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1891A -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1891A
TW201541891A TW104112988A TW104112988A TW201541891A TW 201541891 A TW201541891 A TW 201541891A TW 104112988 A TW104112988 A TW 104112988A TW 104112988 A TW104112988 A TW 104112988A TW 201541891 A TW201541891 A TW 2015418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network side
si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channel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2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0210B (zh
Inventor
Xin Su
chuan-jun L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ublication of TW20154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1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2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3Feedback on reque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屬於無線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是關於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發揮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基於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CSI的機制會帶來顯著的時頻資源開銷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包括: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採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在保證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減小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帶來的開銷。

Description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本發明屬於無線通訊技術領域,特別關於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鑒於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技術對於提高峰值速率與系統頻譜利用率的重要作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LTE-A(LTE-Advanced,長期演進升級)等無線接入技術標準都是以MIMO+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術為基礎構建起來的。MIMO技術的性能增益來自於多天線系統所能獲得的空間自由度,因此MIMO技術在標準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演進方向便是維度的擴展。在LTE Rel(版本)-8中,最多可以支援4層的MIMO傳輸。Rel-9重點對MU-MIMO技術進行了增強,TM(Transmission Mode,傳輸模式)-8的MU-MIMO(Multiple-user MIMO,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傳輸中最多可以支援4個下行資料層。Rel-10則通過8埠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ymbol,解調參考符號)與多顆粒度碼本的引入進一步提高了通道狀態資訊的空間解析度,並進一步將SU-MIMO(Single-User MIMO)的傳輸能力擴展至最多8個資料層。
在上述基礎之上,隨著AAS(Active Antenna System,有源 天線系統)技術的成熟與二維平面AAS陣列的應用,產業界正在進一步地將MIMO技術向著三維化和大規模化的方向推進。目前,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正在開展3D通道建模的研究專案,其後預計還將繼續開展8個天線埠及以下的EBF(elevation Beamforming,仰角波束形成)與超過8個埠(如16、32或64)的FD-MIMO(Full Dimension MIMO,全維多輸入多輸出)技術研究與標準化工作。而學術界則更為前瞻地開展了針對基於更大規模天線陣列(包含一百或數百根甚至更多陣子)的MIMO技術的研究與測試工作。學術研究與初步的通道實測結果表明,Massive(大量)MIMO技術將能夠極大地提升系統頻帶利用效率,支援更大數量的接入用戶。因此各大研究組織均將Massive MIMO技術視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最有潛力的實體層技術之一。
MIMO技術中,尤其是對MU-MIMO技術而言,網路側能 夠獲得的通道狀態資訊精度將直接決定預編碼/波束賦形的精度與調度演算法的效能,從而影響到整體系統性能。因此,通道狀態資訊的獲取一直是MIMO技術標準化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對於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頻分雙工)系統而言,由於上下行鏈路之間存在較大的頻率間隔,一般很難直接通過對上行通道的測量獲取下行通道狀態資訊,所以現有的FDD系統一般採用基於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CSI的機制。這種情況下,通道狀態資訊的空間解析度直接取決於參考信號的埠數量。當天線陣列規模很大時,如果為了保證下行而引入新的參考信號埠,將會帶來顯著 的時頻資源開銷。但是如果限制參考信號埠數,又不能保證下行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空間解析度,從而無法發揮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
綜上所述,在發揮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目前基於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CSI的機制會帶來顯著的時頻資源開銷。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發揮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基於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CSI的機制會帶來顯著的時頻資源開銷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包括: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較佳地,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包括: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 該網路側設備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之後,還包括: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該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該網路側設備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較佳地,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較佳地,該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之前,還包括:該網路側設備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包 括:使用者設備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 訊,包括:該使用者設備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較佳地,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 訊,包括:該使用者設備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 包括:發送模組,用於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處理模組,用於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較佳地,該處理模組具體用於: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該處理模組還用於: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較佳地,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較佳地,該發送模組還用於: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使用者設備,包括: 測量模組,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回饋模組,用於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該回饋模組具體用於: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較佳地,該回饋模組具體用於: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包括:網路側設備,用於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使用者設備,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 的賦形方式,由於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用戶回饋的針對經過波束賦形的參考信號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達到了進行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目的,並且採用經過波束賦形的參考信號,所需的參考信號數量對應於波束的數量,而不是天線的數量,所以回饋開銷不會隨著天線數量的增加而無限制地增長,從而在保證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減小了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帶來的開銷;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701~702,801~802‧‧‧步驟
10‧‧‧網路側設備
11‧‧‧使用者設備
300‧‧‧發送模組
