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5321A - 透明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透明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5321A
TW201545321A TW103117693A TW103117693A TW201545321A TW 201545321 A TW201545321 A TW 201545321A TW 103117693 A TW103117693 A TW 103117693A TW 103117693 A TW103117693 A TW 103117693A TW 201545321 A TW201545321 A TW 2015453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s
display panel
sub
pixel
transpar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7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181B (zh
Inventor
Chia-Hwa Lee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117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5181B/zh
Priority to CN201410403925.0A priority patent/CN10413468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5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181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透明顯示面板,包括基板、畫素陣列以及訊號線。基板具有顯示區與透明區。畫素陣列設置於基板上,其中畫素陣列包括次畫素以及第一開口。次畫素在第一方向上與第二方向上均彼此相連接,各次畫素係分別與一對應之顯示區重疊,各第一開口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環繞,且各第一開口係與一對應之透明區重疊。訊號線設置於基板上並與次畫素電性連接,其中訊號線係沿著顯示區而設置於顯示區內。

Description

透明顯示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透明顯示面板,尤指一種具有高穿透率的透明顯示面板。
透明顯示面板係指一種可提供透明顯示狀態以使觀看者可看到位於其後方景像之顯示裝置,常見於櫥窗或自動販賣機等需於展示實體物品前呈現顯示畫面之功用。透明顯示面板一般包括有顯示區與透明區兩個區域,其中顯示區可以提供顯示面板供觀看者觀看,而透明區則為透明狀態使得觀看者可看到透視以觀看到位於其後方景像。顯示區內設置有畫素,而用以驅動畫素的導線例如閘極線與資料線等會經過透明區而佔據透明區的面積,因此會導致透明區的穿透面積減少而降低穿透率。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高穿透率之透明顯示面板。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透明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畫素陣列以及複數條訊號線。基板具有複數個顯示區與複數個透明區。畫素陣列設置於基板上,其中畫素陣列包括複數個次畫素以及複數個第一開口。次畫素在一第一方向上與一第二方向上均彼此相連接,各次畫素係分別與一對應之顯示區重疊,各第一開口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環繞,且各第一開口係與一對應之透明區重疊。訊號線設置於基板上並與次畫素電性連接,其中訊號線係沿著顯示區而設置於顯示區內。
本發明之透明顯示面板之訊號線係設置於顯示區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內,不會佔據透明區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的穿透面積減少,因此透明顯示面板的透明區可以具有高穿透率。
1‧‧‧透明顯示面板
10‧‧‧基板
20‧‧‧畫素陣列
30‧‧‧訊號線
10P‧‧‧顯示區
10T‧‧‧透明區
21‧‧‧第一次畫素
22‧‧‧第二次畫素
23‧‧‧第三次畫素
24‧‧‧第一開口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Z‧‧‧垂直投影方向
26‧‧‧第二開口
301‧‧‧第一訊號線
302‧‧‧第二訊號線
GL‧‧‧閘極線
DL‧‧‧資料線
PL‧‧‧電源線
T1‧‧‧開關元件
T2‧‧‧驅動元件
C‧‧‧電容元件
40‧‧‧發光元件
G1‧‧‧閘極
S1‧‧‧源極
D1‧‧‧汲極
G2‧‧‧閘極
S2‧‧‧源極
D2‧‧‧汲極
OVDD‧‧‧電壓訊號
OVSS‧‧‧電壓訊號
42‧‧‧第一電極
44‧‧‧顯示介質層
46‧‧‧第二電極
1’‧‧‧透明顯示面板
2‧‧‧透明顯示面板
3‧‧‧透明顯示面板
4‧‧‧透明顯示面板
4’‧‧‧透明顯示面板
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2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A-A’繪示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之單一次畫素的等效電路圖。
第4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之單一次畫素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變化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變化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使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及所欲達成之功效。
請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第2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A-A’繪示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1包括一基板10、一畫素 陣列20以及複數條訊號線30。基板10具有複數個顯示區10P與複數個透明區10T。基板10可為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膠基板或其它適合之硬質基板或可撓式基板。畫素陣列20設置於基板10上,且畫素陣列20包括複數個次畫素以及複數個第一開口24。次畫素包括複數個第一次畫素21,用以顯示一第一顏色影像;複數個第二次畫素22,用以顯示一第二顏色影像;以及複數個第三次畫素23,用以顯示一第三顏色影像。舉例而言,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係分別為紅色次畫素、綠色次畫素與藍色次畫素,分別用於提供紅色影像、綠色影像與藍色影像。在其它變化實施例中,次畫素亦可為任何顏色的次畫素例如青色、白色或黃色等。此外,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均是設置於基板10之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在本實施例中,顯示區10P基本上是設置有次畫素並可提供顯示的區域,也就是說,由透明顯示面板1的顯示面觀看,觀看者可以觀察到顯示區10P內之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所提供的影像,但無法穿透顯示區10P而觀察到顯示區10P的後方景像。值得說明的是在相鄰的次畫素的交界處可能會存在細微的縫隙,儘管此縫隙可能可以透光,但由於縫隙的寬度約略僅有數微米而無法為人眼所辦視,因此相鄰的次畫素之間的縫隙仍視為顯示區10P的一部分。此外,在一實施例中,也是可以在相鄰的次畫素交界處的細微縫隙對應設置一遮光層。另一方面,透明區10T未主動提供顯示畫面但具有透明特性,因此觀看者可以經由透明區10T觀察到透明區10T的後方景像。
