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8146A - 繃帶用伸縮織物 - Google Patents

繃帶用伸縮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8146A
TW201538146A TW104106776A TW104106776A TW201538146A TW 201538146 A TW201538146 A TW 201538146A TW 104106776 A TW104106776 A TW 104106776A TW 104106776 A TW104106776 A TW 104106776A TW 201538146 A TW201538146 A TW 2015381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abric
weft
bandage
war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iharu TSUCHIYA
Hitoshi Ojima
Hidenori Kaseno
Kajizo Ametani
Original Assignee
Kowa Co
Advancing Inc
Dmchain Cooperative
Hokuriku We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wa Co, Advancing Inc, Dmchain Cooperative, Hokuriku Web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wa Co
Publication of TW201538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814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03D27/06Warp p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41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thermoplastic; thermosett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9/00Medical; Hygiene
    • D10B2509/0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繃帶用伸縮織物,其對於穿著者而言容易捲繞,與穿著者之肌膚密接,且能夠獲得穩定之固定力。 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經紗1具備與緯紗2一併構成織物之一個面之經底紗1a、於在經紗方向相鄰之多個緯紗2上浮起且於織物之另一面形成環圈之絨頭紗1b、及於經紗方向賦予伸縮性之彈性紗1c,且織物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為40%~80%。

Description

繃帶用伸縮織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繃帶(bandage)之伸縮織物(以下,稱為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以於經紗方向具有伸縮性之帶狀織物為主要材料,並將該帶狀織物捲繞於身體之一部分,藉此能夠輔助該身體之機能。
習知,為了應對手關節、踝關節或膝關節之扭傷等外傷預防、受到該等外傷時之應急處置、受傷後至完全恢復為止之康復(rehabilitation)之輔助、或外傷等之再發預防等之醫療用之目的,而使用帶狀之貼紮帶(taping tape)(貼附於身體之部分而使用之伸縮性或非伸縮性黏著布帶)或繃帶或利用圓編而編成之大致筒狀之護體(supporter)等。
該等之中,貼紮帶存在如下問題:由於使用完扔掉而並不經濟,根據使用者之體質不同而使用者之皮膚因黏著劑產生斑疹,而且對於高齡者等皮膚較弱之使用者而言存在將貼紮帶剝離時發生表皮剝離之虞。
又,圓編之護體存在如下問題:由於為大致筒狀,因此有在將受傷之部位勉強地彎曲而插入之情形時伴隨疼痛之虞,而且與貼紮帶相比,其固定力較差。
相對於此,繃帶由於係為在經紗方向具有伸縮性之帶狀織物,因此容易追隨患部,穿著者本身可一邊調整固定力一邊將其捲繞,不會對穿著者身體之活動施加過度之力,可獲得穩定之固定力,可反覆使用,因此較為 經濟。
例如,習知的彈性織物(elastic webbing),具備如下母部: 在形成母部之經紗使用由15根以下之高強力紗所構成之毛絨狀(woolly)加工紗,而藉此具有高強力紗之特性的優異之耐久性(包含耐負荷性)、附隨於其之不易起毛性,此外,具有羊毛狀加工紗之特性的柔軟感、及與公部之優異之接著性(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87962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作為彈性織物之使用例,揭示有關於適用於膝(關節)之護體的情形、適用於文件等之固定帶的情形、及適用於使用於電子機器之搬運時之固定之保護皮帶的情形。
因此,習知的彈性織物,並非為意圖僅使用於繃帶的專用品,例如,即便最大伸長率(以最高負載拉伸時之最長之長度(伸長尺寸)與原來之長度(設置尺寸)之差相對於原來之長度的百分率)於適用於文件等之固定帶之情形時為最佳,於適用於膝(關節)之護體之情形時並不一定最佳。
尤其,專利文獻1中,並無彈性織物之最大伸長率之具體性的揭示。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所述之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繃帶用伸縮織物,係對繃帶用特殊化之伸縮織物,對於穿著者而言容易捲繞(容易穿著),與穿著者之肌膚密接,能獲得穩定之固定力,亦能 耐長期間使用。
本發明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中,經紗具備與緯紗一併構成織物之一個面(裏料面)之經底紗、及於經紗方向賦予伸縮性之彈性紗,緯紗具備與經底紗一併構成織物之一個面(裏料面)之緯底紗,織物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為40%~80%。
本發明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係對於穿著者而言容易捲繞(容易穿著),與穿著者之肌膚密接,且能獲得穩定之固定力。
1‧‧‧經紗
1a‧‧‧經底紗(第1經底紗)
1b‧‧‧絨頭紗
1c‧‧‧彈性紗
1d‧‧‧第2經底紗
2‧‧‧緯紗
2a‧‧‧緯底紗
2b‧‧‧熔紗
10‧‧‧繃帶用伸縮織物
11‧‧‧環圈面
12‧‧‧圖案
13、40‧‧‧本體部
13a、40a‧‧‧一端
13b、40b‧‧‧另一端
20、50‧‧‧固定部
30、60‧‧‧扣合部
30a、60a‧‧‧鉤面
41‧‧‧捲繞部
42‧‧‧第1支持部
43‧‧‧第2支持部
51‧‧‧環圈面
70‧‧‧接合部
