計算出物體的相對位置(例如,物體與感測裝置130或室內空間中牆面、天花板等間的距離等)或絕對位置(例如,經緯度座標、室內空間座標等),並將計算的相對位置或絕對位置作為此物體的物體位置。例如,藉由圖像感測技術,控制裝置150可依據預先紀錄牆面與感測裝置130間的距離,來計算圖像中出現的人員與 感測裝置130間的距離,進而判斷人員位於室內空間的位置。
需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不加以限制感測技術之物體辨識及位置偵測方法,端視應用本發明實施例者之設計需求,可對改變感測技術之物體辨識及位置偵測方法。
在步驟S350中,控制裝置150依據物體位置動態控制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50依據感測資料判斷物體的類型,並依據物體的類型以及物體位置,動態決定室內空間中的照明區域,且將照明區域內設置的部份照明裝置1101~110n之光源開啟。例如,感測裝置130為壓力感測元件,而控制裝置150已預先儲存例如是行車、人員、動物等壓力感測值,控制裝置150便可依據感測裝置130的感測資料判斷物體的類型為行車、人員或動物。而另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130為攝影機,而控制裝置150可依據影像辨識技術辨識出物體的類型。
在一實施例中,物體的類型包括交通工具(例如,各類型的汽車、機車、腳踏車等)。而控制裝置150分析感測資料以計算屬於交通工具的物體之移動速度,並依據物體之移動速度決定照明區域。例如,控制裝置150可依據不同時間點偵測出交通工具所在的不同位置,而推算出交通工具的移動速度。接著,控制裝置150可依據室內空間的配置資訊(例如,圖2之停車場20的平面配置圖),決定交通工具的行進路線或當前位置,並據以決定照明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若控制裝置150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大 於門檻值(例如,每小時10、20公里等),則依據物體位置及物體之移動速度,預測物體的行進路線(例如,當前物體位置前方預設距離(例如,15、20公尺)內的路線),並依據物體的行進路線決定照明區域。
舉例而言,圖4A~圖4C是預測行進路線的範例。圖4A~圖4C係以圖2之停車場20的平面圖為例進行說明。請先參照圖4A,假設汽車490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25公里,汽車490的移動速度大於每小時10公里的門檻值。控制裝置150便會依據步驟S330所計算出的物體位置以及停車場20的平面圖來預測行進路線451,並據以決定對應的照明區域401。接著,控制裝置150傳送開啟光源的控制訊號至照明區域401內的所有照明裝置,而照明區域401內的照明裝置便會依據控制訊號而開啟光源。另一方面,控制裝置150亦可傳送關閉光源的控制訊號至照明區域401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而照明區域401以外的照明裝置便會依據控制訊號而關閉光源。在另一些範例中,控制裝置150亦可傳送調低亮度的控制訊號至照明區域401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以將這些照明裝置的光源亮度調低至預設低亮度(例如,45、60流明(lumen;lm)等)。
依此類推,請參照圖4B、,隨著汽車490之物體位置的改變,控制裝置150動態改變行進路線453及照明區域403。接著,請參照圖4C,控制裝置150依據行進路線455決定照明區域405,且將照明區域405中的所有照明裝置之光源開啟。另一方面,控 制裝置150亦隨著照明區域405的變動,而將照明區域405以外的照明裝置之光源關閉,以節約用電。
也就是說,室內空間中可能存在直線、叉路、轉彎等不同路徑,控制裝置150可依據室內空間既有的行進路徑以及交通工具的當前位置,對交通工具即將抵達的位置進行預測,以讓交通工具可維持在例如是大於門檻值(例如,每小時10、20公里等)或其他預定值(例如,每小時25公里等)的移動速度行駛,而無須減緩速度且方便駕駛者辨識路線。
另一方面,若控制裝置150判斷物體之移動速度未大於門檻值(例如,每小時10、20公里等),則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例如,半徑例如是5、10公尺等之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
舉例而言,圖5A~圖5C是針對交通工具的照明範圍範例。圖5A~圖5C係以圖2之停車場20的平面圖為例進行說明。請先參照圖5A,控制裝置150可判斷汽車590的當前位置,並決定以汽車590當前位置為中心的半徑5公尺的照明範圍為照明區域501。接著,控制裝置150傳送開啟光源的控制訊號至照明區域501內的所有照明裝置,而照明區域501內的照明裝置便會依據控制訊號而開啟光源。另一方面,控制裝置150亦可傳送關閉光源的控制訊號至照明區域501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而照明區域501以外的照明裝置便會依據控制訊號而關閉光源。依此類推,請同時參照圖5A~圖5C,隨著汽車590的移動,控制裝置150會分別 決定照明區域503、505,並將分別將照明區域503、505內的所有照明裝置開啟,且分別將照明區域503、505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關閉。
需說明的是,前述範例中僅以偵測到一台交通工具為例進行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50可同時對數個物體進行偵測,並分別依據這些物體所在位置而控制對應的照明裝置。
舉例而言,圖6是針對數台交通工具的照明控制之範例。請參照圖6,以兩台交通工具為例,控制裝置150偵測到室內空間出現兩台汽車690、695。假設汽車690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20公里,其移動速度大於每小時15公里的門檻值。控制裝置150便會預測汽車690的行進路線651,並將對應照明區域601內的所有照明裝置開啟。此外,假設汽車695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2公里,其移動速度小於每小時15公里的門檻值。控制裝置150便決定以汽車695為中心的半徑8公尺範圍為照明區域605,並將對應照明區域605內的所有照明裝置開啟。控制裝置150亦將照明區域601、605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關閉或調低亮度。
需說明的是,前述範例中僅以交通工具為例,在另一實施例中,物體的類型更包括行人(或動物)。而控制裝置依據屬於行人的物體位置,決定將以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照明區域。例如,感測裝置130為攝影機,而控制裝置150便可依據攝影機擷取或錄製的畫面,而透過各種影像辨識技術,來判斷畫面中出現的物體是否為行人。而針對行人的照明控制,請參照前 述針對交通工具之移動速度未大於門檻值的相關說明,於此不再贅述。此外,控制裝置150亦可針對不同類型(例如,交通工具、行人等),設定不同照明範圍大小。例如,交通工具的照明範圍是以交通工具當前位置為中心的半徑10公尺內,而行人的照明範圍是以行人當前位置為中心的半徑5公尺內。
