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8412A - 附底座之飲水機 - Google Patents

附底座之飲水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8412A
TW201538412A TW104111684A TW104111684A TW201538412A TW 201538412 A TW201538412 A TW 201538412A TW 104111684 A TW104111684 A TW 104111684A TW 104111684 A TW104111684 A TW 104111684A TW 201538412 A TW201538412 A TW 201538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se
water dispenser
container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1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go Arakawa
Original Assignee
Cosmo Life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mo Life Kk filed Critical Cosmo Life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3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84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3/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附底座之飲水機,其抑制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負擔,且提高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性。本發明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包含:容器支架(5),其位於框體(3)之上部;冷水貯槽(15),其係以較該容器支架(5)位於更下側之方式設置於框體(3)之內部;原水導入管(16),其係以原水容器(13)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原水容器(13)導入於冷水貯槽(15)內;冷水注出管(24),其係以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冷水貯槽(15)注出至框體(3)之外部;底座(2),其將框體(3)支持於較地面(F)更高之位置;及踏台(4),其用於供人進行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之作業。

Description

附底座之飲水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供給飲用水之飲水機設置底座之附底座之飲水機。
先前,主要於事務所或醫院等中利用飲水機,近年來,由於對用水安全或健康之關注提高,於一般家庭內亦不斷普及飲水機。飲水機通常具有框體、收容於該框體內部之冷水貯槽、及將該冷水貯槽內之飲用水注出至框體之外部之冷水活栓,只需操作該冷水活栓,即可隨時使用甘甜之飲用水。作為此種飲水機,例如已知有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述者。
專利文獻1之飲水機係於上下細長之框體之上部,設置安置更換式之原水容器之容器支架,且於框體之內部,以較容器支架位於更下側之方式設置有冷水貯槽。且,原水容器與冷水貯槽係以原水導入管連接,原水容器內之飲用水以其自重通過原水導入管且被導入於冷水貯槽內。又,於冷水貯槽,連接有自冷水貯槽延伸至框體之外部之冷水注出管,當操作配置於框體外側之冷水活栓時,冷水貯槽內經冷卻之飲用水以其自重通過冷水注出管而注出至框體之外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86841號公報
本申請案之發明者係著眼於根據專利文獻1之飲水機,不可避免地將冷水注出管相對於地面之位置設定為較低,其結果,於自冷水注出管注出飲用水時,存在難以進行用杯子等接飲用水之操作之問題。
即,專利文獻1之飲水機係不使用泵,藉由利用飲用水之自重,使飲用水自原水容器移動至冷水貯槽,且同樣不使用泵,藉由利用飲用水之自重,使飲用水自冷水貯槽移動至框體之外部。為了實現該等飲用水之移動,必須以能確保飲用水之落差之方式,自容器支架而視將冷水注出管設置於較低之位置。
