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0294A -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0294A
TW201540294A TW104112189A TW104112189A TW201540294A TW 201540294 A TW201540294 A TW 201540294A TW 104112189 A TW104112189 A TW 104112189A TW 104112189 A TW104112189 A TW 104112189A TW 201540294 A TW201540294 A TW 2015402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extract
composition
fat
extract composi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2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Fang Ling
Original Assignee
Caliway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iway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liway Biomed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40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2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2Theaceae (Tea family), e.g. cam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61K31/05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2Cucurbitaceae (Cucumber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61K36/605Morus (mulber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4Rubiaceae (Madder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iabet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包含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以及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5wt%至40wt%的白藜蘆醇及10wt%至85wt%的綠茶萃取物。相較於市售之化學合成的減肥藥,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不但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且可有效地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分化中脂肪細胞、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增加肉鹼醯基轉移酶-1活性,亦可調節瘦素基因及阻抗素基因表現量,以達到降低體脂肪與減少體重之效果。

Description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植物萃取組成物,尤指可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本發明另關於一種前述組成物之應用,尤指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用途;本發明另關於一種醫藥組合物,尤指一種包含前述植物萃取組成物之醫藥組合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資料指出,肥胖扮演一個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其中超過十四億的成人體重過重(BMI>25),在這些過重者中至少有五億人在臨床上被診斷為肥胖(BMI>30),而這些肥胖的人罹患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痛風等和代謝相關疾病的機率都比一般人大幅增高。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在2007年報告指出,估計到2015年全美將有75%成人體重過重,41%的人口屬於肥胖。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 據,中國成年人過重和肥胖比率從2002年25%大幅上升到2010年38.5%。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會有50%至57%的人口體重過重。
肥胖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且有多重因子牽涉其中。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肥胖並非自我控制的簡單問題,而是涉及食慾調節與能量代謝的複雜失調症。此外,研究顯示肥胖症與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密切相關,肥胖不僅造成死亡率提高及龐大醫療負擔,也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品質。雖然肥胖之病因並未完全被確立,但認為與遺傳、代謝、生化、文化與精神社會的因子有關。一般而言,肥胖已被認為是過多的體脂肪將人體健康置於危險的一種疾病。
研究顯示,有高達八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臟疾病。顯示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皆極須重視的問題。近年來肥胖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而伴隨肥胖通常會逐漸出現高血壓、血糖和胰島素阻抗及血脂異常等代謝異常現象而導致代謝症候群,很容易發展演變成糖尿病、腎臟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及產生血栓等腦心血管疾病,而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肥胖是全球造成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因子,每年至少有280萬成人死於超重或肥胖,其中有44%的糖尿病及23%的缺血性心臟病醫療負擔可歸因於肥胖。