301‧‧‧處理模組
400‧‧‧測量模組
401‧‧‧回饋模組
500‧‧‧處理器
510‧‧‧收發機
520‧‧‧記憶體
600‧‧‧處理器
610‧‧‧收發機
620‧‧‧記憶體
630‧‧‧使用者介面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參考信號波束組搜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網路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使用者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五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網路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六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使用者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七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八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這樣可以使網路側設備粗略判斷通道的變化情況,如果通道變化緩慢,基站可以指示UE進一步以更為精細的方式測量並回饋資訊,從而在保證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減小了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帶來的開銷;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包括:網路側設備10和使用者設備11。
網路側設備10,用於向使用者設備11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使用者設備11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使用者設備11,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10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網路側設備10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將一個磁區分成多個空間,每個空間可以再根據需要進一步細化成多個空間,根據需要還可以對已經細化的空間進一步細化成多個空間,以此類推,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空間解析度的情況。 比如將120度劃分成4個空間,一個空間為30度,然後可以將30度細化成3個空間,每個空間10度,還可以將10度進一步細化。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多個波束將磁區進行劃分。
在實施中,網路側設備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在劃分時,通過賦形權值加權可以使多天線系統產生特定波束,也就是說,賦形權值決定了波束的指向與形狀。
下面列舉確定賦形權值的方法:例如可以在水平維和垂直維分別設置H和V個波束,則對於包含N H N V 個水平與垂直埠的二維平面陣列而言,第[n h ,n v ]個波束的賦形權值可以表示為:
其中,表示矩陣的Kronecker積,( ) T 表示矩陣的轉置。分別表示第[n h ,n v ]個波束的水平和垂直角度,△ H 和△ V 分別表示各相鄰波束間的最小水平及垂直角度差。
針對空間和參考信號的關係,一種較佳地方式是採用多級樹形結構的波束組實現空間解析度的逐層提高。如圖2所示,可以首先設計解析度最高的一級參考信號波束組(每個元素對應於數形結構的葉子節點),然後將其分成若干子組,並為每個子組選擇一個參考信號波束作為其樹根(每個子組+其樹根節點構成一顆子樹)。每個子樹的樹根又可作為上一級 (空間解析度較低)的子樹的葉子節點,依此類推形成多級樹形結構。
使用者設備不需要獲知當前需要進行測量的空間解析度,只需要根據網路側設備的指示對一組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以及回饋即可。
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而不同組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大小可以不同,比如參考信號A對應一個磁區分成的多個空間中的一個,參考信號B對應一個空間經過細化後的空間中的一個。
在實施中,為了區分不同參考信號對應的回饋資訊,可以為每個參考信號分配一個標識。由於在發送回饋資訊時是以組為單位,所以只需要保證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即可。
其中,參考信號的數量及區分方式可以事先約定或通過信令指示。
較佳地,參考信號為CSI-RS。
具體的,網路側設備給使用者設備發送的是一組帶有波束賦形的CSI-RS,該組帶有波束賦形的CSI-RS可以是廣播中的一個子組,子組間可部分重疊,不同使用者的波束解析度也可不同。
每個參考信號對應於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相應的,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的資訊時,向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這裡的品質資訊包括但並限於下列資訊中的部分或全部: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通道品質標識)、TBS (Transport Block Size,傳輸塊容量)。
在實施中,使用者設備記錄通道品質最好的參考信號的ID;向網路側設備回饋時,可以標記出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ID。
較佳地,使用者設備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網路側設備回饋。
比如參考信號A、B和C中,信號品質最好的為A,其次是C,最差的是B,則回饋資訊中信號品質的排序就是參考信號A、參考信號C和參考信號B,或者參考信號B、參考信號C和參考信號A。
其中,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時,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具體的,網路側設備可以根據收到的品質資訊,確定時間視窗中的通道變化情況或回饋N次對應的通道品質的變化情況或多個使用者設備的通道品質判斷是否進一步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判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根據使用者設備上報的資訊,查看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的變動量是否超過某個預設的門限值,如果超過,則認為通道不穩定,需要調整,否則認為不需要調整。
還比如:網路側設備可以根據使用者設備上報的資訊判斷通道的變化快慢,如果通道的變化快超過一定範圍,則認為通道不穩定,需要調整,否則認為不需要調整。
如果確定需要調整,一種較佳地方式是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 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在實施中,調整波束賦形的方法可以參考下列公式:假定需要在第[n h ,n v ]個波束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出2M和2N個波束,則第[m,n]個波束可以表示為:
其中分別表示第[m,n]個波的水平和垂直角度,△ H1和△ V1分別表示細化之後各相鄰波束間的最小水平及垂直角度差。
在實施中,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後,還可以判斷通道的變化快慢程度,判斷是否還需要進一步劃分空間,比如判斷通道的變化是否過快(一段時間內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間的差距是否超過一設定門限值),如果通道的變化過快,還可以對劃分後的每個空間進一步進行劃分,得到多個空間,然後將最後一次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時,如果對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沒有進行劃分,則可以先對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進行劃分得到多個空間,然後確定得到的每個空間;如果預先對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 的空間進行劃分,可以直接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
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如果需要調整,一種較佳地方式是:向 使用者設備發送空間解析度更高的參考信號。具體可以參見圖2。對於網路側設備可以首先在當前的參考信號波束組中按照相對較低的解析度進行搜索,當選中某個子樹之後(如圖2中首先確定節點A),可以進一步用這一子樹的葉子節點作為下次反覆運算時的參考信號組。如果在當前解析度級別的子樹中認為葉子節點B對應的參考信號能夠獲得最佳通道品質(即不需要調整),則可以進一步用節點B確定的參考信號組輔助終端進行波束選擇與上報。
一個子組對應一個使用者設備,每個子組包含若干波束。子 組間可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若子組完全重疊意味著對應的多個UE需要測量的波束組是相同的。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側設備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 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C(無線網路控制器)或其他網路側設備,也可以是新的網路側設備。
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三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的 網路側設備包括:發送模組300,用於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處理模組310,用於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 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較佳地,處理模組具體用於: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處理模組還用於: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較佳地,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較佳地,發送模組300還用於: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四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的 使用者設備包括:測量模組400,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回饋模組410,用於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回饋模組410具體用於:向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較佳地,回饋模組410具體用於: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網路側設備回饋。