另一方面,因滿水狀態之原水容器係通常收容有10~12升左右之飲用水,通常具有10kg以上之重量,故若將容器支架相對於地面之位置設定為較高,則對於飲水機之使用者(尤其是女性或高齡者等)而言,會產生將原水容器安置於容器支架時之作業負擔顯著增大之問題。因此,不宜將容器支架之位置設定為較高。
如上所述,由於不宜將容器支架之位置設定為較高,且必須自容器支架而視將冷水注出管設置於較低之位置,結果不得不將冷水注出管相對於地面之位置設定為較低。例如,將容器支架之高度設定為距離地面1m左右之高度之情形時,冷水注出管係設置為距離地面70cm左右之高度。其結果,於自冷水注出管注出飲用水時,存在難以進行用杯子等接飲用水之操作之問題。
即,若為了減輕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負擔而將容器支架之位置設為較低,則難以進行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另一方面,若為了容易進行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等之操作而將冷水注出管之位置設為較高,則存在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負擔增大之問題。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係抑制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負擔,且提高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於本發明中,提供以下構成之附底座之飲水機。
一種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係具有:上下細長之框體;容器支架,其位於該框體之上部,且安置更換式之原水容器;冷水貯槽,其係以較該容器支架位於更下側之方式設置於上述框體之內部;原水導入管,其係以上述原水容器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上述原水容器導入於上述冷水貯槽內;冷水注出管,其係以上述冷水貯槽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上述冷水貯槽注出至上述框體之外部;底座,其具有載置上述框體之飲水機載置面,且將上述框體支持於較地面更高之位置;及踏台,其係以可於使用位置與儲存位置之間自上述底座出入之方式設置,且用於供人進行將上述原水容器安置於上述容器支架之作業。
如此,因底座將框體支持於較地面更高之位置,故冷水注出管相對於地面之位置增高底座之量。因此,容易進行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又,將原水容器安置於容器支架時,人站上設置於底座之踏台,藉此可降低容器支架相對於人之相對位置。因此,可抑制將原水容器安置於容器支架時之作業負擔。又,藉由對已有之飲水機之框體追加底座,亦可獲得本發明之附底座之飲水機,且成本較低。
上述底座可以於上述飲水機載置面與地面之間具有踏台收容空間,且於該踏台收容空間可出入地收容上述踏台之方式構成。
較佳的是,上述底座採用具有以包圍上述飲水機載置面之方式設置之周壁部之構成。
如此,萬一自框體漏水時,由於包圍飲水機載置面之周壁部擋住水,故可有效防止地面被弄濕。
又,較佳的是,上述底座採用於上述周壁部所包圍之區域內具有根據水之有無而於漏水之報知狀態與非報知狀態之間變化之漏水指示器之構成。
如此,因根據積存於周壁部所包圍之區域內之水,漏水指示器變化成漏水之報知狀態,故萬一漏水時,可於早期發現漏水。
較佳的是,上述底座採用進而具有於上述飲水機載置面與上述周壁部之間沿上述周壁部延伸之集水槽,且以連通於該集水槽之方式配置有上述漏水指示器者。
如此,底座上之水通過集水槽容易到達漏水指示器,而可於早期發現漏水。
較佳的是,於上述集水槽之槽底,設置隨著接近上述漏水指示器而逐漸降低之傾斜。
如此,由於積存於集水槽之水藉由集水槽槽底之傾斜而被導向至漏水指示器,故於漏出之水量較少之階段,漏水指示器亦變化為漏水報知狀態。因此,可於早期發現漏水。
較佳的是,上述框體具有樹脂製之底板,於該底板之下表面,設置有以形成朝下方開口之複數個柱狀凹部之方式彼此交叉之複數個肋部之情形時,於上述底座之飲水機載置面,設置嵌入於上述複數個柱狀凹部中之至少1個柱狀凹部之柱狀凸部,藉由該柱狀凸部與上述柱狀凹部之嵌合,將上述框體與上述底座以水平上不相對移動之方式 連結。
如此,由於藉由柱狀凸部與柱狀凹部之嵌合而限制框體與底座之相對移動,因此於人倚靠於框體、或發生地震時,可防止框體於底座上產生滑動而翻倒之事態。又,已有之飲水機之樹脂製之底板於下表面具有補強用之肋部時,可不追加工該底板而直接利用。
較佳的是,上述柱狀凸部以分別嵌入於上述複數個柱狀凹部中位於分離之位置之2個以上之柱狀凹部之方式,於上述飲水機載置面設置2個以上。
如此,對框體與底座之間作用有力矩荷重(即,使框體於水平面內旋轉之方向之力)時,亦可防止框體與底座相對移動。