市面上減肥的產品眾多,但成分良莠不齊,且價格懸殊。目前合法的減肥藥品成份羅氏鮮®(Orlistat®),是運用阻斷腸道對於部份脂肪的吸收,以減少來自食物當中一部份脂肪的熱量,對於體內已囤積的脂肪或是脂肪代謝,則完全沒有幫助,因此很難從根本改善肥胖或其衍生的相關問題,且羅氏鮮有極大的副作用,包含干擾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油便、胃脹氣、亦可能造成膽結石與肝腎損傷等,因此不適合長期使用。有鑑於美國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美國於2012年核准上市兩項減肥新藥,分別為芬他命(phentermine)-妥泰(topiramate)複方及氯卡色林(lorcaserin),其作用機轉主要都在於增加飽足感,以抑制食慾,來達到減重的目的,雖然相較於羅氏鮮®不會有其油便及腸胃不適的副作用,但仍有頭暈、噁心或失眠、便祕等其他副作用,長期使用的減重效果也並不明顯,且這兩項減重藥品對於心血管疾病產生的風險仍須更長時間監測,故不適合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尤其芬他命因為過去曾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因此在許多國家仍然禁用。因此,業界仍極需一種安全性更高、副作用低、且可減輕體重及調節體內脂肪代謝(包含減少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堆積),從根本解決肥胖問題的藥物。
雖然已有文獻揭露綠茶、桑葉、白藜蘆醇或苦瓜等植物或其萃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發炎、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糖,以及預防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功效。然而並未有文獻揭露這些植物或其萃取物可增加動物體內肉鹼醯基轉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1,CPT-1) 的活性。粒線體是細胞中的代謝工廠,而長鏈脂肪酸需要CPT-1酵素的協助才能和肉鹼(carnitine)結合,進入粒線體內進行脂肪代謝並產生能量,當體內CPT-1酵素的活性增加可促進體內脂肪的消耗,減少已囤積的體脂肪。
白藜蘆醇(resveratrol)為一種多酚類化合物,主要存在於紅葡萄皮、虎杖或是紅酒中,目前研究指出白藜蘆醇有助於抵抗自由基傷害、減緩發炎反應、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等相關疾病。
過去雖已有文獻說明在脂肪細胞的實驗中,白藜蘆醇可以有效地抑制成熟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堆積或是調控前驅脂肪細胞的生長,但同時亦有多篇文獻證明於小鼠實驗中以高熱量飲食誘導小鼠增胖並以高熱量飲食誘導增胖的過程中持續以白藜蘆醇餵食,實驗結果卻顯示,動物實驗中餵食白藜蘆醇對於減少小鼠的體重或體脂肪(包含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並無顯著改善效果。
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所存在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有1.5wt%至40wt%的白藜蘆醇及10wt%至85wt%的綠茶萃取物之植物萃取組成物;該植物萃取組成物更可包括選自於由綠咖啡豆萃取物,桑葉萃取物及苦瓜萃取物所組成之群組。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有效的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分化中脂肪細胞及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增加肉鹼醯基轉移酶-1的活性,並調節體內脂肪組織所分泌之脂肪素(adipokine)諸如瘦素(leptin)或阻抗素(resistin)的表現,以達到降低體內體脂肪及減少體重的效 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係以總重量(wt)為基準,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5wt%至40wt%的白藜蘆醇及10wt%至85wt%的綠茶萃取物。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0wt%至30wt%白藜蘆醇。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40wt%至80wt%綠茶萃取物。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更包括選自於由0wt%至40wt%綠咖啡豆萃取物、0wt%至40wt%桑葉萃取物及0wt%至65wt%苦瓜萃取物所組成之群組。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20wt%至40wt%綠咖啡豆萃取物。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0wt%至40wt%桑葉萃取物。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7wt%至50wt%苦瓜萃取物。
依據本發明,所述之「抑制脂肪細胞」於此處係指抑制脂肪前驅細胞、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以及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如本發明所例示,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可藉由特定時間內以不同濃度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增生試驗而得;如本發明所例示,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可藉由試劑誘導脂肪細胞分化,再以不同濃度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試驗而得;如本發明 所例示,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可藉由試劑誘導脂肪細胞分化並成為成熟脂肪細胞後,再以不同濃度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試驗而得。
依據本發明,所述之「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於此處係指藉由動物試驗施予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後,經測量體重、總脂肪量、脂肪乾重比率、皮下脂肪以及內臟脂肪而得之。較佳的,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4%以上的體重增加;更佳的,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10%至60%的體重增加。較佳的,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降低7%以上的體脂肪量;更佳的,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降低15%至70%的體脂肪量。