次畫素在第一方向D1上與第二方向D2上均彼此相連接,各次畫素係分別與一對應的顯示區10P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疊,各第一開口24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環繞。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開口24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完全環繞而形成一封閉型開口,但不以此為限。此外,各第一開口24係與一對應之透明區10T在垂直投影方向Z重疊。在本實施 例中,第一方向D1為第1圖之水平方向,而第二方向D2為第1圖之垂直方向,但不以此為限。此外,次畫素與第一開口24在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上均為交錯配置。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開口24係被四個第一次畫素21、四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四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其中各第一次畫素21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L形次畫素,各第二次畫素22實質上為矩形次畫素,且各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十字形開口,但不以此為限。另外,畫素陣列20可另包括複數個第二開口26,各第二開口26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部分環繞而形成一開放型開口,且各第二開口26係與一對應之透明區10T重疊。第二開口26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邊緣的開口,且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T字形。
此外,訊號線30係設置於基板10上並與次畫素電性連接,且訊號線30係沿著顯示區10P而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訊號線30可為任何用以驅動畫素陣列20之導線。舉例而言,訊號線30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30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30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可為直線導線,或者為彎曲導線。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可由相同或不同的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且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可分別是單層結構的訊號線或多層堆疊結構的訊號線,且訊號線30的材料較佳為不透明導電材料例如金屬,其可具有低電阻及良好的導電性。儘管訊號線30具有不透光特性,但是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請參考第3圖與第4圖,並一併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之單一次畫素的等效電路圖,第4 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之單一次畫素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係以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為例,但不以此為限。透明顯示面板亦可為其它各式自發光型顯示面板例如場發射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等,或非自發光型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電溼潤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等。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各次畫素包括閘極線GL、資料線DL、電源線PL、開關元件T1、驅動元件T2、電容元件C以及發光元件40。閘極線GL係與開關元件T1之閘極G1電性連接,用以控制開關元件T1的開啟。資料線DL係與開關元件T1之源極S1電性連接,用以提供資料訊號。開關元件T1的汲極D1係與驅動元件T2的閘極G2以及電容元件C之一端電性連接。電源線PL係與驅動元件T2的源極S2以及電容元件C之另一端電性連接,用以傳送一電壓訊號OVDD。驅動元件T2的汲極D2係與發光元件40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之發光元件40為電激發光元件,例如有機二極體(OLED)發光元件,其包括第一電極42、第二電極46以及顯示介質層44。第一電極42可為例如陽極,其係與驅動元件D2之汲極D2電性連接。第二電極46可為例如陰極,其可接收一電壓訊號OVSS。顯示介質層44可為例如有機發光層,其設置於第一電極42與第二電極46之間,並可被電壓訊號OVDD與電壓訊號OVSS的電壓差所驅動而發光。發光元件40可包括用以顯示不同顏色影像的發光元件。舉例來說,第一次畫素21的發光元件40可為紅色發光元件,用以顯示紅色影像;第二次畫素22的發光元件40可為綠色發光元件,用以顯示綠色影像;以及第三次畫素23的發光元件40可為藍色發光元件,用以顯示藍色影像。在其它變化實施例中,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以及第三次畫素23的發光元件40可均為白色發光元件,並藉由分別設置紅色、綠色與藍色濾光片的方式分別顯示出紅色影像、綠色影像與藍色影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42與第二電極46之其中一者係可為反 射電極,其具有遮光作用。舉例而言,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1可為頂發光透明顯示面板,其中第一電極42係為反射電極,作為遮光之用,而第二電極46為穿透電極,在此狀況下訊號線30可設置於第一電極42之下,藉此第一電極42可以遮蔽訊號線30而使得觀察者不會觀察到訊號線30,而觀察者仍可穿透第二電極46而觀看到顯示區10P的畫面。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訊號線301可為閘極線GL及/或電源線PL,第二訊號線302可為資料線DL,但不以此為限。如第2圖所示,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可由不同層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但在垂直投影方向Z下觀察,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兩者都位於顯示區10P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影響透明區10T的穿透率。此外,顯示區10P內的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會被第一電極42所遮蔽,因此也不會影響顯示效果。在一變化實施例中,透明顯示面板1可為底發光透明顯示面板,其中第二電極46係為反射電極,作為遮光之用,而第一電極42為穿透電極,在此狀況下訊號線30可設置於第二電極46之上,藉此第二電極46可以遮蔽訊號線30而使得觀察者不會觀察到訊號線30,而觀察者仍可穿透第一電極42而觀看到顯示區10P的畫面。在另一變化實施例中,透明顯示面板可另包括遮光層例如黑色矩陣層或其它具有遮光性質的膜層,且此遮光層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會與訊號線30重疊,藉此可以遮蔽訊號線30而使得觀察者不會觀察到訊號線30。