因本發明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底座將框體支持於較地面更高之位置,故冷水注出管相對於地面之位置增高底座之量,而容易進行自冷水注出管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又,藉由使人站上設置於底座之踏台,可降低容器支架相對於人之相對位置。因此,可抑制將原水容器安置於容器支架時之作業負擔。
1‧‧‧附底座之飲水機
2‧‧‧底座
2a‧‧‧飲水機載置面
3‧‧‧框體
4‧‧‧踏台
5‧‧‧容器支架
6‧‧‧筒壁
7‧‧‧頂板
8‧‧‧底板
9‧‧‧浮體閥
10‧‧‧側面板
11‧‧‧前面板
12‧‧‧後面板
13‧‧‧原水容器
14‧‧‧出水口
15‧‧‧冷水貯槽
16‧‧‧原水導入管
17‧‧‧裝飾蓋
18‧‧‧溫水貯槽
19‧‧‧冷卻裝置
20‧‧‧冷媒管
21‧‧‧壓縮機
22‧‧‧冷凝器
23‧‧‧配管
24‧‧‧冷水注出管
25‧‧‧冷水活栓
26‧‧‧加熱裝置
27‧‧‧溫水注出路
28‧‧‧溫水活栓
29‧‧‧貯槽連接管
30‧‧‧周壁部
31‧‧‧集水槽
32‧‧‧第2集水槽
33‧‧‧漏水指示器
34‧‧‧柱狀凹部
34a‧‧‧內面
35‧‧‧肋部
36‧‧‧柱狀凸部
36a‧‧‧鉛直面
37‧‧‧支持腳
38‧‧‧支持腳
39‧‧‧踏台收容空間
40‧‧‧水平板
41‧‧‧腳部
50‧‧‧浮體收容凹部
50a‧‧‧內底面
51‧‧‧水檢測浮體
51a‧‧‧下端面
52‧‧‧頭部
53‧‧‧本體部
54‧‧‧吸水性聚合物
F‧‧‧地面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附底座之飲水機之前視圖。
圖2係沿著圖1之II-II線之剖面圖。
圖3係圖2之底座附近之放大剖面圖。
圖4係沿著圖3之IV-IV線之剖面圖。
圖5係自下側觀察圖3所示之框體之底板之圖。
圖6係自上側觀察圖3所示之底座之圖。
圖7係沿著圖3之VII-VII線之剖面圖。
圖8係沿著圖4之VIII-VIII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9係顯示水進入於圖8所示之浮體收容凹部內之狀態之放大剖 面圖。
圖10左側係顯示用杯子等自先前之飲水機接飲用水之操作之示意圖;右側係顯示用杯子等自圖2所示之附底座之飲水機接飲用水之操作之示意圖。
圖11左側係顯示以使冷水注出管之位置變高之方式設計變更先前之飲水機時,於該飲水機之容器支架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示意圖;右側係顯示於圖2所示之附底座之飲水機之容器支架安置原水容器之作業之示意圖。
圖12係顯示圖8所示之漏水指示器之其他例之放大剖面圖。
圖13係顯示水進入於圖12所示之浮體收容凹部內之狀態之放大剖面圖。
圖1中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附底座之飲水機1。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具有配置於水平之地面F之上方之上下細長之框體3、以將框體3與地面F之間上下隔開之方式配置之底座2、及可自底座2出入而設置之踏台4。底座2係將框體3支持於較地面F更高之位置。
如圖2所示,框體3係包含:筒壁6,其係於上下方向延伸;頂板7,其設置於筒壁6之上部;及底板8,其設置於筒壁6之下部。筒壁6包含左右一對之側面板10、連結側面板10之前緣彼此之前面板11、及連結側面板10之後緣彼此之後面板12。於該實施形態中,筒壁6係以具有大致方形之外周之角筒狀形成,亦可採用以具有大致圓形之外周之圓筒狀形成者。
於框體3之頂板7,形成有可裝卸地安置更換式之原水容器13之容器支架5。容器支架5係保持原水容器13之部分。圖中將頂板7與容器支架5形成為一體,亦可將與頂板7分設之容器支架5安裝於頂板7上。
原水容器13係以使出水口14朝下之姿勢載置於容器支架5。原水容器13之容量設定在滿水狀態時為8~20升之範圍內。該原水容器13係以隨著內部之殘水量減少而收縮之方式具有柔軟性而形成。於框體3之頂板7,設置有自容器支架5所保持之原水容器13將飲用水導入於框體3之內部之冷水貯槽15之原水導入管16。
原水導入管16之一端部係可裝卸地連接於原水容器13,且原水導入管16之另一端部係固定連接於冷水貯槽15。於原水導入管16之冷水貯槽15側之端部,設置有根據冷水貯槽15內之水位而開關之浮體閥9。作為原水容器13,於採用以即使內部之殘水量減少亦不變形之方式具有剛性而形成之類型者之情形時,無需浮體閥9。該情形時,冷水貯槽15內之水位與原水導入管16之冷水貯槽15側之端部為相同之高度。於框體3之上部,安裝有覆蓋原水容器13之裝飾蓋17。
於框體3之內部,收容有收容低溫之飲用水之冷水貯槽15、及收容高溫之飲用水之溫水貯槽18。此處,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減少時,原水容器13內之飲用水以其自重通過原水導入管16被導入於冷水貯槽15(即可不使用泵而使飲用水移動),冷水貯槽15配置於較容器支架5更下側。