圖1(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面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1(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裏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1(c)係表示形成有圖案之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1(d)係圖1(c)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後視圖。
圖2(a)係用以說明圖1(a)及圖1(b)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環圈面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2(b)係圖2(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A-A'線之剖面圖。
圖3(a)係用以說明圖1(c)及圖1(d)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環圈面及圖案部分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3(b)係圖3(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B-B'線之剖面圖。
圖4(a)係表示將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使用於本體部的手關節用繃帶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4(b)係圖4(a)所示之手關節用繃帶之後視圖。
圖5(a)係表示將手指插入至圖4所示之手關節用繃帶之固定部之狀態之說明圖,圖5(b)係表示將本體部從與左手之尺側頭(caput ulnare)對應之部分向手腕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5(c)係表示從圖5(b)所示之狀態進一步向手腕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5(d)係從手背側觀察圖4所示之手關節用繃帶之穿著狀態之說明圖,圖5(e)係從手心側觀察圖4所示之手關節用繃帶之穿著狀態之說明圖。
圖6係表示由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最大伸長率之差異所引起之效果感之評價結果之表。
圖7(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面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7(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裏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7(c)係表示形成有圖案之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7(d)係圖7(c)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後視圖。
圖8(a)係用以說明圖7(a)及圖7(b)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面料面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8(b)係圖8(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C-C'線之剖面圖。
圖9(a)係用以說明圖7(c)及圖7(d)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圖案部分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9(b)係圖9(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D-D'線之剖面圖。
圖10(a)係表示將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使用於本體部之踝關節用繃帶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10(b)係圖10(a)所示之踝關節用繃帶之後視圖。
圖11(a)係表示將右腳之腳尖插入至圖10所示之踝關節用繃帶之固定部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b)係表示使本體部從右腳之內踝向腳脖子(腳腕)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c)係表示從圖11(b)所示之狀態進一步向腳脖子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d)係表示從右腳之外踝至第1指側於腳背配置本體部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12係表示由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最大伸長率之差異所引起之效果感之評價結果之表。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中,所謂的繃帶,係指「以於經紗方向具有伸縮性之帶狀織物為主要材料,並藉由將該帶狀織物捲繞於身體之一部分而能夠輔助該身體之機能者」,只要為具有此種效力者,即便不表現為繃帶(例如,編帶護體(taping supporter)、護體帶(supporter band)等)亦為本發明之繃帶之範圍內。
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係由窄幅(寬度窄)之伸縮織物構成,且為捲繞於穿著者之身體之一部分(例如,手關節、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腓等)之構件,該伸縮織物係藉由針織機(knitting machine)或提花針織機(jacquard knitting machine)等力織機(power loom),將經紗1 及緯紗2組合而織成帶狀,於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具有伸縮性,抑制緯紗方向(寬度方向W)之伸縮性。
如圖2所示,經紗1具備:與緯紗2一併構成織物之一個面 (例如,裏料面)之經底紗1a、於經紗方向相鄰之多個緯紗2上浮起且於織物之另一個面(例如,面料面)形成環圈之絨頭紗1b、及於經紗方向賦予伸縮性之彈性紗1c。如此,繃帶用伸縮織物10於另一個面(例如,面料面)之大致整個面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以下,在本說明書中將具有環圈面11之面稱為「面料面」,將其背面稱為「裏料面」。
緯紗2具備:與經底紗1a一併構成織物之裏料面之緯底紗2a、及與緯底紗2a並列設置之具有熱熔著性之熔紗2b,將1根緯底紗2a及1根熔紗2b並列設置而構成為1根緯紗2。再者,於圖2及圖3中,將1根緯底紗2a及1根熔紗2b作為1根緯紗2而圖示。又,於圖2(b)及圖3(b)中,以並列設置之緯紗2為基準,上側成為面料面,下側成為裏料面。