舉例而言,圖7A及圖7B是針對行人的照明範圍範例。請先參照圖7A,控制裝置150決定以行人790為中心的半徑6公尺範圍為照明區域701,將對應照明區域701內的所有照明裝置開啟,並將照明區域701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關閉或調低亮度。接著請參照圖7B,隨著行人790的移動,控制裝置150依據行人790的物體位置動態調整照明區域703,並將照明區域703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關閉或調低亮度。
需說明的是,前述圖6、圖7A及圖7B僅以圓形的照明範圍為例,在其他範例中,照明範圍可能是長方形、菱形、三角形或不規則形等幾何圖形,而物體位置可以作為前述幾何圖形的重心、內心、外心等。
舉例而言,圖8是針對行人及交通工具的照明範圍範例。請參照圖8,針對行人890,控制裝置150以行人890為中心的橢圓形範圍為照明區域801,且以汽車895為重心的三角形範圍為照明區域803。接著,控制裝置150將對應照明區域801、803內的所有照明裝置開啟,並將照明區域801、803以外的所有照明裝置關閉或調低亮度。
此外,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針對面積小於特定大小(例如,50坪、70坪等)的小型室內空間,只要感測裝置130偵測到物體(例如,行人、動物或交通工具等)的出現,控制裝置150便將所有照明裝置1101~110n的光源開啟。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可透過具備諸如壓力感測、溫度感測、圖像感測、紅外線感測、超音波感測或電磁波感測等感測技術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的感測裝置主動偵測物體,而不需要將感應器裝設於所有行車上或配戴於行人身上,進而透過控制裝置判斷物體位置。此外,控制裝置更依據物體位置而動態控制照明裝置的開啟、關閉或亮度調整。在部份實施例中,控制裝置依據物體的類型(例如,行人、交通工具)及物體的移動速度,而決定不同的照明區域,以提供符合實際應用的功能。藉此,透過集中式程式化(例如,軟體程式載入本發明實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系統來控制室內空間內的照明裝置,以即時提供光源給需要照明之物體,進而提昇照明裝置的使用效率,並達到省電的功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310~S350‧‧‧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照明控制系統,適用於一室內空間,該照明控制系統包括:多個照明裝置,設置於該室內空間,並用以提供光源;至少一感測裝置,用以偵測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物體,以取得至少一感測資料;以及一控制裝置,耦接該些照明裝置及該至少一感測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依據該至少一感測裝置偵測到的該至少一感測資料,決定該至少一物體位於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物體位置,並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動態控制該些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裝置依據該至少一感測資料判斷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並依據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以及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動態決定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照明區域,且將該至少一照明區域內設置的部份該些照明裝置之光源開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統,其中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包括一交通工具,而該控制裝置分析該至少一感測資料以計算屬於該交通工具的該至少一物體之移動速度,並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決定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統,其中若該控制裝置判斷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大於一門檻值,則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及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預 測該至少一物體的行進路線,並依據該至少一物體的該行進路線決定該至少一照明區域;以及若該控制裝置判斷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未大於該門檻值,則決定將以該至少一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統,其中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包括一行人,而該控制裝置依據屬於該行人的該至少一物體位置,決定將以該至少一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6. 一種照明控制方法,適用於控制一室內空間中設置的多個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該照明控制方法包括:透過至少一感測裝置偵測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物體,以取得至少一感測資料;依據偵測到的該至少一感測資料,決定該至少一物體位於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物體位置;以及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動態控制該些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動態控制該些照明裝置所提供之光源的步驟包括:依據該至少一感測資料判斷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依據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以及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動態決定 