於冷水貯槽15,安裝有將收容於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冷卻之冷卻裝置19。冷卻裝置19係以配管23連接捲繞於冷水貯槽15之外周之冷媒管20、固定於框體3之底板8之壓縮機21、及固定於框體3之後面板12之冷凝器22而構成。冷媒管20係藉由壓縮機21之作動而冷卻至零下15℃至零下30℃左右,並將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保持於低溫(5℃左右)。
於冷水貯槽15之底面,連接有將冷水貯槽15內之低溫之飲用水注出至框體3之外部之冷水注出管24。於冷水注出管24,設置可自框體3之外部進行操作之冷水活栓25,藉由打開該冷水活栓25,可自冷 水貯槽15將低溫之飲用水注出至杯子等。此處,於打開冷水活栓25時,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以其自重通過冷水注出管24注出至框體3之外部(即,可不使用泵而使飲用水移動),冷水注出管24之出水口係配置於較冷水貯槽15之底面更下側。冷水貯槽15之飲用水之容量係較原水容器13之容量更小,為2~4升左右。
溫水貯槽18係配置於冷水貯槽15之下方。於溫水貯槽18,安裝有將收容於溫水貯槽18內之飲用水加熱之加熱裝置26。圖中,顯示有於加熱裝置26採用鎧裝加熱器之例,亦可採用帶式加熱器。鎧裝加熱器係於金屬製之導管中收容有藉由通電而發熱之發熱線者,以貫通溫水貯槽18之壁面且於溫水貯槽18之內部延伸之方式安裝。帶式加熱器係嵌設有藉由通電而發熱之發熱線之圓筒形之發熱體,密接於溫水貯槽18之外周而安裝。加熱裝置26係將溫水貯槽18內之飲用水保持於高溫(90℃左右)。
於溫水貯槽18之上表面,連接有將溫水貯槽18內之高溫之飲用水注出至框體3之外部之溫水注出路27。於溫水注出路27,設置可自框體3之外部進行操作之溫水活栓28,藉由打開該溫水活栓28,可將高溫之飲用水自溫水貯槽18注出至杯子等。溫水活栓28與冷水活栓25同樣配置於框體3之前側。溫水貯槽18之容量為1~2升左右。
冷水貯槽15與溫水貯槽18係經由貯槽連接管29而連通,當自溫水貯槽18注出飲用水時,與該飲用水同量之飲用水通過貯槽連接管29自冷水貯槽15流入於溫水貯槽18,而使溫水貯槽18始終保持於滿水狀態。
如圖3、圖4所示,底座2係具有支持框體3之底板8之飲水機載置面2a、自上方而視以包圍飲水機載置面2a之方式設置之周壁部30、於飲水機載置面2a與周壁部30之間沿周壁部30延伸之集水槽31、以連通飲水機載置面2a之中央與集水槽31之間之方式延伸之第2集水槽32、 及配置於周壁部30所包圍之區域內之漏水指示器33。
飲水機載置面2a係以可穩定支持載置於飲水機載置面2a之框體3之方式,具有與框體3之底板8相同之面積或較其更大之面積。又,飲水機載置面2a係於圖中,採用水平之平面。周壁部30係具有以突出至較飲水機載置面2a更高之位置之部分包圍飲水機載置面2a之方式連接之形狀,萬一自載置於飲水機載置面2a之框體3漏水時,可將水攔截在較飲水機載置面2a要高之位置。
如圖4所示,集水槽31係自上方而視,以包圍框體3之底板8之方式環狀延伸。第2集水槽32係自框體3之底板8之正下方延伸至底板8之外側,與集水槽31連通。漏水指示器33係設置於框體3之前側,集水槽31係以與該漏水指示器33連通之方式配置。集水槽31之槽底及第2集水槽32之槽底係具有隨著接近漏水指示器33而逐漸降低之傾斜,不論水流入於集水槽31及第2集水槽32之哪一部分,藉由各集水槽31、32之槽底之傾斜,該水皆被導向至漏水指示器33。
如圖5所示,於底板8之下表面,設置有以形成朝下方開口之複數個柱狀凹部34之方式彼此交叉之複數個肋部35。底板8係以樹脂之射出成形而形成。各肋部35係形成為自底板8之下表面垂下之板狀。雖於圖中顯示有配置有平行延伸之直線狀之複數個肋部35、及以與該等肋部35正交之方式延伸之直線狀之複數個肋部35之例,但肋部35之配置並未限定於此,例如亦可配置自底板8之中央放射狀延伸之直線狀之複數個肋部35、及與該等肋部35交叉之同心圓狀延伸之複數個肋部35。
如圖3、圖6所示,於底座2之飲水機載置面2a,以嵌入於底板8之下表面之柱狀凹部34中至少1個柱狀凹部34之方式設置有柱狀凸部36。柱狀凸部36係採用嵌入於柱狀凹部34時限制水平方向之相對移動之形狀(此處為,於外周具有與沿柱狀凹部34之鉛直方向延伸之內面 34a平行之鉛直面36a,且該鉛直面36a與內面34a接觸,藉此限制水平移動之形狀),藉由該柱狀凸部36與柱狀凹部34之嵌合而將框體3與底座2以水平上不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柱狀凹部34與柱狀凸部36之間之水平方向之游隙為2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下。又,柱狀凸部36係以分別嵌入於底板8之下表面之複數個柱狀凹部34中之位於分離之位置之2個以上之柱狀凹部34之方式設置有2個以上(圖中為4個)。
如圖3、圖7所示,底座2係具有以於飲水機載置面2a與地面F之間形成收容踏台4之踏台收容空間39之方式,自飲水機載置面2a之外周部朝下方延伸且接觸於地面F之複數個支持腳37、38。複數個支持腳37、38係包含位於框體3之前側之左右一對之支持腳37、及位於框體3之後側之左右一對之支持腳38。各個支持腳37、38係形成為較踏台4之高度更高。又,前側之左右一對之支持腳37之間隔係設定為較踏台4之左右之寬度更大,使踏台4可通過該左右一對之支持腳37之間,自踏台收容空間39出入。