又,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使用提花針織機,而相對於 在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相鄰之多個緯紗2,使經紗1之經底紗1a浮起於面料面側,使經紗1之絨頭紗1b沈沒於裏料面側,如圖1(c)及圖1(d)所示,利用自由地開口之提花組織,可於面料面局部地形成由文字、圖形或記號或者該等之結合所構成之圖案12,除了圖案12之區域以外,於面料面之大致整個面具有環圈(環圈面11)。
接下來,使用圖2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織物組織之一例進行說 明。亦即,如圖2(b)所示,形成環圈面11之經底紗1a,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 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1-3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2(b)所示,形成環圈面11之絨頭紗1b,重複相對於相鄰之6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相鄰之2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相對於相鄰之2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相鄰之2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6-2-2-2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2(b)所示,形成環圈面11之彈性紗1c,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1-1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再者,由圖2所示之經底紗1a、絨頭紗1b及彈性紗1c所形成之織物組織為一例,只要是可在面料面具有環圈(環圈面11)者,則並不限定於該織物組織。
接下來,使用圖3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圖案部分之織物組織之 一例進行說明。亦即,如圖3(b)所示,形成圖案12之經底紗1a,重複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3-1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3(b)所示,形成圖案12之絨頭紗1b,重複相對於相鄰之2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相對於相鄰之2根緯紗2 (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2-2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3(b)所示,形成圖案12之彈性紗1c,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通過下側沈沒之與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1-1之交叉浮沈,而構成織物組織。
再者,由圖3所示之經底紗1a、絨頭紗1b及彈性紗1c所形成之織物組織為一例,只要是可在面料面之環圈面11之間形成圖案12者,則並不限定於該織物組織。
又,繃帶用伸縮織物10,係可藉由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 (尤其是彈性紗1c及緯底紗2a之粗度)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而自如地調整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之最大伸長率。在本發明中,所謂的最大伸長率,係表示「以最高負載拉伸時之最長之長度(伸長尺寸)與原來之長度(設置尺寸)之差相對於原來之長度之百分率」。
尤其,根據下述之官能評價之綜合性判斷之結果,本實施形 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之最大伸長率,較佳為設定為40%~80%,更佳為45%~75%,最佳為60%。
此處針對將最大伸長率設定為60%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 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經底紗1a,較佳為粗度100支數之毛絨狀尼龍雙紗,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較佳為使用132根毛絨狀尼龍雙紗。
又,本實施形態之絨頭紗1b,較佳為將10根尼龍絲(nylon filament) 撚合並加熱、且進一步地向與10根尼龍絲之撚方向相反方向撚加工之粗度210丹尼值(denier)之特殊加工紗(210D-10F),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較佳為使用132根特殊加工紗(210D-10F)。
又,本實施形態之彈性紗1c,較佳為粗度560丹尼值之聚胺基甲酸酯(polyurethane)紗,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較佳為使用36根聚胺基甲酸酯(polyurethane)紗。
亦即,上述之經紗1之材質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例如若 寬度為5cm,則經紗1(經底紗1a、絨頭紗1b、彈性紗1c)之經密度為1485.6D/mm(=((210D×132根)+(100D×2根×132根)+(560D×36根))/50mm)。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絨頭紗1b,藉由絲根數為10根,而與 絲根數為低支數(例如,7根)之情形相比,具有密集之絲之接著力較高,且織物(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質感(觸感)柔軟之優點。
又,本實施形態之彈性紗1c,藉由使粗度為560丹尼值,而與較粗之彈性紗(例如,1120丹尼值)之情形相比,能夠使織物(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厚度變薄且使織物本身柔軟。
進一步地,本實施形態之緯底紗2a中,較佳為使用1根粗度150丹尼值之聚酯毛絨狀紗(EW:polyester woolly)。
又,本實施形態之熔紗2b中,較佳為使用1根粗度100丹尼值之尼龍熱熔紗(例如,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lder(註冊商標)」)。
又,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藉由力織機而將1根緯底紗2a及1根熔紗2b作為緯紗2而同時打入,且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 之打入次數(根數)為每2.54公分(1英吋)36.9次(各36.9根)。