依據本發明,所述之「促進脂肪代謝」於此處係指增加CPT-1的活性以使肉鹼(carnitine)與脂肪酸結合,進而使脂肪酸進入粒線體以進行氧化作用,並達到促進脂肪代謝之效果;如本發明所例示,脂肪代謝係藉由動物試驗中檢測CPT-1的活性以及檢測肥胖基因之表現量而得之,且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增加3倍至4倍CPT-1的活性。此外,亦可藉由降低肥胖基因之表現量,以改善因肥胖所導致的瘦體素阻抗(leptin resistance)以及抑制脂肪細胞新生之效果,其中肥胖基因包括,但不限於瘦素基因(leptin gene)或阻抗素基因(resistin gene);如本發明所例示,係藉由動物試驗施予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經檢測瘦素基因或阻抗素基因表現量而得之,且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降低25%至50%的瘦素基因表現量以及減少15%至80% 的阻抗素基因表現量。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如前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抑制脂肪細胞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增生、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增生或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增生,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mg/kg B.W.)至160mg/kg B.W.。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根據本發明,「有效劑量」於此處所述係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所公告之「於初期臨床試驗估算成人最大安全起始劑量(estimating the maximum safe starting dose in initial clinical trials for therapeutics in adult healthy volunteers)」之Table 1並結合本案實施例之動物試驗推得。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如前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降低體脂肪及減少體重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4%以上的體重增加以及降低7%以上的體脂肪量,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10mg/kg B.W.至160mg/kg B.W.。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較佳的,所述之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20%至60%的體重增加。
較佳的,所述之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降低30% 至70%的體脂肪量。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如前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促進脂肪代謝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可增加及/或活化肉鹼醯基轉移酶-1活性、降低瘦素基因(leptin gene)或減少阻抗素基因(resistin gene)之表現量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10mg/kg B.W.至160mg/kg B.W.。
較佳的,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較佳的,所述之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增加3倍至4倍CPT-1的活性。
較佳的,所述之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降低25%至50%的瘦素基因表現量。
較佳的,所述之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減少15%至80%的阻抗素基因表現量。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前述之有效劑量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醫藥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型劑。
較佳的,所述之醫藥組合物的給予方式包括口服、非腸胃式、吸入式、肛門塞劑、陰道塞劑、經皮吸收或局部。此藥劑包含傳統無毒性之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佐劑及載具。局部給予則包括使用經皮吸收之給予方式,例如,皮膚貼片或離子電滲透元件等。非腸胃式給予則包括皮下注射、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或胸骨注射,或注入技 術等。
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本發明所述之醫藥組合物為一口服固狀製品,其中包括賦型劑、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著色劑、調味劑。所形成之混合物可藉由習知技術形成錠劑、顆粒、粉末、膠囊等類似物。添加劑可包括,乳糖、氯化鈉、葡萄糖、澱粉、碳酸鈣、高嶺土、微晶纖維素或矽酸。黏合劑可包括水、乙醇、丙醇、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澱粉溶液、明膠溶液或磷酸碳。崩解劑可包括乾澱粉、藻酸鈉、瓊脂、碳母氫鈉、碳酸鈣、硫酸月桂脂鈉、硬脂酸單甘油脂與乳糖。潤滑劑可包括滑石、硬脂酸鹽類、硼砂與聚乙二醇。
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本發明所述之醫學組合物為一口服液體製品,其中包括調味劑、緩衝劑、安定劑及類似物。緩衝劑可為檸檬酸鈉。安定劑可為黃著膠(tragacanth)、阿拉伯膠或明膠。
本發明所述之醫藥組合物的含量可依照不同參數做適當的調整。上述參數包括,但不限於個體的種類、個體的大小、疾病的嚴重性。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一次給予,24小時內多次給予或連續給予。當注射的方式為連續給予時,可選用適合的習知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靜脈注射點滴、靜脈注射幫浦、埋植式注射幫浦或局部給予。
本發明所述之醫藥組合物可單獨給藥,或是合併其他減肥方法或減肥藥物。
