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8727A -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8727A
TW201528727A TW103145559A TW103145559A TW201528727A TW 201528727 A TW201528727 A TW 201528727A TW 103145559 A TW103145559 A TW 103145559A TW 103145559 A TW103145559 A TW 103145559A TW 201528727 A TW201528727 A TW 2015287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ignal
unit
transmitting device
signal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5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kazu Yamauchi
Original Assignee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lix Ip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8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872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係以設為特定之傳送間隔之廣告間隔傳送廣告封包。接著,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係基於表示智慧型手機或攜帶智慧型手機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進行變更廣告間隔之控制。

Description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根據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LE(Low Energy:低能耗)規格(以下,簡稱「BLE規格」)所規定之傳送信號之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式及程式。
近年來,於超市、便利商店、百貨店、專賣店等,開始配置例如對應於BLE規格之微定位訊號發射(beacon)裝置,並將商品資訊或優惠券等資訊(以下稱為「服務資訊」)傳送於使用者所攜帶之移動終端之服務。該移動終端係可於移動終端之顯示部顯示已由安裝於移動終端之應用程式解釋之服務資訊。
此處,所謂BLE規格係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之一。於該BLE規格,規定構成對1個中央單元連接複數個周邊設備之星型網路拓撲。又,BLE規格規定之頻率係2.4GHz頻帶。且,於BLE規格中,規定使用將該頻率帶分割為40通道,避開干涉或干擾之通道之適應性跳頻結構。
上述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相當於周邊設備,上述移動終端相當於中央單元。接著,周邊設備(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係以藉由BLE規格所規定、設為特定傳送間隔之廣告間隔,傳送藉由BLE規格所規定之作為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之廣告封包。中央單元(移動終端)於接收到廣告封包時,可經過特定之動作確立與中央單元連接。
作為以如此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以一定周期傳送微定位訊號發 射信號,使接收到該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之移動終端與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連接之技術,已知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者。
該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關於於特定時間動作停止之狀態轉移至省電狀態,藉由對於來自與無線連接之外部機器之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之應答而維持與外部機器之無線連接狀態之通訊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47780號公報
此處,BLE規格所規定之40通道內,用於傳送廣告封包而使用之通道係僅3通道。又,2.4GHz頻帶係微波爐或WiFi(註冊商標)等多數機器所利用之頻帶。因此,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附近有該等機器之環境中,自各機器輸出之電波互相干涉,有移動終端無法正確接收由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發送之廣告封包之虞。
於該環境中,作為用以使移動終端確實接收廣告封包之一方法,考慮有縮短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傳送之廣告封包之傳送間隔。然而,若縮短廣告封包之傳送間隔則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消耗該部分之電力。因此,於較短地設定傳送間隔周期時,於店鋪休業、無使用者等狀況中,造成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無謂地消耗電力。
又,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對作為通訊裝置之相機控制無線網路基地台所傳送之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之傳送隔間。此處,於1台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與1台移動終端之間確立連接之期間,該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無法與其他移動終端確立連接。因此,於大量移動終端位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附近之情形時,於已確立連接之1台移動終端對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指示變更廣告封包之期間,其他移動終端無法與該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確立連接。因此,無法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向其他移動終端提供意圖之服務資訊。又,於專利文獻1揭示之裝置中,由於必須於使用者側之移動終端操作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之傳送間隔,故有使用者之操作繁雜等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此種狀況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於傳送有干涉可能性之頻率之電波的環境,亦可提高移動終端可接受信號之可能性,並抑制隨著信號傳送之消耗電力。