亦即,上述之緯紗2之材質及打入次數(根數)之繃帶用伸 縮織物10中,緯紗2(聚酯毛絨狀紗、尼龍熱熔紗)之緯密度,為9225D/英吋(=(150D+100D)×36.9次/英吋)。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緯紗2之緯底紗2a,藉由使粗度為150丹尼值,而與較粗之緯紗之緯底紗(例如,300丹尼值)之情形相比,能夠使織物(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厚度變薄。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上述之經紗1 及緯紗2之材質(尤其是彈性紗1c及緯底紗2a之粗度)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而能夠將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之最大伸長率設定為60%。
再者,關於本實施形態之彈性紗1c之粗度,雖列舉出560 丹尼值作為一例,但於本發明中,亦可選擇可得到(量產)之低1個等級之粗度之420丹尼值或高1個等級之粗度之1120丹尼值,並變更上述之緯紗2之粗度及打入次數(根數)。亦即,本實施形態之彈性紗1c之粗度,只要為420丹尼值~1120丹尼值,則可將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設定為上述範圍內之最大伸長率。
又,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緯紗2之緯底紗2a之粗度,雖列舉 出150丹尼值作為一例,但於本發明中,亦可選擇可得到(量產)之低1個等級之粗度之100丹尼值或高1個等級之粗度之300丹尼值,並變更上述之彈性紗1c之粗度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緯紗2之緯底紗2a之粗度,只要為100丹尼值~300丹尼值,則可將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設定為上述範圍內之最大伸長率。
又,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打 入次數(根數),雖列舉出每2.54公分(1英吋)36.9次(各36.9根)作為一例,但於本發明中,亦可選擇每2.54公分32.8次(各32.8根)~41.0次(各41.0根),並變更上述之彈性紗1c及緯紗2之粗度。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緯紗2(緯底紗2a、熔紗2b)之打入次數(根數),只要為每2.54公分32.8次(各32.8根)~41.0次(各41.0根),則可將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設定為上述範圍內之最大伸長率。
再者,於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厚度過厚之情形時,於將繃 帶捲繞於穿著者之身體之一部分時體積大而難以捲繞,於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厚度過薄之情形時,繃帶之織物本身容易彎折而無法獲得所期望之固定力。因此,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厚度,較佳為設定為容易捲繞繃帶、且可獲得所期望之固定力之厚度,例如,若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之最大伸長率為60%,則較佳為設定為3mm以下。
接下來,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之經紗方 向之最大伸長率之最佳範圍,基於試用測試之測試結果進行說明。
再者,如圖4所示,用於試用測試之繃帶,分別使用藉由下述之表1所示之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而織成之最大伸長率為45%、60%、75%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長度:33cm,寬度:5cm),製作如下之手關節用繃帶(以下,分別稱為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而使用於試用測試,該手關節用繃帶係具備:捲繞於穿著者之手腕之直線狀且帶狀之本體部13(繃帶用伸縮織物10)、接合於本體部13之一端13a且供穿著者之手指插通之固定(anchor)部20、及接合於本體部13之 另一端13b且具有對本體部13之環圈面11脫著(脫離接合)之面狀扣件之鉤面30a之扣合部30。
又,使用最大伸長率為35%與90%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長度:33cm,寬度:5cm),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製作手關節用繃帶(以下,分別稱為比較例1及比較例2),而使用於試用測試。
進一步地,使用由下述之表1所示之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所構成之市售之手關節用繃帶(以下,稱為比較例3),而使用於試用測試。
再者,比較例3不具有作為面狀扣件之環圈面,因此不具備經紗中之絨頭紗及緯紗中之熔紗。
如圖5所示,試用測試,係於穿著者之左手穿著手關節用繃 帶,實施圖6之評價項目中之穿著者之效果感之官能評價(合計5人)。評價方法,係首先由各穿著者對各評價項目之官能評價以3個等級(3:非常好,2:好,1:差)來評分,計算出各評價項目中之穿著者全體人員(5人) 之平均分。然後,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計算各評價項目之合計分及平均分,綜合性地將平均分為2分以上判斷為合格分。
再者,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固定力」,若為手關節之掌屈 (palmar flexion)或背屈(dorsiflexion)之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抑制力,則設想為在行李搬運、使用電車或公共汽車之吊環時、運動時、晾曬、或機車之離合器(clutch)等之動作中使用必要以上之力的掌屈或背屈之關節活動度之抑制。
又,若為橈屈(radial flexion)或尺屈之關節活動度抑制力,則設想為在左右搖晃煎鍋、拿杯子、揮釣竿之運動時等之動作中使用必要以上之力的橈屈或尺屈之關節活動度之抑制。
進一步地,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疼痛」,若為由織物之壓 迫力所引起之疼痛,則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織物無法追隨肌肉或關節之活動或皮膚之伸縮,而被認為更強烈地感覺到壓迫力而容易感到疼痛,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被認為抑制關節活動度之固定力變弱。又,若為由織物之硬度所引起之擦傷之疼痛,則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無法追隨肌肉或皮膚之活動,因此被認為織物與皮膚摩擦而容易感到疼痛,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織物以緊貼肌肉或肌膚之方式伸長,因此被認為對肌膚之困擾較少。