如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五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的網路側設備,包括:處理器500,用於通過收發機510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收發機510,用於在處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較佳地,處理器500具體用於: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處理器500還用於: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較佳地,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較佳地,處理器500還用於: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其中,在圖5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 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5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5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 收發機5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5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520可以存儲處理器5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處理器5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520 可以存儲處理器5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如圖6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六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中的 使用者設備包括:處理器600,用於通過收發機610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測量結果通過收發機610向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收發機610,用於在處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較佳地,處理器600具體用於:向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較佳地,處理器600具體用於: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 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網路側設備回饋。
其中,在圖6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6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6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6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使用者設備,使用者介面630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設備的介面,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杆等。
處理器6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620可以存儲處理器6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和狀態資訊回饋的方法,由於這些方法解決問題的原理與本發明實施例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相似,因此這些方法的實施可以參見系統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如圖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七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包括:步驟701、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步驟702、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 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較佳地,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包括: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網路側設備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網路側設備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之後,還包括: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網路側設備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較佳地,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較佳地,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較佳地,一組CSI-RS為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 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較佳地,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之前,還包括:網路側設備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較佳地,不同的參考信號之間具有正交性。
如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八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包括:步驟801、使用者設備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步驟802、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較佳地,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的資訊,包括:使用者設備向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較佳地,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網路側設備回饋的資訊,包括:使用者設備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網路側設備回饋。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 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根據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從而在保證Massive MIMO的性能優勢的前提下,減小了下行參考信號測量以及回饋帶來的開銷;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 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 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 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 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701~702‧‧‧步驟

Claims (23)

  1.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包括: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該網路側設備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之後,還包括: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該網路側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該網路側設備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 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側設備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之前,還包括:該網路側設備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9.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使用者設備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包括:該使用者設備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該使 用者設備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包括:該使用者設備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
  12.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該網路側設備包括:發送模組,用於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處理模組,用於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一個不同的標識。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該處理模組具體用於: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標識和品質資訊,確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根據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的品質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該處理模組還用於:若確定需要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後,設備確定位於品質資訊最好的參考信號對應的空間中的每個空間;調整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將確定的每個空間對應的參考信號作為一組參考信號,並返回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的步驟。