本發明係如下者:傳送部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並接收表示移動終端或攜帶移動終端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
接著,基於接收之檢測信號,對傳送部進行變更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
根據本發明,於傳送裝置附近存在之移動終端容易接收自傳送裝置傳送之信號。又,於移動終端或攜帶移動終端之使用者於傳送間隔存在於附近時,由於變更信號之傳送間隔,故可抑制傳送裝置隨著信號之傳送之電力消耗。
1‧‧‧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
2‧‧‧智慧型手機
3‧‧‧收銀機裝置
4‧‧‧微波爐
5‧‧‧店員
6‧‧‧桌台
7‧‧‧桌台
8‧‧‧使用者
10‧‧‧便利商店
11‧‧‧控制部
12‧‧‧記憶部
13‧‧‧傳送部
14‧‧‧受光部
15‧‧‧電源部
21‧‧‧接收部
22‧‧‧控制部
23‧‧‧操作部
24‧‧‧顯示部
30‧‧‧餐廳
31‧‧‧桌台
32‧‧‧屏風
37ch‧‧‧通道
38ch‧‧‧通道
39ch‧‧‧通道
40‧‧‧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
41‧‧‧反射型感測器
42‧‧‧發光部
43‧‧‧受光部
ev‧‧‧廣告事件
p1‧‧‧廣告封包
p2‧‧‧廣告封包
p3‧‧‧廣告封包
S1~S5‧‧‧步驟
S11~S15‧‧‧步驟
T‧‧‧時間
t1‧‧‧廣告間隔
t2‧‧‧廣告間隔
圖1係顯示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與智慧型手機之位置關係之便利商店店內狀況之說明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與智慧型手機之內部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使用例之說明圖。圖3A係顯示光到達受光部之例,圖3B係顯示光未到達受光部之例。
圖4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詳細 動作例之流程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廣告間隔之例之說明圖。圖5A係顯示廣告事件之構成例,圖5B係顯示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時之廣告間隔,圖5C係顯示檢測到智慧型手機時之廣告間隔。
圖6係顯示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位置關係之餐廳店內之狀況之俯視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與智慧型手機之內部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動作例之流程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傳送裝置,參照圖1~圖5進行說明。
於該傳送裝置中,藉由電腦執行程式,聯合後述之功能區塊進行信號傳送。於本說明書及圖式中,對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或構成之構成要素,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1.第1實施形態例(於便利商店結算時檢測智慧型手機之例)]
圖1係顯示表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與智慧型手機之位置關係之便利商店店內狀況之說明圖。
於便利商店10店內,有2台桌台6、7。店員站立於桌台6、7之間,持有智慧型手機2(移動終端之一例)之使用者8隔開桌台6站立。於桌台6,設置用於進行商品結算使用之收銀機裝置3。於該收銀機裝置3附近,設置對智慧型手機2傳送根據Blurtooth(藍牙)(註冊商標)規格所規定之廣告信號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傳送裝置之1例)。該廣告信號係微定位訊號發射信號,係作為由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之信號之一例而使用。且,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 係將藉由廣告信號構成之廣告封包傳送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周圍。
於桌台7,設置用於加熱使用者已結算之商品而使用之微波爐4。且,有店內為了對使用者8提供網路之連接服務,而自未圖示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傳送WiFi(註冊商標)用之電波之情形。
使用者8係將希望結算之商品等(未圖示)放置於桌台6之桌上。此時,使用者8於商品結算時將智慧型手機2遮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上,進行將智慧型手機2配置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附近之動作。如此,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2之間進行特定之通信處理。關於該通信處理將於後述。其後,服務資訊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傳送於智慧型手機2,並於智慧型手機2顯示服務資訊(例如「30%折扣」之折扣資訊)。接著,使用者8將顯示於智慧型手機2之服務資訊給店員5查看。藉此,店員5使用條碼讀取器(未圖示)讀取附於商品等之條碼,並於將結算資訊輸入於收銀機裝置3時,進行折扣結算。如此,使用者8係可以折扣價格購入商品等。
接著,說明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2之具體構成例。
圖2係顯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2之內部構成例之方塊圖。本實施形態例之信號傳送系統係構成為包含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2。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構成例>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包含:控制部11、記憶部12、傳送部13、受光部14、電源部15。
控制部11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構成,並控制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內之各部之動作。又,控制部11係基於表示智慧型手機2存在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附近之檢測信號, 對傳送部13進行變更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此處,作為控制部11所接收到之檢測信號,有受光部14輸出之受光信號。又,作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傳送之信號,有廣告信號,作為信號之傳送間隔,有根據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規格所規定之廣告間隔。