又,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面狀扣件之剝離容易度」,所謂 的面狀扣件容易剝離,係指即便對於力氣不足之穿著者亦於面狀扣件之脫著使用上無障礙,並且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之織物本身較硬而難以變形。
又,所謂面狀扣件難以剝離,係指於穿著者運動時,藉由繃帶之穿著 部位中之關節之可動或肌肉之膨脹,而面狀扣件之鉤面不會從環圈面偏移,相反地,藉由面狀扣件之鉤面及環圈面間之牢固之扣合力,而從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之織物拉出絨頭紗,將面狀扣件剝離之情形時,絨頭紗從織物突出而產生織物之起毛。
進一步地,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織物之密接性」,於織物 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由於無法追隨肌肉或皮膚之活動,因此被認為面料不密接而肌膚阻力減小,減弱繃帶之效果,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被認為面料與肌膚密接而容易固定,適合於肌膚或肌肉之活動,且容易獲得繃帶之效果。
又,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捲繞容易度」,於織物之最大伸 長率較小之情形時,難以沿著肌膚之曲面,本體部13之捲繞困難。又,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織物與肌膚密接而容易固定,容易適合於肌膚或肌肉之活動,但難以感覺到本體部13之伸長之極限點,因此本體部13之捲繞次數變多,本體部13之捲繞變得困難。
又,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固定力之調整之容易度」,於織 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適合於牢固之固定,但由於固定力之可調整之範圍窄,對於力氣不足之穿著者而言,固定力之調整變難。
進一步地,關於圖6之評價項目「織物之彎折難度」,於織 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由於織眼間隔較小,因此亦具有織物之韌性,織物難以彎折。又,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由於織眼間隔較大,因此被認為織物為容易彎折之織組織,因織物彎折而本體部13之構造變軟。
於如以上般之評價項目中,如圖6所示,實施例2於大致所 有評價項目中獲得良好之評價結果。
又,實施例3雖然固定力較弱,但於其他評價項目中獲得良好之評價結果。
又,實施例1雖然有疼痛感、織物之密接性較差,但於其他評價項目中獲得良好之評價結果。相對於此,比較例1、比較例2及比較例3於大部分評價項目中獲得較差之評價結果。
由以上可知,作為綜合性的評價結果,平均分為2分以上之實施例1(最大伸長率45%)、實施例2(最大伸長率60%)及實施例3(最大伸長率75%),作為繃帶用伸縮織物10最佳。
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較佳為40%~80%,更佳為45%~75%,最佳為60%。
接下來,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特性,基 於面狀扣件之耐久性測試(剝離強度)之測試結果進行說明。
再者,面狀扣件之耐久性測試(剝離強度)中,利用上述之官能評價之評價結果,以結果最好之結果之實施例2(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為60%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為基準,與其他伸縮織物進行比較。又,作為比較例,除了使用於上述之官能評價之比較例3以外,使用由下述之表2所示之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所構成之市售之伸縮織物(以下,分別稱為比較例4及比較例5)。
再者,實施例2與比較例3~5之較大不同點為絨頭紗之絲 根數之不同,相對於實施例2之10根,而比較例4為7根,比較例5為15根,比較例3不使用絨頭紗(不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
面狀扣件之耐久性測試(剝離強度),根據日本工業規格之 JIS L3416「面狀扣件」之7.4.2「剝離強度」,進行1000次之接著、剝離之重複,並將實驗結果表示於下述表3。
可知實施例2如表3所示,保持率(耐久測試後之剝離強度 相對於初始之剝離強度之百分率)與比較例3~5相比最高,作為使用於捲繞在身體之一部分並利用面狀扣件之鉤扣合之繃帶的伸縮織物最佳。
尤其,實施例2由於耐久測試後之剝離強度相對於初始之剝離強度變大(保持率超過100%),因此在作為繃帶長期間持續使用方面是有利的。
再者,絨頭紗之絲根數較多之情況,面狀扣件之鉤容易扣合於環圈,保持率變高,另一方面,最大伸長率變低。
比較例5中,雖絨頭紗之絲根數較實施例2之絨頭紗之絲根數更多,但為了防止外觀起毛而實施了樹脂加工,因此面狀扣件之鉤難以扣合於環圈,初始之剝離強度及保持率較實施例2之初始之剝離強度及保持率更低。
如以上般,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經紗方 向之最大伸長率為40%~80%,而於作為繃帶使用之情形時,由於為適度之最大伸長率,因此發揮能夠容易地進行繃帶之固定力之調整及捲繞(穿著)之作用效果。
又,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經紗1之絨頭 紗1b為由10根絲所構成之撚紗,而發揮如下作用效果:環圈面11之面狀扣件(其他構件)之鉤之保持率較高,適合於捲繞在身體之一部分並利用面狀扣件之鉤扣合之繃帶之使用,並且面狀扣件之剝離後之外觀變化為容許範圍,相對於面狀扣件之接著‧剝離之重複亦維持保持率而能夠持續地使用。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作為使用於手關節繃帶、踝關節繃帶、膝關節繃帶、肘關節繃帶、腓繃帶等之本體部之織物最佳。
再者,圖1(c)及圖1(d)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例如,經紗1之經底紗1a使用綠色之紗,經紗1之絨頭紗1b使用黑色之紗, 經紗1之彈性紗1c使用黑色之紗,緯紗2使用黑色之紗,並且如圖3所示,相對於共用之緯紗2使經底紗1a浮起並使絨頭紗1b沈沒,而藉此於黑色之面料面顯現綠色之圖案12,與面料面之圖案12對應之裏料面之部分為黑色而顯現於綠色之裏料面。