踏台4係於使用位置與儲存位置之間可自底座2出入地設置。使用位置係以人可站上踏台4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之方式,相對於底座2朝前方移動之位置(參照圖11之右側)。儲存位置係以踏台4之佔有空間變小之方式使底座2與踏台4上下排列之位置(參照圖10之右側),踏台4位於該位置時,人無法站上踏台4。
如圖1所示,踏台4係具有水平板40、及支持水平板40之腳部41。水平板40形成為以供人的雙腳站立之方式,具有左右之寬度為30cm以上(較佳為35cm以上),深度之尺寸為20cm以上(較佳為25cm以上)之寬度。又,水平板40之高度係設定於10cm~25cm之範圍內。
藉由將水平板40之高度設為10cm以上,可有效降低人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時之作業負擔。藉由將水平板40之高度設為25cm以下,可防止人站上水平板40上時絆倒、或人自水平板40上下來 時失去平衡。腳部41之下端係連接於地面F。於腳部41之連接於地面F之部分設置有防滑件(未圖示)。於水平板40與地面F之間,可收容日用品等(例如自走式掃除機器人或掃除用毛巾)。
如圖8所示,漏水指示器33係具有於底座2之上表面開口且延伸至支持腳37之內部之浮體收容凹部50、及插入於浮體收容凹部50之水檢測浮體51。浮體收容凹部50係採用水自集水槽31流入於浮體收容凹部50時,以使該水不漏出至地面F之方式密閉之構造。水檢測浮體51係具有頭部52、及自頭部52朝下方延伸之本體部53。於浮體收容凹部50不存在水時,水檢測浮體51之頭部52露出於外部,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隱沒於浮體收容凹部50內,成為無法自外部觀測之狀態。
水檢測浮體51係形成為整體具有比重較水小,如圖9所示,當水進入於浮體收容凹部50時,因水之浮力而上升。圖中,作為水檢測浮體51,採用以非發泡樹脂覆蓋表面之中空構造者,亦可採用以發泡樹脂將整體成形者等。
於水檢測浮體51之頭部52,標註有與底座2之周壁部30之表面相同之顏色。另一方面,於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即,因水之浮力上升時自浮體收容凹部50露出之部分)標註有漏水之報知顏色。於底座2之周壁部30標註有黑色、灰色、白色、淡藍色、茶色等顏色時,作為漏水之報知顏色,例舉與底座2之周壁部30之顏色不同之顏色,例如紅色、黃色等。亦可交替標註紅色與黃色。
該漏水指示器33係根據水之有無,於漏水之報知狀態與非報知狀態之間變化。具體而言,當浮體收容凹部50內不存在水時,如圖8所示,因水檢測浮體51為下降之狀態,故於外部無法看見標註於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之漏水之報知顏色,成為漏水之非報知狀態。 且,當水流入於浮體收容凹部50內時,如圖9所示,水檢測浮體51因水之浮力而上升,可於外部看見標註於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之漏 水之報知顏色,成為漏水之報知狀態。
然而,如上所述,於將更換式原水容器13配置於框體3之上部之飲水機中,不使用泵而藉由利用飲用水之自重,使飲用水自原水容器13移動至冷水貯槽15,同樣不使用泵而藉由利用飲用水之自重,使飲用水自冷水貯槽15移動至框體3之外部。為了實現該等飲用水之移動,必須以能確保飲用水之落差之方式,自容器支架5而視將冷水注出管24設置於較低之位置。
因此,於先前之飲水機中,如圖10之左側所示,冷水注出管24相對於地面F之位置變低,通常以距離地面F為70cm左右之高度配置冷水注出管24之出水口。其結果,自冷水注出管24注出飲用水時,存在難以進行用杯子等接飲用水之操作之問題。
此處,如圖11之左側所示,若以冷水注出管24之位置變高之方式進行設計變更,則雖容易進行自冷水注出管24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但隨著冷水注出管24之位置變高,容器支架5之位置亦變高,因此,對於使用者(尤其女性或高齡者等)而言,存在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時之作業負擔顯著增大之問題。
與此相對,本實施形態之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如圖10之右側所示,因底座2將框體3支持於較地面F更高之位置,故冷水注出管24相對於地面F之位置增高底座2之量,例如,可以距離地面F為80cm以上之高度配置冷水注出管24之出水口。因此,容易進行自冷水注出管24接飲用水至杯子等之操作。
又,如圖11之右側所示,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時,人站上設置於底座2之踏台4,藉此可降低容器支架5相對於人之相對位置。因此,可抑制將原水容器13安置於容器支架5時之作業負擔。