控制部11係對傳送部13進行變更廣告封包之傳送間隔即廣告間隔之指示。關於該廣告間隔之變更處理於後述之圖4與圖5中詳細說明。
記憶部12係例如藉由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記憶媒體構成。於該記憶部12中,永久記憶或暫時記憶控制部11之程式、參數、服務資訊等各種資料。
傳送部13係基於控制部11之控制,以廣告間隔傳送廣告封包(參照後述之圖5)。
受光部14係接近於傳送部13而設置之檢測裝置之一例,且係作為檢測智慧型手機2已接近之接近感測器而使用。該受光部14係於接收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外部入射之光時,進行光電轉換,並將特定電壓之受光信號輸出於控制部11。此處,若將智慧型手機2遮於受光部14之上方則受光部14無法受光,受光信號之電壓低於特定之閾值。接著,控制部11於自受光部14輸入有電壓低於特定之閾值之受光信號時,判斷智慧型手機2存在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附近。
電源部15係以控制部11為首,對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內之各部供給電源。由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係小型,作為整體使用之電力亦極其少,故例如使用可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卸除之鈕扣電池作為電源部15。
<智慧型手機之構成例>
智慧型手機2包含:接收部21、控制部22、操作部23、及顯示部24。
接收部21接收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傳送之廣告封包。
控制部22基於接收部21所接收到之廣告封包,進行於與傳送該廣告封包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間確立連接之動作。又,控制部22基於自操作部23輸入之操作信號或接收部21所接收之各種資訊,進行使文本、圖像等顯示於顯示部24之控制。
除了配置於智慧型手機2之框體之未圖示之按鈕、開關以外,操作部23亦按照藉由畫面觸控進行之操作輸入,將操作信號輸出於控制部22。
顯示部24顯示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接收到之服務資訊。另,於智慧型手機2中,操作部23與顯示部24係作為重疊操作面與顯示面之觸控面板顯示器而使用。
<受光部受光之例>
圖3係顯示受光部14接收來自外部之光之狀況。圖3A係顯示光到達受光部14之例,圖3B係顯示光未到達受光部14之例。
如圖3A所示,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框體上部,設置受光部14,且來自外部之光到達受光部14。另一方面,除了受光部14以外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各部係收納於框體內部,成為自外部無法目視之狀態。若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上無任何東西,則受光部14將接收之光進行光電轉換,並將對應於受光量之電壓值之受光信號輸出於控制部11。此時,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係繼續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廣告封包。
然而,如圖3B所示,於將智慧型手機2遮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上,光無法到達受光部14時,受光量大幅減少。此時,受光部14藉由進行光電轉換所獲得之受光信號之電壓值亦減少。如此受光部14所輸出之受光信號之電壓值低於特定之電壓值時,控制部11進行縮短廣告間隔之控制。
其後,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上拿掉智慧型手機2時,控制部11將廣告間隔恢復原樣。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動作例>
接著,作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詳細動作例,對用以使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變更廣告封包之傳送間隔之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進行說明。
圖4係顯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詳細動作例之流程圖。
首先,傳送部13以將特定之傳送間隔設為規定值之廣告間隔傳送廣告封包(S1)。接著,控制部11判斷受光部14是否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S2)。於判斷受光部14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控制部11繼續步驟S2之判斷處理。
另一方面,於判斷受光部14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控制部11對傳送部13進行將廣告間隔較規定值進一步縮短之控制(S3)。接著,控制部11判斷受光部14是否持續檢測智慧型手機2(S4)。於判斷受光部14繼續檢測智慧型手機2時,控制部11繼續步驟S4之判斷處理。
然而,於判斷受光部14並未檢測智慧型手機2時,控制部11將廣告間隔恢復至原來之規定值(S5),並再次進行步驟S2之判斷處理。
<廣告間隔之說明>
接著,對廣告間隔之變更例進行說明。
圖5係顯示廣告間隔之例之說明圖。圖5A係顯示廣告事件之構成例,圖5B係顯示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之廣告間隔,圖5C係顯示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之廣告間隔。
如圖5A所示,於1個廣告事件ev中,包含藉由3個通道(37、38、39通道)連續分3次傳送之廣告封包p1~p3。另,廣告封包p1~p3均為相同內容之資料。
且,如圖5B所示,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 2時,傳送部13將廣告事件ev設為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廣告封包。此處,於BLE規格中,將1個廣告事件結束,直至下一個廣告事件開始之時間設為規定值,規定廣告間隔t1。另,廣告間隔t1可例如於20毫秒~10.24秒之範圍內取任意之值。