又,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並不限定於該等色彩,例如,考慮經紗1之絨頭紗1b使用虹顏色之七色(赤、橙、黃、綠、青、藍、紫)之任一種顏色之紗,將除了圖案12之外的面料面設成虹顏色之任一種顏色。藉此,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七色之顏色變化(color variation)之商品群,而能夠激起需要者之購買意願。
又,繃帶用伸縮織物10,例如藉由經紗1之絨頭紗1b使用螢光色之紗且將除了圖案12以外之面料面設成螢光色,而激起需要者之購買意願,並且藉由於夜間之外出時穿著,可期待被汽車等之頭燈(head light)照射而變醒目,亦有助於安全防災方面。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圖7(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面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7(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從裏料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7(c)係表示形成有圖案之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7(d)係圖7(c)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後視圖。圖8(a)係用以說明圖7(a)及圖7(b)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面料面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8(b)係圖8(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C-C'線之剖面圖。圖9(a)係 用以說明圖7(c)及圖7(d)所示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圖案部分之織物組織之一例之說明圖,圖9(b)係圖9(a)所示之織物組織之箭視D-D'線之剖面圖。圖10(a)係表示將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使用於本體部之踝關節用繃帶之概略構成之前視圖,圖10(b)係圖10(a)所示之踝關節用繃帶之後視圖。圖11(a)係表示將右腳之腳尖插入至圖10所示之踝關節用繃帶之固定部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b)係表示使本體部從右腳之內踝向腳脖子(腳腕)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c)係表示從圖11(b)所示之狀態進一步向腳脖子旋轉半圈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1(d)係表示從右腳之外踝至第1指側於腳背配置本體部之狀態之說明圖。圖12係表示由第2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之最大伸長率之差異所引起之效果感之評價結果之表。在圖7、圖8及圖9中,與圖1、圖2或圖3相同之符號,表示相同或相當部分,並省略其說明。
雖已針對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具有面狀 扣件之環圈面11的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不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的伸縮織物。
於該情形時,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不需要形成環圈面11之絨頭紗1b,且不需要保持絨頭紗1b之環圈之熔紗2b。
尤其,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代替構成經紗1之絨頭紗1b,使用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之經底紗1a(以下,稱為第1經底紗1d)而使與緯紗2之交叉浮沈相反對應之經底紗1a(以下,稱為第2經底紗1d)。
亦即,如圖8所示,經紗1具備:與緯紗2一併構成織物之一個面(例如,裏料面)之第1經底紗1a、於經紗方向賦予伸縮性之彈性 紗1c、及與緯紗2一併構成織物之另一個面(例如,面料面)之第2經底紗1d。
又,緯紗2具備與第1經底紗1a一併構成織物之裏料面之緯底紗2a。
再者,於圖8(b)及圖9(b)中,以並列設置之緯紗2為基準,上側成為面料面,下側成為裏料面。
又,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使用提花針織機,相對於在 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相鄰之多個緯紗2,使經紗1之第1經底紗1a(例如,綠色之紗)於面料面側浮起(使第2經底紗1d(例如,黑色之紗)於裏料面側沈沒),如圖7(c)及圖7(d)所示,利用自由地開口之提花組織,於面料面局部地形成由文字、圖形或記號或者該等之結合所構成之圖案12。
接下來,使用圖8對本實施形態之織物組織之一例進行說 明。亦即,如圖8(b)所示,第1經底紗1a,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1-3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8(b)所示,彈性紗1c,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1-1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8(b)所示,第2經底紗1d,重複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3-1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再者,圖8所示之第1經底紗1a、彈性紗1c及第2經底紗1d之織物組織係為一例,並不限定於該織物組織。
接下來,使用圖9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圖案部分之織物組織之 一例進行說明。亦即,如圖9(b)所示,形成圖案12之第1經底紗1a,重複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3-1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9(b)所示,形成圖案12之彈性紗1c,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1-1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又,如圖9(b)所示,形成圖案12之第2經底紗1d,重複相對於1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上側浮起、相對於相鄰之3根緯紗2(緯底紗2a)通過下側沈沒的與緯紗2(緯底紗2a)之1-3之交叉浮沈,構成織物組織。