該室內空間中的至少一照明區域;以及將該至少一照明區域內設置的部份該些照明裝置之光源開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包括一交通工具,而動態決定該室內空間中的該至少一照明區域的步驟包括:分析該至少一感測資料以計算屬於該交通工具的該至少一物體之移動速度;以及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決定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決定該至少一照明區域的步驟包括:若判斷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大於一門檻值,則依據該至少一物體位置及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預測該至少一物體的行進路線,並依據該至少一物體的該行進路線決定該至少一照明區域;以及若判斷該至少一物體之該移動速度未大於該門檻值,則決定將以該至少一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物體的類型包括一行人,而動態決定該室內空間中的該至少一照明區域的步驟包括:依據屬於該行人的該至少一物體位置,決定將以該至少一物體位置為中心的照明範圍作為該至少一照明區域。
TW104106350A 2015-02-26 2015-02-26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TW201632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6350A TW201632031A (zh) 2015-02-26 2015-02-26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6350A TW201632031A (zh) 2015-02-26 2015-02-26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031A true TW201632031A (zh) 2016-09-01

Family

ID=57443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350A TW201632031A (zh) 2015-02-26 2015-02-26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320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9129A (zh) * 2022-02-25 2022-06-07 杜江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视觉环境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9129A (zh) * 2022-02-25 2022-06-07 杜江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视觉环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99129B (zh) * 2022-02-25 2023-08-08 杜江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视觉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950B2 (en) Adaptive outdoor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user behavior
CN105794324B (zh) 具有基于来自相邻照明器和/或所连接设备的状态信息的自适应检测设置的传感器网络
US10643468B2 (en) Traffic light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985262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cking a vehicle's posi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sensors
TWI536330B (zh) 停車管理系統與燈源裝置
ES2670410T3 (es) Dispositivo de iluminación y sistema de iluminación
US20180114438A1 (en) Luminaire parking guidance
JP6014291B2 (ja) 領域における検知
TWM519371U (zh)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裝置
US20190196494A1 (en)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 and autonomous driving method
US20190106050A1 (en) Real-time analysis and augmented pathway projection for vehicle passengers
US9930752B2 (en) Image sensor controlled lighting fixture
US20190008019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light intensity of a light source in a light network
JP2017508260A (ja) 多方式感知
US20180098407A1 (en) Integrated lighting system and network
JP7166155B2 (ja) 街路灯システム
KR102045837B1 (ko) 차량 진행 방향 인지장치를 구비한 주차장 조명제어 시스템
US20190187065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viding lighting system, and road management system
KR101514927B1 (ko) 차량 번호 인식이 가능한 주차 블록을 이용한 주차 관리 방법
TW201632031A (zh) 照明控制系統及照明控制方法
KR20150064327A (ko) 차량의 hba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US20200020111A1 (en) Single frame object tracking using thermal imaging
JP2019051793A (ja) 車両の路面描画装置
KR101496717B1 (ko) 위치 및 속도기반 가로등 점등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751224B2 (ja) 常夜灯制御装置、常夜灯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常夜灯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