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有效地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分化中脂肪細胞、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 增加肉鹼醯基轉移酶-1活性以及減少體脂肪與抑制體重增加。此外,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更可明顯增加體內肉鹼醯基轉移酶-1活性,並有效地抑制脂肪新生、促進脂肪分解減少以及減少已存在的脂肪以達到減輕體重及減少體脂肪的目的,且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4%以上的體重並可降低7%以上的體脂肪量。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在抑制脂肪細胞、減輕體重及減少體脂肪之效果優於市售減肥藥(諸如羅氏鮮®),且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不會對正常人體造成影響,且無副作用,因此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可作為一輔助食品或保健食品。
圖1顯示本發明實施例1所述之試驗組分別抑制前驅脂肪細胞之柱狀圖。
圖2顯示本發明實施例2所述之試驗組分別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之柱狀圖
圖3顯示本發明實施例3所述之試驗組分別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之柱狀圖。
圖4顯示本發明實施例4所述之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於低劑量、中劑量以及高劑量分別對於大鼠之CPT-1酵素活性之柱狀圖。
圖5顯示本發明實施例5所述之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於低劑量、中劑量以及高劑量分 別對於大鼠之瘦素基因表現之柱狀圖。
圖6顯示本發明實施例5所述之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於低劑量、中劑量以及高劑量分別對於大鼠之阻抗素基因表現之柱狀圖。
圖7顯示本發明實施例6所述之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分別抑制小鼠體重之柱狀圖。
圖8顯示本發明實施例6所述之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分別抑制小鼠內臟脂肪之柱狀圖。
圖9顯示本發明實施例7所述之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1、組成物LB008、白藜蘆醇以及綠茶萃取物分別抑制小鼠體重之柱狀圖。
圖10顯示本發明實施例7所述之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1、組成物LB008、白藜蘆醇以及綠茶萃取物分別抑制小鼠內臟脂肪、皮下脂肪以及總脂肪量之柱狀圖。
本發明所述之桑葉萃取物、苦瓜萃取物、綠茶萃取物及由葡萄皮獲得白藜蘆醇的萃取方式已為習知,例如,可將桑葉、苦瓜、綠茶、葡萄皮及綠咖啡豆置於水或有機溶劑中,利用研磨、加熱、過濾、離心、冷凍乾燥等步驟進行萃取。有機溶劑較佳為醇類,包括,但不限於乙醇、甲醇、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或其上述之組合。本發明技術領域人士自可依照不同的情況對萃取步驟做適當的調整。
另一方面,本發明所述之桑葉萃取物、苦瓜萃取物、綠茶萃取物或白藜蘆醇也可為一市售產品。因此,本技術領域人士可購買市售桑葉、苦瓜、綠茶或白藜蘆醇後,再配製成本發明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
製備例1.植物萃取組成物的配方組合
實施例1. 前驅脂肪細胞抑制實驗
本實施例係將前驅脂肪細胞3T3-L1(購自於台灣食品工業研究所,FIRDI)以1x104cells/well培養於96孔盤,並於不同孔中分別加入控制組(1% DMSO)以及濃度為50ppm之各試驗組別,其中試驗組分別為綠茶萃取物、白藜蘆醇、綠咖啡豆萃取物以及本發明組成物LB001、LB004、LB005、LB006、LB007、LB008、LB008A,且每組實驗進行3重覆。48小時後,以MTT細胞存活率試驗分析各試驗組別對於3T3-L1前驅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
結果如圖1所示,單獨施予綠茶萃取物或綠咖啡豆萃取物對前驅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並不佳,各組成物中以LB001、LB004、LB005、LB006、及LB007抑制前驅脂肪細胞生長的效果較佳,其中又以LB005抑制前驅脂肪 細胞生長的效果最佳。所有數據均以Mean±SD表示。英文字母a、b、c、d、e表示統計之結果,相同字母表示組間不具統計上差異(p>0.05)。
實施例2 分化中脂肪細胞抑制試驗
本實施例係將3T3-L1細胞以3x104cells/well培養於12孔盤,培養至第四天改用含有5μg/ml胰島素、1μM地塞米松(dexmethasone)、0.5mM的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的培養液進行分化,並同時在各孔中加入50ppm之試驗組別,其中試驗組分別為綠茶萃取物、白藜蘆醇、綠咖啡豆萃取物以及本發明組成物LB001、LB004、LB005、LB006、LB007、LB008、LB008A。48小時後,以MTT細胞存活率試驗分析各試驗組別對於分化中3T3-L1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
結果如圖2所示,單獨施予綠茶萃取物或綠咖啡豆萃取物對分化中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並不佳,各發明組成物中以LB001、LB004、LB006、LB007及LB008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生長的效果較佳,其中又以LB001及LB004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生長的效果最佳。所有數據均以Mean±SD表示。英文字母a、b、c、d、e、f表示統計之結果,相同字母表示組間不具統計上差異(p>0.05)。
實施例3 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抑制試驗
本實施例係將3T3-L1細胞以3x104cells/well培養於12孔盤培養至第四天改用含有5μg/ml胰島素、1μM地塞米松、0.5mM的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的培養液,兩天後換成含有5μg/ml胰島素的培養液持續培養四天,待3T3-L1 細胞分化成熟後,在不同孔中加入50ppm之各試驗組別,其中試驗組分別為綠茶萃取物、白藜蘆醇、綠咖啡豆萃取物以及本發明組成物LB001、LB004、LB006、LB007、LB008、LB008A。48小時後,以MTT細胞存活率試驗分析各試驗組別對於成熟3T3-L1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