如圖5C所示,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傳送部13以設為比廣告間隔t1更短傳送間隔之廣告間隔t2傳送廣告事件ev。因此,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以單位時間傳送至智慧型手機2之廣告封包p1~p3比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時更多。藉此,可提高位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附近之智慧型手機2接收廣告封包之可能性。
根據以上說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以藉由將智慧型手機2遮於受光部14之上部引起受光信號之電壓值降低作為觸發,可判斷智慧型手機2位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特定區域內。此處,於傳送有干涉可能性之頻率電波之環境中,若為電波干涉之狀態則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2無法確實地確立連接。然而,該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係基於來自受光部14之受光信號自發變更廣告間隔。此時,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將廣告間隔縮短至比規定值更短,並增加單位時間廣告封包之傳送次數。藉此,智慧型手機2可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確實地接收廣告封包。此外,於接收到廣告封包後,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可對已確立連接之智慧型手機2確實地提供必要之資訊。又,由於持有智慧型手機2之使用者8僅可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附近獲得有用之資訊,故無需對智慧型手機2進行特別之操作。
又,即使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附近放置微波爐,或有藉由其他無線通信傳送電波之環境中,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仍可將廣告封包傳送至充分接近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智慧型手機2。藉此,智 慧型手機2可確實地接收廣告封包。
又,若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未檢測到智慧型手機2位於特定之區域內,則將廣告間隔恢復至原來之規定值。因此,可抑制電源部15之電力消耗量、亦降低電源部15之更換頻率。
又,無需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內部配置即時時脈電路,可減少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設為必要之功能及零件。即,可以說與藉由設定使用即時時脈電路之計時器,根據時間變更廣告間隔之先前之技術相比更有利。
另一方面,亦可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設置計時器,測量自受光信號之電壓變化發生之時點之經過時間。例如,若受光信號保持不滿特定之閾值之狀態經過一定時間(例如10分鐘),則認為店鋪照明已熄滅、使用者8在店內之可能性較低,因此,控制部11成為睡眠狀態,停止傳送部13之電波傳送。其後,於受光信號成為特定閾值以上時,控制部11啟動,於傳送部13進行以設為原來之規定值之廣告間隔傳送廣告封包之控制。如此若傳送部13停止廣告封包之傳送,則亦可抑制來自電源部15之電力消耗。
[2.第2實施形態例(於餐廳結算時檢測客人之例)]
圖6係顯示表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與智慧型手機之位置關係之餐廳店內狀況之俯視圖。
於餐廳30之店內,有L字型之桌台31與屏風32。店員5與持有智慧型手機2之使用者8隔著桌台31對向。店員5進行餐費之結算。於桌台31上設置有收銀機裝置3、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及反射型感測器41。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配置於收銀機裝置3附近。且,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與上述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同樣地,將由廣告信號構成之廣告封包傳送至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之周圍。
反射型感測器41係檢測裝置之一例,其以位於與微定位訊號發 射裝置40不同之位置且面向屏風32之方式設置於桌台31。該反射型感測器41係作為檢測使用者8存在於反射型感測器41附近之接近感測器使用。且,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基於反射型感測器41之受光信號,進行變更廣告間隔之控制。另,反射型感測器41與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係藉由未圖示之配線連接。
接著,說明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與反射型感測器41具體之構成例。
圖7係顯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反射型感測器41及智慧型手機2之內部構成例之方塊圖。本實施形態例之信號傳送系統係構成為包含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反射型感測器41及智慧型手機2。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具備:控制部11、記憶部12、傳送部13、電源部15。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所具備之各部之功能與上述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所具備之各部相同。該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與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1之不同處為不具備上述之受光部14,並自反射型感測器41接收受光信號(檢測信號之一例)。
另,智慧型手機2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例中所示者相同。
反射型感測器41具備發光部42與受光部43。
發光部42以一定間隔發出紅外線光。受光部43配置為接收由屏風32反射發光部42所發出之紅外線光之反射光。此處,若於反射型感測器41與屏風32之間無任何人,則受光部43連續受光反射光。然而,於使用者8來到反射型感測器41前時,反射光之光量減少,受光部43無法接收反射光。因此,反射型感測器41所輸出之受光信號之電壓值低於特定之閾值。此時,控制部11進行將廣告間隔縮短至比規定值更短之控制,並使傳送部13傳送廣告封包。
另,對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之控制部11以有線連接反射型感測器41,但亦可為無線連接之構成。
<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動作例>