本發明之透明顯示面板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下文將依序介紹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且為了便於比較各實施例之相異處並簡化說明,在下文之各實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號標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針對各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說明,而不再對重覆部分進行贅述。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變化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1’中, 各第一開口24係被四個第一次畫素21、四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四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其中各第一次畫素21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L形次畫素,各第二次畫素22實質上為多邊形次畫素(本實施例之第二次畫素22為六邊形次畫素),且各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圓形開口,但不以此為限。另外,畫素陣列20可另包括複數個第二開口26,各第二開口26係被一部分之次畫素所部分環繞而形成一開放型開口,且各第二開口26係與一對應之透明區10T重疊。第二開口26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邊緣的開口,且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半圓形開口。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可為直線導線,或者為彎曲導線。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請參考第6圖。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2中,各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21、四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兩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所形成的封閉型開口。舉例而言,各第一次畫素21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梯形次畫素,各第二次畫素22實質上為矩形次畫素,且各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一圓形開口。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半圓形。在本實施例中,訊號線30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30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30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請參考第7圖。第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任一個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同顏色影像之次畫 素,以及另兩個不同顏色影像之次畫素所環繞。舉例而言,一部分的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21、一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一部分的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第二次畫素22、一個第一次畫素21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一部分的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第三次畫素23、一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一個第一次畫素21所環繞。詳而言之,在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3中,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係分別位於畫素陣列20的不同行,例如第一次畫素21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第1行、第4行、第7行…,以此類推;第三次畫素23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第2行、第5行、第8行…,以此類推;第二次畫素22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第3行、第6行、第9行…,以此類推。此外,第一開口24之其中至少一者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21、一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第一開口24之其中至少一者係被一個第一次畫素21、兩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且第一開口24之其中至少一者係被一個第一次畫素21、一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兩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次畫素21、各第二次畫素22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矩形次畫素或十字形次畫素,且各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矩形開口。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位於畫素陣列20的偶數行的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為十字形次畫素,而位於畫素陣列20的偶數行的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為矩形次畫素,但不以為限。另外,第二開口26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邊緣的開口,且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矩形開口。在本實施例中,訊號線30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30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30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4中,第一次畫素21與第三次畫素23係以交錯方式設置於畫素陣列20的奇數列,而第二次畫素22則設置於畫素陣列20的偶數列。此外,各第一開口24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21、兩個第二次畫素22以及兩個第三次畫素23所環繞。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次畫素21、各第二次畫素22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矩形次畫素,且各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矩形開口。