又,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亦可藉由於已有之飲水機(例如,圖10之左側所示者)之框體3追加底座2而獲得,且成本較低。
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於萬一自框體漏水時,由於包圍飲水機載置面2a之周壁部30擋住水,故可有效防止地面F被弄濕。
又,因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根據積存於底座2之周壁部30所包圍之區域內之水,漏水指示器33變化成漏水之報知狀態,故萬一自框體3漏水時,可於早期發現漏水。尤其,自框體3一點點漏水時(例如,以微量水滲出之方式漏水時),因漏出之水難以顯現為可見之形態,故容易較晚發現漏水,其結果,容易產生地面F之腐蝕等,此種情形時,亦可於早期發現漏水,而有效地防止地面F之腐蝕等。
又,因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於底座2之飲水機載置面2a與周壁部30之間設置有連通於漏水指示器33之集水槽31,故底座2上之水通過集水槽31容易到達漏水指示器33,而可於早期發現漏水。
又,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於集水槽31之槽底及第2集水槽32之槽底,設置有隨著接近漏水指示器33而逐漸降低之傾斜,因而積存於各集水槽31、32之水被導向至漏水指示器33,且於漏出之水量較少之階段,漏水指示器33亦變化成漏水報知狀態。因此,可儘早發現漏水。
又,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藉由柱狀凸部36與柱狀凹部34之嵌合而限制框體3與底座2之相對移動,因而於人倚靠於框體3、或發生地震時,可防止框體3於底座2上產生滑動而翻倒之事態。
又,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於已有之飲水機之樹脂製之底板8於下表面具有補強用之肋部35時,可不追加工該底板8而直接利用。 又,設置於框體3之底板8之肋部35兼具底板8之補強功能、及框體3之防翻倒功能,較為有效。
又,該附底座之飲水機1係以底座2之飲水機載置面2a之柱狀凸部36分別嵌入於底板8之下表面之複數個柱狀凹部34中位於分離之位置之2個以上之柱狀凹部34之方式設置有2個以上,因而於框體3與底座2 之間作用有力矩荷重(即,使框體3於水平面內旋轉之方向之力)時,亦可防止框體3與底座2相對移動。
圖12、圖13中顯示漏水指示器33之其他例。與上述實施形態對應之部分係標註相同符號且省略說明。
於浮體收容凹部50內設置有吸水性聚合物54。水檢測浮體51係具有與浮體收容凹部50之內底面50a對向之下端面51a。吸水性聚合物54係配置於水檢測浮體51之下端面51a與浮體收容凹部50之內底面50a之間。吸水性聚合物54係使用吸收水而膨脹至自重之100倍以上者。作為此種吸水性聚合物54,例舉聚丙烯酸納。
該漏水指示器33亦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根據水之有無,而於漏水之報知狀態與非報知狀態間變化。具體而言,當浮體收容凹部50內不存在水時,如圖12所示,因水檢測浮體51為下降之狀態,故於外部無法看見標註於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之漏水之報知顏色,而成為漏水之非報知狀態。且,當水進入於浮體收容凹部50內時,如圖13所示,浮體收容凹部50內之吸水性聚合物54吸收水而膨脹,且該膨脹之吸水性聚合物54頂起水檢測浮體之下端面51a,藉此使水檢測浮體51上升,而於外部可見標註於水檢測浮體51之本體部53之漏水之報知顏色,成為漏水之報知狀態。
若使用圖12及圖13所示之漏水指示器33,因利用吸水性聚合物54之膨脹力使水檢測浮體51上升,故相較於以水之浮力使水檢測浮體51上升之情形,可使水檢測浮體51上升較大。因此,在水檢測浮體51被吸水性聚合物54頂起時,水檢測浮體51自浮體收容凹部50較大突出,而可確實報知漏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可自底座2出入之踏台4,已例舉說明自飲水機載置面2a與地面F之間之踏台收容空間39水平滑動移動出入者,除此之外,例如亦可使用支持為可於起立狀態與倒伏狀態間轉動 之踏台4,且於使該踏台4倒伏之使用位置與使其起立之儲存位置之間,踏台4自底座2出入。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漏水指示器33,已例舉說明使用水檢測浮體者,亦可採用其他形式之漏水指示器33。例如,亦可使用利用遇水則變色之素材之漏水指示器33。
1‧‧‧附底座之飲水機
2‧‧‧底座
2a‧‧‧飲水機載置面
3‧‧‧框體
4‧‧‧踏台
5‧‧‧容器支架
6‧‧‧筒壁
7‧‧‧頂板
8‧‧‧底板
9‧‧‧浮體閥
10‧‧‧側面板
11‧‧‧前面板
12‧‧‧後面板
13‧‧‧原水容器
14‧‧‧出水口
15‧‧‧冷水貯槽
16‧‧‧原水導入管