接著,作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詳細之動作例,對用以使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變更廣告封包之傳送間隔之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進行說明。
圖8係顯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之詳細動作例之流程圖。
首先,傳送部13以將特定之傳送間隔設為規定值之廣告間隔傳送廣告封包(S11)。接著,控制部11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是否檢測到使用者8(S12)。於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未檢測到使用者8時,控制部11繼續步驟S12之判斷處理。
另一方面,於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檢測到使用者8時,控制部11對傳送部13進行將廣告間隔縮短至較規定值更短之控制(S13)。接著,控制部11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是否持續檢測使用者8(S14)。於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繼續檢測使用者8時,控制部11繼續步驟S14之判斷處理。
然而,於判斷反射型感測器41未檢測到使用者8時,控制部11將廣告間隔恢復至原來之規定值(S15),並再次進行步驟S12之判斷處理。
根據以上說明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以藉由使用者8通過反射型感測器41前面引起受光信號之電壓值降低為觸發,可判斷持有智慧型手機2之使用者8位於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之特定區域內。此時,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縮短廣告間隔,並增加單位時間內廣告封包之傳送次數。藉此,智慧型手機2可自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確實地接收廣告封包。此外,於接收到廣告封包後,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40可對確立連接之智慧型手機2確實地提供必要之資訊。
[3.變化例]
另,為了檢測智慧型手機2或持有智慧型手機2之使用者8,可使用各種檢測裝置、接近感測器。例如,可基於測量重量、壓力、體溫等之測量結果,變更廣告間隔。例如,於測量使用者8之重量或壓力之情形時,可於地面設置壓力感測器,於測量使用者8之體溫之情形時,可使用可檢測自使用者8發出之紅外線之人感感測器。又,亦可藉由溫度感測器檢測室內氣溫之變化,而判斷使用者8之有無。
又,可代替反射型感測器41,而使用向使用者8傳送超音波,並接收其反射波而檢測使用者8有無之超音波感測器。其他亦可使用相機或雷射,檢測使用者8之有無。
又,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例中,作為移動終端之一例顯示使用智慧型手機2者,但亦可設想為功能型手機、呼叫器、移動音樂播放器、手錶等各種者。又,作為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之設置位置不僅為桌台上,亦可設想為收銀機裝置、店鋪內之天花板、地面等。
又,如上述各實施形態例所示,除了以店鋪結賬時將服務資訊提供至使用者8以外亦可設想各種應用例。
例如,於美術館中,於使用者8來到繪畫等展示品前面時,可將位於使用者8眼前之展示品之資訊顯示於使用者8所持有之智慧型手機。
又,亦可應用於如下之安全系統:於檢測到深夜有人站立於玄關門前時,將該檢測結果藉由郵件等通知於使用者8之智慧型手機2。
又,亦可對通過櫥窗之使用者8所持之智慧型手機2,提供櫥窗所展示之商品資訊。
當然,如此本發明係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者,只要於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本發明之主旨則可取得其他各種應用例、變化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例係為了容易理解說明本發明而詳細且具 體地說明裝置及系統之構成者,但並非限定於具備說明之全部構成者。又,可將某實施例構成之一部分置換為其他實施例之構成,進而亦可對某實施例之構成追加其他實施例之構成。又,亦可對各實施例構成之一部分,進行其他構成之追加、刪除、置換。
又,控制線或資訊線係考慮說明上需要而顯示者,製品上未必顯示全部之控制線或資訊線。實際上可認為幾乎全部之構成均互相連接。
1‧‧‧微定位訊號發射裝置
2‧‧‧智慧型手機
3‧‧‧收銀機裝置
4‧‧‧微波爐
5‧‧‧店員
6‧‧‧桌台
7‧‧‧桌台
8‧‧‧使用者
10‧‧‧便利商店

Claims (8)

  1. 一種傳送裝置,其包含:傳送部,其係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及控制部,其係基於表示移動終端或攜帶上述移動終端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對上述傳送部進行變更上述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
  2. 如請求項1之傳送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係基於上述檢測信號,將上述信號之傳送間隔縮短至比上述特定之傳送間隔更短。
  3. 如請求項2之傳送裝置,其中上述信號係根據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標準所規定之廣告信號。
  4. 如請求項2之傳送裝置,其中上述檢測信號係自與上述傳送部鄰近設置之檢測裝置獲得。
  5. 如請求項2之傳送裝置,其中上述信號構成根據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規格所規定之廣告封包,且上述傳送間隔係包含根據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規格所規定之廣告事件之廣告間隔。
  6. 一種信號傳送系統,其包含:傳送裝置,其係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及移動終端,其接收上述信號;且上述傳送裝置包含:傳送部,其係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控制部,其係基於表示上述移動終端或攜帶上述移動終端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對上述傳送部進行變更上述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
  7. 一種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其包含: 傳送部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之步驟,接收表示移動終端或攜帶上述移動終端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之步驟,及基於上述接收到之上述檢測信號,對上述傳送部進行變更上述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之步驟。