再者,圖9所示之第1經底紗1a、彈性紗1c及第2經底紗1d之織物組織係為一例,只要可於面料面形成圖案12,則並不限定於該織物組織。
此處,針對繃帶用伸縮織物10係不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 11之伸縮織物,且將最大伸長率設定為60%(1.60倍±0.1)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第1經底紗1a及第2經 底紗1d較佳為粗度100丹尼值之毛絨狀尼龍雙紗,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較佳為將152根毛絨狀尼龍雙紗分別使用於第1經底紗1a及第2經底紗1d。
又,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彈性紗1c,較佳為 於粗度560丹尼值之聚胺基甲酸酯紗(例如,東麗OPELONTEX股份有限 公司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纖維「LYCRA(註冊商標)纖維」)包覆2根粗度150丹尼值之聚酯毛絨狀(EW:polyester woolly)單紗而成之包覆紗,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較佳為使用41根包覆紗。
又,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之緯底紗2a,較佳為 使用1根粗度150丹尼值之聚酯毛絨狀紗(EW)。
進一步地,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中,藉由力織機而將1根緯底紗2a作為緯紗2打入,緯紗2(緯底紗2a)之打入次數(根數)為每2.54公分(1英吋)33.6次(33.6根)。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藉由上述之經紗1 及緯紗2之材質(尤其是彈性紗1c及緯底紗2a之粗度)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能夠將經紗方向(長度方向L)之最大伸長率設定為60%。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為尼龍47%、聚酯44%、聚胺基甲酸酯9%之混合比率,但並不限定於該混合比率。
接下來,基於試用測試之測試結果,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之繃 帶用伸縮織物10(不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之伸縮織物)之最大伸長率包含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之伸縮織物)中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之最佳之範圍(40%~80%)的情形時,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作用效果的情況進行說明。
再者,如圖10所示,用於試用測試之繃帶,為下述具備本體部40、固定部50及扣合部60之踝關節用繃帶(以下,稱為實施例4),且將藉由下述之表4所示之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而織成之最大伸長率為60%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長度:50cm,寬度:5cm) 使用於本體部40。
又,將最大伸長率為35%與90%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長度:50cm,寬度:5cm)用於本體部,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製作踝關節用繃帶(以下,分別稱為比較例4及比較例5),使用於試用測試。
進一步地,將由下述之表4所示之經紗1及緯紗2之材質以及緯紗2之打入次數(根數)所構成之市售之手關節用繃帶之本體部使用作為踝關節用繃帶之本體部,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製作踝關節用繃帶(以下,稱為比較例6),使用於試用測試。
再者,比較例6由於不具有作為面狀扣件之環圈面,因此不具備經紗中之絨頭紗及緯紗中之熔紗。
本體部40,由捲繞於穿著者之腳脖子之捲繞部41、以從穿 著者之腳背伸長至腳脖子之狀態配置之第1支持部42、及於穿著者之腳背之上部與第1支持部42交叉且以從穿著者之腳脖子伸長至腳背之狀態配置之第2支持部43所構成。
固定部50,利用接合部70接合於本體部40之一端40a,由具有面狀扣 件之環圈面51之織物而織成,緊固於與穿著者之蹠骨(metatarsal)對應之部分。再者,在固定部50使用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
扣合部60,接合於本體部40之另一端40b,且具有對固定部50之環圈面51脫著之面狀扣件之鉤面60a。
如圖11所示,試用測試於穿著者之右腳穿著踝關節用繃帶,實施圖12之評價項目中之穿著者之效果感之官能評價(合計5人)。評價方法為首先由各穿著者對各評價項目之官能評價以3個等級(3:非常好,2:好,1:差)來評分,計算各評價項目中之穿著者全體人員(5人)之平均分。然後,對於實施例4及比較例4~6,計算各評價項目之合計分及平均分,綜合性地將平均分為2分以上判斷為合格分。
再者,圖12之評價項目「固定力」,若為踝關節之底屈或背屈之關節活動度抑制力,則設想為步行、行車、台階之上下等之動作中過度地使用力之踝關節之底屈或背屈之關節活動度之抑制。又,若為腳部之內翻及外翻之關節活動度抑制力,則設想為運動時之側跳閃躲(sidestep)或短跑(dash)時之停止動作、階差等之不穩定之場所中之站穩等日常動作時之使用過度的力的情形、或超過關節活動度之極限之活動之抑制。
進一步地,關於圖12之評價項目「疼痛」,若為由織物之壓迫力所引起之疼痛,則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織物無法追隨肌肉或關節之活動或皮膚之伸縮,被認為更強烈地感覺到壓迫力而容易感到疼痛,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被認為抑制關節活動度之固定力變弱。
又,若為由織物之硬度所引起之擦傷之疼痛,則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 較小之情形時,由於無法追隨肌肉或皮膚之活動,因此被認為織物與皮膚摩擦而容易感到疼痛,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由於織物以緊貼肌肉或肌膚之方式伸長,因此被認為對肌膚產生的困擾較少。
進一步地,關於圖12之評價項目「織物之密接性」,於織物 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由於無法追隨肌肉或皮膚之活動,因此被認為面料不密接而肌膚阻力減小,減弱繃帶之效果,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被認為面料與肌膚密接而容易固定,適合於肌膚或肌肉之活動,容易獲得繃帶之效果。