結果如圖3所示,單獨施予綠茶萃取物或綠咖啡豆萃取物對成熟脂肪細胞的抑制效果並不佳,各發明組成物中以LB001、LB004、LB006、LB007及LB008抑制成熟脂肪細胞生長的效果較佳,其中又以LB001抑制成熟脂肪細胞生長的效果最佳。所有數據均以Mean±SD表示。英文字母a、b、c、d表示統計之結果,相同字母表示組間不具統計上差異(p>0.05)。
實施例4 動物試驗(I)
本實施例使用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鼠,共設置6組試驗組,分別為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18.6mg/kg B.W.)、低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 223.2mg/kg B.W.)、中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 446.4mg/kg B.W.)、高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 892.8mg/kg B.W.),每組各使用10隻雄性動物進行試驗。除正常對照組給予一般飼料外,試驗期間皆連續8週以高熱量飼料餵食肥胖對照組、正對照藥品組及三組實驗組,以誘發肥胖症狀,並同時每日以管餵方式投予試驗物質,評估各組減少體重與體脂肪之功效。實驗過程中記錄每隻動物之體重改變與平均每日飼料攝取量,試驗完成後,取其副睪週邊脂肪、腎臟週邊脂肪、腸系膜週邊脂肪秤重並計算其內臟脂肪量。此外, 取鼠蹊部及腹膜腔外之脂肪進行秤重以計算皮下脂肪量。另外,秤取大鼠屍體之濕重。然後放入溫度設定為105℃烘箱中乾燥至恆重以測定大鼠屍體之乾重。將乾燥後的大鼠屍體以均質機加以粉碎均勻,在2個至3個不同點取樣,以乙醚萃取法測其粗脂肪量,並計算整隻動物的粗脂肪量與乾體重之百分比。
如表2所示,肥胖對照組大鼠之體重增加量與體脂肪量(內臟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之加總)均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p<0.05)。與肥胖對照組比較,低、中、高三組劑量的實驗組體重總增重均顯著減少(p<0.05)。相較於肥胖對照組,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實驗組抑制體重的幅度分別達12.0%、12.8%、14.1%、17.5%,可看出組成物LB004抑制體重增加的效果優於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相較於肥胖對照組,低、中、高三組劑量的實驗組體脂肪均顯著下降(p<0.05)。與肥胖對照組相比,正對照藥品組(羅 氏鮮®)、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實驗組的體脂肪量下降幅度分別達23.9%、25.1%、25.9%、26.7%,顯示組成物LB004降低體脂肪的效果優於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相較於肥胖對照組,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及三組本發明配方LB004實驗組的脂肪乾重比率均呈現顯著下降之情形(p<0.05),降低幅度分別達17.4%、19.6%、19.7%、19.0%。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所述之組成物的效果有優於正對照藥品組(羅氏鮮®)之趨勢。
實施例5 動物試驗(II)
同實施例4的方法,比較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低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223.2mg/kg B.W.)、中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446.4mg/kg B.W.)、高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892.8mg/kg B.W.)大鼠肝臟中CPT-1酵素活性、瘦素基因(leptin)及阻抗素基因(resistin)之表現量。
1.肝臟中CPT-1酵素活性分析:
取大鼠之肝臟組織並以均質緩衝液I(homogenization buffer I),包含250mM蔗糖(sucrose)、1mM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10mM pH為7.4之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tri(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hydrochloride,Tris-HCl]進行均質,離心10分鐘後,去除上清液,再溶於均質緩衝液II(homogenization buffer II),其均質緩衝液II包含70mM sucrose、220mM甘露醇(mannitol)、1mM EDTA、2mM pH為7.4之4-(2-羥乙基)-1-哌嗪乙磺酸[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ethanesulfonic acid, HEPES],萃取出粒線體蛋白質。
大鼠肝臟粒線體中的肉鹼醯基轉移酶可將肉鹼與棕櫚醯-輔酶A(palmitoyl-coenzyme A,palmitoyl-CoA)結合,並生成帶有硫基之CoA(CoA-SH)的特性,以波長412nm偵測5,5'二硫代雙(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與CoA-SH中的氫硫基(sulfhydryl group)(諸如-C-SH或R-SH)結合形成的黃色產物5-硫代-2-硝基苯(5-thio-2-nitrobenzoate,TNB),以得知CPT的活性,並以每毫克蛋白質中每分鐘CoA-SH奈莫耳[(nmole)/min/mg protein]表示。CPT-2活性偵測方法相同,於實驗最後步驟加入CPT-1抑制劑(inhibitor)即可。
CPT-1的活性為測得的total CPT活性扣除CPT-2活性。利用比爾定律(Beer’s Law)換算出CPT濃度。比爾定律公式如下:A=εbc(式I)
其中A代表光的吸收度(M-1cm-1);ε代表莫耳吸收係數;b代表光徑長(cm);c代表體積莫耳濃度(M)。
如圖4所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肥胖對照組之CPT-1酵素活性明顯下降;相較於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在低、中、高劑量的CPT-1酵素活性皆明顯上升(p<0.05),實驗結果可以看出LB004能有效增加CPT-1的活性,達到促進脂肪代謝的效果;相較於肥胖組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可增加CPT-1活性3倍至4倍。
2.大鼠瘦素基因表現量分析:
同上述共5組試驗組,分別為正常對照組、肥胖 對照組、低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223.2mg/kg B.W.)、中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446.4mg/kg B.W.)、高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892.8mg/kg B.W.),比較各組瘦素基因表現量。
如圖5所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瘦素基因表現量在肥胖對照組中明顯增加;相較於肥胖對照組,本發明組成物LB004實驗組在低劑量、中劑量以及高劑量的瘦素基因表現量皆明顯下降,相較於肥胖對照組,組成物LB004可減少25%至50%的leptin基因表現。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使用本發明組成物能有效減少瘦素基因表現量,達到有效改善因肥胖所導致的瘦體素阻抗問題。
3.大鼠阻抗素基因表現量分析:
同上述共5組試驗組,分別為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低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223.2mg/kg B.W.)、中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446.4mg/kg B.W.)、高劑量實驗組(組成物LB004:892.8mg/kg B.W.)。實驗比較各組阻抗素基因表現量。
阻抗素是一種由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細胞激素,本身會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而被認為是肥胖的危險因子。實驗結果如圖6所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阻抗素基因表現量在肥胖對照組中明顯上升;而相較於肥胖對照組,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在低、中、高劑量的阻抗素基因表現量皆明顯下降(p<0.05),相較於肥胖對照組,LB004可減少15%至80%的resistin基因表現量。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使用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能有效減少阻抗素基因表現量,達到 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及抑制脂肪細胞新生的效果。
實施例6 動物試驗(III)
本實施例使用B6品系雄性小鼠,共設置3組試驗組,分別為正常對照組、肥胖對照組、實驗組(組成物LB004:442.8mg/kg B.W.),每組各使用8隻雄性動物進行試驗。試驗期間,除正常對照組之外,肥胖對照組及實驗組小鼠皆連續16週以高熱量飼料餵食,用以誘發肥胖症狀,實驗組同時每日管餵投予本發明組成物LB004,以評估組成物LB004抑制體重增加與體脂肪生成之功效。正常對照組則給予一般正常飼料。實驗過程中記錄每隻動物之體重改變與平均每日飼料攝取量,試驗結束時,將小鼠犧牲,取其副睪週邊脂肪、腎臟週邊脂肪、腸系膜週邊脂肪秤重並計算其內臟脂肪總脂肪量。
如圖7所示,肥胖對照組小鼠之體重在第8、12、16週均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p<0.05),確定誘導肥胖成功,而在給予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4的實驗組中,體重總增重相較於肥胖對照組在各週均呈現顯著下降之情形(p<0.05)。且從本實驗中觀察到,施予本發明組成物LB004之小鼠,雖持續給予長達16週的高脂飼料,其體重總增重可始終維持與正常對照組的體重無顯著差異,顯示組成物LB004達到有效抑制體重增加的效果。
如圖8所示,肥胖對照組小鼠內臟脂肪重量在16週後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p<0.05),而在本發明組成物LB004實驗組的小鼠內臟脂肪重量相較於肥胖對照組呈現顯著下降之情形(p<0.05),且施予本發明組成物LB004之小鼠的 內臟脂肪重量更可維持與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顯示組成物LB004達到有效抑制內臟脂肪生成的效果。
實施例7 動物試驗(IV)
本實施例使用B6雄性小鼠,共設置5組試驗組,分別為肥胖對照組、白藜蘆醇組(61.5mg/kg B.W.)、綠茶萃取物組(123mg/kg B.W.)、組成物LB001(338.25mg/kg B.W.)、組成物LB008(326mg/kg B.W.)。每組各使用5隻雄性動物進行試驗,試驗期間,各組連續8週以高脂飼料餵食,用以誘發肥胖症狀,並同時每日管餵投予試驗物質,評估各組抑制體重增加與體脂肪生成之功效。實驗過程中記錄每隻動物之體重改變與平均每日飼料攝取量。試驗完成後,將小鼠犧牲,取其副睪週邊脂肪、腎臟週邊脂肪、腸系膜週邊脂肪秤重並計算其內臟脂肪量;取其鼠蹊部及腹膜腔外之脂肪進行秤重以計算皮下脂肪量。
如圖9所示,結果顯示單獨使用白藜蘆醇組對抑制小鼠體重增加的效果並不佳,與肥胖對照組並無統計上差異。而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1與LB008相較於肥胖對照組體重增加量皆明顯減少(p<0.05),LB001抑制體重增加可達47.2%;LB008抑制體重增加可達59.2%,而單獨使用綠茶萃取物雖有抑制體重增加的趨勢,但效果並不如組成物LB001與LB008。所有數據均以Mean±SD(n=5)表示,英文字母a、b、c表示統計之結果,相同字母表示組間不具統計上差異(p>0.05)。
如圖10所示,單獨使用白藜蘆醇的小鼠內臟、皮下脂肪與總脂肪重量(其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之總和)與 肥胖對照組相比並沒有差異。本發明之組成物LB001與LB008相較於肥胖對照組,內臟、皮下脂肪與總脂肪重量皆明顯減少(p<0.05),組成物LB001可減少54.8%的皮下脂肪、52.3%的內臟脂肪及53.4%總脂肪量;組成物LB008則可減少68.1%皮下脂肪、61.6%內臟脂肪及64.7%總脂肪量。另與單獨使用白藜蘆醇組相比,組成物LB008與LB001無論在內臟脂肪重量、皮下脂肪重量與總脂肪重量皆顯著下降(p<0.05)。結果顯示組成物LB001與LB008可有效抑制脂肪生成,且其效果顯著優於單獨使用白藜蘆醇。
所有說明書中所揭示之發明技術特點可以任意方式組合。說明書中揭示之每一技術特點可以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之其他方式替換。因此,除非另有特別說明,文中所有揭示之特點均只是等同或相似特點之一般系列之實例。