  8. 一種用以使電腦執行之程式,其包含:傳送部以特定之傳送間隔傳送信號之程序,接收表示移動終端或攜帶上述移動終端之使用者存在於附近之檢測信號之程序,及基於上述接收之上述檢測信號,對上述傳送部進行變更上述信號之傳送間隔之控制之程序。
TW103145559A 2013-12-26 2014-12-25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TW2015287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0062A JP2015126410A (ja) 2013-12-26 2013-12-26 送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727A true TW201528727A (zh) 2015-07-16

Family

ID=53478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5559A TW201528727A (zh) 2013-12-26 2014-12-25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26410A (zh)
TW (1) TW201528727A (zh)
WO (1) WO2015098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2069B2 (en) 2016-12-20 2019-07-02 Qubercomm Technologies, Inc Beac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90075518A1 (en) * 2017-09-07 2019-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805879B2 (en) * 2018-09-27 2020-10-13 Apple Inc. Low-power activation of accessory in sleep state
US11915578B2 (en) 2021-12-20 2024-02-27 Jvckenwood Corporation Beacon device, positioning system, beac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1835A (ja) * 2009-09-28 2011-04-07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選択方法
JP5807414B2 (ja) * 2011-07-11 2015-1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
US9445305B2 (en) * 2011-09-12 2016-09-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w energy beacon encoding
WO2013047580A1 (ja) * 2011-09-26 2013-04-04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26410A (ja) 2015-07-06
WO2015098448A1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7713B2 (en) Locator beacon and radar appl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
TW201528727A (zh) 傳送裝置、信號傳送系統、信號傳送間隔變更方法及程式
US20060163349A1 (en) Wireless systems suitable for retail automation and promotion
US20180317073A1 (en) Electronic tag beacon
US2017019359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information
JP2012169970A5 (zh)
US9369839B2 (en)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synchronized display
TWI606742B (zh) 互動式通訊系統、方法及其穿戴式裝置
KR20230050339A (ko) 스토어 및 창고 시스템에서 아이템 수집을 개선하기 위해 전자 선반 라벨을 사용하는 방법
US20180047059A1 (en) Triggering beacons that are used in point-of-purchase displays and other in-store displays
US20200258121A1 (en) Visitor detection unit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10467609B2 (en) Products identifying carrier
KR101156494B1 (ko) 정보기의 억셉트 레벨을 결정하는 방법과 구조 및 장치
US10251131B2 (e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therefor
CN105976196A (zh) 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US11176789B2 (en) Ordering instructions device
Park et al.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employing a visible light identification link
KR102027281B1 (ko) 양방향 근거리 통신 기반의 고객 요청 사항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JP7175022B2 (ja) 表示装置及び注文受付システム
KR20170027466A (ko) 동작감지 센서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KR20190072188A (ko) 원격주문 제어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2009237696A (ja) 商品陳列状態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2255253B1 (ko) 매장 내 주문 정보 송수신 지원 시스템
US111254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hybrid lighting and inventory system for motion detection
CN104899770B (zh)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购物系统