另外,第二開口26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邊緣的開口,且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矩形開口。訊號線30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30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30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請參考第9圖。第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變化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在本變化實施例之透明顯示面板4’中,次畫素的排列方式與第四實施例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第一開口24實質上為一圓形開口,而各第一次畫素21、各第二次畫素22與各第三次畫素23實質上為一多邊形次畫素例如近似矩形之次畫素。此外,若第一開口24的面積較大,則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的邊緣或角落可能會被第一開口24所佔據而使得第一次畫素21、第二次畫素22與第三次畫素23的至少一側邊包含曲線,使得形狀不是完美的矩形。另外,第二開口26係位於畫素陣列20的邊緣的開口,且本實施例之第二開口26實質上為半圓形開口。訊號線30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30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30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 貫穿至少一部分之次畫素。由於第一訊號線301與第二訊號線302均完全設置於顯示區10P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10T內,因此不會佔據透明區10T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10T的穿透面積減少而可維持高穿透率。
本發明之透明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的次畫素並不以上述實施例所揭示的排列與配置為限而可作適當的變更與調整,只要次畫素在第一方向上與第二方向上均彼此相連接,且訊號線設置於顯示區內並被顯示區之遮光層所覆蓋且未影響到透明區的穿透率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透明顯示面板之訊號線係設置於顯示區內而未設置於透明區內,不會佔據透明區的面積,故不會導致透明區的穿透面積減少,因此透明顯示面板的透明區可以具有高穿透率。另外,由於顯示區內設置有遮光層,因此可以遮蔽訊號線,亦不會影響顯示區的顯示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透明顯示面板
10‧‧‧基板
20‧‧‧畫素陣列
30‧‧‧訊號線
10P‧‧‧顯示區
10T‧‧‧透明區
21‧‧‧第一次畫素
22‧‧‧第二次畫素
23‧‧‧第三次畫素
24‧‧‧第一開口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Z‧‧‧垂直投影方向
26‧‧‧第二開口
301‧‧‧第一訊號線
302‧‧‧第二訊號線

Claims (20)

  1. 一種透明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複數個顯示區與複數個透明區;一畫素陣列,設置於該基板上,該畫素陣列包括複數個次畫素以及複數個第一開口,其中該等次畫素在一第一方向上與一第二方向上均彼此相連接,各該次畫素係分別與一對應之該顯示區重疊,各該第一開口係被一部分之該等次畫素所環繞,且各該第一開口係與一對應之該透明區重疊;以及複數個訊號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並與該等次畫素電性連接,其中該等訊號線係沿著該等顯示區而設置於該等顯示區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等訊號線僅設置於該等顯示區內而未設置於該等透明區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開口係被一部分之該等次畫素所完全環繞而形成一封閉型開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次畫素包括:一驅動元件,設置於該基板上;以及一發光元件,設置於該基板上並與該驅動元件電性連接,其中該發光元件包括:一第一電極,與該驅動元件電性連接;一第二電極;以及一顯示介質層。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介質層包括一有機發光層。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其中一者係為一反射電極。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次畫素包括一遮光層,且該等訊號線係被該等次畫素之該等遮光層所覆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等次畫素與該等第一開口為交錯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畫素陣列另包括複數個第二開口,各該第二開口係被一部分之該等次畫素所部分環繞而形成一開放型開口,且各該第二開口係與一對應之該透明區重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等訊號線包括複數條第一訊號線實質上沿該第一方向貫穿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次畫素,以及複數條第二訊號線實質上沿該第二方向貫穿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次畫素。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等次畫素包括:複數個第一次畫素,用以顯示一第一顏色影像;複數個第二次畫素,用以顯示一第二顏色影像;以及複數個第三次畫素,用以顯示一第三顏色影像。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開口係被四個第一次畫素、四個第二次畫素以及四個第三次畫素所環繞。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次畫素與各該第三次畫 素實質上為L形次畫素,各該第二次畫素實質上為一矩形次畫素,且各該第一開口實質上為一十字形開口。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次畫素與各該第三次畫素實質上為L形次畫素,各該第二次畫素實質上為一多邊形次畫素,且各該第一開口實質上為一圓形開口。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開口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四個第二次畫素以及兩個第三次畫素所環繞。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次畫素與各該第三次畫素實質上為一梯形次畫素,各該第二次畫素實質上為一矩形次畫素,且各該第一開口實質上為一圓形開口。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該等第一開口之其中至少一者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一個第二次畫素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所環繞。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開口係被兩個第一次畫素、兩個第二次畫素以及兩個第三次畫素所環繞。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開口實質上為一圓形開口。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透明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次畫素、各該第二次畫素與各該第三次畫素實質上為一多邊形次畫素,且各該第一開口實質上為一矩形開口。