  16. 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該參考信號為通道狀態資訊測量參考信號CSI-RS。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一個磁區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不同的CSI-RS配置和/或不同的CSI-RS埠。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該一組CSI-RS為該網路側設備廣播的CSI-RS中的部分CSI-RS;不同的使用者設備的CSI-RS部分或全部相同。
  19. 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網路側設備,其中,該發送模組還用於:通過時域、頻域和碼域中的部分或全部,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
  20.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使用者設備,該使用者設備包括:測量模組,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回饋模組,用於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回饋模組具體用於: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進行測量的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回饋模組具體用於:按照參考信號對應的通道品質,對每個參考信號的標識和對應的品質資訊進行排序後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
  23.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測量的系統,該系統包括:網路側設備,用於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以使該使用者設備對參考信號進行測量,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該使用者設備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使用者設備,用於測量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經過波束賦形的一組參考信號,其中一組參考信號中的每個參考信號對應磁區中的一個空間;根據測量結果向該網路側設備回饋資訊,以使該網路側設備根據回饋的資訊判斷是否調整參考信號的賦形方式。
TW104112988A 2014-04-23 2015-04-23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TWI580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6094.XA CN105007126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1891A true TW201541891A (zh) 2015-11-01
TWI580210B TWI580210B (zh) 2017-04-21

Family

ID=5433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2988A TWI580210B (zh) 2014-04-23 2015-04-23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3605B2 (zh)
EP (1) EP3136616B1 (zh)
JP (1) JP6456404B2 (zh)
KR (1) KR101828733B1 (zh)
CN (1) CN105007126B (zh)
TW (1) TWI580210B (zh)
WO (1) WO201516179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3773B (zh) * 2016-08-01 2020-12-21 美商高通公司 有效波束和候選波束的波束細化
TWI784453B (zh) * 2020-04-24 2022-11-21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具有空間差異性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arq)
US11564188B2 (en) 2017-10-17 2023-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MIMO synchronization
US11616540B2 (en) 2017-11-21 2023-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3139B (zh) 2015-03-24 2024-05-24 索尼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的装置
US10554280B2 (en) * 2015-05-01 2020-02-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SI feedback of hybrid beamforming
WO2017003252A1 (ko) * 2015-07-01 2017-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078279A1 (ko) * 2015-11-04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8352938B (zh) * 2015-11-06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与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187880B2 (en) * 2015-12-18 2019-01-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with group reference signal
EP3379859A4 (en) 2015-12-18 2018-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7193331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lass b fd-mimo
WO2018027936A1 (en) 2016-08-12 2018-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cheduling using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WO2018027994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new radio technology
CN109417813B (zh) 2016-09-22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6321235A (zh) 2016-09-29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1805948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测量方法、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888271B (zh) * 2016-09-30 2021-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888239B (zh) 2016-09-30 2020-05-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波束扫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011657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中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8023618B (zh) * 2016-11-0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imo天线的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US10582397B2 (en) 2016-11-09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finement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during control symbol
CN108288991B (zh) * 2017-01-09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束信息、配置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8667496B (zh) 2017-03-31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反馈发送波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013643A (ko) 2017-06-09 2020-02-0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제품
CN109413690B (zh) * 2017-08-18 2020-09-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0612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9787727B (zh) * 2017-11-13 2021-08-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827341B2 (en) * 2018-01-12 2020-11-03 The Euclide 2012 Investment Trust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sensing through pilot signals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24335A (zh) * 2018-01-30 2022-03-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50349B (zh) * 2018-10-12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65830B (zh) * 2020-06-03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44866A1 (en) * 2022-08-27 2024-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for machine learning (ml) channel state feedback (cs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0905B2 (en) * 2002-01-10 2006-10-31 Sun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access to data for a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CN100388846C (zh) 2005-07-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智能天线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波束赋形方法