17‧‧‧裝飾蓋
18‧‧‧溫水貯槽
19‧‧‧冷卻裝置
20‧‧‧冷媒管
21‧‧‧壓縮機
22‧‧‧冷凝器
23‧‧‧配管
24‧‧‧冷水注出管
25‧‧‧冷水活栓
26‧‧‧加熱裝置
27‧‧‧溫水注出路
28‧‧‧溫水活栓
29‧‧‧貯槽連接管
30‧‧‧周壁部
31‧‧‧集水槽
37‧‧‧支持腳
38‧‧‧支持腳
39‧‧‧踏台收容空間
40‧‧‧水平板
41‧‧‧腳部
F‧‧‧地面

Claims (8)

  1. 一種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係包含:上下細長之框體(3);容器支架(5),其位於該框體(3)之上部,且安置更換式之原水容器(13);冷水貯槽(15),其係以較該容器支架(5)位於更下側之方式設置於上述框體(3)之內部;原水導入管(16),其係以上述原水容器(13)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上述原水容器(13)導入於上述冷水貯槽(15)內;冷水注出管(24),其係以上述冷水貯槽(15)內之飲用水之自重將飲用水自上述冷水貯槽(15)注出至上述框體(3)之外部;底座(2),其具有載置上述框體(3)之飲水機載置面(2a),且將上述框體(3)支持於較地面(F)更高之位置;及踏台(4),其係以可於使用位置與儲存位置之間自上述底座(2)出入之方式設置,用於供人進行將上述原水容器(13)安置於上述容器支架(5)之作業。
  2. 如請求項1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底座(2)係以於上述飲水機載置面(2a)與地面(F)之間具有踏台收容空間(39),且於該踏台收容空間(39)可出入地收容上述踏台(4)之方式構成。
  3. 如請求項1或2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底座(2)係包含以包圍上述飲水機載置面(2a)之方式設置之周壁部(30)。
  4. 如請求項3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底座(2)係於上述周壁部(30)所包圍之區域內包含根據水之有無而於漏水之報知狀態與非報知狀態之間變化之漏水指示器(33)。
  5. 如請求項4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底座(2)係進而包含於上 述飲水機載置面(2a)與上述周壁部(30)之間沿上述周壁部(30)延伸之集水槽(31),且以連通於該集水槽(31)之方式配置有上述漏水指示器(33)。
  6. 如請求項5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於上述集水槽(31)之槽底,設置有隨著接近上述漏水指示器(33)而逐漸降低之傾斜。
  7. 如請求項1或2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框體(3)包含樹脂製之底板(8),於該底板(8)之下表面,設置以形成朝下方開口之複數個柱狀凹部(34)之方式彼此交叉之複數個肋部(35);於上述底座(2)之飲水機載置面(2a),設置嵌入於上述複數個柱狀凹部(34)中之至少1個柱狀凹部(34)之柱狀凸部(36),藉由該柱狀凸部(36)與上述柱狀凹部(34)之嵌合,將上述框體(3)與上述底座(2)以於水平上不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
  8. 如請求項7之附底座之飲水機,其中上述柱狀凸部(36)係以分別嵌入於上述複數個柱狀凹部(34)中位於分離之位置之2個以上之柱狀凹部(34)之方式,於上述飲水機載置面(2a)設置有2個以上。
TW104111684A 2014-04-15 2015-04-10 附底座之飲水機 TW201538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3613A JP5623667B1 (ja) 2014-04-15 2014-04-15 台座付き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8412A true TW201538412A (zh) 2015-10-16

Family

ID=5194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1684A TW201538412A (zh) 2014-04-15 2015-04-10 附底座之飲水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23667B1 (zh)
TW (1) TW201538412A (zh)
WO (1) WO20151594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17109B1 (en) 2016-07-05 2018-01-12 Heineken Supply Chain Bv Beverage dispensing assembly and beverage container