TW103117693A 2014-05-20 2014-05-20 透明顯示面板 TWI555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7693A TWI555181B (zh) 2014-05-20 2014-05-20 透明顯示面板
CN201410403925.0A CN104134683A (zh) 2014-05-20 2014-08-15 透明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7693A TWI555181B (zh) 2014-05-20 2014-05-20 透明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5321A true TW201545321A (zh) 2015-12-01
TWI555181B TWI555181B (zh) 2016-10-21

Family

ID=5180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7693A TWI555181B (zh) 2014-05-20 2014-05-20 透明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4683A (zh)
TW (1) TWI5551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708B (zh) * 2018-08-15 2020-05-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顯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48682B1 (ko) * 2014-12-05 2022-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9312312B1 (en) 2014-12-30 2016-04-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splay
KR102475504B1 (ko) * 2015-08-20 2022-12-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JP6535545B2 (ja) 2015-08-21 2019-06-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929600B (zh) * 2016-06-30 2019-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屏以及透明显示装置
CN106896604A (zh) * 2017-03-30 2017-06-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用于显示面板制程的光罩
CN107452778B (zh) * 2017-07-25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掩模板
TWI627766B (zh) * 2017-08-04 2018-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向發光模組及應用其之透明顯示裝置
CN109118956B (zh) * 2018-08-24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030938B2 (en) 2018-12-28 2021-06-0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83579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50293B (zh) 2019-04-10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560B (zh) * 2019-08-29 2022-02-15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及包含该像素排列结构的显示面板
CN110797381B (zh) * 2019-11-07 2022-09-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64480B (zh) * 2020-05-21 2023-03-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261826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7642790A (zh) * 2022-06-29 2024-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801B (zh) * 2012-06-22 2014-11-21 Au Optronics Corp 透明顯示面板以及展示裝置
TWI498220B (zh) * 2012-10-31 2015-09-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708B (zh) * 2018-08-15 2020-05-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5181B (zh) 2016-10-21
CN104134683A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5181B (zh) 透明顯示面板
US1101770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KR102124043B1 (ko) 화소 배열 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475364B2 (en)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9543369B2 (en) Display device
JP6577224B2 (ja) 表示装置
US1021078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62689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US20180097043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JP6684670B2 (ja) 表示装置
JP6749160B2 (ja) 表示装置
JP6535457B2 (ja) 表示装置
KR101975084B1 (ko) 표시 장치
JP2015201314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
WO2017198074A1 (zh)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JP201600417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49231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KR20160084936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325318B2 (ja) 表示装置
KR102238642B1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284357B1 (ko) 투명표시장치
US988198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JP2015175924A (ja) 表示装置
US947702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329398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