US8379745B1 (en) * 2007-07-06 2013-02-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orward channel variation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90097754A (ko) * 2008-03-11 2009-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빔 트래킹 방법
US8711774B2 (en) * 2008-07-30 2014-04-29 Hitachi,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116115B1 (ko) 2009-07-21 2012-02-13 박기옥 수박 잼 제조방법
KR101120643B1 (ko) 2009-07-21 2012-03-16 한국과학기술원 가상섹터 기반 적응적 안테나시스템의 공간분할다중접속 서비스방법
JP5707398B2 (ja) 2010-06-21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再送方法及び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CN101877608B (zh) * 2010-06-30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协作波束赋型的优化加权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EP2434660B1 (en) 2010-09-24 2014-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limiting interference received by a plurality of sources
US8719478B2 (en) * 2011-08-11 2014-05-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adlock prevention
KR101839386B1 (ko) 2011-08-12 2018-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47400B1 (ko) * 2011-09-01 2018-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빔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28837B1 (ko) * 2011-09-29 2018-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핸드오버 지연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546113B (zh) * 2012-01-19 2014-11-26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的信道测量及反馈方法
WO2013134067A1 (en) * 2012-03-06 2013-09-12 Trw Automotive U.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inertia sensor
US20130328722A1 (en) 2012-03-06 2013-12-12 Niklas Wernersson Nod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beamforming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RU2516307C2 (ru) 2012-03-07 2014-05-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етевая Компания Едино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Оао "Фск Еэс")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маслонаполненного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а от взрыва и маслонаполненный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с защитой от взрыва
KR101655924B1 (ko) * 2012-03-07 201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00146B2 (en) * 2012-03-08 2015-08-04 Alcatel Lucent Virtual sectorization using an active anntenna array
PT2880875T (pt) 2012-08-02 2021-12-06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Sistema e aparelho para relatório de medição no sistema de transmissão multiponto coordenado
CN104782055B (zh) 2012-08-31 2017-12-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虚拟化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JP6121118B2 (ja) 2012-09-07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333725B2 (en) * 2013-06-26 2016-05-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hesive structure with hybrid adhesive lay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3773B (zh) * 2016-08-01 2020-12-21 美商高通公司 有效波束和候選波束的波束細化
US11564188B2 (en) 2017-10-17 2023-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MIMO synchronization
US11616540B2 (en) 2017-11-21 2023-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US11799524B2 (en) 2017-11-21 2023-10-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TWI784453B (zh) * 2020-04-24 2022-11-21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具有空間差異性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arq)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36616B1 (en) 2020-08-12
CN105007126A (zh) 2015-10-28
TWI580210B (zh) 2017-04-21
EP3136616A1 (en) 2017-03-01
EP3136616A4 (en) 2017-05-24
KR101828733B1 (ko) 2018-03-22
US20170033856A1 (en) 2017-02-02
KR20160136431A (ko) 2016-11-29
CN105007126B (zh) 2017-09-29
JP2017518674A (ja) 2017-07-06
JP6456404B2 (ja) 2019-01-23
US10333605B2 (en) 2019-06-25
WO2015161795A1 (zh)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210B (zh)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TWI452863B (zh) 用於多維天線陣列之頻道量測及回饋之方法及裝置
WO2015101109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6008330A1 (zh) 信道信息的量化反馈、数据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6155416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7020730A1 (zh)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968A1 (zh) 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WO2015124072A1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和装置、以及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4179990A1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530037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1722196B2 (en) Uneven frequency-domain basis allocation for type II CSI enhancements
TWI635737B (zh) 一種導頻信號的發送、接收處理方法及裝置
TWI622276B (zh)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078478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6161963A1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WO2016026350A1 (zh)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322989B (zh)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测量方法及装置
TW201717562A (zh) 用於在多用戶疊加傳輸中增強回饋的方法和設備
EP2996375B1 (en) Mobile station and reporting method
CN106936484B (zh)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20774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TW201739198A (zh) 一種通道狀態資訊回饋和接收方法、裝置
WO2017107067A1 (zh) 参考信号发送和信道测量的方法、发送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294584A (zh) 共享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59104A (zh) 一种传输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