又,關於圖12之評價項目「捲繞容易度」,於織物之最大伸 長率較小之情形時,難以沿著肌膚之曲面,本體部40之捲繞困難。又,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織物與肌膚密接而容易固定,容易適合於肌膚或肌肉之活動,但為了有效地穿著,必須將本體部40一邊充分地拉伸一邊捲繞。但是,若將本體部40充分地拉伸,則拿著本體部40之另一端40b之手與固定部50之距離分開較長,因此使得對踝關節之穿著及捲繞變困難。進一步地,由於將本體部40之另一端40b固定於固定部50之特定位置變困難,因此產生以可固定於特定位置之方式一邊摸索一邊捲繞之動作。
又,關於圖12之評價項目「固定力之調整之容易度」,於織 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適合於牢固之固定,但由於固定力之可調整之範圍窄,對於力氣不足之穿著者而言固定力之調整變難。
進一步地,關於圖12之評價項目「織物之彎折難度」,於織 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小之情形時,由於織眼間隔較小,因此亦具有織物之韌性,織物難以彎折。又,於織物之最大伸長率較大之情形時,由於織眼間 隔較大,因此被認為織物為容易彎折之織組織,因織物彎折而本體部40之構造變軟。
由以上可知,比較例4~比較例6,於大部分之評價項目中 獲得較差之評價結果。相對於此,可知實施例4(最大伸長率60%)於幾乎所有評價項目中獲得良好之評價結果,作為綜合性之評價結果,平均分為2分以上,作為本體部40是良好的。
亦即,本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不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之伸縮織物),只要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為40%~80%,則與第1實施形態之繃帶用伸縮織物10(具有面狀扣件之環圈面11之伸縮織物)同樣地,對於穿著者而言容易捲繞(容易穿著),與穿著者之肌膚密接,能夠獲得比較穩定之固定力。
1‧‧‧經紗
1a‧‧‧經底紗(第1經底紗)
1b‧‧‧絨頭紗
1c‧‧‧彈性紗
2‧‧‧緯紗
2a‧‧‧緯底紗
2b‧‧‧熔紗
L‧‧‧長度方向
W‧‧‧寬度方向

Claims (7)

  1. 一種繃帶用伸縮織物,係將包含經底紗與彈性紗之經紗及包含緯底紗之緯紗組合並織成帶狀,捲繞於穿著者之身體之一部分,其特徵在於:上述織物之經紗方向之最大伸長率為40%~8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上述經紗由經底紗與絨頭紗構成;上述緯紗由緯底紗與熔紗構成;上述經紗之絨頭紗,係由10根絲所構成之撚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上述緯紗之緯底紗之打入根數,為每2.54公分32.8根~41.0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上述經紗之彈性紗之粗度,為420丹尼值~1120丹尼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上述緯紗之緯底紗之粗度,為100丹尼值~300丹尼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5項中任一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相對於在上述經紗方向相鄰之多個緯紗,使上述經紗之經底紗於面料面側浮起,使上述經紗之絨頭紗於裏料面側沈沒,由文字、圖形或記號或者該等之結合所構成之圖案形成於面料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繃帶用伸縮織物,其中上述經底紗,由與緯紗一併構成織物之裏料面之第1經底紗、及與緯紗一併構成織物之面料面之第2經底紗構成;相對於在上述經紗方向相鄰之多個緯紗,使上述經紗之第1經底紗 於面料面側浮起,使上述經紗之第2經底紗於裏料面側沈沒,由文字、圖形或記號或者該等之結合所構成之圖案形成於面料面。
TW104106776A 2014-03-03 2015-03-03 繃帶用伸縮織物 TW2015381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0938A JP2017078228A (ja) 2014-03-03 2014-03-03 バンデージ用伸縮織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8146A true TW201538146A (zh) 2015-10-16

Family

ID=5405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776A TW201538146A (zh) 2014-03-03 2015-03-03 繃帶用伸縮織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78228A (zh)
TW (1) TW201538146A (zh)
WO (1) WO20151334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4944B1 (fr) * 2021-07-09 2023-08-04 Thuasne Bande de compression auto-agrippa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9673U (zh) * 1989-02-17 1990-09-03
JP3603276B2 (ja) * 2001-01-11 2004-12-22 アルケア株式会社 バンデ−ジ
JP3097132U (ja) * 2003-04-14 2004-01-15 株式会社ホリホック 帯状サポータ
JP4342268B2 (ja) * 2003-10-24 2009-10-14 義憲 前多 エラスティックウェビング
JP5378845B2 (ja) * 2009-03-25 2013-12-25 大成タオル株式会社 両面模様タオル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33481A1 (ja) 2015-09-11
JP2017078228A (ja)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9008B (zh) 足關節用繃帶
TWI670106B (zh) 膝關節用支承具
TWI691312B (zh) 手關節用繃帶
KR20130132486A (ko) 하퇴용 서포터
US20200085123A1 (en) Elongate elastic member for use in lower-body garments
JP6600147B2 (ja) 運動用衣服
JP6924056B2 (ja) 衣類
TW201538146A (zh) 繃帶用伸縮織物
CN219184421U (zh) 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磁控约束用具
JP2013253351A (ja) 運動用衣服
JP2018024952A (ja) スパッツ
JP2005103250A (ja) 足部刺激健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