由上述可知,熟習此技藝者能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必要特徵,在不脫離其精神與範圍之下能就本發明做許多改變與調整以應用於不同用途與條件。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係以總重量(wt)為基準,該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5wt%至40wt%的白藜蘆醇及10wt%至85wt%的綠茶萃取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0wt%至30wt%白藜蘆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40wt%至80wt%綠茶萃取物。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更包括選自於由0wt%至40wt%綠咖啡豆萃取物、0wt%至40wt%桑葉萃取物及0wt%至65wt%苦瓜萃取物所組成之群組。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20wt%至40wt%綠咖啡豆萃取物。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0wt%至40wt%桑葉萃取物。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包含17wt%至50wt%苦瓜萃取物。
  8.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抑制脂肪細胞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可抑制脂肪前驅細胞增生、抑制分化中脂肪細胞增生或抑制分化後成熟的脂肪細胞增生,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mg/kg B.W.)至160mg/kg B.W.。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10.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降低體脂肪及減少體重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10mg/kg B.W.至160mg/kg B.W.。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12.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之植物萃取組成物用於製備促進脂肪代謝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可增加肉鹼醯基轉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1,CPT-1)的活性、降低瘦素基因(leptin gene)或減少阻抗素基因(resistin gene)之表現量,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10mg/kg B.W.至160mg/kg B.W.。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用途,其中植物萃取組成物之有效劑量為26mg/kg B.W.至120mg/kg B.W.。
  14. 一種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之有效劑量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醫藥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型劑。
TW104112189A 2014-04-25 2015-04-16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TW2015402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84138P 2014-04-25 2014-04-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294A true TW201540294A (zh) 2015-11-01

Family

ID=5433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2189A TW201540294A (zh) 2014-04-25 2015-04-16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6165A1 (zh)
CN (1) CN105031041A (zh)
TW (1) TW20154029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4859B (zh) * 2015-08-28 2017-11-11 康霈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減少局部脂肪的醫藥組成物及其用途
US11278582B2 (en) 2017-04-03 2022-03-22 Tci Co., Lt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lant extract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11318110B2 (en) 2015-08-28 2022-05-03 Caliway Biopharmaceuticals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local fat and uses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4643B (zh) * 2015-12-08 2021-01-26 台湾粒线体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萃取物用于提升粒线体活性的用途
CN106912945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 一种含有绿咖啡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91294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 一种含有l-阿拉伯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119133A (zh) * 2017-05-22 2017-09-01 安徽大学 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用途的检测瘦素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及试剂盒
TWI725326B (zh) * 2018-07-18 2021-04-21 綠茵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苦瓜胜肽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493251A (zh) * 2019-01-30 2020-08-07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协同减肥作用的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
CN112807361A (zh) * 2021-01-15 2021-05-18 湖北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桑叶肽的复合提取物