NL2018955B1 (en) 2017-05-19 2018-11-28 Heineken Supply Chain Bv Beverage dispensing assembly and beverage container
NL2018956B1 (en) 2017-05-19 2018-11-28 Heineken Supply Chain Bv Beverage dispensing assembly and beverage container
CN113768361B (zh) * 2020-06-09 2022-11-22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保温集水盒及带有该集水盒的饮水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2026A (ja) * 1985-01-28 1986-08-02 Hitachi Ltd 漏洩水検知装置
JPH0116222Y2 (zh) * 1985-10-31 1989-05-12
JPH02287133A (ja) * 1989-04-28 1990-11-27 Toshiba Corp 漏洩検出装置
JP3012553U (ja) * 1994-12-16 1995-06-2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組立式収納ケース
JP3013186U (ja) * 1994-12-28 1995-07-11 和泉化成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組立て棚
JP4401846B2 (ja) * 2004-04-07 2010-0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撮像装置
JP2006192108A (ja) * 2005-01-14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踏み台付き洗面化粧台
JP4630913B2 (ja) * 2008-04-03 2011-02-09 株式会社フジヤマ 飲料水用サーバー及びその飲料水用サーバーに用いる貯水タンク用の排気手段
JP3143767U (ja) * 2008-04-09 2008-08-07 株式会社フジヤマ 飲料水用サーバー
JP5529201B2 (ja) * 2012-04-02 2014-06-25 株式会社コスモライフ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02891A (ja) 2015-11-16
WO2015159425A1 (ja) 2015-10-22
JP5623667B1 (ja)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3864B (zh) 台座
TW201538412A (zh) 附底座之飲水機
TWI636946B (zh) 飲水機及飲水機用之飲水機托盤
US11668516B2 (en) Water prefilling assembly for use in a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RU265722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US9603503B2 (en) Liquid leak control appliance pedestal
KR20140143818A (ko) 워터 서버
TWI667006B (zh) 自走式掃除機器人與飲水機之設置方法
TWI647167B (zh) 飲水機
US20150267869A1 (en) Water dispenser
KR101016188B1 (ko) 냉온수기
KR101708425B1 (ko) 슬림 매트용 역류 방지캡 및 이를 구비한 보일러
KR101214212B1 (ko) 냉온수기
KR100920690B1 (ko) 벽걸이형 냉온수기
CN110806763A (zh) 智能识别供液装置
KR100679530B1 (ko) 물유출 차단장치를 구비한 스팀 청소기용 물탱크
KR200377729Y1 (ko) 물 유출방지밸브가 형성된 물탱크를 갖는 스팀청소기
CN219021058U (zh) 洗碗机防泄漏系统及橱柜
KR101484050B1 (ko) 핀-커버를 구비한 냉온수기
KR101252240B1 (ko) 냉온수기
CN214964947U (zh) 一种便捷式的双层肥皂盒
KR200365863Y1 (ko) 냉.온수기
JP2004242900A (ja) 卓上用給湯器
JP2015009817A (ja) 飲料水サーバー
KR20120078138A (ko) 수처리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