CN115779018A (zh) * 2022-12-05 2023-03-14 杭州天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低体重作用的植物提取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2655B (zh) * 2009-08-04 2011-12-07 南京大渊美容保健有限公司 延缓衰老的白藜芦醇和生物类黄酮营养组合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4859B (zh) * 2015-08-28 2017-11-11 康霈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減少局部脂肪的醫藥組成物及其用途
US11318110B2 (en) 2015-08-28 2022-05-03 Caliway Biopharmaceuticals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local fat and uses thereof
US11433034B2 (en) 2015-08-28 2022-09-06 Caliway Biopharmaceuticals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local fat and uses thereof
US11278582B2 (en) 2017-04-03 2022-03-22 Tci Co., Lt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lant extract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1041A (zh) 2015-11-11
US20150306165A1 (en)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40294A (zh) 用於抑制脂肪細胞、降低體脂肪、減少體重或促進脂肪代謝之植物萃取組成物及其醫藥組合物與用途
KR20200084817A (ko) 비만의 예방 또는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신규 락토바실러스 람노서스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JP7395622B2 (ja) 新規なフィーカリバクテリウムプラウスニッツィイ菌株eb-fpdk11およびその用途
KR20120002131A (ko) 울금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비만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JP2012051940A (ja) ビワ葉抽出物を含有する飲食品及び医薬品
KR101441609B1 (ko) 삼채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대사성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749967B1 (ko) 콩 발아배아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비만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KR101445966B1 (ko) 백두구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비만 조성물
KR20150000219A (ko) 연잎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혈관신생으로 인한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913828B1 (ko) 지초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근줄기세포로부터 근육세포로의 분화 촉진용 조성물, 근력 약화 관련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제학적 조성물 및 운동수행 능력 향상용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
US20180333388A1 (en) Composition and medical product for reducing body weight and body fat, and use of said product
JP6034107B2 (ja) 幹細胞から褐色脂肪細胞への分化促進剤
KR102267472B1 (ko) 녹차 카테킨을 포함하는 중성지방 저감용 식품 조성물, 대사성 질환 개선용 식품 조성물 및 대사성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JP2022110113A (ja) エンテロコッカス・フェカーリス、その培養液またはその死菌体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筋肉の減退、低下及び筋萎縮の予防、改善または治療用の薬学組成物、食品組成物及び食品添加剤
JP7481023B2 (ja) エンテロコッカス・フェカーリス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肥満または肥満から誘導された代謝症候群の予防または治療用の組成物
EP4174166A1 (en) Novel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strain eb-fpdk9 and use thereof
KR102039299B1 (ko) 시클레소나이드를 포함하는, 유방암 줄기세포 성장 억제용 조성물
TW202239401A (zh) 正丁基苯酞於促進脂肪褐變、以及預防或治療脂肪肝及相關肝病變之應用
JP2009161526A (ja) 治療剤
JP6513404B2 (ja) 脂肪燃焼促進剤及び低体温改善剤
KR20140104090A (ko) 커큐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지방간 질환의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JP2013177369A (ja) 一酸化窒素産生抑制剤
CA3149660C (en)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strain eb-fpdk11 and use thereof
KR102561257B1 (ko) Tslp 분비 억제능을 갖는 우스닉산 유도체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알러지성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2335928B1 (ko) 비만의 예방, 치료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